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

2024-05-16

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共14篇)

篇1: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

一、税务管理

1、根据国家税法按月、季、年进行纳税申报,熟悉进口退税,负责税务事项的备案,变更等事项;

2、及时开具发票,负责发票的保管和领用;

3、按时完成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相关工作;

4、关注税务及相关政府部门新颁布的税收政策及信息,及时申请各种税收返还,能够提出相关的税务筹划建议;

二、会计核算

1、负责编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填写各类会计账簿,保证各类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

2、负责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跟踪每月贷款回收情况;

3、编制与费用相关的会计凭证;

4、根据企业要求按时准确编制财务报表、预算对比分析表;

5、负责预算管理,负责编制统计局需要的各种表;

篇2: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

对于企业来说,能力往往是超越知识的,物业管理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同样也是能力第一,财务助理的工作范围。物业管理公司对于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组织指挥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技术能力、协调与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能力等。

第一阶段:

2011年毕业之初,在无任何工作经验、且对物业管理行业更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幸运的加入了“金网络—雪梨澳乡”管理团队,看似简单的帐单制作→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收费→银行对接→建立收费台帐→与总部财务对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而随后财务助理兼客务代表的特殊身份更是加速缩短了我与“专业人”之间的距离。客户电话的接听、客服前台的接待,都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与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能力,物业管理中大多是一些细小琐碎的事,协调好了大事化孝小事化了,协调不好则工作会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被动。这就要求在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能力,同时在公司内部的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也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重要,除了本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也很重要,只有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好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工作总结《财务助理的工作范围》。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

“勤能补拙”,因为当时住在项目,便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总结完善自己的工作内容,建立了各种收费台账的模版,同时结合管理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财务收费流程》、《财务对接流程》、《押金退款流程》以及《特约服务收费流程》,并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配合下各项流程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为管理处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矗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在继续担任雪梨澳乡财务助理的同时又介入了新接管项目温哥华森林管理处前期的财务助理工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关于从物业前期接管到业主入住期间财务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物业管理专业知识。项目进入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管理之后,因为新招的财务助理是应届毕业生,我由此又接触到了辅导新人的工作内容,我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整理成文字后逐点的与新人一起实践,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三个月时间的努力,新招的财务助理已经能够很好的胜任财务助理工作了。2004年底我又被调往公司新接管的“亲爱的VILLA”管理处担任财务助理,此时正逢财务部改革,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配合制度改革,并在工作中小有成就,得到了领运和财务状况,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财务建议,为管理处负责人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依据。今年6月我的工作内容再次调整,工资发放工作正式移交给了出纳,主要负责长远天地、温哥华森林及亲爱的VILLA管理处的主管会计工作。

二、、主要经验和收获:

在金网络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积累了许多工作经验,尤其是管理处基层财务工作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一)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二)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三)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理财管账,才能履行好财务职责;

(四)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五)只有保持心态平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提高、取得进步。

三、确立工作目标,加强协作。

财务工作象年轮,一个月工作的结束,意味着下一个月工作的重新开始。我喜欢我的工作,虽然繁杂、琐碎,也没有太多新奇,但是做为企业正常运转的命脉,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岗位的价值,同时也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了新的目标:

1、做好财务工作计划,以预算为依据,积极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并在日常@方案.范.文.库整理~的财务管理中加强与管理处的沟通|方|案范|文库=整理%^,倡导效益优先,注重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控制,充分发挥预算的目标作用,不断完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反馈的财务管理体系。

2、实抓应收帐款的管理,预防呆账,减少坏账,保全管理处的经营成果。

篇3:论述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一、合并范围概述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 合并财务报表的国际化差异与协调化趋势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受到国际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就近年来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 人们已将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列为国际会计四大难题之一, 合理的界定和控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已成为编制合并报表的主要基础前提。

1. 合并范围含义

合并范围主要是指企业集团内界定纳入合并的企业对象, 是我们常说的哪些成员企业应当被列入在合并范围之内, 哪些成员企业应当将其排除之外, 也就是说在企业合并工作中,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列入合并财务报表之中。

2. 合并范围简介

在目前企业合并工作中, 财务表报的编制作为基础合并理论的选择不容忽视, 是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是指把企业集团假设成为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而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 在确定这一会计主体的界限的时候, 必然会涉及到各种相关环节与因素, 对于这些环节的研究与探索在目前已成为我们常说的编制财务合并报表中所采用的合并理论。就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并理论而言, 常见的合并方式主要有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和母公司理论。

二、控制权定义与研究

控制权问题是合并范围确定和判断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实体理论作为目前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必然选择, 而实体理论则主要是以实体控制作为主要的管理基础, 因此在个准则制定机构中也必然开始完善对实质性控制权的界定与管理。

1. 控制定义

控制就字面意思而言我们便可以清楚的将其理解成为一个企业对另外一个企业拥有着决定的控制权与经营权, 并表现在财务工作与企业业务的开展上面, 使得以外的企业在活动中也是以本单位和企业利益为主的一种管理形式。通常情况下, 我们常说的控制由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控制管理工作中, 管理的主体是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 而不是原有的两方或者多个管理主体的管理工作模式, 因此在工作中对于单位的财务状况也是通过投资单位以及经营现状为基础制定相关的提议而不必去征求其他方的意见。这对于提高工作效率而言十分有利。

(2) 控制工作中, 控制内容主要是由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体制所决定的, 这些体制和经营决策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投资者集体表决来进行管理, 但是其中也不乏相关的特殊情况, 这种特殊情况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法定程序来严格限制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受托人等为由来对经营活动采取的控制管理要求。

(3) 具备明确的控制目的, 一个明确的控制目标对于企业经营工作而言是确保其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也包含了相关的经济效益, 是以维持现有经济利益, 保障经济效益和分担相关损失为主的管理手段和策略。

(4) 控制的性质也是一种权利, 可以说是一项法定权利, 也可以是通过某些公司章程或者协议来制定, 且能够授予某一制定人的权利。

2. 常见合并范围的规定与比较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 各国会计准则对于合并范围均规定了较大的界定原则,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具体规定模式。一般而言, 较为常见的合并范围具体规定是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为基础进行控制和制定的过程, 是通过将其单列而不被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判断标准和工作流程。

3. 母公司与子公司定义

企业集团由母公司与其它全部的子公司共同构成, 而母公司主要指的是拥有一家或者一个以上的子公司企业或者主体。而子公司则是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和单位。相对而言, 母公司可以是企业, 也可以是一种主体;对子公司, 可以是企业, 也可以是主体, 如包括基金及信托项目等特殊目的的主体在内的非企业形式的、但形成会计主体的其他组织。所谓实际控制是指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拥有实际上的决定权, 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能够决定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

三、控制标准的具体应用

1. 母公司在应有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时候, 其被投资单位应当纳入相关的财务合并报表的计算范围之内。

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2. 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下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条件。

(1)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 持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

(2) 有权人面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四、结束语

篇4:论财务会计报告的披露范围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披露;改革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财务报告对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投资价值、维护投资者利益、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客户要求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财务报告的改进已成为会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当前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标准的确认

传统会计确认的标准是以某一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会计报表上的绝大多数资产都是硬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大企业无力将某些新出现的有重要影响的业务确认在资产负债表上,致使财务报表与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有较大的差距,没能在传统企业财务报告中得到公允的反映。

(二)对资产的认识

现行财务报表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上,较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資产,导致现有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在于误导投资者的角色行为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财务会计的原始成本问题

以原始成本为计量属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模式,使财务报告建立在原始成本原则的基础上。原始成本原则所阐释的却是过去已完成的经济事项,资产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之间产生背离。只有按市场价值来计量资产,才是最能使资产的质的规定性与量的操作性相一致的。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整理提供性问题

按照传统做法,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一般是定期编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生产周期的缩短、经济活动风险的加剧尤其是各种新型金融工具的采用,使得企业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重大变化。巴林银行1994年财务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0~500亿美元,到1995年2月末,巴林银行就倒闭了。可见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速度有多重要。

(五)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问题

企业信息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和非财务会计信息两大类,现行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一般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状况说明书等为载体来实现的。在某些环节,非财务信息比财务信息对决策更具价值,如人力资源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前瞻性信息等。财务会计报告充分披露的严重不足,导致信息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在信息拥有上的非对称性,阻碍了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实现。

(六)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问题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是上市公司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信息披露形式,它传递着上市公司在整个会计年度内的全景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和监管机构等方面进行正确决策的基础,但目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着很明显的问题:一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缺少自愿披露项目导致股票市场效率低下。从形式上看,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均能按照年度报告准则规定的项目对外披露年度报告;但从内容来看,除财务会计报告、股本变动等个别项目以外,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仅局限于年度报告准则所要求的项目,而对于自愿披露项目则缺乏应有的关注。年度报告的信息含量大打折扣,从而降低了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二是披露内容避重就轻,披露时间滞后。虽然,年度报告披露是一门选择的艺术,但必须以公允中立为前提。而目前上市公司在公允披露方面的努力明显不够,集中表现为对重要项目披露不足。上市公司普遍对公司投资情况、新年度的业务发展计划、重要关联交易等与投资者决策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披露闪烁其词或完全不披露,降低了会计报告的可靠性。

二、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些建议

(一)确定财务报告的多重计量属性,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未来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应当是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针对不同项目,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特别应注意“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计量属性,促进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现有的价值。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

在我国,目前税务会计还只是财务会计的一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不是国家的附属物,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通过税务关系来体现。由于税法不允许考虑物价上涨对收益计量的影响等,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不分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很可能不真实不客观。

(三)拓展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广泛应用,作为一项企业外界各方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为目标的财务报告,需要在新经济条件下不断创新和发展。

(四)提供详细信息的财务会计报表

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是一种通用的报告期综合性和概括性。往往掩盖了企业个别经济业务和交易的特殊性,信息使用者往往要求拥有更加详细的信息满足各自的需要:一是实时性信息;二是提供原始的数据信息;三是多重计量基础信息;四是现在事件、未来事件、外部性影响和无形的财务影响等信息。

(五)创新财务会计报告的方式

报告内容的不断拓展,要求信息的传递方式必须改革。现代信息技术为改革信息的供应方式提供了可能。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逐步建立起电子时实报告系统。

三、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步骤

(一)应当重视企业分部信息的披露,拓宽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

近年来,我国集团公司的迅速崛起给企业报告体系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为了满足用户对分部信息的需要,应当针对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我国分部报告,形成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

(二)适当改变财务报表的结构

在财务报表中对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做出划分,提供最能够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信息。

(三)财务报表中的不同要素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

篇5:企业财务的职责范围

2、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计划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指导各部门制定预算并审核;准确、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财务状况,控制资金风险;

3、与银行、税务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准确掌握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动及新政策,为公司财务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篇6:财务科职责范围

一、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颁布的会计法和成本管理条例,坚持依法理财;执行国家有关财政、财务、会计法规和制度。

二、参与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根据上级核准的施工预算(计划)和有关政策、制度、规定,对工程财务开支情况进行反映和监督。

三、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对本部门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四、按照规定,审核会计记帐凭证,认真办理会计核算业务,及时、准确、完整的记录、计算、反映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情况,为有关各方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五、按照规定进行会计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便于领导正确决策。对违反财经制度和纪律以及程序不健全的,提醒领导并有权拒付。

六、按规定完成各项有关会计报表,整理有关会计资料、立卷、归档。

七、认真履行会计职责,忠于职守。办理会计事务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篇7:财务总监的具体职责范围

1、从财务角度对企业战略发展和规划提出建议;

2、为企业发展提供财务分析和融资保障;

3、建立健全集团财务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

4、培育和管理财务团队。

任职资格:

1、大专及以上学历,会计、财务类专业毕业;

2、5年以上财务管理经验,3年以上集团化企业财务总监(部门长)岗位工作经验;

3、团队管理经验不低于10人;

篇8:论适度范围内财务报告的充分披露

关键词:财务报告,会计信息,披露

财务会计报告是一定时期和某一时点某一会计主体对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披露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告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其编制和披露的合法性、真实性、公允性,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中存在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和不规范等问题。

一、现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缺陷

(一) 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及披露的信息不完整

1、企业很高的负债规模被隐藏在关联方交易和表外筹资中,不披露企业为关联方和非关联方提供的贷款担保和未决诉讼所形成的或有负债。

如会计报表对大额未及时入库的代销或寄销商品不并入负债项目反映,代所属子公司或关联方借款或赊购商品不在母公司账簿和会计报表及附注或财务情况说明书反映,对关联方或非关联方提供的贷款担保因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应承担的连带还债责任及因违反合同就承担诉讼赔偿和大额应收票据贴现等形成的或有负债也不反映。

2、对不履约应收款项(应收货款、预付货款及其他应收款)可能形成的损失,不予披露或披露不充分。

在经营过程中,如果企业的货款、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到期不能按约定收回,就会形成损失,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需要了解货款、预付款及其他应收款形成损失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所造成的影响,这有助于他们判断企业资产的有效程序。如果将无法收回的货款及欠款作为资产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上,财务报告使用者就无法了解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3、不披露或不按有关法规惯例披露与会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

大部分上市公司其他信息的披露均采用非规范、非公开的形式有限度地披露,如董事长、总经理的述职报告、经营责任书、盈利预测等,且不与已审计会计报表一同披露,这就容易弄虚作假,与会计报表信息不一致。

4、我国财务会计报告对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项目的揭示或披露尚处在初级阶段。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项目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的标准,不具有实物形态,因此一直被视为表外项目不加重视。尽管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加入了衍生金融工具等的披露事项,可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并不完善。

(二)财务会计报告披露不及时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会大大增加。年度报告在下一年的四月份才会公布,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三)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适当

1、没有根据使用者需求披露财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企业对外披露信息的载体,一经公开就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而公共产品的使用者是多样化的,每个使用者的需求也必然不同。企业对外披露信息本质上既是履行对现有权益所有者的披露义务,又是一种对寻找合作伙伴(含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的投资,但是一些企业并没有详细披露有关资产和权益的构成情况以及收益成本的明细。

2、分部信息的披露不被重视

对一个庞大的企业而言,分部信息是总括信息的量的分解和质的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部信息具备着与现行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平等的地位。可现行报表中,分部报告并没有达到与三大报表相等的足够重视。

3、报表与附注的信息披露易造成本末倒置,给使用者带来风险

由于财务会计的边界限制诸多信息进入会计报表,这些信息都主动或被动地涌入了报表附注,这带来的一种倾向是:报表内容不变或越来越少,而附注的内容则十分丰富,会计报表越来越被异化了。给使用者的提示是:到附注中而不是到报表中去寻找重要的信息,报表甚至可以不分析,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过多地依赖附注必定会存在断章取义、判断失误而带来选择风险。

4、对于一些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信息披露欠缺

随着经营活动的复杂化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出现了大量对企业影响重大但不符合确认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揭示企业的潜在价值和市场地位,无论是在经管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时甚至能改写企业的会计报表信息,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二、在适度的范围内最充分地披露会计信息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利益关联者(包括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与咨询机构、社会公众等)。要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就必须充分披露相关会计信息,以便决策者能够了解交易的经济实质。笔者认为,在适度的范围内最充分的披露会计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一)使用者对信息披露起着关键作用

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股票投资者占主导地位,信息披露偏向于投资者的要求;在债权人占重要地位的日本,信息披露更多地体现债权人要求;在我国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而资本市场还处于初创阶段的情形下,信息反映和披露就应该充分考虑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加强资本结构质量信息和利润质量信息对稳定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心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信息披露成本

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在任何一项经济活动中,只有当其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因此,信息披露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对于中期会计报告的披露,除非有重大经济或调整事项,否则不应过于频繁,过于频繁的信息披露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行业竞争者过于了解自己的财务信息情况对于企业经营者也会有损害,此外,整个财务报表机构中表外信息过于冗长,信息质量和信息价值大幅提高的同时,其披露成本也将大大提高,俨然有喧宾夺主之势。

(三)相对值信息的披露

相对值信息的披露不仅可以纵向,即披露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等与财务质量有关的其他重要信息,也可以横向对比和同行业竞争者的会计信息。

(四)时效性信息的披露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中,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数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随着人们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要求与期望不断发展,使用者已不满足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现状,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的日常披露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实时财务报告披露。

(五)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

财务预测是以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和可能采取的行为为基础进行的预测,包括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现在的情况表明财务报告的历史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因此,改革现行的只关注过去的财务报告,建立能更好地昭示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是大势所趋。

(六)自愿披露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降低交易信息成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企业会根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自愿披露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可能把自愿披露信息作为宣传企业形象的手段,美化企业形象,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以及公司证券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能力和流通能力。自愿披露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既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又作为公司的宣传工具的双重目的。

三、适度范围内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建议

适度范围内充分披露财务报告,一定要解决好继承和发展的问题,要改进与会计环境不相适宜的部分,也要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一)加强财务报告目标理论研究,为财务报告模式的改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国财务报告应是“经管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者的有机结合,即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财务会计信息,又能用来作为评价企业管理者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尺度。财务报告作为企业正式对外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首先应为企业实现目标服务,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

(二)进一步完善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的报告体系

适度范围内充分的披露财物报告应着眼于用户,为他们提供市场经济中与企业的发展、竞争能力、风险等一系列的财务信息。可以将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分为核心信息和非核心信息两部分。应充分披露财务报表中能够表明财务弹性、投资报酬和变现能力的相对值会计信息。

(三)丰富和规范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披露的内容

应有计划地规范不同企业表外信息的揭示方式,逐步加大报表附注中非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报告的披露力度,以满足报表使用者对决策有用信息的需求。通过旁注、脚注、附表等形式对基本报表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补充或解释,以便帮助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报表信息;鼓励企业编制财务情况说明书、预测报告、分部报告、全面收益报告、人力资源报告、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差别报告、物价变动影响报告等,为信息用户的决策提供较强相关性的信息。

(四)变革财务报告的报告模式

篇9: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入,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出现了大批巨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尤其是我国现已加入WTO面对国际国内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1995年2月9日,财政部发布了《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为规范我国企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法律依据。1999年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1年1月1日实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要求、方法和信息披露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财务会计规范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新准则合并范围有关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或简称合并范围)是指可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的范围,以控制为基础进行确定。要明确哪些子公司应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哪些应被排除在编报范围之外。确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合并报表的信息含量乃至其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合并范围的直接影响。随着并购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趋同,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新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相关规定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1.控制的定义不完善

新准则中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新准则中把控制定义为: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但本人认为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基础仍需改进, 新准则中对控制的定义仍不完善。

借鉴美国会计准则中对于控制的有关规定,可补充“主要受益方”原则,即“控制”不仅可以获得利益,而且还可以限制自身的损失。主要受益方可能为向可变权益实体转移资产的一方,或为设立可变权益实体的一方即发起人,或是根据法律文件能够替可变权益实体做出投资决策的一方等。如果主要受益方承担了可变权益实体的多数风险或损失,或者有权收取可变权益实体的多数剩余报酬,就应要求主要受益方合并该可变权益实体。因此,补充“主要受益方”原则可以对合并范围进行规范,能够明确哪些可变权益实体应纳入合并范围,增强准则的指导作用,给企业合并政策和将那些实体纳入合并报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复杂持股合并原则的选择

新准则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在确定合并范围时会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持股情况,如间接拥有及直接和间接共同拥有等。新准则中规定没有就如何计算比例的方法做出明确的规范性说明,由此容易造成对于同一持股关系的合并业务会因为不同的会计人员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的合并处理,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最后提供的合并会计信息不同。

例如,假设有甲、乙、丙三家公司,甲持有乙60%的股份,乙持有丙60%的股份。那么按照加法原则甲持有丙的股份是60%;而按照乘法原则,甲持有丙的股份是60%×60%=36%,两者相差24%。可见在实际中相同问题,由于采用方法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实际上,由于乘法原则得出的实际持股比例体现的是拥有子公司净资产的比例,比加法原则的结果更为科学合理,但加法原则更能真实的反映实质性控制,因此,在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时建议采用加法原则计算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公司的表决权资本数。

3.股权控制和实质控制的关系不明确

新会计准则强调以控制为标准界定合并范围,但对暂时控制并未明确说明。从字面上理解,是不满足股权控制的情况下,才适应于实质控制。但是,股权比例仅是一种形式,实质控制才是合并基本前提,合并报表应反映母公司所能控制的资产负债、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规模和实现程度。因此,相对于股权控制来说,实质控制才是真正的控制,母公司不应当将其不具有实质性控制权的被投资企业纳入合并范围。

但由于有关时间规定比较含糊,缺乏操作性,按照这条规定,上市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可能以暂时控制而非实质控制为借口,不编合并报表,这样无法反映企业集团真实的财务和经营信息,留下利润操纵的空间,因此建议应该明确“暂时控制”的含义,可将其界定为短期投资,明确与企业会计准则概念一致,即通常是易于变现、持有时间短、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的投资,并且在新的准则中最好隐含该条款。对于期限,可规定期限为一年内。

虽然新准则中规定列举了母公司虽然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却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四种情况:(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占多数表决权。但是,新准则并未给出在会计实务中应如何判断实质控制是否存在的标准。仍有企业不满足准则中所列示的四种情况,但仍然实质上控制着被投资企业的现状。建议完善准则中关于实质控制的判断标准,以期更好的指导有关合并范围的实务操作,提供更合理准确的合并会计信息。

4.特殊经营企业是否纳入报表合并范围

(1)非营利性组织。我国当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很大的比重。在我国这种环境之下,公有制企业控制非营利性组织的背后往往有各级政府的左右,这就使得非营利性组织与控制其的公有制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很可能成为这此地方政府或公有制企业操纵的工具。此外,一些非营利性组织逐步脱离财政核算体系,提倡自给自足,自己搞创收,甚至投资办企业。有必要在合并准则中规范非营利性组织的合并问题,如果企业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能够实施有效的控制,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从事盈利活动,则应该纳入合并范围,并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这些非营利组织是否有必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怎样确定合并范围?可以说,我国很有必要对涉及到非营利性组织的报表合并问题进行规范。

(2)合作型法人企业和合作项目。合作型法人企业的法律性质更类似于合营企业,其权益分享方式接近于:共同控制资产,如输油管道;共同控制经营,如合作开发石油;共同控制实体,如合营企业中的一种或其混合体。而合作項目是那些不具有法人性质、独立核算、采取一定方式分配收益的组织,如合作开发房地产,双方按约定比例分房。对于前者,应按照合作合同、章程的约定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不论分享权益比例是否超过50%,都应参照合营企业采用比例合并法进行合并,而对于合作项目,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问题,应由合作方各自单独核算或成立非法人企业独立核算,在编制合作方个别财务报表时再还原为各自的经济业务,相当于汇总报表。该项目类似于共同控制经营一样,不涉及合并财务报表问题;也不存在权益法问题,因投资和投资收益均是抽象项目,反映不出其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方面,当一个公司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某母公司的子公司时,如果该公司不承担子公司经营风险,只是向母公司按照约定收取固定的承包费、租赁费或托管费时,说明母公司对这些子公司的经营仍然进行控制,承担主要的经营风险,因此母公司仍将这些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而对于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的公司来说,可视为向这些子公司提供劳务而收取的收益,可作为其他业务利润,而不纳入合并范围。另一方面,当母公司向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收取固定的费用时,母公司对子公司不再承担主要的经营风险,缺乏了对他们控制的实质条件,不纳入合并范围。而对于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的公司来说,盈亏风险均由他承担,,而且承包,承租和委托经营的期限较长,预期在期满时支付一定的费用即可取得这些子公司所有权时,可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将这些子公司纳入合并的范围。

5.提供分部报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7年发布了第131号财务会计准则《企业分部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对14号会计准则的修订,用以规范分部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94年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1997修订),要求上市公司与正处于上市过程中的公司,应提供分部报告,同时鼓励其他非公开交易企业自愿提供分部报告。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一分部报告》是首次全面的对分部报告有关问题进行的系统全面的规范。

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可能涉足不同的行业,跨越不同的地区,经营不同的产品,在这样一个集团内就产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盈利水平可能差距较大,面临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可能复杂多样,潜在的成长机会也会有很大不同,而一张合并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只是反映该企业集团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信息,而难以提供从事不同行业子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给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带来许多困难。

针对以上情况,可将分布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作为合并报表的组成部分,与合并财务报表一起提供给报表的使用者。因为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仅仅提供合并财务报表已不能满足某些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为汇总合并的过程会掩盖掉一些重要信息,使合并报表存在不少局限性。同时提供分部报告,可以时报表使用者清楚的了解到集团下独立法人实体分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揭示出一些业绩欠佳的投资结果,尤其是在与集团的主要经营没有太大关系的行业方面的投资。而且,当一个集团具有多种经营时,提供分部信息有利于评价这个集团的风险或预计它将来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情况。

6.合并范围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1)合并日的确定。合并日是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控制权实际转让给购买企业的日期。合并日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许多会计事项都要依据合并日来确定,如企业合并调账日、合并资产负债表日、合并企业确认被合并企业损益日期等。目前,我国确定的合并日确认标准是:并购协议已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并已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并購公司和被并购公司已办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并购公司已支付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超过50%);并购公司实际上已经控制被购买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并从活动中获得利益或承担风险等。

企业合并涉及的重要日期还包括:协议日、董事会批准日、股东大会批准日、评估基准日、产权交割日、营业执照变更日等。根据上述确认原则对以上日期进行分析确定。其中,股东大会批准日,是股东大会批准企业合并方案的日期,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股东大会批准合并方案意味着合并方案可以正式施行,所以股东大会批准日应当被确认为合并日。

(2)合并范围变化时年初数的调整。按照我国相关的规定,合并资产负债表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时不调整年初数,但要对购买或出售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披露。但本人认为合并范围变动时,变动年度合并报表年初数是否调整,应视合并报表范围变动的原因而定。

①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引起的合并范围变化。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引发合并范围变动,应当调整变动年度合并报表的年初数,就如同新的会计政策一直在执行和会计差错从未发生过,追溯调整报告年度合并报表所列示的年初数,以增强会计信息纵向上的可比性。

②由于发生亏损或经营规模扩大引起的合并范围变化。由于发生亏损或经营规模扩大,原先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按规定纳入合并范围,年初数不必调整。此项变动不属于企业会计差错更正,只是因为子公司本年度内自身情况发生变化,根据重要性原则或为了加强对亏损子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③由于增加子公司或减少子公司引起的合并范围变化。由于增加子公司或减少子公司,或由于母公司控制权受到限制引发的合并范围变动,实质上是母公司控制范围的变动,合并报表的年初数不应当调整,以保持会计主体的延续性,而这种会计主体正是以母公司控股能力来界定其空间范围的。如果不区分具体原因一律调整年初数,忽视了不同时点上母公司控制范围的不同,实际上恰恰破坏了同一会计主体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结论

篇10:财务经理的具体职责范围

1、负责全套的账务管理、资金的管理

2、负责制定、改进公司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以及财务政策,做好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3、负责收入、成本、费用的核算、管理与财务分析

4、负责做好公司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5、制定完善并执行公司内控管理制度

6、负责财务安全、信息保密与财务档案监督管理

7、负责部门团队建设及员工培养,制定财务内部相关指标,做好绩效考核管理

8、负责上级领导交办工作的落实

任职要求:

1、会计、金融、审计等经济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2年以上同等职位经历优先

2、有CPA,中级及以上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3、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精通相关财税法律法规

4、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工作责任心强,作风严谨

篇11:财务经理的具体职责范围

1、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专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依据;

2、建立科学、系统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核算体系和财务监控体系,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3、编制公司年、季度成本、利润、资金、费用等有关的财务指标计划,定期检查、监督、考核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控制计划的实施;

4、配合IPO相关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做好财务审计工作,并按时提交审计报告;

5、负责组织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确保公司利润指标的完成;

6、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及领导安排的其它事务。

任职要求:

1、财务、审计、金融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5年以上上市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经验,从事过证券行业者优先;

3、具有较强的财务信息统计、预测、分析能力;

4、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承压能力;

篇12:财务助理岗位的基本职责范围

1.协助业务部门完成电商业务下财务结算工作;

2.协助梳理及处理业务部门涉及的财务相关流程问题,为业务部门流程优化提供财务支持;

3.协助完成对业务部门各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管理,业务盈亏测算及财务分析、活动测算及财务分析;

4.协助跟进财务结算系统电算化的开发。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财务、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2.熟悉国家会计法规,掌握和了解国家税收政策;

3.熟练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

篇13:财务科的工作职责范围

一、控制定义的差异

旧准则中, 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新准则中,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 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相关活动, 是指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和购买、金融资产的管理、资产的购买和处臵、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及融资活动等。

二、对控制的界定差异

旧准则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 便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 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 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新准则对控制进行界定时规定了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详细如下。

第一, 投资方应当在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基础上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进行判断。一旦相关事实和情况的变化导致对控制定义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发生变化的, 投资方应当进行重新评估。相关事实和情况主要包括:被投资方的设立目的;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以及如何对相关活动作出决策;投资方享有的权利是否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投资方是否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投资方是否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投资方与其他方的关系。

第二, 投资方享有现时权利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 而不论其是否实际行使该权利, 视为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第三, 两个或两个以上投资方分别享有能够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不同相关活动的现时权利的, 能够主导对被投资方回报产生最重大影响的活动的一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第四, 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 应当仅考虑与被投资方相关的实质性权利, 包括自身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以及其它方所享有的实质性权利。实质性权利, 是指持有人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时有实际能力行使的可执行权利。判断一项权利是否为实质性权利, 应当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 包括权利持有人行使该项权利是否存在财务、价格、条款、机制、信息、运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障碍;当权利由多方持有或者行权需要多方同意时, 是否存在实际可行的机制使得这些权利持有人在其愿意的情况下能够一致行权;权利持有人能否从行权中获利等。某些情况下, 其它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有可能会阻止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控制。这种实质性权利既包括提出议案以供决策的主动性权利, 也包括对已提出议案作出决策的被动性权利。

第五, 仅享有保护性权利的投资方不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保护性权利, 是指仅为了保护权利持有人利益却没有赋予持有人对相关活动决策权的一项权利。保护性权利通常只能在被投资方发生根本性改变或某些例外情况发生时才能够行使, 它既没有赋予其持有人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也不能阻止其它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第六, 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能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 下列情况, 表明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 但通过与其它表决权持有人之间的协议能够控制半数以上表决权的。

第七, 投资方持有被投资方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 但综合考虑下列事实和情况后, 判断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足以使其目前有能力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 视为投资方对被投资方拥有权力。

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相对于其它投资方持有的表决权份额的大小, 以及其他投资方持有表决权的分散程度;投资方和其他投资方持有的被投资方的潜在表决权, 如可转换公司债券、可执行认股权证等;其它合同安排产生的权利;被投资方以往的表决权行使情况等其它相关事实和情况。

第八, 当表决权不能对被投资方的回报产生重大影响时, 如仅与被投资方的日常行政管理活动有关, 并且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由合同安排所决定, 投资方需要评估这些合同安排, 以评价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够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

第九, 某些情况下, 投资方可能难以判断其享有的权利是否足以使其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 投资方应当考虑其具有实际能力以单方面主导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证据, 从而判断其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投资方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投资方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投资方能否出于其自身利益决定或否决被投资方的重大交易;投资方能否掌控被投资方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成员的任命程序, 或者从其它表决权持有人手中获得代理权;投资方与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或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中的多数成员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之间存在某种特殊关系的, 在评价投资方是否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时, 应当适当考虑这种特殊关系的影响。特殊关系通常包括: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是投资方的现任或前任职工、被投资方的经营依赖于投资方、被投资方活动的重大部分有投资方参与其中或者是以投资方的名义进行、投资方自被投资方承担可变回报的风险或享有可变回报的收益远超过其持有的表决权或其他类似权利的比例等。

第十, 投资方自被投资方取得的回报可能会随着被投资方业绩而变动的, 视为享有可变回报。投资方应当基于合同安排的实质而非回报的法律形式对回报的可变性进行评价。

三、确定控制需要考虑的其他方面的差异

旧准则规定, 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 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新准则规定:

其一, 投资方在判断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时, 应当确定其自身是以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的身份行使决策权, 在其这方拥有决策权的情况下, 还需要确定其它方是否以其代理人的身份代为行使决策权。代理人仅代表主要责任人行使决策权, 不控制被投资方。投资方将被投资方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的, 应当将该决策权视为自身直接持有。

其二, 在确定决策者是否为代理人时, 应当综合考虑该决策者与被投资方以及其它投资方之间的关系。存在单独一方拥有实质性权利可以无条件罢免决策者的, 该决策者为代理人;除此以外的情况下, 应当综合考虑决策者对被投资方的决策权范围、其它方享有的实质性权利、决策者的薪酬水平、决策者因持有被投资方中的其它权益所承担可变回报的风险等相关因素进行判断。

其三, 投资方通常应当对是否控制被投资方整体进行判断。但极个别情况下, 有确凿证据表明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投资方应当将被投资方的一部分 (以下简称“该部分”) 视为被投资方可分割的部分 (单独主体) , 进而判断是否控制该部分 (单独主体) 。

该部分的资产是偿付该部分负债或该部分其它权益的唯一来源, 不能用于偿还该部分以外的被投资方的其他负债;除与该部分相关的各方外, 其它方不享有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权利, 也不享有与该部分资产剩余现金流量相关的权利。

四、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差异

旧准则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未明确母公司所控制的其他单独主体是否应纳入合并范围, 也未区分母公司是否系投资性主体而确定合并范围。新准则明确规定,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 (包括母公司所控制的单独主体)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另外新准则还规定,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 则母公司应当仅将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 (如有) 纳入合并范围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它子公司不应当予以合并, 母公司对其它子公司的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当母公司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 该母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该公司是以向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为目的, 从一个或多个投资者处获取资金;该公司的唯一经营目的, 是通过资本增值、投资收益或两者兼有而让投资者获得回报;该公司按照公允价值对几乎所有投资的业绩进行考量和评价。投资性主体的母公司本身不是投资性主体, 则应当将其控制的全部主体, 包括那些通过投资性主体所间接控制的主体, 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摘要:2014年2月17日, 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该准则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 同时废止了2006年2月15日下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在合并范围、合并程序、合并财务报表方面都与2006年版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均有所不同, 尤其在合并范围方面, 比之前重新定义了控制的含义, 并明确了实质性权利的含义以及拥有权力的情况, 本文主要阐述新旧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合并范围差异。

关键词:合并范围,实质性权利,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篇14:论我国档案收集工作的范围

关键词:大档案;归档范围;档案收集

Abstract: The so-called concept of large archives in our country is unsuit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rchives collection. The range of filing and the range of archives collection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and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things is the key to do a good job of archives collection.

Keyword:Large archives;The range of filing;Archives Collection

一般认为,“档案的收集工作,就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1]

由此看来,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是档案保管机构,收集的对象是档案——是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而实际上,目前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保存的不仅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还有各种历史资料、图书报刊,以及礼品、文物、奖状、奖杯、样品和标本等实物。既有一般意义上的档案,又有实物,这怎么解释呢?但“大档案”概念的提出者和倡导者认为其实很好办,有了“大档案”概念,此类问题迎刃而解。

1 对“大档案”概念的理解及分析

关于“大档案”概念的含义,有人认为:“可以说,只要具有历史价值,能够记载历史信息,反映历史面貌的不论是实物、文字、影像、数字等各种信息都是档案。”[2]

也许这个不是严格的档案定义,但至少体现了“大档案”概念的基本含义,目的是把一般不认为是档案的东西(诸如各种历史资料、图书报刊,以及礼品、文物、奖状、奖杯、样品和标本等实物)放进“大档案”的框架里。

我们认为出发点是好的,这样做有其好处:如此一来,可以将档案保管机构的收集范围和档案收集工作的范围画等号,也就是说,档案保管机构收集进来的全都是档案,或者通俗地说,就可以突破归档范围的要求,“一是档案资料的来源上,不限于规定的范围,不限于规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拓展到全社会”;[3]二是要将传统概念中不是“档案”的那些珍品档案(如各县市的志书、历史文物、珍贵实物)等囊括进来,因为“这些东西不要说在当时,现在也不在我们的归档范围之中,它恰恰成了宝贝”。[4]

的确,“拘泥于归档范围限制,是档案部门错失许多档案资源的制度根源”。[5]但由于“归档范围”,其出发点是档案,也就是说“归档范围”要求归档的一定是档案,因此,我们就需要审视一下这个“大档案”概念。

其问题如下:

其一,定义中没有明确“记载”的方式是否人工记录方式。因此诸如样品、标本等此类物品也作为档案看待,会产生弊端。这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明确“记载”的方式是人工记录方式,那么所有通过文字、影像、数字等方式记录下来的各种原始的信息记录(也都是各种实物)都是档案。

其二,定义混淆了实物、文字、影像、数字等概念与信息的关系。实物、文字、影像、数字等既不是各种信息,也不是相同属性的事物。实物是信息载体,文字、影像、数字等是信息记录方式,而档案是信息和载体的统一体——信息源。

“大档案”概念是档案学研究中用概念代替理念的又一例证,“大档案”作为一种理念是非常美好的,但作为一个概念却存在诸多不妥,最终会弄巧成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大档案的提法,我个人认为也许并不科学,因为我们事实上从来没有否认原来没有保存在国家综合性档案馆之中的档案不是档案,也没有对应的‘小档案的提法,现在只不过是对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拓宽档案资源建设渠道展现新举措的一个形象化提法”。[6]

所以,我们不认同“大档案”概念,我们更倾向于这样的概念:“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记录。”[7]

但问题是,这样一来,“大档案”概念带来的好处是否就丧失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进一步对“归档范围”和档案收集工作的范围分别进行分析。

2 对“归档范围”的认识和理解

严格说来,按照现有教材说法,所谓“归档范围”,是针对单位内文件的归档而言,归档后文件就是档案,即“各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不断产生的文件,处理完毕以后,经由文书部门或文件工作人员整理,定期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8]需要注意的是,《档案管理学》教材中所说的“档案”主要是指文书档案,当然,也可以推及一般意义上的档案。

也就是说,文件归档是文件管理部门的任务,而不是档案室的任务,更不是档案馆的任务;档案馆对档案的收集不叫归档,相应地,收集范围称为“档案馆档案收集的范围”而不叫“归档范围”。所以,通常《档案管理学》教材对“归档范围”的理解是:

第一,单位内文件的归档是档案室档案的主要来源。凡是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办理完毕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均应归档。

第二,单位内文件的归档只是档案室档案的主要来源,而不是全部来源,因为档案室收集工作的方式不仅是定期接收,还有不定期收集,以及征集、征购等方式。

第三,档案室收集工作的对象也不仅是本单位的文书文件,还有其他单位的、其他文件。

第四,“归档范围”并不等同于档案室收集工作的范围,因为还有其他一些历史资料、实物等不在此列。

如此看来,这样的“归档范围”太狭窄,应该拓展,但前提是归档的应该是档案。有人提出可以将归档文件的最终归宿拓展至所有档案保管机构,而不仅仅是档案室。我们认为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由于“归档”本身的含义就是针对文件管理部门的工作而言,有其特指性,所以不宜拓展至档案馆等其他档案保管机构。所以可以作的拓展是,在一个单位内,只要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的文件,均应当列入本单位的归档范围。从理论上讲,只要“办理(或处理)完毕”后仍继续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则不管应该保存1年或者1个月甚至于保存1天,都可以列入“归档范围”。

从实践层面上看,就一个单位而言,拓展“归档范围”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将处于归档范围边界之间徘徊的文件列入归档范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归档与否的界限都是模糊的。而且在实际工作当中,人们往往会忽略这部分文件,不将其列入归档范围。对处在模糊地带的文件,可以这么处置,只要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文件,不管其保存价值大小,保管期限长短,均应当列入归档范围。这是拓展“归档范围”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因为“归档范围”的外围得到了适当扩大。当然,“归档范围”的拓展不是无限度的,不能将原本属于不归档范围的、无保存价值的文件纳入归档文件之列,这是拓展“归档范围”的底线。这个底线不能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归档的都是档案,而不是其他。

二是明确具有一定保存价值,但又达不到3年、5年或10年等定期保存的文件统一划为10年保管期。在现实的档案工作中,由于需要考虑到档案室室藏档案膨胀的压力、库房吃紧等因素的影响,对保存价值相对较小、保管期限较短的文件不太注重归档保存。无论是以前被划分为短期的档案,还是现在判定为10年定期保存的档案,在整体室藏档案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小的。倘若想在现有的“归档范围”内寻求归档文件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只能多归档一些以往我们通常所忽视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但又达不到3年、5年或10年等定期保存的文件,确保此类文件全部归档。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无论“归档范围”如何拓展,都无法给档案室室藏档案结构及其整体质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归档文件待挖掘的空间十分狭小,仅限于保存价值较小、保管期限较短的那小部分文件。而且,这部分文件最多只在档案室定期保存10年,更谈不上以后会进入档案馆丰富馆藏资源。如此一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多过带来的好处。归档文件数量、室藏档案数量是增加了,但增加的只是在保管期限中最短的那一个档期,也就是10年这一档期。将不到10年保管期,或者只有一两年保存价值,甚至处在归档边界徘徊的文件统统划归为10年定期保存,确实有诸多不妥之处。但是按照现行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最短的保管期限就是10年,并无1、2、3年可选择,也就是只要被列入“归档范围”最短也要作10年定期保存,而且由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然而,现有的条件往往又不允许我们这么做,因为要考虑到库房的压力以及后续繁杂的鉴定销毁工作。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什么一些具有短期保存价值的文件通常被忽视对其进行归档,甚至故意不归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经过长期实践重新修订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更贴近实际,并优化了室藏档案资源。总之,试图通过拓展“归档范围”来丰富和优化室藏档案资源的做法,其作用非常有限,也很难有成效。

3 对档案收集工作范围的认识和理解

如果说“归档范围”再怎么拓展也不能突破档案概念和“本单位”范围的话,那可以考虑对档案收集工作范围的拓展,一是档案保管机构的收集范围的拓展,不仅收集档案,而且收集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文物、各种实物等,作为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二是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从现有档案保管机构拓展到各种新型保管机构,再拓展到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而档案收集工作的来源也从原来规定的相关机构、组织拓展到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

档案室的收集范围比“归档范围”更广,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时间上不再拘泥于归档时间的限制,除了定期接收,还有不定期的接收、征集或征购等灵活方式。空间上可以不限于本单位的归档文件,也可以是外单位形成对本单位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还可以突破档案概念收集历史资料、图书期刊、文物、实物等作为室藏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

档案馆的收集范围可以分为档案馆档案的收集范围和对相关资料的收集,而档案馆档案的收集范围又可以分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的收集范围和部门、专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档案的收集范围。按照《档案馆工作通则》和《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的规定,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范围是:一是接收本级各机关、团体及所属单位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二是接收撤销机关、团体的档案;三是接收各种历史档案。各级专门档案馆,收集本行政区内某一专门领域或特定载体形态的专门档案或档案副本;部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负责收集本部门、本单位及其直属单位形成的档案。为确保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档案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划定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收集档案具体范围的基础上,同时还明确了应当由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应由国家综合档案馆接收保管档案的具体内容。

可以说我国以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导的档案馆网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并且涵盖各行各业,其档案收集范围也相对比较全面,能覆盖的领域也已尽量列入收集范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相当一部分涉及民生、关乎百姓利益的档案分散在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保存,档案聚集程度不高。二是具体到各类档案馆,尤其是国家综合档案馆还存在档案收集范围上的欠缺,档案馆之间档案资源分配不太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国家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其实,很多时候倡导的“扩大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主要是针对国家综合档案馆来说的,要求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收集范围应该更广一些,突出其馆藏的综合性。比如,国家综合档案馆有选择地接收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的档案,有条件的地方甚至可以“多档合一”集中统一管理,等等,都是国家综合档案馆拓宽档案资源建设的渠道。此外,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以及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还可以向社会和个人收集、征集、征购相关资料、历史文物、实物等作为馆藏档案资源的有益补充。虽然档案馆对非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属于档案馆档案收集范围,却是档案馆的收集范围,同时也是档案收集工作的范围。需要强调的是,在拓展档案馆的收集范围的同时,我们认为应该更严格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收集的范围,即接收本级各机关、团体及所属单位的档案应明确为“具有永久保存价值”而非“具有长久保存价值”(具体理由在系列论文之二当中论述)。

一般认为,文件中心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它的设置一般不像档案室一样隶属于某一个文件形成单位,而是按地区、按系统建立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9]文件中心作为过渡性的档案保管机构,接收保管的文件属原形成单位所有。主要职能是接收形成单位的文件,一般保持原来的顺序和标记,并存储进文件中心,只供原形成单位使用。其所保管的文件、档案属性与档案室的相似,但文件中心接收文件、档案的范围不限于某一文件形成单位,而通常是以某一地区、某一系统的所有文件形成单位为接收对象,文件保存达到进馆年限后,移交到相应的国家综合档案馆。在这一过程中,文件中心相对比较被动,尤其是商业性文件中心,文件收集范围的完整性和齐全性主要取决于形成单位。

档案托管机构又称为档案寄存中心、档案托管中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专门为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文件与档案寄存、托管等有偿性服务的机构。档案寄存、托管的主要来源是无档案保管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由于市场尚未成熟,这方面的需求也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这类档案托管机构只是零星分布,所接收、保管的档案资源也比较单一、无法形成规模。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我国档案收集工作范围不只是局限于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的收集范围,还应拓展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和档案收集工作的来源。

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发展到今天,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也已从原来的档案保管机构逐渐拓展到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以往我们主要强调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是各种档案保管机构,以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导,同时兼顾各类专门、专业性档案馆主体地位的模式在档案收集工作中长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主要针对的是纳入国家控制体系之下的国有档案,而私有档案以及相当一部分的集体档案等非国有档案则游离于国家设立的档案保管机构的大门之外。非国有档案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监管,生存状况堪忧。随着这些问题的日益突出,“藏档于民”的思想逐渐得到传播和落实。于是,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正悄悄地向社会各组织和个人拓展。尤其是对非国有档案而言,“藏档于民”更有利于其价值的充分实现。比如,我们正在逐步构建的农村档案、社区档案、家庭档案以及一些地方出现的私人档案馆,正是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从特定的档案保管机构向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拓展的具体表现。

档案收集工作的来源也从原来规定的相关机构、组织拓展到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行政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曾被视为档案收集工作的特定来源,然而随着档案收集工作主体和收集范围的不断拓展,这样的状况将逐渐被打破。档案馆除了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继续保持原有的、稳定的档案交接关系外,还应向社会和个人征集、征购一些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或其他资料,包括历史文物、有价值的实物,等等。另外,随着国家对农村档案工作、社区档案工作、家庭档案工作的推进,大大突破了以往人们对档案收集工作的来源的认识。档案收集工作的来源既有规定的行政机关、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也可以是全社会各组织和个人。

参考文献:

[1][7][8]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档案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6,10,72.

[2][3][4][5]王国振.解放思想 求实创新为建设档案强国作出贡献[J].档案管理,2012(6).

[6]潘连根,刘东斌.关于“大文件”概念的辨析[J].档案管理,2008(5).

[9]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4.

上一篇:我和祖国共成长优选征文下一篇:申报全国五四红旗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