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转配送申请表

2024-04-17

药品转配送申请表(精选9篇)

篇1:药品转配送申请表

附件5:

中标药品更换配送企业申请书(格式)

湖南省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

我公司(中标企业名称)生产的药品(见附表),参加湖南省2010年县及县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并中标,我公司申请将在(地区)(原配送企业名称)更换为(新配送企业名称)。

根据《湖南省公立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方案(试行)》的规定,我公司在此保证经我公司授权的药品配送企业承担全部配送服务和质量保证责任。

中标企业(盖章)原配送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变更后配送企业(盖章)

年 月 日

篇2:药品转配送申请表

一、办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45号令);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年8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0号);

3、《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年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令第6号);

4、《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160号)和《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318号)(附件1);

5、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申请范围:

1、云南省非药品批发企业申请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储存、配送业务的确认;

2、药品生产、批发企业申请委托药品批发企业、非药品批发企业(以下简称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以及药品批发企业、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申请接受委托药品储存、配送的确认。

三、申请材料

1、云南省非药品批发企业从事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的,向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申请,填写《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申请书》(见附件2);并按(附件2)申报材料目录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2、药品批发、生产企业委托药品批发企业、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储存、配送药品的,应与被委托储存、配送企业一并向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申请,填写《委托、被委托药品储存、配送业务申请书》(见附件3);并按(附件3)申报材料目录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四、办理程序:

1、申请人提出申请;

2、企业所在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前置服务意见;

3、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并进行现场检查;

4、符合条件通过检查的,向该企业核发确认件;

5、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办人并说明理由。

五、办理时限:30个工作日

六、承办部门: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处

二○一○年六月十日

附件:

1.《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国食药监市[2005] 160号)和《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318号)2.《开展第三方药品物流业务申请书》

篇3:北京药品配送推新规

2 0 0 9年1 2月,备受关注的《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正式浮出水面。此次遴选工作将确定10家大型医药企业作为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并在此之外选择两家企业作为备选配送商。此次入选最终名单的十家配送企业及两家备选配送商的配送范围将覆盖到北京全市的200多家医院、20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据记者调查了解,这一方案与最初方案有很大差别。原方案只确定了北药股份一家企业作为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但这样的决定遭到了其他企业的强烈反对,一度领导机构将范围扩大到了五家,直到最后确定为十家。

在打破了北药股份的垄断地位后,其他入选企业则有望借助此次药品流通改革的机会,加快企业转型、完成兼并重组。

医改新政

2009年1月17日,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联合印发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规定:药品集中采购由批发企业投标改为药品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由生产企业或委托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药品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原则上只允许委托一次。如被委托企业无法向医疗机构直接配送时,经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管理部门批准,可委托其他企业配送。

北京市此次制定的《工作方案》正是基于上述规定,并作为《工作方案》的一项大原则,而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发改委还出台了一个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的意见。北京市药监局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北京的这次药品配送改革即遵循了国家的规定,又结合了本市的实际情况,很多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据了解,此次配送商遴选工作的组织领导单位为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办公室,它们主要负责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的制定,而北京市卫生局、药监局则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遴选工作。而在此之外,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监督小组将对遴选工作进行监督。

“这次遴选工作不只是确定配送商那么简单,北京市还希望用行政的手段来促进医药流通领域的商业整合和规模化,而最终确定的名单完全是根据公司的软硬件条件、覆盖范围、配送能力以及市场地位来确定的,基本上反映了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格局。”一位已经入选的医药企业负责人说。

基于上述原则,2009年12月底,北京市药监局从33家参与申报、并符合参选条件的医药企业中确定了最终的名单。它们是: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北京华鸿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普仁鸿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天星普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嘉事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京卫国康医药有限公司、北京美康永正医药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均在北京注册,并且都达到了“2008年度全年营业收入总额在2亿元(含)以上”的要求,同时也实施了药品安全追溯系统。

严格评定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的此次药品配送商遴选工作采用了打分制的方法(满分100分),而决定企业分值的不是人,而是计算机,即由计算机系统按照客观评定指标体系的分值设定,自动生成企业配送能力综合评定分值。“这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也杜绝了暗中操作的现象。”国药股份一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据介绍,此次评定项目包括了企业的经营规模、仓库面积、纳税数额、执业药师数量、2006年中标品种数量、现代物流能力、配送车辆、信息化水平等项目。同时,评选企业自2008年1月1日以来留下的不良记录也被作为了企业客观评定的减分项目,对企业进行减分。

“我们对企业规模和仓库面积设定了20分的最高值;对纳税数额和执业药师数量设定了15分的最高值;对2006年中标品种数量和现代物流能力设定了10分的最高值;对配送车辆和信息化水平设定了5分的最高值;而企业的不良记录是一次扣2分。”上述药监局人士介绍说。

事实上,除了在企业客观评定项目的设计上别出心裁外,北京市在遴选医药配送商的过程中也对专家的评选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据介绍,此次药品配送商遴选,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从集中采购专家库随机抽取了45家医疗机构的管理专家,并在评选开始前的24小时内通知其参加评选。

“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有的是三级医院的,有的是二级医院的,也有基层医院的。具体的每级医院的数量是按照2008年各级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金额比例来定的。”药监局上述人士表示。而对于设定两名备选配送商的初衷,该人士强调“一旦中选配送商不能保障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需求、被取消配送资格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备选配送商就可以增补进来参与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

尽管配送商的最终名单已经确定,但他们也并非高枕无忧。据了解,今后,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办公室将对集中采购药品的配送情况开展严格的监督检查,对配送不及时、不严格履行购销合同或违法经营的配送商,将在报请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批准后,取消其药品配送资格。

缩水委托配送

在此次北京市遴选医药配送商的过程中,与配送商最终名单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工作方案》中对委托配送的规定。

根据多部委联合下发的《意见》规定,中标的生产企业负责全省(区、市)的配送,中标企业可以自行配送,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医药经营企业进行配送,如果本地区尚无具有现代物流能力的医药经营企业,可以委托其INDUSTRY行业他大型医药经营企业配送。原则上每种药品只允许委托一次,但在一个地区可以委托多家进行配送。如果被委托企业完成不了配送任务,需要再委托另一家医药企业配送的,应当由中标企业提出申请,经省(区、市)医药采购领导小组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但不得提高中标药品的采购价格。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按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定执行。

鉴于此,北京市的委托配送方案也做出了适当的修改。“在只许委托一次的基础上,我们要求每个药品最多不能超过三家配送商,生产企业也包括在内;医药企业的经销商可以为该企业的药品进行配送,但他们不得配送其他企业的药品;对基层医疗机构配送确有困难的企业,也可以向领导机构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以在区县范围内选择一家医药企业按照一票制的方式协助配送。”上述药监局人士说。

按照这样的规定,配送企业绝对不能擅自外包,否则就会被取消资格。而换句话说,那些原本处于医药流通渠道最末端,从事分销活动的二、三级中小配送商将被彻底排除在北京市的药品配送外。

“即便那些入选的配送商,他们也是有压力的。因为实现全面覆盖仅靠自己的网络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收购一些中小流通企业,这样不仅能保证企业的网络覆盖,而且也提高了行业集中度。事实上,方案制定者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来制定方案的。”上述医药企业负责人说。

S chneider's F ailure in China

March 2 2,2 0 1 0,the reporter called the reception desk of Schneider Consulting Company(Shanghai)and was told the consulting company has b een closed 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s not c le ar.Af t e r t h e f u rt h e r confirmation,the reporter w as inf o rm ed S c hn eid e r Consulting Company founded in 2005 has declared to be closed and the former site o f the company has b een Schneider Logistics Company(Shanghai).

An insider told the reporter that the company hadbegun to handle the closure procedures from June or July last year,and was clos ed down at the end of last year.He made no s ecret of his c o n c e r n s a b o u t t h e company's prospects.

I n f a c t,c o n s u lt in g,shipping and logistics were the three major b usinesses th e co mp a ny d ete rmin ed a b o u t t w o y e a r s a g o.H ow ever,up to no w,no t o n ly w a s the c o n s u lting company closed down,but the shipping company has not seen any improvement s ince its fo u nd atio n,and similar incid ents have occurred in succession.

Y amato landed in S hang hai

Y a m a t o H o l d i n g s Limited,the second oldest t r u c k i n g c o m p a n y a n d founded in 1919,is a company listed on Tokyo Stock Exchange and owns Yamato Logistics Limited,Yamato Transport Limited,etc.

Similar to a numb er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giants,w h e n Y a m a t o e n t e r e d China’s market,it chose to estab lish joint ventures with local logistics companies as a convenient access channel.Before the fou ndation of Yamato in China,by acquiring Shanghai Bus Logistics Company,Yamato Transport had made a prelayout in China.March 16,2 0 1 0,Y a m a t o(C h i n a)Transport Limited began its operations in Shanghai.It i s r e p o r t e d t h a t t h e company's total investment in China reached 600 million Yuan,of which Yamato Holdings Limited holds 65%s ha res.Afte r the fo r malo p e r a t io n,t h e c o m p a n y plans to target at commercial d istrib ution lo gis tics mark et.

Beijing R estarted Drug Delivery S y stems

After Beijing restarted the selection of drug distrib u tio n p ro gram,the monopoly position of Beijing P harmaceu tical Gro u p in Beijing has been completely broken.In December 2009,the selection of drug distrib u tio n p ro gram was promulgated in B eijing.The selection process will determine 10 major pharmaceutic al co m p anie s as 2 0 0 9B e i j i n g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a l d i s t r i b u t o r s,a n d,i n addition,it will select two co mp an ies as alter native distrib utors.

After the reselection of drug distributors in Beijing,the selected final list of 10distribution companies and two options for distribution companies will cover more than 2 0 0 hos pitals,more than 2,000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service stations throughout Beijing.

If you have any comments and questions,please contact Winter at:fogh@tom.com

如对本栏目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联系崔冬。电子邮件:fogh@tom.com

篇4:药品转配送申请表

1、推行药品批发配送制的优势

我国从事药品经营的企业或公司比较多,这其中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或者公司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为了能够保证我国的药品经营市场和谐有序的发展,我国开始实施药品批发配置制,效果比较好,不仅保证了药品质量,也使一些不具备药品质量把关资格的企业退出市场。其具体优势如下:

第一,药品经营过程中,使用药品批发配大大降低了进货成本。因为此种方法是集中采购,每次的进货批量都比较大。以某医药公司为例,应用药品批发配送方法,采购成本下降了1.3%,半年就能够增加超过200万的经济效益;第二,可以有效防止重复进货,也可以防止重复设库。因为药品批发配送之后,管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存库资金占用量减少,药品过期问题也得到有效缓解;第三,其他方面的费用也有所降低。比如药品公司或者企业不必频繁的安排人员参加订货会,人员出差费用、商品损耗费用都大大降低,对于规模比较大的医药企业来说,此次昂费用至少就能够节约几十万元;第四,药品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因为药品批发配送,进货口只有一个,对货源单位要求会更加的严格,货源单位自然会尽可能的保证药品质量,此外在进货过程中,质量监督人员首次合作的企业、首次经营的品种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同时药品批发配送与网络连接,有关药品企业能够进行跟踪,尤其是可以对药品分流情况跟踪,防止药品分流期间出现质量问题。

除了上述几点优势外,药品批发配送制的应用,还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即:便于药品资源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尽可能的避免浪费现象的出现。早期我国的药品批发单位基本上都拥有外采权,而这样每个批发单位都要建立一个检验室,以便对药品进行检验,这样不仅对浪费药品与检验室资源,同时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检验数据。但是药品批发配送之后,需要集中进行采购,一个检验室即可。药品经营单位也没有必要构建一个库存量比较大的仓库,库存量减少,绝大部分存库都防止在统一的仓库中,统一进行管理,既利于仓储条件的改善,也利于仓储管理的改善。

2、药品批发配送制实施的必要性

2.1有利于转变经营方式、便于药品经营企业扩大再生产。现阶段,我国的药品经营方式相对比较落后,这使得医药企业市场竞争秩序比较混乱,假药产品屡禁不止。药品购销期间存在着违纪行为,这使得很多的规模比较小的医药经营企业负负债经营,效益不高,难以继续维持。但是如果运用药品批发配送制方式,则能够有效的缓解上述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能够将具备集中采购能力的企业看作是中心,进行统一采购,制定标准化的质量要求,标准化的管理方式等,一旦出现问题,核心医药企业需要负绝大部分责任。这样不仅降低了成本,也保证了经营效益。作为核心医药企业,为了保住核心地位,定要细化管理,构建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以便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2.2有利于精简药品批发企业。现阶段,我国药品批发企业数量庞大,尤其是规模比较小的药品批发企业数量所占比重非常大,而这些小型企业基本上都不能进行质量把关。市场上某些药品批发企业正是依靠贩卖假药,任意降低经营成本,或者是依靠偷税漏税来进行经营。这样类型药品批发企业的存在,影响了药品行业威信的树立,对民众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但是运用药品批发配送制之后,医药批发企业需要进行重组或者改组,那些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定要被淘汰,这对净化医药批发行业有着积极的作用。实施药品批發配送制之后,只有哪些拥有质量保管的企业能够留存下来,而这些企业在进行药品批发时,也会受到核心药品批发企业的制约,因此能够保证药品质量。

3、实行药品批发配送制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药品批发配送制拥有很多优势,但是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未能注意到一些问题,这些优势未必能够发挥出来,不仅如此,可能会适得其反,产生一系列的不良的连锁反应。

3.1实行批发配送制的前提是参与企业应以资产为纽带,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强有力的领导机构。这就要求配送制应在同一个法人企业内部实行,或者在不同的法人企业之间进行了企业重组后实行。在一些仅有松散联合关系的企业之间要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是不大可能的,因此不具备实行配送制的先决条件。

3.2要选择一家经营实力强、仓储条件优越、人员素质较高、企业管理比较先进、计算机管理比较成熟、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的医药企业作为承担药品集中采购职能的核心企业。

3.3要把各个单位原有的货源基地和主要进货人员集中到核心批发企业设立统一的进货部门,实行统一进货和管理。否则某些重要品种的货源可能发生问题,与原有进货合同执行的衔接也有一定困难。

3.4要注意维护转为配送制企业的原批发经营单位的既得利益,其原来直接外购药品能够享受到的各种优惠,应尽可能予以保留。核心企业主要应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和进一步降低进货成本来增加效益。

3.5要在对核心企业资金流动规模和质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核定每个配送制单位的资信额度,严格结算纪律。否则,可能形成资金大量沉淀到客户和配送制单位,导致核心企业资金压力过大、调度失灵的后果。

3.6要明确整个配送体系的药品质量责任主要由核心企业承担,在完善整个配送体系质量把关手段的基础上,重点健全核心企业的质量体系,制定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运行程序,确保药品质量时时处处都在受控状态下。

3.7要健全核心企业对配送制企业的发货和售后服务体系,确保配送制企业能够快速提货,快速向客户配送,对售后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合理的解决。3.8小型经营单位习惯于购销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低价药品,并形成了一个相应的客户群。实行配送制后,虽然质量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但是满足习惯使用低价药品的客户需求有较大难度。针对这一问胜,应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满足特殊客户群的需要,不要一味追求品牌,而应适当组织一些虽不太知名、但价格较低、质量仍然能够得到切实保障的货源。

4、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推行药品批发配送制,的确是规范我国药品经营的最有效的方法。虽然现阶段该制度还未大规范应用,但是其应用作用已经显示出来。只是在推行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参与的企业经营实力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等。

篇5:转配送协议

致: 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

1、(写药品中标企业名称)自愿将中标品种委托给(写配送企业名称),并在三月三十一日前,完成所有转配送手续。如不能按时完成,药管中心视为自动放弃,由药管中心自行调整以保证临床供应。

2、(写配送企业名称)根据与(写药品中标企业名称)所达成的协议,在此承诺对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承担(写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包装、生产企业等,或另设附表)配送,严格执行《芜湖市招标采购文件》有关规定,并按照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的要求,在整个采购周期内及时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

3、如药品配送企业和药品中标企业,不能满足医疗机构采购上述药品的组织供应、配送等相关服务需求,愿意按照芜湖市集中采购药品供货合同及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配送企业和药品中标企业的权利义务关系,与招标人无关。承诺期限为: 年 月 日至本次药品集中采购期限届满。药品购销合同规定的采购期限如延期,本承诺期限自动相应顺延。

特此承诺。

药品中标企业盖章: 配送企业盖章: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

或授权代表签字: 或授权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日 期: 年 月 日 日 期: 年 月 日 注:此协议书一式三份

篇6:药品配送协议

配送协议

甲方:莱州十三分店

乙方:莱州

为确保药品供应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配送协议:

一、乙方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甲方所需的药品进行配送。

二、乙方将药品配送给甲方时,应当向甲方提供与药品相关所需要的资料,甲方应当向乙方提供自己经营、使用单位资质的证明资料。

三、甲方根据自己经营和使用的需求情况可以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乙方提出供货要求。

四、乙方应按甲方的供货要求将所需药品及时直接配送到甲方,在配送药品时甲方应当附上随货清单,清单上应标明药品名称、生产厂商、批号、数量、有效期、价格等内容。乙方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所配送的药品进行配送。

五、乙方提供的药品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包装等应当规范并符合运输要求,整件药品应符合格证,配送进口药品及生物制品时应当附上相关证明文件及资料,储运冷藏药品时需冷链运输,确保药品质量。甲方对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包装破损、进口药品及生物制品缺少相关证明资料的、未按冷链运输的药品可以拒收。

六、乙方应对所配送的药品质量负责,因药品质量原因,乙方应同意甲方退货,并承担相应的质量责任,但因甲方未按规定条件储运而导致的质量问题,乙方不负责任。非因质量问题,甲方不得随意退货,如若退货所形成的费用由甲方负担,但所配送药品非甲方所订购的除外。

七、配送药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付款方式等项目有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八、乙方应保证药品品种的供应,以满足甲方使用需要。对于甲方提出供货要求,乙方应在最快的时限内将药品配送到甲方。

甲方:莱州十三分店

乙方:

篇7:药品配送协议

甲方(医疗机构名称):嘉禾益民医院

乙方(配送单位名称):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联合优势,加强和完善医院药品管理,减少药品采购的中间环节,实现药品集中管理统一配送。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本着“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原则,甲方决定将 嘉禾益民医院 月计划药品配送交予乙方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特订立本协议。

一、配送主体、性质

甲方确定乙方为其月计划药品配送商。乙方承诺提供全面完善的配送服务。

二、配送范围

乙方配送范围为药品(毒麻品种、精神类品种、需冷藏配送品种及中药材除外),乙方为甲方的主配货商。具体品种目录由甲乙双方拟定,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须经甲乙双方同意。如遇招投标与临床用药需要,需增加新品种,双方则根据广东省药品中标目录再行确定配送品种(中标生产企业因停产、断货等客观原因不能及时供货,双方可协商调换生产企业),经甲乙双方签字确认后方可执行。

三、配送价格与货款结算

1、甲方使用的药品一律按广东省统一招标挂网中标价(个别品种因市场原因,采购价与招标价倒挂时,由双方协商解决)配送,非招标药品执行正规批发价配送。

2、甲方收到乙方当月配送的药品应及时入库,(按照物价部门核准的最新中标零售价或国家规定的最新价格执行)执行标准:广东省物价局,国家发改委,企业自主定价。当月15日前付清上月货款。

3、乙方协助甲方协调原有新特药品种退货或者退回临床费用。

四、权利与义务

1、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在收货时对药品的品名、数量、批号、剂型、规格、厂家、包装等情况进行核对,并在收货单上盖章、签字确认,作为对帐依据。甲方接收药品时,对不符合合同要求和质量要求的,甲方有权拒绝签收,乙方应及时更换被拒绝药品,不得影响甲方使用;

(2)、甲方出现滞销三个月的仓储药品,应及时将滞销品种目录统计交予乙方,乙方接收后应尽快退换;

(3)、对于距失效期为半年内的药品甲方有权拒绝收货,但不包括甲方要求乙方备货应急、紧缺品种的库存;

(4)、自甲方下发药品采购计划至乙方之日起,五天内乙方未完成配送的品种、属于甲方应急用药,甲方与乙方书面形式共同确认后,可另择渠道采购。(应急用药甲方采购,乙方与供应商结算)

(5)甲方成立药品质量监督小组,主要针对乙方产品质量,品名规格更换,以及在合作过程中链接沟通协调等。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药品质量:乙方供应的药品质量应符合药典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如因质量问题引起责任纠纷由乙方承担,甲方须提供相关证据协助乙方向生产厂家追偿。药品如在使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负责给予调换或退货;若因乙方药品质量问题引起纠纷或赔偿及其他法律责任,乙方负责赔偿并承担。(以广东省专业检测机构认证结果为准)

(2)药品供应:甲方每月(周)提供配送计划并及时通知乙方,乙方须于五日内及时配送。

(3)药品退换:对近效期、破损药品,经乙方核对确认后负责及时调换,药品滞销超过三个月者,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尽快销售或退换,如因甲方未能及时通知而造成滞销失效等经济损失由甲方承担。但经甲方通知后,乙方原因延迟退货户、更换造成滞销失效的,由乙方自行承担该后果。

(4)药品退货:不合格、药监部门规定不允许销售的药品等,甲方如数退货,乙方不得拒绝,否则,造成的所有损失由乙方承担。

(5)甲方使用的新特药品种如出现生产厂家或其产品代理恶意不给乙方而导致该产品无法供应时,甲乙双方协商确定后,可替换同品名不同厂家的中标产品。

五、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和协议终止

(一)、乙方违约责任

1、乙方应按规定的时间供应药品,如延误供药或不能供药,应将延误说明书面通知甲方。甲方收到不能履行的书面通知后,确定是否延期交货以及是否加收延误期违约金。若确认为违约,违约金按违约额的 20 %计算。若大批药品配送不到位,对临床病人治疗造成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或其他责任由乙方负责承担(或停止合作)。

2、若乙方所供药品出现质量问题,一经发现,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相关质量结论后,甲方有权解除合同,并退回乙方所供药品,造成甲方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3、若乙方在供应药品过程中,出现三次以上的延期供药或无法供应情况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合同解除时,乙方为甲方备货库存的所有药品,甲方选择有需求品种,按原约协商价格结算,近效期药品作退货处理。

4、下列情况不构成违约:

(1)、若甲方不按约定时间付款而导致乙方不能支付生产厂家或其他医药公司货款,从而导致乙方不能在规定的时间供药;

(2)、生产厂家停止生产的品种,由于停产而不能供货,乙方需及时通知甲方;(3)、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甲乙双方无法控制、不可预见的事件,包括战争、严重水灾、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但不包括故意违约或疏忽。乙方因不可抗力导致协议实施延误或不能履行协议义务的,不承担赔偿或终止协议的责任。在不可抗力发生后,甲乙双方应立即将不可抗力事件的情况通知对方,各方应尽可能寻求合理方案履行不受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二)甲方违约责任:

1、甲方承诺乙方交付药品后按本协议第四条款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逾期按当期欠款金额 20 %支付违约金,并依法赔偿乙方的经济损失。

2、在合同期内,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甲方应急用药除外)从乙方以外的第三方采购相同品种对乙方品种冲货窜销,否则甲方按冲货窜销品种实际数量的销售金额(按医院零售价计算)的两倍赔偿给乙方。甲方如向其他企业采购,需经乙方同意。

(三)争议解决:甲乙双方应严格执行本协议,任何一方不得违反本协议规定,否则视为违约,违约方应赔偿对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因本协议引起的纠纷,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或向广州市有管辖权法院提起诉讼。

(四)协议终止

1、出现下列情形,本协议终止:(1)合同期限届满,不再续约;(2)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合同;(3)出现不可抗力的情形;

(4)三个月试用期内一方决定不再合作;(5)其他法律规定的终止情形。

六,试用期限

本着“公平合理、互利共赢”的原则,现进行试用合作模式,从签订之日起试用合作期为三个月,甲乙双方相互选择,试用期满后双方无异议重新签定正式协议。

七、文本份数及合同生效

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甲方(医疗机构名称):广州嘉禾益民医院

乙方代表签字:

日期:

乙方(配送单位名称):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签字: 日期:

补 充 协 议

甲方(医疗机构名称):嘉禾益民医院

乙方(配送单位名称):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此补充协议为甲乙双方签订的药品配送协议的补充:

一、甲乙双方相互监督,把药品的年销售总量控制在 左右(不得低于,不得超过)。

二、1、甲方收到乙方当月配送的药品应及时入库,次月支付医院上月药品销售金额的40%作为货款,乙方并提供结算金额的相等发票。

2、甲方原有药库、药房的库存通过盘点确认零售金额,甲方在销售过程中收回,后库存属乙方所有。

3、协议终止时,乙方为甲方备货库存的所有药品,甲方有选择需求品种,按零售金额一次性给予乙方40%结算,近效期药品可作退货处理。

4、乙方不得通过任何形式,向甲方工作人员(临床医生除外)以任何形式直接间接给予好处。

5、科室退回药品:乙方按照退回药品的零售金额20%做为回购药品的费用支付给甲方。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篇8:北京药品配送的多方博弈

这部被业内称作“来之不易”的《纲要》虽几易其稿, 但对于解决由药品流通环节造成的药价虚高的问题从一开始便目标清晰、态度明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在接受记者时表示, 随着医药流通领域改革的逐渐深入, 医药商业企业的经营思路必须转变, 赚取经销差的利润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而一直扮演批发商角色的医药企业应该向药品生产企业的代理商转变, 进而通过收取药品配送服务费来赚取佣金。

同时, 《纲要》也从“行业结构调整、完善药品流通体系”的角度厘定了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方向, 即2015年前, 全国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 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85%以上, 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70%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二。

采访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纲要》“意义重大, 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 但对其出台后的“效力”表示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以北京市为例, 由于其特殊的行政地位, 以及一年接近300亿人民币的配送规模, 北京市的药品配送改革虽历经多年, 但轮番上演的政策“推倒重来”的事件仍让人感觉雾里看花。

地方利益“画地为牢”

2009年12月3日, 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领导机构发布了《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遴选工作方案》, 该方案给出了一个“10+2”的模式, 即确定遴选10家大型现代化经营企业作为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商, 并选择2家企业作为备选配送商。上述领导机构对配送商提出了六项硬性指标:配送企业必须是注册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法人企业, 具有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参与遴选企业2008年度全年营业收入总额在2亿元 (含) 以上, 仓库建筑面积在1500平米 (含) 以上, 实施了药品安全追溯系统等。而工作方案里榜上有名的这10家企业分别是国药股份、国药控股北京公司、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北京华鸿医药有限公司、北京普仁鸿医药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天星普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嘉事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京卫国康医药有限公司和北京美康永正医药有限公司。

该方案一出,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近年已挤进行业“十强”的民营药品配送商九州通医药集团并不在“10+2”之列。该公司副总经理牛正乾认为, “该方案直接将中小企业排除在外了。”根据规定, 配送商的遴选周期原则上与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周期相同, 因此按照之前北京为期两年的招标周期, 未在名单之内的企业将在两年内“无事可做”。当时北京市有超过3 0 0家药品配送商, 而能入围的企业比例还不到4%。该方案几乎在一夜之间让数以百计的药品配送商没了生存空间, 而反对的阻力从一开始便超出了政策拟定者的想象。

一时间, 包括九州通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开始同北京市政府进行“理论”。从北京市出台的“10+2”模式来看, 北京市本埠的大企业基本已经囊括在内, 这难免给九州通这样的外埠企业带来诸多的“理论”空间。而据知情人士透露, 北京市最初出于便于监管、维系本地企业与当地政府良好关系、提高行业集中度等方面的考虑, 甚至提出过只选择北药股份一家的方案, 但遭到了国药控股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强烈反对, 并致使方案成功“扩容”。可以说, 在此方案酝酿初期, 以九州通医药为代表的外埠企业、中小企业与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并不顺畅。

也正是由于该方案在酝酿初期便存有瑕疵, 这也使有关部门在出台方案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即“10+2”的模式根本无法覆盖北京所有的地区, 而这一点成为九州通等企业今后成功“翻盘”的重要抓手。“有关部门忽略了企业的具体运作问题。虽然大企业的网点多, 仓库面积大, 配送优势明显, 但他们的网络结构并不平衡。大企业的网络主要集中在城区, 他们覆盖不了偏远地区, 而对偏远地区的覆盖正是一些小企业的优势。即使北京最大的医药企业都到不了怀柔、密云等一些偏远乡村, 而这些地区正是九州通的优势。”牛正乾告诉记者。据了解, 目前北京市共拥有200多家大医院、2000多家社区卫生院以及2000多家乡村医疗点。

或许是反对声音过于强烈, 出于“维稳”的考虑, 抑或是政策中确有欠考虑之处, 不仅原定的公布名单时间一推再推, 而且上述政策从一开始就被束之高阁。直到2010年9月初, 北京市发布了“关于200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中标成交企业委托配送商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要求, 《公开招标目录二》中同企业同药品名称下的品种, 投标人按照规定的剂型分类原则按剂型选择3家配送商;其他目录内品种, 可按产品名称下规格选择3家配送商。有媒体随后报道称, 北京市247家商业企业享有配送权, 而决定配送权的则是药品生产企业。

“大鱼吃小鱼”

在北京市政府将配送权的决定权交由药品生产企业后, 新一轮的博弈便在医药生产企业与医药配送企业、大型配送企业与中小型配送企业之间展开。

按照现行《北京市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方案》的规定, 公开招标的同一企业的同一药品品种原则上选择三家配送商;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确有困难的, 配送企业可按区县范围选择一家药品经营企业按照一票制方式协助配送。

按照规定, 参与北京药品招标的中标成交的投标人需在2010年9月1日10∶00~9月7日16∶00, 按照委托原则选择要委托的配送商。由于手握配送企业的最终命运, 药品生产企业INDUSTRY行业

往往不到最后一刻不会轻易划定药品配送商的名单。因此, 如果配送企业无法满足前者的要求, 或者无法与前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配送企业也将失去最后的药品配送资格。

无疑在这场博弈中, 医药生产企业的主动权远远大过配送商。某医药生产企业营销副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种方案我们是欢迎的。但具体哪家企业能拿到配送权, 我们会认真权衡, 主要看他们的实力, 网络布局、结构, 响应速度等等。”

而绝大多数配送商则认为, 此方案使原本就话语权弱小的他们更加被动。事实上, 在近几年的“医改”进程中, 同处于供应链上游的药品制造商相比, 作为药品分销商的医药商业企业 (配送企业) 的利润空间已经相当微薄, 很多企业的毛利只有5%~6%, 而纯利率甚至连1%不到。

同样的博弈还发生在大型医药配送企业同中小型医药配送企业之间。由于大企业无法实现配送网络的全面覆盖, 而为了尽快的扩充网络以满足医药制造企业的配送需求, 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收购在远郊区县拥有网络资源的中小企业成为这些大企业最好的选择。

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物流总监蔺伟告诉记者, “现在北京地区的医药配送企业已经远远少于300家了, 而且能够覆盖2甲医院以上的配送企业估计只剩下20来家, 基本上实现了政府部门的期待。”事实上过去一年来, 政府部门通过阶段性政策信号释放, 大的医药配送企业收购小的配送企业的局面已经出现, 一些小的配送企业也逐渐接受了这种现实, 也在自觉不自觉中向大型配送企业的区县一级配送商转变。而这种改变也导致中小配送企业经营模式的改变。在被大企业收购后, 这些所谓的“区县一级配送商”们收取的仅仅是配送服务费, 从而结束了收取分销差价的历史。

进城便利之争

今年3月, 北京市运输管理局 (以下简称“运管局”) 出台新规:北京城市中心区 (五环以内) 物流统一配送首先从药品运输作为试点, 其中, 试点主要面向为药品集中采购的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销、储存等运输需求单位, 确保药品集中采购主渠道的药品配送需求。

此次规定的药品配送车包括厢式货车和封闭货车两种, 车辆将按照即将实施的《城市中心区货运汽车营运技术要求》, 车身处粘贴统一的药品配送标志、标识。截止目前, 北京地区已有8家药品配送企业、119辆专业配送车辆开始按照此规定运营。这意味着上述8家药品配送企业的119辆专业配送车辆将在五环内获得通行便利。

长期以来, 北京市货运车辆“进城难”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根据北京市之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的规定, 本市城市中心区的货运车辆实行夜运为主、昼运为辅的方式。本市对在城市中心区内从事昼运的货运车辆实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择优配置, 并逐步实施。除持有通行证的货运车辆外, 其他货运车辆在6∶00~24∶00时段不得进入五环以内道路行驶。这一规定使本就困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加复杂。但运管局的此次新规则为事关人民生活的药品配送进城问题打开了“绿色通道”。

但是, 这8家试点企业的入围却再次引发争论。这8家企业正是来自上述“10+2”模式, 仍未考虑到绝大多数未入围企业的利益。按照有关部门的解释, 这8家企业几乎占到了北京地区药品配送额的80%以上, 且网络优势主要集中在主城区, “进城”矛盾比较突出。而该新规无论从鼓励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角度、还是从企业网络覆盖特点的角度来看, 有关部门给予这8家企业进城通行便利是无可厚非的。

蔺伟向记者证实, “在制定此规定前, 运管局曾征求过企业的意见。”蔺伟所在的北京科园信海医药正是这8家入围企业之一, 他认为, “虽然这个规定没有太多突破运管方面的条条框框, 但规定所释放出来的一定的行政豁免权还是方便运管部门听取企业的声音, 也便于他们进行监管, 对解决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还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篇9:药品配送企业变更流程

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网上变更药品

配送企业操作流程

一、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维护并提交变更申请

进入“山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在左边树形目录,点击“药品信息管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采购目录变更管理”,如下图:

上图中右边列表只显示正在编辑尚未提交审核的目录。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采购目录变更管理”界面中,点击“新增变更配送目录”,如下图:

系统会显示其新建药品信息窗口,如下图:

在上面窗口中,显示的均为已发生交易后的正常状态的目录,变更次数达到3次及正在进行变更审核的目录不在显示,可以通过药品通用名或者拼音进行查询,选择相应目录后点击“添加到变更配送申请”,如下图:

点击“配送选择”列中相应行中的“选择新配送”,如下图:

系统会自动将该产品在本地区有配送授权的企业显示出来,选择需要的配送企业,点击“选择”,如下图:

这时新配送企业选择完成,然后在后面“录入变更配送原因”输入框中输入变更的原因,原因不能为空,如下图:

录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变更记录的维护(注意:保存时可以不用选择前面的复选框,系统会自动将当前页面录入的变更原因保存)。

完成目录变更配送申请的维护后,由相关人员审核后选择需要提交的目录,如下图:

提交后默认不再显示,经过市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采购目录会自动变更为新配送企业进行配送。需要查询目前审核情况可以通过定制查询中的审核状态条件进行查询,及时了解审核情况,根据审核结果做出响应及处理。

二、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

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药品信息管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采购目录变更管理”功能中默认显示待处理的目录变更申请(即处于“提交”状态的目录),如下图:

符合条件通过审核的目录,选中目录前的复选框并点击“审核通过”即可,审核意见一栏可以不用填写,默认内容为“审核通过”,记录状态为“市级审核”,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的目录会自动变更医疗机构采购目录,由新配送企业替代原配送企业进行配送。

上一篇:情理法和法理情在基层管理中的运用效果下一篇:《编童话故事》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