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2024-04-14

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精选14篇)

篇1: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一、顺应时代潮流

二、实现个人梦想

三、缓解就业压力

篇2: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考研第一批次复试调剂已经基本结束。近来全国各地纷纷报来喜讯,出现了很多“最牛考研班”和“学霸寝室”。在以往的固有模式中,大家总是认为只有一个人在安静的氛围中才能集中精力好好复习。但是如今“集体考研”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向我们证明了集体合作的力量也是考研一大法宝。

今年安徽工业大学一个34人的班级,共有22人考研全部考上。其班主任说这种集体考研具有的“三高”特点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学习积极性高

一个人的复习不仅会枯燥,而且难免会有偷懒的现象。在集体考研中大家可以以一个班级或寝室为整体制定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每天固定的作息时间,复习的节奏、情绪的调节等等:规律有序的生活学习环境能让每个成员都能精力充沛地投入考研复习。此外,还应该形成一个激励的机制。每当你想要松懈的时候,看到周围人的刻苦努力,也能激发你的学习的动力。只有充满热情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复习中。

二、实践能力水平高

实践能力对于考工科类的研究生来说格外重要,对于文科专业的考生来说科研学术能力也很关键。因此这方面技能的培养优势在集体学习中也能体现出来。学习要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在集体学习中,当你发现好的资料或者学习方法就会第一时间“资源共享”。大家彼此互相交流,而不是闭门造车。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迎头赶上。在动手能力这一块,多一些人的指导远比自己一个人钻研效率高。

三、集体荣誉感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首选,如果你的班级有大多数人选择考研,或是你的寝室全部考研的.话,那么都教授建议大家可以发挥一下集体精神,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太原科大宿舍六姐妹考研齐登榜,她们说,在枯燥与疲惫,紧张与焦虑的重压下,互相加油打气成为她们考研成功的“秘密武器。夜晚熄灯后,大家还会躺在床上互相交流。六个女生对这一段人生历程都充满了感恩:”正是大家的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才创造出了我们独特的宿舍文化“。这份集体荣誉感是大家一起前进的力量。

篇3: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现行会计准则给予企业更大的会计选择权, 这种会计选择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如资产减值政策、金融资产分类方法等的选择。二是会计估计权。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率、公允价值变动等的估计。会计选择权为企业如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创造了条件, 但同时也给企业管理人员操纵会计盈余提供了机会。

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状况和经济动机提供经验证据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仅是对我国现行会计管制效果的实证性评价, 而且对我国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监管机构具有政策意义。

二、会计政策选择三大假设理论

会计政策选择是一种决策, 其主要目的在于以一定的方式影响会计系统产出的信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特征, 影响着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分配, 所以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在服务于会计目标的前提下, 实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

Watts和Zimmerman (1986) 根据契约理论, 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提出了三大假设: (1) 补偿计划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有补偿计划的公司经理为增加个人效用, 更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当前确认, 以便提高其报酬的现值。 (2) 债务契约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为避免违约成本, 越接近违反债务契约条款的公司, 越可能选择将未来的盈余转移到当前确认。 (3) 政治成本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公司规模越大, 越可能选择将现在的盈余递延到将来确认, 以避免因高额利润而受到政府的管制。

上市公司往往不只是采用单一的会计政策选择方式, 而是更有可能综合地利用多种选择。本文从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综合影响入手,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例, 通过比较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与对照样本的相关数据, 来检验我国上市公司的这一类选择行为是否满足会计政策选择三大假设。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研究设计的需要, 对样本做出下列筛选: (1) 为了计算上市公司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金额, 要求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披露完整, 因此本文剔除了相关数据不完整的公司; (2) 由于金融行业具有特殊性, 本文将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排除在样本之外。本文有关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数据均来自于上市公司2007~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 且采用手工方式收集, 而有关财务方面的数据来自于CCER数据库。本文研究的有效样本共计865个, 其中, 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样本数为571家, 对照样本数为294家。

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总体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企业的影响数额最大, 公司数比重为39.58%, 账面价值影响数比重却高达67.30%。商誉和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数分别占12.61%和10.93%, 对企业的影响也较大。

从表1中还能看出, 公允价值对公司净资产的影响程度往往超过对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

3. 分析与结果。

遵循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动机假设, 选择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权益比率、销售额和销售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其中, 资产规模以资产总额表示, 负债权益比率是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率。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 进行增加利润政策选择企业的资产规模均值明显小于进行降低利润政策选择的企业, 负债权益比率也明显低于降低利润组的企业。由表4可以看出, 对照样本公司与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公司的特征存在系统偏差。其中对照样本公司的资产规模均值较小, 且负债权益比率的均值也较低。

由此可知, 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负债较多的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并且, 销售额较高的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几率较大。这说明, 规模较大、负债比例较高、销售额较大的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可能性较大。

摘要: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引入。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进行分析, 试图揭示现状所反映出的规律性, 并对其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三大假设的检验。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动机

参考文献

[1].颜敏, 张永国.2006年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变更特征分析.财会月刊 (理论) , 2008;1

[2].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 2000;12

[3].刘云中.企业会计政策强制性变更的市场效应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5

[4].黄丽平, 贾长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演变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4;9

[5].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1;4

篇4:好学校应该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其实,这些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一直涌动着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改革热情,山东潍坊、山西晋中、浙江上虞、四川阆中等不少地方的教育品质,已有令人欣喜的改善,可以说,计划经济的这个堡垒正从内部松动。三中全会《决定》释放的信号进一步表明,堡垒迟早会被攻破。一个令人兴奋的突破是,给予学生可多次考试的权利。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解读这一方向时举例说,有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社会化的英语考试,成绩非常不错,他可以不上高二、高三的英语课,“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搞一些课题研究”。他还强调说,高中每一个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我们期盼多年,这一次必须实现”。很显然,新一轮教育改革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选择”。

30多年来,我们接受的教育,从小学开始,我们学什么、跟谁学、如何学,被一张张课表计划好了,学生们只能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前行,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走完了全程,有的人半途而废。而在办学之路上,学校也缺乏自主权,大都只能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令齐步走。

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走出这个怪圈:学校被上级管得过死,学生被学校管得太严。一些校长会抱怨检查、评比太多,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甚至无法做主为学校购买什么样的图书,导致大量“垃圾”占据图书室等等。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旦面对学生,又会把上级对他们的管理方式变本加厉地转嫁给孩子们。

教育部门和学校一直声称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须知,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学生自由、充分的选择。何谓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扩展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理性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构成了发展。

篇5: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距离2014 考研 仅剩二十天的时间,考生们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复习过程,现在都进入了考前冲刺阶段。然而在复习考研数学的过程中,却让好多考生考研的决心受挫,在此提醒大家,要戒骄戒躁,注意饮食和休息,平稳顺利从容自信应考。考生备考复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冲刺期如何保持最最佳的复习状态?你是否极易因为粗心大意算错?最大的丢分原因又是什么?接下来分析下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的丢分原因,希望同学们能够尽量避免错误,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数学。

1.选择题总丢分?基础不牢,一处不通导致处处不通。

学习状态是备考复习中最关键的因素,状态好则效率高,因此,在冲刺期如何保持最好的学习状态,是许多考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有效利用真题有利于保持最佳状态选择部分共八道题,丢分很严重,选择题主要考察基本的概念和理论,就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知识掌握扎实,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看到一道题就明白要考察的是什么知识点。

2.填空题总丢分?计算能力跟不上,运算准确率不高。

运算准确率不高成为填空题部分失分原因。填空题较多考察基本运算和基本概念,即计算过程,同学丢分的主因是运算的准确率比较差,这种填空题出的计算题本身不难,但是大家一算就算错了,填空题只要是答案填错了就只能给0分。那么填空题如何提高准确率?建议同学平时复习的时候要勤于动手做题,这种计算题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能光看会,就不去算,很多的同学会在草稿纸上画两下,没有认真地算。如果大家平时没有算过一定量的题,考试的时候就容易错,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题,不是说每道题都认真地做到底,但每一种类型的计算题里面拿出一定量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准确率。

要注意的是,填空题里面本身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有些同学做这种题还是按照常规,有的时候方法不当,本来很简单的题做成了很复杂的题,有些题可以根据几何意义,结果一眼就看出来了,有些题是根据一些特殊的性质,有的同学习惯做填空题还是按照常规的主观题的方法去做,对一些特殊方法和技巧不了解,这就造成填空题失分。

篇6:煤场选择充气膜煤棚的三大原因

煤场选择充气膜煤棚的三大原因

在我们的记忆中煤场都是采用露天储煤方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现已被国家列为重点整治项目。在煤场整改时,充气膜煤棚被作为首要选择。为何充气膜煤棚深受煤场企业欢迎,原因有五点,详细如下:

1.环保。充气膜是大跨度密封结构,根据煤场储煤需要,靓晟泰的充气膜煤棚内部设置有降尘设施,室外有除尘设备,完全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是所有煤棚储煤方式中最环保的方式,可轻易通过环保稽查。

2.安全。安全性包括防火、防爆、抗风雪。

防火。充气膜煤棚采用的阻燃性和耐高温的材料,同时按照国家标准设置有消防设施,防止起火。

防爆:充气膜煤棚内设置有智能监控系统,当煤仓粉尘浓度过高

http://

时,触动报警系统,自启强排风降尘,防止爆炸。

抗风雪。充气膜煤棚采用钢索网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等20多道保护措施足以保证气膜经受恶劣环境下的抗风雪能力。

篇7:大学生考研原因分析

第二、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参加考研。近几年,高等教育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多,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由于人才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部分用人单位在招人上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学生感到面对人才市场的残酷竞争,要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必须有更高的学历,考研是一个重要选择。这部份人为数较多,学习成绩往往处于班上中上水平,通过拼一拼、搏一搏,有相当一部分能够实现考研目标。

第三、客观形势变化引发学生参加考研。近几年由于许多高校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招生规模不断扩

大,考上研究生并非高不可攀。在考研潮流冲击下,参加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形成考研热。第四、部分学生被周围考研生形成的学习氛围所感染而参加考研。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原处于想考又不想考的不确定状态,在部分带头考研生所形成的学习氛围中,他们感一种外在的无形压力,并在内心深处唤生出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在通过不断自我调整过程中,重新找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以试一试,拼一拼的心态加人到考研这一行列中来 ,山摇摆不定的状态转变为一心一意参加考研。

篇8:好学校应该给学生选择的自由

一个令人兴奋的突破是,给予学生可多次考试的权利。前不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解读这一方向时举例说,有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参加了社会化的英语考试,成绩非常不错,他可以不上高二、高三的英语课,“可以去操场上跑步,可以看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搞一些课题研究”。他还强调说,高中每一个学生将拥有自己独立的课表,“我们期盼多年,这一次必须实现”。很显然,新一轮教育改革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就是“选择”。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严重缺乏选择性,只能遵循指令而行。农民被限制在土地上,城里人的一日三餐也受制于粮票、油票。30多年来,从小学开始,我们学什么、跟谁学、如何学,被一张张课表计划好了,学生们只能在一条既定的轨道上前行,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走完了全程,有的人半途而废。而在办学之路上,学校也缺乏自主权,大多只能按照指令齐步走。

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走出这个怪圈:学校被上级管得过死,学生被学校管得太严。一些校长会抱怨检查、评比太多,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甚至无法做主为学校购买什么样的图书,导致大量“垃圾”占据图书室等等。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旦面对学生,又会把上级对他们的管理方式变本加厉地转嫁给孩子们。比如,福建一中学就发布规范女生行为的“七不许”:不许给男生传递纸条;不许认男生为‘哥’;不许邀男生一起过生日;不许和男生单独同乘一辆自行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否则,均视为品行不端,有辱家风、校风”。这种严加管制,实际上是目前学校自身管理困境的某种投射。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基于学生自由、充分的选择。何谓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扩展自由既是发展的首要目的,又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消除使人们几乎不能有选择、而且几乎没有机会来发挥其理性主体的作用的各种类型的不自由,构成了发展。

对于教育而言,不自由必然阻碍发展。几乎不能有选择,导致了教育的一大问题: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同一种人。无数个性格、天赋、兴趣、生活经历迥异的学生,以高度相似的方式接受教育,读同样的教材、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作业,连体育课也不例外。这样的学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工厂,一个个不同的孩子来到这里,经过学校几年十几年的打磨,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棱角,变成了相似的产品:他们虽然长着不同的脑袋,却难以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甚至连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都不清楚,所以才会出现每年数百万人一窝蜂报考公务员的奇观。

从某种程度上讲,一所好的学校应该像一家大型的超市,学生在其中各取所需。学校要做的,应该是尽己所能开发、提供多元、适合的课程产品吸引学生们选择,而不是强制性地把他们圈在一个个的教室里。一些学校的探索表明,只有自主的选择,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活力,他们的差异才可能因此而展现,“因材施教”才不会沦为空话。人生是一枚硬币,正面是选择,背面一定是责任。只有交给学生们选择的空间和权利,他们才可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篇9: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最想对朋友们说的是:关于大学毕业后选择考研还是留学,一定要谨慎,一定要问清楚自己为什么作出这个选择;但是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别再缩手缩脚,只有付出绝地重生般的努力才会有回报!说到底,留学和考研无非是方式的不同,两者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我衷心祝愿正在准备留学或考研的朋友们:经历过风雨,会见得彩虹!

大事小记

在我成长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在经历一个充满矛盾的家庭带给我的种种困惑和磨难。父亲是集各种优点和缺点于一身的好人,母亲是个坚强而慈爱的女性,可他们的结合所建立的家庭,却充满了矛盾与不和谐。幸运的是,我的母亲,这个伟大的女性,从我小学四年级起到高三,一度牺牲自己的工作机会换取我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我得以从大学升学率只有5%的地区考上大学。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考上大学,要远走高飞,要寻找另一个全新的温暖的美好的环境;然而,考大学时的种种不如意也许就注定了我不会止步于我的大学。

然后我上了大学,并且真正开始了这段看似平坦又不平坦的道路:

1997年9月,我考上了东北XX大学英语专业;

2000年申请留学美国,不幸未能得到全奖;

2001年1月参加国内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

2001年9月起就读北京XX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向研究生;

2004年夏可望获硕士学位,并将就职于国家某部委。

我将更仔细的记述这几年我经历的选择以及我的思考,平平的语言,宛若此刻我那平静面对生活的心境。

“留学”

确切地说,应该叫我的留学准备,因为最终我还是放弃了选择留学。

我从大二开始有了要去美国留学的念头,这个念头的起因很简单。其一,作为英语系的学生,不去美国看看那块如诗如画的土地似乎白学了英语;其二,当时读了早年留学海外的胡适和林语堂先生的书《非留学篇》、《吾国吾民》等,他们学贯中西的风范让我冲动地想追随他们的足迹。留学计划的导火线出现在1999年如火的夏天,那年7月我遇到刚获得美国宾州大学(PennU)秋季入学全奖的陈师姐,她的鼓励让我的心在夏日的骄阳里着了火。谈话后我激动万分,几乎浑身颤抖着走进图书馆,一遍又一遍地在书架上翻找托福和GRE的书,并由此开始了我的GTER之路。

12个月之后,我在哈尔滨考了GRE,又于当年暑假参加了托福考试。当时因为一心想去常青藤学校,资金上也有点小问题,期间还夹杂着来北京准备考研之类的一堆事情,精力有限,2000年的飞跃我只申请了哈佛和宾州大学两所学校。由于考研日期临近,我在圣诞节前20天就把材料全部发了出去,然后静下心来全力准备考研。2001年,校园里丁香花盛开的时候,申请结果几乎和考研成绩同时寄到了我手中,哈佛给了我六分之一奖学金,而宾大只给了录取,没有奖学金。我很郁闷,哈佛六分之一的奖学金难以维持我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而且非全奖的签证可能也会有麻烦。但是由于考研结果还不坏,我就基本上放弃了我的留学计划,就这样,我的GTER之路暂时告一段落。

现在回头看,我的留学动机倍显单纯和幼稚,是不够充分不够有说服力的。似乎去留学就是简单地想要一个美国的博士学位和留学背景,却没有很好地认识自己,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设计,而且当时选择的专业高等教育学也是作为一个文科生的权宜之计,并非我真正的志向所在。“我到底为什么要留学?”在留学之前,每一位申请者对这个问题应该有很明确的答案。在我看来,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好奇和好强,为了看看世界有多大等等理由都不够深刻和充分。有一位台湾的老教授曾经说若你对留学抱着巨大的希望,那你必然失望;若你根本没有想好去做什么,那么你会立刻在新鲜感消失之后走向颓唐。

北京市外企服务集团人力资源分公司总经理王晓平认为:“海归”派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国内有经验、有学历背景的,他们出国进修或者在国外有工作经历,也就是真正“镀金回来”,是很受外资公司、民营、国营企业青睐并高薪聘请的,其薪酬的增值幅度最大,翻几倍都是正常的。第二种是在国外留学,没有专业工作经历的“海归”们,他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经营管理、电子商务方面比较了解,但他们通常的想法是由于出国“投资”比较大,一回来就想快速把“成本”收回来,因而对薪酬的期望值也比较大,甚至要3─5万美金的年薪,实际上1─2万的都难找。另外一种就是在国外瞎混的,包括一些高中生,学习也不怎么好,未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有钱、有机会,能出国混个洋文凭回来,但混的结果是有的甚至连外语说得都不利索,他们的前景就比较令人堪忧。我观察一下自己,看来自己属于第二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并不在最受欢迎之列。要是分析一下,第一种海归真正的砝码无非在于通过国内的经验了解认识了自己,懂得自己缺乏什么,需要学习什么,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就有了明确的学习计划,这样的留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和投资。

不知道若干年以后的我会不会重拾我的留学之梦,并在我的心头再次燃起熊熊的火焰。如果有,也必是我对所经历的生活做了总结之后,不断清醒不断成熟的一天,我将沉稳又清晰地制订留学计划,选择真正喜欢和需要的东西去学习;而且留学的全过程将不会在茫然中度过,每一天、每一学期都会随着变化产生新的目标新的计划,实现真正的留学价值。

或许某种意义上讲,我2000年的留学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是自己始终不甘心而已。总之,我从一场失败的战斗中走了出来,随后幸运地接到了国内研究生的复试通知,来北京复试之后,又稀里糊涂的走完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段时光。2001年9月,我到了北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学习。

考研

小的时候家在孤独的海岛,却曾经无数次地梦想自己光荣地登上了奔赴伟大首都北京的列车,头一次独自经历这么远的路途,去北京上大学。1997年是我的大比之年,但是我所有的第一志愿——在北京的大学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却意外地收到东北XX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心头失落,也许还有一些些的犹豫与惶惑。由于母亲的鼓励,她认为我应该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我最终离开了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去了祖国的东北,虽然到东北不是我的初衷。

我的个性强烈,不愿服输,我根本不相信我来不了北京,我始终坚信自己有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一天来实现自己的初衷,而昭示这一天到来的,大概就是通过考研,所以我在还没有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考研了。这个朴素的近乎本能的动机不仅驱动我继续选择了北京,而且驱动了我考研的无限力量,让我在智力上做了最大程度的磨砺和输入,在体力上做了最大程度的坚持和付出。大二的暑假从拉萨度假回来后,我就到北京的目标学校打听考研行情。大三的第二学期开始,我就一边背着GRE单词,一边看着专业书,清晨去图书馆排队占座,晚上宿舍熄灯后打开应急灯继续复习,如今回想起那时在青青校园的虔诚和坚持,还会不断被自己感动。

坚定了考研的决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择专业和学校。作为英语系的学生,我十分喜爱英语并且自认为是有语言天赋的,但是我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把它作为交流沟通和了解西方国家的工具,对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文学的研究根本不感兴趣。而且我越学英语越发现自己人文熏陶的不足,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缺乏一个理性思考的视角,我急于开辟一块新的领域,懂得更多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去直面工作并为社会创造价值。对中国大学生来说,自主选择一块自己喜欢、能够胜任并且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是不太容易的。首先,20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缺乏真正的认识与了解;限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他们对于行业的了解通常是浮于表面的,因此要他们独立作出理性的选择自然有难度。在迷惑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我寻找并和有经验的先行者交谈。我曾经找过很多研究生、老师、父母和工作多年的朋友,尽可能多地收集他们的意见,回来分析并反思,最后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后十分谨慎地选择了攻读人力资源方向研究生。别人不能帮你做决定,但是他们的意见可以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就好像小时候学习的语文课本《小马过河》,松鼠和大牛的话不够客观,却在无形中给了小马很多信息,使小马有勇气亲自去尝试过河。和留学比起来,我考研的各项选择看起来更加充分和有说服力,目前的实践证明我关于考研的各项选择是正确的,并且它成为我人生起步的另一个跳板。

考研这两年持续升温,根据教育部统计,参加2004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达94.5万人,报考北京研究生招生单位的人数达17万余人,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考生人数奇多,但是我相信,并不是每一位考生都怀着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明确的个人学习目标走进考场的。单从考研动机上来讲,有些考生还很茫然,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却已经随大流似的继续他们并不真正喜欢的学业;有些同学仅仅出于对惨淡的就业形势的逃避,并不是认准了一个自己喜爱的方向想继续深造提高;更有一些同学,是为了一种冲动,一种表现自己而又顺应整个周围环境的冲动,大家都考研,如果你例外的话,显得不上进或者格格不入?

理想的研究生生涯应该是有着明确的学习计划,不断冷静的思考,寻找新的目标,寻找创新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毕业的时候可以自信从容地选择迎面而来的众多机会。这样的学习状态建立在充分了解自己,理性分析和设计自身发展道路的基础之上。相反,意义不大的研究生生涯是在打游戏和日日夜夜的BBS灌水中度过,这样的学习状况究竟对毕业后应对社会有多大价值?或许还不如去工作,在实践中更能寻求发展,经历各种磨练,逐渐成熟逐渐清醒。

超越自我

我们从小都知道,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理想,“理想是成功的一半”,可很难有人对自己的理想有个清晰的认识。说实话,我从来都没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我却不自觉的信守着一个原则:人,不能停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和超越自己。

人是需要些理想主义的,而这种理想主义,并非是徒具浪漫和完美色彩的空想,它是建立在现实的追求和明确的目标之上的。具体到留学或者考研,我从来没感觉他们就是我的理想,他们仅仅是帮助我实现理想达到目标的手段。实现心中理想的方式和手段会有很多,而对于20多岁的年轻来说,留学与考研或许是机会成本最低的选择,他们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你的素质并因此改变你的一生。然而这种质的变化只有在留学与考研在和你自身完美结合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请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去学着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社会和经济,再决定选择实现理想的手段,这真是个值得一直讨论的话题。

篇10:考研政治分析题三大题型解析

分析题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不同类型,从题型的形式看,以往考试中的论述题、材料题以及辨析题,都属于分析题。从分析的内容对象上说,相对可分为: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性的分析题;材料性的分析题。

A.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

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一般说来,它要求熟练掌握和理解所学各门学科的知识和原理,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原理分析解决一定问题的能力。

如的试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这一试题也是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它不仅要求考生懂得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而且要求考生掌握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知识,并运用上述理论和最终目标的知识,正确分析、论述“差距有所扩大”的这一社会现实。

B.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性的分析题

这类分析题同知识、原理性的分析题有密切联系,它们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知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这类分析题往往并不指明运用哪方面的具体知识、原理去分析实际问题,而是从试题给定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中,分析、概括其中所蕴含和体现的有关知识、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知识去分析和论述试题给出的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揭示出它们同一定的原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必然联系,从而对既定的现象、实际和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说明和论述。

在以往的试题中,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并按不同地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试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然而社会主义革命却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成为现实。试析这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并阐明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必然性”,等等。

诸如此类的试题,都属于社会现象、客观实际性的分析题。解答这类的分析题,既要看到它同知识、原理性分析题的一致性,又要看到它与这类分析题的不同特点,相比之下,它的难度更大一些。

C.材料性分析题

材料性分析题是分析题中比较典型的形式。其特点是:它提供若干条现成材料,从材料中提出若干问题,要求考生按照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对材料作出正确的理论说明。

材料性的分析题所提供的材料,从过去的试题看,其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如史料性的材料,社会主义建设的材料,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材料,一些著名人物的言论材料等。材料范围比较广泛,但所有的材料都是围绕着政治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选取的,是同政治理论密切相关的。

回答材料性分析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认真阅读试题所提供的材料,真正弄懂和理解材料的内容,搞清楚它所要说明的问题实质。这是分析材料和正确回答问题的基础。

第二,在弄懂材料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确定回答问题的思想方向和理论范围,即用什么思想观点或哪方面理论,去分析、论述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回答它所提出的问题。另外,材料性分析题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往往不是单一性的,而带有学科性,需要对有关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而灵活的运用。

第三,在对材料的分析过程中,必须把材料的内容同试题的提问紧紧地联系起来,紧扣题意,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提问之间的内在联系泛泛地回答问题。否则就可能犯所答非所问、含混不清的错误。

第四,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有的是正面材料,有的是反面材料;试题依据材料所提的问题有的需要从正面分析论述,有的则需要分析批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理论论述,通过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一个个地回答试题所提出的问题(问题往往不是一个而是几个),不要对若干问题作笼统的回答。

中国大学网 考研频道

篇11: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行复发性胆道结石再手术患者107例, 其中男84例, 女23例, 年龄28~71岁, 平均 (42.3士6.9) 岁。107例复发性胆道结石患者的既往手术方式、胆道手术史、距前次手术时间及临床表现, 见表1。

注:临床表现中有患者同时具有2种或者2种以上临床症状, 因此所占百分比相加超过100.00%。

1.2 胆道结石再手术原因分析。

结石残留或者复发为胆道再手术最常见原因, 主要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残留和复发所致, 是影响手术疗效的最重要原因;首次手术多为急诊, 患者多为病情严重时才就医, 手术仓促, 病情危重导致手术前未作全面检查, 同时术中未作详细探查, 导致漏诊;胆道损伤后医生匆忙手术, 致使术后吻合口处胆管仍然存在炎性或者瘢痕性改变, 使损伤平面上升导致吻合口狭窄, 另外吻合术后胆道逆行感染, 也是引起吻合口或者高位胆管狭窄的诱因之一[3];术后腹膜炎多见于高龄体弱、营养不良的患者, 由于T管的刺激, 肠管壁产生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4], 见表2。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以百分率表示。

2 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结果

2.1 手术方式的选择。

术前完善B超、CT等相关检查、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肝功能、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再次手术的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按照清除病灶、解除梗阻、通畅引流的原则, 对胆道结石进行处理。若胆总管无狭窄, 可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若胆管有狭窄或者结石为泥沙样或者怀疑有胆管残余结石, 可对狭窄进行处理后行胆肠吻合术;若结石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肝叶或者肝段, 可行肝叶或者肝段切除术。

2.2 结果。

本文中行胆总管切开引流术63例, 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44例。10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其中2例术后并发症胆管感染, 经抗炎治疗后好转出院。

3 讨论

近年来治疗胆道结石的方法较多, 但是结石的残留和复发仍然是普外科的一个棘手问题, 常引起患者再次手术。临床研究发现, 胆汁的理化性质改变、胆道感染、胆道动力学改变、胆汁瘀滞、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诱发胆结石复发。作者分析引起胆道结石针对再手术的原因主要包括术前漏诊、结石残留或者复发、吻合口感染和狭窄、术后腹膜炎, 其中以结石残留或复发最高, 约占胆道结石再手术病例数的47.67%;其次为术前漏诊, 约占胆道结石再手术病例数的21.49%。本文对胆道结石需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前完善B超、CT等相关检查、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肝功能、加强营养及支持治疗,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按照清除病灶、解除梗阻和通畅引流的原则, 对胆道结石进行处理后, 所有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对已知易致结石复发和残留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 可改善胆道手术效果, 可有效预防结石复发。作者总结其预防措施包括[5]: (1) 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行B超、CT及胆道造影检查, 以期详细了解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和胆管是否存在狭窄。 (2) 严格掌握胆总管探查的指征, 术中操作轻柔, 胆道探查要细致、耐心, 既要取净结石, 又要减少对胆管黏膜层的损伤。 (3) 术中要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结石情况灵活选择术式, 尽量切开狭窄的胆管。 (4) 合理应用抗生素, 以期控制胆道感染。 (5) 术后辅以中药对其进行疏肝、利胆、解痉和镇痛的治疗, 同时胆结石术后患者饮食要有规律, 强调低胆固醇饮食, 多食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松弛胆道后约肌、有利胆作用的食物, 预防结石复发。

综上所述, 胆道结石再手术患者术前应准备充分, 进行全面检查,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避免反复行胆道结石手术。

关键词:胆道结石,再手术,原因分析,手术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1]纪忠.胆道再次手术228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0, 35 (9) :908-910.

[2]李立志, 李振洪, 张涵泉, 等.93例胆道结石再手术原因分析和处理[J].广西医学, 2009, 31 (8) :1136-1137.

[3]刘颖斌, 彭淑墉.胆肠吻合术后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 (3) :165-167.

[4]谢广文, 余斌, 梁亚明, 等.胆道结石再手术52例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0 (17) :43.

篇12: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考研热” 原因 影响 对策

近些年,大学生考研人数居高不下,“考研热”风气愈演愈烈。根据量变质变规律可知,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改变,结果会有好坏之分。大学生“考研热”亦是如此,它背后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深思。

一、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

(一)国家重视研究生教育,研究生待遇水平提高

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我国又实施了研究生扩招政策,加大对研究生的培养力度。我国研究生教育并未实行全面收费制度,国家还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等途径扩大研究生的补助范围,提高其补助待遇。这些政策吸引了大学生走考研之路。

(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高考扩招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年人上大学的需求,但同时,每年大学本科毕业生也相应增加,因社会上就业岗位有限,大学本科毕业生也就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对应聘者的学历很是看中。面对这种形势,大学生希望能以更高的文凭来提高社会竞争力,从而选择考研。

(三)高校和家长对学生考研的鼓励

现代大学综合评比中,高校本科生的考研率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这标示着一所大学的质量和风气,能提高其知名度。故许多高校都大力宣扬考研的好处,支持本科生考研。此外,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自身学历,在社会上能够突出,也对孩子考研持支持态度。

(四)学生未来目标不明确,考研带有从众心理

研究生应是在对自己专业热爱的基础上,希望对所学专业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学生。而现在,这样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没有做好就业准备,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看见身边许多同学都在为考研做准备,自己却无所事事,所以就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

二、大学生“考研热”的影响

(一)大学生“考研热”之利

1.满足国家人才需求,促进社会积极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队伍的壮大无疑为我国积蓄了后备力量,他们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能够在知识经济社会的进程中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考研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时间跨度大、范围广,各门功课还具有贯通性,这就需要考研生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故考研生对教师的讲授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从而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考研可以说是“人生第二次高考”,它需要学生必须刻苦学习,则考研生队伍的壮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非考研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促进高校学习氛围的增强。

3.提升学生个人能力,益于个人未来发展

学生在考研过程中更深入地学习了知识,有助于其学习能力和知识素质的提升。现在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首先看的就是应聘者的学历水平,学生考研就是提高学历和自身社会竞争力的一种途径。

(二)大学生“考研热”之弊

1.偏离国家教育目的,影响教育制度实施

有些学生将研究生学历作为今后就业的敲门砖,缺乏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思想,使得研究生队伍素质令人担忧。而且考研生复习时大都按照考研大纲背诵,并不能深入考查学生的科研素质。此外,有些学生上课时也复习考研内容,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高等教育的真正意义遭到了冲击。

2.社会人才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压力加剧

研究生数量骤然增多,相对有的教学条件如导师、科研设备和经费、补助等并未达到应然的水平,这使得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很大限制,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质量。随着研究生队伍壮大,高学历人员增多,就导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一方面,本科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降低,另一方面,研究生就业的压力也有所加剧。

3.高校教学秩序打乱,培养目标发生偏差

考研生将主要精力用于复习考研上,常常出现旷课的情况,这就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学生只注重学习考研课程,对专业课程只尽力混个及格就行,并不能掌握本科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也无法提高本科生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不符合本科生教育的真正意义。

三、大学生“考研热”的对策

(一)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就业岗位

本科毕业生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故考研可能是他们的无奈选择。国家应制定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和优惠政策,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毕业之忧。

(二)改变传统思想,重视人才实学

邓小平同志曾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对待人才也应如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应重学历而不唯学历,用人单位应看重应聘者的能力和技术,不能凭借学历层次的高低而对其妄下断言。

(三)提供科学指导,加强学生管理

高校应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成才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为考研生提供科学的指导,加强考生对报考学校和专业的了解,减少其盲目性。此外,高校还要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多设置些考研教室,这不仅能为考研生提供方便,也有助于课堂纪律的改善。

大学生“考研热”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我们应理性对待这种现象,使考研的真正意义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林勇.考研热对高校学风建設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0(10):297-298.

篇13: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1 医学生选择性失业的原因

1.1 医学生自身的原因

(1)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就业期望值高:很多医学毕业生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 过高地估计就业期望值, 择业时把目光一味瞄准在大中城市的大型医院或者机关、事业单位, 认为在这些单位工作经济收入丰厚、生活环境优越, 是自己的首选目标, 而且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作不去, 这是大学生就业时最常见, 也最难避免的一个不良心态。

(2) 自我认知不足, 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准确定位:有部分毕业生过低评价自己, 存在自卑心理, 缺乏自信心, 也有部分毕业生由于毕业学校、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等原因, 过高评估自我, 在求职中挑肥拣瘦, 影响了就业。还有部分同学, 有攀比心理, 看到身边有同学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 若自己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就很没“面子”, 在此种情形下, 往往容易迷失方向, 忽视对自身客观正确的评价和成长发展的远景规划。

(3) 积极主动性不强, 存在消极等待心理。部分毕业生的自立意识不强, 在就业过程中不积极主动搜寻就业信息、寻找就业机会, 往往期盼或依赖家人、亲朋好友、学校和老师的帮助, 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

1.2 学校方面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大多数医学院校培养的是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主, 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预防及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社会需求的主力却是解决农村和城市社区基本医疗问题的全科医学、康复医学、社区保健、民族医学等专业学生。另外, 医学各专业供需也极不平衡, 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等专业需求量多而毕业生少, 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多而需求不旺。

(2) 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很多学校对新形势下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难点认识不足, 都还满足于前些年的高就业率, 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有力的就业措施。另外, 就业服务网络很不完善, 造成信息不对称, 使毕业生对社会实际需求情况了解甚少, 从而难以找准工作定位。

1.3 社会方面的因素

(1) 经济原因: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医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偏差。大城市拥有便捷的交通、舒适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巨大的医疗需求, 成为就业之地的首选。然而, 其竞争往往最激烈, 人员相对饱和;而人数众多的广大农村基层地区, 则出现“缺医少药”现象,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是低学历、低职称工作人员, 急需大批医学人才加入。

(2) 现行医疗政策因素:我国现行的医疗政策对某些学校、某些专业就业影响很大, 如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 因政策原因限制就业或择业范围, 导致相关医学生出现选择性失业。

2 改善医学生选择性失业状况的对策

2.1 医学生要调整就业期望值, 转变就业理念

现在是大众化教育的时代, 这就要求医学生必须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和期望值, 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学医未必一定就要做医生, 做不成医生也未必就是学非所用。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健康产业越来越大, 医学相关学科、交叉边缘学科发展迅速。蓬勃兴起的与医学相关行业如健康、保健、康复、咨询、保险业、图书信息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制药企业也非常欢迎医学毕业生从事药品研发、营销工作。不少与医学相关报社、期刊编辑部、网站、调查机构也需要医学毕业生从事医药编辑、市场研究工作。同时大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 开展多渠道就业模式。

2.2 高校改善专业设置, 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

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 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加强医学专业小门类 (如影像、检验、麻醉) 建设, 加大医学生实习基地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重要途径[2]。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加强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健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逐步建立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 注重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培养其理性的就业理念。创建就业网站、举办校园招聘会, 并与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药类科研院所、医药企业建立长期供需关系, 加强双向联系, 畅通信息渠道, 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 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广辟渠道。

2.3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大学生就业政策引导和扶持

加快建立促进基层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提升基层医疗单位软硬件条件, 以此吸引更多的医学毕业生投身基层, 并让他们学有所用, 在基层医疗单位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完善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 并作好宣传和舆论导向。

另外, 适当调整医疗政策。首先, 调整医学“执业资格证”报考时限, 拓宽中医类别执业范围。将毕业前临床实习的那一年当作准考条件, 也推行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度, 自然会消除很多就业限制。其次, 切实推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的特有阶段, 是医学专业毕业生完成院校教育后, 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 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3]。针对想就业但被动进入选择性失业状态的医学生, 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迅速发展的医疗卫生事业, 对医学类毕业生的需求是巨大的, 相信在国家、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 上下齐心, 医学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定能得到有效解决。

摘要:目前医学生存在选择性失业问题, 直接影响医学生就业及未来前景。本文从医学生自身原因、学校方面原因以及社会方面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并就如何解决医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医学生,选择性失业,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郭飞.大学生就业难与选择性失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2]王琰.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导向错位与修复[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6) :701~702.

篇14:专家分析:大学生应该选择考研的三大原因

【关键词】自费政策 贫困大学生 考研选择

正文:

教育乃立国之本,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也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新出台了研究生自费政策,收费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而定。通过研究生自费政策对潍坊市贫困大学生考研选择影响的调查研究,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真正需求和迫切需要。本项研究,以公共事业管理知识为基础,采用多项科学的研究调查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对潍坊市政府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提高潍坊地区的教育实力。

研究生自费造成的影响及考研现状分析

(一)研究生自费政策的背景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對于这次研究生收费改革最大的争议点在于自费对于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份不小的负担。相对来说,降低了教育的公平性。

我们粗略的统计了一下,读研学费一般在一年7000元左右,住宿费为800-1200元不等,生活费不考虑消费水平的不同,每个月至少500元左右。然而,1年在校时间大约为8个月,这样全部费用加起来,读研一年的成本就要1.2万-1.3万,4年下来,就要花费四五万。这样的费用对于困难学生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困难大学生并不是少数。

考生争搭免费“末班车”2013年考研异常激烈。现在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供过于求,学历高的相对来说更具优势。

(二)读研自费政策对大学生的影响

据国家有关部门2005年8月公布的数据,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是1561万余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我们需要知道“读研自费”会不会挡住寒门子弟的深造路。因为这不仅影响到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是我国人才的重大损失。从考生的角度,学生的选择可能会更加慎重。学生在选择读研时会有经济方面的考量,这在某种意义上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有好处的。

但有人担心研究生自费会带来很大的压力,特别是精神上的压力。依靠自身经济实力读研的同学,就得每天拼死拼活的拿奖学金,这样研究生读的比较辛苦。

(三)针对考研现状,我们的研究调查方法

我们以潍坊市内的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等高校为调查研究地,以各大学的贫困生库中的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并且在2013年暑假,我系以“考研自费政策对潍坊市贫困大学生考研选择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大规模的走访调研,获得了一定成果。

(1)首先我们去各所大学向其贫困生库中的本科生和在校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研究生自费”对贫困学生考研选择的影响以及在校的研究生对该政策的看法。

(2)然后我们根据各位学生所填的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整理,并将从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统计。

(3)最后我们根据此次调研所得信息,对进行的调研活动进行总结并写出调查报告。

通过对各大高校的贫困大学生走访调查,来了解 “研究生自费”对贫困学生考研选择的影响。“研究生自费”政策就像一道门坎,它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的上进心。但它也可以为贫困考生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那些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自费”无疑是将他们拒之门外。

(四)探究解决问题与困难的措施

2013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为了配合考研自费,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

(1)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2)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3)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虽然会议发布了三项应对考研自费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大学生考研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国家应扩大奖学金的范围,加大奖学金金额。很多贫困学生能力不够,轻易拿不到奖学金。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奖学金的覆盖面。并且加大助学金的力度,使得贫困考生可以通过助学金来缓解经济压力。

2.学校应设立研究生培养基金,拨一部分钱给贫困考生读研。还应该设立多个供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这样使得贫困学生可以自食其力。成立贫困大学生组织,来帮助这些贫困大学生。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让他们可以把精力更加集中的放在学术钻研上面,从而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3.对于贫困考生来说,心态很重要。新的政策实施,自费与公费相比,无疑让贫困考生感觉输在了起跑线上,许多贫困大学生陷入了一些负面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的产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任凭其蔓延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考研读研过程。考生必须要调整好心态,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研究生自费政策是刚刚提出的,此研究不仅可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了解到政策的效果,对当前潍坊市贫困大学生考研问题及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有利于政府明确政府主体责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社会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关注。切实保护了大学生的利益。有利于提高潍坊市的考研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动我市公共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沙林峰、陈健:《浅析二本大学考研状况及分析》,《科学大众》2011年第11期.

[2]庞强强、刘迎辉:《关于考研热问题分析》,《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6期.

上一篇:读朝读经典有感下一篇:最美家乡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