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24-05-12

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7篇)

篇1: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

2002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1万亩完成资金21万元

2、集雨节灌0.2万亩完成资金15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4维修机井1建高位水塔1 建提灌站6 建自来水管线19公里共完成资金99万元

14、村组道路51完成资金40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100万元

二、增收项目

3、苹果0.1万亩,完成资金10万元 牧草0.04万亩完成资金4万元

8、养牛0.13万头元建建牛棚0.06万座完成资金20万;

9、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1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 建设建村科技文化卫生培训中心2处完成资金8万元、2、科技培训培训农民技术员0.36万人培训扶贫系统和贫困乡村干部0.03(万人)完成资金22万元;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10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6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2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1.3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0.03万只、完成资金31万元

2003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梯田0.07万亩完成资金14万元

2、集雨节灌0.1万亩完成资金20万元

3、小型水利:新打机井15维修机井3建高位水塔5建沟边上水工程5建蓄水池2打小电井20建提灌站15建自来水管线70.07公里共完成资金77.4万元

14、村组道路48完成资金34万

5、完成其它项目资金42万元

二、增收项目

1、马铃薯

2、中药材

3、苹果0.09万亩,完成资金7万元

4、日光温室

5、蔬菜拱棚

6、牧草0.05万亩完成资金56万元

7、铡草机

8、养牛0.2万头完成资金8.65万元;

9、养羊0.044万只完成资金8.65万元;

10、养猪

12、互助资金

13、扶贫贴息贷款

14、完成其它增收项目资金7.35万元;

三、科技扶贫项目

1、文化卫生培训设施建设2处完成资金8万元;

2、科技培训0.44万人完成资金11万元;

3、劳务技能输转培训

4、“两后生”培训输转

5、村小学建设或维修1所完成资金7万元

6、科技示范引进良种、新品种1种 引进农业适用新技术 示范推广科技项目数 种植业示范推广面积0.006万亩 养殖业示范推广畜禽数、推广

7、完成其它科技项目资金

篇2: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一、概念界定

“互动”是指两个以上的人物或事物,通过物质 的或信息的交流,彼此之间产生互相影响作用,引起 事物的时空位移或人的意识的变化。[2]“作为一种人 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动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个体之间发生,一个个体谈不上相互作用,但仅仅 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客观存在,个体之间只是简单的施 加与接受、刺激与反应或被动的单方面作用,不能认 为彼此之间存在互动。只有当这些共存的个体之间行 为发生相互联系和彼此能动反应时,才谈得上互动的 存在和发生。”[3]《现代汉语词典》中“有效”解释为 能实现预期目的。[4]所以,课堂互动就是指师生间在 同一教学目标下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有效互动”,是指通过互动教学这种方式,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 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该教学方式有没有 效益的唯一指标。[5]综上所述,有效互动是指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师生间通过相互交流,形成 全体师生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知识以及情感的交 流,实现全体师生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

二、存在问题

(一)互动主体混淆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

简单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 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但过去长达数千 年的教育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教育模式已深深烙在 当今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难以转变。教师们已 经习惯了填鸭式的灌输教学,不敢也不愿意完全放手。在互动低效的课堂中,教师常被定位在“知识的占有 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传道、授业、解 惑”一直被认为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 下教师往往更注重研究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和自己怎 样讲,以及注重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很少考虑到 要使学生怎样学、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怎样交流,为 了维护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一般不被允许发出 信号,他们要听从教师的指令,这种情况下,学生处 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保 证,更谈不上敞开心扉、民主对话,因此师生之间的 有效互动关系便难以建立。

(二)互动组织混乱

教师若在组织互动之前缺乏充分的规划和组织能

力将会造成教学互动组织时的混乱。如在一次探究实 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刚说完要做实验,顷刻间,学 生就忙碌起来,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全都 热情参与到实验探索过程中,互动交流时间,教师请 学生做实验报告,但是,大部分学生仍沉浸在有趣的 实验之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全然不反应。在这个教 学片断中,学生确实动起来了,但教师的预先设计与 课堂实际出现较大偏差,学生交流的这个环节难以组 织到位,互动效果就显而易见了。这种表面上活跃,实则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的现象,源于教师在对教学 互动的内涵理解不够,没有将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与互动教学各环节时间和互动程度作整体设计,协调 把握。

(三)互动机会不均等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有效的 互动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一些互动课堂上教师 关注的只是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望较强的学 生,而另一部分学生处在被教师“遗忘的角落”。造成 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受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只能和 部分学生进行互动;二是受教室空间的限制,固定的 座位会使师生间交流互动的机会不均等;三是受教师 对不同学生的课堂期望值限制。“皮格马利翁效应” 中提到,教师给予孩子的期望值决定了孩子的成功与 否。因为,教师会与那些他们认为是有能力的学生进

*[作者简介]刘书梅,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 710062);张迎春,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学教育(陕西西安 710062)

脱离形式化,适时评价等途径可提高互动的有效性,体现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关键词]课堂;互动;有效2011年第4期(综合研究)行互动,这就使得互动教学成为只针对少部分学生的 低效互动。

(四)互动缺乏学生生活基础

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其学习生物的

内在动力,是生物课堂有效互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但有的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偏离这 个前提,设置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互动,造成学 生在情感上不能引起共鸣,缺乏互动的兴趣。还有的 教师设计互动教学过程中偏离学生的认知范畴,脱离 学生的认知基础,具有明显的成人价值取向,导致学 生的生活被人为地拓展和提升,甚至被成人化。在这些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内涵的互动中,学生往

往处于懵懂的状态下,被动地进行着教师一厢情愿的 安排,当然不可能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及情感的升华,也不可能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因此,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改变“虚假”互动和一言堂的状态,促进以 “自主、合作、探究”为其文化特色教学互动的新课堂 迫在眉睫。

三、提高教学互动有效性的路径

(一)和谐互动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苏霍 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 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互 动的前提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 系的建立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教师要学会 放下身段,突破“师道尊严”的桎梏,建立平等的师 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往往成为控制者和管理 者,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很 难开展有效的互动。有效的教学互动需要教师激励和 唤醒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 教学气氛。建立高效的课堂互动,除师生之间的互动 外,重要的是要建立高效的生生互动机制,组织互动 组合作学习,达到组内互动、组间互补。“划分合理 的合作学习互动组,是成功进行互动组合作学习的前 提。”[6]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是互动组建的基本原 则。小组分工明确,角色轮流,生生互动的成效受很 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学的内容,教师的组织及学生 的性格特点等方面。

(二)优选互动内容,实现师生情感交流

互动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互动兴趣的产生。首先,互动内容的选择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 心是产生学习热情的源动力,对学生而言,他们未知 或只有一知半解而又很想知道的内容便能激发他们的 求知欲。其次,互动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对学生 而言,太难的内容会使学生沮丧,而太简单的内容也 会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能针对不同 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让学 生“够一够”就能够得着。最后,互动教学内容的选 择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真实情境,美国教 育家杜威曾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 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7]帮助学生置身于真实 的情境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互动角色,形成实质性的情感交流。

(三)以评价促进有效互动

学生内心都有一种被欣赏、被尊重的渴望,不管

是实施哪种形式的互动时都要作出适时的评价。教师 真诚、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特别 是对学习差或缺乏自信的学生,如果能经常得到老师 的鼓励和好评,将会重拾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即使是 很小的进步,也要让他知道,让他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其对学习的热情。这种课堂生成性评价不仅能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 离,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形成,还能促进师生认知 和情感的变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互动。在建立 评价体系时,应力图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建立多元互动评价体系,维护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同时应尽量抛开过分量化的评价方式,避免过分“泰 勒模式”化,使人成为技术的奴役和意识形态的工具,陷入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局面。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教学活动要能拨

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 学活动中得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 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 不能,其乐融融。”只有这种如鱼得水的互动才能算得 上是平等、和谐、高效的互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课堂 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 生关系的转变,实现师生认知和情感的交流。注释:

[1]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

篇3: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04-02

自2001年以来我国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逐渐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关于课程管理的理论和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在逐渐增长。本文在近15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提出启示。本文所涉及的基础教育不包括幼儿教育。

一、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状况回顾

1.关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的研究

自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关于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产生,国内学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适应时代和社会主动选择的自然结果。第二,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然和标志。第三,吸取以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第四,国际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潮流的推动。第五,早期国内学者关于三级课程管理的研究。第六,新课程要求新管理,包括有新课程的理念和新课程的实施两方面要求课程管理体制的革新。

2.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因素研究

课程管理体制的适当与否,直接制约课程设计以及课程的组织与运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制约课程管理体制的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课程管理体制总体分析而言,研究认为,外部因素有政治(课程管理体制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经济(主要包括教育资金投入的多少制约课程管理权限下放的力度;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向相符合)和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普遍的内在约束力),内部因素主要有教育目标(课程管理权力的分配要以教育目标为先导)、教育者素质(校长和教师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制约课程管理体制实施的水平和质量)及教育的阶段性(教育的阶段性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

另一方面主要对课程管理体制的框架具体分析而言,针对地方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有学者研究指出主要有地方文化、政策制度、区域资源和社会参与。针对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的制约因素,学者主要概括分析了四方面的因素: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非层面,内化于管理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政治结构(影响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以及各部门间的职权划分)、管理理论(不同的管理理论在课程管理的借鉴,使其发挥积极作用)和学校组织(学校组织机构影响学校管理水平和效果,学校文化影响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

3.关于课程管理体制的模式研究

课程管理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课程管理的体制和政策。课程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行政管理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两大类。课程行政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混合型。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国家本位课程”(又称中央集权制)、“地方本位课程”(又称地方分权制)和“学校本位课程”。或者分为集权型、分权型和均权型。更多的研究者将其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模式。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将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有机融合在一起,要有教育部从总体上的指导性要求,地方和学校又有各自的权限;既有全国必须实施的国家课程,又有地方和学校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的地方和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复制导向、考试导向、目标导向和发展导向的课程管理模式。

4.基于实施过程中课程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探索

国内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实践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健全中央课程管理机构,加强对课程计划和分科标准的审议;(2)研究地方课程管理权力的限度,对这种权力施以必要监督和制约;(3)进一步健全课程管理规范,提高操作性;(4)促进课程管理手段的多样化;(5)课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6)重视课程文化的创新;(7)课程管理总体上仍然是一种高度统一的格局,学校的自主性不高,拓展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8)考试制度对课程管理的制约。

5.关于完善课程管理体制的策略研究

基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上,有学者也颇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措施。从微观层面,以围绕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权利与责任为中心,采取建立更合理的基础教育课程决策机制、变革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手段和方法、重视地方课程管理的桥梁作用,增强三级管理之间的沟通、促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等措施。也有学者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内容出发,应着力从课程决策系统、课程开发系统、课程实施管理系统、课程政策评估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并着重提出要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合理的学校课程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有学者指出要完善课程管理体制,需要相配套的课程政策、实施新体制的新环境和需要“第一责任人”意识。

还有学者通过研究英国三级课程管理的架构,意在吸取外国课程管理的经验。

二、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1.学界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

(1)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和细化

自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诸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范围扩展到该领域,涌现了一批质量高、富有创新意义的专著和文章。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为我国基础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政策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即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及如何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权利的再分配;从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的课程体制过渡到中央-地方-学校分级管理的课程体制,这一过渡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等等。钟启泉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2001年)一书中,对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教育传统的三级课程管理框架,明确三级权利主体额权利分配,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提出了些建设性设想,为我国课程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十几年来没有发现有“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为题的专著出版,但相关的研究专著中,大多学者做出的研究工作不容小觑。在这些专著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探讨,这对之后本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些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宏观研究,更强调深入微观实际,对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探讨。

(2)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首先,学界普遍认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仍存在我国原有的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并做出客观性分析:课程管理过于注重行政手段,课程管理多为单向输出。其次,有学者指出,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下放限度是有限的,对此,需建立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权力合理分配的科学运作机制。再次,不仅着力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及其权力分配,还有学者对课程管理机构在课程管理中必须遵循的管理规范和章程,提出:在学校层面建立学校课程管理制度。第四,针对课程管理过程中课程管理主体课程权力与课程能力不匹配的事实,不仅要促进地方和学校的课程管理,而且要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的培养。

2.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1)研究时间短,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关于课程管理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更多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于2001年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之后,但相对于国外课程管理的研究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来说还是起步较晚,发展较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普通教育课程管理理论体系和构架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管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其次,课程管理理论的视野还过于狭窄,鲜有学者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引进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这也是造成目前课程管理研究创新性不足的根本原因。

(2)研究方法单一,事实论据肤浅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方法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诸如推理演绎的成分较多,实证方法运用较少。运用文献研究相当广泛,采用实地调查匮乏。课程管理体制的运行、完善及创新都要和课程具体状况,尤其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收集一手数据的调研,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推广力。其次,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欠缺,学者对课程管理的研究大多借用课程论和教育管理理论,鲜有对其加以合理改造,并与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理论出现。

三、2001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的启示

近15年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1.加强基础理论探索

加强课程管理的理论探索有助于探寻渊源、理清思路、找出问题、迸发创新。不仅对课程管理体制的内涵、框架、影响因素、模式、实施策略等进行研究,而且要深入探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本质、结构、发展规律等基础理论,保证研究的正确方向。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与推进、实践工作的开展与完善,切实构建课程管理的指导和考核,督促、指导和辅助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有效运行和完善。

2.正确处理课程管理中的几对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的关系。在深化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三者都是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服务的。具体来说,在政府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支持下,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秩序性保证,更多的发挥教研部门的微观指导。其次,处理好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关系。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体制中具有不同的职能和权限,要更多的发挥地方和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自主性。

3.广泛开展田野研究,获取详实可靠的研究数据

通过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找出课程管理症结所在,为理论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的课程管理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弊端日益突出,原因在于缺乏广泛、可靠、详实的一线数据为支柱。事实证明,要想深入课程管理研究,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所表现出来的多区域、多层级的、不同教育阶段的差异性,就必须掌握充分调查数据作为事实研究的基础。

总之,2001年以来国内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理论和实践层面双管齐下,必能进一步扩宽课程管理体制的思路,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基础课程管理体制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张雷.公平与均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制度保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7.

篇4: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湖政办发〔2001〕104号(2001年9月11日)

《湖州市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九月十一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优化配置和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培育和规范集体土地市场,维护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本试行办法所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者,可按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在保留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经批准后实行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可流动使用的制度,逐步建立公开、有序的集体土地有形市场。但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征用手续,改变土地所有权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和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后新增的集体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必须符合本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第四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

(一)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项目用地;

(二)有长期稳定收入来源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

(三)以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附着物为主要设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用地。

严禁使用集体土地进行商贸、房地产开发。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自然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均可依照本试行办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六条 本市市区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及监督工作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市计划、规划、财政、物价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做好市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管理工作。

第七条 集体土地所有权分别属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

不同所有权主体的集体土地经由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成员代表)同意,可委托乡(镇)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第八条 各类集体土地所有者法律地位平等。严禁乡(镇)或村擅自截留属于村或村民小组所有的土地收益。

第二章 集体建设用地的供应及流转

第九条 集体建设用地的供应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经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协商,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一定的形式提供给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使其享有该幅集体土地约定年限的使用权的行为。

集体建设用地的供应形式主要有让与、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置换。

第十条 集体建设用地让与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将一定年限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给建设用地使用者,双方签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合同》,并由建设用地使用者一次性支付土地收益给集体土地所有者。双方约定的土地使用年限应与建设用地使用者的经营期限一致,但不得超过原土地承包年限。

第十一条 集体建设用地租赁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将一定年限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租给建设用地使用者,双方签定《集体建设用地租赁合同》,并由建设用地使用者逐年缴纳土地租金。租赁年限一般为3~10年,土地租金一般一定3年不变,每次调整幅度不超过30%;也可一次性确定租赁年限内的租金标准。

第十二条 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出资(或入股)是指集体土地所有者将一定年限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以出资或入股等形式投入到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共同举办的联营企业,形成的股权属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享有,双方签定《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出资(入股)联营(合作)合同》,并按各自出资额或股份享有权利,也可按约定分配利益。

第十三条 集体建设用地置换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将原权属合法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复垦成为水田、旱地、蔬菜地等耕地并经验收合格后,经批准可在工业园区、相关规划功能区置换使用规定面积的集体土地;置换使用的耕地,不占年度建设占用耕地指标。

第十四条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将依法享有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给他方,使他方享有该幅集体建设用地剩余使用年限内约定的使用权的行为。流转形式包括转让、转租、作价出资(或入股)以及向银行抵押。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须取得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流转双方应签定必要的合同或协议。

第十五条 在坚持农民宅基地“一户一宅”原则前提下,允许农户在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过程中将原合法使用的宅基地连同地上建筑物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其他农户。

农民宅基地的转让,不得与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分割,且须征得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同意。

第十六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流转的,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随之转移。

第十七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期限从批准之日起计算;多次流转的,使用期限最长为上一次流转后的剩余年限。

第三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审批管理

第十八条 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由用地者按规定标准缴纳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等有关税费。

第十九条 集体建设用地供应的一般程序为:

(一)使用申请。集体土地所有者与集体建设用地申请使用者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双方签定的使用合同(协议)、集体土地所有者与承包农户的土地补偿协议等材料,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经其派出机构初审后上报,下同)提出书面申请。

(二)用地审批。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其中涉及农用地转用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三)登记发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申请者凭批准文件,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书。

第二十条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一般程序为:

(一)流转申请。流转双方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双方签定的流转合同、集体土地所有者同意流转的书面意见等材料,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二)流转审批。有关材料经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流转方领取集体建设用地转让、转租、作价出资(或入股)、抵押批准书。

(三)变更登记。流转双方持有关批准文件,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受转方领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书或他项权利证书。

第二十一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期届满,使用者要求续期的,双方应在使用期限届满前六个月内,按本试行办法第十九条之规定,重新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手续。

第二十二条 集体建设用地供应与流转相关合同的文本格式,由湖州市国土资源局统一制定。

第二十三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期届满,使用者未提出续用申请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由集体土地所有者收回,其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按合同约定的条款处置。

集体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应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期届满30日内,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

第二十四条 因农村集体公共利益的需要,集体土地所有者报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提前收回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但集体土地所有者应根据土地使用的年限和开发、利用土地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给予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相应的补偿。

第二十五条 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应服从国家依法对集体土地的征用。因国家建设、公共利益的需要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征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转为国家所有,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相关合同随即终止。

第四章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的收益分配

第二十六条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照国有土地基准地价制定并公布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指导价和最低保护价,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土地市场发育状况,适时进行调整。

第二十七条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向集体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土地收益(或租金),遵循 3 “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除应依法上缴的国家税费外,按以下比例分配并转入各相应的土地收益资金专户:集体建设用地属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收益全部纳入乡(镇)集体土地资金专户;属村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乡(镇)留15%,土地所有者为8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收益主要用于对原承包农户的补偿、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本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成员的社会保障。

第二十八条 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而办理农用地转用的,对原承包农户的补偿,可以采用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也可采用购买养老保险、劳力安置等其它补偿方式,以货币或购买养老保险方式补偿的,其标准不得低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对原承包农民补偿的最低标准。具体补偿标准另行制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国家或省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理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本试行办法由湖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具体实施细则由湖州市国土资源局根据本试行办法制定。

篇5: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发布文号】驻建纪[2001]01号 【发布日期】2001-01-04 【生效日期】2001-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建设部关于印发

建设纪检监察200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央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驻建纪〔2001〕0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建委)纪检组、监察室,城建纪工委、直辖市建设系统各派驻纪检组,部直属机关纪委,部直属各单位纪委、监察室:

现将建设纪检监察2001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予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驻建设部纪律检查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驻建设部监察局

二00一年一月四日

建设纪检监察2001年工作要点

2001年,建设纪检监察工作要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落实《中共建设部党组关于建设系统深入开展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意见》为重点,深化反腐败三项工作,强化执法监察,抓好系统监督检查和自身建设,坚决遏制和防范“三审、两交易、一服务”中的腐败现象,努力取得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为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要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五次全会和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做好反腐败三项工作

认真传达、学习和贯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各地、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根据会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抓紧部署和安排今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并突出重点,明确责任,抓好落实。要根据全会、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经委监察部的统一部署,深入做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要围绕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落实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报告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不准收受明文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现金;领导干部参加健身活动,不准接受明文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外商、私营企业主的各种赞助;领导干部出国访问,要与其公职身份相称,出国费用要严格控制在本单位外事经费预算之内,不得接受国内企业以及境外中资企业的资助或邀请出访;领导干部离职和退(离)休后不得在明文禁止的范围内接受聘任,从事经商办企业活动等要求。要认真执行建设部党组关于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县处级试点)配偶、子女个人经商办企业活动的“四个不准”和其他各项廉政规章,检查落实情况。建设系统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要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若干规定,联系实际,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查处案件方面,要坚持党委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与所在地方纪检鉴察机关的协作配合,落实办案责任制,集中力量抓好大要案,特别是发生在“三审、两交易、一服务”中的重大和其他典型案件。在继续查办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案件的同时,注意查办领导干部严重失职渎职、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和亲属利用该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非法利益等案件。要查办建设系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在企业改制、上市、产权变动过程中私分、侵吞、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及擅自决定重大事项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件。要继续做好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工作,加强案件管理,全面检查几年来已查结案件作出处分决定的执行情况。从今年开始,要实行建设系统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情况报告制度,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由于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实行“两规”、依法逮捕和判刑的,各地建设纪检监察机关要及时报告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对向上级领导机关隐瞒案情、压案不办,利用权力干扰办案工作的,要追究责任。

在纠风工作方面,要把纠正部门和行业突出的不正之风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调查研究,找准治理重点,总结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的作用,推动行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二、立足于源头治理腐败,抓好执法监察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建设部党组关于建设系统深入开展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意见》。要按照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职能、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源头治理腐败的具体措施或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抓好贯彻落实。要做到业务工作同源头治理腐败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总结;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参加研究、整顿、培育市场的工作。驻部纪检组监察局拟于适当时候召开全系统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经验交流会,重点总结改革“三审”管理方式,纠正不规范的行政审批、建立健全有形建筑市场,规范承发包交易行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及房地产交易制度改革,严格房地产交易管理、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取得廉政建设的实际工作成效;交流对源头治理腐败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政务公开、开展宣传教育、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要以建设法律法规为依据,发挥职能优势,强化执法监察。近期,要重点围绕“一审、二交易”,即规划审批、承发包和房地产交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执法监察和专项检查;按要求进行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调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同时要配合有关部门总结清理领导干部多占住房工作的经验。

三、围绕重点、加强系统工作的监督检查

要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最近确定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部党组关于源头治理腐败的要求结合建设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系统工作的监督检查。

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今年,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将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着重对城乡规划审批和执法情况、实行“收支两条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配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本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各地建设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围绕源头治理腐败等重点工作,认真选题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运行及其监督情况,深入分析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交流。坚持系统、地区、重点城市间纪检监察工作交流制度;坚持工作计划、总结、典型经验、重大案件上报备案制度;进一步办好简报,逐步建立上下沟通、传输便捷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同新闻媒体的联系,搞好典型宣传和舆论监督。

四、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搞好自身建设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蚀反腐蚀的斗争更加尖锐;纪检监察干部处于斗争前沿,面临严峻考验;各地机构改革后,建设纪检监察机关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与标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要继续抓好干部培训。今年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将举办纪检监察干部专业知识培训班。各地建设纪检监察机关也要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条件,有计划地做好干部培训工作。

要组织深入学习中央及有关领导人关于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纪检监察和建设业务知识,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要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纪检监督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照章办事,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工作纪律。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阔眼界,真抓实干,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同时,提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关心和保护纪检监察干部,为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安心本职作贡献,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诬陷、打击报复纪检监察干部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2001年要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统一部署,做好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干部的工作。

篇6: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浙江省人民政府令

第136号

《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柴松岳

二OO一年十二月七日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活动。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点建设项目,是指经省、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对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下列建设项目:

(一)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中的重要项目;

(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重大项目;

(三)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重大项目;

(四)重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

(五)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重点建设项目的具体认定标准,由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

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部门(以下统称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综合管理。财政、经贸、建设、审计、国土资源、环保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相关管理、监督、服务工作。

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保障其顺利实施。

第六条

对在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个人,由省、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项目确定

第七条

确定重点建设项目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突出重点。

第八条

省重点建设项目,按照下列程序提出并确定:

(一)省级有关部门、各市人民政府于每年年底前向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列入下一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的书面申请;

(二)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及综合平衡后,提出年度省重点建设项目初选名单,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三)省重点建设项目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布。

符合省重点建设项目标准,但省级有关部门或者市人民政府未予申报的,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部门或者市人民政府的意见后,可以直接将其列入初选名单,一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市重点建设项目参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程序确定,并在公布前报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根据前期准备的进展情况,分为预备性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性重点建设项目。

在项目建议书或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提出申请的,列为预备性重点建设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批准后提出申请的,列为实施性重点建设项目。

预备性重点建设项目在其初步设计获批准后即自动转为实施性重点建设项目。第十条

申请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由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第三章

前期准备

第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文件的拟订和有关部门对上述事项的审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程序以及规划、土地、环保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增加或者减少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程序和审批环节。

第十二条

重点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生态保护规划及相关标准。

重点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依照法定程序报批。

建设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有关部门的意见;必要时,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部门可以会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部门组织召开听证会。

第十三条

除国家和省另有规定外,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筹划、资金筹措和管理、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等负总责。

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前,完成项目法人的组建工作。项目法人的组建和机构设立,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规定项目法人必须取得特定项目管理资质的,还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

第十四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制度。项目法人应当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的规定,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以及工程总承包等进行招标。招标投标活动应当在省、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场所进行,具体办法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鼓励项目法人通过招标选择会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招标代理等服务。第十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应当给予支持和协助,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第四章

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建设规模、标准、概算和工期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确需扩大或者缩小建设规模、提高或者降低建设标准以及调整项目概算的,必须由项目法人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项目法人应当组织各参与单位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督促落实各环节质量控制内容和目标;项目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设计、施工单位在项目设计或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第十八条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 建设工程从量管理条例》 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分别对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负责。

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并及时查处有关工程质量问题。

第十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依法应当由项目法人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承担的工程质量责任,不因有关当事人工作单位或职务变动、退休或退职等原因而免除。

第二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设计、施工、专用设备制造等建设监理制度。建设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和合同约定,开展监理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工程合同管理制度。项目法人应当与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采购和供电、供水(热、气)等事项的单位依法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其履约保证的要求。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要求公证的,应当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第二十二条

参与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有关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专项工作,并接受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第二十三条

电力、交通、国土资源、电信、供水(热、气)等单位应当优先保证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的需要。

第二十四条

重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对重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仓库等部位应当加强治安和消防监督管理,依法调查处理阻挠和破坏重点建设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十五条

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法人,有权拒绝未经国家和省批准的各种名目的收费。

第五章

竣工验收

第二十六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初步验收(即交工验收,下同)和竣工验收制度。

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向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提交初步验收合格报告;初步验收不合格的,项目法人应当责成有关单位返修,直至合格。

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的消防、环保、人防、档案、水土保持等专项验收,由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进行。对有条件进行联合验收的工程项目,其专项验收应当联合进行。

第二十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在初步验收合格并按规定经过试运行后,由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第二十八条

重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有完整的工程档案;

(三)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明或进场试验报告;

(四)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

(五)有消防、环保、人防、档案、水土保持等行政主管部门签署的专项验收合格文件;

(六)有经计划、财政、审计等行政主管部门或其认定的社会中介机构审验的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文件;

(七)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修书;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九条

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后评价制度。项目竣工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并经过一段时期运营后,应当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投资效益和环境影响等状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项目初步设计批准部门报告,但非经营性项目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后评价。后评价工作的具体办法,由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六章

稽察监督

第三十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和管理、建设标准和规模的控制、招标投标工作的实施、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监理等进行稽察监督。

财政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财政出资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审计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重点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第三十一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对稽察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发出整改通知书;发现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二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开展稽察监督工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稽察单位提供与稽察事项相关的文件、合同、账册及其他有关资料;

(二)要求有关人员就稽察事项作出陈述和说明;

(三)进入施工、办公、仓储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或调查取证;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稽察监督工作应当支持与配合,不得拒绝或阻碍稽察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三十三条

稽察监督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秉公办事,勤政廉洁,依法执法。稽察监督人员不得泄露在稽察中知悉的被稽察单位的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对重点建设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行为,法律、法规已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五条

项目法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万儿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责令该项目暂停实施;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挪用、挤占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弄虚作假骗取建设资金或者自筹资金无法落实,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

(三)未在省、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场所进行招标投标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者缩小建设规模、提高或者降低建设标准以及调整项目概算的。

第三十六条

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和罚款的收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当事人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重点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侵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的;

(二)采取地区保护、行业垄断等手段,干预合法的招标投标活动的;

(三)未经国家或省批准,擅自对重点建设项目收费、摊派的;

(四)工作严重失职,导致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不予批准或验收,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项目予以批准或验收的;

(五)泄露工作中知悉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六)违法实施检查或行政处罚的;

(七)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贿赂的;

(八)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八条

因项目法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过失造成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事故或者人身、财产损害事故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涉嫌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第四十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篇7:200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关键词:公共档案馆;建设;综述

近些年,国内不少地区都在开展建设公共档案馆的行动,公共档案馆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以往的文献看,关于公共档案馆某一方面的研究很多,综述性质的文章较少。而关于公共档案馆各方面的研究,又都可以纳入公共档案馆建设这一问题上。因此,本文欲将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外延扩大,以其作为研究对象,欲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来分析公共档案馆研究的现状。

1资料统计与分析

笔者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公共档案馆为篇名,将检索年限设置为2001年~2011年,共检索到289篇文章。经筛选、去重,得到有效文章172篇。其年份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关于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研究总体呈上升后逐步稳定的一个趋势,这与我国近些年大力倡导公共档案馆建设有关。172篇文章中,有158篇能找到作者的所在单位。其中,档案局馆(包含档案室)发表34篇,占总数的21.5%,高校师生发表110篇,占69.6%,其他组织发表14篇,占8.9%。由此可见,我国公共档案馆研究的主体是档案局馆和高校师生。

2公共档案馆建设研究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公共档案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对国外公共档案馆的介绍,直到2001年才有第一篇关于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文章。2001年以后,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公共档案馆研究热度逐渐增加,主题也日趋多元化。笔者经过分析,将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粗分为公共档案馆内涵、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重点、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宏观对策以及公共档案馆建设与政府责任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

2.1公共档案馆的内涵。关于公共档案馆的内涵,宗培岭认为,公共档案馆在内容上包括馆藏资源公共化、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与档案利用社会化三个方面[1]。潘玉民认为,现在所讲的公共档案馆就是国家档案馆,只不过将为公众和社会的需要和利益服务放在档案馆一切工作的首位,成为档案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郭红解认为,公共档案馆是由国家和政府设立并管理,资源属于国家和社会全体公民并为全体公民所共享[3]。各位学者对公共档案馆内涵的界定虽然表述上略有差异,但是,对公共档案馆实质的认识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由国家设立,资源属于国家和全体人民,主要职责是为公众服务。由此看来,各级国家档案馆就是公共档案馆的前身。而建设公共档案馆实际上是适应社会转型、推进民主政治和传播文化的客观需求,也是体现国家档案馆的性质、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内在需求[4]。

2.2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重点。实现国家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型,需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公共性的馆藏、面向社会的服务等作保障,这也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重中之重。

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念是指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或是价值取向,这是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下兴起的。曹兴华认为,公共档案馆应引入CIS理念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创造良好的发展和服务环境,从而表现出符合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一面[5]。程结晶、彭小芹提出,公共档案馆要以用户感知价值为导向,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真正履行为民服务的宗旨 [6]。张锐则认为“普惠与均等”应作为公共档案馆履行职能的价值取向[7]。李灵风老师强调,突破传统权利因素的禁锢,转而关注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实现成为国家档案馆的价值取向,而这一价值取向当以公民权利为核心、以全体公众为服务对象,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8]。可以看出,几位学者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价值取向上都强调要“以人为本”,这也就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核心理念。

馆藏建设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首先要构建社会公众需求的馆藏。目前,我国档案馆各项功能的发挥上表现出力不从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馆藏单一问题。主要表现在:所保存的档案以政务档案为主,民生档案数量少;纸质档案为主,数字化程度不高;档案信息以一次信息为主,综合加工的少[9]。因此,公共档案馆的馆藏建设上要遵循社会性、开放性、文化性等原则[10]。而在实际的操作中保证收集范围从以党政机关为主向以公共部门为主转变;加强微观层面的社会档案资源的接收和收集;积极整合资源,实现档案馆公共信息服务功能的最大化[11]。

公共档案馆为公众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是其建设的终极目标。现代公共档案馆的整个运行机制应是面向服务的,虽有为国家和社会保存历史记忆的基本职能,但实质也是一种服务。因此,要构建服务主导型的公共档案馆模式[12]。周林兴认为,公共档案馆不仅是一种机构,更是一种制度,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安排之一[13]。在服务的原则上,有学者提出,档案服务的社会化、均等化问题。其中,档案服务的社会化需要服务观念的突围,馆藏资源的合理构建、共知共享以及合理的利用政策与策略作保障[14]。而档案服务的均等化,表现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平配置与公平获取[15]。在服务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的被动服务,近些年,更强调主动服务的重要性。档案馆网站、档案手机报、档案官方微博的建立,也正在改变着人们利用档案的方式,也使得档案信息服务的范围更广。

2.3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公共档案馆的社会功能有基本功能与延伸功能之分。基本功能是指档案馆对档案的接收保管、提供利用和档案研究等方面,是相对固定的。相对于基本功能,档案馆的延伸功能是动态的、多维的,它包括信息传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16]。本文所言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公共档案馆的延伸功能。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近些年,研究最多的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保障公民的信息公平、缩小数字鸿沟。首先,公共档案馆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上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其次,公共档案馆属于国家的公共服务部门,在法理上也要求其为公众提供有效的信息[17]。在保障公民信息公平、缩小数字鸿沟上,公共档案馆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教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信息公平的作用[18]。不过,我国中、东、西部在档案馆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信息素质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也制约着公共档案馆在促进信息公平中的作用[19]。

二是文化方面的功能与责任。公共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汇集着具有重要文化内容与历史内涵的档案,是社会文化的宝库与集聚地[20]。潘玉民认为,公共档案馆的文化责任也就是公共档案馆承担应当承担的文化建设责任,完成应当完成的文化使命。它包括文化传承、文化服务、文化传播、文化教育、文化交流、文化构建等方面的责任[21]。周林兴认为,公共档案馆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提升公民文化素养的职责、保存社会记忆的职责、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职责以及提升国家凝聚力的职责[22]。黄振原等则认为,公共档案馆保障的是公民的档案文化权利,从公众的角度上讲,主要表现在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 [23]。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记忆功能,它真实记录了国家、政府的兴衰变迁,却忽视了对普通公众的个人记忆。诚然,国家记忆很重要,但档案需要给普通公众提供一种根源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24]。因此,对于公共档案馆而言,由国家档案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尤为重要。

2.4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宏观对策。为公共档案馆的建设提出宏观对策是很多文章的题中之义。不少文章在分析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现状后,都会重点阐述建设公共档案馆的具体措施。如,李国庆认为要从观念的转变、法制的完善、服务手段和方式的创新、经费的恰当投入以及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改革五个方面推进公共档案馆建设和健康发展[25]。再如,曹航认为,推进公共档案馆建设首先要树立“开放、亲民”的公共服务理念,然后,努力构建平民化的馆藏结构,最后,是满足社会需要、服务民生[26]。笔者经分析总结得出目前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主要五大策略:一是观念上的更新:建设公共档案馆,观念要先行,要树立开放、亲民、服务的公共服务观念。二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将公共档案馆名称、性质等列入档案的法律法规,保障公共档案馆的合法地位。三是要建立面向社会的档案资源体系,加强对关系民生、文化等方面档案资源的收集。四是优化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五是技术的提高以及高素质档案人才的引进。尤其在人才的方面,要解决三个层面人才资源建设的问题,即领导人才建设问题、业务人才建设问题以及技术人才建设问题[27]。

2.5公共档案馆建设与政府责任之间的关系。公共档案馆建设是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法理上,要求政府保证公共档案馆的健康发展[28]。这种责任,包括认识公共档案馆的价值定位、赋予公共档案馆法理上的保障和依据,以及给予经济支持和制度保障从而促进公共档案馆在全国各地的均等发展等[29]。只有政府在公共档案馆建设中不缺位,公共档案馆才能真正实现其在促进社会和谐、公正、民主中的作用。

3总结

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关注与研究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学者逐年增加,理论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这为我国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受各方面情况的制约,建设公共档案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政府的大力支持、档案机构的全力行动以及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构建真正的公共档案馆。

参考文献

[1]宗培岭.公共档案馆,你从哪里来——写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 [J].浙江档案,2004(1):5~7.

[2]潘玉民.公共档案馆,你到哪里去——兼论社会发展与档案馆社会化[J].浙江档案,2005(6):17~18.

[3][4]郭红解.析公共档案馆[J].中国档案,2007(2):30.

[5]曹兴华.公共档案馆应引入CIS理念[J].湖北档案,2009(9):21~22.

[6]程结晶,彭小芹.用户感知价值导向的公共档案馆核心能力的建构[J].档案学研究,2011(2):24~28.

[7]张锐.惠普与均等:公共档案馆履行职能的价值取向[J].档案学研究,2011(2):20~23.

[8]李灵风.从权力到权利——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基本价值取向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1(3):33~36.

[9][27]吕元智.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0(3):24~31

[10]袁文清.公共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体系建设[J]. 档案管理,2007(3) :78~79.

[11]饶露.加强馆藏建设,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J].山西档案,2010(4):25~27.

[12]姚志强.构建服务主导型的公共档案馆模式[J].山西档案,2004(3):19~20.

[13]周林兴,罗辉.公共档案馆服务的制度分析及政策启示[J].山西档案,2006(5):22~24.

[14]王英玮.关于公共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5(3):85~88.

[15]聂云霞.基于公共档案馆视角的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探析[J].档案学研究,2011(1):55~57.

[16]宗培岭,薛匡勇,王向明,赵屹.档案馆信息社会化与档案馆社会功能研究[J].浙江档案,2003(11):11~13.

[17]周林兴,刘振宇.谈公共档案馆与信息公平[J].兰台世界,2007(3):11~12.

[18]陈艳红,张浩.试论公共档案馆在促进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对策[J].情报杂志,2008(2):138~141.

[19]陈艳红,罗凤.论我国公共档案馆发展中的数字鸿沟问题——基于区域层面的比较[J].档案学研究,2009(5):19~21,25.

[20][22]周林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档案馆职责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5):49~51.

[21]潘玉民.论公共档案馆的文化责任[J].档案学研究,2010(1):12~16.

[23]黄振原,姚红叶.关于公共档案馆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思考[J].北京档案,2011(2):19~21.

[24]苏君华、周林.《集结号》、社会记忆与我们的责任——公共档案馆保存平民档案的意义与策略[J].山西档案, 2008(4):14~16.

[25]李国庆.对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性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7(1):25~28.

[26]曹航.对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再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9(1):26~29.

[28]周林兴,苏君华.公共档案馆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0(3):22~26.

[29]苏君华,袁礼华.公共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与政府责任的考量[J].档案管理,2007(5):15~16.

上一篇:美国优秀教师克拉克的55条班规下一篇:美国传媒专业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