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营销

2024-05-08

泰坦尼克号营销(精选12篇)

篇1:泰坦尼克号营销

从泰坦尼克号看企业营销

我建议各位去看一看最近热映的3D版电影《泰坦尼克号》,我看后的感觉是:这是一部MBA的经典教材。

1.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南安普顿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泰坦尼克号当时被公认为是航海技术史上的里程碑,一些专家认为其“根本不可能沉没”,却于4月15日沉入大西洋。如今一百年过去了,人们已不能记住船长是谁,也不记得这艘巨轮是谁制造的,却记住了“泰坦尼克”这艘油轮的名字,这证明了品牌的力量。正如我们今天的企业,你可能不知道麦当劳、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企业家是谁,但你会记住这些品牌。

2.电影主要讲述一位穷困潦倒的画家和待嫁的女主人他们之间的浪漫爱情,但电影的结局却是这样的:一个白富美与一个高富帅乘船渡蜜月旅游,中途遇到一个屌丝。该屌丝以画像为由脱掉白富美衣服,并成功引诱到车震。后翻船,白富美和高富帅脱逃,屌丝沉入大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挖人墙角充当第三者是没有好下场的。当今的中国企业家缺少行业专注精神,温州、鄂尔多斯的企业家卷入民间借贷就说明,实业家不要进入金融领域充当陌生领域的第三者。

3.根据保留下来的乘客记录和一些学者的计算,当时“泰坦尼克号”头等舱有乘客319人,200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63%,二等舱有乘客269人,117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43%;三等舱有乘客699人,172人幸存下来,幸存率为25%。为什么头等舱幸存率会更高?因为救生艇多数集中在最上层的头等舱。可见,企业一定要争上游,竞争力排名越靠前的企业存活率越高,2008年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几乎所有的乳业巨头均被测出三聚氰胺,但结果是排名在伊力、蒙牛、光明之后的三鹿倒下,因为三鹿没有登上头等舱的船票。

4.一组更有趣的数字显示,泰坦尼克号生存比例妇女74.4%,儿童52.3%,男人20%,说明女人和孩子生存概率比男子高,启发我们中国企业家要想成就百年品牌就要把生意对准女人和孩子。犹太人的生意经也是这么说的。

5.在“泰坦尼克号”里,莱昂纳多对露丝说:“如果你跳下去,我就跟着跳下去。”10年后,在“盗梦空间”里,莱昂纳多对梅尔说:“如果你跳下去,我是不会跟着你一起跳的。”这说明,男人成熟后,就不会再相信爱情这回事儿了。经营企业也是这个道理,企业初创时相信直觉,这时企业家的直觉判断很重要,当企业经营到一定规模时,团队的力量与科学管理变得更重要。

6.在“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前,船长曾接到两次附近有冰山的电报警告,而船长更相信“根本不可能沉没”的专家判断,这么大的巨无霸比小船更容易抗风险。事实上企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很多企业并不是在创业期失败的,而是企业规模发展成巨无霸时撞上了冰山…海尔张瑞敏先生“如履薄冰”的感悟本是一个大船长应有的心态。企业越大,预警系统应越健全,“船长”更应该小心。

7.电影中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这场悲剧的直接原因。即船长把剩下的三台引擎全部发动起来,使巨轮全速前进,为的是提前赶到纽约获得史上最快速的

荣誉。然而,速度和风险成正比,速度越快风险越大,为什么今年两会把中国的GDP增速降低到7.5%,控制欲望,控制速度,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是电影给我们企业家带来的启发。

8.回顾沉船前电影中那紧张的一刻:从发现冰山到船头撞击冰山只经过短短的37秒,这期间的决定是:所有引擎减速!左满舵!三号螺旋桨倒车!“而事后被许多航海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最愚蠢的决定。它让冰山把所有右侧撞伤,以至于无法修复。假设所有引擎减速的同时用坚固的船头去撞冰山,这样泰坦尼克只会船头受损,不会下沉。在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上,我们经营企业时发现,遇上重大危机事件时,不要闪躲,不要回避,不要向公众隐瞒,而是勇于担当,坦诚面对,直面现实。

9.14年前这部电影进入中国时创造了3.6亿人民币票房的神话。如今世易时移,一部电影,简单而又熟悉的故事,再次借助3D技术重新杀回影院,其票房号召力依然强大,为什么?因为人们不是来看电影的故事情节,而是来缅怀爱情的。这对我们的产品营销有启发,我们销售的不应该是产品本身,而是附加在产品上的文化、心理和感情,正如哈根达斯卖的不是冰激凌,而是“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

10.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仔细分析起来可以说漏洞百出,如露丝为什么要跳海自杀?莱昂纳多是怎样在露丝跳海自杀前从三等舱跑到头等舱的?难道英国人的管理如此疏漏?露丝的未婚夫为什么在沉船时刻返回去找露丝?露丝上了小船却还可以跳上来。稍有航海常识和生活理智的人都不认同这种逻辑,但影院的观众相信了,观众相信爱情本身,而不论这种爱情是否合理,是否附合道德伦理。它告诉我们企业家,企业文化多么重要,让员工相信它比它本身是否真实是否合理更为重要。

毕竟,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卖的不是陈年故事,它卖的是梦,卖的是明知不可信却要有人信的梦。真正伟大的企业卖的不也是梦吗?

篇2:泰坦尼克号营销

内容概要:15年前《泰坦尼克号》成为了电影票房的一个里程碑,15年后,3D《泰坦尼克号》再次席卷整个地球,创造新的奇迹。而在这巨大成功的背后充满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本论文通过分析当今电影市场现状,对传媒市场定位、价格和促销手段等方面来分析3D《泰坦尼克号》成功的营销策略。关键词:营销策略、传媒市场、成本收益分析、广告分析

一、什么是传媒

从广义上说,将不同事物连接在一起的中介物。从狭义上说,从各个学科和领域自身出发而界定的媒介。现今社会,电影已经成为主流传媒媒介之一。人们对于电影的能动消费逐年上升。电影媒介消费有其生活性,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世界电影市场现状及分析

根据调查,世界各国电影市场都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电影已成为都市主流人群的常规接触平台,看电影已成为都市主流时尚,电影媒体传播价值越发凸显。对于许多影迷来说,近年来革命性的3D和IMAX技术,给他们带来了全新的电影体验。就3D电影的普遍特性来看,在从平面转为3D展现之后,表现大场面的镜头往往能给观众带来极强的眩晕感,这些华丽的场景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感觉犹如身历其境。15年前的整个地球,处处弥漫着泰坦尼克号的悲壮气息,影院里泪流成河,在当时创下了全球18亿美元的终极票房。这样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电影,15年后的3D效果注定它又要再创一次奇迹。

三、3D《泰坦尼克号》的营销策略

3D《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如此成功的原因在于其准确的传媒市场定位。定位是传媒市场营销组合的基础。组合包括:产品、价格、渠道与促销手段。

(一)产品

15年前的泰坦尼克号已经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效果,在当时此部长达三个多小时影片的回头率却比美女都高。据调查,十余年间,观看此片次数超过5次的观众占60%,许多看众都表示这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而15年后的3D效果给大众的感觉更是“十余年寒暑,奇迹不灭”。

对于许多受众而已,《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许多人甚至能够背诵它的所有细节和每一次转折,正如詹姆斯•卡梅隆所说的那样:“在经历过更多的人生成长后,再来看这部电影,意义将会截然不同。”2012年正好是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人类也在变化,3D《泰坦尼克号》的上映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思考:15年前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但15年后的今天看的更深更远(包括社会发展的进步、在关键时候人性的显露等等)。

对于这样一个熟悉而又充满着经典的影片,受众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开始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内心沟通,相互认知,产生共鸣,将自身带入角色,我要是这个角色我会怎么做?这是观看电影的时候很多人的想法。而3D特效,让受众们在观看电影时更加容易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特别是在整个沉船的过程中,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远远高于15年前。影片里的角色们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不一样的性格,但不管是哪一个角色都容易让人引起共鸣。男主人公Jack这个平凡而又幽默的男人与女主人公Rose的爱情故事特别让年轻一代的备受感动。在以爱情为主题的年轻一代中,这样不离不弃的爱情让她们又重新“相信了爱情”,相对于那些古装剧中的皇亲国戚,公主爱情电影中的王子公主,偶像电影中的富二代而言,Jack 和Rose的爱情更能引起我们内心的感动与共鸣。再者,在沉船时那个情节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的反映与行动(例如:暴发户的老婆在关键时刻想着救人;而Rose的未婚夫却费劲一切手段想让自己获救等),一系列的对比让生活在这样一个现实社会的人们更加深有感触了。

正是这独特的传媒受众细分,赢取了人气,同样也由于人群的细分,更容易进行独特地内心情感的分析。独特的消费人群细分,经典的影片题材,独特的内心情感分析,让这部片在15年过后有了更加明确的传播价值。

(二)成本与价格

3D《泰坦尼克号》的重新上映是对我们记忆的一次收复,在受众熟知的基础上加上3D的效果使得它能更加迅速的为大家所接受,每个人都怀着不一样心情去等待15年后的经典重放。据悉,《泰坦尼克号》3D的转制成本有1800万美元,这与原版的成本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而在上映一周内,单单中国内地的票房就已经高达了4亿。同时,它作为电影传媒,边际成本小,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因此,电影票的价格也是比较适中的,平均50元左右的价格,适合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种人群。

(三)促销

经过15年的时间过后,尽管我们不能预计这艘老船是否能像当年一样再创票房神话,但它的成功告诉我们的是:任何一个沉睡的产品,只要有有心人赋予它新的生命力,找到适合的新的营销模式,它仍然可以再次焕发光彩。

在3D《泰坦尼克号》上映之前,卡梅隆已经连续出手,为该片造势。2012年3月6日,讲述电影幕后花絮的画册《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再版推出,顺利站上《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这一次,卡梅隆更是运用了因势调整的定位方法,在宣传过程中不断根据市场而变化。

(1)最广阔的观影人群。15年过后的3D《泰坦尼克号》是囊括了最广阔的观影群体:有核心受众:23-35岁有结婚计划或对婚姻憧憬的主流观影群体;也有外延受众:18-22岁对浪费爱情憧憬的年轻一代观众以及36-60岁有一点人生积淀的怀旧群体。虽然年龄层跨度有些大,但是不同的人看待人生,爱情的角度会不一样,有的受众体会到的可能只是年少时代憧憬的浪漫爱情,有的受众感受到的是一种责任感以及我们生存的目的,而有的受众看到的则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意义。

(2)台词让人产生共鸣。电影充满着许多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记的台词,片中许多台词都贴近着生活,不管是男女主角的经典对话,还是在沉船时彼此间相互支撑的对白,都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讨论甚至是运用。“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男主人公说的这句话让很多人都产生共鸣,《泰坦尼克号》给受众带来的不仅是唯美的爱情,更是生命的意义。

(3)15年后,3D《泰坦尼克号》的营销团队不仅通过平面广告展示(主要利用影院特有的空间和时间的优势,配合线上银幕贴片推广),更是把宣传的重心放在社交类网站、视频网站以及微博上。作为当代热点社交网络,微博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渗透性。营销团队把微博作为其一的宣传手段,是影片取得成功的最大功臣之一。作为微薄忠诚用户的我,不管是在3D《泰坦尼克号》上映前还

是上映后,都深深感受到被“泰坦尼克号”刷屏了。

(4)电影主题的准确传播与独立的“泰坦尼克”档期。2012年是雅玛预言的世界末日年,卡梅隆正是结合了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周年纪念与“2012?末日重燃终极爱情”的传播主题。用时下的末世情怀论引发关注,揉入怀旧情节以产生情感共鸣。

四、总结

篇3:泰坦尼克号营销

作为当时一流的超级豪华巨轮, “泰坦尼克号”与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和“不列颠尼克号”一道为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乘客们提供快速且舒适的跨大西洋旅行。1912年4月10日, “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 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 (此时为英属) 的昆士敦, 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4月14日晚11点40分, “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 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沉没, 由于缺少足够的救生艇, 1500人葬身海底, 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

1912年4月14日夜, “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一座冰山, 沉没于海底。这一悲剧距今已经100周年了, 这也就意味着, 沉船的残骸成为教科文组织2001年《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对象。

“泰坦尼克号”的残骸位于纽芬兰海岸线外4000米深的海底。由于出事地点是国际海域, 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声称拥有此处遗址。事实上, 各国只对本国海域及悬挂本国国旗的沉船拥有管辖权。鉴于教科文组织公约只适用沉没百年以上的遗存, “泰坦尼克号”在2012年4月14日之前并不在公约的约束范围之内。

但从2012年4月14日之后, 教科文组织公约的缔约国将有权宣布任何毁坏、掠夺、贩卖及散播泰坦尼克沉船地点打捞出的遗物的行为为非法。缔约国可以采取自身权力范围内一切可能的措施保护残骸, 并确保其中的人类遗骸得到应有的尊重。

篇4:“泰坦尼克号”

1.美物理学家提出月亮致祸观点。

1912年4月15日凌晨,20世纪初最大、最豪华的远洋客轮“泰坦尼克号”由英国南安普顿驶往美国纽约市的航途中,在加拿大纽芬兰岛附近的北大西洋上因为撞上冰山而沉没,导致至少1 523人遇难。

100年来,关于“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法称是因为轮船航速太快,导致根本没有时间避开冰山;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上使用了大量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次品铆钉,导致“泰坦尼克号”船身钢板外壳和冰山相撞后立即发生开裂;还有的说法称“泰坦尼克号”舵手罗伯特·希契斯在慌乱之中听错命令,转错了方向舵,从而导致“泰坦尼克号”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没。

然而,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物理学专家唐·奥尔森和鲁塞尔·多谢尔在近期美国天文学杂志《天空和望远镜》上撰文披露,“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可说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而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悲剧的“罪魁祸首”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2.沉没日,月球距地球“近地点”距离千年罕见。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航运线路上之所以出现数目异乎寻常的大量冰山,很可能是由一起千年不遇的天文现象引发的。1912年1月4日那天,地球和太阳、月球形成了一条直线,同时那一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点”距离是1 400年时间间隔中最近的距离。

比利时天文学家简·米尤斯通过精确计算发现,在历史上要找到一个比1912年1月4日更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需要回溯到公元796年,当年一个最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大约是35.6366万公里,而未来则要等到2257年,才会出现一个比1912年更近的月球“近地点”距离——35.6371万公里。这意味着1912年1月4日月球到地球的“近地点”距离,堪称是至少1 400年时间间隔中最近的距离。

3.“巨大月球引力”引发凶猛海潮导致冰山裂开坠海。

这一史上罕见的月球“近地点”距离必将在海洋上引发异常凶猛的“近地点潮”。除此之外,科学家还发现,1912年1月4日当天,月球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反方向,使得当时的月亮是满月,从而还会导致特别高低起伏的“朔望潮”;同时那一天,地球距太阳的“近日点”距离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的最近位置,导致太阳引力对潮汐的影响也正好处于一年之中最强大的时段。这三大天文现象非常“巧合”地在同一天出现,导致那一天的海洋潮汐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变得尤其强大,科学家测算发现,这些“巧合”导致那一天月球对海洋潮汐的引力影响比平时至少增强了74%。

美国科学家认为,正是1912年1月4日那一天异常起伏的海洋潮汐所产生的强大冲撞和震撼,导致撞上“泰坦尼克号”的那块冰山在那天脱离了它所在的格陵兰岛冰川,最后漂向北大西洋,并最终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4.那年春天,北大西洋上冰山“出奇多”。

美国科学家认为,西格陵兰岛的冰川是北大西洋航线上的那些冰山的主要来源。格陵兰岛海岸的冰川由于受到剧烈起伏的海洋潮汐的冲撞影响,冰川边缘开始分裂,从而形成一块块体积更小的冰山,随后会被海洋潮流带往北大西洋航线。

事实上研究人员早就发现,1912年春季,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冰山数目比往年异乎寻常的多,科学家将那年北大西洋航线冰山异常之多的现象归结于北极气候“变暖”。

然而直至今天,美国科学家才终于意识到,真正造成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冰山异常增多的原因,极有可能就是当年1月的地球、月亮和太阳形成一条直线以及月球千年罕见“近地点”距离所造成的。

5.月亮致“泰坦尼克”沉没的设想引发质疑。

也有科学家质疑月亮弄沉“泰坦尼克”的说法,冰山在海洋中的漂流速度通常很慢,行经1 200到1 500海里的距离通常要花4到5个月时间,从格陵兰岛迪斯科湾到北大西洋“泰坦尼克号”船难地点约有1 640海里,这意味着按照正常速度,一块冰山从格陵兰岛海湾驶到“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应该要5个半月,如果撞上“泰坦尼克号”的冰山是当年1月4日由于异常海潮的冲击影响而从格陵兰冰川上脱落的,那么它的“旅行速度”未免快了一点。

此外,还有海洋学家称,西格陵兰岛的海洋潮流通常会先将冰山带往北部的巴芬湾,然后再以逆时针方向漂流,最终被“拉布拉多潮流”带往北大西洋,这样的话,西格陵兰岛冰川上分裂的冰山抵达“泰坦尼克号”出事地点,可能还要花更长的时间。

然而美国专家仍然坚信,1912年春天北大西洋航线上的冰山出奇之多,和当年1月份的罕见天文现象和潮汐异常有关。研究专家称,一些冰山有时候会在加拿大北部海岸搁浅,然后第二年又被强大的海潮带动重新漂浮起来,所以也有专家怀疑,撞上“泰坦尼克号”的冰山也许并不是在1912年,而是在1911年就从冰川上脱落的,它在漂向大西洋的途中被搁浅在了加拿大北部海岸上,然后在1912年1月4日由于受到罕见天文现象和异常潮汐的影响,再次漂浮了起来,从而有足够时间在4月15日驶至和“泰坦尼克号”发生相撞的死亡终点。

篇5:《泰坦尼克号》

教学设想

电影《泰坦尼克号》曾经风靡一时,其故事情节、主题音乐等学生都比较熟悉,对于人物的个性特征也有一定的感受。在教学时,可以从把握人物情感人手,体会文章是如何渲染出人物感情的,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学会评论。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至于其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多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白作者的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

1.组织学生观看影片《泰坦尼克号》。

2.学生自行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二、导入新课

参照“教学设计(A)”。

三、介绍历史上的“泰坦尼克号”

有关内容请参看“教学设计(A)”。

四、学习新课

以下问题以学生讨论为主。

1.学生体会第288号镜头,然后指名学生表演朗读这一镜头。

2.提问:面对死亡,两人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两人对死亡表现出了什么态度?

3.提问:阅读第288号镜头和第291号镜头,画出其中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这些

景物描写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个镜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表现出“泰坦尼克号”沉没后,杰克和罗斯所处的`环境,看似美好,却又十分恶劣,充满着冷色调。其次,这两处景物描写,营造了杰克和罗斯爱情的特殊环境,正是这个恶劣的环境反衬出他俩坚贞不渝的爱情。

4.唐代诗人白剧易写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成为了中国很多恋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罗斯最终吹响了哨子。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安排这个结局?

5.播放电影主题曲《我心永恒》,学生思考:你认为电影以《我心永恒》作为主题曲,取得了什么效果?

五、写作影视评论

1.学生迅速回顾整个电影的内容。

2.写评论。

出示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招贴画,然后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或者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角度,如电影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故事内容、音乐运用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学生所选择的话题不要太大。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主题曲《我心永恒》。学生写完,教师指名部分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评论。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指出其中的优劣。注意多肯定其优点。

3.评选两到三篇优秀评论文,以激发学生兴趣。

篇6:《泰坦尼克号》感想

十五年前,那时只有8岁,不懂什么是爱,根本没接触到这部享誉电影界的佳作,十五年后的我是一个正值花季的女生,带着自己涉世未深的经历和所谓的爱情观来看这部再次轰动的电影,说真的感触颇多的。

其实在生死的那一瞬间为自己所爱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那是可贵的,但是我想说,最神圣和伟大的是那些掌船的人,因为最有机会逃生的是他们,但是他们仍然放弃这个机会,在危急的时候还能很镇定的去指挥船上的游客用救生艇逃生。说真的如果是我的话,我真的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能有这种勇气,毕竟船上的游客并不是他们的亲人或所爱的人,只是与自己素未平生的,但是他们有勇气的去履行他们的职责,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仍然肩负起他们的职责。这种爱与牺牲,难道不可以与杰克和萝丝的爱情媲美吗?

我相信无论是在此次船难幸存还是遇难的人们应该都无法忘却那唯美的音乐,在甲板上那群演奏家就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为自己演奏生命的舞曲,是的,就算结果如何,我们仍要微笑的享受生命音乐的洗礼。其实那些在演奏的无名演奏家、船长、安德鲁先生等,都是我认为大爱的人,比起杰克和萝丝的爱情故事是否更能牵动你心中的涟漪呢?

杰克与萝丝的爱情故事是这部戏的主轴。很佩服萝丝那份追逐爱情的勇气,那些身份、地位在爱情面前似乎都变得很卑微,有的只是爱杰克的心去战胜世俗的一切。曾记得,有几次为了杰克,萝丝险些丧失生命,但她仍义无反顾的,仅为了自己的那份在别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所谓的爱情;杰克,虽身为底层人,但是他却又最求爱情的无畏,只要她是我深爱的人,就算失去生命,那也是最灿烂的时刻......也许,这部戏给现在的男女的爱情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力,我们所认为的“高、富、帅”或则“白、净、美”在杰克也萝丝面前只会成为可笑的条件,那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爱情,我们缺少的只是最其真爱的勇气,抛开所有的物质条件,只最求心底最纯真的感情,我们抚心自问,能否做到呢?

篇7:泰坦尼克号影评

那些让我们震撼的----伟大的爱情、巨大的信念、人性的丑恶

《泰坦尼克号》讲述的那伟大的爱情,表现出巨大的信念,还有对人性多方面的展现,相信震撼了很多人。是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电影。

她是一名贵族淑女,她与母亲和自己声名显赫的未婚夫登上了头等舱。他是一名流浪画家,他靠赌博幸运地挤进了三等舱。他们在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豪华的游轮上邂逅了。她厌倦了上流社会的势利、空虚,向他吐露心中郁闷:"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就象已经活了一辈子似的。无数的宴会、舞会、游艇赛、马球赛,能接触到的都是思想狭隘、有口无心的人。我感觉就象站在悬崖边,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他告诉她:“抓住每一天”,也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快快乐乐地活每一天,不为虚荣压抑自己的本性,不让礼教束缚自己的梦想,他让她的脸重新拾回了久违的微笑,于是她决定放弃一切荣华安逸的生活永远跟随他。尽管游轮遇上了冰山,他们的生命遇到危险,他们还是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罗斯选择无条件的相信杰克是清白的,并且在游轮开始下沉时,不顾一切的救出被困的杰克;杰克骗罗斯上救生艇,带罗斯冲出铁门。这一切都令我们震撼,他们的爱情是单纯的,温情的,不掺杂任何的杂质。杰克和罗斯跳进海里,他为他们找到了一块救生板——漂浮的门板。但是门板只能承

受一个人的重量。他没有选择,就把门板给了罗斯,深夜墨黑的海水慢慢吞噬他们的求生希望,但是吞噬不了爱情的力量。当罗斯醒来,发现身旁泡在海水里的杰克早已离自己而去,当杰克慢慢沉入海底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她的痛苦,黑暗绝望中的痛苦。但她想起她对杰克的承诺,她跳下的门板,用尽力气吹哨子,那一刻的表情,写满了爱情的坚定。在灾难面前,他们伟大的爱情让我们震撼。

当然,除了爱情,影片中展现的信念和人性善恶的反差也令我们震撼。

影片中有这样的瞬间:场面一:船体开始下沉之际,乘客惊慌失措,小乐队奉船长之命来到甲板上,平静地演奏起轻松的音乐。场面二:面对争相逃命的人们,一位乐手认为此刻的演奏没有作用,反正没人会听.首席小提琴手却说:"他们在吃饭时也是没有听的呀!"于是,他们又继续演奏下去。

场面三:船即将沉没,首席琴手宣布演奏结束,乐手们握手致意,互道珍重后散去.只见首席琴手不顾甲板的混乱,一个人重新操琴演奏.听到琴声,已经走开的乐手们又一个个返回,围绕在首席身边,开始最后一轮演奏。

场面四:生离死别的时刻到了,首席琴手放下琴弓,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同伴说:"能在今晚同诸位一起合作,是我终生的荣幸......"

这几位乐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信念,什么是责任。在灾难来临

之际,即使没人欣赏他们的曲子,但因为是船长的交代,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所以他们一直坚持演奏下去。还有那些乘务人员,灾难来临,他们积极组织乘客穿上救生衣到甲板上,主张让妇孺先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维持秩序的乘务人员在不得不开枪打死两名扰乱秩序的乘客之后开枪自杀。维持秩序是他的责任,为了责任他触犯了法律,因为触犯法律,他有选择了自杀。船乐手上的几名乐手和那名乘务人员用生命为我们诠释了责任,让我们见识到他们的伟大,他们震撼了我们。

影片中有多处人性丑恶的描写,讽刺了一部分人,尤其是所谓的贵族们心灵的丑恶。富人看不起穷人,在灾难来临时,人人都自私地想登上救生艇,富人甚至妄图用钱买到坐上救生艇的机会等。这些都让我们清晰的、深刻的认识人性到丑恶的一面,人性的丑恶震撼了我们。

篇8:泰坦尼克号散文

看泰坦尼克号是时隔七年以后,七年前我便听说过这部电影,一个同学曾说起这部电影,说看到最后想笑,可是我看到最后的时候,想哭,只是我忍住了,这部电影好像是我今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呢。

电影中的女主角其实我还蛮喜欢的,很真实的样子,带着小女孩的可爱,少女时代的她或许也是喜欢着刺激的,向往新鲜生活,所以和男主角有了那样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恋。其实看完这部剧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他们俩是爱情吗?然后转念一想,如果这不算爱情,什么是爱情?

看这部剧之前,我一直是相信一句话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没有人爱你会超过自己。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去死,这样的人到底是少之又少。

所以当看到女主角罗丝在最后关头依旧去救男主角杰克,当看到女主角明明可以自己去逃命,却偏偏要和男主一起去面对危险,还是很感动很感动,虽然看的时候,一直在嘀咕,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亲热,怎么不走啊,你留下来又怎么样。这副着急的样子跟主人公的处变不惊,真是天差地别。

所以说看到最后男主角杰克死了,我很难受,真想哪一次看电影,毫无顾忌地哭一次。女主角活了下来,可是没有他多可惜呀。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过了80多年,女主角白发苍苍,变成老太太的时候,还是忘不了杰克,这样的经历,这样的爱情,一生一世经历过一次,便再也无法忘怀了。虽然我曾想为什么她要再结婚呢,真希望她一辈子就爱杰克一个人,可是我想爱也有很多种,即使她还会爱上别人,可是她也再也没有办法忘记杰克了,这样的感情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完美。

男主角杰克,其实我也很欣赏他,他很可爱,也很成熟,我想每个人的少女时代,都会爱上这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陪他一起疯,一起冒险,一起经历所有所有,尽管最后他们不能在一起。可是他们也一起成长了。可能稍稍让我遗憾的便是,男主角杰克和女主角罗斯的爱情太短太短了,短到像烟花一样,美丽的.只有一瞬间,留下的却是巨大的悲凉。我一直记得,第一次看到男女主人公在船头相拥的那张图片,是在七年前,我一直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那么好看,那么感人,如果知道的话,我一定早就看了。

可是我想那时候看的感觉也一定和现在看的感觉不一样吧。

只是我还记得男主角说的那句话,他说赢得那张船票,遇见她,是他这辈子最美好的事,其实就是这张船票,这段爱情害死了他,可是他不后悔。

人生若能深深地爱过一次,再别离,那么即使是长长的一生,回首的时候也不过短短的一瞬,突然想起席慕容说的这句话了。

所以女主角在最后终于见到了杰克,生的时候不能在一起,死的时候总算可以相见,女主角也算是完成了她的诺言,她好好地活下去了,我想下辈子他们一定可以在一起,虽然我也知道,这不过是电影。

我看过那么多故事,有刻骨铭心的,有爱恨纠缠的,有荡气回肠的,有百转千回的,可是却从未看过这样的故事。他们在船头相拥,他们一起疯,她和他在一起那么幸福。即使全世界都不支持他们在一起,可是他们的心却还在一起。爱可以不管贫富差距,可以不管空间距离,可以超越生死,只要他们还能想到彼此。

篇9:泰坦尼克号影评

爱情是一张票根,凭它我们乘上时光机器,穿过长长短短的岁月,寻找那么一些些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的回忆。爱情也是一张船票,它曾漂荡在大西洋的无垠碧海,沉入海底几万英尺的寂寞深渊。爱情还是一张电影票,它见证了十五年光阴似水,历久弥新,再次击中我们怅然若失的心。有些事,无法启齿,终是冷暖自知,仿佛自己私密于心的那些恋爱琐事,尘封在记忆的底端,却时不时情不自禁,想拿出来回味一番。

1997年的时候,哥哥还没有自杀,王菲还没嫁给李亚鹏,中国人还没听说过苏丹红、毒奶粉和地沟油,我也只是小学三年级,和小伙伴们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打弹珠,跳皮筋,和自以为喜欢的你在学校的梧桐树底下晒“90年代”的老旧阳光。

转瞬到了2012年,传言世界已到末日,金融危机席卷着全球,油价已涨得没了谱,哥哥死了,王菲遁出歌坛了,我也摸爬滚打好些年,被爱情挫败得遍体鳞伤了。只是你呢,我总是和你马上相逢无纸笔,都还没来得及联络感情,便又各自散落在海角天涯,被时间冲散了。

就在这十五年里,《泰坦尼克号》悄悄登陆了影院,不动声色收走了票房18亿,而我也在十五年里看了它七遍,每一遍都心潮澎湃,每一遍都涕泪涟涟,似乎它诉说的不仅仅是那永恒的爱情,也是我十五年的光阴似箭,我自己的爱恨情仇,以及我会偶尔想起、至今不忘的、沉沉不变的你。

到2012年,自真正的“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整整100年。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传说,关于这个爱情故事的真假,早就已经不再重要。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可谓电影史上的奇迹,票房和口碑让人瞠目。当那一曲《我心永恒》唱起,多少人还会记起那个穷小子杰克,在冰凉的海水中紧紧抱着他一生的挚爱,用最后一点温度温暖对方的一幕,湿了眼眶?

说到爱情,最美不过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大抵脱不出一个“永恒”。与时间赛跑,我们永远都只会输,不论你爱得有多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最终不过是历史车轮碾过的一抔黄土、一缕尘埃。《泰坦尼克号》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那穿越时光,永远不变的爱情。当老得不能再老的罗丝爬上船头,将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扔向大海,以纪念她的爱情以及她于海底长眠的爱人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不动容

如今《泰坦尼克号》再次登陆影院,这次,它有了3D的外衣,而我却仍只在意它曾经衣衫褴褛的样子,那才是我爱的你,最真实的你。3D眼镜只会让我在大银幕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求而不得,失去曾经那份简单相依的纯粹与快乐,失去那时候模模糊糊说不清楚的幸福感。我更在意的,是重逢,是相见,和未曾和你再续前缘的伤感。

于是傻傻地问自己,如果这辈子只有一部电影,可供自己反复观看,会是什么?答案还是坚定地给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因为它最商业,最耐看,而是因为它总能击中我心房最脆弱的地方:不论是杰克和罗丝的旷世爱情,还是那帮至死不渝的提琴手,抑或是两两相依于浸水客房小床上的老人。它超然于爱情,止步于永恒,也在我心里大喊出那句一直想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的话:

篇10:泰坦尼克号影评

当现实与梦想相抵触,当欲望与良心走上独木桥,何去何从?处在生与死的边缘,心中的恐惧如滴染的墨迹般渐渐散开。往日里所谓的教养,所谓的正直在这时也许根本就不会被想起。往日里威风做尽的金钱在此时如同废纸一般,被粗鲁的从一个人的手上扔在了空中。平日里贵族的形象此刻不会有任何的体现,展现出来的只有跟常人一般慌乱的动作以及歇斯底里的哭喊。

当海水渐渐漫入船舱的时候,当救生艇不够的时候,他们说,让妇女和小孩先下去。这句话,他们到底是以何种心态说出来的!是不畏惧死亡吗?不,不是的。他们只是忠于自我的职责,他们只是忠于自我的良心。站在船头维持着秩序,当弹头迫于无奈穿过他人的胸膛时,他无奈亦悲伤。于是向众人,向伙伴,向泰坦尼克号敬了一礼,之后远离了现实的混乱与不堪。

眼看着救生艇一艘艘被放入海面,活着的期望离自我越来越远,那些平日里高歌的感情,友情,亲情此时不值一钱。用尽手段来寻求生存的期望,就算龌龊也在所不惜。良心的泯灭让他们为了自我的存活而践踏他人的生命,眼看着濒临死亡的人们却熟视无睹。向上爬,努力的向上爬,不顾一切的向上爬。当一切都变得浑浊时,那颗心似乎也迷失了方向。

在这艘船上,人性的丑恶与不堪一击体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痛斥,我们鄙视,但我们却忘了在痛斥别人的同时来想想自我的所作所为。试问,当你处在那么一个环境下你会怎样做?你是否会高尚的将生的机会留给他人?或是你会不顾一切去救助那些快要被死神带走的人们?我想,答案是沉默的。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至少,大部分都是这样。在危急关头,这种人性的丑态就会毫无掩饰的暴露在阳光之下。我们该为之悲切还是该为之羞愧?也许,答案依旧是沉默的。

感情自古以来就是个不能用言语解释的词。在那艘船上,在泰坦尼克号上,我见证了感情的伟大。那是一种用生命去捍卫的情感,那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

“杰克、杰克。”

撕心裂肺的呼唤,那是怎样的绝望与悲痛。在茫茫大海上,唯一的支持,唯一的期望就在自我身边慢慢逝去。活着是痛苦的,没有爱人温暖如春的怀抱,只有冰冷刺骨的海水荡漾在周围。于是闭上了眼睛,试图陪伴着自我所爱之人一齐去到天国。“答应我,必须要活下去。”然而,就在那一刹那,耳边响起的,是挥之不去最深切的话语。

是的,答应了,所以履行诺言。就算再痛苦,就算再辛苦,感情的诺言,必须不能违背。抓住他的手刻下最深情的吻。放开手,任由此生最爱渐渐沉入海底。她要活下去,无论如何,也要活下去。

信念是一种无止尽的力量,它是动力的源泉,流之不尽。

当所有人都惊恐的拥挤在人群之中时,有那么几个人,淡定的静立原地。手中拉动的琴弦奏出世上最美妙的音符,给这慌乱扰动的空气带来镇定的抚慰。人们闭塞双耳,似乎没人注意到漂浮在空中的旋律。但,尽管如此,他们依旧闭着双眼拉动着琴弦,仿若自我站着的是期盼已久的舞台,面前的,则是慕名前来的观众。

以前听谁说过这么一句话,除了生命,没有什么能够凌驾在理想之上。但我却想说,理想凌驾于生命之上。

篇11:《泰坦尼克号》影评

——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有感

十五年前,《泰坦尼克号》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横扫全球,打造了人尽皆知的不朽神话;十五年后,当我重新去观看这部经典之作,仍然满心激动,一时之间,感慨不已。一部《泰坦尼克号》,充满了对自由的憧憬,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在生死面前对人性的考验。

影片女主人公Rose是一位贵族少女,美丽动人,热爱艺术,对生活充满幻想与激情。然而,生在上层社会的她却不得不穿梭于各种各样的交际场所,与一群虚伪无聊、自以为是的上层人士打交道,她的未婚夫更是一个庸俗的势利小人,对艺术一窍不通,只是一味想用丰富的物质生活把她拴在身边,她的母亲亦是如此。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没有任何自由,她的内心满是忧愁与烦闷,却没有人真正理解她、关心她。而男主人公Jack的出现,则为她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让她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Jack是一个自由画家,四处流浪,用自己的画笔捕捉人性的真善美。他用自己的坦率真诚与积极乐观深深地打动了Rose,在短短几天内,他们便相知相爱。他们一起在船头欣赏高雅的艺术,一起向大海搞恶作剧,一起在三等船舱肆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夕阳西下时,一起站在船头栏杆上放开双臂,沐浴海风,享受从碧海飞上蓝天的感觉。此时此刻,他们是自由而浪漫的,是快乐而幸福的,爱情的结晶源于他们对艺术的共同热爱,更源于他们对自由的共同追求,他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最纯净的爱,是两颗火热的心灵互相碰撞的火花,这种爱深刻、牢固、持久,任何东西都无法将他们分开。这一切都促使这对年轻人勇敢追随自己的心,去做那些与世俗礼教完全不符的事情。

就在Rose决定船靠岸后一起与Jack远走高飞时,一场让世人震惊的灾难开始悄悄上演。“泰坦尼克号”,这艘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梦之船,在它航行的第五个晚上与冰山擦肩而过,即将在两个小时后沉入大海。在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上,Rose第一次放弃了踏上救生艇的机会,去救因被未婚夫诬陷而锁在三等船舱的Jack,此时的三等船舱已经浸满了水,灯光忽明忽暗,几乎看不见人影。然而,对于爱情的执着,促使这个柔弱的贵族女子不顾一切,冲向Jack被锁的地方,最终将Jack顺利救出。他们再一次来到救生艇面前,Rose听从Jack的话踏上了救生艇,在救生艇缓缓下降时,宁肯与Jack同生共死的Rose突然纵身一跃,重新登上了“泰坦尼克号”,再一次放弃了可以生还的机会。为了爱情,为了自己的心,生命在这一刻变得无足轻重,爱情的光辉动人,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泰坦尼克号”沉没了,Jack和Rose在冰冷的海水中苦苦挣扎,最终,Rose在Jack用生命守护的木板上,在遵守自己对于Jack临死前的承诺——“我将永远不会放弃”中,勇敢而坚强地活了下来。为了爱情,她愿意生,也愿意死,Jack亦是如此。人生的悲剧虽然不可避免,但对于爱情的信仰与执着,却使他们对于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

在人生的大喜与大悲、大得与大失之间,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在生与死之间,Jack与Rose身上无疑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性中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与那些踏上救生艇的人,尤其是社会上层人士,形成鲜明对比。那群人或许在前一刻还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此时此刻,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葬身大海。无心的人,可能只会张大嘴巴,吃惊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里默默庆幸自己不用经受如此惨痛;有心的人,或许会充满悲痛与愧疚,恨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拯救自己的亲人朋友;看不透的人,则对于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船沉入海底百思不得其解,从此对于科学技术充满质疑与鄙视,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迷茫与恐惧;而看透的人,则从此认为天道难测,世事风云变幻,曾经的繁华不过是一场梦,到头来一切皆成空,色即是空,茫茫宇宙中,人类不过是一个小小星球上的一粒微尘,一阵风吹过,微尘便随风而逝,不留一丝痕迹,既然如此,所有的努力奋斗不过是徒然而已。或许他们确实对于眼前的灾难无能为力,或许他们比那些死去的人内心要承受更大的煎熬,而我们更不能苛求每个人都能像Jack与Rose那样,为了彼此愿意生、愿意死。然而,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在死亡面前,他们的人性却没能经受得住考验,没有闪现出愿意与亲人同甘共苦的光辉,这多少让人有些寒心。灾难,往往可以成就人性的真善美,也可以揭露人性的假恶丑。

篇12:泰坦尼克号影评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出发驶住美国纽约,开始了它在大西洋上的处女航。码头上人山人海,人们争相目睹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豪华的船。露丝,一位漂亮的贵族小姐与她的母亲及未婚夫、钢铁大王之子卡尔一起登上了头等舱。与此同时,年轻的画家杰克通过与人赌博,幸运地得到了三等舱的船票,他和伙伴飞一般地跑到码头,跳上甲板,登上了泰坦尼克号。

露丝是一个外表遵循规矩,而内心有着强烈的反叛意识的女孩,她早已厌倦了贵族们无聊又虚伪的生活。露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万分无奈,她的内心如波涛一般地汹涌澎湃。

在甲板上,杰克看到了露丝,被她眼睛里深刻地忧伤而深深吸引。

当露丝试图跳人大海时恰巧被杰克发现,经过劝解露丝放弃轻生,却在上船的时候差点掉下去。杰克救了她。两人由此相识。露丝向杰克吐露着心声:“我觉得这一生不外如此,像活了一辈子似的,又像是站在悬崖边上,没人拉我回来,没人关心,甚至无人理会。”

杰克耐心地开导着露丝,带她去三等舱中跳舞,甚至教她如何吐出又远又直的唾沫,在杰克乐观精神的开导下,露丝找回了失去已久的快乐。

露丝的未婚夫卡尔发现了杰克和露丝的来往,他送给露丝一条价值连城的项链“海洋之心”,试图挽回同露丝的爱情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打动露丝的心,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杰克。在卧室中,露丝戴上了“海洋之心”,由杰克画下了那张令她永生难忘的画像。露丝决定上岸后与杰克一起生活,幸福似乎已掌握在两人手中。

然而由于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船身右侧破裂了,尽管它号称“永不沉没”,但是已经没人救得了它了。

杰克拉着露丝跑到船尾,爬上栏杆,直到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人落人海中,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自己则泡在冰冷的海水中。他鼓励着露丝,要她答应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身体却越来越冷,最终缓缓沉人大海……

84年后,救援船救起了的露丝露丝又来到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地方,将“海洋之心”抛人海中,以告杰克的在天之灵……

这就是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讲述的主要爱情故事。《泰坦尼克号》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上演不到二十天,票房就超过了两亿美元,到1998年4月已近十一亿美元。它是美国电影史上迄今为止制作时间最长(五年),制作费用最高(二亿五千万美元),获奥斯卡奖提名最多,获奥斯卡奖项最多,票房最高的影片。、共获11项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辑奖、最佳插曲奖、最佳音乐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视觉效果奖、最佳音响奖、最佳音响编辑奖和最佳服装奖。

泰坦尼克号还是一艘伟大的船。泰坦尼克号全长约269.06米,宽28.19米,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4米,注册吨位46328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船上有891名船员,可以运载2200名以上乘客。

卡梅隆说:“我拍这部电影的目的不单在于表现这艘声名狼藉的船的戏剧性的毁灭,而

且在于展示她的短暂的、灿烂辉煌的一生,捕获泰坦尼克号和她的乘客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美、活力、希望和信心,以及在揭示人类黑暗面的过程中,颂扬人类精神的无限潜力。泰坦尼克号不只是一个警告性的故事——一个关于人类的不幸的神话、寓言和隐喻,它还是一个关于信念、勇气、牺牲和爱情的故事。”《泰坦尼克号》影片以真实的史实加上虚构的爱情故事将泰坦尼号启航不到5天中的爱情、友情和灾难呈现在人们面前,她实现了卡梅隆的创作初衷。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我们要珍惜生命。

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贯穿于影片背后的隐藏线索便是对生命价值的探讨,对生命选择方式的凝思。露丝是一个厌倦了上流社会虚伪生活的没落贵族家的少女,而她内心之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这团火焰从她遇到男主人公,就被点燃。正是这种激情战胜了金钱、地位对人的诱惑与异化,使她回归于到生命源初的纯真与活力,她清楚自己的人生应该如何书写,即便是一生穷困潦倒,哪怕一无所有,只要还有爱的温存和感动,那已是足够。而杰克对生命的度过方式更是显得简单,他说过:“我喜欢早上起来时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会遇到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他。”但能与露丝结识,年轻时拥有一份足以刻骨铭心的爱情,于他已是了无遗憾了。

上一篇:小学英语寓言故事下一篇:影视批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