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2024-04-08

信息传递研究报告(共8篇)

篇1: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关于信息传递改变的调查报告

“如今利比亚战事还在僵持,多国联军继续对利比亚防空炮等进行轰炸。”一大早,我就被电视“吵”醒了。我看爸爸那高兴的样子,比中了彩票还高兴。这时,戏剧开始了,妈妈立刻把节目换成戏剧,我和爸爸连忙后退,一起走向电脑。

在电脑前,我问爸爸,你和妈妈早上总要争着看电视,要在过去你们怎么办?爸爸叹了口气说,以前我和你妈妈小的时候,家里贫困,连一部收音机都买不起,家里只有一台放戏曲的破机器,一星期都不开几小时,到了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食堂里才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参加工作几年后,市场上才有了彩电,要获取外界信息只有靠它们了。你们现在多好啊,在家里用电脑发一个电子邮件,全世界都能收到。

人类过去是怎样传递信息呢?经过上网查阅,我知道了:古代战争时期,古人就用火发出的光来传递消息了,最绝的是孔明灯一一孔明灯又叫“天灯”,是三国时代诸葛亮为确保军事通讯的迅速和方便而发明的联络工具。它的外表是一个用细篾糊制的灯笼,类似于现在的热气球,点燃灯笼下悬挂的松香或油脂,灯便会慢慢升到空中。人们利用孔明灯的颜色、数量,可以向远处传递不同的信息。除此之外,古人还有很多方法传递信息:烽火狼烟、飞鸽传书、快马送信等。后来,人们发明了电报、电话、电视和互联网。

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缤纷的网络再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危险。XX年的一天,一名新疆学生在网吧玩了一整夜的网络游戏后,倒地猝死。

还有一件事:一名湖南少年由于迷上了一个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脾气也变得暴躁古怪。XX的一天,因为在游戏中输给了对方,他竟然用刀刺向对方——自己生活中的好朋友。

上网,可以发表文章,可以聊天,但要进入的聊天室是青少年专用的,不过,即使这样你也不能完全保证其中的每个人都是“青少年”,所以,绝不能一对一地私聊,要让管理员看到你们的谈话内容,保护你的安全。最后,请记住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私密信息。

我们要做互联网的主人,不在让他毒害少年,不在看那些不健康网站,青春年少的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把握自己,就是把握人生的航向;把握自己,就是给自己的未来一片蔚蓝晴空!

篇2: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信息传递与管理激励研究

在企业的人与物和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着包括知识、动机等几个层面的.信息不对称.本文引入信息梯度的概念,并利用其对信息的激励效果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进一步完善激励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激励有效性的目的.

作 者:陈通 白建英 苏银利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刊 名:管理工程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年,卷(期): 18(1) 分类号:C931.6 C936 关键词:信息传递   信息梯度   激励   跃迁  

篇3: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关键词:指标体系,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

为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相关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地反映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的指标体系,其效能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由于构建指标体系是整个效能评估的基础环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当前,根据研究角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分为以下三种:面向能力、面向过程和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1]。

1.1 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

从能力实现的角度,将总目标拆分为多个子目标,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从而便于对每个子目标进行分析评估,便于对总目标进行综合效能评估。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是顶层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在于跨多个子目标的综合指标需要单独考虑。

1.2 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过程的角度,按照信息流动过程可以将信息服务划分为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安全等六个环节。这种流程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因此,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信息的流动过程,但对信息流动过程较为复杂的系统难以评估。

1.3 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质量的角度,可以按照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划分,根据要求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质量指标,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是难以选取全面、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

以上三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各有特点,其适用范围、关注重点和优缺点也各不相同。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整个系统或总体目标的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信息流动过程比较清晰固定的系统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易于衡量评估对象的质量指标,便于进行效能评估。

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进行评估,本文将采用面向能力与面向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指标体系。

2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是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的依据和核心。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质是根据需求分析,对影响信息传递效能的要素逐步分层、细化,从而建立指标体系。

2.1 需求分析

通过对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的流程及特点进行分析,考虑栅格化网络的军事用途,把信息传递的效能指标可以综合归纳为两类:技术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

技术性能指标主要反映栅格化网络在完成信息服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传递时效性、传递质量、有效性、接入控制能力和业务质量等。传递时效性是指信息传递在时间效应方面的性能,主要涉及传递时延、延迟抖动和响应时间等。传递质量是指数据传输方面的相关能力,主要涉及信道带宽、误码率、丢包率、吞吐量和信息完整性等。有效性是指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主要涉及信道利用率和节点利用率等。接入控制能力是对信息服务接入的控制能力,主要涉及呼损率、响应时间、认证强度、访问控制等级等。业务质量是指各类业务服务质量方面的相关能力,主要涉及业务中断概率和业务支持率等。

战术性能指标主要反映军事方面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的各种能力需求,主要包括抗干扰性、抗毁性和安全能力等。抗干扰性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抵抗各种干扰的能力,主要涉及电磁兼容性、反欺骗能力和对抗能力等。抗毁性是指在故障条件下任意两个或多个节点之间保持通信连通的能力,主要涉及互连互通能力和连通度。安全能力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所能达到的安全性能,主要涉及防入侵能力、保密能力、恢复能力和访问控制能力等。

2.2 指标体系结构

结合2.1节的分析,可以构建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2.3 效能评估实现

在以上建立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将其指标主要分为两类: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2,3]。对于这些指标,一般采用解析法、仿真法、系统分析法、模糊隶属度及专家法等方法获取各指标的评估值[4,5,6]。各个指标的具体获取方法依据其具体的物理含义和特性确定,与网络有关的部分定量指标可通过网络分析或蒙特卡洛法模拟统计获得,如传递时延、延迟抖动、响应时间等指标;部分定量指标可通过分析具体的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利用该指标的具体计算模型直接获得,如信道利用率、认证强度、业务中断概率和业务支持率等指标;定性指标的数据往往无法经过测量计算获取,主要由人的主观认识决定,通常可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度表示或由专家直接给定经验估计值,比如访问控制等级、对抗能力、保密能力、恢复能力等指标。

指标体系中的不同指标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这些指标往往量纲不同,数量级差异较大,取值范围不同,指标值变化对效能影响不同。因此在获得指标值的基础上,对这些指标值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消除量纲,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处理后的指标数据值在[0,1]之间。同时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考察各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和重要程度,从而对指标赋予权值。最终根据指标的物理含义以及相互间的关系,选取科学、合理的效能评估模型,利用归一化的指标值与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仿真,得到总的效能评估值。

3 指标体系检验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效能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构建指标体系之后,应当从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7,8]三个方面对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评估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3.1 完整性检验

对于建立的指标体系,完整性检验主要是检验对指标的逐级分解是否有遗漏或指标交叉的现象,重点是保证平行指标的独立性。即检验指标之间是否出现重叠现象,如指标之间存在包含或部分包含的关系,则需要进行以下处理:合并处理,将交叉的指标合并为一个指标;分离处理,将交叉的部分剥离出来形成新的指标。

完整性检验一般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因此,专业知识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在本文所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主要通过对专家的反复咨询完成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检验。

3.2 合理性检验

从指标体系建立过程来看,合理性检验的关键在于指标是否能反映信息传递效能评估问题的本质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过多的指标可能导致评估者判断上的混乱和失误,从而影响指标权重的分配不合理,因此导致评估结果发生失真。

在本文中根据效能评估的总体要求,采用权值判断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取舍,剔除一些权重太小的指标简化指标体系。

假设总共有n项指标,权值分别为{w1,w2,...,wi,...,wn},其中第i项权值为wi,确定一个取舍权重wd,如果:

(1)wi<wd,则剔除该指标;

(2)wiwd,则保留该指标。

3.3 有效性检验

由于不同专家在认识上的差异性,可能会出现实际评估过程中对同一对象采用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时会得到不同的数据。如果评估数据差异较大,则认为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不强,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评估对象,需要对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可采用效度系数法判断。

设指标体系为X={x1,x2,...,xi,...,xn},参加评估的专家有M位,专家j对指标体系的评分集为Yj={y1j,y2j,...,yij,...,ynj},则:

式中:为指标xi的评分均值;βi为指标xi的效度系数;Xm为xi评分集中的最优值;n为指标数;β为指标体系X的效度系数。效度系数β可以衡量人们用某一指标体系评估同一目标时产生认识上的偏离程度,其绝对系数越小,表明人们对该问题认识越趋向一致,即所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效性越高。一般认为当β0.1时,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较高。

在完成对本文所述指标体系进行完整性与合理性检验之后,邀请5位专家采用五分制打分法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进行定性评估,有效度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计算可得β=0.096 9,说明该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较高。

4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常用构建方法,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进行分析,根据其特点情况,选取面向能力与面向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了检验,目的在于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将在实际效能评估过程中对上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马亚龙,邵秋峰,孙明,等.评估理论和方法及其军事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2]金鑫,徐军,曾杰.系统效能评估模型探索[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1,2(1):36-40.

[3]项磊,杨新,张扬,等.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的卫星效能评估[J].计算机仿真,2013,30(2):55-61.

[4]罗乐,李钟敏,夏斌,等.灰色层次分析GAHP的通指系统作战效能评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39(2):86-89.

[5]杨春周,滕克难,程月波.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J].计算机仿真,2008,25(10):25-29.

[6]卢紫毅,范建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战术通信网络效能评估[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57-60.

[7]尹江丽,王莉.军用卫星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武器装备自动化,2008,27(6):9-11.

篇4: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应急管理相关研究

典型国家和地区应急管理体系研究。熊贵彬研究了美国救灾体制的演变过程。Wilson等分析了美国国家及佛罗里达地区应急管理组织的演变过程,研究如何通过调整组织结构提高应急管理能力。Hogue等研究二战结束后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管理组织的建立和演化,概述了应急法案提出和选择过程。George等指出应急管理需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重点关注事前准备阶段。Sylves等介绍了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从1979~2003年的演变路径,表明法律变更、部门割据、恐怖袭击及放射危险材料泄露的处置能力不足等,是FEMA并入国土安全部(DHS)的决定因素。

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研究。钟开斌分析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包括体制、机制、法制和预案四个部分。闪淳昌等基于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案例,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和完善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总体战略思路。池宏等基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实践,提出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的完整思路,重点阐述了关键因素建设。

中国应急管理体制研究。薛澜等结合国外应急管理先进经验,分析中国应急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规划了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发展思路;提出应用网格化管理方法,制度化规定各部门、各地区和军民的应急管理职能。余廉等认为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组织的架构应是动态联动的组织网络,利于常态下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控,非常态下应急处置的快速响应。戚建刚将行政应急管理体制分为应急性行政机关、应急性行政权力和应急性运行机制三部分,并比较其与战争、动员和戒严等紧急状态及政府常态管理体制的差异。向良云等指出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影响着危机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应急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方式。邱孝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的三种结构(即纵横结合的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业部组织结构),指出存在的缺陷,提出建立政府内外结合的多维应急管理组织网络。刘传铭等在分析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组织结构。

中国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应从应急组织协调机构和应急响应程序两方面,完善我国应急机制建设。谢晶莹分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对政府应急能力的重要意义,总结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策略。吴俊分析了预防准备、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阶段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应急机制。韩传峰等分析构成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系统的八个要素,建立了应急机制系统的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提出应急管理机制优化策略。韩传峰等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模型,研究建立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的各子系统间反馈机制和耦合机制,探讨应急决策动态调整机理。

中国应急管理法制和预案研究。董伟等明晰了应急法制的优位、平衡、社会公益和人权保障等基本法律原则。韩大元等分析了行政主导的有限防范、紧急行政主导应急处理的法律问题,以及政府防治机制的法律规制。王飞跃等分析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从技术层面论述了应急救援预案的体系框架及文件要素。刘筱璇等分析文本预案、图文预案、推演预案的发展阶段,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支持系统。翟丹妮提出建立由系统应用层、信息展示层、基础信息层和通信网络层构成的数字化预案系统体系结构。

组织结构与网络分析

组织结构定义。现有研究未给出统一的组织结构定义。Simon认为组织结构是由位置固定的子组织构成的“方格(lattice)”结构。Kast等定义组织结构为组织内各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Asopa等认为组织结构是各下属机构的职能分配和内部联系的方式。罗宾斯定义组织结构是对工作任务进行正式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方式。任浩认为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质是组织好分工协作关系,内涵是组织成员在职、责、权等方面的结构体系。

组织结构变革。组织结构变革亦称为结构优化设计、结构创新或结构演进等,目标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结构变革的动因、阻力和趨势等。Meyer等对医疗和保健行业的组织进行了研究,发现成本上升和政府规制变化是组织结构变革的驱动因素。Kelly等以航空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政府对航空业管制政策的放松导致组织结构变革,组织规模对组织变革无显著影响。

网络分析方法与发展。网络模型源于图论,1736年数学家欧拉为解决“Konigsberg七桥问题”创立了图论。1847年Kirchhoff用图论解决电路问题,1859年Hamilton提出绕行世界问题,1872年Cayley提出四色问题,1936年Konig发表了图论的德文专著。直到20世纪中叶,匈牙利著名数学家Erdos与Renyi等提出随机图理论,数学图论才迅速发展起来。归纳总结网络研究的发展历史,如表1所示。随着网络分析方法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复杂网络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两个重要分支,此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分层网络与组织结构。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可抽象为分层网络,这种组织结构应用广泛,但存在全局低效问题,影响应急处置能力。Donald等分析应急事件指挥系统及其组织结构创新,证明该系统有助于应急组织分层网络的治理。Ravasz等指出分层组织结构是导致许多真实网络具有无标度和高聚集度特征的原因,表明分层组织结构是许多复杂系统的基本结构。Mu Chen等建立了确定性复杂网络模型模拟分层网络,发现集聚系数和聚集度的关系决定分层网络的结构特征。HuaweiShen等设计特殊算法,分析社团结构的重叠和分层特性。Raj Kumar Pan等分析分层组织模块网络的动力学特性,发现网络模块和层数的增多可能增加网络的不稳定性;Aaron Clauset等研究了三个分层结构的网络,证明分层结构可以预测已知网络中丢失的连接。

社会网络分析与组织结构。社会网络是以人或组织为节点构成的集合,这些节点间具有某种接触或相互作用模式,可用于分析组织结构特征、问题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ewman等讨论了社会网络与其它网络类型的不同,证明组织结构可以解释社交网络中的度相关性。Barabasi等分析了科研合作网络,证明重要角色的内部连接决定着网络的拓扑结构。Newman研究了科研合作网络的构建和最短路径,证明对大规模熟人真实网络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张利华等以《管理评论》2004-2008年间的作者合作关系为样本,研究我国管理科学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竞争力等问题。Ebel等分析电子邮件网络拓扑结构,证明真实的电子邮件网络更有助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Parhi研究了印度汽车零配件供需网络结构,证明该网络一个节点的连接数概率服从幂律分布,并指出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对灾害的恢复力可作为将来研究的方向。一些研究者对网络的社团结构开展研究,发现这种结构具有自相似性。Kapuzu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分析了美国应急组织在应对卡特里娜飓风时的响应情况,发现美国的州和地方政府的响应速度最快,并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美国联邦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效率。

网络动力学与信息传递

社会网络动力学。组织结构决定组织效能,研究网络结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释系统的运作方式。Pintado研究不同网络中的行为擴散过程,分析网络特征,发现新行为扩散率的阈值高于原有行为持续扩散率的阈值。Asta等研究小世界网络上的惯例形成过程,分析其全过程网络特征。Dodds等设计了一个大规模社会网络上的搜索实验,证明个体有助于社会网络搜索。Salganik等实验研究文化市场的不平衡性和不可预测性,发现产品的成功不完全由质量决定。

组织信息传递。主要研究的是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尚玉钒分析得出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分工与协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提出基于信息流协调的组织和谐管理思路。Degryse等说明银行的组织结构反映它的借贷技术,分层组织结构的银行重视硬信息,非集权组织结构的银行更重视软信息,证明银行组织结构与银行竞争存在关联关系。

组织网络与信息传递。网络结构上的信息传递是社会网络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Almendral等建立分层网络模型,研究社会组织网络成员间的信息流,解释了分层网络虽然效率不高但却被广泛应用的原因。Watts等研究个体行为和沟通结构共同进化过程中的合作问题,发现动态网络局部加固和全局扩张之间存在重要的关系。Arenas等证明在分布式组织结构中信息到达率较高。Pammolli等研究技术联盟网络,发现网中信息传输的双重属性。Arenas等建立简单的分层沟通网络模型,分析不同状态下该模型的行为,研究表明分层网络的第一层分支决定其内部信息流的特征。Cross等指出社会网络为研究组织决策和领导行为如何影响组织关系和信息传递提供了新的方法。Dodds等阐述信息交换对解决集体沟通、协调、大范围分布式系统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Braha等分析产品开发组织网络的信息流结构特征,发现该网络的重要任务包括信息的接收、发送和中转。Boorman等建立均匀工作市场中组合网络模型,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对信息传递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中国应急管理组织结构的已有研究集中于组织结构种类、设计、创新方式、对危机管理有效性的影响等方面,定性归纳总结应急管理组织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社会网络的研究多集中于科研合作网络、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企业社团结构等方面,缺乏将该方法用于分析中国应急管理组织结构的研究。

篇5: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2010 年 9 月 2 日 21 时 37 分[1],一架 B747-400 客机于桃园国际机场 24 跑道落地时,左翼主轮偏出跑道,造成飞机左翼起落架主轮第 1、3、4 号轮胎破损并造成跑道上 5 个跑道边灯掉落。该客机于 21 时 32 分至 21 时 37 分于桃园国际机场做最后进场降落时,机场出现大雨、能见度降低及低空风切变等重要天气现象,安装于跑道附近的低空风切变系统在21:27 时、21:40 时发出低空风切变警告,桃园机场航空气象台观测员按照观测作业流程,于21时30分依据低空风切警报系统警报发布低空风切警报信息并于21:32时发布有效时间21:30 至 23:30 的低空风切变警报。由于探测到的低空风切变信息没有及时传递到塔台管制员,航站自动情报服务 ATIS 录存语音广播发布也需要一些时间,而此时飞机已经处于准备降落的阶段,以致跑道上空出现的低空风切讯息未能及时传递到驾驶仓飞行机组,最终导致飞行安全事件发生。

飞行机组是航空气象信息的直接使用者,而气象信息具有高时效性特点,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信息、警报,需要及时有效地传递到驾驶仓,让飞行员提前得到影响飞行安全的灾害天气预警,获得提前采取应对措施的宝贵时间,避免飞行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发挥气象预警的作用,真正体现气象信息的价值,为飞行安全效益服务。向驾驶仓传递气象信息现状

目前,飞行机组进入驾驶仓后,在飞行准备及飞行过程中,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气象信息:

2.1 管制服务

管制员可将收到的由气象部门提供气象信息通过管制服务传递到驾驶仓。通过管制服务可传递的气象信息主要有:塔台管制所在机场实时更新的天气报告、趋势预报、机场预报、实时观测的气压、风向、风速、温度、湿度、跑道视程数据等实时数据;进近管制区域有关机场、管制区内各机场的天气报告、趋势预报、机场预报、航空器观测报告,以及重要气象情报、低空气象情报、机场警报和风切变警报及告警,热带气旋情报及潜在的积冰和颠簸情报,及火山灰云和有关喷发前火山活动或者火山喷发的情报等。

2.2 航站自动情报服务

利用航站自动情报服务(ATIS)[2],为进离场航空器提供广播方式的语音信息服务,向驾驶仓内飞行机组传递气象信息。通过采用专用 VHF 频率对空广播(有国际航空服务的机场使用中英文双语广播),在相关机场信息如机场名称、着陆跑道号、决断高度等之后广播气象情报:地面风向风速、能见度和跑道视程,当时天气;低于 1500 米(5000ft)或低于最高扇区的最低高度(以较大着为准)的云、积雨云、垂直能见度;气温,露点,高度表拨正值,任何可提供的有关进近、起飞和开始爬高区内的重要天气现象的情报,趋势预报。

2.3 对空气象广播

在中国境内上空飞行的航空器机组可收听来自分别设在华北地区气象中心(北京)和中南地区气象中心(广州)的两个对空广播站播送的气象信息,驾驶舱内飞行员可通过接收广播获取有关机场气象信息,包括主要机场最新的机场例行天气报告(METAR)、趋势预报、机场预报(TAF)和重要气象情报(SIGMET)。对空气象广播主要服务对象为航路上飞行的航空器机组,在北京时间 08 点至 24 点期间,在固定时间和频率上,采用中英文双语播放。

2.4 地空数据链

国内航空公司的飞行机组可在任何时间,任何空域通过地空数据链(D-VOLMET)获得气象消息。中国民航在华北地区气象中心(北京)和中南地区气象中心(广州),建立两套独立运行的地空数据链(D-VOLMET)信息服务中心,北京主用,广州备用。通过 D-VOLMET 地空数据链可向驾驶仓传递最新航路上相应情报区内相关机场的气象实况、气象预报、重要气象情报(SIGMET)、低空气象情报(AIRMET)以及其他重要气象资料。

2.5 驾驶仓气象信息传递方式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方式,气象信息可传递到驾驶仓内为飞行机组提供航空气象服务,但提供的气象信息和服务方式,在信息的格式内容,传递的效率以及点对点形式上,与飞行机组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危及飞行安全的气象探测及预警预报气象信息的传递,在内容和效率上需要进一步提高。随着地空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空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飞行机组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交互将朝着点对点、高速、数字化的通讯方向发展,气象信息传输也将突破语音和文字的限制,向数字图像和多媒体方向发展,向驾驶仓传递气象信息,在方式和手段以及内容上要顺应技术发展潮流进行变革,以满足航空业高速发展对气象安全保障工作的要求。为配合中国民航建设新一代航空运输体系的构想,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将以“全面系统地提高天气观测和预报水平,大大减少天气对飞行的影响”为目标,建立适宜用户需求的航空气象保障服务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发航空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手段,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用户业务系统安全运行的需求。建设一新代航空气象系统,要顺应新一代航行系统技术发展的潮流趋势,应用新技术,建立新的地空通讯服务渠道,减少气象信息传输中间环节,使气象信息使用者能更快捷、更高效获取更丰富的气象信息,为运行决策提供气象服务。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 ADS-B 技术是新航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通信和监视技术,根据《中国民航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实施线路图》[3],在不远的将来,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将作为中国民航主要监视手段。开展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的应用研究,利用 ADS-B 技术,建设气象信息传输新的地空通讯方式,建设一个更为高效的、直接面向驾驶仓传递气象信息的手段和方式,为飞行机组提供传递手段更为直接、高效,内容更为及时、丰富的气象信息传递服务方式,有助提高航空气象服务水平,助力飞行安全。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

ADS-B 是 广 播 式 自 动 相 关 监 视[4]的 英 文 缩 写(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 是利用空地/空空数据链为通信手段、以导航系统及其他设备数据源,采用机载电子设备自动广播航空器呼号、位置、高度、速度等飞行状态信息供管制指挥的技术,其他航空器、地面站都可以通过数据链接收此类数据,完成交通监视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航行新技术,并可应用于多种用途,如空中交通管理监视服务、未来空-空监视、等应用服务。ADS-B 技术把冲突探测、冲突避免、冲突解决、ATC 监视和 ATC 一致性监视以及机舱综合信息显示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新航行系统增强和扩展提供非常丰富的功能,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际民航组织(ICAO)将其确定为未来监视技术发展的主要保障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增大空中交通流量、减少建设投资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我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标志之一。ADS-B 技术可以分为 OUT 和 IN 两种功能。

3.1 ADS-B OUT

如果机载系统仅广播信息,则称为ADS-B(OUT):通过ADS-B OUT功能,航空器发送自身位置信息、速度、方向和爬升率等飞行状态信息,地面系统通过接收机载设备发送的 ADS-B OUT 信息,监视空中交通状况,起到类似于雷达的作用。

3.2 ADS-B IN

如果机载系统既向外广播,又接收周边其他飞机的广播信息,则称为 ADS-B IN 功能。通过 ADS-B IN 功能,航空器接可收其他航空器发送的 ADS-B OUT 信息或地面服务设备发送的信息,机组通过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上可“看到”其他航空器的运行状况,从而提高机组的空中交通情景意识。利用 ADS-B IN,可为机组获取飞行运行支持信息提供新渠道,机组可及时了解航路气象和空域限制等信息,为飞行安全提供保障。

3.3 利用ADS-B IN 传输的信息

利用ADS-B IN 功能通过ADS-B地面站向航空器发送两类信息:空中交通情报服务广播和飞行信息服务广播。

TIS-B:ADS-B 地面站接收航空器发送的 ADS-B 位置报文,将这 些 数 据 传 递 给 监视 数 据 处 理 系 统(Surveillance data processing system,SDPS),同时 SDPS 也接收雷达和其他监视设备的数据,SDPS 将这些数据融合为统一的目标位置信息,并发送至TIS-B 服务器。TIS-B 服务器将信息集成和过滤后,生成空中交通监视全景信息,再通过ADS-B地面站发送给航空器。这样机组就可以获得全面而清晰的空中交通信息。TIS-B的应用可以使ADS-B不同数据链类型的用户获得周边的空域运行信息,从而做到间接互相可见。FIS-B:ADS-B 地面站向航空器传送气象、航行情报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像数据,图像格式的信息包括雷达混合图像、临时禁飞区域和其他航行信息。FIS-B 使机组可以获得更多的运行相关信息,及时了解航路气象状况和空域限制条件,为更加灵活而安全的飞行提供保障。

3.4 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

为实现ADS-B IN功能,除地面设施外,航空器还需要安装与之交联的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Cockpit Display of Traffic Information),以接收其他航空器发送的ADS-B OUT信息或地面服务设备发送的信息,飞行员通过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上可 “看到”其他航空器的运行状况及空中 交 通 情 报 服 务 广 播(TIS-B)信息和飞行信息服务广播(FIS-B)信息,为机组提供运行支持。ADS-B 在航空气象领域的应用

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技术功能可应用在航空气象领域中,利用ADS-B OUT技术,可下传飞机探测的气象资料,利用ADS-B IN 技术,可向航空器传递气象信息。

4.1 ADS-B OUT在航空气象领域的应用

应用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 OUT技术,通过空-地数据链广播式向ADS-B地面站下传航空器实时探测的航向、空速、风速、风向和温度等探测信息,由此可建立飞机大气探测系统并实时收集、处理探测资料,使飞机探测气象资料的应用进一步得到加强。

4.2 ADS-B IN 在航空气象领域的应用

应用ADS-B IN 技术,ADS-B地面站通过空-地数据链可以向航空器传送气象信息,这些气象信息可以是文本数据,也可以是图形数据。文本格式的气象信息可包括日常报(METAR)、特选报(SPECI)、机场天气预报(TAF)及高空风温预告图等飞行气象情报;图形格式的信息包括雷达图像、气象云图图像等。

通过向驾驶舱传递气象信息,气象信息与航空器及其他运行信息相融合,可为飞行机组提供运行图景,将有效提高机组安全运行能力,而驾驶舱以文本和图形格式获取气象信息的能力,对机组运行图景的实现至关重要。利用ADS-B IN进行飞行信息服务广播(FIS-B),将气象情报直接地传递到驾驶舱里, 机组通过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即时获取气象信息,及时了解机场、机场终端区、航路的天气状况,特别是灾害天气情报的即时传递,为机组飞行计划修订、提前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宝贵的时间,为飞行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应用ADS-B IN 技术向驾驶舱传递气象信息,成为“天路”上向驾驶舱内飞行机组提供气象信息真正的“气象通道”,是气象服务机构向驾驶舱传递气象信息,实现航空气象面向飞行机组“点对点”服务新的技术手段。利用 ADS-B 实现气象信息传输和处理构想

目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已将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确定为下一代空中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石之一,以期减少航班延误,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ADS-B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上走向正轨,在航空气象领域应用ADS-B 技术,可为机组提供图形化的气象信息,突破目前的传递方式只能传输语音、文本的限制。美国正在研制使用驾驶舱天气技术融合信息的传输、显示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着手研制我国未来气象信息上传驾驶舱的方式和标准,为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建设做好准备。

根据我国 ADS-B 建设规划,ADS-B 信息传输方案按层级传输原则,在建设 ADS-B 地面站的同时,建设三个层级的 ADS-B 信息传输网络及数据处理中心[3]:第一层级为空管局一级

数据处理中心(1 个),负责对全国 ADS-B 信息进行汇集处理;第二层级为地区空管局二级数据处理中心(7 个),负责对辖区内 ADS-B 信息汇集处理并上传民航局空管局数据处理中心,接收相邻地区空管局瞎传的 ADS-B 信息,并对辖区内及引接相邻空管局的 ADS-B 信息传输进行配置;第三个层级为空管分局站三级数据处理中心(37 个),负责辖区内 ADS-B 信息汇集处理并上传所属地区空管局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所属地区空管局下传相邻管制区的ADS-B 信息[5]。

民航气象业务运行体系由民航气象中心、地区气象中心、机场气象台(站)三级气象服务机构组成,与ADS-B信息传输方案三个层级相对应。民航气象三个层级的服务机构可建设与ADS-B信息传输方案三个层级数据处理中心相应的数据处理子中心,利用ADS-B地面站,应用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DS-B OUT技术下传飞机探测的气象资料及 ADS-B IN 技术向航空器传递气象信息,实现民航气象与航空器的空-地数据链气象信息传输[6]。利用ADS-B IN 技术向驾驶舱传递气象信息,使航空气象服务机构能够直接面对航空气象信息直接使用者飞行机组,实现点对点服务,为飞行机组提供更为丰富、直观的图形化气象信息,减少气象信息传递中间环节,提高气象信息的使用效率,为飞行机组规避恶劣天气,提高飞行安全运行能力提供气象支持。

5.1 应用 ADS-B IN 向驾驶仓传递气象信息

应用 ADS-B IN 技术,民航气象部门通过 ADS-B IN 地面站,可向驾驶舱传递文本格式和图形格式的气象信息,通过驾驶舱内的驾驶舱交通信息显示设备(CDTI)显示图文气象信息,突破了目前的传递手段只能提供语音和文本气象信息的限制,为飞行机组提供更快捷、直观、易懂,可融入决策系统的气象信息。

新一代航空气象系统将进一步完善地基探测网络和空基探测网络的建设,探测网络将覆盖机场、机场终端区及沿航线区域,通过提高航空气象探测技术能力和探测精度与密度,将为飞行安全提供更为丰富、精确的探测资料,特别是危险天气的探测与告警,如终端区低空风切变探测与告警、航路强雷暴区、颠簸区、积冰区的探测与告警;通过改进数值预报技术,提高预报准确率,深度开发研究精确航空气象服务种类,开发针对飞行机组在不同飞行阶段个性化的、内容更为丰富、时空分辨率更高的预报产品,如根据航路、航线,与飞行位置相结合且能够显示天气系统位置、尺度、强度及其变化、移向移速的预报产品,特别是强对流天气、低空风切变、低能见度、颠簸、积冰等对飞行安全、正常有重要影响的灾害性天气的 客观临近预报产品。这些高精度探测资料及重要天气预警、预报等影响飞行安全的气象信息可以是文字,更多的是图形格式,通过 ADS-B IN 及时传递到驾驶舱内,同化或集成隐含在机舱系统里,嵌入到驾驶舱决策系统当中,为机组提供运行图景,实现气象信息与机组运行决策高效融合,为规避恶劣天气和航空器安全运行提供高效的气象支持。结束语

篇6:信息的传递方式

中国是信息化起步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着手发展航空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只能在解决温饱、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才能大规模地发展信息化。有专家指出,从一定角度而言,中国的个别信息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算太大,有的相差不过十几年,极个别技术只有几年而已。这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已具一定程度。

中国真正的信息化应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所以,在如何划分中国信息化进程上显得比较温和,不像城镇化,工业化那样针锋相对,纷繁复杂。除了从工业发展角度划分信息化的历史跨度较长外,大多数学者都只是对近20多年的信息化发展进行划分。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两大阶段,有的将信息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四个阶段或七个阶段。究其原因是依据不同、所采取的角度不同。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国是一个技术整体素质偏低的人口大国。不仅工业化、城市化滞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中国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学习、借鉴及至模仿以外,仍不失具有自己的特色。对此,一些学者们作了尝试。有的是就某一历史阶段概括的,有的是从信息化的某一方面进行归纳的,还有的是根据某一城市信息产业状况综合的。从中不难发现,对中国信息化特征的分析,可以选取不同的角度或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上看,呈现出五个特点

一是起点低但起步早,个别信息网络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二是信息技术从无到有,并从工业技术脱胎而出,衍生为一门新兴的技术;三是信息产业由低到高,逐渐从第三产业分化出来,演变成一种新兴的产业,被称为第四产业;四是信息产业由弱到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五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计划经济的痕迹仍然存在,阻碍了信息化的推进步伐。从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80年代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摸索性、探讨性特点,分歧意见较大,并无明确的发

展战略,二是90年代前后,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实践性、经验性,分歧意见虽有,但发展战略逐渐浮出水面;三是近二三年来,信息化发展战略具有规范性、条理性,总体认识趋向一致,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国式赶超战略日益明朗化,成为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行动指南。

从信息化发展方针上看,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20世纪80年代,信息化发展附属于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之中,因此,信息化发展的方针就没有引起世人的关注,尚处于理论的层面;二是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使其发展方针成为实践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信息化发展的“二十四字方针”;三是2001年信息化方针比1997年信息化方针更完善,更趋合理性,有助于推进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篇7:信息的传递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信息传递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性。

二、教学准备:

蜂鸣器、录像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有关电磁铁的性质。

(二)新授

1.认识信息的作用

把“信息”与“消息”相比,“信息”比“消息”包括的内容要广泛。

讨论:信息有什么作用?

2.指导认识过程和方法

出示:投影片。

讲解古代的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骑马接力、鼓、锣声、号声、灯光、旗语等。

学生说出所知道的其它传递信息的方法。

得出现代传递信息的办法: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计算机互联网、无线寻呼等。

3.了解简单原理

编码:预先规定各种信号的含义。

传送:用传递工具发出去。

接收:通过收、听把各种信号接收下来。

译码:翻译信号的含义。

4.指导学生做编码游戏

自学课本上的编码方法和规则。

教师根据密码本上的内容用莫尔斯电码组发一条短信息。学生接收并破译。

请一个学生发报,全班学生收报。

(三)巩固应用

信息是用什么传递的?

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篇8:信息传递研究报告

1 内部信息传递的含义

内部信息传递是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通过内部报告形式传递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过程。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不仅可能来源于企业内部, 也可能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日常经营决策与控制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 但企业的战略决策既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分析, 还需要对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与竞争对手、经营环境进行分析, 必然需要大量的外部信息。企业日常经营分析也往往涉及行业环境及竞争对手情况, 也需要相应的外部信息。因此, 内部信息传递的生产经营管理信息不仅局限于内部信息, 也包括外部信息。

2 内部信息的特征

内部信息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其内容仅限于生产经营管理信息, 传递对象仅限于企业内部管理层, 传递形式是内部报告。内部信息也具有信息所共有的如下特征: (1) 寄载性; (2) 时效性; (3) 共享性; (4) 可伪性; (5) 传递性; (6) 价值性; (7) 等级性; (8) 可处理性; (9) 不确定性。

3 内部信息的功能

信息的功能是由信息的属性所决定的, 是信息特征的具体表现, 反映了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实现其功能: (1) 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 (2) 信息是一切控制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 (3) 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

4 内部信息传递流程

任何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被人接受和利用。内部信息传递是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通过内部报告形式传递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过程。内部信息传递流程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而定, 其形式千差万别, 没有普遍使用的方案。一般来说, 内部信息传递可以分为内部报告形成、内部报告使用和内部报告考评三个阶段。

5 内部信息传递主要风险

企业进行内部信息传递至少应该关注以下三项主要风险:

(1) 内部报告系统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 可能影响生产经营有序运行。

如果内部报告系统缺失、不健全、内容不完整, 企业管理者就无法充分获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企业的资源配置将失去信息支持, 企业管理所具有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功能将无法实现, 企业的机遇将会丧失, 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运行将会受到影响。

(2) 内部信息传递不通畅、不及时, 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相关政策措施难以落实。

信息与决策具有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决策者只有快速准确地获得信息, 有效地利用信息, 适时把握决策时机, 才能获得较好的决策效益。内部信息只有顺畅地、及时地进行传递, 相关决策人员才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 才能及时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利用, 如果内部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 相关决策人员就可能因为失去决策信息的支持而做出错误决策。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一个企业在重大问题上如果出现决策失误, 就可能陷入灭顶之灾。

(3) 内部信息传递中泄露商业秘密, 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由于信息对企业内部决策具有支持作用, 具有价值, 对于外部有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对于竞争对手决策也具有支持作用, 也具有价值。伴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 竞争对手获取对手企业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 企业信息泄密的风险在加大。如果内部信息泄密, 被竞争对手所利用, 可能意味着被竞争对手抢先而丧失机遇, 竞争对手通过模仿学习可能变得更加强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尽管这些资源和能力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但并不能说完全不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信息一旦被泄露, 可能削弱企业核心竞争力, 丧失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6 内部信息传递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报告管理, 全面梳理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建立科学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 明确内部信息传递的内容、保密要求及密级分类、传递方式、传递范围以及各管理层级的职责权限等, 促进内部报告的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内部报告的作用。

(1) 内部报告及指标体系设置控制

内部报告及其指标体系设置是内部信息传递的起点, 也是内部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根据内部报告及内部报告指标体系进行信息的搜集与整理, 如果该设置的指标未予设置, 与之相关的信息在搜集与整理阶段就可能被排除, 如果设置了不需要的指标, 与之相关的信息搜集与整理工作就会成为无效劳动。内部报告及其指标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内部报告反映的信息是否完整和有用, 关系到决策质量与控制效果。为此, 内部报告及指标设置需要进行控制。

(2) 信息收集控制

信息收集就是信息的接收或汇集。它是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将分散蕴含在不同时空域的相关信息, 通过特定的手段和措施, 采掘和汇聚的过程。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过程的起点, 并贯穿过程的始终。为了随时掌握有关市场状况、竞争情况、政策变化及环境的变化, 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企业应当完善内外部相关重要信息的收集机制和传递机制, 使重要信息能够及时获得并向相关管理人员呈报。

(3) 内部报告编制控制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将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抽取, 然后, 根据各管理层级对内部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先前制定的内部报告指标, 建立各种分析模型, 提取有效数据并进行反馈汇总, 为保证内部报告的质量, 内部报告在传递以前必须通过审核。因此, 内部报告的编制包括信息加工、内部报告编写、内部报告审核三个环节。

(4) 内部信息传递控制

内部信息传递指以信息提供者为起点, 通过传输媒介或者载体, 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是信息资源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只有经过传递, 内部报告所承载的信息才能被管理层获取利用。传递阶段的任务是将信息报告传递给他们的用户, 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

(5) 内部报告使用

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是信息传递的出发点, 信息被企业管理层有效利用, 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是信息传递的归宿。企业应该进行保密控制, 如果信息泄漏, 被竞争对手所利用, 无疑是为虎作伥。有些信息寿命周期较长, 在寿命周期内需要妥善保管。

(6) 内部报告评估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的评估制度, 定期对内部报告的形成和使用进行全面评估, 重点关注内部报告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7) 反舞弊

有效的反舞弊机制, 是企业防范、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优化内部环境的重要制度安排。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反舞弊程序和控制成功的关键。如果信息交流机制不畅通, 就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舞弊行为产生的机会就会增大。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十分重视信息与沟通这一控制要素。为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在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充分利用, 财政部等五部委专门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被人们接受和利用。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有目的地传递, 对于制定与实施企业发展战略、识别与防控风险、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信息资源,内部信息,传递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初有为, 程宇.提高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效率的几点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6) .

上一篇:国培数学总结下一篇:陈波安质部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