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2024-04-15

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共13篇)

篇1: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在前段时间里,老师们给我们全班同学布置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于是,我便走进白云山,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美丽。

一进入白云山的大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我顿时领悟:啊!原来这是芬芳扑鼻的花香啊!我接着走进去,看到了一番热闹的景象:一些年轻人在边跑步边带着耳机听歌,还不时从嘴里哼出婉转的歌曲来;一些老人家在边登山边锻炼身体;一些小朋友在玩耍嬉戏,你跑跑我跳跳,无比欢乐。突然,我走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和刚才的热闹做成一番鲜明的对比。平静的湖面、碧蓝的天空、芳香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大自然可真是一个奇妙的画家啊!

我便把旅游完的感受说给同学听,大家便开始进行分工合作。我负责版画设计,小康负责查找关于动植物的资料,小谭负责搜集制作关于白云山的画,小苏负责制作小发明最后,把我们做出的作品进行展示。

通过这一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同学之间一定要齐心协力,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使我懂得要认真观察,仔细做好记录。

篇2: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我独自一人走在山间的小路上,那里每一棵草都亲切地向我打招呼,并炫耀着它们那惹人注目的舞姿。大地母亲穿着一件漂亮的绿衣裳,上面还点缀着一朵朵可爱的小花。小花妹妹见了我,也含情脉脉地向我微笑,仿佛地说:“你看,我多可爱,多漂亮呀!”我也给它们回了一个微笑。瞧!每一朵花儿就如同一个亭亭玉立的礼仪小姐,在列队欢迎我呢!它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花香扑面而来,让我迷醉!让我激动!此时此刻,我总想高歌一曲来表达我的愉快。

欣赏着,欣赏着,忽然下起了小雨。这时,我赶紧走到亭子里去避雨,没想到雨中的景色也如此宜人。小雨“沙沙”,轻轻地漂落在荷叶上,就如珍珠般滚来滚去,纯洁无瑕,晶莹剔透,可爱极了。荷花也是那么的娇美,她完全经不起风雨的打击,母亲般的荷叶立即撑起了绿色大伞,给她美丽的孩子遮风挡雨。荷叶,你是多么的伟大啊!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孩子受苦。我被这情景所感动,我要赞美那默默无闻的母亲,因为她使我们在欢乐中长大。

篇3: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教学中我常常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 我作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 特别是小学教师, 生活条件艰苦, 工作条件更艰苦, 他们任劳任怨, 默默无闻地为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在教学《白杨礼赞》时, 我决定让学生以课文为范文, 写一篇以景寓人, 歌颂老师的习作。下面就简述这一次作文指导课的探究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范文通过对景物特点的描写, 为抒情作铺垫的写作方法;

2.学习范文借景 (茶果树) 抒情 (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 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师:这两节作文课我们要学习《白杨礼赞》的写法, 课文是借白杨树“枝枝叶叶紧靠团结, 总是向上”的特点象征北方广大抗日军民团结一致, 不屈不挠地坚持抗战到底, 从不低头丧气的精神。这种写法就是借树寓人, 也就是常常说的借景抒情。我们现在就要离开教室, 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 有哪一种树也像白杨树那样具有某种特质, 也能象征我们周围的一些人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现在我们还没有离开教室, 做一下假想, 到了山上, 哪些树会最先吸引我们的目光?

生一:松树。

生二:杉树。

生三:枫树。

生四:苦楝树。

师:刚才大家点到的那几种树都有什么特征, 让大

家那么容易发现?

生:又高又大!

师:大家说对了, 上面说到的这几种树都具有高大的特点, 可是我要带大家去观察的都不是以上所说的几种, 而是那种年年为我们带来经济收入的树, 那是什么树大家该明白了吧?

(学生沉思, 轻声地议论。)

众生:茶果树, 肯定是茶果树。

师:没错。今天老师就让大家去观察茶果树, 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观察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 茶果林比较密, 单株也比较矮, 可以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 注意抓住特征观察并做好记录, 回来我们还要组织成文。不过我们有机会走进大自然, 就应尽情享受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东西, 除了观察茶果树, 大家也不要忘了欣赏其他美好的东西。

我和学生们向离学校四百米左右的茶果林出发。到了那里, 学生们欣喜若狂。这是茶果收获的季节也是茶果树开花的时候。学生们有的抬头欣赏树上的花儿, 有的还边看边吮吸花蜜, 有的低头检起落在地上的茶籽, 有的在练林地“滑滑梯”, 有的挂在树枝上荡秋千, 有的哼唱、有的呼唤……看到了学生们离开教室走进大自然如此欢乐, 我也情不自禁地随大家乐起来, 并深有感触地想:以后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 让学生们在欢乐中成长和学习。经过几次的提醒, 学生们才静下来, 开始投入到观察和记录中。用了三十多分钟, 我们离开了茶果林。

回到了教室。学生们从野外带回来了很多各种不知名的花, 还有茶果花, 插在课桌的缝隙里, 夹在课本里、字典里……整个教室像个大花园, 溢满各种花的香。课堂渐渐平静了。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进了大自然, 收获应该不小吧?”

“当然有收获了。”“如果能这样久不久出去一回, 那有多开心呀!”“外面的空气真爽, 人感到特别的放松。”“能放眼看远处, 好像眼睛亮了很多。”这是几个同学的回答。

师:“听同学们的回答, 就知道你们有好多的收获, 看到大自然中美好的东西也很多, 不过我们不能把看到的都写到作文里, 除了作文内容的需要外, 你们可以把其他看到的或想到的作为日记的内容写到日记里。或者有的同学认为有什么感受最深的更加美好的东西, 可以自拟题目, 写成习作交给老师欣赏。”

“老师带领同学们出去重点观察了茶果树, 茶果树有怎样的特质, 老师还要给同学们做些启示。它们不择土地。不论是种在山脚、山腰、或山顶都能顽强地生长着。它们坚韧不拔。不论是狂风暴雨, 都能不屈地顶立着, 也不管是春夏秋冬, 它们都是那样青翠, 永远不败不落。记得我们这里曾下过几次大雪, 别的树种大多枝条被压折枯败, 唯有茶果树, 大雪过后, 抖擞抖擞枝叶, 又抬起枝头, 一片片看去, 更显得绿油油的。它们还有一个令人喜爱的特点, 那就是每年开始收获茶籽的时候, 来年的希望也就接着开始了———那也正是开花的时节, 就好像刚送走一批, 又迎来了新的一批。大家想想, 你们接触到的几个行业的人, 农民、镇里的干部、你们的老师, 你们认为那些具有茶果树的品质?”

生一:“当然是我们的老师。”

众生:“很像我们小学毕业班的老师。”

师:“大家说的都很对, 不论是小学的老师还是初中的老师, 凡是长期在边远山区任教的老师, 他们都有茶果树那样的品质。我们山村的老师无法选择学校, 也就是无法选择工作的地方, 却能够放到哪里就在哪里埋头工作。坚韧不拔的品格, 他们也都具有, 不论刮风下雨, 都要按时到校工作, 因为他们有的是一人一校。他们还要在风雨中接送学生。他们大多数离集市都较远, 生活用品紧缺, 他们的生活是很苦的, 他们都能无怨无悔地工作。他们虽然很平凡, 但是他们的精神是很伟大的, 他们是你们的领路人, 他们是你们最值得爱和歌颂的人。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写法, 借对茶果树的描写和赞颂, 抒发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吧!”

下面摘录一位同学以《茶果树的赞歌》为题写的习作中的一段话:

“我们站在茶果树林里, 放眼望去, 一丛一束的茶果树都不是很高, 也很少有直立的单株, 大多是曲曲折折的往上长, 每一株都旁长出很多的枝干, 每一条粗枝干旁又斜长出很多小枝条, 即使是小小的枝条也是很难折断的, 更不用说那些粗枝干, 大力士也无法折断, 它们的坚韧度是别的树都不具有的。它们不像白杨树那样高大且直, 而是曲曲折折地生长着, 但却同样的坚韧。啊, 想起来了, 那不只是树, 更不仅是可供我们食用的木本食用油的茶果树, 它们是我们农村教师的化身。我们的老师大多的身子是弯着的, 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苦, 工作繁重, 压力大。据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在小学任教的时候, 一个人包了一个班, 从三年级包到五年级毕业, 语文、数学、自然、体育、美术、音乐等。这么多的课, 都是他一个人完成。至于他那时的生活有多苦我们无法清楚, 但他每一天要做多少工作是可想而知的, 多么沉重的工作, 他却没有被压垮。他师范毕业回小学工作六年就调动了五次, 其中有两次是同在一个月里。虽然他心里非常不满这种近似残酷的做法, 最终还是服从分配, 认真做好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他热爱他的教育事业, 他更爱他的学生。他的身体无法长得高大, 但他的精神是无比的伟大。我们这偏远山区, 因为有了像他那样众多的, 不屈不挠, 为山区教育事业忘我地工作的教师们, 我们的农村才会不再落后, 才有了希望的未来。

我们这些山里的茶果树啊, 你们坚韧不拔, 不择土地为这山村吐青添绿, 我们要为你们高唱赞歌。”

篇4:以走进春天话题作文

春天的主色调,是绿色的。所有人,对春天的第一印象,便是它是---绿色的世界。春天的颜色,呈现在一大片的麦田;呈现在树叶的嫩芽;呈现在茂密的小草上。

春天是忙碌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开始。所有人,都是要在春天重新播下他希望的种子的,并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辛勤的劳作。让它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形成干枝——长出新叶——长出花蕊——开花结果——幼小的果实果子成熟。看它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变成大树,并结出了许许多多的果实。那时,我们是快乐、开心、兴奋的。所以,在春天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可以更好地成长。

春天是生机盎然的,植物们都沉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天苏醒了。它们积蓄了一个冬天,所有的力量都在春天施展了。所以,春天变的格外的生机盎然。

春天是绿色的,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春天,是一片绿的海洋啊!它让人们心情舒畅,感到轻松。

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田野玩耍吧!一起去看看春天的足迹,一起快乐,一起放松吧! 春天,是一切的开始;春天,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春天,是绿色的世界。

春天的主色调,是绿色的。所有人,对春天的第一印象,便是它是---绿色的世界。春天的颜色,呈现在一大片的麦田;呈现在树叶的嫩芽;呈现在茂密的小草上。

春天是忙碌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开始。所有人,都是要在春天重新播下他希望的种子的,并要在以后的日子里,辛勤的劳作。让它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形成干枝——长出新叶——长出花蕊——开花结果——幼小的果果子成熟。看它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变成大树,并结出了许许多多的果实。那时,我们是快乐、开心、兴奋的。所以,在春天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可以更好地成长。

春天是生机盎然的,植物们都沉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天苏醒了。它们积蓄了一个冬天,所有的力量都在春天施展了。所以,春天变的格外的生机盎然。

春天是绿色的,它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春天,是一片绿的海洋啊!它让人们心情舒畅,感到轻松。

篇5:以走进鲁迅为话题作文

课文《少年闰土》的学习引发学生全面立体地去了解鲁迅、走进鲁迅。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中国现代这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的伟人。

他们读了《故乡》体会到了鲁迅文笔的特色,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鲜明对比,给他们强烈的反差效果,从中体会到变化的根源,这是仅仅读了《少年闰土》所不能体会到的高度与深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的阅读让学生不仅了解鲁迅作品的特色,还让他们了解鲁迅处处走在时代的前列,为劳苦大众,为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奔走疾呼,对青少年又十分关心,还很有教育方法等等。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走进鲁迅》的手抄报,还看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药》、《祝福》,这样他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地就树立起鲁迅的高大形象。

篇6:以走进为话题的作文高考

信念是灯,敲出星星之火;

信念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信念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没有信念的世界,必将是个死寂的世界,不再留意鲜花,因为眼中黯淡了温暖的色彩;不再仰望星空,因为彷徨的目光忽略一切;不再渴望嘉奖,总认为那是承认层层价码裹了蜜糖的手段。没有信念,心灵就如烈日暴晒下的沙漠,是干渴的;就如失去方向的航船是迷惘的;就如没有目的的旅途是盲目的。

让信念走进心灵吧!追忆到历史的海岸线上,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采菊饮酒,悠然南山,因为他们心中有执著的信念,纵然谄媚污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要有豪壮的信念,一切也不过如此;纵然一身贫苦,终日难饱,只要有高雅的信念,也会安贫乐道,躬耕陇亩。在信念的帮助下,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迁客骚人成其千古文章,只要让信念走进心灵。

如果说心灵是一幢高楼,那么信念就是高楼的骨架,没有骨架的高楼只是一堆零乱的砖瓦;如果说心灵是一床江水,那么信念就是那江水的河床,没有河床的江流不过是一滩滥水。

篇7: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何为意?意就是主题, 就是中心。立意即确立中心大意。古人云:“意在笔先。”也就是说, 下笔作文前应先在脑海中确立主题, 可是一些学生往往提笔就写, 一挥而就, 认为写完文章自然卒章显志, 导致作文出现一系列弊病, 如立意缺乏倾向性, 观点和材料不统一, 主题与情节不和谐, 立意模糊, 中心不突出, 等等。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立意层次较低, 境界不高, 这几乎是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通病。这样的作文缺乏新意, 认识肤浅, 很难打动读者的心, 引起读者的共鸣, 得分自然不高。

学生作文立意不够高远, 这与学生的认识水平较低有直接关系。学生一般都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接触面狭小, 对于广阔的社会空间和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的认识不够全面。并且学生的时间有限, 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很少有精力再读课外书、看报、了解新闻、关心时事, 知识面很难得到扩展。这就造成了学生作文言之无物, 写起文章只着眼于自己的生活, 只着眼于眼前, 甚至有的人老调重弹, 一遍一遍地重复自己已经写过的意思, 这样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形式新颖, 但眼界狭窄、没有新意, 怎么能够吸引读者的目光呢?要想学生写出好作文,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给作文立意。

让学生学会立意, 必须让学生先明白什么是好的立意。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 好的立意有三个讲究:

(一) “阔”。何谓“阔”?“阔”就是要横向扩展、发散, 立意时把人、事、景、物联系起来。以话题“良师”为例, 按照一贯思路, 他们一定会着眼于写身边的某一个好老师, 写他 (她) 的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大力赞扬他们的某种精神, 但如果把思路打开, 就会发现, 好的老师可以称做“良师”,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可以看做“良师”。如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的青松, 勤劳团结的蚂蚁, 正直虚心的翠竹, 胸怀浩瀚的大海……这些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可以给予我们启迪, 都可以视为好老师。除此之外, 奋进中的挫折、生活中的教训可以从反面教育开导我们, 也可为师。不经一事, 不长一智, 挫折教训可以警戒我们少走弯路, 这难道不是良师吗?如果学生把这样的思路写进文章, 那么立意自然更好。

(二) “深”。这要求学生应有敏感的头脑和善于发现的眼睛, 捕捉与挖掘寻找事情中蕴涵的深意。如一位学生写《生活中的发现》时, 抓住生活中不经意的小事, 揭示蕴涵在生活中的哲理。文章选取日常生活中父母养“铁树”的故事, 写出过分地呵护不利于成长的主题, 由养树想到育人, 自然而贴切, 很好地做到了以小见大。由此可见, 如果学生善于透过表面现象, 发现事件内在的普遍深层的思想内容, 就能从生活形形色色的事例中挖掘出独到的见解, 立意深刻, 就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

(三) “新”。立意与个人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 要做到新意, 就要有新观念、新见解、新思考角度, 不能人云亦云。古今佳作大都深谙此理, 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有的甚至千年不朽。文章立意讲究“新”, 讲究别致不落俗套。以咏梅为例, 王安石赋予了梅不畏严寒、不惧磨难、品格高洁的寓意;陆游通过梅花表达了一种即使惨遭迫害, 高洁品性仍然不改的可贵品质;毛泽东笔下的梅却成了报春的使者, 还被寄寓了“乐观、大度”的精神。只有这样善于思考、另辟蹊径, 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文章。

“阔、深、新”是好立意的基本要求, 如果把这三点要求具体细化, 那么学生在确定作文的立意时必须把握以下规则:

(一) 倾听时代热点。“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事中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眼光敏锐、思维独特的学生能及时捕捉刚冒出头的新生事物, 敏锐撷取时代的“浪花”。他们能在作文中巧妙地融入现实生活, 或者提出对某类社会现象的见解, 或者引入与时俱进的崭新理念。如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作文以“阳光”为题, 考生可以从“阳光”这一意象中联想到光明、快乐、温暖、爱心、奉献等, 进一步联想到“阳光”可以是生活中具体发生的事, 存在的物, 也可以是抽象的指代, 甚至可以引申为平凡、微小和伟大等。像这样感受生活, 就能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东西, 就能高效率地发掘生活, 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就比别人更灵敏、更深刻, 立意才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二) 着眼现时改革。改革大潮涌动着创新的灵魂, 在作文中引入改革题材, 能给人全新的感受和思考。如一位学生在写“盼”这个话题时, 就写道:“盼啊盼, 盼啊盼, 盼着学校门前那条小路再宽阔一些, 盼着雨季不再一路泥一路水地赶往学校, 盼着晚自习后也能像城区的孩子一样让自行车跑在有路灯的大道上……盼啊盼, 329国道定沈段外环线通车了, 我的愿望实现了。”学生没有就此停笔, 由此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海岛交通的变化, 紧接着联想2008年连岛大桥竣工后, 舟山由海岛城市变为半岛城市, 舟山前进的步伐将更进一步迈开……读到这里, 一种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气息迎面扑来, 为作文增色不少。

(三) 重视最新科技。科技高度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作文如能写到高科技带来的现代文明, 定能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 让作文写出新意。如谈谈“神舟”飞船遨游太空, 写出一种爱国心和荣誉感;写写“克隆”技术如果走进我们的生活, 可能会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表现对现代科技一种理性思考……这样的立意通常别具匠心,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四) 关注当代名人。写作文时当议论需要例证或叙写需要涉及某一内容时, 选择的眼光应多向当代名人扫描, 力避陈陈相因、人云亦云, 这样的文章视野往往更开阔, 角度往往更新颖。如谈到人必须把握机会、具有开拓精神, 可以想到比尔·盖茨;提到我们民族一贯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 可以说说“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材料的鲜活和“名人”引发的多种视角能使文章立意不落俗套, 激起读者全新的思考。

学生知道了怎样的立意才是好的立意, 无疑点亮了心扉, 打开了思路, 向写出好的作文迈出了一大步。教师必须明确, 有时候的确是“看花容易绣花难”, 学生光从理论上明白好的立意的要求还不够, 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遇到种种困难, 尤其前面提到的知识面狭小、眼界不够开阔等问题, 会阻碍学生的思路, 影响学生作文的立意。如何让学生真正把心打开, 写出立意高远的作文, 还需要老师下一番苦心指导:

(一) 利用周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学生阅历不深, 阅读面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配合作文教学,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激发他们对周围生活的热情, 从而达到增强其写作意识的目的, 在日常教学中, 利用一定时间, 训练学生每周写周记。每学年侧重点不同, 形成一套完整的计划:

教师可以循序渐进, 先让学生把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感受最深的人和事详细记录下来, 人不离事, 事不离人, 人或事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可, 过程要完整。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多角度体味自己写的人或事, 为什么要写它, 有什么想法, 利用一两句话进行适当议论, 提炼中心, 引起对人生的思考, 培养爱憎美丑的情感。这样长期训练, 学生对人、对事的感悟自然会更深远, 写出的作文就不会立意肤浅。

(二) 帮助学生养成多阅读、多思考的习惯。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 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 要积累素材、挖掘好的立意, 不可能样样亲历, 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是获取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 这都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思想、素材、感受以至于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一旦需要, 这些储存就会蜂拥而至, 供你应用。你可以随手拈来, 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进而推陈出新, 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多读的确是一条通向学好写作的成功之路。

(三) 督促学生不断反思原作文, 多角度分析旧题材, 推陈出新。反思是学习者提高自我觉知水平、促进学习能力发展并使自己的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如果督促学生经常对自己写过的作文进行反思, 从多个角度分析以往的旧题材, 那么有可能推陈出新, 使原本索然无味的文章呈现新意。而且这样的反思是在曾经写过的作文基础上开展的, 学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对自己以前的作文进行审视, 更便于他们找出自己以往作文中的弊病, 看出老作文的立意缺点之所在, 并且发散思维, 想出更新、更深、更远的立意。如“生日”这个话题, 以前我布置学生写作时, 班级众多学生争着释放由“生日”带来的个人幸福感, 习作千篇一律, 没有新鲜感。后来, 作文讲评课上, 我读了好几位同学的作文, 让学生思考这些作文存在怎样的缺点, 学生有的说“意思都差不多”, 有的说“是不是事先商量好再写的”, 有的则风趣地说“如有雷同, 实属巧合”。当我告诉他们, 班级32个学生有近20个同学是这样表达时, 学生沉默不语。我指出立意陈旧、缺乏独特性是他们作文中的通病, 并让他们思考:如果跳出这个框框, 那么由“生日”这个话题还能衍生哪些新的立意?学生议论纷纷, 最后, 他们想出了一些新点子, 有的说“可以从自我的生日中走出来, 拥抱地球的山川自然, 想想它们怎样度过生日”, 有的表示“可以将生日的庆典音乐送到纷飞的战火中, 捎去对同龄人的抚慰, 释放穿越时空的爱意”……这样引导他们多反思原作文, 多角度分析旧题材, 让立意推陈出新, 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 “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 好的立意会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也是学生作文着力追求的目标。虽然说来容易做来难, 但我相信只要在老师得当的指导下, 学生真正做到了开阔视野、敞开心扉, 就能写出立意独特的文章。老师们, 请帮助学生把心儿打开, 让作文焕发精彩。

参考文献

[1]立意专项训练课教案.中学语文教学, 2013.2.

[2]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语文教学通讯, 2012.3.

篇8:以走进校园为话题的作文

初入初中,走进校园,对眼前的一切满是期待。站在操场,看着随机抽签的老师,当告老师手上抽到我们班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初中生活开始了。跟着老师的步伐,踏入了我们班,看着一个个新面孔,我嘴角微微上扬。

第二天,就开始布置座位,因为身高原因我做到了第一排。老师来了,让我们每个人都上讲台,去做自我介绍。每个同学介绍得都很好。可我却十分紧张,轮到我上台时,没有刻薄的嘲笑,只有阵阵掌声,听着这阵阵掌声,我便充满了信心,昂首挺胸地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叫……介绍完之后,那掌声又响了起来,而且比原来的更加热烈,我走下讲台坐到座位上,心中无比的甜。

时光飞逝,我已初二。手里握着新发的书,背着沉重书包。踏上回家的路,第二天又背上沉重的书包,而且比昨天的还要重。去了学校第一节课是数学课,打开数学书,拿出练习本,算着一道又一道的数学题。可,可是,还是算不出来,我发现初二可真是太苦了。

就在我算着那些绞尽脑汁都算不出来的数学题时。初三啦,我是师姐了,看到那些熟悉的老同学们,我们一见面就是一个大熊抱。继而,每个人都更加认真的开始学习了。哪道题不会,就去问同学,如果同学也不会就去问老师。而这些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九十天就要毕业了。我相信大家在这冲刺的日子里,会更加努力考到自己心仪的高中。提到九十天,我不免会有些心酸。

篇9: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生命是操场,运动是阳光。不信你看,他们正用行动将每一缕阳光播撒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来说,随处都是他们活动的操场。或者两三玩伴,或者一个皮球,一个球拍,甚至空手翱翔在自由的空间:捉迷藏、跳皮筋……快乐便是他们游戏的真谛。在他们中间,没有竞争,不分优劣,甚至没有年龄的界限。他们天生便把“友谊第一”的那种体育精神融合在游戏中。他们脸上挂着的那无邪的笑容便是阳光,一种真挚的阳光,照耀在他们心中,感染了身边无数的事物。

对于那些身强体壮的青年,世界便是他们的操场。动作矫健的姚明,健步如飞的刘翔,沉稳老练的丁俊辉,顽强拼搏的女排姑娘们……激情便是他们的阳光,甚至是身残志坚的桑兰,虽然无法亲身参与比赛,却加入了记者的行列,以她昂扬的斗志依然活跃在奥林匹克的运动场。再看看身边随处可见的志愿者,不论年纪,不论职业,他们秉承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精神,走遍了首都的大街小巷,服务在每个运动场。微笑是他们的阳光,一种和谐的阳光。他们代表着北京,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

对于年近古稀的老人,也许驰骋于阳光普照的田径场已经成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但那并不意味着他们离开了运动场。他们的操场便是生活。无论是一方小小的棋盘、或者是一片不大的花田,都融入了他们的欢笑和希望,都充满了他们对生活的执著和热情。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怀便是阳光,一种感动的阳光,温暖着他们的心灵,激励了所有人的梦想。

如果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青年便是发展的力量,而年迈的老人便如同沉淀发黄的书页般,增添了每个历史的涵养。无论你我拥有着怎样的身份、年龄、国籍……欢迎您来到20xx年北京,我们将带您走进北京这宽广的操场,走进和谐、欢乐的阳光。因为我们身在同一个世界,拥有同一个梦想

走进阳光

阳光下,天空透明澄澈,明晃晃如一片超凡脱俗碧波万顷的橙色海洋,一尘不染;地面金碧辉煌,亮堂堂如灯火通明庄严神圣的黄金圣殿,千里肃然。一片光明拥抱着大地,大地敞开博大无边的胸怀迎接太阳光无穷无尽的纤手温柔的抚摩。伫立其间,浸泡在热力四射的光芒里,你会感觉浑身都吸饱了光明,身上仿佛猛然间长出很多温暖的羽毛。而此时你的心里也是一片光明澄静,心一下子好象变得透明见底。猛然发现阳光下的自己原来不过是大自然里一粒微不足道的纤尘,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阳光的施予是最公平公正和慷慨无私的,她没有忽略任何渺小的物体。她将自己的能量分享给蓝天、白云、江河、湖海,分享给每一个动物、植物,分享给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无论你富贵也好,贫贱也好,喜欢也好,厌弃也好,也无论你乐于接受,还是不愿意接受,她都把自己的热量和光明赏赐予你,任何人都无法拒绝,当然你也无须拒绝这种善意的施恩。

沐浴于阳光的波浪之中,任温柔的光芒潮水般铺天盖地将躯体淹没,你会油然而生一种海上冲浪似的感觉。这种阳光海洋里的冲浪运动能把你身上的尘垢和世俗的烦恼统统冲洗干净,让你产生赤身裸体回到母体那种既温暖又安全的感觉,使你可以放弃任何不必要的担心,舒舒服服地去体验那种身心皆愉的自由、轻松和舒畅。

伫立于阳光之下,你无须动用眼睛和鼻子就能感受到一种春回大地的气息,那是一种仅凭皮肤的敏感触觉就能唤起的美好记忆。阳光下,你只要闭上眼睛,屏气凝神,即刻便能感觉到阳气笼罩下那种特有的暖烘烘、懒洋洋、痒舒舒的叶子舒展花朵绽放般的感觉。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张大鼻孔大吸空气中清新的氧气和原野里草木的芳香;睁开双眼,四处搜寻你闭上眼时就已感觉到气息的那些青翠的叶子和鲜艳的花朵,直到找到后用你贪婪的目光把它们饱餐过够。

走进阳光,你会感到阳光的赐予是宽厚无垠的。她法力无边,佛光普照,君临上界,万寿无疆。她是一个疆土无界的君王,气吞八荒,席卷天下,统治着下界的一切。她高高在上,但她却丝毫没有任何世间君王的盛气凌人和傲慢无礼。当然她也有生气和发怒的时候,生气时她令人们酷热难忍,发怒时她让大地干涸冒烟,但这多半是由于人们自己作孽所致。而更多的时候她象一个威严仁爱受人拥戴的仁君,或者一位温和慈祥让人爱恋的慈母。阳光下,你可以无所顾忌,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不必多虑别人的想法,也不必怕任何人来与你争抢,你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尽情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宏大恩惠。

走进阳光

烈火烧过青草痕,阳光下,看看又是,一年春风,那些磨砺早已过去。

因为走过很多段路,而学会了感慨是非曲折。记得冬季时,冰冻三尺的寒冷,冻死过乞马,冻死了无数株期待再活一季的植物,寒冷冻灭了那么多的希望,那么多的梦想,而春天来了,绿了江南岸的风把哈尔滨的江冻轰然拂倒。这是光与热的力量,这是阳光的力量。

因为跌倒畏惧疼痛,而学会佯装苦楚,学会保存惨烈的记忆,甚至拒绝爬起,拒绝路人的好意。就像曾经失败,于是逃避应有的各种努力与坚持,那是记忆的一小段背景,其实走进阳光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它什么都算不上,无论是谁,我们总是而朝光亮,那些阴影全是由脚踩过后留下的记忆。这是我们留给生命的印记。这是光的力量与伟大,也是阳光给予我们的恩惠,带着无数憧憬及前行的希望。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失,不舍昼夜。也许我们是因为时光易逝而惧怕衰老。当草与花朵向着阳光生长,树木挺起腰杆面向阳光汲取养分,阳光就是它们生长的不竭动力。因为,时光逝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衰败与苍老,它更像一位魔术师,带给我增长的阅历与硕果累累。我们所怀念的稚嫩与年轻都被尘封进泥土,以向上的姿态开出一个花季。向着阳光努力地生存是一种态度,不畏惧困钝与苦楚的态度是一种历炼,“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走进阳光它是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心态,不怕背后阴影的黑暗而更爱光亮纯粹的眼前。

篇10:以大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在初夏风和日丽的下午,我们全家人到三峡的“萤火虫花园”,白天我们先观察水中生态并仔细听解说员讲解萤火虫的生态。期待很久的夜晚终于来临了,刚开始只有三四只,但一会儿功夫,却像施了魔法一样,满山遍野都是萤火虫,像万家灯火般明亮,虽然大声喧哗会吵到萤火虫,但我仍忍不住兴奋的心情而欢呼!这时,有一只萤火虫停在我乌溜溜的头发上,我高兴得想手舞足蹈,但又得忍住像木头人一样安静不动,担心头上的萤火虫受到惊吓而飞走;大家都用羡慕的眼看着我,这真是一个既好又难得的经验。

另一件事则是巧遇猫头鹰,在一个阴森森的夜晚,我和妈妈走路回家,途中看到一只孤伶伶的猫头鹰站在围蓠上,用那烱烱有神的眼睛瞪着我们,好像哈利波特里的那只送信的猫头鹰,让人喜爱又充满神秘,我欣喜若狂地跑回家告诉爸爸,于是爸爸拿着网子,往它头上盖下去,猫头鹰应声倒地,才发现它只是个猫头鹰的木雕,后来,听说有位老奶奶拿雨伞搓它,这真是既有趣又暴笑的事情。

篇11:走进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资源状况

保护区总面积3574.7公顷, 其中核心区面积780.7公顷, 缓冲区876.2公顷, 实验区面积1917.8公顷, 森林覆盖率96.8%。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区内天然赤松—栎林顶级植物群落, 生长稳定, 长势良好, 是目前亚洲面积最大的现存群落。区内奇峰林立, 沟谷幽深, 溪潭清澈, 林茂花繁, 徜徉其中, 如诗如梦, 令人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东北著名旅游胜地——冰峪沟坐落于保护区内。

动物。保护区内分布有脊椎动物375种, 约占中国脊椎动物种类总数的5%。其中鱼类32种, 两栖类11种, 爬行类16种, 鸟类278种, 兽类38种。保护区内分布无脊椎动物1500种, 约占中国无脊椎类动物种类总数的0.78%。在仙人洞保护区内生活的众多动物中,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紫貂、金雕、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3种。其中只分布在台湾和辽宁狭窄区域的杂色山雀在仙人洞保护区内密度大、遇见率高, 这与保护区内的生态物种的相关性有必然的联系。

植物。保护区属华北、长白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 南坡以华北成分为主, 北坡以东北成分为主, 且华北成分略占优势, 体现出两区系过度的特征。既有代表华北区系的麻栎、栓皮栎、赤松, 又有代表长白区系的蒙古栎、槭树、黄檗、核桃楸、糠椴。同时还有辽宁其他地区罕见的华中区系南方亚热带植物, 如:天女木兰、三桠钓樟、灯台树、玉铃花、八角枫、海州常山、兰果紫珠等十余种亚热带植物。据调查统计, 全区现有植物1104种。区内珍稀濒危植物共有15种,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紫杉、水杉、人参;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

地质地貌。进入保护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群成带出现的峰林、峰丛组成的山脊,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耸立于英那河、小峪河河谷两侧, 其最高峰为拦马墙峰, 海拔高度581.5米。峰林、峰丛无严格界限之分, 其封顶多呈钝锥状, 岩石裸露, 形态各异, 气势宏伟, 大有叠风摩岩, 千岩竞秀之势, 是石英岩地貌中的典型、地貌景观中的佳品, 国内罕见。岩柱与孤峰是峰林、峰丛中的个体地貌景观, 居于山脚或河床之中, 与山体以断崖相隔, 是区内又一靓丽的景观:“一叶石”位于小峪河下游与英纳河交汇处, 其形如一片树叶, 斜插水中, 又有刀光剑影、剑拔弩张的“试剑石”, 出神入画的金雕岩、布鸽石, 婷婷玉立的美女石、神女峰, 这些奇峰异石令人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有人说在保护区观石看峰, 似乎分不出自然存在的山与艺术创作的仙境, 具有赏画而又胜于赏画之感。

水文。保护区内有庄河水系和英那河水系, 境内集水面积20.5平方千米。英那河、小峪河流经全区, 年平均径流总量11326万立方米, 河流水质清澈见底, 水质甘甜, PH值为6.6—6.9, 总硬度11.4—11.5, 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是大连市城市用水的源头。地下水类型以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水为主, 伴有少量的基层裂隙水, 泉多为下降泉, 单泉涌水量一般在40吨/日。

气候。保护区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南濒黄海, 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 多为东南风, 冬季多为西北风, 寒潮侵袭时有严寒, 春秋两季气候凉爽。四季温和, 雨热同季, 光照和降雨集中, 并具有一定海洋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

土壤。保护区主要以石英岩典型棕壤和石英岩棕壤性土棕壤为主, 属于东部森林土壤区域, 辽中—华北棕壤、褐土、黑土土区。

人文。保护区内有上、下两庙。下庙称圣水寺, 上庙称般若洞。般若洞位于龙华山海拔380米的高山上, 凌空一洞, 洞中有洞、洞中修庙, 始建于元朝的天元二十年 (1398年) , 经八次始复建。圣水寺坐落在龙华山南麓入山处, 始建于辽金时期 (1120年) , 有两座庙殿东为龙华观西为圣水寺。整个建筑为硬山式, 前出单廊檐, 门前各有宽敞洁白的长条花岗岩石阶, 步步登高, 如入天外圣境。二者均是大连市的文化遗产。

科教馆。这里是以保护区动植物标本、地质介绍展示为主的集科学研究、科普及宣传教育、学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教场所, 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并为来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实习人员提供食宿上的便利条件。

管理状况

保护区目前由大连市林业局和庄河市共同领导。1981年9月, 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建立了辽宁省仙人洞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 经国务院批准, 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9月, 大连市编委批准成立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2008年12月, 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下称管理局) 。

今年以来, 管理局的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根据大连市林业局和庄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 以强化队伍建设为基础,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 抓好科研、宣教和能力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 实现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具体内容如下。

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 推进全区依法管理。一是强化以防火为重点的资源保护工作, 确保全区无火警、火情发生。二是继续采取措施有效防控林业有害生物。三是依法开展旅游监督管理。四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五是加强外来物种管理,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严格控制各类放生动物和苗木引进。

以发挥资源优势为重点, 实现工作新突破。一是不断深化科研工作。开展全区资源补充调查, 对重点保护物种分布、种群数量、消长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做好气象人工二要素和自动六要素观测;开展森林火险因子监测工作;完成日本松干蚧、松阿扁叶蜂、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栗山天牛的监测工作;对区内野生动植物和主要保护对象实施动态监测;继续与辽宁大学合作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工作;探索科研工作新领域。二是创新宣传教育模式, 提升生态宣教水平。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 强化对保护区内大连市优秀科普基地、辽宁省科普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做好科普基地统计工作, 深入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科普教育、野生动物保护等系列宣传活动, 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同时要完成申报国家科普基地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三是正确把握旅游与开发的关系, 全力推进产业发展。

以提升保护区能力为目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保护区的实际, 积极争取资金, 进一步推进保护区能力建设。2015年, 保护区要做好《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2016—2025) 》及《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 (2015—2024) 》的编制工作;做好绿化工程后期管护工作,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做好工程档案管理, 健全工程档案。

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立足点, 强化治安稳定和安全管理。按照《庄河市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责任状》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的要求, 强化属地责任、主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开展区域治安稳定和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二是加大检查力度, 重点加强森林防火和汛期安全巡查工作, 防止山体滑坡及路面塌陷造成伤害, 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三是加强对重大活动的管理工作。

篇12:以大自然为话题的作文

怡情山水,遍赏自然,自古已有文化渊源。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的秀丽山水中,留下了他的足迹,凝成一曲古老的歌,于茂林修竹间悠然回响,宋代隐士林和靖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总有山水情怀,与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的深情。

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灵的赞礼和灵魂的安宁。王摩诘隐居终南山,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枕眠。与草兽鱼虫共修炼。它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败中,品味出生命的博文浩瀚,获得人生之顿悟,再无烦恼阻塞,灵魂澄清而明净。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渗透,实则身处其间,便能获益无穷。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着无私阳光最深情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详的笑容。自然其实是触手可及的,每个人都能够与自然对话,感悟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安宁平和。灵魂受到了至高的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的馈赠。

投身自然,用心领悟,用心触碰,身处其中,这本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和一种高雅的精神文艺。福楼拜曾致信女友:“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字如金的世界文学巨匠,竟将晨曦之降临视为盛宴,按时静赏。原来当的晨光穿过天幕,洁白如蛋壳般的天色,是一种新鲜纯净之时刻,那是自然对人们的致敬。正如王开岒所言:“做精神明亮的人。”亲近自然美丽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感悟生命,接受自然的赐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亮丽的精神美学?

篇13:以走进大自然话题作文

这是所有伟大的建筑所共享的美妙时刻,阳光与阴影奏出和谐的旋律,告诉我们光荣背后的阴影和不朽的亮光。而我坚信,只有走进阳光的人,才能接受人生的洗礼,而阳光将铸成他能够投下阴影的不朽高度。

现实的世界里,大多数的人安然坐守在黑压压的观众席上,远远观望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演员在聚光灯下投入生死的激情,而观众只漠然。他们以别人的生活为生活,用别人的生命装点自己的人生,他们安全、安然而且安心,他们不必经受一切暴风雨的考验,只偶尔发出一声叹惋,终又没于黑暗,但我更愿把掌声送给舞台上的演出者,他们以自己的生活为柴薪,以心灵的体验为引子,照亮了自己平凡而短促的一生。虽然人性之恶在阳光的灼烤之下暴露无遗,虽然他们退无可退,在人生的舞台上念着没有剧本的对白,但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那些美妙的幻象与阴影中的残缺,生命是整个舞台,在真真切切的体验之中幕起又幕落。

我想到梵高笔下永不褪色的向日葵,每一道深深浅浅的橙黄,就是那金灿灿的阳光,亦是它落下的阴影。梵高的生命仿佛穿行在光明与黑暗的两极,粗砺的人世使他刺痛、狂乱、抑郁成魔,而在另一面,他又是最温驯脆弱的孩子,赤脚走过金色的麦田,又在紫色的星空下入梦。他是认真活过的,用一颗敏感赤诚的心迎接每一缕滑过指尖的阳光,留在他的油画里,那么真切。所以阳光即生命,即使刺目、狂热,即使让我们终其一生都必须拖着长长的影子,然而除了走进它;我们别无选择,因为人生在此,我们都在此。

收回目光,我看见许多低头走路的人,阳光在他们身后紧紧相随,但他们太卑微、太怯懦了,不敢抬头望一望那高悬头上的生命之源。我愿把它称作真理与智慧。伟大的作家即使遗世独立、幽居孤处,在其阴暗的书房中必有满泻的阳光——那是追求真理的信念与勇气,在阴影中愈发灿然夺目。我想到了但丁在《神曲》中的警句:“进入此门必须抛开一切疑惧。”铭刻在地狱永劫之门上的箴言却仿佛是追求真理的誓言,掷地有声。是的,行走在阳光里,必投下阴影;但在迷惘与黑暗中挣扎的灵魂啊,更需要在人生的旅途中追寻阳光与真理的脚步。

上一篇: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抗疫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GRE写作ISSUE和ARGUMENT高分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