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说明文

2024-05-11

大蒜说明文(精选15篇)

篇1:大蒜说明文

因为科学需要观察植物,所以我养了一个大蒜,把它种进土里,只露出一个芽眼儿。一开始我也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也天天浇水,还是对它蛮关心的,每天下午一放学回家,总要先看看它,但它似乎非要与我作对,我越是看它,它就越不长,芽眼周围反而还慢慢变黑了一圈。我以为它死了,就想:反正既然养不活,就算给泥土当肥料吧,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没想到我对它的疏远和冷漠,反而使它发了一个小小的尖尖的嫩绿的芽。我欣喜万分,给它浇了点水。

它一冒芽,就疯狂地长着,似乎正处在狂长期间,四周泥土里的养分都被它的根一一吸了个一干二净,可它的根还是伸得老长,似乎在寻找充足的营养生长。我每一天回来,都能看到它长了一大截,而且越来越绿,越来越长,坚韧不拔,好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林间慢慢悠悠地漫步,又像一把直指天穹的双头剑,绿油油的,正散发着春的气息,漂亮极了。

大蒜的周围是我种的两个洗澡花。洗澡花原本就比大蒜早发芽了一两个月,个子却还是十厘米以上二十厘米以下的样子;而后发芽两个月的大蒜却穷追猛赶,没几天就远远超越了洗澡花,竟然长到了三十多厘米!大蒜的顶尖只有一点点轻微的淡黄色,与春机盎然的绿色相搭配,就更显出绿色的可爱和美丽了。

我可真期盼着这个大蒜能早日长成,结出最大的大蒜,虽然我在大蒜怎么结果这方面还不太清楚,甚至不知道大蒜会不会结果。但是我知道,我种的大蒜是最棒最长最绿最富有生机的一株,它一定会远远超越普通的大蒜,成为最厉害最优秀的大蒜,变为大蒜当中的一名佼佼者,一名俊杰。

篇2:大蒜说明文

过了两天,我就看见大蒜底部冒出了很多白色的根,像一条条白色的小蛇。可是,大蒜的顶部一点动静都没有,完全没有发芽的意思。我非常奇怪:我的大蒜为什么没有发芽呢?是不是已经死了呢?妈妈说:“你要耐心等待。”于是我只好等着。

五天后,大蒜真的发芽了。小小的芽儿只有米粒般大小,裹着米黄色的外衣,柔柔弱弱。我对小芽说:“我一定要精心照顾你们,让你们茁壮成长。”于是,我每隔几天就要来看看我的小蒜苗,给他浇水。

一个周过去了,在我的呵护下,小芽快速成长。有的甚至长了10厘米,好像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是还有一些大蒜苗,只长了6—8厘米,像个羞答答的小姑娘,不敢见人似的,我希望他们快点儿生长。我对蒜苗:“小蒜苗,快快长!”

蒜苗们好像可以听懂我的话一样,这几天开启了疯长模式。最高的已经15厘米,短的也奋起直追,长了12—13厘米。颜色也从嫩绿色变成了翠绿色,我非常开心。

又过了两天,我回家看蒜苗,简直高兴得快哭了。我的大蒜苗更高更壮了。有好多蒜苗甚至还有分枝,一个蒜苗根部上长了四五片蒜苗,郁郁葱葱,就像一片茂密的竹林。最让我开心的是,之前长得很慢的蒜苗现在也都长到了22—23厘米了,我还觉得它可以继续长大,于是每一天加倍地呵护它。

篇3:大蒜说明文

关键词:大蒜栽培,管理,播种

1 深耕细作, 施足基肥

大蒜是弦状须根;吸水肥能力较弱, 鳞茎又在土壤中生长、膨大, 所以大蒜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优良的砂质土壤。栽种前深翻土地25cm以上, 结合翻地, 667m2施土杂肥4000kg或腐熟的猪粪、鸡粪2500kg, 复合肥80~100kg, 并配施一些微量元素如钙、镁、硫肥等, 肥料应在翻耕前施用, 达到土肥混合, 提高肥效。不宜将肥料直接施在播种沟内, 以防肥料灼伤根芽造成断垄缺苗。精细整地, 没有明暗坷垃, 精耕耙平。

2 精细播种、培育壮苗

2.1 精选种瓣

因地制宜选择品质好、熟性适合、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品种, 播种前应进行严格选种, 剔除种衣不完整、霉烂、虫蛀、刀伤的蒜瓣, 按大小分为3级, 选择瓣大、色白、无霉、无伤的蒜瓣做种, 并按蒜瓣大小分级栽种, 不要混栽。分级标准:500g/100瓣的为一级, 400g/100瓣的为二级, 300g/100瓣的为三级。

2.2 适时播种

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 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 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 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播种过早, 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 降低越冬能力, 引起二次生长, 影响大蒜品质。播种过晚, 则蒜苗小, 组织柔嫩, 根系弱, 积累养分较少, 抗寒力较低, 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 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鲁西南地区以10月上旬播种为宜。

2.3 合理密植

应按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密植, 采用沟播法栽种, 按行距开沟, 然后将种瓣按株距栽入土中, 保持直立, 排种时应使种瓣的背腹连线与沟向平行, 以使蒜苗展开的叶片与行向垂直。栽种后覆土2~3cm厚, 浇透水, 之后喷施施田补或蒜清2号等除草剂防草, 最后覆盖地膜, 并将薄膜四周用土封严。一般667m2栽杂交蒜2.5~2.7万株, 栽川蒜4万株左右为好。切勿过稠或过稀, 以免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

2.4 适当浅栽

民谚云“深葱浅蒜”, 大蒜适宜浅栽, 覆土厚度3cm为宜。

2.5 覆盖地膜

大蒜地膜覆盖增产效果明显, 与陆地栽培相比, 覆盖地膜能改善大蒜生长的微环境条件, 提高地温, 保持土壤湿度, 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 从而达到早产、高产的目的。研究表明:大蒜地膜栽培, 抽薹时间可提前6~7天, 成熟期提前6~7天, 增产蒜薹50%, 增产蒜头40%。一般先播种后盖膜。

3 大蒜的春季管理

3.1 清除杂草, 净化修复地膜

膜下杂草不但争夺大蒜营养, 而且能拱破地膜影响大蒜生长, 且对浇水造成一定妨碍, 应及早人工去除。方法是:用钩刀在膜下将草根钩断, 杂草不必带出, 以免增大地膜破损。对地膜上杂物要及早清除;对破坏的地膜要及时修复, 以利地温回升, 促进大蒜快速返青。

3.2 及时喷施叶面肥

3月份应及时喷施叶面肥, 补充大蒜营养, 促进植株生长。可选用旱地龙800倍喷液或亿安神力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 5~7天喷1次, 连喷3~4次。对苗情弱, 冻害重的地块可选用植物动力2003或碧护或海精灵或赤霉素溶液进行喷施。

3.3 合理施用肥水

近年来大蒜重茬病较重, 应及时浇好“起身水”, 且浇水量宜小, 少施氮肥, 多施可溶性有机肥。一般地块可视苗情墒情和天气情况, 合理确定浇水时间和浇水量和施肥量。4月5日至10日, 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 浇第1次水, 即“起身水”, 并随水冲施“起身肥”。此时地温尚低, 要浇小水, 一般667m2冲施尿素6kg、氧化钾4kg, 或可溶性海藻酸 (氨基酸) 肥料15kg;4月20日前后, 浇第2次水, 既“催薹水”并随水冲施“催薹肥”。此时地温已高, 大蒜正值旺盛生长期, 浇水量可大些。一般667m2冲施尿素4kg、氧化钾6kg, 或可可溶性海藻酸 (氨基酸) 肥料10kg;5月上旬, 拔完蒜薹后浇第3次水, 既“催头水”, 多数地块可不冲“催头肥”, 只进行叶面追肥。此时正值蒜头膨大期, 需要充足的水分和不太高的地温, 故要浇大水, 浇足浇透。

4 综合防病虫害

1、3月下旬, 喷施叶面肥时可加入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油800倍液, 防治蒜蝇。特别是冬前蛆害重的地块, 一定要加强防治。

在浇水前后或下雨前后, 应喷施真菌性杀菌剂 (异菌脲或甲基托布津) +细菌性杀菌剂 (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 +叶面肥各1次, 预防大蒜病害的发生;防治大蒜重茬病, 可选用细菌性杀菌剂 (中生菌素或叶枯唑) +真菌性杀菌剂 (百泰或多宁) +叶面肥交替使用, 5~7天喷施1次;防治大蒜根蛆、根螨, 可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辛硫磷乳油500ml+阿维菌乳油50ml+毒死蜱油500ml。

篇4:大蒜抗癌不等于多吃大蒜不得癌

小飞侠

听说大蒜能防癌,特别是胃癌,由于爷爷、姑姑都是得胃癌去世的,爸爸妈妈特别忌讳,也很小心,最近餐餐加大蒜,满屋子都是蒜味,真受不了。亲们,吃大蒜防癌到底靠不靠谱?

赞(98)I转发 (26)I收藏 (8) I 评论 (76) I 私信 (9)

装在套子里的人1

杀菌作用是有的,可以治疗伤口溃烂、预防流行病、强身健体吧!2 100年前,凯撒大帝远征欧非大陆时,命令士兵每天服1头大蒜以增强力气,抵抗疾病。时值酷暑,瘟疫流行,对方士兵得病者成千上万,而凯撒士兵无一染上腹泻。古埃及的将士们认为吃大蒜能够增加勇气和战斗能力,农民、渔民及至奴隶都相继仿效。据说埃及金字塔的建成,也和奴隶们吃大蒜强壮身体有关。

Lily张2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土方里经常用大蒜来治疗轻症感冒、疟疾和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对增强体质还是有好处的。

活到老学到老3

研究发现,大蒜中含有的锗和硒等元素可抑制肿瘤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且大蒜素能有力地杀灭体内的细菌和霉菌,从而阻断了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合成。

小宇宙爆发4

非典时大蒜都脱销了,跟板蓝根一样,夸大了,防癌还真不好说。

有风吹过5

大蒜中确实含有防癌的成分,但是大家要端正对“食物抗癌”的态度,不是说多吃就OK了,而是说这只是防癌的一个方面,要从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结合着来做。

大蒜作为最古老的人工栽培植物之一,其杀菌与强壮身体的功效早被人们所知。大蒜的杀菌能力相当于青霉素的1/10,可以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免疫力低下、传染性疾病有明确功效,还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经常接触铅的工人大量吃蒜,对铅中毒也有防治作用。

最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组织公布了一项研究结论,在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大蒜位居榜首。大蒜的特殊功效之多也使它成为《时代周刊》十大最佳营养食品之一。大蒜为什么能有效预防癌症,是不是多吃大蒜就不会得癌症呢?

成分分析:大蒜防癌有理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所含的大蒜素能阻断或减少致癌物亚硝胺化合物的合成,阻断其他有毒化学品、重金属和毒素等致癌物的危害。大蒜素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能显著杀灭肝癌、鼻咽癌、胃癌和白血病细胞等。

大蒜中的含硫氨基酸能激活肿瘤的克星巨噬细胞,包围癌细胞,使其解体死亡或变性,或者刺激人体产生抗癌干扰素,全面提高人体对癌细胞的抗御能力。

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烷,能抑制依靠过氧化物供应氧的癌细胞增生。同时,烷又是人体内谷胱甘烷的构成部分。谷胱甘烷恰如一副强有力的化学“手铐”,可以牢牢“锁住”致癌物质,使其失去“毒性”。

实验发现,癌症发生率最低的人群就是血液中含硒量最高的人群。硒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力明显提高,从而发挥抗癌作用,而大蒜中硒的含量居植物之首。

日常食物中含有机锗最丰富的也是大蒜。有研究证明,有机锗化合物和一些抗癌药物合用,无论在抑制肿瘤局部生长,还是防止肿瘤转移方面,均有协同作用。

研究表明,独头蒜更具抗癌效果。独头蒜实际上是植株营养不足、发育不良、不能产生多瓣的大蒜鳞茎,其辛辣味独特,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临床研究:大蒜防癌有据

研究表明,大蒜的摄入量增加和某些癌症风险降低之间存在关系,大蒜消耗量越高,患胃癌和大肠癌等癌症的风险越低。在一项涉及我国5 000多位胃癌高风险人群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每天摄入200毫克合成大蒜素及100微克硒的人群,与每天服用安慰剂人群比较了5年。结果发现,前者比后者各种肿瘤风险综合降低33%,胃癌风险降低52%。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生吃两次大蒜的人患肺癌风险几乎降低一半。研究人员选取了两组受试者,一组为1 424名肺癌患者,另一组为4 500名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结果发现,经常吃大蒜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降低44%。即使考虑了吸烟的因素,生吃大蒜仍能让肺癌风险降低约30%。

意大利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胃癌死亡率南部和北部差异显著。患病率最低的是南方撒丁省的省会卡利亚里,仅占北方各城市患病率的1/3。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撒丁省人常吃大蒜,卡利亚里的人更是几乎每餐必“蒜”;而北方的人平均每周才吃一次大蒜。

我国山东省的调查发现,栖霞的癌症死亡率是苍山的12倍。这两个县相距只有300公里,地理环境、生活习俗都比较相近。不同的是,苍山是大蒜之乡,人均每年吃掉6公斤大蒜,而栖霞只有0.5公斤。

大蒜捣泥生吃更保健

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但是大蒜素遇热会很快失去作用,所以大蒜适宜生食。大蒜不仅怕热,遇咸也会失去作用。因此,如果想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食用大蒜最好捣碎成泥,并且要先放10~15分钟,让蒜氨酸和蒜酶在空气中结合产生大蒜素后再食用。家里用蒜拌凉菜、吃饺子时用醋和少量芝麻油调蒜泥,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大蒜还可以和肉馅一起拌匀,做成春卷、夹肉面包、馄饨等,还可以做成大蒜红烧肉、大蒜面包。德国还有大蒜冰淇淋、大蒜果酱和大蒜烧酒等,不仅健康,而且味道不错。用大蒜素提炼成的大蒜油健康价值也很高,可以抹在面包上吃或作为烹调油食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成人保健推荐剂量:每天2~5克鲜大蒜(大约1瓣),或0.4~1.2克干大蒜粉,或2~3毫克大蒜油,或300~1 000毫克大蒜提取物,或其他剂型,大致相当于摄入2~5毫克的大蒜素。

五类人不宜生吃大蒜

1.眼病患者:古人说“蒜治百病,唯害一目”,嵇康在《养生论》中说“荤辛害目”。蒜味最辛,长期大量吃蒜,容易造成眼睛损伤。有眼病的人在治疗期间必须忌掉辛辣食物。

2.虚弱有热者:《本草从新》记载,“大蒜辛热有毒,生痰动火,散气耗血,虚弱有热的人切勿沾唇”。多食蒜会耗散人的气血,身体差、气血虚弱的人要注意。

3.肝病患者:《本草纲目》记载,蒜“久食伤肝损眼”。许多人认为,既然大蒜消炎,也一定可以预防肝炎,甚至一些肝炎患者也坚持每天吃大蒜。殊不知大蒜性热,能助火,味辛,剌激性强,肝有内火者如果食用,肝火会更旺,时间久了会造成损伤。

4.脾虚腹泻患者:平时适当吃一些大蒜可以促消化,但若患有非细菌性肠炎、腹泻,大蒜强烈的刺激会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促进渗出,使病情恶化。

5.重病患者:蒜属发物,容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对患有重病或者正在服药的人来说,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不但可能引发旧病,还可能使药物失效,或与药物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健康。

远离癌症重在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癌症基金会2012年在北京提出并推广“远离癌症十二条”,除了5条与饮食相关外,其他重要的7条防癌建议分别为:远离烟草、预防感染、注重体重管理、规律身体锻炼、不要滥用营养补充剂来防癌、提倡母乳喂养和心理健康。

篇5:大蒜肠溶片说明书

【英文名称】GarlicinEnteric-coatedTablets

【拼音全码】DaSuanChangRongPian(XueLian)

【主要成份】大蒜素,化学名称为:三硫二丙烯。

化学名:三硫二丙烯

【性状】大蒜肠溶片为肠溶衣片,除去肠溶包衣后,内容物显类白色。

【适应症/功能主治】抗感染药。大蒜肠溶片适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用于防治急慢性菌痢和肠炎,百日咳,肺部和消化道的真菌感染,肺结核等。

【规格型号】10mg*24s

【用法用量】大蒜肠溶片口服。一次2~4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因大蒜素对胃有刺激性且易被胃液破坏,故服用大蒜肠溶片时不得咬破,应整片吞服。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药师或医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大蒜肠溶片对多种球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和杀菌作用。对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蛲虫等也有抑制杀灭作用。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包装】24片/盒。

【有效期】36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508

【生产企业】新疆天山制药工业有限公司

篇6:大蒜说明文

一: 快速剥大蒜

1: 准备好要剥皮的大蒜和两个不锈钢碗(盆)。

2: 将大蒜底部的蒂去掉,不要留蒂。

3: 将大蒜放进不锈钢碗(盆)里,将两个碗合上,猛烈摇晃30秒。

4: 揭开碗就会发现大蒜和蒜皮已经分离。有个别没有分离的,蒜皮也已经很松,一搓就掉了。

5: 注意事项大蒜一定要去蒂,不然蒜皮即使松动也不掉下来。摇晃碗时要用力,也要注意安全。

二: 剥大蒜的其他方法

1: 把整头大蒜掰开,用刀切去根部的硬结,放入碗中倒入清水,浸泡5分钟后,用手轻轻捻去大蒜外皮即可,非常方便。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在需要很多大蒜入菜时使用,否则剥蒜也是个不小的工程哈。

2: 另外,戴着胶皮手套,把大蒜放在手里,不停的用力搓,也是个剥蒜的偷懒儿方法哟。

三: 大蒜是烹饪中必不可少

篇7:大蒜成长日记

大蒜的成长观察日记

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

二〇一班 赵茗卉

2012年1月29日 星期日 小雪转阴

今天,我和妈妈合作,培育蒜苗。

我们首先剥去大蒜的皮;然后,将根芽不好的蒜瓣挑出去;最后,用细细的高粱篾把蒜瓣穿成莲花状,放到盘子里,再浇上水,把盘子放到向阳的阳台上,一切OK。

看着盘子里的“莲花”,我心里特别高兴!同时也盼着蒜苗早点发芽长大!

期待中„„

2月3日 星期五 晴

我好几天没有去看我的大蒜了,不知道蒜苗长出来没有。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蒜瓣们已经长出像蜗牛触角一样的白白胖胖的根须了。大些的蒜瓣头顶已经长出粗壮的小芽芽了,它是那么的绿,那么的富有生机!相比之下,那些小蒜瓣头顶上的绿芽就显得瘦弱许多,不过也是一样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我找来尺子给它们量了量身高。最高的一刻绿芽竟有9厘米那么高!太神奇了,我妈妈每天只是给“莲花”浇水,并没有施肥,蒜芽们竟然把这么充满生命力的绿送给我,我太开心了!

妈妈帮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这让我知道了要让大蒜长得粗壮、碧绿,需要阳光的照射、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

2月5日 星期五 阴

今天是第七天了,蒜芽宝宝们已经长得很高了,郁郁葱葱的,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真叫人惊叹!

我仔细数了数,蒜瓣们已经长出了三片绿油油的叶子。我用尺子量了量它们的身高,哇!真是不可思议,仅仅隔了一天,蒜苗们都超过了十厘米,最高的一棵足足有十三厘米高。

我还发现大蒜的根须有长长了许多,并且相互交错在一起,好像在说悄悄话,太有趣了!

2月 1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天气真好,不知道我的算宝宝们长得怎样了。

来到窗台前,我发现蒜苗们在这几天又长高了,不过有许多蒜苗的叶子好像是站累了,叶片都垂下来了,萎了。很伤心!还有好几瓣蒜瓣开始烂了,我想,可能是水浇多了的缘故吧!

2月11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第13天了,从萎了的叶子中间,又长出了新的芽芽,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我觉得,我也应该像大蒜那样,永远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2月1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第19天了,经过这些天的观察,我发现,蒜苗们的生命力是那么的旺盛!

蒜苗们你追我赶地生长着,尽管有些叶子萎了,垂下了头,可新的叶子又窜了出来,并不断地长高。

通过观察对比、查阅资料,我终于知道大蒜叶子枯萎的原因了。因为妈妈和我都太“溺爱”这些可爱的蒜芽,妈妈白天把盘子端到向阳的窗台上,夜晚再把蒜苗端到暖气片旁边,暖气片太热了,把蒜叶都“烤熟”了,本想让它们暖和暖和,不想好心却办了坏事。

篇8:大蒜说明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0—2012年设在苍山县卞庄镇南小庄村, 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 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7.6 g/kg、有效磷51.4mg/kg、速效钾130mg/kg、碱解氮118.4mg/kg, 排灌良好, 前茬作物为玉米。供试大蒜品种为青苗, 种植密度35000株/667 m2;供试肥料:为增效大蒜专用肥 (15-11-16+S8+Zn0.4%+B 0.2%+聚天冬氨酸0.16%, 总养分≥42%) , 由山东史贝美肥料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 分别为:施增效大蒜专用肥50 kg/667 m2 (T1) 、75 kg/667 m2 (T2) 、100 kg/667 m2 (T3) 、125 kg/667 m2 (T4) 、150 kg/667 m2 (T5) ;以不施增效大蒜专用肥 (0 kg/hm2) 作对照 (CK)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为20 m2。各处理分别施农家肥1 000 kg/667 m2, 全部作底肥, 栽后地膜覆盖, 其他田间管理与一般生产管理相同。

1.3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用Excel 2003和DPS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大蒜蒜薹与蒜头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施肥量在0~100 kg/667m2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 蒜薹与蒜头的产量也显著增加 (P<0.05) ;施肥量在100~150 kg/667m2时, 随施肥量的增加, 蒜薹与蒜头的产量也会增加, 但差异不明显 (p>0.05) 。这说明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 (<100 kg/667m2) , 施增效大蒜专用肥对蒜薹和蒜头的增产作用大, 但随施肥量继续增加, 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增产作用不明显。产量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则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递减, 符合报酬递减律[3]。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上差异显著。

2.2 不同施肥量与大蒜蒜薹及蒜头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在试验数据分析过程中, 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多利用二次方程进行拟合[4,5,6,7]。将各施肥用量分别与对应的蒜薹与蒜头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可以得到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 (y=a+bx-cx2) (图1、图2) 。这2个回归子模型均为标准的一元二次方程, 一次项的系数均为正、二次项的系数均为负, 说明在一定范围内, 增加施肥量也能增加产量, 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再增加施肥量, 蒜薹产量反而下降, 可以根据回归模型计算最佳施肥用量,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方程求导可以得出:

最适施肥量= (Px/Py-b) /2×c (1)

最高产量施肥量=-b/2c (2)

式 (1) 中, Px代表肥料价格, Py代表产品价格 (2012年大蒜价格为3.6元/kg, 蒜薹价格为3.8元/kg, 肥料价格为3.6元/kg) 。因此, 以大蒜蒜头产量为例, 最适施肥量为128.1 kg/667 m2, 其对应的大蒜蒜头产量为1 056.1 kg/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146.0 kg/667 m2, 其对应的大蒜蒜头产量为1 065.06 kg/667 m2。由此可见, 最高产量施肥量不是最适施肥量。当施肥量超过128 kg/667 m2时就造成增产减收。而蒜薹的最适施肥量为118.3 kg/667 m2, 施肥量稍低于大蒜头的最适施肥量。无论对大蒜头的产量, 还是蒜薹的产量, 可以说施肥量在120~128 kg/667 m2范围内是较适宜的施肥量。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增效大蒜专用肥各施肥量分别与对应的蒜薹与蒜头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可以得到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模型:y蒜薹产量=-0.020 7x2+5.843 6x+289.69, y蒜头产量=-0.027 9x2+8.147x+470.31。在一定范围内, 蒜薹及蒜头产量随施增效大蒜专用肥肥量增加而增加, 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再增加施肥量, 蒜薹产量反而下降。在考虑提高大蒜蒜头的产量的同时, 还应考虑到蒜薹的产量。因此, 施肥量在120~128 kg/667 m2范围内是较适宜的施肥量。当施肥量超过128 kg/667 m2时就会造成增产减收。由此可知, 增效大蒜专用肥可减少肥料的用量, 降低过量或施用化肥不当等造成的环境污染, 具有显著的增产、节肥、环保效果。

参考文献

[1]付成高, 金保伟, 赵桂民.苍山大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 2010 (4) :38-40.

[2]陈绍荣, 孙玲丽, 李守春, 等.大蒜测土配方营养套餐施肥技术[J].磷肥与复肥, 2010, 25 (1) :72-73.

[3]闫治斌, 秦嘉海, 王爱勤, 等.制种玉米多功能复混肥最佳施用量的研究[J].中国种业, 2010 (S1) :56-58.

[4]吴魁斌, 戴建军, 赵久明, 等.不同施氮水平对达到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30 (4) :339-341.

[5]吴秀清, 葛家麒, 王宏燕, 等.黑土地区钾肥对大豆产量效应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26 (1) :1-6.

[6]孟军, 邓华玲, 徐仲儒, 等.松嫩平原大豆生产经济效益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7, 13 (4) :245-247.

篇9:大蒜成长日记

今天,老师给全班同学布置了一样观察作业――种蒜。放学回家,首先我找了一个正方形的盒子用来种蒜宝宝。于是我拿着盒子跑去楼下装土,由于天气太干,我找了块石头用力砸着泥土,让它变细小一些,这样就可以让我的蒜宝宝更加舒适些了。然后我回到家里用水把原本干燥的泥土湿润起来了,妈妈也从厨房帮我找了个白白大大的“蒜妈妈,”告诉我一瓣一瓣的剥下蒜宝宝,再三叮嘱尖尖的头朝上。最后我把蒜宝宝埋进泥土里露出一点尖尖的头,接下来希望我的蒜宝宝能快快长大。

20xx年9月28日 星期六 晴

又过了两天,我早早的去看蒜宝宝,可还是没有发芽,下午和妈妈逛街回家后,我再次来观察的时候发现蒜已经发出了嫩芽来了。一点绿色芽儿从大蒜里钻了出来,虽然现在才刚刚发芽,但我对我的蒜宝宝有信心,等再过几天它一定会慢慢长起来的。

20xx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晴

小蒜苗长得很快,转眼之间又过了些天,它们已经长高了很多很多,盒子里的水很快就被它们吸收了,于是我又浇了一些水。浇水后,小蒜苗好像更加精神了,它们好像还在感谢我,要报答我呢!晚上,小蒜苗真的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现在它大约有十几厘米高了,而且长出了根。它的根是一些细细的白色的,它们的叶子是嫩绿的,显得生机勃勃。

20xx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晴

篇10:大蒜成长记作文

“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我们学种大蒜或黄豆,观察它们是怎样发芽的。”放学回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为我准备了一个花盆和一些大蒜。妈妈告诉我先用水把大蒜泡一个晚上,我把大蒜掰开,用冷水泡着。

第二天,我把花盆的土松了松,妈妈帮我撒了点复合肥,然后浇了些水,拌了拌,开始种大蒜了。泡了水的大蒜外面的白衣服有点松,我拿着大蒜把下面有个圆盘那头插进泥土里,一个一个的插进泥土里,一半插在泥土里,一半露在外面,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我用杯子浇了点水。哈哈,我的大蒜种好了,我盼望它快快发芽。

第三天,放学回家,我书包一扔,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看我的大蒜有没有动静!咦?怎么一点也没变?“妈妈,我的`大蒜怎么没有一点动静?”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大蒜不可能这么快长大,什么都是要慢慢来。”

第四天,也没有动静,我有些一点心灰意冷。

第五天,我有一些不想去看了,结果还是去看了,发现大蒜七倒八歪的躺在哪里,我觉得有人把我的大蒜给拔出来了,我往大蒜下一看原来是长根了,白白的像爷爷的胡须,大概有十根左右,我心里很高兴,我又浇了点水。

第六天,依然没变。

第七天,我发现有俩个大蒜上面有一个绿绿的小芽,我高兴极了:“妈妈,妈妈,快来看,我的大蒜是不是发芽了”。妈妈赶紧跑过来:“真的发芽了”。我心里可甜了,再给大蒜浇了些水。

篇11:剥大蒜日记

剥大蒜日记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剥大蒜比赛,预赛开始时,我心里紧张极了,在家里虽然练习过,但是剥的`也不是很快。这时,比赛开始了,我的手有一点拿不住大蒜了,我克服了这种感觉,快速的开始剥大蒜。在我剥完五个大蒜的时候,老师喊:“停!”我和几个同学赢了。到了决赛的时候,我信心十足,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了,老师刚刚说完开始得时候,我就飞快的剥大蒜,我又胜利了。我真开心啊!

篇12:大蒜

老师先带着我们把大蒜的外衣给脱了,大蒜露出了胖娃娃般的身体。然后老师又选了几个同学的盘子,把大蒜脚超底头朝上整齐的摆放着。大蒜头真像一个个挺拔的小军人。最后老师带领几位同学去把每个盘子里装满了水,摆放在后面的窗台上。

第二天,我去观察了一下,一点也没有变化,我带着这种失望的心情出去休息了。

第三天,我也去观察了一下,这次大蒜长出了一点点嫩绿的小芽,像一根根柔软的松针。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第四天、第五天我都去观察了一下,发现芽从嫩绿变成深绿,芽慢慢长长了,像小女孩的短发,小芽从一片叶子变成了三四片叶子。

篇13:大蒜

我打算种大蒜,因为它容易存活.我“命令”妈妈拿来了发芽的大蒜头,剥去像纸一样的老皮,把连在一起的一瓣瓣的蒜仁扳开,因为有好多大蒜头,剥了好长时间,大蒜的气味刺得我直流眼泪。我边剥边想:“到时候,我用小花铲在地上画几条线,把蒜仁都沿着线插上去。”

终于剥光了,一共有五十九颗蒜仁。“实在太多了!”我自言自语。的确,光是剥蒜仁已耗费了我极多的时间,现在还要一颗一颗地种下去,还不累死我!

为了减少劳动量,如果把小蒜仁当一颗大蒜仁来种,显然是不可行的,我便把两颗小蒜仁当作一颗大的种,这样也使有限的土地够用了。后来我发现院子里的土质疏松,干脆把挖坑种蒜改成把蒜仁直接插在土里。不一会儿,我就把蒜仁全部种光了。

篇14:观察大蒜发芽日记

那是中午,我们要睡午觉了。我去阳台拉窗帘。“砰——”我不小心把一个东西踢倒了。我低头一看,原来是大蒜!哇,都长这么高了!我赶紧把大蒜盆扶正,呆呆地看起来。

哎?这个高高的,绿绿的东西,既不像刚长出来的芽,也不像上次从芽上面发出来的芽。它是像吸管一样的,一片卷起来的东西。我摸了一下,原来是叶子,长在原来的芽上,也是嫩绿的。叶子共有两片,一片长,一片短。再看看它下面的芽,都变成霜白的了!也不像原来那样,是一根一根的,现在变成一根扎进泥土里的“吸管”了。

“大蒜长叶子喽!”我欢叫着跑进了屋。“让你拉窗帘你拉了没?”“还……还没!”哎!

篇15:大蒜发芽观察日记

今天,我看到大蒜已经开始分裂了。下边的根部开始长出白色的芽,它是那样的短,那样的`小,好像要把原来的根部给放弃了,又把新的根部的生命力展现给我们看。

大蒜开始变色,有点黑,原来的“胡须”开始变成棕色,也慢慢地变软了,越长越长。我以为大蒜是从下边发芽的,妈妈说那不是芽,而是新长出来的根。我们争论不休,只有耐心的等待,才会真相大白。

上一篇:圣诞节由来和习俗下一篇:自考行政管理学专业00261行政法学考试大纲知识点总结(个人整理必属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