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

2024-04-21

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江苏省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00年3月31日)

第一条 为加强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保障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改善环境质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和个人拥有的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污染防治设施,是指为防治污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振动、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建造的各种处理(处置)、净化、综合利用设施,以及与这些设施配套安装的计量装置、监控装置、监控网络系统和排污口、排气筒等。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污染防治设施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或擅自拆除、闲置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地方各级环境保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公开环保举报电话,聘请群众环保监督员,鼓励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活动。

第五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即采用委托或承包方式将污染防治设施交给具有营运资质的专业单位或个人运行、管理。

第六条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染防治设施实 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有关规定和管理权限,对已建成的污染防治设施组织验收并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审批排污单位或个人拆除、闲置、关闭以及更新改造污染防治设施的申请;

(三)对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排污单位或个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四)受理并审计排污单位或个人关于排污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月报或季报以及排污申报登记(含排污申报登记注册证年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委托所属的环境监理机构履行上述部分职责。

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应当将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纳入生产经营管理范畴,做到:

(一)污染防治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应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相适应;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染物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总量控制指标;设施所产生的污泥、固体废弃物、粉尘、噪声等,应妥善处理或处置,不得产生新的污染;

(二)保证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所需的经费和备品、备件等物质条件,确保设备的完好,并能与相应的产生污染物的生产设施同步配套运行。

第八条 专门从事污染防治设施运营的单位或承包者,必须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运营资质证书,按时参加年检;必须认真履行合同规定,承担因运行管理等原因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责任。

第九条 污染防治设施的拥有和使用者或运营者必须做到:

(一)按污染防治设施的技术岗位要求配备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经劳动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监测化验、安全生产、维护保养和运行成本核算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日常运行情况记录台账、监测台帐和设备更新、检修台帐,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第十条 未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排污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停运、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确需停运、闲置、拆除的,应提前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同意,7日内仍未上报的,应当视为拒报;当设施因突发性原因停止运行时,排污单位应在24小时内以电话等形式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环境监理机构,事后补报书面报告;停运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排放污染物。

第1页 总3页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污染防治设施需拆除、闲置和更新改造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应予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设施确需暂停运行的,应在10日内批复,逾期不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不得有以下故意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行为:(一)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治理设施而直接排入环境;

(二)将未达标的污染物从治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入环境;(三)擅自将部分或者全部治理设施停止运行;

(四)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治理设施,或者不控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五)违反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所需的条件,致使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其他情形。

对排污单位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其陕复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的排污口必须符合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排污口规范化的要求,并根据以下要求安装监控设施,纳入环保部门的监控网络系统:

(一)日均排废水量100吨或日均排CODcr30千克以上的排污单位,其主要废水排污口均应安装污水流量计;(二)被省、市列入重点排污单位或处于敏感地区的主要排污单位,须逐步安装COD、SO z等主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仪;

(三)未安装排污总量或浓度在线自动监测仪的排污单位,其污染防治设施的主要运转设备均应安装“设施运行自动监控仪”(即“环保黑匣子”)。

安装使用的污水流量计、“环保黑匣子”等监控装置均应为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或计量部门的推荐证书或合格证书的产品。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应按国家标准和《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监测规范》规定的方法和频次,对排污情况进行监测,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可委托有监测资质的单位代为监测。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应接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环境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并按《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办法》和《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注册证)年审办法》的要求,履行排污申报登记或年审的义务;此外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污单位应逐月、其他排污单位或个人应逐季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环境监理机构报告本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处理污染物种类、数量,以及排放污染物的浓度、总量,并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具体表式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计,排污单位或个人遵守本办法各项

规定所取得的监测数据资料,可以作为排污申报登记、环境统计、缴纳排污费、核定排污总量等项工作的依据。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时,须检查如下内容,并作出有效、规范的现场监理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时限:

(一)查阅污染防治设施运作记录和台帐,检查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设备完好率;

(二)检查污染物排放状况,如发现排污情况异常,可立即按有关规定实施简 易监测或按照监测规范采集样品,送交环境监测部门分析;

(三)检查污染监控仪器使用情况,并采集有关数据;(四)检查污染防治设施操作人员的资质;

(五)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六)其他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事项。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应当执行被检查单位的安全制度,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业务秘密。

第十七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一)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营运、操作或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

第2页 总3页

国家、省及地方法律法规

(二)对污染防治的技术或设施有重大发明或革新、改造,效益显著的;

(三)对擅自拆除、闲置及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而造成环境污染者进行检举有功的。

表彰和奖励所需经费可在环保补助资金列支。

第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有关污染物申报登记事项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拒报或者谎报水污染物或固体废弃物申报登记事项的,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二)拒绝或妨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处以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拒绝或妨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对水污染物或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设施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或者在被检查地弄虚作假的,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有以下行为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下列规定处罚:(一)擅自拆降除、闲置废气、噪声等污染防治设施,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处以5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闲置或关闭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处以50000元以下罚款;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故意不正常使用水污染处理设施的,可以处100000元以下罚款;

(二)经限期整改的污染防治设施,逾期未完成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污染防治设施未经批准擅自停运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按法律、法规有关污染事故处理规定处罚。

第二十条 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单位,拒绝按规定设置排污口、装总量控制监测设备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有管辖权的地方人民政府,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污染防治设施实际处理能力不能满足本单位所产生污染物的处理要求的,责令限产;(二)连续两次故意不正常使用或擅自停运设施,排放污染物超过规定标准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关闭。

第二十二条 被处以行政处罚的单位或个人,不免除其应承担缴纳排污费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二十三条 破坏污染防治设施、阻挠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打击报复环境保护执法人员以及举报单位或个人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法律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五条 环境保护执法人员违反本办法,滥用职权,循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染物排放中的违法行为,当地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给予处罚;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履行行处罚法定职责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通批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可直接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管辖的违法行进行处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3页 总3页

篇2: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护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海洋、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系统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制,制定任期内环境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并将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经费,用于保障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投入。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设置的环境保护派出机构,依法对分管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规划、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国土资源和水利等有关部门按规定的职责,负责环境污染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并加强对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 本省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设区的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与上一级人民政府签订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控制和削减本行政区域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具体分解到排污单位。

对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确定为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并提出重点监管区的环境治理目标。重点监管区未达到环境治理目标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或者核准其新建、改建、扩建能够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第八条

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新 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建成后需要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依法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九条 按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的规定需要进行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建设项目,其建设单位在试生产或者试运行前,应当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在试生产或者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将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并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设单位应当自建设项目试生产或者试运行之日起3个月内,向负责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进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竣工验收。

第十条 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并按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证应当规定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标准和排放方式等污染控制要求。

排污许可证实施的范围和核发程序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应当保证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采用下列方式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和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一)将未经处理超过规定标准的污染物直接排入环境或者从污染物处理设施排入环境;

(二)在非紧急情况下将污染物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急排放阀门排入环境;

(三)擅自停止使用或者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

(四)在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后不及时排除故障仍排放污染物;

(五)违反水污染物处理工艺采用稀释手段排放水污染物。第十二条

排污单位向环境或者城市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城市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发现纳管水质超标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总排口出水水质超标。

第十三条 排污单位可以与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签订协议,委托其代为处置污染物或者运行污染防治设施,并在协议签订之日起7日内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排污单位不得委托未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代为处置污染物或者运行污染防治设施。

第十四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规定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损坏自动监控设备。自 动监控设备出现故障时,排污单位应当立即修复。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的自动监控设备纳入全省环境污染监控系统,并可以将该设备取得的经环境监测机构核实的监测数据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台账。台账应当载明污染防治设施的主要参数和运行、维护情况及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十六条 排污单位将其用于生产经营的场所、设施、设备租赁或者承包给他人的,应当在租赁、承包协议中约定污染防治义务。未约定的,由出租、发包单位承担污染防治义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为能够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设施、设备。

城镇建成区内按规划属于居民住宅的房屋不得改作或者租赁给他人用作能够产生噪声、振动、油烟、粉尘、异味的饮食、娱乐行业的经营活动用房。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组织实施跨行政区域的河流交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河流交界断面相邻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协调联动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水环境安全。河流交界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达不到本省规定的控制指标的,相邻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解决。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对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在现场检查时可以进行现场监测、采集样品、查阅有关资料,并在发现排污单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对产生污染物的设施和相关物品采取暂扣、封存措施。

采取暂扣或者封存措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出具暂扣或者封存的设施、物品清单,交当事人签名。当事人不在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在清单上注明情况。

采取暂扣或者封存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情况复杂的,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期限,并告知当事人,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采取以同一事由对同一标的再次采取暂扣或者封存措施的方式变相延长期限。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采取暂扣或者封存措施期间对排污单位作出处理决定。

对被暂扣或者封存的设施、物品应当妥善保管,不得使用或者损毁。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权限责令其限期治理:

(一)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二)排放重点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三)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

在限期治理期间,排污单位应当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其他措施,使污染物的排放达到限期治理决定所规定的排放要求,并不得新建、改建、扩建能够增加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

限期治理的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限期治理期限届满或者限期治理工作完成后,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单位的治理效果进行检查验收。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保障公众的环境信息知情权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权,鼓励、支持公众参与环境污染防治及有关社会监督工作。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当地主要媒体定期公布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指标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列入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企业应当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

可能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单位应当制定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应急方案,并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可能发生重大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单位的名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并公布。

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发生后,排污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并按规定迅速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环境污染突发事故可能危及周边地区公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排污单位应当立即通知周边地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

(二)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

(三)对违法排污行为查处不力或者包庇、纵容违法排污行为的;

(四)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不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对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罚款最高数额按有关法规规定执行;对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整顿:

(一)按环境影响评价批准文件的规定需要进行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在试生产或者试运行前未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

(二)排污单位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三)为能够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生产经营场所或者设施、设备的;

(四)将城镇建成区内按规划属于居民住宅的房屋改作或者租赁给他人用作能够产生噪声、振动、油烟、粉尘、异味的饮食、娱乐行业的经营活动用房的;

(五)排污单位在限期治理期间污染物的排放未达到限期治理决定所规定的排放要求的。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除依照前款规定予以处罚外,对其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五条 阻碍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环境纠纷发生及其处理过程中煽动闹事、结伙斗殴、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篇3:设施桃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叶片发病时初为黄白色至白色圆形水渍状小斑点, 逐渐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的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 周围呈水渍状黄绿晕环, 随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幼果发病时出现浅褐色圆形小斑, 以后颜色变深, 稍凹陷, 潮湿时分泌黄色黏质物, 干燥时则形成不规则裂纹。枝梢上逐渐出现以皮孔为中心的褐色至紫褐色圆形稍凹陷病斑, 感病严重植株的1~2年生枝梢在冬季至萌芽前枯死。

1.2 防治方法

1.2.1 综合防治

加强桃园综合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能力;园址切忌建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土壤黏重和雨水较多时, 要筑台田, 改土排水;要合理整形修剪,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冬、夏修剪时, 及时剪除病枝, 清扫枯枝落叶、落果等, 集中烧毁或深埋, 消灭菌源。

1.2.2药剂防治

发芽前喷5 0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波尔多液, 铲除越冬菌源, 展叶后至发病前喷10%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500~1000倍液, 或10%噻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幼果期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 桃灰霉病

2.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花和幼果, 花片及花托易受侵染, 病花逐渐变软枯萎腐烂并附着在幼果上, 引起幼果发病。幼果上病斑初为淡绿色、凹陷, 后引起全果发病, 造成落果。成熟果实果面出现褐色凹陷病斑, 很快整个果实软腐, 长出灰色霉层, 不久在病部长出黑色块状物。

2.2 防治方法

2.2.1 综合防治

温室升温前彻底清园, 并深翻树盘, 以减少初侵染源;疏花疏果, 减少因花果过密而引起人工授粉等田间作业造成的接触传染;在病部长出灰霉前, 及时摘除病花、病果及幼果上不能顺利脱落的花器残体, 放进塑料袋内, 带出温室外深埋或烧毁;控制灌水量及灌水次数, 浇水选在晴天进行, 切忌阴天浇水;上午尽量保持较高温度, 尽快使温室顶部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 加大放风量, 以降低湿度;在花期及幼果期, 即使阴天多、温度低, 也应及时放风;控制速效氮肥使用。

2.2.2 药剂防治

开花前喷1次预防药剂, 落花后每隔10天喷1次, 连喷2~3次, 所用药剂交替使用, 以免产生抗药性。可选药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灰霉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或50%多菌灵500倍与50%福美双500倍混合液, 或75%百菌清600倍与70%代森锰锌500倍混合液。此外, 在发病前, 也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0%百菌清烟剂熏蒸。

3 桃褐腐病

3.1 为害症状

褐腐病是桃树的重要病害之一, 为害以果实最重。果实染病后果面出现小的褐色斑点, 然后急速扩大成圆形褐色大斑, 果肉呈浅褐色, 并很快全果烂透。同时, 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灰褐色绒状霉层。烂病果除少数脱落外, 大部干缩呈褐色至黑色僵果, 经久不落。病花瓣、柱头初生褐色斑点, 渐蔓延至花萼与花柄, 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 长出灰色霉层。气候干燥时则萎缩干枯, 长留树上不脱落。嫩叶发病常自叶缘开始, 初为暗褐色水渍状病斑, 很快扩展至叶柄, 叶片萎垂如霜害, 病叶上常具灰色霉层, 也不易脱落。枝梢发病多为病花梗、病叶柄及病果的菌丝向下蔓延所致, 渐形成长圆形溃疡斑, 边缘紫褐色, 中央微凹陷, 灰褐色, 病斑边缘微凸, 覆灰色霉层, 初期溃疡斑常有流胶现象。病斑扩展环绕枝条一周时, 枝条萎蔫枯死。

3.2 防治方法

3.2.1 综合防治

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僵果、病枝等越冬菌源, 集中烧毁, 同时深翻园地, 将带病残体埋于地下;选用无滴消雾膜, 设施内地面实行地膜全覆盖;注意通风排湿, 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抑制孢子萌发, 减少侵染;不偏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培育壮苗, 以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力;适量灌水, 阴雨天或下午不宜浇水, 预防冻害;及时防治桃蛀螟、象甲、食心虫、蜡象等害虫;套袋保护果实。

3.2.2 药剂防治

花前花后各喷1次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落花后10天左右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病害发生多的地区应在初花期 (开花20%左右) 加喷1次代森锌或甲基硫菌灵。发病初期和采收前3周各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发病严重的桃园可每15天喷1次药, 采收前3周停喷。

4 桃流胶病

4.1 为害症状

桃流胶病主要为害主干、主枝及分杈处, 初期病部略膨胀, 逐渐溢出半透明的胶质, 雨后加重, 其后胶质渐成冻胶状, 失水后呈黄褐色, 干燥时变为黑褐色, 严重时树皮开裂, 皮层坏死, 生长衰弱, 叶色变黄, 果小味苦, 甚至枝干枯死。

4.2 防治方法

4.2.1 综合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 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 避免偏施氮肥, 健壮树势, 提高树体抗逆性;生长季节尽量减少树体机械损伤;落叶后树干、大枝涂白, 防止日灼、冻害, 兼杀菌治虫, 涂白剂为大豆汁∶食盐∶生石灰∶水=1∶5∶25∶70, 病情严重者, 还可再加入废机油0.2公斤、石硫合剂原液2公斤;流胶严重的枝干秋冬进行刮治, 伤口用5~6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硫酸铜溶液消毒, 或用1∶4的碱水涂刷, 也有一定疗效。

4.2.2 药剂防治

生长季适时喷药, 芽膨大前期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 铲除越冬病菌;花芽露红期喷1∶1∶100倍波尔多液, 兼治其他病害。

5 桃炭疽病

5.1 为害症状

幼果染病停止发育, 果面暗褐色, 萎缩硬化成僵果残留于枝上。果实膨大后, 染病果面初呈淡褐色水渍状病斑, 后扩大变红褐色, 病斑凹陷有明显同心轮纹, 最后病果软腐脱落或形成僵果残留于枝上。新梢染病初在表面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 后变为褐色, 病梢侧向弯曲, 严重时枯死。叶片染病产生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 其上产生橘红色至黑色粒点, 后病斑干枯脱落穿孔, 新梢顶部叶片萎缩下垂, 纵卷成管状。

5.2 防治方法

5.2.1 综合防治

切忌在低洼、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地段建园, 并注意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 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夏剪, 改善树体结构;加强温室通风, 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摘除病果, 减少传染源;冬剪时彻底剪除病枝、僵果, 集中烧毁或深埋。

5.2.2 药剂防治

萌芽前喷1∶1∶100波尔多液, 铲除病原;花前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或50%退菌特1000倍液, 每隔10~15天喷洒1次, 连喷3次。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6 桃树腐烂病

6.1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主干、主枝, 有时主根基部也受害。发病部位多在枝干向阳面及枝杈处。发病初期病部稍隆起, 呈水浸状, 有时外部可见米粒大的流胶, 按之下陷, 轮廓呈长椭圆形, 病部初为黄白色, 渐变为褐色、棕褐色至黑色, 胶点下病组织呈黄褐色湿润腐烂, 有酒糟味, 后期腐烂组织干缩凹陷, 表面产生灰褐色钉头状突起, 撕开表皮, 可见许多似眼球状的黑色突起, 表面产生小黑点, 潮湿条件下小黑点上溢出橘黄色丝状孢子角, 当病斑扩展环绕枝干一周时, 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亡。

6.2 防治方法

6.2.1 农业防治

合理的肥水管理, 基肥施有机肥, 氮肥适量;清理病枝并及时处理;冬季前及时将树干涂白;注意防治蛀干害虫, 避免造成各种伤口;桃树发芽前刮除病斑, 伤口涂药杀菌, 药剂可采用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隔7~10天再涂1~2次。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植物油按1∶2.5的比例和匀, 涂抹病部, 对治愈病斑有较好效果。

6.2.2 喷药防治

篇4: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

要进行更新修剪的枇杷园,在改造的前1年和改造期间均需加强管理,施足肥料等。更新修剪时要对逐个树体进行全面审视,根据造形需要,可去除部分大枝或对大枝进行短截,去除密生枝、病虫枝、交叉枝,注意留下内膛细枝、短枝及基部枝梢,切勿把内膛细枝、短枝和基部枝梢剪掉,造成空膛和主干过高(修剪病枝后,修枝剪应注意用70%酒精消毒)。

更新改造以回缩修剪为主,每次修剪量以不超过全树1/3为准,分2~3年完成,切忌回缩过重,造成树干日烧、根系死亡等不良影响。

衰弱树的更新修剪原则为树冠顶部进行全面回缩至树高的1/3~2/5,疏除交叉枝、病虫枝、细弱枝,留下直立枝、强壮枝、中下部枝梢。

(据《枇杷品种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原色图说》2005:中国农业出版社)

设施栽培所用的土壤,以排水良好、有机质多的为宜。栽植前应行深翻,以改善其物理性。栽植后,由于密度较高,难于深耕。在生长开始时,应进行10厘米左右的浅耕。有条件的最好在发芽前进行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提高土温,以利于桃树根系的生长。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又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时期,应在10月初,比露地应早1个月左右。追肥一般施用2次,1次在采前20天左右,以速效的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料。1次在采果后施用,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磷、钾肥料,以促进新梢生长及花芽分化。有条件的可根据树势及结果情况,喷施叶面肥料。

设施栽培,由于有覆盖物,设施内湿度比露地要高,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灌水,特别是要控制明水灌溉。一般在覆盖上膜前,进行1次充足的灌水。地表铺膜的,在采收前可以不再灌水。否则,可视土壤水分情况,在果实迅速膨大期之前适当灌水。但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影响果实的糖度。在花期不可灌水,因湿度大会影响授粉而降低着果率。采后结合施肥,灌水1次,以利于新梢的生长。

(据《桃无公害高效栽培》2007:金盾出版社)

斑点落叶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开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成畸形,危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凹陷的病斑,病斑周围常产生裂纹。

苹果斑点落叶病由苹果轮斑病的强毒菌系所致,以菌丝体在被害叶和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春梢嫩叶。一般果园在花后即可出现病叶,在后半月病叶增多。春雨早而多,夏季有连阴雨,病害发生早且重,7月上中旬即有落叶。田间在病斑出现后20天即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分生孢子可再侵染。此病喜侵染35天内的嫩叶,尤其是20天内的新叶。病原菌的潜伏期很短,只有数小时。8月高温多雨,新梢叶片发病严重,造成大量落叶。9月下旬病害停止发展。苹果品种中,红星、元帅、青香蕉受害严重。

防治苹果落叶斑点病,应重视化学防治,辅以清洁果园等措施。秋季扫除落叶,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化学防治重点保护春梢,压低后期菌源。从花后开始连续喷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0%多氧霉素12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70%乙锰500倍液,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篇5:污染防治设施管理办法

(2000年5月1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12号)

第一条 为加强防治环境污染设施的监督管理,保障其正常运行,改善环境质量,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防治环境污染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防治环境污染设施(以下简称防治设施),是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为防治在生产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水、废气、粉尘、烟尘、恶臭气体、固体废物、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而配套建设的各种处理(处置)、净化、控制设施(场所)。

第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并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措施,保障其正常运行。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治设施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治设施的义务,有权对破坏防治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

第七条 防治设施的设计和实际处理能力必须与污染物排放量相适应。经处理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到国家或者省规定的排放标准,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并不得造成二次污染。排污口应当安装自动监控装置。

防治设施的管理应当纳入生产管理和设备管理体系,保障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治设施应当与产生污染物相应的生产和其他活动的设施同时运行、同时维护保养。

第八条 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防治设施的类别、数量和处理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去向以及变更情况,对防治设施的运行和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检测处理效果,并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定期报告运行和使用情况。

第九条 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有合格的专职或者兼职的防治设施管理和操作人员,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第十条 防治设施出现故障需要暂时停止使用的,必须采取措施停止生产或者停止排放污染物,及时抢修,排除故障,并在故障发生后的24小时内向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防治设施恢复使用之前确实需要排放污染物的,必须报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通报可能受到污染的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批准排放污染物的,视为擅自闲置防治设施。

第十一条 防治设施不得擅自拆除(关闭)或者闲置。有下列情况之一,确需拆除(关闭)或者闲置的,必须报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一)由于产品、生产工艺或者设备改变,原有的防治设施不需要继续使用的;

(二)防治设施需要更新、更换、改造、扩容的。

第十二条 拆除(关闭)或者闲置防治设施的申请报告应当载明如下内容:

(一)防治设施的基本情况;

(二)拆除(关闭)或者闲置的主要原因;

(三)拆除(关闭)或者闲置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去向和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计划采取控制或者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措施及预期效果;

(四)重新安装使用或者恢复使用的时间。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部门对符合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报告应当受理,并自接到申请报告之日起1个月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

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报告,应当自接到申请报告之日起10日内退回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在接到退回的申请报告之日起10日内补正;逾期不补正的,视为未申请。

第十四条 防治设施因检修需要暂时停止使用的,应当报经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保护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予以批复;逾期未批复的,视为同意。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治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接受检查。

第十六条 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防治设施的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予以奖励:

(一)对防治设施的工艺技术进行重大革新,具有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二)推广新型防治设施,对减少排放污染物做出突出贡献的;

(三)检举拥有防治设施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经调查属实的。

奖励经费可在环境保护补助资金中列支。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擅自闲置或者拆除(关闭)防治设施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擅自闲置或者拆除(关闭)水污染防治设施的,处10万元以下罚款;

(二)擅自闲置或者拆除(关闭)废气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的,处5万元以下罚款;

(三)擅自闲置或者拆除(关闭)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或者拒报、谎报有关申报事项的,由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因防治设施管理不当造成污染事故的,按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 擅自拆除(关闭)或者闲置防治设施,造成严重污染损害的,由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部门报经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治理。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执法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根据情节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6: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意义

设施运营管理工作意义

环保产业的市场体系由三大子体系构成,包括技术市场、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环保产业的服务市场是今后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环保咨询业、环保设施运营业、环保污染治理服务业等。

在我国,环保服务市场刚刚起步,它以环保设施运营和环保信息咨询为主要内容,是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领域。服务市场还具有龙头作用。它的良好发展,能够带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

一、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的内涵

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排污单位(委托方)将环保设施委托给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环保运营公司(服务方)承包运营处理。根据“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实行社会化有偿服务,委托方付给服务方承包经费。服务方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管理,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二、实现治污企业和排污企业的“双赢”

目前,工业企业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一般是由企业内部实施。这种方式限制了治理污染的活动向集约化、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效率极低,成本极高,还使环境污染治理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随着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环保设施运营和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均可成为专业化环保运营企业提供的商业性服务。它的好处是,可以发挥环保运营企业的专业特长,达到规模效应,降低治污成本。

三、有效保证企业达标排放和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达标排放是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专业环保公司要受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专业公司要想取得运营资格,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由国家环保总局发放证书。从某种意义上说,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也有利于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

据资料统计表明,国内已建成的环保设施中,大约只1/3能正常运行,2/3的环保设施未能充分发挥效益,这是国民经济生产资料的巨大损失。多年的实践表明,环保设施只有实行市场化,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环保设施运营好坏与运营单位效益挂钩,容易形成保障环保设施高效运行的良性机制,从而成为保证企业排污达标的有力保障。为了防止作弊,从事环保设施运营和污染治理服务的企业必须获得相关部门核发的资质认证,不按规范运作的取消运营资格。同时,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后,还可降低政府监管排污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四、期望能加大法制力度,促进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

1、强化环保执法,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环境问题往往表现在外部的不经济性,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来说,尽可能减少环境方面的投入是其自发倾向。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是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主体,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进一步健全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及其配套的制度和标准。强化环保执法,严格查处违法排污企业,提高处罚标准,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要制订相应的经济政策和收费制度,从机制上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主动搞好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2、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污染治理产业化、市场化

坚持“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更多的环保公司参与污染治理,促进专业化集中治污,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污染治理产业化、市场化。

环保运营公司作为技术型的服务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增强凝聚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是明确岗位职责,严明奖罚。运营现场的主要岗位有:班组长、操作、点检、维修、监测各岗位。要制定各岗位的责任制,明确操作规范、奖罚标准。二是建章立制。主要有:岗位的操作规程,各种考核制度,安全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请假制度。制度的制订要体现以人为本,以激发员工奋发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三是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培训的总体目标要求是提高全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内容包括:各类除尘设施工艺基本原理、各类除尘设施的操控能力、基本的故障识别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灵活快速处理事故的能力、熟知相应的环保法律法规等等。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三个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学习与现场分析问题学习相结合;讲课人员与员工提出问题开展讨论相结合。

五、环保设施委托运营的重要性

对环保设施实行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 能够将生产企业从烦琐的环保设施建设与设备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让企业集中精力搞生产经营。业主只需定期查看废气处理设施的相关数据报表或者进行现场采样抽查就可以了。排污企业如果自行管理环保设施的话,需要专门配备一批环保专业人才, 为这些员工支付工资及福利费用。如果发生员工离职的情况, 企业又无法找到合适的替代者。由专业的环保企业来运营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而且环保企业派驻委托方企业的员工都经过严格的培训, 都有丰富的环保设施调试或维修经验, 完全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因此, 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能为委托方企业提供极大的便利。

从表面上看, 排污企业将环保设施交给专业环保企业运营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好象经济上划不来, 但如果仔细算一算, 这笔费用比起排污企业自行管理的费用要低得多。首先, 委托方不必购置太多的高端化验仪器与设备,取样分析交给专业环保企业,委托方只需实施抽检;其次, 环保设施运营市场化是集约式治污, 专业环保企业负责运营的一般不止一家排污企业的环保设施, 对污染治理中使用的备品备件采取集中采购,环保企业又能做到备品备件的合理分配, 无形中就降低了备品备件的闲置费用;再次, 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转是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的重要前提。依托环保企业的强大技术力量,专业化的运营管理人员对各环保设施的性能、操作方法、应急措施都极为熟悉, 而且一般都具有设备调试或维修的经验, 小问题可以自行解决,如果遇上大问题, 可以立即与高级技术人员通过电话指导、到现场指挥或维修来解决问题。排污企业最大的顾虑就是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能够达标。委托专业环保企

业对环保设施运营管理, 委托方企业就完全不必担心了。因为环保企业会通过不断地进行实验, 寻找出一个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解决方案投入使用, 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调整, 寻找最实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案,避免企业因污染物超标排放造成的环保罚款。环保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力量, 运用科技手段确保企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综上所述,环保设施委托运营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由于污染治理技术的专业性较强,且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如何发挥每套设施的作用,除与工艺技术、环保设施情况、污染介质等客观情况有关外,同时与环保设施日常运行维护管理、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等主观情况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环保运营公司在技术上有优势,在业务管理水平上有优势,从而保证了环保设施随主体生产设备长期有效的正常运行。

2、有利于深化企业环境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企业,不可避免地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主。而环境保护在现阶段则以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主,很难或很少体现经济效益。因此,完全依靠企业是很难做到的。由于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设备的故障率相对要高得多。把环保设施委托给环保运营公司进行管理运营,使环保设施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环保设施的经营权推向社会,推向市场,通过委托管理治理污染,最终确保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

3、有利于降低公司在环保上的经济压力

由于国家在政策与法律上已经开始对专业化运营管理作出了规定,因此,合法的专业化公司必须具有环保设施的运营管理资质。在企业生产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专业化公司有义务保证污染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保证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完全达标排放。如果出现超标、污染事故等被执法部门或周边居民投诉的,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专业环保运营公司承担,同时生产企业还可以对专业环保运营公司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作为对企业社会形象损害的补偿。因此,环保专业化运营公司运作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迫使其要努力地做好工作。对于企业则可以免去许多麻烦以及经济上的压力。同时,备品备件也完全由专业环保公司统一负责,减小了排污企业的库存压力,盘活了流动资金。

4、有利于提高环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上一篇:丁红发单页简历下一篇:扩建食堂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