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2024-05-22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精选3篇)

篇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单位】811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5-12-26 【生效日期】1995-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

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浙政发〔1995〕229号1995年12月26日)

各市、县人民政府,丽水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畜禽屠宰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5〕1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办发明电〔1995〕38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保证肉品质量,防止疾病传播,既是促进我省畜禽生产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维护正常流通秩序,推进流通体制配套改革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抓好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各市(地)、县政府(行署)要指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商业、农业、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要分工协作,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工作。全省畜禽屠宰加工冷藏业的行业管理工作,以商业部门为主,会同农业部门负责;畜禽屠宰防疫检疫,要严格按照《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二、坚决执行国务院关于对上市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经营”的规定

各市、县和有条件的乡镇,要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利流通、促进生产、方便群众、便于检疫和管理的原则,在1996年底前对上市生猪推行定点屠宰的管理办法。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定点屠宰场(厂、点)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一)符合国家或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检疫、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屠宰生产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既要充分利用现有国有大中型屠宰企业的先进设备,又要兼顾其他经济成份及中、小型企业;

(三)既要考虑规模经营,又要与当地的猪源和市场销售情况相适应,场(厂、点)不宜太少,要方便群众,有利于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屠宰场(厂、点)的设置方案,由各级商业部门为主,会同农业、工商行政管理、城镇规划、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提出,报经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工程竣工后,以商业部门为主,组织上述有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商业部门发给《屠宰许可证》,农业部门发给《 兽医卫生合格证》,卫生部门发给《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营业执照》,证照齐全后方可开张营业。

设置定点屠宰场(厂、点),要充分利用现有屠宰场(厂、点)和肉类联合加工厂的设备、设施,避免重复建设。新办定点屠宰场(厂、点),根据定点原则和条件,允许多种形式兴办。鼓励有条件的规模养猪场(户)兴办屠宰点屠宰自养生猪,直供市场。对现有屠宰场(厂、点),要由商业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或经整改仍达不到条件的和私自屠宰的屠宰场(厂、点),要坚决取缔。

推行定点屠宰后,国有食品企业要更好地发挥在市场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城市为中心,切实抓好配套的肉类批发、零售等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生产,搞活流通,保持肉类市场的繁荣和稳定。

三、三、加强畜禽检疫和肉品卫生检验工作

各级农业、商业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各司其职,认真做好畜禽及其肉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国有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的畜禽屠宰检疫工作,依照条例规定由工厂负责。农业部门为执行监督检查任务,亦可视情况需要向国有屠宰厂、肉类联合加工厂派驻兽医监督员。对其他屠宰场(厂、点)的检疫监督工作,由农业部门负责。小型屠宰场不准自宰自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售未经检疫、检验的畜禽和肉品。生猪及其肉品必须凭证、凭照上市买卖和运输。

要健全各级畜禽检疫和肉品卫生检验管理机构,切实加强检疫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检疫手段,严格检疫制度,不得调运、出售有病害或变质的肉品。农业部门要认真履行畜禽屠宰检疫的监督管理职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农村及畜禽交易市场检疫和农贸市场肉品卫生检验的监督检查。

四、四、合理收费,搞好服务,严格执法

各级商业部门要努力规范肉类产品生产,提高质量,减少生猪及其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费用,保持肉食市场批、零价格的平稳。

定点屠宰场(厂、点)的各类税、费,按国家有关规定征收。屠宰成本服务费的收取办法,由省物价局、财政厅、商业厅研究制订,经省政府同意后下达。各市、县政府可组织有关部门根据省确定的收费原则和当地实际,制定当地屠宰服务费的具体收取标准。

农业、工商行政管理、卫生等执法部门对畜禽及其产品实施监督检查进行抽检时,不再另行收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没有检疫证明或检疫、检验证明已失效的应实施补检,可收取补检费用。

对于违法屠宰和经营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应负责赔偿;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坚决杜绝畜禽检疫、检验和屠宰管理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制止乱设卡、乱收费。各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对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必须恪尽职守,依法办事,不得以权谋私。要切实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把我省的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急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实施以来,各有关部门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了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的管理,对开展生猪定点屠宰、保证猪肉质量安全、引导居民消费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较好效果。但各地证章管理实施不平衡,存在证章不统一、内容不一致、使用不规范、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为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的规范化管理,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生猪屠宰证、章、标志牌管理办法》等法规,现就进一步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紧急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的重要意义

实行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制度,是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规范生猪屠宰企业经营行为,建立生猪产品可追溯制度,落实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各级商务、农业、卫生、工商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的规范化管理。

二、建立和完善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及台账管理制度

地方各级商务、兽医主管部门要督促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建立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把生猪定点标志牌、动物防疫合格证、检疫合格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无害化处理印章以及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证、肉品品质检验人员资格证等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坚持“一厂一牌”、“两证两章”、“一猪两证”的规定,同时完善台账登记制度,如实记录生猪来源、猪肉销售对象、时间、规格、数量、检疫证明、检验证明编号、联系方式等内容。

三、加强猪肉销售环节的索证索票监督管理

屠宰和检疫证章是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依据。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强对猪肉销售环节的监管,严格实施索证索票监管制度,督促市场经营者依法索证、验章,即索取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检查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动物产品检疫验讫印章;同时,要求市场经营者建立购销台账制度,记录猪肉的进货来源、进货时间、数量、检疫证明、检验证明编号等内容。对一些需量较少、一次进猪肉不到一头的餐饮、食堂等单位,应查验其肉品是否为定点屠宰企业的产品、有无检疫合格证明,并按照《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要求登记台账,如实记录进货时间、食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以保证肉品的可追溯性。

四、大力提升肉品品质检验整体水平

肉品品质检验,是提高肉品质量,保障居民食肉安全的重要环节。地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的监管。生猪屠宰企业必须配备经培训的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开展自检;对无自检能力的屠宰企业,要实行委托检验;对无能力自验,又不委托检验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仍达不到检验要求的,取消其屠宰资格。

五、全面开展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清理整顿

地方各级商务、兽医主管部门要结合全国猪肉专项整治工作,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的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清查,检查合格证的使用情况,是否做到一猪两证;合格证所列内容是否全面准确;验讫章和字迹是否清楚;标志是否正确使用、标志牌是否悬挂在显著地方等。通过检查,摸清底数,掌握本辖区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使用的基本情况。对伪造、涂改、买卖、租用、转借生猪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按规定进行处罚;对不按规定使用标志或悬挂标志牌和违规使用证章的,要及时进行整顿。同时,要发现和总结一批使用规范、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管理的典型,大力宣传,进一步推动屠宰和检疫证章标志的管理工作。特此通知

商务部

农业部

卫生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篇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猪肉,推动我市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四川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原则

采取“政府规范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依法经营、政府依法监督”的管理模式,抓好三个结合(整顿生猪屠宰加工秩序与建立生猪屠宰长效监管机制相结合,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与大力扶持大型生猪屠宰厂做大做强相结合,加强肉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设与创建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相结合),切实加强生猪屠宰管理。

二、工作目标

到2010年,建立生猪屠宰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市城区、县城城区、乡镇集镇三个层次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生猪屠宰定点框架;努力实现城乡、区域生猪屠宰市场协调发展;市城区实现机械化生猪屠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形成,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上市肉品消费安全;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我市生猪屠宰行业和肉食品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市城区2007年底达到机械化屠宰,县(区)级城市应达到半机械化屠宰,乡(镇)、集镇在2010年底前应实现区域集中屠宰,达到半机械化屠宰。2007年县级以上城市定点屠宰率达到100%,乡镇定点屠宰率要达到95%以上。

三、压缩生猪定点屠宰场

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情况,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流通、便于检疫、适度集中的原则制定生猪定点屠宰设置规划。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手段,进一步压缩定点屠宰厂(场)数量,提高定点屠宰质量。每年压缩一定数量的定点屠宰厂(场),2008年底,全市定点屠宰厂(场)由目前的222家下降到150家左右,其中船山区20家(市城区不超过3家),安居区28家,射洪县50家,大英县20家,蓬溪县36家;2010年底,全市定点屠宰厂(场)由155家下降到85家左右,其中,船山区(含市城区)12家、安居区15家、射洪县27家、大英县12家、蓬溪县19家。对目前超过规定数量的区、县要逐年依法进行压缩,并不得新批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四、做好生猪定点屠宰场分级达标工作

严格依照商务部《生猪屠宰企业资质等级要求》等标准整顿

2和规范生猪屠宰厂(场),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要限期整改,达不到定点要求的企业要坚决取消定点资格。

2007年,全市县级以上城市生猪定点厂(场)达到一星级以上标准,验收合格率达到90%;2007—2008年,大型肉类加工厂(遂宁高金、射洪高金、南大、美宁)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并验收合格;2007—2008年,中型肉类加工厂达到二、三星级标准,验收合格率到达70%以上;2008—2010年,全市其它生猪定点屠宰厂(场)达到一星级及其以上标准,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

五、加强肉食品市场监管

(一)全面实施肉食品市场的准入管理。在食品加工、流通、消费领域深入实施以“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提倡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加强市场综合管理,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专家、消费者共同参与、齐抓共管肉食品安全的局面。市城区积极推行农贸市场退路进厅,通过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冷链直销等现代流通方式,改进肉类商品的交易条件。实施肉制品的索证、索票、认证、检测等市场准入措施,实行肉品上市检疫、检验登记制和不合格商品退市制。积极推广定点屠宰厂(场)与大专院校、宾馆、饭店、机关等重点用肉单位的直销模式。

(二)建立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定点屠宰厂(场)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落实定点屠宰厂(场)业主对食品卫生质量第一责任人和落实各级商务流通主管部门行政一把手问责制。2007年,市、县(区)商务流通主管部门要与所管辖区域的定点屠宰厂(场)全面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企

3业、政府、部门和人员,确保生猪屠宰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六、加大扶持力度

(一)加强生猪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诚信兴商”主题活动,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肉食品加工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对长期守法诚信企业要给予宣传、支持和表彰,对违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严重失信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采用信用提示、警示、公示制度,依法执行市场准入,形成完善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

(二)培育和扶持一批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内引外联,做好生猪屠宰、肉类分割、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肉制品深加工等工作;积极指导企业创建自有品牌和知名品牌。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做大做强。

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商务生猪屠宰通知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室,市纪委,市中级

法院,市检察院,遂宁军分区。

上一篇:移动员工演讲稿与移动营销业务主管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