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清明前后对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2024-05-21

武汉:清明前后对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精选2篇)

篇1:武汉:清明前后对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清明扫墓高峰将至,适逢市民踏青赏花季节。3月19日,武汉交管部门宣布,对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具体为:

清明节前后的3月22日、23日、29日、30日,4月5日、6日、7日这7天,每天7:00至15:00,通往扁担山墓区的汉阳大道(龙阳大道至三环线),以及通往石门峰墓区的森林大道(青王路至光谷四路)禁止机动车通行,公交车除外;

通往八叠山墓区的316国道(苏家墩至左庙路)只允许机动车由西向东(苏家墩往左庙路方向)单向通行,公交车除外;

墓区周边,青王路(武东路至珞喻东路)禁止载货汽车通行;百合路(光谷三路至光谷四路)、光谷四路(森林大道至百合路)、森林大道(光谷三路至花山大道立交)禁止车辆停放。

樱花节期间的3月22日、23日、29日、30日,4月5日、6日、7日、12日、13日这9天,武汉大学周边通往景区赏樱的主要道路,每天9:00至17:00,途经珞狮路(珞喻路至洪山侧路)、洪山侧路(珞狮路至东三路)、东三路(洪山侧路至八一路)、八一路(东三路至珞狮路)的机动车,需按车牌尾号分单双日通行,公交车、出租车除外。

珞珈山路(珞狮路至武大牌楼)、八一路地下通道辅道禁止机动车通行,公交车除外。珞狮路(珞瑜路至洪山侧路)一律禁止车辆停放。

东湖景区,3月22日、23日、29日、30日,4月5-7日、12日、13日、19日、20日、26日、27日,5月1-3日,共 16天,每天的9:00至17:00,沿湖大道、东湖东路、东湖南路组成的环湖道路,以及卓刀泉北路(东湖南路至八一路)、鲁磨路(植物园路至东湖东路)、植物园路,机动车按车牌尾号分单双日通行,公交车、出租车及旅游大客车、外埠小客车除外。

篇2:武汉:清明前后对相关道路实行交通管制

影响城市交通干道噪声的因素很多, 除了交通车辆自身产噪因素外, 还与其车辆类型、车辆运行、是否鸣笛、车速高低、道路及路网状况等情况有关。因此, 从交通噪声治理上可采取工程降噪和行政管理降噪降低交通噪声的影响, 前者包括生产低噪声车辆, 道路改造、建设城市绕行公路、设置声屏障等;后者即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实施必要的标准、法规, 诸如城区道路实施交通分流管制, 禁止鸣笛和限制车速等办法, 来降低城市交通干道噪声。

笔者通过对广元市2006年~2007年交通干道交通车辆分流管制以及城市部分道路改造所造成的噪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探讨城市交通分流管制及道路改造对交通干道噪声的影响。

2 广元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情况

广元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情况见表1, 其中1#至8#点为1994年~2005年设置的城市交通干道噪声监测点位, 每年6月测量一次;9#~11#为2006年起新增交通干道噪声监测点位, 从2006年起1#~11#点每年上下半年各测量一次。

3 交通分流管制对城市交通干道噪声的影响

表2为广元市城区2006年至2007年交通干道车流量监测结果统计, 表3为广元市城区管制道路与未管制道路之车流量相关参数分类统计。

由表2和表3可看出, 受管制道路平均车流量大于未管制道路, 但其大型车比例却远低于未管制道路, 2006年~2007年, 五条受管制道路大型车比例在1.49%~6.65%, 平均为2.24%~4.61%, 6条未管制道路大型车比例在1.32%~19.01%, 平均为6.89%~10.58%, 受管制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除2006年上半年高于未管制道路外, 其余时段均低于未管制道路。

再由表3分析, 在城区道路上, 凡机动车辆未进行交通分流管制的道路其超标率除2006年上半年为66.67%外, 其余时段均为100%, 大型车比例较高, 而且大型车比例越大, 噪声级就越高, 如南环路、瞻凤路、蜀门北路二段的全部时段, 利州东路二段 (东坝粮库) (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上下半年) 、电子路 (2006年下半年) 和苴国路 (2006年下半年、2007年上半年) , 大型车比例均在7.21%以上, 大型车的比例与噪声级有很强的相关性。其中南环路、瞻凤路、蜀门北路二段在2006年至2007年大型车比例为9.46%~19.01%, 完全处于交通车辆未分流管制状态, 因此2006年与2007年上述三条道路噪声级均呈不同幅度的超标。

而对利州东路二段 (东坝粮库) (2006年上半年) 、电子路 (2006年上半年、2007年上下半年) 和苴国路 (2006年上半年、2007年下半年) 3条未管制道路由于各种原因大型车比例在上述时间里为1.32%~4.61%, 形成了事实上的车辆分流管制, 在此情形下, 交通噪声相对较低, 其中利州东路二段 (东坝粮库) (2006年上半年) 和苴国路 (2006年上半年) 其交通噪声达到标准要求 (低于70.0 dB (A) ) 。相反, 上述三条道路在其余时段, 因为大型车比例增加, 噪声级也随之增加, 以至全部超标。

对交通车辆分流管制的道路噪声分析:大型车比例在1.49%~6.65%, 声级除2006年下半年超标率为40%外, 其余时段均为60%。超标的如利州东路一段 (广元纸厂) 、蜀门北路一段的全部时段, 滨河北路 (2006年上半年、2007年上下半年) , 未超标的有利州东路一段 (市国土局) 、蜀门南路的全部时段, 滨河北路 (2006年下半年) 。经分流管制的道路噪声超标与否与车辆分流管制的力度、车流量大小、道路形态、路面状况、车速高低、是否鸣笛等情况有关, 原因比较复杂。

根据以上分析说明, 在车流量、道路等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凡认真进行了交通车辆分流管制的道路噪声级有可能超标, 而未进行交通车辆分流管制的道路噪声级肯定超标。

其次, 降低交通干道运行的大型车辆数量和比例是降低交通噪声的必要条件, 因此要求建设城市绕行公路, 合理规划交通布局, 避免过境大型车辆在城区道路上行使。

4 城市道路改造对城市交通干道噪声的影响

2006年末广元市部分城市道路改造竣工, 改造的道路包括利州东路二段、利州东路一段、滨河北路和电子路。道路改造项目有道路模板改造、加铺改性沥青、下水管道、通电线路、通水管道以及各路口加设交通控制红绿灯、行人行车标志、绿化等等。城市道路改造涉及到我们五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 分别为利州东路二段 (东坝粮库) 、利州东路一段 (广元纸厂) 、利州东路一段 (市国土局) 、电子路 (东城宾馆) 和滨河北路 (市设计院) 。

图1为广元市2006年末上述城区道路改造竣工前后各路段交通噪声声级变化, 表4为2006年末上述城区道路改造竣工前后其交通噪声各参数统计。

由图1看出, 2007年上半年在上述城市道路改造后, 在车流量平稳或增加的情况下, 上述四条道路五个监测点噪声级有四个较2006年下半年有所下降, 但到2007年下半年五个监测点噪声级又全面上升, 接近甚至超过2006年下半年, 究其原因为各路段大型车比例上升, 分流管制力度下降所致。这从表4也可明显看出, 两年内各路段车流量、大型车流量及其所占比例逐步增加, 至2007年下半年大型车辆所占比例已达到7.14%。

通过以上情况说明, 一定的城市道路改造对降低城市的交通噪声有一定效果, 但它不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下降的必须条件。因此, 我们在城市道路改造的同时, 须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通过严格的行政监督管理才能促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标现象得到扭转。

5 结语

(1) 建设城市绕行公路, 合理规划交通布局, 避免过境大型车辆在城区道路上行使, 是城市交通干道交通噪声下降达标的基础。

(2)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的监督管理, 严格实施城区道路交通车辆分流管制及禁鸣、限速等措施是保证城市交通干道噪声下降达标的必要措施。

(3) 一定的城市道路改造对降低城市交通噪声有一定效果, 但不应作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下降的主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技术政策编制组.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征求意见稿) [R], 北京:国家环保总局环境标准研究所, 2006.

上一篇:药师规范化培训下一篇:拾起记忆中的珍珠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