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心得

2024-04-12

剪辑心得(共8篇)

篇1:剪辑心得

记初次剪辑的心得体会

“剪辑”一词,在英 文中是“编辑”的意思,在我国电影中,把这个词翻译成“剪辑”,其含义非常准确。“剪辑”二字即剪而辑之,这既可以像德语那样直接同切断胶片发生联想,同时也保留了英文和法文中“整合”、“编辑”的意思。而人们在汉语中使用外来词语“蒙太奇”的时候,更多地是指剪辑中那些具有特殊效果的手段,如平行蒙太奇、结构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

剪辑是电影的后期制作流程之一,是由电影剪辑师将前期拍摄的视觉素材与声音素材重新分解、组合、编辑并构成一部完整电影的过程的总称。电影剪辑要处理的最基础问题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第一次剪辑的时候是在大一,什么东西都不懂,当我面对一个叫做Edius的东西时,心中充满了恐慌。终于,经过了三天两夜不休不眠的奋战,我疲惫的完成了我的处女作-《一个陌生女儿的来信》。现在看来这些简单的技巧,对于当时处于混沌状态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

将一部影片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和组接,最终编成一个能传达创作者意图的作品,是电影创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的一次再创作。素材对于剪辑来说就如种子之于大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素材准备得不够多,往往会造成影片内容的空洞,甚至于情节的缺失。由于是第一次拍片,我们的好些镜头都是一次便过,这就直接导致了素材的缺失。结果就是,我在剪辑的时候,素材剪着剪着就不够用了。于是,我们只能拿着摄像头再去拍,浪费掉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在北风凛冽的冬季,这对习惯于窝在温室里的养尊处优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份比较辛劳的工作。不过,这也让我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以后每次拍片,每个镜头都要再多拍一次,而且,即使是基础条件有限,也能争取几乎每个场景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各拍摄一次。

剪辑,作为影视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独立出现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正确、合理、高明的剪辑,能够增强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错误、平庸、低劣的剪辑,就会减弱甚至破坏影视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剪辑技术的运用对于一部电影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当时有一个场景记录的是一段回忆的画面,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把素材平铺在轨道上,用跳切与黑屏来连接镜头。可是,反复运行了几次之后就觉得太过单调,缺乏转场的效果。我看着影片里断断续续的素材,突然想起了电影《毕业生》,男主角从学校到宴会再到游泳池连续几个化入化出的转场堪称经典。于是,我小心翼翼的把化入化出的特效应用在这些小片段上,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看着自己的“杰作”,突然感叹,回忆总是最美好的。

可是,当我得意的把整个影片连贯起来让同学观赏的时候,同学突然疑惑的问我,怎么有点乱呢,叙事线索太不明显了吧。于是我把故事的大概给她讲了一遍,她才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如果把剪辑效果作为一种叙事手段的话,那色彩应该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我的父亲母亲》中反色彩的运用,不但没有影响观众的观看心情,反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在张导看来,父亲母亲的恋爱是浪漫且美好的,所以在回忆的段落里他给予了亮丽的色彩。而回到现实之后,面对死去的父亲,面对陈旧的教师,睹物思人,所以,在现实的部分导演反而用了黑白色彩。但对于我们的这部小片来说,我们的主线在于现实,而回忆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重点,于是我征求过组员的意见之后,毫不留情的把回忆的段落涂抹成了黑白的颜色。看着流动的画面,我的心里一点点的踏实下来,虽然没有很成就的感觉,但却是我一直记忆犹新的一部片子。

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剪的片子,还会对自己拙劣的手法感到可笑,但这却是我最弥足珍贵的记忆。这部片子带我走进了剪辑的技术生涯,也是这部片子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篇2:剪辑心得

班在赵勇老师和王利剑老师的指 第十一周至第十五周,1210902导下进行了专业实习实践的相关课程。我们小组共有成员十一人,在本次实践中我担任后期一职。

剪辑在电影、电视创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并逐步完善的。同时剪辑艺术的进步,又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影视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影视剪辑的功能和作用,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准确、合理、有丰富蒙太奇思维的剪辑,能够增强电影、电视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反之,不准确、没有蒙太奇思维、随便的剪辑,就会削弱甚至破坏电影、电视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剪辑地首要任务,就是对大量地原始素材画面进行准确地选择,正确地使用。而在进行素材画面选择使用时,要充分认识,正确把握动作,造型,时空,这三大因素,才能运用自如,恰当合理。不过,一些剪余镜头和备用的镜头也不要随便丢弃,有时还有再选用的价值,比如,在剪《我要上电视》时,一场戏里就有大量的镜头素材,而有些镜头是不同景别同镜头内容的素材,怎么样接的顺,怎么样更好的利用景别表达人物情感,怎么样能把这场戏的中心意图表现出来,就成为我剪辑时主要的指导思想。

在很多时候,我听到有这样一种说法,剪辑应充分了解导演的意图。应该顺从他,他才是整个片子最终的领导者。而人们已经也习惯了把片子的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导演本身,其他的便忽略不计,剪辑也被遗忘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导演自身还没有剪辑思维,对自己的去学习剪辑技巧没有要求,那么最终成型的片子就会成为观众的笑柄。在我们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剪辑师去担任自己片子的剪辑,很多时候可能会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独立剪好就会找一些会剪辑的同学一起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没有好的剪辑思维,那么当别人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样式和选择的时候,自己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则取才是更符合全片的,更符合自己片子想要的节奏的。

总的来说,本次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我对于大学四年以来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有了一次完整的实践创作的机会,在这次难得的实践机会里,我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理论结合实际,创作出来一部还算成功的故事短片。

篇3:剪辑心得

自从Final Cut Pro第一代Final Cut Pro在1999年推出以来。最新版本Final Cut Pro X包含进行后期制作所需的一切功能。导入并组织媒体、编辑、添加效果、改善音效、颜色分级以及交付, 所有操作都可以在该应用程序中完成。这个期间Final Cut Pro先是横扫了欧美的独立制片界, 接着也开始获得许多主流专业人士的青睐, 拍过《性、谎言、录影带》及《天人交战》等电影并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史蒂文·索德伯格 (英文:Steve Soderbergh) , 而Final Cut Pro在经过教父级剪接大师Walter Murch的提拔之后, 算是正式宣布了Final Cut Pro时代的来临。

然而Final Cut Pro X是在视频剪辑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更新, 新的Magnetic Timeline“磁性时间线”可令多条剪辑片段如磁铁般吸合在一起。同样, 剪辑片段能够自动让位, 避免剪辑冲突和同步问题。并且可以利用后台处理, 让渲染和移动素材文件不在对剪辑造成干扰。以高达5K的分辨率在同一时间线中对各种帧尺寸、帧速率和格式进行实时混合。可以流畅的以全分辨率来剪辑多条4K视频流。增强的回放架构配合全新的MAC PRO的强劲动力, 并能剪辑多达16条4K Pro Ros同步视频流的多机位片段。

1导入素材

使用单一窗口界面导入所有源文件, 包括基于文件的摄像机、读卡器、数码单反相机、外置硬盘和网络位置。将文件直接导入到资源库捆绑包, 或放在任意系统或网络位置供多个用户访问。自行定义你的列表视图, 以便在导入时只显示你想看到的元数据。也可转至连续画面视图, 直观呈现所有素材, 以便轻松浏览及为导入做标记。还可以将常用位置添加到"个人收藏"侧栏, 以便随后快速取用。在其磁带的导入方式, 也可以用其第三方的视频卡和采集软件进行视频采集, 不用担心采集占用剪辑时间, 它可以在后台运行采集程序。大大的节省了资源的利用空间, 方便快捷。调整基本色值和颜色设置, 即可在Final Cut Pro中直接获得你想要的效果, 也可以开启REDCINE-X PRO app, 使用整套控制功能。

2素材剪辑

Final Cut Pro X终结了硬件不足和软件不给力的众多因素, 结合MAC系统的独特运行优势, 使得剪辑非常愉快。磁性时间线, 它消除了基于轨道的传统时间线的种种限制, 当面对压力拼接故事情节时, 不会因为片段冲突或不同步的问题而减慢工作速度。在添加镜头的时候, 其他的片段会闭合来消除间隙, 或自动让开以便腾出空间。磁性时间线可在重排、修剪或添加片段时自动跟踪片段的关系, 即使面对最复杂的片段, 也能轻松地进行修改。

剪辑过程不用多说, 是根据导演或者剪辑师的个人艺术修养来决定的。但是这里要说的是Final Cut Pro X的另一项不得不说的功能。创建代理文件。可以轻松的生成1080i的小型代理视频文件, 在其时间线上进行编辑, 而后可以输出一份EDL, 将其调入其他的后期软件中进行编辑。最后嵌套原始文件进行生成工作。

试演功能可以快速试用不同镜头, 将多个片段汇集到时间线上的一个试演片段, 然后在情境中播放这些片段, 看看哪段呈现的效果最佳。你可使用试演功能查看同一片段在应用不同特效时的结果, 尝试一段台词的各种演绎方法, 当逐一试用镜头时, 磁性时间线会即时调整以反映片段长度, 让一切都保持同步。

经过一段时间, 剪辑作品完成, 还可以为其增添其一些软件自带的迷人特效, 有了Final Cut Pro x丰富且高品质的特效素材, 试用发亮、模糊、灯光、投影等特效变得从未如此简单。选中一个镜头画面, 然后选取一种特效;浏览特效缩略图可让在应用特效前先行预览。使用直观的屏幕控制选项, 可直接控制虚化、投影等特效。那么在其4K素材下也可以进行高精度的色彩抠像, 使用高级抠像控件进行颜色取样、边缘调整和边缘光融合。无需导出至动态图形应用软件, 即可处理复杂的抠像难题。然后立即在背景中播放制作成品, 以便做出剪辑上的重要决定。这也是其他软件所不能的。

3声音处理

在其全新的操作时间线上, 声音剪辑也是非常出色的, 除了能在其时间线上任意片段以查看多个单独的声道, 即可快速剪辑多声道音频。可轻松启用或禁用全部声道, 还能选择某些区域, 对特定的定时和音量进行调控。每个声道的渐变控制柄可为缓和片段之间的转场效果提供快速控制选项。另外自动同步工作也是令人称奇, 使用数码单反相机和摄像机时, 单独录制高质量音频的现象越来越常见。Final x可对摄像机音频和另一音频来源的波形进行对比, 并自动同步音频, 直至采样层。如果摄像机音频无法使用, Final Cut Pro会选用时间码来匹配录制的音频和图像。

4与Da Vinc调色的完美结合

无论编辑的是SD, HD, 甚至是4K, Final X都会很好的与其结合, 生成EDL, XML的文件交付你的项目, 拿4K文件说话, 我们可以使用小1080的素材代理文件, 进行XML输出, 在其达芬奇中导入, 可用低码流的视频进行调色, 值得一提的是XML文件, 会把我们在其Final中的剪辑点进行全部保留, 方便对照每一个剪辑镜头进行调色。当我们调色成功后, 我们又可以通过EDL, XML嵌套到原来的时间线上, 进行镜头的最后调整。或者直接在其达芬奇中输出, 完成影片的最终输出。

5 Final X优化的输出

只要点击几下, 即可将项目交付到常见的设备和目的位置。Final Cut Pro提供多种为Apple设备、光盘、Quick Time和网络而设计的输出设置, 当你在剪辑Pro Res素材时, 可飞快地创建一部独立的Quick Time影片成品。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渲染时间问题, 众所周知, 4K高分辨率, 高码流的素材, 甚至可达几个T的硬盘数据量, 在以往的版本中, 要渲染输出一部片子要在剪辑室中度过几个不眠之夜才能等到作品的完成, 但是有了Final X, 所用的时间只是过去的1/4。

Final X的问世, 毫无疑问, 改变了我们对4K可遇而不可求的思想, 使得在其某种意义上, 更加的方便, 快捷, 无论从导入到剪辑, 在到第三方调色, 在到最后输出, 都大大的节省了剪辑师的烦恼, 可以说, Final X的出现, 标志着4K剪辑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篇4:剪辑心得

Adobe Premiere Pro担纲纪录片《大坝》的后期制作

全新的纪录片《大坝》(DamNation)的全部工作流程都用Adobe Premiere Pro系统解决方案制作。这部纪录片主要聚焦在美国境内的大坝拆除工程,由导演Travis Rummel 和 Ben Knight联合执导。“水利大坝长久以来持续不断地为美国人带来各种生活便利,但是同样也有许多年久失修的大坝被无端遗弃,它们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对于影片的制片过程,Rummel说,“我们专门购买了RED ONE和RED EPIC摄影机,整部电影都是由这两台利器拍摄的。我们之所以选择Premiere Pro,是因为它完美地支持RedCode Raw格式。所有人在听说我们使用10-11 Tb的RAW格式原始素材来剪辑一部纪录长片时,都认为我们疯了。不过最后我们还是这样做了。”

Knight补充说,“一开始我们就听说这是Premiere Pro新版的一个卖点,而我们应该信任ADOBE公司的实力。毫无疑问,这就像是为我们这个项目量身定制的一样,我们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都保持了RAW格式,并且直接在它上面做了全片调色。超过一半的素材都是以5K格式在1080p的时间线上直接剪辑的,因此我们可以任意放大画面的局部,有时我们甚至直接在素材上做动态移动模拟摇镜头,以再现大坝的全貌。我现在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还是担心直接用RAW格式剪辑。”

AVID提供远程协作系统剪辑《伟大的胡迪尼》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历史频道准备制作一部两集的纪录片《伟大的胡迪尼》(The Great Houdini),由狮门影业和A&E工作室制作。这部纪录片在布达佩斯拍摄,但是剪辑师一直留在美国本土进行后期制作,以保证最高效率的制作节奏。剪辑师David Beatty与另两位助理剪辑通过一套基于AVID的EPS- Cineworks工作系统来进行远程素材存储共享,这样他们就能与在前方的导演Uli Edel同步工作。Media Composer的功能的媒体素材的管理对于这类的横跨了数千英里的远程协作至关重要。

导演,制片人以及电视台希望让这部纪录片充满摩登的元素以吸引年轻观众。因此在剪辑时使用了大量跳剪、静帧等特效,同时还选用了大量当代流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轨。Media Composer允许用户存储多种不同格式的素材,这样在剪辑时就能很方便地进行不同风格剪辑的反复尝试。

为了让观众有更强的参与感,我们又增加了大约80%的手持拍摄素材,这对于后期系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是Media Composer经受住了挑战。干我们这行,你从来无法预见未来会遇到何种意外,但是有了Media Composer,就不用分神去关照设备或者软件,这样就能把全部精力用在故事讲述上。

Final Cut pro用于制作GusGus的新MV

后期制作公司Hooligan与设计工作室Karlssonwilker合作,一起为歌手GusGus的新专辑歌曲“墨西哥”拍摄MV,他们使用了实验性的3D画面,用Apple Final Cut Pro进行后期制作。他们把用真人动作捕捉生成的画面素材,转换成了引人入胜的3D抽象画面。

“我们过去曾经看到过这样的类似特效风格,但是从没有见过哪个MV把它完整的作为整部音乐的主视觉。”Hooligan的剪辑师Shane Deblasio说,“最终画面的渲染效果看起来十分美丽,而且就真的像用摄影机真实拍摄一样,而并不像3D制作的画面。”

制作过程中,草片是在Adobe的Premiere Pro中完成的, Karlssonwilker设计工作室再把它转换成3D的抽象设计,最后由Hooligan公司进行后期合成。“制作这样一部完全由特效拼贴而成的短片是非常激动人心的。”Deblasio说,“Karlssonwilker把高超的设计功底和将3D画面转换为2D空间的实验性创举,都把类似的特效风格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

Deblasio说,对于这次的制作来说,海量的素材是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Hooligan工作室的Final Cut Pro把素材转换成Quicktime格式,这就能避免各种问题层出的千奇百怪的素材格式。“选择了Final Cut Pro,我们就是在稳定性和快速性中选择一种折中的方式,尽可能保证后期制作过程中的顺畅和无缝衔接。”剪辑师说,“在处理海量素材时,保证剪辑软件不崩溃,又能对素材进行充分地控制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Deblasio说,“但是一旦你在前面做足准备理清头绪,这件事就会出奇的简单。”

Sony Vegas 制作蒸汽朋克电影《牛仔与引擎》

对于即将上映的复古风格蒸汽朋克电影《牛仔与引擎》(Cowboys & Engines),导演兼编剧Bryn Pryor选择了索尼的剪辑套装Vegas 13来进行后期制作。新版的Vegas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够让剪辑师全程都在4K RAW格式下工作。

他是从Vegas 2.0时代就开始使用索尼的剪辑套件了。《牛仔与引擎》是美国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上的一个项目,可以从每一个普通大众那里募集来项目的运行经费并最终由发起者执行,一开始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项目,但是随着网民的热情高涨,项目预期也越来越大。最终,也吸引来了真正的欧美影星加盟参演,其中包括Richard Hatch,Walter Koenig和Malcolm Mcdowell。其中不乏科幻界的老牌明星,曾经出演多部世界级电影。

索尼Vegas Pro 13的剪辑系统自有一套独特的剪辑工具,并提供方便的拖拽剪辑功能。与此同时,Vegas还支持openFX标准的外部插件,这就允许它能方便地使用成百上千的由外部特效插件公司制作的专业特效软件,后期合成上就变得方便无比。

除此之外,Vegas的项目工程文件转换也非常方便,它可以存储为Vegas标准的.veg格式,也可以使用.aaf格式输出为AVID的项目文件,更可以存储为XML格式为苹果Final Cut Pro和Blackmagic 的达芬奇10系统直接调用,另外,prproj也可以用于Adobe的Premiere Pro CC和After effects CC直接进行后期制作。

“索尼的剪辑软件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第一选择。”Pryor说,“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项目时,我都会先用Vegas的系统进行剪辑,这样我就不需要预先做任何视频格式的转码。我可以直接在4K RAW格式下剪辑,而这无疑简化了我的工作流程。我们在拍摄《牛仔与引擎》时,最终选择的是5K画质,而Vegas处理起来也毫无压力。这部电影虽然说的是机器,但是故事的核心还是一个工匠的爱,这就好像我对好用顺手的Vegas剪辑工具的爱一样,它总能提供给我原始的却富有新意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EDIUS帮助制作《和平之旅》

阿亚拉大街(Ayala Avenue)是菲律宾马加智的一条主干道,也是马尼拉大都会最繁忙的街道之一。由一对夫妇发起,他们要在这条大道上手绘世界最长的壁画,以传递世界和平的正能量,项目就叫作《和平之旅》(Journey of Peace)。这个项目召集了上千人的志愿者,在阿亚拉大道上2.5英里长的桑托斯大街(Epifanio de los Santos Avenue)上绘画,主要的想法就是借用一句菲律宾谚语“bayanihan”,意识是集众人之力走过生命旅程,发起人希望这个世界最大的“和平大道”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社会影响力。

Frank Aldana和他的妻子以及许多志愿者自发拍摄了整个的绘画过程,这其中有视频也有照片,格式千奇百怪,有专业摄影机拍摄的,有数码单反拍摄的视频,更有不同品牌手机拍摄的素材。最终我们有了9454幅照片和1101个视频片段(总时长超过11小时),这么多素材,这么纷乱的格式,给后期视频的制作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麻烦。

“我必须处理不同的画面比例、帧率、压缩格式、文件格式和编码。”Aldana说,“另外,我还必须要快速工作,为了保持社会议题的热度,必须在第一时间就把视频短片剪辑完成,并发给媒体。这些对于一个剪辑师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幸运的是,我选对了正确的工具。”

为了能够保证所有素材在原生格式下进行剪辑,EDIUS可以允许多样格式的素材直接拖拽到时间线上。“我一共有超过200G的素材要看,因此我就直接把它们都拖拽到EDIUS的时间线上,而系统竟然完全读出了各种格式,这就是强大的EDIUS。”

Aldana最后补充说,“实时的画面剪辑功能也帮上了大忙,这样我就不会花费精力寻找按钮和等待预渲染,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讲故事上面。而要知道,对于这样的项目,故事讲得好坏是成败的关键。”

Autodesk Smoke 2015

Smoke 2015,是Autodesk公司最新的专业视频特效制作和剪辑软件,它是一个基于苹果MAC系统的工作室套件,其中还包括3D跟踪套件、一个全新的基于时间线的特效制作流程工具。另外,还特别增加了针对MAC OS X Mavericks操作系统的外部硬件支持和优化,当然它与苹果Final Cut Pro的无缝衔接更是得到了最佳优化。对于FCP的优化,包括了更多在时间线上的特效和素材的直接、快速、准确的项目工程文件转换传输。

总之,Smoke的时间线可以直接输出成XML文件,并通过Quicktime格式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转移传送。而这次的版本升级,也可以通过网络订购进行更新,这样你就可以在未来定期免费升级软件的最新更新了。

Editshare公司Lightworks Version 12

Lightworks version 12在非线性剪辑软件行业创造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同时支持在Windows、Linux和Macintosh平台上运行的软件。

篇5:会声会影电影剪辑心得

早期电影只是将拍摄到的自然景物、舞台表演原封不动地放映到银幕上。从美国导演D.W.格里菲斯开始,采用了分镜头拍摄的方法,然后再把这些镜头组接起来,因而产生了剪辑艺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剪辑是导演的工作。但随着有声电影的出现,声音和音乐素材的剪辑也进入了影片的制作过程,剪辑工艺越来越复杂,剪辑设备也越来越进步,于是出现了专门的电影剪辑师。剪辑师是导演重要的合作者,参加与导演有关的一切创作活动,如分镜头剧本的拟定、排戏、摄制、录音等。对剪辑的依赖程度,因导演的不同工作习惯而异,但剪辑师除了应完全地体现导演创作意图外,还可以提出新的剪辑构思,建议导演增删某些镜头,调整和补充原来的分镜头设计,改变原来的节奏,突出某些内容或使影片的某一段落含义更为深刻、明确。

从影片素材到一部完整的电影作品,在剪辑上往往要经过初剪、复剪、精剪乃至综合剪等几个步骤。初剪是根据分镜头剧本,把人物的动作、对话、相互交流的情景等镜头组接起来;复剪是在初剪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精剪是经过对画面反复推敲后,结合蒙太奇结构进行的更为细致的剪辑;综合剪是在全片所有场景都拍摄完毕,各片段都经过精剪之后对整体结构和节奏的调整。在整个剪辑过程中,既要保证镜头与镜头之间叙事的自然、流畅、连贯,又要突出镜头的内在表现,即达到叙事与表现双重功能的统一。b%传统剪辑也可称为剪辑的基本功。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证镜头转换的流畅,使观众感到整部影片是一气呵成的;二是使影片段落、脉络清晰,使观众不致把不同时间、地点的内容误认为是同一场面,

因此,这种剪辑必须做到:①防止混乱。镜头衔接必须准确无误,不脱节不重叠,人物动作的方向、空间关系必须一致。②镜头转换协调。剪辑往往以动作形态、节奏为剪辑点,即“动接动”、“静接静”。“动接动”指在镜头或人物的运动中切换镜头,如一个摇摄镜头接另一个摇摄镜头或一人奔逃的镜头接一人追逐的镜头等等。“静接静”指从一个动作结束后(或静止场面)接一个动作开始前(或静止场面)。③省略实际过程。即省略不必要的、观众不看自明的过程,而仍能保持动作或情节的连贯。如一个飞机起飞镜头接一个飞机降落镜头可以省略旅行过程,一个桃花盛开的镜头接一个满地落叶的镜头可以省略时间的变化过程等等。传统剪辑,基本上是按着正常的生活逻辑进行,但又不是自然主义地记录生活中的全部过程。

篇6:剪辑心得

王俊凯工作室要求的节目组道歉

随后,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王俊凯竟然删了原来的宣传节目的微博。此次行为就更是激起了粉丝们的保护欲和愤怒,在网上开始铺天盖地声讨高能节目组。

王俊凯删博

粉丝的声讨图

粉丝的声讨图

可是高能节目组迟迟不肯发声,直到今天下午节目组才发出一份道歉通知,表明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的处理。

节目组的`道歉声明

节目组终于发表道歉声明

就下面的评论来看,很明显这一份道歉声明并不能完全的消解粉丝的怒气,很多粉丝依然不屈不挠的在下面评论声讨。

其实不用想也是,节目组为了博得收视率而故意进行魔鬼剪辑,完全把一个真人秀节目硬生生剪辑成剧本人设,这样也是很过分了,而王俊凯的=在娱乐圈里一直是谦虚低调的代名词,从来没有删过微博的他竟气到用删博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看来也是真的生气了。自古以来,各家的魔鬼剪辑害过不少人,也希望各位编辑也能好好地动动脑子,在扭曲事实之前,好好想想这样做能不能经得住粉丝团们的狂轰乱炸吧~

篇7:信访案例剪辑

(一)跟踪查阅并统计了农民日报社群工部1998年和1999年两年的上 访登记记录;

(二)研究人员专门到报社接待上访农民并进行深度访谈。在1个月的时间里,共访谈上访农民15批(30人次),根据录音整理出个案报告15篇。

一、上访者:精英式人物开始突现

(一)人口特征:上访者是一个以男性居多、中年人居多的农民群体在报社的上访登记中,1998年和1999年共184次上访,其中1998年91次,1999年93次。考虑到有一部分上访没有登记,实际上访次数会更多。从性别看,男性150次,女性23次,还有11次未注明性别。在我们直接访谈的15起上访中,男性14次,女性1次。从年龄看,35岁至60岁的中年农民居多。上访登记中,这一年龄段的上访者有125次,占总数的67.9%。最大年龄者73岁,最小年龄者24岁。在我们接待的上访者中,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48岁。

(二)规模变化:与上年同期比较,1999年上半年大量增加而下半年显著减少。从登记来看,间的变化不明显,都是90余次。但是,内的分布却有显著差别。1998年1月至7月记录上访32次,8月至12月59次,1999年1月至7月记录上访65次,是1998年同期的两倍。但1999年8月至12月的上访记录次数锐减,只有28次,是1998年同期的一半。这种变化并不是常态,访谈发现,1999年下半年整肃法轮功和50周年大庆,北京和各地都加强了对于上访人员的控制,抑制了上访人员的增加。在访谈的15起上访中,初次进京者10起,再次或第3次进京者有5起。

(三)区域分布:上访者的来源地范围很广。在184次记录中,除5次未注明来访人地址外,其余179次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其中河南省36次,河北34次,山东17次、黑龙江11次,四川9次、湖北9次、安徽8次、吉林、内蒙古和山西省各6次,重庆、辽宁和江苏各5次,其他省分别是1至4次不等,海南、西藏、上海、广西等没有。上访人次的差别显然与地理距离有关,但其他因素同时存在。

(四)职业构成:普通农民是上访者主体。上访者的社会身份绝大多数是农民,但具体职业不尽相同。从我们的直接访谈看,15起上访的30人中,普通农民20人、乡村教师1人、林地承包者1人、乡村医生2人、个体从业人员4人、村民组长1人,乡镇企业工人1人。从文化程度来看,15名主述人当中,中专学历1人、高中学历3人、初中学历10人、小学1人。

(五)上访者的个人表现:精英化趋向值得注意。在15起上访农民者中,我们与每起上访者都有两个小时以上的个别交谈,其中有一部分还一起就餐。从这些上访者在访谈交流过程中的个人表现来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在数量上约占半数,可以称为“理性

型”。基本特点是:为上访准备了一定的书面材料;有比较清楚的叙事能力,能够完整有序地反映问题;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有初步了解,能为自己找一定的法律政策依据;态度自信但并不强硬。第二类在数量上是少数,可以称为“感觉型”。基本特点是:一般没有为上访专门准备材料;感觉到事情不合理,但又缺乏明确的政策法律依据,上访行为本身带有某种咨询性质。有的直接说“就是因为不懂法才上访”。第三类在数量上是少数,约占三分之一,可以称为“精英型”。基本表现是:一般有过上访经历,对于信访路径比较熟悉;表述问题头头是道,有条有理;能熟练地援引法律政策,甚至轻松地向接待者背出政策法规的部分原文。他们对于相关政策法律的熟悉程度往往令人吃惊。在态度上,高度自信而且立场强硬,有的很富有鼓动性。

访谈过程中我们形成的突出感受是,近年来上访事件的增多,上访经历的复杂,上访过程的漫长,正在磨练出一些善于表达部分农民利益的“上访能人”,这可以说是另一种乡村精英。这些人不同于旧社会那些喊冤叫屈的“告状者”,也迥异于改革初期那些为冤假错案平反而上访者。第一,他们的上访多数不仅仅为自己的某种冤情,而是往往代表着一个数量的村民,得到了特定人群的支持;第二,他们对于相关的政策法律有比较好的理解把握,有些人甚至有一定的现代政治知识;第三,他们在村民中具有相当强的动员能力,是冲突过程中基层政府的主要谈判对手。有不少人来北京上访前曾经组织策划过较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如河南农民李进才曾组织400多名村民到地委上访,吉林农民江宪文曾组织了200多村民到省城上访。话语中,他们虽然常常会感叹自己力量微弱,但同时又强硬地认为公理在自己方面,因此,当正常的上访失败时,不讳言将进行更有力量的努力„„

一些地方官员经常说某人是“上访油子”、“痞子”等。现在看来,对于一些人做何道德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乡村中有什么样的策动能力。不论这些上访精英的个人品行如何,或者在上访过程中是否怀有个人目的,但作为上访代表而言,他们不仅有见识,能看到部分农民的共同利益所在,而且有魄力,能够将这种分散的共同利益实现某种组织化的表达,因此,他们被相当一部分农民推举为代言人。当这些人与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利益、集体力量相结合时,在乡村社会中的影响力是需要关注的。所以,探寻乡村冲突的化解机制,需要重视对于这类人物的观察分析。

二、上访诉求:群体性的利益表达

(一)主要诉求内容

农民上访反映的问题涉及农村生活的很多方面,多数事件具有综合性,如负担问题直接连着土地问题甚至腐败问题。根据直接引发冲突的“事由”加以简单分类,大致如下:

A、农民负担问题(63次)。其中:反映乱摊派滥收费52次;农业税不据实征收2次;公粮收购中打白条、压级压价、暴力征粮等问题7次;电费问题2次。

B、土地问题(51次)。其中: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村干部将款项挥霍,对于农民补偿不合理,19次;土地利用不合理16次,如耕地非法变为宅基地,工业造成耕地污染,水土 流失严重等;土地承包问题11次,主要是农民承包的耕地、林地权益被侵犯;还有5次记录只注明“土地问题”,具体内容不详。

C、乡村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问题(24次)

D、村级选举违法问题(4次)

E、农村教育问题(4次)。如村小学失修无人管、乡村教工资被拖欠等。

F、打击报复问题(30次)。包括干部利用权势对上访人进行人身伤害、非法关押等。在我们的15起个案访谈中,有12起上访人提到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报复。

G、政法部门问题(12次)。主要是反映地方司法部门徇私枉法或判决不公,如吉林省杨淑涛反映其子被人杀害,公安部门要求受害人家属“私了”。

H、其它问题(6次)。如反映县种子公司出售假种子、乡镇机构精简清退退人员不合理、村里五保户没饭吃等。

(二)上访组织形态

从上访代表的利益背景来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为单个人或单个家庭的利益来上访,称“个体型上访”。个体型上访采取的形式主要就是单个人上访。上访人就是利益直接受到侵害的人,如反映本人的离婚问题、反映家人被村主任打伤、反映村里随意撕毁与自己的土地承包合同等。

第二。为某个群体的共同利益上访,上访者称代表若干村民,所提交的上访材料有若干村民签名甚至指印,我们称之为“代表型上访”。这里的群体是个不确定的范围,指有着共同利益而且这一利益受到相同侵害的部分村民,有的是几乎一个村民组,有的是几十个承包户,有的是几十户耕地被征用的农户,有的是一个行政村中的部分农户,也有的是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特殊群体,如河北邱县的一 个现役军人母亲上访,代表70多户现役军人家属反映乡政府扣发两年的优抚金。在我们直接接待的15次上访者中,有2次是个体型上访,13次是代表型上访。代表型上访的重要特点是,上访者一般都是结伴而来,多数情况下是两至5人。报社的上访接待记录一般只登记主诉人,因此无法统计每起上访者的具体人数。据群众工作部的负责人说,在上访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二为两个人以上。

第三、有共同利益诉求的若干农民一起参与上访或者大部 分参与上访,这种上访既有利益的集体性,又有行动的集体性,突出特点是以行动的规模化来显示诉求的强烈,我们称为“集体型上访”。这与通常基层政府部门所说的“集体上访”概念有所不同,后者不论上访人背后的利益群体有多大,只要上访人数达到5人,即定为“集体上访”。在我们接待的13起代表型上访中,最多人数是5人,均不属于我们定义的集体型上访。但是,有8起在来京上访前发生过集体型上访,规模从60人左右到400人左右不等,其中:集体上访到乡县一级的有4起,上访到地(市)一级的2起,上访到省一级的2起。

三、上访行动:一个理性的诉求过程

在直接访谈中,我们没有发现在言语语行为上有“滋事”倾向甚至无理取闹的上访者。听报社接待人员介绍,他们曾遇到过个别蛮不讲理或者精神上似乎有点怪异的人。绝大多数上访农民在表现上都是平和、理智的,访谈人员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交流对话。因为我们能很耐心地倾听,上访者都表现出欣慰和感激,反映从来没有那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么认真地听他们讲话。

(一)上访者怎样来到北京

A、绝大多数是经过逐级上访来到北京的。我们访谈的上访者,只有一例从乡镇直接到北京来上访,他说不知道“不能越级上访”的规定。其余14起都是先到乡镇、到县市、到省一级一级逐级上访的。

B、上访的费用筹集。代表型上访的费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访代表自己承担,这是少数情况。河北农民康树元说:“村民们信得过我,就让我来替大家上访,还要凑钱给我,我不要。我自己能负担得起。”辽宁农民李启阳说:“这些年我搞韩国小食品生意,赚的钱我都用来上访了。”一种是共同共同集资。集资又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均摊,支持上访者农户负担的费用相同,如每户50元;其二是自愿出资,每户数额不限,30、50不等。

C、上访农民都准备了若干份上访材料,这些材料送到各个部门单位,包括控告信、村民签名、相关的证明材料等。

D、上访农民了解法规政策的途径主要有:

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

自己买书看。一位上访者称为了上访买过300多部法律书,另一位还给我们看了他刚刚买的《土地法释义》。

亲威朋友以及热心人提供。山西农民郑金和说“我这些文件(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是从当干部的朋友那儿要的。”

(二)上访者在北京

A、上访农民在北京一般都去过3个以上的中央部门或者新闻单位。他们往往是把自己知道的有关部门都跑遍。

B、上访者的北京生活。主要有四种形式:

住每天10~20元的便宜旅馆;

借住在亲威或朋友家;

借住在来京打工的老乡处;

靠打工、捡破烂等维持生活,居无定所,上访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又不同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外出农民。

(三)进京上访后的心理准备

几乎对于所有的上访人来说,都面临一个问题:这次来京上访后,如果问题仍然不能得到解决,他们会怎么办。这也是我们向他们正面提出并讨论的问题。从10几位上访者的回答看,有4种选择:

第一、继续上访。辽宁的李启阳说:“我是铁了心要上访的。这问题一天不解决我就一天不安歇,就是上访一辈子,我也认了。国家需要安定这我们都知道,可我们上访农民都是有真凭 实据的,有照片,有录音,有录像。”

第二、放弃上访,转向正面对抗。吉林江宪文说:“我们村民已经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六条做出决定了,罢免现任村长,但镇上不批,所以现在他们还没下台,要是实在不行,我们回去后就行使我们的公民权利。”河南李进才说:“现在我看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我准备回去发动我们村的群众,真正依法选出我们村民的当家人。”

第三、选择躲避,外出他乡。安徽农民董辉说:“我想好了,这回要是真的不行,回去我就准备搬家。我在湖北打工,我就把我全家老小都搬到湖北去!至于户口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唉,只有以后再说了,一步一步来吧!先逃出去再说。”

第四、接受失败现实,放弃上访。内蒙古农民杨荣久说:“我们农民能有什么办法,这事拖了3年多都得不到解决,我们已经告到头了,没有别的办法了!”

四、上访升级:冲突积累的因素

(一)上访的升级

上访多数都起因于农民和乡村基层干部的冲突,而上访者从家乡走进北京,是上访升级的表现。从我们的直接访谈来看,上访升级有两种机制:

第一、直接利益受损引起初期的上访,而且逐级上访都没有解决,最后来到北京。主要特点是,一开始冲突就比较激烈,在后来的上访过程中,虽然问题没有解决,但也没有明显的扩大或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作为。

第二、上访引起上访的升级。在初次上访后,作为上访起源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增加了新的冲突,导致进一步的上访。如上访农民被拘留、上访群体被暴力驱散及打击报复等现象出现,引起农民更多不满而进一步上访。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主要问题是对于上访事件本身处置失当。

(二)信访部门的因素

毫无疑问,各级信访部门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对于稳定农村卓有贡献。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感到,信访部门在化解冲突、解决问题方面的作用还发挥得很不够。信访工作人员通常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把农民的上访材料留下来,填一封信转到其他部门,让上访人回去;第二、把上访地区的干部叫来让他们把上访群众领回去,自己解决。转信往往不解决问题,而让基层干部来领人只是矛盾的下交。一方面,材料在一层一层向下转,另一方面,农民在一级一级向上走,上访行动往往是“终点又回到起点”。这其中,主要不是信访工作人员个人的问题,而是信访部门本身有种种体制性的局限。如有的农民去县政府信访办反映违法征用耕地,而征地过程本身就是土地经过县政府批准的,在这种的情况下,县信访办只能无所作为,农民也只有继续向上走。

(三)司法部门的因素

某些地方的领导对司法部门的干预已严重影响了法律执行。内蒙一农民反映,他们组的土地被乡村干部非法卖掉二十几亩,他们到法院起诉,法官告诉他:“当然你赢了,连判决书也拟好了,但我不能宣判,否则我的饭碗也没有了。”

(四)媒体承担了上访者过多期望。

越来越多的上访者涌向媒体,把媒体看成了主持正义的希望寄托,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显示出行政和司法部门不得力。媒体没有实际权力,媒体也有自己的运作方式,他们强调“新闻”价值,有时甚至重视“炒作”的需要,也要受一些规章制约。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媒体的暴光,不应当也不可能成为化解社会冲突的制度化途径。

五、关于农民上访:理解和意见

(一)关于上访的正面理解

上访显示了农村存在的种种冲突与不和谐,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上访是消极的负面的。对于基层干部来说,上访是农民对于他们权威的一种挑战甚至抵抗,因此他们不能容忍甚至敌视。但是,任何社会都存在冲突,都需要正常的冲突化解机制。我们认为,上访也有正面的意义,根本一点是,上访并不是“造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抵抗,而是一种体制内的利益诉求形式,甚至可以说是现行体制内积极的政治参与。如果说农民上访是一种对于基层政府的抗争,那么这也是一种“依法”抗争,而无意动摇政府本身的合法性基础。农民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他们没有采取直接的对抗方式,而是以现行的政策法律为依据,在现有的社会政治体制内部寻求帮助,这正说明他们相信政策法律,相信政府,说明他们还有一定的政治效能感。这应当是党和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对于政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信访这种冲突化解渠道的有效性,使绝大多数上访者能在体制内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至于使有些人被迫采取制度外的解决方式。

(二)加强信访体系建设的一点意见。

信访体系成功的关键是对于各种权力部门监督的有效性。现在的问题是,信访机关主要设置在行政部门内部,农民所控告的部门往往就是这个信访机关的上级主管部门,显然让信访部门来纠正这些部门的问题是困难的。于是农民只有继续向上告,而在上一级机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的信访体系,虽然从外部看是群众监督,但从内部机制看还是权力机关的自身监督。信访在本质上应该体现人民群众的监督权,而有效的监督应该是,由权力的授予者来监督这种权力的使用。因此,可以考虑的调整思路也许是,在各级人大常委会之下设立比较完备强大的信访机构,将信访监督和人大常委会对于政府及其它权力机关的监督结合起来,将上访事件的处理和人大常委会经常性的执法检查结合起来。

篇8:剪辑心得

一、剪辑与动画的关系

因为动画自身特性(假定性)给了剪辑师更大的自由空间,所以动画剪辑除了遵循电影剪辑的规律外,还有着其自身的规律,为了保证动画的影视性和娱乐性,它不仅需要影视化的元素增加其特色,还需要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意,因此不同的剪辑风格应对着不同的体裁,无论是什么样的剪辑方式都不是墨守成规的,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可以打破规律,所以在设计画面分镜的时候,动画创作者都会借鉴实拍电影的一些剪辑手法,以及原创性的东西来丰富动画的镜头魅力。

近年来许多动画电影受到人们的热捧,例如《功夫熊猫》、《疯狂原始人》、《冰雪奇缘》等等,动画电影以其生动、形象、独到的表现方式让人们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动画电影已然用其独特的画面剪辑来增强影片的艺术的表现力及感染力,能够让好的作品在剪辑的基础上更加升华自身的内涵思想,让主创们的中心思想得以完美的展现出来;就像《铁巨人》中,想要表现询问者对被询问者构成的压力以及询问者对那种无聊问题的厌烦,除了原画本身加强了对询问者以及被询问者表情的传神刻画外,利用剪辑中的并列镜头强调了这样一种感觉,让观众产生了同主角一样的感受,这种带个人强烈感觉的镜头,是剪辑师利用剪辑对影片中角色的情感进行了二度创作,剪辑师的职责就是控制叙事结构,同时协调声音和视觉让人们看到画面组合到一起所要表达的重要意义。

二、动画剪辑中匹配剪辑的应用

匹配剪辑是剪辑师在剪辑影片的时候,会在影片中找到一个匹配点,这就意味着第一个镜头中的元素会以第二个镜头内的某种形式重复出现,如银幕的方向、视线、道具、声音、天气服装,发型,化妆,布光,色彩和动作等等元素,匹配剪辑可以流畅的推动故事发展,保持连续性--物理关联和叙事流,匹配剪辑有助于剪接的流畅性而观众并不会注意其存在,匹配剪辑也被称作“看不见的剪辑”使得观众沉浸在故事和人物中,例如《2001:太空冒险》开场就是一段描写人类进化历程的段落,在这组镜头里面,一个史前原始人把一根骨头抛向空中,上升骨头的动作接到了正在飞行的太空船进行了形状匹配,让我们从事前穿越到了太空时代,这就是匹配剪辑的精妙作用。

说起匹配剪辑,让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日本动画导演今敏,今敏的大多数作品主题都是梦境、梦魇、记忆、生活、电影之间的关系,今敏导演的几部作品都包含着同样的主题,讲述的都是现代都市人如何适应多重身份下的生活,例如《未麻的部屋》里面舞台上下、《千年女优》里面的银幕内外、亦或者《红辣椒》里面梦醒之间,他的作品都是亦真亦幻的,他运用匹配剪辑的手法,搭建着影片中主人公穿梭不同世界的桥梁,让观众跟随电影穿梭在现实与虚幻之间。

现在许多著名的电影都是借鉴他里面的镜头语言,就像《盗梦空间》里面女助理用手触摸镜子般的梦境屏障改变梦境的镜头就是模仿《红辣椒》里面红辣椒找寻幕后黑手的镜头,在今敏的动画电影里面就运用了许多匹配剪辑,在《红辣椒》开场的四分钟中,今敏运用了匹配剪辑的手法链接了开场四个梦境,就算是第六个镜头没用匹配剪辑也运用了形状匹配,而今敏最厉害的就是匹配式的转场,今敏的灵感来自于乔治·罗伊·希尔拍摄的电影版的《五号屠宰场》,在《五号屠宰场》里面的匹配剪辑有形状匹配,互为镜像的时空交叉的剪辑方式等等,这些灵感的启发让今敏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远远超越同行。

三、匹配剪辑的艺术表现

其实匹配剪辑的艺术表现,完全可以说成是剪辑的艺术表现,因为匹配剪辑是剪辑里面的一个分支,所以此段是以剪辑的角度谈起的。今敏导演曾在一部纪录片中说过:“在构建当前画面的同时,他已经想好了下一帧画面如何去画,”他甚至说过自己不做电影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电影太慢了,比如说一个揣边条的镜头,今敏导演用十格镜头就能表达清楚,而在电影中则需要49格,这也意味着今敏作品的随机性与即兴发挥,因此他事先写好的脚本很多时候都派不上用场,因为故事没有细节上的框架,这点尤其体现在《红辣椒》的创作上有许多剪辑语言的运用;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动画本身就是一个艺术提炼的过程,它创作过程就是主创们把各种天马星空的想法具象化的过程,以虚拟为基础,以夸张为表现形式,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可以无限假定的想象空间,所以动画本身就体现了艺术的假定性以及想象的可能性,是现实与想象的融合;而剪辑让影片中的现实与想象更加的紧密的融合到一起,它是对影片的提炼与升华,让影片跌宕起伏却不冗长乏味,精简了不需要情节,丰富了镜头的变化,提升了影片的内涵,赋予了动画片非同一般的魅力。

四、结语

动画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电影,电影剪辑与动画前期设计密切相关,所以动画剪辑除了遵循电影剪辑的规律外,还有着其自身的规律;虽然剪辑对于动画来说是前期工作,但是剪辑对于动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剪辑能够协调声音和视觉,让人们看到画面组合到一起所要表达的重要意义,这种镜头组合上的意义远超于单个镜头的意义;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剪辑的可操控性越来越强,给动画电影带来的效果也越来越多,它为动画带来了观赏性、增强了动画表现力,尤其是在故事画面的艺术表现上和故事的节奏控制上,动画剪辑所带给动画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是让动画脱胎换骨的存在,让动画电影拥有真人电影有时候都达不到的效果,所以剪辑是让动画电影散发的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摘要:动画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的艺术形式,其具有的艺术特点,是20世纪初确立以来艺术界最优秀的成就,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一部完整的动画片的镜头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态美术画面构成的,在其整个的制作过程中,要求导演在前期对影片有整体的掌控,这样才能对动画制作成本合理利用与分配,更好的保障动画制作过程合理流畅,从而诞生好的作品;正因为动画这样的特殊性,所以动画剪辑在前期基本定型,动画片的导演必须在动画的前期阶段就要确定每一个镜头的长度,故事的节奏,并在画面分镜台本上完全体现出来,所以在今后的具体制中动画分镜会作为指导蓝本调动整个动画创作团队。

关键词:动画电影,剪辑,匹配剪辑,今敏

参考文献

[1]聂欣如,动画剪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

[2]苏也惠,动画试听语言中的剪辑特性,设计语境,第五期.

[3]John purcell,对白剪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

[4]Gael Chandler,电影剪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5]傅正义,电影电视剪辑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

[6]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上一篇:放小鸟下一篇:实验室实习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