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

2024-04-08

2024年度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共2篇)

篇1:2024年度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

2010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

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2010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

一、申报体检流程

(一)申报范围

此次申报患者是指参加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符合《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010特殊慢性病鉴定病种诊断标准》的特殊慢性病患者(不包括离休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新参保未满等待期的参保人员及哈劳社发【2010】2号文件规定的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退休参保人员)。

(二)申报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

2、本人社会保障卡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二张;

4、与本人病情相关的近期住院病历复印件(加盖医院住院病历复印专用章)及相关辅助检查材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检查检验报告单等)。

无住院病历者,可提供近期门诊病历及相关辅助检查材料(包括影像学资料及检查检验报告单等)。

(三)申报体检时间和地点

1、申报体检时间:

2010年9月8日至9月17日(周六、日不休息)

2、申报体检地点:

(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南岗区银行街70号,电话:0451-82576518)

(2)哈尔滨市第一医院(道里区买卖街176号,电话:0451-84883060/84883057)

(3)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道外区卫星路38号,电话:0451-55601245)

(4)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道外区靖宇街119号,电话:0451-88029617)

(5)哈尔滨市中医医院(道里区建国街副270号,电话:0451-88029238)

(6)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南岗区学府路45号,电话:0451-57752061)

(7)哈尔滨二四二医院(平房区集智街31号,电话:0451-86598230/86598021)

(8)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道里区新阳路415号,电话:0451-84886977)

(9)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原林业总医院)(南岗区和兴路32号,电话:0451-82130275)

(10)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香坊区公滨路309号,电话:55602398)(限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11)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道外区宏伟路217号,电话:0451-82421934)(限精神分裂症患者)

(四)申报程序

1、咨询。申报人可就近到指定医院的慢性病申报体检咨询台,咨询相关政策、病种及诊断标准,并领取相关宣传材料。

2、填报。申报人认真阅读宣传材料,比照诊断标准,认为符合申报病种和诊断标准的,完整填写《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鉴定表》,并在申报人或代办人“确认栏”签字确认后,由申报人或代办人携带申报材料,到指定的慢性病申报窗口进行申报。

3、审验。申报窗口专职工作人员,对申报人或代办人提交的《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鉴定表》及其它相关材料进行审验。材料不全的,待申报材料备齐后,再进行申报。

4、交费。参加申报慢性病体检的患者,在申报时需根据申报病种的不同,交纳相应的体检费用。

5、录入。工作人员对患者信息进行录入,并打印“慢性病鉴定告知单”、“鉴定档案标签”及“告知单存根”。“鉴定档案标签”贴在档案袋上,为申报人建立鉴定档案,并交于申报人或代办人,供体检时使用;“慢性病鉴定告知单”为申报人今后查询个人体检信息的凭证,申报人应妥善保存;“告知单存根”由医院保存,申报程序结束。

申报两种及两种以上病种的,应分别选择相应的病种,打印一份“慢性病鉴定告知单”,建立一份鉴定档案。

(五)体检程序

1、体检。申报程序完成后,申报人携带居民身份证、社会保障卡、鉴定档案,根据体检医院安排到指定地点进行体检。

2、鉴定。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特殊慢性病鉴定专家根据申报人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标准进行鉴定,形成初审意见,经特殊慢性病鉴定专家小组讨论,由鉴定专家小组组长核准后盖章确认。

3、查询。体检结果于2010年10月20日至10月29日在体检医院公示。申报人也可通过咨询热线12333、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电子触摸屏等方式查询体检结果。

4、取证。体检合格的申报患者,于体检结果查询日期内到体检医院领取《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证》,自本年第四季度起享受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补贴待遇。

二、特殊人群的申报体检

(一)几种特殊疾病的申报体检

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友病患者及享受医疗照顾待遇的患者到市第一医院进行申报体检。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进行申报体检。

3、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到哈尔滨市传染病院进行申报体检。

4、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出具申报人三年以上(含三年)精神病史的病历(无病历者,需提供相关诊断检查材料及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专家会诊小组出具的会诊诊断意见),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进行申报体检。

(二)往诊患者的申报体检

居住哈尔滨市区且因瘫痪长期卧床不起的,无法到医院参加体检的参保患者,可由代办人于申报期间内,到就近的慢性病定点医院进行申报,同时交纳往诊(由鉴定专家登门现场鉴定)鉴定费360元(含会诊费、专家出诊费)。定点医院为申报人建立鉴定档案,鉴定档案由定点医院保存。往诊时间另行通知。

居住在呼兰区长期瘫痪卧床不起无法到医院参加体检的参保患者,可由代办人在规定的申报时间内,到哈尔滨市中医医院申请往诊。

温馨提示:为减轻患者负担,应尽量到医院进行现场鉴定。经专家鉴定后,如实际病情并非瘫痪卧床不起的,将取消其申报资格。

(三)异地安置人员的申报体检

已办理异地安置手续的患者,于申报期间内携带《哈尔滨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申请表》复印件及申报材料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进行申报体检。也可通过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申报,按网上通知时间到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进行体检。

(四)透析患者的申报

已办理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于9月27日至30日期间,由所在定点医院负责审核并填报《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鉴定表》,由医院的医疗保险办公室统一到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核二科办理相关手续,并从第四季度起享受慢性病补贴待遇。

(五)肝、肾移植患者的申报

已办理医疗保险特殊疾病门诊肝、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手续的患者,携带本人身份证、《特殊疾病门诊治疗证》、社会保障卡原件及复印件,近期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二张(代办人还需携带患者户口本原件),于第三季度报销时统一到哈尔滨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审核二科办理相关手续,并从第四季度起享受慢性病补贴待遇。

三、待遇及收费标准

(一)待遇标准依据

依据《哈尔滨市医疗保险慢性病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管理办法(试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162号)、《关于调整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的通知》(哈劳社发【2008】65号)、《关于增加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门诊治疗医疗费补贴病种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病种的通知》(哈劳社发【2009】161号),规定了特殊慢性病鉴定病种待遇补贴标准(见附表)。

(二)收费标准依据

依据黑龙江省物价局、黑龙江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收费标准(黑价联字【2004】120号),特殊慢性病鉴定病种的体检项目,由指定的体检医院按物价规定标准收费(见附表)。体检费及往诊鉴定费由参保人自付现金,体检合格与否,费用不予退还。

四、注意事项

(一)参保患者申报时一定要慎重,应认真核对诊断标准,结合自身病情,酌情申报,病情较轻、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不要进行申报,以免增加个人体检费用负担。

(二)参保患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申报,申报时提供材料须真实可靠,不得采取提供虚假材料或冒名顶替参加体检等手段骗取特殊慢性病医疗费补贴待遇,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三)已申报的患者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体检,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体检项目。因自身原因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体检的患者将视为放弃本体检资格,可在下一个重新申报。

(四)因欠费导致停保的参保患者可以进行申报,体检合格的人员,待恢复医疗保险待遇后,再享受相应的特殊慢性病补贴待遇。

(五)已享受特殊慢性病医疗费补贴待遇的患者,因死亡或其他原因停止医疗保险待遇的,其单位或家属应及时到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终止手续,未及时办理停保手续而享受的补贴待遇将予以追回。

(六)本次慢性病申报材料需由鉴定部门存档,如患者本人需要,可于申报前进行备份保存。

(七)申报患者对体检结果有异议者,请于11月2日至4日期间到申报医院申请二次鉴定,填写《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特殊慢性病二次鉴定表》,二次鉴定仍不符合标准者,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自付。

温馨提示:体检通过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待遇有效期为两年。此后,每两年需进行一次复检,复检通过的患者方可继续享受特殊慢性病补贴待遇。

附表:

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特殊慢性病补贴标准及体检收费标准

序号

申报病种

补贴标准(元/每季度)

体检费用(元)

往诊鉴定费(元)1

高血压病合并症

450

220

360(不包含救护车费用)2

脑血管意外偏瘫(脑出血或脑梗塞)

450

1203

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或合并心功能不全3级以上)

450

2204

糖尿病(合并四肢动脉病变、肾病或视网膜病变)

600

2205

肝硬化失代偿期

600

2206

血液(腹膜)透析门诊治疗

600

-----7

肝、肾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

600-----8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600

309

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心衰)

600

22010

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三级)

600

22011

肝豆状核变性

600

12012

系统性红斑狼疮

600 22013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

450

10014

血友病

600

9015 帕金森氏病及综合症

600

120

篇2:2024年度特殊慢性病鉴定工作流程

作者 :superadmin 发布时间:2009-09-02 浏览数:2228次 恶性肿瘤(食道癌)

食道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肿瘤之一。

一、临床表现:

(1)进行性咽下困难:起初仅在吞咽食物后,感觉咽管后停滞或异物感,并不影响进食,有时呈间歇性,故不易引起重视,此后可出现进行性咽下困难。(2)咽下疼痛:咽下困难同时,进食可引起胸骨后剧痛、钝痛。(3)食物反流:反流食物,含有粘液,有时呈血性,混杂隔鉴。

二、检查:

食管X线检查:吞钡后进行X线气饮双重对比造形可见食管粘膜增粗或中断,有时呈小龛影;后期可见病变处有不规则狭窄,粘膜皱壁明显破坏与充盈缺损,其近段有轻至中度扩张与钡潴留。

三、食管镜检查:

食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癌肿并可活组织做病理检查,是食管癌早期诊制的重要手段。

四、诊断:

(1)出现进食后胸骨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

(2)食道吞饮X线条片见食管腔病变处狭窄,粘膜皱壁破坏,充盈缺损,适段食管的扩张。

(3)食道镜检查:可见新物,活组织病理检查有癌细胞。

五、治疗:(1)手术治疗(2)放疗

(3)术后化学治疗

(摘自大学教科书第四版内科学)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诊断标准

1、慢性肾脏病史

(1)原发性肾脏疾病史: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炎、急进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慢性肾脏感染性疾患(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结核)。(2)继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结节性多动脉炎、wegner肉芽肿、感染性心内膜炎、淀粉样变等。

(3)慢性尿路梗阻:肾及双侧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神经性膀胱、慢性输尿膀胱辨功能障碍引起的返流性肾病等。

(4)先天性肾脏疾病: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各种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等。(5)解热镇痛药肾病:常见于非类固醇、抗炎制剂、非那酊、阿司匹林等。(6)重金属中毒肾病:如铅、铂、镉、铜、有机汞等中毒。(7)个别情况下也可由急性肾功能衰竭转变而来。

2、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纳差、恶心、呕吐、口有尿味、腹泻、口腔粘膜、糜烂、消化道出血等。

3、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心力衰竭、心包炎及心辨膜环钙化等。

4、血液系统: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或出血倾向。

5、神经系统:有疲倦、头痛、记忆力减退、失眠,晚期出现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可有抽搐、扑翼样震颤、癫痫样发作等中毒脑病,还可出现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

6、皮肤表现:尿毒症特殊血容、皮肤干燥、脱屑及顽固性皮肤瘙痒。

7、尿液改变:低比重固定尿、尿渗透压降低。

8、血BuN、Scm升高、低钙高磷血症、酸中毒。

9、肾比超显示双肾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改变,多来肾脏可正常大小改变或增大。

二、用药范围:

1、病因治疗:不同的病因有不同的用药:(1)激素;(2)免疫调节剂;(3)中药(活血瘀)。

2、减轻氮质滞留药物:包醛氧化淀粉等。

3、对症治疗:

1、控制血压的药:(1)血管紧张来转换酶抑制剂;(2)钙通道阻滞剂;(3)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抗剂。(4)B受体阻滞剂;(5)利尿剂。II、贫血的治疗:(1)补充铁剂;(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3)补充witb12,叶酸。

III、钙磷失调治疗:碳酸钙、活性维生素D3(骨化三醇、阿化骨化醇、罗钙全等)。

IV、微量元素:锌、栖。V、抗尿酸药物。VI、抗氧化剂。VII、抗生素。

4、中医治疗:

(1)通腑泄虫解毒法;(2)活血瘀法;(3)健脾补肾、扶助正气;(4)大黄提取物(保肾丸);(5)单味中药抗自由基;黄芪、三

七、黄芩。

5、血液净化治疗:(1)腹膜透析;(2)血液透析。

组织器官移置后治疗(肝脏移植手术治疗)

一、肝移植适应证

1、肝实质良性病变: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多囊肝、肝脏癌性纤维化、重症肝炎、严重的毁损性肝外伤,布一加综合征等。

2、先天性肝脏疾病: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肝纤维化等。

3、胆道疾病:胆管癌、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原发性硬化胆管炎、广泛肝内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

4、肝肿瘤、多发性腺瘤、巨大多发性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肉瘤和转移性肝癌。

二、禁忌证

绝对禁忌:

1、肝胆系统以外感染;

2、酒精性肝硬化仍未减戍酒;

3、心、脑、肾等重要器管衰竭;

4、伴肝外转移的恶性肿瘤;

5、持续低氧血症pao2<50mmHG ;

6、对肝移植治疗不理解或伴严重的不可控制的心理变态。相对禁忌证:

1、门静脉血栓、癌栓;

2、肝胆系统感染所致败血症;

3、上肢部多次手术史;

4、年龄60岁以上;

5、伴有严重糖尿病;

6、伴肝内转移的晚期肝癌;

7、有精神病史。

三、肝移植术后治疗

肝移植后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预防受体排斥反应的主要药物。

1、球孢霉素A,具有强大的抑制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能力,环孢霉素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肝移植术后急性排的发生率。该药材作用包括:肝肾毒性、高血钾、血脂血症、多毛症、牙齿增生和神经毒。通常用药量为4~10mg/kg.d。

2、FK506 具有抑制白细胞介素和多种淋巴细胞的功能,该药毒付作用与环孢霉素几乎相同,具与环孢素有协同作用,故临床上不可将两药同时使用。

术后早期FK506用量为0.15mg/kg,每小时一次;维持口服剂量成人0.03mg~0.2mg/kg,每12小时1次。

3、疏唑嘌呤:

疏唑嘌呤主要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而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常见剂量每日1~2mg/kg。

主要付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外还有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急性胰腺炎。

4、皮质类固醇

激 素是最早用于肝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药物,目前仍是防治急性排斥的基础药物。皮质类固醇是强效免疫抑制和抗炎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氢化考的松、强的松龙、强的 松和甲基础的松龙。药效以甲基础的松龙最强大。术后早期多采用静注甲基础的松龙每150~200mg,一周内逐日递减至20mg/天,后期维持治疗则采用 口服强的松。

现在预防术后急性排斥治疗方案(1)环孢素+激素+疏唑嘌呤(3)FK506+激素。

高血压病II期

一、诊断标准

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

1、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

2、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

3、蛋白尿和(或)血浆肌肝浓度轻度升高。

二、用药范围

1、降血压类;

2、抗血小板类;

3、活血化瘀药;

4、软化血管药如;维生素E;

5、降血脂类。

高血压症III期

一、诊断标准

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

1、脑血压意外或高血压脑病;

2、左心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二、用药范围

(一)基本用药同高血压病II期;

(二)特殊用药;

1、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高血压脑病。(1)透颅压类;(2)止血剂类;(3)抗感染类。

2、脑梗塞

(1)透颅压类;(2)抗疑、溶栓类;(3)扩压类;(4)活血化瘀类;(5)活化脑细胞类。

3、左心衰竭

(1)利尿剂;(2)扩血压类;(3)强心类;(4)平喘类。

4、肾功能衰竭

参见《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范围。

5、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1)透颅压类;(2)止血剂类;(3)眼科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是慢性肺、胸疾病引起的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右心功能不全等表现。

说明:

1、慢性胸、肺活动引起的肺气肿;(1)病史;(2)体征;(3)X胸片或肺功能检查。

2、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1)肺动脉辨粗杂音亢进,心尖搏动在胸骨下端,胸骨左胸第4~5肋间后收缩期杂音。

3、右心功能不全:有紫绀细,硬静脉怒张,肝肿大或腹水,两下肢水肿。资料:

1、X胸片;肺气肿征象。肺动脉图纸显著突出,右肺下动脉干明显增粗,中心动脉扩张,外围动脉分枝细小,二者形成明显对比(相似罗卜与根的对比)。

2、心电图: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的依据。

风湿性心脏病 一、二尖狭窄

(一)诊断

1、左心房衰竭期:由慢性肺充血引起,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紫绀、咯血及咳嗽,少数患者可发生急性水肿。体征:二尖瓣面容、心尖区可听到局限、低调、隆隆样舒张 中,晚期杂音,呈递增型,并有收缩期前增强,可伴有舒张期细震颤。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二尖瓣开放拍音和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有时分裂。

2、右心衰竭期:由长期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肺动脉瓣区二心音亢进行分裂,并有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向胸骨左缘三至四肋间传导,称“Graham、Ste ell”杂音。在三尖瓣区有高调全收缩期杂音,系相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所致。

3、X线检查:有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肺门阴影增加,主动脉结变小。

4、心电图示二尖瓣P波,右心室肥厚,部分伴有房颤动。

5、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瓣口狭窄程度,瓣膜活动及增厚情况,左心房及右心室内径增大。

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是诊断二窄最重要体征,超声心动图(UCG)是确诊二尖瓣狭窄最有效的实验检查。需与慢性肺心病伴右室,极度增大者,甲状腺功能亢进 6 亢进、左房枯液瘤或左房球形血栓成等作鉴别。

(二)治疗

1、内科治疗:(1)防治咽部链球菌感染和风湿活动;(2)对症治疗。

2、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

3、外科治疗

(1)闭式二尖瓣分离术;(2)直视二尖瓣分离术;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诊断

1、轻症患者无症状,较重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偶有急性肺水肿及咯血。

2、主要体征:心尖区有一响亮、粗糙、音调高,时限较长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或背部传导,杂音常掩盖。第一心音;心尖区常们应进的第三心音;肺动脉 瓣区第二心音分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心尖区常有短促低调的舒张中期杂音,系舒张期通过二尖瓣口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增快所致。

3、X线检查:有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及肺淤血征象。

4、心电图:左心房肥大、左心室肥厚和劳损;肺动脉高压时有左、右心室肥厚。

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壁增厚及内径增大,二尖瓣增厚及关闭不全等。

心尖区>3级全收缩期杂音并震颤,结合超声心动图可以定性诊断。

(二)治疗

1、内科治疗,不能根治,出现临床症状时,应积极予以对症治疗,用须心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治疗心衰,纠正心律失常和病因治疗。

2、外科治疗

尚有争议,心功能III级的二闭或二窄并二闭,以上二闭为主者应作换瓣术。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一)诊断

1、轻度患者可无症状,较重的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及左心衰竭,重度者可有卧位性心绞痛发作。

2、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听到音调高,响度递减的吹风样舒张早期杂音,向心尖区传导;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在心尖区听到低调舒 张中期隆隆样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由于主动脉瓣返流血冲击二尖瓣前瓣,使其在舒张期向上漂起并振动,造成二尖瓣相对性狭窄,吸入亚硝 酸异成后,Austin-Flim杂音减弱或消失;如为器质性二尖瓣狭窄则杂音增强。此外,重症看尚有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动脉枪击音及Dunzitz 征等。

3、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弓突出并有显著搏动。

4、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和劳损。

5、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根部内径及左心室内径增大。应与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梅毒性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动脉硬化相鉴别。

(二)治疗

内科治与其他风湿性心瓣膜病相同。如心功能减退,应及早换瓣。一旦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换瓣手术衰竭,换瓣手术的死亡率高,手术效果不理想。

四、主动脉狭窄

(一)诊断

1、代偿期患者多无症状,重度狭窄者可有疲乏,无力、劳累后呼吸困难,心绞通、眩晕甚至为猝死。

2、主动脉瓣区听到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有两侧颈部及锁骨下动脉传导,常伴有收缩期细震颤;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者在主动脉瓣区有时可听到收、缩期早 期喷射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并有逆分裂;左心功能不全时,在心尖区可听到第四音奔马律。重度患者心律率常缓慢,脉搏细弱,收缩压降低及脉压变小等。

3、X线检查:示左心室增大,主动脉有主动脉瓣狭窄区扩张现象。

4、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及劳损。

5、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狭窄,有瓣膜增厚,开放,幅度较小(<18mm)和开放速度减慢,主动脉根部活动幅度降低,左心室壁增厚等。

6、必要时作心导管检查,可发现左心室主动脉压力阶差明显增加,左心室造影可显示主动脉瓣口狭窄程度。与先心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相签别。

(二)治疗:内科治疗与其他风湿性,瓣膜病相同。如出现晕阙或心绞痛,主动 8 脉瓣跨瓣压力阶差大于6.7kpa(50mmg)心功能2-3级者可酌情考虑进行经皮气囊导管扩张术或施行人造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依据:具有高血压病、高血脂、肥胖、糖尿病长期收左胸患者,有或无典型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者。

1、休息或静止心电 图ST-T改变。

2、不能以其他心脏病可解释的心律失常。

3、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ST-T等变化。

4、心电图有典型心肌梗塞表现。

5、血清酶谱改变。

资料: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血脂、血糖、血质酶谱小便化验单。

糖尿病

一、诊断:符合以下条件,糖尿病诊断成立。

1、有糖尿病症状时:一次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餐后2h血糖(pzhBG)≥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

2、无糖尿病症状者:两次FBG≥7.0mmol/L或两次pzhBG≥11.1mmol/L≥或第一次≥7.0mmol/L加一次pzhBG≥11.1mmol/L。

二、治疗(药物)

1、磺脲类(SU)药物 第一代D860和氯磺丙脲

第二代:伏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瑞怡宁(美吡达的控释剂)克糖利、糖适平。第三代:格列美脲

中药:消渴丸

新药:瑞格列奈

2、双胍类工敏

盐酸二甲双胍、美迪康(深圳产)、迪比糖淀(澳大利亚产)、格华止(国产)

3、胰岛素

三、并发症和伴发病

(一)急性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二)慢性

1、大血管病变:冠心病或出血性脑病,肾动脉硬化,肢体环疽。

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

3、神经病变:神经炎、肌萎缩、植物神经病变。

4、眼部病变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虹膜睫状体病变等。以上病变有相关检查,血、尿、肾功、B超、眼科专科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诊断标准 1、3个肢体发作性疼痛史(每组关节计为一个关节,左右侧各为一组)。2、3个肢体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半脱位或强直,必须包括(1)至少有一只手、腕或足关节受累。(2)有一对称关节受累。除外,以下关节病变也应考虑。(3)远端指间关节,(2)第5指端指间关节(3)第1跖趾关节(4)髋关节。

3、X线改变:有骨破坏。

4、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具备上述标准中第1或第2项加上第3或(和)第4项者,均可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

二、必备资料

1、血清学检查;

2、受累关节X片;

3、病史资料。

三、治疗用药

1、药物:(1)非激素消炎镇痛药;(2)中成药如雷公藤片等;

3、中药。

2、理疗

3、手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以下13项中的4项以上。

1、蝶形红斑或盘形红斑。

2、光过敏。

3、口腔溃疡。

4、非畸形关节炎或关节痛。

5、浆膜炎(胸膜炎或心包炎)。

6、肾炎(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

7、神经系统损害(抽搐或精神症状)。

8、血象异常(血细胞<4.0×109/L或血小板<8.0×109/L)或溶血性贫血。

9、狼疮细胞或抗双链DNA抗体阳性。

10、抗SM抗体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12、狼疮带试验阳性。

13、血清中补体低于正常。

二、必备资料:一般检查,血PT、ESR、尿RT等

免疫学检查:狼疮细胞、狼疮细胞、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根据医院条件进行检查)

三、治疗用药:

1、肾上腺皮质激素。

2、免疫抑制剂。

3、氯化喹啉。

4、中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检查显示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作骨髓活检等检查)。

4、能排除其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如陈发病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难治性贫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治疗方案:

1、病因治疗(尤其是继发性再障)。

2、抗感染、青霉素类、头孢类等(伴发感染者)。

3、输血。

4、丙酸睾丸酮或康力龙等,疗程六个月以上。

5、糖皮质激素。

6、异基因骨髓移植(可能情况下)。

7、中药治疗。

慢性活动性肝炎、活动肝硬化

一、慢性肝炎诊断标准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病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临床上分为: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相当于原来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及轻度慢活肝)。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糖等,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静脉高压者。实验室检查血清 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8/1,胆红素大于5倍正 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60~40%,胆碱脂酶<2500n/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可诊断为慢性重度肝炎。B超检查结果可供慢性肝炎诊断的参考:

1、轻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内管道(主要指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3、重度,B超检查可见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纯,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二、活动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的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有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的影像学检查诊断:B超是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钝,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经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注]:根据目前的诊断标准,现已取消慢性适延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叫法,现行的诊断标准中的中度、重度相当于过去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慢性纤维空洞性结核

一、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本型内肺结核的晚期类型,病程漫长。

1、症状体征:咳嗽剧烈,吐大量粘液脓性痰,反复,咯血时有胸痛胸闷,气促,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常有发热,盗汗,心悸,全身不适等,呈慢性 病容,脉搏及呼吸均增快,患侧或双侧胸壁塌陷,大片病灶部位即诊浊音,余肺可因代偿性气肿而呈过清音,呼吸减低,或听到管状呼吸音,巨大空洞处可闻及空瓮 性呼吸音,程度不一的大小湿性罗音,心浊音区大多缩小,心率增速。

2、实验室检查:痰菌阳性,血沉增快,白细胞增高,细细胞减少,或因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长期缺氧而细细胞代偿性增多;肺功能检查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显著减损,残气量增加,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二氧化碳分压稍高。

3、X线检查:病变可以复杂多样,肺内同时存在渗出、干酷、纤维、钙化及洞壁性质、厚度不一的空洞,而使X线的见亦是密度深浅不一,境界不同的各种影像。肺门上课,肺血管纹理呈垂柳状阴影。隔可发生帷幕状粘连影,心脏呈“滴状”心影。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一、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减少。

二、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

三、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四、以下五点应具备任何一点:

1、强的松治疗有效;

2、功脾治疗有效;

3、PALg增多;

4、PAC3增多;

5、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五、排除继发性和慢性血小板减少症。

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二肿,急性型常见于儿童。慢性型常见于年龄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可持续数天或数月,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牙龈及口腔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治疗方案:

1、初治首选强的松1-2mg/kg.d

2、强的松无效或需较大剂量维持血小板适当计数者,可做脾切除。

3、难治性病人,可试作免疫抑制剂。

(1)长春新碱1mg iv qw,一般不超过10次。(2)环磷酰胺50-200mg,口服,2-14个月。(3)硫唑嘌呤100-150ng/d,口服,持续数月。

(4)免疫球蛋白0.4/kg.d,静滴,3-5天,用于紧急抢救治疗。(5)达那唑600mg/d,口服,疗程数月。(6)血小板输注。(7)中药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一、诊断

(一)症状标准:确定无疑有下述症状中至少两项,并且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1、联想散漫或破裂性思维,或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2、原发性妄想:如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毫无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妄想内容互相矛盾,荒谬离奇,不需核实即可肯定病理性。

3、情感倒错或情感不协调。

4、评论性(或急议性、命令性)幻听,或思维化声,或持续1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或假性幻听。

5、紧张症状群或怪异遇蠢行为。

6、意识减退,较以往显著的孤僻,懒散,或思维被播散体验。

7、有被动体验,或被控制体验,或被洞翻感,或思维被播散体验。

8、思维被播入,或被撤走,或思维中断或强制思维。

(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完整,且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2、现实体验能力受损。

3、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谈。

(三)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继3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四)排除标准

1、上述症状可肯定排除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所引起。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与情感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分裂症状的病程至少长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程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二、治疗

(一)心理治疗;

(二)电针治疗;

(三)电休克治疗(ECT);

(四)工娱治疗;

(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这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药物种类繁多,有吩噻类如氯丙嗪,奋乃静等,硫杂蒽类如泰尔登、氯噻吨。丁醛章类如氟哌啶醇。萝芙木类如利血平等。二苯氧氮平氯氮、平等。

(六)预防复发。

躁狂症

一、诊断

(一)症状标准: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继至少1周,在心境商场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3项。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3、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4、自我评价过高夸大妄想;

5、自我感觉良好,自觉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精神特别充沛;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7、活动明显增多或精神运动兴奋;

8、性欲明显亢进。

(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

2、社交能力受损;

3、给别人造成危险不良后果;

(三)排除标准

1、不符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如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时鉴别诊断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碳酸锂、卡马西平等。

重症抑郁症

一、诊断

(一)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2周,并且有下述症状中的四项。

1、对日常生活活动丧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妄想程度;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二)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达情况之一。

1、社会能力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三)排除标准与躁狂发作相同。

三、治疗

1、ECT对忧郁状态效果良好,对有严重消极自杀企图的患者应首先考虑使用。

2、预防自杀。

3、抗忧郁药物。

(1)丙咪嗪50-100mg,每日2次,早中晚服;(2)阿末替林50-100mg,每日3次,口服;(3)多塞平50-100mg,每日2-3次,口服;(4)苯乙肼10-20mg,每日3次,口服;(5)秦尔登50-75mg,每日2-3次,口服;(6)氟西订20mg,每日1次,口服;(7)马普替林50mg,每日2-3次,口服;(8)米安色林30-60mg,每日2-3次,口服;(9)晚上可给适量安眠药物。

4、心理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一、临床分期

二、诊断依据

(一)凡育龄妇女有继发性痛经进行加重;

(二)不孕史;

(三)盆腔检查:扪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不有活动的囊性包块。

(四)辅助检查:

1、B超:可确定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位置、大小和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扪及的包块。

2、CA125值测定,其值可升高但不超过200u/ml。

3、腹腔镜:是目前诊断此病的最佳方法。

三、病人必备资料

1、两年以前病历:B超或腹腔镜检查结果;

2、近半年内病历:B超或腹腔镜检查结果;

四、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对症治疗:消炎痛、芬必得、vibBI、谷维素、口引哚美辛、萘普生、双氯芬酸。

2、性激素治疗

(1)雄性激素:甲基睾丸素。

(2)妇康片、避孕药(短效)、雌激素、孕激素、丹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内美通。(3)三苯氧胺

(二)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症

一、诊断依据

1、凡年龄30岁以上的产妇,出现经量增多,经期超长逐年加剧的进行性痛经。

2、妇检: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局部有压痛,经期压痛明显。

3、B超提示

二、保守治疗

蚓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等对症治疗或绝经期。

三、手术治疗,全子宫切除。

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

一、脑梗塞的诊断

1、确定是否脑梗塞:临床上突然出现的脑局灶性症和体征都要怀疑脑梗塞的可能,容易与至相混淆的是脑出血,区别脑梗塞的最可靠方法是头颅CT或MRI,其他临床方法均不能作为确诊方法。

诊断脑梗塞时同时要区别脑肿瘤、晕阙、癜痫、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2、脑梗塞的时间概况

(1)可逆行脑血性神经功能缺损。(2)完全性卒中。

3、脑梗塞空间概念(1)动脉主干梗塞(2)皮层支梗塞(3)分水岭梗塞(4)腔隙性脑梗塞

4、寻找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通过生化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寻找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高脂血症等。

5、脑梗塞的病因诊断(1)脑栓塞

(2)血流动力学,脑梗塞(3)脑血栓形成

二、脑梗塞恢复期治疗

(1)寻找和去除各种危险因素。(2)脑细胞保护剂应用。

(3)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治疗。(4)康复治疗。

三、脑出血的诊断

1、判断有无脑出血,也就是临床上鉴别脑出血与脑梗塞的可靠方法是头颅CT扫描,CT上表现为高密度,CT值为75~80hu。

2、出血量的估算

用多因氏公式计算:出血量(ml)=0.5×最大面积轴(cm)×最大面积短轴(cm)×层面数。

3、脑出血的病因判断(1)高血压性脑出血;(2)脑淀粉样血管病;(3)抗凝剂导致的脑出血;(4)溶栓剂导致的脑出血;(5)脑肿瘤出血;

(6)毒品和药物滥用导致的脑出血;(7)动静脉畸形出血。

四、脑出血恢复期治疗

(1)寻找和去除各种危险因素;(2)脑细胞保护剂应用;(3)病因治疗;(4)康复治疗。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1、明确是否蛛网膜下腔出血

突然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的病人都要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方法是CT发现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和脑脊液均匀一致性,一般在12小时内只作CT,超过12小时,如果CT阴性,必须加作脑脊液检查。

2、脑脊液检查。

3、利用CT上血液浓缩区判定动脉瘤的部位。

六、蛛网膜下腔出血恢复治疗 明确病因手术治疗。

总之,脑梗塞,脑出血恢复期脑损害证状在起病半年内迅速好转,至第4年尚有所进步。人工器官移植术后治疗

一、有关病案资料

1、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库资料;

2、器官移植据医疗单位的病历档案;

3、器官移植医疗单位的出院记录,随访意见。

二、治疗用药范围 术后急性排 预防与治疗

1、环孢霉素A

2、FK506

3、硫唑嘌呤

上一篇:带生的成语下一篇:幼儿陶艺课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