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2024-04-30

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横水镇中心校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县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把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总结。

一、德育工作持续加强

我们创新工作思路,把德育工作摆在突出、首要位置,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关工委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县的前列,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表扬。其中,会缠小学的关工委工作被《教育时报》采访报道,横水一中在县市关工委重要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横水小学被评为省级家长示范学校,其他几所学校均被评为市级家长示范学校。

团队工作更是全市的一面旗帜。张庄小学的红领巾投递队被中央省市级多家媒体集中报道,镇少先大队辅导员周卷同志作为我市唯一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第六届少代会议,受到了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横水小学赵欣馨同学参加市“读书演讲比赛获得优秀奖,成为我县唯一一位获得市“十佳少年”称号的学生。

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全镇教师认真学习了孟津县教职工“五不准”和洛阳市关于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开展了“我把青春献给党”、“我为祖国站讲台”、“中国梦”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征文、演讲比赛等,全镇教师学有标杆,比有榜样,多名教师先后被评为市县级师德标兵,良好的教风和校风已基本形成。其中青年教师许建辉同志被推荐为“学习张丽莉”先进事迹的市级典型;扎根山区教育37年的高延学老师被县市级以上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在全市做巡回演讲,并入选中国文明网好人榜上的敬业爱岗之星。

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狠抓考风考纪建设,全镇各小学每年进行4次质检,学生全员参加,教师推磨监考,认真分析成绩,对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在评优表先上予以照顾倾斜,对出现问题的学校和教师进行通报批评,严肃了考风,端正了考纪,形成了风清气正、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横水一中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升入孟津一高7人、二高15人、三高20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我镇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县教研室组织的“七彩作文”作文辅导比赛中,我镇有14名教师榜上有名,获奖总人数、获奖率居全县第一。

三、“三名创建”工程扎实开展

横水一中的“抓课眼,促常规,强自学,增效能”教学模式,得到了县教研室的肯定和《教育时报》的关注;铁楼小学实施的由北师大课题组研究的数学分层次教学和攀登英语项目,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赞赏;其他各校的课改都层层推进、亮点纷呈。

在县局组织的特岗教师优质课竞赛中,我镇总成绩排全县第一;在县局组织的太极拳比赛中,我镇获教师组特等奖;在小学生柔力球和花样跳绳比赛中,我镇获县一等奖;体育运动会连续多年处于县领先位次。

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投入70万元的元庄小学综合楼、投入90万元的上院小学综合楼、投入97万元的红光小学综合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投入20万元的会缠小学校园硬化项目正在施工;投入74万元的上院小学、元庄小学餐厅项目正在招标中。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镇共筹资100多万多元,安装了电子白板57套,实现了全镇各校各班真正意义上的“班班通”;新购置电脑50多台,建立了8个电子备课室,建成了1个计算机室;全镇2所学校安上了光纤,其他学校均通上了宽带,全镇教育从此驶上了快车道。

五、学前教育成绩显著

投资27万元,在各小学增设幼儿园18班,现已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幼儿入园难的问题;投资10万元的横水小学、铁楼小学文化宫已建成并通过验收;今年又投资27万元,在各小学增设幼儿园10班,建成了6个幼儿活动场地,将从源头上杜绝生源外流。我镇学前教育发展的力度在我县是空前的,受到了县镇领导的表扬,赢得了兄弟乡镇学校的好评,幼儿园已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我们在校园内安装视频监控28个,完善了家长接送、学生缺课追踪等制度,防震、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演练做到了常态化,安全目标责任书做到了层层签订,全镇校园安全形势稳定,没有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今后,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强烈的

3责任和奉献意识,投身到横水发展、崛起的大潮中,投身到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坚信,有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有全镇4万人民的关心和支持,横水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实现跨越发展。

篇2: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安全重于泰山,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我园紧紧围绕创建“孟津县平安校园”的目标,广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宣传教育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师生自救自护能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现将我园开展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我园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孟津县平安校园”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制定了创建方案,总结了创建经验,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了安全管理工作网络,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领导机构,同时与街道政府、辖区派出所等部门密切联系,赢得他们的支持与帮助。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如下: 组 长:盛青青 副组长:杜金喜

组 员: 高亚萍、杨静静、许莉莉、张艳艳、常亚辉、乔巧、韩盼盼

二、落实责任,措施到位 1.明确职责

幼儿园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并和教职工逐级签定“平安校园”创建责任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实施责任追究制后,教职工每天下班后加强了自查,切断电源,关闭门窗,将安全防范落实到实处。而安全小组成员也作了具体分工,各负其职,及时找出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我们把安全工作和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使安全工作有专项得分,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了在安全工作中,事事有人管,块块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2.及时排查隐患 实行安全日查上报制度后,班级老师发现隐患主动报告值班组长、值班组长则报告分管安全领导,及时作出处理,消除隐患。如幼儿园能力范围外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分管领导上报主管园长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时寻求解决的方法。

3.加强门卫管理

加强安防工作,一方面对来客来访进行登记、可疑人员及时查问,来访人员需在被访人员同意下方可进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规范了幼儿园门口和园内的交通安全管理,每天由保安和值班教师共同维持门口车辆的停放,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更好地保证了幼儿的安全;另一方面我园配齐配足安保器械:警棍、钢叉、防刺背心、防割手套、狼牙棒等,并安装了全方位监控设备;配备了家园通,完善了进出校园登记制度;同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落实了电子测量体温工作、电话家访工作,一旦发现异常,采取隔离措施,及时上报有关部门。一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卫生责任事故。

4.加强食堂安全管理:我园十分重视食堂卫生安全工作,把其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融入到规范化的常规管理之中,并切实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我们加强对食堂的管理,食堂工作人员均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强调验收把关,坚持外购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坚持48小时留样制度,加强食堂人员安全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平时食堂需要添置的器、用具,包括食堂人员需添置的工作服、防滑鞋等,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落实到位。一年来,未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及其他食物安全事故。

三、强化意识,完善制度

1.不断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处处应重视。自我园创建“县平安校园”以来,安全领导小组在各种会议前要强调安全,晨间谈话、宣传标语、专题会议、讲座等形式,在全园范围内开展了创建工作总动员。

安全活动,我们做到了制度化,经常化。一年至少四次安全讲座;一年二次安全演练五月份为防震逃生演练、十一月份为消防疏散逃生演练;一年一次安全知识竞赛。根据季节、根据安全月的要求利用晨谈话对孩子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通过园务会议、网络等对做到安全工作常讲、常学,不断强化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你从走廊一路走过,你又会发现安全教育时时渗透于主题活动之中。2.不断完善安全制度

幼儿园完善了一系列的安全制度:《安全工作奖惩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消防器材检查维修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等,并制订了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如:《应急疏散预案》、《幼儿园安全工作预案》等,在每个预案中均有领导小组,分别确定了第一责任人、相关责任人,使预案便于操作、使安全工作有了全方位防患措施,从而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实、做细。

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1.经常检查,及时整改。我园不仅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而且注重安全工作的技防和设施预防。总务处定期组织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经常性检查电气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检查中发现问题或隐患立即整改,目前园所活动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施均符合安全。

2.努力为师生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定时对全园灭火器进行排摸,过期的重新灌装;疏散通道警示标志和安全宣传标牌定期更换;铺设了900多平方米的塑胶场地,投入资金5万多元,改善了食堂条件:添置了1个双门蒸饭车,在门卫上安装与110联动的紧急报警装置,校门口安装24小时数字监控,并与横水派出所监控联网,构建人防、物防和技防“三位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五、工作成效、现状分析与努力方向 1.工作成效

通过开展创建“县平安校园”工作,改善了园所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了校园安全防范机制,有效地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一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师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师生安全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校园秩序良好,校园环境优美,保教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

2.现状分析与努力方向

9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缺乏关爱,缺乏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幼儿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但我们会不断地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师生法制意识,更新安全设施,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让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里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我们将继续努力,使幼儿园安全工作更加深入,更加规范。

篇3: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从发展趋势上看,武汉城市圈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首位城市圈,是内陆地区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汉川市位于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圈层内,是未来武汉“1+8”城市圈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之一。分水镇位于汉川市版图的几何中心,到武汉天河机场路程为73km,到武次汉高铁站90km,至汉宜高铁汉川站约25km,与武荆高速、汉宜高速、汉蔡高速联系便捷,区域可达性强。

分水镇近年来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鱼米之乡”走向“包装名镇”,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潜在的问题逐渐浮现:人口密集、空间局促、环境容量趋近饱和。为了解决城镇发展的瓶颈,加快向中心城镇迈进的步伐,主动融人汉川市乃至武汉城市圈,亟需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城镇功能,新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势在必行。

2 现状概况

分水镇旧区南临汉江,东西两面现状为村民集中建设区,用地受限,改造难度大,因此借助荷沙复线及分水连接线建设的契机,北部成为城镇拓展的主要方向。规划在旧区北部划定的新中心区,北至荷沙复线,东西两面以河涌为界,总用地面积约2.8km2,总研究范围12.82km2。

3 总体发展研判——机遇与挑战

汉川市总体规划将经济、文化、水乡和宜居确立为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纵观区域发展全局,分水镇面临以下机遇与挑战。

3.1 重大基础设施

湖北省将启动一批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与分水镇有关的主要有城市圈环线、汗天城际铁路等,另外,荷沙复线与分水连接线的建设,将提升分水镇的交通区位优势。

3.2 武汉的产业转移

随着武汉市城市土地、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以及产业升级的要求,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凭借汉川市紧邻武次汉的区位优势,必定成为吸纳资本和承接武次汉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之一。分水镇位于规划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附近重要的交通节点上,应把握机遇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对接武汉城市圈城市空间发展的趋向。

3.3 竞争与合作

分水镇具有“小汉口”的美誉,与周边城镇相比商业发展优势明显,而在工业种类方面,以纺织、医药、食品加工等作为主导产业,与周边的园区存在同构性,与马庙、新河开发区、金鼓等工业园区存在地域上的竞争。

因此,分水镇一方面应整合传统工业集聚发展,同时应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利用商业优势,建设服务于周边镇区乃至次汉川市的商贸物流中心,为本镇和汉川市的特色商品及工业产品流通提供平台,与其他城镇实现错位发展及产业互补,实现区域的合作。

4 发展策略

4.1 服务带动策略

通过镇政府的迁移带动,将旧区无法满足的设施,如行政服务、商业、文体医疗、教育等设施在新中心区配置,通过新区建设,拉动分水镇往北部延伸。将上述服务功能迁出后,旧区的人口与交通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腾出来的用地进行重新开发,土地价值得以提升,以此达到共赢。

4.2 产业带动策略

分水镇一方面应规划产业园区来支撑传统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利用新中心区优美的水环境以及毗邻生态种植基地的优势,发展休闲生态度假旅游产业等,提高中心区的品位和人气。

4.3 返璞自然的生态发展策略

一个新区的自然资源是体现一个地区个性的独特要素,规划区的水资源丰富,设计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水系,利用自然要素创造出原生态的、展现地方之美的休闲开放空间。

综上所述,将分水镇新中心区的总体发展策略概括为:服务引领、产业带动、生态优先、核心提升。

5 规划构思

5.1 新行政服务中心的选址与利用

行政中心区是展示分水镇城镇形象的门户,其选址对于新区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综合分析与多方案对比,新区行政服务中心适宜选址在分水连接线与规划横三路十字轴区域,该区位于片区的几何中心,交通条件优越,现状建设较少,生态条件优越,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塑造出城镇的空间形象与积聚人气。研究范围内的用地规划如图1所示。m

5.2 新区道路骨架的搭建

1)注重经济规划道路选线尽量平行于现状高压线,降低其对地块的割裂影响,规划将高压线沿道路中间的绿化隔离带架设,可为远期高压线埋地预留空间。另外,尽量避让现状村庄,减少拆迂补偿费用等开发成本,便于核心区的近期开发与快速启动。

2)实现亲水以水塑路,以路显水,营造滨水景观。规划道路选线与河涌走向相结合,并重点在核心区布置滨河大道,体现新区的亲水性,突出分水镇滨水城镇的空间形象特色。

3)促进开发作为一个新的服务中心,人流集散对分水镇新区而言至关重要,规划新增汽车客运站、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形成便捷的交通换乘节点,打造客运站商圈。道路系统规划构思及演进如图2所示。

5.3 城镇功能的多样性

构建“工作-休闲-居住”一体化的生活模式,在新区形成公共服务、休闲服务、产业服务三大服务功能板块,通过规划功能的多元化,激发城镇的创新活力,减少日常长距离出行带来的交通问题。规划确定中心区五大功能,中心区空间意向如图3-5所示。

1)行政办公——核心功能新行政中心坐落于新区中部,是新区的核心功能,新区建设的象征,将带动新区的发展。

2)商业休闲——重要功能城镇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魅力所在,是聚拢人气的重要手段。

3)生态居住——基本功能作为维持城镇规模和机能运转的基本城镇活动,是片区开发最早的功能之一,它的开发能较快回收开发成本,树立城镇形象。

4)产业研发——支柱功能它是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发展和完善,提升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5)文体教育——优势功能文化体育功能进一步提升新区的活力和品位,科教功能将进一步完善新区的服务配套,同时为新区技术研发、信息服务提供人力资源,增加新区的吸引力。

5.4 城镇生态绿化体系的构建

又对现状水系进行梳理,维持规划区内用于承载水资源的地区,通过“低冲击”开发,防止水土流失与城镇内涝。重点在核心区北部,通过利用现状湖泊,对其进行公园化开发和改造,理顺与民安渠和规划水系间关系,并沿水布置公共绿地,将其建设成为核心区北部的生态湿地公园,形成曲水连城、蓝绿交织的特色地域景观(见图6)。

6 结语

篇4:温水镇多措并举强化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完善人员配置。针对此次秸秆禁烧专项治理工作,温水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政府有关人员为成员的专项领导小组,完善人员配备,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了由小组成员带队的多支巡逻队伍,对全镇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监控。

二是强化宣传手段,提高群众环保法制意识。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充分利用广播系统,多时段播放《平邑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公告》,并在主要路段设置禁烧条幅,散发秸秆禁烧宣传单,有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和环保法制意识。

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确保秸秆焚烧治理工作有序进行。成立由镇派出所、执法中队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对全镇违法焚烧秸秆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对涉事村居及个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是通过科学合理引导,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利用辖区内鲁电生物质发电厂的有利条件,引导群众合理处置秸秆,对自行运输秸秆到电厂出售的农民,给予每车15元的运输补贴。同时,大力提倡秸秆粉碎还田,规范收割机的使用,要求收割机必须安装秸秆粉碎或者打捆设备方可进行收割作业,收割过程中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者打捆处理。推广低茬收割和硬茬播种技术,小麦、玉米收割留茬高度必须低于10厘米。

篇5:横水中心小学体育工作情况汇报

为了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健康快乐成长,横水中心小学切实着力抓了体育工作。

一、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变化状况及本地开展工作情况

经过连续多年阳光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已初见成效,学生体质健康有了较明显好转。

(一)认真组织,提高认识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进行,常抓不懈,处处落实,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联系起来。为了落实到位,学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

(二)落实举措,加强监管

1、我校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开足体育课,保证课时,严禁教师挤占、挪用体育课,保障学生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

2、用好大课间,如本学期,一二年级开展少儿体操活动,三四年级开展跳绳、跑步活动,五六年级开展篮球、乒乓球活动。每项活动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分管教师做好记载。

3、落实“两操”,我校充分利用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契机,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和保护视力的意识,让学生科学用眼,劳逸结合。

(三)精心安排,内容丰富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活跃校园气氛,结合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学校开放了校园各种教育阵地。

1、每位同学按照“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热爱祖国从体育锻炼开始”的成长理念,积极参加各类体育健身活动。

2、开展一系列的体育竞赛活动。乒乓球比赛、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及体操比赛等团体对抗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体精神和集体主义荣誉感,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项身体素质。

二、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一)学校高度重视校园足球工作

我校在开展足球活动中狠抓三个环节:一是抓活动前的联系、动员、布点环节;二是抓活动前的培训工作,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校长、指导员、裁判员培训班,使校长和指导员、裁判员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三是抓活动前的报名、注册等工作。

(二)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我校举办了教练员校园足球培训班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统一思想,主要是强调校园足球宗旨,校园足球首先突出的是快乐,孩子在活动中不快乐就失去该活动的意义,青少年足球的魅力是快乐,发挥这种魅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迫切地加入进来,从而使教练员在校园足球运动理念上提高了认识,鼓励他们不断充实专业理论知识,抓住这次难得机遇,树立把校园足球搞上去的信心和决心。

(三)多措并举,提高足球水平

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把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工作做好,这得靠日常工作的用心。为此学校做了以下一系列工作。

1、科学、合理地开设了体育课程。我们在整体课时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体育课中,增加了不少足球的内容,真正为普及提高足球水平奠定了基础。

2、高度重视对足球训练活动。成立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训练队,为每个队员建立了个人档案,切实保证正常的训练量。

三、学校体育“一品一课”阳光体育工作开展情况

横水小学把乒乓球运动作为本校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开展好该项活动。体育课有乒乓球运动,大课间有乒乓球运动,少年宫有乒乓球兴趣小组,可以说乒乓球运动在我校开展得红红火火。

四、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条件改善、师资力量情况

近年学校体育投入较大,用公用经费新建了一个篮球场,添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南门分园搬迁后,远动场面积大大增加,条件改善大为改善。现在还有了专职的体育教师。

篇6:横水中心小学标准化建设工作总结

近年,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横水中心小学及下辖教学点全面推进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办学品味。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一、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落到实处

通过几年的标准化建设,横水各教学点校园校舍焕然一新,电教仪器设备、音体美及科学实验器材都按省定标准配备,为实现均衡发展迈进一大步。

二、校园内师生安全得到保障

拆除或彻底改造破旧危房;原来没有围墙和校门的教学点现在全部新砌了围墙,新建了校门;老化了的电线、电器全部得以更新。

三、校舍条件明显改善

教学点的教学楼顶进行了防水隔热处理,粉刷了内外墙,换了新的玻璃推拉窗,教室内都安装了电风扇。

水口、朱坑口教学点拆除了危旧厕所,将新厕所改在教学楼,方便了师生。

横水中心小学拆除了老的旱厕,上营、密溪、左溪教学点已把原来的旱厕改为水冲式卫生厕所。

四、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横水中心小学的37个班已全部安装了班班通,音体美、科学实验器材、图书全部按省定标准配齐,各种功能室齐全。各教学点也配备了班班通、电脑、打印机和语音机,音体美器材全部按省定标准配齐。

多年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篇7:横水镇中心校工作总结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坚持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现将本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第一,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每学期,学校都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会前由学校党支部及工会委员会商榷列出教代会讨论的提案主题及要点,积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全体教师参与讨论。让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学校全方位的民主管理。正是由于群策群力,干群关系良好。根据《工会法》、《教师法》、《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我校工会能够认真行使对学校行政的监督权,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地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如学校的远景规划、学校规章制度、财务收支情况、绩效工资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问题,最后都能由教代会讨论通过;二是评优、评先、评职称,实行校务公开的公示制度;尽力添置和改造教职工的活动设施,为教职工施展文体才华创设平台。

第二.坚持校务公开。在校党支部和行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工会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教育局、教育工会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今年,学校党支部和工会联合召开行政办公会,两次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职工代表大会,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面学校党建、财务、职评、评先、考核、福利、教学、政教、培训、后勤等整个工作情况。同时分别召开座谈会,倾听全校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设。设立学校校长意见箱,布置学校“校务公开”公布栏。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民主建设和廉政建设。

第三、参与学校的决策。工会在协助校行政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始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与学校的决策。对学校试行的改革方案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保证实施效果。教代会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各项事宜的公开。政治的透明度和财务的透明度成为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学校领导班子能把全校107位教职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在各项工作中争创一流。

第四、积极开展课余文体活动,进一步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

为了进一步活跃校园的文化氛围,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在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工会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和体育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 五一节期间组织教职工进行娱乐活动,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

2.开展慰问本校生活困难教师活动。

第五、开展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

为了让广大教职工感到学校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校工会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党政领导,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主要工作如下:

1.探望病患:凡是知道教职工(含离退休教师)本人,或者骨干教师的家人患病住院的,工会领导都能陪同学校领导或受学校领导委托,前往医院或家里看望和安抚,帮助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尽早恢复身体的康复。

2.慰问丧事:遇到教职工本人或直系家属作古,工会领导都能前往吊唁与慰问。

3. 关心离退休工作:定期召集离退休教师到学校集会与聚餐;探望生病住院的离退休教师;慰问生活特别困难的离退休教师等等。

本学期的工作还有些地方做得不够: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够全面,对教职工的疾苦有些还了解得不够全面,解决实际问题还做得不够,教职工之间的桥梁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年我们的工作还要加强,力争个方面做得更好。

总之,我校工会在上级教育工会的领导下,发扬优良传统,为教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把工会办成教工最温馨的家。

篇8:古北水镇是如何操盘的

一、资源丰富,选址科学

古北水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区域内,背依司马台古长城,坐拥鸳鸯湖水库,是北京市及周边区域罕见的山、水、城有机结合的自然古村落,拥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珍贵的军事历史遗存和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水镇所在地原本为自然村落,受外界干扰较少,周边自然环境保护完好;司马台长城曾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长城,观赏游憩价值极高;作为曾经的边塞小城,这里自古以雄险著称,有着优越的军事和地理位置,也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并形成多元的军事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聚集。

古北水镇所在地位于北京市京郊密云县,距离北京仅100余公里,车程时间仅一个多小时,又处于(北)京承(德)黄金旅游干线上,高速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捷。在享有北京两千多万潜在旅游消费者的巨大市场外,还通过北京这一知名旅游目的地平台,间接拥有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潜在客源市场。

二、场景营造,特色彰显

水,对于华北绝大多数的景区来说,都是一种比较稀缺的旅游资源,对古北水镇也如此。水镇本无水,原本只有一条流经区域且流量很小的小溪。然而,古北水镇在打造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堤坝等设施,打造一个个首尾相连的水面,贯穿整个小镇,最终形成叹为观止的“北方水乡小镇”,水镇之名可谓名符其实。

作为新建的小镇,通常而言,由于没有历史的积淀,给游客的感觉比较现代从而找不到小镇或古镇的体验。但古北水镇在建造之初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走进小镇,几乎感觉不到新建的痕迹,建设中大多采用“修旧如久”的手法,力求再现小镇的历史风貌,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小镇历史的久远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相当部分的建筑材料,都显示出曾经经历或使用过很久的痕迹,有些院落,从斑驳的墙体和大门可以看出,明显是从其他地方整体收购并在此原样复建,充分展示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人们普遍认为,古北水镇是浙江乌镇的翻版,故被称为“北方乌镇”,其实不然。古北水镇只是在建设和运营中借鉴了乌镇的成功经验,而在小镇特色上,则完全与乌镇不同,更多的体现出了自我的特色。如果说,乌镇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南方的江南水乡,给人的感觉是温婉如玉,而古北水镇则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北国的边塞小镇,给人的感觉是沧桑粗犷。

古北水镇在打造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对区域历史、文化、民俗的理解与尊重。通过长城书院、杨无敌祠、震远镖局、司马小烧、八旗会馆等为代表的建筑群的重建,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北方小镇的场景化营造,展示了北国边塞小镇历史风貌和民俗文化,并与司马台长城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特色,并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古北水镇还十分重视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通过造酒、染布、镖局、戏楼、祠堂等情景化活动的再现,让游客更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古镇生活。

三、管理创新,业态多样

借鉴乌镇西栅景区成熟的运作模式,古北水镇在开发时就构架了对景区的统一运营管理模式。迁出原景区居民,以颠覆式的社区重构来实现拥有景区全部商铺和住宅的产权。原景区居民变成景区的员工,在统一的规范要求下开展经营为游客提供服务,保证了服务质量和品质,为游客带来极佳的旅游感受。

在古北水镇经营业态上,门票只是进入景区的门槛,更看重的是游客在景区带来的二次消费,现已形成门票、索道、游船、温泉、餐饮、住宿、演艺、娱乐等多种业态、复合经营的良好态势,在充分满足游客多种旅游消费需求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门票在整个经营收入中的比例,取得了破解“门票经济”的巨大成功。此外,古北水镇还针对北方景区冬季呈现严重淡季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开发出雪地长城观赏、庙会、冰雕节、美食节、温泉等一系列冬季旅游产品,初步实现了“淡季不淡“的经营目标。

四、设计顶层,规划落地

针对北京市存在巨大的短途休闲度假游需求,而周边又比较缺乏这样的有效供给现状,古北水镇在规划之初,就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资源,高起点规划,以“长城观光、北方水乡”为核心卖点,把项目规划定位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创意文化等旅游业态为一体、服务与设施一流、参与性和体验性极高的综合性特色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根据项目的功能分布,将整个水镇规划为“六区三谷”,即:老营区、民国街区、水街风情区、卧龙堡民俗文化区、汤河古寨区、民宿餐饮区与后川禅谷、伊甸谷、云峰翠谷。整个水镇范围内,规划实施大量酒店、民宿、餐饮、温泉、演艺、娱乐等配套服务,总体规划有43万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合院建筑。包含2个五星标准大酒店、6个小型精品酒店、400余间民宿、餐厅及商铺,10多个文化展示体验区及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对观光、休闲、度假和会议的需求。除此之外,后期还规划了高尔夫、别墅地产,度假公寓等多种业态和设施,满足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古北水镇从外观上对水镇街区风貌进行整体风格打造,确保水镇与周边环境的自然、协调性;内部布局上,按照现代化社区的标准,完善公共场所、活动空间、居住及旅游配套设施,同时将现代化的设施深藏不露地融入到建筑当中,既保证了北国小镇的历史面貌,也适合旅游度假者的居住。

五、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作为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旅游建设项目,古北水镇的开发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2012年获得密云县政府4100万的基建补贴外,更是在道路交通、征地拆迁、水电供暖等方面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

古北水镇项目总投资超过40亿元,面对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投资方采用成熟的市场化资本运作方式,由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共同成立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按比例共同出资持股,承担古北水镇的开发、建设,确保了项目开发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的保障。

此外,古北水镇投资方还与知名地产商开发龙湖地产合作,借助古北水镇巨大的游客量和消费能力,共同开发打造区域内唯一的房地产项目长城源著,力突通过地产开发的资金快速回流,从而实现资金的平衡。

篇9:清溪古城:山横水远风劲

——游秦淮

梦中的秦淮,是怎样的柔靡之乡!

那朦胧悱恻的灯火,那往来徘徊的彩舫,如梦似幻的歌声里,是催眠曲似的六朝的荣光!

繁星点点,有如闪着金光的兰香华盖;河水轻荡,空摇着多少女子的离魂愁殇。

在秦淮的柔波里,仍是定泊着的彩舫。像倚门卖笑的女子,那挂在船头的昏然欲眠的灯火,仍强打精神在这曲散人尽的冷闲里散射着灯光。仿佛是突然惊起的未眠女子的一阵急促的琴瑟,使乍醒的船头灯光掉进了秦淮的柔波里,被粼粼的水波拉长了,拉长了,道道蜿蜒的灯光,如同秦淮河里婀娜着梦幻般身子的女郎。

是妲己,是褒姒,还是那无数烟花女子的香魂缕缕?

水波清冽,无言地拍打着秦淮河汀,画莲彩舫。在这空旷寂寥的波浪声中,低垂着的,仍是那六朝的明月,如商女苍白着的一脸忧伤。

是谁,在那里轻歌曼唱?

是谁,在那里狎笑欢畅?

是倾洒着欢乐的公子王孙,是排遣着舛愁的文人雅客?

一顾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奉献了掩藏着痛苦的歌声,却从此成了历史的罪人。

粼粼的秦淮水波,是商女的泪水,洗刷不去的是亡国的罪名。

如今,置身这六朝的金粉之地,还恍惚往日的梦中。仍是雕梁画栋,仍是流光溢彩,仍是一派比肩接踵的繁荣。踱出乌衣巷口,李香君的故居已在街头招手。这座别样的青楼,倚立秦淮河岸,前面是迎客的大门,后门是送客的码头。一步步,近了,近了,消散了两旁琳琅的嚣声,消散了满目如云的人群,悠然听得一声低唤,抬头寻望,那绿窗如花的,仍是昔日丰采仍然的主人。

穿过历史的院垣,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楼门。又是一番轻歌曼吟,又是一番诗书赋对,又是一番缠绵悱恻,又是一番人生苦短的唱欢。

这是一个雪夜,冷月如钩,地上一片莹白,清冷的秦淮河水如深黛的翡翠,映照着两岸高悬的红灯笼。夜已阑珊,远方的城楼,青角吹寒。

后门吱呀洞开,泼出一门的光来,淌在码头,那盖了一层厚雪的台阶上。

某生已启船远去,送行的女子驻立在岸,举手劳劳。挑在一手的红灯笼,在她的腿前,那一片雪地,照亮了圆圆的一步,一步圆圆的,明净的忧伤和离恨。

那卸下了满身的风尘和孤寂,站在悠悠离去的船头,对这忧伤的女子,江淮名女李香君长长一揖的某生,可是我,我的前世,我前世的因缘?

“XXX,快走啊!”

同伴的一声招唤,让我从出尘遐想的前生,坠落此生的凡尘。一步三回首,渐渐陷入车水马龙的市井喧嚣,耳边依稀的,仍是秦淮河浪的歌声。

清溪古城:山横水远风劲

□ 文/图 高富华

一个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古盐道交汇的地方,一个建在风口上的城。这就是在川滇公路(国道108线)的泥巴山南麓的古老县城——清溪古城。

百年老照片:

重现清溪“九街十八巷”

从成都出发沿成雅高速公路到雅安,经荥经,车行200多公里,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泥巴山下到半山腰,远远看见平坦的台地上有一大片古建筑群,这就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清溪镇。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2007年10月4日,当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政府参事、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印开蒲在《雅安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意外获悉,汉源县旅游局局长郭朝林收集了两张清溪古城的百年老照片,据说是威尔逊在1908年从乐山到康定的途中拍摄的。正致力于找寻当年威尔逊的拍摄地,重现当年“威尔逊之路”的印开蒲当即赶到汉源。

印开蒲从郭朝林手中看到了这两张百年前的清溪老照片,他一眼就认定:“这肯定是威尔逊拍摄的。”威尔逊是20世纪初著名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作家,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将珙桐、杜鹃等大量的中国的原生花卉品种引到了欧洲,被西方人誉为“打开中国西部园林的人”。

笔者一行来到了古镇西边一个叫猛虎岗的地方。只见整个清溪城北枕崃山,东西南临涧。印开蒲瞧瞧手中的照片,这是一张清溪古镇全貌的照片,照片虽然是黑白的,但清晰度很高,在一个山间平坝上有一座古城,城的四周有逶迤的城墙,城墙上的雉堞历历可数。城墙之内有纵横的阡陌,有鳞次栉比的屋宇,有屋舍俨然的书院。城中屋宇沿十字形中轴线分布,树木掩映,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的气象,恍若一個世外桃源。

这个书院叫崃山书院,建于1824年,当年曾盛极一时。古镇里不仅有书院,而且还有文庙。

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初具规模,清代最为完美。因其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地理上又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接乐山,西通康藏,是雅(雅安)、宁(西昌)、康(康定)、乐(乐山)四地的交通枢纽。旧时的丝路、茶道、盐道都在这里交汇,所以自秦汉开始到1950年汉源县解放,历代郡、州、县治地均设于此,设治时间近两千年。

“清风雅雨建昌月。”清溪劲风、雅安烟雨、西昌明月是川滇古道上的三大特色。如今,雅安和西昌已迈进了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而清溪仍古貌依稀,古风犹存。

“鼎盛时期的清代,城内有9街18巷,南来北往的商贾川流不息。城外不仅有护城河,还有隍堑(没有水的城壕),东、西两条河,水流清澈可鉴,故名清溪。”任沛雄家住清溪古镇老街,曾任镇长、镇党委书记,退休后一门心思地研究古镇历史,先后收集整理了几十册有关古镇资料,说起清溪,他如数家珍。

旧时的清溪城设置齐全,有文武衙署、学署、文庙、祠宇等28座,还有牌坊、楼、亭18座。由于防守的需要,南北城门处还设有两处营盘驻军,西门处有大较场,用作练兵习武。如今这些设置虽已废弃,但古貌依稀;护城河没有了清水,但壕堑仍在;充满古城韵味的北城门洞,仍然是居民们进出的通道。打着雨伞的姑娘,骑着摩托的小伙,赶着骡马的老农,全都从这高耸威严的城墙下、幽深阴暗的甬道里进进出出,将悠长的历史压缩成一幅亮丽的风俗画卷。

清溪虽说有“9街18巷”,但十分狭窄,穿行于其间,一弯一拐,就到了另一条街(巷),犹入八卦阵,让人眼花缭乱。“其实主街只有两条:一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南北向的现俗称‘老街’。”在任沛雄的陪同下,我们穿过武安门(清溪原有四道城门,名称极为讲究,东门叫省耕门,表示朝廷重视发展农业,南门称通化门,推崇教化四方归顺,西门为阜财门,倡导经贸财富殷盛,北门是武安门,宣扬尚武强军保平安)。走到了老街。老街短短的不到200米,南北落差10多米。木结构的房屋以四合院为主,目前保持完好的还有好几家,其中有一家姓李的,以前曾开过“官店”——老永发官店,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宾馆,据说最繁荣的时候有300多个床位,可见当年的清溪人气之旺。

昔日老永发官店的“少店主”李崇懋,如今已是70多岁的人了,他和几位老人正在打纸牌,听说我们寻找老官店,他二话不说,把打牌的小条桌翻转过来,在桌子的底部出现了“老永发官店”几个字,“这是以前的招牌。”李崇懋说。据李崇懋介绍,以前背夫到康定,都要从这里经过,老街几乎都是旅店,背夫住的要简陋得多,商贾要好些,过往官员更是讲究,“以前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就在这里住过。”我执意要看刘文辉住过的客房,于是随李崇懋穿过一条甬道,里面是一个精致的四合小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转过中堂,是一间住房,几个小女孩正在里面做作业。“这间房子,就是刘文辉当年住过的客房。”李崇懋说:“那时大相岭没有公路,刘文辉是坐轿子来的,前呼后拥,一行几十上百人。天井和中堂,整夜都有荷枪实弹的人站岗。”

徜徉老街颇有意趣,街面上以前是石板,后来便于车辆通行,已被混凝土路面取代,但两旁的民居大多数仍然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房,大天井套小天井,深深庭院。不时可见居民门前摆着的豆腐摊,白嫩的豆腐放在小木架上,一刀切下,动动闪闪的,煞是好看。还有屋檐下垂着长串的玉米棒子,在斜阳照射下泛起金光。在老街上,还有一个高高的木质牌坊在风雨中飘摇。任沛雄有些伤感:“前几年日本人到这里拍南丝绸之路时,还围着它拍了好久,后来还做了专题片的片头。如果再不维修,眼看就要倒塌了。”

万仞宫墙千年紫薇叶茂花繁

古城保护最好的当数文庙。绿树成荫的文庙,是四川省内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庙里一株树身光洁的千年紫薇,仍叶茂花繁;另一株如伞的桂树,也已生长百年以上。

转过弯弯曲曲的文庙巷,高高的“万仞宫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色彩斑驳的“万仞宫墙”似有“皇家”的气势,“万仞宫墙”是有出处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果然,在“万仞宫墙”的中部,依稀有道门影,这就是状元门,相传要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此门。大墙内古杉参天,斗拱重檐、琉璃碧瓦的大成殿,冠戴般的棂星门,还有滴水桥、泮池、礼乐亭等设施,庙内还有千年紫荆、百年丹桂、古铜香炉……

在文庙建筑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棂星门。这座四柱三间三层的石牌坊,坊身布满浮雕,坊顶有4根龙缠冲天柱,全是镂空雕龙,精妙无比,全国罕见。浮雕图案中状元打马游街图特别有趣,状元固然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清溪文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四年(1800年),几经兴废,光绪九年(1884年)全部落成,共三进院落,总面积5145平方米,费银22,300两白银。在建文庙前,这里是远近有名的玉渊书院。玉渊书院建于南宋开禧元年(公元前205年),收汉、番、夷子弟入学,为雅州境内最早学院,仅比朱熹建白鹿洞书院晚26年。古代的文庙,除了供奉孔夫子外,还有一个用途,那就是供学子们读书的好地方。新中国成立后,文庙成了汉源县清溪区办事处驻地,文庙得以保存,目前是川西唯一保存完好的文庙(四川现有文庙8座)。夫子像前跪着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郭万俊,他是清溪县几百年间唯一“跃龙门”的,此公后曾任大清朝驻日本长崎理事,也算是荣耀故里,清溪文庙有了诉说的本钱。

文庙院坝是由青色小方石板拼成的,横看方形,斜视菱形,并组成各种图案,意趣盎然。最神奇的还是那株千年紫薇,树不高,但树枝粗壮,中间空大,有30多厘米的裂缝,直通地底。只见几个小孩在这里捉迷藏,他们从树缝里钻来钻去。

在文庙中,我还看到了一个“现代文物”,是2002年才立的状元碑,将1978年恢复高考后,汉源县文、理科高考前三名的考生大名全部镌刻在上。

清溪区办事处早已撤销,清溪镇政府也搬出了文庙,现清溪文庙已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丝茶盐一锅煮 谁解其中“麻”滋味?

雄踞大相岭,虎视大渡河。在古代,清溪是四川的重要交通枢纽。当时的牦牛道、沈黎道、清嘉道交汇于此。牦牛道为南方丝绸之路北端之一段,是四川五路驿道干线之一,凿于汉代,起自凰仪堡(今属荥经县),经清溪、九襄、西昌、云南,达缅甸;沈黎道是连接川藏的主要通道,凿于汉代,起自凰仪堡,经清溪、富林,沿大渡河进入泸定,再达康定,为茶马古道之“官道”,南路边茶主要由此进入藏区;清嘉道凿于秦汉,起自清,经九襄、皇木入峨边、峨眉抵达乐山,乐山的食盐由此道运到清溪,再入藏区,因以运盐为主,所以有“盐道”之称。

清溪是繁华的,成都的丝绸,雅安的茶叶,乐山的盐巴,西藏的马匹药材,云南乃至南亚的珠宝玉器,全在这里汇聚中转;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清溪扼古道要冲,街市繁华,生意兴隆,有“建昌道上小潼关”之称。明代状元杨升庵贬逐云南,往返清溪心有所思,在《相公岭》吟道:“沈黎汉源古,严道蜀山遥。”感慨远离蜀地的清溪古风悠悠,街市繁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然而今天清溪已风华不在。由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开通,成昆铁路的通行,川滇公路108国道从古镇旁绕过,如今的清溪古镇已没有了往昔的繁华。古老的街巷没有一家商店,没有一家餐饮店,显得宁静祥和。但古镇旧有的风貌,大相岭山坡上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道,仍让人流连忘返。

从郡(秦汉建置,相当于今天的省级)降到镇,在极讲究级别规格的中国来说,“一落千丈”的遭遇是悲怆的。漫步在古镇中,随便走进一家院落,好客的主人总是热情相迎,你要拍照,任由你取景,你要问个究竟,他们乐于回答。虽然他们在旁边一再念叨:“这么破烂的房子有啥照头?”但他们的脸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呵呵,自己破旧的房子也有人感兴趣。”

这条重要的古驿道虽然废弃多年,但是出清溪古城北门沿山而上5华里,到达王建古城遗址后,仍可见到保存完好的古道。王建城遗址呈梯形,南北长600余米,东西宽约200米。据《清溪县志》记载,这里是汉武侯的置军旧垒。为确保清溪县城的安全,唐代的韦臬、李德裕先后于此增置三堡,至五代王建置城,故名王建城。如今旧城已毁,但城外的3处古堡废迹仍然可见,城尾仍有两户农家居住。

南北走向的清溪古驿道从古城中心穿过,古道两旁的宅基地里虽种上庄稼,而残墙破窗犹存,古道约两米宽,用不规则的石块铺成。古时无数的丝绸、边茶和食盐就从这经过。每个石块都十分光滑,可以想象上边经过多少人的脚印,才会成这般模样。城东玉渊池有宋时“玉渊铭碑”,城西冷饭沟石岩上有明朝天启年间的石刻“山横”和“水远”。

古老的街道,訴说古道的绮丽风光与奇异民俗。夜幕中古城墙愈显神秘。城门外,古道疏星残月;城门内,街巷灯火阑珊。四周一片静寂,静寂得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有过的金戈铁马、风情古韵……唯有风头正盛、铺天盖地、不变的“风城”依然。

的确,清溪位于大相岭下的山地平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与山脉河谷走向一致。狮子沟、磨子沟、黄沙沟、碗厂沟,几条沟的沟口齐对清溪。每年三四月,西北气流频繁入侵,大风常有出现;五至九月,由于强烈热力对流,又形成雷雨大风。每日午后,山风劲吹,依山俯冲而下,最大风级可达10级。

大相岭海拔只有2000多米,却是四川天然的气候分界线,印度洋的热气流到此已是强弩之末,不能越岭,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相汇,北坡和南坡分别由一种气流控制,致使北坡雅安阴湿,雨雾天多,雅安“雨城”由此而来;南坡干燥,少雨晴天多,但风大,清溪“清风”因而得名,素有“无日不风声”之说。古城劲风,人在屋中,只听得木屋嘎嘎响,大树刷刷叫;街上极少行人,连鸡、猫、狗也趴在窝里不敢动弹。

清溪风大干燥,很适宜花椒生长。相传当年僧人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将一木杖插于土中,不久即长成花椒树,从此繁衍开来,成为地方特产。清溪花椒粒大,色泽红润,醇麻可口,自唐代元和年间开始便被列为贡品。

上一篇:周练短文下一篇:毕业自我鉴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