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2024-05-12

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精选10篇)

篇1: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1.医专计算机教育主要内容

(1)医学数据分析

在医疗科研中,数据分析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数据的准确性,还关系到科研的质量。而在分析医学数据过程中,往往会使用计算机专业软件来进行分析。所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以原有数据库表结构的基础上,应适当讲解部分关于数据分析内容。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统计软件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和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它们是权威的统计分析软件。就其操作方式讲,分为菜单操作和编程操作。菜单操作可以类比Word教学来讲解,而编程操作可以类比计算机语言来讲解。教学过程应以一种软件为例,讲解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两种软件在使用操作和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应指导同学对另外一个软件来进行独立学习。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专业方向,对课程内容和分析数据有所侧重。

(2)医疗设备使用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另外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医疗设备方面的使用。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SPECT、CT、磁共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到我们平时接触较少的脑地图形仪、西门子直线加速器、氩气手术刀、全信息心功能检测仪等,可以说现代化医疗设备基本上都是以电脑操作为基础的。现在许多医院工作人员只会使用仪器,但是不明白其中道理,这就是我们要突破的问题。因为如果首先明白道理,再进行使用的话,可以使操作更加便捷,还可以在现有机器基础上开发新的功能。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对今后和医疗设备开发人员一起开发新的设备也大有益处,这会对医疗设备革新产生推动作用。

2.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学生掌握的知识单一零散

目前,各学校的教师都已经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摒弃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将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但是教师讲课方式仍然是介绍各种软件的菜单命令使用方法,学生的学习仍然以机械记忆和模仿操作为主,课堂上可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上机实践任务,但如果老师变换一下题目学生们就无所适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接受具体的任务时,由于在校期间掌握知识零散单一,没完成过具体完整的`任务,不知如何下手,缺乏创造性、探索性。

2)学生入学水平不一

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以下是一位学生的调查表。而且医学院校还存在文理学生都有的现象。这样一来,在上课时,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不愿意继续听讲,不仅自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同学的听讲效果;而基础差的学生又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过于深奥,不能消化。长此以往,也会对该门课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所以这种统一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矛盾。

3.强化医专计算机教育的措施

3.1充分调动有利于计算机教育的积极因素

1)教育模式的正规性与严肃性

军事院校除了与普通高校一样具备正规教育的条件之外,更因其管理严格,标准化程度高。在教学中推出某项新举措,一般都比较顺利。

2)医学的特点有助于学员提高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自觉性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更是进展较快的学科,学员毕业后仍面临着不断补充新知识以更新知识结构的课题。当前,人类正在或即将步入信息社会,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将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诸如医学等科技领域,这一问题尤为紧迫。这种现实可能唤起医学生学习计算机技能的愿望。

3)信息环境较理想

计算机教学相对于其它课程而言,实践性更强,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师资力量也较强。如辅之以得力措施,可以创建良好的信息环境,为增强计算机教育的效果提供保障。

3.2规范管理

教材质量的高低与人才培养是紧密相关的,为此,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材管理与建设工作。在选用教材和公开出版教材上要规范管理,坚决杜绝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的现象。为此,为提高教材质量,满足教学的需求,学校应派出有能力的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国家出版社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编写,让教师针对所授专业结合实际情况编写出最新的教材。这一新的举措,改变了以往只凭抽象的教材征订目录,教师难以了解教材具体内容的问题,提高了教材选用的针对性。

篇2: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像丰子恺先生文中所描述的一样,一个“渐”字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个学期。回首往昔,比照今天,真是感慨万千:从过去的经验浅薄到现在的游刃有余,从过去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成竹在胸,从过去的一片空白到现在的丰富多彩,不论是个人还是计算机协会总体,都发生了惊人的,可喜的变化。对于一个学期以来计协工作的总体历程,基本经验,深刻教训和缺漏遗憾,我感到有必要加以回忆,整理总结,以资后鉴。

计协的宗旨是运用所学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广大的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因此,2010年9月,协会就开展了纳新工作,给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给我们计算机协会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更具有活力。

“邀文学,共成长,协会联欢”——我们举办了计算机协会内部联谊活动。这次活动增加了计算机协会成员的凝聚力,进而树立了良好的集体形象,同时它也向我们大家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计算机协会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值得表扬:

计算机协会乐于为大家服务,全体成员在工作中不断寻找自身的差距,努力地作好本职工作。大家在思想上渴求进步,在工作能力上渴求提高,这一切都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在本学期的计算机协会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收获是喜人的,与次同时我们也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新的学期,新的征程,我们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取长补短,认清自己的目标,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南阳医专大学生计算机协会

篇3: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改革,可行性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我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专业学习能力的重要任务,对提高我校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我校新生的计算机水平两级分化现象逐年凸显,主要表现为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之间的差异以及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课程体系结构,即同一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势必增加教师的备课难度,使能力较好的学生无法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的进度,造成两级分化现象进一步扩大。因此,实施计算机分层教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计算机分层教学能否在我校实施,本人将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说明。

1 平凉医专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分析

我校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甘肃及西部欠发达的省份,文化水平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学习能力差别很大,这一特点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从对2008年的招生数据统计结果和2008级新生的计算机基础问卷调查能够很清晰地看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如表1所示。

1.2 教学模式分析

我校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程总学时数为99学时,实行理论课(46学时)+实训课程(53学时)教学模式。面对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所有学生采用同一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材的课程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要求。

2 分层教学模式的提出

20世纪30年代初,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阐述教学与发展之间关系的时候首先提出了"最近发展期"的概念。从这一理论基础出发,不断形成的分层教学体系结构,即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1]。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使学生能够获取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为计算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3 实施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学生水平可行性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学生在入学时,已经有58%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另有42%的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分层教学的学生条件已经基本达到。

3.2 师资可行性分析

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信息中心下设的计算机教研室承担,截至2009年计算机教研室共用教师15人,均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9人(其中硕士学历2人)。能够完全满足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的师资要求。

3.3 教学资源可行性分析

我校现有教学用计算机500台,分别陈列于6个计算机实验室中,其中50台规模的实验室4个,150台规模的实验室2个,均为P4以上处理器新配机型。并且全部与Internet相连接。以我校每年招收大约2000人的招生规模来看,现有计算机教学资源能够满足计算机分层教学的要求。

4 实施分层教学方案建议

4.1 何时分组

分组应尽量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开学时期进行。因为教师对刚入学学生的了解仅仅是他们的高中计算机会考成绩,对于他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一无所知;并且计算机为我校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计划课时数为99学时,课时有限,为了能使他们在理论和操作上都能有所提高,分组应该尽量提前,所以考虑在新生军训后进行分组考试。

4.2 如何分组

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评估。假设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为X,则分层应该围绕学生是否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X来进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没有掌握相应知识,二、已经掌握相应知识。我们在大学阶段安排课程时则应考虑是要进行对X的加强还是在其基础上开设其他不同的课程Y。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单的将所有学生分为X+X组和X+Y组,实施分组教学。分层模型如图1所示。

4.3 如何考核

从2006年起我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可以将计算机课程的学分设置为:必修学分(2分)+选修学分(1分)。对于开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直接获取2个必修学分,并且允许其进行其他计算机课程的选学,学习期满考试合格的可以获得1个学分计入选修课总学分。对于开学考试不合格者则必须强制其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即X)的学习,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2个必修学分,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学分。具体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选修课各占多少学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来制定。评定流程如图2所示。

5 结论

综上分析,在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的改革方案可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分层教学[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83689.htm-fr=ala0_1

[2]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篇4: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关键词: 就业 导向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招聘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随之改进,不断强化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教学改革,形成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科学化、系统化的计算机教学体系。本文从计算机教学现状着手,谈谈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就业单位对医专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1.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

就业单位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Windows2010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Windows2010操作系统,灵活运用Office2010等专业办公软件的使用,熟悉计算机网络,会收、发电子邮件。

2.要求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为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更新换代快,所以学生必须具有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掌握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医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1.以就业为导向,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理念上,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在计算机教学中以实际就业需要为依据,教学中体现实际应用为主,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目前,我校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几经完善,在教学内容上,完全满足医专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的需要,完全满足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在具体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教师还积极利用网络,从网络中寻找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在实际工作岗位中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例如:讲“表格制作”时,结合医院中需要绘制的各种表格内容展开,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2.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优化教学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学生时,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的目标,以培养会用计算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教学中,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在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改变为讲授和实践各为一半(比例为1:1)。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方法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新知识,学会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辅助、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3.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用人单位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主要是看学生能否熟练地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能否熟练地上网查资料,能否排除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等,因为这些都是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基本应用能力。除此以外,有些用人单位可能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比如:打字速度、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常见文件格式的使用、收发邮件、制作表格、编辑图片等。在教学中要注意并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让学生不仅会进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而且要达到用人单位需要的熟练程度。为此,我校每年都举办海报设计大赛、PPT设计大赛等,加强学生计算机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4.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考核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变化的趋势及时调整和完善考核机制,使其发挥导向、激励作用。例如:在考核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时候,将考查形式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在医专,计算机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发展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服务的,因此在考查中必须将计算机的学习与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在计算机考查中尽可能地体现专业课程内容,例如:考查“图文混排”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制作与本专业相关的海报,如:护理专业的海报、中医专业的海报、口腔专业的海报等。

在考核学生计算机知识和能力的时候,将考查的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思想和表现,如:是否经常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否主动的与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上课是否讲小话、玩手机、睡觉,是否迟到、早退、旷课,等等。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却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把它纳入考核之中,通过严格管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良好工作态度。

实践表明,以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教学考核机制进行改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以就业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重视校企结合。

随着医专教育的快速发展,工学结合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模式中,用人单位被纳入医专教学体系中。在实习阶段,用人单位可以具体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水平,站在医院用人的角度,对比用人单位标准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之间的差距,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教师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可以更加精准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篇5:浅谈加强计算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从基础的数学计算开始,培养出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在教学大纲里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要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以及会三个层次。要怎样才能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以严格教学要求为前提。

在计算教学的教学大纲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其他的基本口算,一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做好计算关。

首先要过好计算关,主要保证计算的正确率,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是如果只讲结果的答案对错,不要求合理、灵活的技巧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 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主要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会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楚计算方法是关键。

根据算理,掌握法则,教学大纲中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再以法则加以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让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法,要使学生理解以下两点:

首先例如24×13通过直观学生可以看出,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先求出3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铅笔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再把两个得到的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更为形象的计算出答案。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其次在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要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数位对齐的计算习惯。通过反反复复的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计算法则。

三、以培养数学计算思维作为核心。

数学好比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数学计算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且重视平时学习过程中加强思维锻炼。

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 级教学的始终。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呢?

1、给学生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学生没有表现自己的运算思维的机会。现

在过去计算教学中主要以算为主,在我们也在重视类似的训练,给学生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比如混合运算7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4+100÷5×3时,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 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 维能力的发展。

2、要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练,以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平时训练时要让学生先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如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5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695×8应等于5560。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是否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5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5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 觉思维能力。

4.寻求合理、灵活、准确的算法,培养思维的技巧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合理、灵活、准确的计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能力。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如240×300,110×60,102×78的乘积是多少?可引导学生探究:240×300=(200+40)× 300=60000+12000 =72000,110×60=(100+10)×60=6000+600=6600,102×78=(100+2)×78=7800+156=7956等,培养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尽量用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的疏忽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为此在做题时要做到以下几个习惯:

1.做题时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首先观察数字和运算符号,还要观察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特点,和有没有内在在联系,其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还有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2.校对的习惯。学生在抄写计算题目时,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3.养成书写规范、认真计算的习惯。按照格式要求书写,要做到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清洁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 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的有效途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计算能力。平时要注意:

1.打好基础。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加强平时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加强凑整的训练,如:74+26=100,33+67=100,742+25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打好这些扎实基础以便上了高年级时,更好的运用。

2.突出重点。如1000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着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平时课堂训练时必须让学生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中让学生提高对计算的兴趣。

3.掌握好简便运算的方法。口算是一种特殊计算形式。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 5 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计算训练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采取多样化,也可以用游戏、竞赛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热情,久而久之,从中获得到良好的教学成绩。

篇6: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加强

渠县宝城镇第一中心小学

罗鑫

如今,在小学高年级段我发现有部分同学计算能力不是很好,很简单的计算题都要依靠计算器,否则就会做不来或者出错。所以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前提——严格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 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关键——讲清算理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 1

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 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核心——思维训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

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 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九义七册60页)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 =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 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根本——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 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 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 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 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 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 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 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 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

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 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 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 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除数是两位数,商 是二、三位数的除法,“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

3.掌握简便运算的方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算。简算的基础是运算性质和运算定律,因此,加强这方 面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在小学四则运算中,几种常用的简算方法学生必须掌握,从而达到提高计算速度的要求。

4.训练要有层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游戏、竞赛等更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维持训练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7:医专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在医学类高职院校里,教师指导学生学好英语尤其显得重要。医学专科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既要完成二十多门医学理论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学习任务,又要学习诸如英语、政治理论、美育等十多门公共基础课。因此,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认为以后会在医疗服务行业工作,医学课程应该是他们的专业课程,会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学习而忽视公共课程的学习,然而英语课程的学习既必要又重要。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必须鼓励学生学好英语、使用英语,在校先通过A/B级考试,有能力的学生还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管是A/B级,还是四级考试的题型里,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写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迫切而必要的任务。

一、医专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现状

医学类高职高专的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高考专科一批录取的普通高中中等以下水平的学生(普高生),他们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来自于职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生源(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但中专阶段未学习,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三校生”约占每一级学生人数的六分之一。医专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地区或边远农村,高中的英语教育相对滞后,有的学生就是因为高考英语未得高分而考进了专科学校。所以这两部分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说不了几句像样的句子,当然也不可能写出好的英文文章。正因为英语基础差,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恐惧、焦虑,提到英文写作更是大脑一片空白。写作时忽视写作规律,缺乏构思,缺乏对主题的挖掘,提笔就写,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条理性,出现的“中国式的句子”较多,不是缺乏主题句,就是无过渡句,拼凑现象严重,语篇缺乏整体性,表述不流畅,文章质量普遍不高。面对这种参差不齐且绝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较短时期内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结合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经常进行英文应用文写作练习,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书信写作是应用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写好其它类应用文体的基础,应以此作为重点反复练习。

例如,在一次写作课上,我要求学生给亲戚、朋友或父母写一封信,告诉他们最近的学习生活状况,并当堂收缴。共有两个班91名学生参加测试,结果是86人按时完成,5人未完成。通过批阅发现仅有3人的作文可评为优秀,20人的作文可评为良好,25人的作文可评为合格,28人的作文为不合格,7人的作文为极差,2人的作文系抄袭同桌。其优秀率仅为3.3%,不合格率高达30.8%。主要问题依次为:1.汉语式的句子,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多;2.常用短语不知道,常用句型不会写;3.英文写作格式不规范,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及注意事项有的学生略知一二,有的学生完全不知。

这些情况说明医学专科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水平参差不齐,写作能力差,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训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二、提高医专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对策

1. 充分认识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能力中,英语写作能力排在四项基本能力的最后,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特别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是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的,然而这四项基本技能中任何一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英语写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把通过听和读所获得的语言知识提升为自己的语言知识和交流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听说能力,所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多写、多练可以全面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2.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描述亲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第一次接受面试等,在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外语写作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放开写,大胆写,不要害怕犯错误。由于学习者学习语言处于不断波动和不稳定状态,因此出错在所难免,学生犯错误是进步中的必然过程。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乐于写作,作为教师应以肯定学生作文中优点为主,不要过多挑剔写作中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应该合理纠正,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英语中是不可接受的,从而积极主动地改正。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中式英语,可做一些自我诊断练习或改错练习,帮助学生从英汉用词的角度分析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通过大量接触语言的正面输入,许多错误会自行消失。

3. 加强课堂内写作训练。

课堂教学主要以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写作课要传授正确的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语写作方法至关重要。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应用文体的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课教师应将每一种应用文体的格式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讲解清楚,辅以必要的示例,并将常用句型反复叮嘱,要求记忆。并且可以以教材的精读课文为写作材料进行训练。教师可从课文中选出几个常用词汇或短语让学生造句,培养学生写短句的能力,学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总结段落大意,练习段落写作,可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改写、缩写课文,或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从而练习篇章写作。这种从句到段、从段到章一步一步练习提高的方式值得基础较差的高职高专学生采纳。

4. 加大课后写作练习。

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是辩证的。课堂写作很重要,课外是课堂的延伸,对写作学习来说是更重要的课堂。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多,掌握课堂上所传授的基本技巧与方法,主要是由学生在课外通过练习来完成的。这就需要通过课后大量实践活动作为补充,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适量布置课外写作作业,练习课堂上所讲的各种文体的写法。可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文,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作内容。通过模仿型写作,学生不仅可以消化课文中的词汇精华,而且会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周写一两篇日记,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此来培养他们写作的语感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若能调动学生在课外写作的积极性,那将会事半功倍。

5. 加强阅读和背诵。

学生写作时之所以力不从心,错误百出,就是因为他们语感差,没有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背好文章,坚持不懈,厚积薄发,加强语言的敏感度,以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教师可多收集好的范文,让学生背诵。同时,要提倡广泛阅读,除英语教材之外,课外时间可多读英文杂志、英文小说、英文报纸等。

高职高专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应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并写出一手英文好文章,对学生进一步发展及就业将大有裨益。要写出好的英语作文需要循序渐进和长期的训练,大量的多种练习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熟能生巧;对学生的错误应该及时纠正,使学生明白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错误必须改正,一定要学地道的英语;学习写作不能孤立地背单词及例句,要从大量的阅读中掌握词汇和短语的使用语境,减少母语干扰所产生的用词错误。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严格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以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黛琳.教指委要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引导力量[J].外语界, 2009, (1) .

[2]刘海平.重视英语写作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J].外语界, 2008, (1) .

[3]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J].外语界, 2007, (6) .

[4]董耐婷.调整词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J].外语界, 2007, (1) .

篇8: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体系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医学领域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传统医专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医专高职高专教育发展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进行了探讨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55-0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经济体系的革新发展,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重视。然而,由于高职高专受生源质量、教师资源以及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其英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高职英语教学作为医专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已成为医专院校建设与现代化改革发展的重点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作为现今社会中重要的交流用语之一,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医专高职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过于注重学生对英语单词、语法的记忆与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与医专院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相违背。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对医专人才的培养要求,符合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开放性、自主性发展,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医专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

二、医专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革新医专高职英语教学观念

医专院校在明确英语课堂教学重要性以及英语教学改革重要性的基础上,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掌握和运用能力,注重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例如,英语教师通过学习、教学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并从源头解决当今医专高职英语教学问题,通过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调动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与自信心,从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创设符合学校发展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下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通过借鉴有效的英语课程改革经验,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校发展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例如,指导式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分级分层教学模式等,从而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语言输出与输入能力,推动学生知识学习与素质培养的双重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

首先,指导式教学模式:医专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各地区的高职、高专、中职以及技术学院等。院校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不高,部分学生并未真正接触过正规的英语口语以及英语听写训练。与此同时,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且对英语学习缺少学习动力。加之,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对英语口语实践训练的忽视,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受到限制。对此,采用指导式教学,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英语水平。例如,为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以及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指导目标,并以听、说、读、写、翻译等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听得懂到英语写作与口语交流再到灵活翻译与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备,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使英语课堂教学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实现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培养与训练。例如,利用原版影视作品、英语音乐、互联网校园交流平台、微课软件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平台与学习途径[3]。

(三)分级分层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从三个角度进行组织开展分层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对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遵循因材施教教学观念,为学生制定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第一层,侧重于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班主学生树立英语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英语的实践运用能力;第二层,侧重于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包括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表达以及英语写作等。通过科学规划,使学生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第二,对讲授的知识内容进行分层:教师根据英语教材、教学提纲以及学生英语水平,对英语教学课堂进行科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问题、考试标准等[4]。与此同时,设置选修与必修英语教学课程,将基础英语设置为必修内容,深层次或医学专业英语设置为选修课程。并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效链接,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分级教学体系。

第三,对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层:第一学期的学生,主要以英语A级测评成绩为准则,进行期末总结评价。在日常评价中,可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进步程度进行分层次评价,使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具有准确认知。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现今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以及医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学对医专院校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对医专人才的要求,因此,根据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医专教育教学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医专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包英超.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7,01:38-40.

[2]孙桂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76-177+188.

[3]彭海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38-41+46.

篇9: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向结合,可以说教师应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具体地学习生物相关医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打破书本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生物课程中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物课堂要尽量将知识融合到生活当中,与生活紧密相连。[1]例如讲到一些细胞相关的生物医学知识时,提供一些稍微简单的世纪医学临床案例,让学生知道血红细胞、干细胞、白细胞等一些细胞的具体功用,以及这些细胞对人体有什么具体的影响等。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包括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与临床实践案例结合,使得学生对专业的生物知识与生活融汇贯通。

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是以文字呈现出来,较为冰冷和抽象,要理解书本上的内涵花费的脑力和时间可能比较大,又或者学生进入书本的海洋脱离现实生活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学生往往会觉得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关性不大。然而,在高职教育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可以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现代生活给学生带来许多便利与诱惑,学生的心理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在高职医专中学习生物医学知识,学生心态、情绪、观念等都不同,学生的水平和能力等也存在差异。结合这两点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将平面静止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立体的问题探究。

教师在实施案例分析时,不只是简单地为某一主题知识提供案例,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究深意并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与生活实际切合,将教材中的文字安排和表达实现立体化,而学生借助案例探究问题解决的方式在创新性思维上得到培养,也有利于学生应用创新性思维到未来的工作中,满足生物医学的工作需要。[2]

二、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施过程

1. 理论准备阶段

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对即将学习的章节内容和知识原理做基本了解,对书中的基本内容和原理了解的程度与即将进行案例分析、解决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应当重视和做好理论的准备。例如,在书本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分析《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学生需要了解“细胞的结构、生长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等等。

2. 独立思考阶段

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前,教师要对书中的原理知识进行讲解。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将具体的案例呈现给学生,并留出大概5分钟左右的让学生独立思考案例中的问题。案例教学一般要遵循以下几点顺序:一、确定案例的主题,即理论知识与涉及到的案例内容向对应;二、确定案例分析的知识点,即在案例分析时有明确的分析点,这个点针对的是学生理论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三、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四、学生在分析时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仍以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为例,案例分析的是黄豆和花生的长势,这两种作物在相同的环境下生长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问题可以应用到生物书中的哪些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解释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探究阶段

学生在思考案例后,最重要的就是与其他同学交流探讨案例分析的结果和思想。在讨论阶段,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为使讨论能有效进行,教师则需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学生在讨论时不能达成统一的意见,教师则可以让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作过渡性的引导,让学生回归讨论的主题。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 课堂总结阶段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大致归纳总结,其次对本节课中学生的案例分析与讨论总结。总结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清楚案例分析和讨论时存在的有点和缺陷,并以此鼓励和激励学生在以后的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能越来越好。例如在进行案例《黄豆和花生的长势问题》的总结时,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等行为予以肯定,并对这两种作物生长态势的分析方向和技巧等简要提炼,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三、结语

在高职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使得生物医学知识能与生活实践向融合,给生物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因此,案例教学在高职医专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更为普及,并且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职教育以实用性为特色,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案例教学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它的实用和实践性比较强。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以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学知识,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具体分析的是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医专院校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教育,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云姝.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

篇10:加强医专计算机教学论文

【摘 要】以任务为主的语言教学是最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以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课堂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任务型教学在医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对在医学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医学英语教学;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学理念为“在做中学”。医学英语区别于普通的英语,不仅需要专业的英语知识,教学内容还涉及到医学技术知识。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医专医学英语教学中,有效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得到培养,而且学习到医学专业知识的内涵,使这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从而提医专医学学生的英语水平。

1医学英语的概述

医学英语是与医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专业所开设的英语教学。医学英语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英语水平对学生将来进行专业研究有着很大帮助。医学英语的特点主要有两种:一是学习者要有明确的目标,医学专业的学生掌握相关的医学英语知识,尤其是交际能力,对学生将来的从事医学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有特殊的内容,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英语水平,而且要关注语言使用中的思维过程,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如何将语言运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2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学习医学英语对医学院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和其他普通英语不同,医学英语的词汇体系和语法结构有着独特性,语言文字表达也有着专业性,因此医学英语与普通英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当今医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医学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的学生对医学英语不够重视。其次,由于医学词汇量大、构词复杂、语法结构特异,学生学起来有较高的难度。另外,医学英语的学习要建立在专业的医学知识基础上,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从而加大了学习难度。最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使学生没有兴趣。这些问题导致医学英语教学的质量较差。

3医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应用

教师在应用任务型教学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以教学内容为主制定教学计划,将设定的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前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人数相等的小组,让各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通过交流与讨论,每个小组派出一位学生阐述观点,由于每个小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教师应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以下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中的具体应用。

任务1:展开关于安乐死的讨论,任务前阶段,将班级学生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开展安乐死的辩论,其中一组为支持安乐死,另外一组为反对安乐死。控辩双方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找出不同专家对与安乐死这一问题的看法,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主持这场关于安乐死的辩论。首先,要求各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陈述对此问题的看法,然后,控辩双方可以展开此问题的辩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学气氛,使辩论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最后,由各方代表作出总结,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各小组对本组及对方小组进行相互点评,教师在结束时对各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

任务2:撰写英文病例。撰写英文病例对医学专业学生有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撰写英文病例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英文病例格式以及技巧,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查阅关于英文病例的资料,以美国英国医生的病例书进行参考。在任务前阶段,要求学生对英文病例的格式以及书写特点进行探讨,然后教师再详细讲解英文病例的知识,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英文病例的书写。在最后阶段,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将优秀的学生的英文病例作为示范,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借鉴其中优秀的地方。

4结语

任务型教学是不仅是一种教学思想,而且是一种集合了多种优势的教学方法。将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到医学英语课堂中,充分考虑医学专业的特点,有效将医学知识与英语知识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医学英语教学质量,对学生将来步入医学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峰,于洋.浅析医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3:1145-1146.

[2]李艳萍,刘莉,刘瑛,丁坤敏.任务教学法在医学院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02:110-111.

[3]柯静,王绪伦.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大班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05:940-943.

上一篇:校学生会摄影大赛策划书下一篇:2024经营化妆品专卖店教你如何做好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