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2024-05-27

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通用9篇)

篇1: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第一周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2月21日

主题:放学路队安全要求

目标:严格按照要求站好路队,保证安全

过程:

1)放学铃响后要按时排队,班主任指导学生站好路队,强调路队纪律,做到快、静、齐。

2)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路队长,负责本路队秩序。奖惩办法由班主任自行决定。

3)路队出校门后,沿指定路线靠右行走。学生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横穿马路时,注意来往

车辆,不跑着过马路,一个接一个走过马路,不拥挤,坚决不准从别的地方过马路。

4)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求家长在指定接送区域等候,不得堵在校门口,以免堵塞交通。

5)走路速度匀速,不得时快时慢。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做到不下队,不追、不跑、不吵闹、不三五成群走、不随意掉队、不无故滞留,不边走边看书、走成一条线。

6)提倡学生走安全大道,严禁走小路,特别是泥泞的山路,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周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2月28日

主题:遵守学校各项常规

目的: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过程:

1)谈话引入

2)看图,说一说,议一议

课前干什么、课间应怎样、上学放学路上怎么……

3)结合本班上学期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4)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

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篇2: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王兴敬

时间:2011年12月12日星期一

一、备考1、2011年12月12日---2012年1月8日,距离期末考试仅有26天,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仅有18天,希望同学们抓紧进入紧张的备考中。

2、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合理地进行复习。

3、利用好周末时间进行复习,一刻也不能放松。

二、安全

1、防火

⑴ 学生家长来送饭,严禁吸烟进入宿舍。

⑵ 学生严禁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进入校园。

⑶ 节假日期间,上山游玩严禁携带火种或玩火。

2、严禁携带手机、MP3等电子产品进入校园。

3、严禁携带管制刀具等进校园。

4、周五放学回家或周日到校,禁止乘坐无牌无证车辆、报废车辆、农用三轮等交通工具;提倡学生骑自行车;要么就要家长亲自接送。

5、强调请假制度:学生请假必须有班主任及年级主任签字,家长亲自来接,并在请假条上签字后,学生方可离开学校。

6、上下楼梯要遵守楼道管理规定,严禁在楼道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三、日常管理

1、纪律

进一步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同学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并要求班干部及值日班长进一步提高纪律意识,把每天的情况及时汇报。对重要事情,如带手机、火种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等,及时上报。

2、卫生

值日组长负责制。每天的卫生由值日组长督促,及时打扫清理。教室、宿舍、卫生区打扫一定要及时并且要干净整洁。

篇3: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一、案例描述

1. 探——以“月”促学

在“探”这个活动中,学生根据任务单去查找中秋节相关知识。因此在活动前,我先将班级学生分成8组,每组6人,由他们自己确定组长,来认领探究任务单: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故事、月饼的种类等。然后根据任务单由组长安排任务,在一周时间里,将探究到的内容形成一份研究报告。由于之前在语文课上刚学完《丁丁的研究报告》,学生们对此特别感兴趣。

一周以后,一份份研究报告诞生了,我也给不同的小队颁发了不同的奖项,如“最佳合作小队”“学习型小队”等,并且还将他们的研究报告进行展示,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探究到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而且还学会了与同伴交往,学会了与同伴合作。

2. 说——以“月”激情

从“说”开始,就进入了我班的“团圆心·少年梦”中秋节主题班会活动。我先导入活动主题,随后由各组分享探究收获。有的小组交流了中秋节的来历,其他组员进行了补充;有的小组是由组长讲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的小组则由全体组员共同交流中秋节的习俗。每个小组各有各的展示方式,个个都做了充分的准备,自信地向同伴介绍着他们的研究报告。在互相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中秋节这个传统的节日,知道了中秋节的一些历史和渊源,让学生们收获不小,渐渐地产生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3. 赏——以“月”养性

中秋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很多诗人用诗词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在主题活动中,当学生们的情感被激发之后,在“赏”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美的意境。

赏中秋意蕴的国画:一幅“秋意撩人,皓月当空,月中有桂影婆娑,山涧似月光流淌,嫦娥舒心笑,玉兔喜丰收,瓜果飘香,美酒祝福”的国画出现在学生们眼前,似乎把他们带入了墨色单纯却饱含深情的中国画中。

赏中秋意蕴的音乐:随着一首弦管合鸣,悠然自得的《彩云追月》的响起,学生们似乎看到了一幅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画面;而一首悠扬婉转的《明月几时有》又把学生们带入了不同的意境,激发了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赏中秋主题的诗词:当学生们欣赏完中秋意蕴的国画、沁人心脾的音乐之后,他们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了美的熏陶。随后,学生们便投入地诵读着《静夜思》,感受着游子思乡的深情;诵读着《水调歌头》,体验诗人旷达的情怀;诵读着《望月怀古》,体味对挚友的祝福和思念。一首首古诗,一段段深情,一句句祝福,带领学生们畅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中。

4. 画——以“月”立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创新,因此在此次主题活动中我设计了“创意月饼画”的环节。“创意月饼画”,即要求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月饼外形和内涵,可以用画或者各种生活材料制作模型。为了做好“创意月饼画”,学生们在前期的调查中熟悉了一些传统月饼的品种。在他们的创意中,一个个新颖别致的月饼产生了。有的将传统的圆形月饼设计成了一朵盛开的花,在形状上有了创新;有的把单一色调的传统月饼设计成五颜六色,在颜色上有了创新;还有的在月饼上画了一条条彩色的丝带,犹如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共享一轮明月,既有创意,更有寓意。学生们的创意月饼画,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智慧,看到了学生们心底最纯真的美好,也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精神的结合。

5. 品——以“月”悟意

中秋节,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家里和自己亲人品尝月饼,很少能和同学在一起品尝月饼。因此,我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设计了和伙伴一起品尝月饼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们学会分享,我不断地提示学生要“让更多的同伴品尝到你带来的可口的月饼。”学生们小心地把月饼切成小块,微笑地送到同伴的手中,大家边听着《水调歌头》的伴奏,边愉快地品尝着同伴的月饼,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到了同伴之间的友情、班级大家庭的温馨,也加深了对中秋“团圆”之意的理解。临近活动尾声,我又适时地提醒学生:中秋节晚上,一定要与自己的亲人一起赏月、品月饼,来享受亲人间的亲情。

二、分析与反思

虽然此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们幼小的心中已开始慢慢萌芽,让我看到了设计这个主题活动的成功之处。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课程整合,以丰富学生体验

要传承、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教师整合不同的学科,更好地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在触摸的体验中更好地走近、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这个主题活动的准备期中,我设计了“探月”的环节,提出了“探月”的几个方向,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掌握了资料查询方法,他们在完成实际生活任务的过程中得到了能力的提升。在“说月”的过程中,我融入了语文学科“清晰完整流利地表达”的学科要求,学生们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分享到了中秋节的故事,知道了中秋的习俗,也激发了学生们喜欢中秋的情感。在“赏月”的活动中,通过“赏国画”“赏音乐”“赏诗词”的活动,学生们感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美,提升了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了审美情趣,他们的诵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有了之前的情感体验,我又将活动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安排了“画月”的环节。在“品月”的环节中,学生互相交换着、品尝着同伴带来的月饼,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同伴之间的深情厚意也在活动中悄然而生。正是整合了不同的学科,才使得这次的主题活动更为生动,更为多元,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也更为丰富了。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创新形式,以激发学生热情

我们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背后蕴涵了深厚的资源,无论对于人的个体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中秋节吃月饼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传统的月饼形状、品种单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多,使人们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也不断尝试着创新。为了体现这样的创新精神,我在设计主题活动时,有意加入了“画——以月立新”这一环节。学生了解了月饼的由来,交流了传统月饼的品种,以及不同时期月饼的品种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设计了一个个有创意的月饼,有些改变了月饼的形状,有些丰富了月饼的颜色,更有创意的是把美好的寓意融入到月饼的花纹上。学生们在创意画的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知情意行”融合,以达成育人目的

篇4: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活动设计理念】 本着“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的设计理念,遵循“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的原则设计。主要开展了“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做一做、讲一讲”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既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认识需求,又充分体现出孩子们的活动主体地位,调动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亲身体验,感知“不谦让,不快乐”,体验“我谦让我快乐”,最终能化作实际行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看《小羊过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谦让”。

2.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做一做、讲一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谦让”方面存在的不足,感知“不谦让,不快乐”,体验“我谦让,我快乐”,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化作实际行动。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发生在班级里的不团结、不谦让的事情;收集关于谦让的儿歌故事等;教师指导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了解“谦让”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今天老师请到了两位小动物参加我们的活动,他们是……(出示图片:小黑羊、小白羊)他们原本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前两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请看《小羊过河》。

2. 师:故事看完了,谁来说说小黑羊和小白羊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吗?独木桥很窄,容不下两个人同时过桥,怎么做才能让两个人顺利、安全的过河呢?

3. 那什么是“谦让”呢?

小结:谦让是一种美德,就是在好处、方便面前不争不抢,先想着别人,先让着他人。

二、表演明理,讨论知行

1. 可是,根据同学们的课前调查,发现我们身边还存在着一些不谦让的事情,请看同学们的表演。

(1)学生表演

表演一:两位同学你争我抢地走进教室门口。

表演二:两位同学争抢一本好看的图画书。

(2)看完刚才的表演,谁能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

(3)采访表演者:你的心情怎么样?

2. 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周围,是否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你心里怎么想?你的心情怎样?

3. 如果我们同学之间都这样不团结、不谦让、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我们的集体会是什么样子?

4. 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我们请上刚才表演的同学,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你会怎样做呢?学生发言。

5. 你们俩按同学们说的再演一遍。

采访表演者:现在你心里什么感受?

6. 小结:一句简单的“你先走”,“我们一起看吧”让我们收获了礼貌、友谊,内心也快乐无比。

三、对接生活,矫错导行

1. 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小组讨论后发言)

情景一:上体育课回来,我发现桌子上有两本新发的《当代小学生》,一本是我的,一本是同位的。可是有一本书的封皮上有个脏脚印,我……

情景二:妈妈做了红烧排骨,奶奶知道我爱吃,放在了我的跟前。可是这样大家吃起来很不方便,我……

情景三:乘公共汽车时,人们都争着上车,我……

2. 现在同学们都懂得谦让了,可是故事中的小白羊和小黑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这一天,小黑羊要到同学家写作业,小白羊要到奶奶家看电视,他们又在独木桥中间相遇了。独木桥很窄,一次只能一只小羊过去,于是……(请两生表演)

四、总结收获,体验升华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畅所欲言)

篇5:三年级班会活动记录

我是班级小主人

活动过程: “我是班级小主人”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1、全班齐呼: “三年级,我爱你! ”

2、谈谈,你们又是怎样为集体添光彩的呢? 班长:开展班级班队活动以来,同学们都能积极的展开活动,把我们的班队活动搞得很好,宣读班队活 动的小小班兵标准。 ●热爱集体,处处为集体着想 ●为集体做一件好事 ●在集体中站好一个岗位 ●学有所长,学有进步,为集体争光

3、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

4、 《环保小卫士》 内容:清晨打扫清洁区,或者照片

5、夸夸他(她) 。

6、总结: 师:一滴滴小小的水可以汇成长长的江,一条条长长的江可以汇成一片滔滔的海,一个人办不到的 事,许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办到。

篇6:小学一年级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放学路队安全

目标:严格按照要求站好路队,保证安全

过程:

(1)放学铃响后要按时排队,班主任指导学生站好路队,强调路队纪律,做到快、静、齐。

(2)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路队长,负责本路队秩序。奖惩办法由班主任自行决定。

(3)路队出校门后,沿指定路线靠右行走。学生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横穿马路时,注意来往 车辆,不跑着过马路,一个接一个走过马路,不拥挤,坚决不准从别的地方过马路。

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求家长在指定接送区域等候,不得堵在校门口,以免堵塞交通。

(4)走路速度匀速,不得时快时慢。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做到不下队,不追、不跑、不吵闹、不三五成群走、不随意掉队、不无故滞留,不边走边看书、走成一条线。

(5)提倡学生走安全大道,严禁走小路,特别是泥泞的山路,否则后果自负。

第二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遵守学校各项常规

目的: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过程:

(1)谈话引入

(2)看图,说一说,议一议

课前干什么、课间应怎样、上学放学路上怎么……

(3)结合本班上学期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4)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

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第三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珍爱生命 学会自护

目的:树立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教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含义。掌握一定的自护知识。

准备:结合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向学生宣传自护的重要性。过程:

1、教师引入:同学们,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珍惜它。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我们要遇事不慌张,学会保护自己,防止受到伤害。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小学生非常重要。前不久,一所小学课间休息时,因为同学们互相追赶,造成在楼梯口处,一些同学拥挤致伤亡。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2、引导讨论:看来我们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了。是不是,同学们?

3、学生列举

(1)社会上还有坏人,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坏人的当。(2)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3)上下楼梯靠

(4)在马路上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看红绿灯。(5)打架斗殴不围观。

(6)不去有危险的地方,比如:大口井边、高压线下。

……

4、小结:同学们,请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吧,从小学会自护方法。

第四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平安每一天

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的一些方法,发展初步的自护自救能力。准备:师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制作自救、自护常识竞赛题。绘制情景图和制作红、绿灯牌。过程:

(1)报道导入,揭示主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这条录音报道说了些什么?

播放一则反映少年儿童安全事故(数据和事实)的报道录音。(师):听了这则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发表看法。

(2)结合实际,发现危险。(3)交通安全教育。(4)课后延伸,落实行动。

第五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自护、自救安全教育

目标:通过学习有关安全知识,使学生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用电安全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二、交通安全

1、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第六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卫生教育

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安全的重要,知道卫生的重要。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活动过程:

1、道路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3)不在路上追逐打闹,不在路中间跑。

2、个人卫生

(1)勤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勤剪指甲。(2)衣服要定期换,不穿太脏的衣服。

(3)不随便在地上坐,不在地上拍卡片。

第七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爱护公物教育

目标: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爱护校产,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过程:

1、爱护公物教育

公物是大家共用的,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我们可以使用,但不能破坏。

学生试举例

全班讨论,要怎样做?

2、爱护校产

学校是公共场所,学校里的设施是为所有学生准备的,我们是学校的一份子,不但自己要爱护校产,看见别人损坏,我们应该及时制止。学生活动:什么都是校产?我们应该怎样做?

3、爱护群众物品

爱护农民的果园,橡胶树、甘蔗。学生讨论

4、小结:我们是小学生,我们要做文明小公民,不能搞破坏,我们要爱护公物,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八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教育

目标: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 过程:

1、上下学安全。放学后立即回家吃饭。不在校园内逗留,不在路上玩耍,不去同学家串门。加强放学后滞留学生的安全问题。

2、课间安全。文明活动,校园内不奔跑、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靠右慢行,值勤教师要巡视校园。

3、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做游戏不能做危险动作。

4、交通安全,不乱穿马路,红灯停,绿灯行。

5、小结

第九周班会活动记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教育

目标: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自护能力 过程:

1、饮食卫生安全。不购买三无产品,不到校外摊点买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2、预防疾病,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课间尽量进行户外活动。

3、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溺水、防侵害”意识,不玩火、不玩水,不随意触摸电器。

4、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遇到坏人要沉着应对,要量力而行。

第十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与卫生

目标:增强安全意识,注重个人卫生 过程: 1)交通安全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不在路上追逐打闹,不在路中间跑。2)个人卫生

天气渐热,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服。

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手。洗手要用香皂或洗手液。3)预防生病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不挑食,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第十一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防溺水安全教育

目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护自我 过程: 1)预防溺水

天气炎热,不能下河嬉戏、捉鱼。不去村里的大口井及周边玩耍。不去河里游泳,不结伴外出游泳。不偷偷跑去河里玩耍。2)安全游泳

要去专业游泳场所游泳。要在家长陪同下去游泳。不和不会游泳的亲戚一起去游泳。不往水深的地方游。游泳时注意体力,预防抽筋。

第十二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教育 目标:增强安全意识 过程: 1)学校安全

课堂安全。上课认真听讲,不拿铅笔指点,不拿铅笔卓戳同学,不把铅笔往嘴里放。

课间安全。文明活动,校园内不奔跑、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上下楼梯靠右慢行。

上下学安全。放学后立即回家吃饭,不在校园内逗留,不在路上玩耍,不去同学家串门。

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做游戏不能做危险动作。2)不在教室里乱跑。

第十三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安全教育 过程:

1)饮食安全。不购买三无产品,不到校外摊点买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

2)预防疾病,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课间尽量进行户外活动。3)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溺水、防侵害”意识,不玩火、不玩水,不随意触摸电器。

4)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遇到坏人要沉着应对,要量力而行。5)农忙时节,远离农耕机械。6)安全游泳

要去专业游泳场所游泳。要在家长陪同下去游泳。不和不会游泳的亲戚一起去游泳。不往水深的地方游。游泳时注意体力,预防抽筋。

第十四周班会活动记录

主持人:符永生 主题:防溺水,珍爱生命 过程:(1)预防溺水

天气炎热,不能下河嬉戏、捉鱼。不去村里的大口井及周边玩耍。不去河里游泳,不结伴外出游泳。不偷偷跑去河里玩耍。(2)安全游泳

篇7:小学三年级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第一次班会活动 时间:月 日

主题:放学路队安全要求

目标:严格按照要求站好路队,保证安全 过程:

1)放学铃响后要按时排队,班主任指导学生站好路队,强调路队纪律,做到快、静、齐。)选出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路队长,负责本路队秩序。奖惩办法由班主任行决定。

3)路队出校门后,沿指定路线靠右行走。学生过马路要注意安全,横穿马路时,注意来往

车辆,不跑着过马路,一个接一个走过马路,不拥挤,坚决不准从别的地方过马路。

4)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求家长在指定接送域等候,不得堵在校门口,以免堵塞交通。

5)走路速度匀速,不得时快时慢。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行走。做到不下队,不追、不跑、不吵闹、不三五成群走、不随意掉队、不无故滞留,不边走边看书、走成一条线。

6)提倡学生走安全大道,严禁走小路,特别是泥泞的山路,否则后果负。

三年级二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第二次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月日

主题:遵守学校各项常规

目的: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过程:

1)谈话引入)看图,说一说,议一议

课前干什么、课间应怎样、上学放学路上怎么……

3)结合本班上学期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觉守纪律的学生。

4)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

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学生谈话记录 学生姓名:蔡明凯

谈话目的:上课听讲不用心的问题 谈话要点:

一、你上课为什么不用心听讲?是老师讲的课你不爱听是吗?

二、老师讲的课你能听懂吗?

三、你是不是有些什么困难?

四、你要按时完成作业。

学生认识态度:开始有些反抗情绪,后通过细心谈话,提同了认识,态度诚恳得多了,并表

示愿意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效果:有进步

三年级二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第三次班会活动

时间:月日

主题:珍爱生命学会护

目的:树立学生我保护的意识,教学生懂得珍爱生命的含义。掌握一定的护知识。

准备:结合会上发生的一些具体事件,向学生宣传护的重要性。过程:

1、教师引入:同学们,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危险。我们要遇事不慌张,学会保护己,防止受到伤害。学会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小学生非常重要。前不久,一所小学课间休息时,因为同学们互相追赶,造成在楼梯口处,一些同学拥挤致伤亡。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2、引导讨论:看来我们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了。是不是,同学们?

3、学生列举:1)会上还有坏人,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坏人的当。)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3)上下楼梯靠右行。

4)在马路上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看红绿灯。5)打架斗殴不围观。

6)不去有危险的地方,比如:大口井边、高压线下。……

4、小结:同学们,请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吧,从小学会护方法,将受益一生。

三年级二班主题班会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第四次班会活动

时间:月日 主题:平安每一天

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护、救 的一些方法,发展初步的护救能力。

准备:师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制作救、护常识竞赛题。绘制情景图和制作红、绿

灯牌。过程:

1)报道导入,揭示主题。

(师):请同学们听听这条录音报道说了些什么?

播放一则反映少年儿童安全事故(数据和事实)的报道录音。(师):听了这则报道,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发表看法。

2)结合实际,发现危险。3)交通安全教育。4)课后延伸,落实行动。学生谈话记录 学生姓名:陈明辉

谈话目的:努力学习,完成作业。谈话要点:

一、你为什么要来学校读书(提高认识)?

二、父亲为你交书费容易吗?

三、你学习上还有些什么困难?

四、你应该上课用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学生认识态度:认识了是为己,不是父亲要我读。答应把作业写工整。

篇8:班会主题确定“四结合”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不同学校都有不同的校情, 不同班级都有不同的班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 班主任在确定班会主题时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就是按照自己学校优势、特点、地理位置, 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 结合时事热点, 设计符合实际面向全校的班会主题, 要求班主任写好教案, 按时按质落实召开主题班会, 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比如:我们学校处在国道324线旁边,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是每个学期不可缺少的教育主题;我们学校是文明学校, 每个学期都召开“做文明学校的文明学生”主题班会, 等等。“特殊性”是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和特色,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定主题开展班会课活动, 捕捉学生“亮点”, 让每堂班会课都“有声有色”, 学生都有所收获, 对于改善班级体面貌起着重要作用。比如, 我带的这个班级大多数是学习美术、音乐、体育的“艺术生”, 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 又要学习艺术专业知识,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往往不能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根据这种情况, 我确定了“鱼和熊掌要兼得”主题班会, 学生谈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与矛盾,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经过思考、讨论和教师的提示, 总结出处理矛盾的办法, 班主任再补充一些意见和建议,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 得到学生一致认同。

二、“目标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班会主题的选择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发展, 即目标性。主题班会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选题, 选题的标准应是主题鲜明, 目标明确, 逐步实现班会主题专题化, 谨防选题“泛化”, 这也是突破传统班会课瓶颈的有效途径。班会主题要从学生的视角或者学生的要求出发, 选择学生最有兴趣的话题, 最需要认识与解决的问题。从身边的琐事和案例出发, 让学生自主选择属于他们的主题, 引发学生心灵撞击。班会主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社会阅历、道德价值判断, 高中学生适宜选择较理性、综合、有逻辑性的主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情趣, 给班会增添感情色彩, 以情感化学生, 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但有些老师在上班会课时, 生怕一些知识没有讲透, 整个学期都是“满堂灌”说教式教学, 或者把班会课开成“检讨会”“批评会”, 这种教学方式最终会造成学生的厌倦, 丧失上班会课的兴趣, 任凭教师在讲台“夸夸其谈”, 他们在下面都是“无动于衷”。因此, 主题班会形式多样化, 甚至不拘一格, 但要符合学生“口味”, 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不能是干瘪无趣。常见的有专题讨论会、师生对话会、演讲会、故事会、主题会等, 同时可以添加一些表演、相声、歌舞、演唱、辩论等形式, 为主题班会增添色彩。班主任要尽量挖掘学生的各方面潜能,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尽显学生的“十八般武艺”, 让班会课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增强能力、陶冶情操的舞台。多样化形式也要有所侧重, 有所舍取, 应选择符合主题要求的形式, 切忌搞“大杂烩”。过分追求形式会把班会课变成“歌舞会”“演唱会”, 华而不实, 偏离班会主题, 丧失了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

三、“计划性”与“偶发性”相结合

孔子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计划性, 是班主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也是整个班级教育活动的依据。班主任每个学期要从大局出发, 把握时代脉搏, 按照学校安排和政教处工作计划的要求, 统筹安排, 兼顾实际, 设计出符合教育规律的主题班会计划, 并且按要求完成任务, 做到“有的放矢”。然而, “天有不测风云”, 班会主题并不是能够完全预设的, 也要利用生成性资源。比如, 国际局势时事变幻莫测对学生的影响;虚拟网络是一颗“定时炸弹”, 随时都会给学生以重磅打击;学生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各种伤害;再加上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和不可预测的交通事故、学生意外身亡等等, 这些称为“偶发性事件”。这些事件对学生个体具有较大的伤害性, 对家庭具有较大的破坏性, 对学校声誉和社会稳定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要求班主任通过班会及时地给予教育, 引导学生走向“正轨”, 提高应变能力, 有效地保护自己。比如, “五一”前夕, 我从一班干部那里得知, 由于某法国超市支持“藏独”, 班级有同学“五一”期间要抵制该超市。我觉得事态有点严重, 就决定召开一个“理性爱国”主题班会,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他们自主策划、组织、收集信息, 对事件全面了解和整体分析, 明辨是非, 坚定立场, 明确任务, 做到理性爱国。汶川地震后, 学校组织教师学生踊跃捐款的同时, 要求每个班级都必须召开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 让学生认识生命, 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 赏识生命, 享受生命。

四、“常规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篇9:四年级班会活动记录表

一、 姓名新解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大约学了多少汉字?

生:数不清了。

师:老师统计了一下,仅课本上同学们就学了一千多个汉字了。在这众多的汉字中,有几个字从你出生那天起就与你结缘,并且一直与你相伴,是哪几个字呢?

生:姓名。

师:是啊,名字与我们终生相伴,但却总是别人叫的机会多,自己叫的机会少,今天你就叫一叫自己的名字。记住,要一遍比一遍声音大,然后说说你的感觉。(生叫己名)

生:我叫自己的名字时感觉很自豪。

生:我知道了爸爸妈妈希望我知道得很多,知识丰富,所以给我起名叫“张晓丰”。

师:呀,这一叫,叫出来那么多学问,汉字真是含义丰富。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虽为满族,却自幼接受汉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他曾六下江南,留下许多佳话。猜一猜,他是谁?(出示课件)

生:是乾隆皇帝。

二、 故事激趣

师:(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乾隆皇帝有一次南巡,见一农夫在耕田,问大臣:“这是什么人?”大臣说:“农夫。”皇帝又问:“哪个‘夫’字?”大臣说是轿夫的夫,孔夫子的夫,夫妻的夫,匹夫的夫。(出示“夫”字)皇帝说:“怎么能说是一个‘夫’字呢?请看:农夫是耕田之人,应是先有土,再加人的‘夫’;轿夫是抬轿的人,应是人字上面有两根竹竿的‘夫’;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应是天字出头的‘夫’;夫妻是二人,所以应是二人之‘夫’;匹夫乃一位大丈夫,应是一加大的‘夫’。哪能都是一个相同的‘夫’字呢?”听完他的话,大臣们一边鼓掌,一边赞叹:“说得好,说得好!”

师:听完故事你想说什么?

生:汉字真有趣!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中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师:那么,你对汉字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生:汉字不但有趣,而且是音、形、义相连,是一种有意思的文字。

[点评: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让学生认识汉字是一种有意思的文字,同时,激起学生了解汉字、探究汉字的欲望。]

三、 追根溯源

师:传说中是谁创造了文字呢?

生:我听过《仓颉造字》这个故事,他画了一些图画,后来变成了文字。

生:对,人们开始用绳子打结记事,事多了记不过来,后来通过画图来记事。

师:这就出现了最古老的文字——象形字,如图(画)⊙ 。最初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字又叫甲骨文。(出示课件: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的演变过程。其中,出现了两次大的演变,秦以前甲骨文、金文、大篆流行,形式不一,写法多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小篆为汉字规范性定型,这是第一次大变。第二次从成熟于魏晋时期的楷书开始,汉字彻底摆脱了图形味儿,成为方块形表意文字。为了书写的迅速与方便,又出现了草书与行书。草书多龙飞凤舞,连笔太多,难以辨认,多为书法艺术;行书是楷书的简便书写形式,至今仍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生欣赏“老”的演变字体,从象形字开始猜一猜像什么)

生:“老”是象形字,像一个弯腰的老人。

师:欣赏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

生:汉字不但有意思,而且每一种字体都很美。

师:正是因为汉字有了这样的特点,人们利用其丰富的变形,做成了“百福图”(欣赏“百福图”)。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你对汉字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生:以前我只知道汉字有趣,今天才知道汉字很美。

[点评:本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对汉字的历史及变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对汉字在整体上有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渗透汉字美感及汉字文化的初步教育。]

四、 回顾方法

师:现在你遇到一个生字,怎样识记?

生:查字典。

师:如果当时身边没有字典呢?

生:根据它的字形猜一猜。

师:其实,根据字形猜测也是一种基本的识字方法。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识字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类)

1. 基本字(多为象形字)⊙——日; ——月; ——山。

2. 基本字加偏旁可组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如:休、鸣、青、清、请、晴、情等

师:会意字和形声字几乎占汉字的90%以上。联系刚才咱们对汉字特点的了解,你发现猜测识字的依据是什么?

生:即根据它的形状及意思来记字形。

生:汉字的形和义是有联系的。

师:在一首歌中唱道“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这是汉字的音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这是汉字的形体美;回味无穷,意韵深远,这是汉字的意思丰富。如果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汉字能让你陶醉其中,发散你的思维,你也会像乾隆皇帝那样令人拍手称妙的。

[点评: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以前的识字方法有一个归纳总结,知道以前是从音、形、义三方面识记汉字的。结语旨在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开创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同时把汉字的趣与美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识记汉字的同时,培养想象能力。]

五、 联想断字

师:上一周的识字活动,让你又认识了不少汉字。现在,请你回忆一下是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识字方法,或者对汉字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桌先说一说。(生拿出识字卡片,交流识字情况及识字方法)

1. 字音方面

生1:一些字作姓氏读时,字音发生了变化。我是通过查字典知道的。如:“仇”读——qiú;“任”读——rén;“解”读——xiè。

师:所以,在读人的姓名时,千万要注意,别读错了字音,让人笑话。

2. 结合字形记忆法

生2:我用的是猜谜法来记字形,如:草原的“原”字里面,有的同学易写成“水”,我这样记就不错了:小白进工厂——原。

师:这个记法妙。

生3:我用编故事法来记字形,比如“碧”字,有的同学容易把上面的王字旁和白字写颠倒,我这样记忆:王先生、白娘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生4:我发现了一些特殊结构的字:品、晶、磊、鑫、淼,它们的结构相同,且每一个字都是由三个一样的字组成。

师:这类字为品字结构。

生5:我认识的是这个“孬”字,它念“nāo ”,字形上部是“不”,下部是“好”,不好就是“孬”。我们还学过类似的字,如不正为“歪”。这类字真有意思!

师:是有意思!我们大家也都为你的发现感到有趣。

3. 结合字义记忆法

生6:我认识了“凹”字,它读“āo”,意思是低下去一块。我是这样记忆的:一个长方形,中间低下去一块,就是“凹”。由此,我又想到了“凸”字,“凸”字也可以这样记忆:一个长方形,中间鼓上来一块,就是“凸”。

师:虽是凹凸不平,记法却相同。真是异曲同工呀!

生7:星期天,我去姥姥家,认识了“闩”字,它读“shuān”,农村用的是木门,门里面有一根横着的木头,是用来插门的。你看,门中间有一横,这就是闩。

师:走亲访友,也能学习汉字,你还知道了农村的一些知识,收获不少。

生8:星期六我在饭店吃饭,在菜谱上认识了“汆”字,它读“cuān”,当时我们吃的是汆丸子,汆丸子是把丸子下入水中煮熟的,你们看,入水就是“汆”。

师: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吃饭时也能学汉字呀!这些同学真是时时处处不忘识字,值得学习。在识字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疑问呢?

生9:汉字中还有一些“姐妹字”,如:粗糙、腼腆、蜻蜓、编织。这类词中的两个字意思一样,偏旁相同,也很好记。

生10:我知道了“龄”字用齿字旁,是因为牙齿与年龄有关,根据牙齿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年龄。

师:你不但认识了汉字,还研究了字义,简直是小汉字专家了!老师有一个疑惑,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解决。与眼睛有关的字大多是目字旁,而醒也与眼睛有关,为什么是酉字旁呢?

生1:我查过资料,“酉”在古代指酒坛之类的器具,也用来指代酒,所以,用“酉”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它的引申义。

师:你也是一位汉字学家呀!

生2:我与他的想法有所不同,我是这样推断的,咱们学过十二属相,申猴酉鸡,酉不是代表鸡吗?鸡一叫人就醒了,所以取酉字旁。

师:你的推断也有道理,来,为他们鼓掌!

生3:老师,我想到了“听”字,听与耳朵有关,为什么不用耳字旁,却用口字旁?

师:谁来说说?

生4:因为说话时要一人说一人听,所以用口字旁。

生5:也可能口字旁原来就是耳字旁,因为听的时候要用心,耳朵里塞了东西,不就听不清了吗?所以,把里面的两横抽掉了,渐渐就变成了口字旁。

师:你的推想真奇特。“听”是简化字,繁体字不是这样的。同学们,如果在学习中遇到这样类似的疑问,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解决?

生:可去查工具书,也可与同学讨论、请教师长等。

师:交流到这里,你又有什么收获?

生:我觉得汉字特别有趣,音、形、义结合起来,简直像一个可以交谈的朋友。

师:看起来同学们把汉字都学活了,也领悟到了汉字的魅力。

生:我觉得我们的古人造的汉字太美了。我以后要多学汉字,多了解它的奥妙。

师:汉字能给你的想象插上翅膀,你的想象也能让你认识更多的汉字。汉字是重意象的文字,可以激发人的想象与思维,中国人从一接触汉字,便接受了思维、想象力的训练,难怪一位外国的汉学家说汉字是最有魅力的文字。

[点评:这一环节通过检查学生学会了哪些汉字,在什么情况下认识的,又是怎样认识的,在识字过程中有什么收获,也让学生对汉字的识记从音、形、义方面拓展了一个空间,在识文断字中汲取汉字的精华,了解汉字的文化,领悟汉字的灵性美,从而进一步喜欢汉字,乐于探究汉字,热爱汉字。]

六、 品味欣赏

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学好问长学问。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汉字的奥妙,就会领略汉字如诗如画的美。(板书:雨)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好像很多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因为它里面有很多的点。

师:是啊!余光中先生对汉字的推崇就很精彩,他也说到了这个字,他说,“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都在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定是其他什么语言也不能比的。”汉字是最有魅力的文字,汉字也把她的魅力带到了我们生活中。(欣赏一组由汉字组成的配乐图片:汉字书法、剪纸、商标、中国结、花坛中的汉字、服装上的汉字等)

师:欣赏完图片,你又想说什么?

生1:汉字太美了,像画一样。

生2:我觉得汉字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我的一位朋友,可以让我懂得很多的知识。

师:真是肺腑之言呀!汉字与中华文化一脉相传,是我们民族的根。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汉字音、形、义完美结合的这一特点,抒怀不已,凝聚成文,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铸就了巍巍的中华魂魄。古今中外的名人都对汉字赞叹不已,其中(课件出示名人名言)著名的文学家鲁迅这样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中的“国家”就是指中国,“文字”就是我们的汉字。同学们,学习到这儿,你又有什么要说?

生1:我真为我们的祖国有那么美的汉字感到骄傲。

生2:聪明的祖先创造了汉字,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汉字,探索汉字的奥妙,长大成为一位汉学家。

师:老师也被你的激情所感动,相信通过努力,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生3:生长在这样伟大的国家,学习着这充满奥妙的文字,我怎么能不感到幸福与骄傲呢?

师:诗一样的语言,你已经把汉字变成了一首诗,老师为你而骄傲!

[点评:本环节目的是把学生对汉字的美的认识推向高潮,由喜欢汉字升华到热爱汉字,对博大精深的汉字及中国文化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

七、 拓展延伸

师:课上没有完成的问题和自己的猜想,请同学们课下想办法查工具书找到科学的解答。下一周的活动,从音、形、义的结合中识记汉字,进一步探究汉字。

希望同学们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汉字的美,做一个热爱汉字、乐于探究汉字、识文断字的中国人!

上一篇:某建筑节能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下一篇:电瓶车防火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