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生活记事

2024-04-17

市井生活记事(精选13篇)

篇1:市井生活记事

《人间·小团圆》影评:香港人的市井生活 01年彭浩翔拍摄了黑色幽默喜剧《买凶拍人》,从此开启了其导演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后来他又执导了包括《低俗喜剧》和《志明与春娇》在内的喜剧 片,这使得彭浩翔如今仍是圈内最著名的导演。这位编剧兼导演偶尔也会在影片中展示严肃的一面,例如讲诉父女悲情故事的《伊莎贝拉》(2006)以及恐怖片 《维多利亚一号》(2010)。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在他的新片《人间·小团圆》中,某些场景滑稽搞笑,令人捧腹,但平铺直叙,发人深省才是影片的主调。

期待“更过瘾”的观众也许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这是一部表演十分成熟,令人精神振奋的喜剧片,其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将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放松欣赏的同时,你会感到一种精神的震撼与反思。观影后,观众定会对其赞不绝口。

《人间·小团圆》讲述了一家三代人的生活故事。这家人来自一个小镇,小镇的名字翻译成英文叫小香港。该片明星大腕云集,演员阵容强大。然而,影片大 部分场景中,这些大腕都扮演着日常生活中的小市民。资深演员吴孟达饰演一位老伴儿去世的渔民,后来成为道士,以“跳大神”养家糊口。他的儿子郑伟滔(古天 乐饰)是一表人才的补习班老师,伟滔的妻子郭恩恩(梁咏琪饰)是一位名模兼演员。他们的女儿叫Piggy(李汶桂饰),是个可爱的小姑娘,但相貌平平。老 郑的女儿郑惠清(杨千嬅饰)是博物馆导赏员,嫁给放射科医生邱健章(曾志伟饰)为妻。

郑家三代貌似风平浪静的安逸生活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和伤痛。郑父与在夜总会工作的女人(吴家丽饰)为伴,相濡以沫,却遭儿子冷眼相待,内心悲痛。女儿惠清认为九泉之下的母亲依然很讨厌自己,并常常受此困扰,活在阴影中。

尽管影片设置了多条感情线,但郑伟滔、郭恩恩以及Piggy一家三口的故事最为突出。伟滔一直介怀女儿的外貌,他好奇为何妻子那样美丽迷人,而女儿的相貌却普普通通。他也担心女儿会因为相貌遭到他人欺负,而郭恩恩则纠结该如何告诉丈夫女儿相貌平平的秘密。

郭恩恩是梁咏琪息影多年后出演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她的表演向观众展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演技也在不断完善。事实上,《人间·小团圆》拥有超豪 华的演员阵容,那些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具有深刻发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彭浩翔的好友,演员余文乐和杜汶泽也鼎力相助,在剧 中客串小角色,但他们的表演同样精彩,引人入胜。

影片的造型设计和摄影也令人印象深刻。此外,变色龙(影片中名字为Greenie)和蓝鲸也是该片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这也是香港电影史上的第一次。

篇2:市井生活记事

我是个四处游荡的人,走与回毫无定性,不论是选择几时去两站,哪怕是空着手,只要是到了小东关街,总有个低沉的声音问我,”师傅,住不住旅社啊……“

刚开始,听到这个声音,也不太在意,有时回应下:“屋就住在前头”。

直到有次,在火车上听到邻座两个外地人,笑嘻嘻地在聊天,说这个城里好啊,物价便宜,昨晚住在车站附近,女老板那么热情,房屋干净舒适,特别是提到,搞那,相当便宜。都是男人话题XX,他俩一问一答,亳无忌讳地大声谈讲着,相信在坐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望着两个来随城订制汽车的人,竟然不顾众多男女在身边,津津有味地谈论此道,把沿路城市里那个行业的价格档次,服务标准,讲述得如同采购汽车配件螺丝般的专业。不觉惊叹,江湖真是个大水沟,条条沟里蛆蛹多。

他们说的是小东关巷子,这个巷子从东往西,可到热闹的解放路步行街,从西往东,可到也热闹的火葬厂。

老交通局旁,有个不起眼的洞口(汉东书屋),进去两步就是原百货公司的宿舍,楼对面是交通局、邮电局的住宅楼,这些高低相邻的房子,与原生产队的私宅只隔了半堵墙,同襄阳铁路局、水电处的住宅相连。

这些铁饭碗的行业老大,农转非的地带工,有职权的机关干部,操着南腔北调的口音,不论是从哪头进来,都是在这条小街上生话。

每天清晨,巷子两头的早餐店,就忙活起来了,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焦煤的烟子,东头的巷子囗襄阳的牛肉面,浓汤红油在大锅里冒着炝鼻的味道,老板手里的大磁碗把烫好的面与豆芽、海带与牛肉浮在上面,食客们连汤带面吃得汗流,最后喝一碗黄酒中和臊气,舒坦的一天从早餐开始了。

西边巷子口, 有个专门做烙油馍、煮稀饭、糊辣汤的摊子,也很有特色,看着她把面糊倒在平锅里转动锅,让面糊均匀的受火,在煤炉子上微微转动小勺子浇上几滴花生油,香气扑鼻两面微黄的油馍就烙好了,喝着红米稀饭吃两块油馍,仿佛回到外婆家一样。

随着天的放亮,巷子里居住的人,从各个旮旯里出来了,他们中有住在小旅社的生意人,有仙桃过来挑着两块木匣子、走街串巷卖眼镜的中年男人,有应城过来拎着个小木箱子、替人擦皮鞋的妇女,有河南老乡推着自行车、沿路喊着卖老面馍馍的,有安徽过来到城区乡镇做屋面防水的,还有小喇叭里吆喝着“下岗”牌的茶叶蛋,有在巷子口开门市、做水暖器材的福建人,有在香江市场做灯具的浙江人。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做着五花八门的买卖,它们都聚在小东关,让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江湖。

篇3:广州 ,“推”出市井靓生活

在节假日期间,不少广州市民带上全家大小去水疗会所。一位精明的消费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水疗会所可以看电影、蒸桑拿、吃自助餐,对小朋友又开放儿童游乐天地,女士还有美容、SPA项目,而且24小时服务,累了可以睡一个晚上。一般来说一家三口消费都是400多块钱,对比这个价格,如果出去参加两日游一个人平均下来消费也要两三百元。人又不算太多,比在外面人挤人舒服多了。”

在广州有不少连锁、上档次、量贩式的水疗会,如水玲珑(广州各区都有)、大浪淘沙(珠江新城)、水汇(珠江新城)、南美(滨江西、机场路)、静界会(五羊新城),都是一百多元的净桑,24小时服务,按摩、沐足平均水准也不错,也非常适合外地来穗商务人士。

推拿:具有疗效的中式按摩

在广州有好几家比较正宗的推拿会馆。最出名的要算是“扶元堂”,在天河北、黄埔大道、东风中路、昌岗中路、中山大道都有,员工90%都是中医技师,医推拿的手法主要是穴位按摩,能否每一个穴位拿捏准确,力度适中的,需要有日子的功力累积起来,扶元堂的按摩手法老道,技师力气很大,不少人按过之后会疼两天,但第三天就全身舒泰了。下午六点前去有85折,有几种套餐,最低一种80元(60分钟)。另外,广州二沙岛的中医院、越秀区正骨医院、人民中路的东升诊所都能提供正宗的推拿治疗。

广州最大的连锁沐足店是“御足堂”,也号称全中医服务,人均消费70元左右,但现在口碑不算太好。广州有很多沐足小店或酒店附属的沐足店,环境一般,但整体水准还不错,笔者去过柏丽酒店、明珠酒店、南方报业集团旁的小店、远洋大厦等地沐足,人均价格50元以下,比其他城市上百元的水准还要好。

推背:注重美容的韩式按摩

广州最大的女士连锁美容按摩机构是“佐登妮丝”,各区都有,背部推拿最出名,从开背、按摩到刮痧、滑罐,有口碑,开卡的话是一百多元一次。淘宝和团购都经常有佐登妮丝体验券卖,五十元左右,不过一家分店只能体验一次,适合短期出差的朋友。

篇4:生活记事日记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书房里看《淘气包马小跳》。突然,传来了一阵哭声,我就像一只豹子一样飞奔到现场。在赶往的路上,我看见了逃窜的妹妹。姑姑也闻声而来,看见了我在哄弟弟。这时,妹妹站出来一本正经地说:“是哥哥把小宝弄哭的!”我立刻站起来说:“你骗人,小宝不是我弄哭的。”于是我们俩吵了起来,那声音如同八月十八潮海,山崩地裂。

姑姑制止了我们俩的争吵,阴着脸问我说:“是不是你搞的?”我一头雾水说:“我连碰也没碰小宝。”姑姑大声说:“是不是你搞的?”我理直气壮地说:“我放学回家,刚把作业写完就开始看书,根本没有碰小宝。”姑姑再次把嗓门提高说:“到底是不是你搞的?”我听了转头就走,愤怒地把门一关,便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奶奶见了,走进来拍着我的肩膀说:“要做个诚实的孩子,把实话说出来不就可以了吗?”我心里想:“连奶奶都不相信我了,我更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壮起胆子,决定跟姑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我才刚开门,妹妹就红着脸跟我说:“对不起!”看着妹妹真诚地歉意,我心想还是原谅妹妹吧!于是,我笑了笑说:“没关系。”

篇5:生活记事随笔

今天比昨天还要热,还好今天不用上学了。老师说今天下午左右成绩就会出来了,等待成绩出来的心情真是焦急啊。

下午,成绩终于出来了,虽然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不用再熬着等待成绩了。等待成绩的滋味真不是好受的,特别着急,但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知道,隔一会就看一会而手机,就怕老师发出来然后忘记看了。

篇6:生活记事随笔

雪挤满我的空间

我怀抱炙热的心 取暖

迈开的两脚

是李白的千里轻舟

朴素的村庄里有条绳索啊

牵引着我

划进母亲临风眺望的视线

窗花

那是年的味道

两条鱼戏水

几朵晶莹的花盛开

鱼儿吐纳的

是福,是汗水里的连年有余

不论怎么游动

都是透明的圆

是在告诉我

如何走路

围绕亲人

围绕一个中心

年夜饭

卸下包袱一身轻松

母亲的话又像春雨

为我洗去一路风尘

你一言我一语,装点

明天的日子

直到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灯光笼住自己的一片风景

我们在满桌的团圆饭里寻根

母亲找到了六零年的辛酸

父亲找到了走南闯北的苦涩

兄弟找到了工作中的圆满

我从水饺锅里打捞起

年的沸腾、日子的闲淡

旺火

是把需要传递下去的火炬

一年交给了又一年

吐出的火舌舔到的幸福

逐年增高

父亲加上一把柴

说让火龙飞起来

好摘取夜空里的吉星高照

我却望着它扭曲的姿态有些发呆

不知是为了一时高高炫耀的火焰

还是因为下面那堆即将消失的干柴

秧歌队

原来你也在其中

从大年的第一天开始

就改头换面

不是毛驴的身子自己的腿

就是戴着面具装大头

还得面对观众一脸笑容舞动身体

偶尔看见你的脸膛粒粒晶莹

我想问一问

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汗水

还是身如浮萍、随波逐流的泪水

照镜子

望着镜子

就像望着一轮满月

它勾起了又一次月圆

结婚、生子、住进新房

许多细节被时间风化

只剩下轮廓

想照到更多省略的部分

我回转镜子寻找自己

偶尔看到你的鬓角又爬出白发

篇7:北平沦陷后的市井生活

最近,央视热播新版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剧中一个普通北平市民家庭在抗战中的悲欢离合,不禁又勾起了我们对于古城北京那段特殊岁月的回忆。抗战八年间,在耀眼的刺刀和太阳旗下,这座古都的人们经历了怎样的屈辱与辛酸?有人怀着重整河山待后生的信念,投身革命。有人唱着《大刀进行曲》的旋律,战死沙场。但更多的人,留在了这座城市,他们是宏大历史烽烟背后的芸芸众生,是这座城市最为普通的细胞和元素。由于种种原因,北平市民的这八年生活,被掩盖在了血雨腥风之下,鲜有记载。以致我们只能通过文学作品,去追忆那一段“狼烟北平”的岁月。即使普通无长,但他们确确实实经历了这寒冬般的生活,是这段历史最好的叙述者与见证人。本文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借助口述史与档案资料,为读者再现一幅鲜活的历史图景,保留一份真实的城市档案。

工商业的崩溃

1937年7月29日,北平,西方作家笔下的“东方佛罗伦萨”,沦入日寇手中。20世纪初,古都北平在短短的三十余年间,也曾多次兵临城下,政权也几易其手。对于日本人进城,北平的市民只能又是一声长叹,机械性的关门闭户,习惯性的躲避兵祸。许多普通市民都认为,日本人拿够了,抢足了,自会撤兵。多则半年,少则一月,北平城还是北平城。但是万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从日军进城的这一天起,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上至达官显贵,下到市井小民,都被强加了一个名字——亡国奴。平日上街,他们必须设法躲避开上大街的日军坦克与横冲直撞的日伪轿车,不然一不留神,就做了轮下冤鬼。在茶馆酒肆,說话也必须谨言慎行,一时失言,就会马上被日伪汉奸安上个“反日分子”的头衔。即使在家中,也不得过安生日子,随时可能有宪兵闯入,进行搜查与质问。一句话,在那个年月的北平,中国老百姓向往的安稳日子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即使想与世无争,莫问国事,你也躲不开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北平经济的崩溃,将每一个人拖入了战争痛苦的泥潭之中。

日本对整个华北地区实行的是战略性掠夺的策略,这无疑是将北平乃至全华北民众的生活与他们罪恶的“圣战”强行捆绑在了一起。结果导致物价的走向完全不受经济规律的控制。在日伪统治时期,市场混乱,价格波动极大,一夜暴富或者一夜倾家荡产的事情很常见。据一位当年在前门大街当学徒的陈士老人回忆,前门大街上的一个杂货铺老板,借高利贷进了很多货物,希望可以靠囤积来发一笔财。就当这位做着黄粱美梦的时候,市场价格突然在数日内暴跌,因无力还债,被逼上吊自杀了。结果就在他自杀后的第二天,他囤积的货物价格又突然暴涨。虽然价格时有波动,但就北平总体而言,物价在八年中还是翻了数倍。物价飞涨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日军对许多领域进行了掠夺与控制,使得许多商品,达到了有价无市的状态。不要说粮食药品,到了战争后期,即使小小的火柴都已经买不到了,那是因为火柴头上的磷,全都拿去支援“圣战”了。

老北京因为是几代帝都,达官显贵,商贾巨富云集。所以城市经济主要是靠今天所谓的第三产业,自清末到民国形成了几个颇具规模的商圈。如前门外的前门商圈,宣武门外的琉璃厂商圈,还有内城的隆福寺、护国寺、东安市场等等。但在日伪的统治下,北平的工商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可谓百业萧条。据统计,到1945年光复,北平大部分买卖铺户都几乎被耗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许多大街上开业铺户不足三成。

萧条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商户的正常营业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进货方面,日伪当局设置了诸多规定,层层盘剥,再加上全国已是一片战场,从外省进货既不安全,成本又高。就华北地区而言,各种政治势力犬牙交错,往往一家的货品要给几个“政府”交税,再加上各路土匪山贼的打劫.到了北京,羊毛也变成了金针。世道大乱使得北京的工商业举步维艰。没有了国家政权保护管理的北京工商业就如同没了娘的孤儿,受尽了困苦与刁难。这时的工商业人士,在饱尝了亡国之苦后,最能深刻体会到国富民则强,国破家难存的道理。

比起商路遭到破坏,更为要命的是日本人和汉奸的骚扰与敲诈。据当年大栅栏商业街绸缎庄学徒的老人张金芳回忆,那时的买卖铺户每天开门就是提心吊胆,根本没心思做生意,老顾客减少了一半都多,在日伪时期能有很大消费能力的,不是日本人就是狗汉奸。伺候他们可说是又恨又怕。恨是恨他们这些人无恶不作,坑苦了老百姓,不愿做他们的生意。但更怕这些恶棍趁机找茬敲诈勒索,横生枝节。所以和他们谈生意都格外地快。那时绸缎庄里经常有日伪汉奸领来的日本客人。他们兴致勃勃地挑选丝绸布料去做日本和服,价钱方面基本都是他们说了算,为的就是让这帮活阎王快点走。这时往往日伪汉奸会把价钱压得很低,甚至不到进价的一半,给商户造成巨大损失。像瑞蚨祥绸缎庄,同仁堂中药店等大买卖,即使仗着本金厚名誉好,在这种乱世中也只是勉强维持。更不要说一些小本经营的店铺,有几次这样的亏本生意,就倾家荡产了。

如果说经济上的盘剥与勒索尚可忍受,对人格的侮辱则使得许多商家忍无可忍。北京鼎鼎大名的老字号“爆肚冯”,在日伪时期曾经一度改卖烧饼,名动四九城的名吃之所以改行,皆因一碗卤煮。据“爆肚冯”第四代掌门人冯广聚回忆,民国年间,父亲冯金河带着他们兄弟四人,在前门外门框胡同开设“爆肚冯”。1937年日军进城,客人一夜间就少了。像大栅栏商业街,主要靠着住在内城的上层人出城消费而带动。战争爆发,内城居民都不敢轻易出门,更不要说来外城消费了。因此整个大栅栏一下子萧条了下来。而冯金河做为一个本分的生意人,仍然小心地伺候着来店里吃饭的每位主顾。那时,冯家店前的马路翻修,有一个日本监工常到店中来吃吃喝喝,从不给钱。老实的掌柜冯金河仍然奉行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尽量不与其争执。但是日本监工得寸进尺,更觉得这家人好欺负,一天竟然端着一碗卤煮来到冯家的店里。众所周知,做爆肚生意的大都是回民,忌吃猪肉。冯家也不例外,这无疑是对中国人人格的挑衅与污蔑。冯掌柜上前劝阻,日本监工反而大喊大叫地将一碗卤煮扔向了店里的山墙,溅得整个店里都是。这次冯家父子真是忍无可忍了,长期的愤怒一时间全都爆发了出来。冯家父子出手给了日本人几个耳光,将其痛打了一顿赶出了店门。他们本以为这次闯下了大祸,没想到等了几天,竟然没有日本人来抓人。如同《四世同堂》里的祁老爷子一样,冯家父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对待这种得寸进尺的侵略者,先磕头后说话是根本不能解决问题的。只有硬对硬,才能让他们知道中国人也不是好欺负的。虽然躲过了这次劫难,但是每日提心吊胆得做生意,冯家的买卖也随着

世道的不济而一落千丈了。

“共和面”的集体记忆

食品副食是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日伪时期的北京市民,连这方面也得不到保证,甚至根本是一种奢求。许多读过《四世同堂》原著或观看过电视剧的读者都会记得,剧中人祁老爷子因为发现自家的粮食没有存足三个月而责骂大孙媳的情节。兵荒马乱的年月让书中的祁老爷子养成了留足三月口粮的“战备”习惯。这留粮的情节本已是对旧中国民不聊生的一种讽刺。而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中国人的最低生活保障也成了一种奢望。

一方面是物价飞涨,钱贱如纸。许多老百姓根本没有钱享受“奢侈”的米面果蔬。这种情况甚至波及到了皇亲贵戚的生活,前清军咨大臣,贝勒爷载涛,因为不肯与日本人合作,宁死不做伪满的官职,导致生活断了来源,随着物价的飞涨,贝勒爷的生活竟也成了难题,无奈之下,载涛只得挑选自家的珍玩古董,自己夹上小包袱,到西直门关厢去出售。拿回钱来聊补家用。堂堂的王爷竟然沦落到摆地摊卖祖产的份上,其他的阶层更是不堪了。

如今社会所羡慕的公务员阶层,在日伪时期,处境也相当困苦。当时在日伪供职的许多“公务人”员曾在《华北新报》上登出《小公务员的生活》、《请为公务人员着想》等长篇文章。描述了日伪公务员的生活窘况。以一个中等科员来说,在1944年上半年,一个月加上补贴可以拿到240元。但当时的房租均价是30元到40元,一尺布要10余元,一袋面则要200余元。一个科员的收入不要说养家,连自己的最低生存都成了问题。纵向比较一下,不要说战前,比之1939年的统计数字,科员的工资涨了近一倍,但同时粮食涨了30多倍,布匹涨了100多倍,房租涨的较少,也有5倍左右。这种加薪的幅度比之物价的猛涨,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到了1944年,一个科长想召集自己的科员开会,往往要去街角路边寻找,因为他们的科员,都去街上拉洋车补贴家用了。对于日伪时期的物价飞涨,著名相声演员“小蘑菇”常宝垄曾编演过这样的相声:“一打听面粉八块钱一袋,真便宜啊,赶紧买吧,拿过来一看,是牙粉袋(巴掌大可放二两重物的袋子)……”后来这种讽刺时局的相声段子遭到禁演。

另一方面,像祁老爷子家一样,即使是你还有购买能力,许多商品你也根本是买不到的。比如粮食,由于华北,乃至整个日占区都要对日军提供军粮,所以米面如同石油一样,是战争的另一条生命线。日伪当局可说是想尽一切办法向乡村收粮抢粮,扫荡抢粮的鬼子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是最为常见的题材。另一方面粮食对于城市的供给完全打破市场规律,按照计划分配的原则进行实施。对于日本人当然是宽松优惠。他们取精用宏,养尊处优。不要说人,即使是军马也要用粮食喂养。那些军马吃豆类的作物消化不了,粪便中还有没有消化的豆子,附近饿极了的饥民就将其拣出来充饥。悲惨的情景,让人不忍目睹。

对于家境好的市民,糧食与副食的供应,也成了问题。一位当年辅仁大学的学生董毅在1940年2月21日写下了这样的日记:“自阴历年以后,物价飞涨不已,白糖迄今已一元八分一斤,比肉还贵,肉有行无市,有钱买不着肉,豆腐四分一块,面一元八一斤,大米一百二十八元一石,次米三毛七一斤,但都没有地方买,见面时人人皆为过日子问题暗暗切齿发愁不已。”

在日伪时期,市民最常食用的还是要数“共和面”了。这点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祁家最小的生命妞妞最后就是因为吃杂质过多的共和面,里面的沙子、谷壳卡在阑尾处,引起了急性阑尾炎。她肚子里阵阵绞痛,浑身缩成一团,浑身直冒冷汗,旧裤子,小褂子都湿透了,在受尽了人间苦难以后,离开了人世。如同老舍先生描述的一样,所谓的共和面,就是三四十种猫不闻狗不舔的废物混合成的东西。据老人们回忆,这种混合面的成分在日伪统治时期也并不固定。年景好的时候,里面多数是陈康烂谷和一些谷壳麦秆之类的东西。如果年景不好,以上的东西都属奢求,更多的掺进了碎石子、沙粒、虫子甚至煤渣。曾在鹤年堂学徒的傅留城老人回忆;“老百姓开始忍受不了“共和面”,就提着口袋到处找卖粮的地方,不过粮店就是不卖,因为日本人已经下了封粮的死命令。没办法,后来老百姓连用来喂猪的白薯干、豆饼之类的东西都抢着买。再到后来干脆连共和面也不易得到了,一旦买到,不得不强忍着咽下了。”共和面的口感是可想而知的,更要命的是这种东西既没有营养,而且容易引起腹泻或者便秘,对于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孩子无异于一道催命符。到了战争后期,日本人对于粮食的管控更加严格,动不动就封铺抢店。即使是共和面也成了“香饽饽”,因此城市中竟然衍生出了一些小贩,他们清早起来,悄悄地走街串巷,收购上来一些共和面,再赶出城外,卖给关厢的困苦百姓,从中赚取一点利润。那时的北平老百姓,即使想吃到一些猪狗都不肯食用的共和面,都要如此偷偷摸摸。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轻闲”的日本医生

在这种恶劣的生活环境下,疾病长期与北平人相伴。据不完全统计,那时的北平街头每天因为冻饿和疾病而死的“倒卧”(即老北京话中对于街上饿殍的称呼)就多达300余人。

民国以来,除去传统的中医外,北平市民渐渐接受了西医院。有名的西医院如协和、道济医院等,都是北平市民通常的就医选择。但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这些教会背景的医院也全被日本人占领。有条件的外国医护人员都撤回本国,而许多有名的中国医师或者退回家中隐居,或者转移至大后方。取而代之的则是日方的军代表和日本大夫。为了恢复秩序,这些日本大夫也都出门诊。开始的时候,由于中国大夫都跑光了,几乎都是日本医生门诊,医院一天里干脆就是一个病人都没有,情景很是冷清。由于日军在城市里的种种暴行,市民们最终将“日本人”与“日本军”画上了等号。这些平日里的魔鬼避之惟恐不及,谁还敢把自己的命交给他们医治。所以北平市民有病宁可生扛,也不肯到这些医院中看病。后来日本人无奈,四处派人寻找中国大夫,威逼利诱他们回到医院。有了中国大夫,医院里的病人才多了起来。但是同时医院里也出了许多“怪事”。有些病人明明挂了号等候看病的,可等到大夫叫号的时候,人却不见了。他们是“害怕”日本人,往往花钱挂了号看到是日本大夫出诊,宁可让钱打水漂,也不肯进去看病。这样的情形使得日本大夫悠闲到心慌的程度。以至于他们推出了一种“白牌”,每天大概派发十余个,拿到“白牌”的患者可以免费看病、取药、甚至住院接受治疗。尽管如此.这种“白牌”也经常用不完。

对日本人的厌恶,蔓延到了日占北平的方方面面。罪恶的战争不仅使得两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对于普通民众的交往,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据统计,日伪时期在北平居住的日本侨民有五万余人,加上朝鲜人,

侨民人数可以达到六万人左右。他们从军而来的较少(真正的军人是不与居民混住的)。大多是来华经商,开设洋行。或者从事行政工作,属于日本的老百姓。但北平老百姓与这些日本百姓间,存在着一道很深的鸿沟。北京的胡同文化是最讲邻里走动,和谐共处的。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但对待日本邻居,即使住在对门或者隔壁,中国居民也是不敢走动的。一方面,与日本人“亲善”,容易落下个汉奸的名声,更为重要的是,日本居民的很多行为,北平人也是看不惯的,避之惟恐不及,更不要谈深交了。

日军酒醉后胡作非为的事情屡见不鲜。就是普通日本人,虽然不会满大街抓“花姑娘”,醉酒后也是相当失态的,起码是相当扰民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他们是“一等公民”,做事比之本土,也就放荡不羁了起来。据宣武门外的老居民赵宝成回忆,许多日本男人在家里喝醉了酒,就穿着内衣内裤,拎着酒瓶冲到街上,嘴里不是叽里呱啦地说着日本话,就是扯着嗓子唱中国居民认为难以入耳的日本歌,那调子活像死人出殡时候和尚念的经。有时还在街上“载歌载舞”,扰得四邻不安,完全不把在一旁乘凉或者闲谈的中国人放在眼里。最后他们一条街上的老百姓都对日本居民产生了很差的印象。当时街上有一条百家犬(就是靠各家喂养的流浪狗),大家一致决定把它起名为“日本人”。

红火的“日本市场”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以来,战争态势有了新的转变。1944年以后,日本的优势完全丧失,战场上节节败退,军队中厌战的情绪越来越高。这种气息也蔓延到了所谓“后方”的北平。从1945年开始,北平的上空就经常有美国飞机来撒反日传单,明眼人看得出来,日本人已经失去了制空权。日本人的气焰也没那么嚣张了。很多侨民都低着头走路。穿丁字裤撒酒疯的日本男人却多了起来。因为他们内心平添了更多的苦闷,只能借酒消愁。这些都使敏感的北平人民嗅到了日本敗亡的气息。

当年在大栅栏精明眼镜店做学徒的王永斌老人回忆过这样一件事情。1945年上半年的一天,王永斌正在店中站柜,突然进来三个挂着手枪的日本军官,一进店就把手枪掏出来扔在了柜台上。这把全店的伙计都吓坏了,以为日本人又要明抢呢。结果发现好像也不是,几个日本人连比划带说的,意思是要把枪给卖了。就这也把掌柜的吓得够呛,赶紧把这几位请走了,几个日本军官很失望地离开了眼镜店,又沿着街面去找下一家店了。军人最为珍视的枪支都可出卖,由此可见当时的日军当中。厌战情绪已经相当严重。

比起军官卖枪,日本侨民变卖家当是更为常见的现象。战败前夕,随着日本军方的节节败退,日本侨民在北平的日子也紧张了起来。他们纷纷将自家的用具拿出来变卖,大到大衣柜、半导体,小到锅碗瓢盆都在他们变卖的行列之内。由于变卖现象极其普遍,导致在东单到东安市场一线的街上出现了“日本市场”。日本侨民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他们的生活用品,每当有人光顾,摆摊的日本侨民都感激致谢,因为他们要凑钱回日本去。笔者家里现在还藏有一对日式的瓷盘和几件木器,都是这个时期笔者的祖父在“日本市场”上购得的。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北京的“日本市场”就更加“红火”了。卖的东西也更为廉价,基本上是给钱就行,用一斤粮食就可以换到一台日制的收音机。甚至在东安市场一代,出现了卖日本媳妇的现象。日本军队都已缴械投降,每日蜷缩在兵营里等待接收。而中国居民在饱尝了八年艰辛苦难的岁月后,愤怒一下子爆发了出来。在西苑一带的日军,曾多次对附近村子进行扫荡,杀害无辜平民无数。日本战败后,一向本分老实的当地居民几次打破国民党治安军的拦截,冲进西苑日军营盘,见东西就拿,甚至连还在灶上热气腾腾的锅也抢。被抄家的日本人很少反抗,只是站在一旁发呆,默默地流着眼泪。中国居民抢夺东西固然不对。但他们对于日本人的恨,是血海深仇。他们更多的寻求心理上的慰藉,以告慰因为这场战争而惨死的亲人。后来大鼓书艺人将这个故事编为节目,取名就叫《抢西苑》,直到解放后,还很流行。

篇8:生活记事作文

发书了!小A一本一本的清点着,语文、英语、代数1、2、3、4、5天啊!小B连忙问:怎么了?发现新大陆了?哪呀,你看看,这么多练习册呀!嗨,你才看见啊?我都埋怨半天了。啊?小A愣了一会儿,无奈地低下头,郁闷啊!

片段2:正在测验时

C君一边做测试卷,一边嘀咕着:这是初一的卷子吗?我看怎么像高一的呢?讲台上,英语老师正襟危坐,开始发表言论了:这张卷子我以及功能看过一边了,十分简单!你要是觉得难的话,那说明你不行,必须得提高,你看现在竞争多激烈呀唉,怎么越听越觉得像天书呢?

片段3:作业进行时

时间:北京时间9点整。书房里,D君正在伏案疾书。吱呀!门被推开了,妈妈过来一翻作业单:语文卷子两张,数学练习册两课,英语单词每个5遍,政治哎,不要惊讶,这叫不知作业何时完,明天一对黑眼圈。

篇9:暑假生活记事作文

“千里传音”

我和朋友们学着电视上综艺节目那样,玩了一局“千里传音”。起初大家都跃跃欲试,信心满满的准备着。有些朋友都急的左右晃晃,恨不得快点轮到自己。终于轮到我了,我刚一转身,便顿时傻眼了。刚刚还是热血沸腾的我,现在却成了晕头转向。只见他一会儿比划着蛇头似的拳头,一会儿比划着一个锯子似的手掌,另一只手前后来回窜,像在劈草似的。我苦思冥想着:“蛇,草,蛇,草……打草惊蛇!”一个成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顿时如梦初醒。“看来也不怎么难嘛。”我得意的想着我用一种更清晰的表达方式向后传递着,当最后一个朋友说出答案,出题官说错,说出正确答案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时,我既茅塞顿开,又后悔不已。后悔自己轻易下决定,不再思考。

“背对背”

我和朋友又玩起了新花样,俗称“背对背”。我和一个朋友分在了一组,轮到我们了,本想大显身手的我再次吃了瘪,我们都在地上扑腾,犹如刚出生的小鸟,怎么“飞”都“飞”不起来。不出我所料,后面的几组都失败了,我们纷纷向成功的第二组请教。原来需要两人同时发力,前面的人向前一起,后面的人向后一顶,两人才能起来。

篇10:习惯生活记事

九点:

起床,等父母上班走后,打开电脑,一边听抒情的古典音乐,四处逛逛,偶尔发表些评论,手痒了便随便写篇稿子登在“我的地盘”。出于虚荣心,经常看看评论,然后笑眯眯的相信自己的未来不再遥远。

十一点:

准时关上电脑,然后拿起久违的笔开始写作业,一边写一边倒计时。当倒计时为零时,妈妈准时下班回来,她先摸一摸电脑主机的温度,然后看我的作业,然后唠叨几句开始做饭。有时见她心情好时,会打开电脑让她看看留言,炫耀几句后看她眉头紧皱。

下午两点半:

准时开电脑,先看新的评论,再找找茬。无聊的挂上qq,别人发来的加友请求一概拒绝,因为我只想升级。

五点:

准时关上电脑,作半小时作业后,开始等爸爸回来。然后为他打开电脑,殷勤的找一个战争片请他老人家笑纳,自己继续做作业。

七点:

准时问爸爸吃什么饭?爸爸一声不吭的去做饭,我便偷闲的玩半小时电脑。有时家里会来客人,只要认识我的,酒过三旬后都会听到那句话:“我闺女学习不用管,我放心。这不,又是第一——”

九点:

爸爸的战线开始从电视转移到电脑,我便蹑手蹑脚的走出房间去看韩剧。

九点半:

妈妈准时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督促我去do homework。

十点——十一点

我的舞台,会准时听见我优美的歌剩。ye狼们(不是指人)开始难以入睡。

十一点:

妈妈来敲门,于是摘下耳机,与jj周董朴树说再见,睡觉。

睡觉前两分钟,计划明天早餐吃什么。

十一点半:

篇11:市井生活 话说老北京的澡堂子

老北京人去澡堂子洗澡已经融入了生活中,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北京由于其特殊的地域和文化特点,成为我国北方澡堂子文化的代表,老北京的澡堂子也经常被文人墨客当作素材来刻画世间百态。

老北京的澡堂子可追溯到元代

旧时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澡堂子为人们提供服务,别小看澡堂子,这个行业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宋代。据宋耐德翁《都城纪胜·诸行》载:“浴堂谓之香水堂”;吴自牧《梦梁录·团行》载:“开浴堂者名香水行”。相传,当时有位经商蚀本的商人,无以为生之际,适有人来借盆洗浴,因获启示。于是,他便利用仅剩的房产开办了第一座公共浴池,取名“香水行”,并于门前悬挂一把茶壶为幌子,生意很是不错。显然,这悬壶为幌的寓意在于表示经营的是热水浴池。

老北京有了澡堂子是自元代开始的,那时北京的澡堂子是各大寺院僧人在寺内开办的,主要供进香信徒沐浴。明代寺院僧人办澡堂子虽然多,有“凡内官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并有专人擦澡讨赏”的记载,但它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明永乐年间,北京开始出现正式的洗浴业,民间经营浴池的出现和兴起才逐渐成为人们主要洗澡的地方。到了清代,澡堂子的地盘已经扩展到了西直门、朝阳门一带。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行业逐渐兴盛发展起来。

最早,澡堂子只招待男人,而且设备简陋,只在房间内设一水池,水池边放长条板凳,如果洗澡人多,则临时准备衣筐,筐口系有竹牌,标明号码,客人将衣服脱下,连同鞋帽放入筐内,即入池洗澡。洗完,认号穿衣上路,不得久待,否则,掌柜的就要高喊:“洗的洗,晾的晾,不洗不晾穿衣裳,洗澡别打盹儿,摔了腰和腿,买张膏药贴,洗澡不够本儿。”浴客如果还不穿衣走人,老板就要下逐客令了:“诸位穿着穿着,腾个筐儿,前起让后起儿。”

1916年,北京出现了女浴室。1928年,澡堂的经营者们成立了浴堂商行会,后改称浴堂同业公会,澡堂经营业由此形成了一大服务行业。到了20世纪30年代,澡堂行业逐渐扩大,市内各主要繁华街道都有了规模不等的澡堂。

老北京澡堂子也分三六九等

老北京的澡堂子也有三六九等,最高档的是头等官堂,是为那些大官、富商们服务的,澡盆、卫生、服务都是一流的,有钱人不仅在这里洗澡,还在这里睡觉、吃点心、喝茶、打麻将。北京解放前夕,设备最好的、价格最高的是“东升平”浴池三楼的头等官房,这里南近八大胡同妓院区,北连前门火车站,西是古玩市区的琉璃厂,东为黄金商市的大栅栏,地势之优自不必多说。这里均为单间套房,到这儿洗澡的包括许多达官贵人、高级绅士、社会名流,在这里有嫖妓、有赌博、有吸毒……有的人在此夜以继日,一混就是十天半个月。

次一等的是普通官堂,每位三角至一元。比较著名的澡堂子有位于珠市口西大街的清华池、位于王府井八面槽的清华园、位于杨梅竹斜街的东升平园、位于李铁拐斜街的西升平园、位于壬广福斜街的一品香等。

比普通官堂次之的就是“盆塘”,盆塘是单间雅座,客人多是小职员、教师一类的公务人员,妇女们也经常带着孩子来洗盆塘。单间内设两个搪瓷浴盆,外设躺椅、茶具,设施也很是齐全,不过洗盆塘的客人多属市民阶层,没有太多的时间腻在这里吃喝玩乐,能够舒舒服服洗个澡就是很大享受了。

最低级别的澡堂叫做“散座”,也叫“池塘”,光顾于此的多是卖大力的劳动者。

喊堂声声

老北京饭馆、茶馆的“喊堂”,是一种京味儿的特色民俗,其实老北京的浴池里同样很讲究喊堂。

旧时顾客进澡堂子洗澡,先要在门口的账房买号牌。号牌大都是一分为二的对牌,一块交给浴池门口站堂的伙计,挂在墙上的铺位及服务项目的登记板上,有多少顾客在铺位落座、准备享受哪种服务,都一目了然。

浴池的服务项目包括盆塘、池塘、搓澡、修脚、理发等。顾客交上号牌,门口站堂的伙计就会随口喊道:“两位,搓澡一位,修脚一位。”声音脆亮,满堂皆闻。这时领位的伙计也会应声喊道:“来了您哪!二位,里面请。”浴池里铺位错落,被分成许多区域,这您也不用犯愁,在每一个区域的岔巷口,保准会有另一位伙计接口喊道:“二位,这边请。”循着接力般的喊声,很快就来到了您自己的铺位前。

落座之后,伙计收走您的另一半号牌,您就踏踏实实洗澡去吧。等到您排队的其他服务项目到了号,就会有伙计在浴池里喊道:“5号,搓澡。”这时候搓澡的师傅就已经在候着您了。

洗完澡要离去,负责您铺位服务的伙计一边收拾铺位,一边就会大声喊道:“二位,送客。”就如同进来时一样,您每经过一位伙计身边,都会有伙计应声喊道:“二位慢走。”直到浴池门口,站堂的伙计为您打开门并道一声:“欢迎您再来!”喊堂声声,透着老北京特有的亲切与热情。

搓澡

大概在有了澡堂子的同时,也跟着有了搓澡。老北京澡堂子搓澡的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主,搓澡的手法细腻,讲究手轻力匀,而且搓完澡按摩头部;北派的以河北定兴、易县、涞水三县的人为主,北派搓澡的讲究手把稳、劲头匀,功夫都在手劲儿上。搓完,身上不能青一块紫一块,要浑身通红,这与南派明显不同。

搓澡的入道,必须认师傅。老一辈北派搓澡师傅讲究108法,也叫108式,一般搓澡需用十五分钟左右。搓澡与修脚、捏脚统称“全活儿”,“全活儿”拿下来需要四十多分钟。

趿拉板儿

到公共沐浴场所洗澡,必须换上由店家提供的拖鞋。而旧时北京澡堂子里的拖鞋,大都是木头制作的,北京人也叫“趿拉板儿”或“呱嗒板儿”。

澡堂里比较讲究的趿拉板儿,是先按脚形曲线裁出木板,再以硬帆布条做袢钉于板上。趿拉板儿不分左右,形状一致。趿拉板儿材质低廉、耐用,制作简单,即使维修起来也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趿拉板儿由于不起眼,店家也就不用担心丢失。而趿拉板儿行走起来特有的节奏之声,是它另有得名“呱嗒板儿”的来由。

肥皂头儿

如今走进任何一家洗浴中心,洗浴用品都是应有尽有——沐身的有浴液、香皂,洗头的专有洗发、护发香波,都洗干净了还有护肤用品伺候。但在过去的老澡堂子里,这些时尚的玩艺儿别说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那时候的北京老澡堂子,最常用的洗浴用品就是肥皂,如果能见到有谁在使用香皂,那也一准儿是人家自己带来的,而且绝对是讲究人。

老澡堂子用的肥皂,现在市场上都很难见到了。那时候的肥皂论条卖,每条约15厘米长,中间有分割线,碱性很大,利于洗尘祛油。可您别以为店家会把整条的肥皂摆在浴室里,供客人敞开用。一般的澡堂子都是先将整条的肥皂一分两半,能给客人用半块肥皂的就算大方的,更多的澡堂子则是将半块肥皂再切开一半,等于一条肥皂的四分之一,顾客攥在手里如同一个肥皂头儿。其实也是因为当时肥皂都是凭票的,限量供应,当然要省着用。

头过水

过去的老澡堂子,池塘里的水每天都要更新。老澡堂子更换池水都是在打烊以后,伙计们先要把池水放干,然后穿着胶靴用棕刷把池底和四壁清刷干净,再放上清水,待第二天开门前将池水按照不同池塘的温度进行加热,就可以迎接客人了。新换的池水清澈干净,客人们都愿意抢着来洗,所以也叫“头过水”。要洗上“头过水”,您就得赶个大早,这对上班上学的人来说就不易了,所以那时候澡堂子一开门,赶早来的多是老年人或是有闲工夫的泡澡常客。而一到星期日,一大早澡堂子门口就有人排着队洗澡,也成了当时的一景。

溜嗓子

有些老北京人泡澡堂子,不仅仅是为了打理一下个人卫生,甚至还将其当做是一种消遣。一边泡着澡,一边还情不自禁地溜起嗓子,那份潇洒自在,目空无人的惬意,让不习惯的人有时还真能吓一跳。

北京的浴室建筑大都宽阔高大,空间高阔有利于空气的流通,这样一来对声音也就有了一种共鸣的效果,在池塘里大声说话都能听到回声。喜欢泡澡的人,水温越烫越会感到舒坦,而随着热气蒸腾,整个浴室里朦胧弥漫,这时一句“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凭阴阳如翻掌保定乾坤”,那一定是哪位泡澡的北京爷犯了戏瘾。当然,也有泡澡泡到忘情时,运足丹田之气,干吼两声。对所有这些冷不丁发出的动静,一般常泡澡的人都会习以为常,而被吓了一跳的,过后往往也只是会心地一笑。

在澡堂子里溜嗓子其实也是有说头的——人在热水里浸泡血液流通加快,筋骨放松,放声吼上几嗓子,既释放出胸中的浊气,又愉悦了心情,也算是一种心理减压吧。

篇12:习惯生活记事

人的生理结构是一样的,只是功能的强弱有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在于思维。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里的方老先生讲“女人读了书就最难驾驭。”女博士只有洋博士或者双料博士敢娶。据统计只有不到2%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况且大学还分好几个档次,同样都是大学毕业,同学之间的层次实际上差异很大。人与人的差距不光在家境、工作这些基本方面,还提现在智力、学识、人生经历、思维方式这些方面。

以前,在西安的时候每次吃饭都感到饭馆里老板没有什么创新,像面条之类的饭就属于没有创新只有因循,可能是传统饮食习惯约定俗成的做法已经不需要再创新,不过这种生活方式总是显得很单调。做饭方式是这样,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方式也是如此,沿着老子的路再扎扎实实地走一遍而已。人本来是没有担子的,也没有人强迫你,但是大家后来都努力的给自己找了一副重担。没有挑起重担的渴望着那副重担,把挑重担,拉破车当成人生的奋斗目标。挑上了重担的人偶尔也会埋怨,发发牢骚,苦中作乐。希腊的哲学家说不结婚人老了会孤独,结了婚也有苦恼。五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后来又多次阅读此书,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有句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普通人和学者的差距就是这样,我们只是看到现象,一个狗叫了其他狗跟着叫却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深的学问我们不知道,而那些具有高度智商,天赋异禀的人推进了知识的进步。

篇13:生活记事

时下正当伏鱼季节,市场的鱼货非常的稀少,而且又很贵。在同班好友的闲谈中,他提醒我,建议我去县城冻厂贩些海产来村里售卖。这唤起了我想尝试自立的欲望。我想也应该帮家里干点事情,就这样,经过了一番的市场调查,总之认为是可行的。可在爸妈面前却没有得到同意,他们只是淡淡的话语:你自己看着办吧!给我的心里如装个五味杂瓶真不是滋味。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起了个大早,赶往来回费了两个钟点的时间,用自己平时积累的一百块钱从县城的冻厂贩来二十斤冷冻墨鱼,分装2个小筐,在我们的村的市场边搭个摊子售卖。

早晨的市场,那是人头攒动,嚷叫喧闹。人们买菜打肉,从我面前经过,认识或不认识的,使我的心砰然跳动。由于羞于开口,人们都没有在我的摊前驻脚询问,让语言不多的我更像木头人,静静地守候在摊前。时间过了好久,还是没有人来买。我的心里嘀咕着:看样子,我这一百块钱的本钱要尽泡汤了。这时的太阳也爬到我的头顶,周围更加的闷热,汗珠开始从我的脸额渗出。

很久,终于迎来第一位顾客,是个小伙子。墨鱼怎么卖?每斤8元,很好吃,买几斤吧!我热情的回答。这位顾客一下买了5斤,我只收取38元。随着第一位顾客的成交,接下来又陆陆续续的围来了好几位顾客争拥竞买,我的墨鱼也一下的售空。我自己只留下两斤。那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毕竟是我第一次生意成功。回家后我随即把留下的那两斤墨鱼送给朋友,答谢对我的支持。晚上,细算一下,扣除成本,费用,我共计赚了三十几元。接下来的日子,我一直贩卖鱼货,除去一日忘记收听天气预报,那天下大雨,让我亏损了四十几,这些日子,我一共赚了四百多块。心想,我可以报个英语补习班啦!我的暑假生活就是这样子。

上一篇:不仅仅是一缕白发作文下一篇:学校课程推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