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2024-05-20

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通用8篇)

篇1: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摘 要:小说《茶花女》是法国著名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一部的爱情小说,讲述了妓女玛格丽特与贵族男子阿尔芒斯的故事,小说通过玛格丽特传达的所表达的女权主义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论文以女权主义理论为支撑,以女性形象为研究核心,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的命运轨迹,探究在不同阶段的女主人公为争取女性权利而进行的抗争。

关键词:小仲马;《茶花女》;玛格丽特;女权主义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重要作品,它创作于1848 年。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妓女的爱情悲剧。作品主人公玛格丽特沉醉于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不仅让她养成了挥霍钱财的恶习,同时也使她的精神世界变得无比的寂寞和匮乏。直到她遇到阿尔芒后,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让两人坠入了爱河并一起度过了一段美满幸福的时光。在寻求真爱的过程中,玛格丽特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于是她开始展开了极力的反抗并经历了种种牺牲以求能够将自身的恶习改掉,并挣脱加诸于其身的众多枷锁,决心与阿尔芒厮守终身。但是阿尔芒父亲对两人百般阻挠,玛格丽特被迫离开阿尔芒,重返交际圈。而阿尔芒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对她进行了种种的伤害和侮辱。最终,玛格丽特因不堪病痛及爱人的误解与世长辞。

《茶花女》表现了玛格丽特从臣服于男权到女权意识的觉醒、对男权的反抗和挣扎,以及最终迷失的悲凉经历。小说以爱情与命运的矛盾、等级制度与平等自由为主线,以女权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凸显了玛格丽特在追求自由纯洁爱情中的女性意识。主人公玛格丽特身上所呈现的女权主义思想,既体现了作者小仲马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也从侧面反映了女性渴望平等的呼声。

一、蒙昧与迷失

“女权主义”泛指女性争取与男性相同社会权力的主张。西方女权主义的思潮带有多元化色彩,不同阶段也有各自的理论主张,然而无论是何种理论流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女性是一个遭受压迫等级。女权主义的各个流派都以此为立足点,探讨性别问题,并为女性所面临的不公正待遇进行抗争。女权主义是一场争取妇女解放的非暴力社会运动, 以消除性别歧视,结束对妇女压迫为政治目标。小说《茶花女》的创作背景是法国奥尔良王朝末期。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动荡,法国社会矛盾重重,上层阶级过着灯红酒绿的享乐生活,而下层人民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农村经济的破产,许多出身底层、本性善良的妇女为求生计被迫卖淫。玛格丽特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男权主义的思想色彩浓厚,女人作为“第二性”只能依附于男人生活。而对于比普通女人更低一等的妓女来说,更是处于绝对的无权地位,她们更是男人随意践踏的对象。在男权的压迫下,女性并没有绝对屈从于男权,而是追求平等、自由,在内心深处仍然向往纯洁的爱情,希望重塑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变女性处于边缘地位的社会传统。

(一)男权文化的压迫

“男权制在西方学术话语中被称为父权制(patriarchy),表示一种男性占据统治

【】地位的两性不平等的制度。”1在男权制社会中,无论在政治、宗教、经济等公共领域,还是家庭这种私人领域中,所有主导地位都保留给男性,这样一来就确定了男性的统治地位,男性和女性在阶级地位上不对等了,女性在社会中只得处于从属依附地位。男权制的核心是建立系统的、结构化的制度将男性权利合理化甚至合法化,借用制度将女性束缚在男权所认同的范围内,削弱女性的力量,进而巩固男性的主导地位。在男权制社会里,普通女性没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生活在底层的妓女的处境更为艰难。妓女是私有制条件下建立在男性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的男权社会的必然产物。由于法国连续几年农业歉收,农村经济的破产,有些妇女无以为生,商品交换原则使得她们不得不以肉体来换取金钱。茶花女凭借自己的符合男性审美的美貌成为炙手可热名妓,成为整个资产阶级社会中的商品和男性的玩物。正如玛格丽特所言:“我们已经身不由己了,我们不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东西。我们这种人,一天换不到情人们的欢笑,一天满足不了他们的虚荣心,他们就会抛弃我们。”【2】虽然她过上了奢华的生活,可是她的地位和境况仍旧没有改变,她必须靠男性提供的物质来维持生计,为此她不得不跑遍巴黎各大剧院和交际场所,以便满足达官显贵的欲望。在男权制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中,女性和男性不是对等的阶级,女性是没有独立的人格和经济权利的,靠卖笑营生的妓女在他们眼中就只是商品而已,连基本的人权都没有。男权制社会认为男性的生活模式才是正式和理想的社会组织形式,女人的生活模式要围绕男性这个中心点来展开,以满足男性为第一要义。所以即使由于纵欲过度而引起肺病恶化,玛格丽特还是不能休息,还要强颜欢笑满足男性的需要。

从玛格丽特的经历可见,男权文化是以扼杀女性、践踏女性尊严从而满足自我需要为根本。玛格丽特越是美丽,越是引起街谈巷议,就越会让浮华虚荣的男性残酷地控制和奴役她,因为拥有她这种标价极高的商品越会让他人羡慕,以此满足男性的虚荣心。她的结局不言而喻:“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

【2】己以后,像一条狗似的死去。” 当玛格丽特病重的时候,不再是光鲜的,不能满足男性的虚荣心时,她被无情地抛弃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她孤苦离世。玛格丽特生前受到贵族男性的追捧,为了她的美貌纷纷投入巨资,但是这些付出都只是纯粹的欲望交易,没有人对玛格丽特有任何真实的感情,玛格丽特的美貌也只是上层贵族男性间互相攀比的砝码,利用的工具,当玛格丽特香消玉殒之后,那些人即刻拍卖她的物品,玛格丽特就是一件物品,活着的时候身体被利用,死后财产也被拍卖,她的命运简直可以用“物尽其用”来形容。“那些在这个女人的卖笑生涯上搞过投机,在她身上大赚了一笔,在她临终时刻拿了贴着印花的借据来纠缠不休„„真是谦谦君子啊!”【2】这些就是饱经压迫的妓女残酷而真实的日常生活的再现。

(二)自我意识缺失

由于玛格丽特随身一束茶花,且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她还带过别的花,于是她获得了“茶花女”的称谓。从文中我们得知玛格丽特“一个月里有二十五天玛格丽特带的茶花是白的,而另外五天她带的茶花却是红的。”【2】由茶花颜色变化的时间和女性生理周期我们可以推断出,茶花女借用茶花颜色的改变来作为对客人的暗示:红色表示不方便接待;白色则意味欢迎来访。用花朵来做信号主动向客人传递是否接待的信息,玛格丽特已经把自己也当做待价而沽的商品,随时向客人提供商品信息。这时纯洁的茶花成为肉体交易的信息中介。而对于玛格丽特而言,大家为何称自己为“茶花女”她并不在乎,她要的是一件商品利润的最大化,她寻求的是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可见,玛格丽特已经不是作为社会独立个体的人而存在,而是一件可以买卖的商品。

玛格丽特是个绝色的女子,在《茶花女》中,小仲马对玛格丽特的外貌通过睫毛、脸颊、鼻子、嘴巴、皮肤做出了细致的刻画,鹅蛋脸、鼻子细巧而挺秀···玛格丽特无法挑剔的形象正好符合男性对女性外表美的要求,小仲马通过这种形象的塑造也在预示着玛格丽特将会完全臣服于男性思维和男权文化。作为一名生活在底层的女性,玛格丽特自我意识受到了男权主义的强烈影响,乃至放弃了对男权统治抵抗。这个阶段中的玛格丽特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就已经注定,只有靠自身的美貌来获得男人的喜爱才能够生存下去。玛格丽特利用自己的美貌加之以修饰打扮,成功获得上层贵族男性的青睐,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商品,受到男性的追捧,也获得了奢华富贵的生活,然而却失去了自我。

玛格丽特的美貌让她成为众多有钱人包养的对象,而这样的生活使玛格丽特开始变得奢侈和无度,在物质上更加依靠男性,经济无法独立。她一方面要用大量的金钱与物质将自己打扮得更加符合男性的审美,获得他们的认同,另一方面长期的奢靡生活也逼迫这个靠别人包养的女子更加渴望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在小说的开头我们看到玛格丽特的住宅让前来参加拍卖的人都深感震惊,吃穿用度都穷尽奢华上流贵妇们都羡慕不已,这些人的反应从侧面上体现出玛格丽特的豪侈。“这上千件小玩意儿对于我们来参观的这家女主人来说,是梳妆打扮的必备之物,而且没有一件不是用黄金或者白银制成的。然而这一大堆物品只能是逐件逐件收罗起来的,而且也不可能是某个情夫一人所能办齐的。”【2】光是梳妆打扮的物件竟有上千数,而且质地贵重,玛格丽特对金钱物质的狂热令人惊讶。如此贵重大量的物件不是由某一情夫能办齐,可以看出玛格丽特的生活腐化而堕落。在所有包养玛格丽特的人中,有一位老公爵是包养她时间最长的。老公爵第一眼看到玛格丽特就拉住她的手求她允许他去探望她,玛格丽特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公爵的请求,这时的她被长期的交际生活所影响和腐蚀,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并且当老公爵用金钱作为条件要求她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时,玛格丽特也欣然接受。

玛格丽特已被男权消融,而使她无法找到进行反抗的动机,同时,社会现实也不断地在提醒她,只有依附于男性才能够生存下来。在社会现实等多方面的压迫下,玛格丽特在心理上也接受了这样现实,她的女权意识在依附意识的作用下被消解,而成为了男权社会中的牺牲品。

(三)社会现实的束缚

茶花女所处的时代是法国七月王朝时期,虽然经历了法国大革命,法国也由君主专制国家转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国的宪法在名义上规定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但“平等”的法国公民实际上仍然受等级观念的禁锢。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教士是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中产阶级、工人、农民则位于第三等级,加之19世纪法国文化也是一种男性主导的文化,女性在男性的绝对控制之下,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地位。普通的家庭妇女都必须服从于丈夫的绝对权威,毫无平等可言,更别说身份特殊的妓女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社会用失业、饥饿而使她们“自愿”接受贵族资产阶级的蹂躏,又用虚伪的道德对她们进行指责、刁难,使她们更加自觉钻进男性为女性的编织的牢笼中。迪瓦尔的言行就体现了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是一个实利主义者,他遵守现实社会的丛林法则,并在此限度内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他的身份是税务总长,当他得知儿子与妓女在一起了,便认为儿子是走入了歧途,认为儿子的行为已直接影响到家族的声誉,使自己的女儿难以嫁入一个体面的家庭。由此可见,社会的实利风气深入其骨髓。因此,他绝对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与一个为社会道德所批判的女人在一起。

此外,迪瓦尔先生认为妓女是不顾情感,毫无理智可言的人,甚至不是人,只是一种榨钱机器。他认为二人的婚姻不可能幸福,因为“这种婚姻,既没有贞洁做基础,也没有宗教可依靠,也没有家庭可以当作归宿”【5】。玛格丽特在这番话中看到了二人未来道路上的重重阻碍,也深知自己无法越过这些阻碍,因此,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来成全一位素未谋面女子的幸福,维护所爱之人的名声。在玛格丽特的爱情道路上,潜伏着无数的破坏力量,其中一种就是以迪瓦尔先生为代表的社会道德的评判体系。为了家族的名誉,迪瓦尔先生利用茶花女的朴实善良、委曲求全来干涉茶花女的幸福,剥夺她的意志。这种以所谓的正统道德观念为标准的道德体系,实质上是靠牺牲某些下层阶级的利益来维护上层阶级的利益,从社会的角度看,迪杜瓦先生是利用正统道德、宗教、舆论等各种手段,向玛格丽特施压,正是杜瓦尔和社会上形形色色老公爵、N伯爵合在一起构成的男权社会,他们用男权文化构建的道德原则和等级观念,扼杀了茶花女梦想,束缚住她追逐新生的道路,毁灭了她的一生。这个社会与玛格丽特构成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冲突,残酷地扼杀了茶花女的女性人格尊严,也使她迷失了自我。

二、觉醒与挣扎

(一)对话语权的争取

七月王朝统治下的法国,出身、性别、财富等因素决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社会地位越高,你所拥有的社会话语权就越有分量。社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由于自己第二性的地位,几乎没有参与社会话语的权力。作为妓女的玛格丽特身份低劣,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更是没有话语权,处于监禁和压制的境地。尽管处于话语权的边缘地带,玛格丽特却没有放弃朝话语中心靠近的任何可能,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说粗话、大声喧哗等争取话语权。因此,在包厢里玛格丽特哈哈大笑,大声喧哗,并且与旁边的女人取笑阿尔芒、戏弄初次见面的人。阿尔芒第一次参加玛格丽特的聚会时,他看到玛格丽特在听到脏话后还为之喝彩叫好,说话粗鄙不堪,犹如脚夫一般。“别人越是讲的不堪入耳,她就越是开怀大笑。”【2】玛格丽特和加斯东在宴会上还唱着下流的曲子来助兴,阿尔芒面对长相美丽却举止如此粗鲁的玛格丽特,用恳求的语气让她不要唱,然而玛格丽特却不以为然,还调侃阿尔芒,说他纯洁无暇。

从表面上看,说粗话、大声喧哗有失女性的优雅和风度,但是,这是处于无权地位的女性对话语平等权利的追求。玛格丽特讲着下流的话语,伴着狂笑,这样的她无疑成为男性所厌恶和恐惧的,她用粗鄙的话语让自己发声,从而试图构建女性话语权。

(二)对男权藩篱的冲撞

玛格丽特对自己的命运甚是清楚,自己只是一件可行动的商品,只能等着别人挑选、买卖。尽管如此,在内心深处,玛格丽特仍然保留有一丝女性的自尊。面对众多想将她据为己有的公爵伯爵,她依旧保有部分自我。她背负债务,需要有衣服、钻石、马车的虚荣心,但是对于受过良好教育,又很有涵养的阔少爷N伯爵却毫不留情的拒绝。因为她很讨厌这位伯爵。“这位伯爵自以为只要在晚上十一点时去拜访她,她要多少首饰就给她多少首饰,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得到她的好感。

【2】但是她看见他就讨厌。”世人都认为妓女只认钱而不顾情的榨钱机器,可是玛格丽特在对物质生活进行追求时还能遵从自己的内心,不是对所有给予她经济支持的人都一个态度。阿尔芒从玛格丽特对N伯爵的毫不势利的表现看出了她的单纯。经济的窘迫和男权文化的压迫让玛格丽特无法拒绝妓女的角色,为了弥补自我的缺憾,玛格丽特对真正爱情生活充满向往。所以,当她得知阿尔芒就是在她生病期间常常关心却不留名的人时,她内心对爱情的追求瞬间被唤醒,果敢地投入到恋爱中。

在与阿尔芒相爱后,她毅然决定脱离从前的堕落生活,去宁静淳朴的乡下生活,并努力改掉自身的坏习惯。在这一阶段,玛格丽特对男权社会的挣扎和反抗达到了高潮。在与阿尔芒共同生活的期间,乡下的青草和空气以及阿尔芒本人都填补了玛格丽特以前心灵上的空虚,使她感到了很大的满足,此时的玛格丽特已经不再是那个依附权贵和依附男性的妓女。她不再贪图富贵,而是独立筹钱并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曾经给与她奢侈生活的公爵。她认识到了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同等的人权,女性应当去努力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玛格丽特在公爵已经知道阿尔芒与自己同居的事实后,她认为自己没有必要隐瞒这个事实。玛格丽特说:“我也活不了多久,不愿意再自找苦吃,去服从一个老头子的意志。”【2】可见,玛格丽特以坚定、执着和信心对男权社会传统道德观进行了一定的颠覆。

三、再次迷失

(一)内在性的束缚

“《第二性》对女性处境的分析中,波伏娃使用了黑格尔的术语———超越性和内在性来描述个体自由。”【3】“超越性”描述的是个体自由地从事一项筹划从而能以一种重要的方式在世界上行动的能力。“内在性”描述的是一种没完没了地重复着对历史不会产生影响的工作的处境。女性的处境使得女性处在封闭、被动、停滞、止于空想而无所作为的生存状态, 而男性则可以不断超越既定现实, 根据自己的意志去拓展外部世界的主体性生存状态。与男性的主体地位相比,女性只是客体,男性利用个体自由与外部世界进行自主交流、深入探索,而女性沉溺在内在性塑造的封闭空间内,既无法拓展生存空间,更无力创造更新,“惟有依

【4】靠男性慈悲的“赐予”才被动地得以实现。”

妓女生涯虽然让玛格丽特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这一切都是垂涎于她美色的男性给予的,一旦男性停止对她的“恩赐”,她便再次陷入窘迫的境地。当公爵不再承担她的生活费用,债权人都上门来要债,她不得不变卖首饰、马车等来维持生计。拥有经济话语权力的公爵可以随时让玛格丽特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让她失去生活的依据。面对这种境况,没有经济独立权的玛格丽特无力反抗,只能被动承受因经济困窘带来的压力和打击。没有了经济来源且债务缠身的玛格丽特靠卖掉马匹和披巾,典当首饰来偿还债务,可是这对她来说是杯水车薪,面对经济的窘迫,她十分忧愁。“普律当丝难得来一趟,可是她写了几封信,虽然这些信每一次都使玛格丽特心事重重。”

所以相对于男性的主体地位而言,女性只是客体、他者和劣等的“第二性”。男性把女性的“内在性”化身为“永恒的女性气质”,以此论证女性是先天必然处于劣等的地位。在这种权威文化的不断渲染下,女人也自觉地接受这种观念,接受了自己作为客体的命运,建立了关于自己的劣等性的观念。因此,为了博得男性的赞许,她们放弃了超越性,以各种妖艳、高贵、端庄、淑女的姿态模仿内在性。于是当男权文化的代表人物迪瓦尔先生出场时,以男权的名义指控玛格丽特的种种劣迹时,玛格丽特便深深陷入内在性的束缚之中,没有反抗的力量。

(二)话语权的迷失

玛格丽特生活的社会是男性话语霸权的男权社会,整个社会话语是以男性中心,女性话语注定要遭到男权的消解,被琐碎化,或者根本就不被呈现。

在男权制度统治的社会中,具“超越性”的男性占据权威统治地位,位于从属地位的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活在男性文化所主宰的审美活动中。由于经济无法独立,生活来源依附于男性,玛格丽特无法向掌握自己命运的男权抗衡,因为一旦她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恰好这些话语不是男性所乐于听到时,男性霸权便会对反抗自己的话语权人进行惩罚。当她让普律当丝向公爵转达她不愿离开阿尔芒的话语后,公爵断绝了对她经济上的支持,使她陷入窘迫;迪瓦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男性的审美观批判玛格丽特妓女的身份,让她无言。男权文化的长期浸润,让玛格丽特接受了自己是劣等的观念,并建立起关于劣等的框架将自己束缚在其中。她也认为自己是不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于是玛格丽特在面对迪瓦尔先生的侮辱、曲解时根本不能辩白,在迪瓦尔的男性话语逼迫下,玛格丽特牺牲了自己,重新回到那非人般的生活中。善良的玛格丽特为了减轻阿尔芒失去爱情的痛苦,失掉话语权的她隐瞒了离开的真相还违心地做出种种假象,好让阿尔芒尽快忘掉自己。阿尔芒曾经说自己是玛格丽特的奴隶,可是当他被玛格丽特“抛弃”之后,他的男权意识瞬间爆发,利用其它女性对玛格丽特进行当众羞辱、残忍报复,长期受到男权文化浸润,没有独立人格和经济权利的玛格丽特无法发出辩解的声音。当时的文化是性别不平等的文化,女性在这种文化下成长起来,根本没有真正的女性话语。倍受屈辱的玛格丽特在男权文化的压迫下频频失语,明明为了他人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却得不到赞扬,反而在男性话语的打击压迫下,渐渐凋零,难逃悲剧命运。

结语

在男权文化的压迫和奴役下,茶花女被推到了社会的边缘,被“他者化”,成为没有话语权的他者。虽然她也在萌发的女性意识的驱使下向男权进行反抗,然而在男权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她自主将自己塑造为“他者”,并建立起一系列作为“他者”不能触碰的禁区和真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让她勇敢为女权进行抗争,而自身的男权“毒素”又让她在关键时刻退缩。女权推动茶花女向前进,男权则是束缚了她的脚步,两种刚好相反的力量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茶花女,于是她变成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在进退中犹豫徘徊,然而外部力量的压迫和自身的软弱还是击败了她。

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权意识的萌发和树立,女权运动为女性在公共领域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权利。然而,在微观领域仍旧存在着女性权利的窘境,因此我们不能停止发出诉求的声音,不能收回跨出去的脚步,否则不仅会停滞不前,还会出现不平等现象的死灰复燃,就如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一般,又被推向社会边缘,成为他者,甚至迷失自我,成为可悲的牺牲品。

篇2: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毕业论文是每个毕业生都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下怎么写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密尔 个人自由 政府干预

[论文摘要]密尔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关于自由的原则,而且将自由主义的原则和功利主义的原则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他一方面极力维护自由主义的一般放任原则,主张社会事务最好由私人自愿去做;另一方面又提出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伟大的善”,应对经济事务和个人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密尔在新旧自由主义之间采取了调和折中的方式,提出了政府有限干预的理论,这使他的自由主义思想蒙上了浓厚的折中主义色彩。

英国思想家密尔继承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坚持个人自由至上的自由主义基本原则,认为一般情况下社会事务应由个人自愿去做,政府应奉行不干预政策。但同时,他根据社会现实情况,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认为为了增加快乐,免除痛苦,政府必须进行适度干预,积极地为人民提供更多的获得自由的机会。

一、政府千预的基础:保证个人自由

与以往的传统自由主义者不同,密尔是从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探讨个人自由的,把过去仅限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自由扩展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密尔已经不仅仅是从政治权利方面论述自由问题,而且要从人们的社会生活方面进行考察,要在社会生活中为个人自由划出一个范围。密尔对个人自由进行了独到的阐述,他在给斯特林的信中说:“自由主义要使每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指导者和主权者,要让每个人为自己去思索。只按对自己最有利的判断去做,允许其他人以言之有据的道理说服他。”川他一生坚定不移地捍卫个人自由,这成为他整个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密尔主张:“一般说来,生活中的事务最好由那些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自由地去做,无论是法令还是政府官员都不应该对其加以控制和干预,那些这样做的人或其中的某些人,很可能比政府更清楚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到达他们的目的。}}f21(PSa2)所以“无论我们信奉什么样的社会联合理论,也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制度下,每个人都享有一活动范围,这一范围是政府不应加以侵犯的,……只要稍许尊重人类自由和尊严的人都不会怀疑,人类生活中确实应该有这样一种受到保护的、不受干预的神圣空间”[2](PSSi>。密尔在他的名著《论自由》一开篇就指出:“这篇论文的主题不是所谓‘意志自由’,不是这个与那个被误称为哲学必然性的教义不幸相反的东西。这里所要讨论的乃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3](Pl)对于来自个人自由的威胁,密尔最担心的不是政府,而是来自社会习俗和舆论压力的强制因素。他认为当社会本身是暴君时,即当社会作为集体而凌驾于构成它的个人时,它就是实行了一种社会暴虐。“这种社会暴虐比许多种类的政治压迫还可怕,因为它虽不常以极端的刑罚为后盾,却使人有更少的逃避办法,这是由于它渗入生活细节深得多,由于它奴役到灵魂本身。;[3](PA)密尔深刻感受到这种社会暴虐的危险,所以他着力探讨社会所能合法给予于个人权力的性质与限度。

密尔在《论自由》中提到:“本文的目的是主要力主一条极其简单的原则,使凡属社会以强制和控制方法对付个人之事,不论所用手段是法律惩罚方式下的物质力量或者是公众意见下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它为准绳。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3](P9-10)可见,密尔所关}L}的问题是防止社会权力对于个人自由的侵犯,他的自由观属于“免于……自由”基调的消极自由观。不过,密尔同时又把功利主义引入他的自由观之中,提出了著名的“群己权界论”。为了寻找个人自由的合理范围,他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只涉及本人,另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他说:“第一,个人的行动只要不涉及自身以外什么人的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交代。”“第二,关于对他人有害的行动,个人则应当负责交代,并且还应当承受或是社会的或是法律的`惩罚。}}[3](P13)所以,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也是社会与个人的权力之界。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绝对的原则。他通过确定“群己权界”原则,一方面维护了个人自由的空间,保障了个人权利;另一方面又对个人自由进行了必要的限制,维护了社会利益。密尔正是以折中的方式调和了个人自由与社会权力的利益冲突,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达到了相对的统一。这样既可以保证个人幸福的实现,又可以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按照密尔的观点,个人自由的领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的内在领域的自由,如良心自由、思想情感的自由,对所有论题持有意见和观点的自由,以及表达、发表它们的自由;二是个体情趣和追求的自由,构成适合于自己特征的生活计划,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的自由;三是与任何其他人结交、联合的自由。密尔说:“没有一个在其中这些自由在整体上不被尊重的社会会是自由的,不管它的政府形式是什么。没有一个在其中这些自由并不绝对地无条件地存在的社会会是完全自由的。”又说:“配称得上那个名字的仅有的自由就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追求我们自己的善的那种自由,只要我们并不企图剥夺其他人的善,或不阻碍他们获得它的努力。}}[3](P102)自由思想是密尔全部政治著作中所表达的最重要的、最突出的信念。他提出的社会自由的观点受到西方学者广泛的赞誉,认为他最充分最完美地表达了自由主义者的信仰,而《论自由》这一著作则是自由主义的经典声明。

密尔的自由思想比其自由主义先辈们更完善、更合理,他是19世纪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他提出的“自由是按照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的好处”这一思想主张,成为由传统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积极自由”过渡的桥梁。

篇3:论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

1 教育功能:强调教育的社会性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们在重视教育对人的意义的同时, 更强调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把教育的社会功能放在首位, 这是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突出特点。爱尔维修认为, 教育对天才、个人的性格和民族的性格具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因此, 他提出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最重要手段。“要是我证明了人果然只是他的教育的产物, 那就毫无疑问是向各国昭示了一项重大的真理。它们将会知道, 自己手里掌握着强大和幸福的工具, 要使自己幸福和强大, 问题只在于改善教育的科学。”通过教育消除人的愚昧和无知, 培养人的高贵品质和美德, 提高人的素质, 从而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

总之,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们都把教育看成改造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手段, 把教育看作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的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事业。基于此, 各个思想家在阐述教育目的上也不谋而合。

2 教育目的:培养国家公民

爱尔维修通过对教会控制学校的批判, 提出把教育引导到公共福利上去, 并试着制定一种教育计划。使教育目的实现增进全社会的公共福利以及大多数人的共同幸福的目的。教育培养的是将个人和民族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有才能、有美德的爱国者。

狄德罗不但从理论上提出教育要可培养“理性”的公民, 而且在实际行动中献身于《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 无疑也是为实现培养“公民”的教育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拉夏洛泰则提出要培养“适合民族需要的国家公民”的要求, 这种国家公民是指国家统治下从事特定职业的一切人, 包括教士、贵族、军人、法官、商人、手工业者、劳动人民等等。

如果拉夏洛泰的“公民”强调职业特征, 那么卢梭国家教育思想中的“公民”更侧重于政治品格的一面。在《关于波兰政府的筹议》中, 卢梭指出, 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条, 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 又这样形成其意见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性向和愿望而成其为爱国者”。虽然各个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所表述的“公民”概念各不相同, 但是却殊途同归———教育应该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公民和爱国者, 而不是为教会培养牧师和教士。

3 教育权:主张教育普及化

要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 培养国家“公民”, 就必须普及教育, 人人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不论种族、地位、性别的差异。爱尔维修从人的智力平等思想出发, 认为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包括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他认为每个普通人都拥有同样的智力, 任何真理, 不论它怎样高深博大, 同样能为具有普通人所了解。

狄德罗则强烈地表达了维护人民受教育权利的愿望。他坚决主张建立普及的、免费的初等教育制度, 对所有人民的子女实施强迫的义务教育。从首相到农民,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阅读、书写和计算。他不仅重视普及初等教育而且强调人人享受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权利。

卢梭虽然在《爱弥儿》中以富人子弟为教育对象, 但并不能否定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平等原则。卢梭在《关于波兰政府的筹议》中明确表示不喜欢把两种贫富不同而并有身份的人划开两种学校按两种课程来进行教育。既然按照宪法人人平等, 他们就应该受平等的教育, 即使不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的国家教育, 那么所收的费用也应该使那些最贫苦的人能够承受。卢梭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不失民主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 各教育思想家如卢梭、拉夏洛泰在论及教育普及时, 并未忽视女子教育的问题。尽管女子教育与男子教育相比, 在内容、观点和方法等方面仍有很大差别, 但是在当时封建特权和神学统治下, 这些教育家们能专门队女子教育加以论述, 不失为一种进步。

4 教育性质:主张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国家公民, 必然诉诸于一定形式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们在控诉了宗教教育的罪恶以后, 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移到道德教育上来。爱尔维修认为人生而无知, 但非生而愚蠢。在文明民族中间, 如果愚蠢是人民的共同状态的话, 那是一种传染性的教育的结果;那是因为人们在那里受到伪学者们的教导, 在那里读了愚蠢的书。显然这些“伪学者”就是天主教会的教士和牧师, “愚蠢的书”就是那些强化天主教思想统治的、而对人民毫无意义的宗教教条。这种教育是以谬误取代了真理, 使人们陷入无知和盲从。因此, 爱尔维修提出应在学校设立“道德问答”课, 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自爱”、“正义”、维护“公共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的感情。有人说, 爱尔维修的世俗道德取代宗教道德的思想是18世纪最先进的道德理论。

狄德罗从无神论的哲学观出发, 否定“原罪说”, 肯定人性中善的因素, 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挖掘人性中善良的因素, 培养人丰富的情感, 从而就能获得幸福。

拉夏洛泰更加鞭辟入里的对宗教教育进行了控诉, 耶稣会的教育最严重的缺点就是完全忽视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的教育, 就连很多日常事情、共同生活的基本原则, 公民社会的基础全被忽视, 当结束耶稣会学校令人乏味的生活后, 学生根本没有掌握用以判断行为、道德、意见和习惯的原则。

卢梭虽然没有否定宗教教育, 但他所提出的宗教教育人仍然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卢梭指出真正的心就是神灵的真正的殿堂;如果没有信念, 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因此, 他是站在自然宗教的立场上讨论宗教教育的, 他反对宗教迷信, 反对灌输给儿童宗教教条、教义, 只要人们内心有上帝有宗教就足矣。

5 教育制度:国家办学、管理教育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们认为, 要实现教育的普及, 必须依靠一定的主体来实现, 这个主体就是国家, 即先教育国家化, 才能教育普及化。只有国家控制教育权, 由国家管理教育, 才能真正办好国民教育,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家们认为, 国家开办和管理教育离不开教育制度恶化教育机构的建立。因为后者为前者提供依托和保障, 使前者更具统一性和权威性。

爱尔维修认为, 教育能够塑造人的智慧、才能和品德, 但教育归根到底还得依靠政体来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狄德罗主张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大学区制, 它在《俄罗斯大学计划》中提出, 要建立一个名为“俄罗斯大学”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它实施对各项公共教育事务的管理。该计划中关于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设想对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体系的确定产生一定影响。

拉夏洛泰也提出比较具体的方案。建议国王任命一个委员会审查递交的教育计划。该委员会成员主要是政治家和文学家, 坚决排除宗教人士入会。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决定所有学院的学习科目。

卢梭则建议建立一个最高行政院来管理教育事业, 该行政院除掌罢免任命校长的大权之外, 还有管理运动教练师的权利。可见该行政院实际上就是国家教育行政机构。

综上所述, 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在教育功能、教育性质、教育目的、教育权和教育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近代化教育的特色, 该教育思想不仅为法国乃至欧美等国家的近代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而且对这些国家的教育普及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篇4:论造就美国文学的超验主义思想

关键词:爱默生;超验主义;美国文学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自美国国家政治独立以后,美国国家精神、文化领域从欧洲地区的母体中分离而独自发展的重要时期。超验主义思想成为美国人精神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宣言。超验主义的代表作家爱默生和梭罗,他们热爱心灵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主张自助精神,非常看中精神生活,他们倡导的这些思想帮助美国人冲破了多年来依赖外国思想的束缚,树立了美国国民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这些思想造就了美国文学。

一、超验主义思想在美国

从哲学上说,超验主义是“对人类直觉认识能力的认知,或者说是人类越过感官而得到知识的能力的认知”。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爱默生在1836年出版了著名的《论自然》,书中囊括了他一生重要思想的胚芽。在1837年,爱默生参加美国当时的大学生联谊会,发表了重要演讲《论美国学者》,文中着重论述了人的价值、人本位思想;引出学习者的责任是有自由而且要敢于寻找并展示真理,从而鼓舞人、勉励人;他宣扬民族自尊心,反对过去美国一贯地追随外国的学说。爱默生的这个演讲在当时的美国轰动全国,激发了美国人民对美国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在爱默生的观念中,他保留了前人思想的积极成分,比如,唯一神教中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论,还有康德的哲学思想,同时,爱默生发展了这些思想,形成了超验主义思想。超验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要反对权威,崇拜直觉,尊重个性解放,冲破过去思想的束缚和外国教条的禁锢,在美国建立新的民族文化,集中体现出现代的美国精神。

爱默生和他的学生梭罗为新思想的传播在美国努力奔走着,但在当时还是有很多人无法立即接受新思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理解,最后逐步成为当时美国的主流思想。

超验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1)超验主义认为精神的力量是第一位的,这是整个宇宙中最重要的因素。(2)超验主义提倡用全新的目光去审视自然,他们认为自然才是精神的象征,自然是对人类最神圣和纯洁的思想,主张人们用自己的直觉去感受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上帝。(3)美国超验主义认为个人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是个人,通过个人的修养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革新。所以,我们每个人最主要的任务和责任是自我完备,而不是过去崇尚的只追求物质富贵。

二、超验主义与美国文学

美国的超验主义思想帮助美国文学由原先依赖国外逐渐走向独立。美国文学是美国本土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证明。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美国本国文化独立的积极推动者,他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在美国文学上的贡献,也就是他对于美国民族文学的影响。他是第一个提出精神至上,冲破以往以神为中心的古老思想,认定人只要凭借自己的直觉是可以认识真理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就是上帝本身,这个思想不仅仅肯定了人的作用,同时它强调了人的价值。爱默生还主张解放个性,挑战权威。爱默生认为,学习国外的思想理念模式肯定有必要,有益处,但是,不能一味地,毫无改变地,盲目跟风似地追随,那样做会成为另一个模式,从而失去了美国民族文化的根本,坚持自己比一切都重要。这种思想逐渐被人们广为接受,并将当时的美国,政治和经济上完全独立的美国,在文化和精神上从欧洲大陆的文化束缚中彻底解脱出来,使美国文学从此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上。

爱默生的言论被当时美国的学者们视为“美国思想的独立宣言”。在爱默生的眼中,美国、美国民族,应当自立,自立在世界之上,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到的是自助自立。而这其中有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1)不要去一味“迎合”,要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变通。(2)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相信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有他的优势和伟大之处的,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自身的伟大潜力。过去的效仿就是在迷失自我,应该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臣服于当下,比任何时候都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超验主义思想在当时将浪漫时期的美国文学彻底推向高潮,涌现出大批突出美国个性和独立的作家,美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独立起来。爱默生和梭罗号召人们相信“直觉”,不再依赖任何人和固有的文化知识,提倡个性发展。爱默生还认为美的真正目的,不是模仿,而是创造。他特别主张在文学作品中用“目前的、平凡的、低贱的”的新题材,主张美国文学民族化、独立化。“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些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大众追求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强烈愿望,而且还集中表达了美国人想要冲破传统束缚、解放思想的进步立场。

总而言之,爱默生发起和倡导的超验主义思想,以美国精神独立宣言的身份,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深远广泛。最重要的成就是造就了独立的美国文学。

篇5: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结合--论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

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思想的特征是力图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结合起来.他认为,人的非理性因素“爱欲”是人的本质,而人的理性是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坚持从爱欲和理性两个方面来构建其社会批判理论,寻求人的解放道路.

作 者:夏鑫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刊 名: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9(2)分类号:B08关键词:马尔库塞 理性主义 非理性主义 结合

篇6:论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思想

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弃疾一向羡慕笑傲山林的隐士,闲居乡野与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辛弃疾的人生观以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为主而兼容佛老,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文人思想面貌的共同点。他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时无法消磨的痛苦。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

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他从小就受到祖父辛赞忠君爱国、抗金恢复的教育,继承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关注祖国命运的爱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同时他的爱国思想又建立在对抗金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估计上。辛弃疾的爱国思想与他关切民生、民力的民本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美芹十论》),抗金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这一特色,首先就反映在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我形象、自我经历、自我感触的作品中。如追忆南归前,亲率五十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战斗生活的作品《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仅四句就把出其不意突袭敌营的迅猛声势,词人年轻有为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下片转写眼前境况,颇多感慨。“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是词人对自己一生失意的沉重概括。

辛弃疾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不仅一生以英雄自许,渴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他自比老将廉颇;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中则矢志试手补天:“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时,他又以英雄许人。在赠答、唱和、送别时,作词激励友人关心恢复,献身抗金事业。如为韩元吉祝寿作词曰:“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的这种精神、豪气,深孚众望。

三、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

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也是辛词的重要内容。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通过咏古伤今抒发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爱国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全词紧紧扣住“今”与“古”两个时间的支撑点,由今而古,由古而今,相互穿插,亦史亦论。此时的辛弃疾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激情,但不久即遭弹劾而被免职。

五、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是稼轩词又一重要内容。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上片写景。词人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六、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七、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八、辛弃疾还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抨击苟安投降。

南宋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侮实行屈辱妥协的典型,盘根错节的主降势力,昏聩无能的官僚始终左右朝政,推行着屈膝投降的政策,只想“尊中酒不空”,“赢得闲中万古名”(宋高宗赵构《渔父词》之

一、之五)这不能不引起爱国者的极大憎恶与愤慨。辛弃疾常把西晋的王夷甫清谈误国作为批判的对象,借古讽今,批判那些尸位素餐的当权者。如《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上片: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词人感叹南渡以来近六十年了,到底有几人算得上是经邦治国、立志恢复的人才?对南宋朝廷的那些苟安妥协、麻木不仁的官僚、权臣表现出极度的轻蔑。

篇7: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摘 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着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重点介绍其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借以深入对鲁迅的认识。

关键词:鲁迅 小说 蒙昧 人道主义思想

一、人道主义先驱——鲁迅先生

人道主义是探讨和研究人的问题,也就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种伦理思想。人道主义最初产生于西欧的文艺复兴时代,是反对封建教会及其意识形态的一种进步文化运动。他开始于十四世纪初的意大利,以后传播到德国、荷兰、法国、英国。人道主义者提出人的世俗权利同虚伪的宗教禁欲主义对立,提出理性认识同所谓的神学对立。他们着名的口号是:“我是人,一切属于人的东西我都能掌握。”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曾经大力提倡和宣传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轰轰烈烈的文学革命运动中,一开始,人道主义就成了一面鲜明的旗帜;跟着,以人道主义为内容的文学,“人的文学”等等主张和口号就被认真地提到议事日程上。从此,人道主义这一思想,无论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全部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个别作家的创作实践中,始终是一个值得加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现象或课题。鲁迅先生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先生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个伟大的叛逆者和启蒙主义者;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知识分子—中国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伟大先驱。他继承和发展了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思想和着作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曾说:“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不仅如此,鲁迅还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二、人道主义思想在鲁迅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1918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创作小说《狂人日记》,显示了其文学革命的实绩,初步奠定了我国文学现代化的基础。小说《狂人日记》以饱蘸愤怒感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非人生活”图画,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的“吃人”现象,抨击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他期望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吃人者”的理想社会,一个“真的人”的社会。他发出“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声,这是人道主义的呼声。《狂人日记》可以说是一篇人道主义的宣言,以人道主义为本来表现这种不幸的人生社会问题。首先,对社会“吃人”的看法,基本上认为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吃人者,惟有“我”和狼子村的的“大恶人”等是被吃的。吃人者既有“赵贵翁”“古久先生”“娘老子”又有“给知县打枷过的”“给绅士掌过嘴的”“衙门占了妻子的”;既有“那个女人”“狼子村的佃户”又有那庸医“老头子”“大哥”以及“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个不相识的人”等,他们的“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小说的艺术描写显示出作者主要是以对“人”是行“人道”还是施“兽道”为标准,来观察、认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恰恰是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所统治的社会是“灭人欲”“毁人性”的,不仅统治阶级成了吃人者,就是被统治阶级里的一些人也因不“人道”的礼教毒化而成了吃人者的帮手。凡是吃人者,大都是背离人道而走兽道鬼道;凡被吃者,大都深蒙“非人生活”的苦难。作者对前者一律加以痛斥,对后者统统予以关切。《狂人日记》着重以这种笼统的人道观点,描写了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将“人”划为“被吃者”和“吃人者”两层。这既表现了彻底反封建的革命性,又表现出阶级关系模糊的局限性,正是人道主义固有的两面性的具体反映。其次,《狂人日记》对家庭“吃人”的看法,同样以“人道”为准绳,分为“吃人者”和“被吃者”。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大哥”是吃人者,具有民主要求的封建礼教叛逆者狂人则是被吃者。家族制度是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是吃人社会的缩影。小说以家族为轴心,构成一张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欲吃狂人这类少数人的罗网。这张罗网,是作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以人道主义观点洞察五四前夕中国黑暗****的封建社会所结织的吃人、劫掠、残杀、人身买卖、生殖崇拜、灵学、一夫多妻等的蛮人文化的罗网。《狂人日记》所创造的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正是这种“中国社会”的典型,而造成这种“吃人”的社会现实,根系在背人道而行兽道的蛮人文化。狂人针对作为家族代表、吃人礼教的维护者的“大哥”,对他吃人罪行的揭露,显示了以“人道”反“吃人之道”的巨大思想威力。狂人对大哥的假慈悲的虚伪性、何先生笑里藏刀的阴险性、“今天天气很好”者含含糊糊的卑鄙性看得一清二楚,同时对罩着伪善外衣的“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也揭露得淋漓尽致,可见这种人道主义在五四时期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进步性。

同样在鲁迅的其他一些小说中也体现出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如在《阿Q正传》中,鲁迅正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塑造了阿Q这个不仅没有“人”的地位,没有“人”的尊严,甚至“生存”和“温饱”的基本****都被剥夺了,最后连生命也被剥夺了的“人物”形象,有力地抨击了那个“不把人当人”的封建社会,为被剥夺了“人”的一切权利甚至生命,还得不到丝毫同情的阿Q这样的人提出了热切的申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正是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明天》《祝福》《离婚》《伤逝》被称作是鲁迅先生描写旧社会妇女悲惨命运的几个系列篇。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从不同侧面作了深刻的揭露,对被压迫、被侮辱,甚至被“吃掉的”劳动妇女寄予深切的同情。鲁迅先生坚决反对残害妇女的“贞节”、“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道德观念,并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他还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要求人类都享受正当的幸福,应该有爱情,这些论点都表明了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一件小事》歌颂了一个人力车夫的伟大人格,其所包含的人道主义思想又远远超越了当时通行的对人力车夫的痛苦生活仅仅表示一点同情的人道主义。鲁迅对那些善良正直而又命运多舛,穷困潦倒,不得不去干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情如吕纬甫者(《在酒楼上》),或是逆来顺受,不得不“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如魏连殳者(《孤独者》)等类型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给予了热切的关注。

祥林嫂悲惨地死去时,“天地圣众”在“歆享了牲醴和香烟”之后,正在“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我”在参加了“孤独者”魏连殳的大殓后出来时,耳朵里似乎听到了“受伤的狼”“在深夜的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两种情调完全不同的描写,本质上同样是对旧社会反人道的有力控诉。在《伤逝》中,鲁迅对青年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争取人格独立、婚姻自由而斗争的勇气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子君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涓生个人主义的思想实质分别给予恰如其分的批判。这也表明了鲁迅人道主义思想的深刻性。

三、战斗的人道主义者

鲁迅的人道主义具有时代特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环境中形成的。因为古老的中国在长期的内忧外患侵袭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已经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深重的苦难迫使人们不能再按老样子生活下去。这种为变革现实的悲惨处境而斗争的愿望,自然而然反映到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中来。所以鲁迅对旧社会被损害被侮辱的人们给予了无限的同情,而且把剥削人压迫人的反动统治者及其帮凶视为不共戴天之敌。在鲁迅的作品中,没有十九世纪古典文学中那样既憎恶上层社会的****又惋惜它的没落,既同情贫苦人民的不幸又不愿他们反抗的的矛盾情绪。他之憎恶本阶级,是“毫不可惜它的溃灭”。如果我们从具体历史条件来看鲁迅的人道主义,特别是它所赋予的战斗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从鲁迅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前期的人道主义思想虽然也属于资产阶级性质,但是,又有着他自己的特点。鲁迅的人道主义一开始就同这种抽象的“爱”、爱一切人乃至爱仇敌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别。在他的作品中,从来没有宣传过阶级调和论和无条件的和平。恰恰相反,他有“热烈的爱”,也有“热烈的恨”,这种正义的爱与憎在他的胸中形成嫉恶如仇的怒火。他想把旧社会一切丑恶的、有害的东西彻底烧毁,因此他对阻碍这一切行动的敌人展开了坚韧的斗争。鲁迅的言论和行动充分表明他是战斗的人道主义者。

参考文献:

篇8:论《茶花女》的女权主义思想

一、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思想渊源

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思想纷繁复杂, 但处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关键时期, 各种思想都聚焦于社会变迁。恩格斯最终走出了资本主义的思想旋涡, 找到了通往社会主义的路,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8世纪启蒙学者的理性王国构想

处于18世纪启蒙运动的大批学者不满于封建制度的束缚, 鼓吹理性至上, 要求铲除一切和永恒理性相矛盾的东西, 尤其是封建国家机器, 建立一个理性王国, 这个理性王国带有深刻的阶级烙印。恩格斯说:“这个永恒的理性实际上不过是正好在那时发展成为资产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已。”启蒙思想家们要求建立的理性国家也就是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建立后并没有达到其口中的完美, 反而矛盾重重, 危机四伏, 否定了其关于理性国家的设想, 也以此证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资本主义的理性王国设想就此破产。

2.18世纪末庸俗经济学家的财富追求

以杜林为代表的庸俗经济学家们, 宣扬世界是让每个自然人独立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而资本主义是最合乎人性的舞台设计, 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去积累财富。庸俗经济学家们宣扬的人性以财富为焦点, 单方面追求物质满足和利益最大化, 忽略了人性发展的精神需求。伴随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日益突出, 庸俗经济学家们宣扬的资本主义最符合人性设计的说法已经不能掩人耳目, 于是, 杜林又改走社会主义改革道路, 他抄袭小资产阶级凯里的思想, 坚持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实则是打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旗帜, 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

3.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新突破

在19世纪的欧洲,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协调性和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人民对现实制度的失望, 开始寻求构建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较之前的各种社会构想, 有着历史性的突破, 一是不仅揭露了资产阶级在物质上和道德上的贫困, 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二是他们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及预测, 成为后来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在当时的欧洲社会可谓独树一帜, 但其越是精密的构想越使其陷入了纯粹的空想之中。

4.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详细地叙述了当时欧洲的社会状况和各种思想潮流, 从与实践背离的理性王国的破产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的华丽构想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找到了社会变迁的真实依据:即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不应当在意识中寻求, 只能在社会存在尤其是经济基础中寻找, 强调资本主义具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 恩格斯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找到了弥补其空想性的哲学基础和现实路径, 即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革命, 由此真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彻底突破了以往思想家们关于社会制度的假想, 立足于科学的理论体系和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为社会变革指明了新方向。

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深层原因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双向作用的必然结果, 它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劣根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 资本主义的罪恶和矛盾决定其必然灭亡

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其自我否定和自我消灭的全部过程。

(1) 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与血腥。在中世纪, 整个社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生产, 这种生产方式规模小, 方式简陋, 生产率水平低, 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早期的封建地主、权贵、大的手工作坊主和一些有头脑的商人不满足于眼前有限的财富, 而通过合理合法的等价交换手段并不能有效积累和生产财富, 于是他们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 不择手段地掠夺、剥削生产资料, 并低价雇佣工人甚至直接贩卖奴隶进行生产, 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分离。这一过程就是资本的原始积累, 是资本家不断积累财富的奠基阶段, 充满罪恶与血腥。

(2)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一种变相的掠夺。资本原始积累完成后, 生产资料集中到资本家手里, 原本的家庭劳动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资本家只能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并以工资的形式来掩盖劳动的真实价值。资本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以高出劳动力价格的好多倍卖出, 这部分差额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本应归劳动者本人所有, 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并转化为资本, 又投入到新一轮生产中, 赚取更多价值, 不断积累资本。因此,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工资掩盖下的一种变相的掠夺。

(3) 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中矛盾重重。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源于机器大生产和高度的社会分工, 也是其矛盾的源泉。首先, 机器大生产排挤出大量“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只能靠出卖劳动的工人, 使之成为资本家的产业后备军, 为资本家剥削廉价劳动力创造了条件, 所以资本主义一开始就意味着与无产阶级的对立。其次, 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利益, 资本主义生产进行明细的社会分工, 从事社会化大生产, 将生产资料分给这些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产品由多人创造, 但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劳动产品都服从资本家个人占有,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所在。最后, 社会化的大生产逐步走向组织化和精细化, 而整个社会却处在一个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下,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导致生产过剩, 随之而来的是产品滞销, 工厂停工, 工人失业, 整个社会秩序紊乱的经济危机。这种危机是资本主义根深蒂固的, 资本家只能靠低价抛售产品和压榨生产来缓解危机, 恢复正常之后又重复这种生产过程, 造成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要根除这种危机, 就得根除资本主义, 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2. 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

规模化的社会大生产必须适应于整个社会的需求, 才能保证生产和流通秩序的平稳, 要想有效实现供求平衡, 就必须打破资本家生产的盲目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实行有计划的调节。要有效控制社会范围内的生产, 就意味着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而资本主义那种既剥削生产者又奴役占有者的产品占有方式, 就不得不伴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而改变:一部分由社会直接占有, 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料, 另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个人, 满足个人的生活与发展需要, 这就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上。资本主义矛盾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则将这种私有制连根拔起, 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 组织进行统一的生产和分配, 既避免了剥削, 也遏制了资源浪费, 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也就消除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随着资产阶级被消灭, 无产阶级也就得到了解放, 成为自由之人, 社会主义国家则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表, 整个社会一片和谐。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过程

资本主义通过原始积累和有组织的社会化生产, 生产效率和产品数量在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将个体小生产逐渐排挤出去, 由此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竞争阶段, 整个市场上资本主义工厂林立, 资本家们不顾或是无法预测市场需求, 不断生产, 造成生产过剩, 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到顶点, 不得不爆发的标志, 一次经济危机会淘汰掉许多资本主义企业, 而那些生存下来的企业又进入到下一轮的竞争中, 不断循环, 不断优胜劣汰, 实力向少数资本家集聚。这些资本家开始总结经验, 为了更好地掌握市场, 规避风险, 开始实行强强联合, 资本主义逐步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迈进, 产生了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垄断集团, 左右一些生产和流通领域。但这种形式严重影响了其他资本家的生存和发展, 更加剧了其内部矛盾, 最后国家不得不出面干预, 成为最大的资本家, 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和最后阶段, 也是社会主义产生的起点, 因为它既将资本主义矛盾上升到国家都不能解决的高度, 又开始承认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生产分配, 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开端。

四、结语

资本主义终究不能改变其走向消亡的必然命运。虽然目前的各种状况显示, 资本主义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无论哪个社会形态, 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 是绝不会灭亡的。经过几十年努力, 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社会, 但与已经发展到顶峰的资本主义相比, 社会主义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尚未成熟。尽管如此, 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先进性已经逐步显现, 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将社会主义进行到底。

摘要: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总结了启蒙思想家、庸俗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想潮流, 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当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但资本主义的实质仍未改变,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坚信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才能将社会主义进行到底。

关键词:社会变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07, 425, 437, 438.

[2]吕云青, 史玲燕.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J].科技信息, 2009 (36) .

[3]魏泳安, 王学俭.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历史生成的三个论域——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文本考察[J].学术论坛, 2015 (1) .

[4]陈胜余.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J].云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1 (3) .

[5]张绪文.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J].1980 (4) .

上一篇: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探析下一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传染病防治教育》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