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2024-05-09

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通用9篇)

篇1: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一、国企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途径探索

企业管理的创新需要精确的找到管理上的切入点,创新管理应该在关键环节进行攻关。管理观念的革新是国有企业面对的重要关隘。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推动了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西方学者对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较早,结合公司的实际,探索其管理创新模式的路径,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增瓦。第一,重视战略思维。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管理三维一体。战略性思维是指个体或群体,从本质上、前瞻上、准确而全面的把握事物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实现某重大问题的分析、解决。企业战略思维的创新第一位要有战略前瞻,根据国际发展、需要,创新企业管理。例如,我企业以“让您的品牌走向世界”为口号,走出了其国际战略发展的第一步;其次,战略竞争力的培养,世界企业的竞争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为动力的,战略竞争力的培养是企业目前的重中之重;最后,进一步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度,提高品牌的软硬实力。第二,构建生态竞争理念。生态企业是指企业与环境、人和谐发展的关系。生态不是仅仅调节企业与生产环境的关系,降低造成的污染。企业如同人和其他生物一样,是一个“群性”的概念,脱离群的类是无法生存的。企业之间按照一定的企业规则,自觉的组成“企业共同体”。企业应该打破常规竞争体制,形成竞争与合作同一的理念,即:在竞争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企业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分享技术、信息、物质等。第三,人本管理与科学管理并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基督教人性本恶的基础上,提倡科学管理;中国家族企业在儒学文化的基础上提倡人本管理;步入20世纪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向我国学习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在中西方企业管理中呈现出优势。企业在创新管理中,应该注意:首先,以人为本,关心职工、关注职工、满足职工、理解职工,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其次,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调整高精尖人才的配置比例,培养人才全面发展,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最后,科学与人本相结合的奖惩机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与职工激励,在惩罚过程中也要尊重职工,形成良性的奖惩机制。第四,制度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环节,是解决企业采购、销售、市场资源分配的问题。制度创新是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推行的重要管理创新,希望以此使增强企业活力、自我发展、自负盈亏。企业的制度创新启动较早,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企业面对世界市场,如何发挥行业优势,建立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必须深化管理制度创新,如: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决策与执行机构的高效运作,进而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综上所述,在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新时期,企业面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双重挑战,自我改革、自我创新,是应对外来挑战的有效方法,但是适合国有企业的创新管理却还在摸索进行中,希望管理创新能给国企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活力。

二、目前国有企业管理中的“优”与“劣”

国外资本主义企业起步较早,管理日趋成熟。国内诸多企业在革新管理模式的同时,注重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国际管理大师熊彼得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最后,企业管理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科技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同样,在深度和广度上,企业管理对信息化的以来程度越来越大。例如,我公司在开始实现信息化管理,基本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在业务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创新管理中的“绊脚石”创新型管理在理念上具备先进性,在配套设施上却不需要过于繁琐的软、硬件设施。企业的施行过程中,出现了“无所为”的现象,即:不是不能做,而是不去做。究其根源,国有企业本性的遗留占有主要原因。当然,以下因素也影响了创新型管理的践行: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其二,竞争意识不能深入人心,无法全面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其三,领导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执行力的下降;其四;与创新管理配套的奖惩机制缺乏。创新管理在实践中能不能转化为实际应有的利润“催化剂”,在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在于企业职工面临的生存境遇。管理机制的创新是有一定风险的,其关键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企业和员工息息相关的生存境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创新管理构建中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说明我国企业创新管理还处于低级阶段,先进化水平不够。这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造成的。当然,成绩是要肯定的,不足是要正视的,创新是要推进的。所以,构建和完善企业管理创新机制,是目前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企业管理创新机制建立面临的挑战

通过分析企业创新管理中的“不和谐”因素,进而考虑在创新机制建构过程中的风险预见。长期以来,企业受计划经济模式和高度集中管理模式积淀的影响,对企业管理创新造成了观念上、制度上的阻碍。然而,企业生存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的创新;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也要求企业创新势在必行。企业创新管理可预见的风险有:第一,新旧管理观念的冲突。前文已经言明,国有企业在世纪初已经开始接触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但是,国有企业的“光环”严重阻碍了先进管理理念的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企业的竞争意识、国际意识、经营理念、品牌意识等与时俱进。新观念的突然引入,与传统计划经济遗留造成了明显的矛盾。第二,宏观管理的非科学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得以长期存在的保障。某些企业在施行管理改革过程中,没有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反而企业销售额开始下降。改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动力的源泉。企业管理甚至企业存在受到挑战,是管理非科学性造成的,体现在:①企业战略前瞻与发展环境的适应性;②企业战略的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③企业战略前瞻与战略管理能力的矛盾;④企业战略价值导向的非科学性。第三,企业组织领导层面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组织上,改革仍是未完成时,具体表现在:①企业管理组织管理权模糊,行政与市场界定含混;②职业化、专业性组织管理人才的匮乏;③管理层面机构叠置,管理人员权利交叠,执行过程阻碍较大;④奖惩机制的滞后性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性并存。第四,信息化管理面对的主要问题。国有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起步相对较早,然而,信息化管理投资成本过大,且在隐私权、知情权等法律层面的诸多问题,是信息化的推进甚慢。创新管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企业实行信息化管理面临以下几点难题:①企业前期论证与后期管理的冲突;②国内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不足,国外管理系统价格昂贵且技术上也缺少专门人才;③管理理念的落后是主要制约因素。第五,构建和完善企业文化面临的挑战。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标识,是企业在业界范围得到认可的主要依据,也是企业发展的点滴记录,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在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发展可预设性的问题集中于:①企业文化深入人的程度不够深入;②企业文化流于形式现象滋生;③企业文化把握程度不够精确。

 

篇2: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摘要: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着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是企业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保证。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就新时期下企业如何创新行政管理发表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创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行政管理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但是就我国一些企业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行政管理的要求,创新企业行政管理路径势在必行。

一、行政管理概述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问题,总结出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中从事行政管理的部门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对企业日常进行进行管理和调控的一种行为。行政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经过企业经营者授权才开展的,其主要目的是制定规划企业发展方向。

二、企业行政管理现状

虽然当前很多企业都深刻意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行政管理工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

(一)行政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也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但是依然个别企业沿用的是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将主要精力用于追求盈利,过于的重视生产和市场扩展,对于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视力度相对偏低,没有认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不知道企业行政管理对于自身的市场发展具有多大的影响。相比于企业在其他方面的投入而言,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投入就相对偏少,行政管理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弱化,行政管理理念落后,影响了行政管理价值发挥。

(二)行政管理方式落后

虽然现代管理理念早已形成,并且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始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但是我国依然有个别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依然落后,没有实现行政管理模式的而转变,在行政管理过程当中一味的以制度“压人”,显得过于死板和机械化,缺少人情味,容易引起员工的抱怨,降低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让行政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行政管理体制落后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行政管理体制的构建上,还显得较为落后,例如: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未同国家法律的相关规章制度联系起来,虽然不存在与法律相对抗的现象,但是对企业法治的推进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再者就是行政管理制度的市场化适应性相对偏低,显得过于封闭在自己的小环境当中,跟不上市场环境的整体趋势。

三、新时期创新企业行政管理路径

(一)树立现代化政管理理念

首先,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构建,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深刻意识到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行政管理给予高度重视,提高行政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加大对应的物质、人才投入力度,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其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化行政管理理念,增强行政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在引入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起对目标管理模式和绩效管理模式的创新引入,这不仅能够能够更好的推动企业后期管理和生产行为,同时也有利于对行政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在对目标管理进行引入之前,首先应结合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對市场情况做出相应调查,基于市场使用率的前提下,明确企业后期在市场中的实现目标,同时对企业的工作重点进行改善。除此之外,在行政管理期间,目标管理模式的`作用也相对较为明显。另外,在行政管理期间,目标管理模式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在不对当前行政管理行为进行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拟定相应管理目标,以事故解决率以及风险控制程度等为标准来进行合理评价,可有效推动行政管理部门不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更好的实现对企业的有效管理。

(三)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第一,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的技术体系。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行政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落实、持续推广,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撑非常有必要。例如:采用计算机自带的ECXEL软件来实现对日常管理工作的记录,记录内容应当包含负责人、问题表现、引起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相关内容,再将这些信息整理到数据库中,不仅能够实现对各方面问题的科学化分析,同时还可为同类问题提供经验参考。第二,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的权利体系。在当前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过程中,经由对企业行政管理框架来进行相应的设计,对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行为规范进行明确表示,确保管理工作的良好操作,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实施。第三,创新和完善行政管理的事务体系。在对行政管理事务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之前,首先应当针对其工作内容进行完善,主要包含会议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完善,确保企业中各项事务的职责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使得工作重点得到明确,进而更好的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若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高度重视行政管理,要改革和创新原来落后的行政管理理念、方式、体制,构建现代化管理机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嫔娟.企业行政管理的创新意义及具体措施[J].经营管理者,(09):111.

篇3: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2012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期,原煤产量保持整体较快增长,煤炭进口再创新高,煤炭行业告别“黄金十年”等。2013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煤炭价格逐渐趋向理性,实现煤炭总量控制有一定难度,铁路煤运紧张局面有待缓解,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日程。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和政策环境改变的形势下,国内煤炭供求仍将较为宽松,国内煤市供需相对过剩的阶段性特征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未来一段时期内煤价上涨力度不会太大,煤炭价格将更趋于理性。

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市场拐点的到来,市场竞争将主要在大型煤炭集团间展开,竞争会更持久、更残酷。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一些效率低、资源条件差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与此同时,国内煤炭市场过去十年那种高投入、高产出、高盈利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煤炭产业将由以往的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黄金十年期间形成的行业格局将逐渐松动,企业间逐步由产量和规模的竞争转向创新能力的竞争。通过管理、技术及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向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多元的增值服务,将成为煤炭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2 矿山安全管理创新

2.1 深塑企业安全文化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基。矿山安全文化内涵丰富,它涉及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安全技能、安全评价,以及安全考核等方面。新时期矿山安全文化的创新应当从宣传教育的阶段逐步转型,力求渗透于矿山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最终实现人料机法环信各个管理系统的良性循环,积极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进而融会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此外,安全文化是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促进内部管理改革,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实现企业愿景的不竭动力。

1)以企业党委、团委、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为组织机构,定期安排培训教育,以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员工安全意识为目的,积极开展内容深刻、形式新颖、载体丰富的安全宣教活动。通过多角度、多途径扩大安全宣教的涵盖面,实现安全宣教的预期效果,最终使企业安全文化真正走进职工岗位中、生产队组内、住宅公寓里,以及职工家属区。

2)依托网络互动平台、期刊报纸传媒、广播电视新闻、户外张贴宣传等企业自身的媒体力量,对形式多样的安全培训和安全实践进行广泛宣传。对特殊岗位、特殊工种的员工进行短期离岗脱产培训和外包学习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办法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通过开展岗位对标、技术比武等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此外,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还需要通过一定硬性管理制度条文的建立来约束和规范,通过多手段、多途径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让企业安全文化在广大员工心中植根。

2.2 夯实安全管理根基

安全管理水平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矿山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煤炭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一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煤矿企业,在全力夯实安全管理根基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发展思路,通过筹资上市、拓宽经营范围、储备接替矿井等形式登上了更高的舞台。

1)构建长效安全管理机制。随着国内各大煤炭企业矿井技改和建设矿井的逐步完成,各种先进的现代化作业方式被广泛应用,煤炭企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构建长效、稳定的安全管理机制成为了新时期各个企业着力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科学、合理的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逐步构成,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技术业务素质、应急处理能力、一线工作经验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同时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迈上更高的台阶[1]。

2)强化安全监察工作职能。安全监察工作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开展安全生产的必要性环节和服务,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而言,过程存在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企业需要着力打造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素质强、工作责任心重的安全监察团队。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思路、探索新方法,理顺安全监察与生产的协同关系,构建安监服务与安全生产的全新理念,积极推行监中有帮、帮监结合的安检模式,严格管控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将事故彻底隔离在企业安检大门之外。

3 矿山经营管理创新

3.1 宏观统筹与科学规划

矿山企业的转型创新与科学发展,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前提。根据宏观发展规划,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制定矿山未来发展战略。在巩固和提高当前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着手未来产能衔接和接替工作。存续企业理顺管理体制,优化现有经营项目,努力开拓外部市场,形成一个具有较大规模的赢利实体,在具体措施上要改革管理体制、经营体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发展能力。同时对人才、技术、设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扩大资源占有率,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框架,实现矿山企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3.2 增强国际经营管理能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的资源配置,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于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同时还要接受国际先进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因此,煤炭企业必须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经营管理能力为切入点,更好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开放式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煤炭企业管理走向国际化已提上日程,国内众多企业将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全球竞争中[3]。知识贮备方面,要不断熟悉国际标准体系和国际营销管理的相关内容;经营管理方面,要建立一套能够准确捕获市场动态、洞悉市场变化的信息处理平台;人力资源方面,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技术硬、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管理模式方面,在积极探索全球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已有的企业管理理念由单一竞争逐步转向竞争合作共赢的新方向。

3.3 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

煤炭企业矿山管理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平台,以地质、采矿和测量等专业技术为基础,利用统计学原理,通过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建模等手段,构建清晰、可视的三维立体厂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和效能的系统分析,优化煤炭开采、生产及洗选设计方案,合理组织流程工艺,实现矿山设计、生产、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4]。由于采矿计划具有动态性,受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设备的折旧、矿山品味的变化,以及自然、社会的不确定因素共同影响,因此煤炭企业要积极开拓发展思路,不断完善管理内涵,加速信息化武装步伐,提高开采计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合理组织生产、提高企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3.4 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市场化的过程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不断地管理创新可以逐步提升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煤炭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来促进自身转型发展。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机整合以后形成的一项或多项在同一领域、同一行业内具有一流水平的明显优势。它是真正优于、高于竞争对手“无法替代”的产品、服务、价值和文化。煤炭企业围绕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个目标,通过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方式、改进生产组织流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打造品牌影响力,在业内某一流程、某一产品、某一工艺、某一区段做到一流水平、无法替代,最终实现自身管理转型创新。

3.5 打造过硬软实力

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亦是一种创新实践。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助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煤炭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行文化强企战略,通过构建和培育卓越的企业文化,力争将企业文化建设提到一个新高度,为企业的转型跨越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实现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意念力、执行力和推动力。煤炭企业的矿山文化建设应以建立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方向作为基础,将培育企业精神作为灵魂来熔炼,塑造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环境作为工作中长期努力的方向。此外,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和开展一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筹办各类课堂讲座、技术传授、文艺宣教和技能竞赛等活动,有助于激励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

3.6 善用资源促转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是矿山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保证。煤炭企业应根据自身矿山的地质构造、自然环境、气候因素等相关特点,通过合理参考和使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工艺和生产经验进行开采生产。严抓经营管理,根据自身特色,合理利用资源,通过有效手段实现矿产资源合理配置最优化。此外,煤炭企业应始终坚持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理念、一种目标、一种战略,切实做好“开发一座矿山,保护一座矿山”,严禁乱采乱挖,严禁矿产资源的低效生产,严禁矿产资源的不良、无序竞争。

4 结束语

在国际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煤炭企业自身只有抢抓机遇、苦练内功、坚持管理和技术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企业健康、持续、全面的发展,实现企业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结合当前国内煤炭市场形势及国家煤炭企业综改政策,对新时期煤炭企业矿山管理的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性思考和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矿山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煤炭企业

参考文献

[1]陈国山.矿山企业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蔡林沁,谢阅,李凤保.基于Web混合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2,15(8):7-8.

[3]李高明.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2011(5):91.

篇4:新时期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浅析

摘 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作为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预算是企业根据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预测情况所编制的预定成本。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尤为关键。

关键词 企业成本 财务管理 成本预算 强化措施

成本是商品价值的体现,相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成本管理是企业针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环节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核算、决策和控制的活动过程,成本预算属于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立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企业成本预算控制和管理,对于保障和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关键意义。

一、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内涵及意义

相对于企业来说,成本预算是企业对未来成本的预计,通常是指企业根据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预测情况进行成本预计和编制的过程活动。所谓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企业根据市场竞争导向,结合企业成本要素与业务流程,通过预算分析和量化编制的形式来预先确定出各成本要素与经营成本的目标值,从而对企业成本实施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式,成本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以企业发展的内外经济环境为基础,围绕企业自身资产成本结构和经济业务活动,对各项成本进行分析预测,然后以预测成本为目标成本并据其针对企业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调整。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实质上就是针对企业成本预算的前后过程进行管理调控的行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过程属于动态循环的过程,具体分为目标成本的制定、分解和落实等相关内容。目标成本属于企业对未来在一定时期内成本预计的最大值。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企业目标成本的编制应基于市场竞争环境及企业自身具体情况来设定预计成本,然后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不同需求将其进行细部划分,按照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任务分配,保障和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整体实现。

成本预算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及多元化,企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合理的降低和控制企业成本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销售等各环节项目成本的合理预算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和调整,通过对成本预算活动执行过程实施监管控制,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科学化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推动企业健康运行。

二、当前企业成本预算存在的问题

当前形势下,受客观因素制约,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出现诸多问题:

1.成本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很多企业在成本预算编制时缺乏成本的整体全面性分析,过于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对成本费用分析较少,企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分析不全面,在采用增量预算编制法进行预算时,对预期变动因素的判断带有主观性,直接导致预算编制结果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水平。

2.企业成本预算体系不健全

企业成本预算需要完善的管理体系来保障,当前很多企业在成本预算管理机制上有所缺失,所用成本预算参考数据多为历史数据,缺少当前成本及将来成本的合理分析和预测,有些企业成本预算手段过于简单,只注重制造成本预算分析,忽视企业生产销售等其他方面的成本预算,影响了成本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

3.成本预算过程缺乏有效监督

强化成本预算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是促进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有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重点不明确,成本预算与核算严重脱节,对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没有具体可行的过程监督考评机制,企业财务部门在成本预算管理过程中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导致成本预算管理不能全面开展。

三、新时期关于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强化措施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是企业基于市场竞争环境下优化资本结构实现财务目标的重要途径。强化企业成本预算管理,需要在实践创新中落实如下相关措施:

1.优化完善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方案机制

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案对于调整企业资源结构,节约企业资金成本,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来说意义重大。新时期,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应基于企业市场经济内外发展环境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实力进行制定和优化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方案,进一步强化企业财务会计服务职能,树立财务成本的市场风险意识,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机制的科学构建和完善,夯实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基础。

2.强化企业运转资金的成本分析和控制

企业成本预算相对复杂,成本分析是为企业成本预算提供有效财务信息的重要环节,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础要素,加强现金流量控制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程。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应立足于综合成本分析基础上根据资金的筹集和运用以及现金收支平衡情况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采用全面预算和零基预算管理方法针对相关项目资金运转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和预算,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3.加强企业投资及经营成本的预算管理

企业发展离不开投资和经营活动,投资成本决定着企业效益目标的程度,投资成本预算主要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扩建或更新改造等经济活动的成本预算,企业经营成本预算与企业预算期损益状况密切相关,企业应针对企业资本结构、资金运作,生产销售等经营成本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和预算,确定企业投资额度数量,预算确认相应收益、回收期等成本要素,保证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

4.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的过程监督和调控

动态性和目的性是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要特征,新时期下,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会计准则为基准,在强化企业财务会计服务职能的基础上实施责任会计制度,以预算成本及其指标分解体系为标准,利用合理的奖励机制针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实际成本目标情况进行考核,严格监督企业在融资、投资以及生产经营等环节过程中的成本预算和控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运行机制也相应发生转变,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成本预算管理在当前企业战略经济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加强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是新时期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少春.对我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财会研究.2010.

篇5: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一、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政工管理工作在企业稳步发展,实现战略规划各项目标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要求

部分企业因仍采用传统的政工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新时期政工管理工作要求,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位置,严重阻碍了企业各项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为适应企业未来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创新政工管理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企业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应将政工管理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深化改革政工管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融合现代化技术,积极调整政工管理架构,进一步规范政工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和谐、持续、稳步发展。

2、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工管理工作的支撑,尤其在新时期,政工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为使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企业应加强政工管理工作的创新,不断解放职工思想。同时,积极优化政工管理工作机制、功能、结构等,并采取有效方法充分调动企业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为企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企业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政工管理工作存在较多问题,不仅阻碍政工管理工作效率,而且给政工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造成直接影响。调查发现,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领导不重视政工管理工作

受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很多企业领导层将工作重点放在了追求利润上,未充分认识到政工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将政工管理工作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同时,企业在政工管理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人员的配备上,都无法保证政工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致使政工管理工作进展缓慢。另外,政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漏洞百出,无法给政工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2、企业政工管理模式落后

部分企业政工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新时期政工管理工作要求。企业政工管理模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传统政工管理思想影响较大,未及时学习和更新现代化管理理念,致使政工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效率低下;其次,确定政工管理模式时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未充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导致政工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实际情况脱节的现象出现,致使政工管理无法在企业中发挥应有作用;最后,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创新不足。部分企业未充分认识政工管理创新的作用,致使政工管理工作没有亮点,缺乏活力,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3、政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政工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严重影响整个政工管理质量的提高。首先部分管理工作人员业务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突发问题,尤其缺乏协调一些政工管理工作的能力,导致政工管理工作开展不彻底、不全面;其次,部分工作人员眼高手低,自我感觉良好,而到真正开展工作时错误百出,而且由于缺乏对政工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事后又不进行总结,导致同样的问题屡次发生;最后,针对政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企业未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而是任由其发展,部分企业仅出台制定流于形式的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政工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三、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对策

针对当前部分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加强政工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认真分析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利用自身各项优势资源,创新政工管理工作,使其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做好铺垫。

1、提高领导层对政工管理工作的认识

领导层是企业得以发展的核心,其所作的重大决策,不仅直接影响企业各项业务开展情况,甚至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考虑到政工管理工作对统一职工思想,增强企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领导层应加强政工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政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应从以下内容入手,改善政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首先,领导层应构建完善的政工管理工作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政工管理规章制度。一方面,严格落实政工管理责任制。将政工管理工作目标要求逐步细分,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以督促政工管理人员端正工作态度。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根据企业实际制定政工管理工作规范标准,要求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制度内容开展工作。另外,为充分调动政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合理的激励机制,为企业政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最终使政工管理工作的实施有章可循;其次,将政工管理工作放到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关键位置。

2、积极创新政工管理工作

篇6: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理念能够引导人们的行动,因此,企业经济管理要坚持对理念进行创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一直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企业缺少创新精神,而传统的管理思想也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发展,甚至一些老牌企业并未意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利用创新的管理理念,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应对市场经济影响下的竞争,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摸索出更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管理方式,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

2.2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控创新

对于企业内控的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凸显企业的优势,在市场竞争激励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不过企业仅在内部进行监管还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要调动内部的各个部门,完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推动企业更好的实施内控,并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由于目前市场经济环境在快速的发展,企业想要顺应市场的发展,就要加强内控创新,完成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进而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与进步。

2.3企业经济管理的制度创新

企业经济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是利用制度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整合企业的各项资源,带动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制度创新的核心目标是让企业快速的发展成为经济体,所以企业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要结合市场规律以及市场的环境,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框架,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品质,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奖励机制,最后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4企业经济管理的激励创新

企业员工是生产与发展的必备人才,所以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积极性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要将激励制度进行转变,将原有的以绩效为主的考核进行进行穿心,进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能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激励的过程中要不断改善员工的办公环境以及工作设施,员工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也是企业表达出对员工的支持与理解。此外,企业要结合产权关系完善有关机制,推动落实企业员工具有共同的利益,企业还可以实现股权责任制,使得员工更具有主任翁精神,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2.5企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始终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间的竞争也展示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式,竞争不仅是技术与产品,更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若企业具有高水平的人才建设对于,就能在竞争的环境中取得胜利,并且获得更多的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人才发展储备是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必要环节。

3结束语

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与创新要抓住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切实完成人才培养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创新,进而推动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彭伟.基于新时期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研究[J].大科技,,(01):325.

篇7:新时期企业行政管理

新时期基层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举措

介绍了海门供电公司在抓安全管理上的一些经验,分别从安全思想、安全教育、领导到位、责任落实、现场管理和措施落实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了安全生产长期稳定的局面.

作 者:汤正根 作者单位:海门供电公司,江苏,海门,226100刊 名:电力安全技术英文刊名:ELECTRIC SAFETY TECHNOLOGY年,卷(期):9(9)分类号:X9关键词:供电企业 安全 管理

篇8: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研究

一、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管理

1. 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经营管理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为企业员工所肯定与认同的一种文化总和。它是企业价值观的总称, 能够以团队意识、企业规范、制度规章、员工素养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2. 完善企业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发展日益成熟的新时期,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 就要不断构建并完善企业文化, 以企业文化引领员工行为, 以员工行为反哺企业文化。具体到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来说, 整个企业由上至下要重视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工作, 在不断增强基层操作员工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员工参与电力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系统的责任心与积极性。

3. 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培训。

相关的职业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要适时发挥其宣传和教育职能, 定期开展各种讲座、培训班、研讨座谈会等, 为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创造有利的环境。尤其是在安全文化管理中, 应创新于网络文化, 借助网络这一新概念媒体的各种应用优势, 制定相应的企业安全文化宣传刊物, 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将“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融入到员工的基本行为活动当中, 构建起新时期电力企业更稳固、牢靠的安全文化。

二、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 构建浓厚的人文氛围。

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以多元化、多样化的宣传媒体为载体, 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意识、方法及理念融入到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思维意识当中, 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在整个企业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应当承担的职责, 认识到电力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和人才是具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新型人才。

2. 完善人才队伍结构。

电力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和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所需人才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提高企业自身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既要做到能招来人才, 又要做到能留得住人才, 为电力企业的全方位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创新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新时期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不仅要注重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还应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命脉。换言之, 电力企业应聘请专人有针对的为企业各岗位员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关注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与规划, 为员工岗位能力的构建创造必要条件。

三、电力企业的业绩管理

1. 构建电力企业的价值链。

电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驱动目标和总体业绩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明确在所有业绩指标中对企业整体业绩影响最为深入的指标, 构建相应的价值杠杆, 要明确企业各岗位、各员工在企业价值杠杆中的贡献程度与影响程度。

3. 建立价值杠杆和关键业绩管理的指标。

相关工作人员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考核与奖惩管理制度, 将责任落实到人, 以良好的业绩指标体系和规范的机制达到电力企业业绩管理工作的完善。

四、结论

篇9:新时期石油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石油企业;绩效管理;对策

一、石油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绩效管理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在石油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者没有对绩效管理工作提起重视,对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过多的了解。部分企业管理者只是将绩效管理工作看做只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并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全面的认识绩效管理,造成现代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

(二)绩效考核指标不明确。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明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运行效率,如果制定的不明确,会阻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给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也不能做好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工作,特别是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使得企业员工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更使得企业原有绩效考核指标得到不发挥。此外,考核指标的制定过于随意,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考核都只是考核员工的一个方面,本身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考核的结果可信性较小。

(三)绩效考核标准缺乏量化标准。在石油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中,常常出现考核指标不明确,考核标准缺乏量化的情况。由于石油企业在工作中的职能划分不是很清晰,导致了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标准的制定也不是太清楚,影响了绩效考核量化工作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未依照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只是简单的照搬照抄,导致绩效考核的标准缺乏科学性,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考核的结果缺乏公平性,不能让员工产生信服感。其次,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缺乏明确性,导致员工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对绩效考核采取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最终导致绩效考核只是走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四)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石油企业来说,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够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能力,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在当前的石油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着交流和反馈不及时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绩效考核实施的效果。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本质内涵,绩效考核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

二、加强石油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对绩效管理的全面认识。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除了要做好绩效管理理念的传达工作外,还要帮助企业员工正确的认识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员工能够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员工开展相关的培训,帮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一个基础、全面的把握,让他们能够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这样能够帮助员工消除对绩效管理的顾虑,激发企业员工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石油企业管理者在绩效管理工作中,需要承担绩效管理开展过程中相应的责任,将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这样才能获得共同发展,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升绩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确立是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本身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维度主要指的是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横向维度则主要代表能力、态度、业绩三个维度。因此,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需要明确两个维度之间的联系,并主动将两个维度结合起来。首先考核指标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要重点突出考核项目。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有选择的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考核项目,结合现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考核内容。其次就是要发挥考核指标制定的引导作用,更多的关注考核的过程,减少因过分强调考核结果而造成的“短视”行为,所以企业需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员工业绩效的考核,引导企业员工正确的工作方式。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更长远和持续的考核项目,绝对不能为了企业一时的经济效益而损害了企业员工的利益。另外还要完善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考核双方要做好交流工作,全面提升考核的效能,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的沟通,全面了解现有企业考核政策以及实施的效果,进行企业考核内容的完善,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设置考核周期,量化考核指标。在石油企业内部,在制定考核周期时应该考虑该行业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周期,对于一些基层的员工实行月度考核,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可以实行季度考核。总之,对于考核周期的制定要结合石油企业个部门的特殊情况来制定,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考核标准量化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细化,这样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

(四)建立绩效考核反馈和交流机制。石油企业建立绩效考核的目的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倘若企业缺乏绩效考核的反馈和交流机制,那么绩效考核的作用就无法在企业内部得到普及,企业也就不能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那么绩效考核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石油企业要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交流和反馈,改进工作方式,提高绩效考核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石油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石油企业的绩效考核首先要提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进行量化和考核周期化,确保石油企业绩效考核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促进石油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崇华.浅谈如何做好石油企业的员工绩效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11:18-19.

上一篇:老师顶岗实习日记下一篇:某大学教学楼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