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

2024-05-10

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篇1: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当教师面对课程改革的各种新理念,教学反思更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历史教师,我在教学环节、课堂评价、教学专业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反思,下面简单说说在教学环节上的思考。以往历史课堂上主要环节是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小结,练习等,授课教师往往从这些环节入手,评课教师也要评价环节是否齐全等,而事实上,这种模式本质上是学生围绕教师的思维走,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发展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个性特征、情感体验等,因此,我在历史课堂上尝试了以下教学环节:

1、课前5分钟快速阅读教材,好处:一是弥补学生课外很少看历史教材的缺憾,使学生能大体了解本课将学习哪些内容,改变过去的盲目性、被动性;二是培养学生读书习惯。

2、学生汇报课外查阅的资料,约10分钟。好处:一是增强对历史的兴趣;二是培养搜集整理资料和表达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学生间知识分享和自信的培养。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过多负担,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查阅一课内容,这样,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能查阅两节课的课外资料。

3、教师点拨重、难点,约10分钟,好处:完成本课的课程目标。

4、疑难问题解答,约8分钟,好处:一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二是解决学生的困惑问题。

5、小结,约2分钟,由学生自己总结,好处:一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二是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6、训练评价,约5分钟,好处:一是巩固本课内容,二是对学生做以正确评价。通过这些环节,学生由主要听讲,偶尔发言,转变为读书、查阅资料、展示自我、疑难质疑、互相交流、知识分享、共同进步。教师由主要讲授到查阅资料、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增强课堂调控能力。

篇2: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动释疑突破本单元重难点;学生能深刻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知道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城市改革重点在国企改革。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科教文体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本,自主地找出归纳科技、教育、文艺、体育方面的成就。关于外交成就,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探究合作,并深刻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内容及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

中国现代史比较接近我们现在的生活,教师通过相关时事讲解、学生阅读课本并讨论等教学手段,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把握“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课的主线。

篇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

明确地尝试着用生本教育理念, 来指导备课。都说生本教育是一种理念, 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 也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马上联想到, 它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独孤求败所创的独孤九式, 以无招胜有招, 杀尽仇寇奸人, 败尽英雄豪杰。同时, 脑子中又现出:“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12个字, 那生本教育自然就是这个“法”了。而贵在于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思想深处。

据我理解, 简单是生本教育的内在实质。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在于尊重生命的本质, 在于能进入我们的生活。因为生命本来就平常而自然, 我们努力使教育回归平常, 回归自然, 结果就是简单, 就是学生简单地学, 老师简单地教。

于是, 在教学设计上, 我们以能进入学生的生活为设计的出发点。对学生加以研究, 会使我们兴奋不已, 会使我们很多的教学设计都显得多此一举。课堂, 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讲起, 引入至城邦时代, 对古典文明的两个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坐了重点介绍, 主要涉及两个城邦的地理环境、工商业活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诸方面, 其中对雅典的民主制描写得尤为详尽。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比较与联系, 一要比较大河文明的东方文化与欧洲古典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 在世界历史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的地理位置, 了解它们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二要比较斯巴达和雅典在地理位置、社会生活、经济特点方面的不同, 从中领悟即使在同一时期的欧洲文明, 由于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原因, 也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三要从国家管理形式和特点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

古希腊文明的诸多成就, 如古希腊神话、奥林匹克运动会、荷马史诗, 等等, 对于学生来说, 应该是有所耳闻的, 所以, 一些地名如雅典、迈锡尼、斯巴达等学生应该能说得出, 能引起共鸣。可以调取学生头脑中已经存在的有关希腊的任何词汇, 作为引出本课的手段。同时, 由于上个单元已经学过大河文明, 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对比、理解、分析, 比较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异同, 并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这对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需要层层递进。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希腊代表城邦和国家管理形式, 并根据材料描述出古代希腊文明的特点。

2.能分析理解雅典民主的时代优越性和双重性。

3.能综合多种因素, 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雅典民主制的特点及优越性。

2.难点:

(1) 认识分析雅典民主制的双重性; (2) 能综合多种因素, 比较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六、教学过程

按照简单的思想, 整个课堂结构简单, 过程明了。按照“你认识我吗”“你了解我吗”“你喜欢我吗”三个问题的设置, 层层递进来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第一问, 来调动学生头脑中已知知识点, 跟书本知识进行碰撞, 去伪存真。在这样的问题预设中, 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 形成比较理想的导入。

通过第二问, 让学生结合教材, 深入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特点。

通过第三问, 让学生理性分析雅典民主制的时代优越性和斯巴达军事独裁制度的局限性, 加深学生对于民主的认识和认可。并在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中, 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 能够养成宽容的胸怀, 放眼世界, 博取众长, 为我所用。

七、教学反思

之所以选择《古希腊文明》来上这堂研讨课, 是因为2007年参加学校教坛新秀评比的时候, 上的也是这个内容。想看看, 相隔4年之后, 同课异构, 会有怎样的一份收获。

还记得, 当时的课堂, 力求用新颖的组织形式来调动学生课堂气氛, 使人感到这堂课热闹, 别出心裁。当年进行的省《历史与社会》优质课评比, 也是这样的评判标准。引用视频, 设计游戏, 小组竞赛, 小品表演, 甚至于教师个人才艺表演, 等等, 可以说无所不用其及。课堂当然很是热闹, 好听。

在准备这次的研讨课时, 我想进行不一样的尝试。力求教学过程简洁, 学生容易学, 老师也容易教。既然是以生命为本,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有相同的待遇。

怎样才能使学生容易学呢, 我认为, 那就是寻找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联知识点, 将它们挖掘出来, 罗列出来, 区分出来, 再加上新的知识点, 使两者进行碰撞, 最终目的是将两者联系起来, 整合起来, 形成一个相对有序的完整的认知结构。课堂, 真的能这样简单吗?简单的课堂, 能是有效的课堂吗?

怎么让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展示出来, 因为学科的不同特点, 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 都通过书面的形式事先展示、罗列, 也就是学习任务的前置, 有一定的难度。那就将课堂设计成开放的课堂,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地展现, 使得前置任务在课堂中当场布置和完成。老师将事前置任务的展现程度, 结合教材知识点, 进行相应补充, 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重新整合, 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

课堂教学的实践, 证明这种设计是简单的, 可行的。教学结构清晰, 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学生的反应很积极, 因为简单的前置任务, 起点低, 每个人都能回答, 都能参与。每个人的参与, 诚如涓涓细流, 最终经过师生的共同整合, 汇成大河, 畅游海洋。因为简单, 所以极致。

摘要:怎么让学生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展示出来, 因为学科的不同特点, 要求学生在每堂课前, 都通过书面的形式事先展示、罗列, 也就是学习任务的前置, 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将事前置任务的展现程度, 结合教材知识点, 进行相应补充, 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重新整合, 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教学的实践, 证明这种设计是简单的, 可行的。教学结构清晰, 教学过程简洁明了。

篇4: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学反思

任莎莎

本学期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线索明确,但内容较多,容易混淆,且知识点难度大,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是看地图,学历史(识图学史法)。通过看地图,将比较空洞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历史真貌中。

二是列表格。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大条约几乎都有赔款、割地、开设通商口岸,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指导学生将每个条约都制成表格,使知识在轻松的学习中被记得更牢。这三大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南京条约》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签订后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表格中提纲挈领的写上几个字“开始沦为”、“ 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这样学生既不混淆也一目了然。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如:《甲午中日海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火烧圆明园,圆明园被焚烧的熊熊烈火、圆明园被摧毁的残垣断壁,真实的画面比老师的任何语言都更能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真可是事半功倍。

四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绘制“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疆域图”、探讨学习历史的方法、交流记忆的方法等,培养学生能够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没有初一时浓,有的学生连识记知识点都存在问题,其原因是:没有时间复习巩固,这是所有政史地生任课老师的共识。学生仍未重视历史这门学科,仍然抱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现状如此,过多的埋怨责怪都无济于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现状,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无用”,若教师再不充分发掘历史学科知识的价值,把课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难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众所周知,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历史又是与现实紧密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联系现实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历史知识用处很大,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重点,学生划重点,考试考重点,一味的“满堂灌”自然提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各学校电化教学手段都比较齐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录像片等先进教学方式,适时播放一些历史或考古记录片,展示一些图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上,可以采取自由辩论、小品表演、论文答辩等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走进历史博物馆,搞社会调查,让学生体验“走进历史”的真切感受。

篇5: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反思

一,我们使用的是任教版教材,该教材最大的缺点就是内容少,并且文字苦涩难懂。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尤其是我们临沂推广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使用这个版本的教材,给人一种先进泥潭拔不出脚的感觉,学生在一堂课上光看看一遍教材就得用10分钟左右,如果再自学、讨论,老师精讲点播的话,一节课根本完不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所谓的互助和探究,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余的学生大多数是看客,少数在那里无所事事。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是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理解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很难,更何况是具体推广;

三,学校对老师的评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无论老师实施新模式的态度如何,最关键是要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学生的考试分数决定老师的一切,而无论何种模式,它都要考试,都要落实到学生的试卷上。

四、期中期末统一考试的试卷要有所改进。要多出能力题目,最好是占到70%以上;少出死记硬背题目,最好是占到30%以下。此外,平日的考试最好是开卷考试。这样,考试考老师抓学生背问题的压力减轻了,老师自然就注意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只要是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有利,老师也都愿意接受了。

篇6: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教学反思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学情况,总的感觉是匆匆忙忙。每天的脚步都是来去匆匆,每天的身影都是忙忙碌碌。虽匆匆,但无悔,虽忙碌,但实在。从这学期开始,我校全部实施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课程理念和精神以及评价方式。作为老教师,我很荣幸地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这一班车。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在内容、形式上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是我平时思考最多的问题。为此,我首先从新的教学方法入手进行了改进。

回忆起我在高中学习时期的历史课堂,那是一个在旧课程下老师的“一言堂”,学生记记笔记,背背要点1、2、3条。我的脑海里,学生没有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在老师讲解完整的知识结构下,按照细致的板书识记历史知识的过程。我当时的认识是:历史=死记硬背。并且,背得还不好,就是记不住。今天想来,似乎没留下多大的印象,就像我们开的玩笑说法“一点不留的还给了老师”。相比之下,新课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动口。尽管,一开始,有些费时、费力,但是,坚持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无论从语言表达,问题归纳,思考,与人交流、合作都有了提高,这不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吗?

篇7: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后的教学反思

一、备理念

《历史与社会》追求的基本理念是倡导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力求实现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综合;强调历史地观察社会和认识社会;注意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理念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关键是在备课上下工夫。所以我们必须领悟课标的精神, 树立全新的观点。

1. 树立大教材观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 是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的, 在教学中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它既包括标准的教科书、形形色色的图书教材, 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历史资料、有关专著、论文、社区历史资源以及从网络上收集的相关资料信息等多媒体教材。这是目前普遍肯定的教材观念。更广阔意义上的教材还包括教师本身。这一界定极大地丰富了教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并赋予了教材概念以开放的时代色彩。所以新课改背景下, 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 而非教教材”的开放的大教材观, 把教材作为一种学习、交流和发展的平台。

2. 树立文明史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又名为《我们传承的文明》, 课标规定:“本主题以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的发展历程为线索, 以中国社会发展为主线, 认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传承。”在历史分期上, 借鉴了史学界关于文明史分期的新成果, 采纳了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现代文明时代的分法。又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亚非大河文明和欧洲海洋文明。课本选取典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说明世界文明具有发展性和多元性。

根据教材内容, 我们要重构《历史与社会》教育的文明史体系, 用文明史观理解、把握教材的主干知识, 树立科学的文明史观。

3. 树立全球史观

八年级教材的编写方式是将中外历史融在一起, 以时序为主、专题为辅的叙述方法, 勾勒出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 体现了“全球史观”。

例如, 在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中, 文明与野蛮相互交织, 中国被动汇入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体现了全球史观。这种编排使学生从全球视野了解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及交流、影响;把中国历史作为世界史的一部分来掌握, 充分认识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以及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全球史观与当前的全球化趋势一致, 进行全球史观教育可增强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 这是时代的要求。

二、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现在面对的是90后的学生。他们出生在市场经济社会, 成长于“E”时代, 他们思维超前、个性张扬、行为前卫, 自信又比较脆弱, 敏感而比较自私。他们的消费观念强烈, 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他们相对缺乏团队忠诚感, 重竞争, 轻合作。信息和知识丰富, 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 一些人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了现实沟通能力。由于父母给他们的满足度较高, 不会盲目反叛, 价值观更现实, 但不代表他们完全听命于父母。审美趣味更中性化, 生活方式更模糊, 道德界限也越来越不明晰。

90后的孩子不光发育得早, 而且知道得多, 最明显的是越来越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内心世界似乎从童年就开始变“老”。他们中的不少人就是按照名利来判断, 哪个可以让我以后生活得更好, 我就选择哪个。他们知道邓小平理论, 了解“三个代表”, 年少的他们也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大人讲话总要插一句;地理历史盲;每天家—校—家三点一线;不爱看新闻, 对重大事件表示震惊……在备课时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 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 才能“因材施教”, 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备资源

备资源既整合教材、教师、学生、影视音响等教学资源。

1. 备教材资源

(1) 预设教学目标。备课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基础, 从学生、学校、地区的实际出发, 预设教学目标。

首先要规划好单元教学目标, 包括单元内容引导、单元教学过程与活动的整体设计、单元内容总结。以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为例, 单元引导内容可直接利用单元页压底图和文字, 引起学生注意, 告知学生目标, 激活相关的知识, 明确各事件间的关系, 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

另外, 还要考虑哪些内容有利于方法与能力目标的实现, 哪些内容对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点、重点的作用。

最后还要考虑新理念是否渗透到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结构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导语是否具有新颖性, 能否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来;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叙述的语言是否具有磁性, 能牢牢吸引学生;课堂的情节是否具有曲折性, 能引人入胜;设计的板书是否具有艺术性、科学性;课堂教学过程是否具有浓厚的情感氛围;课堂结尾是否能够拓展学习兴趣和空间功能, 能否产生余音绕梁的效果。

(2) 把握图文资料。新教材图文并茂, 新颖活泼, 课本中的图文更易于学生接受, 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材料。

实践证明, 运用历史图片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知识理解,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与拓展视野, 形成多元意识非常有益。

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引导学生分析91页第7~9插图, 翻译图中内容:“我懂三种行业, 能讲三种语言, 有三年工作经历, 有三个孩子, 已经找了三个月工作了, 而我只想求得一个职业。”这样优秀的人才, 却找不到工作, 说明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和主要特征。

类似这样的图文在教材中很多, 教师要正确把握每一幅插图所反映的历史真实, 准确表达插图提供的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以诠释教材内容;以图引思, 发掘图片内涵, 寻找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提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 以图育情,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新教材倡导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实践, 我发现相对于知识水平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利用插图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3) 灵活处理教材。初二《历史与社会》的内容综合性较强, 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 所以必须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我县属于相对贫困的山区,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教育条件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落后。这与新教材的各项要求存在着落差。根据实际, 我对教材内容大胆处理,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着手解决落差问题, 使学生“跳一跳, 摘到苹果”。经过教师的处理, 降低了教材难度, 使学生循序渐进。

2. 备学生资源

学生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动态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指教科书、图册、作业本, 视听资料、文字资料、社区历史资源以及从网络上收集的相关资料信息等。动态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现预设外的新问题、新情境,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各种状态和表现等。

在条件有限的地方最大限度地科学使用学生的物质资源, 可有效解决资料不足的矛盾。而使用好学生的动态资源则使课堂充满了神奇与活力。

初二的《历史与社会》内容宽泛, 综合性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因其知识经验和实际能力的不同, 会对所学内容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些状态和表现, 都是有价值或潜在价值的宝贵动态资源。动态资源能让师生产生灵感, 发挥创造性, 使课堂充满活力。动态资源的不确定, 要求教师深度关注学情, 面向全体学生, 这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学习综合探究———“蓝田人的家园”时, 我问学生:“今天当你站在沟壑纵横、满目疮痍的黄土高原, 你有何感想?为改变这种面貌,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有的学生说:“我没有感想, 也没有建议。”这种时候就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处理, 及时引导学生的思维, 使教学走向更深处。

3. 备视听资源

现在的影视资源非常丰富, 其高质量的制作, 冲击着我们的感观, 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在给我们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历史认识。

平时积累并整合各类视听资源可活跃课堂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教学内容, 使年代久远、错综复杂、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 引起学生思考, 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把握程度。

学习《人在工厂》时, 我选取《摩登时代》片段表现流水线生产法。电影里卓别林幽默、诙谐、夸张、富于想象力的表演使学习充满了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 为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

在教学中选取有效的影视资料, 进行合理的剪辑, 提供最重要的信息,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看影视资料, 可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 顺利达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四、备社会

备社会必须了解当今的国际形势, 如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形势。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审视历史事件, 会有新的看法。如对哥伦布航海与郑和下西洋比较:过去郑和下西洋被视为“软弱的动机”。现在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角度认识它, 便会发现新的意义和价值。

备社会还要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 社会的热点、难点、焦点等。如学习清朝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怀柔政策需要了解我国现在的民族政策。只有充分了解社会背景, 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和知识更新的信息, 使历史教学的目标和社会现实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 熟练地驾驭教材, 保证新课程全面实施。

总之, 教师要“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通过“四备” (备理念、备学生、备资源、备社会) , 达到“透” (吃透教材) 、“新” (设计新、渗透新理念) 、“清” (思路清晰) 、“简” (课堂语言、素材选用、方法选用、课件制作要简洁) 、“活” (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要注意灵活性) , 为学生的学习、交流与发展创造平台, 顺利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淳, 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浅谈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下一篇: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征稿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