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2024-04-23

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共9篇)

篇1: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一直以来,北方家庭在冬天都采用锅炉烧水的方式集中供暖。除了出门在外要忍受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外,在家就可以享受20几度温暖舒适的住家生活,可以说北方人觉得冬天不太冷。南方(以丹阳为例)的冬天就不一样了,由于冬天温度一般在零下10度以内,人们觉得天不是很冷,以为忍一忍冬天就会过去,但是冬天里,真的让人感到不舒服,出门寒风刺骨,在家里冻得发抖,就是开空调,也不是很舒服,首先脸上已感觉到有些暖和,但是身体(特别是脚)还是冰冷的,为什么呢?这与空调加热方式有关系,空调首先加热附近空气,使房间内的空气产生对流同时产生热交换,不断循环。为什么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感觉身上才会觉得有些暖和?因为对流时热空气上升,冷气下降,房间的上方空气总是先热,只有把房间内所有空气都加热后,下方空气温度才会让人感到暖和。仅仅人体表面才能感觉到,但是暖身先暖脚的养身理念告诉我们,只有脚暖全身才能感觉到舒适。试想如果是家里书房,小孩放学后在家做作业,开空调后,首先是空调的噪音“嗡嗡”声响起,然后是空调对流时吹起的附带灰尘微风,过一段时间后温度慢慢上升,由于空气内部循环加热不能开窗,等到脸上暖和的时候,空气开始觉得混浊,变得干燥,人出现“脑热脚还冷”这种让人不舒适的感觉,所有的这样现象不仅让身体不舒服,而且会影响小孩思考,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另外抽烟的人都有经验,如果在空调房间中抽烟,只要一支保证没有抽烟的人被熏的够呛。这样的取暖方式与享受现代社会舒适健康的生活相比显得极不相称的。有没有一种舒适、环保、健康、节能、安全的采暖方式呢?

现在出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暖丰远红外电采暖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

我们的口号是暖丰带给你舒适宜人温暖”

更多详情请登录:

篇2: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摘要: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于1997年由5家安徽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投资17.52亿元注册成立;1997年3月18日动工建设,1999年12月18日,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车坛黑马”。2005年销售18.9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全国轿车市场占有率达6.7%,在我国轿车行业排名第七。关键词:奇瑞汽车市场需求

一、主题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上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汽车作为高档消费品,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奇瑞”是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旗下品牌,1999年12月,第一辆奇瑞轿车下线。2001年,奇瑞轿车正式上市,当年便以单一品牌完成销售2.8万辆;2002年,奇瑞轿车产销量突破5万辆,成功跻身国内轿车行业“八强”之列,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车坛黑马”。2012年3月,奇瑞联姻捷豹路虎,建立合资公司。在外国汽车公司逐渐占领中国市场时为中国汽车守住了一块阵地。了解其需求量对加强对中国汽车市场和中国人的消费心理的了解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二、活动日程

七月二号确定调查目标和调查方向;

七月三号上午在网上搜集资料,下午去4s店调查; 七月四号和五号问卷调查; 七月六号写报告;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苏州市木渎奇瑞4s店。2.调查目的

在调查活动中收集、整理、分析市场需求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了解奇瑞汽车的市场行情和在市场中的需求掌握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帮助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

3.调查对象

中高收入人群,4s店内工作人员,店内顾客。

4.调查方法和工具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抽样调查,访问调查;(2)调查工具:相关调查问卷,电脑,统计工具.5.数据分析或现状问题分析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群体,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大多数准备结婚的青年男女也会选择中低档汽车。所以,单从人口环境考虑,像奇瑞汽车这类中低档汽车的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8月开局汽车市场低于预期。由于供应充足和促销力度加大,从而使后来汽车市场略有起色;加之部分厂家追赶产销进度,批发销量仍是不错,月底最后三天的批发量近30万辆。8月同比多一个工作日,环比多两个工作日的利好因素;贵阳限牌使潜在用户恐慌性购车略有扩大;为接送孩子上学的突击购车也在8月份;要应对9月份的销售高峰,一些有实力、库存较少的汽车经销商在增加库存;企业近期投放的较多新车型,减小了市场萎缩;使8月的同比和环比销量均为正增长,但零售数和批发数同比增幅比7月份降低,经销商的库存数也增大,说明市场没有向好迹象,这与乘联会预测团队预期的结果一致。由于新车和型车技术提升,成交价格提高,降低了汽车价格总体下降的幅度。

劣势:(1)品牌劣势:相比国外大型汽车集团的百年品牌,奇瑞品牌只有区区的10年历史;相比国内大型的汽车集团,像一汽、上汽、东风等,奇瑞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还没比得上它们,更不用说要靠大量销量和历史来支撑的品牌价值了。目前奇瑞品牌只排在中国汽车品牌里的第12位,品牌认同度还不够高,在消费者中停留的印象是比较廉价、低品质。

(2)技术劣势:2005年,奇瑞向市场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发动机——ACTECO,从此终结了中国发动机受制于人的历史,为中国汽车产业历史掀开新的一页。但结束并不意味着是赶上,更不意味着是超越,ACTECO发动机只能说是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还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发动机的升功率还远远比不上大众、宝马、丰田这些大厂,运转的平衡度也不及人家高,整体调教水平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新能源发动机等世界主流发展方向的系列发动机研发上,奇瑞至今还没跟上。况且还有变速器、安全系统、底盘技术等,奇瑞还在依赖着国外的技术支持,技术劣势相当明显。

(3)质量劣势:与国外十大汽车集团成熟的造车工艺相比,奇瑞还很稚嫩。一方面由于自己的资金不足,而且要控制成本,不得不采用廉价的汽车配件;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差距,令奇瑞整车的装嵌水平只能是落后;最后一方面来自于技术的落后,因为汽车是一个集成度相当高的产品,配件与配件间的整体匹配程度要求相当高,没有掌握一定的技术是不可能使整车达到一个高质量的水准的。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奇瑞车质量还不够稳定,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投诉也比较多,不过主要是一些小问题,而这是可以通过质量的严格把关避免的。(4)设计劣势:许多大型的汽车整车企业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中心,而且不止一个。例如本田在欧洲、日本和美国都有自己的设计中心,以针对不同的区域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当地的消费者需求。奇瑞也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公司——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曾成功设计过奇瑞的QQ、东方之子、旗云和瑞虎。但这些产品都有抄袭之嫌,缺乏创意。所以新推出的几款车型,包括A1、A3等都出自于意大利博通、都灵公司之手,因为中国的设计公司目前还没具备开发世界车的实力。

6.解决方法

(1)通过减少单车利润率来提高自身的市场增长率和占有率;(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3)提高车型档次,切入中高端汽车市场;(4)提高海外市场销售量;

(5)提高生产柔性化,减少库存量;(6)走”日本式”的发展模式。

四、结语

篇3: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1.

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生产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目前的生产产家有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佳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其国内需求量不断增加, 由丁二醇带来的衍生产品也样式繁多, 这无疑扩大了丁二醇的使用范围。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生产加工丁二醇的企业不断增多, 而由于目前丁二醇加工项目处于规划与招商阶段, 其生产过程中还存在污染严重、成本偏高、竞争力缺乏等问题。

2. 丁二醇的生产应用领域主要有这样几条产品链。

第一条是生产四氢呋喃, 它占到1, 4-丁二醇消费量的60%, 四氢呋喃可以通过开环聚合生产“聚过亚四基醚二醇”, 主要应用于医药中间体或直接用作溶剂。第二条是生产γ-丁内酯, 其约占到丁二醇消费量的20%, 由其带来的衍生品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产品之中。第三条是生产应用于家电业、彩电行业的PBT树脂, 其约占到1, 4-丁二醇消费量的4%。PBT纤维具有出色的弹性, 其染色性与吸水性都较佳, 摸起来的手感很好, 因此被广泛用来制作高档运动衣, 妇女内衣和紧身衣等。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 丁二醇的这三条生产链条将不断扩张。

3. 丁二醇的生产工艺有很多。

例如雷波法、丁二烯法、环氧丙烷法、顺酐酯化加氢法等。目前我国较多使用的是雷波法, 世界1, 4-丁二醇的生产加工方向主要是顺酐酯化加氢法。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国内使用较广泛的雷波法。它由德国I.G法本公司开发, 现在是1, 4-丁二醇的主要提炼方法。它以乙炔和甲醛为主要原料, 通过铜催化作用生成1, 4-丁炔二醇, 然后通过加氢生成1, 4-丁二醇。另外一种广泛使用到的生产方法是顺酐酯化加氢法, 它由德国戴维公司开发, 通过调节工艺条件来改变1, 4-丁二醇, γ-丁内酯, 四氢呋喃的比例, 从而使丁二醇的生产产量来达到最大。这种生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酯的转化率较高, 反应条件温和, 对使用设备材质要求不高, 且使用的催化剂价格低廉, 寿命长, 投资和生产成本均较低[2]。目前这种生产方法正被广泛利用, 其生产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二、丁二醇市场需求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1.

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原料, 其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人造革、溶剂、增塑剂、固化剂、农药、纤维等的生产之中。由于丁二醇的衍生产品极其广泛, 且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丁二醇的相关衍生物还可应用于汽车、电子和电气等工业之中。所以伴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 对丁二醇的需求不断增多。而由于国内生产丁二醇的历史及技术还不够成熟, 满足国内企业对丁二醇的需求量主要还是要依靠进口。

2. 丁二醇目前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攀升。

我们根据近年来的资料显示, 从2001年的国内1, 4-丁二醇的年生产量1.1万吨, 需求量4.5万吨到2007年的1, 4-丁二醇的年生产量8.5万吨, 需求量17.85万吨。仅从这一数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丁二醇在国内的现状是供不应求。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因而对丁二醇需求的增多必将不断增加。

3. 丁二醇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于PU、PBT、GBL、THF等领域。

根据相关调查表明, 国内PU领域对1, 4-丁二醇的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 且伴随我国PU行业的不断前进, 相信对丁二醇的需求也将相继增加。另外, 国内PBT的主要消费领域是电子电器行业, 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 它在电子电器的相关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3]。而正如大家所能看到的是, 近年来我国电子电器产量不断增多, 市场需求量也呈上升态势, 由此带来的就是丁二醇需求量的不断增多。而随着GBL的不断发展, 其对1, 4-丁二醇的需求也呈稳定上升趋势, 这也同时给相关企业带来较大的盈利空间。丁二醇具有较好的柔嫩性, 因此利用其衍生品来应用于纤维产品的生产之中正广泛推广。

4.

总的来看, 国内对丁二醇的需求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 由于其特殊的性能, 它的衍生品无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多便利之处。因而我们可以这样预计, 丁二醇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无疑是无比光明的, 国内在丁二醇方面的市场需求将是稳定的, 有保障的。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改善其生产工艺, 减少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污染物, 提高丁二醇的生产效率及其产量, 努力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低污染高效率, 争取做到绿色生产。

结语

丁二醇作为一项重要的化工用品, 其生产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而根据国内对丁二醇的需求量与生产量预计今后丁二醇的生产与需求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同时根据分析发现, 丁二醇的生产量将不断提高, 其衍生产品的需求也将处于成长期。鉴于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内对丁二醇的需求将稳步前进。本文对丁二醇的生产与其市场需求前景分析并不全面, 对它的进一步分析还需要相关工作者的继续努力与探索,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奋斗下, 国内在丁二醇的生产与需求方面一定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参考文献

[1]李雅丽.1, 4-丁二醇生产技术进展[J].石油化工.1999 (10) .

[2]吕楠.我国橡胶助剂原料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 (03) .

篇4: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需求;问卷调查

从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建立,商务英语在中国开始起步。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主要还是财经类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或相关的课程;进入90年代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和商务上全方位多层次与世界全面接轨,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中日益显现出来,因此,商务英语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不仅在经贸、财经类院校得到迅猛发展,而且迅速延伸到其他各类不同的院校。21世纪后,随着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商务英语的发展与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全国已有15所大学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包括高职高专在内,我国大约有20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曹德春,2011),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仅10%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人才需求。而调查显示未来三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70~80万人,再加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公司,需求量达到200~300万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层次较十年前有明显提高,现下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科研相对滞后,未能满足高层次商务活动交流的需求。我们正处于一个发展迅猛的时代,外语专业人才规格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举办外语专业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特色,以及人才市场对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结构,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和掌握本校商务英语方向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英语课程的看法、态度和建议,通过他们实际工作后的反馈调查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问卷是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的相关调研问卷为基础,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修改完成的。问卷由14项组成,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有关市场对商务英语人才实际需求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调查对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提出的建议。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课题组以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06、2007级外贸英语方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68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前三位依次是:其他企业、三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商务英语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大部分不太相符。从事的职业主要有经贸商务业务工作、文秘及其他。所有调查对象都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一份稳定或较稳定的工作;而引起工作调换的原因主要为:寻求更好待遇和更好的发展机会,少部分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对口或工作太累也是他们会调换工作的原因。在就业能力一项显示,最重要的能力是人际沟通能力而并非是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比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更加重要。被访者中81%的学生觉得商务英语专业有局限性,在就业竞争中并没有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就业、工作领域相对狭窄,一般在外贸公司只能从事文职类工作。第二,普通企业对职工英语要求不高,所以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技能上并不占太大优势,但商务知识与其它专业如国贸专业毕业生相比却不具备任何优势。除此之外,商务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商务应用知识能力弱、商务谈判技能一般等等都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局限性所在。还有少部分学生提出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水平普遍不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应用的现状。这些都成为了目前制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瓶颈。但在“就您所知,用人单位对您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反映”这一题中,所有的被访者都选择了满意或基本满意。在另一题“您认为今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中,所有毕业生也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看好”或“非常看好”的选项。这说明了我们的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确实或多或少发现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际工作中存在脱节现象,但总的来说他们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在经过不断的完善后还是在就业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的,这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并且树立了信心。在问到“如何进一步增强商务英语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时,被调查学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应增加并拓宽商务专业知识的传授,定期加深巩固;(2)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多进行实践模拟锻炼;(3)加强商务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邮件;(4)加强商务沟通、谈判能力的培养;(5)希望学校安排学生到三资企业实习,提高实际技能;(6)加强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的培养。

四、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建议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符合国际商务活动的实际交流需求,和市场接轨,而不是闭门造车。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尤其应当服务于地方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和特色,以及地区经济对外语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结构,确定适合自身发展同时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从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区域,要处理好语言与商务的关系,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关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因此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顺应市场需求而变化,以企业紧缺人才为培养目标,广泛听取历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不断完善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还是采用的“英语+商务知识”的模版:在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里加入少量的商务课程。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商务知识一知半解,和其他英语专业毕业生相比没有明显优势。课题组认为新形势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商务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商务知识与操作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例如,把原有的综合英语教程改为更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综合教程,英语精读改成商务英语报刊选读,英语听说改为商务英语听说等。而商务方面的课程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开设如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谈判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商学导论,这对没有办法系统学习商务知识的英语专业学生是一种弥补。除了这些基本商务课程外,学校应当还要在教授过程中加大实训的课时比例,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教授:可以辟出一部分学时让学生到涉外企事业单位亲身体验外贸商务活动,定期还可以请外校专家或企业人员给学生作相关讲座。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删除一些内容空乏,陈旧过时的课程,代之以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如外贸英语函电可以改为商务英语写作。一些不能突出商务英语特色的课程可以进行压缩合并或改为选修课:例如可以把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合并为一门英美文学。

五、结语

根据这次的调查结果,我们确实看到了在平时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培养学生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一种单一的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界定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和更高的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具备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掌握广泛的商贸知识和商务操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能够从事外经贸工作的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王春晖,2010)。我们应当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其产生新的学科优势,以此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地方企事业单位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活动需要,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曹德春.跨学科构建商务英语理论体系的共同核心[J].中国外语.2011(3)

[2]翁凤翔.商务英语学:要点与要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7)

[3]王春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1)

[4]张雪梅,戴炜栋.试析中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之演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篇5: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应学校要求2012年暑假期间要对家乡企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要求我们发挥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点,针对当前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在家乡所在城市开展社会英语专业需求调研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内容:

1、持介绍信到写字楼、各大企业等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参与实践,深入调查当前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至少调查8家单位;

2、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制作各单位所需英语专业的岗位汇总表;

3、通过分析社会调查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对企业英语人才需求的现状进行说明,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形成个人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分析

我所调查的企业大多是制造业,这主要是因为我的家乡也算是个机械制造之乡。而且均为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与大型企业相比,分工不够细,对于职工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所调查的企业向英语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也各有不同,有文案类、管理类、销售类等等不同的工作。此外,因为企业分工不细,会有员工身兼数职的情况,所以很难界定该员工到底为何职位,任务明确,却无专门职称。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不够正规化的表现吧。公司在招聘英语专业人才时重点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8家企业中有六家企业看中实践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招聘者也明白作为应届生缺乏经验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他们更看重学生能将平日所学付诸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工作的动手能力和积极性,以此来观察学生的能力是否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是否有培训的价值以及是否可信可用等等。

关于公司对英语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工作起薪,这两者都比较低。平均招生人数在5人一下,起薪在1500左右,一方面是受地方性限制的原因。因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消费水平都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地方企业来讲重要性不够。

企业在选拔职员时优先考虑的证书是剑桥商务英语证书和报关员及会计证等其他技能类证书,这充分说明了企业招聘除了英语能力以外还多重视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关于高校毕业生最缺乏的外语水平,所有被调查企业都指出是外语口头表达能力的欠缺,这一点充分暴漏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当然也有语言环境的关系,学生不常说不长练,读写能力远差于听说能力。而在现实生活中听说能力要比读写常用有用得多。这个问题是在校生必须要注意的。

关于多家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其他技能要求,他们选择了文字处理能力,公关能力,财经类专门知识以及策划能力(按从多到少序列排序)。

关于英语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后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有5家企业选择了商务实践能力,其他还有日常交际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

对于英语人才在人才市场上状况,他们多认为符合要求的英语人才不多,现今毕业生的能力与质量已大不如从前。在工作中他们希望员工能够开拓创新,尽善尽美。而且他们几乎均表示愿意接受学生的带薪实习。

除英语语言类课程以外,他们认为对英语专业学生最需要开设的课程是应用类课程,比如国际商法、电子商务、交际礼仪、商务策划、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写作、计算机应用等。此外还有3家企业选择了商务英语技能类课程,比如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等。

调查分析总结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不大。此外,英语专业毕业生要想在职场求得一席之地,仅靠英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充足的商务知识,具备其他的技能。可以看出商务英语要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商务英语就业前景

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即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缺,商贸英语人才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情况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会说英语,能跟老外流利的交流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已不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这无疑给英语专业学生带来了的压力。想要在职场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更高的英语水平,此外,还要有广博的商务知识、沟通技能等等。近年来各大院校的扩招,也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又无形的给英语专业毕业生造成了更大的就业压力。

然而,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

篇6: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我们重庆和武汉, 我个人感觉是比较尴尬的城市, 其实我们都是属于长江流域码头文化, 并且从地理上, 我们两个城市其实也很近, 但实际上从交通距离上我们很远, 就是我们如果从重庆到武汉, 除了过去的长江水路我们很近, 从重庆出来第一个大型城市, 那我们重庆出来就到武汉了。我也是第一次这么全面系统的了解武汉的供暖。

我觉得和我们重庆有很多相似之处, 也有些不同。从地理和气候条件来说, 众所周知过去我们说的“三大火炉”就是指的重庆、武汉、南京, 现在很多城市都是火炉, 我们经常看每年最热的季节, 反倒不一定有重庆了。但事实上讲平均气候, 气候的不舒适度, 重庆是超过任何一个城市的, 重庆在四川盆地, 武汉地处长江流域, 叫江汉平原, 从这边平原地区, 它夏季冬季都有风, 所以冬天它会比我们冷一点, 夏天它至少还有点气流, 比重应会好一点, 所以我们重庆实际上绝对温度在长江流域的南方城市当中不是最低的, 但是讲绝对不舒适度, 可能位居全国居住地最不舒适的城市之一。

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 虽然重庆与武汉同属南方城市, 反倒更需要供暖还更需要制冷, 虽然绝对温度不低, 但是我们非常潮湿, 所以重庆和武汉才会有从事供暖行业的企业。今天我们都不约而同的讲到了南方供暖, 我实际上可能结合其它的点跟大家进行沟通。

我们是很早的南方供暖企业, 我们也是曾经被别人看成在南方的供暖生产的开拓者, 我们付出了很多, 收获也很多, 当年我们曾经被评价为最赚钱的公司, 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长大。但现在我们对我们的未来, 比较茫然, 未来到底往何处去, 所以我们要探讨模式。

一、南方采暖的主要能源形式——天然气、电

首先南方采暖的主要能源形式——天然气, 实际上壁挂炉用的是天然气能源。这个也有历史原因, 最早我们是用燃煤, 现在的天然气能源, 而天然气能源在南方地区应用, 尤其是川渝地区, 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地区。我们城市覆盖天然气30年前, 80年代我们就城市覆盖了天然气了。就是每家每户天然气入户, 和自来水一样, 所以从天然气能源来说, 我们接入很早, 所以在我们这里最早的有个设备就叫燃气热水器, 我们当时都把它拿来作为热水器。那个时候工业用气也很少, 几乎没有工业用气技术。天然气能源非常地丰富, 一直到国家的西气东输, 大型的一些工业上慢慢都上, 大家用了天然气之后才发现, 天然气既廉价又清洁, 又好用, 所以说天然气能源成为主要能源, 并且我们现在知道, 现在国际上, 只要一谈到能源确实就是天然气。我们中国在这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就是我们周边有产气的地区, 往北有俄罗斯, 往南有南海。东海其实我们现在也发现有大量的丰富的可燃冰等等, 中国有七大气源地, 按现在的天然气消耗能力, 可以满足我们中国发展50年, 中国不缺天然气。那么当然了, 所以说天然气这种能源跟管网有关系, 所以现在天然气现在在我们南方地区几乎都覆盖了。

我在刚开始做供暖的时候, 了解到浙江、广东、福建等地都是没有天然气的, 即使上海有丰富的天然气, 浙江都没有。但现在我最近常去浙江, 在当地发展了很多合作伙伴, 他们其实都有天然气, 而天然气的这种能源的价格呢?我一直认为中国人是幸运的, 就是说天然气能源其实很廉价。截止到今天为止我知道的, 我们重庆1.72元, 武汉反正也是1.8元多, 一直到往东走, 他们大概是2.2元, 多一点的当然有超过3元的, 在我看来这个价格对比电来说依然是便宜的。未来天然气会涨价, 并且我预测是会大幅度涨价, 因为它有涨价的空间, 天然气是清洁的, 很好输配的, 可以通过管道运输, 相比煤更方便。

天然气作为能源, 对我们国家的未来的, 不论是从环境, 国家、战略等等来说, 是可支撑的, 并且天然气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 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是能保证的。未来的能源转型, 我估计除了可再生能源以外, 那么化学能源来说就是天然气了。

在我们南方地区现在采暖普及程度, 武汉其实是一个很高比例, 已经达到10%了, 像我们重庆估计就在2%-3%, 我们的比例远比他们小, 天然气支撑肯定是没有问题。那么管道辐射, 覆盖到终端, 一直到能源的保障, 现在很多的南方城市在限气, 但我感觉有一些是人为限气, 比如说我去浙江, 我认为他们并不缺气, 燃气公司额外要求用户单独装一个表, 然后再收用户一个开户费, 少则三、四千, 多则一、两万, 实际上他们把它作为一种敛财的工具。如果是气不够, 那就应该禁用, 我听说武汉出现过, 河南郑州出现过, 浙江好多地方都有。但是在我们重庆我没有听说过, 但重庆会限用户的单月用户, 原来是200立方米, 因为不能满足需求, 逐步提升到了500立方米。但是对于限气, 我是支持的, 因为一套好的供暖系统, 100平方米只需要300立方米, 甚至250立方米的天燃气就足够了, 而现在100平方米要用1000立方米的气。

在我们中国, 如果是没有管理、没有限制, 那最后就是劣币淘汰良币, 好公司都淘汰了, 我们应该有一些限制的方法, 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技术的推广, 行业协会和国家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应该有些导向。

二、南方采暖的主要热源形式——燃气壁挂炉

在南方分户供暖当中, 燃气壁挂炉是主流设备,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一定是主流设备。在我们的系统当中, 燃气壁挂炉是最主要的一个供热热源, 当然我们现在开始辐射了, 说冷暖热一体化我们会用到热泵, 但目前来说, 在供暖和南方的分户供暖当中主要设备是壁挂炉。

之所以壁挂炉很好推广是壁挂炉对我们南方地区来说, 太好用了。因为我们南方城市是覆盖了天然气的地方, 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燃气热水器, 所以对这种燃气具, 我们是一点都不陌生的。而壁挂炉对我们家庭来说, 就像一个热水器, 能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热水又能满足供暖, 并且集成度非常高。要做一套简易的供暖系统, 尤其是配我们的散热器, 如果按我们北方的供暖方式, 将壁挂炉与散热器连接, 这套完整的供暖系统结束了。再加上我们刚才前面提到的, 我们天然气资源的这种优势, 所以说燃气壁挂炉迅速得到推广和发展。

但是燃气壁挂炉它仅仅只能做一个供暖设备, 我们很多客户都问我们是否能制冷, 壁挂炉不能制冷, 只能供暖。所以说呢, 最早我们在南方地区做供暖的就是供暖公司, 做制冷的就是空调公司, 我们是严格分开的。并且基本上是各做各的, 但现在空调公司也在做供暖, 供暖公司也开始做制冷, 界限慢慢开始模糊了。到现在为止, 壁挂炉不仅仅是供暖公司在使用了, 空调公司也在使用, 还有把壁挂炉设备拿来做热水, 将它作为烧热水的热源, 然后用它来带水箱, 最多最夸张、一面墙上挂12台壁挂炉, 就看起来像一个壁挂炉阵一样, 也很漂亮, 实际上还很好用。因为这种模块式的方式可以变负荷, 可以跟据需求大小来调节, 在一台出故障也不影响其余的使用。

2004年我入行的时候, 进口壁挂炉在中国已经有10万台的量了, 但这10万台当中, 绝大多数消化在北京市场, 截止到2013年, 差不多10年时间, 已经达到了152万台, 今年这个数字绝对要突破, 而这些成长的增幅, 早些年并不大, 现在才开始多, 所以壁挂炉的成长空间也是很大的。在这152万台壁挂炉当中, 国产壁挂炉占8成, 包括国内自主品牌的和中国生产的国外品牌, 进口品牌大约30多万台, 也就是说这10年时间, 进口壁挂炉的生产增幅翻了3倍, 国产壁挂炉, 从无到有, 占有了中国最大市场, 我相信未来这个比例会更高。

在此我愿意谈一谈我对国产品牌的认知, 过去国人消费时, 有些产品国内没有生产, 只能用进口的, 所以我们最早买松下、三洋电视机。后来我们有了国产电视机, 我们就用国产电视机, 当时国产品牌在家电当中应用比例很高, 因为进口品牌我们买不起, 所以当我们没有消费能力的时候, 国产品牌有市场, 当我们有了消费能力的时候, 我们不买国产品牌了, 国产品牌不好, 不稳定。我们有消费能力了, 我们要洋品牌了, 那么这时候我有了消费能力了, 然后有一种对洋品牌的崇拜, 这也是很自然的, 那么再发展到下一阶段, 国产品牌开始成熟了, 国产品牌更接地气的这种市场营销方式, 更好的服务方式。所以说它必然成长。我现在用手机都有国产手机了, 今天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使用华为手机。我就觉得现在国产的品牌, 已经完全能够让我们信任, 并且甚至于能给我们带来自豪感, 因为我选择这个手机是因为我觉得好, 也就是说国产品牌其实我们真正把品牌做好的时候, 实际上我们消费起来没有心理障碍, 我们会用它。

在我们国内的散热器行业, 我估计今天在座的可能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国产的散热器。事实上, 在我们南方供暖市场上, 早年几乎全是做进口品牌, 我只做进口品牌, 因为我是做重庆当地的高端市场的, 那么现在开始, 我们的产品调整当中, 国产品牌已经很多了。并且因为我跟国内很多企业关系很好, 他们有些产品的开发设计我都参与了, 所以我对他们的这种制造能力, 加工能力和产品的品质, 我是完全信任的。我也到国外去看, 如果单讲企业规模, 大工厂其实都在中国, 欧洲没有什么大工厂, 生产管道的企业, 两条生产线就算大工厂了, 在我们中国50条生产线都不算大。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国产品牌在成长, 在成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是有一些创新的, 我们有些年轻人去创业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做错了, 而是因为他做早了。就是大的气候环境没具备的时候你就去做, 那你失败了, 要在最恰当的时候。但是反过来呢, 如果你做晚了也不能成功, 你比如说现在淘宝成功了, 我们全部去做购物网站也不可能成功, 就是做晚了也不行, 所以既不能早也不能做晚, 这个东西就很难拿捏了。

那么目前这个时候恰恰是我们的南方供暖这个市场, 开始由进口品牌向国产品牌过渡了。像我这样的企业, 基本上已经绝大多数都是做的国产品牌的配置了, 所以说这个市场应该是说成熟了。我们也可以预见壁挂炉的增长空间未来会很大。壁挂炉配什么最合适?壁挂炉就是配散热器最合适, 除此之外壁挂炉配什么都不合适。但是我就觉得我们今天在这里开散热器行业的研讨会, 没有我们壁挂炉厂家的伙伴来参加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说明我们散热器厂家跟壁挂炉厂家的交流沟通不够。壁挂炉作为散热器的最后的一个配置, 我们这方面交流太少了, 说明我们在座的散热器企业其实还是关注的集中供暖市场, 不跟壁挂炉打交道, 而南方地区呢, 可以说散热器几乎100%是配在壁挂炉上的。我们可以看到壁挂炉在南方地区有很好的市场, 因为壁挂炉是可以作为高温热源的, 我们散热器是需要高温热源, 那么壁挂炉恰恰是高温热源。壁挂炉配散热器, 作为一个封闭式的水循环系统, 它对水质的影响几乎没有, 因此散热器配壁挂炉的系统当中散热器的寿命也要延长。很多集中供暖的问题在壁挂炉的配置上几乎不考虑,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我们交流不够。

三、南方采暖的主要末端形式——散热器、地暖

我们来探讨一下南方采暖的主流的末端形式。地暖、散热器, 作为最主流的末端形式, 它还是配在壁挂炉上的, 在武汉市场上90%都是散热器, 在重庆市场上90%都是地暖。主要是以我们公司为代表, 我们90%是地暖。而我们重庆市场整体趋势是从地暖向散热器过渡, 尤其是现在像一些新入行的小公司和新公司, 他们都愿意做散热器, 散热器做起来太方便了, 安装快捷, 无技术要求, 相对于地暖而言门槛非常低。从这个角度上也证明壁挂炉配散热器实用性非常好。

大家可能会关心一个话题, 壁挂炉配散热器是最适合的, 那么壁挂炉配地暖呢?其实不适合。因为壁挂炉是高温热源、大温差、小流量输配, 而这和地暖的供放都是反的, 地暖是低温热源、小温差、大流量输配, 所以说你直接拿一个壁挂炉与地暖系统相连, 必须失败。这种失败表现在局部热局部不热, 升温慢, 能耗高, 锅炉故障率高, 这些问题我们讨论很多了, 今天我们不展开讨论, 所以说地暖配壁挂炉一定要中间进行一些系统的改造和优化, 当然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也在研究这方面的优化, 我们也做出了一些各种各样的技术和部品。从散热器来说, 它对各种各样的散热器适用都比较好。

在此谈一下配置问题, 在北方地区, 散热器当中有一种大水道散热器, 这种大水道散热器可能在北方市场上比较好用, 它的集中供暖很好, 因为它蓄热量大。我们知道散热器的热度性指标不好, 现在的热力公司送热, 一股热送过来了, 然后停止, 我到欧洲去发现他们也是这样的, 这时候散热器, 存一定水量, 所以他可以增加热度性。壁挂炉是一个小的封闭式循环系统, 它炉内配了一个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如果配大水道散热器过多, 水的膨胀容量总体就不够了, 所以就会造成壁挂炉超压, 最早很多人不知道, 导致总是漏水。这种情况下锅炉的膨胀力会使得水箱也容易膨胀力过高。这种大水道的散热器用在南方地区分户供暖上已经几乎没有了, 全部是小水道、压缩水道的。

壁挂炉是持续送热水的, 所以散热器在开发适合壁挂炉的时候, 也要去研究它的供放。对这种散热器要求它的对流好, 我们过去那种大水道铸铁散热器其实它的对流散热量没有钢板的好。这种散热量会使得散热器体积做得很大, 也就更重, 成为它的缺点, 安装搬运都非常不方便, 而且体积大消耗的材料也多, 使得制造成本升高, 所以我们南方地区的同行一直以来觉得国产的散热器很贵。为什么进口的散热器能在南方地区推广?其实除了我们刚才形容的好看、美观、适用, 这都是次要的, 主要的是价格便宜。实际上, 一直以来进口散热器在南方市场上就便宜, 并且还很好用, 这就是它的优势, 使得它成了南方地区非常主流的一种供暖末端了。

现在民装散热器就像夏天装空调, 夏天热, 不装空调不行了, 没钱借钱也要买空调装上。现在重庆冬天都是民装散热器, 我的公司不以做散热器为主, 现在来找我做民装散热器的需要排队, 因为工人安排不过来, 有的需要等上半个月, 如果不愿意等我们就放弃, 民装散热器的市场很大。民装散热器就对安装要求特别高, 其实我们不太喜欢做, 但这个市场现在增量很大, 在我们南方地区相当一部分公司, 民装散热器已经超过他总营业额的一半。民装散热器在我看来是传统南方市场上一个额外的增量。北方地区到了冬天, 工人都歇了, 南方地区却忙不过来。如果我们建一个平台, 把资源关联起来, 把我们南北方的相对劳动都关联起来, 北方的工人到了冬天可以到南方来做施工, 施工量很大,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资源调配和互补。我们在南方地区还有一种地暖与散热器的混装。大家都知道, 做地暖对地面的材料有限制, 比如说用木地板升温慢, 地毯不能用, 而现在我们一般客厅、餐厅用瓷砖或石材, 卧室用地毯、地板, 所以卧室我们用散热器, 并且散热器即开即关, 白天卧室是没有人的, 晚上睡觉之前打开就行, 客厅、餐厅用地暖, 这种混装也是我们一种主流的形式。民装散热器要合理的规划、美观, 不能对破坏用户原有的装修, 还有往往都是用户入住的家庭里面安装, 所以安装要快。

四、南方冷、暖、热一体化趋势——制冷、采暖、供热

前面提到空调公司也在做地暖了, 地暖公司也在做空调了。现在客户有要求, 一套住宅里要实现冷、暖、热一体化, 就是说冷、暖、热一体化打包方案。我们现在跟一些装饰公司也讨论过, 现在大家各自为政, 客户也很累的, 谈完制冷又去谈供暖, 有没有一种形式的总包, 一个总的规划, 最后实现冷暖一体化, 尤其是这种设备, 末端设备越来越成熟, 我们技术也掌握的越来越通透, 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很多, 冷、暖、热的设计、施工统一组合, 这也是一种趋势。我们系统的构造随之就更复杂了, 甚至于我们可能会多种热源并举, 热泵和太阳能并用、热泵和壁挂炉并用等等。尤其是现在我们在做一个酒店, 酒店的系统就更复杂了。过去跟建筑舒适有关的, 都称舒适家居, 现在我们提了一个词汇——智慧家居, 就是说在原有的舒适家居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结合现在的物联网。其实我们暖通行业不是没有空间了, 也不是走向末路了, 我们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暖通行业门槛很低, 过去我也为这个问题困惑, 过去我不喜欢把南方采暖市场做大, 我过去有个观点, 南方采暖市场做大了跟我没啥关系, 我过去定位是做高端的, 但事实上这个市场不因我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我知道市场大了之后我就要出局了, 事实结果也是这样, 南方市场在扩大的时候, 我就快出局了, 所以我也要找到出路, 我们就要不断的去把各种各样新的前沿和技术, 各种各样新的应用结合起来, 寻找我们的空间, 所以现在我们也在这方面去着力。

五、南方采暖新的热源形式——热泵 (风冷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

南方采暖现在要关注的一个热源形式——热泵, 过去我们用的空调其实就是一种热泵, 我们疏通风能热泵, 其实现在的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等, 都是一种热泵形式, 这些热泵可以实现冷暖的需要。前面提到舒适家居和冷暖一体化, 格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很多人也看了, 冷、暖、热三联供。这其实也并不是新技术, 早在2006年的时候, 我就接触到清华联创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他们做的很早, 但不是时机, 现在这种热泵现的时机来了。热泵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最近我们都在做这种案例, 现在针对一些大的别墅提供这种全套的一体化。

未来, 末端形式需要去适应这种热泵的发展, 要求末端在高温的时候也能制冷, 低温的时候也能制热。我们做散热器就是做末端的, 我们要研究这个课题。

六、供暖从高温热媒及高温热媒末端向低温热媒及低温热媒末端方向转化

在这里我要提到高效末端, 什么是高效末?比如说, 过去做地暖规范里面规定60度进水, 进控水温差10度, 现在我们可以做到35度进水, 进控水温差5度, 就做到室内的升温了, 我们把这种末端称为高效末端。热源低温化是一个供暖节能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我们过去要做高温热煤, 其实因为过去集中供暖, 锅炉本身可以烧高温, 另外最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我们为了省钱, 高温热源是省钱的。首先输配, 我们要满足相同的热量, 低温热源需要的管道就更大了, 北方集中供暖的城市管道, 吉普车都可以在管道里面开了。如果用低温热源来输送, 管道通行流量再乘以2.5倍, 成本将有所增加。还有末端, 如果做低温热源的话, 散热器要做的更大, 成本也增加, 所以说过去做高温热源, 其实是受成本和技术的限制。

现今, 我们可能这方面的限制会小, 因为我们不做集中供暖, 我们南方都是分户供暖, 热量从锅炉出来就直接到末端了, 输配的管径增大对成本影响不大, 所以会出现低温热源。低温的效率提高了, 实际上它又变成一种节能了, 所以说节能一定是综合节能, 不能简单的去讲从哪一个角度上, 哪一个技术上节能, 我们还要分析原因。

除了热源低温化, 现在还出现了一种低温热源散热器, 这种散热器水道减少, 通径的水流量流速提高, 然后磁片增多等等, 这种低温散热器就可以使用50-60度的水温, 热泵的热源就可以满足, 所以未来我们要关注热泵, 并且要关注热泵市场。热源形式的改变使得, 供暖从高温向低温化, 制冷从低温向高温化。

七、进口钢制板式散热器市场容量

我们统计的一个钢板散热器的进口, 众所周知, 进口散热器几乎100%消化在南方市场了, 据海关数据查出来的, 去年有1200多个货柜, 一个货柜平均600多片, 估算下来接近四亿人民币, 不算太大。土耳其的钢板散热器在国内销售占绝大部分, 现在中国南方已经成为欧洲散热器最大的一个全球区域市场。

南方市场未来还将增长, 虽然家工装市场不好, 但是民装市场仍然不错。在市场增长的情况下, 为什么却感觉竞争很困难?其实就是入行太多了, 门槛太低, 市场被分食, 摊薄了我们的利润率。

八、电子商务如何推动采暖行业转型及发展

大家都关注电子商务, 大家现在最多的就是电子商务该不该做, 这个话题不必讨论, 肯定要做, 但是电子商务怎么做?电子商务谁来做?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我们结合一些合作伙伴做了一个网络平台, 定位就是服务于暖通供暖行业。首先我们既然是行业平台, 那必须是行业要聚集在此, 在这里有厂家, 所以我们在这里为厂家全部开辟旗舰店, 厂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产品, 厂家可以进行后台管理, 可以对一级、二级甚至于终端经销商进行管理, 是一个小型的商务ERP系统。商家到这里开网店, 他可以面向用户, 那么厂家和商家可以B2B, 商家可以和商家B2B, 最终我们当然也可以B2C。还有一个就是施工技师, 我们下一步会针对各地的这种空调、地暖, 包括水电工程技师, 动员他们来参与我们的培训, 给他们颁定资质证, 我们和人社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建立了一个服务社采暖空调专项职业能力, 是中国唯一一个同时设计轮岗的一个劳动资质的一个评定体系, 由人社部颁发这个资质证, 未来全国各地的技师都在这里能找到。当然还有一些面向全国大家一起合作的服务机构, 这是我们力不能及的, 所以做这个平台一定要整合大家的资源。

其中我们还有个栏目叫“我找我家”, 我们会把全国各地区主要城市的主要楼盘户型提前预设计, 预设计就是地暖、空调、给排水方案都提前设计, 用户找到他们家对应的户型就可以下载相应的方案。未来, 我们行业一定要走标准化, 而这个标准化应该是厂家做, 用户不需要做什么, 按照用户户型我这里全套都已经标准化, 配合安装就行, 所以我们未来还推一种叫DIY设计, 就是你把东西买回家自己施工就行了, 我们可以给你出具设计稿和物料配送。

篇7: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关键词:建筑;人才;培养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但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也贡献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不断攀升。来自河南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河南省共有建筑劳务企业2168家,劳务基地县22个,建筑劳务从业人员650万人。2011年,全省共实现建筑劳务收入810亿元,其中出省施工人数125万人次左右,实现劳务收入135亿元。这只是全中国的一个缩影,全中国几乎到处都有建筑工人的身影。但是,建筑产业的发展终究会回归到理性,随着国家各种调控措施的出台,建筑企业将迎来新的洗牌,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越能在未来占得先机。毫无疑问,在以人为本的二十一世纪,建筑专业人才的数量及素质高低将会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目前的主要来源是学校,其次是社会,但是市场究竟需要多少人才,又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课题,本文通过走访多家建筑企业以及不断的网络查询,对此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将其总结如下。

1建筑人才市场需求调查

总上个世纪末开始推行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国内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培养的大学生规模有了数十倍的增加,这也带来了就业难的问题。从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建筑等五类专业人才最为抢手。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人才市场的数据显示,通过对2012年就业实名制数据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数据汇总和分析得出,2012年人才供求比例为1∶3.02(1个岗位3.02人竞争),供求相对比较稳定。相比较而言,建筑类企业人才需求量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岗位最多。据了解,2012年自治区本级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人才现场招聘会36次,共组织用人单位2919家,提供就业岗位84034个,参会求职人数194650人次;办理网络招聘3818家,提供就业岗位63216个,人才网络会员投递简历求职人员93446人次。根据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数据汇总,针对用人单位岗位专业需求来看,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占第一位,需求岗位17152个,占全部岗位需求的11.65%;土建类占第二位,需求岗位16720个,占全部岗位需求的11.35%;机械类专业排第三位,需求岗位13337个,占全部岗位需求的9.06%;电子信息类排第四位,需求岗位12584个,占全部岗位需求的8.55%;经济学类排第五位,需求岗位10970个,占全部岗位需求的7.45%。

由此可见,建筑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这也需要我们更好的对人才加以培养,才能真正促进学科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2人才培养分析

2.1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任认为应该采取“多岗一体”的培养模式,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能在建筑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工作的技术与管理人才。

2.2能力培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对建筑工程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基本能力

具有正确识读土建专业施工图的基本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具有一般建筑构件计算、设计和验算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处理施工技术问题及事故的能力;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工作的能力;具有一、二个主要工种操作的技能;具有工程项目招投标和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2)专业能力(指单项能力)

2.工程项目资金控制能力;

3办理建安工程竣工结算与进行工程索赔的能力;

4.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的能力;

2工程施工员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现场管理工作1.独立承担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能力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3.组织施工能力

4.工程成本分析能力

5.编制施工方案能力

6.微机应用能力

3工程造价审计员从事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工作1.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管理软件应用的能力

2.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实务的认知能力

3.应用预算软件编制建筑工程计价文件的能力

4.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5.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成本)审计能力

6.预算编制能力、投标策划能力

7.工程索赔能力、档案管理能力。

4工程监理专门从事工程项目质量第三方监理任务;

1.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2.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管理的能力

3.计算确定建安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的能力

4.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措施技术认知的能力;

5.监理工程师的施工组织

(3)综合能力

具备从事建筑、装饰、安装预结算编制工作的能力;具备协助建筑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计价与工程预结算审查等工作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编制建筑工程、水电安装工程预算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从事工程施工资料与工程经济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备参与工程投标,编制招标投标文件的能力;具备参与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的能力。

结束语

企业的发展最终会成为资金、规模、效益、人才等的竞争,但最终还是会演变成人才之间的竞争,可以说,不论是谁只要掌握了优秀的人才资源,那么未来的竞争中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国外太多优秀的企业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希望国内的各大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能抓住契机,努力培养,为建筑企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建筑产业长久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邢双军,方勇锋,陈跃.以能力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02)

[2]刘甦,赵继龙,仝晖,张建华,江海涛.面向区域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07)

[3]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

[4]谭勇.河南省截至目前共有建筑劳务从业人员650万人.河南日报.2012.

篇8: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1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地板部分的热传导分析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中,敷设地暖热水管的地板部分就相当于传统采暖方式中的散热器,如何保证热媒热量能按照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传导至采暖室内空间,是地板辐射采暖系统能否实现正常供暖的关键之一。

1.1 地板辐射采暖地板部分的构造

按照地板辐射采暖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板部分的构造如图1所示。

1.2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地板部分热传导分析

按照地板辐射采暖设计要求,热量的传导应该是由热水管开始由下往上单方向传递,从图1构造分析,要想实现热量的单方向传递,首先,处于热水管底部的隔热层要起到隔热效果,阻止热量向下传递;其次,热水管本身要有良好的热媒传输效果,在系统寿命期内保证热媒传输通畅;再次,地板最上层的装饰地板不仅受热变形量要小,还要有良好的散热功能。通过以上热传导分析以及日常的工程经验,系统安装完成后,能否达到设计采暖效果,通常有两方面的因素起关键作用:1)系统施工质量;2)主要材料的材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探讨如隔热层,热水管、装饰地板等地板构造部分中所用的主要材料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这些材料等方面的问题。

2 地板辐射采暖地板部分的主要材料对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

2.1 隔热层对系统的影响以及隔热材料的选择要求

隔热层处于地暖系统地板构造的最底层,其作用就是阻止热量向下传递,使热量向上单方向传递,起到最大限度使用热量的效果。所以,要求隔热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隔热层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来承受上部荷载。隔热层隔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采暖效果,所以隔热材料的选择很关键。我公司对市场上的3种隔热材料进行了调研:1)聚苯乙烯泡沫板;2)挤塑聚苯乙烯板;3)水泥发泡,三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性能和价格也差距不小。

在我公司开发的某高层住宅的地暖施工中,依据各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选择使用聚苯乙烯泡沫板作隔热层,其导热系数是0.040 W/(m·K),隔热效果较好,隔热层厚度相对较小,施工起来简单方便,是一种使用起来比较成熟的隔热材料,但在施工过程和售后服务中也发现这种材料存在不少缺点。首先是抗压强度较低,易被压缩变形。在上部豆石混凝土自重以及地板以上部分动荷载、静荷载的作用下,特别是居室装饰过程中,聚苯乙烯泡沫板易被振动、压缩而产生变形,如图1所示构造,聚苯乙烯泡沫板变形后,其上部的豆石混凝土也将受到影响,将会随着聚苯乙烯泡沫板的变形而出现局部鼓包和空洞,影响采暖效果。当然,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极少数的,但是一旦发生很难处理,会给业主和开发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另外,工程实践中还常用到其他两种隔热材料,一种是挤塑聚苯乙烯板,是一种抗压能力相对较高又轻质的隔热材料,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隔热材料。有资料显示,与聚苯乙烯泡沫板相比,其导热系数相对较低,抗压强度也有提高,受压变形量小,但是价格较聚苯乙烯泡沫板高。另一种是水泥发泡隔热层,导热系数较聚苯乙烯泡沫板高,隔热层的厚度也比聚苯乙烯泡沫板厚,水泥发泡要现场施工,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但抗压强度高,变形量很小,也是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多的一种隔热材料。

2.2 地暖热水管材料的选择要求

地暖热水管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系统的热媒传输与散热部分,将低温热水传输到采暖系统的末端,其主要要求是热阻小,导热好,长期使用仍能保证热媒传输通畅。用于地暖的热水管管材的选择应根据系统的使用年限要求、热媒的温度、系统工作压力、系统水质、管材的使用条件与环境、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等因素综合考虑。我公司对用于地暖系统的几种管材进行了调研,分别是:过氧交联聚乙烯管(PE-X-a)、硅烷交联聚乙烯管(PE-X-b)、无硅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非交联聚乙烯管(PE-RT)等等。这几种管材在工程实践中都有运用,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选择管材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我公司开发的某高层住宅地暖系统采用的是PE-X管,导热系数为0.41 W/(m·K),实践证明,PE-X管具有力学性能好、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地暖管材,但其热塑性能不明显,特别是售后维护很不方便。

与PE-X管相比,PP-R管耐高温性和力学性能好、热塑性较好,但是耐低温性能较低;PB管力学性能优越,但其价格同比最高;PE-RT管是一种力学性能稳定的中密度聚乙烯管,韧性好,可以用热熔连接与修复,施工、维护起来方便快捷,但由于其上市时间短,目前市场上运用不是很广。

另外,根据工程经验,选择管材还要考虑地区因素,特别是北方采用集中供暖的地区,往往是一个集中供暖站服务的区域相对较广,供热系统的运行压力与供水温度变化有较大幅度,对热水管及其管件的要求都高,所以选择管材时不仅要考虑热阻小,导热好,还要考虑管材管件的承压能力与抗低温脆裂性能等等,以保证系统在经历热环境的反复变化后,热媒仍能传输通畅。

2.3 装饰地板对系统的影响以及材料的选择要求

装饰地板处于地板辐射采暖地板部分的最上层,按照系统的设计要求,整个地板就是热辐射面,系统通过地板面均匀散热,从而达到采暖效果。根据这种采暖方式的特点,系统对装饰地板的材质也就有特殊要求。首先,装饰地板要能适应温度高低的反复变化,热稳定性要好,变形量要小;其次,要利于热传导,热量的传递要均匀,同时随着温度升高甲醛释放量要达标。

另外,装饰地板在安装前对已经敷设好的地暖系统以及下部的地板构造部分也有严格要求,在装饰地板安装以前,必须对热水管进行通水加温试验,保证不渗不漏,并保证如图1所示的地面层(找平层)、防水层干透后,才可以进行装饰地板施工。

3 结语

隔热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隔热效果,要求有一定的强度来承受上部荷载;地暖热水盘管作为主要散热部分,要求热阻小,导热好,热媒传输通畅,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系统的使用年限要求、热媒的温度、系统工作压力、系统水质、管材的使用条件与环境、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所处的地理区域等因素;装饰地板要求热稳定性好,变形量小,甲醛释放量要小。目前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方式正在逐步被市场接受,用于地热采暖的材料也五花八门,并且还在逐步增加,在选用时一定要结合多方面因素慎重选择。

摘要:重点针对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材料选择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地暖的采暖原理及热传导分析,主要探讨了隔热层,热水管,装饰地板等主要材料对系统的影响,以及这些材料的比较和选择。

关键词:地暖,主要材料,管材,隔热材料,装饰地板

参考文献

[1]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2]JGJ 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S].

篇9:关于南方的地暖市场的需求分析报告

关键词:住房消费;需求特征;调控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urban housing system reformation,the housing market demand raise rapidly. The supply of the housing market is lack of flexibility in a short time,so the housing price trend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housing market demand. In this paper,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mand in housing consumption market and the housing asset market at this stage,point the effects on the housing market by different needs of the people’s behavior,then give some advice on housing market regulation.

Key Words:housing,demand character,regulate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0-0064-04

1998年住房制度深化改革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住房市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6平方米,居民住房需求水平和居住质量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这一阶段也是我国住房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从1998年的10827万平方米增长到2010年的90625万平方米,年均增长19.4%;商品住宅销售额从1998年的2006.9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3953.3亿元,年均增长29.3%。由于住房市场供给短期内缺乏弹性,因此短期内住房市场价格走势和市场需求的旺盛程度有关。当前我国住房市场需求非理性程度较高,研究需求群体内部不同类型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其对住房市场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对于从需求治理出发、弱化市场正反馈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市场需求主体购买住宅的目的,可以将住宅产品需求类型划分为三类:自住需求、投资需求和投机需求。2010年以来,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使得住房市场投资与投机性需求得到了有效抑制,因此在限购限贷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今后一段时间内住房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自住型的消费需求。

一、住房消费市场

(一)自住需求

自住需求是指购房者的动机在于满足自身的居住需要,包括无房户解决自身居住问题需要而产生的购房需求和有房者因为改善自身居住条件而产生的需求。进一步自住需求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购房需求呈主动性,居民主动地解决住房问题。比如新成立的小家庭买房、毕业几年有一定积蓄不愿再租房的工作人群买房,或者为了改善和提高住房条件主动购买住房等;第二类需求是被动的,购房者从自身意愿出发并没有买房需求,但是因为城市规划和房屋拆迁导致居民原有住房不能使用进而“不得不”购买住房。如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外延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征地引起的居民大量动迁等。自住需求购买住房时的成本收益分析和消费者购买其他普通商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需求方主要是依据家庭收入水平决定的购买能力以及住房产品的性价比来决定购买行为。

(二)住房消费市场与住房资产市场

分析住宅市场上各种需求类型,以自住为目的的住宅购买形成了住房消费市场,而无论是住宅投资还是住宅投机,只要购买目的不是为了自用而是为了获得收益,就形成了纯粹的住房资产市场。

住房消费市场和住房资产市场分别对应住房自住需求和住房投资或者投机需求,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和重叠的关系。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其购房需求往往是自住和投资需求的综合体。初次置业阶段选择的住房不仅是为了解决自身居住问题,还希望通过强制储蓄的方式使得自己在将来的二次改善型置业中具有一定的积累;改善型的置业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居住质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资金的保值增值。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市场存在过度的暴涨、房价产生较大泡沫空间时,原有的理性投资行为可能向投机行为(从某个角度看,投机行为的产生也基于理性的套利)转化以获取短期内更高额的利润回报,这种市场的叠加性使得住房市场需求分析更为复杂。

由于住房消费市场需求方的购买目的是追求自身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无论是首次置业、改善型置业还是被动型的置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出于生活居住和使用的目的而进行的购买,此类群体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整体上看具有一定的刚性特征。

二、首次置业群体需求特征

(一)首次置业型需求的购买成因表现多样化

第一,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新增人口进入城市增加了住房需求。除了城市户籍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潜在需求外,流动人口的增加也是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1号公报显示,全国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1亿人,增长81.03%。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来人口的比例接近40%,在此群体中产生的定居型人口的首次置业需求不可忽视。他们的购房成因也各不相同,有的购房者是为了解决城市户口(如武汉市自2008年规定在武汉市中心城区购买住房面积超过10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50万元,在远城购买住房面积超过90平方米和总价超过30万元的购房者可按有关规定在项目所在地办理武汉市入户手续,目前很多城市均有此类政策),有的购房者是为了子女入学,有的则是从社会保障养老角度的考虑。

第二,新婚人口增长是首次置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特有的文化背景,成家过程只要能力许可通常会购买住房,这使得首次置业需求的购买意愿是很强的。从需求规模看,新婚人数主要受到出生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时期,这一部分的需求规模总体趋势比较稳定。据统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平均每年结婚人数达1000万对以上,这部分需求的刚性比较强,需求价格弹性不高。从人口年龄分布数据来看,70后人口总量为2.17亿,80后人口总量2.22亿,90后人口总量为2.03亿,婚龄人口基数较大。

(二)首次置业型需求的年龄层次较轻

由于婚龄人口的购房比例较高,使得不仅在首次置业型需求中、甚至在整体住房市场需求中,购房人的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光大银行2010年的住房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首套房贷款者的平均年龄为27岁,而在2008—2010年中,英国首次购房者的平均年龄由33岁上升至37岁,日本和德国为42岁,美国首次购房年龄也在30岁以上,我国住房市场首次置业型需求的年龄比发达国家要快一代人的时间。上世纪70—80年代婴儿潮期间的出生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提前进入置业阶段,使得首次置业需求集中在这一阶段实现,加大了市场需求压力。

(三)首次置业型需求的后验性较强

住宅产品是典型的后验性商品,首次置业型的消费者在住房购买前缺乏足够的消费体验和消费经验来对其质量和功能进行准确判断,再加上我国目前住房市场以期房预售的形式为主进行销售,消费者在购买时,住房产品还未被生产出来,因此首次置业型需求的定位较为模糊,购房者往往只考虑了住房价格、住房面积和房型,而对住房背后的区域属性、城市公共产品背景的考察不足,因此在大城市出现了很多首次置业型需求买房后由于交通不到位、小区周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足而继续租房消费的行为。当这部分群体收入水平提升后,加上有首套房置业进行的有效资金沉淀和积累,出于改善目的进行的购房行为就非常普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住房市场改善型需求的产生存在较强的现实基础。

(四)首次置业型需求的产品选择范围较少

首次置业时,购房者大部分是年轻人。受收入水平限制,其在住房产品选择上倾向于中小户型。但是住宅市场上,开发商提供的产品类型里中小户型占比较低,在2006年的“90/70”政策执行后,中小户型比例略有上升。此类细分市场产品供求的不平衡,直接造成了同一区域内中小户型住宅的定价要高于大户型。特别是近年来大中城市住房价格飞速上涨,在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由于中小户型供给的短缺,2003—2009年间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首次置业型需求的消费偏好经历了从增量市场开发的中小户型、城市存量市场成色较新的二手房、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设的老公房的转变。因为供给的有限性和需求的集中性,中小户型在住房增量市场和住房存量市场都出现了较快速度的上涨。

(五)首次置业型需求实现中的代际支持现象非常明显

首次置业型需求方购房年龄的年轻化使得在购房时,即使购房者收入水平不错,但由于工作后的积累时间较短、首付能力不强,单凭个人能力在住房价格上升的过程中难以承担相应的支出。因此,大部分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在购房时获得了来自上一辈老人的支持,新婚家庭通常双方父母都会在首付乃至贷款偿还上对子女进行帮助,使其实现住房的提前消费。

三、改善型置业群体需求特征

改善型的置业需求由于是在个人或家庭的基本居住需要得以满足后产生的,因此在需求实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首次置业型需求有一定区别。

(一)改善型需求的支付能力较强

由于改善型置业是在拥有了一套或者数套住房的基础上进行的,此类需求者家庭整体收入能力处于社会中等水平以上,家庭的财富积累能力和理财意识相对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已经拥有的住房可以通过存量市场交易变现,也增强了其支付能力。2010年二套房政策重新收紧以来,据中原置业对所代理楼盘的销售情况的统计调查,二次置业者在2010年4、5、6月份选择一次性付款的比例分别为34.2%、48.7%和44.0%。在较强的支付能力支撑下,即使政府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也难以达到对需求的全面抑制。

(二)改善型需求的购买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居住水平和进行预防性储蓄

改善型置业需求的实现一方面在于原有住房不能满足其新的居住需要,比如住房面积相对家庭人口数量偏小、住房户型不合理、交通不便等,另一方面,居民预期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强,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预期支出在不断扩大,而经济高增长情况下的货币贬值又在侵蚀着居民储蓄存款,因而大部分的居民都将住房购买作为了防范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预防性储蓄手段。从这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的改善型置业需求的刚性较强,在通胀预期加强的背景下很难抑制这类需求的实现。

(三)改善型需求中异地置业比例不断提高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型需求呈现置业异地化的趋势,购房者在其户籍和工作地点所在地已有住房,但选择在其他城市再次置业。异地置业的典型趋势:一是集中在自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旅游城市,置业者购买此地住宅作为自己的休闲住所。二是体现在资源高度集中的一线城市。我国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平衡,好的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都集中在一线城市。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剧,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家庭选择在资源优化配置城市购房的比例在增加。

四、被动型置业群体需求特征

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会加大对城市存量土地的整理力度,对一些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不符、经济价值未得到有效体现、居民居住条件恶劣的项目进行拆迁。如表1所示,目前我国存量住宅中1995年后建成的住宅占比非常低,大量的城市住宅供应时间集中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房屋大多为砖混结构、建筑质量一般,并且以多层为主,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通过拆迁来整理出新的城市建设用地非常必要。在住房市场上,因为城市拆迁而产生了大量被动型置业需求。

(一)被动型需求刚性特征明显

因为拆迁而产生的住宅市场置业需求呈现出较强的刚性特征,普通被拆迁居民原有的居住场所已经被拆除或即将被拆除,必须另外找寻安家的住处。目前普遍采取的是货币化的拆迁补偿方式。在接受拆迁补偿后,居民选择租赁方式进行住房消费的非常少,基本上都是重新购买住房。城中村改造或者居民私房拆迁面积较大、居民获得拆迁补偿款总额较高时,购买自住所需要的居所后,多余的补偿资金大部分也是选择购买住房,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由于被动型需求刚性特征明显,因此当城市拆迁规模扩大时,会立刻放大当期市场需求,当期的市场住宅供给水平却缺乏弹性,容易造成市场的不平衡,住房成交量和住房价格短期内迅速上升。

(二)被动型需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住房市场被动型置业需求的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以武汉市为例,2009年武汉城中村及旧城改造的拆迁量达到了1500万平方米,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峰,全市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共涉及70多个项目。2009年武汉市住宅竣工面积为824.58万平方米。在多方需求支撑下,2009年武汉市住宅销售面积达到1041.39万平方米,比2008年提高52.4%。被动型置业需求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住房市场整体需求的刚性一定程度得以增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被拆迁家庭需要购买住房,投资投机型的需求也进行住房购买,需求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住房市场的调控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结论与建议

住房市场需求的旺盛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在住房制度有效改革和住房市场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住房消费市场需求和住房资产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住房消费市场近年来首次置业需求、改善型需求、被动型需求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在预期价格上涨前提下的需求价格弹性较低,住房资产市场投资投机型需求也非常旺盛,加剧了所在区域的住房市场供给压力,同时还对自住型需求产生挤出效应,促使住房价格进一步上升,住房市场内部呈现严重的非均衡发展态势。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住房市场总量和结构的非均衡发展与整体市场需求过于旺盛有着密切关系。当前调控背景下,住房投资市场需求得到有效抑制,但通过分析住房消费市场需求主体行为特征,可以看到首次置业和被动型置业的需求呈刚性,且2003年后这部分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增加和土地短缺格局而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改善型需求在当前经济大背景下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均较强。因此对于因自住型需求过于旺盛带来的住房市场非均衡发展问题,要建立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基础上来进行。首次置业者之中有足够支付能力的需求者可以选择购买住房,而对于支付能力不足的需求者可考虑通过合理改变居民的置业心理以及提供保障性租赁房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于改善型置业者,通过金融支持其依靠自身力量来购买住房;对于被动型置业者,则需要政府合理制定拆迁计划,不要让这类需求集中在短时期内爆发,此外可以考虑以回迁方式而不是完全货币化补贴的方式来进行拆迁。

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是市场均衡发展,努力保持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的基本平衡。在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要达到这一调控目标,一方面应对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坚持市场化方向,利用市场手段将部分有效需求转化为潜在需求或者放缓需求的实现节奏,而更为重要的方面还是在于提高市场有效供给,以供给的增加来保障居民住房消费权利,真正达到居者有其屋,从而促进住房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难点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1,(1).

[2]李涛.房价波动的需求变异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2010,(8).

[3]李云山.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特征及其宏观调控需求[J].金融发展研究,2008,(1).

[4]樊雪志,董继华.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5).

上一篇:学习总结:党校学习总结下一篇:研究生申请人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