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2024-05-13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共6篇)

篇1: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羊街镇第二小学

主讲人:张小兵

时间:2011年7月21日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基本理念。

(一)总:六大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分:六大理念的解读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怎样理解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价值的数学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有价值的数学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3)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关于数学的意义

(1)数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把智力价值看得过分重要。(2)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看待。(3)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

(4)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3、关于数学学习

(1)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做数学体现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

(2)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于数学教学活动

(1)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感到亲切(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2)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3)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关于数学教学评价

(1)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2)多元的评价目标和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三方协商考评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3)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6、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1)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2: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

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

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3.3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至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同想、再现,以便能同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他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会把学习活动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

传统的体育课一味地强调教师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同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是当前最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合理、更符合现代人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练习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代表的新的学习方式运用而生。

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确立;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即形成一种体育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外即使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也同样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中不但许多运动技能需要改造和创新,而且许多游戏方法、练习方法也需要改进和创新,学生探究和创造出来的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因而更受学生的喜欢。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3.4

师生关系的改变

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体育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体育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如果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无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中去,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必须真正尊重和信赖他们,否则,新的教学理念就无法得到实现。

4.结论和建议

篇3: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在课程性质部分, 标准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 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在基本理念部分, 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在课程总目标中, 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 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在课程具体目标中又提出:“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 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物理, 大到天体运动, 小到衣食住行, 都离不开物理, 处处留心皆物理。在2009年高考试题中, 以航天、奥运、医疗、交通等为背景的题目, 都以“STS”教育思想为基础, 体现课程标准的题目更是屡见不鲜。现简要举例如下。

【例1】 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 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 为使绳不断裂, 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取10 m/s2) ( ) 。

A.32mB.22mC.12mD.34m

本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画框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合力为零,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等于画框的重力, 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两绳间的夹角为120°, 则两个挂钉间的最大距离为32m, 故A选项正确。

【例2】 (2009年, 宁夏卷, 16) 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 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 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 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 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 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 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 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 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 两触点的距离为3.0 mm, 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 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 μV,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 ) 。

A.1.3 m/s, a正、b负

B.2.7 m/s, a正、b负

C.1.3 m/s, a负、b正

D.2.7 m/s, a负、b正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磁流体发电机、左手定则等知识点, 意在考查考生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力的平衡、左手定则的综合运用能力。根据左手定则, 可知a正b负, 所以CD错, 因为离子在场中所受合力为零, Bqv=Udq所以v=UBd=1.3m/s, 故A正确B错误。

公元2007年10月24日18:05时, 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天事业翻开新的一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 划破云霄, 飞入太空, 奔向月球。2008年9月25日至28日, 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以此为背景的题目多为考查圆周运动的有关问题, 2009年的高考更不例外。

【例3】 (2009年重庆卷, 17) 据报道,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 km和100 km, 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 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 (月球半径取1700 km) ( ) 。

A.1918B.1918C.1819D.1819

解析:本题考查天体运动中卫星的速度问题, 考查学生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和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卫星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有GΜm (r+h) 2=mv2r+h, 那么卫星的线速度跟其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 则有v1v2=r+h2r+h1=1819

【例3】 (2009年山东卷, 18)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 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 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 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 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知识、牛顿运动定律及对超重、失重概念的理解,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规律处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科技发展等问题的能力。飞船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点火加速, 发动机对飞船做正功, 所以飞船的机械能增加, A错误;宇航员出舱前后, 其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他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正确;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 飞船的周期为90分钟, 由GΜmr2=m4π2Τ2r:r=GΜΤ24π23, 所以飞船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比同步卫星的小, 由GΜmr2=mω2rω=GΜr3, 所以飞船的角速度大, C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飞船的加速度取决于在某点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所以飞船在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变轨前后加速度相同, D项错误。

以此为背景的题目是学生感到物理就在其中, 科学和技术就在其中, 是物理在社会中的具体应用, 是“真正的”“可信的”。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和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例4】 (2009年安徽卷, 15) 2009年2月11日, 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 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 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 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知识, 考查学生对绕地卫星的线速度与半径、周期、向心力等之间关系理解和应用能力。由公式GΜmr2=mv2r可得r=GΜv2, 速率大半径小, B错误;由GΜmr2=m4π2Τ2r

Τ=4π2r3GΜ, 半径小周期小, A错误;由F=GΜmr2得, 半径小向心力大, 由a=Μmr2得, 半径小向心加速度大, D正确。

科学、技术和社会处处蕴藏着物理, 处处离不开物理, 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需要严谨的态度, 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的精神, 容不得半点马虎, 否则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无法挽回的。因此, 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就养成科学严谨, 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篇4: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词汇+语法+阅读+听力 “六步教学法”

我们江苏省从2007年实行新的高考方案,把语、数、外三门功课提到一定的高度。作为影响、甚至决定高考成绩的英语也不能被懈怠。但我们有些农村学校的英语成绩却不容乐观:高分不多,低分却不少。这一方面有其客观原因:高一生源差,尤其是初中英语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几个。大家都知道,英语基础对高中英语成绩的提高几乎起着决定性因素,这就意味着基础不好的学生再怎么使劲学,成绩也提高不快,有的甚至因此而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结果成绩不升却降。另一方面,我们的英语教学又没能灵活运用新教材:新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形式,如果想面面俱到,平时只顾赶进度,完成教学计划,却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常常抱怨:考试时书上一题也考不到!

所以,本人认为我们高中英语必须实行新课改。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模式和对教材整合两方面进行。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授课方式单调,效率低下,基本上以教材为中心,按照英语教学大纲和教材上所列的语法点、知识点进行着机械呆板的“填鸭式”教学。尽管也曾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过尝试,但始终未能摆脱“教师苦教、学生乏记,学生死背、学生滥做”的怪圈,收效甚微。结果随着我们毫无生机的“满堂灌”讲授,学生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与学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其次,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日常生活中少用或不用,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有极少的机会用英语进行交际,课后失去使用英语的环境,而学生又迫于分数和升学的压力刻苦学习,不仅使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复习时间加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动。英语课型单一,英语教学环境较差,制约着英语教学的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基于对传统学习方式,特别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代表的传统学习方式弊端的清晰认识,必须进行新课改。

1、形式上改变课堂座位形式

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引进竞争机制,小组成员以4—6位为最佳结合,然后各组选出本组组长,负责对学生纪律、学习督促、检查等工作。

2、改变学生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其突破点在于相对过去的“被动、机械学习”提出高质量的“自主学习”,相对于过去的“个体学习”提出“合作学习”,相对于过去的“接受学习”提出“探究学习”。新的学习方式最终要形成的局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一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二是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色彩,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整合教材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是新课改的外在形式,是新课改的保障,对教材的整合是教改的关键。根据本人10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尝试着以下教学模式:词汇+语法+阅读+听力。高考有如下六种题型: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和写作。在这六种题型中单项选择和写作是考查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听力是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都是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对教材进行整合,针对不同的高考题型进行强化训练,逐项提高。

1、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是教改的基础

词汇和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好比珍珠,语法好比是丝线,只有把词汇和语法相结合,才能串成美丽的项链,才能把英语学好。我主要采用“六步教学法”:

第一步:自主预习。预习单词时以单元为单位,全面预习,主要是解决发音问题,并识记其汉语意思。每位同学先自己试读单词,然后找出不会读的单词,组内互相帮助解决,之后由组长领读两遍。最后老师放录音,各组模仿跟读,进行正音。在预习的最后,学生要对单词进行分类:一类是只需识记型的:会读会写知其意便行,有助于扫除词汇障碍,提高阅读水平。另一类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中高考常考词汇,必须达到“三会”:会读、会写、会用。以Module 5 Unit2为例,以下词汇必须牢记:in addition ,run out of ,in the form of ,pick out ,raise ,concern ,rely on ,result in ,lead to ,advise ,under way ,focus on ,appreciate 等。对语法的预习,首先要自学定义,理解语法规则,然后找出不明白之处。

第二步:讨论合作。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创新性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步走”,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因此组内对预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合作解决,也可以小组间合作解决,不会的题目求助老师,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学生学起来印象深,能够知道自己到底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对症下药,查漏补缺。

第三步:专项练习。光学不练,等于白学。因此教师要精选试题,最好是高考题,对重点词汇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答题,教师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挑出易错题。

第四步:展示对抗。教师根据所做练习,给各小组分工,小组上黑板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对抗辩论,最后共同解决问题。

第五步:反馈总结。教师要根据本单元中学生易错的知识点,高考的考点进行反馈总结,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

第六步:竞赛评比。每个单元结束时,必须对学生进行检测,主要是以竞赛的形式进行,比如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比赛记单词,做听力,作演讲,写作文,评出最佳记忆之星,写作之星等,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哪怕是老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也能激起他们学习英语无限的动力!

2、阅读是关键

词汇和语法只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不少同学觉得自己平时词汇也明白,也会默写,语法也懂,可为什么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任务型阅读得分不高呢?其实,他们忽视了学英语的关键一步是阅读。阅读的材料多种多样,比如教材中的Reading和Project,各种报刊杂志上的短小文章等等。通过阅读,可以把词汇和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比死记硬背孤立地记忆要强得多;通过阅读,还可以了解英文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科技文化、时事政治等方方面面,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多读,还可以为我们积累一些美文佳句,写作模式,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

3、听力是辅助

听力贵在坚持。最好从高一开始就坚持每天一听,最好选些高考模拟题。听后贵在反馈,学生对着答案一定要再听一遍,最好还要参考听力原文,找出没有答对题的原因,比如是听前没来得及先看题目,是单词没听清,还是听不懂其意,还是涉及到数字的计算,还是注意力没有集中等等。训练形式要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听录音默写单词,听并口头回答问题等。教师还要适时地指导一些听力技巧。

总之,我们各位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实质,认真进行新课改,解放自己,解放学生,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实惠。

参考文献:杨九俊、吴永军《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5: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世界各国在中小学外语课程价值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学习外语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材素质的提高

学习外语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

学习外语有利于学生在多元社会中发展

学习外语有利于认识能力的提高

学习外语有利于良好的性格、品德、意志和交往合作精神的发展

欧洲委员会对低龄儿童外语教学达成的共识

小学开设英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对最佳年龄无定论,倾向于9岁开始

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低龄外语教育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因素

世界各国在小学外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注重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注重外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文化的理解。

2.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在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面临语种选择较多的国家尤其重要。

3.课时问题

研究表明,更多的短课时比较长的较少的课时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的形成。

4.起始年龄问题

关于起始年龄的问题,尚无定论,一般倾向于从九岁开始。

5.小学外语的评价问题

在评价问题上,各个国家都比较重视语言运用的能力和表现,同时,也重视采用标准化考试的方式,统一地评价教学的效果。

6.师资的补充和培训问题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

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

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

课程改革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7.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培养爱

国主义精神

8.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采取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扩展学用渠道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强调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

程和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3.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关注学生学会做人的发展

5.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

9—12岁孩子的特点

1.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

2.对陌生的英语有好奇心

3.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

4.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

5.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

目标的总体描述

一级(3—4年级)

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色、连线等),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能唱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引导下听懂和读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异国文化感兴趣。

二级(5—6年级)

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的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照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乐于了解异国文化习俗。

对小学阶段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的特点

1.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理解与表达的形式。

2.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达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

3.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如果用

动作、体态、语言、做玩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技能的发展。

4.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

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活动中,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联想力等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画画、涂色、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基本学习策略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学习计划

4.对所学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篇6: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

第三讲: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 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规律,明确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实施新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要搞好《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工作,还要扎实地落实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堂教学。本章旨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策划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教学设计意见。

一、深入分析学情,加强教学针对性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取得成功。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具体策划时,必须研究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愿望,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初中生的品德学习与建构将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分析学生的目的,可以为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 初中生正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阶段,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时期。其生理和心理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心理特征很不稳定,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他们一 踏进中学大门,往往会不自觉地感到:“我是一个大人了!”他们开始不屑与小学生为伍,渴望加入成年人行列,遇事开始独立思考,不再一味盲从教师和父母。谁要是再仅仅把他们当作孩子,称呼他们为“小朋友”,那么谁就会失去他们的信任,谁也就别想再进入他们的世界——“小大人”的世界。

他们不仅想与同龄人交往,而且也想与成年人交往,与教师、父母平等相处。由于身体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意识”却带有与生俱来的幼稚性和片面性。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对师长们及其他成人的意见,也似听非听。在生活中,从穿衣戴帽到对人对事的看法,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容易与成年人形成“代沟”。然而学生此时尚未完全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独立自主”的能力仍很弱,也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教师对他们的看法。

伴随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自尊心迅速增强,喜欢结交朋友,重“义气”,喜欢结成松散的小团体,以提高自己的归属感,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判断能力不强,对自己的评价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多数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缺乏自知之明,甚至妄自尊大,结果一遇到挫折,就迅速出现自我否定的现象,陷入自卑的泥潭,甚至走向极端。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之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了解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往往会感到一些冲击和压抑。此时初中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开始表现出与性成熟有关的情感,如见异性就害羞或回避、在异性前好表现自己、内心互相仰慕等。

初中生在“闭锁自己”的同时,又渴望“开放自己”。他们常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希望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还会通过迷恋明星偶像作为寄托,或是上网找朋友聊天等,总之,此时的孩子反而最不爱向“熟视无睹”亲人诉说心里话。

初中阶段,又是青少年“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时,就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他们的兴趣比较广泛,追求新颖,喜欢刺激,自我意识有很大增强,情感日益丰富,容易激动,往往自行其事,逆反心理较强。但是,他们的自制力较弱,爱好不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过分自负和好表现自我,冲动时容易受人“暗示”,以至发生越轨、失足行为。

总之,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时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要多理解学生“成长的烦恼”,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

我也来说两句 查看全部回复

最新回复

赵玉清(2009-10-30 20:28:03)

(二)了解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 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所谓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不同的思维发展阶段,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心理加工方式是有区别的。研究表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是不同的 , 况且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我们成人不一样,不走入孩子的内心,不了解他们就不能在教学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初中生的认知 活动的自觉性已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到迅速发展,且在感知、识记、想象中日益占优势地位。

在记忆力方面,有意识记逐渐占优势地位,不管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记已成为他们识记的主要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其效果要优于无意识记。在思维发展方面,初中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但其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初一学生的智力类型和水平与小学高年级的差不多,初二是智力发展的新起点,也是智力发展关键时期。抽象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以至整个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初中生思维的发展,还表现在思维品质特征的发展。初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明显得到发展。一方面,初中生区别于小学生的盲崇,他们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经常要做一番审查,有时甚至表现出过分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思维和主张,常常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思想,但初中生思维品质还有片面性、表面性和主观性等特点,主要表现在看问题容易偏激和走极端,尚未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也是“明星崇拜”的狂热出现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原因所在。还有,初中生思考分析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有时表现为固执己见、情绪偏激,有时会“蛮不讲理”或轻率下结论。新的学生观倡导对学生的尊重,关键要全面了解学生,这其中当然应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兴趣、动机、能力、方式等。教师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就要注意总体上的与个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了解学生目前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及其特征,采取的教学策略必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相适应。首先要抓住从初中开始的这一发展关键期,促进其思维迅速而有效的发展。其次要在发展各种认知能力时,特别重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再就是重视情感、意志、品德、性格等各种非认知因素培养,以更好地促进认知因素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习、代替他们的观察、感知、分析、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都是与“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思想相悖的。

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承认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和学习状况的差别,因材施教,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强化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指导学生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了解初中生的个体生活经验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为此,教师的教学就必须切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存、学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个学生便是一个世界”。正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父母教育观念、家长自身素养、成长的环境差异等影响,造成学生在性格特征、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社会背景、个体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而且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了解学生的个体生活经验,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盎然生机,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之一。

一方面,作为学校德育主要途径的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强调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关注就不容回避。另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每天接触社会,对社会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然而由于年龄与知识的限制,是非辨别能力较弱,非科学的、错误的观念、看法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 了解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以及个体生活经验,认真分析其历史和现状,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赵玉清(2009-10-30 20:28:35)

二、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活动和结果要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大体说来具有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指引学生学习和指导测量与评价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在教学的策划阶段,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离开了教学目标,教学难免漏洞百出,并且使得学生学习产生困难。由此可见,拟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了课程性质、地位与作用,规定了课程目标、内容、评价建议等。所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理所当然成为拟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化。思想品德课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及每节课的积累。拟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使之既具体明确,又在实际教学中努力达到,这是完成总目标、落实总任务的基础与保证。

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尺和准绳,那么,在思想品德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呢?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表达了教师通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预想和期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理想。恰当、适宜的教学目标不仅能促使教师通过一定方式,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激励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教学互动化,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更是学生学的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使德育由培养论转向学习论,强调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学生作为道德的

赵玉清(2009-10-30 20:29:44)学习者,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时也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这也符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灵魂,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表述都以学生作为行为主体,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此外,每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把握《标准》中“内容标准”的具体要求,因为它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最低要求,不能随意拔高要求,但与此同时还要体现《标准》的灵活性,顾及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加深和拓宽学习的内容,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教师应首先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把握《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否则教学目标就像空中楼阁,成为虚拟目标,或如教条,成为抽象目标。

(二)把握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每节课是相对独立的整体,同时又是整个课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每节课置于一个单元、一册教材,甚至全部课程之中来考察。只有认真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既是整个教学目标体系中的一个点,同时又与其他各课有着区别和分工,共同承担整体教学目标的任务。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就必须找出这节课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整个体系中的位置,搞清它跟“内容标准”中的哪些目标有关联,这样确定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才具有实际意义。教学目标具有三维性,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方面。这三个方面各有其整体性,有其具体的要素结构。

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落实教学目标,还要妥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知识的获得与呈现需要有相应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为进一步掌握知识准备条件。同样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能力、知识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能脱离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总之三维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整体的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割裂开来孤立地理解。

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者的完整统一,但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可能在这三个领域都是平衡的,有可能偏重于某一领域,而在其他方面则是次要的。就每节课而言也

并不要求三维目标都是均衡实现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因此教学设计应关注总目标与具体目标的统一,确定其主要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次要目标。原有的思想政治课把知识的获得当作主要的教学目标,而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则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当作首要的教学目标。这说明在对教学目标的价值认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若是片面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忽视能力、知识目标,同样也是缺乏目标整体性的表现。

赵玉清(2009-10-30 20:31:18)[发帖际遇]: 赵玉清被小贼们打劫铜板210.(三)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是要求设定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支配教学进程的作用,能够进行目标检测。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地组织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恰当地安排教学过程,准确、合理地评价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激励、规范作用。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设定的目标系列应有内在的逻辑性,能在教学进程中依次实施。

(2)设定的目标在程度要求上应有比较明确的具体界定。这种界定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有助于发挥目标检测的制约作用。比如为了增强教学目标的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强调用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教师要注意课标中的动词说明。标准中的动词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动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同。高层次的动词自然包含低层次的动词,并且要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动词的层次从低到高可做这样的排列: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感受、体会、体验、关心、尊重、养成等等。“知道、了解、懂得、分辨、认识、理解”等动词,提示了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程度标准,显然,“理解”比“知道”的层次要高。“感受、体会、体验”是包含着学生个体情感和态度在内的道德体验,从普遍的道德规范的认知进入到个体道德体验,是将普遍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而“关心、尊重、养成”等动词则落实到了学生的道德行为层次和最终品质养成,内在包含了对前两个层次的要求。能否正确表达教学目标,是对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能否真正把握的一个标志。赵美玲(2009-10-31 09:10:53)[发帖际遇]: 赵美玲收取租客本月房租铜板2.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课程标准,谢谢赵姐提供的材料,学习了!赵玉清(2009-10-31 16:59:36)[发帖际遇]: 赵玉清被飞来的金子砸道,得到铜板30.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合适与否,不仅涉及教师的教法,同时涉及学生的学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依据师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真正接受。教学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一旦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和学都会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就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给他们创造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生动的、直观的、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现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综合考虑选取教学方法,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是不相同的,性格、气质也有差异。在考虑教学方法时,教师只有依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善于讲故事,可以采用讲述法,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明理。有的教师擅长“导戏”,精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采用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有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娴熟,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也可以构建基于网络的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

尽管学生的个性特征千差万别,教师的素养条件也各不相同,但在教学活动中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则是共同的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本学科教学的特点 思想品德课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其基本特点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内在的道德认识、情感发生变化,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道德行为。在教学方法上就不能仅局限于相关知识的传授,而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经验水平,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自我反省,形成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根据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教学方法 思想品德课确立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知识”三维教学目标,明确了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而教学方法又是连结教与学,以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步骤,因此教学方法的选用应确保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教学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轨道,防止出现脱离教学目标单纯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搞形式主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是制约教学方法的重要因素,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人教版为例),遵循了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学内容,教材中以大量的图片及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例引发学生思考、感悟,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人文性。另外,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倡导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科书不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教学中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的“用教材”,这使得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愈加丰富。、教学方法的选用还需考虑班级、学校及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 课堂教学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考虑环境的作用,若能努力开发使之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会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彩。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挖掘当地乡土资源,把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融入到学生生动有趣的参观访问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的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室、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工厂企业、农村蔬菜大棚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旅游景观、特色建筑等,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相反,影响课堂教学的外部环境也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产生不利影响,如不好的校风校纪、班风班纪会使教法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样,学校的设备条件也是教法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例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很好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当前城市普通中学计算机等设备配备还不齐全,农村中学则更少,所以目前大多数教师还不可能经常性地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应注意综合运用与优化组合

思想品德课的具体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和用途,但各种教学方法又是相互关联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单纯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是几种方法有机地组合或几种方法交叉运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单一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失去学习兴趣,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学习效果。就算是对某一班级适合的教学方法,随着任教班级的变化,由于学生的差异,也可能失去好的教学效果。但倘若一味追求多样性,忽略优化组合,使教学变成种类繁多的万花筒,往往使教学环节走过场,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注意力分散,仍旧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教学方法的互补性,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取长补短,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赵玉清(2009-10-31 17:01:03)

(二)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常见方法 无论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讲,还是从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应坚持启发教学的原则。而贯彻启发教学的原则的教学方法又多种多样,但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讨论法和谈话法。、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班级或小组形式围绕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教材疑难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对不同意见的新理解。课堂讨论,按人数的多少,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有时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先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是讨论前的准备。

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和具体要求。教师拟定的讨论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要有针对性,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点;要难度适中,让学生有话可说;问题宜小不宜大或泛;讨论题的表达要新颖、有趣,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确定讨论题目时要预先评估可能出现的分歧和可以达成的共识,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教师还要做好讨论的布置、检查、督促工作,必要时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社会调查,并写出发言提纲,在学生准备好后再组织讨论,保证讨论顺利、有效进行。二是在讨论中要有引导。

讨论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独到见解的激发者、推动者和欣赏者,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对讨论的题目应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讲清题目的内涵和思路。讨论开始后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及时加以组织、控制、点拨和启发引导。当学生出现偏离题目而高谈阔论时,教师要善于及时把握住讨论方向,正确地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讨论。当学生仅仅照本宣读,意见大同小异,课堂气氛不活跃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制造矛盾”,以引发学生的争论,使讨论深入进行。当学生激烈争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分歧所在,抓住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当学生讨论相持不下时,教师要加强点拨,指明思考方向。当学生的发言出现疏漏和偏颇时,教师应做恰当提示,启发学生自己或相互之间做必要的补充或纠正。三要做好小结,巩固提高。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符合事实的总结。对学生的准备情况、发言情况做出中肯的评价。在对讨论中准备充分、发言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也要指出缺点、不足和今后讨论要注意的问题。要引导学生梳理和分析讨论中的各种想法,得出正确结论。对有争议的、学生一时想不通的、意见难统一的问题,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某种观点,达到观点的统一。

赵玉清(2009-10-31 17:01:29)2、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由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组成教学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这是较易体现启发教学原则的一种方法。善于运用谈话法,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实际上,谈话法也是一种(师生)讨论法。谈话法运用的基本规则:

(1)提出的 “ 话题 ” 能真正触及学生认知的矛盾,唤起学生的兴趣,产生探求的欲望。

(2)“ 话题 ” 要明确,难易适当,尽可能引导学生认清问题的实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不要 “ 一问即答 ”,也不要 “ 一问齐答

”。那种不需思考就可以齐声回答 “ 是或不是 ”“ 好或不好 ”“ 对或不对 ” 之类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3)谈话的对象要普遍。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宜将问答局限于几个 “ 积极分子 ”。(4)“ 话题 ”

要有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不要以书本上的固有答案和教师自己的已有结论限制学生的回答,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敢于反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5)谈话要有计划性,要围绕确定的题目、线索和关键问题进行,要掌握好时间。切忌临堂即兴提问,心中无数,泛泛而谈。

(6)谈话结束时,教师应对谈话的内容进行概括,把谈话的内容系统化,使学生对所谈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以上两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方法。其他的具体方法还有许多。赵玉清(2009-10-31 17:02:00)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表现为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四种。讲述是教师向学生介绍、叙述和描述事物;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和论证事物;讲读是讲和读有机结合;讲演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深入的论证。讲授法最适合于教那些知识性、资料性较强的内容,传授那种除讲授以外很难获得的信息,以及需要学生得到系统知识的内容。对讲授法的认识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有的过分迷恋于讲授法,把学生的头脑变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师或照本宣科,或缺乏重点平铺直叙,漠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不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讲学生听,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都要学生记住,致使课堂缺乏生气,导致学生呆读死记,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讲授法也就成了填鸭式教学法,改革这种落后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其二,有的排斥讲授法,认为讲授法就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教学特别忌讳“讲”,若是碰到优质课评比或开设公开课,教师更是注意做到少讲或不讲,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活动、多展示、多讲,究其原因,在于许多教师把讲授法等同于“灌输法”,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讲授法只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问题的关键是讲授是否具有启发性,如果能做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同样会取得好的效果。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讲授的内容少而精,忌 “ 满堂灌 ”。(2)语言表达生动,增强语言的魅力。(3)适时点拨,增强讲授的启发性。、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 指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预先设置一系列的、有层次和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或是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实施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是

“ 问题 ” 的设计。而 “ 问题 ” 不外以下两类。(1)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问题,为问题教学做准备。事实上,预设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问题设置的适当与否往往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就应在课前对所设置的问题有深入地研究。忌随意性、“填补式”(为“活跃课堂气氛”或“完成教学时间”而填充问题)。问题设计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问题应当是明确而具体的,呈现问题时宜直截了当。第二,问题应当有思维价值,有适当的难度。第三,问题要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思想品德课教学强调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中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忽视问题与教学目标的沟通与联系。第四,教师应精选问题,少做随机性的提问,使其收到实效。(2)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自主解答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自主建构,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建构,产生疑问是很正常的事,加上课堂教学本身隐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教学不可能是课前教学设计的照搬照抄,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问题

, 要善于把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这正如 创造教育认为的“教学的最有价值的成果恰恰不是用现成的知识来消灭问题,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新问题。”这就是问题教学法的精神实质所在!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引导学生自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志。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课堂情境引导下,或者在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都能或多或少地提出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慎重对待,避免所提问题的随意性、盲目性。为此,教师首先要消除学生顾虑,保护学生自尊心;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再次

要指导和帮助学生由自己来解答问题,而不是由教师直奔主题地讲授答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沿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路线前进,解决问题也就成了问题教学法的归宿。然而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更强调关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经历与价值体验,所收获的应当基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单一的对结果的把握。

除了以上的几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诸如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法、自助餐式的 探究性教学法 等。

赵玉清(2009-11-01 14:23:15)

四、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教学形式中按照一定的步骤与环节逐步推进的。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形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教学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形式。具体而言,从活动组织形式看,可以划分为集体性活动(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从活动范围看,可以划分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下面以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为例,着重探析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几种常见组织形式。、小组讨论。

这是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好形式,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有效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真正意义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

课堂讨论的目的,在于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到一节课来论,讨论往往为的是明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拿来讨论,学生早已明白、在教材中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再拿出来讨论了,一些带有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类的问题一般不宜做讨论题,否则就是浪费教学时间。一般说来,一节课中设置的讨论题以

~ 2 个为宜。目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更需要教师组织相关的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比如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一课中,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拒绝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这一讨论问题的设计,源于前面教学中所提及的各种不良诱惑造成的危害,所以此时组织学生讨论拒绝不良诱惑的具体方法,可谓是水到渠成。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归纳拒绝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提出的方法甚至超越了书本所提供的答案,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2)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 要使讨论取得较好效果,教师对讨论主题的选择是值得考虑的,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可以使整个讨论充满活力,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吸引学生参与到讨论活动中来,并能在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发扬民主风气。

如《用智慧保护自己》一课中,教师创设了这么一则教学情境:某校初二学生小亮,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风中笑”在与小亮聊天时提出两人见一面并一块外出游玩。小亮非常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由此设问:“小亮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中也引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各自谈了去与不去的理由。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利增强学生体验,同时这一讨论又能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思想品德教学和现实生活距离最近,容易和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共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就该发挥这种特殊优势,以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去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从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学生已有经验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教师的作用是要使学生已有经验得以明晰并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建构、形成及发展思想品德的过程。为此,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抓住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针对这个结合点来设置讨论题。讨论题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探究性,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特别注重挖掘利用当地德育资源,以活生生的洋溢着乡土气息的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赋予生活中的平凡事件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特长爱好、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家庭背景、守纪状况等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这样有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按能力水平将学生混合编组的目的是提倡同伴互教,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好处。除此之外,还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丰富学生的思维。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那么,小组的规模就应最小不少于个人,最大不多于 5 个人。若多于 5 个人,每个成员参与的程度就会降低,其结果是小组的效率减弱,每个成员的满意程度也相应减弱。5 人小组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小组规模,更符合一般社会组织的特征,也不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小组,少数派也得以坚持自己的意见,激发小组内的讨论,又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赵玉清(2009-11-01 14:24:51)[发帖际遇]: 赵玉清参加论坛辩论大赛, 获得银子85.为提高讨论的效率,不妨采用如下一些规范: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每个小组成员必须要参与小组的讨论,也必须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尽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共享他人的认识,并且将自己的识见转变为成员间共享的经验;讨论时小组内应进行角色分工,明确职责,如可以推举出负责人、记录员等,来保证小组讨论的正常进行;讨论后,应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情况、结论、观点等与其他小组交流;要教育学生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尊重讲话的一方,不可在倾听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交头接耳,无理取闹,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我或许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用生命维护你发言的权利”;避免脱离主题空发议论;避免出现由讨论所引发的攻击行为,如斥责别人,批评别人的表现等。、课堂辩论。

学生围绕一个热门话题展开辩论。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创造出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学生在辩论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辩论只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辩论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辩论,形成对事物、问题客观全面的看法,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加强。组织课堂辩论,可采取以下步骤:

(1)选择辩题。教学辩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形式,成为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辩题必须和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的性质与程度的差别以及组织辩论的具体目的,思想品德课辩题要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选择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有争议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如《游戏机的诱惑》一课中,为使学生认清青少年玩电子游戏的利弊,特组织安排了一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组织辩论小组。辩论小组的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甚至不刻意去划分辩论小组,就根据辩题随机展开辩论,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积极参与。一般来讲可以先将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确定本方观点,推选四名同学当辩手,在自由辩论中本组其他同学做补充发言,最

后由 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

(3)注意事项。教师首先应熟悉辩题所涉及的内容;其次,做好材料的收集;再次,仔细听取双方的辩论;最后,在总结时,应对双方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此外课堂辩论有条原则,即要适时适量:时机不当,效果不佳;量多或量少效果也会不理想。当然在辩论时应注意辩论是否跑题,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切不可在辩论中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所以辩论时教师对辩论场面应适当调控,这也是对教师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课堂游戏。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生亲身体验的一种途径。它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情景展示活动。

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活泼爱动贪玩,做游戏完全符合学生的天性,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能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还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合作能力,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一课教学时创设的游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师生一起编织“生命之网”,班内 9

位学生上台扮演稻谷、小鸟、鼠、昆虫、青蛙、狼、羚羊等,各代表一种生命,并头戴标有这些动植物图案的帽子,然后要求他们找出相关生命的位置,拉好线并把线球传递给相关的生命,而台下的学生也可以提醒、帮助台上的同学把线球快速向相关的生命传递。活动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场面很是热闹,学生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培养了团队精神、创新意识,感知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赵玉清(2009-11-01 14:26:35)下面着重谈谈思想品德课堂游戏应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 ——

课堂教学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组织课堂游戏也不例外,务必要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活动的导向,而不能片面追求形式,纯粹为玩而玩。(2)趣味性原则 ——

游戏终究是一种游戏,它具有趣味、快乐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游戏时,既要避免教学目的不明的游戏,还要避免枯燥的、干巴巴的游戏形式。在确定了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后,就要选择活泼、得当的游戏形式辅助教学。为达到趣味性效果,首先,游戏的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猎奇的欲望;然后,尽量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增强情感体验;最后,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以比赛、小组抗衡等形式去评价游戏的结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参与性原则 —— 游戏教学的参与性体现在让全体学生 “ 动 ” 起来,争着承担游戏的每一个角色。如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呢 ?

首先游戏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生理特征。另外教师也要全身心投入去感染学生。否则,那些自以为已经成熟的学生会认为游戏太幼儿化,觉得玩游戏很幼稚,会应付性地、拘束地

“ 玩玩 ”,甚至会不屑一顾。

(4)组织性原则 ——

每项游戏活动均应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即使如小品表演这样的活动,教师也应预先审看之、指导之。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应明确地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做到放得开又收得拢,养成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的良好课堂习惯。

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还有主体探究、小竞赛、故事会、编儿歌、写倡议书、作宣传画、现场演说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选取活动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成效。赵玉清(2009-11-03 22:08:28)

(二)课堂教学活动优化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喜欢这位老师,所以我喜欢他(她)教的这门课。”这是学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

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课堂 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班级里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杜绝冷落歧视所谓“差生”的现象 ;应充分相信学生,充分依靠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不包办代替,放心大胆让学生去想、去做,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应实行民主化的教学,鼓励学生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甚至提出不同见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

;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他们展示个性、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让他们有被接纳、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以平视的视度去看待学生,甚至欣赏学生的鲁莽、激情、狭隘、固执;应转变

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明确教学目标,牢牢把握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导向作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以确保教学有序、有效地进行。活动开展的成败,也应以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落实加以评估。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忽视了活动的本意,反而会对教学造成干扰。为此,教师应该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然教学活动过程不可能如教学设计的那样一帆风顺,活动中也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而这也还是建立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之上的。、努力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角,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活动程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充分发展。

尽管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真正主人,但这并不妨碍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的设计上,教师要精心设计、组织、规划课堂活动,并且保证活动的最终有效实施。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切忌“喧宾夺主”,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要学会倾听、尊重活动的个体——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搭建个性释放的舞台,给他们的学习以尽可能多的自主,这样学生的学习天性就会喷发出来,获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教师也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师生都能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任务分配,这是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在以上的篇幅中已有叙述。、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整合。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有着实际意义,这已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证明。赵玉清(2009-11-03 22:09:04)[发帖际遇]: 赵玉清送馒头获得小费铜板48

(三)关于新课导入和结尾的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始有终。这里专门探讨一下新课的导入和结尾的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精彩的导入,如同戏剧的序幕,它隐含着戏剧的高潮和结局,又如同路标,它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设计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

同样教学内容的课,导入的方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无论选择何种导入,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调动学生入课学习的积极性,为实现新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服务,这是衡量导入成功与否的最根本的尺度。为此教师要根据既定的 教学 目标来精心设计导入,与 教学 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入游离于 教学内容之外。

(2)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是对所教的学生而言的。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生活实际等,来确定导入的内容和形式,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里的针对性也包括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能表现相应内容要求的导入方式。(3)形象性原则

教学活动是充满情感的活动,更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强调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不仅要求导入能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为接下来的教学作良好的情感铺垫,更应该使导入给学生一个生动的具体形象,为下一步的思维活动提供“素材”。、新课导入的方法

新课导入的方法千姿百态,丰富多彩。(1)情境导入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创设各种情境,刺激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去思考问题,愉快的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法,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使用最广泛的导入法。情景的设置方法也多种多样,诸如音像再现、小品表演、实物展示、回顾历史(故事)等。(2)设疑导入法

设疑导入法,是指教师围绕教学主题,设疑问难,制造悬念,引发思维,以此来导入新课的方法。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3)新闻(热点)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用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当地热点新闻,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导入新课。热点导入,感染力强,会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种结合实际,用热点话题导入新课的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赵玉清(2009-11-03 22:10:18)而且能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除此以外,还有活动导入法、亲身体验导入法、名人名言导入法等。、结尾的设计

一节好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而且还要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学中,新课导入往往受到多数教师的重视,而对于课堂结尾却容易被人忽视,常常是轻率处理,草草收场,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完美的结尾,对思想品德课来说,可以使课堂教学余味无穷。缺憾的结尾,有时则会使整节课功亏一篑。

完美的结尾应该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式的,登上峰顶一揽众山小式的,美梦中醒来仍痴迷不悟式的。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1)总结式结尾

这种方法是在课终之时,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貌式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使所学内容系统化。归纳总结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总结要简洁明了,不应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突出教学主题。利用板书总结全课是常用的办法,简便易行。(2)首尾呼应结尾

教师在导入时往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留下悬念,以引出下文。随着教学的深入,谜团逐渐被破解,问题逐渐清晰明了。那么,在授课的结尾,教师顺理成章地照应开头,指点迷津,解除悬念,使学生豁然开朗,做到首尾呼应,水到渠成。(3)悬念结尾

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每节课都是整个教学链条中一个环节,对前面的课有承接关系,对后面的课有预示作用。一节课终结之时,教师预设下一课题的悬念,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实现教学活动的自然衔接与过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4)名言结尾

一节课的结尾如果语言乏味,空洞死板,往往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从而降低授课的效果。为了避免功亏一篑,可运用一些幽默机智的名言、警句,使结尾生动活泼,充满韵味。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有恍然大悟般的结尾,故然好。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结尾更多的是“不经意”的、潜移默化而发人深省的。赵玉清(2009-11-06 20:12:35)3、结尾的设计

一节好课,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而且还要有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结尾。教学中,新课导入往往受到多数教师的重视,而对于课堂结尾却容易被人忽视,常常是轻率处理,草草收场,这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完美的结尾,对思想品德课来说,可以使课堂教学余味无穷。缺憾的结尾,有时则会使整节课功亏一篑。

完美的结尾应该是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式的,登上峰顶一揽众山小式的,美梦中醒来仍痴迷不悟式的。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1)总结式结尾

这种方法是在课终之时,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全貌式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使所学内容系统化。归纳总结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或通过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总结要简洁明了,不应只是前面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突出教学主题。利用板书总结全课是常用的办法,简便易行。(2)首尾呼应结尾

教师在导入时往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留下悬念,以引出下文。随着教学的深入,谜团逐渐被破解,问题逐渐清晰明了。那么,在授课的结尾,教师顺理成章地照应开头,指点迷津,解除悬念,使学生豁然开朗,做到首尾呼应,水到渠成。(3)悬念结尾

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每节课都是整个教学链条中一个环节,对前面的课有承接关系,对后面的课有预示作用。一节课终结之时,教师预设下一课题的悬念,为下一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实现教学活动的自然衔接与过渡,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4)名言结尾

一节课的结尾如果语言乏味,空洞死板,往往会使整堂课黯然失色,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从而降低授课的效果。为了避免功亏一篑,可运用一些幽默机智的名言、警句,使结尾生动活泼,充满韵味。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有恍然大悟般的结尾,故然好。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结尾更多的是“不经意”的、潜移默化而发人深省的。赵玉清(2009-11-06 20:14:01)第四讲:新课程教学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我们选编了一组来自第一线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评析,透视新“课标”,借鉴他人教学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是所有教学的宗旨,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意义尤其重要。“思想性”是本课程的“灵魂”。为此,我们需要:、把握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既把握教育性、思想性,又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教育才能更好地落实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重视认识、情感、价值观的建构。教师要考虑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景与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通过以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法为中介的建构,逐渐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的建构过程,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教育教学宗旨。

赵玉清(2009-11-06 20:14:22)案例 1 面对百万巨款

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向全体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有百万元巨款,你会干什么?

学生们在愣了几秒钟之后,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要买一栋别墅”,“我要买汽车”,“我要去投资”„„五花八门的答案就这样出现在课堂上。在学生过于“生活化”的回答之后,老师又问:“大家对消费非常在行,那么大家觉得应该怎么样赚来这百万元钱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而 后

老师在投影幕上出示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代人买奖券获 500 万大奖后„„》。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不同的、甚至于相互矛盾的答案出来了。教师也不正面给答案,只是等到学生急于知道真实结果时,教师才出示“代买人主动告知委托人获大奖”的事实。此时,学生一片静默,但教师看的出,学生所受到的震撼不小。评析:

此案例取材于一个真实事件。在学生的讨论中,当代人的金钱观得到暴露和展现。面对几百万巨款应该怎么做?在这中间出现了几种人——有主动告知的、有冒领的、有报警的。老师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在每个角色中去选择,让学生在纷杂的观念碰撞下,学会判别取舍。最后通过事件真实情况的展现,让学生明白道德行为的尊严和崇高,给学生心灵以震撼。本案例中的教师为引领学生们确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确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具有起码的道德水平,不是批评错误,而是从正面展示引导,坚持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其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赵玉清(2009-11-06 20:14:50)案例 2 带泪的呼唤

一位教师在执教《保护珍贵动物》时,先播放了一段学生非常喜欢的珍贵动物录像。顽皮可爱的小动物不时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同学们也不由自主地沉浸于这种欢欣愉悦的氛围之中。接着这位教师在说了几句简短的过渡语之后,又播放了一段由于自然灾害与人为破坏造成大量珍贵动物相继死亡的录像。由于海水严重污染,海豹成批死去,一只孤独的小海豹依偎在死去的母豹身边,久久不忍离去,仰望天空,发出了一声声凄惨的叫喊。这时,同学们已经泣不成声,尔后,便从心底发出了代表各种珍贵动物向人类忠告与求救的呼唤。这种句句带泪的呼唤,引起了师生的心理共鸣,从内心产生了保护珍贵动物的强烈欲望。评析: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发现教师的言语说教,也没有教师刻意的形式组织,有的只是教师所精心设计并制作的教学录像资料,还有基于这一录像资料而产生的忠告与呼唤。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的心灵已经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其激情、生命体验一再被唤起,得到的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认识的双重建构。当学生发出一声声带泪的呼唤时,教学目标也已水到渠成。赵玉清(2009-11-06 20:15:27)案例 3 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戴老师在这节课中按“感受挫折、体验挫折、应对挫折”三个环节展开。在感受挫折环节中老师先在大屏幕上显示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三个人物。问:“上面三个人物

你们认识哪几个?”然后请同学们任选一个谈谈对他的认识。这样自然归纳出:这几个人物的成名有个共同点——都是经历了挫折。接着,大屏幕上显示了一幅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面对

分考卷。然后提问:“他在想什么?”同学们纷纷讲述自己的想法。老师进一步提问:结果各会怎样?于是在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挫折的两重性。接着老师安排了“体验挫折”环节,模拟“实话实说”电视栏目,由学生小记者采访同学、老师。这时,戴 老师敞开心扉和学生们讲了自己经历过的挫折。于是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真正敲开了学生的心扉。一位女生在谈到自己考实验中学落榜时,当场流出了真情的泪水,哭出声来。一时教室非常安静,继而是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师生们送给她的鼓励。在学生们讲完自己经历过的挫折后自然渴望战胜挫折。于是“应对挫折”环节自然引出,戴 老师把学生分成四队(红、黄、绿、蓝)分别找出应对挫折的方法。接着红队用小品的形式、蓝队用漫画的形式、黄队用讲述个人故事的形式展示了他们找到的克服挫折的办法,绿队更绝,他们的代表先用小提琴给同学们表演了一曲。在同学们的啧啧声中,由小记者提问:你是如何练成这么好手艺的?自然,学生以身说法,谈了适合自己的抗挫折的办法。在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克服挫折的办法后,小试牛刀,老师呈现前几天在“知心姐姐信箱”中收到的一封求助信,运用已掌握的克服挫折的办法来帮助她。最后以一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

评析: 在导课 时

老师选用了同学们熟悉的人物,使同学们有话好说,很快进入关于“挫折”的话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如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挫折,用“面对 50

分考卷”让学生充分述说,更好地理解挫折一方面给人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起着消极作用。在学生初步了解挫折以及挫折的两重性基本知识后,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挫折,必须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引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当师生互动敞开心扉,当学生用泪水表达出真切的感受,以及课堂上鼓励的掌声响起时,这一点已经做到了。师生情感有了交流体验,心灵有了真正的触动。从而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作了铺垫。教师将重点放在接下来的“应对挫折”环节及“牛刀小试”中落实了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实践运用。在课堂上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明白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意义。面对事物的两重性,不回避其不利的、消极的一面,而是以发挥其有利于人生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为突破口。这就是这节课最精彩的一幕。

向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不在心中装满谬误。

上一篇:网络的利与弊初二作文下一篇:2019学校环境卫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