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2024-04-09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精选6篇)

篇1: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在课上学习了一些有关“实证”的知识。实证经济学就是探讨是“什么的经济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也就是探讨“应该是什么的经济学”。读完这片文章之后,我对实证经济学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理解。粗略地划分,这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地内容。首先,有关实证经济学。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客观地科学。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学,譬如化学,要研究的就是物质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目的就是将物质的实际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给大家。而实证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的价值观的。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有时会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带入到结论当中,这就造成了“实证”与“规范”的混淆。经济学就是这样。而当结论发表之后,人们在判定这一结论时,也会带着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造成争议。而我们一般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都应该是“实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能够预测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影响的概括体系,而这也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要求所在。“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或„假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当然经济学的“预测“不只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已经发生但还未被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进行预测)而理论是一种实证性假说体系,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实际证据。这样就是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假说。第二,有关假说。上面提到,实证性假说体系就是理论。所以要发展出理论,就是要在现实世界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质的东西。而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些已知的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假说用以推测。而判断这种假说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要检验假说的预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社会科学无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那种可以给人强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实验,而只能从偶然的“实验”(也就是现实发生的没有被控制的)中进行检验。可是这并不阻碍这也是种检验,且检验结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在这里人们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假说中假设(假说中有含义和假设)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假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书上关于台球手的例子,虽然台球手并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线路选择,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出我们按照他可以进行线路选择的假设而得出的预测。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与否不能影响假说在现实事例中的应用。就如文章中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在实际情况与假设有很大出入的情况下,一种假说不能适用。判断假说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的标准有两个:1,替代理论的精确程度;2,更高精确度所带来的成本(个人认为第二条更适用于社会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总是竭尽所能找到最真实的)结论是只要假说合理,无论假设是否符合现实,我们都可以接受这个假说。理论中的假设是十分重要的:1,它们是对理论的简洁描述或表述方式;2,它们有时促进了通过假说的含义而对假说所进行的间接假设;3,它们有时是明确说明理论可能正确的条件的一种简便方式。对于第一条可以这样理解,假说是可以看成由抽象模型和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在我们判断可观测的现象与模型中的实体之间的一致性时,就用到假设(关键性假设)。它能够简洁的描述出模型,使我们可以判断模型适用性。(第二点不太明白,请老师指教)总体来讲,经济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提出假说(模型+规则),其中包括假设和含义。假设是模型的简洁性描述,当判断实际现象是否与模型相对应,是否能用此规则加以推测

时,就可以看假设是否基本上满足事实情况。而判断一种假说是否有意义,是否正确而可以为大家所接受时,不是看假设现实吗,而是看这种假说的预测是否与现实情况相符合。最后要强调,经济学是门科学,它的目的就是预测。二,《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的有趣表现在他的职业:“经济学家通过解释其他人为什么贫穷而变得富有。”经济学家的有趣也表现在他的坦率:“我宁肯含含糊糊地对,也不愿严谨无误地错。”这句由凯恩斯说出的话让大家觉得很有意思。经济学家的有趣也表现在他的遮遮掩掩:“经济分析就像比基尼,其所暴露的都是重要的;但是其所掩盖的,却是致命的。”经济学家自然也难免给人留下乏味的印象,以致于使大家对于经济学家的不满延伸到经济政策专家身上:“经济政策专家没有律师的严密,不像神学家那样身体力行,但是比经济学家更能卖弄学问。”经济学家的乏味也被好事者狠狠攻击了一下,当然从故事中我们还找不出为什么经济学家乏味的原因。说是一个妇人被确诊患了绝症,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时间。这位妇人十分热爱生命,所以十分痛苦,医生于是建议她嫁给一个经济学家,妇人奇怪地问:难道经济学家可以治好我的病吗?医生说:不是的,但是你如果与经济学家结婚,就会觉得半年也是十分漫长的。于是,就有人说:“应当说,哥伦布是第一个经济学家。当他出发去寻找美洲大陆时,他却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当他到达美洲大陆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他的所有活动都是由政府无偿支持的。” 看来,国外的经济学家的处境似乎并没有中国的经济学家风光,经济学似乎也没有那么高的地位;但是国外的经济学家取得的成就似乎要比我们大。惟望中国的经济学家慎思之,明辨之。

在拜读过 宋 先生的《货币战争》后,不经觉得这是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但如果作为学术著作来来,那么宋 先生的论述漏洞百出。

因此我希望以此文作为对 宋 先生货币战争的批判。

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1.金本位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复辟,信用货币将会继续存在;2.但信用货币的发展必须在严格限制下进行。

在展开论述之前,我希望现澄清一点: 宋 先生所说的国际银行家家族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我以下的分析。原因很简单:1.国际银行家家族既然神秘,其存在的准确性不可以随意肯定;2.即便其存在,由于国际银行家的控制力无论在金本位,还是信用本位的货币制度基础上都足以破坏整个金融秩序,因此我们可将其影响设为一个常量,在此基础上分析金本位与信用本位的差别。

一.我的第一个观点是:黄金(或白银)的储量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将从金本位的缺陷与信用本位的相应优势两方面来论证。

众所周知,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金属,其已探表明储量可以看作一定值,而人类社会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数量和价格总量却在不断的扩张,无论这个价值总额现在

是否已经超过金银总量所能承担的上限,但终有一天这个界限将被打破,到时如果没有一个能够不断增长的货币量来与产量相对应,经济将会彻底崩溃!

但是如果仅从数量角度来分析金银本位的弊端,难免不足以服人,我的下一个证据将源自于经济制度本身。可以先假设黄金储量无限,但短期内开采量并不能迅速上涨,而且成本极高。这样的话,如果实行金本位,在一定时期内,势必造成金银的高度升值,作为货币的金银一旦升值,那么还有什么人愿意放弃这种既可储备,又可流通的“绝对财富”,来冒极大的风险,从事回报率并不一定能够超过金银升值幅度的投资呢?这也就是所谓的通货紧缩,它对经济的冲击不会亚于通货膨胀,从当前次贷危机的实例中就可见一斑。同时通货紧缩也必将挑战黄金作为货币,被赋予的币值稳定的内在条件,难道只有货币贬值的才可以称作币值不稳,而货币升值就是很好的事情吗,如果说通货膨胀可以造成潜在的财富分配,那通货紧缩将会造成社会大众的普遍贫困,因为人们手中持有的黄金固然在一定时期内可作为绝对财富的象征,具有不断升高的购买力,但是如果这些购买力不能徐速变成实在的购买行为,那么所有生产将会停止,届时黄金的购买力可能也会也会逐渐被蚕食。由于黄金开采的技术限制、成本限制都远高于信用货币的成本,因而开采黄金的必然要求其购买力水平带到一定程度,黄金这种稀缺程度又势必刺激了对黄金及霍金抵押货币的需求,制约经济发展,而且这种机制在经济衰退时期将使萧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衰退时间进一步延长,从而起到了另一种杠杆的作用,而且还是一种非中性的杠杆。这种黄金货币的内在机制即便在黄金储量无限的假设下也是成立的,其成立原因就是高昂的开采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稀缺性。其实我也看到 宋 先生在《货币战争》的结尾顺便提到了他本人对中国的未来货币制度的构想,那种令人放心的金本位可能建立吗?不能!那么原因呢?

依我看来,要探求着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就必须知晓金是如何确立绝对财富的地位的呢?信用,金的地位依旧是靠信用确立的,只不过信用通过金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会多少有些特殊,但仅绝非货币之王,信用才是!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就介绍了货币的发展史,金之所以确立货币的正统地位,是因为所有人都认可金作为交易的媒介,进而获取了财富的代表着一美称,而其本质与其前任,各种商品无异,这种货币的本质是建立在普遍认可的基础上,这就是一种集体信用的表现形式,而之所以选择黄金这种形式,只是在于其自身的种种特性,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黄金货币能够保持币值稳定,他的供给量不会快速增长,不会造成严重通胀,而这其中就有一个潜台词——各种产品的产量也不会过快的增长,那么反观现在。这个潜台词所要求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那么黄金如何来凝聚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呢?显然,黄金已不合时宜,货币需要新的载体,于是货币所要求的信用找到了债务这一新形势。但归根结底,货币的信用本质没有改变,人们之所以认为债务货币极其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是因为现行货币是有央行凭借各种发行并由各国法律赋予信用的,因此它是掌握在当政者的手中,而金货币的创造是掌握在自然的手中并有全人类赋予信用的。让我回到原先的话题上,中国单一实行金本位不能成功的原因。原先的金本位之所以成立正如我刚才所讲,是全人类认可授信的结果,而如今世界范围内的美元本位的确立

也是全人类认可授信的结果,任何一个主流国家如果不承认基于金的中国元作为世界货币,那么即便有金作为支撑,中国元本位制度也不可能在全世界确立,而且如果反对国的经济实力足以在世界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中激起波澜的话,那么中国只可能在本国及周边地区确立金本位,而欲扩张则决不可能。宋 先生不考察金货币的由来就妄下评论,颇有偏离实际之嫌!

以上我们从金本位的固有的缺陷以及金货币的实质两方面论述了金本位不可能复辟的原因,下面我们可以来对应的具体考察信用本位的优势。

信用本位可以解决货币供给量不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这等于给了经济体更多的选择,而且信用货币的低成本极大的释放了被凝固在黄金开采上的经济资源。我绝不否认:在信用本位下通货紧缩的风险并未消除,同时增大了通胀风险。但是信用本位起码取出掉了金本位制套在经济发展头上的最高限额,而且信用本位与金本位同根同源,其之所以令通胀膨胀不断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只是具体操作上的问题,而非本质上的错误,如果不然,复辟金本位也毫无用处。

在此,宋 先生在不断的妖魔化信用货币,具体手段是不断强调债务的膨胀和通胀的迅速攀升,我想有必要对具体来对这两点进行澄清。

首先是债务扩张,的确放弃了金本位的美国其债务在飞速扩张,原因是货币的绝大部分是以美国国债为支撑的,而且国债是需要支付有利息的,这部分利息需要以税收来偿还,税收与利息的差额就已发新债来将旧债延期的方式进行支付,这的确会造就一个永远也无法还清债务,但以此就来说明严重增加纳税人的负担,未免太过子虚乌有。相反,我倒认为这种债务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普通纳税人的收入,原因也很简单,在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普通纳税人持有的国债越多,其利息收入就越高,那么比起不持有国债而情况,其收入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国债并非发给中央银行作为发行货币的抵押物,而是作为优化资金配置的工具流到纳税人手中,因此纳税人即使债务的承担者,也是自身的债权人,而且通过这种债权人身份收回了自己所缴纳的一部分税款,反倒变相减轻税负,这有如 何用宋 先生的理论来解释呢?的确,对外债务和对央行的债务(前提是央行必须是私有的,但这并不确定)可以说是增加了美国民众的债务负担,但这种负担是起到的是正效应还是否效应。

从实际情况来看,的确是负效应大于正效应,但这也是具体操作的结果,而非制度本身之过。尽管如此,宋 先生在货币战争一书中所形容的美国债务积累的过程实在过激,虽不知道它的具体一图为何。信用货币的确是以债务无抵押的,但并非债务增量的与货币增量,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央银行掌握货币发行权,因此只有经过中央银行购买或由中央银行贴现的债券才能转化为货币,而且中央银行能够购买或贴现的债券也不是全部债券,此外,如果国家通过发新债来延期旧债的行为也只是债务的转化,而非创造新的债务,所以那种任何被创造出的债务都会被货币化的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观点,宋 先生说的不错,现代经济离不开债务、离不开信用,但信用、债务并不应被妖魔化,从

一个微观的个体来看,的确,他可以不欠债,但是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它不可能不欠债,起码光是银行就做不到,因为居民储蓄就是债务。我们从实际中也不难发现,债务并非如我们印象中那样恐怖,而且因为现代信用经济的体制已经规定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信用体系,在此基础上的债务往来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如果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债务是一份永远都能偿还的债务,那么未来人们自然可以放心的把钱贷出,因为他们希望的是未来的收益,而不是现在的货币!按照 宋 先生的说法恢复金本位制度的话,那么现代银行系统也就不需要了,而且也不可能被需要,因为现代银行制度时刻创造着借贷。而且让我们来看看银行所吸纳的储蓄:截至2007年末,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72534亿元。接近18万亿人民币的储蓄存款,其利息数额也比是一笔天文数字,那么银行以何偿付呢?凭的是贷款利息或更多的人的储蓄,而贷款利息来自于经济增长、他人储蓄则相当于借新债偿旧债,这与国债的操作方式如此相似,或者说根本就是同根同源——信用基础,那么如果想要废黜债务货币,是否也应该废黜一切信用制度呢?这种工作仅凭金本位根本无法实现,因为金本位充其量只能使货币找到金作基础,但货币的借贷行为永远不可能终止,那么即便金能够与信用“脱钩”、但经济的发展有如何摆脱信用呢?况且金本身就是信用的载体。

在让我们来看通货膨胀,我首先肯定,通货膨胀的确具有财富的分配作用,但是这种财富分配作用真的降低了多数人的生活质量,从而是社会矛盾愈加激化了吗?答案应该不一定。的确就固定收入群体而言,通货膨胀的确剥夺了他们的财富,但是固定收入阶层其收入一定就固定吗,难道他没有参与各种投资或投机吗,而且在当今这个投资金融资产成为家庭储蓄的重要手段的时代,有几个拥有储蓄的家庭不是资产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呢?如果不理清通货膨胀的受益者就妄断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剥夺了人民财富,实在难与实际相符?这里 宋 先生翻了和刚才分析国债负担是犯了同样的错误!而且通货膨胀还具有生产效应,即促进了生产的扩张和实际财富的积累,只是正面的作用,宋 先生在其分析中岂能拒而不谈呢?当然通货膨胀对整个经济金融体系有着致命的杀伤力,这点后面还会提到!

在以上论述中,我已说明了债务扩张和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并非一无是处,在一定限度内,对经济发展有益,那么现在我就来阐述经济系统应如何保留这些益处:第一.国债的发行应以促进经济经济增长为目的,应该以是否有财富积累(即GDP总量与增速)与债务本利总量和增速相对应为衡量标准;第二.货币供给总量应符合市场交易需求,同时为了保证货币流向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应该对不同的市场设定边界!这两点原则如果能被有效贯彻,即便国家债务庞大到永远无法还清,即便信用货币多到到令我们瞠目结舌,但这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有益的结果!

二.在有了衡量债务和货币数量的标准这一基础后,我可以以次贷危机为例来完成此篇文章的第二个论点的论述——信用货币应该在强烈的限制下发展。

次贷危机对信用本位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因为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信用过度膨胀、以及由此引发的资产通货膨胀。这也构成了那些金本位支持者打击现代信用经济的的强有力武器。但我认为,次贷危机是现代信用经济完成转型的千载良机,而非发展尽头!

首先,来看一下次贷危机影响如此之大的原因,正如《货币战争》附录部分所述,各种资产抵押债券从横向(同类债券不断增大)和纵向(各种证券层层打包)两方面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是信用无节制膨胀,并且整个金融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类型的参与者被日益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通过商业银行体系和房地产市场与实体经济实现互联,再以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绑定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这种紧密的关系网也成就了利益与风险的传导机制,市场繁荣期,个参与者通过这套机制分享高额回报,而如今则共同承担巨额损失,可见损失和利益均不产生于这层关系网,而是来自其源头——信用的扩张!但是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这种信用扩张并非产自信用制度本身,而是来自信用制度的使用者。说的更明确一点:网络金融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的爆发式美国经济濒于衰退,信用制度在此时显示了其强大的威力,美国人将信用货币与实体经济的结合点设立在房地产业,并由此将强劲的的需求扩散到其他行业,不可否认,房地产业强大的辐射能力很快将美国经济带上快车道。截至此时,信用制度都还在发挥积极作用,但当人们开始进一步追逐货币利益的时侯也开始扭曲信用制度。顾名思义,信用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对信用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并确立一个合理的衡量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主体是不具有信用的,这些标准构成了信用经济的一部分边界,一旦越过信用经济将会逐步丧失其根基,当美国投行们把金融巨人的一般身体都已除了信用边界,那么这已经不再是信用经济所统辖的范畴了,其爆发危机是必然的,因为至今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那些不具备信用的市场主体可以很好地履行还款义务!

信用制度是否会将经济自发的推出信用边界呢?我的答案是,现行信用制度会,但完善的信用制度不会。这需要再来仔细看看到底是何种因素导致投行们舍身踏出信用边界的呢?资产通货膨胀。没错,房价的持续上涨,而且无下降趋势,造就了本无信用的人具备的很高的信用,而在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地方,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这与信用制度并无直接联系,之所以信用制度与通货膨胀联袂为我们送上了这一场百年不遇的大危机,那是因为信用制度的另一侧边界被通货膨胀所掩盖了,人们本就不清晰这另一侧边界的具体位置,再加上资产通货膨胀的猛烈冲洗,无论当政者还是银行家都忘记了这条边界的存在,慢慢的通货膨胀也彻底腐蚀掉了信用制度的这一侧边界!在前面我曾谈论到通货膨胀的好处,而此处正好补充了通货膨胀的危害!

那么通货膨胀的这种危害真的出金本位之外无其他方法可以消除吗?答案是否定的!

如前所述,信用制度的边界不是由通货膨胀决定的,而是制度内在决定的,通货膨胀只是混淆了边界,要想遏制通货膨胀的信用边界的蚕食,就必须以政治权力和法律等最坚固的“材料”来修筑这条边界,即在建立金融制度时,必须分清实体经济与金融的主次关系,并以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和财富的真实积累为原则,实际做法我在第一部分结束也就是我在第一部分论述结尾处所陈述的那两点!

三.在即将结束本文之时,我想在对之前的论述做一个总结,由于金本位是信用本位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且具备期一般形式所不具有的更强的约束条件,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经济的发展同时稳定了物价,但其限制条件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严重的约束线,所以不再适用,而现行的一般形式的信用本位可以解决金本位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但如果不能以法律获国家权力的形式明确其内在要求所构筑的信用边界,那么通货膨胀将持续地、猛烈地蚕食这一系列边界,并最终摧毁经济发展成果。因此我们既不能回到落后的金本位,也不能奔向无疑延续的超信用本位,我们所需要的应该是一种被严格限制的信用本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充分利用信用增广和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促进经济发展和实际财富的积累!

篇2: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已经在课上学习了一些有关“实证”的知识。实证经济学就是探讨是“什么的经济学”。与之相对应的是规范经济学,也就是探讨“应该是什么的经济学”。读完这片文章之后,我对实证经济学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理解。粗略地划分,这片文章主要讲了两个方面地内容。

首先,有关实证经济学。

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客观地科学。这有些像一些自然科学,譬如化学,要研究的就是物质是由什么化学成分组成的。目的就是将物质的实际组成原原本本的揭示给大家。而实证经济学毕竟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的价值观的。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研究者有时会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带入到结论当中,这就造成了“实证”与“规范”的混淆。经济学就是这样。而当结论发表之后,人们在判定这一结论时,也会带着自己的价值尺度,从而造成争议。而我们一般所进行的经济学研究都应该是“实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能够预测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影响的概括体系,而这也是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要求所在。

“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或„假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当然经济学的“预测“不只是对于尚未发生的事件,对已经发生但还未被观察到的现象也可以进行预测)而理论是一种实证性假说体系,它的判断标准就是实际证据。这样就是下一个方面的内容:假说。

第二,有关假说。

上面提到,实证性假说体系就是理论。所以要发展出理论,就是要在现实世界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其抽象本质的东西。而对于社会科学,没有一件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也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东西并不包括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现象。这样,我们就会有一些已知的经济现象提出一些假说用以推测。而判断这种假说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要检验假说的预测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但社会科学无像自然科学那样提供那种可以给人强烈的可信任感的受控实验,而只能从偶然的“实验”(也就是现实发生的没有被控制的)中进行检验。可是这并不阻碍这也是种检验,且检验结果更加使人印象深刻。

在这里人们容易产生的误解是认为假说中假设(假说中有含义和假设)的正确与否是判断假说是否成立的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书上关于台球手的例子,虽然台球手并不会进行如此复杂的线路选择,但这并不妨碍他打出我们按照他可以进行线路选择的假设而得出的预测。一种假说的假设的真实与否不能影响假说在现实事例中的应用。就如文章中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例子。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在实际情况与假设有很大出入的情况下,一种假说不能适用。判断假说是否属于这种情况的标准有两个:1,替代理论的精确程度;2,更高精确度所带来的成本(个人认为第二条更适用于社会科学,因为自然科学总是竭尽所能找到最真实的)结论是只要假说合理,无论假设是否符合现实,我们都可以接受这个假说。

理论中的假设是十分重要的:1,它们是对理论的简洁描述或表述方式;2,它们有时促进了通过假说的含义而对假说所进行的间接假设;3,它们有时是明确说明理论可能正确的条件的一种简便方式。对于第一条可以这样理解,假说是可以看成由抽象模型和一系列规则所组成的。在我们判断可观测的现象与模型中的实体之间的一致性时,就用到假设(关键性假设)。它能够简洁的描述出模型,使我们可以判断模型适用性。(第二点不太明白,请老师指教)总体来讲,经济学的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提出假说(模型+规则),其中包括假设和含义。假设是模型的简洁性描述,当判断实际现象是否与模型相对应,是否能用此规则加以推测时,就可以看假设是否基本上满足事实情况。而判断一种假说是否有意义,是否正确而可以为大家所接受时,不是看假设现实吗,而是看这种假说的预测是否与现实情况相符合。

最后要强调,经济学是门科学,它的目的就是预测。

篇3:范围经济理论与实证方法研究综述

人们很早就发现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和技术水平下, 随着产量的增加, 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会出现降低的现象, 我们把这种经济现象叫做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考虑的是企业生产产量的情形。但现实中企业很多情况下不仅仅是采取扩大生产规模一种经营策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企业往往会采取生产或销售多种相关联产品的多元化经营策略, 这样往往也能使得企业的成本得到节省, 我们把这种经济现象叫做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相比, 范围经济被经济学家发现得较晚, 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 并于近年来也受到国内经济学家的充分重视。不过总体而言, 国内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对范围经济这一概念还比较陌生,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还较少。为了方便人们今后在该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证的进一步研究, 结合已有的文献,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范围经济的概念、计量方法、产生的原因、实证模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二、范围经济的概念及计量

1. 范围经济的概念

范围经济这一经济学名词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David J.Teece (1980) [1]在探讨多产品公司的效率基础理论时提出来的。作者以美国石油工业为例分析了企业多样化经营的策略, 通过建立一个成本函数进行分析得到范围经济与企业的经营范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 如果范围经济是基于共同和经常使用的专有知识或一个专门的和不可分割的有形资产之上产生的, 那么多元经营策略是提高企业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Bailey和Friedlaende (1982) [2], Baumol, Panzar和Willing (1982) [3]则对范围经济这一假说进行了进一步的证实, 他们的主要成果是就生产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范围经济性。随后有不少学者对这一假说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进行了实证检验, 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 (1999) [4]在其著作《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一书中, 把范围经济定义为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他分别从生产和批发经销两个方面考虑了范围经济的实现, 并指出一个企业的范围经济性是有限的。美国经济学家Robert S.Pendyck (2000) [5]在其著作《微观经济学》中认为, 如果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时, 那么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把范围经济定义为:范围经济是指单个企业联合生产或经营多种产品比相应的多个企业分别生产或经营各种产品更节约成本的经济现象。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范围经济的存在本质上在于企业的多个业务可以共享剩余资源。具体来看, 范围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的生产过程: (1)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生产要素一旦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 那么它们同时也能以较小成本用于其他产品的生产, 这样就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2)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更充分地利用闲置生产能力, 这样企业就能以更多的产品分摊固定成本, 从而使得单位产品的成本得到了节省; (3) 企业进行多产品经营时, 通过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 以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 企业内各单位之间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更有效率地交换, 从而可以减少交易成本 (MBA智库百科2008) [6]。另一方面, 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的一些因素也能产生范围经济 (刘宗华2004) [7]: (1) 一个企业所销售的产品类型越多, 存货周转就越大, 对现有人员、设施以及存货所投入的资本使用就密集, 因此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就越低; (2) 如果一个企业所生产的主要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信誉, 那么这一良好信誉对企业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就会产生出信誉溢出效应, 这样不但节约了新产品开拓市场的成本, 而且对其他跟进者也设置了巨大障碍; (3) 成功的广告所带来的收益不但会大大地超出其花费的成本, 而且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及促进企业其他产品的销售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总之, 由于特定投入都有最小规模的要求, 这种投入在经营一种产品时可能未得到充分利用, 但在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就能使这种投入的成本在不同产品中分摊, 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 从而产生范围经济。

2. 范围经济的计量

如果一个企业在联合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存在范围经济, 那么节约的生产成本的百分比是多少呢?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范围经济程度的计量问题。根据计量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范围经济划分为总体范围经济 (global economies of scope, 简称为GSOE) 和特定产品范围经济 (product specific economies of scope, 简称为PSSOE) 。总体范围经济的定义式为:

其中, GSOE为总体范围经济系数, C (·) 为成本函数, y1, ..., ym为第m种产品的产出, m=1, 2, …。如果GSOE>0, 则存在范围经济, 即厂商分别生产m种产品的成本大于联合生产m种产品的成本;如果GSOE<0, 则存在范围不经济, 即分别生产m种产品比联合生产m种产品更节约成本。

与总体范围经济相对应的, 还有一个称为所谓特定产品范围经济的概念。特定产品范围经济有两种衡量方法:第一种方法要求判断单独生产特定产品i和其他产品的总成本是否大于联合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 即:

其中, PSSOEC (i) 为特定产品范围经济系数, C (·) 、的意义与 (1) 式相同。当PSSOEC (i) >0时, 意味着存在特定产品范围经济, 即产品i与其他产品联合生产比两个企业分别生产更节约成本;反之, PSSOEC (i) <0就意味着存在特定产品范围不经济。

第二种方法集中于任意两种产品间成本互补的充要条件, 该充要条件为:

当PSSOEC (i, j) <0时, 意味着产品i和j之间存在着成本互补, 即产品i与产品j联合生产能使成本得到节约, 也就是说存在特定产品的范围经济。反之则不存在成本互补 (即存在特定产品的范围不经济) 。

三、实证研究方法

从范围经济的定义及计量可以看出, 范围经济是由企业的成本所决定的。因此, 一个企业或一个行业进行生产是否存在范围经济性以及范围经济程度有多大就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因此在做实证研究时, 学者们往往采取不同的成本函数来拟合现实经济中各行业或各企业的成本曲线。理论界先后采用了诸如CobbDouglas成本函数、不变替代成本函数、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以及复合成本函数等函数形式来拟合企业的成本曲线。其中Cobb-Douglas成本函数是早期研究人员在研究厂商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应用的计量模型。在这里, 我们着重介绍一下现在较常用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复合成本函数等三个计量模型。

1.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

Christensen等 (1973) [8]使用了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Translog Cost Function简称为TCF) 表示出了多产出成本函数。其函数定义式如下:

其中qk表示第k种产出, k=1, 2, ..., n;wi是第i种投入的价格, i=1, 2, ..., m;μ是误差项;各变量前的参数为待估参数。计量模型的先验要求表现为如下参数的限制条件:

(1) 对称性要求:αkl=αlk, βij=βji; (2) 价格齐次性条件要求:

在做实证研究时,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方法具有一些良好的性质。首先, 该函数对投入、产出采用了对数平方形式, 从而使该成本函数不受要素替代弹性不变和转换弹性不变的限制, 从而适用于多种产品和多种投入的生产 (成刚, 2006) [9];其次, 其参数很容易通过标准统计方法估计出来, 其参数的经济含义明确。但是这一方法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 即由于对数转换只适用于正值, 所以对于样本中有的厂商特定产出为0时TCF方法就失去了意义。针对这一缺点已有的文献采取了以下几种调整方法: (1) 把不能生产特定产品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掉, 显然这样会导致对参数估计的样本选择偏误; (2) 对样本中的观察值进行加总以消除零产出现象, 但过分的加总会使联合生产可能产生的范围 (不) 经济也是以总量出现; (3) 在对成本函数参数进行估计前, 对数据集中的零产出以一个主观选择的正值代替, 这会使参数估计以未知的方式产生偏误 (Clark and Speaker, 1994) [10]。

2. 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虽然针对TCF模型的缺陷已有的文献进行了多种方法的修正, 但是这些处理方法都有缺点。因此, Caves, Christensen和Tretheway (1980) [11]利用Box-Cox转换对TCF方法进行了修正, 提出了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Generalized Translog Cost Function, 简称为GTCF) 。通过这一转换, 成本函数不仅能考虑联合生产, 也能考虑在特定产出为零时的情况。GTCF函数是用Box-Cox因子替换出现在TCF函数中的独立产出的对数值而得的, 其转换为:Yk= (qkθ-1) /θ。

如果对 (4) 式中所有作这一替换, 则TCF函数就转换为GTCF函数, 其函数表达式如下所示:

该计量模型要求的参数限制条件与TCF函数相同。其中θ是一个未知转换参数, 有两种取值法:第一种方法是对每一产出定义不同的θ, 如Clark和Speaker (1994) [10]把产出定义为八种, 相应的每一种产出有一个转换参数θ, 但是此法的计算较为复杂;第二种方法是对所有产出应用统一的转换参数θ, 这是目前大多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第二种方法中的θ可取θ→0或θ→1或θ的值由实证估计得到。在实证估计中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用网格搜寻法求使得残差平方和最小的θ;另一种就是对θ和成本函数的参数同时进行估计。当θ的取值确定下来之后, θ即成为函数中的常数。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 在 (5) 式中, 如果θ→0, 则有:

此时 (6) 就变成了 (4) 式。因此, TCF函数实际上是GTCF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GTCF函数能够考虑到的样本中某些特定产出为0的情形, 因此在现实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例如, 刘宗华 (2004) [7]利用GTCF函数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结果发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都一定程度上存在总体范围经济;黄薇 (2007) [12]则利用GTCF函数对中国保险业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

3. 复合成本函数

除了上述两种成本函数外, Pulley和Braunstein (1992) [13]还提出一种新的模型———复合成本函数 (Composite Cost Function) 。随后复合成本函数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成刚 (2006) [9]利用复合成本函数估计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1998—2003年的成本函数, 并计算出各自的范围经济程度。Donal G.Mc Killop, J.Colin Glass, Yukio Morikawa (1996) [14]等人利用复合成本函数对日本大型银行业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复合成本函数把产出结构的二次项和投入价格的对数二次项结合起来, 形式如下:

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及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相比, 复合成本函数具有自己的一些优点: (1) 复合成本函数允许部分产出为零, 同样适合度量范围经济, 特定产品范围经济和次可加性; (2) 方程没有要求投入与产出之间可分, 也没有约束投入比例和成本份额独立于产出水平; (3) 它没有限制每种产出的投入需求弹性等于或独立于价格。

以上三种类型的成本函数是研究人员进行范围经济实证分析经常采用的成本函数模型。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虽然它们是不同的成本函数, 但它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和联系。它们的共同点和联系主要有: (1) 这三个模型的参数限制条件是相同的; (2) 变量的设定方法是相同的, 它们所取的变量都包含了两组变量:一组是产出变量, 另一组为投入价格变量; (3) 它们在形式上相似, GTCF函数是通过对TCF函数进行Box-Cox转换得到的, 反之, TCF函数又是GTCF函数的特殊形式;复合成本函数也可以通过GTCF函数变形得到的。因此在利用它们进行实证研究时, 在变量选取、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四、结论

1.迄今为止有关于范围经济研究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利用范围经济的定义及相关成本函数就某一行业或某些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 并且国内外的经济学的教科书对范围经济的相关理论也介绍的很少, 其原因是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研究还比较少, 有关于范围经济的理论还没有系统化。另外, 从对范围经济与其他经济学知识结合研究的情况来看, 现有的文献只有对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的区别与联系阐述得比较清楚, 但就范围经济与其他经济理论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还很少, 比如将范围经济与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经济学科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是很少见到的。因此, 加强范围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2.从实证研究方面来看, 学者们先后采用Cobb-Douglas成本函数、不变替代成本函数、TCF函数、GTCF函数及复合成本函数等形式的计量模型对相关行业或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实验证据说明哪一类模型更科学合理、更贴近实际, 因此研究者们在选择模型时有一定的余地, 研究者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某种程度上的个人好恶等因素来选择模型, 而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经济事物进行研究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篇4: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关键词:民族经济学;方法论;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发展历程

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规范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做出自己的评价,加入了价值判断,它研究“事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

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论述的第一人是大卫·休谟,他在《人性论》中写道,“人们从‘是推断出‘应该的命题。”马克·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提到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区别问题,他认为事实领域与评价领域两者之间存在着合乎逻辑的区别。而西尼尔则从经济学家职责的角度阐述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之间的差别。

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争论一直存在,两者也在争论中不断发展完善。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是约翰·内维尔·凯恩斯,他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一书中写道,“规范的或规制的科学,则可以被定义为关于判别事物可取性的标准的系统化的知识门类;实证科学可以被定义为关于事物本相的系统化的知识门类。”作为实证分析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指出,实证科学的目的是要发展出“理论”或假说,“理论应该它对其希望‘解释的一系列的预测能力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而且他认为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包括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质上都属于实证分析。而规范分析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哈奇森发表《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他认为经济学也必须“用经验总结来检验理论”。事实上,如马克思、凯恩斯等很多经济学家一直坚持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者结合起来以促进经济学研究的发展,中国经济学家邹东涛说:“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在经济学研究中从未截然分开过。

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在民族经济学中的体现

民族经济作为民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即民族经济学研究的主体。在其主体确定之后,对民族经济学研究中出现的矛盾、概念和现象进行的描述和解释,这属于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

民族经济学的是为了更好地梳理我国民族经济结构,理解好经济运行规律,最终让我国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民族经济学要解决如何从顶层设计、国家政策、制度改革等方面使得民族经济健康、合理、持续的发展问题,这属于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规范分析。

三、对待民族经济学中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态度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分析解决了民族经济学“是什么”的问题,对民族经济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规范分析解释了民族经济学“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民族经济学家向人们描述和揭示了什么样的顶层设计、经济政策、制度改革是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民族经济学研究以民族经济为主体,在主体明确的前提下,利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这一基本方法,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例如,经济合理性与文化适应性的问题;民族地区要素禀赋、积累、流动存在的问题;民族经济结构等问题。

对于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作为民族经济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民族经济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实证调研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民族经济学所解释的经济现象时利用的规范分析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二者不是对立、割裂的关系,而是相互存在、相互吸收、相互利用的关系。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认可的,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民族经济学发展应当与时俱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偏重于经济学研究。因此,利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也会促进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也会加大民族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8页

篇5:实证经济学方法论读后感

田国强的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从目前普遍存在的针对经济学的误解和批判的现象入手,探讨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系统的论证了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混乱的认识根源就在于没有理解清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文章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提出问题、介绍理论研究进展、具体的分析阐述、总结陈述。

写作目的是帮助读者澄清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一些误解,理解现代经济学最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人们的种种错误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不到位引起的,所以加强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的认识非常的重要。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经济学因其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总是容易引发人们的兴趣,但是经济学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的学科之一,因为经济学不仅存在着庞大的理论体系和流派,许多理论似乎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其中不少理论还用到了高深的数学,这些让不少人感到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难以把握,从而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误解或畏惧,一些人只是从个别的经济学的结论或模型出发,就要么认为经济学自相矛盾,没有共同的地方,要么认为经济学原理社会现实,难以指导经济发展,甚至质疑现代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对现代经济学大肆进行批判,并宣称要创造出自己的经济学。这些存在的现象对很多的人产生了很大的误导。作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理解清楚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介绍理论研究进展

作者简要的介绍了国内对于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说明了有什么研究成果,文章的写作目的,以及作者文章与现有的理论的区别何在,解决的是问题是什么。

第三部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通过六十年的蓬勃发展,现已成为一门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体系严谨、模型化的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人们也经常会困扰于经济学家的各种争论之中,困惑为什么同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也相同,怎么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甚至相互抵触的结论呢?

根结就在于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不同于其他的社会科学,它包括以下五个步骤组成:(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它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来研究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济人行为及不同制度安排下的各类经济问题。经济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一般要先刻画经济环境,用来剥离不必要的因素对于研究的干扰,从而对外在的世界形成一个理论层面的抽象认识。然后会进行经济参与者的行为假设,以描述经济行为人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和动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的,对人性的不同理解就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论。接着经济学家会给出制度安排,也就是整个模型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将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不同的权衡取舍结果,从而可能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在确定了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及其它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中通过权衡来选定结果。最后,经济学家会对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估比较,以确定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或改进的帕累托最优,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并将理论与现实进行比较,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最后,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双消极比赛就可以用经济学的模型理论很好的进行诠释)

思考一个问题,特别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样很容易一头扎进去,迷失了方向,靠线性思维是基本上很难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因为情况实在太复杂了,所以人们发明了很多的方法以支撑我们的思维,像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经济学的模型理论,特别是经济学的模型理论,为我们的思维搭建了框架,支撑我们的思维,使得我们能够在这样一个有凭借的环境下去认真的考察,而不会因为情况太复杂而无处着手。通过刻画经济环境、做出人性假设可以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外在的环境,这个外在的环境因问题的不同而变,(既可以是非常的宏观,也可以使相对微观的)这就使得我们可以排除掉不必要的外在干扰,构建之于问题相关的环境,这是我们的第一步工作。

然后,在这个我们已经确定了好的理论环境,(当然我们是要尽可能接近所要研究的现实环境),嵌入制度(游戏规则),也就是注入人们运行规则,让人们在这样一个构筑好的环境中去运作,(当然,这里会设计到很多的数学的模型和逻辑推导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最大可能通过逻辑推导和抽象认识,在逻辑层面揭示看到可能会发生后果,从而使我们摆脱线性思维的限制,能够在广阔的境界内认识世界。然后是做出均衡选择,从所以可能发生的情况中选择对我们最为有利的情况,而这样的结果的得出又是建立在构筑的数学工具和逻辑推导得出的。最后,还要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估,看其是否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是否存在改进的余地,从而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指导。

我们说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他的严谨正体现于此,因为不同的经济、社会、政治环境,才需要发展出不同的经济理论模型和经济制度安排,前提变了,环境变了,结论自然就要相应的变,很少有在各种情况下都成立的结论,否则就不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所以,对于不同的国家、地域和经济单位就需要因构建不同外在的经济环境、人性假设和游戏规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从逻辑层面反映现实,便于我们做出最可靠的理论研究,而且即使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经济学家,因为对所在的经济环境的理解和刻画的不同,对制度设计的理解不同,也可能构建出不同的模型,最终得到不同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有经济学家在同一问题上陷入争论的原因,这极有可能使人感到困惑,从而质疑现代经济学的可靠性。我们应该始终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在具体的理论方面,不同的经济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它们始终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采用了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正是由于这个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赋予了经济学以生命,使得人们可以根据一整套的规范和严密的逻辑推导,得出对经济问题的结论,而不是将答案固定化,这正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典型的例证就是宏观经济学几大理论的派别:凯恩斯学派、后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给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等。其实,这些学派之间的对立并不像非经济学家或媒体所渲染的那么大,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基本分析框架相同、研究方法相同及对象相同,它们都相信市场制度,相信从经济运作的长期或总的趋势来说,都会趋向最优的市场均衡,这些理论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刻画经济环境时的差异所造成的,特别是对经济系统的冲击或干扰是来自需求方面还是供给方面、关于经济波动的信息是充分的还是不充分的,以及对干扰的时间效应是滞后还是瞬间的等诸多假设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

因而,要批评现代经济学中某个理论,就需要指出理论中所刻画的经济环境和人的行为假设中哪些地方不合实际,模型设置中有哪些地方不甚合理,所实施的经济机制或经济制度安排存在什么问题,逻辑推理又有什么问题。即使如此,这样的批评也不能导致对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否定,至多只是需要修正对制度环境的刻画和行为假设条件的设定以及理论模型的设置,但是仍然可以使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得出新的合理结果或经济理论。

(二)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它更多的是起到了一种过渡作用,能够让人们先抽象的看到事务的本质,从简单的东西开始,它可能最开始是一种逻辑抽象,与现实相聚甚远,但也确实最深刻的,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为我们搭建了理论研究的平台,然后我们再逐步的进行跨越,以此平台为基,而不是从底座开始,这样做极大的解放我们的思维。

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假定消费者处于完全竞争市场,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平台。

《明朝那些事》上,当年明月曾经以王振统兵的例子来说明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先用两个人打架来研究,然后再扩大到十个人,接着是1000人对打,然后是10万人,100万的对抗,论证了战争并不是人带的越多胜算就更大,人数越多,带来的麻烦和问题也就越多,需要的战争协同也将实现几何级的增长,任何一个小的问题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主帅缺乏统兵能力,有可能造成带的越多,越不占优势。两个人打架虽然与战争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却也表明了战争最本质的东西,通过研究可以使我们在这个最原始的简单抽象的基础上,开展更深的分析,也许1000人更能说明问题,通过仔细研究1000人如何作战,对以后研究10万人的战争提供了理论研究平台,使研究者可以从1000人开始思考,而不是上去就是研究10万人的战争,这就是理论平台的价值。

参照系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它导致了理想的结果。有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现实经济制度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一般均衡理论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参照系,它主要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最优性,认为它将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人们可以研究一般均衡理论中假设不成立(信息不完全,不完全竞争,具有外部性,不规范经济环境等)通过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理想制度安排相比较,人们就可以知道一个经济制度安排在资源配置和信息利用的效率方面的好坏,以及现实当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理想的状态相差

多远,并且提供相应的经济政策。尽管作为参照系的经济理论可能有许多假定与现实不符,但是它们却非常有用,是用来作进一步分析的参照系。建立经济学中的参照系就像生活中树立榜样一样的重要,它们是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这些参照系本身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准确无误地描述。

(三)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的现实意义

掌握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人们就不会被那些抽象的模型和高深的数学所迷惑,不会被弄得昏头涨脑。因为无论一个经济理论用到多深的数学、多少的公式,多么复杂的经济模型,它基本上都是采用了以上所介绍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的。只要紧紧把握这一条核心主线,人们就不容易迷失方向,失去重点。可以暂时将那些技术性的、一时无法理解的具体细节搁置一旁,先弄请理论框架和具体结论,再弄懂那些具体细节。另外,经常有人对现代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进行批判,其实这些人的大多数议论都没有建立在科学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上,有的甚至完全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这些言论很有可能会产生误导,使人们迷失了正确的方向,一旦掌握了这些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就不太容易被误导,从而不会影响自己对现代经济学的正常学习。

第四部分,结论陈述

篇6: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税收;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时隔不到两年,国家发改委又于2011年4月全文公布《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这对于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如何理顺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保持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讨。

1 实证研究

1.1 经济增长和税收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本文试图通过选取变量构建经济增长与税收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来验证经济增长对税收增长的决定作用。

(1)选择变量。本文所选择的变量分别是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_。变量的原始数据GDP和TA_均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1995—2009。

(2)单位根检验。不存在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不能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因此,首先判断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性,对GDP和TA_进行单位根检验。由表一可知GDP和TA_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在对这一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一步判断这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c,t,m)中c、t、m分别代表ADF检验中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0代表不包含,D2代表进行二次差分;时间序列平稳均是在临界值为5%时的结论。

(3)协整检验。因为对双变量模型进行协整检验要求两个变量具有相同的单整阶数。从上述单位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已经得出GDP和TA_都是二阶单整序列的结论。因此,笔者将运用E—G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构建估计方程。首先运用OLS法估计协整向量GDP和TA_,可得如下方程:

从R2值可知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拟合得较好。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上可知,残差Et=TA_-0.062GDP,对Et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二所示,可知Et具有平稳性,因此GDP和TA_存在协整关系,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GDP和TA_分别作滞后1阶和2阶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取置信水平a为0.01,如表三所示,可得结论:经济增长是税收的Granger原因,而税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也就是说,若加上GDP的滞后变量对TA_的预测精度存在显著性改善,换句话说,前一期的经济总量对后一期的税收收入存在显著影响。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够引起相应的税收收入的变化从而论证了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的结论。

1.2 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同样地,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也可以通过构建模型来论证。选取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和税收收入TA_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由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由此构建的模型不存在“虚假回归”的线性,运用Eview软件构造的方程如下:

GDP=15.86TA_因为R2值较大,所以该方程能够较好地说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即使没有对模型进行进一步修正,我们仍然得出结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是正向相关,税收收入的增加在在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的征税水平往往很难达到最佳税率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可知福建省的征税税率并未达到理论上的最佳值,而且离这一最佳征税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表四所示,2002-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4.81%上升到17.33%,涨幅达到17%。相比之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维持在4.69%-6.36%之间,虽然从2004年开始,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现较快的增长的趋势,涨幅达到了35%,但是由于基数低,总体来看,福建省的征税水平仍然偏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速度。

2 主要结论

通过分别构建模型对税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福建省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原则。一方面,1994年以来,福建省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超过了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从总量来看,福建省的税收收入也不断增加;从变动趋势来看,两者的变化情况近似一致,并且税收收入的变化幅度小于经济总量的变动幅度,两者表现出较为紧密的相关性,而

这种相关性是以经济总量为主导的。

第二,福建省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提升的空间。首先,由福建省的税收收入和经济总量的关系式GDP=15.86TA_,可以得知,福建省税收收入对于经济增长是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的。然而,2002-2009年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最高也只有6.36%,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全国平均水平17.33%。由此可见,福建省的宏观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并不能够很好地适应,也就意味着税收收入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发展能动的反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子基.财政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2]曾婷.湖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5):70-73.

上一篇:木里镇信访工作领导包案制度下一篇:幼儿教师辞职报告模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