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2024-05-09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精选10篇)

篇1: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一、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在制度建设上求突破。

县上相继出台实施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细则、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水定电以电控水管理办法、地下水计量控制设备管理办法,水票使用管理办法、行业用水定额、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正在修改完善水权交易制度、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节水基金管理办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用水器具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节水责任考核办法等配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改革水权水价制度,在水资源管理机制上求突破。

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指导,全县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从年全县制定并实施水资源配置方案以来,已将水权分行业逐级分配到户,基本明晰了初始水权,并建立和完善了乡、村、社、井四级水权明晰台账,年全县共配置水量5.8亿立方米(地表水1.75亿立方米,地下水4.05亿立方米),较年实际用水量6.86亿立方米削减1.06亿立方米。推行水票制度,用水户凭水权证分配水量,以用水小组为单位按轮次购买水票,用水户先购票,再按规定程序进行引水和取水。强化水电共管措施,严格执行水电部门下管一级管理办法,把以水定电、以电控水、凭票供水、刷卡取水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逐步明晰县城用水户水权,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超量加价。推行智能化管理,全县计划保留的6290眼机井全部安装智能化计量控制设备,通过加强智能化设备的运行管理,配套完善设备和运行维护办法,加强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和用水户操作技能培训,使取水程序和用水行为进一步规范,目前,各乡镇都能严格遵守“用水户提出申请→协会核对加注意见→乡镇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复→水管单位确认后出售水票和刷卡充值→供电所依据水票向用水户供电→用水户刷卡取水”的取水程序,水管单位包村包社职工逐月逐井进行用水量和用电量的登记,实时监控每眼机井逐轮次的用水情况,加强用水的过程性控制。积极改革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符合县实际的田间工程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工程管理办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效运行机制,不断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工程运行效率和效益。针对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工程管理,县政府专门印发了环河灌区田间工程后续管理办法,确保已建工程的高效运行和充分发挥效益。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用水结构优化上求突破。

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以水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从提高单方水效益和节水增收为出发点,推行“三压三扩”措施,大力压缩传统农业,扩大阳光产业;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节水高效型产业;压缩农业人口,扩大非农产业人口。种植业方面,压缩相对耗水多的粮食作物比重,年,粮食作物面积由年的28.6万亩调整到23.2万亩,减少了近20%;大力发展棉花、茴香、葵花、中药材等节水型高效经济作物,低耗水高效作物种植比例明显增大,达到70%以上;大力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县已累计建设日光温室1亩;着力发展沙产业,在风沙沿线退耕还林沙化区,推广梭梭、红柳人工集约化栽植,接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肉苁蓉;努力形成温室和粮食、棉花和茴香、药材和饲草三个三分之一的产业格局。按照抓养殖大户、建养殖小区,抓品种改良、建防疫体系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把草畜产业变成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加强城市废污水治理和排放控制,做到达标排放,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清洁生产。分年度制定关井压田实施方案,科学确定关井压田区域,严格按照申报、核查、确认、公示、关闭、验收、建档等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限和验收标准,坚定不移地推进关井压田工作,已累计关闭机井1698眼,压减农田面积24.65万亩;结合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落实,实际农田配水面积已由102万亩压减到年的74万亩,压减幅度达27%。

四、推广综合节水技术,在节水方法措施上求突破。

积极推广各种综合节水技术。从农业方面讲,县上先后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日协贷款节水灌溉、流域重点治理环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及其它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同时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近三年累计衬砌骨干渠道30.88公里,衬砌斗农渠及农井渠等田间工程1364公里,安装低压管道386公里;坚持高效节水技术和常规节水技术相结合,示范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面积4.45万亩,小畦灌、垄沟灌、覆膜灌等常规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小畦灌面积达到40万亩,垄沟灌面积达到15万亩,覆膜灌面积达到50万亩;改变传统的灌水方式,采用一膜两用免耕技术、干播湿出栽培技术等,湖区推广一膜两用免耕技术面积达到4.8万亩,各乡镇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干播湿出栽培技术,去掉储灌用水从而减少一次灌水;积极采取科学的灌溉制度,通过推迟头水时间,尽可能延长灌水间隔时间,从而减少灌水次数,有效降低作物生育期灌溉定额,今年全县小麦、玉米、瓜类、辣椒、洋葱等作物与去年相比至少要少灌一到二次水;大部分群众在浇灌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大块串漫灌的灌水方式,想方设法浅浇薄灌,打消以往的狠水思想,最大限度的降低灌水定额。坚持生产节水和生活节水相结合,在强抓生产节水的同时,不放松生活节水,在大坝文二村、薛百宋和村等地示范了以安装计量设施、改造节水器具、集雨及废水收集利用等家庭生活节水技术,探索农村生活节水的模式,群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针对居民生活、机关单位和工业企业等,实施节水器具改造、分户计量和水表出户改造、给排水管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集雨和废水回用、街道绿化滴灌等节水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了城区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通过各项综合节水措施,年全县共削减地下水开采量4400万立方米,年再削减5000万立方米;年,农业斗口井口亩均配水定额下降到542立方米,人均配水面积控制在3亩以内,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下降到95立方米,预计较年可再削减地下水开采量8000万立方米。

五、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参与式管理上求突破。

全县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245个,全部进行了会员登记,办理了注册手续,制定章程及相关配套制度,发放会员证书,并积极落实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各乡镇均与村级用水者协会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书,村级用水者协会又与用水户签定了用水管理协议,使协会在参与水权分配和监督水票运行、执行用水计划、管理田间工程、协助水管单位推广节水技术和征收水费、宣传国家的水利法规政策、教育和指导用水户节约用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体作用,稳步推进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在健全完善协会章程、选举办法、工程、用水和财务管理制度、会员公约、水事纠纷协调仲裁办法等制度的基础上,县政府对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职能职责做了进一步明确,给协会负责人员预算了工资,预算补贴协会运行经费,制定印发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按照目标责任制管理办法,将协会负责人员的工资报酬与工作任务挂钩,通过对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充分调动用水者协会的积极性。整体上讲,协会能按照“一事一议”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民主讨论解决水权分配、用水管理、工程管理、节水技术推广中的具体事宜,为全村的用水户和水管单位服务,尤其能严格落实水票运行制度和逐轮次控水措施,逐步规范用水程序,妥善化解用水户之间的水事矛盾,基本实现了公众参与的目标。协会的组建运行,为辖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节约保护和田间工程的高效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众的节水意识和参与意识普遍提高,用水程序日趋规范。

六、多方筹措资金,在项目建设上求突破。

近年来我县把抓项目建设促发展作为载体,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吸纳各方资金,尤其是增加水利工程建设和设施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及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的用水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节水促发展的意识。有计划、有重点地筛选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多渠道、全方位争取项目,力争生态建设与保护、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保障工程等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及早开工建设;全力以赴实施好已批准的灌区节水改造、水资源保护等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年以来,全县重点建设了以下项目,一是实施了红崖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衬砌骨干渠道35.507km,完成投资2631.0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700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931.09万元。二是实施人饮安全项目,年四个年度项目,建成供水工程15项,使6个乡镇的50个行政村、5.6543万人的饮水达到安全或基本安全标准,完成投资238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02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784万元。三是实施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衬砌渠道397.73km,配套滴灌0.07万亩,配套管灌0.85万亩,完成投资4905.62万元,其中日元贷款2411.92万元,国家投资609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1884.7万元。四是实施渠道衬砌工程,县政府每年下达300—600公里的渠道衬砌任务,年四年累计衬砌各类渠道2376.6公里,完成投资6712.22万元,全部为群众自筹。五是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环河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面积5万亩,其中渠灌1.9万亩,管灌2.75万亩,大田滴灌0.15亩,日光温室滴灌0.15万亩,安装地下水智能化计量设施620套,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15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202万元;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共批准7个分项可研报告,计划改建骨干工程65.913公里,其中总干10.313公里,干渠28.1公里,支渠27.5公里;实施田间节水面积10.78万亩,其中渠灌3.75万亩,管灌0.8万亩,大田滴灌5.45万亩,温室滴灌0.78万亩,安装地下水计量设施1091套,总投资2220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万元,地方配套的群众自筹2220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建设,进展顺利;红崖山灌区节水改造年度工程项目初设已批复,正在抓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六是实施节水示范、民办公助、抗旱防汛等项目,年以来共完成投资949.0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36万元,省级配套188万元,地方配套及群众自筹525.06万元。七是争取一些补助项目,年,将外调水水费补贴项目列入省级财政预算,每年补贴民调调水水费补贴600万元,已累计到位1200万元;年,全县关闭机井被省财政列入补助范围,年前关闭的1004眼机井已到位补助资金1163.55万元,年关闭的694眼机井补助资金正在报批审核中。

七、创建节水模范,在节水实效上求突破。

为落实温总理来民讲话精神,年3月3日,全县召开了万人参加的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誓师动员大会,全面开展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活动,对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万人进行宣誓:“我愿积极投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牢记总理嘱托,发扬精神,节约用水,保卫绿洲,防沙治沙,建设家园,为创建全国节水模范县和防沙治沙示范县而努力奋斗,决不让能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尤其是水资源配置、灌区节水改造、设施农业建设等重点措施成效显著。做为创建节水模范县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节水模范县城创建活动,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即一个响亮的节水城市口号、一套完善的节水城市制度、一批先进的节水城市工程、一个新颖的节水城市形象、一批高效的节水城市亮点、一批醒目的节水宣传载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坚持约束与激励、行政与经济、法律与科技同时抓,依法管水、科学配水和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水资源公众参与体系和高效利用体系;以基础设施改造为重点,加快改造城区供水管网,降低漏失率;启动城市居民家庭分户计量设施安装工程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节水器具改造以及计量设施安装工程;以节水宣传活动为载体,扩大创建活动的公众参与面,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城区居民牢固树立节约用水观念,使节约用水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目前节水器具改造、分户计量和水表出户、街道绿化滴灌等工程进展顺利,示范点建设已初见成效。

篇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促进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和应用,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控制水资源消耗强度,将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实现全社会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双控与双促相结合 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用水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水模式和消费模式。

(二)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引领相结合 加强节水制度建设,形成促进高效用水的制度体系。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各行业节水。

(三)坚持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相结合 加强政府对节水的引导和规制作用,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考核工作,创新节水宣传教育方式,加强社会监督,逐步形成全社会广泛自觉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良好风尚。

(四)坚持统筹兼顾与稳步推进相结合 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产业布局、用水结构和水平、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逐级分解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三、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加快实现以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过度开发向主动节约的根本转变。通过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从提升全县节水用水意识,到生产方式结构升级,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四、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全县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初步建立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节水型社会政策体系,在水资源管理上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公共参与的节水运行机制,逐步提高用水保证率和用水效率,鼓励利用非常规水源,为保民生不断建成制度完备,用水高效,生态良好,发展科学的节水型社会。

全县总用水总量控制在1.7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0%,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15%,食品、水产品加工等高耗水行业重点企业达到先进定额标准;

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到2020年全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5%;

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

到2020年全县重点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5;

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100%,节水型小区建成率≥20%,再生水利用率≥20%。

五、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 通过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合理调配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的资源配置,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体系,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开展农业节水增产、工业节水增效、城镇节水降耗等节水行动,强化行业总量和强度控制,全面推进各行业节水。

农业节水方面。通过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物节水农业,积极落实农业节水增产行动。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扩大喷灌、管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范围。继续发展以粮食主产区为主的节水改造和经济作物水源与设施改造,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强化农业取水许可管理和计量监测,强力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自然资源局,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配合)工业节水方面。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高耗水工艺和装备淘汰目录,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不断提高中水回用率,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将用水效率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用水超定额产能的淘汰制度,倒逼企业提高节水能力,从严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取水。(县工信局、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配合)城镇生活节水方面。公共建筑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器具。加快推进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加大供用水设施改造、污水回用和相关节水产业市场化运作力度,提高城市供用水效率。推广生活节水器具,全面实施阶梯水价制度,深入开展节水型居民小区建设。(县住建局、水利局牵头,县工信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配合)积极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加强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日常节水管理,完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加快推广节水技术改造,到2020年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占比要达到50%以上。(县政府办公室、水利局牵头,县财政局、教育局、住建局、卫健局配合)促进再生水利用。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设施,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清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并逐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快已建成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不断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县住建局、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发改局、工信局、交通局、水利局,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配合)(二)深入落实各项节水制度 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体制机制,加强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将再生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加快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将用水定额作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计划用水下达的重要依据。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行业和产品用水强度控制。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水价形成机制,严格执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和特殊行业用水水价政策,全面执行居民用水阶梯价格政策,建立农村集中供水价格管理机制。(县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工信局、住建局、农业局,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配合)(三)规范达标考核评估 县政府对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通报,督促抓好整改,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突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考核的要求,严格责任追究。(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水利局等配合)(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大力推进综合节水。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信息监测。水资源计量在线系统建设。建设节水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和利用,积极引导非常规水利用和监管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广泛动员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创新节水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全民参与节水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媒介的节水宣传,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开展节水宣传,加大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关于节水新闻报道力度。深入宣传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及典型案例,强化节水护水的舆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节水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推进县域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面向用水单位和节水管理部门组织开展节水载体建设专题培训、基础管理培训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技术业务培训,提升基层节水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从业能力。(县水利局牵头,县教育局、交通局、文旅广电局配合)(六)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完善节水技术、节水设备、计量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投入,鼓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工业园区用水效率、排污强度等达到更高标准,支持开展清洁生产、节约用水和污染治理等示范工程。贯彻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加大灌排工程运行维护投入,建立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县政府办公室、财政局、水利局牵头,县发改局、工信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局,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配合)六、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合力 县政府成立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各部门分工协作,建立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各相关单位、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将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

(二)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 各单位、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建立目标检查考核机制,切实抓好制度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要加强联系沟通,调动全社会做好节水型社建设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合力。

篇3: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关键词:推进,节水型,建设

1 总体要求

1.1 指导思想

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深化治水用水体制机制改革, 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水安全保障体制,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优化水资源配置, 提高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 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转变, 建设节水型社会, 以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安全, 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的中卫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1.2 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节水并重, 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坚持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湖相结合,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问题;坚持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互补, 加快取水用水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1.3 主要目标

到2020年, 基本建成“水资源、水供给、水环境、水生态、水工程”五位一体的水安全体系, 初步实现水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市取用水量控制在13.31亿m3以内, 万元GDP用水量降至300 m3以内,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区提高到0.49以上、山区提高到0.65以上,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42 m3以下,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 全市水治理主要指标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 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保障水资源安全

2.1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条例》, 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 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市、县 (区) 发展规划。严格执行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和水资源论证制度, 全面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健全水资源监控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水资源总量倒逼机制, 对用水总量低于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县 (区) 政府 (管委会) 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用水户,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奖惩办法》进行奖罚。

2.2 全面推进农业节水

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节水项目建设, 配套完善量水设施。积极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药一体化技术, 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6万hm2。调整种植结构, 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建立节水型农业种植模式。大力推广深松整地、覆膜保墒、增施有机肥以及合理施用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技术, 年覆膜保墒面积稳定在2.67万hm2以上。坚持以供定需, 从严控制新增灌溉土地, 规划内新开发的土地, 全部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立节水设施长效管护机制, 适宜节水区域的经果林全部实行节水灌溉。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制定的具体办法, 对易耗易损滴灌带、液体化肥、可溶性肥料等予以补助。

2.3 深入推进工业节水

设定工业项目水耗准入门槛, 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新建工业项目全部采用节水工艺, 对现有企业加快节水工艺改造, 逐步淘汰高耗水落后产能。围绕化工、冶金、火电、医药等行业, 重点推广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工业给水、废水处理等通用节水技术和生产工艺。2016年,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开展重点企业节水评价试点, 逐步建立企业节水评价制度, 工业节水纳入节能减排考核指标体系。2020年,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在中卫工业园区及各县区工业园区,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 采取统一供水、废水分片区集中处理模式, 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和回用水市场化建设、专业化运营。实施工业园区绿化用水节水管理, 对工业园区公用绿化带核定用水指标实施考核, 以达到节约目的。鼓励园区企业内部绿化及公用绿化使用中水灌溉

2.4 积极推进以生活节水为重点的服务业节水

推广普及节水器具, 新建建筑全部采用节水器具, 既有建筑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城市绿化、降尘和建设排水实行报备制, 加大城镇供排水管网改造, 到2020年, 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降至10%;游泳池、洗浴场、洗车行、水上娱乐、机关、学校、医院、宾馆、住户等实行计划供水、定额管理和阶梯水价, 减少水龙头上的浪费;力争将沙坡头区、中宁县建成节水型城市;严控新建高耗水服务业项目;加强用水器具市场管理, 探索建立节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行节水产品标识认证, 将节水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社区节水纳入“五星级社区”创评。

2.5 加大非常规水综合利用

篇4: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关键词:灌区;节水;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210-1

蛟河市乌林灌区,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引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灌区有总干渠1条,分干渠2条,灌水支渠6条,三级渠道总长度12km,各类水工建筑物38座。渠首引水流量 1m3/s,灌溉乌林乡刘家店、厢房店、罗圈、乌林沟、厂沟、乌林、太平等7个村的1.35万亩水田。灌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排便利,农业技术水平较高,是蛟河市的主要商品粮基地。

1 灌区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灌区工程老化失修

乌林灌区渠系骨干工程多为设计标准低,不配套,长期以来投入不足,老化破损工程不能及时修复改造,大批渠系建筑物带病带险运行,多处建筑物只能用草袋子维持当年通水。目前灌区的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仍延续传统的人工值守,人工调控,手工操作的方法,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已不适应节水灌溉与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1.2 灌溉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灌区设计水田灌溉面积1.5万亩,历史上达到1.35万亩。由于工程老化损坏严重,灌排工程配套不完善,加之干旱年份水源供水不足,灌溉面积大幅下降。现在乌林灌区的实灌面积只有2700多亩,还有80%的灌溉效益没有正常发挥,许多用水户只能望水兴叹。

1.3 灌区水资源利用率低

乌林灌区总干渠道是老河道,经过多年运行,建设初期的黄粘土防渗铺垫已不复存,在大部分渠道两侧堤段已形成细小的渗漏通道,垂直渗漏和侧向渗漏都比较严重,两侧的水田几乎不用供水就形成水层,全灌区渠系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5左右。大部分支渠仍然是“大锅水”,田间用水管理粗放,全灌区毛灌溉定额达到10000m3/公顷。

1.4 工程调控能力非常有限

在灌区6条支渠中,有3条支渠是灌排两用渠道,即保田期水位低时压坝灌溉,一遇降雨拆坝排水,压了拆,拆了压,一个灌溉期反复多次,不仅渠道遭到不应有的损坏,而且水量损失浪费较大,由于没有节制性工程,大量的区间水和回归水没有利用,白白流失。

2 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的工程措施

2.1 加大灌区工程的配套和节水改造

加快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步伐,加大对灌区工程节水改造的投入,尤其要以骨干渠道防渗砌护,重点建筑物改造,末级渠系改造和灌排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渠系布局,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提高灌区工程配套程度和工程调控能力,使现有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2.2 建立农田基础设施投入机制

节水型灌区建设离不开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完全依靠国家已不可能,因此,要区分不同的项目和设施,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稳定投资来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3 实施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

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按照“放开建设权、明确所有权、搞活经营权”,利于发挥水利设施的作用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进行经营使用权有偿转让和拍卖,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科学管理、自主经营、充满活力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机制,使水利设施管理多样化,充分发挥其功能和效益。

2.4 充分利用区间水和回归水

水田灌区的回归水量由灌溉水转化而来,每亩回归水量大致在210-260m3的范围内,万亩以上灌区,每年就可以产生回归水200万m3以上。如果结合区间水,还有更大的利用区间。

3 推进节水灌区的非工程措施

3.1 加强灌溉用水管理

推行供水到户,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灌水管理体系。供水到户分三个层次,干渠、支渠由灌区水管单位负责配水、量水、计费,支渠以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配水、量水、计费,毛渠入田由用水者自行管理。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用水管理体系来避免管理上的用水浪费。

3.2 大力推广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水田的田间节水技术很多,有土地平整、泡田节水、晒田节水、充分利用降水等。通过田间节水技术优化配置,减少田间的灌水量,提高田间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合理降低毛灌水定额,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

3.3 合理调整水价

利用水价杠杆可以有效的促进节约用水。2002年,蛟河市水利局对乌林灌区水价进行过测算,成本水价为0.078元/m3,现在执行物价局的定价为0.03元/m3。仅达到成本价的38.5%。由于水费未按成本计收,长期低偿供水,造成工程改造投入不足及大水漫灌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利用水价杠杆作用逐步提高水价,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护,促进节水型灌区的建设。

3.4 建立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

要努力从政策上、体制上和机制上创造条件,建立节水新技术促进机制,加大水田节水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建立节水科技推广体系,创造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环境,加快新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水利现代化和节水新技术促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灌区各级水利部门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现代治水理念,把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综合运用各种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因地制宜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水市场运行机制,以现代水管理手段和技术,把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进步结合起来,把灌区建设成节水型灌区,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节水型社会。

篇5: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区政协督办水务局承办的重点提案

7月19日,区政协主席**带队,对区水务局办理的《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提案进行了现场督办。区政协副主席、提案委员、部分农林界委员、区政协办公室、学提委负责人参加了现场督办活动。

督办活动中,相关督办人员视察了文殊沙河罗家大庄段河道治理工程、洪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情况、万亩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在现场了解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和节水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督办协商座谈会。水务局负责同志汇报了我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节水工程实施情况以及提案办理情况,面对面与提案者进行了座谈沟通。提案者对办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并对做好项目前期规划,加大高效节水农业宣传,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讲话中指出:政协主席副主席督办重点提案实行了好多年,实践证明取得的效果明显,此次现场督办工作穿插了视察、参观活动,使得提案办理工作有了创新和发展。今后要继续探索创新提案督办形式,推动提案办复落实工作。**主席对我区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水务部门重视政协提案办理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水务部门在提案办理中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提案办理富有成效;二是谋划超前、规划到位,基础工作扎实;三是抓主抓重、抓点示范,节水工程建设

措施得力;四是创造条件、主动出击,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大;五是全局谋划、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效果明显。并针对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加强提案办理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围绕提案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牵头办理与相关部门协同联办的办案机制;二是承办单位要加强与提案者的联系沟通,多听取提案者意见建议,确保办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整体联动、整合资源、整合项目资金,深化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整体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四是谋划在先、规划超前,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工作;五是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汛的意识,确保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篇6: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突出制度建设推进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

一、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基本思路 张掖市地处黑河中游,耕地、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全流域的95%、91%和89%.计划经济时代,张掖市以全省5%的耕地提供了35%的商品粮,创造了农业经济的辉煌,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20世纪后期,随着人口的增加、气候的.变化,黑河流域水资源紧缺和生态失衡的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作 者:中共张掖市委 张掖市人民政府 作者单位: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年,卷(期):“”(2)分类号:F3关键词:

篇7: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环境

××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4′――××°49′,北纬××°51′――××°30′之间,东与××隔江相望,东南与××县毗邻,西南与××县接壤,东北连接××市,西北隔江与××县相邻,县城距省府262公里,距州府208公里。县城东西最大横距53.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3.6公里。

全县总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97%,坝区占3%,境内最高海拔2884.7米,最低海拔926米,相对高差1958.7米。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高气温37.7℃,最低气温-4.4℃,年平均温差13.4℃。多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794.4毫米,年平均日照2811.5小时。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大风、冰雹、低温和霜冻。

县辖×乡×镇,×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现有耕地面积××亩,其中水田66716亩,旱地68114亩。全县经济收入主要为烤烟、粮食、林业、加工业、经济林果、养殖业。工农业生产滞后,,全县工农业生产总值为37364万元。境内东南部、中部商业、经济文化较好,而北部、西部等由于山高地少,经济文化较为落后。

(二)水资源现状

××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多为南北走向。主要河流有××河、××河、××河、××河。

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840毫米,丰水年1147.7毫米,枯水年550.3毫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9.07亿立方米,地表水径流量4.87亿立方米,地下水2.29亿立方米,过境水资源量1.74亿立方米。全县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为6.6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610立方米。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已开发利用2.9亿立方米。

全县已建成水库、坝塘××座,总库容××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座,小(一)型水库×座,小(二)型水库×座,小塘坝×座,蓄水能力××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万立方米。建成引水渠道95条,总渠长318 .2公里,实际供水能力303万立方米。全县耕地面积134830亩,实际灌溉面积76776亩,其中:水田44000亩,水浇地32776亩。由于工程老化,供水设施简陋,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24~0.32。

二、开展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的重要性、目的意义、原则、依据、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必要性

××是个水资源短缺的县,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节水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为此,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意义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我县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做到“城乡一体,水权明确,以水定产,配置优化,水价合理,用水高效,中水回用,技术先进,制度完备,宣传普及”。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和完善我县节水型社会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经济技术政策和宣传教育体系。

(三) 原则

试点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以水定产,城乡协调。

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3、注重基础,完善机构,措施配套,广泛参与。

4、立足当地,多方筹措,省州共扶,合理使用。

(四)依据

试点工作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城市供水条例》、《××省取水许可规定》、《××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全国节水规划纲要》、《中国城市节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

(五)指导思想

以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保障,合理的资金投入和工作方式为支撑,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成效。

(六)目标

1、结合我县水资源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总量控制目标。

2、发展目标

(1)农业节水,重点对中型水库灌区以及万亩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带动全县节水型社会化建设,

方案

(2)工业节水,重点行业是水泥厂,人造板厂,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到60%,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下降到50立方米。

(3)县城生活节水,重点推广节水器具和杜绝减少跑、冒、滴、漏。

(4)农村生活节水,重点推广节水器具。

(5)建立健全节水管理体系、法规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提高全县节水意识。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制定出适合我县水资源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政策,编制节水发展规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

2、根据我县水资源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主要行业产品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制定供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配,对供水实施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方案。

3、调整产业结构,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对已建工程,按照水资源条件,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实现优化配置水资源。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包括水利项目、工业项目以及涉水项目),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

4、编制节水工程规划,加强节水工程建设,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

开展农业节水工程建设,进行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行各种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工程措施包括农业节水示范项目,灌区及工业节水改造,集镇供水设施改造,集雨设施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减排处理和回用,引水冲污工程,河道清淤等。

5、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建立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包括水资源论证、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三同时四到位、节水产品认证等在内的水资源和节水管理制度体系,加强节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6、改革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对涉水事务统筹考虑,实现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适时、适度、适地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实行超计划用水或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制度。

7、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和良性的节水激励制度。从水资源费、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水费和排污费等收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和地方财政补助经费,作为节水管理专项资金。通过节水专项奖励,财政补助,减免有关事业性收费等政策,鼓励和支持节水技术发展。

8、推动节水服务体系建设。搞好节水技术指导,示范培训,建立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根据需要,开展相关专项课题研究。

9、制定节水指标体系,建立监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节水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考核供用水单位节水实施情况,加强对高耗水行业、重点用水大户的监督检查。

10、建立节水宣传制度,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广泛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标语、循环宣传网站,座谈会,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周期性宣传,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政策认识水平和法制观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环境认识。

四、试点工作组织形式

××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主体是××县人民政府,由××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人员由各相关部门抽调组成,负责试点实施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各负其责。

水利部门负责节水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牵头工作,制定水资源统一管理有关政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优化配置水资源,负责农业节水工程的实施。

建设部门负责县城生活节水,建设、改造供水管网,推广节水器具,制订县城生活用水、节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经贸部门负责工业节水管理工作,进行工业节水技术改造,推行各种工业节水技术、设备和器具。

农业部门要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负责做好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

计划部门负责制订水价管理制度,适时、适度、适地调整水价和水资源费。

财政部门负责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建立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制度,确保资金投入。

科技部门负责做好节水技术、设备、器具的引进、推广和指导工作。

五、试点时间

根据省水利厅意见,我县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时间定为3年。

六、试点实施步骤

1、编制实施方案,并报省水利厅审查批准,时间:5月底前完成。

2、实施方案通过审查后,组织编制节水发展规划,时间:月底前完成。

3、根据批准的规划,组织年度实施方案编制上报审批,并组织实施,时间:3月前。其中:8月前完成节水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0底前完成各项节水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制订各种用水定额、总量控制指标。

篇8: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关键词:节水,水资源,水权,节水机制

建立节水型社会, 要从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入手, 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成为资源配置的优化考虑因素, 以此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用水效率包括提高配置效益和使用效益。首先要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 就是要及时把适量的水配置到合适的区域和行业。根据世行的统计, 农业用水、其他产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比例在低收入国家是87:8:12, 中等收入国家是74:13:12, 高收入国家是30:59:11。由于农业收入弹性低、生产率低, 附加值低, 要提高用水效益就要逐步减少农业用水比例, 提高其他产业用水比例。其次要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就是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降低单位产品和服务的用水量。要通过优化配置水资源、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来实现全社会用水效率的提高。

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形成一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使节水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要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节水型社会建设, 该节水就节水, 该开源就开源, 而不是就节水论节水, 关键是提高用水的效率和效益, 而且是全社会的用水效益和效益。因此, 要建立促进全社会节水的机制, 就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来规范水资源的变化, 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形成节水激励机制, 使节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简单地说, 就是要明晰水权、实施水权管理、培育和发展水市场。

首先要明晰水权。在市场经济中, 水交易实质上是水权的交易。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 必须要明晰水权。其次, 要加强水权管理。在水资源稀缺状态下, 取得水权要付出代价, 要交纳水资源费并保护水权拥有者的利益。再次, 要允许水权交易。培育和发展水市场, 就必须允许水权拥有出让水权并获益。水权制度的建立和管理, 可心使水权年拥有者通过提高用水效率将节约的水转让给其他用水者户或将水权转让给获得更高的效益, 实现高效用水的节水激励机制, 从宏观上优化用水结构, 促使水资源从低效益的用途向高效益的用途转移。

要形成节水机制, 就要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水权管理制度是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通过明晰水权确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水资源决策上平等的经济和法律地位, 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下分散的决策机制, 以价格为主的信息机制和通过市场交易配置资源的机制。

篇9: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随着“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县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是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命脉显得更加突出,为保障自治县经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特制定****2008年

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方案。

一、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一)水资源现状:县域内水资源总量为6.012亿m3,其中地表水年径流量3.08亿m3,可开发利用的的年径流量2.12亿m3,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5.42亿m3,重复量为2.5亿m3,实际补给量2.93亿m3,可开采量2亿m3。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007年全县总用水量15550.153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14130.246万m3,工业用水量150.85万m3,生活用水243.81万m3,生态用水量1025.246万m3,用水比例为90.8:1:1.6:6.6。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存在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分布不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资源利用率偏低,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开采强度相对较高,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节水意识淡薄。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坚持以优势资源转换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全面建设新型化旅游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是坚定不移的走“生态立县、产业富县、项目强县、科教兴县”之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型、文化型、旅游型“现代旅游城市,构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需要。

四、08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计划安排

一、成立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机构

二、切实落实“定额管理、总量控制“的用水量化管理,建立用水定额管理体系。

(一)农业用水实行“地有定额、户有总量”08年用水量化管理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责任单位县水管总站、水资办,责任领导:赵晓,责任人:***、***、***。

1、落实各乡(镇)种植面积,种植结构调整面积,按照不同的作物,核定用水定额,3月底前完成2、根据不同土壤墑情,不同作物种植结构在每次轮流灌前后都进行监测,比较耗水量和经济效益,为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8月低前完成。

(二)立足企业用水实行“产品有定额、企业有总量”,其中规模20万以上的企业用水量化管理覆盖面积达到100%,其余企业达到90%。

1、对县域内的所有工业、企业用水量进行调查摸底,核定企业生产、生活、绿化用水量,经核定的企业用水量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整理归档,年底全面实行“超定额累计加价制度”。责任单位:县水资办、节水办,责任领导:***,责任人:***、***。

(三)城市生活用水实行“人有定额、户有总量”,城市自来水覆盖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用水量化管理达到90%,公共服务设施用水量化管理达到95%,全面建立用水档案,实行定额用水,超额加价的阶梯式水价运行机制。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责任人:***、***,于4月底前完成。

四、继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一)认真做好07年节水型先进单位的挂牌验收工作,对07年开展节水型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企业、宾馆、机关、地区、家庭加大检查力度,进行技术指导,完善节水运行体制,对符合创建目标要求的单位进行验收挂牌,奖优罚劣。

该项工作由县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成员单位配合,于4月底前完成。

(二)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先进单位创建活动

1、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江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责任单位:经贸局、水利局,责任领导:****、****,责任人:****、文****、****。

2、创建节水型机关5家(县水利局、建设局、国税局、社保局、环保局)。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责任人:****

3、创建节水型社区1家(县城镇住宅小区)

责任单位:建设局、水利局,责任领导:****,责任人:****

五、在07年开展工业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的基础上,08年继续做好该项工作,年内完成****新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密江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家企业的水平衡测试,对于不按计划进行水平衡测试的企业,将执行《哈密地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水平衡测试后管理办法》予以处罚,以推动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

篇10: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节约用水意识,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改善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瓶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和水利部《关于印发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水资源[2002]55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和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基础,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积极培育和强化公众节水意识。围绕宝塔区强力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手段调控,加强需水管理和推广用水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建设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节水在内的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区域

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协调发展。合理配置水资源,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优先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改变用水观念,提高用水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坚持制度创新,规范用水行为。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法制、完善机制,规范用水行为,实现水资源的有序开发、有偿开发、高效利用。

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共同参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形成市场引导的节水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持节水减污,促进循环使用。建立全社会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抑制用水过快增长,减少废污水排放量,改善水环境。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高效利用。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淘汰落后、低效的用水设备和技术。

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新建项目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制度,采取适宜合理的节水措施。

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75%,污水回用率达到30%;在生活用水方面,兴建乡(镇)、村饮水工程,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乡村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20%以内,乡(镇)、村50%生活污水纳入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率10%,污水回用率达到5%,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80%,城区80%生活污水的纳入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80%;城镇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60%,城镇管网漏损率达到13%。到“十二五”末,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5650万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0立方米;在2010年基础上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全区累计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7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32立方米以内,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污水回用率达到40%;城镇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用和民用建筑用水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5%,城镇管网漏损率达到10%,用水户装表计量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基本纳入排水系统,工业废水全部达标排放,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95%以上,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80%。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节水监督、管理的制度和体系完善节水用水管理制度,出台一系列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指导性文件和相关鼓励政策,形成较为完备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术。农业上发展节水灌溉面积,在蔬菜种植基地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自动化管理,推进农村小型水源工程建设;生活上推广节水器具,工业上注重开发使用促进清洁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的工艺和设备,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工程措施的科学配置,合理调配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外地水,新鲜水与再生水,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4、引入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在制定水权及计划水量的流转和交易规则基础上,搭建水权和计划水量交易平台,开展取水许可权及计划水量交易试点工作。遵循市场规律,引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城市供用水设施改造和污水处理回用中引入市场机制,加大供用水设施改造、污水回用和相关节水产业市场化运作力度,提高城市供用水效率。改革农村小型水源工程的产权制度,提高利用效率。改革水价形成机制,发挥水价的节水促进作用。制定水资源费收取、使用和支出管理办法,发挥水资源费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鼓励水资源高效利用。

5、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鼓励公众参与。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实行重大水事活动(如重大耗水项目上马、水价调整等)听证和公示制度。建立节水监督机制,鼓励用水户和公众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全社会共同节水。利用各种媒介采用多种形式对节水型社会建设进行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宣传,树立水资源和节水观念,启动一批节水型社会

作物的灌溉面积,建设优质商品小杂粮、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优质牧草、特色棚菜等四大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十二五”末,在2010年基础上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其中渠道衬砌低压管道输水0.7万亩,滴灌0.3万亩、喷灌0.5万亩),渠道衬砌20公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2提高到0.55。

(二)工业节水

工业节水采用先进的用水工艺和水处理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严格控制耗水多且污染大的项目发展,重点抓好石油开采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石油行业重点是系统节水技术改造,推广CO2驱动采油代替回注水采油技术、采油污水处理的高效水质净化与稳定、反渗透水处理等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串级用水或处理净化回用技术等。通过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的采取,“十一五”末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石油开采用水量由10 m/t下降到4 m/t,煤炭开采用水量由1.2 m/t下降到1.05m/t。选择甘谷驿采油厂等3家重点企业开展节水型企业的创建活动。“十二五”末,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开展节水型企业的达标活动。石油开采用水量由4m/t下降到3.5 m/t,煤炭开采用水量由1.05 m/t下降到0.9m/t,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70%提高到75%。

(三)城镇生活节水

2监测系统。

四、构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强化节水机构,加强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指导。成立以张永祥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丁海平,区水利水保局局长王有明为副组长,区经济发展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等部门、乡镇有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全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水利水保局,办公室主任由王有明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区水资源管理局局长高天山同志担任,并具体负责日常事务的处理。承担“拟定节水政策、编制节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组织、指导、监督全社会节水工作”等职能;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各相关部门对本单位建设节水型社会负起责任,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尽快成立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专门人员,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保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站在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层层落实各项任务,抓紧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工作,确保全区节水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节水宣传教育、鼓励公众参与节水工作。

0

中间环节,提高水费计收的透明度,全面实行按水量计收水费的办法,提高水费的实收率。对不同的水源和不同类型的用水实行差别水价,使水价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五)加强水资源统管,推行水务一体化。

积极推行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水务管理体制。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对全区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回用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乃至农村水电等涉水行政事务进行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统一管理,提高水行政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科学保护。

上一篇:计生政务公开制度下一篇:美丽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