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快乐的郊游

2024-04-10

中班艺术:快乐的郊游(精选6篇)

篇1:中班艺术:快乐的郊游

中班艺术活动:音乐欣赏“小鸭郊游”

XXX幼儿园

尤卫华

李梦娇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小鸭郊游》形象鲜明,两段音乐变化明显、突出,便于幼儿分辨 通过动物的凶猛与可爱来了解音乐的形象,并用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旋律,初步了解乐曲结构(AB)特点。

2、尝试用语言或富有个性化的动作等形式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语言或富有个性化的动作等形式来表达音乐的情绪。难点:初步了解乐曲结构(AB)特点

活动准备:

1、音乐:小鸭郊游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整体欣赏,感知音乐结构

1、听音乐随意创想动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音乐,讲的是两个不同的动物,请小朋友听一听,会是谁呢?(播放音乐)

师:听完音乐,你认为音乐里讲的是那两个不同的动物呢?说出你的理由。评价语:你听得真仔细、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真好。

2、学一学这两个动物

师:请你用动作来模仿那两个动物吧。评价语:小朋友大胆地把自己认为的两种动物表现出来了,老师喜欢小朋友大方表现,加油!

3、为音乐分段

师:老师把这首音乐画了一个图谱,请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看图谱,想想这首音乐可以分几段呢?(播放音乐,教师指图)师:听完音乐你想把它分几段,为什么?评价语:你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真好。

师:老师想把音乐分成两段,轻松的音乐是一段,低沉的音乐是一段。

二、分段欣赏,理解音乐形象

1、(播放第一段音乐)请小朋友听第一段音乐,这段音乐描写的动物是可爱的还是凶猛的?请用动作表示你认为的可爱的动物。评价语:你的想法真好!你表现的动物真可爱!

2、(播放第二段音乐)请小朋友听第二段音乐,这段音乐描写的动物是可爱的还是凶猛的?请用动作表示你认为的凶猛的动物。

三、故事引领,表现音乐情绪

1、听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并表现音乐情绪。师:今天这段音乐是讲述小鸭郊游的故事,一群可爱的小鸭高高兴兴的出去郊游,一摇一摆的走着,玩的可开心了。突然遇到了大灰狼了,小鸭子真害怕,躲了起来。

提问:(1)小鸭子在郊游的路上遇到了谁?(大灰狼)

评价语:你听得真仔细。

(2)小鸭子会感到怎么样呢?(很害怕)请你们做一做害怕的样子。请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评价语:你的动作真独特,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老师很喜欢。

(3)鸭子要被吃掉要怎么办呢?(躲起来)请你们做一做动作。请做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评价语:你的动作真独特,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老师很喜欢。

2、我们一起听音乐来表演可爱的小鸭子和凶猛的大灰狼吧。仔细听音乐,可爱的小鸭去郊游啦!小鸭很快乐,小朋友做快乐的小鸭。听音乐,谁来了?大灰狼是什么动作?大灰狼走啦,小鸭又可以快乐地郊游了!请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

3、再次表演。

师:刚才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鸭很快乐,大灰狼很凶猛。我们再来一次,这次小朋友要做和刚才不一样的动作。

4、分角色表演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请两位小朋友扮演大灰狼,在表演之前小朋友要听清楚音乐,是可爱的小动物音乐时小鸭子出来了,是凶猛的动物音乐时大灰狼出来了,大灰狼出来了,小鸭子怎么样呢?

幼儿分角色表演。

四、评价引领,快乐结束活动

1、刚才小朋友根据音乐分角色表演了快乐的小鸭和凶猛的大灰狼,小朋友大胆表演,老师真开心。

2、大灰狼太凶猛了,小鸭子在外面很危险,快点回家吧!(听音乐退场)

篇2:中班艺术:快乐的郊游

一、活动目标:

1、运用揉、搓、捏、团圆、压扁等方法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运用简单造型表现人物的快乐心情。

二、活动准备:

1、微笑、大笑、偷笑等不同笑的表情泥人若干;

2、每人一面小镜子;

3、彩泥若干,牙签、塑料工具若干套。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泥人范例

出示泥人范例,请幼儿观察他们的表情。

提问:

1、小泥人们的表情一样吗?

2、他们的笑一样吗?都是什么样的笑?

3、你猜猜他们为什么笑?

教师引导幼儿依据小泥人笑的不同神态进行猜测,鼓励幼儿积极调动已有的经验,结合自己生活中开心的`事来进行联想。

(二)观察笑的表情

1、用小镜子照一照自己笑的表情。

2、看一看别人笑的表情。

提问:

(1)、你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小伙伴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不同的笑哪里不一样?

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大胆表述自己观察所得:微笑的时候:眼睛笑咪咪,嘴角向上翘;大笑的时候:嘴巴张开……

(三)创意制作:快乐小泥人

1、出示材料,请幼儿介绍制作方法。

提问:你想怎样做出小泥人?

教师引导到幼儿调动已有的玩彩泥的经验,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同时让幼儿边动手操作。引导全体幼儿自己动脑想一想怎么能让小泥人站住。

2、教师简单小结基本方法,幼儿自由创作。

教师关注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可以自己创作,可以照镜子捏,可以观察小伙伴捏,可以按照泥人范例捏……

(四)快乐泥人展

1、展示介绍:

提问:

(1)你的泥人为什么笑?

(2)你是用什么方法创作的?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交流表述泥工创作的基本技能。

2、欣赏评价:

提问:

(1)、看看小伙伴的泥人和你的泥人哪里不一样?

(2)、你最喜欢哪个小泥人?为什么?

3、邀请其他班小朋友来参观展览,激发幼儿成就感。

活动延伸:

1、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创作其他表情的泥人。

篇3:中班科学系列游戏:快乐的瓶宝宝

中班幼儿对颜色、数字和形状等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判断,但这些初步的知识与技能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必须在反复的学习、实践和游戏中才能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本游戏,以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瓶子”为线索,设计多种游戏,把幼儿的各种智能体验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做到寓玩于教和寓教于玩。

游戏目标:

1.认识和区别“8”以内数字及红、黄、绿三种颜色。

2.调动各种感官,运用数量、颜色、大小等各种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各游戏环节。

3.通过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同时锻炼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

游戏材料及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质地较硬、透明的饮料瓶若干、红黄绿三色毛线若干、红黄绿三色即时贴若干、扣子、海绵纸、小熊维尼、小青蛙、小猫图片。

制作过程:

1.“瓶宝宝”制作方法:饮料瓶去盖、去包装纸清洗干净后,用彩色毛线截成适合长度若干条,系于瓶口做“瓶宝宝”的头发;再用黑色和白色即时贴剪贴成眼睛贴于“瓶宝宝”上方,再用和毛线相同颜色的即时贴剪成大小合适的数字,做“瓶宝宝”的嘴巴。(如图1)

2.“瓶宝宝小衣服”制作方法:用白色即时贴剪成小上衣形状,然后再用红、黄、绿三种圆形标记贴贴在剪好的即时贴小上衣上。注意粘贴的时候,颜色和圆点的数量要和“瓶宝宝”身上的颜色及数字对应。

3.“瓶宝宝服装店”制作方法:将制作好的“瓶宝宝小衣服”若干分别粘在约40*50公分大小的红黄绿三张海绵纸上,并在每张海绵纸旁粘上小熊、小猫和小青蛙三个小动物,做专柜的服务员,“瓶宝宝服装店”就可以“开张了。(如图2)

4.“瓶宝宝小点心”制作方法:选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小玩具或小纽扣等作为“瓶宝宝”的点心,但游戏时要教育幼儿,“点心”是给“瓶宝宝”吃的,小朋友是不可以吃的。(如图3)

5.“瓶宝宝小帽子”制作方法:饮料瓶的盖子若干,如果有颜色不符的瓶盖,可以用即时贴进行粘贴包装。(如图4)

教学规则:

游戏一:口令游戏

游戏目标:观察“瓶宝宝”,认识和区别“8”以内的数字及红黄绿三种颜色。

游戏规则:

幼儿人手任选一个瓶宝宝,先和小伙伴讨论认识自己的瓶宝宝,观察瓶宝宝们的不同之处(头发的颜色、小嘴变成的数字),然后根据教师的儿歌口令举起相应的瓶子。

儿歌口令:

1.宝宝宝宝真可爱,彩色的头发人人爱,“红”头发宝宝举起来。

2.宝宝宝宝摆姿势,小嘴一撅成数字,数字“5”宝宝举起来。

3.红头发数字“5”举起来。

游戏二:我爱我的“瓶宝宝”

游戏目标:调动幼儿各种感官,运用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游戏环节。

1.给瓶宝宝“穿衣服”游戏规则:

教师出示瓶宝宝服装店,引导幼儿观察每个服装店小衣服数量和颜色的不同,然后以其中一个瓶宝宝第一人称的语言对幼儿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和红头发数字5的颜色一样,点点的数量和我小嘴巴的数字相同的花衣服,你们明白了吗?”然后,边提问边示范游戏规则。

2.喂瓶宝宝“吃点心”游戏规则:

教师出示彩色扣扣点心,边提问边示范讲解瓶宝宝的小嘴巴是数字几,就给它们喂几个扣扣点心。注意:点心的颜色要和瓶宝宝衣服的颜色一样。

3.给瓶宝宝“戴小帽”游戏规则:

教师出示瓶盖,启发幼儿观察瓶盖的颜色和大小,边提问边示范为瓶宝宝选择颜色相同、大小合适的小瓶盖帽子。

游戏三:游戏舞“快乐的瓶宝宝”。

篇4:浅谈班级建设中班主任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班级;语言;艺术

到现在我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了,很多厌学、不守纪律、说谎、打架、不交作业、贪玩、得过且过的学生在我的正确引导下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我们知道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灵魂。没有情感的语言是干枯的。一位哲人说过:充满爱的语言,可以使劝说发出熊熊的烈焰和热。情感是语言表达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只有在语言中充满了情感,才会使语言的感染力成倍地增加。

2008年5月雨季的一个夜晚,我班上一位学生家遭受泥石流的侵袭,家人侥幸逃离。第二天的班会课上,我轻轻走到这位不幸学生的跟前,用手抚摸着他的脑袋。我的眼睛里充满同情和抚慰。全班学生都看着我,眼睛里慢慢有了泪水。这时我说:“同学们,水火无情,人有情,大灾方显大爱。你们的眼泪是从你们的心里流出来的,让我们的眼泪流在一起,让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心连着心。”说完我拉起了家中遭受泥石流侵袭的学生的手,另一只手拉起旁边一位同学的手,慢慢的,全班同学都站起来,手拉起了手。

我们知道真诚是人们情感的钥匙。真情是班主任语言最基本的特色。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不管是对优秀学生的夸奖,还是对后进生的批评,都需要真情。因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是真情,最反感的是虚伪。我们成人如此,那么作为学生的他们更是如此。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语言应该有“鼓励”,应该让学生有所深思。我们可以经常看一看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是怎样讲话的,是如何用语言的。比如:《动物世界》、《自然密码》等节目,听一听主持人是如何把没有人情味的动物说得具有人情味的。我们班主任的语言应该像春雨灌溉学生的心田,而不能像水灾、洪水一样伤害甚至毁灭孩子童真的心灵。

“沉默是金”这是一句格言,因为沉默中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以至沉默的价值只能用金子来衡量。沉默的意思有时是赞许,有时是反对;有时是同情,有时是厌恶;有时是爱,有时是恨;有时沉默表示和解,有时沉默预示着爆发……沉默是有声语言的无声延伸。沉默是一声无声的语言。幽默是语言批评的一种方式,它以笑声代替批评,以诙谐化解尴尬。

幽默首先创造的是一种和谐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被批评者不失面子,又接受了批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我个人就体会到了幽默语言的教育力量,所以在教育中经常运用幽默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有些教师没有体会到幽默的魅力,这种老师认为,怎么可以和学生开玩笑,那不是有失身份吗!所以一天到晚脸上结了霜,板着面孔。学生见了班主任像耗子見了猫,能避开,绝不打招呼,甚至见了面也不打招呼。班主任不在学生就如百鸟争鸣,班主任一到,如雄鹰入林,死气一片。班主任与学生隔着一个季节,不用说和谐,就连师生之间连话都很少谈,更谈不上教育学生了。另外一些教师正好相反,幽默诙谐,严肃与轻松的尺寸把握极准。几句幽默的话,调节了班级气氛,一天的课上得轻松高效。当然,幽默也不是耍贫嘴,更不是油腔滑调。这一点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综上所述,班主任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只要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度”,充分发挥幽默的魅力,那么,相信班主任工作一定可以做得相当出色。

篇5:浅析幼儿中班艺术领域

爸爸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如妈妈那样与幼儿接触频繁,他们的辛苦、他们的付出、他们的爱,往往被孩子们所忽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关注自己的爸爸,我们结合主题渗透了一些关于爸爸的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更加的了解自己的爸爸,萌发喜爱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表现爸爸的脸部特点,尝试人物图片写生。

(2)以画像的方式表达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图片,尝试人物图片写生。

活动难点:

写生时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油画棒、水粉、本班幼儿爸爸的照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绘画五官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照片,观察爸爸的五官

(1)师:“老师让小朋友看一张照片,你们看看照片上是谁?”

(2)师:“小朋友看一看,××的爸爸长什么样子?”

——爸爸的脸是长方形的,而且是大大的,这样爸爸看起来很帅。请××来画一下爸爸的脸型吧!

——我们看看这个爸爸是什么发型。(爸爸的头发短短的,但是很多,又黑又密,教师示范)

——爸爸的眉毛是粗粗的,黑黑的。

——爸爸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爸爸的眼睛是双眼皮的,不过小朋友,爸爸的眼睛可是会变的,当爸爸笑起来时,眼睛会眯成一条线,可是当看到你做错事情时,爸爸会很生气,这时候爸爸的眼睛会瞪得大大的,)

——再看看爸爸的鼻子,好大的鼻子哦!爸爸的鼻子大大的,一回家就闻到妈妈做饭的香味啦!

——爸爸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当你们说爱爸爸时,爸爸都可以听到。你们说什么爸爸的耳朵都可以听到。(为爸爸添画耳朵)

——别忘了画上爸爸平时喜欢穿的衣服。这样你帅帅的爸爸就画好了!

(教师用语言引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头部特征。)

(3)师:“这还有一些爸爸的照片,看这些爸爸与XX的爸爸长得一样吗?”

(4)师:“每个小朋友的爸爸长得都不一样,那小朋友就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吧”。

(教师逐张出示别的幼儿爸爸的照片,让幼儿说说他们的特点,从而明白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2.幼儿作画

(1)观察爸爸的特征,幼儿大胆作画。

师:“小朋友的爸爸长得都不一样,如果你把爸爸画的和别人的爸爸一样,那可就变成双胞胎了。”

师:“画的时候要想一想爸爸的眼睛、鼻子、嘴巴和发型,是什么样的。把爸爸的脸的轮廓画的长一些,把鼻子画的大一点,你帅帅的爸爸就画好了。”

(在幼儿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动笔,并适当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争取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感。)

(2)涂色。

师:“我们还要用水粉给爸爸打扮一下,让爸爸看起来更帅。”

(利用油水分离法,让整个畫面更加丰富、生动。)

3.作品展示

师:“不管你的爸爸画的像还是不像,爸爸都是你的好爸爸。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爸爸的哪个地方最有特点,你和爸爸哪里长得最像。”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位孩子的作品,做出积极肯定的评价,不以简单的像与不像来评价,以保护幼儿绘画的兴趣。)

四、活动评析

爸爸是幼儿熟悉的,但却有不像与妈妈那样亲密无间。本次活动则通过让幼儿先调查了解爸爸的职业及喜好,观察爸爸的照片,了解爸爸的特征,最后动手画爸爸,在不知不觉间拉近爸爸与幼儿的距离,增强父女(父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篇6:中班艺术:快乐的郊游

活动背景:

提线木偶是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提线木偶已成为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提线木偶,可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的教具,结合故事进行表演。木偶所穿衣服,除了在材料上体现废旧利用外,还设计成可穿脱的,木偶可根据故事情节自由更换所需服装。此外,木偶也可投放于区域活动中,给幼儿提供材料,给木偶自制服装,并操纵木偶进行角色表演。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接触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水平制作简单的提线木偶形象,并根据故事情节体验成功制作与表演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小蝌蚪找妈妈”,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看一段精彩的木偶戏,瞧!表演开始啦!

(2)在幼儿观看木偶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提线木偶运作的原理。

(3)向幼儿介绍提线木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线木偶。演员只要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木偶的身体就能动起来。

(4)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表演,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只提线木偶呢?

2.探索提线木偶的制作过程。

(1)第一步:设计图案。

(2)第二步:把控制杆和图案连接起来。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帮助他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制作,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4.让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提线木偶进行角色表演。

孩子们,我们的木偶表演团开始表演了,想参加的小演员们快来表演吧!

活动延伸:

将制作的提线木偶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根据木偶创造性地表演;并可在手工区投放各种废旧材料,如棉花、碎布等,让幼儿尝试制作立体的木偶。

活动反思:

(一)充分体现幼儿年龄特点组织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提线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讨论、琢磨、制作、表演中体验着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卡纸、筷子、毛线等生活材料是孩子们随处可见又感兴趣又易于操作的东西。在幼儿的兴趣点上,鼓励幼儿生成自己想创作的东西,丰富幼儿的内心创作激情。

(二)較好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在幼儿美术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的动力,就会兴致勃勃,专心致志地把自己感受到的、想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否则,没有兴趣就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这次活动中,我除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外,又在整个美术活动过程中注重贯彻兴趣性的原则。即开始部分的导言——观看表演——重点示范——幼儿参与示范——指导——幼儿操作——表演等,都让幼儿在有兴趣的氛围中进行美术活动,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活动愿望,较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三)积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长期以来,传授式的教学几乎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特别是在学习技能、技巧的课上,教师忙于示范,完全成了知识的传授者。其实,孩子也是很好的老师,合作学习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合作中幼儿不仅能够充分体验到平等、民主、友情,也感受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许多经验都是在合作中成长。成成和文文是本次活动中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对,在合作中,成成学到文文的细致、装饰的对称,文文学到成成敢于展示,敢于积极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孩子间的互相合作不光是社会性的发展,更多的是让孩子在最大范围内学到更多。

(四)能够把握好教师示范的尺度

发挥幼儿美术活动的自主性,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在这次活动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运用范例,少出完整范例,少做完整示范,但要突出重点,简介方法,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创作,多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既没框死幼儿的思维,又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是较可取的。从孩子设计的作品成果看也没有雷同的现象。

修改后的教案及修改说明:

活动目标:

1.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了解提线木偶造型的可爱之处及运作原理。

2.尝试制作提线木偶,体验其趣味性。

3.观看课件,运用自制的提线木偶进行表演,体验成功制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提线木偶教具:投影仪、提线木偶视频、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数码相机、教师制作的提线木偶、背景区。

2.制作材料:彩色卡纸、剪刀、回形针、毛线、筷子、双面胶、油画棒。

活动过程:

1.观看提线木偶视频(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先生表演的训猴),感受提线木偶,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看一段精彩的木偶戏,瞧,表演开始啦!

(2)在幼儿观看木偶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提线木偶运作的原理。

(3)向幼儿介绍提线木偶。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提线木偶。演员只要操纵木偶身上的线,木偶的身体就能动起来。

(4)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我们先来看一段有趣的动画。(幼儿看课件)你想表演哪个小动物呢?你想不想也设计一只提线木偶呢?

2.探索提线木偶的制作过程。

(1)第一步:设计图案。(分别画出身体、四条腿。)

(2)第二步:用剪刀按线剪好身体、四条腿。

(3)第三步:用回形针固定关节处,使之可以活动。

(4)第四步:用线把四肢钉在身体相应部位,四肢的另一头用线牵拉着与筷子连接起来。

(修改说明:卡纸的动物造型与操纵杆的简单连接,动物没有关节,表演时显得单板,不灵活。)

3.幼儿自由创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动脑筋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创作的过程中,注意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帮助他选择适合的角色进行制作,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中幼儿表现:沈雨婷用针、线连接好老虎的一条腿,发现动不起来,她看了看,拽了拽,发现原来是线钉得太紧了,她重新钉松一些,腿动了,她开心地笑了。接着用线牵拉四条腿到筷子上,操作起来:“咦,老虎怎么不动呀?”她仔细检查着。季阳拿着木偶过来:“沈雨婷,看!我们的狐狸动了。”沈雨婷说:“季阳,把你的木偶給我看看,好吗?”她对比看了半天,发现自己木偶上的线连接错了,她坐下来又重新连接。重新链接好后,和季阳一起表演起来。)

4.展示幼儿作品,根据故事(或幼儿自编情节)进行角色表演,并照相。运用投影仪,将幼儿表演的木偶戏进行自我评析。

(1)提线木偶做好了,木偶戏开演啦!幼儿根据自己制作的提线木偶分角色表演。(用数码相机给幼儿拍照,并接入电脑)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群特殊的小演员,我们来瞧瞧他们在表演些什么?(请幼儿看自己表演的画面,相互评价,将活动推向高潮)

(修改说明:加强对活动的评价。要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请幼儿以演员的身份到其他班表演。

我们这个提线木偶戏团去给其他班的小朋友表演吧!

活动延伸:

上一篇:让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下一篇: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