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2024-05-26

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精选6篇)

篇1: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站-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分

数线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全景地图: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报考指南: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篇2: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篇一】电力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本人于xx年毕业于xx大学,所学专业为供用电工程。在xx年x月进入电力实业公司参加工作至今。在这五年中,我先后在电力实业公司的线路班、变电班、生技股从事生产一线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这五年来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电力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需要职工有良好的自身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我不断学习各种技能,努力学习和掌握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全地区的配电网运行情况,同时能根据各类电气设备的需要,掌握相关的电工基础、电工材料、高压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能根据现场电气设备运行情况选择运行方式及经济运行方法,根据实际运行经验,正确处理电气系统的设备故障以及系统突发性事故,初步了解班组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

一、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提高岗位劳动技能

从xx年参加工作,领导为了让我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工作环境,适应生产要求,我先后被分配至电力实业公司的线路班和变电班从事线路架设、电缆敷设、高压试验、继保及变电检修等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我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掌握了线路和变电运行的生产程序及各种一、二次设备的规范、参数。

二、从事施工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xx年年底,我被分配到电力实业公司生技股,主要负责输配电线路的设计和施工。此时,正是农网改造初期,工作量非常大,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我边工作边学习,很快就步入了正规。

首先,跟随老师傅们勤下现场,并对照自己原有的各项知识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的结合,一方面放弃休息时间利用各种资料进行专业学习,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对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向老师傅求教,勤思、多做、苦学、牢记。利用较短的时间学会了各种线路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弄清楚各个设备的运行原理和铭牌参数,并利用配网调度图分析线路的运行情况,给自己增添了许多工作信心,丰富了自己的实践经验。

我参加了xxx的高低压农网改造工程,我主要负责线路的设计、施工图的绘制与修改、线路资料的整理。且丰富了公司的线路资料。我还参加了小吾营—龙关110kv二回线路改造工程,线路全长xx公里,且大部分是山区,并且是冬季施工。我主要负责线路的复测、熟悉设计图纸并与施工现场比较、计算线路的各种技术参数。经过xx个月的努力终于圆满完成了工作,最后我又把工程验收资料进行整理上报监理和运行维护部门。

其次,将先进科技手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应用acd绘制了线路走向图、相序图,交跨图。做到及时更新线路图纸资料,并将新旧图纸进行衔接、更新,使图纸资料与现场相符,与设备相符,进一步完善了线路资料,保证了数据真实性,为真正指导生产管理和逐步实现线路的状态维护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我还参加了新安规和工作票的培训。今年我又被定为线路的工作票签发人,这使我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很大,他的一点疏忽可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他不仅要保证工作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还要看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更要保证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是否适当和充足。于是我开始勤下小现场,积极熟悉城区的各条街道名称结合配网图,了解了城区范围内的高低压线路的运行情况,认真学习《电力工业技术管理规定》、《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熟练填写各种工作票和措施票,并进行危险点控制与分析,为工作票的正确签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努力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丰富自己。xx年底我参加了二级建造师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国家二级建造师的证书。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我重新学习了各种规程、标准、施工和验收规范,按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

总的说来,在这几年来的电力管理工作中,自已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已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电力建设的需求。

以上就是我从事生产运行工作五年多以来的专业小结。总结是为了去弊存精,一方面通过技术总结,在肯定自己工作的同时又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以后的生产和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精益求精,不断创造自身的专业技术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这次资格评审,从另一侧面看到别人对自已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从而促使自己更加从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坚信在日常的工作中相互学习、相互请教,自已的业务水平必定能更上一层楼。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限的,学习是不可停止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之中去,更好在电力建设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电力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我xxx年出生于市区。在校时历任学校学生会主席。xx年6月毕业于xxx大学,同年9月在xx电力部门参加工作。我是市区人,档案毕业后暂托管于xxx服务中心。虽然我全日制所学的专业非电力专业,但近年来我重点自修了电气化相关专业课程,不断强化我的专业技术能力。xx年12月我通过了xxx的全省计算机网络应用考试。现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电力系统电气化专业工种。我对所从事的配电线路、线损管理、设备安装及检修工作比较熟悉。

近年来,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勤廉务实,以高度认真的态度和善于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受到好评。

一年多来我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工作,我主动上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苦于钻研。近年我认真参与单位组织的电气课题研究,寓理论于实践中,敢于创新敢于进取。

近年主要工作情况如下:

一、开展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

xx年10月,由于单位原来整定人员不足,我协助单位开展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xx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加强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作为分公司线损人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编制“十五”降损规划、xx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两个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

三、参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xx年3月至现在我参加了xxx两个xx变电站主变增容、更换xx真空开关工作。目前作为协助人员,我配合领导开展郊区xx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霞山等5条xx线路大修改造工作,配合了农网xx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协助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大胆参与专业运行管理,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

由于我曾是学习文科,文字功夫较好。单位领导获悉,抽调我配合参与制度的完善与修订。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五、开展科技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我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单位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协助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四是协助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另外,在xx年9月至12月间利用定额进行城网改造工程的电气施工预算的编制审核工作。

总之,在近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我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篇三】电力专业技术工作报告

一、电网规划的编制、修编工作

作为生产技术部人员,参与xxx的编制、修编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总则、农村配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xx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一次系统规划方案、二次系统规划方案、无功补偿规划方案、投资估算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

二、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20xx年至20xx年,对xx、xx线路进行基础数据勘测和录入,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先后参加了xx输变电工程配套切改的xx、xx线路数据勘测及xx台站、宋村站的新建工程,和化线、和津线、和召线、郝史线等4条35kV线路新建改造工作、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参与设计、施工、验收20xx年、20xx年农网完善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亲自对线

路进行勘测,参与设计改造方案,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10KV配变增容工程的勘测、设计、验收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线路检修检查制度;线路运行管理细则;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配变增容管理规定;低压线路及设备巡视、维护制度;漏电保护器运行管理制度;相序牌悬挂标准;配电台区专责人职责;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主持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生产计划管理标准;农网建设改造工程管理标准;设备评级管理标准;设备缺陷管理标准;变电检修、变电运行管理标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管理标准;配电技术管理标准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加电压无功和供电可靠性、“低电压”工作的实施,提出整改措施、制定整改计划,并指导计划有效实施,负责指导供电所电压无功、供电可靠性和“低电压”工作的有关资料的整理、完善。

四、科技管理工作

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输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勘测、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得出,并用xxx绘制供电现状图。

五、农网标准化建设

主持并完成了农网标准化建设工作,从20xx年至20xx年共对xx座xx变电站、xx条xx线路、xx条xx线路、xx多个配电台区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并通过市公司的验收,达到了省公司的农网标准化要求,被市公司命名为标准化线路和标准化台区。

六、新农村电气化村和安全用电村建设

20xx年至20xx年按照市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新农村电气化村和安全用电村建设。对进行新农村电气化和安全用电村建设的各村进行现场实际勘察,按照建设要求对各村xx线路、配电台区、低压线路、电表箱、电能表等制定改造计划,督促各单位按照要求施工改造,并做好资料整理,已完成上级下达的新农村电气化村和安全用电村建设任务。已通过了市公司的初验收。

七、标准化部室建设

篇3: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专业化分析,专业化解决方案

0 引言

近几年, 电力行业信息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从初始电力生产自动化到80年代以财务电算化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化建设, 再到近年大规模的企业级信息化建设, 特别伴随着SG-ERP及智能化电网的全面建设, 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IT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广泛应用, 电力业务数据快速增长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长远来看, 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电力数据以其与经济发展紧密而广泛的联系, 将会呈现出无与伦比的正外部性,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至人类社会进步也将形成更为强大的推动力[1,2,3]。

将电网业务数据大致分为3类: (1) 电力企业生产数据, 如发电量、电压稳定性等方面的数据; (2) 电力企业运营数据, 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方面的数据; (3) 电力企业管理数据, 如ERP、一体化平台、协同办公等方面的数据。电力企业的数据已告别以往数据类型较为单一、增长较为缓慢的时代, 随着SG-ERP和智能电网建设的开展和深入, 数据量以几何级增长的速度在增长 (由TB级向PB级转变) , 数据来源更加复杂和多样 (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 , 如何充分利用应用这些巨量的多样化数据, 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提供大量的高附加值服务, 需要应用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另外, 大数据是能源变革中电力工业技术革新的必然过程, 而不是简单的技术范畴, 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进步, 更是涉及整个电力系统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理念、管理体制和技术路线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是下一代智能化电力系统在大数据时代下价值形态的跃升。有鉴于此, 本课题进行电力大数据专业化分析及部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方面解决公司业务应用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迫切需求, 以及业务应用中亟待提升的方向;另一方面解决电力大数据技术应用落地问题, 以统一规范各类研究工作, 解决系统建设与运行各环节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探索各技术的应用以期实现突破, 为电力大数据技术在公司系统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和切实支撑。

本课题根据文献研究成果, 研究面向电网业务分析、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基于用电实时数据运营监测分析研究与应用[4,5,6,7,8]、结合多类型数据处理的大数据技术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研究[9,10], 解决系统建设与运行各环节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建立公司关于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统一认识, 全面支撑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两中心”体系建设, 创新业务应用模式, 构建技术研究与业务应用生态系统, 促进公司业务融合, 推动公司管理方式转变。

1 电力大数据专业化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

1.1 电网业务分析

深入分析公司电网业务, 对电网典型业务场景下大数据应用需求进行研究, 提出若干具有电力大数据特征的业务。研究生产、用电、客服中心业务场景, 重点业务场景包括以下方面。

1.1.1 生产管理

结合视频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对视频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提取视频中的标签, 供视频进行管理检索、提取仪器仪表读数等设备状态量信息, 对视频中的漏油、入侵等异常状况进行鉴别, 发现设备异常。

设备状态评价:在视频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建立风险评价流程和设备风险评价模型, 综合考虑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经济型及社会影响等因素, 规范化风险评价要素, 用量化的风险值判断输变电设备面临的和其可能导致的风险大小, 作为制定设备的检修策略的重要考虑因素。

1.1.2 用电信息

目前, 业务部门多通过市场调研、现场用电检查、业务数据的简单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客户用电行为信息, 这几种方式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对于业务的支撑效果却并不理想,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业务人员的主观定性分析及经验判断占主导作用, 较难深度有效挖掘客户用电习惯及客户价值, 难以科学地为决策层制定经营战略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通过客户用电行为监测分析与研究, 结合客户不同属性分类, 以及不同客户的实时用电情况、缴费和违约情况, 通过客户的价值和客户风险分析来刻画客户行为, 构建企业客户的用电行为模型, 采用聚类分析、决策树、逻辑回归3种挖掘方法预测客户的价值与风险, 挖掘潜在价值、高价值客户, 从而为不同价值客户制定不同的供电方式提供营销决策支持。

1.1.3 客服中心

多渠道服务平台下客户行为分析:客户行为分析指对客户访问渠道、查询信息或者做某种功能办理时的行为进行分析, 到达优化客户交互流程, 提高客户交互效率、实现人工话务分流、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多类型数据处理与应用:多类型数据处理与应用是指对通话过程中双方的语音、语义、语速等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对短信、邮件等信息内容存储、处理进行分析研究。

1.2 主要数据分析工具

针对各类主要数据分析工具, 研究各个数据分析工具的整体解决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工具概述、工具厂商及发展历程、组件功能介绍、产品优势、应用环境要求等;研究各个数据分析工具的组件功能及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工具典型应用场景分析、工具开发流程、组件功能使用手册、功能示例应用等;各个数据分析工具的产品对标, 具体内容包括制定数据分析工具的对标项及对比评判标准、根据对标项对各个工具进行评判、编写数据分析工具产品对标报告。

基于研究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电力大数据特征的数据分析需求的满足度验证。具体内容包括:数据分析工具的安装部署, 具体包括工具安装部署环境准备、工具安装部署;具有电力大数据特征的数据分析需求的分析及实现设计, 具体包括针对不同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需求实现分析、实现步骤设计、模拟数据准备等;基于数据分析工具的功能实现, 具体包括模拟数据导入、在数据分析工具中开发业务功能;数据分析工具支撑能力报表的编写, 具体包括将数据分析需求和数据分析工具中实现的业务功能进行比对、分析功能差异性、编写支撑能力报表。

1.3 基于用电实时数据运营监测分析研究与应用

1.3.1 客户用电行为监测分析与研究

客户用电行为监测分析与研究通过收集、归类和定义不同属性和行为特征的客户群, 分析客户各方面的服务需求, 有针对性地提供主动服务, 实现改善客户关系, 提高客户满意度、防范电费风险等目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3.1. 1 研究客户特征分析

对客户价值进行细分分析, 实现动态识别客户价值;分类识别客户违约风险, 促进用电检查、电费回收的管理水平提升, 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风险,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1.3.1. 2 研究重点大客户负荷特性的分析

总结不同客户群负荷特性规律;对比分析重点大客户的聚类结果、移峰填谷潜力;分析评价重点大客户峰谷电价敏感度及应对策略, 为公司有序用电等负荷管理、电网规划建设等领域提供参考依据。

1.3.1. 3 研究分类客户缴费分析

识别客户的缴费习惯及偏好, 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客户缴费习惯及偏好的差异程度;及时掌握客户缴费习惯的变化趋势, 研究公司多缴费渠道优化模式, 提出客户缴费渠道结构比例的优化建议, 指引市场营销策略, 科学引导渠道运营, 提高缴费服务成本效益。

1.3.1. 4 研究客户投诉分析

直观反映各网省现阶段客户投诉焦点, 结合各网省地域特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客户用电需求等客观因素, 从客户投诉中发现企业自身服务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深入挖掘客户投诉的潜在风险, 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提升客户满意度, 树立良好的电网企业品牌形象。

1.3.2 供电能力监测分析与研究

供电能力监测分析与研究通过在线监测分析电网设备的过载、重载以及用户低电压等问题, 实时掌握电网的运行风险和供电质量, 找出制约公司供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分析其对公司运营的影响,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促进公司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客户满意度和公司运营效益效率的提升。研究内容有以下3点。

1.3.2. 1 事前监测研究

基于大数据相关技术在线监测设备的重载、过载、低电压、停电等情况。通过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SCADA系统、调度EMS系统获取设备实时的有、无功电流 (有、无功率) 等数据, 与运行设备最大电流 (容量) 等负载能力基础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运用大数据流计算技术实时找出运行过载和重载设备清单, 对重载、过载设备进行告警。

1.3.2. 2 事中分析研究

研究供电能力受限对售电量的影响,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供电能力受限对售电量影响幅度, 并进而分析该因素对公司经营的影响度;研究分析新增客户用电情况, 包括新增用电设备负载率、新增用电设备贡献率、新增用电设备售电量等。研究分析客户停电情况, 重点分析频繁停电、重复计划停电、停电后没有按时复电、停电信息没有及时录入等问题, 并分析停电损失电量。

1.3.2. 3 事后预测研究

基于对某一区域设备历史和当前运行情况的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布式处理技术结合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未来该区域的负荷发展趋势和设备负载率变化趋势。预测时主要基于某一时段内总体设备增长速度、分用电类别的设备增长速度、新增设备负载率、新增设备贡献率等分析要素对某一区域用电增长的影响权重, 并结合该区域历史用电增长率和历史设备负载率等要素, 加权计算预测未来某一时间、某一区域的用电增长率和用电最大需量及与之相应适应的电网设备建设规模。并对预测的电网设备运行的最大负载率等数据, 达到相应设备的过 (重) 载水平时予以预警。

1.4 结合多类型数据处理的大数据技术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1.4.1 多渠道服务平台下客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客户行为分析指对客户访问渠道、查询信息或者做某种功能办理时的行为进行分析, 到达优化客户交互流程, 提高客户交互效率、实现人工话务分流、降低人工成本的效果。研究内容包括:

(1) 对客户行为倾向进行研究, 通过客户行为轨迹分析客户属性特征, 区分客户群, 进行行为预测, 提高客户满意度;

(2) 对市场个性化需求进行挖掘, 促进企业自身良性发展, 驱动电力企业从“以电力生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3) 对电话、短信、邮件、移动APP等服务渠道的客户行为轨迹进行研究, 发现不同渠道服务特征, 提供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提高营销转化率, 找出用户特征的共性与差异性, 进行针对性服务, 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

1.4.2 服务质量实时监控分析与研究

服务质量监控是指采用流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技术, 对通话过程中双方的语音、语义、语速等信息进行实时识别和分析, 当发现有异常信息出现时, 运营管理人员可以接入通话进行管理。这样实现了对客服过程的实时质检, 最大程度保障通话服务质量。研究内容包括:研究音频文件的实时分析, 对音频流进行实时捕获和分析, 采用大数据技术中的流计算技术对音频流进行实时处理, 并将处理流程与语音分析系统进行集成, 形成新的实时语音分析解决方案, 以满足需求方对监控实时性的要求。

2 结语

本课题重点研究面向电网业务分析, 研究主要电网业务数据分析工具, 研究基于用电实时数据运营监测分析、研究结合多类型数据处理的大数据技术。完成符合电网业务特征的业务分析、电网业务主要分析工具、用电实时数据运营监测分析技术、多类型数据处理的大数据技术, 在此基础上开发面向电力大数据专业化应用的原型系统并进行验证, 进而丰富和完善电力大数据技术研究成果, 促进公司业务融合, 推动公司管理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皎.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J].华北电业, 2012 (4) :82-83.

[2]孟小峰, 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 50 (1) :146-149.

[3]刘军, 吕俊峰.大数据时代及数据挖掘的应用[N].国家电网报, 2012-05-15.

[4]张钢.基于智能电网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25) :71.

[5]王德文, 宋亚奇, 朱永利.基于云计算的智能电网信息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22) :7-12.

[6]宋亚奇, 周国亮, 朱永利.智能电网大数据处理技术现状与挑战[J].电网技术, 2013, 37 (4) :928-935.

[7]张继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用化关键问题与对策[J].电力技术资讯, 2013 (12) :54~55.

[8]宋振伟.云实时数据库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技术探讨, 2014 (9) :262~265.

[9]李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 2013 (16) .

篇4: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摘 要】分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64-03

基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提高育人质量。

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学科性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该课程体系比较臃肿,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不利于培养新时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因此,需对其进行改革。

二、改革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改革的思路

通过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获取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寻求与工作领域对接的课程,使完成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在研究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实践专家的五阶段职业成长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职业岗位的职业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岗位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关键能力)成长要求,结合高职的可操作性,在学校主要培养前三个职业成长阶段的能力,并为后两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并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方案设计,最终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具体实施

1.职业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及岗位能力分析。通过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岗位调研,得出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基准,分析岗位应具有的能力,详见表1。

2.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即承接任务、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

3.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进行课程开发。“4个工作领域”与课程对接情况详见表2。

1承接任务完成工程招标与投标文件的编制;熟悉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熟悉建筑法规;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13:建筑工程经济

2施工准备参与施工组织管理策划;参与制定管理制度;参与图纸会审、技术核定;参与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

3工程施工负责组织测量放线、参与技术复核;参与制订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参与制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参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参与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与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措施;负责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监督进场材料的抽样复验。

4竣工验收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参与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负责施工资料的立卷、归档;负责汇总、整理、移交质量资料;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审查及整理;负责施工资料的封存和安全保密工作;负责施工资料的验收与移交。 工序质量控制;质量资料管理;质量问题处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移交。课程25:建筑工程资料整编课程

26: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4.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以及建筑行业的项目特点,将人才培养划分成5个阶段,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课程体系,详见表3。

其中,课程27(员级实务)主要针对学生考取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标准员等职业资格证而开设的综合训练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训练,进一步培养施工员等能力。课程28(综合实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化教学完成该实训课程。在学完1~4学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之后,在第五学期安排课程27及课程28,达到“强化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目的,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采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阶段“通用能力培养阶段”,在第一学期进行。第二阶段“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实践课程建筑工程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实际工程,专业学习以专业实践知识为起点,而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起点。第三阶段“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根据项目化课程,需要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工学交替,边理论边实践,边打基础边应用。第四阶段“专业能力强化提高培养阶段”,在第五学期进行。在岗位群的共性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北部湾经济区、华南地区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生就业的不同岗位,开设相应的员级实务课程,进行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来选择2~3个职业岗位进行强化培养,呈动态状。如资料员的培养,就是对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考察调研,了解到目前建筑行业非常紧缺工程资料整编的人才,于是着手进行培养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宝鹰特色班”在第五学期工学交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授课任务由深圳宝鹰建设集团选派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建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引入深圳宝鹰建设集团管理要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另外,校企每年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设新技术、新规范讲座2~4次,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第五阶段“能力应用培养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完成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和个人特点,强化提高某一特长,提高应用能力。如在第六学期到宝鹰建设集团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真正达到“零距离”上岗,到企业上班之前就已经接受了企业的文化、形象、设备、技术等,大大减少了企业对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开支。

综上,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其中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的课程大部分为项目化课程,所以也称为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过程既有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是单设的理论为主课程,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是实践为主课程,而是有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手段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真正的“做中学”。

【作者简介】韦清权(1967- ),广西上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凌卫宁(1967- ),广西北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

(责编 苏 洋)

【摘 要】分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64-03

基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提高育人质量。

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学科性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该课程体系比较臃肿,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不利于培养新时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因此,需对其进行改革。

二、改革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改革的思路

通过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获取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寻求与工作领域对接的课程,使完成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在研究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实践专家的五阶段职业成长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职业岗位的职业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岗位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关键能力)成长要求,结合高职的可操作性,在学校主要培养前三个职业成长阶段的能力,并为后两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并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方案设计,最终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具体实施

1.职业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及岗位能力分析。通过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岗位调研,得出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基准,分析岗位应具有的能力,详见表1。

2.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即承接任务、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

3.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进行课程开发。“4个工作领域”与课程对接情况详见表2。

1承接任务完成工程招标与投标文件的编制;熟悉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熟悉建筑法规;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13:建筑工程经济

2施工准备参与施工组织管理策划;参与制定管理制度;参与图纸会审、技术核定;参与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

3工程施工负责组织测量放线、参与技术复核;参与制订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参与制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参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参与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与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措施;负责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监督进场材料的抽样复验。

4竣工验收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参与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负责施工资料的立卷、归档;负责汇总、整理、移交质量资料;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审查及整理;负责施工资料的封存和安全保密工作;负责施工资料的验收与移交。 工序质量控制;质量资料管理;质量问题处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移交。课程25:建筑工程资料整编课程

26: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4.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以及建筑行业的项目特点,将人才培养划分成5个阶段,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课程体系,详见表3。

其中,课程27(员级实务)主要针对学生考取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标准员等职业资格证而开设的综合训练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训练,进一步培养施工员等能力。课程28(综合实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化教学完成该实训课程。在学完1~4学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之后,在第五学期安排课程27及课程28,达到“强化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目的,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采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阶段“通用能力培养阶段”,在第一学期进行。第二阶段“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实践课程建筑工程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实际工程,专业学习以专业实践知识为起点,而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起点。第三阶段“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根据项目化课程,需要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工学交替,边理论边实践,边打基础边应用。第四阶段“专业能力强化提高培养阶段”,在第五学期进行。在岗位群的共性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北部湾经济区、华南地区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生就业的不同岗位,开设相应的员级实务课程,进行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来选择2~3个职业岗位进行强化培养,呈动态状。如资料员的培养,就是对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考察调研,了解到目前建筑行业非常紧缺工程资料整编的人才,于是着手进行培养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宝鹰特色班”在第五学期工学交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授课任务由深圳宝鹰建设集团选派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建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引入深圳宝鹰建设集团管理要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另外,校企每年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设新技术、新规范讲座2~4次,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第五阶段“能力应用培养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完成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和个人特点,强化提高某一特长,提高应用能力。如在第六学期到宝鹰建设集团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真正达到“零距离”上岗,到企业上班之前就已经接受了企业的文化、形象、设备、技术等,大大减少了企业对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开支。

综上,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其中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的课程大部分为项目化课程,所以也称为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过程既有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是单设的理论为主课程,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是实践为主课程,而是有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手段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真正的“做中学”。

【作者简介】韦清权(1967- ),广西上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凌卫宁(1967- ),广西北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

(责编 苏 洋)

【摘 要】分析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改革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64-03

基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重点专业,以《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和广西建筑行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提高育人质量。

一、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为学科性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该课程体系比较臃肿,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不利于培养新时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因此,需对其进行改革。

二、改革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改革的思路

通过职业岗位及岗位能力分析,获取各个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寻求与工作领域对接的课程,使完成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相一致。在研究从“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实践专家的五阶段职业成长模式”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职业岗位的职业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岗位基本能力、通用能力(关键能力)成长要求,结合高职的可操作性,在学校主要培养前三个职业成长阶段的能力,并为后两个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并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进行方案设计,最终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改革的具体实施

1.职业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及岗位能力分析。通过社会调研、企业调研、岗位调研,得出岗位主要工作职责,并以此为基准,分析岗位应具有的能力,详见表1。

2.以房屋建造过程为导向,进行实际工作任务分析,获取“4个工作领域”,即承接任务、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

3.以完成工作领域的工作为目标,通过主要工作职责分析,进行课程开发。“4个工作领域”与课程对接情况详见表2。

1承接任务完成工程招标与投标文件的编制;熟悉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熟悉建筑法规;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13:建筑工程经济

2施工准备参与施工组织管理策划;参与制定管理制度;参与图纸会审、技术核定;参与做好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作,合理调配生产资源;落实施工作业计划。

3工程施工负责组织测量放线、参与技术复核;参与制订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资源需求计划,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参与现场经济技术签证、成本控制及成本核算;参与制定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计划;参与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参与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与制定工序质量控制措施;负责核查进场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资料,监督进场材料的抽样复验。

4竣工验收负责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参与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负责施工资料的立卷、归档;负责汇总、整理、移交质量资料;负责施工资料的收集、审查及整理;负责施工资料的封存和安全保密工作;负责施工资料的验收与移交。 工序质量控制;质量资料管理;质量问题处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移交。课程25:建筑工程资料整编课程

26: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4.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从自由人到职业人的规律、人的认知规律,以及建筑行业的项目特点,将人才培养划分成5个阶段,设计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课程体系,详见表3。

其中,课程27(员级实务)主要针对学生考取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标准员等职业资格证而开设的综合训练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的综合训练,进一步培养施工员等能力。课程28(综合实训)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化教学完成该实训课程。在学完1~4学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之后,在第五学期安排课程27及课程28,达到“强化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目的,为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内涵

采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人才,贯穿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第一阶段“通用能力培养阶段”,在第一学期进行。第二阶段“专业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实践课程建筑工程见习安排在第一学期,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企业实际工程,专业学习以专业实践知识为起点,而不是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起点。第三阶段“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在第三、第四学期进行。根据项目化课程,需要到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广西建工集团下属企事业单位进行技能培训,工学交替,边理论边实践,边打基础边应用。第四阶段“专业能力强化提高培养阶段”,在第五学期进行。在岗位群的共性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北部湾经济区、华南地区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结合学生就业的不同岗位,开设相应的员级实务课程,进行专业能力强化训练。学生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市场需求来选择2~3个职业岗位进行强化培养,呈动态状。如资料员的培养,就是对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筑企业考察调研,了解到目前建筑行业非常紧缺工程资料整编的人才,于是着手进行培养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宝鹰特色班”在第五学期工学交替以真实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综合实训。授课任务由深圳宝鹰建设集团选派的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专业课教学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建立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学生的日常管理要引入深圳宝鹰建设集团管理要素,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另外,校企每年定期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开设新技术、新规范讲座2~4次,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技术的前沿技术。第五阶段“能力应用培养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完成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和个人特点,强化提高某一特长,提高应用能力。如在第六学期到宝鹰建设集团以工作为途径,以学习为目的进行顶岗实习。学生真正达到“零距离”上岗,到企业上班之前就已经接受了企业的文化、形象、设备、技术等,大大减少了企业对新职工岗前培训的时间和经费开支。

综上,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其中专业核心技能培养阶段的课程大部分为项目化课程,所以也称为基于房屋建造过程的“五阶段”项目化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过程既有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有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是单设的理论为主课程,而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是实践为主课程,而是有理论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是实践理论一体化课程。手段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真正的“做中学”。

【作者简介】韦清权(1967- ),广西上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凌卫宁(1967- ),广西北流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

篇5: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题 目 智能电网技术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班 级 研1015 学 生 杨晓玲 学 号 1043010983

2011 年

智能电网技术

--关于15kV SiC IGBT的发展及其对电力应用的影响

摘要: 虽然硅晶体电力设备应用于电力电子工业已经有50多年,但是以硅为基础的技术在功率处理和频率转换方面已受到限制。SiC有着击穿电场特别强,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快,热导率高,耐高温等优势,特别适于制作高频、高速、高压、高功率器件。本文详细介绍了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基于15kV SiC IGBT的固态变压器的优点。

引言

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三代[1]:

第一代——Si双极晶体管(BJT)、晶闸管(SCR)及其派生器件。

功率晶闸管用来实现大容量的电流控制,在低频相位控制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这类器件的工作频率受到dV/dt、di/dt的限制,目前主要用在栅关断速度要求较低的场合(在kHz范围)。在较高的工作频率,一般采用功率双极结晶体管,但是对以大功率为应用目标的BJT,即使采用达林顿结构,在正向导通和强迫性栅关断过程中,电流增益P值一般也只能做到

第二代——功率MOSFET。

MOSFET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因此器件的栅控电流极小(IG—100nA数晕级)。MOSFET是多子器件,因而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下(100kHz以上)实现开关工作,同时MOSFET具有比双极器件宽得多的安全工作区。正是因为这些优点,使功率MSOFET从80年代初期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大量产品,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功率MOSFET的导通电阻以至于跨导gm比双极器件以更快的速率随击穿电压增加而变坏,这使它们在高压工作范围处于劣势。

第三代——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它是一种包括MOSFET以及双极晶体管的复合功率半导体器件,兼有功率MOSFET和双极晶体管的优点。自1982年由美国GE公司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商用的高压大电流1GBT器件仍在发展中,尽管德国的EUPEC生产的6500V/600A高压大功率IGBT器件已经获得实际应用,但其电压和电流容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高压领域的许多应用中,要求器件的电压达到10kV以上,目前只能通过IGBT串联等技术来实现。

1、SiC IGBT的优势

SiC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第一,二代半导体材料 Si和GaAs相比,SiC材料及器件具有以下优势:

(1)SiC的禁带宽度大(是Si的3倍,GaAs的2倍),本征温度高,由此SiC功率 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可以高达600℃。

(2)SiC的击穿场强高(是Si的10倍,GaAs的7倍),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比Si的同类器件高得多;由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电阻同材料击穿电场的立方成反比,因此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导通电阻比s i的同类器件的导通电阻低得多,结果其开关损耗便小得多。

(3)SIC的热导率高(是Si的2.5倍,GaAs的8倍),饱和电子漂移速率高(是si及GaAs的2倍),适合于高温高频大功率工作。SiC同Si一样,可以直接采用热氧化工艺在表面生长热Si02,由此可以同Si一样,采用平面工艺制作各种SiC MOS相关的器件,包括各种功率SiC MOSFET及IGBT。与同属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ZnO,GaN等相比,Sic已经实现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商用衬底,以及低缺陷密度的SiC同质或异质结构材料,它们为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上所述,尽管Si功率半导体器件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Si材料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它们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Si较低的临界击穿场强Ec,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电压以及导通电阻,受限制的导通电阻使Si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损耗难以达到理想状态。Si较小的禁带宽度Eg及较低的热导率入,限制了器件的最高工作温度(200℃)及最大功率。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电力电子工业的需求,以及更好地适应节能节电的大政方针,显然需要发展新半导体材料的功率器件。IGBT的新发展方向之一是SiC IGBT【2】。

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以前认为不切实际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为可能,例如,固态变压器(SST)的观点取代了传统的60HZ分布式变压器。固态变压器的不仅是一台变压器,而且故障电流限制器,一个无功补偿器,并凹陷恢复。这些优点使固态变压器非常有希望应用在未来的动力系统中。虽然SST有很多优点,比如重量轻,体积小,整功率因数等,但是现在SST已经没有发展空间,因为硅晶体半导体设备的转换频率已受到限制。随着15KV,5KHZ的转换频率SiC IGBT的发展,SST将会成为事实,就像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开关式电源取代60HZ变压器成为功率转换的标准。固态变压器关键是减小传统变压器的大小和重量。这要通过增加的DCSiC的经验参数,15-kV SiC电压动态雪崩崩溃发生图5所示。SiC IGBT发生动态崩溃点的功率密度约为7 mW/cm2,这比高电压硅器件的理论值超过了20倍。该动态雪崩击穿和关断I-V轨迹曲线在一个正常的运行状态发生的对比表明碳化硅IGBT具有强大的关断功能。结合了开关损耗低,速度快的优势,SiC IGBT强大的关断能力,使他们更适合在高电压电力电子当中应用。

图5 15kV SiC IGBT的静态雪崩击穿,动态雪崩击穿起始线及其典型的关断电流-电压轨迹曲线的比较

3、总结

在未来的发电和配电系统中,很可能涉及更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和电网的分布。电力发电和存储互连或微电网并网,需通过一个新的能源分配和能源网络。能源互联网将具有双向的能量流的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提供重要的即插即用功能和隔离故障的用户端系统。对于具有高电压,高频和高温操作能力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需求是能源互联网所必需的。

SiC IGBT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压牵引电机的驱动和传统配电系统。由于SiC材料的优越性能 作为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后硅器件,能够突破硅材料的理论局限。大量研究表明,15kV SiC IGBT与 Si器件相比,具有功耗低、开关速度快和关断可靠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电力电子应用中,高压SiC IGBT 是一项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

4、名词解释

1、固态变压器

固态变压器又称电力电子变压器(Electronic Power Transformer,EPT),是一种将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高频电能变换技术相结合,实现将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转变为另一种电力特征的电能的静止电气设备。与常规变压器相比,EPT有很多优点,其突出特点在于可以实现原方电流、副方电压以及功率的灵活控制。EPT应用于电力系统后将会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灵活的输电方式以及电力市场下对功率潮流的实时控制。

2、禁带宽度

禁带宽度(Band gap)是指一个能带宽度(单位是电子伏特(ev)),固体中电子的能量是不可以连续取值的,而是一些不连续的能带,要导电就要有自由电子存在,自由电子存在的能带称为导带(能导电),被束缚的电子要成为自由电子,就必须获得足够能量从而跃迁到导带,这个能量的最小值就是禁带宽度。

3、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是使功率变换器得以高频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应用谐振的原理, 使开关器件中的电流(或电压)按正弦或准正弦规律变化。当电流自然过零时, 使器件关断(或电压为零时, 使器件开通), 从而减少开关损耗。它不仅可以解决硬开关变换器中的硬开关损耗问题、容性开通问题、感性关断问题及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 而且还能解决由硬开关引起的EMI 等问题。

当开关频率增大到兆赫兹级范围, 被抑制的或低频时可忽视的开关应力和噪声, 将变得难以接受。谐振变换器虽能为开关提供零电压开关和零电流开关状态, 但工作中会产生较大的循环能量, 使导电损耗增大。为了在不增大循环能量的同时, 建立开关的软开关条件, 发展了许多软开关PWM 技术。它们使用某种形式的谐振软化开关转换过程,开关转换结束后又恢复到常规的PWM 工作方式,但它的谐振电感串联在主电路内, 因此零开关条件与电源电压、负载电流的变化范围有关, 在轻载下有可能失去零开关条件。为了改善零开关条件, 人们将谐振网络并联在主开关管上, 从而发展成零转换PWM 软开关变换器, 它既克服了硬开关PWM技术和谐振软开关技术的缺点, 又综合了它们的优点。目前无源无损缓冲电路将成为实现软开关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直流开关电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我的见解

SiC电力设备可以处理3倍多的功率,同时转换速度比传统的快几倍。在高频率运行时大量功率的损失导致自身发热,使得运行温度更高(大约在225 C左右),所以功率处理和频率转换能力随之提高。因此具有高压高频耐高温的SiC IGBT的出现将会对电力应用产生巨大的影响。

固态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无环境污染;2)运行时可保持二次侧输出电压幅值恒定,不随负载变化,且平滑可调;可保证一次侧电压电流和二次侧电压为正弦波形,且一二次功率因数可调;变压器一二次电压、电流和功率均高度可控;兼有断路器的功能,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可瞬时(μs级)关断故障大电流,也无需常规的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虽然固态变压器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因为硅晶体半导体设备的转换频率已受到限制,固态变压器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但是随着15kV,5kHZ的转换频率SiC IGBT的发展,SST将会成为事实。

由于SiC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电子应用领域具有节电节能及减小体积方面的巨大优势和应用前景,所以研究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SiC材料及器件工艺的不断进步,SiC功率器件的价将不断下降,SiC功率器件在电力电子工业 中的推用也将是必然的趋势,因此,SiC功率器件的发展前景是十分美好及友人的。

参考文献

【1】SiC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优势及发展前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忠立 【2】IGBT技术发展综述,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叶小剑,邹勉,杨小慧

篇6:电力专业技术报告范文

一、我市农技协的发展现状

xx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七县一市三区,总人口有610多万,农业人口比例大。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科协组织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农技协建设,把促进农技协发展作为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农技协这个科普载体,建立起广大群众参与科普的活力机制,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技协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和欢迎,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拥有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技协)2个,省级示范农技协4个,省级优秀农技协1个,市级示范农技协15个。

我市农技协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再发展几个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农技协478个,拥有会员12万多人,遍布全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种植业(瓜、果、农、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养殖业(鸡、鸭、猪、鳝、蟹、鱼等)、服务业(主要是中介经营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二十多个门类。其中县级农技协169个,乡镇级155个,村级154个,跨省的8个,跨市的10个。我市89.1%的农技协都经过了各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其中科协审批的139个,农林部门审批的114个,其他部门审批的173个。在这些农技协中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有273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有93个;农民牵头创办的有180个,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94个,科协、涉农部门牵头创办的170个;股份制的有49个,合作制的86个,公司+协会的115个,支部+协会、科研单位+协会的共有103个,专业户领办的98个;开展技术服务的有193个,信息服务的141个,产加销一体的275个,技术经济实体的74个;聘请专家1406人,农民技术员4531人。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2120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607693.2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占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达31.6%。20xx年全市农技协会员人均纯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当部分农技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由最初仅以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的低层次合作形式,发展到现在围绕某一农业主导产品的开发,创办一体化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实体;由会员最初仅是本村、本乡农民发展到打破区域界线,会员辐射到周边乡镇和跨省、市、县农村的大型农技协。有80多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过千万元,19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亿元,其中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年销售收入已达到3亿多元。这些农技协都已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发展轨道,成为了一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农技协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工作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协以农民为主体,以有致富能力的专业户、龙头企业、乡土能人为核心,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各级科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科协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农技协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农技协已成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农技协利用与农民的亲缘、地缘关系,以及技术传播直接、信息渠道通畅的特点,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传授给农民,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速度与新成果的推广步伐。到20xx年底全市农技协共推广农业新品种11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多项、新材料200多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就有150多项(个),创建示范基地近900个。我市望江县网箱养鳝协会以养殖基地为示范,通过常年举办培训班和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电话为载体,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深入养殖现场指导和帮助销售为手段,大力推广普及网箱养殖技术。目前该协会已有会员1136户,分布全县的10个乡镇和邻近县市,全县网箱养鳝规模达到13万只网箱,成鳝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市特种水产养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网箱养鳝的第一大县,20xx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宿松县河蟹协会积极壮大协会队伍。会员由成立之初的82个发展到2168个,其中单位会员22个。聘请专家举办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会员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会员赴外地学习精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河蟹养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种生产、供应、品牌、销售、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资料供应的“五统一”。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协会“皖江”大闸蟹已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常州等大中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2、农技协已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引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农技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科协十分注重在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发展农技协,通过他们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脱贫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农技协共带动农户27万多户,培育科技示范户2.3万户,开展技术培训近4000次,培训人数46万多人次,为带动本地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潜山县是个贫困县,蚕桑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潜山县蚕桑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贫困山区蚕农服务,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对贫困农户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为蚕农提供种子种苗及蚕需物资供应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开展蚕业产业化经营,本着“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原则,力求达到“会员带动,蚕桑发展,蚕农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县已建立了40个蚕桑示范基地,培育了650多户示范户,带动全县4800户蚕农,为振兴潜山县蚕桑事业,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农技协已成为农村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作为08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农技协在为蛋鸭产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高单位养殖效益,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把协会做大做强,他们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市畜牧兽医局联合,走“市场+企业+农户+科研院校+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和邻近舒城、庐江、枞阳等县的几十个乡镇,形成了我省较大范围的农村特色区域经济。产品除内销外,部分还进入东南亚国家,07年实现销售年收入3.7亿元,利税2000万元,并建立了“大关禽蛋市场”,拥有自己的办公楼、销售市场、培训学校和网站,已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强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其规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当前我市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技协虽然遍布我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行业较多,但各地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还十分有限,农技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技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有些地方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把农技协建设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观上缺少政策法规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2、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示范带动面不广。

由于农技协多数是以各类“土专家”为核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各种专业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无法迅速传播和推广。

3、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缺少活动经费,是各级农技协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协会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活动,发展新产业和扩大规模等许多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大多数农技协的主要产品约80%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获利和发展空间小,尚难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小。

4、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农技协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组织机构和自律机制不健全。协会与会员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机制,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能力较弱。即使有实体的协会,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有的产业还没有建立协会,少数乡镇农技协还处于空白,整体运作和产业发展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一些协会没有进行社团登记,不具备法人地位,社会信誉度、影响力较低,一旦遇到经济纠纷,往往束手无策,造成服务质量不高。

四、我市农技协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和肯定,同时也为农技协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机遇。xx市农技协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技协工作的认识,市委市政府要组织召开全市农技协工作有关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技协建设纳入地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范畴,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和内容。各级领导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农技协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农技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将农技协的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出有利于农技协建设与发展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技协自主自愿、因地制宜、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2、要高度重视农技协的组织建设与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技协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技协会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把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和发展作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区)科协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技协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给予农技协和其技术经济服务实体最大限度的优惠,确保农技协权益不受损害。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一批有特色、规范、带动作用大的典型农技协,扩大农技协的影响力。让农技协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宽松,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活动动空间更加广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3、搭建平台,促进现有的农技协联合起来做强做大。要加快我市农技协联合会的建设,成立市级和各县(市、区)农技协联合会,使目前以单个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存在的农技协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以改变农技协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地域和规模的限制,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提供服务以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受到一定局限性的状况。今年市科协将筹备成立xx市农技协联合会。在目前农技协联合会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各级科协和相关部门要搭建平台,加强各类农技协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加强对农技协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加大对农技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技协做强做大。

4、加强农技协的自身建设,实现民主办会,规范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技协自办或联办经济实体,建立利益联接机制,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对会员的凝聚力、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技协的发展不断趋于完善。各级科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技协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引导农技协在组织体系、利益分配、内部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加以规范,建立科学的组织体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上一篇:一本二本大学排名下一篇:平平淡淡除夕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