对心理健康课的感想

2024-04-13

对心理健康课的感想(精选6篇)

篇1:对心理健康课的感想

对心理学认识及专业导论课的感想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而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我看来,心理现象既包括普通动物的又包括人类的,既有表面的行为又含大脑的思维,它是自人类诞生即存在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门科学。

虽然“心理学”一词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它的古希腊文的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但是几千年来它一直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才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在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也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诞生。冯特也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可称得上是“心理学独立宣言”。

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曾经狭隘的认为,心理学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表情和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或者是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开导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的一门技术,学习心理学的要点在于观察和交流。但在接近两个月的心理学课程学习中,我逐渐地明白,心理学其实不像我想象那样,它是一门系统的、具有事实依据的科学,而不是只凭主观臆断就能进行的对他人心理的猜测。

学习心理学,必须要有良好的生理学基础,可以说生理学是心理学之父。大量事实表明,人类的心理现象是受生理控制的。例如,人之所以心中有爱,拥有创造力,感受快乐和幸福,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多巴胺,它给给予人快乐和恋爱的感觉:恐惧感之所以存在和消失,是由于在压力的刺激下,人体内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I型和一些其它激素的作用。由此可见,心理现象与生理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所了解的心理学分类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行为分析学等。而在短暂的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却又诞生了不少心理学派,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可谓是有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局面。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粗浅地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首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其次需要通过人的观察、调查和实验才能得出一个简单的心理学结论。而在研究心理现象时,研究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对于心理行为,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结论,研究对象可能并不知情,这有助于研究的客观性,但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问卷调查是一种心理测验法,它可以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但是同时,因为被测验者的回答不确定是否可信,所以很难推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法通过控制条件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便于研究者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心理现象并使之重复出现,但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被实验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很可能会干扰实验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因为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所以它的知识面比较广,要学的东西很非常多且杂,尤其是哲学和生理学方面,其它方面均要涉猎一些,这对于我是一个挑战,也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比较喜欢新鲜事物,对于很多方面都想去尝试。最初选择心理学作为专业选择,原因是认为学好心理学可以帮助很多心理有障碍的人,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后来误打误撞地被录取了也挺开心的,因为填的几个专业中,应用心理学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开学两个月下来,我明白了其实它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它覆盖的范围也远比我想象中的广,它几乎可以用于生活中的任一方面,而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教师这些职业。

对于专业导论这门课程,一开始,我以为应该是很枯燥的专业知识的灌输,或者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教材是讲实验的,但是上课时大部分是老师在分享一些经验和案例。相比之下,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显得更加专业。但是在老师提供的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的一些小方面,还有一些经典的实验,虽然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是我觉得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是能够效仿的。

前段时间,我的室友给我分享了一下她借的资料,是关于弗洛伊德的思想。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比较有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著作《梦的解析》可谓是心理学的一大著作,但是同时也受很多人的批评。由于中外文化和年龄的差异,他的某些关于性的观点我无法理解,但是他的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我却十分赞同。其实每个心理学家都有令人无法理解的思想,也有让人钦佩的观点。虽然我不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性理论,但是我还是会尝试去理解。

心理学其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还有许许多多的心理现象等着被解释和被发现。它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就意味着它需要更多的人去研究。正由于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心理学需要更好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心理学目前发展还是很缓慢,虽然科技不断的发展,但是心理机制还是很难用机器来探索,我们只能依靠机器的辅助,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要靠人的研究和思考,才能揭开心理学的更深层的面纱。

篇2:对心理健康课的感想

从高中开始就开始有心理课这门课程。在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老师,即使如此,上的心理课不不算很多,一般是一个月一到两节左右。上了大学之后的第二个学期,从第一周开始,每个星期都有心理课,我想,这也是教育进步的一种体现吧。

在这么九周的心理课里面,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对自己的认识,对父母、家庭、同学、同事的认识,让我在多个方面上都有一种或者是多种的新的想法和体会。

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自己也有不专心的情况。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就会很认证的听,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很自然就不怎么听。

还是说说关于各个方面的认识吧。

关于我自己的认识。其实一直以来,我都知道我对自己缺乏认识。有一次的心理课,老师的内容中有一部分的就是写一些自己的特点,然后让别人来猜,到底是哪位。到了那个时候,我才真真正正的认识到,自己实在是对自己太缺乏认识了。现在,我变得稍微自信了点,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

关于对父母的认识。自从上了高中之后,我跟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从高中开始,我上的就是全封闭式的学校,学校管的很严。在高中以前,我一直都是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生活与学习的。认真还是不认真,他们都目了然。而高中,更多的就是自我的管理。而与父母的关系也从一种几乎完全服从的状态,发展为一种干预发表自己意见和想法的状态。而现在,终于算是离开了家,到了湛江读书。现在要的是更加的独立才行。几乎什么都得靠自己。现在与父母的关系,就像是朋友关系一样,什么都谈。听取他们的意见,或者跟他们说说生活上的事情等等。相谈甚欢。

关于家庭的认识。现在自己都是一个20岁左右的人了。有好些小学同学都早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人戏说:你就是有个老姑婆!虽然这样,我只是笑笑而已。对于家庭这个问题,就说说我的家庭吧。说实话吧,我是在一个教师家庭里面长大的,父母都是老师,所一在学习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压力。但是,我相信,在很多方面的教育上,会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文明礼貌,家庭和谐等等吧。据我之所知,很多同学都几乎没有跟自己的古墓说过“我爱你”、“谢谢”等等这些字眼。但是在我的家庭里面这些话都是很普通的。有同学说:你怎么跟你妈妈说谢谢呢?我就觉得没什么,该说就说吧。

关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小到大的同学,可谓是很多很多。就说大学的同学吧。在大学,同学这个词又有一个新认识。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所带来的文化有很多的不同。大家就应该尊重大家的文化。比如说,假如宿舍里面有外省的同学,就应该尽量用普通话交流。除此之外,外省的那位同学也应该尊重我们的文化,粤语毕竟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用来交流都20年左右了,不能批判我们的语言。

最后,谈谈同事的关系吧。上了大学以后,同事这个词才真正的出现在我的辞典里。因为进了学生会工作,没以为成员,我们称之为“同事”。同事,就要好好的合作办事。除此之外,也建立了一定的友谊。在公事过程中,见识到大家的能力,让我也在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

篇3: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再认识

一、增强体质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没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怎么能挑起这副重担呢?据统计, 科学家的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几岁, 多么可惜。趁年轻的时候, 练就强健的身体, 就能很好地完成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 并以饱满的精力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现在生活节奏快, 时间紧, 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锻炼。学生在青年时代锻炼强健的身体, 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好一两项运动技能, 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近来有报道指出, 我国中小学生体质状况令人担忧, 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 将是国家巨大的损失。学生多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提高身体机能, 增强免疫力, 减少疾病。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增强学生体质是责无旁贷的。

二、运动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 也是实现本课程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体育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制订各种计划, 确定教学内容, 进行备课。在课堂上, 教师教学生各种运动技能, 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体操等。教师尊重学生的不同需要, 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练习, 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的运动爱好和特长, 发展运动能力,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组织纪律性的培养

现在独生子女特别多, 他们是家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很多时候不管他们要什么, 家长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从而养成了自私、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质。这些不良因素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俗话说得好,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学生一定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在课堂上, 我们强调一切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严格按照规则进行, 不能太自由松散,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在做事时有是非的意识。谁违反规则将受到惩罚, 这样让学生建立法的概念。学生在学校遵守校纪校规, 以后在社会上也能遵守法律, 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

四、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必须学会合作与竞争, 团结合作, 发挥整体力量, 形成合力, 提高战斗力。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体育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人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并以其独特的方式,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因此, 大球类集体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等品质, 在其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终身受益。而田径类的项目, 在竞争方面有其特别之处, 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 表现出技能、勇敢、果断、聪明、机智、自信等品质, 这些都在运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这些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和重视的。学生应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和竞争的艰辛。这正是体育教学“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真实写照。

五、挫折教育

青年一代是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 能不能经得起风霜雨雪的考验呢?当前, 尤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和学校急功近利的思想下, 加之重文化, 轻体力, 学校往往淡化了身心健康教育, 因此对体育的偏见和忽视, 使学生的身心出了不少问题。浙江金华杀母案、马加爵杀人案等, 难道还不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吗?可见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有待加强。首先, 从体育课抓起, 讲解结合实际, 让学生从小知道, 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 总有大风大浪和戈壁荒漠, 必须正确坦然面对, 沉着应付。在体育竞争赛中, 学生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之间, 正确选择和拼搏,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增强, 同时, 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 最终克服了困难。

新时代的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课的再认识, 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有实效、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 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过程中, 体育课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愿它在培养21世纪“四有”新人中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而且对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挫折教育都有很大的作用。

篇4:浅谈对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思考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中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通过阐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微课的价值,联系实际,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价值;具体做法

微课是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视频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高中心理建康教育与微课的价值

高中心理建康教育在高中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高中心理教育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走出心理误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高中生全面成长、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方式。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在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大,课程安排较多,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同时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随着对自我及社会的逐步了解,难免会在此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惑。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视频播放等形式进行教学,利用一种直观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改善我国目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的现状,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具体做法

1.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制订上,既要满足高中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要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去制订教学内容,要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生特点,重视学生的特性发展,同时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在传统的课堂心理教育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过于广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找不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致使教学质量下降,心理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而采用微课教学模式,针对在高中生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做出重点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心理教育的教学质量。

2.教学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微课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深化学生对外界及自身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心理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利用心理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自身行为的主导意识,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具有积极引导价值的视频教材,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心理教学的目的。

3.教学方式

微课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尤其在心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教学中,心理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心理教师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教学互动,比如在自我认知与评价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互相评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地认知自我与证实他人的评价,教学活动一般在20分钟左右为宜。教师要在课堂的最后对本节课堂做出总结,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提高心理教育的教学质量。

4.教学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是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教学,且教学成果不能用试卷进行评定,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而保证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就要重视对教学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也有助于学生勇敢地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布置黑板报等形式,营造心理教学温馨的教学气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心理活动室进行实际的心理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只有制订科学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改善教学方式同时注重营造教学环境,才能发挥出微课教学模式的作用,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2016,3(3):104-112.

[2]胡晓.微课教学在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3(3):154-156.

篇5:大学心理课的感想

现在人们在生活中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理很容易出现一些变化,并且可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一些影响。因此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对我们平常的生活学习有很大的意义,于是这学期我选修了心里学概论这门课。在一学期心里学概论的课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

对刚进入大学的大一学生而言,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些人在心理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想法,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调整我们的心态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而心理学概论给我们提供了了解这些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课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我们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这门课在课程安排,上课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课堂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不论是学习、恋爱、人际交往甚至就业都有专题一一为我们解答。这些所设置的专题都是我们大学生非常感兴趣或者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目的就是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老师就从各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恋爱的过程及心理活动,什么是爱情、恋爱动机、择偶过程、感情纠葛、失恋问题,都一一有所涉及。许多我们困惑不解问题,经过老师的点拨,豁然开朗。关于如何了解自己的性格,多个专题也都曾提到了。课程的设置也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的问题。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比如我非常不善于人际交往,通过人际交往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自己在与人交往过程中的一些不正确想法,让我懂得了一些处理人际交往中一些问题的技巧,课堂上的学习也教我正视了自己问题,一直以来或许我不敢面对,或许想改正但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老师课堂上的小小指点,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知道了如何改正。

我们的老师十分优秀。老师是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我们服务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也因为于此,老师对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十分了解,她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来设计课程,这样也使我们的大学心理课更加具有针对性。老师也非常敬业,每一次的课程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不论是课堂中任意一个关键点还是随堂的一个心理测验,现在回想起来,老师所教授的都是很有用的东西,帮助了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

课程没有深入讲解或研究心理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而是从实际出发,提到了许多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宿舍关系问题,恋爱问题,学习压力问题就业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学会了在遇到这些问题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

在大学阶段,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通过一定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这门课程对于提高我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我们从各方面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并且积极向上的心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心理学概论这门课让我更全面认识到良好的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我们不仅在学业上而且工作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通过心理学中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使我们对我们自身意识、情绪、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有了系统客观的认知,并有助于我们健全人格,提高自我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因此通过初步学习心理学,我懂得了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个性;勇敢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

篇6: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感想与收获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都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压力,在中小学的时候,我们面临着应试教育,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考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考上好的中学、大学。但是现在我们考上大学了,这些压力就离我们远去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大学里我们同样要面对很多的压力,有考试的压力,还有就业的压力。这么多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心理健康课是必不可少的。

在心理课上,我知道了所谓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完整和正常,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心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成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即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通俗的描述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都抱有积极的态度,特别是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如失恋、失业和生病等,能够主动的去面对、学习和寻求帮助,在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满足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表现出一个人具有解决问题、应对压力、适应人生各种改变的能力。

通过个人的感受与经历,我愈加觉得心理健康课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高校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与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前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也是光明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和高校对心理健康的重新认识与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都因为课程较少、压力大于是就沉迷于网络游戏,到了最后就无法自拔,于是他们为了打游戏就开始荒废学业,开始连课也不去上了,整天呆在宿舍,坐在电脑前。甚至是不分昼夜的打,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使得他们的心理开始变得扭曲了,可能分不清自己身在虚拟的游戏中还是现实的世界里。这让他们变得孤僻了,不善于与人交流,他们只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于是他们有的模仿游戏的场景去杀人,连自己的亲人也杀了;也有的猝死在电脑前,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保持快乐人生的秘诀是:1.学会宽恕他人

2.要有目标和追求

3.经常保持微笑

4.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

5.乐于助人

6.保持一颗童心

7.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相处

8.保持幽默感

9.能处变不惊

10.有几个知心朋友

11.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得到乐趣

12.保持高度自信

13.尊重弱者

14.偶尔放松一下自己

15.具备胆识和勇气

16.不要财迷。倘若我们可以做到这些,那我们就可以保持心理健康、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上一篇:乡镇党政办公室秘书个人年终总结下一篇:分析秦汉幽州之建置沿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