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2024-05-05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精选6篇)

篇1: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报 告

二 O 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1 基本概况.........................................................1 1.1 项目背景....................................................1 1.2 自然地理....................................................1 1.3 水文气象....................................................2 1.4 社会经济....................................................3 1.5 山洪灾害防治现状............................................4 2 山洪灾害调查目标及依据...........................................5 2.1 调查目标....................................................5 2.2 依据........................................................6 2.2.1 已有资料条件..........................................6 2.2.2 调查依据..............................................6 3 项目组织实施及管理...............................................8 3.1 项目培训....................................................8 3.2 项目组织实施................................................8 3.3 项目管理...................................................10 3.3.1 质量管理.............................................10 3.3.2 进度控制.............................................11 4 山洪灾害调查....................................................12 4.1 调查内容...................................................12 4.2 调查范围...................................................14 4.3 调查技术路线...............................................14 4.3.1 调查展开方式和基础条件...............................14 4.3.2 调查工作步骤.........................................16 4.4 内业调查成果简介...........................................16 4.4.1 内业调查内容.........................................16 4.4.2 内业调查主要成果.....................................17 4.5 外业调查成果简介...........................................30 4.5.1 外业调查内容.........................................30 4.5.2 外业调查基本流程和主要成果...........................31

4.6 历史洪水调查成果以及水文气象资料...........................38 4.6.1 历史洪水调查内容.....................................38 4.6.2 水文气象资料.........................................41 5 河道断面测量....................................................41 5.1 测量任务和完成工作量.......................................41 5.2 控制测量情况...............................................41 5.2.1平面控制测量..........................................41 5.2.2 高程测量.............................................43 5.3 断面测量情况...............................................43 5.4 上交的成果及资料清单.......................................44 6 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44 6.1 主要成果...................................................44 6.2 存在的问题.................................................52 7 总结及建议......................................................66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基本概况

1.1 项目背景

近年我国突发性、局地性强降雨天气多次出现,在山丘区引起山洪灾害频繁爆发,不仅对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XX 县是 “七山一水二分田 ”的山区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主要河流为西苕溪,并有 6 条主要支流。河流呈山溪性特征:源短流急,谷地狭小,河床比降大,溪水涨落大。XX 县山区面积比例大,洪水汇流时间快,暴雨时期往往几个小时就能造成严重的山洪灾害,已成为 XX 县当前防灾减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山丘区人口、财产和资产密度还将进一步增长,山洪灾害的风险程度和损失也将显著增加。若不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山,洪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必将同步增长,其影响会愈来愈深。

2006 年 l0 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10 年 XX 县被列入

域 1.01平方公里,占 5.38%;其它(包括园地、耕地、居民点和工矿交通用地等)5.17 万平方公里,占 27.39%。

XX 县境内地形较为复杂,有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四种类型。山地占全县面积 11.5%,主要分布于县西南、东南部;丘陵占全县面积 50%,主要分布于中部;岗地占全县面积 13%,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平原占全县面积 25.5%,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北部。全县整个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低缓凹陷,为一三面环山,朝东北开口“畚箕”形辐散状盆地地形。

XX 县处于钱塘巨型复式向斜北东倾覆部分,在地质构造上属杨子—钱塘准地槽中钱塘背斜,俗称“江南古陆台”。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尤以北东向断裂带为最大,贯穿全境。县内地貌多样和地质岩性复杂,在五大成土因素影响下,发育形成的土壤除了具有地带上的分异性,有具有地域过渡性。全县共有红壤、黄壤、岩性土、潮土和水稻土 5 个土类,11 个亚类,46 个土属,65 个土种。境内地貌多样,结构多层,也赋予动植物生长多宜性。全县植被覆盖率 75%,以森林植被为主。森林植被以竹林为主,XX 竹林面积 95 万亩,以县为单位居全国

雨主要集中在 4~10 月,4~7 月上旬属于梅雨期,降雨历时长、范围大、强度较小;7 月中旬~10 月上旬属于台风暴雨期,降雨历时短、范围小、强度大,常常带来洪涝灾害。

1.4 社会经济

2014 年 2 月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如今 XX 县共辖 8 镇 3 乡 4 街道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 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8 个社区和 169 个行政村。其中“8 镇”分别为:梅溪、天子湖、鄣吴、杭垓、孝丰、报福、章村和天荒坪;“3 乡”分别为溪龙、上墅山川;“4 街道”分别为:递铺、昌硕、灵峰和孝源。

2013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 45.95 万,全年生产总值(GDP)265.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8.5%。其中,同时 XX 县的三大特色产业“竹业、茶业和椅业”构成 XX 的三张名片。

(3)预警指标确定。根据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和经验估计,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的临界雨量和预警指标。

(4)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在已有水雨情遥测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了 1个水位遥测站、3 个雨量遥测站、9 个水位雨量遥测站、39 个简易水位、雨量观测点;14 个手摇警报器、200 套简易预警设备;开发建设了山洪灾害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5)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组、户五级责任制组织体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县、乡(镇、街道)及行政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村庄设立宣传牌和警示牌,通过电视、展览、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年非工项目建成以来,初步完成 XX 县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县、乡(镇、街道)、村防灾减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但受时间、投资和技术方法等限制,该项目基础工作深度有所不足,还不能满足科学防御对调查工作的要求。调查基础信息收集还不全面,对防治区基本情况没摸透;依靠各乡(镇、街道)水利员对历史灾害调查或向各村年长者咨询来划定危险区,没有与降雨和洪水频率建立对应关系,划定不够科学,精度上较差;没有深入调查分析小流域基本情况,主要凭经验和历史灾害情况确定预警指标。因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依据规划内容全面深入开展 XX 县山洪灾害调查,摸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文、地形地貌、涉水工程、社会经济等基础信息,科学划定危险区、合理确定预警指标,为准确预警和人员转移提供保障。2 山洪灾害调查目标及依据2.1 调查目标

调查 XX 县内小河流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根据洪流痕迹确定最高洪水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位,进行大断面测量。对 174 个受山洪威胁严重村落旁的河流进行纵横断面测绘(高程统一为国家 85 基面),每个断面需要固定断面桩,布设不少于 40 个水准控制点(四等)。横断面每个村落附近的河流需测绘 3 条以上控制性断面,大断面测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或历史最高洪水位 1m 以上。其余沿河无村落点根据河道转折变化情况加测相应横断面。纵断面根据沿河村落控制每公里必须测绘一个桩位,控制每条主干河流河底走势,水准点埋设不少于 4 个。

普查 453 个受山洪灾害威胁自然村基本情况、房屋、人口和户数,确定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并标绘在底图上。详查受山洪威胁严重的沿河174 个村居民、房屋位置高程和结构、企业、涉水建筑物等基本情况,并将成果标注和录入系统。

工作现场和场景进行拍照,及时整理,形成成果记录。

内外业同时进行,及时核对;协助完成内外业近30 张成果表录入工作,编制内外业工作报告,并配合完成成果审查。

2.2 依据

2.2.1 已有资料条件

(1)XX 县 D 级 GPS 网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 GORS 站模型;(2)本单位拥有的 XX 县三、四等水准点成果;(3)1:1 万地形和水系图;(4)1:500 河道地形图数据;(5)河道周边已布的 RTK 图根点;(6)2007~2013 年暴雨洪水和台风期洪水调查成果;(7)XX 山洪灾害一期相关成果。

2.2.2 调查依据

(1)《水文调查规范》(SL196—1997);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2)《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93);(3)《XX省GPS—RTK测量技术规定》(ZCB001—2008);(4)XX 省地方标准 DB33/T552-2005《1:500、1:1000、1/2000 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5)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18)《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水汛〔2014〕80号);(19)《中央财政山洪灾害防治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财农〔2014〕1号)。项目组织实施及管理

3.1 项目培训

2014年11月和2015年1月,派出项目组成员共5人次参加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组织的二期技术培训班。2014年11月19~21日于宁波参加

表1

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表 序号

姓名

单位

分工XXX XX省水文局 总负责,总体方案设计和实施、项目管理,指导和参与项目具体实施 2 XXX XX省水文局 评价部分负责人,评价方案设计及具体实施,指导调查 3 XXX XX省水文局 调查部分负责人,驻现场资料收集、录入、整理 4 XXX XX省水文局 调查部分负责人,驻现场详查普查资料收集,编制工作报告 5 XXX XX省水文局 负责GIS相关图层技术处理,提取逐村特征信息 6 XXX XX省水文局 小流域分片设计暴雨推求 7 XXX XX省水文局 小流域分片设计暴雨推求 8 XXX XX省水文局 小流域分片设计暴雨推求 9 XXX XX县水文站 参与项目协调和方案设计 10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现场资料收集、录入、整理 11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司机 12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13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14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现场资料收集、录入、整理 15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司机 16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司机 17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司机 18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19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0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1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2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3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4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负责 RTK 高程测量、河道断面测量等 25 XXX XX经纬勘测公司 现场资料收集、录入、整理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3.3 项目管理

3.3.1 质量管理

(1)参加省级培训并做好二次培训:派出2名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二期培训,明确任务和要求,学习系统和设备操作,研讨解决关键问题;对每位调查人员进行手把手二次培训,确保每个人员了解技术要求、熟悉操作方法和规则。

(2)规范项目招标委托程序:根据省局相关规定,因项目建设时间紧,为节省时间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由局采购小组评标确定山洪灾害调查中标单位,项目采购形成了采购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和议价确认书、合同及廉政协议等一套采购文本。

(3)成立项目组:项目中标后,成立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组,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召开讨论会明确实施方案,明确分工任务。

(4)固定办公场所:详查和普查集中在县水文站会议室进行内业整理、资料汇总;水准及纵横断面测量集中在XX经纬土地勘测有限公司二楼。

(5)分组协作,做好每个衔接环节:为了确保项目进度,根据内容分了五个调查小组和评价小组。调查与评价同时开展,详查、普查和内业整理同步进行,水准点选择和纵横断面测量一体,做好资料信息传递和衔接。详查与断面测量做好信息共享,详查组及时通知断面测量组需延长大断面测量位置、洪痕标记位置等信息;断面测量组即测即理,成果出来一组及时传给详查录入组,录入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测量组;评价组提早介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情况,指导洪痕详查工作,同时调查组及时将资料传给评价组。

(6)请当地人员配合:对于工作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的项目,请当地熟悉情况的水利员和村代表配合入村调查和提供资料。为节省时间外业调查人员提前将相关调查表发放到水利员手中,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出发的前一天与水利员联络明确具体方案、准备图纸和相关表格;现场收集资料做到多问多记、随记随录;当天收集资料及时整理录入系统,发现问题及时修订。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7)齐心协力,共同商讨,及时召开分析、汇报和研讨会:2015.2.28 建设单位召开会议,明确调查初验准备、计划及评价部分进度汇报 11 2015.3.6 调查成果初步验收 4 山洪灾害调查

4.1 调查内容

山洪灾害调查内容可以分为 4 类:流域水文气象、测绘、社会经济以及山洪灾害防治。流域水文气象包括水文气象数据收集、小流域基础信息现场核对和历史山洪灾害情况;测绘包括人口高程关系、沟道断面测量、涉水工程补充调查;社会经济包括行政区划资料、企事业信息、财产住房分类以及县基本经济情况;山洪灾害防治包括预警站点信息、水利工程信息以及需治理山洪沟情况。

调查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通过内业整理和现场调查,获取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村民小组)和山洪灾害防治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受山洪灾害危胁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景区等)的基本情况和位置分布,包括居民区范围、人口、户数、住房数等,初步确定山洪灾害危害程度。

(2)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以水文分区或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收集整理山洪灾害防治区水文气象资料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方法。

(3)对统一划分的小流域及其基础数据进行现场核查。根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和涉水工程现势性变化情况,以及分析评价工作需要,使用现场采集终端,对小流域出口节点位置、土地利用和土壤植被进行核查,对有变化的区域提出修改建议。

(4)在共享

(5)调查统计各县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包括山洪灾害发生次数,发生时间、地点和范围,灾害损失情况。重点是建国以来发生的山洪灾害,确保不遗漏发生人员伤亡的山洪灾害事件。

(6)在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沿河村落(城镇、集镇),通过现场查勘、问询、洪痕调查和专业分析等方法,调查历史最高洪水位或最高可能淹没水位,调查成灾水位,综合确定可能受山洪威胁的居民区范围(危险区),调查危险区内居民基本情况、企事业单位信息,在工作底图上标绘出危险区范围及转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

(7)对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历史山洪参照水文调查规范开展调查,调查洪水痕迹,对洪痕所在河道断面进行测量,并收集历史洪水对应的降雨资料,计算洪峰流量,估算洪水的重现期。

(8)对需要防洪治理的山洪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山洪沟名称、所在行政区、现状防洪能力、已有防护工程情况;山洪沟附近受山洪威胁的乡(镇)、村庄数量;人口、耕地、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情况;主要山洪灾害损失情况、需采取的治理措施等。

(9)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统计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成果,包括自动监测站、无线预警广播(报警)站、简易雨量站和简易水位站等的位置和基本情况。

(10)对影响重要城(集)镇、沿河村落安全的河道进行控制断面测量,以满足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计算,现状防洪能力评价,危险区划分和预警指标分析的要求。控制断面测量成果要反映河道断面形态和特征,标注成灾水位、历史最高洪水位等。

(11)在防治区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重点防治区(部分重要城镇、集镇和村落)内受威胁的居民区人口,住房位置、高程和数量等进行现场详查,以获取居民沿高程分布情况。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4.2 调查范围

山洪灾害调查在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防治区展开调查。防治区内自然村落又划分为受山洪灾害威胁的村落(亦称“一般防治区”)和受山洪灾害威胁严重的村落(亦称“重点防治区”)。在本次调查中,XX 县防治区自然村落统称为普查村,防治区中受山洪灾害严重威胁的村落称为沿河村落。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初步确定 XX 县山洪灾害调查涉及 14 个乡镇,95个行政村,453 个自然村。其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 453 个村落属于防治区,需进行普查;174 个沿河村落受山洪灾害严重威胁,属于重点防治区,需要入户详查。

4.3 调查技术路线

4.3.1 调查展开方式和基础条件

根据山洪灾害调查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小流域为基本工作单元,积极开展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采取内业调查和外业调查、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山洪灾害调查前期准备阶段、外业调查或测量、内业整理与检查验收等工作阶段,全面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本情况,有效获取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基础信息。山洪灾害调查的技术路线见图 4-1。

山洪灾害调查必需基于两个条件来开展:(1)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2)现场采集终端软件。基础数据和工作底图包括:遥感影像图层、经保密技术处理的小流域专题图层及基础属性数据、1:25 万基础地理信息图层、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图层、土壤类型和土壤质地图层。除前期基础工作已获得的数据外,调查对象的数据需要在工作底图上获取、标绘或填报,并通过工作底图来建立调查对象之间的空间关联关系。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可满足调查对象的数据的录入、标绘、编辑、打印、上报等作业的基本要求。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图 4-1 调查技术路线图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4.3.2 调查工作步骤

山洪灾害调查工作步骤可分为前期准备、内业调查、外业调查和和质量控制四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编制调查方案及相应技术要求、收集处理基础数据,准备调查工具,成立调查机构、落实调查人员,编制工作方案,开展调查业务培训,以及宣传动员等环节。

2)内业调查阶段。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调查人员登记调查对象名录,包括调查对象名称、位置、规模等基本信息。对于可在内业完成的调查任务,直接填写相应对象的调查信息。对调查的信息进行审核、检查,确保调查对象不重不漏。确定调查表的填报单位。

3)外业调查阶段。根据内业调查阶段的成果和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调查表填报单位或调查员分别通过基层填报、实地访问、现场测量、工程查勘、推算估算等方法获取调查数据。

4)质量控制阶段。调查收集的数据需经技术人员审核后,录入软件系统。对于有明显错误数据,必须返工调查;对于存在质疑数据,需通过多方途径再次审核。每周一将已调查数据上报省项目组,进行质量过程控制。

4.4 内业调查成果简介

4.4.1 内业调查内容

内业调查阶段以调查对象统计登录为主,确定调查对象名录、数量、规模等信息,收集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确定调查表的填报单位,保证调查对象不重不漏。内业调查阶段主要完成流域水文气象、社会经济和山洪灾害防治三大块内容。

内业调查阶段需完成内容如下:

(1)14 个乡镇,95 个行政村,453 个自然村的行政区划资料、基本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信息,包括人口、居民户数等。防治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单位类别、企事业单位地址、在岗人数等。

(2)根据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方案》2012 年度的抽样调查报表,制定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和住房类型分类标准。

(3)根据统计局《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填写 XX 县基本经济情况统计表。

(4)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包括山洪灾害发生时间及地点、过程降雨量、洪水情况、灾害损失情况。重点是建国以来发生的山洪灾害。

(5)防治区小流域基本信息及其坡面特性信息,如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分布图等。此项内容可在现场采集终端软件工作地图和基础数据上获得。

(6)山洪灾害预警设备统计。包括自动监测站点、无线预警广播、简易水位站、简易雨量站等信息。询问 XX 县防办负责人,XX 山洪灾害预警设备中无无线预警广播设备。

(7)水利普查资料中水库、水闸、提防等信息收集。

(8)防治区内影响行洪的涉水工程基本信息。

(9)需工程治理的山洪沟基本情况。依据《XX 省 2013 年度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XX 县无需要治理山洪沟。

4.4.2 内业调查主要成果

XX 县山洪灾害内业调查主要成果是完成 11 张表格(见表 4-1),表格汇总在山洪灾害调查现场数据采集终端软件中。

表 4-1

XX 县山洪灾害调查完成的内业表格 表编号 表名称 表 A01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 表 A02 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表 A03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统计表 表 A04 自动监测站统计表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 A05 简易雨量站统计表 表 A06 简易水位站统计表 表 A07 涉水工程数量统计表 表 A08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 A09 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 表 A10 住房情况典型样本调查表 表 A11 居民住房类型对照表 表 A01、A02 和 A07 所填报数据具体到自然村,表中数据由行政村上报填写。表 A01“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填写防治区内每个自然村的总人口数、总户数、土地面积、耕地面积和防治情况。因没对自然村土地面积进行过划分测量,土地面积一项只填写到行政村。表 A02“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填写防治区内在岗人数 10 人以上企事业单位基本信息,表中组织机构代码不易获得,此项内容不是必填字段,没有的可以不填。表 A07“涉水工程数量统计表”,统计自然村内塘坝、路涵和桥梁数量。涉水工程只要求统计 1 万方以上山塘,高 2m 以上的拦河坝以及对行洪有影响的路涵、桥梁的数量。

其他 9 张表是由县级统一填写。表 A03“历史山洪灾害情况统计表”,从《XX 县水利志》、水情年报等资料中 收集建国以来 XX 县防治区内发生的山洪灾害情况,进而填写表内字段内容。表 A04“自动监测站统计表”,山洪灾害现场采集终端软件中已将各地共享到国家防办监测站点信息填入,仅需进行核对和补充。表 A05“简易雨量站统计表”和表 A06“简易水位站统计表”,由 XX 水文站提供简易水位站和简易雨量站基本信息,进行填写。表 A08“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按照《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填写。表 A09“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和表 A10“住房情况典型样本调查表”,由于 XX 县统计局没有《农村住户调查方案》,依据省项目组建议,以试点村的基本情况为依据,粗估填写两张表的内容。表 A11“居民住房类型对照表”,收集防治区中对应A10 表中类型的房屋信息进行填写。以下是 XX 县各个内业表部分成果。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1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表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碧门村 2.行政区划代码 *** 序号 政区代码 行政区名称 总人口 总户数 土地面积 耕地面积 防治情况 1 *** 灵峰街道、碧门村 1724 500 10.2 892 防治区 2 *** 碧门村、青山 537 142 0 240 重点防治区 3 *** 碧门村、碧门 421 137 0 212 重点防治区 4 *** 碧门村、浒溪口 176 54 0 100 重点防治区 5 *** 碧门村、黄母口 313 82 0 180 非防治区 6 *** 碧门村、沿景坞 277 85 0 160 非防治区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2

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企事业单位统计表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碧门村 2.行政区划代码 *** 序号 驻地政区代码 行政区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类别 组织机构代码 地址 在岗人数(人)描述

*** 碧门村、青山 XX 盈元竹业有限公司 企业

青山 25

*** 碧门村、青山 XX 县青峰竹制品厂 企业

青山 10

*** 碧门村、青山 XX 县华胜包装制品厂 企业

青山 10

*** 碧门村、青山 青达竹木刀具机械有限公司 企业

青山 18

*** 碧门村、青山 晓春纺织厂 企业

青山 10

*** 碧门村、青山 XX 俪惠竹艺厂 企业

青山 15

*** 碧门村、青山 水成竹制品厂 企业

青山 10

*** 碧门村、青山 XX 旺润家具有限公司 企业

青山 10

*** 碧门村、碧门 席丫丫竹木有限公司 企业

碧门 18

*** 碧门村、碧门 XX 县东艺竹工艺品厂 企业

碧门 12

*** 碧门村、黄母口 XX 闯达竹制品厂 企业

黄母口 10

*** 碧门村、黄母口 XX 绿之蒂竹制品厂 企业

黄母口 15

*** 碧门村、沿景坞 XX 县金叶竹工艺厂 企业

沿景坞 10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3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统计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历史山洪灾害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XX 县 2.行政区划代码 *** 序号 所属政区代码 行政区名称 灾害发生地点 灾害发生时间 过程降雨量 死亡人数 失踪人数 损毁房屋 转移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灾害描述*** XX 县 孝丰、XX 1950 0.00 0 0 0 0 0.00 1950 年夏秋,孝丰、XX 接连 3 次大到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严重。*** XX 县 孝丰、XX 19510709 0.00 1 0 129 0 0.00 1951 年,7 月 9~16 日,连日大雨,山洪暴发,XX、孝丰水灾,XX 尤为严重。XX 西笤溪干流和混泥港沿岸外滩田普遍受淹,堤决口 9 处,漫水沉土斗 10个。受灾 0.49 万公顷,成灾 0.12 万公顷倒坍房屋111 间,死 1 人。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4

自动监测站统计表

序号 测站编码 测站名称 河流名称 水系名称 流域名称 经度 纬度 站址 行政区划代码 基面名称 基面高程 1 63009440 罗家费 景溪 西苕溪 南溪 119.492943 30.485278 报福景溪村 *** 假定 200 2 63009540 潘村 山河港 西苕溪 浒溪 119.610211 30.503358 天荒坪横路村 *** 假定 120 3 93010150 石坞岭 铜水 西苕溪 晓墅港 119.803582 30.677932 梅溪镇铜山村 *** 假定 0

基面修正值 测站类型 报汛等级 建站年月 始报年月 隶属行业单位 信息管理单位 交换管理单位 测站岸别 测站方位 至河口距离 集水面积 拼音码 启用标志 备注 时间戳 0 水库水文站 其它报汛站 200206 200206 XX 县水利局 湖州水文 未知 未知 0 0 34

2014/12/26 0 水库水文站 其它报汛站 200206 200206 XX 县水利局 湖州水文 未知 未知 0 0 33

2014/12/26 0 水库水文站 其它报汛站 200206 200206 XX 县水利局 湖州水文 未知 未知 0 0 4

2014/12/26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5 简易雨量站统计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简易雨量站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XX 县 2.行政区划代码 ***

站点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名称 站点位置 设站日期 经度 纬度 *** 递铺街道、安城村 剑山 201104 119.686143 30.717181 *** 杭垓镇、尚梅村 尚梅 201104 119.401259 30.536194 *** 天荒坪镇、井村 墩上 201104 119.638976 30.553845 *** 港口村、东坞里 东坞里 201104 119.694327 30.487027

测雨量 语音报警 光报警 设置预警阀值 查前期雨量 描述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6 简易水位站统计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简易水位站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XX 县 2.行政区划代码 ***

站点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名称 站点位置 设站日期 经度 纬度 *** 递铺街道、三友社区 禹山坞 201104 119.748009 30.625400 *** 递铺街道、双一村 双一村 201104 119.726536 30.573285 *** 章村村、章村 章村 201104 119.379059 30.461340 *** 天子湖镇、吟诗村 吟诗村 201104 119.688711 30.805901

测水位 语音报警 光报警 描述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双一村戴村陈成元家附近是 否 否

是 否 否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7 涉水工程数量统计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涉水工程数量统计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碧门村 2.行政区划代码 *** 序号 所属政区代码 行政区名称(堰)坝数量(座)路涵数量(座)桥梁数量(座)*** 灵峰街道、碧门村 6 43 11*** 碧门村、青山 2 17 5*** 碧门村、碧门 1 10 1*** 碧门村、浒溪口 2 5 2*** 碧门村、黄母口 0 6 0*** 碧门村、沿景坞 1 5 3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08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填 表 人:

联系电话:

复 核 人:

审 查 人:

填表日期:

****年**月**日 1.所在行政区名称 XX 县 2.行政区划代码 ***

序号 所属政区代码 行政区名称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乡(镇)个数 村民委员会个数 年末总户数 乡村户数 年末总人口 乡村人口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 乡村从业人员数 农林牧渔业人数 农业机械总动力 固定电话用户 1 *** XX 县 1886 15 169 153600 116276 45 38 53900 242300 55700 705 167500

表A09

居民家庭财产分类对照表

XX 县 山洪灾害调查 成果 报告

表A10

住房情况典型样本调查表

序号 住房编号 住房面积(㎡)建筑类型 结构形式 建筑造价(万元)地基描述 建设年代 地址 住房类型 描述 1 0101 330 3 层住宅以上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南北庄村百亩垟 Ⅰ类

0102 360 3 层住宅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南北庄村百亩垟 Ⅰ类

0103 360 3 层住宅以上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鲁家村鲁家溪 Ⅰ类

0201 240 2 层住宅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鲁家村鲁家溪自然村 Ⅱ类

0202 160 2 层住宅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赤芝村下芝自然村 Ⅱ类

0203 240 2 层住宅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递铺镇南北庄村百亩垟 Ⅱ类

0301 90 1 层住宅 混合结构 0 一般地基

上墅乡刘家塘...

篇2: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按照镇防汛指挥【xx】xx号《xx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开展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督查的紧急通知》文件要求,我校行政,村小学高度重视,立即安排相关人员对我镇小学对6个学校的地质灾害山洪隐患点开展排查工作,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中心小学现有学校6所,全镇在校学生1234人,教师96人。就全镇所有学校而言,存在山洪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是中心完小,甸坑村小学。中心完小是镇沅县41个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之一,山洪灾害隐患较大,雨天学校上方山洪水来源广,水路长达到一千多米,山洪水大部分流经、冲击学校围墙外防洪沟;且中心小学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土质结构松散,属于地质局部沉降带。

甸坑村小学地处农田中央,地质松软。学校于xx4月26日开始的地质灾害进行应急治理。因近期雨量大,雨天时间长,目前工程没有竣工。甸坑小学主要灾害为治理区域滑坡,山洪水威胁特别大。

文岗村小学、果吉村小学、和平村小学、勐真村小学山洪地质灾害威胁不大,但是对于防范工作不可掉以轻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地质灾山洪害防治责任。

坚持预防为主、切实加强领导。我校行政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将每所学校的山洪、地质灾害患点明确到村小学负责人,成立监测小组,明确职责,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认真履行职责,切实落实好监测、预防预报预警、群测群防、应急调查等防治措施。

二是制定防治方案、明确地质灾害防治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地质、山洪灾害监测方案。

三是加大宣传、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通过张贴宣传画、班队会、地质灾害逃生避险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地质灾害、山洪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避险、抢险、治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增强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实现自觉防灾、全民减灾、确保一方平安。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我校师生防御地质、山洪灾害意识还不够强。

部分师生防灾意识淡薄,对地质灾害存在侥幸心理。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等知识不深,预报预警能力不强,监测工作全靠土办法。

二是群测群防基础薄弱。

学校属于特殊群体集聚区域,防灾抗灾能力弱。

三是山洪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缺乏。

近年来,行政对中心校、甸坑小学的山洪地质灾害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修建防洪沟、挡墙。但是,由于需要治理的区域广,占线长,目前任然没有完成有效治理,急需各级政府部门给予支持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防灾抗灾意识。

二是健全监测制度。

充分发动师生共同参发现隐患,学校治理隐患。

三是积极向党委政府、上级主管汇报,争取资金,立项治理危险区域,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

xx镇中心小学

篇3: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永宁县是宁夏2014年度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县之一, 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引黄灌区中部, 东临黄河、西靠贺兰山, 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郊县, 位于银川市区以南。山洪灾害主要由暴雨产生, 多为短历时局地暴雨, 年际变化大, 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相应, 汇流时间短, 来势凶猛, 暴涨暴落, 一般洪水过程约3~6h左右, 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区域性、季节性较为明显, 致使山洪的危害性、破坏性极强, 造成损失较大。

2010~2012年, 按照水利部和财政部的统一部署, 宁夏进行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在山洪灾害防治县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区域建设了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近年来发挥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益。其中永宁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共建设22个自动雨量监测站、5个自动水位监测站, 并配备大量的简易雨量监测站和简易水位监测站;在县级建设监测预警平台, 县及乡 (镇) 、行政村配置各类预警设施设备;编制和完善县、乡、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县、乡 (镇) 、村、组、户五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 同时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对各级责任人、技术人员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培训, 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避灾演练等。

但是, 在前期开展的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 受投资和技术限制, 已建设的预警体系不能满足科学防御的要求。大多没有调查分析小流域基本情况, 主要凭经验确定预警指标和可能受到山洪威胁的行政村及其大致位置, 没有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 划定的危险区没有与降雨和洪水频率建立对应关系, 范围偏大。因详细的调查评价工作没有展开, 无法针对不同小流域进行降雨和径流分析, 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只能依据经验和零散的研究成果, 合理性有待继续论证。

永宁县山洪灾害分析评价工作基于国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总体部署与安排进行, 在山洪灾害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处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文、地形地貌等基础信息;充分利用GIS、卫星遥感、水文分析计算等技术手段, 提取相关的数据;结合山洪灾害现场调查资料, 进行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 定性分析确定受山洪威胁的居民区, 评价沿河村落山洪灾害现状防御能力, 科学划定危险区;结合沿河村落河道断面测量和水文调查, 较为全面和准确地掌握山洪灾害危险区小流域暴雨洪水基本特征及人员与财产分布情况, 分析降雨、洪水与灾害之间的关系, 分析计算临界雨量和临界水位, 为进一步提高永宁县山洪灾害防治能力, 科学设定预警范围, 制定防御预案提供基础支撑。

1 山洪灾害防治现状

永宁县各乡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隐患, 危害程度重, 分布范围广, 山洪灾害防治任务艰巨。多年来, 由于治理资金有限, 大多山洪沟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且治理工程多是护坡工程, 没有控制性工程, 未能实现防御洪水向利用洪水的转变。尤其是近年来地质灾害较为普遍, 且永宁县堤防防洪标准低, 防洪能力弱, 存在影响安全度汛的隐患。防洪工程共有二旗、横沟2个拦洪库及黄河标准化堤防和闽宁镇西部拦洪堤两座拦洪堤。防洪工程标准低, 隐患多, 难以抗御较大洪水的袭击。要对县内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进行全面治理, 在短时期内难以实现, 所以必须推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进行合理规划、综合治理, 分期、分批治理, 逐步改善该县自然环境。

2 150722与150810降雨情况对比分校

贺兰山南段较少发生短历时暴雨并引发洪水, 2015年连续的两场暴雨引发山洪, 实属少见。比较两次降雨, 均发生在对流强烈的盛夏下午, 暴雨中心均在贺兰山深处, 且雨势由西向东消弱。7月22日较之8月10日雨强更大、持续时间更短, 贺兰山地区这样的短历时暴雨更容易引发山洪。小石头、大井子、新井站在流域上游, 北五沟、北一沟、北二沟、大井沟站在流域出口, 比较两日降雨情况, 7月22日各流域中下游降雨量较大, 8月10日各流域上游降雨量较大。两场降雨情况对比情况见表1。

3 150722洪水情况

3.1 调查洪峰流量

2015年7月22日的降雨强度大, 历时较短, 时空分布相对集中, 局地产流较快。22日16时左右, 北五沟拦洪库以上各山洪沟道相继发生洪水。洪水发生后, 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对行洪沟道进行洪水调查。经调查, 此次暴雨产生洪水的沟道主要有北一沟、北二沟、北三沟、柳渠沟、北五沟、北六沟等, 北一沟、北二沟、北三沟、柳渠沟等四条沟道的洪水通过导洪堤进入北五沟拦洪库北侧的导洪沟, 调查洪峰流40m3/s, 北五沟调查洪峰流量93.0m3/s, 北六沟洪水进入南侧导洪沟, 调查洪峰流量3.35m3/s。洪水经由北五沟及两侧导洪沟进入北五沟拦洪库, 致使北五沟拦洪库泄洪建筑物被冲毁。各沟道调查洪峰流量统计见表2。

3.2 入库洪水总量

根据水文规范洪水总量计算:

洪水总量W=0.19*T*Q/10000。

式中:

W──洪水总量 (万m3)

T──洪水历时 (S)

Q──洪峰流量 (m3/s)

经计算, 汇入北五沟拦洪库洪水的沟道主要有:南侧导洪沟调查洪水总量1.146万m3, 北五沟调查洪水总量44.53万m3, 北侧导洪沟调查洪水总量19.15万m3。汇入拦洪库的洪水总量为64.83万m3。汇入北五沟拦洪库洪水量统计见表3。

3.3 溃坝下泄流量

经过走访调查, 北五沟拦洪库溃坝时间为2015年7月22日晚19:30左右。泄洪开始至结束历时为10.5小时, 在距离坝堤决口下游400米处, 布设洪水调查断面, 调查的洪峰流量为83.9m3/s。

按洪水总量W=0.19*T*Q/10000式;

经过分析计算, 溃坝下泄洪水总量60.26万m3。

3.4 灾情

2015年7月22日, 暴雨洪水造成北五沟拦洪库泄洪闸段被冲毁, 溃坝缺口近20米。洪水由北五沟下段泄入横沟拦洪库, 造成行洪沟道部分砌护石墙边坡、过水建筑物冲毁, 两岸部分农田被淹没。北侧拦洪坝中、上段多处洪水冲刷塌岸, 尤其是山洪沟道汇入处迎水面坍塌严重, 个别地方拦洪坝仅剩一半宽, 北侧拦洪坝上段山洪沟道内一些军事设施被洪水淹没, 水文监测设备冲毁。洪水泄入横沟拦洪库后, 经泄洪道退入西干渠, 未对西干渠造成危害。经对洪水淹没区实地走访调查,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重大财产损失。

4 150810洪水情况

4.1 调查洪峰流量

2015年8月22日, 受短历时强降雨影响, 22日15时左右, 北五沟拦洪库以上各山洪沟道再次发生洪水。经调查, 此次暴雨产生洪水的沟道主要有大井沟、北一沟、北二沟、柳渠沟、北五沟、北六沟等, 大井沟、北一沟、北二沟、柳渠沟等四条沟道的洪水通过导洪堤进入北五沟拦洪库北侧的导洪沟, 调查洪峰流量52.4m3/s, 北五沟调查洪峰流量58.7m3/s, 由于北五沟拦洪库在上次洪水中受损, 洪水直接汇入南侧导洪沟, 南侧导洪沟调查洪峰流量88.8m3/s。汇集的洪水由南侧导洪沟经北六沟及导洪沟退入横沟拦洪库。各沟道调查洪峰流量统计见表4。

4.2 入库洪水总量

洪水总量计算方法同3.2。经计算, 北侧导洪沟调查洪水总量25.09万m3, 北五沟调查洪水总量34.13万m3, 北侧导洪沟和北五沟的洪水汇入南侧导洪沟, 南侧导洪沟调查洪水总量60.74万m3。退入横沟拦洪库的洪水总量即为60.74万m3。汇入横沟拦洪库洪水量统计见表5。

4.3 两场洪水对比分析

7月22日降雨量少于8月10日, 但前一场降雨更为集中、雨强更大, 引发的山洪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均大于后一场。7月22日, 汇入北五沟拦洪库的洪水主要来源于北五沟, 相对较大的洪峰流量具有较强的破坏力, 较大的洪水总量给拦洪库造成更大的负担, 是造成泄洪建筑物损毁的主要原因。8月10日, 洪水来源更为分散, 北五沟上游四条沟道汇入北侧导洪沟的洪水量与北五沟的洪水量相近, 北五沟洪峰流量较22日为小、洪水历时长、洪水过程较为缓和, 洪水总量较小, 洪水最终汇入横沟拦洪库, 对坝体没有造成损坏。如表6所示。

5 结论

2015年“7下8上”的防汛关键期, 贺兰山中南段的两场短历时暴雨造成永宁县闽宁镇北五沟及周边沟道接连暴发山洪, 7月22日的暴雨洪水造成北五沟拦洪库泄洪闸冲毁近20米的后果, 8月10日的洪水经由导洪沟进入横沟拦洪库, 未造成灾害。对比两场降雨、洪水数据, 得出一定规律, 总结如下:

(1) 洪水大小受降雨强度影响。贺兰山南段降雨稀少、蒸发强烈, 土壤含水率极低, 各山洪沟道流域小、地势陡、汇流速度快, 属于典型的超渗产流区域。对比两场暴雨, 722暴雨历时较短、雨强较大、降雨更集中, 810暴雨面平均雨量较大、点降雨量较大, 但722洪水的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均大于810洪水。这一区域受特殊自然因素影响, 在同一量级的情况下, 降雨强度对洪水的影响较大。

(2) 洪水大小受汇流距离影响。小石头、大井子、新井雨量站位于北五沟、大井沟、柳渠沟上游, 810暴雨中这两站的雨量均大于722暴雨, 但由于位于流域上游、汇流距离长, 形成的洪水洪峰流量较小、洪水历时较长。贺兰山地区流域面积小的山洪沟道遍布, 产流机制复杂, 汇流速度快, 洪水多随着短历时强降雨呈现陡涨陡落的特征。由于地理条件限制, 不能在所有沟道上下游均设立水文监测站点, 而该区域小范围短历时强降水易发, 暴雨中心难以监测, 这一区域的洪水预报一直都是我区洪水预报工作的瓶颈。对已发生暴雨洪水的分析研究, 有助于对贺兰山地区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的预警。

6 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对策

通过本次分析评价, 已经得到了6个评价对象危险区分布图、各级危险区人口分布、预警指标等成果, 应当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 进一步改进站点预警信息的关联、预警指标改进等工作。基于现有成果, 针对县级平台完善和乡村级监测预警网络改进, 预警系统中预警指标改进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对于县级平台而言, 自动雨量站会报送数据, 因此, 可以考虑以自动雨量站为中心, 采用泰森多边形法等方法划定雨量站覆盖的空间范围, 作为预警范围。

(2) 对位于小面积 (F≤50km2) 流域几何中心沿河村落, 可以重点考虑将其简易雨量站测得的雨量与预警指标对比, 作为全流域预警的参考;对位于面积较大流域 (50km2≤F≤200km2) 几何中心沿河村落, 应当根据当地降雨点面关系考虑雨量转换后, 与预警指标对比, 作为全流域预警的参考。

(3) 对于狭长形的小流域, 应当将上游沿河村落雨量预警信息与下游村落相关联。

7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 贺兰山东麓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原因等是形成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 流域面积小的山洪沟道遍布, 产流机制复杂, 汇流速度快, 洪水多随着短历时强降雨呈现陡涨陡落的特征, 山洪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群发性, 且跟随季节而变化, 破坏力极强。而局部强降水是山洪暴发的关键性因素。其中, 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是客观条件,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是不可控因素。而局部强降水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 主要也取决于客观的气象条件与地势特征, 通过人为活动短期内难以施加干预。

因此, 在贺兰山东麓的山洪灾害防治的问题上, 应当加大对人为因素的管控力度, 通过对“人”的因素的管理, 促进对环境因素的优化, 以期改善自然环境, 减少山洪灾害发生的几率。在施行长期防护措施的同时, 注重短期措施的有效性、反应灵敏性, 实现对山洪灾害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宁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永宁县闽宁镇150722与150810暴雨洪水分析报告.

[2]涂勇, 何秉顺.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需处理好八个关系[J].中国水利, 2014 (23) .

[3]李昌志, 郭良, 刘昌军, 孙东亚.刍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J].中国水利, 2014 (18) .

[4]陈森.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综合集成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J].内蒙古水利, 2016 (06) .

篇4: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摘 要:茂名地区山洪灾害调查项目,时间紧,精度要求高,作业范围广,需要覆盖茂名地区的高精度多星系统网络CORS。茂名水文局与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合作,在极短的时间建立临时网络cors系统,不但解决了基站覆盖的问题,移动站开机就能测量,同时还解决项目技术要求的精度问题,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网络CORS;精准WGS-84坐标;高程精度0.3m

中图分类号: P2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165-2

1 概述

茂名水文分局在山洪灾害项目调查项目中要求3个月完成茂名地区1.1万多平方公里的调查任务,任务时间紧,范围广,同时需要投入十多支队伍,仪器设备及人员投入都相当大,任务中技术要求高,为避免分组众多测量时产生的系统误差,需要建立统一的基准,但是又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需要同时解决平面和高程精度的问题。

2 项目介绍

2.1 项目背景介绍

山洪灾害防治区基本情况现场调查采用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所有防治区内的人口分布与财产,将以城(集)镇、乡、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 (组)等居民聚落为单元,调查其中的居民户数和居民人数、财产和住房分类情况、政区其他基本情况,调查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洪水调查和现场查勘,对城(集)镇、乡、行政村(居民委员会)、自然村组等居民聚落划分危险区,调查相应危险区内的居民户和居民人数、财产和住房分类情况;有条件的地区,可对重要的沿河村落进行详查,以居民户为单元,调查居民户的人员和住房情况,测量宅基高程;对于重要城(集)镇,则以住房座为单元,调查每座楼房内的人员和住房情况,测量宅基高程,测量 1:2000 地形图上级调查机构指导下级调查机构审核工作, 进行随机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系统性偏差。

2.2 坐标系统

①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平面控制测量采用WGS84 坐标系统;已建设完成CORS 站省(市)的测区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选择WGS84 坐标系统;尚未完成CORS 站建设的省 (市)的测区平面控制测量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或单点定位,以获取平面控制点WGS84坐标。②高程系统:高程控制测量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按照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起算。

2.3 测量精度满足的要求

①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0.2m;②高程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0.1m;③纵、横断面特征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1.5m;④纵、横断面特征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0.3m; ⑤纵、横断面特征点相对于邻近横断面特征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0.3m。

3 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遇到的问题

①项目要求精度高、作业区域范围广。②目前茂名地区的省内网络cors覆盖密度小,偏远产区的县镇无法覆盖完全。③由于目前省内的网络CORS只能接收单GPS卫星,对于本次项目调查区域多为居民地,房屋遮挡情况下,单GPS卫星很难收敛达到项目的精度要求,迫切需要兼容北斗卫星采集系统。④已知控制点不具备精密定位的WGS-84坐标,只有水准高程。⑤基站发射坐标需要具备精确WGS-84坐标,而单点定位的WGS-84坐标存在测量平面坐标系统误差。⑥自己架设基站,工作烦琐,覆盖范围小,需要重复求取转换参数,并且对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费时费力。

3.2 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项目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提出建设CORS基站,兼容GPS、GLONASS、北斗三种卫星导航系统:通过联测IGS站获得精准WGS-84坐标,解决基站坐标问题,同时解决重复架设基站及重复求取转换参数的问题。

结合项目本身时间紧凑等性质, CORS基站不适合永久建设,而且建设基站费用比较高,所以最后采取租用CORS的方案。

4 解决方案具体实施

4.1 实施的可能性

4.1.1 北斗卫星使用带来的优势

如图1中房屋遮挡的测量中,由于楼房遮挡,GPS+GLONASS卫星(3+3)水平和竖直面精度都很差,无法达到固定解测量状态;图2中同样位置,虽然四周遮挡了,由于有了北斗卫星,多了5颗卫星天顶方向的卫星,能够快速且高精度达到固定解采集状态。

“北斗”特有的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设计对中国区域进行区域增强,卫星信号更优。

低纬度接近赤道的地区,这5颗卫星正好处于高截止角的天顶方向,卫星信号强,尤其适用于楼房密集的天井类环境,大大提高了RTK在测量中的可用性。

4.1.2 NRS虚拟参考站技术

NRS虚拟参考站系统是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套能提供网络RTK服务的CORS系统,也是国内第一套能支持网络RTK服务的商业CORS系统,NRS虚拟参考站系统软件用于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的运行与管理,采用NRS虚拟参考站技术的工作模式,系统使用多基站网络综合误差改正模型的处理方式使整个控制区域得到整体差分数据改正,提供真正的网络RTK解决方案。

4.1.3 Gamit软件全球高精度解算软件

GAMIT软件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和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IO) 联合开发。该软件是世界上最优秀的GPS定位和定轨软件之一,当解算长基线时,相对精度能达到10-9量级,解算短基线的精度能优于1mm,GAMIT软件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自动化等,因此应用相当广泛。

由于软件解算速度快、精度高,符合项目特点,在茂名地区的山洪灾害调查项目中,经过严格的测试,我们使用GAMIT软件解算CORS基站数据。

4.1.4 RTK硬件设备

由于此次项目的开展地点多位于县镇山区并且四五月份雨水量较大,山多雨密网络信号强度不一,所以对于移动端的要求一是网络信号稳定,二是坚固防水。基于以上考虑,并且经过多次测试,最终选定S862013款RTK作为移动端实施项目。

4.2 选点布网

根据NRS网络CORS技术指标及CORS选址建站规范,茂名地区山洪灾害调查任务范围及重点测量地区,选点在水文站或者镇政府三防办安装设备。共计13个站覆盖整个茂名地区,均为楼顶站,采用预制不锈钢杆固定安装楼顶接收天线,平均边长60km。基站数据通过站点的办公网络传回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则采用租用仪器供应商服务器的形式,并且数据由仪器供应方进行维护。办公网络存在延迟超限的(大于500ms),开通电信的专线网络,解决网络数据延迟的问题。具体布网如图3。

4.3 实施步骤

4.3.1 基站坐标联测

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13个基站的安装调试,并通过采集的连续3天的原始观测数据,采用Gamit软件与IGS站进行联测(选取了:北京房山BJFS、乌鲁木齐URUM、拉萨LHAZ、武汉WUHN),得出精准WGS-84坐标,解决项目中平面坐标的问题。

4.3.2 高程转换参数获取

高程系统采用移动站连接网络CORS,在测区均匀采集85高程水准点求取高程拟合参数。对于测区没有水准点的地方,采取在空旷的位置连接广东省厅CORS,采集WGS-84坐标后交由省厅CORS中心转换得到85高程,再加入进行参数求取。

4.3.3 精度检查

参数求取后,采用移动终端连接CORS系统,输入转换参数,经检验精度误差如下:

检查结果平面误差均在5厘米以内,高程误差均在7厘米以内,满足项目测量要求(由于测量中控制点保密等问题,故没有列出实际点与控制点坐标)。

5 总结

在此次的茂名市山洪灾害调查中,由于第一次采用租用并建立临时网络CORS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碰到了各种难题,但是都一一解决,保证了项目精度、减少了错情、避免了重复架设基站,以及找控制点校正带来的麻烦和误差,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及时地完成任务。这次的项目合作,在广东省水文局组织的检查、验收中获得了肯定,为今后其他地区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李德基.建设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CORS) 的方法与应用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6):1-3.

[2] 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NRS网络参考站系统软件技术说明[EB/OL].http://www.southgnss.com/DownLoad_

view.asp?did=16&sid=10,2010-03-01/20160420.

[3] 鄂栋臣.应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高精度GPS数据处理[J].极地研究,2005(3):1-3.

[4] 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CORS实施细则[EB/OL].

篇5:茶陵县防御山洪地质灾害调研报告

茶陵县防汛办 2010年10月25日

一、基本情况

茶陵因炎帝崩葬于“茶山之阴”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县城有铸造于南宋年间的镇城铁犀,而称为“犀城”。全县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共有水田35.2万亩,水域7.9万亩,丘岗山地面积262万亩,是个“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加庄园”的山区农业县。

茶陵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9度,平均降雨量1423毫米,平均蒸发量1482.1毫米,一般降雨集中在7月份之前,多以暴雨出现,7月份以后以高温干旱为主。境内有大小河流79条,属湘江水系,其中米水干流在我县全长101.6公里,流域面积2496平方公里。已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4597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小一型水库9处,小二型水库90处;已建成水电站24座,在建电站11座;现在有矿区尾砂坝31座。

我县属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一级重点防洪区1005.27km2,二级重点防洪区943.84km2,山洪威胁20个乡镇302个村11万人。有各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340处,对2056户11256人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其中重点地质灾害防御隐患点21处:

1、严塘镇黄前村泥石流。

2、严塘镇南岸村山体滑坡。

3、严塘镇坎下村六组官冲坳滑坡。

4、湘东钨矿滑坡。

5、八团乡小英村一组山体滑坡。

6、潞水镇田土村滑坡。

7、潞水镇大元村冲前组滑坡。

8、清潞地段煤矿区。

9、马江镇麻石村山体滑坡。

10、桃坑乡晓枫村安子背山体滑坡。

11、枣市镇东岭村滑坡。

12、平水镇水源村元背泥石流沟群。

13、下东乡孟溪村十二组山体滑坡。

14、下东乡长乐村十四组上岭山体滑坡。

15、秩堂乡金湖村猴子岭、移民新村滑坡。

16、秩堂乡金湖村水湄组山体滑坡。

17、秩堂乡锡湖村二组滑坡。

18、秩堂乡太湖村三、四组谭家屋、罗家里滑坡。

19、秩堂乡小田村杨家岭山体滑坡。20、东坑水库山体滑坡。

21、腰陂镇芙冲村仓下组。矿山尾矿库共有31座,经初步认定,正常库6座,病库12座,险库8座,危库5座。

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现状

防御山洪灾害,责任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我县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抢、防治结合、早防早治”的工作方针,全民动员,主动防范,科学预防。

1、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灾责任制。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杜绝群死群伤,县委、县政府在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防汛抗灾要实现的总目标就是:在设计洪水内,确保不溃一库一坝,山洪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确保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的安全;遇超标准洪水,力争保证大中型水库和重要交通干线安全,山洪地质灾害避免群死群伤。强调一定要把山洪防御和水库保安作为防汛抗灾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好,确保安全。

预防和减轻山洪地质灾害,落实责任制是关键。一是抓领导。在防汛工作中,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部门分工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群众的责任体系。二是领导抓。各级防汛指挥部都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并实行分片包干负责,明确了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守护巡查人,把防汛责任层层分解,目标到人,层层落实责任,使防汛责任制的落实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人,不留死角,全县上下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防汛抗灾体系,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有人抓,每件事情有人管。

2、加大宣传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汛期到来之前采取多种手段对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介绍防汛抗灾尤其是山洪灾害防御的知识,总结推广防灾抗灾的新经验、好做法。发放各类宣传图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光碟等6000多册到各个乡镇、村组到农户,要求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区域群众人手一份,普及防御知识,提高群众主动防范、主动躲避灾害的意识。在县级电视台播放山洪灾害紧急避灾宣传教育片,并对各地乡镇领导干部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等进行了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的应急指挥能力。

3、科学制定、完善预案,加强防灾避灾演练。科学的防御预案是减轻山洪地质灾害的重要保障。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水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制订切实可行的水库防洪预案、山洪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在制定预案上做到严密细致,可操作性强;在宣传预案上做到广而告之,层层培训干部、群众,组织预案演习。全县有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预案,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预报预警程序和信号、人员疏散转移路线以及临时安置方案等。每年我们根据工情、水情的新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了应急预案,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了将预案落到实处,真正起到实效,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将预案要点广为通告,使各责任人和危险区群众耳熟能详,真正熟悉各自的职责、熟悉警报信号、熟悉转移路线、熟悉临时安置点。同时,为切实提高实战能力和水平,还开展了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应急避灾实战演练。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预警系统建设。建设好基础设施是减轻山洪地质灾害的重要前提。我县以“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为契机,多方筹集资金,大力开展水利建设。尤其突出病险水库的治理,去冬今春我县共有19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保安,今年又将对7座水库实施除险保安。基本实现了各类水库坝体稳定,溢洪道规范,涵管可靠,设施安全、防洪达标的总体要求,增强了病险水库的防洪抗灾能力。2007年,我县被列为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试点县之一,共有80个村建设了预警系统,2008年我县又有10个村建设了村级预警系统,现已基本覆盖全县重点防范区域。在汛期对全县乡镇的所有村以上干部、小型水库、地址灾害防守责任人、防指成员等统一免费发送气象灾害预警短信。由他们再通过广播、电话、敲锣等方式迅速传递给村民,及时采取紧急避灾措施。加大了对山洪地质灾害区和尾矿库隐患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对重点威胁区域逐年实施整体搬迁,对不能搬迁的进行应急处理,建立预案,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以避为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制订了全县水土保持中长期治理规划。对坡度在25度以上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种植经果林;坡度在25度以下的逐步实行坡改梯,改善水土涵养条件。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从根本上防止山洪灾害发生。近年来,我们对米水河道实行综合整治。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乡镇配合、公开招标”的形式,按照“科学规划、依法审批、集中整治、强化管理、有偿开采、税费统征”的总体要求,对河道采砂秩序进行了集中整治,规范了采砂管理,保护了堤防,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6、切实抓好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日常工作。各级防汛指挥部门都按照防汛抗灾工作的要求,切实抓好抓实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日常工作,严格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掌握雨水灾情,一旦灾情发生,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并即时部署安排。气象部门密切监测天气气候变化,切实加强了短时临近预报预警和联防,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和精细程度都有所提高。国土部门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县防汛指挥部门多次派出督查组,重点加强了对水库、电站、矿山、山洪易发区的督查,针对工作不到位,安全保障措施不落实等问题,下发了督查督办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确保安全度汛。

三、山洪地质灾害村级预警系统建设情况

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督促下。我县共有90个村建设了山洪地质灾害村级报警设施。为加强对村级报警设施的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其长期的综合效能,按照市防指4号文件《关于作号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村级报警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位。明确了高音喇叭、功放、话筒、不间断电源等广播报警设施固定资产化归县级广电部门,铜锣、口哨简易报警设施划归由相应乡镇,具体日常管理由各所配备的村委会负责。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后,能够使县防办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各乡镇发布预警信息,为发布预警和启动预案、提前转移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是有用的、管用的,也是深受基层干部群众欢迎的。在防御山洪地质灾害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减灾避灾方面取得的效益也是明显的。

四、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我县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全县整体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很弱,特别是西厢片,由于植物被破坏严重,树木的蓄水保水能力差,一遭遇暴雨,洪水汇流迅速,极易形成山洪,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在隐患点以外区域也曾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灾害事故,防不胜防。

二是防灾抗灾基础薄弱,米水干流河道堤防防洪标准低,病险水库、尾矿库和山洪地质灾害隐患整治工作任务重。灾害易发区大都位于边远山区,经济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病险工程多,监测站点覆盖面不够,通信和预警手段相对缺乏,抗灾能力弱。

三是灾害性天气预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限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对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小尺度、短历时、局地强降雨”预报精度和预见期还不能够满足防灾避灾的需要。

四是基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不强。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此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现象普遍。

五、启示与建议

(一)必须立足防灾实际,在防灾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注重发挥政治组织方面的优势,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县山洪地质灾害的普遍性,严重性,而防灾基础薄弱的情况在短期内难以实现根本性扭转,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防灾实际,在指挥调度方面,坚持发挥社会制度和组织制度优势,健全防灾抗灾责任体系,确保防灾抗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在灾害预警方面,坚持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建设土洋结合的预警系统,有效解决灾害预警信息到户到人的问题;在组织动员方面,坚持采取超常规措施,尽最大努力转移受威胁人员,切实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

(二)必须突出防御重点,狠抓基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山洪地质灾害突发性强、成灾快、预测难的特点决定了其防御重心在基层,主要以乡、村、组、户为防御单位。这就要求必须狠抓基层宣传培训工作,针对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偏低的现实,大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必须狠抓基层预案体系建设,针对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指导乡、村制定详实周密、易于操作的预案;必须狠抓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易发区乡镇、村组防灾组织体系,使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能迅速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必须强化保障措施,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一要强化科技保障。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研究,提高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测预报准确性、精细化程度,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保障。二要强化工程保障。做好灾害易发区工程治理规划,加大对灾害防御工作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灾毁工程,病险工程以及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夯实工程减灾基础。三要强化协调配合。加强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等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防灾资源整合力度,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形成防灾抗灾工作合力。

篇6: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

建设情况报告

XX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经过3个多月的施工,自动雨量站、水库监测终端等经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程序,已能正常投入使用。并于2011年12月27日通过了由珠江水利委员会防汛办,水利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气象局、水文水资源局,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市水利局,以及《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市水文局等单位共25人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初步使用验收。下面,就我县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山洪灾害防治建设主要任务

XX县山洪灾害防治小流域区的划分,是根据全县各小流域历年的山洪灾害暴发的频率,每次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等历年统计资料,结合各小流域的实际情况,在受灾较严重小流域作为重点防治预警建设区域。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的建设任务就是按照建设目标,在全县全面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防御预案编制、群测群防的组织体系建设以及宣传、培训等,在布置监测预警系统时坚持侧重山洪灾害较严重的小流域。具体来说,主要实施以下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

(1)监测站建设:包括自动监测雨量站、自动水位雨量站、水库监测终端等。

(2)预警设备购置:包括短信群发设备、手摇报警器、无线

广播系统、对讲机及锣、鼓、号等。

(3)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包括县防御预案、乡(镇)防御预案、村三级防御预案的编制。

(4)建立群防群治组织体系:主要是县乡(镇)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的建设。

(5)宣传、培训:印刷《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制作《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制作宣传光碟、宣传牌、宣传栏及警示牌;对县、乡(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人员、责任人、监测人员、预警人员、片区负责人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及运行维护进行培训及其他有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

二、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1)已完成建设监测站:自动监测雨量站28个、自动水位雨量站3个、水库监测终端45个。

(2)已完成购置预警设备:短信群发设备1套、手摇报警器120只、手持扩音器、无线广播系统15套、对讲机100只及锣、鼓、号138套,并已配备给乡镇和相应的村组。.(4)群防群测组织体系建设;2012年元月23日我局与XX水利科学院签订《灌阳县山洪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合同》,完成灌阳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9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38个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DVD光盘140张、挂图300幅、明白卡1797张、培训手册140本、宣传手册1797

本。目前,资料已发放到受山洪威胁的村组。定于5月9日在XX龙村石门口屯举行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三、建设资金落实情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实施方案工程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606.41万元。主体工程投资477.36万元、独立费用43.03万元、预备费26.02万元、监测系统112.7万元、预警系统159.50万元、预警平台92万元、群策群防96.3万元、备品86.46万元、气象部门60万元。目前国家资金400万元,区财政补助90万元全部到位。其余部分由县财政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督促施工单位进一步完善已建各个站点,并完成预警平台预留接口与水文、气象部门的平台对接,实现资源共享,确保最终验收合格。

XX县水利电力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管理工作报告】相关文章: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预案02-20

山洪灾害宣传工作方案05-08

山洪灾害05-13

防御山洪灾害范文05-26

山洪灾害防御范文05-31

山洪灾害预案范文05-31

暴雨山洪地质灾害06-23

山洪灾害应急预案07-15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07-15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07-15

上一篇:小学叙事作文500字 对联讨要记下一篇:广州教师招聘结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