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研究综述

2024-04-23

同性恋研究综述(精选8篇)

篇1:同性恋研究综述

同性恋研究综述

艾福娇 陈秀兰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

同性恋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要端正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要求我们首先要了解同性恋。本文将综述各位学者的研究,向读者剖析同性恋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性质、同性恋的成因,并探讨对同性恋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同性恋,历史渊源,性质,成因,态度

“同性恋”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像张国荣坠楼事件,曾经掀起一片对“同性恋”问题的激烈探讨。我国学者于1989-1990 年对两万名国人调查, 发现中国当代有7.6% 的大学生、2.54% 的已婚农民有同性恋行为(上海性社会学中心刘达临等)。1991 年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北京市成年男性中2%-4% 是同性恋者。据调查统计,素质型同性恋约占中国人口的2%,约3 000 万;如果加上有同性恋感情的人,约占中国人口的3%-3.5%,约4 000 万人左右。同性恋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承认同性恋的存在,我们要端正对同性恋者的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了解同性恋。本文将借花献佛,结合各位学者的研究,向读者们剖析一下同性恋的历史渊源、内涵和性质、同性恋的成因,并探讨对同性恋的正确态度。

一、同性恋的历史渊源

吴奇曾在《古希腊的同性恋》论述了古希腊的同性恋的奇异现象:同性之间的爱情和性关系尤其是男童之爱在古希腊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人们对婚姻中的性关系以及男女间的性爱关系并不表现出我们现代人的这种热情,而处于理论和道德关注中心的是一个自由的成年男子和一个参与未来城邦管理的还未长胡子的男童之间的性爱关系[1]。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下史和野史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记载,像脍炙人口的弥子瑕与卫灵公“分桃而食”,汉哀帝下不忍惊醒共寝的董贤“断袖而起”的事实,实际上就是同性恋的现象。另据考证,自我国商代的“比顽童”到清朝的“象姑”,各朝各代都不乏同性爱者,尤以宋代为最盛。而且,像我们所熟知的《红楼梦》、《金瓶梅》等名著中都有对同性恋现象的描写,更有《品花宝鉴》则完全是以描写梨园界的同性恋为主题的。

在中世纪,出于《圣经》的训诫,同性恋行为被当作重罪受到严厉惩罚。但是,在教会独裁时代,不仅是同性性行为,即便是异性性行为也受到压抑,因为它们都是肮脏的肉体行为,都是人类堕落的体现。所以,同性恋并不比异性间的通奸更坏。世纪末~19 世纪初,随着精神病学的发展,同性恋行为被病理化,同性恋者被当作性倒错者、越轨者。到19 世纪,这种观点占据了上风,并且“创造”出了“同性恋”这一专有名词。人们将“同性恋”与“正常”性行为区分开来,同性恋被视为反常的性取向,同性恋者被认为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存在。

弗洛伊德1935 年就提出了同性恋并非疾病的论点, 但是到1973 年才被多数精神病医生所接受, 美国精神病协会将同性恋者从精神病患者的队伍中分离出去,社会对同性恋的压制开始松动。

西方自20 世纪60 年代兴起的“同性恋者权利运动”为理解同性恋增加了更多的变数。人们把歧视同性恋与政治压迫联系起来,在反抗“同性恋恐惧症”的同时,对同性恋作了全新解释。他们把同性恋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对抗父权制的传统观念。20 世纪下半叶以来, 各国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开始明显放宽。1992 年, 联合国卫生组织才做出了同性恋者从精神病患者的队伍中分离出去的决定。90 年代后出现的“酷儿理论”更是异军突起,既挑战对同性恋的污蔑,又反对肯定同性恋的主张,向一切“正常”、“常态”以及既成规定发起攻击;他们反对“存在”(being)只强调“行动”(doing),主张“建构”而反对“本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个人,把同性恋看成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认为同性恋与道德无关。

二、同性恋的内涵和性质

“同性恋”概念最初是德国医生Benert 于1869 年提出,他认为,“同性恋是对异性不能作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的现象。”

人们根据对同性恋的研究,将同性恋分为:真性同性恋、假性同性恋、精神性同性恋。真性同性恋,也称素质性同性恋。真性同性恋者的身心素质上与普通人相比有极大的不同,他们大多具有较多的异性特征。他们的性活动不仅仅是感情之间的吸引和依恋,而且还包括肉体上的性行为。假性同性恋,也称为境遇性同性恋。通常指由于长期生活在与异性隔离的生活环境中,如军营、海轮、监狱等地方。由于没有合适的异性伙伴,而把同性作为满足自己性欲对象的同性恋者。这类同性恋者主要是由生活情境造成的,一旦生活情境改变,他们就会改变自己的情欲对象,与异性相恋。精神性同性恋,称为同性爱慕。这种同性恋只表现在个人精神上,把对同性恋的欲望存于心底或幻想、梦想之中。

二、同性恋的成因

同性恋, 在人类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反常、病态、罪恶与犯罪,后来就同性恋是否属于心理障碍,很长时间国内外对此也有许多争论。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我们越来越认为:同性恋不是一种变态行为,社会应对同性恋采取宽容态度。同时,我们不可否认,同性恋者生活的一种非健康状态。所以,了解同性恋的成因,对同性恋者本人,及关注他们人群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是,同性恋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原因:“生理机制说”和“社会心理机制说”。

(一)生理机制说

生理机制说认为,同性恋是由遗传基因、激素水平、大脑结构决定的。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谁是同性恋,谁不是同性恋。克尔曼的研究发现, 对单卵双生子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为100%, 而对双卵双生子中同性恋的同病率不足15%。对此结果,有人提出质疑。美国的海莫等人发现, 异性恋兄弟在染色体短臂上一段基因的共有率是, 同性恋兄弟的基因共有率则高于。这一研究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染色体。对此进一步的研究是以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分析, 表明至少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这一区域。而研究小组对女性同性恋者的研究还初步显示, 女性的性取向也是受基因影响的。目前, 关于遗传因素影响的最新研究证明, 遗传因素部分地影响了同性恋倾向的形成, 即性取向的全部遗传力对于男子来说大约是, 对于妇女来说约为。川性激素因素方面。维兰尼等人发现, 男同性恋者尿中的翠丸酮比异性恋对照组少, 而女同性恋者尿中的翠丸酮则比异性恋对照组多, 对此有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川等人于、年发现, 在胚胎发育的关键期, 雄性激素的过多或过少, 对性别的分化大有影响。「司但也有实验表明, 给男同性恋者补用肇丸激素的结果不能激起他的异性恋行为, 只增加了同性恋行为中的性欲强度。川另外, 有人指出, 每个人都有男女两性的性激素存在, 当这两种性激素的分泌失调时, 则可产生性取向的变态。阁可以说, 同性恋现象与激素水平有关, 但仍难以确定, 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还是同性恋的心理及行为引起继发的激素水平变化另外, 酗酒、糖尿病也足以使翠丸酮素降低, 在检查过程中容易造成混淆。除了遗传基因和激素水平之外, 还有人研究了同性恋者的大脑结构。少数研究者宣称, 已在下丘脑中发现了控制男女两性性反应类型的脑中枢, 其中最著名的是列维关于影响男子同性恋的生物学证据的发现。

(二)社会心理机制说

社会心理机制说,则否认器质性原因,认为同性恋是成长环境和心理冲突造成的分支学说比较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精神分析学说和行为主义学说。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男性的同性恋行为是“性倒错是俄狄浦斯情结未能解决的后效”[2 ];而女同性恋则是由“阴茎嫉妒”造成的[3 ]。行为主义特别重视偶然事件和特殊经历的影响,他们认为,青春期发育开始以后,青少年在性生理上开始成熟并产生性冲动,可是在现实条件下无法通过正常的两性活动获得满足,如果在此期间偶然通过同性的性行为获得了满足,就会对同性性行为产生强化,在反复强化之下就会形成同性恋。

另外,我国学者李银河提出的“空白占据理论”和行为主义的思想较一致,认为认为是非常态下的同性性行为占据了性取向上的空白。而“特殊经历说”则认为,当个体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一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异性交往得不到正常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受到同性的引诱,就会诱发同性性行为,进而发展为同性恋。

对于同性恋的成因问题没有统一的意见,但这些理论的探讨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同性恋的本质,消除了一些人们对同性恋的误解。

三、结束语

同性恋的发生,并非社会开放的结果,它是在历史长河中早就存在的。从中外的文化长河中,我们找到同性恋的许多星星点点。所以,同性恋的发生是必然存在其客观原因的,对同性恋者采取歧视、排斥、压制态度是不对,而宽容、理解和帮助对同性恋者来说,是非常必需的。明确这一点,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来说更是极为重要的。另外,我们也发现很多同性恋者自己其实也是情非得已,多少人为了实现自己的这种爱恋,只得通过手术将自己变性,多少人因为同性恋而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自杀,还有多少人因为同性恋而犯罪。所以,宽容又不等于不管不顾。综合各同性恋成因的研究,特别是心理机制学说,我们发现,儿童的成长环境,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同性恋的成因研究,也提示了性教育的必要性。性教育,在我国大陆还只是被大家提及,还未形成一个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系统,这是值得大家,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件事情。参考资料:

[1]吴奇,古希腊的同性恋,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 卷第3 期2007 年8 月;

[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EBöOL ].h t tp: ;

[3]汪新建, 温江红.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J ].医学与哲学, 2002, 23(4): 1-4.;

[4]余放争、杨国纲、余翔,同性恋国内研究概述,医学信息2005 年12 月第18 卷第12 期;

[5]周荣祥,揭秘同性恋,《性·健康》,人民卫生出版社;

[6]饶夏,同性恋的社会心理诱因及其健康状况,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7]李阳、张延华、张海霞,《同性恋形成机制探析》,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 年6 月第28 卷第6 期总第334 期;

[8]王乃信.当前国内对同性恋问题的不同观点[J].医学与哲学,1998,19; [9]倪晓日方,沐炜,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红河学院学报,第1卷第2期2003。

年12月。

作者简介:艾福娇(1983-),女,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陈秀兰(1984-),女,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咨询。

篇2:同性恋研究综述

关于同性恋成因研究综述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同性恋成因研究的.回顾,为同性恋成因勾勒出一个大概的面貌.采用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国内外有关同性恋成因的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对于同性恋的成因问题,我国古代主要存在“先天说”和“后天说”,后有人对其后天因素作了进一步研究;国外主要有“生理因素决定说”和“心理社会因素决定说”.由以上探讨,本文认为同性恋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 者:倪晓P 沐炜 NI Xiao-fang MU Wei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刊 名:红河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 年,卷(期):2003 1(6) 分类号:B84 关键词:同性恋   成因   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共同作用  

篇3:大学生同性恋问题心理咨询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

一、大学生同性恋的心理 问题

来咨询的大学生同性恋中,会有短暂时期表现出同性恋行为,但是几乎所有具有这种体验的人,以后都变成完全性异性恋,甚至包括曾有某种形式的肉体接触者。因此,必须把专一性或偏爱的同性恋与所谓境遇性 ( 偶然性) 同性恋区别开来: 后者往往是男女与其同性被长期关在一起的结果,例如在军队或女子大学中。一旦能够脱离这种环境,他们就又会恢复原来的性行为。

二、大学生同性恋的纠正 问题

( 一) 做好知识储备,学会共情

首先要做好自身的知识储备,应该认识到,同性恋者首先是社会人,和所有的社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着精神、生活、物质、生理的需求。要以平常心看待同性恋者和他们的性。在同性恋人群中,有很多富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与优秀的异性恋者之间的差距仅在性取向方面。

( 二) 做好心理准备,要有一个良 好的心态

要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工作,首先要破除对同性恋的恐惧心理。因为在对同性恋者缺乏认知或仅有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开始与同性恋者进行感性接触时,很多人常常有内在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出现性取向的变化。

( 三) 认真甄别,正确诊断

对一个心理咨询者来说,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而对同性恋者的心理疾病的正确诊断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来自将同性恋斥为罪恶和违反道德的生活环境,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压力、矛盾和痛苦。对于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咨询要注意两点:

1. 素质性同性恋与可变化同性恋鉴别

同性恋问题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处理,要想正确诊断处理好这一问题,必须明确以下的概念:

( 1) 素质性同 性恋的判 断标准: 1已无法抑制的,要与同性有亲昵行为,包括从幻想到性交行为; 2情感和欲望的对象只限于同性; 3渴望同性的书信、文字、谈话、交往,甚至为之神魂颠倒; 4经常感到孤单、抑郁、罪恶感、羞耻感。

( 2) 可变化的同性恋类型: 1局限于儿童与青春期同性间性游戏,15岁前33% 的女性和50% 的男性有过同性间的性游戏,但却只有很少数人日后成为同性恋者; 2假性同性恋,系非素质性、出于非性需求的或在胁迫之下而屈从,或因缺乏男子气概而被称为“娘娘腔”“假丫头”的人误认为自己是同性恋,如青春期同性爱慕; 3强迫或剥削性同性恋行为,指同性间强暴或以同性性行为作为敲诈或其行使权利的象征; 4境遇性同性恋,指在特殊环境下呈同性恋,一旦脱离该环境又呈异性恋,如在军营、远洋船队、寄宿学校、监狱等环境下; 5放纵型同性恋,不一定对同性性行为感兴趣,只是为了尝试性体验; 6金钱交易性同性恋 ( 同性卖淫) ; 7潜伏期同性恋,多见于中年人, 这类人群突然有不可遏制的与同性有亲昵关系的念头; 8意念性同性恋,又称政治性同性恋,主要是女权主义者为表达对男性的反抗而有意与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

2. 正确及时处理好 “移情” 与 “反 移情”问题

“移情”现象在一对一咨询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努力,设身处地从求询者的角度看待他们的经历,才能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然而这种“移情”也会给咨询者一方带来较多的困 扰。及时重塑合适的相互人际关系,保持咨询者的真诚友善的形象,是顺利进行和完成这一咨询过程的重要保证。在进行咨询时,还应充分考虑与求询者的“共情”,即在充分理解、接纳的基础上,与求询者共同分担某些情感,进而给予有力的心理支持。

篇4:父权社会下的同性恋电影研究

关键词:同性恋电影;父权刻板类型;异性恋霸权性;性别

0 引言

现今,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社会包容度的提升,同性恋这三个字已经不那么敏感而病态,但是,在父权制的异性恋社会规范中,它依然处于噤声状态。而同性恋电影的出现,促使大众了解并理解这个非主流的群体。然而,大多数同性恋影像往往作为异性恋的“他者”被建构出来——这种“他者”的建构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1]所以这些被构建出来的同性恋形象通常存在异性恋想象的刻板印象。戴尔在《刻板类型》中指出通过社会来建立常态是统治群体的一种习惯,统治阶级经常根据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体系、理智和意识形态来改变整个社会。[2]上位者把这个过程塑造成自然生成、无法避免的样子,对那些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群体使用他们的规则,通过塑造出被支配群体的病态和古怪,来增强他们长期统治的合法性。

本文主要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同性恋电影中塑造的同性恋形象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刻板类型,是否同性恋电影仍然深受父权制度和霸权主义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样本选择

笔者将所研究主体对象概念界定为明确把同性恋情作为主题,表现同性恋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华语影片。在选取电影时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挑选豆瓣上评分较高的电影;二是电影获得国际大奖或其他较有影响力的奖项。

根据以上标准,笔者选取了以下20部同性恋电影:《春光乍泄》《霸王别姬》《东宫西宫》《喜宴》《蓝色大门》《蓝宇》《自梳》《夜奔》《十七岁的天空》《游园惊梦》《男朋友·女朋友》《无声风铃》《永久居留》《盛夏光年》《美少年之恋》《基佬四十》《十七号出入口》《渺渺》《得闲炒饭》《今年夏天》。

1.2 类目构建

本文排除其他思想和主题的影响,仅仅关注同性恋情本身。基于内容叙事学,从性向、主角性别倒错现象、主角年少时期、故事结局、情欲三角、主角的性表达以及主角的爱情压力来源建立分类表格。

2 研究发现与讨论

2.1 性别、性与权力

研究发现男同性恋电影占总样本70%,远高于女同性恋电影,而男同性恋电影中性别倒错现象占42.9%,女同性恋的性别倒错现象高达66.7%。悬殊的电影数目折射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在中国,女性长期以来被忽视其作为个体的意志和自由,被物化为生育机器和无性客体。相比男同性恋,女同性恋更多地承受异性恋霸权和父权社会的双重压力。所以当社会开始逐步正视同性恋群体,女同性恋依然被主流社会忽视。

同性恋电影研究通常认为电影在塑造同性恋角色时会把人物设置成与传统性别角色相反的形象。通过数据发现同性恋电影中性别倒错现象占50%,其中女同性恋电影中该现象高于男同电影,说明女性在同性恋情中更倾向模仿男性,强化了父权社会中男性的统治地位。霸权是指在特定社会中从属阶级并不是被粗暴地去强迫去相信并且还生活在主导观念和意识形态中,相反他们主动让步。笔者认为,同性恋电影中的性别倒错就体现了这一点。它们将同性之爱以传统意识形态表现出来,却没有重塑文化背后的性别与权力。这样不仅给大众留下同性恋刻板印象,也桎梏了社会性别与权力的发展。

男同性恋电影中有71.4%涉及了直白的性行为,而女性同性恋电影仅有20%。福柯认为国家对性的控制、禁忌都在隐射性与政治密不可分的渊源。因为个体的性总是发生在社会、政治、法律的宏观限制下,欲望的主体常为意识形态所羁绊。[3]影片中的性表达展现了性的正当性、愉悦性,一方面是突破了传统社会对性表达的压抑,另一方面颠覆了主流社会的异性恋霸权和繁殖愿望,证明同性恋的正当性。遗憾的是,悬殊的男女性表达程度说明电影并没有破除父权社会对女性欲望的压制,依然受限于男权秩序。

2.2 情欲三角

研究发现男同性恋影片中出现情欲三角的占57%,女同性恋电影中出现情欲三角的占33.3%。赛吉维克在《男人之间》提出情欲三角,探究女性是如何维系男性同性交际关系的。本文将这个概念扩展开,使它的适用范围涵盖女性之间。但研究发现,影片中男同性恋之间靠女性来维持关系的更多。电影通过情欲三角以女性来隐藏男性的同性情欲,平衡电影中同性恋之间的性别关系,从而在异性恋模式下展开情感叙事,强化了同性恋与主流社会的格格不入。更不幸的是,其中的女性不仅要忍受丈夫与其他男性暧昧,还要表现大度,完全忽视女性独立的人格尊严,而将女性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男性附属品。

2.3 过去和未来

笔者发现排除未提及年少时期的6个样本,同性恋电影中两个主角一方年少时期不幸福的占据了92.9%(13部),仅有一部表现出双方家庭健全,幸福长大。其中,年少不幸福的原因最多的就是父亲角色的缺失(69.2%)。父亲的缺失导致男孩童年缺少模仿的榜样,对女孩而言加重了对男性统治的失望和恐惧,所以出现同性倾向。虽然后天环境是同性恋成因的重要因素,但是影片完全忽视了先天的同性恋者,给大众留下所有同性恋都是童年不幸造成的错觉,这种因为童年阴影造成的同性倾向某种程度上影射了同性恋有病论,认为他们是可纠正的,并没有从根源上认可同性恋。

对于结局而言,笔者发现男同性恋电影中悲剧(71.4%)远高于圆满结局,其中死别占了悲剧的70%。总体上看悲剧的影片占了60%。大量同性恋电影用死亡来反映同性恋不被社会接纳的悲惨命运;也展现出了同性恋者压抑的自我形象。同时,悲剧性也使得受众对其中同性恋人物产生理解和同情。

李银河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指出,许多同性恋者虽然已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倾向,但仍感到深深的压抑,这主要是来自社会行为规范方面的外部压力。但从影片中,笔者发现同性爱情的阻力41.7%来源于自身,33.3%来源于社会,25%来自于家庭。经过细化分析,自身原因中有60%是因为单恋、误会或者性格不合而造成感情破裂。这说明影片中没有集中表现社会和家庭对同性恋者的压迫,而更多地展现主角之间的感情脉络。同时阻力来自自身的影片大多为青春电影,它将主角表现的同性恋行为归结到青春期迷茫和对性的躁动与困惑,并没有把同性倾向作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是少年成长过程中必定要面对的情感迷障。

3 结语

每一种社会都有独特的性/性别文化的意识形态,它体现特定的权力关系。在男性是权力象征的社会中,女性的个人意愿被忽视,长期被排除在权力结构和主流话语之外。即使在同性恋电影中,女同性恋或女性依然是处于父权社会的边缘。经研究发现,虽然一方面同性恋电影挑战了异性恋霸权的统治;另一方面,异性恋文化霸权通过构建话语权力,并长期复制这种权力关系,赋予同性角色二元对立的性别气质,在大众中广泛传播,最终内化成受众的性/性别意识。同时,电影将同性倾向归咎为童年不幸和青春期的懵懂,隐蔽地巩固了异性恋霸权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父权社会。

参考文献:

[1]刘扬.蔓延的百合香气——性社会学视角下的女性同性恋文字和情节的时尚化[M].万有出版社,2005:354.

[2]赵伟.同性恋电影刻板形象——戴尔对电影再现政治的研究与发展探源[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1):207-211.

[3]张冰雨.性、性别身份的影视呈现——大陆同性恋电影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篇5:同性依恋不等于同性恋

我的女儿佩姗今年14岁,读初二。她和同桌思思特投缘,两人性格、脾气、爱好都相似。每逢礼拜,不是思思到我们家做功课,就是佩姗跑到思思家做作业。作业一做完,两人就尽情玩耍。有次吃荔枝,佩姗剥去外壳先喂思思一粒,思思用同样的方法喂佩姗一粒,非常亲密。有一天,思思又来到我们家做功课,到了晚上,她俩关上房门睡在一个被窝里,枕著同一个枕头,悄悄话说了几个小时,我三番五次地制止,可都不管用。

她们简直就像热恋中的情人――难道是“同性恋”?

专家点评:

有时两个女生或者两个男生特别要好,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对其他人的介入还不高兴。一些对父母、老师不能说的“秘密”,也可以相互交流。这在女同学中更突出。她们并不是同性恋,而是青春少男少女同性依恋情结的表现。

儿童过渡到青年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大致要经历两小无猜期、两性疏远期、两性爱慕期和正式婚恋期。有些青少年在两性疏远期中可能有另一种自然倾向――同性依恋。

青春萌动前期少男少女渴望友谊,急切地寻找能理解自己的人,促膝长谈悄悄话。同时,他们又处在对异性的排斥阶段,在学校里,异性学生之间不能大大方方地交往,出现明显的男、女生分界。在与同性朋友交往中,有些女孩子渴望结识年龄稍长的,能保护、了解和爱护自己的“姐姐”;有些男孩子则愿意和见多识广的人交往,并特别崇拜有创造性、有独立见解、事业有成的“哥哥”。

青春期同性依恋与同性恋有著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把男女同性间的比较要好或亲密的现象一概斥之为“同性恋”。同性恋有生物学上的原因,而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很快就发展到两性爱慕期,不会成为同性恋。

篇6:同性恋形婚

感谢对方辩友精彩的发言。

首先,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社会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社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问题。第二,需要动用社会力量来引导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叫社会问题。对方辩友忽略了谁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我方已经阐述过多次了,同性恋何去何从,能否被社会接纳,都不是个人能解决的,需要社会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对方辩友认为同性恋形婚是个人选择问题。就此说来,那些因为无法得到社会认同而选择自杀的同性恋,他们选择死亡,也是由于他们的心灵太脆弱,太敏感了吗?如果没有社会的影响,他们好端端的跑去自杀,这才叫个人问题。但是他们的死社会是有更多的责任的。正因为同性恋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所以社会要对他们负责,社会要对他们选择形婚的行为负责,社会要引导他们的健康发展。也正是因为社会没有做到这些,才会引起同性恋形婚问题。

下面我来对我方观点进行总结。

第一:从理论上来看,同性恋者选择形婚是迫于社会压力而非个人喜好。正是由于中国社会对于婚姻与同性恋者的看法过于保守与传统,所以当同性恋者受迫于家庭社会压力而难以面对自身的性取向时,他们只能选择形式婚姻的方式来掩人耳目。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个人的抉择,但其根源却是由于社会压力所导致的。

第二:我们再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仍未有任何保障同性恋者婚姻权益的法律条文出台,且社会反同性恋的事例也比比皆是,如强国荣的自杀事件,基督教禁止同性恋的条例,李敖等公共人物公开反对同性恋,使得同性恋者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们现在连公开自己的爱的权力都没有,他们从哪里来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去走向婚姻呢?所以他们才会无奈地走向形婚这条不归路。

最后,我恳请在座的各位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关于同性恋者的问题,以前人们在谈论它;今天在这个辩论舞台上,我们也在争论它;我想在未知的明天,我们仍将重视它。因为个人问题是可以被个人解决的,同性恋形婚这个社会问题是需要在座的各位,甚至整个社会一起努力的。我们不愿看到,同性恋者的形婚给更多的家庭造成悲剧,给社会披上一件灰色的外衣。我想在场的各位也不愿想象,当你牵着你爱人的手的时候,还有这么一个群体,只能在婚姻的坟墓中去拯救爱情。

篇7:关于同性恋的原因

答:我国《婚姻法》并不承认同志伴侣关系,因此在处理相关的财产纠纷(如遗产分割等)问题时,会遇到一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同志伴侣可考虑依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同志伴侣可以互相指定对方为自己的抚养人,承担自己生养死葬义务,并享受继承自己遗产的权利。此外,在共同购置不动产时,也可以在产权证书上共同署名,以证实不动产为双方共有。

2、同志想与配偶离婚,对方拒绝该怎么办?

答:一般情况下,与配偶分居两年以上就可以达成夫妻感情破裂的法定事由。没有与配偶分居两年以上又急于离婚的情况下。据有关司法解释,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一方欺骗对方等均可成为认定夫妻感情破裂的事由。可在法庭上承认自己的性取向,承认欺骗了配偶的感情。但这种的做法极有可能在财产分割,子女监护的归属等问题上导致对同志不利的判决,必须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

3、同志身份被妻子发行要求离婚,财产该怎么分?

答: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在双方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原则上均等分配,但要遵循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原则。如果一方依照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的基本生活水平,另一方应该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由人民法院判决。

《婚姻法》规定因一方过错导致离婚,有四种情形是另一方有权请求赔偿。这四种情况包括重婚、有配偶者有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重婚,指的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结婚,或虽未办理结婚手续但以夫妻名义同居的。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的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 由于我国《婚姻法》不承认同性婚姻关系,因此与同性同居不可能构成重婚罪。同时《婚姻法》规定的损害赔偿情形中,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的是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同居。因此与同性同居并不能成为要求赔偿的理由。

4、同志收养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婚姻法》不包含同性婚姻关系,无论同志朋友是否有长期的同***,都只能以单身人士的身份收养孩子。一般情况下。只可收养一名14周岁以下的孩子。

收养人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无子女;

(2)有抚养教育被抚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4)年满三十周岁。

被抚养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丧失父母的孤儿;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篇8:同性恋研究综述

根据2001年4月20日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中对同性恋的定义, 同性恋是指在正常生活条件下, 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 包括思想、感情及性爱行为;对异性虽可有正常的性行为, 但性爱倾向明显减弱或缺乏。因此, 难以建立和维持与异性成员的家庭关系。[1]

二、关于同性恋的成因

各国不同领域的各个学者都设法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 即天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既然同性恋者有其存在的天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决定了其存在不违背自然规律性。经过医学专家从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认为同性恋的形成有如下缘由:

(一) 遗传因素

携带有同性恋基因的个体细胞, 在适宜的条件下, 易于发展成同性恋细胞。赞成这一观点的研究者有:考尔曼、精神病学家雷纳与哈默领导的癌症研究小组。

(二) 性激素影响

胎儿的大脑受何种性激素的影响, 决定了个体细胞未来的性取向。如果男性胎儿未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 而是受到母亲卵巢的雌性激素影响, 男性胎儿大脑就会女性化;女性胎儿如果受到睾丸激素的影响, 女性胎儿大脑也会雄性化。就相关猜想, 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 最终的结果表明, 这种猜想具有合理性。

(三) 历史的因素、心理因素, 或者说是社会心理因素

通常由于军队实行比社会更严格的性别隔离制度, 所以从古代以来, 就有很多记载军队同性恋者的文献, 并且表明军队里面的同性恋现象比社会上更为普遍。世界各国都有关于同性恋者的记载, 希腊、英国、美国和荷兰等等, 而中国古代也有相应的记载。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因素的赞成者。

经过无数的岁月与研究, 终于在2 0世纪处, 世界医学界否定了同性恋性取向与道德相关的观念。认识到同性恋是人性的一种自然流露, 并非内心的扭曲, 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化情感的发展。至此, 我们得出这样的推论:同性恋与异性恋本质区别就是性取向的不同, 这种不同的原因犹如非洲的自然因素决定了非洲人的体型与肤色;犹如欧美与中国不同的文化背景, 造成了思想信仰方面的巨大差别。我们能因这种不同而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头顶上打个问号吗?所以笔者认为, 应该给予同性恋者与异性恋着同等的保护, 尤其在争论激烈的婚姻人身权利保护方面。

三、给同性恋婚姻人身权利保护而无反社会效力的实证研究

(一) 不违背个人基本人权和社会利益的自由契约应得到尊重

在生命权能够得到保障的情况下, 我们所最尊贵的莫过于自由权。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发布的《人权公民权宣言》第4条就给出了定义:“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2]而现代最系统地论述社会自由的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在《论自由》这本名著中给出了这样精辟的论断:“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 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任何人的行为, 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对社会负责。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 他的独立性在权力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 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 本人乃是最高主权者。[3]”这就是说, 除了出于社会“自我防卫”的需要外, 自由是体现在个人思想、行为不受其他任何人、特别是统治者权利的干预。那么我就想问:在同性恋婚关系中, 如果存在关于人身权利的自由约定, 而法律不给于其保障的依据在哪里?在之前我已经论述过了, 这种自由协定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 那么同性恋婚姻关系中约定的人身权利就应该得到相应的保障。

(二)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 任何公民都拥有相应的救济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明确规定每个公民都拥有劳动权、受教育权。在我们权利得不到保障的时候,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相应的救济。在政府论中这样提到:我们组建政府的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体系, 我们的权利都能够得到保障, 以至于别人在行使权力的时候, 不损害我们的利益。在张文显资产阶级法的价值论述中, 也有这样的论述:“‘社会本位’的秩序观强调‘社会统治’、‘社会连带’及‘个人社会的和谐’, 并把它们作为资本主义秩序应有的内容。资产阶级试图通过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来调整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 减少人们之间的相互摩擦和无谓的牺牲, 以使社会成员在最少阻碍和浪费的情况下享用各种资源, 从而保障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4]在同性恋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 也将出现像法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当这种矛盾与冲突转化为暴力的时候, 将会给社会添加不少本不应该有的悲剧。然而在现有的法律下, 这种悲剧找不到相应的救济方式, 这只能说是法律在和广大的公民开了个带有血腥的玩笑。

(三) 在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中, 不应该存在一个道德无法规制而法律又隔岸观火的真空地带

如果在同性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发生的纠纷得不到婚姻法 (或者类似于婚姻法) 的调整, 我们去哪里寻找维护这种权利义务失衡的法律工具呢?如果你告诉我, 可以用刑法或者其他法律加于调整, 我想, 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单独列出婚姻法作为一种具体的调节方式。在同居期间, 同性恋也存在着权利的侵害情形。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规制, 有悖于法治的目的。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 在一个社会中, 法律和道德应该起到规制整个社会的目的, 当道德无法规制这种行为的时候, 为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法律就应该给出强有力的回应。如果存在道德无法规制而法律又隔岸观火的话, 就等于在事实上剥夺了公民的救济权。当公民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的时候, 那么他将失去生存的基本保障。这与我们法律和政府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所以在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中, 不应该存在一个道德无法规制而法律又隔岸观火的真空地带。

四、结论

法律根植于现实的土壤。笔者认为, 应该对同性恋婚姻给予理性的认识, 给同性恋婚姻披上“合法”的外衣;同性恋婚姻“合法化”, 给予当事人必要保护, 并不是说鼓励同性恋婚姻的结合方式, 而是说任何人都有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 任何他人不得侵犯和干涉他们的自由, 人们选择同性恋婚姻的生活方式应当得到法律认可;当一方或双方受到严重不公平待遇时, 法律就会矫正这种行为, 并遵循公平的原则重新分配当事人的利益, 维持当事人的利益平衡。法律对同性恋的法律地位进行尊重和认可, 但侵害另一方同居者利益或第三人利益, 法律必须对其自由意志进行干预和剥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目的并非是要对婚姻的否定, 相反是补充现行的婚姻制度和维护同性恋者权益的需要。婚姻的问题留给婚姻制度去解决, 顾虑同性婚否定婚姻而不给同性恋者一定的法律保护, 不符合法律理性思维。

综上所述:根据同性恋婚姻关系“合法化”存在的必要性和人身权利保护而无反社会效力实证研究。我们认为同性恋婚姻关系的人身权利应该得到有利的保护, 但是在中国的现实基础上, 采用什么样的保护方式, 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讨。但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从刑法中预备犯与未遂犯相对于实行犯的处罚方式中得到启示, 我们为什么不给予同性恋婚姻关系相对于法定婚姻关系阶梯式的保护呢?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了解同性恋产生的本源, 并论述性取向的差别不能成为同性恋权利不能得到与异性恋同等保护的理由, 进而论证了法律上认可同性恋婚而无反社会效力 (不包括因人们的偏见造成的反社会效力) , 更是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关键词:同性恋,同性恋婚姻,人身权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2001.4.20.

[2]李步云.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1) :143.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宗华译, 商务印书馆, 1986:11.

上一篇:胜似亲人的作文450字下一篇:十家堡镇中心校校车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