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2024-04-30

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精选16篇)

篇1: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我读了【在地震中重生】后,我感觉到了生命的价值。有些人在地震中重生,这是最大的价值,因为因为他们从地震中逃出来了。

一天,一场地震来临了,更何况是一个看守所。灾难来临的时候,因为监房建的格外 牢固。所以一小部分犯人被埋在了面,一大部分警察被买在了里面。

突然,犯人们从监房里逃出来,一名警察从废墟爬出来,手中握着枪,只穿着裤衩和背心,像一尊不屈的雕像。灾难没有让警察放弃职守,当他发现犯人从‘监房’逃出来时,立即朝天鸣枪,在枪的警告下,犯人挤成一块,不敢请举妄动。

第二次‘地震’似乎正在酝酿,犯人逐渐骚动起来。这时有个犯人站起来说;‘管教,我们要去救人。’瓦烁中不时传来呼救声,警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跺脚,大声喊道;‘好,我同意,你们救人,但如果有人想乘机逃跑,一定会就地正法。’

话音刚落,一大群犯人就去救人。有一个犯人被砸换了膀胱,被尿憋得死去活来,一个犯人跑过去,用嘴吸出尿和血。

在这里不再有警察和犯人的区别,只有死人和活人,救人的任何需要救助的人、、、、、、多么感人的场面,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爱吧。

篇2: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地震中的父子》主要写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有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后,立马冲向他儿子的学校,他与儿子许过诺言:“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就这样,当别的父母已经绝望时,而这位父亲却不停地挖: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眼里布满了血丝。终于,这对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这位男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但他有着坚定的.意念,有着与儿子的一个承诺,所以他肯定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当所有孩子的父母看到这片废墟都转身伤心的离开了。这位父亲却坚信――儿子在等着他!

有首歌问大家肯定都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我觉得有爸的孩子也是宝,他会给你力量、勇气,有时会批评两句,但他一直深爱着你!我也是一块宝,因为我不仅有个妈妈,还有个爱我的爸爸。

篇3: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1.观察细。细致地观察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基础。张老师以其细腻地观察, 从“家常课”前师生没有任何交流到课上基本部分的引导, 以及在观课中观察到“左右转体胯下运球、快速左右转体运球、看手势加快速度左右转体运球”等丰富的练习手段, “教师自始至终不忘提醒和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内容”等, 再现了课堂上真实的教学场景, 课堂内容的“真面目”是理解观课者撰写教学案例的基本意图。

2.视角准。准确的视角定位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关键。张老师在观课时, 选取了“学生个体差异”视角, 瞄准“个别学生在胯下无法做到变向运球, 教师积极地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继续练习上一个练习内容”等不同学生客观存在的表现, 凸显出现象背后的“文章”——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感悟出执教者指导学生练习时的表现, 分层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技能等闪光点, 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练习的乐趣, 达到学有所得, 练有所获的目的。

3.思路清。思路清晰是写好教学案例的保障。张老师对“胯下运球”教材分析到位, 宏观上从《课标》的要求进行阐述, 微观上从教材本身的特点, 从动作技术的前后联系、学生知识能力差异、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深入分析, 重点明确。再者, 能够联系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技能基础进行客观剖析, 厘清了教学中一系列的关系后, 张老师在教学案例描述上做到了让读者对案例背后的教育价值、教育策略有更加清晰的感知和领会。

4.描述实。实实在在是写好教学案例的“法宝”。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教学案例也是如此。“家常课”一词折射出张老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如果平时不去认真研究,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什么是“家常课”, 什么是“公开课”。“能否做得更好”、“加油哦”等激励性的语言真实感人, 我们在张老师真实描述的“家常课”中, 品尝到丰盛的“精神大餐”。

5.感悟真。真情实感是优秀教学案例的魅力所在。该案例“虽然语言简单, 但从未忽视”、“虽然教学的手段没有新颖性可言, 教学的内容没有特别之处, 但教师将本节课上得实实在在”, 朴实的话语, 真实的感受, 发自内心真实的感悟和觉醒。

篇4:在地震的废墟中重生

——题记

在中国花鸟画发展中形成的“寓兴”和“写意”两大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花鸟自然美的审美习惯。中国花鸟画不是机械刻板地再现自然,更非仅仅着眼于花鸟自然美的形色,也不是脱离自然美而纯以点线或形色抒情,而是画家借助花鸟自然美有选择、有升华的描绘,“寄寓”丰富的个人情感,进而揭示人的社会生活理想。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霎时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房屋倒下,桥梁坍塌,同胞罹难,成千上万人失去了家园。在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心系灾区人民的青年画家汤俊奇结合乐山市老年大学书画班教学实际,于5月27日边讲解,边挥毫,为数十名学员现场作画,激情创作一幅花鸟画《何处可栖》(138cm X 70cm)。

这幅山水画新作反映了神州大地遭遇一场空前大浩劫的景况。在那惨烈的废墟中,一群鸽子在被夷为平地的家园瓦砾上踱踱散步,它承载着人们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希望他们尽快抚平创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军民同心协力的支援下,从重重的疲墟中焕发重生的光辉。

花鸟画((何处可栖》以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汶川大地震的残酷性和严重性。这不仅是人类的大灾难,也是包括所有动植物在内的大自然的灾难。为了表现“天灾,打不倒中国人民”,“地震摧毁不了我们在废墟中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这一创作主题,作者采用满构图的形式,营造出一个封闭的环境,用浓墨和焦墨画出大面积的残垣断壁、毁坏的房舍,呈现于观者眼前的废墟画面极其苍凉,给人以强烈的压迫感。作品在描绘上产生的上重下轻的不均衡态势,更让人感到如临其境的氛围。

为了表现中国悲伤与信心同在,画家侧重以地震为背景,用粉彩精心描绘栩栩如生的鸽咩。六只姿态各异、形貌优雅、端庄美丽,蓝、灰、白、黑和棕色的鸽子,有的在展翅飞翔,有的在地面咯咯觅食,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惹人爱怜。鸽群与垮塌的房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为使这种对比更鲜明,作者用凝重的笔墨描画突如其来的灾难,多以颤笔或沉稳的线条勾勒触目惊心的惨景,同时不忘注重细节的描绘。画家笔下那赏心悦目的嫩绿色,是从水泥预制板下生长出的藤蔓植物,它生机盎然,象证着生命的顽强不息。

篇5:读《重生》有感

――应素达

我从未认真写过读后感,即便是老师要求也只是草草了事,《逆天重生废材女中学生》也许它并不是名家名篇,仅只是网文,但它给我的不止是平时看小说喜欢看里面的小故事或作者的诉事方法,也许作者文凭不高,但那最朴素的语言有着让人上进的动力。

只要我努力学习了,考得上,考不上,我都不会有遗憾了。如果我不努力学习,以后我在一个工厂里面上班,我一定会后悔,如果说,我努力了,还在一个工厂里上班,那么我不后悔,至少我在学校的时候我努力了,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就不后悔。是啊,只有努力过才不会对自己的成果后悔,才不会因为失败感叹自己的曾经。聂秋因为不是以前的聂秋,我们可以说她本来就会,而十班全体同学的成果,足以证明你努力就会有收获,只要细心照顾没有不会发芽的活种子。全力以赴换来的成果即使不好,也不会去落泪。

作者在完结感言中提到曾经,初三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作者说:在初中时成绩不好,在初三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虽然在高二时辍学。但至少作者努力过。而我与之相反,不仅没有努力还曾放弃过,现在为曾经的行为不止一次懊悔。

记得从初三开始,每天上课从没有认真听过,下课与闺蜜一起玩,迟到是家常便饭,抽屉里最不缺的就是小说,杂志,零食。当时是想初三上完去读职专,但家里人不同意,我便和他们对着干,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很幼稚。之所以想读职专是因为从小就很喜欢画画,虽然从未有老师教过,但小时候我的画见过的人都称很好,我便想去学平面设计,画漫画。我不明白家里人为什么都说画画最没出息,经常对我说你看隔壁村的谁谁谁,就是画画的现在一事无成。所以我便与他们赌气,不再学习。

其实在初三之前成绩一直不差,数学很好在初二时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班主任经常说,我的英语若好一点进年级前十都不成问题。可是我的英语就是不好从初二再没及格过,但成绩依旧在年级前四十。为了给我补英语,英语老师会在体育课时给我补英语,让我做英语题。现在想想英语老师真好。可是我的英语依旧不及格,英语老师感慨我的英语是死活学不会了。

在初三刚开始好多老师都信我能考上高中,可是我的表现对不起那些曾对我有期待的老师。上课不听看漫画、小说,下课玩手机,作业从没认真写过,有时没写完会抄同学的。以至于中考落榜,县里的高中在我这一届分了南北校,南校是学霸的天堂,北校则是没考上高中的学生。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的小学同学,他们有的和我一样是高二,但不同的是人家是南校的,有的比我高一届有的甚至已经上了大学。曾记得在高中的毕业会考试,学校将南北两校混乱,考试的那几天南校的则高傲的穿着他们的校服,带着属于他们成功的笑容,北校的学生没有一个穿校服的。在背后听到南校的两个女生说:我们都穿着校服,让北校的情何以堪。为此我不由得低下头。为自己的不努力后悔,想想高二期末考试只有300多分的成绩,没有脸面去见那些曾期待的老师,这个分数连大专都考不上,更不用想去考什么大学。

篇6:读《重生》有感

我们人类不能以为自己是高等动物,就可以随意去欺负弱小动物,动物可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食欲就去自相残杀、吃它们的肉。可你想过没有,当有人这样对你时,你会怎样?其实,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小动物对我们人类很友善,充满信任,喜欢亲近,而我们就是利用动物的善良在无情无尽地伤害着它们。它们在受到人类伤害时,那撕心裂肺的感觉谁能体会得到,一个本来灿烂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了。我们以为自己出了钱,没有吃霸王餐,到头来只会让卖者得利,却换不回一个个无辜消逝的生命,生命无价,一辈子只有一次,我们人类安心享受着幸福时,有没发现同是同类的动物们正在过着提心吊胆,想尽办法躲避人类追捕的生活。为何我们就不能给小动物们一个无忧无虑、幸福生活的机会呢?

照这样下去,这世界上的动物迟早都会灭绝,人类朋友们,醒醒吧!一旦动物灭绝,地球就会失去生态平衡,我们人类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这就相当于我们在自取灭亡。这样,我们还要执迷不悟吗?其实尊重每一个生命,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我们人类是可爱又可恨的,我们曾给世界带来和平,但又招来了血腥和屠杀,我们是世界的恩人同时又是罪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多一份爱少一份恨、对一份和平少一份在血腥中消失的生命吗?

篇7:读《重生》有感

鹰之所以能够活到70岁成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是因为它在不断老化的时候能够做出最困难的决定。那就是用最痛苦的蜕变换得日后的重新飞翔。在人生道路上,谁都难免会遇到挫折,这时我们要勇于面对,而不是退缩。因为我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麽一蹶不振,等待死亡;要麽勇敢地站起来,寻找新生。人生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英勇拼搏的精神,又怎能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作为企业,当然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有它起步、发展、高峰的阶段。在它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拥有鹰一样的生存精神,敢于放弃一些曾经支持企业而今阻碍我们前进的东西。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和管理观念。企业是由我们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员工构成的单位。如果一个企业内部风气变坏,自然使员工激情减退,甚至会使一些满怀激情拥有梦想的人感到报效无门最终选择离开。不知高层领导是否能够强烈的意识到?

不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乃至国家,我认为我们都应该自信、自立、自强,有着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生存精神,否则,我们就会被社会所淘汰。而作为企业和国家,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国际化,才能兴旺发达。

申办奥运会曾是我们十多年的梦,而这十多年就是我们一个蜕变更新的过程。如今奥运会马上就要到来,这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强大,同时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改革创新中注入新的血液促使经济的发展有更新的刺激和活力。我们更应该拥

有鹰一样的精神努力奋斗在世人面前展示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东方不败的魅力。

篇8: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他说:“我坚决认为:应当在普通学校里对这些儿童进行教学和教育, 因为有一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 这是拯救这些孩子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我们应该把这个“完满的、在智力方面不断地丰富着的环境”交给这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他又说:“我明白地知道:如果用教所有的孩子那样的办法来教这些孩子, 那么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学得很差, 成为可怜而不幸的人, 一辈子受着‘我干什么都不行’这个痛苦的思想的折磨。应当时时刻刻保护这些孩子, 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不要对学习落后的儿童进行不适当的教学。”那么“适当的教学”是什么呢?

一、教师应当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的的个性差异

我们应该知道, 任何时候, 每个学生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者的明智就在于他能够从似乎都差不多的学生中, 发现每个人特有的兴趣和爱好、特长和志趣, 大胆地让每个人的才能得到发展。这正是我们教师需要努力去做到的, 同时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一种最好的表现。在课堂上,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因此, 哪怕是一句简简单单的“你真棒”、“你能行”, 都可能唤醒学生无知的心灵, 尤其对差生更应如此。

二、教师要有爱心, 耐心是差生转换的前提

就拿英语学科来讲, 英语的词汇量大, 尤其是新教材词汇量更多, 再加上许多句型及短语也要记忆, 学生学起来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需要我们的教师多给一点爱心和耐心。我们应该做到“好看的要爱, 有伤疤的更要怜惜。”只要每一个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 感情诚心, 献出爱心, 工作耐心, 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学生学起来才有积极性, 如果一个教师一站到讲台上学生就对这科感到反感, 甚至望而生畏, 又怎能学好呢?因此, 针对后进生应该细心观察、深入了解, 不厌其烦地, 以极大的耐心等待他们的进步, 关注他们哪怕一丁点的成功。

三、教师应巧用教学方法, 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寻找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与学生积极互动, 以平等的身份对待所有的学生, 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特别是在英语课堂上, 英语本身是一种枯燥的语言,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仔细研究教学方法, 深钻教材, 以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质量。这时少不了要多关心一下这些后进生。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英语说得不好, 容易引起同学的笑话。有一次, 我说:“Who can make a sent ence with‘I am’?Please put up your hands.”有一个差生偷偷举了一下手, 我很快发现了, 就请他回答。他站起来说:“I am a student”。我赶忙地说了声“Very good”, 并微笑说了声“Sit down, please.”发言的同学很高兴, 全班同学被感染了, 纷纷举手发言, 你一言, 我一语:“I am a boy, I am a girl, I am short, I am tall”说了很多句子, 课堂氛围马上活跃起来。

除此之外, 我还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 组织并设计好Work in pairs, Read and say, Speak out, Group Work和Interview等各种口语活动, 创设一个近似自然的语言环境, 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 如起居、节假日、生日聚会、拜访、打电话、看病、购物、游泳、体育活动等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乐趣中学习, 在娱乐中获益。

篇9:重生之路--读《复仇》有感

熊子琦

《复仇》是《汪曾祺作品集》的开篇小说,短短数页不过几千字,却寓义深刻。它讲述的是一个身负杀父之仇的剑客到一个寺庙借宿,发现洞中凿光的和尚恰巧将他的父亲视为仇人的离奇故事。作者以一个复仇者的视角展开描写、叙述和回忆,构造了一篇行文独特的复仇小说。其想象与现实结合的插叙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剑客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强烈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小说开篇用了一句庄子的话“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网上释义为:“报仇的人不会罪及宝剑而要把它折断,因为坠落的瓦片是无心的。”这恰与拔剑出鞘最后仍无下手有关。和尚犹如那片飘瓦,不过刚刚好生在了自己仇人的屋檐之下,然而并不是真正的复仇对象。但是想想,前半句想表达什么呢? 这仍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谜。

一开始汪曾祺对这个剑客的描写,全无一丝寻仇迹象:他内心平静,向往自由恬淡的生活;他尝蜜,他想像和尚去采蜜、摘花,觉得好看极了。他想着自己或许已然白发的母亲,以及那并不真实存在的可爱妹妹,想象着一家人在山中幸福的生活;他觉得母亲还是那样年轻,像那个摘花的小姑娘,像他的妹妹。这一切,仿佛与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仗剑天涯,闯荡江湖,锋出鞘刀落,一场恩怨就此了结”相去甚远。他分明就是一个渴望回归平淡之人。

是的,这仇怨又不是他个人恩怨,而是基于血亲伦理之上的道义之仇。从另一个角度讲,剑客确实有些不幸。他因自己父亲的死,便在娘胎里已背负上了“复仇使者”的称号,他为此而生,也借此而活。“既然仇人的名字几乎代替了自己的名字,他可不是借了那个名字而存在么?”可他既没见过父亲,也未曾了解过这场恩怨,更不识那位仇人。他不过因为是父亲的儿子,便从出生之日起,身不由已地背负着这座虚无缥缈、毫无意义的复仇枷锁。为了这样一个“不实际、无存在、零意义”的并非发自内心的目标而活,甚至与自己的本性背道而驰,这种人生何等悲哀?!

文首,“一生,一生该是多久?我这是一生了么?”文中,“他为自己这句‘即使我一生找不到你,我这一生是找你的了!’的声音而掉了泪,为他的悲哀而悲哀了”.这两句,既加深了复仇者存在的悲剧性,也深化了我对他的悲悯之心。

事实上,复仇之路本是一条不归路。和尚看完他舞剑,缓缓的、郑重地道出了这样一句:“很好,有人还要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过去。”或许,这个本该与剑客一样行走江湖了结恩仇的和尚悟出了这个道理,于是他能超然、顿悟、出家,真正放下恩怨情仇。可复仇者还没走出来,他还说“我要走遍所有的路。”这算不上年轻气盛时的雄心壮志,不过是为了能找到仇人而立下的誓言罢了,看似震撼,实际上又是何等的可笑可悲? 简单的“复仇”两字,其实已让复仇者无路可退,被寻仇之人无路可走。为这样一件遥遥无期毫无意义的事而活,人生了无生趣,复仇者如同形尸走肉,他也将永远无法真正前行。

所以,“他简直忘记自己背上的剑了……好,他的脸色由青转红,他自己充满于躯体……”,这是他内心最后的矛盾、挣扎、转变……

“忽然,他相信他的母亲已经死了。”

他明白了,他觉悟了,他心中这个母亲赐予他的“复仇”执念慢慢在溶化消失,他也随之释然——他不再是复仇者了。又或许,他明白了“复仇”这一使命,这一活着唯一目的的固执、虚无、可笑,准备放弃,又因为自己没有履行“职责”而心生愧疚之情,于是,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台阶——母亲已然离去,仇恨不复存在。

在这一念之间,一条真正的人生道路被他凿开。“和尚稍为往旁边挪过一点,给他腾出地方。”是的,和尚早已觉悟,正如《肖申克救赎》里有一句话“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和尚是圣者,他将复仇者从生命意义的彼岸渡了过来,使剑客不再是复仇者,使他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剑,自在行走于世间,而不再做剑的奴隶。“他看了看脚下,脚下是新开凿的痕迹。”于是,这位重获新生的剑者,俯身拾起了锤錾,踏过和尚给他留出的地儿,准备迎接“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他终于要开始放下屠刀的新生活了,那是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重生之路。

【蒋老师 评语】

很多孩子喜欢《复仇》一篇,颇有些武侠风,但却并非刀光剑影的江湖气,而更像一篇慢条斯理的散文式小说。其实初读起来有些散,有些迷茫。子琦这篇细致深入的读后感令人尤为惊喜,显示出了极强的文本解读能力,清楚地把握了小说情节,并条分缕析地得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

篇10: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子》这篇课文。父与子之间的爱把我深深的打动了。

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里受到不同的伤害。一位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那昔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那里有他可爱的儿子。当父亲到学校时,学校已经变成废墟。接着就跪在地上哭,他突然想起对儿子说的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来冲向那片废墟。他拼命的挖掘,消防队长挡住他,不让他再挖。太危险了,说可能发生大爆炸。他听不进去劝告,埋头继续挖。虽然手被划破,膝盖流血,但依然挖掘......最终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篇11: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每个人的背后,还有一位高大威严的人。在挫折时激励着你,那就是父亲。父爱和 母爱一样伟大。《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使我有这样深刻的体会。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执着地从地震废墟中救出儿子的感人事迹。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或许,父亲没有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但在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处处感觉到父亲对我们的爱。

有一次星期一的早上,交作业时我发现几张考卷忘带了,找了好久都找不到。如果不交就是要扣分的呀!我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冲出教室找刚走不久的父亲。父亲听了以后说:“家里学校这么远,为了几张考卷不值得再跑一趟。而且店里这么忙,哪有这功夫呀?”说完就走了。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我含着泪,低头走进了教室。没想到,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在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当时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对,那正是我的父亲。我走出教室,在父亲递给我考卷的那一瞬间,我手在颤抖,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

在我心中父亲就像一个守护神,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父爱,是送给全世界父亲的最高称誉。

篇12: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一、《论语》中关于“孝”的内容

孔子在总结西周孝道的基础上, 将西周的“孝养”、“追孝”伦理思想和当时个体家庭道德规范结合起来, 发展了“善事父母”以新的内涵。

1. 生前以礼对待

《论语·学而》中子夏言:“事父母能竭其力”赡养父母, 能竭其力, 养亲的同时敬亲, 即精神上的赡养, 《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 孔子云:“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这里的“敬”就将养人和养动物区别开来, 所以在孔子看来, 如果只能养父母而不敬父母的话是不能叫做“孝”的。“敬”是一个关乎精神层面的词语, 子女对父母要有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关注, 要真心实意的对待自己的父母。

子夏曾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明确的说真正做个孝子, 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以和悦穆敬的态度、以愉悦快乐的脸色去奉养父母。《论语》中“孝”和“敬”是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对父母要养且敬, 做到敬就需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 并且发自内心态度要好, 和颜悦色。《论语·为政》记载,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担忧孩子的疾病这是自然地、真实的、源自于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自然的本能, 那么孩子担心父母的疾病也是应该的, 孝就是用父母为自己孩子生病焦急担忧的心情来关注自己父母的身体健康。《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既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 又要为其年高体迈而担心。《论语·为政》中,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做到孝就要不违礼节, 在父母有生之年, 子女对待父母要不违背其意愿。如果父母有错时该怎么做?《论语·里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孔子提出“事父母几谏”的主张, 就要求婉言和顺地劝止父母的不义之举。但对父母的“诤谏”要以尊敬为前提, 不接受诤谏也不能强行, 更不能与父母对立起来, 要婉言、耐心地说服。

2. 死后也以礼对待

《论语·八佾篇》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 宁俭;丧, 与其易也, 宁戚。”在孔子看来, 丧礼是要发自内心悲哀的, 而不是礼仪, 行文周到即可。《论语·阳货篇》中宰我问“孝”。宰我问:“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期可已矣。”孔子曰:“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今女安, 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知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在孔子看来, 君子三年之丧的礼是出于其情的一种真实流露, 孝子初生在父母怀中被抱养三年而父母过世后孝子也要守丧三年, 这样才是孝。孔子更加重视对父母在世时尽孝, 做到养、敬, 同时忧其疾、不违、不怨, 这三个要求是并列关系, 都需要做到才是孝, 父母去世后需葬、祭, 子女如何做才算是实践了孝道。

二、《论语》中“孝道”的实践方式

1. 事生

首先,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 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这基础上, 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论语·为政》中子游向孔子请问“孝”, 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孔子在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如果, 只养活父母, 对父母不尊敬, 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 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 语言要和气, 面色要和悦, 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 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 事奉父母, 要做到尽心竭力。其次, 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 唯其疾之忧。’”子女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不要使自己生病, 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 当父母年老的时候, 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再次, 要做到“无违”。“无违”并不是不违背父母的意愿而一味的顺从而是没有违背良心良知的的任何想法, 一切都是出于真诚, 也就是说一切的孝行都没有违背本心, 都是发自内心的至诚的自觉行为。为孝之道应当体会父母的心意, 敬事父母, “不违其心”的努力去做。在儒家的孝道体系中, 子女与父母之间, 是依靠德来维系的, 而非单向的顺从。子女的孝顺是以长辈有德为前提, 无德则不能顺从。

2. 事死

“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 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 认为“三年之丧”, 是“天下之通丧也”。有一次, 宰我对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 因为, “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 一年就足够了。最后, 孔子批评宰我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 难道他就没有得到过在父母怀抱里三年的爱护吗?同时孔子强调, 办理丧事, 与其把礼仪办得周到详备, 宁可过度悲哀。孔子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 祭祀是十分重要的。祭祀要按照“礼”的规定。祭祀的核心是要“敬”, “祭思敬” (《论语·子张》) , 要“真诚”, 要做到“事死如事生”, 做到“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论语·八佾》) , “洋洋乎如在其上, 如果自己不能亲自进行祭祀, 不能让别人代替, “吾不与祭, 如不祭”。 (《论语·八佾》) 孔子认为孝的全过程就是对父母要“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对父母事生、事死也就达到了孔子认为的全孝。

三、“孝”在当代的价值

首先, 孝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规范, 而且是一种社会伦理规范, 孝和仁, 孝和忠, 在孔子看来是不可分割的概念, 是共生的。“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 为人孝悌, 也就做到了仁, 这是一以贯之的孝和忠, 自然可以推而广之“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从事父母可以推至事君, 孔子就将孝提升到社会政治层面, 赋予了其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其次, 《论语》孝道蕴含了中华传统伦理的仁、义、礼和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 儒家将孝视为起点和根本, 认为人人均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 那么就能达到“泛爱众而亲仁”。人们就会形成善良的品格, 宽以待人, 使国人形成豁达的性格, 对国民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 孝道是一种传统文化, 又有当代价值。我们应该结合当前实际, 坚持正确的孝观念, 弘扬民族精神, 提升人文素养, 促进社会有序发展, 巩固政治制度, 构建新时期的伦理秩序。防止当前在社会上形成的只求继承、不讲赡养的歪风;只讲个性、不讲集体的个人主义。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顺利、和谐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张保文, 徐庆元.听南怀瑾讲《论语》[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4]张燕妮.反思《论语》中的孝道思想[J].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2012 (3) .

篇13: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自从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感触极深。《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在落杉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有一座学校倒塌,有许多孩子还没有被救出来,有一位父亲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经过36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读到了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眼泪夺眶而出,多么伟大的父爱,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呢?是爱。要是没有这位伟大的父亲坚持不懈的毅力,没有爱的动力,就没有那么多的生灵。爱的力量胜于一切!

爱随处不在。记得有一天早上,由于我要扫地,来到特别早,到了校门口,我低头一看,忘记带红领巾了,我在校门口踱来踱去,着急的焦头烂额。爸爸起床之后,看见我的红领巾放在桌子上,他猜想,一定是我忘记戴了,就托人给我送来,当那位同学递给我时,我十分感动。记得当年妈妈还在锡城镇的一个小村子里教书,爸爸又当爹又当妈,上午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就偷偷从岗位跑回家给我做饭,有时爸爸文章没写好,挨领导批评也从不在我面前发泄。我喜欢吃稀饭,每天中午他就早早的给我煮好稀饭,虽然他不爱吃,但是爸爸还是乐呵呵的陪着我吃,不知有多少次,爸爸偷偷买着方便面嚼者,可我呢,常常在爸爸面前发脾气,这是为人子女应做的吗?

篇14: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1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地震中的父与子》。

内容是:有一次,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安顿好了妻子,奔向儿子的学校,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堆废墟。这位父亲十分伤心,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挖起来,别人阻挡他,他也一直挖,他相信儿子还活着,但别人以为他伤心过度快要疯了。他挖呀挖,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当他挖到第38小时时,他突然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同时,里面还有十几个孩子。最后,这对伟大的父与子,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这个事情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相互信任的重要和父爱的伟大!

如果,这对父与子不互相信任,后果会是多么悲惨。可能会饿死,渴死,闷死,被当作垃圾丢进垃圾场……,后果不堪设想!

信任是多么伟大,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之间、亲人之间都是要互相信任的。

我在这件事情中,感触最深的是:那位父亲坚定地挖了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这使我惊叹不已,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

这到底是什么力量?

啊!我知道了。

这是父爱和信任的力量,那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每当我读这篇文章时,我都深深感动着。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2

今天,我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从这篇课文里,就可以体会出父爱与母爱的坚强、伟大,并油然而生一种敬佩的感情。

课文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严重地震,全市一百多万人里死伤近三十五万人,有一个年轻的父亲为了救学校里的孩子,他连续三十八个小时不吃不喝,空手挖掘砖砾,有许多来营救孩子的父母都放弃了,但这位父亲却把儿子连同十四个人一块儿救了出来。

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高于一切,从这篇课文里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是啊,一个普通人在三十八个小时里承受不了不吃不喝不眠,而这位父亲却是因为爱的力量,完成了历时三十八个小时的营救工作,为此,我被父爱的伟大力量所折服。

其实,这种事已经发生过何止千万。1998年,某地发生缆车断绳事件,全车的28人中,只有一个叫潘子浩的两岁男孩儿活了下来,因为他的父母死后还保持着把他举起头顶的姿势……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游轮上,一位父亲的心脏受了伤,但他捂着胸口,陪着女儿三天三夜,直到游轮靠岸,他才闭上了眼睛…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父母把太多的爱给了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因为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3

竟然不让我进去啊!周先生几天来关注着有关李洋的每一条新闻。爸爸的叮咛嘱咐是感动。这是否就是成熟!菜园是我童年最爱去的地方,到那需经过那走上去悠悠摇晃的竹片桥,像荡秋千似的。争取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是生存的理由。草木茂盛,四季如春;您知道吗,每次看到您因为胃疼捂着肚子时,我是多么的心疼啊。

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位父亲说:“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让我感到这位父亲的确是一位永不放弃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

在20xx年11月22日的晚上,凌晨2:00的时候,我突然肚子疼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厉害,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哇哇大哭起来,这一哭可把爸爸下坏了,立即带我去医院检查。

在路上,爸爸顶着刺骨的寒风,穿着单衣,他把外套加给了我,我坐在车子后面寒风都刺痛了我的脸,而爸爸的衣服却被汗水浸透了,滚下豆大的汗珠。

我们到了医院,医院让我做手术,为不影响脑神经和一些副作用,爸爸坚决不同意。医生只好妥协,让我回家观察。

虽然这次生病有惊无险,但这件事却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无限关怀,对我的爱是那么伟大。

我长大了,也要向这位父亲一样,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好父亲。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4

自从我读了《感动是五味的沙拉》一书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的心就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本篇文章介绍了美国洛杉矶一次大地震中的一件事,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自己的妻子后,疾步冲向自己亲爱的儿子阿曼的学校去了。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欢声笑语的三层漂亮教室变成了一片废墟,父亲赶到废墟现场,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底楼的第三间教室。他听到一些家长们在哭喊:“我的儿子啊!我的`女儿啊!”,再看看眼前的一片废墟,快要绝望了,但在绝望之时,他猛然想起他曾对儿子这样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和你在一起。”结果,他找人来帮忙,大家都不愿意帮他,都绝望的走了,因为大家都怕余震,没用任何工具,就用双手挖,他挖呀挖呀,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4小时,8小时,12小时,16小时,24小时,30小时,36小时.......当他挖到36小时时,楼板下传来儿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父亲说:“是的,儿子,我救你来了!你在里面还好吗?”儿子却说:“我这里还有14位同学存活着,你先救他们出来吧!我知道你是会和我在一起的。”最终,这对了不起的父子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读到这里,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感受到父爱的伟大以及儿子先人后己,珍爱生命,对同伴负责的高尚品质,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呀!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虽平凡,却蕴含着父子之间的信任之情,他表达了父亲对儿子坚定而执着的爱,正是这种富有高度责任感的爱,父亲坚持的挖掘,才换来了他儿子的生命及那么多孩子的生命。

我要大声说:“平凡的父爱!伟大的父爱!我要赞美你,感恩你!”

《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也要谢谢你,谢谢你教会了我感恩!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5

当我读到阿曼达和他的伙伴们被困在废墟下,心里不免一阵担心: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朋友共有的恐惧,这可怎么办呢?他们会不会有生命危险?然而,七岁的阿曼达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爸爸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让我的同学先走吧!”阿曼达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崇高的人格魅力,使我深深地感动了。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读到这儿,我感觉我的心微微颤动了一下:连续38小时,爸爸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双手恐怕早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利器磨出了血泡,甚至血肉模糊。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读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不禁掩卷沉思、浮想联翩。

爸爸那慈祥的面庞是那样地亲切,爸爸这个叫了千百遍的称呼是那样让我激动。钢琴架边爸爸怕我一个人寂寞,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虽然一首曲子,爸爸已听过上百遍,可爸爸仍然听得那样津津有味。我每一次钢琴过关的阶梯上都有着爸爸的搀扶和推送,每一张钢琴考级证书都渗透着父亲默默的关爱,冬天他怕我手冷,为我送来暖炉,夏天怕我炎热,为我送来冷饮,气馁时为我送来鼓励,寂寞时为我送来笑声……人们都说:“母爱慈祥伟大,父爱深重如山”。高尔基也曾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

是呀,记得刚学钢琴时,我想着玩没练好琴就偷头溜出去了,是爸爸的一巴掌把我打醒,当时是那样记恨爸爸的的一巴掌,现在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才知道,那就是父爱。人们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才明白父爱和母爱同样伟大。同时也懂得了感恩父母。亲情是无条件的,就算全世界没人会帮你,但你的父母绝对不会嫌弃你,人长大才会知道,母爱和父爱是最伟大的,可以说是超越生死的吧。

我想,我们现在取得好成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6

最近我学习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非常感人,主要记叙了:在一次地震中有13名学生被困在了教室中,其他孩子都非常绝望,只有一个孩子深信自己的爸爸会来救他,而正靠着这种心与心的牵挂,他的父亲最终找到了他,其他的孩子也得救了。

学完这篇文章,使我非常有感触,看看文中的小弟弟,再看看我,我显得那样逊色。小弟弟是那样相信自己的父亲,但我已经是11岁的大姑娘了,我却不相信父亲。例如,有一次爸爸答应给我买电脑并且跟我约定好,第二天带我去电脑城看电脑,但爸爸却说临时有事,推辞掉了这个约定。我为此生了爸爸一个星期的气。甚至有一次,下雨了我满以为爸爸会来接我,但是结果令我大失所望,我来到校门口,爸爸的身影并没有映入我的眼帘,我怒气冲冲的回到家,但是在家里我仍然没看见爸爸,一问妈妈我才知道爸爸并没有回家,而是有急事出去了,临走时还告诉妈妈一定要来接我,但妈妈忘记了,所以没有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的心里难过极了。爸爸一直对我疼爱有加,我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爸爸那慈爱的心。爸爸却没有因为我这无知的举动而责备我。这就是那伟大的父爱。

父爱就如同雨后的第一缕阳光给我送来最美好的温暖。父爱更如同沙漠中清澈的泉水,给我送来透彻心扉的凉爽!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7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我感受到了这对父与子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意志和爱。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在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的废墟里挖掘。这些被余震震得摇摇欲坠的大石头和断壁残垣的矮墙似乎随时都会倒下来压伤那位父亲,可他的意志和爱驱动使着他坚持下来,让他挖了38个小时,才救出了他的儿子阿曼达。

这位父亲不吃、不喝、不休息再加上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大爆炸、石头滚落和一阵阵余震让他疲惫不堪,衣服破烂不堪但是他还是坚持了下来,这令我无比敬佩。要知道现在的人几乎一遇到困难与坎坷就不敢努力坚持下去了。而这对父与子却以自己对别人深深的信念坚持了下来。父亲那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儿子深深的爱让我无比钦佩,儿子镇定自若的态度,先人后己的品质让我佩服不已,由此我想到了一件事:

四川大地震的时候,在救护人员努力地救援之下,不是救出了一个小孩的命来换回来的。那天,救援队在一片废墟里挖掘,希望找到活着的人。当他掘到屋内时,看见了一幕:一位母亲身体俯着,像跪拜一样,只不过有点压弯了,看起来有起来有点儿怪怪的。救援队员在那位女人下面摸索了一下,找到了一位小孩,幸好因为母亲用身体保护了他。当小孩被医生拿起来检查时,发现被子里有一个手机,手机里有一段短信:孩子,如果你还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就在这时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医生居然落下了眼泪。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爱!

父亲对儿子的信赖和爱使得他们坚持了下来,创造了爱。地震中的了不起的父与子谱写了一曲爱的乐章。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8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课本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翻阅着,一篇篇文章是多么生动优美啊!特别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章讲的是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面对巨大的废墟,许多人都绝望地放弃了救援,只有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在废墟里挖了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14名同学。

当我读到“他挖了18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时,使我深受感动。

我真敬佩极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了儿子,他可以不顾一切,在废墟中挖呀挖呀,这是爱的力量的支撑,这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诚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全心全意的付出。为了孩子,生命可以不要,一切身外之物都可以舍弃。这位坚强、勇敢的父亲,正因为他心中有爱,任何事情都动摇不了他救儿子的决心。此时,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见到儿子,决不放弃!多么伟大的父爱啊!

当我读到“他挖了38小时,终于听到儿子的声音”时,真是难以想像,这位父亲的惊喜和急于见到儿子的迫切心情。可是,在生命的希望面前,儿子却先让同学出来。读到这儿,我禁不住热泪盈眶了。阿曼达只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呀!在最危险的时候,却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这是一种纯洁无私的爱!他们父子俩真是一对英雄啊!

我想,如果父亲不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可能是一定程度的努力后会放弃对儿子的寻找、营救,如果父亲是一个自私的父亲,他教育影响下的孩子可能也不会在关键时刻作出这样的选择。爱是信念的源泉,是力量的源泉,更是伟大的源泉。

如果人的灵魂都像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样,具有强大的爱的力量,还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创造呢?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9

爸爸是船,妈妈是帆,载着小小的我驶向彼岸,是爱的动力,是爱的决心,是爱的毅力,是爱的自信,才使我到达彼岸,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爱是高尚的,爱是崇高的!自从学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才真正了解到父爱的无私、伟大。

文章记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后,一位年轻的父亲不顾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在人们认为几乎不存在希望的情况下,执著地从瓦砾堆中营救儿子的动人事迹。

没有这种无私而伟大的父爱,谁也不可能坚持这样长时间的、希望渺茫而危机四伏的挖掘,儿子也许便因为人们的放弃而葬身于瓦砾堆中。

我读后心潮澎湃。这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儿子为了救同学,让他们先脱离危险。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啊!如果这位父亲仅是来到这片废墟绝望的大喊“我的儿子!”那他的儿子和14个同学就只有长眠于地下了;如果人人都能像这对了不起父子那样,成千上万的孩子或许就能得救。

也许,我们的爸爸平常对我们的关爱不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但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到父爱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我们说,区里要进行古诗背诵比赛,让我们把背过的诗打印。其他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急忙告诉了爸爸,爸爸一听,立刻给我忙活起来。

晚上,我甜蜜的进入了梦乡,可谁知爸爸努力抵抗着“睡魔”的干扰,依然给我打印着,生怕我完不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第二天,我一起床,发现爸爸的眼睛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我,我感动极了。

还记得我小时候,只知道让大人给我买自己心爱的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也无可奈何,只好给我买。自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绝不会在像小时候那样做了。

也许,爸爸的爱不是生病时的陪伴和呵护;不是考试前的千叮咛万嘱咐;不是睡觉时给我们盖被子的身影。但是,父爱,同样是伟大的。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使我更加认识到父爱的深厚。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10

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被那对父子的勇气深深地打动了。文章讲的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冒着随时发生大爆炸的危险就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

当我读到防火队长对那位父亲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爆炸,请你回去。”而父亲却执意要去救人时,不由得被这位年轻父亲所打动,他不顾自身安危,一心救儿子。多么勇敢的父亲啊!当我读到“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更被阿曼达给感动了。可以想象,在废墟中呆上几个小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谁不想早点出来呢?而阿曼达却留在了最后,多么令人佩服啊!我们生活中不正需要这种勇气吗?

记得一天晚上,妈妈叫我去扔垃圾,由于天黑,我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再加上不时传来的几声狗叫声,令我更加害怕了。原来那并不长的路今天好像变得特别的长。一扔完垃圾,我就跑了回去。唉,我真是太胆小了!不就是天黑吗?至于这么紧张吗?阿曼达留在最后都不怕,而我却……

篇15:读《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或许,大家的爸爸平时对大家的关怀不象妈妈那般体贴入微,但大家依然能时刻觉得父爱的嘏。

还记得有一次,闫老师对大家说,区里要开展古诗背诵赛事,使我们把背过的诗复印。别人都不屑一顾,我却牢记在心,一回到家,就赶忙告知了爸爸,爸爸一听,马上给我忙活起怼

夜里,我甜美的进入了梦乡,可殊不知爸爸勤奋抵御着睡魔的影响,仍然给我复印着,害怕我完不了教师交到的每日任务。第二天,我一醒来,发觉爸爸的双眼变成了熊猫眼,妈妈把事儿的前因后果告知了我,我打动无比。

你是否还记得我儿时,只了解让大人给我买自身深爱的小玩具、零食,而不顾大人的重重困难,大人们有时候也万般无奈,只能给我买。

篇16:读【在地震中重生】有感

埃里克森教授的《无需法律的秩序》这本著作分析问题的思路非常具有启发性, 为我们解决一些法律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田野研究的途径。但是这个看似严谨的非正式规范机制, 实则危机重重, 没有法律的强制力做后盾, 所有的非正式规范就成了空中楼阁, 失掉了发挥效用的根基。下面我们通过对《无需法律的秩序》中观点的解析, 简要分析法律应该作为社会控制核心的原因。

一、夏斯坦县

(一) 一个非正式规范“主导”的地区

加州北部的夏斯塔县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这里的牧民对夏斯塔县有着崇高的敬意。夏斯塔县报界人士有时称他们这一区域为“顶端加州”, 这是一个无比自豪的称号。[1]该县大部分地区都多山, 土地贫瘠, 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但是广袤的森林和草场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资源, 牛和马成为了最主要的产品。

在放牧为主的乡村, 牲畜越界事件非常常见, 而且夏斯塔县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是“开放牧区”, 这个情况加大了牲畜越界的可能性。1945年, 加州制定法授权监委会在夏斯塔县有权“封闭牧区”, 而其中一项封闭牧区的法令规定, 在该法令规定的地区, 牧主对其牲畜侵扰可能造成的任何损害都要承担责任。虽然法律如是规定, 结果却是, “夏斯塔县的邻人们的行为强烈趋于合作, 通过开发和执行优于法定权利的邻里规范来获得合作后果”。[2]法律在这里遭到了弃用, 这里的人们在解决越界纠纷时, 更愿意选择非正式规范。

基于上面所列的事实, 作者认为非正式规范, 而不是法律规则, 才是权利的根本来源。

(二) 夏斯塔县只是个案

夏斯塔县是埃里克森教授集中分析问题的场所, 他在这里找到了他立论的依据, 那就是:在这里 (夏斯塔县) 越界冲突一般都不是在“法律的阴影”之中解决的, 而是, 毋宁说, 实在阴影之外解决的。[3]但是在更大范围内, 情况也是这个样子的吗?

作者指出, 对于那些处于某种持续性关系的各方来说, 法律不可能很重要。[4]这个观点也为他提出用非正式规范进行社会控制的理论作了铺垫。

但是夏斯塔县只是个案。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一直强调非正式规范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的关系应当非常紧密, 换句话说, 在博弈论上他们应当能够有机会产生反复博弈的可能, 但是如果要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控制中的主导地位, 势必要求相应范围内的紧密关系, 很显然, 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举例来讲, 在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时代, 一个群体, 对于非血亲的其他群体来讲, 不可能适用友好的非正式规范解决所有纷争, 这就是人类早期阶段部落之间互相杀戮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另外一个例子, 这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焦长权在2010年参加荆门农田水利大型集体调研的成果之一。焦长权通过对鄂中W村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田水利变迁的调查, 对村与村、组与组以及家户三种不同主体之间的农田水利纠纷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了大量存在的用水纠纷。[5]在作者介绍家户之间的水利纠纷时, 已经到了暴力相向的程度。按照我们的认知, 同村的村民往往是关系紧密的人群, 但是在这里, 却没有形成能够解决水利纠纷的非正式规范。

焦长权的调查结果是非正式规范主导社会控制的反例, 夏斯塔县只具有个案效力, 而且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未免有失偏颇, 法律在夏斯塔县发挥的作用绝对不会是辅助性的, 而应当是社会控制的核心。

二、法律作为社会控制核心的原因

(一) 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存在谬误

埃里克森教授通过对夏斯塔县邻人解决纠纷方式的分析, 运用博弈论和法律经济学的方法, 在《无需法律的秩序》第十章提出了一个有关福利最大化规范的假说, 即关系紧密之群体内的成员们开发并保持了一些规范, 其内容在于使成员们在相互之间的日常事务中获取的总体福利得以最大化。[6]根据这一假说, 作者认为在日常事务的处理过程中, 关系紧密的群体之中的成员使用的规范, 其内容都将是最大化的。但是这个假说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 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之下暗含了一个条件, 那就是每个人绝对排他地占有着自己的财产。关系紧密的群体内部如果做交易, 那么他们首先要占有财产, 但是很显然,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只有放在法律层面才是牢固的, 如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没有被法律确认的话, 那么随意抢夺将会大行其道。显然, 把一个假说建立在一个由法律维护的制度上, 反过来说我们这个假说可以抛弃法律而生存, 这完全是空中楼阁, 哪里有稳固性可言?

其次, 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要求每个人都是理性博弈者。埃里克森教授的非正式规范体系要求有两个支撑其博弈论模型的信条:首先, 每个个体都追求自我利益的目标。其次, 每个个体从不同的手段中作出理性选择来实现这些目标。[7]但是显然, 夏斯塔的牧人不是博弈论学家, 他们在交易过程中, 不可能引入这么复杂的博弈理论, 也许他们在心里会算计, 但是无论如何, 如果邻人的牲畜吃了我一捆牧草, 不能要求一头牛来补偿。博弈论本身具有合理性, 但是把事情复杂化了, 虽然在在解释“为什么要合作”这个问题上提供了解题思路, 但是不是问题的全部答案。也许他们更看重合作的象征意义, 那就是合作让自己看上去是一个好邻居。

最后, 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要求每个人都是守法的好公民。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不仅要求关系紧密的群体成员都是理性人, 而且要求每个人都是守法的好公民。但是当艾利斯出现的时候, 整个非正式规范显得不堪一击。夏斯塔县平静的生活被艾斯利打破, 曾经被牧民们信守的越界纠纷解决机制在艾斯利这里毫无用处。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需要的是自觉守法的理性人, 但是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而当非正式规范崩溃的时候, 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撑, 整个体系将面临土崩瓦解, 所以海因兹选择了去法院控告艾斯利, 希望在法律这里讨回公道。

(二) 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是社会现实的要求

法律在确定权利、义务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将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 法律作为解决纠纷的工具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埃里克森教授在谈福利最大化规范假说时提到, 为满足福利最大化清形下的交换, 一个社会必须发展出一些禁止威胁他人的基础规则。可想而知, 这种规则不是单纯由道德层面就能约束, 杀人行为不可能仅仅依靠非议就能避免, 这种基础规则必须依靠强制力予以保证, 而法律就是国家强制力的体现。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 一个人就敢于在得到出卖人交付的货物之后占有该物而拒绝支付任何费用, 因为对于他来讲, 这才是利益最大的结果。

其次, 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更有效率。一个非正式规范往往不是短期内就能形成的, 但是很多法律具有前瞻性。这些前瞻性的法律能够更快实现非正式规范的目标, 节省了博弈的次数。

最后, 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 并没有否认非正式规范存在的价值。

埃里克森教授在《无需法律的秩序》这本书的最后提出“以法律强化非正式控制”的观点。这个观点把作者妄图推翻法律秩序, 建立其心目中“非正式规范之国”的野心暴露无疑, 明眼人一眼即能洞悉作者的想法, 在他那里, 法律成了非正式规范的帮手。

而且在埃里克森教授眼里, 非正式规范在社会控制过程中是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他指出, 诸如日益城市化、责任风险之扩大以及福利国家的出现, 正继续削弱这种非正式控制的体系, 并正扩大着法律的领地。[9]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已经由来已久, 即使在最落后的国家, 只要秩序还存在, 法律就发挥着比非正式规范更大的作用。而一旦法律体系无法有效运行, 那么屠杀和抢夺就会横行。我们可以从战后的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得到印证。

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核心, 不是试图摧毁非正式规范的, 相反, 法律以其灵活性吸收非正式规范的有用之处。在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与非正式规范的共同作用。在我国, 彝族人把在纠纷解决中能明晰事理又能仗义执言的人, 尊称为“德古”。在法律没有普及的时代, 司法体系的触手尚未完全覆盖我国很多地区。而在彝族地区, “德古”就成为了定分止争的人物, 而他们所适用的就是非正式规范。在彝区的法治建设进程中, 只要通过适当引导, 作为传统权威的德古不仅不会成为障碍, 反而成为了我们宣传法律的“法治先锋”。[10]

埃里克森教授的出发点让我觉得很诧异, 他不仅忽视法律与非正式规范协同工作的情况, 而且把法律与非正式规范看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种东西。但是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 国家在制定法律的时候会把一些习惯考虑进来, 典型如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 这些不是法律领地的扩张, 而是对非正式规范的认可。埃里克森教授在讲到非正式社会控制这部分内容时提到, 一个法律体系比较恰当的做法是依从一个群体的非正式做法。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埃里克森教授满意的微笑, 因为根据他的论述, 法律究竟应当让步, 但是法律的让步从来不是被迫的, 而是有意为之。

三、总结

《无需法律的秩序》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为解决法律与社会问题提供了很多解题的思路。其中博弈论的应用量化了夏斯塔县牧民解决边界纠纷时的交易过程, 让人感觉很具体, 这种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但是这些分析不能推导出法律无用论。

我们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前看的, 是在发展的, 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也是在发展的。以非正式规范作为社会控制主导地位的时代也许曾经存在过, 但是那个时代确确实实已经一去不复返。埃里克森教授在该书最后也承认了非正式控制的局限性, 但是这种承认不够诚恳, 非正式规范如果没有法律的支撑只能是空中楼阁, 经不住哪怕一丝晃动, 这我们在艾斯利那里就看出了端倪。

任何社会控制工具都有缺陷, 但是在法律与非正式规范之间, 我们毫无疑问应树立法律的核心地位。因为与非正式规范的小声议论、窃窃私语相比, 法律更加庄重、威严。非正式规范在很大范围内发挥着作用, 但是也不能改变法律的核心地位。重回非正式规范的社会控制体系, 兴许能维持短暂的有序, 但这短时间的有序也仅仅是因为存在法律体系回归的可能, 而不是非正式规范发挥了作用。可以推想, 夏斯塔县的牧民们可能不知道法条是什么, 但是肯定知道一些法理, 亦或者说是正义相关的理论。当艾斯利的牛马屡次侵扰邻人的生活时, 能够解决纠纷的只有法律。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7.

[2]同上, 35.

[3]同上, 61.

[4]同上, 66.

[5]焦长权.农田水利纠纷与乡村秩序:鄂中W村调查[J].法律和社会科学, 2011.3.

[6]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204.

[7]同上, 194.

[8]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51.

[9]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351.

上一篇:记意驻沪总领事馆采访活动叙事作文下一篇:传染病报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