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24-04-10

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通用6篇)

篇1: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10年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报告

**公司最高管理者:

为保证****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证体系良好运行,根据**公司体系管理评审计划,现将电力公司2010年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体系方针适宜性、危险源控制情况、内外部审核情况和不符合纠正情况等进行简要汇报。

一、方针和目标

****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针明确了公司安全工作的宗旨和战略目标,2010年体系运行的情况证明,该方针为电力公司的安全工作提供了框架,完全满足电力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为实现电力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法律要求、公司实际情况和电力行业特点,电力公司各部门均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了2010年安全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最终圆满完成了八项安全生产目标。实践证明,公司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符合实际需求,安全生产目标适合电力公司生产运营特点。

二、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情况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各部门与委外方根据行业特点及各岗位实际情况进行了全员危险源辨识活动,此次危

险源辨识涉及公司所有常规活动及临时的维修、抢险工作,涉及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存在的危险因素。经汇总、评价,确认43项作业活动中的危险因素160项,其中1级危险因素132项,2级危险因素27项,3级危险因素1项。为有效控制3级重大危险源,制订安全管理方案1项。

三、法规获取及更新情况

电力公司时刻关注国家法律法规更新变化情况,2010年由国际互联网获取法规3项,经评审小组识别,认为其部分条款适用于电力公司。至2010年年底,电力公司共执行55部国家法律法规、9部**市地方法规以及5份管委会文件的相关条款,执行安全管理制度25项,操作规程15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法律法规及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

四、运行控制

为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公司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形,加强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并对不安全因素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2010年共下发10次“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整改表”,并经复查确认全部整改合格,保证了人员、设备的安全与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五、安全意识与技能培训

2010年,电力公司继续加强安全培训工作。全年共邀请专家进行消防教育两次,观看电气安全、交通安全教育片三次,并组织全员安全生产法学习、应急预案学习、体系文件学习、安全

生产征文、安全知识抢答赛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六、事故统计与应急预防

2010年5月,电力公司重新修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包括综合预案1项,专项预案8项和调度事故处理现场预案1项。6月,公司组织应急疏散演练、电力事故应急演练和灭火演练,以实战演习验证了预案的有效性。

2010年公司因外力导致闪络、停电事故共10次。每次出现停电事故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的速度组织抢修,恢复供电,保证了电力公司和用户的经济利益,受到用户好评。

七、内审及外审情况

电力公司积极配合上级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外审,并顺利通过审核。在10月21日外审中,开具1项一般不符合项:电容器柜后面没有标注设备名称及编号,室内无机械通风设施。电力公司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于11月15日整改完毕。

八、安全资金投入

公司安全资金投入能够得到充分保障,2010年消防检测、防雷检测、购买食堂可燃气体报警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外审不符合项的纠正等投入共计约**万元。

九、问题与不足

1、体系外审老师建议危险源辨识进一步细化,增加雷雨影响等内容。2011年危险源辨识中将进行落实。

2、公司对电力行

业标准更新变化的收集与识别不够充分。体系外审老师建议公司安全管理员关注行业动态,定期进行汇总识别。

3、安全资金投入统计仍然不够全面。电力公司各部门的安全投入,不能全部到办公室备案,属于意识不到位。计划由公司安全管理员负责每月下发调查表,提醒各部门汇总安全资金投入数额。

电力公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四日

篇2: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05管理评审报告

编号:DY·C·认证-20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评审时间:2005年11月25日 评审地点:办公楼第二会议室 主 持 人:公司总经理 **** 参加人员:公司总经理***、技术副总(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的经理、主管、体系推行组工作人员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代表。

一、评审目的:

评价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确保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GB/T24001-2004/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不断完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二、管理评审的输入

1. 内审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

2. 管理者代表关于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3. 关于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报告; 4. 与相关方交流情况;

5. 各部门运行业绩及存在问题;

6.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现情况;

7. 内外部条件变化: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变化; 8. 改进建议。

三、评审综述:

首先由管理者代表**作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对我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作了总结,就两次内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对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进行了阐述。报告中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做了总结,并提出了下步体系改进的建议。

其次,由生产中心、物业公司、品管中心、人力资源部、总经办、仓储中心、采购部、物流公司、工程中心、技术中心、考核办、销售中心、奶源中心、工会以及财务中心15个部门汇报了本部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具体评审内容如下 :

(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绩效 1.环境管理体系:(1)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评审:公司组织全员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共识别出597个环境因素,评价出11项重要环境因素。对其中的5个列入目标、指标、管理方案;4个列入应急预案;全部列入运行控制,其中3个只采取了运行控制。

(2)遵规守法方面: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和评价。公司进行的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了93项,标准58项,体系运行前不符合的法律法规6项,通过体系的运行整改,现已有1项已符合,5项正在改进中。

(3)预防污染方面:公司制定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有5个涉及到环境方面的,其中有4个是污染预防方面的:食堂污水达标排放,食堂油烟达标排放,公司固废分类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数为0起。另外,在噪声方面,公司请来环保局的专家对厂界噪声进行检测,确定了厂界噪声不超标。(4)节能降耗方面:

(a)资源使用方面,公司在所有的水龙头处张贴了节约用水的标识,并对员工培训了《节能降耗管理办法》。公司还在公司范围内推行节约用纸,要求公司员工将纸分成未使用、单面使用、双面使用的三部分,充分利用后的废纸再单独收集存放,由物业公司变卖,以做他用。

(b)能源使用方面:公司制定了电消耗节能降耗的目标,生产制定的降耗指标为生产吨产品用电降低5%-10%。目前该方案正在进行对设备技术成熟性、和其他企业应用该项技术成熟性的调研报告。

(5)员工意识方面:体系运行以来,对员工进行了很多的教育,员工对体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污染预防和节能降耗的意识。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1)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评审:公司组织全员参与环境因素的识别,共识别出424个环境因素,评价出9项重大危险源。对其中的4个列入目标、指标、管理方案;4个列入应急预案;全部列入运行控制,其中3个只采取了运行控制。

(2)遵规守法方面: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和评价。公司进行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了118项,标准32项,体系运行前不符合的法律法规10项,通过体系的运行整改,现已全部合规。另外,还识别和评价了8项双体系公用的法律法规,8项都不合规,针对这8项不合规全部采取了整改措施,现已经合规。

(3)安全健康方面:公司制定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有3个涉及到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酸碱泄漏的改造计划,仓库配电箱的维修计划,有毒有害岗位的识别和工人查体。公司为保证员工的健康,组织有毒有害岗位人员进行了查体,确定了公司员工的健康;建立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作业指导书,以运行控制的方法保证员工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以人为本方面:人力资源部进行了各岗位人员的能力评估,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方法确保员工的能力满足岗位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和员工健康安全。另外,按照体系要求,各中心选举了员工代表,员工多了一条反馈问题的途径,体现了公司的以人为本的方针。

(5)员工意识方面:体系运行以来,对员工进行了很多的教育,员工对体系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有了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开始注意自己周围的危险源,并了解了一些应急的方法。

(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适宜性及完成情况

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针是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包括员工代表),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的,体现了职业健康安全的两个承诺:一是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二是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体现了环境管理方面的三个承诺:一是满足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二是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三是做到预防污染的承诺,并且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框架。方针突出了安全、遵规守法重要性,体现了企业的宗旨,融入了我公司“***8*8888”的基本方略。

从体系运行的情况来看,我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比较适宜。本公司共制定环境方面的目标5个,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目标3个,其中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目标中关于仓库配电箱的维修计划已经进入验收阶段;有毒有害岗位工人的查体计划,已经结束,很快就可以取回体检结果。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固废分类收集、处理的计划也将在11月30号完成硬件设施建设阶段,开始正式运行;酸碱缸改造计划中的酸碱缸的建设已经到位,液酸已经投入使用,液碱也将于06年2月投入使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8个目标中,已经有4项接近尾声,还有2项将于06年初完成,另外,有2项由于投入的费用比较大,已经列入06年的计划,将在06年继续进行,预计于06年底完成。

综上所述,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目标是适宜的,而且可以在明年继续进行,不需要修改。

(三)纠正、预防措施及其完成情况

自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以来,共下发《纠正/预防措施要求单》4份,其中《纠正措施要求单》3份,《预防措施要求单》1份。各责任部门针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目前,我公司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及完成情况效果较好,达到了目的。

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总体评价:

1.适宜性方面:我公司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机构设置、职责分配、体系文件等基本适宜本公司情况及内外部环境;

2.充分性方面:公司体系文件覆盖的范围来看,没有遗漏的地方,对公司涉及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管理/生产和服务活动都进行了规定和实施,基本充分;

3.有效性方面:经过前期的运行结果看,基本有效,能实现本公司制定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五、存在问题:

1.意识方面:大多数员工已经有了体系方面的意识,但仍然有个别员工认为:体系工作是“额外的工作”,没有把体系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2.法律法规方面:公司组织各部门于8月份开始进行法律法规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本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但是随着对新标准的理解逐步加深,公司在之前提交的合规性评价报告尚需进一步完善。

3.厂区内部分电线杆倾斜、摇晃成为厂区内的危险源。

六、改进措施:

1.环境管理体系方面:(1)针对2006年二期工程投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扩项的需要,人力资源部需要在12月30日前拟定公司组织机构调整的计划。

责任人:

责任部门:

(2)二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品管中心需要组织对现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三层文件进行评审,并按需要进行修订。

责任人:

责任部门:

(3)《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涉及到的厂内垃圾房必须按计划在11月30日投入使用。

责任人:

责任部门:

(4)《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中的食堂废水治理项目一定要按计划实施。

责任人:

责任部门:

(5)在《方案》中需用资金比较多的,各部门一定要做好调研和预算工作,如切实可行,一定要尽快进行,按计划完成任务。

责任人:

责任部门:

(6)组织具有合规性评价能力的人员对法律法规进一步识别评价,完善《合规性评价报告》。在12月13日前完成。

责任人:

责任部门:

(7)各部门须将体系认证工作列入到12月份的工作计划中,并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向员工传达体系知识,将这个理念渗透到公司各个部分。此项工作由考核办监督。

责任人:

责任部门: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1)针对2006年二期工程投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扩项的需要,人力资源部需要在12月30日前拟定公司组织机构调整的计划。

责任人:

责任部门:

(2)二期工程正式投产后,品管中心需要组织对现有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三层文件进行评审,并按需要进行修订。

责任人:

责任部门:

(3)厂区内的危险电线杆一定要在11月30日前完成维修 责任人:

责任部门:

(4)组织具有合规性评价能力的人员对法律法规进一步识别评价,完善《合规性评价报告》。于12月13日前完成。

责任人:

责任部门:

(5)各部门须将体系认证工作列入到12月份的工作计划中,并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向员工传达体系知识,将这个理念渗透到公司各个部分。此项工作由考核办监督。

责任人:各部门经理 责任部门:各部门

七、最后,总经理对上述措施的落实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各部门按照规定的时间,就以上问题认真落实,并对下步工作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

1、思想重视,认识上提高:工作上才有足够力量,观念提高,才能跟的上新形势要求。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了,才会有行动上的支持。至今为止,仍有部分同志对认证工作引不起高度重视,不能积极的参与,对待认证工作要有如履薄冰的意识,各部门要拿出充分的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简单拒绝。

2、不断改进:两个体系是帮助我们提升整体管理素质,大家一定不要简单的以通过认证为标准,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通过推行来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系,弥补、纠正存在的问题,一点一点往前推,往前赶,有些问题需要外出协调关系,有些问题需要花钱解决,不管困难有多大,有关部门必须予以保证。不同时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改进管理、完善管理并提高素质。

3、高度负责:要真抓实干,做好分工,目标明确、各就各位,做好落实,管理者代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分解任务,推行组要高度负责,责任到人、严格督察、检查、考核,完成公司交办的任务。

篇3:职业安全健康与管理

关键词:职业健康,职业危害,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四位一体

1 职业安全健康

目前,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其中大的标志是:由“财富优先获得”的安全生产政策正在向“安全优先获得”“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发展战略转化;煤炭企业不能仅注重煤炭的经济意义和生产功能, 更应该关注劳动者的生命健康。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 全世界就业总人数为27亿多人, 每年因职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21万人 (不包括交通事故和职业病死亡人数) , 由职业事故和职业危害引发的各种损失约占全球生产总值的4%。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相继出台政策, 加强法制建设, 在职业安全健康体制、企业主体责任、装备设施完善、安全技术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重大措施, 加上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全国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伤亡人数逐年下降, 2009年事故死亡人数降到9万人以下, 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1以下, 为0.892, 安全生产保持了总体稳定, 趋于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安全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进展, 但事故总量仍居高位, 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从近年平均统计数据看, 我国每天各类事故造成约300人丧生, 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职业健康和职业危害形势更为突出和严峻, 有超过2亿的劳动者面临着以粉尘和高毒物品为主体的职业危害的威胁, 每年仍有许多职工步入尘肺病的群体。职业危害已成为民生关注的热点和社会问题。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2 主要原因

(1) 一些地区和单位思想观念不适应, 重经济发展的。GDP和企业效益, 忽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 工业经济大而不强, 采掘、冶炼、重化工等传统产业和高危行业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过大, 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几率, 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健康工作滞后;由于煤炭和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集约型增长能力和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 低水平重复建设, 基础管理薄弱, 行业管理弱化, 安全投入不足, 技术生产管理落后, 从业人员素质差, 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2) 从政府监管角度看, 安全责任制不落实,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职业危害防治和监管工作职责不明确, 监管机构不健全, 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些地区 (市县) 基本上没有单独设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职业危害防治和监管的要求。

(3) 从企业角度看, 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不重视, 基本上是重发展、轻安全, 重效益、轻防治,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制度和措施, 违规建设、违规生产、违规作业问题突出;甚至有的企业严重缺乏职业危害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基本上没有规章制度。

(4) 从劳动者自身保护方面来看, 工伤保险制度对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发挥作用不够, 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干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较差, 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权益受到侵害, 也难以维权。

3 加强职业安全健康工作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素质的提高, 职业安全健康已是劳动者和从业者的第一需要, 我们在经济转型发展中, 加强调查研究, 坚持科技兴国, 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标准制定和许可证管理等工作, 推进职业安全健康事业发展。

4 煤矿管理

某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造成1人死亡, 1人重伤, 3人轻伤, 直接经济损失48.5万元。

4.1 事故原因及性质

4.1.1 事故直接原因

(1) 矿井开采。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二平巷中部煤层处于构造变化带附近, 煤层近乎直立且变厚、加大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2) 作业人员拆除开门栌杠后, 顶煤失去支护垮落诱导煤与瓦斯倾出。倾出的瓦斯导致。 (3) 人窒息受轻伤, 1人撤退途中摔成重伤, 1人坠入煤斗死亡。

4.1.2 事故间接原因

(1) 事故地点“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不到位。一是没有进行瓦斯抽放;二是没有编制防突措施, 没有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 没有采取任何防突措施消除煤层突出危险;三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没有安装甲烷传感器自动检测瓦斯浓度变化、没有建立压风自救系统和避灾硐室、作业人员没有随身携带自救器。

(2) 采掘布置不合理, 现场管理混乱。一是没有正规开采设计和作业规程, 违规采用巷道式放顶煤开采, 乱采滥挖;二是通风系统不完善, 二平巷采煤工作面没有上部回风系统, 独头开采且局部供风量不足, 瓦斯不易排出;三是煤斗口上方没有设置任何防坠安全设施, 导致事故扩大。

(3)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富旺煤矿由安全员兼职检查瓦斯, 没有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 对突出预兆掌握不够, 自救、互救能力差。

4.1.3 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 本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4.2 防范措施

(1) 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一是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必须“先抽后采、先抽后掘”。二是必须按规定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实施局部防突措施和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严禁超采超掘。三是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突出区域必须按规定建立避灾硐室、压风自救系统和防突反向风门, 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严格执行远距离放出班炮制度。

(2) 合理采掘布置, 完善矿井和工作面通风系统。一是矿井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 采掘工作面必须实现分区通风, 供风充足并有专门的回风巷。二是突出煤层严禁采用巷道式放顶煤采煤煤法, 必须采用正规采煤法采煤。三是采掘工作面应当有专门行人巷道, 人员经过的煤斗口上方必须设置防止人员坠入的安全设施。煤层开采因无法形成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 不得再进行开采。

(3) 加强技术管理。矿井必须有规范的开采设计, 采掘工作面开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和相关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贯彻学习和落实。防突工作面必须编制针对性防突设计和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4) 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强制措施督促煤矿企业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制度, 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配备必须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 特别是必须配备防突专门人员;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煤矿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发现存在重大隐患, 要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告。

5 结论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全球经贸活动中生存、竞争、发展, 质量 (Q) 、环境 (E) 及职业安全健康 (OSH) 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难点, 也是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

特别是我国入世后, 在QMS、EMS、OSHAS三大管理体系推行、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的实践中,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 (组织或用人单位) 、咨询及认证机构, 还是政府主管部门, 可能都在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意见》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公告2001年第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1.

[2]徐德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化.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 9 (增刊) .

[3]陈元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宣贯教材,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1.

[4]国办发[2009]43号,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年) [S].2010 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第23号令)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S].2009.

[5]国家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 .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S], 2011.

篇4: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一、OSHMS的运行模式及特点

OSHMS遵循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系统化模式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输入、过程、输出、反馈。戴明模型是一种适用于管理系统的系统化模式,OSHMS的运行模式就是按照戴明模型进行的。它包括策划、行动、检查和改进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通过这四个环节构成一个动态循环并呈螺旋上升的系统化管理模式。

OSHMS要求组织首先进行OSH的初始状态评价,制定本组织的OSH方针,继而提出组织的OSH目标、指标,建立阶段性的管理方案。然后围绕目标指标确定并实施培训、运行、绩效与监测、审核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组织的OSH状况得以持续改进和降低OSH风险的目的。目前,OSHMS、ISO9000和ISO14000均采用系统理论的戴明模型运行模式。

该体系符合先进的管理思想,吸收了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秀内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同我国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相比,OSHMS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要求实施体系的组织对OSH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体系本身要求组织要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尽管一个组织内可能由于性质、岗位的不同而职业风险大小各异,但都要依据体系每个要素的具体要求来开展工作,克服了过去人们对安全工作存在的种种偏见。

2.强调实施体系的组织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OSH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体系要素4.3.2单独就遵守法律法规问题向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恰好克服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有法不依”的现象,也符合政府倡导的安全工作法制化的工作目标,是依法治企的重要组成部分。

3.倡导从管理的角度实现组织的本质安全化。建立并运行OSHMS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并有效实施OSH管理方案,通过严格实施管理方案,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侧重改进型OSH目标),力争从根源上消除事故隐患,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

二、OSHMS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的作用

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企业管理、安全投入、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综合反映,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反映。

OSHMS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如下作用:

OSHMS的推行有助于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较好地改进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认真实施体系和程序文件有利于改善企业的OHS条件,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损失。OSHMS的建立和实施,将会使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首先是体系本身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做出遵守OSH法律法规的承诺,这无疑提高了企业领导对严格执行安全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使各类法律法规基本上都能得到顺利实施,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不仅有利于事故隐患的整改,而且有利于劳动保护工作的改善和加强,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或扩大。

其次是根据体系的要求,企业将开展各类、多层次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可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端正员工的安全态度,提高员工安全技能,为确保员工安全行为的习惯化奠定基础。

第三是可以大大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通过OSHMS的开展实施,很多单位连续几年实现了“三无”目标,事故率连续下降,由此产生了可观的安全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氛围。积极推行OSHMS在企业的实施,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不仅能大大改善我国的安全生产的状况,丰富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且能促进企业管理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为我国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企业在策划和建立OSHMS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自实施OSHMS以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活动发展迅速,从实践来看,实施OSHMS确实为规范我国企业和其它组织的相关管理活动、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各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组织在建立、运行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现状分析不准、目的不明确、培训内容设置与培训对象安排不合理、资源提供不充分、体系策划不到位、体系文件操作性不强、体系运行两张皮等等问题,影响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不少单位在OSHMS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具体的问题和困惑。

本文认为企业在策划和建立OSHMS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OSHMS与企业现行管理体系相结合。一个单位无论其有何种活动、产品或服务,原来都存在着机构、管理制度、过程和资源。按照OSHMS规范所建立的体系,一定是该单位全面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运用规范要求来完善和加强OSHMS。或者说,策划和建立OSHMS的过程就是按规范的要求来调整机构、明确职责、制定方针和目标并加强控制,使OSHMS与该单位的全面管理体系融为一体的过程。应切忌OSHMS另搞一张皮。

2.策划和建立OSHMS应始终牢记OSHMS是一个动态的体系。OSHMS是依据规范所规定的OSH方针等五大环节17个要素的规定进行策划、建立和实施运行,并随着技术的进步,法律法规的完善、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及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按照PDCA模式上升。每一个循环过程,就需要制定新的OSHMS目标和新的实施方案,调整相关要素的功能,使原有的OSHMS不断完善,并达到一个新的运行状态。应切忌OSHMS的停滞不前。

3.充分体现单位自身的特点。OSHMS的策划、建立和运行,是以单位的OSHMS方针、目标和管理方案为依据的。由于各单位的规模、性质、作业条件、职业危害条件因素、员工的素质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根据单位的情况策划、建立适合单位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体系。应切忌机械照搬其他单位的体系。

4.一定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来修正和完善。策划、建立OSHMS的目的是试图通过OSHMS方针和单位OSH绩效的相互联系,在具有职责分工、资源保证的一组经策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下,实现体系自身的持续改进,以此促进OSH绩效的不断改进。因此,进行策划OSHMS并不是建立OSHMS的目的,只是一个手段,或者说是达到持续改进的一个系统工具和有效途径。应切忌只有漂亮的文件,而不付诸行动。

篇5: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时间„„„„„„„„„„„„„„„„„„„„„„„„„2/18

2评审人员„„„„„„„„„„„„„„„„„„„„„„„„„2/18

3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2/18

3.1 评审依据„„„„„„„„„„„„„„„„„„„„„„„2/18

3.2 评审资料来源„„„„„„„„„„„„„„„„„„„„„2/18

4评审目的„„„„„„„„„„„„„„„„„„„„„„„„„3/18

5评审内容„„„„„„„„„„„„„„„„„„„„„„„„„3/18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3/18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7/18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9/18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12/18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13/18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13/18

6附件„„„„„„„„„„„„„„„„„„„„„„„„„„„15/18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时间:

2009年9月29日

2评审人员:

公司领导:

管理者代表:

单位主责: 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

3.1 评审依据

3.1.1 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5.6条款。

3.1.2 GB/T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4.6条款。

3.1.3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4.6条款。

3.1.4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5.6条款。

3.1.5 公司G-2007版MSP-00-4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2 评审资料来源

3.2.1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

3.2.2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需管理评审解决的事项。

3.2.3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中“5.6.2 评审输入”条款规定的内容。3.2.4 2009公司第一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

3.2.5 评审时间段内质保监督检查。

3.2.6 公司总部及项目部质保工作阶段性总结。评审目的:

根据公司领导指示,从优化管理体系,节约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角度考虑,2007年4月底完成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整合,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手册、43个管理体系程序、75个管理体系作业程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全文或摘录336项相继会签、批准并实施,接着以通知单的形式对文件进行了两次局部修改,并根据承担工程项目及法律法规变更情况出台实施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二、三、四,通过两年多的一体化认证审核、内审及质保监督检查等实践证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以“质保监督检查为主、各级内审为辅”的质保运作方式在公司总部及各项目部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发挥,管理体系“文件”、“意识”和“行为”三个统一既是目标又是责任,这次管理评审通过评价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的现状:

4.1解决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审和检查公司方针、目标的适宜情况,识别改进机会。

4.2识别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管理体系实现目标指标的能力。

4.3评审公司的外部环境情况的变化、顾客满意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改进。评审内容: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

5.1.1 总体情况

在不断加强的质保监督检查和内审等机制的约束下,广大员工能够自觉利用整合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思想改善工作方法和思路,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结合点越来越多,体系运行已经基本成熟和合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供的管理模式和原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5.1.2 质量方针和目标

5.1.2.1 质量方针

“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产品”作为公司的质量方针,从2000年一直沿用到今天,能够充分体现公司员工的思想,体现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管理体系手册对质量方针的解释和说明明确了公司质量方针在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方面与标准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一流”的内涵也是动态的,追求“一流”包含了公司“持续改进”的要求,公司通过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的“一流”(过程),实现产品的“一流”(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原则。

5.1.2.2 质量目标

截止到2009年9月份,工程施工共验收分项工程10337项,优良10291项,优良率99.55%;其中建筑7406项,优良7360项,优良率99.38%;安装2931项,优良2931项,优良率100%。截止到8月底,总计完成高压焊口数1193641只,检验数量143989只,不合格数量1335只,一次探伤合格率99.07%。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比较好,均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建筑分项工程优良率≥90%、安装分项工程优良率≥95%,承压焊口一次探伤合格率为≥98%的质量目标指标的要求。

截止到8月底,累计原材料试验2108组,砼试验3194组,钢筋焊接接头802件,回填土试验2131点,金属材料光谱分析816491点,测厚3682只,硬度8791只。

截止到8月底共建立计量器具3103台件,送检计量器具1300台件,在用计量器具送检率100%,送检合格率96%。

截至目前为止,公司在用完好机械设备共计6481台件(包括办公设备)。2008年9月至今新购入机械设备303台件,主要新购大型机械设备包括:2台130t龙门起重机、1辆80t牵引车、1辆SY5380THB-42型泵车、1台PR90型90t履带起重机等。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完成大修机械72台件,其中大修大型施工机械14台。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调拨机械1330台次,保证了各项目施工资源的合理配备。2008机械设备完好率为98.5%,实现公司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目标指标(98%以上)。

5.1.3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从6月23日开始,对公司总部、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进行了一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一体化内审,到9月9日公司第一次内审全部结束,前后历时79天,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142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结合公司管理体系内审,根据MSP-00-3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也在本各组织了1~2次的项目部内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不符合468项,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全部完成。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长,又与工程施工关系密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系运行已经趋于正常和合理。这一点在不符合项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就能看出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施工技术管理、焊接管理、机械管理、工程监察、培训管理及采购等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展开比较容易一些,相关文件执行情况比较好一些。但也有一些如顾客满意度测评、工程施工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过程的控制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仍没有完全满足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这些过程的控制目的虽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仍没有很好地深入下去。

从不符合项分布情况来看,趋势不明显,不象往常一样,不符合项集中在那几个条款或程序上,而是分布越来越分散,因此对于不符合项的整改各单位不能局限在本单位发现的不符合项上,而是从发现不符合项的总体情况(已在早些时候网上公布)纵向横向考虑本单位体系的保持和完善。

5.1.4 质保监督检查

根据今年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质保监督检查是保持和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主要方式,它的随机性、具体性、高频率是内审工作所无法比拟的,对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质保监督检查逐步处于公司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机制的主导地位。

根据各项目部企业管理部工作月报统计,从2008年10月到今年8月,惠州、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完成重要施工项目的质保监检107项,完成签证104项,完成日常质保监督检查717项,发出并整改验证关闭管理体系观察项1523项,现场问题601项。

5.1.5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复评后的第二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3项,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1.6 顾客信息

面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管理跨度大、工期紧且集中、原材料市场波动大、市场开发及工程经营风险高等新形势和特点,主管部门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大了人员、机具等各方面的协调力度,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项目部进行了重要项目(含大件设备的吊装和机械布置)和体系主管要素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项目部均相继完成了公司里程碑计划,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生产、质量目标,各在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均处于有序的控制当中,在建工程项目部加强与监理、电厂等方面的多方面协作,认真对待和积极处理监理、电厂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现未发现业主或其代表的投诉及不满意情况。

5.1.7 培训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充分考虑项目部分散、内审员变化频繁等状况,错开施工高峰,组织对公司范围内226名内审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全管理体系标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的体系审核知识,并全部通过了内审员专业技能考试。公司充分利用网站、标语、报刊、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了公司级、项目级一直到各单位的全员管理体系文件学习、宣贯和普及。

5.1.8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检验管理状况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鲁电锅监[2000]14号文《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我省在建和新建的火电工程中正式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

公司成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组织机构,建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检系统。2008年,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修订了《锅炉安装质量手册》,顺利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锅炉安装许可证》换证工作顺利结束,8月24日取得新证。

今年第一季度,广泛收集了各职责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会签并实施了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8月份又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手册、程序及各岗位职责部分作了换页修改,为迎接10月份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换证审查做好准备。

5.1.9 审定项目管理手册

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项目部要求,审定了运河、费县、菏泽等项目部管理体系文件,监检和督促辛店、沾化及众泰等项目部严格按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项目部管理体系,为项目部持续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

5.2.1 总体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与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两个管理体系不一样,公司事先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机构,意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虽然经历了近六个年头的体系运行,取得的成效仍然不明显,将环境管理意识变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的努力,那么行动的依据首先是公司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体系文件。

5.2.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公司于2008年底下发了环境因素和危害评审的通知,各单位和在建项目部(包括新开工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本单位涉及的环境因素进行认真评审,公司结合当前实际承担的工程施工情况对反馈的评审结果进行了汇总、整理、审核确认后,认为现有的环境因素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不需要更新,仅从时态、状态等方面调整了环境因素,重新评价了重要环境因素(共34个)并修订了控制计划,修编并实施了A-2009版《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

5.2.3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5.2.3.1 环境方针

公司的环境方针(遵纪守法经营、奉行预防为主;依靠全员参与、节能降耗增效;努力持续改进、共建美好家园)体现了公司环境管理的主导思想,表达了公司员工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心声,符合相关方及标准要求,因此该方针仍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

5.2.3.2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009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共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四项,为了目标、指标的实现,又制定并有效实施了管理方案,各相关单位及项目部根据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了分解,完成情况如下:

a. 施工场界噪声均未超标:白天最高70分贝,夜间54分贝;吹管时噪声最高为79分贝。

b. 建筑安装垃圾处置:各项目部通过分类处置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基本做到了无公害处置。

c. 1211灭火器的使用:根据公司《2008年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的1211灭火器替换指标为35具。其中,青岛项目部10具4kg1211灭火器4月20日直接报废,新海项目部6月15日对6具1211灭火器也予以报废,共计16具。

d.逆变焊机替代直流焊机:2009年上半年新购逆变焊机15台,处理直流焊机45台。

5.2.4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

今年,公司组织各项目部特别是沿海、沿江项目部(如沙洲、青岛、黄岛、新海等)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演习,适时启动了洪水、大风应急预案,防汛、防风工作组织到位,经过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得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5.2.5 合规性评价

按照管理体系整合的要求及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识别和更新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法律法规进行了重新整理和适用性判定,删除了废止和替代的法律法规,增加了新颁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并印发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2007年12月)和二(2008年8月)。

按照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程序》的有关要求,公司在相关单位获取与公司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网站、中国法院网的法律法规规章检索系统、国务院公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查询系统以及中天法律查询系统等途径进行了广泛地获取和认真地识别,2009年1月份和2009年7月份分别整理形成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三和四,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新增48项,更新77项,废止19项,其中,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74项,标准、规范、规程等其他要求70项。

公司组织安监部、工程部、公安保卫部、检测中心、职工医院、人力资源部、物资公司等单位对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了合规性评价,做出了合规性评价结论。各单位评价认为,公司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能够得到比较及时的获取和更新,基本上能够满足指导、规范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需要;同时认为,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在本部门以及本部门管理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得到认真地遵守和实施,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5.2.6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环境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86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环境管理体系由于与公司日常的管理关系不是很密切,其运行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意识的强弱,从审核来看,职工的环境意识由于“社会大环境”及“公司小环境”的影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还应从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做起,从日常一些小事做起,积极引导和督促,持续不断地施加环境影响,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持续运行。

5.2.7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复评后的第一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3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2.8 新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宣贯情况

新版GB/T 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已于2009年5月15日实施,按1996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证书有效期到2009年5月15日,共有一年的过渡时期,为了避开2006年5月15日到10月下旬这一段时间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的无效期,公司决定在今年环境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检查时将证书转换过来,同时依据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管理体系文件做适当的修改,以满足新标准的需要,并分级分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宣贯,就此在上半年已于中国质协质保中心进行了沟通,中心也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因此公司应在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复评的同时做好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转换。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5.3.1 总体情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由于与安全监察体系的关系,有许多可靠的经实践证明了的制度、办法制约,安全意识已开始逐渐深入每个职工心中,体系文件对安全管理指导作用逐渐加强,基本满足标准的要求,但要想以最优化的人力、物力取得最佳的效果,还需要对每一位职工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其行为,使其逐渐向标准要求靠拢。

5.3.2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按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年初公司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及风险评价,确认后认为现有的危害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没有更新的危害,修订了重大危害及控制计划清单。

5.3.3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

5.3.3.1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根据公司目前的状况和相关方的要求,以及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珍爱生命为主线,注重预防,强调遵章守纪,依靠科学管理确保公司的体系的持续改进,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遵章守纪、营造文明环境;科学管理、永保一流体系;预防为主、消除一切隐患;珍爱生命、确保健康安全)体现了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突出了公司“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符合规范及公司体系运行的要求,本方针已经在公司广大职工及相关方中间广为传播,并得到贯彻实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3.3.2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及管理方案

a.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完成情况

公司20099年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是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机械、火灾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2.5‟;杜绝重大职业卫生伤害事故。

截止9月29日,公司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重大机械、交通、设备、火灾事故,未发生职业病及大面积食物中毒、流行性疫病事件,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累计实现安全生产3623天。

b.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从公司开展的历次安全检查情况及各项目部定期上交的安全报表中可以看出,管理方案得到了有效实施。

◢ 分目标一“防止高处坠落、高处落物伤人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新开项目均能及时组织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并经体检合格、办理上岗证后方上岗作业。

2)各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化》和《安全文明施工整体策划手册》的要求,不断推进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使得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3)各项目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搭、拆规范,能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脚手架安全使用规定》,并于7月份开展了脚手架专项检查,各工地认真组织、积极整改,为提高工人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注意事项,各工地相继举办了脚手架专项培训班。

◢ 分目标二“防止起重作业伤害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起重工器具均已建立台帐,定期进行保养、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做明显检验标识,不合格的禁止进入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2)加强对分包队自行购买的机械、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检验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3)严格各种吊笼的管理,不允许使用自制的吊笼,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并且经过检验的产品,吊笼提升架均加设限位、自锁安全装置。

◢ 分目标三“防止电动工器具触电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电动工器具均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并做了检验标识。

2)各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电气作业、操作电动工器具时均能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各项目部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箱式变和漏电保护器的性能,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和动作的灵敏性。

◢ 分目标四“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严格车辆的出入制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派车计划,坚持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2)各有车单位均已完善车辆维修、保养安全规程,维修大型车辆时安排专人监护。

3)禁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违章作业,机械公司实施《派车、用车单位安全责任连责办法》。

◢ 分目标五“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所属的油库、化工库、氧气、乙炔站等危险场所和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均悬挂明显的安全提示牌和配备消防器材。

2)各单位在重点防火部位施工,均按照公司程序办理动火作业票。

3)各项目部物资公司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有明确规定,各专业单位化学品二级库基本上是零库存,做到了随领随用,危险品能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贮存和使用。

◢ 分目标六“降低射线探伤作业职业危害”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工地检测中心已按规定为射线探伤作业人员配备了标准化安全防护服,现场射线探伤作业时,均能够提前发出通知,并在影响区域边缘设立警戒区和警告标志。

2)各工地合理安排射线探伤作业时间,在现场其它作业的休息时间进行射线探伤工作,避免与非放射人员的交叉作业。

5.3.4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参见本报告第5.2.5条。

5.3.5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97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由于与安全工作的关系比较密切,安全监察体系的许多标准、制度及办法,再加上多年来安全工作经验,与环境管理体系相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相对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关于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办法及实际情况等由于经济、人员素质、工程工期、工程分包等因素,完全落实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文件化、程序化及规范化管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这是产生不符合项的根源。

5.3.6 上次复评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认证后的第一次复评,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2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同意批准颁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予以注册,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

5.4.1 根据各单位反馈的管理评审信息、内审情况、质保监督检查情况以及早些时候收集到的信息,统一整理、核实、汇总、调整、会签、审批后,印发落实管理体系文件第一次修改通知单,2009年6月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转换需要,又印发落实第二次修改通知单,对公司2007版整合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局部修改、调整或补充。

5.4.2 针对管理体系不符合(包括观察项、认证审核出现的不符合等)整改过程中的迟缓、同类问题反复出现、验证资料不充分等现象,落实内审员考核机制,利用公司网络资源公示管理体系工作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落实解决方案,检查解决结果,对责任单位进行季度量化考核,目的是为了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严肃性。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

随着公司执行管理体系标准和文件的不断深入,标准所反映的方法和思想(如过程方法、持续改进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等)已经逐步应用到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已经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但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焦点问题,请各单位、项目部注意:

5.5.1 今年认证审核(外审)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复评;二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00版向2008版转换审核。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各单位、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不论现场管理,还是文件资料,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相关工作已分期在公司网站上作了安排。

5.5.2 公司已经取证培训了242个内审员,公司总经理进行了授权,但通过统计数据显示,个别项目部取证内审员比较少,就是取证内审员比较多的项目部也大多没有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取证内审员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大约只占30%,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体系工作的被动,请各单位在协调和调动管理体系工作时优先考虑公司取证内审员,以学以致用。

5.5.3 根据工程进展,环境因素及危害也相应发生变化,依据这种变化确认、补充和更新环境因素和危害,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制订控制计划,制订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各单位、项目部需要依据本单位、项目部实际情况对于这些环节进行适时有效控制,本单位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上级(包括公司或项目部)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之间高度统一,避免矛盾、遗漏及冗余现象,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资料也应引起同样的注意。

5.5.4 避免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过程中的“三套主义”(文件一套、现场一套、记录一套),在内审和质保监检过程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证据,这对于文件的执行和落实非常不利,还要引起各单位的共同关注,不要发现问题再去查找文件。

5.5.5 根据公司内审及现场质保监检来看,员工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好,职业健康安全次之,环境最次。因此,需要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从现场管理到资料管理,增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信心和决心。

5.5.6 顾客满意、数据分析、工程施工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仍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要素,也是控制难点,在历次审核时倍受关注,通过今年的内审和监督检查来看,由于执行以上要素涉及的文件目的不统一,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证据仍然不足。因此请主管及相关单位多加注意,这些要素的控制是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以事实本身的处理、以持续改进工程或工作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预防为主”,没有任何人的定向思维因素。

5.5.7 有效性、充分性、适用性是文件必须具备的重要属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是考核文件科学性的主要指标,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个别单位编制的与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制度、办法或规定,没有结合本单位的管理流程和特色,纲领性、口号性、原则性的语句多一点,可操作和考核的内容不具体或太少,职工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5.5.8 根据内审和质保监检显示,管理体系运行的自查自纠环节,由于担心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有些单位往往发现不了问题,自查自纠形式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那么管理体系仅靠主管部门的监检维持运行,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检体系就出现了断层,不利于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

5.5.9 在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时,各单位应及时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注意体系文件规定的即时性、周期性、必要性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最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最容易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

5.5.10 各单位、项目部应注意发挥内审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员管理程序》的规定要求应落到实处,一个集体管理体系运行的优劣与内审员职责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内审员直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

根据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本管理评审阶段内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调查、汇总、整理将以下问题提交管理评审,请公司领导指示:

5.6.1 工程管理部提出:由安监部主管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目前,工程部在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给予了积极配合,上次管理评审已提出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的职责划分,但此项工作的主管责任划分仍没有书面明确,各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也未统一。

答复:现场文明施工工作仍由工程部主管,安监部行使监察职责。

5.6.2 企业管理部提出:在今年认证审核(外审)前后启动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改程序。公司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运行,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修改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了逐步的完善,目前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转换,文件中的许多条款也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一些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也有改变或新增,公司工程管理的现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些管理流程需进一步改进、细化、优化和提高,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换版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因此为了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外审前后各主管部门就要站在标准要求和工程管理需要的高度从可操作性、可检查性的角度考虑本单位本相关的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外审以后企业部组织文件修改意见的汇总、整理、协调、调研、会签及审批等一系列工作,估计2006年第一季度出台。这次各单位提出的修改建议将统一融合到新版文件中,换版以前仍按原文件执行,以便迎接外审,保证文件执行的连续性。

答复:企业部组织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订换版工作,各单位站在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要求的高度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重视体系文件的修订换版,计划2006年第一季度完成。

5.6.3 企业管理部提出:内审员取证培训。2007年公司分三期集中脱产取证培训了242名内审员,两年的有效期已经结束,根据需要公司仍将聘请专职教师结合新版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内审员的取证培训工作,并以此推动公司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全员学习。

答复:企业部组织内审员取证培训,计划2006年第二季度完成。各单位、项目部从内审员素质和取证情况考虑项目部内审员配置。

以上事项的落实跟踪验证参见工作联系单。附件

附件1: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体系—项目)

附件2: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体系)

附件3: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项目—体系)

剑舞倾城

篇6:201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自2013年我公司通过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以来,今年已是我公司三标体系的第二次审核,在此期间我公司的三标体系完善逐渐地趋于成熟,在2014年度里XXX所紧紧围绕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展开工作,并认真落实公司各项方针措施,完满的完成了XXX所目标,在2015年度里随着公司内部机构调整,我所对所内的三标体系进行了重整和修改确保了体系的正常运转,现将我所一年来的体系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4年体系管理工作

2014年XXX所共制定目标12项(其中质量目标4项、环境目标4项、职业健康安全4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坚持每月对产品出厂一次检验合格率、零件入库合格率、劳保用品发放使用情况等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落实。

2014年我所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人员针对关键问题进行立项,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最终项目组完成了关键部件的优化设计、关键部件加工工艺改进、关键部件检测手段提升等整套的改进措施,同时订制了关键部件检测试验台现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为了加强对重要危险源的管控,我所对喷漆房和氧气、乙炔库房的通风系统、监测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通风系统受监测系统的控制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或温度达到设定值时通风系统会自动开启,并报警提示,有效的降低了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2014年XXX所产品出厂一次检验合格率98.77%,零部件入库合格率100%,危险废弃物分类处置合格率100%,劳动用品正确使用率100%,全年无质量安全事故,在XXX所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各项目标均圆满完成。

二、2015年体系管理工作

随着公司内部机构调整,XXX所职能有了较大转变,我所以此为契机对所内的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与梳理。

1.为适应XXX所新的职能,我所将所内二级部门重新划分为5个,技术一部、技技术二部、办公室、服务部、生产管理部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流程,也明确划分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强化了流程管理和节点约束。为三标体系的正常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围绕我所职能较大地调整了我所目标,同时根据目标的设置重新制定了管理方案,重新对我所涉及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识别,2015年共识别出环境因素29项、重要环境因素3项、危险源48项、不可接受风险7项。为三标体系的管理明确了方向。

3.根据所内二级职能部门的流程需求和管理方案的要求,重新修订、编制了所内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记录表格,在此期间我所新编制了规章制度5篇、记录表格11份,修订了规范了规章制度7篇、记录表格9份,规范了所内的三、四层体系文件,为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2014年审核结果

2014年三标体系监督评审未查出XXX所不符合项,内审查出XXX所不符合项为:《危险源辨识评价表》2014年未更新,内审结束后我所立即对该表进行了更新和评审,2015年也对该表进行了更新评审,符合三标体系的要求。

四、2015年内部审核结果

根据公司内审计划安排,第二内审小组予2015年5月13日对XXX所的体系运行情况进行了审查,在审查过程中审核小组4人对XXX所涉及的条款进行了细致的审查,审查结束后针对XXX所记录表格不规范情况开具了1项不符合项,随后我所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体系条款重新学习,并将我所内部的记录表格统一格式统一编号,有效的维护了三标体系的运行。

五、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自三标体系运行以来,我公司在管理流程上、管理方法上,员工素质上和员工思想意识上都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现阶段员工整体能了解三标体系,但不够深刻,据此我们建议我公司能组织一次针对各部门不同职能的专项培训,让每个部门的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自己在三标体系内的位置和重要性,让三标体系进一步落到基层去,落到实处去。

上一篇:两抓一促典型材料下一篇:我惹祸了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