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2024-04-09

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共8篇)

篇1: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审批紧跟项目跑、服务围着企业转”,着力构建“多维联动+下沉一线+场景互动”的项目审批服务新模式,以“待亲人、办家事”的姿态为企业项目服好务,全力保障项目快落地、快开工。

一、线上线下多维联动、集成快办,变“分散找部门”为“一域全办成”。

线下设立工程建设项目服务专区,将原本分散在17个部门、科室的66项审批服务事项整合归并,综合企业开办服务区,优化服务机制,延伸服务链条,实现“涉企事项全进驻、服务企业全周期、手续办理全链条、帮办代办全覆盖、服务过程全在线”。线上推行“一个系统、一个平台、一套机制”,各个审批阶段“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出证”,同时综合利用政务服务平台网络端移动端、智慧咨询帮办平台客服端、秒懂政务视频指南等渠道,开展线上涉企服务,提供快捷、准确、优质的“办事导航”。

二、攻坚团队下沉一线、靠前好办,变“被动等企业”为“主动上门问”。

依托“项目管家”服务团队,成立“下沉式”服务攻坚团队,将窗口建在项目一线,实行“三全”服务模式,为企业项目提供“红色政务服务”。一是服务范围“全覆盖”。紧抓重点项目,充实帮办力量,联合与项目审批相关联的部门单位,全面实施提前介入、同步推进、即时服务等“一线工作”措施,服务项目变“一对多”“一对一”为“多对一”,提升专属服务体验,确保高质解决问题,高效办理手续。二是服务环节“全流程”。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整个流程,攻坚团队根据企业、项目个性化需要,合理定制审批流程,找谁办、怎么办、需要哪些条件,攻坚团队一一替企业打理好,企业办事更省心。三是服务时效“全提速”。对暂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做好事前辅导,提前为项目方量身定制所需的政策包、资料包;对具备落地条件的项目,提供靠前审批、现场办公、延时服务、送证上门等服务,极大程度节约企业项目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三、分类审批场景互动、精准易办,变“需求难定位”为“精细式点单”。

围绕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分类细化办事主题,整合再造服务流程,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到施工许可、竣工验收4个阶段,按照工程类型的不同,分别制定市政公用线性工程、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小型工业建筑工程等9类审批流程图,提供“主题式”套餐定制服务,相关审批流程和所需材料“场景化”呈现。建立“企业点单—窗口接单—管家跟单—企业评单”的全链条服务机制,“主题式”流程图精准导航,企业“点单”后窗口工作人员迅速响应、按需审批,“管家团队”“保姆式”护航,解决了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繁、环节流程多、审批效率低下等堵点、难点问题,让项目手续办理更省时、省事、省心。

篇2: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一、全力支持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

确定了分管领导,由分管办公室的副局长为主管领导,负责进驻行政审批中心后业务审批的组织协调工作。选拔工作人员,采取科室推荐、局班子考察等方法,从机关公开选拔了x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电脑操作技术水平的业务骨干作为具体业务人中进驻审批中心,确保进驻后立即开展工作。开展业务培训,除组织他们参加行政审批中心开展的业务培训外,在进驻前,根据行政审批项目所涉及的业务,由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政策培训,使其能够全面、系统、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防止在审批过程中出现漏洞,损害职工群众利益。注重平时学习教育,局内组织的各种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进驻人员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一律参加,不断提高他们的依法施政水平和服务观念。积极筹集办公经费,我局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x万元,及时上缴到县行政审批中心。

二、行政审批业务开展正常有序

为保证审批项目按时进驻并及时开展业务,在进行行政许可清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地进行合并和授权,于x月份,对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审核、社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审核、就业失业登记证核准、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共x项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并明确由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负责审批,对符合政策的、资料齐全的,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结完毕。截止到目前,共为求职者办理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x本,极大的方便了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求职。同时,为给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提供方便,在对进驻项目的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汇总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x万份《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告知单》,现已正式投入使用,发给办事群众,有效的的防止了反复奔波的现象的发生。规范收费管理,对涉及的行政审批收费,我局按要求进行整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帮助办事群众将款项缴至银行,随时可以实现审批与缴费并轨。

三、存在问题

通过总结,我们也发现了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宣传力度不够,有部分群众对进驻项目不熟悉,还到局机关询问或办理进驻项目。

四、下步打算

一是加强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对进驻的审批项目,特别是《就业失业登记证》的核准项目多加宣传,保证城镇就业劳动力直接到审批中心办理业务,尽可能的提供方便服务。

二是尽快筹集办公经费。加大筹集力度,尽快筹措到位,以确保行政审批工作正常开展。

三是加强收费管理。按照“收费跟着审批项目走,审批环节征收的费用全部进驻中心”的原则,进驻项目的收费缴至进驻银行内财政专户,确保审批和缴费及时并轨。

篇3:社会力量推进行政服务工作转型

一、社会力量推进行政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和领域

社会力量主要包括民间组织和个人。民间组织也称社会团体, 主要有行业性、公益性、学术性、联合性、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类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在阜新的转型发展事业中, 要充分发挥不同类型社会团体的作用, 推进行政服务工作, 助力阜新社会转型。

国外的成功经验, 在一些专业性、基础事务性、社会公益性等公共服务领域, 民间组织都大有可为。在这些领域, 民间组织运作甚至比政府运作更具有专业保障和更低社会成本支出。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 需要巨大的运行成本;而由于食品行业本身的专业性和技术优势以及消费者的利益相关度, 使得作为社会中间层主体的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所具有的特征, 使它在提供食品药品监管的公共服务时更具有效率性、公正性、适应性、可接受性、专业性、独立性, 降低具体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本, 加大违法行为的机会成本。因此社会监管可以发挥政府监管所无法发挥的作用。

类似食品药品安全, 民间组织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还有很多。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行业协会类民间组织, 可以承担部分行业自我管理职能;第二是学会类民间学术团体, 可以承担学术交流成果认定等部分职能;第三是城市社区和农村经济技术服务类民间组织, 可以承担基层社会管理、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推广和组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等职能;第四是基金会等公益慈善类民间组织, 可以承担社会福利项目的实施和管理、社会公益性服务的经营、社会志愿服务等。

二、社会力量推进行政服务工作的机制和方式

社会力量推进行政服务工作, 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近年来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已经有了很多探索和经验。我们创建转型示范市工作中可以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 使我们的行政服务、公共管理工作成为转型师范。这就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 形成政府推动、民间组织运作、公众广泛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政府一元化向政府、社会和企业公共承担的多元化、社会化供给转变。

这方面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关公共管理部门按照法定程序, 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 以合同方式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 (包括民营企业) 完成。政府对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

我国内地的政府购买服务发端于上海。此后, 全国一些城市陆续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实践,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和范围逐渐扩大到医疗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社区服务、培训服务、就业服务、计划生育服务等诸多公共服务领域。

民间组织推进行政服务工作在一些发达地区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政策影响、资源整合、项目合作、志愿服务、社区自助等不同模式。政策影响主要是民间组织进行公共调查, 为公共政策制定或修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以此进行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是民间组织的特色, 民间组织在物资、资金、技术、信息、专业人才等方面拥有大量资源, 可以很好地整合资源,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益的公共服务;项目合作在行政服务改革初期是最适合的方式, 可以用一个具体项目个案对一个地区公共服务改革试水, 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利进一步改革。

实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要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购买服务相关管理规定, 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规范有序, 不违公共服务的初衷。

三、加快民间组织发展推进行政服务工作转型

(一) 改革体制, 加快民间组织发展

当前可以采取登记制与备案制并行的办法降低准入门槛, 加快民间组织发展。逐步改变双重管理模式, 最终实现单一的登记制度。借鉴国际经验, 由一个机构统一行使对民间组织的备案、登记和监管的职能, 对具有专业要求的民间组织辅之以资质认证和必要的业务指导。减少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直接、具体管理, 加强对民间组织行为的事后监督和制约。

(二) 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强化对民间组织管理

对于民间组织, 目前除了《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之外, 到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鼓励和规范。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程序性法规, 缺乏对社团实体内容的系统规范, 也没有很好地明确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层面要抓紧制定民间组织的基本法和有关具体民间组织的单行法律。地方层面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制订和完善配套法规、规章, 探索制定行业协会等管理办法, 不断充实和完善系统、配套的法规体系。

健全民间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引导民间组织进一步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 强化自律机制。加强民间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推行民间组织诚信服务制度, 规范民间组织财务管理, 推行民间组织财务收支信息公开披露制度等。

(三) 划分好政、社界限, 强化政府支持力度

推进政、社分开。在财政、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事等基本方面推行政、社分离。合理界定政府机关与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分工, 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一些公共服务职能剥离给民间组织去承担。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采取购买服务、项目招标、财政补贴等方式, 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多渠道筹集扶持发展基金, 支持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民间组织、慈善类民间组织等重点领域的民间组织加快发展。落实有关税收减免优惠政策。

(四) 近期需要重点支持的类型

适应公共需求变化需要, 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服务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公益性民间组织, 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农业等领域举办民办非企业单位,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增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变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少、规模小、发展不均衡、社会认可度低的状况。

鼓励发展基金会等慈善类民间组织。鼓励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举办慈善事业, 创新慈善基金募集和运行机制, 培育慈善品牌, 扩大慈善公益组织规模, 提高慈善类民间组织的整体质量, 完善慈善类民间组织公益服务功能。

积极培育基层民间组织。增强社区民间组织服务功能, 提升社区自治水平和社区服务品质,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之, 要使行政改革、政府转型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 取得更具实质性意义的进展, 必须沿着行政服务改革这一起点, 向纵深处推进, 才能使行政改革、政府转型真正成为化解“市场化”与“行政化”内在冲突, 确保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行政改革向纵深推进, 在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 把单一的行政服务转变为综合的公共服务,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比而言, 社会转型稍显滞后。国家层面近期提出了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力度, 社会各界都应以此为契机, 大力推进社会转型, 使经济进一步发展获得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撑。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改善我国社会组织不够发达, 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不足的问题, 并以此为推力, 促进行政服务工作转型, 促进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社会结构建设。具体做法主要是改革体制, 加快民间组织发展;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强化对民间组织管理;划分好政、社界限, 强化政府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社会力量,行政服务,转型

参考文献

篇4: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哈尔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工作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

2004年7月1日,伴随《行政许可法》施行,我市成立了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初始,中心确立了以“一创六建”(创新审批方式,抓好标准化窗口、制度化管理、队伍素质、党建工作、班子合力和服务环境等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完善“五个机制”(高效办事机制、创新服务机制、政务公开机制、奖惩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为手段,以提高审批服务效能为目标的整体工作思路,按照“百姓至上、企业第一、发展优先”的原则,将多个部门统一在一个行政许可平台、一个行政许可标准、一个政务环境条件下,公开行政许可行为,统一再造了工作流程,实行了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行政效能。

(一)创新行政理念,推动管理型行政许可向服务型行政许可转变。为了建立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原则和和谐社会需要的行政许可服务体系,中心按照现今社会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确立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的公共产品和公众服务”的工作理念,设置了“哈尔滨行政服务中心网站”,政务公开触摸屏,天气预报屏,微机查询台,大屏幕公示板,始终坚持“企业至上”、“百姓第一”、“外商优先”的行政原则,努力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通过“行政许可说明书”、“办件示范文本”、“办件通知单”和“哈尔滨行政服务中心网站、中心局域网”传递给公众,为公开、公平、公正地办理行政许可服务提供了信息发布与监督管理的平台。制订了57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许可操守行为;坚持“以人为本”、“行政为民”,处处事事以方便群众为目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整合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职能,用“主权在民”、“公民至上”,“宁愿让自己辛苦百次、不让群众麻烦一回”的新理念指导工作,坚持每年一次的“千张问卷”调查、“百家客户”走访活动,促进了政府与群众的和谐关系。

2007年10月23日,万达索菲特酒店外方经理到中心卫生局窗口着急申办卫生许可证,窗口即刻派员现场办公发证,从而保证了这个总投资9000余万元的大项目顺利开业。哈尔滨顺迈医院有限公司,是香港与境内合资企业,港方投资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2.7亿人民币,按规定应在国家工商总局登记,中心工商局窗口为了留住外资,主动派人全程服务,争得国家总局授权,使卫生部允许3年之内办结的资格。于2007年6月22日当天即在中心窗口注册登记,事后,公司派员到中心致谢。

(二)创新管理体制,加快封闭型行政许可向开放型行政许可转变。中心以社会和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按照集中、联合办理的法定规则和“两集中、两到位”要求(即在职能部门采取行政许可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行政许可处室向中心大厅集中;行政许可项目进中心到位,行政许可授权到位),将47个委、办、局向中心派驻的157名窗口工作人员组成87个行政许可服务窗口,集中在敞开式“阳光大厅”办公;把全市242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并联行政许可项目和与之配套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中心窗口集中办理,从而使公共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中心领导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坚持每天早迎晚送干部职工,窗口工作人员过生日,亲自送生日蛋糕,拉近了干群关系,促进了中心和谐发展,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创新运行机制,实施控制型行政许可向法治型行政许可转变。中心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不断创新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编制新流程。中心以建设项目为突破口,科学编制、设定行政许可流程,对入驻中心的268个项目进行了流程再造。把原来沿袭多年的21个部门的59个环节划分4个并联阶段;把原来分散进行的踏查、审图、验收,归并为集中踏查、集中审图、集中验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华联哈尔滨商业有限公司报建49093平方米大项目。2007年6月份申报,中心即刻按照“三集中”原则,快速审批,仅用2天时间办理了开工手续,客商非常满意。二是开辟“绿色通道”。中心利用网络优势,为省(市)重点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哈大齐工业走廊项目和棚改项目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具体说,就是接到报建项目申报后,规划局牵头召开审批协调会,建设单位填报《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项目基础施工承诺书》,对依法建设、费用缴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承诺,即先发《临时施工许可证》,先行开工,后补全法律手续。这样一来,一些大项目在行政审批环节上享受了优惠政策。四年中,中心利用“绿色通道”,办结项目369件,其中,最短时限仅用22天。为企业抢占商机赢得了时间。三是加大审批提速力度。新的工作流程和“绿色通道”使行政审批工作驶入了“快车道”。其中,建设项目由原来的80多天,压缩到45天;其他项目的平均时限压缩7—8天。我们在近两年中,还集中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审批提速、优质服务”争先进位活动,使进驻中心的268个项目平均提速3-4天,有20.4%的承诺件改变为即办件。同时,我们取消了一些繁杂的“前置条件”,只要基本要件齐全,到中心窗口审批,立等可取。例如,2008年2月22日上午,中外合资的哈尔滨客运铁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到中心工商局窗口中办公司注册登记,虽然没有外商投资人资格证明的认证文件,但考虑到投资3.44亿元的大项目,中心领导当即批准,“特事特办”,立即办理发证,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四是实行集中管理收费。为了将分散在24个部门的49个收费项目集中统一管理起来,中心于2005年10月向市政府呈报了专题报告、经市长办公会批准,全市从2006年开始对建设项目实行“一口式”收费管理,统由进驻中心的建行窗口收缴。中心在办件程序上设置了“必须交费”的软件“门槛”,有效地解决了减、免、缓的问题,铲除了滋生腐败问题的土壤。两年多,中心共收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49.64亿元。同比增长2.8倍,为我市财政收入创造了新的增长点,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四)创新监督模式,实现内部监督向社会公众监督的转变。为了从行政许可上优化发展环境,从内容上推行政务公开,从程序上方便服务对象,从体制上推进政府建设,中心在规范队伍行政行为和开发窗口内动力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将47个窗口划分7个工作区,任命7个工作区长,建立

8个党支部,专门成立了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中心窗口和窗口人员绩效考评实施方案》,设立了专门的考核机构,坚持日巡查,月考核,季评比,年总结。每季评出15%的“红旗窗口”和“先进个人”,年终评出15%的优秀公务员和5个单项标兵,均在内网予以通报。为了使中心考核公开、公平、公正,中心建立了与考核相配套的内外双重层级监督体系,在中心大厅设置了行政许可监督台和效能监察接待室,对大厅实行专业监督;组建了由25名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及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对中心实施社会监督;邀请新闻单位到大厅采访、报道,实施舆论监督;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增加了行政审批网上监察功能,起到了“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的作用,使行政许可由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有效提高了行政许可服务水平。通过多渠道监督,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一些问题,化解了社会矛盾,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创造了中心成立至今“零投诉”的可喜成绩。

为此,省城调队盛赞“行政服务中心摘掉了政府效率低的帽子”。中心窗口人员以“热情、规范、高效、廉洁”的服务,赢得了“联系群众的纽带、行政服务的平台、政府形象的窗口”的社会赞誉。

哈尔滨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研究解决的相关问题

行政审批实践证明,,凡是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由于预定网络控制,都能够按照法定流程顺利运行下去,不会出现“中间梗阻”问题。但是,与副省级城市相比,在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中心办公场地狭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行政服务中心面积大都在2万平米以上,唯有我市3100平米,狭小的办公大厅仅能容下152项行政许可项目,尚有147个项目未能进驻中心,无法在市政府的监控下全面实现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的法定要求。

二是中心之外审批,群众意见很大。全市有14个委办局的办事大厅单设,有的部门除了进驻中心的窗口之外还有另行审批,群众四处奔波,怨声载道。据调查,某局近两年办理项目2700余件,而在中心窗口仅办175件,占6.4%。尤其是一些大项目还在各单位内部运转。如2007年全市审批外资项目144件,只有37件是在中心窗口办理的,仅占总量的25.69%。2008年市政府确定的25个市领导包保重点项目仅有3个在窗口进行前期咨询,88%均在各部门内部运转。

三是审批要件繁杂,企业负担过重。历经几年改革,真正在行政服务中心申办的项目要件备齐即可快速通过。但是,在此之外的经营性单位却不受法定时限约束,任意拖拉。如建筑设计,环境评价,科研论证,交通评估、土地招拍挂、工程招投标,等等,这些都是审批中必须具备的,可又不在行政机关进行的环节,形成了一个费用高、时间长的困扰链。如果把它统一起来,规范起来,将会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确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期,行政许可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结构和以条条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难与国际接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政府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行政管理制度。为了及时解决“服务型政府”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各级党委、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行政机构——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将分散在各个行政机关的审批职能联合集中在一个“窗口”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从而在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上开辟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绿色通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行政”。

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体制的过渡,其目的是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使政府工作从社会管理型模式向服务型转变,去繁就简,该管的管好,不该管的放手,使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为加快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从全国各地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的基本情况来看:首先,是将分散在各部门与群众和企业联系十分紧密的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在一个大厅办理,实行“阳光作业”,并以最短的时间和最简洁的程序办完事情,使办事群众得到最大的方便。对一个部门自身是一种自律、一种创新、一种提升,对社会是一种承诺、一种透明、一种凝聚。对窗口行政许可行为,中心随时督查落实结果,协调解决所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政府的管理方式逐步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重审批、轻监管、轻服务”的思想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到全过程监督、全过程跟踪服务,使群众和企业少跑一家门,少找一个人,少跑一趟路。其次,是通过行政许可的相对集中,把各部门相对分散的行政许可,放在一个更加透明的环境中进行公开办理,最大程度上规范行政许可行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审批效率,增加审批的透明度,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行政腐败;有利于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暗箱操作。而且,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规范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更便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促使各部门更规范地行使行政许可权。

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地方政府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撑,随后,全国各地政府建立的提供“一站式”集中审批服务的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由本世纪初的2600家发展到4500多家。在特定形势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我市于2004年7月1日正式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这标志着我市在建设法制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的轨道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中心成立以来,在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仅在四年的时间里,就办理行政许可服务项目48万余件,收缴费税42亿余元。但是,在具体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机制需要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当前以分权为特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以“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为特征的中心组织模式下,一个地方中心能不能办好,取决于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党委、政府的支持,党委、政府决心大,措施硬,行政推动力强,改革的杂音和阻力就小,工作进展就比较顺利,效果就比较明显。

二是思想观念需要转变。一些部门对建立中心的意义、对中心的发展认识不完全到位,如:认为中心仅仅是“政务超市”,部门在中心集中设立窗口不过是办公地点的转移;部分单位认为行政许可项目情况复杂,进“中心”办理难度大,退出“中心”或不进“中心”的理由找得多、找得充分,对进入“中心”的意义和便民效果甚至不予考虑,畏难情绪大,抵制情绪多等等。由于认识不到位,对中心建设的支持就不够自觉、有力。三是法律支持不够充分。目前中心的定位缺乏法律依据。它既不是审批业务主体,也不是监督主体。法律依据的缺乏给中心履行职能带来困难。如当项目联办部门之间、窗口和办事者之间意见出现分岐时,不少地、市明确由中心进行协调。但中心不是审批主体,按中心的协调意见办理后,如果出现问题,责任仍由部门承担,因此,中心的协调意见有时难以实施到位。法律障碍还表现为存在法规、文件“打架”的现象,如规定申办条件互为前提,使项目难以办理。再有,中心推出的一些实践证明符合基层实际的改革措施,如“超时默许制”、“绿色通道制”等还不完全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中心进一步发挥作用带来困难。四是行政许可机构体制不健全。首先,中心机构性质不明确。各地中心有的定性为行政单位,有的定性为事业单位,甚至个别地方中心目前还不是正式机构,让没有行政职能和法律授权的中心协调有权力的委、办、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以分权为主,有的行政许可项目办理要涉及多个部门或同一部门内几个处室,有的要经过报省、国家审批,办事者多头跑、重复跑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中心对在中心以外办理的环节难以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中心基本上都是市、县级的,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个别地方戏称中心为“没娘的孩子”,加之很多省没有明确哪一个省级部门对中心建设进行研究、指导,各地中心各自为政,整体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五是部门利益的影响没有消除。审批与权力和利益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由于行政许可的累积,使有的部门形成了一些可见和不可见的利益,特别是在转型时期,由于两种体制并存、各种利益交织,这些部门既以行政管理部门的身份出现,又以一个特定经济领域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因而渐渐地也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可以说,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确定的行政许可权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某些部门获取自身利益的依据。行政许可项目和许可权力进入中心实行阳光操作,与之相应的部门利益也将随之消除,必然影响一些部门不应有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部门的抵制。部门利益是项目和环节真正进入中心、许可权限真正授予窗口等工作难以到位的最根本原因。

积极研究探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途径

中心建设与发展事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否不断深化并取得实效必须尽快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明确机构性质。从全国各地中心发展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将项目进入中心,实行集中办公。中心对项目进行整合,对办理程序进行优化,这是包括我市在内的各地中心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第二个阶段是政府部门将行政许可职能集中到一个处室,并逐步将行政许可处室成建制地进入中心,初步理顺关系,消除体制性障碍。目前,四川眉山、河南焦作、信阳等地市已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第三个阶段是把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到中心,将中心改造成具有实质性行政许可权力的行政许可实施机构(目前除我市外,全国其他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的行政服务中心都已确定为行政机构)。通过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形成了政府决策、中心服务、部门监管的格局。《行政许可法》第25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在阐述这一条文时指出:国家在设计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力方案时,可以考虑利用现有各地已建立的行政审批中心,将其改造成享有实质性行政许可权力的、统一办理原由各部门分别办理的经济性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实施机构。这样可以解决审批中心与原部门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中心具有真正的许可权力,避免“前店后厂”现象,大大方便办事群众。目前,就我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来看,虽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但需要进一步明确机构性质(目前中心机构性质仍为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从法律角度来讲,事业单位无权为行政许可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只有进入行政序列,才能使中心真正成为行政许可事项的许可实施机构。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中央对各地中心建设已经给予了肯定。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探索建立“一个窗口对外”的审批和许可工作机制,简化手续,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即,“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目前,大部分地区市、县两级基本建立了中心,四川、安徽、浙江、吉林等省也先后建立了中心,从省级政府明确了中心主管机构,强化了对中心建设的研究和具体指导,对中心机构设置、项目办理、运行模式等形成了全省范围的统一规范。鉴于此,作为对俄边贸口岸的重要省份,从发展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度,我省也应考虑省级中心建设问题,以期形成全省完整的行政许可工作体系。

三是改善办公环境。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现有办公面积3020平方米,有47个单位、87个窗口、242项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入驻中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办公面积是最小的,与一些地、县(市)级行政服务中心相比,我们在入驻项目数量、审批服务规模和配套功能方面也存在相对滞后问题。由于受办公面积限制,一些贴近群众的行政许可事项,如公安机关的行车执照、驾驶执照、身份证、护照审验发放以及政府招投标、集中采购等目前仍然无法入驻中心集中办理。因此,有必要从中心长远发展角度出发,认真研究中心环境问题,使中心在整体功能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生事物,如何通过中心的运行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引向深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为此,我们认为,如果仅仅是把各部门的办事窗口集聚在中心,而办事的手续还是那么多,办事的方法和步骤还是老样子,那么“集中办理”就只是个形式,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只有彻底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再造工作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减少办事环节,提高服务效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传统审批模式的弊端,才能把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市民中心”,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篇5: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我局属第x批进驻行政审批中心的单位,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已于x年xx日正式进驻审批服务中心。现将我局行政审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政审批业务开展正常有序

1、为保证审批项目按时进驻并及时开展业务,在进行行政许可清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地进行合并和授权,对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审核、社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审核、就业失业登记证核准、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共x项审批项目进驻中心。并明确由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负责审批,对符合政策的、资料齐全的,在一个工作日内必须办结完毕。截止到目前,共为求职者办理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x本,其中今年x季度办理x本,极大的方便了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求职。同时,为给来窗口办事的群众提供方便,在对进驻项目的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收费标准等内容进行汇总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x万份《x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告知单》,按时发给前来办事的群众,有效的的防止了反复奔波的现象的发生。x年第x季度,我局被中心评为流动红旗窗口。

二、规范收费管理

按照“收费跟着审批项目走”的原则,对进驻的行政审批项目,我局按要求进行了整理。由于我局目前所进驻中心的审批项目全部是不收费项目,因此,不存在到统一到银行缴费程序。如今后增加的进驻项目规定收费的,将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并帮助办事群众将款项统一缴至规定的银行。

三、存在问题

由于全省为规范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发放管理工作,市劳动局要求所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发证管理工作,要有单独的办公设备和办公地点,统一使用全省通用的应用软件,并与省厅进行联网。因此,就业失业登记证现不便再进驻中心,需要撤回我局机关办理。另外,有些行政审批项目有一定的特殊性,程序较为复杂,需要局班子或会同其它部门联合集体研究决定,造成我局的行政审批业务不能全部进驻。

四、下步打算

一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认真执行“一口对外、一门受理、一次告知、一站办公、一地办结”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增加进驻项目,明确提交资料,合并工作程序,减少审批环节,保证审批审批工作更加规范合理,高效方便快捷;刻制“迁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对进驻项目统一使用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对确实需要加盖单位行政章的审批项目,由窗口在加盖行政审批专用章后,按照规定到局办公室即到即办;落实领导现场办公制度,局长和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到中心窗口了解情况,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行政审批业务正常开展,对需要领导签字的审批项目,所涉及到的领导随时到中心窗口签字审批,保证接件、审核、签字、制证、盖章、发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二是全力支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由于上级业务局对我局的部分业务工作程序进行了调整,对审批项目进驻工作产生了影响。为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将重新研究进驻审批项目,对原有的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审核、社会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审核、大中专毕业生求职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登记四项审批业务继续在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开展,同时将按照“方便群众办事,防止群众奔波”的原则,增加进驻项目,把一些基础性的审批业务纳入中心窗口办理。今后我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将行政审批业务适时、分批全部纳入中心窗口办理。

三是加强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建设。从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改进审批工作,建立审批台帐、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加强对进驻人员的管理,除组织他们参加行政审批中心开展的业务培训外,根据行政审批项目所涉及的业务,经常由相关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政策指导,使其能够全面、系统、牢固的掌握相关知识,防止在审批过程中出现漏洞和损害职工群众利益事情发生。另外注重思想教育,强化进驻人员的为民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为前来办事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篇6:行政服务中心筹备工作汇报

市纪委常委会:

行政服务中心是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集中起来,经过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时限,并通过软件固化后,在网上流转审批的一个便民服务机构。核心是“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过去,我市行政许可(审批)事项600多项,每年受理约60万件,存在着办结时限随意性大、办事层次多、决策链长、权责脱节、重复审批、办事拖沓、暗箱操作等现象,造成了百姓办事难、行政效率低、廉洁意识差,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经济发展。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从全国来看,目前已有2000多个市、县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的精神,陆续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从我省的情况看,哈、齐、牡、佳等地都先后成了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的成立已成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市纪委监察局于2005年12月初向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议,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于12月9日,成立了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招商办、建设局、信息产业局、市法制办等部门参加的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筹备组。12月28日,向全市下发《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筹备方案》,正式启动中心筹备。

市行政服务中心筹备自开展以来,始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纪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市长韩学键同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冬炎同志先后17次对筹备做出具体批示;市纪委书记田立英同志对这项十分关心,对我们服务中心建设多次做出明确指示,并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市委、市政府、市纪委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们坚持以“窗口围绕百姓转、部门围绕窗口转、中心围绕社会转”为原则,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全国一流服务中心为目标,统筹规划、周密安排、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各项启动前准备基本已完成。共调查、核定进驻单位45家,进驻窗口116个,进驻人员185名;完成大厅功能区划及各项工程和设备设施招标;建立规章制度17项,采取“11618”管理运行模式。今年4月13日,市政府第八届二次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筹备情况汇报,得到了与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下面,我就服务中心筹备情况做以汇报:

一、围绕简捷规范,全面开展清权确权

(一)清理行政权力,精简审批事项。我们坚持“职权法定、精简效能、重在规范”的原则,在法制部门的协助支持下,对上自市长,下到一般人员行政职权进行了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清理。对全市67个部门行政职权反复推敲、逐一核定,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3045篇,涉及条款17100多项,对没有依据的行政职权予以撤消,遗漏的予以增补,收费的予以审核,最终将正副秘书长以上政府领导行使的265项行政职权,削减为122项,削减率为54;将各部门行使的7923项行政职权,削减为2033项,削减率为74。与此同时,我们还对我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再清理。经过本次清理,保留400项。在保留的400项中包括中省直部门的72项不归我市管理,实际上我市的许可和审批权仅保留了328项。对保留的每项权力,都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科室、责任人员(岗位),并全部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二)调查权力类型,确定进入事项。为保证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范围最大化,在权力清理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凡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进驻”原则,下发了《关于开展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驻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所需窗口和人员数量调查的通知》,调查确定了进入中心行政权力的事项。在调查中,我们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采取上门调查、电话调查、开会调查三种方式结合,做到上门调查、电话调查有记录,上报材料有签字、会议召开有纪要。累计上门调查97次,电话调查116次,召开协调会议32次。针对部分单位不积极进驻中心的问题,我们召开督办会11次,下发专项通报3次。对上报的各项行政权力进行了逐项审核,确定应进入中心的权力事项438项,涉及部门45个,进驻窗口116个,人员185名。

(三)简化前置条件,再造权力流程。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行政权力事项流程再造的通知》,对进驻中心的438个权力事项进行流程再造。一是简化前置条件。对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前置条件予以取缔;对已由其他部门审核过的前置条件,不再列为前置条件;对虽有法律依据,但已不再适用的前置条件,予以取消。二是压缩审批时限。要求进驻单位对自行审批、备案的行政权力事项要承诺办理时限;对上级机关审批的行政权力事项,要承诺初审时限;对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决定的审批事项,要提出承诺

办理时限建议;对联审联办的项目,合理确定本部门办理时限。三是改变审批方式。对互为前置、多个部门审批的行政权力事项改过去的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通过18次的意见征求,5次行政权力事项的再造提速,再造后的办理时限在原来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压缩60,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围绕便民高效,合理配置资源使用

(一)合理确定装修设计方案。筹备组先后组织大庆市佳艺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冬虬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北京丽贝亚装潢有限公司分别对中心大厅进行设计。经过6次专家审议,7次修改完善。在2006年6月15日的专家评审会上,完善后的北京丽贝亚装潢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符合专家提出的“简洁明快,整体统一”的要求,一举中标。

(二)合理确定功能分区方案。将4层、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按照便民、开放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区。确定一层分为法人登记服务厅、社会发展服务厅、金融财政服务厅;二层为便民服务厅;三层为基建服务厅;四层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厅。合理划分出250个窗口、56个格子间、14间办公室、21个评标室、4个开标厅、1个多功能厅。为保证窗口和房间的功能满足需要,筹备组对其配备的视频线、网线、摄像头、电话线等线路和结点、走向逐一绘制到施工图上,提交给施工单位,并组织设计院同建设施工方完成了设计对接。建成后的大厅运行可同时满足2000多人办理事项,200多人开标,3个标的评审。整个中心的硬件设备配置,达到全国的一流水平。

(三)合理确定物业招标方案。针对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管理具有多出口、敞开式,安全防盗要求高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了中心物业招标需求方案,方案就服务中心的保洁、保安、绿化、水、电、通讯、电梯等设施的运行维护,会议服务等事项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做了汇报后,提交市政府采购办,组织物业招标。现林源物业已中标。

(四)合理确定社会化招标方案。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后,各单位的行政权力事项将进入中心集中办理,分散到各个不同部门的公共资源将集中进行交易,中心便民服务范围扩大。为体现“窗口围绕群众转,单位围绕窗口转、中心围绕社会转”的服务理念,我们特开设便民服务厅、服务超市和金融超市。便民服务厅开设窗口106个,服务超市350平方米,金融超市304平方米。中心的招标代理、资产评估、房屋拆迁事务所等23个社会化服务项目全部进行市场化运作。目前,共有100多家公司报名,筹备组对这些项目采取竞拍、邀请、协议的方式运作。对参与竞争多的社会化服务项目实行竞拍;对垄断性社会服务项目实行协议;对纯公益性服务行业,如148法律热线、律师事务等项目实行邀请。通过竞拍和协议每年增加收入250多万元。

(五)合理确定办公家具采购方案。本着节约优质、窗口优先的原则,依据窗口和人员以及服务功能,测算出需购置办桌385个、办公椅453个、等候区钢椅314个等一系列家具。目前,办公家具采购招标已经完成。通过我们在招标中的努力,采购金额由原来的181万降低至现在的95万元,节约资金85万元。购置家具的资金从大厅社会化收入中解决。

三、围绕运转协调,科学打造管理模式

(一)整章建制,强化服务中心管理。围绕服务中心自身建设,我们结合我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办法》对服务中心机构职责、运行方式、进驻部门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我们以《办法》为总纲,针对服务中心管理运行中的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了《行政服务中心首席负责人制度》、《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及窗口人员考核办法》、《行政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暂行规定》等17项制度,约5万余字。这些制度从人员选派、考核奖惩、业务办理、服务投诉等多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保证这些制度的质量,我们对其进行了反复修改,几易其稿,有的修改7次之多。最后在市政府八届二次常务会议上一致通过。

(二)创新机制,实现中心规范管理。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大庆实际,积极开拓创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模式,实现中心规范化管理。

一是合理分类办理事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中心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划分为六个基本类型。即办件:凡办理程序简便,材料齐全的,由窗口人员即收即办。承诺件:需要审核、论证、现场勘察等申请事项,前置条件齐全的,应在承诺时间内办结。联办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事项,由牵头部门统一受理,并协调相关部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报批件:需要上报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由窗口人员先行受理,经初审后上报,并及时向服务对象反馈相关情况。退办件:申办事项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出具的材料不符合法定前置条件的,人员要书面告知退回的原因或需补充的材料。代办件:对列入政府大事、实事项目,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由管理办公室牵头,实行全程代办。

二是科学建立管理制度。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AB”岗制、实行首问负责制、超时默认制、一次性告知制、一审一核制等制度。实行行政权力事项的办事主体、办理程序、办理依据、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办理结果公开;公共资源交易的招标方案公开、招投标程序公开、评标定标原则公开、中标结果公开。

(三)明确事权,保证中心模拟运行。按照《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市政府主要领导意见,将大庆市行政中心筹备组正式定名为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大庆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受市政府委托负责管理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下设五个科: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主要是负责对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市土地交易中心四个交易中心业务进行监督管理;行政许可(审批)管理科,主要是负责对进驻大厅各单位的行政许可(审批)业务管理、协调;监督投诉科,主要是受理对进驻中心单位及四个中心办事人员违反有关法规、条例等投诉的接办、调查、核实等项;信息科,主要负责中心的信息化推进、计算机局域网、网站管理、日常维护及人员的信息化培训;综合科,主要负责中心综合协调、政务、督办、接待、人事、财务、后勤管理等。目前借调人员10名,模拟运行已全面启动。

四、围绕公开透明,系统搭建网络平台

一年多来,我们从软件项目论证、制定方案到最终确定软件开发商等,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

一是制定软件开发方案。为了使中心软件系统实现“高效便民、提高效能、规范统一、信息共享、实时监察、创新管理”的功能,我们在借鉴深圳、苏州等地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45家单位的办公网络、审批流程、网上业务系统、监察系统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利用1个多月的时间,研究确定了中心软件系统的基本架构与设计思路,制定了1万余字的《大庆市行政服务中心行政许可(审批)软件设计方案》,确立了系统设计总的目标和原则,详细阐述了建立的审批系统中行政服务中心门户网站、网上申请系统、业务审批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大厅管理系统、电子绩效与监察系统、后台管理系统、辅助功能、信息资源库等9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细节以及项目实施需求等内容。

二是论证软件开发方案。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保证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先后三次会同市信息产业局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多次征求大庆石油学院专家、教授的意见,对专家提出的软件系统应利用现有资源、所采购的硬件设备应由网络数据中心统一管理以及软件系统应明确提出与各单位接口等问题进行了认真修改,最终确定了具有“开放式、交互式、一站式、一表式”特点的软件系统方案,该系统方案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认可。

三是组织软件招标。确定金山、美髯公、浪潮、海康、巨龙、大庆石油学院等6家竞标单位,每家都对其制定的软件开发方案进行了现场演示,并先后两次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这6家企业提供的软件方案进行全方位比较。北京金山公司的软件具有模块化、零代码的优势,最终得到了专家和市领导的认可,今年3月28日,我们与北京金山公司正式签订了软件系统开发合同。

四是监督软件开发进度。软件开发正式启动后,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如期完成软件开发任务,确保软件开发质量,我们派专人配合金山公司的软件开发。由于45家进驻单位涉及438项进驻权力事项都要逐项录入软件开发系统,需要为其提供各单位相关基础资料,我们克服人手少量大的困难,积极协调各进驻单位,确保了软件开发进度。我们还对软件开发进度采取跟踪问效,实行日汇报制度,对软件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目前软件开发第一阶段已进入尾声,5月1日前可以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篇7: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情况汇报

办证服务中心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坚持以“方便企业,服务企业”为宗旨,严格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审批行为,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截止至2010年9月30日共办理、办结各项行政审批、审核项目等行政服务事项1万余件(次);受理、处理各类投诉117余件,既办件89件,全部办结,办结率100%。

一、主要工作

(一)设置收费专窗,促进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化

办证服务中心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关于创业服务年和政务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将日常工作与创业服务年活动和政务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各项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提高。经财政局、办证服务中心等部门推动,管委会班子成员研究通过,在办证大厅设置收费专窗,配置专人开票(电子票据)。经过前期准备以及相关业务培训,9月起开发区本级收费项目由有关本门出具缴款凭证,统一在收费专窗开票,有效遏制、杜绝开发区乱收费现象。

(二)围绕招商,完善窗口服务。积极配合我区招商引资工作,方便客商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加快办理投资项目的速度,确定专人负责项目的企业设立、项目建设等阶段行政审批事项的全程免费代办服务。同时,按照“一窗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 1 的要求办理相关事项,大大缩短办理时限,显著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此外,为更好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办证服务大厅的管理,促进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实施,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高行政效能,根据《江西省行政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结合上饶经济开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证服务大厅窗口单位进驻工作的方案》(讨论稿),并已获得开发区党政联席讨论原则通过,待细化后实施。

(三)强化行政职能,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6月份,办证服务中心会同党政办、监察局、督察考核办组成的企业服务调查组,向开发区内企业征求对开发区环境建设的意见。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企业主集中反映的招工难问题,融资难问题,路灯不亮、路牌不清、企业无门牌问题,工业、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交通不便利问题,排污设施不完善问题,配套娱乐设施不完善问题,征地拆迁难问题,土地平整不到位问题,治安问题,阻工问题等11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报管委会同意下发文件,将以上问题以大部领导为责任领导,并落实责任部门,要求各大部限时解决处理。现以上11个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改善),并对企业反映较差的部门和个人,上报管委会,改善了开发区政务环境。

(四)协调企业服务,处理应急投诉事件

为了使投诉处理工作达到化解矛盾,转变作风、增进理解,促进稳定的作用,中心将投诉处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狠抓落实,秉着有事必理,有诉必查,有查必果的工作原则,在大部部长以身作则精神的感染下,全体中心工作人员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下,为企业实实在在的解决处理问题;比如协调解决晶科工地、江心锅炉工地的阻工问题;协助宏福、艾芬达、等企业办理土地、房产他项权;协助锦裕、圣达威电工等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召开坐谈会规范开发区房产评估秩序等。九个月以来,中心共受理各类投诉117件,既办件89件,全部办结,办结率100%,保障了全区经济发展环境的良性发展。

(五)服务大项目,实行“保姆式”服务。在工作中,把企业的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实行“保姆式”服务。开发区大中型企业中心每人包干1—2个企业,实行一杆子负责到底的原则。比如雨润工地,服务中心负责人挂点服务,协调办证、用水用电、土地平整等事宜,分管领导每天调度进展情况,企业反映到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答复),有事必应,得到企业的充分信任和信赖。企业涉及到的其它问题,只要一反映到中心,不管是在白天黑夜还是在休息日,中心马上派专人到场协调处理,直到问题圆满解决为止。正是这种保姆式的服务态度,使中心在企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声誉,服务水平得到企业的认同。

(六)坚守岗位,防汛抗洪。进入6月下旬,强降雨不断侵袭上饶,开发区大大小小上千个水库面临洪水的冲击,形势险峻。中心积极布置责任水库(天字地水库)防汛抗灾工作,并落实“责任到人”,工作人员和乡村组干部24小时值班和巡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联系并保证抢险队伍、抢险专业技术人员、抢险物资、抢险装备落实到位,保证了天子地水库安全度过汛期。

(七)加强领导,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心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将日常工作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接待、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等工作相结合,促进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特别是接待工作(主要是上级领导、周遍兄弟县(区)以及客商来区参观学习、考察等形式的接待工作),采点、布线,中心都全程跟踪服务。九个月来中心共参于接待工作60余起,起到了尽量不增加企业负担,又圆满完成接待的穿针引线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大厅建设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与企业紧密联系的部门还没有派人进驻大厅,如房管、国土、质监等。

(二)开发区部分部门授权没有完全到位,在开发区受理还需到市局去办,造成企业来回跑。

(三)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中心工作既繁杂又锁碎,大厅需增配一名收费专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创业服务年活动,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服务专人服务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贷款、政策扶持、跟踪指导等服务。

(二)进一步加大投诉处理工作力度。一是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与发展环境监督员的作用,广泛收集信息,全面了解全区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为党工委、管委会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进行正面引导;三是发挥督查作用,使有损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整改。

(三)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做好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工作,进一步拓宽公开领域,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公开,切实发挥政务公开在预防腐败、联系群众、提高效能、转变作风等方面应有的作用。

(四)延伸窗口服务,完善开发区代管乡、办便民服务中心,方便辖区内群众办事。

(五)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证服务大厅窗口单位进驻工作的方案》,完善办证服务大厅建设。

篇8: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汇报

本刊讯2〇丨5年1丨月H日, 按照全省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安排, 以河南省司法厅副厅长肖余生为组长的省政府依法行政系五考核组到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考核2 0丨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陣厅副厅长贾宏伟、刘延光、郑子健、郭成全, 副巡视员刘义庆、胡绍敏和厅全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考核会议。考核组观看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制作的《心系民生——2〇丨5年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陣厅依法行政工作纪实》专题片, 听取了省人社厅2 0丨5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现场依法行政能力测试, 查阅了省人社厅行政执法案卷, 收集了相关档案资料最终, 河南省政府其五考核组肯定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球厅的依法行政工作, 并对依法行政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考核组认为,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陣厅领导高度重视, 工作作风扎实, 材料准备充分, 细节标准较高, 极大地拢升了该厅在省直单位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位次

上一篇:安全生产是指下一篇:龙港镇希望家园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