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考研改革四十周年

2024-05-12

政治考研改革四十周年(精选5篇)

篇1:政治考研改革四十周年

回眸展望,致敬辉煌岁月

北一小学

霜降,微风,阳光正好,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不知校园里的变迁惊艳了多少人的童年与青春?让我们一起回眸展望,致敬辉煌岁月,回顾、畅谈、憧憬这所屹立在千年古塔下的百年名校北一小学昨天、今天、明天。

时光如白驹过隙,物换星移,校容校貌,万象更新。昔日的几间小瓦房到一排平房,再到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屹立在蓝天白云之间;曾经的操场凹凸不平,学生们在操场做完广播体操后身上沾满了灰尘,再到今天干净整洁具有现代化排水系统的高大上操场;记忆中那个泛着铁锈需要看门大爷使劲推的大门,早已变成了电动拉门。校舍简陋,校园文化、教学手段单一已经成为过去。破旧不堪的桌椅板凳,落后的教学设施,也早已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中更新迭换。现如今,液晶一体机这样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走进每一个北一小学的教室,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了思维和眼界。现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设施及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运用,使教学双边活动更加形象直观高效。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岁月里,同一个校园,不同的时代,有了不一样的童年。从减负到素质教育,再到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从教师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的发挥,再到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由过去只有语数学科,到学科齐全,再到今天还开发开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校园文化,我们不仅设立了传统上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还设立了独具一格的地理教室、科学实验、综合教室……一切从基础做起,全面培养锻炼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处处是朗朗的读书声、嬉闹声……

作为教师,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在这四十年里,切身感受到了教育的飞速发展。老师们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北一小学的校园里会经常开展优秀教师教研观摩课。同时,每年还会拿出一定的经费,让青年教师参见国家级、省级业务培训学习,教师走专业化的成长道路,各自施展特长,让师生受益匪浅。校领导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北一小学这所百年名校也正在焕发着新的魅力。这是幸福的四十年,老师的月薪由几十到几二百元,再到现在三四千元;医疗也有了保障,教书育人的后顾之忧没有了。

同一时空,不同的时间,惊艳了你们的快乐童年,也惊艳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四十载教育沧桑巨变,旧貌换新颜;四十载教育荣誉不断,任重而道远; 四十载教育波澜壮阔,前程无比辉煌!我们一起向辉煌致敬吧!

篇2:政治考研改革四十周年

那会我家住的那个土窑洞可真叫个土啊! 说是窑洞,其实说白了还是穴居建筑。就是在那向阳的黄土坡坡上掏出个大大的洞,按窑匠的标配就叫“三丈进深,掏空一丈零五”。为防不堪重负的土窑顶塌下来,就砍来几棵枣树横着架到窑顶上撑着,然后窑内用小麦秸秆和泥薄薄涂抹一层,这样既可防止土墙风化开裂落土,又达到了面光墙固的装饰效果。最后找木匠打造安装一副门窗,黄土高原特有的穴居建筑就基本成型了。

窑洞里靠墙必须要盘有一方土炕,炕头连着炉灶。只要家里生火做饭,土炕什么时候也是热乎乎的,尤其是后炕温度更高。这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取暖方式。夏天的时候拿块石头将炕洞堵上,烧柴火产生的烟和火不经过土炕径直从烟囱溜走了 。这也是为什么黄土高原的窑洞冬暖夏凉的缘由所在。

童年时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土”。大小山梁,沟沟壑壑,黄陌陌,光颓颓。尤其冬天时分,没了树木的遮蔽,到处裸露着一片土黄,荒凉而空旷,街头院畔常常尘土飞扬。每到早晚时分,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叭哒叭哒的风箱声此起彼伏,袅袅炊烟像仙女的衣带漫舞飘荡,经久不散。每到这时灰头土脸的父亲弯着山脊一样的腰身挑着水或背着柴走进院门,走进我们烟薰火燎的土窑洞……

那时候,住新的土窑洞那可是种奢侈。但由于烟薰火燎的缘故,一般也奢侈不了几年,窑洞便成了个黑黢黪的土钵钵了。加上潮湿盐碱,窑顶上就渐渐会有带着麦秸的土屑落下来。到了夜里睡在炕上,常有土屑闯进我的嘴里、鼻里和梦里,使我的少儿时代充斥着满满一股泥土味。

关于童年回忆,最美好的也就来源于冬天的这方热炕头了。我从小身体瘦弱,十分怕冷。寒冬时分最喜窝在暖暖的后炕上,看母亲变戏法似的做出各种美食:红薯面条、玉米面发糕、南瓜小米粥……最喜欢的还数芝麻薄饼,薄薄的一层饼,撒上芝麻粒,经过柴火的烘烤,双面金黄,轻轻捏起一块(太薄,害怕捏碎)咬一口,薄饼的脆加上芝麻的香,通舌尖弥漫至咽喉,回想起来其味无穷。

有时去外面玩,跑急岔气了,肚子就很厉害的疼起来,妈妈赶紧让我爬到后炕上,不一会功夫感觉肚皮热乎乎的,咕噜咕噜响几声,肚子居然不疼了。这后炕简直太神奇了。

后来上学的缘故搬到县城居住,家家户户燃煤做饭取暖。好在出租房内也有一方炕,连同炕头的炉灶都是红砖打造而成 ,看上去比我家的土炕气派多了。不管怎样,冬天的热炕头算是保住了。只是一早一晚家家户户的烟囱浓烟滚滚,到处充斥着浓浓的碳烟味,没有重工业的小城冬天也烟霾弥漫。享受热炕头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烟霾刺激下先是嗓子不舒服,又痒又疼,接着肺部不堪重负,咳嗽起来没完没了。这时我只盼望着冬天快点过去。

近些年,城乡发展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石楼县新城旧街到处高楼林立,住宅小区越来越多。人们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装修风格各有千秋,有中式有欧式,但很多人家仍会选择一个卧室打炕。当然这炕不再是土炕,也不过火。而是新型的经过改良的木炕,用一个时髦的词讲,叫“榻榻米”。榻榻米因个人喜好,有高有低,内部空心,待冬天地暖供上后,整个炕上不分前后左右都是热乎乎的,不管睡哪都是“后炕”,都是热炕头。我认为现在的人们打炕打的是一种情结,一种吃水不忘挖井人,忆苦思甜的情结,一种黄土高原人誓不忘本的传统情结。除此之外,这也是土生土长的石楼人为自己打的“小九九”,从小习惯在炕上吃爬坐卧,家里有方炕,连同心眼里也是喜悦的,滋润的,踏实的,安全感足足的。

篇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心得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改革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格局,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利用外资成效显著;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40年来,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已经与世界前沿的水平接近或持平,有的甚至。比如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于世界水平;国防的现代化。我国自行制造的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世界上类型的导弹、美国都公开承认无法拦截的新超音速导弹。以前海洋上没有实力,只能忍声呑气,现在不同了,海洋上也有了发言权。我们终于不用担心美舰在台湾海峡耀武扬威了,再不用担心出现第二次甲午战争了。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威信的提高,还得力于我国一贯的平等、互利、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守信重诺和经济互惠政策。

篇4: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心得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当然不仅仅是餐桌上的变化,不仅仅是温饱,也不仅仅是经济体量的剧增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入中等收入门槛。实际上,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最根本、决定意义的变化,就是人的自由度的增大。正是有了自由以及不断跟进的制度化认可,人们才有可能释放出创造潜力,在经济领域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也因此,人的自由度的增大以及不断增大的历史和愿景,也即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路向不应变、不能变。40年里,改革开放已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同时也已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责任。以往40年的历史提示人们,只有在改革开放的路向上,中国才会如以往那样遇到各种发展之机,从而抓住这些机遇,顺应时势,进而促成和成就历史之变。

40年风雨征程,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40年春风化雨,改革开放成为强国富民的不竭源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减贫成就举世瞩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300万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改革开放40年,实现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和减贫,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篇5: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心得精选

四十年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通过亲身体会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使我对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充满了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记得四十年前刚几岁的我们,虽说可以吃饱饭,但要吃上肉,只有在过年或者亲戚朋友来的时候;父母起早贪黑的干活,几岁的我们既要做饭、又要打猪食、喂猪等等。一年长穿两套带补丁棉布衣服,每逢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因为可以穿新衣服了。十几岁上中学,生活条件稍微改善,不用穿补丁衣服了,但出行工具就是走路,走路十几里背挂行李和粮食,风里来、雨里去,偶尔坐上拖拉机,到学校已经是灰尘满面,面目全非了,但为了梦想,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四十年后的今天,人人每天穿的是质量较好、款式新颖、漂亮的衣服,每天吃的是鸡鸭鱼肉,四季果蔬新鲜多样,出门用的是汽车、摩托,用的是手机、电脑等。

是啊,改革开放四十年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看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经济、文化、科技等综合国力大大的发展进步。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再到我们使用的交通工具和生活水平,大到国家综合实力等等。大量的事实数据、城市、乡村以及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面貌,充分证实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突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划时代意义。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对普通民众所带来的巨大幸福和变化,使广大老百姓共同分享到改革收获的成果。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今天的中国人都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我为生活在这样的国家深感自豪和骄傲!

上一篇:服装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下一篇:五型党组织学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