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2024-04-28

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精选11篇)

篇1: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边杖子小学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2017.3 为了落实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通知的精神,按照市、区有关要求,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周边治安秩序的整治工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确保学校安全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 “ 均衡发展、协调推进、质量提升、校园和谐 ” 的要求,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措施》为重点,坚持 “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 的方针,以实现学校及周边环境根本好转、争创平安校园为目标,以整治影响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商业网点,文化市场、建筑设施、交通秩序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严厉打击抢劫、伤害、侵害师生员工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坚持部门配合,齐抓共管,标本兼治,严厉打击,积极预防,构建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 长:韩守杰 副组长:刘向金

组 员:杨广珍 焦燕 王淑玲 孙 妍 蔡丽娟 徐玉松 辛春艳 王晓青

三、整治重点:、加强学校周边治安巡逻,实行警校共建。2、配合执法部门坚决取缔和整顿学校周边 200米范围内的无证及占道经营的摊点等。、整顿校门口的交通秩序,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管理。4、加强学校门卫管理,严禁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对进入车辆及进出人员进行登记。、对学校内部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彻底消除学校内部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尤其对教室、围墙等重点部位要加强防范检查。主要查看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水源及其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学生中有无带危险性玩具;学生知道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意识能力如何;校舍、教学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防患。经常检查学校安全保卫措施落实情况等,严防火灾、危房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落实防盗抢、防伤害、防交通事故等防范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继续推行学校内部保卫工作,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校门卫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严把进出关,杜绝学生未假而出和社会上 “ 小混混 ”、“ 小团伙 ” 乘虚而入,确保学校一方平安。、进一步完善 “ 警校共育 ” 机制,邀请法制副校长经常进行法制安全宣传和讲座。、根据学校实际和治安新形势,经常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点集中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具体措施: 1、集中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的宣传工作,要大力提高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好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自护教育、犯罪预警教育、网络管理和网络文明教育。要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杜绝一些社会上不良风的气侵蚀,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彻底铲除校园及周边 “ 小混混 ”“ 小团伙 ” 势力。同时要化解影响校园内部的矛盾纠纷确保学校稳定,教学秩序井然有序。、配合有关部门坚决取缔和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非法经营的各种摊点,特别是对于师生及家长反映强烈的要进行严格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定的和非法经营的坚决要求取缔,对于符合规定的各种文化场所要求加强规范化管理。、整顿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在学校门前马路设立具有标志性的警戒线,联系派出所,对于无证经营和影响交通秩序的饮食、食品、生活日用品摊点等进行彻底的清理,防止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集中力量对校园内部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各类不安全隐患,并认真进行整改,坚决杜绝火灾、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内一方平安。

2017.3

篇2: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环境治理方案

按照“西教科支局[2017]380号”文件要求,为推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把“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落到实处,特制定我校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安宁、卫生、清洁校园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主体防范,确保安全为指导方针,以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统揽学校工作全局,确保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不出问题。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组长:蒋紫巾(全面负责)副组长:李建国(抓落实)

组员:陈荣武、赵志强、周训虎、团队委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实施)

三、职责

1、宣传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意义及部署工作任务。

3、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到位

1、在学校操场集中全校学生,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2、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3、全校师生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清洁卫生彻底整治。

4、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检查,让学生学习《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查、自纠。

5、加强检查和督促,学校成立学生行为检查组、清洁卫生检查组,不定时的对学生行为习惯、班级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在校门外设立文明劝导员,要求家长不得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候接送小孩。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体育安全组和安保人员、门卫放学后到校门口送学生离校引导学生。

9、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午休、晚睡安静、有序地排队回寝室;不购买摊点食物,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

五、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信息沟通与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环境卫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完善警校共建机制,警校联动,将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制度健全,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优化。

1、学校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亲自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政教主任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

实行学校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学校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3: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一、影响学校的三大类环境

笔者从2016年初至今, 近一年的时间, 对全区26所学校 (幼儿园) 周边环境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 结果发现, 有18所学校 (幼儿园) 存在安全隐患, 共26处,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治安环境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部分学校周边有农贸市场、市集, 人员成分复杂, 极易与学校 (幼儿园) 、师生发生冲突。比如靖宇小学校门前有早市, 商贩经常占道摆摊, 来往车辆多, 人员复杂, 学生上学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实验小学、东昌区幼儿园, 周边都有类似的问题。

(二) 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不规范的饮食店多, 条件简陋, 卫生状况差;流动摊贩多, 占道经营, 一无卫生许可证, 二无工商执照, 出售的又往往是烧烤油炸食品, 极不卫生, 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三) 交通秩序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一些学校位于交通主干道或次干道附近, 车流大、车速快, 易发生交通问题。

二、现存周边环境形成原因

笔者实地调查发现, 出现以上三类隐患的学校所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五点。

(一) 学校自身能力有限

学校存在安全管理的盲点, 无法根除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和教师执法权限, 即使发现问题, 老师们也仅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教育, 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二) 利益驱使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商机, 有商机就有市场, 因此校园周边, 难免会有受利益驱使的小商小贩, 流动摊贩。

(三) 学校的家庭属性引发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

上、放学时, 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都会接送孩子, 大量的家长再加上部分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等, 云集校园周边, 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流就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 校园周边缺乏有效整顿治理, 监管力度不到位

虽然城管、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活动, 但是摊主与管理部门进行“游击战”“猫与老鼠的游戏”, 而强制执法、摊点取缔也存在法律程序、社会问题, 易激起民怨等造成不和谐局面, 常常出现了“管而不死, 除而不绝”的不良循环现象。

(五) 不可抗力因素

个别学校校门对着主干道或次主干道, 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治理对策

第一,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倡导全社会来关心和支持教育。第二依靠学校自身力量, 增强防控能力。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 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发挥学校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可组织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从而增强其自制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树立学习的信心。第三,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只有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生才能安心努力地进行学习, 教师才能积极投入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长远的意义而言, 有效保护学校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第四, 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在今年的整治行动中, 交警部门已对校园周边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加强了校园周边交通疏导, 但上学、放学期间部分校园周边交通仍有拥堵现象发生;流动商贩易产生反弹的现象, 校园周边流动商贩整治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 及时沟通, 持续加大严抓严打力度, 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 .

[2]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上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篇4: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变成学校教与学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素材料和德育软环境,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学校治安秩序和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中学虽然是城区的一所城市学校,在校学生1200多人,但寄宿学生多,有1100人左右。学生生源较复杂,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也较多,有200多人。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学校周边网吧较多,管理比较混乱,黄色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学生周末来校时,在学校附近遭敲诈、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教师、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评价。

2.分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背景、根源,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邕宁区城关中学09级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问卷回收后实行了综合统计处理。

四、学校周边环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显示:

1.学校附近经营的网吧违规经营现象(未成年人随意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急需整治。

2.学校大门附近存在乱堆物现象,学生在放学或上学期间无交通民警值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特别是在周六上午放学、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出现,在学校周边学生被抢劫、殴打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五、问题的根源分析

1.闲杂人多,冲突风险大。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加上校道距离街道有三百米左右,位置偏僻,没有围墙,学校周边治安问题严重。

2.网吧、游戏厅多,诱惑风险大。网吧、黄色网站等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治安的影响严重,黑网吧遍地开放,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尽管学校一再禁止学生前往游戏厅、网吧,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甚至旷课沉迷网络。

3.留守儿童多,安全风险大。我校大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父母離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心理缺疏,生活缺扶,导致离群孤僻,戒备心、逆反心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4.社会风气误导多,生存风险大。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一是影视作品追求收视率,臆造离奇情节、渲染江湖习气误导学生玩酷、猎奇、充“老大”,产生认知错位,导致思想沦落、言行偏差、无心学习;二是媒体夸大渲染学生安全事故,人为炮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误导公众将所有安全风险统统强加于学校。加上各相关部门只是应付检查,常常以工作忙作为理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到一项一策,一事一责。学校校警工作待遇较低,校警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专职人防岗位空缺也是问题的根源。

六、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学校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做到:高度、切实、第一、立即、加强。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由政教处负责,明确任务,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来访登记、值班守卫、夜间巡逻等制度,加大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如,实行周末学生回家、返校时学校领导、老师、校警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与稳定。加大对保卫人员的管理力度,召开主题会议,购置保安服、钢盔、警用电棍、对讲机等保安设备。积极争取城区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支持,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工作。

3.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五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对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建议、意见

1.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园警察”,配备警具、警械,赋予校园警察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执法权,不至于面对歹徒时,顾虑重重,无法及时、有效制止侵害。

2.建立安全缓冲区。对治安情况复杂的校园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巡逻。在该区域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业入驻。充分发挥文化稽查部门、公安机关的作用,加大对黄色网站、网吧、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管理力度。

3.将安保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如何保护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校园安全保障经费应由政府埋单。

篇5: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二OO八年四月八日

新华中学

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加大对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治理的工作力度,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及周边地区综合治理,维护师生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使各中小学及周边治安防控措施明显加强,防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治安、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消防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不断完善,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和群众满意。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伟同志任组长,副校长裴承荣、聂守彪同志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检查和指导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汇总情况,并适时召开专门会议,加强对整治工作的协调。同时下设办公室,聂守彪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上报相关资料及档案整理工作。

四、整治内容

(一)学校主要领导对校园安全工作是否重视,是否列入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之中,是否存在麻痹侥幸心理及官僚主义作风,有关制度和责任制是否健全落实,是否实行层层负责制,是否建立责任事故报告制度,事故隐患是否进行了排查并建立了台帐。

(二)对学校正在施工的建筑要进行检查,看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三)对位于学校附近危及师生人身安全的设施,要报请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或搬迁。

(四)要做好卫生检疫检测工作,协调当地卫生部门严格把关。对学校食堂卫生、食品卫生、饮水卫生等。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限期整改。协同工商部门对学校周边的无证商店和饮食摊点坚决予以取缔,对向学生推销劣质产品和变质食品而损害学生身体健康的摊点,必须严肃查处。

(五)要积极配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对滋扰学校师生、破坏正常教学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决不手软。

(六)加强学校集体活动的安全管理。学校组织全校性的校外集体活动要事先报告学区批准,班级组织的校外活动由校长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经批准的应有学校领导参与,外出活动不得租用个体私营业主的无证不合格车辆作为交通工具。违反规定而造成事故或不良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要加强在校学生的管理,严禁学生从事有危险性的勤工俭学活动,教育学生不要从事有危险的家务劳动。学生上学经过的路口、水渠等地方,学校要来取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在交通流量大、容易堵塞、发生事故的路段,要加强学生放学路队的管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八)各中小学要通过多种形式使学校安全宣传和教育经常化,把安全基本常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每学年不少于4课时,使安全防范成为广大师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五、整治步骤

整治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4月1日至10日)主要工作是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布臵任务。

第二阶段:整治阶段(4月中旬至6月上旬)主要工作是严格按“整治内容”对学生和学校安全及周边治安状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制定措施要切实可行、落实到位。针对学校及周边治安存在的实际问题,组织力量进行整治。并将自查结果报告于6月10日前上报学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验收总结阶段(6月中旬至。7月上旬)。学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各中小学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复查。着重查专项整治工作是否取得实效、查各校是否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是否做到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制度、有检查、有落实,有效果。7月上旬迎接市、区两级对此项工作检查验收。

六、整治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这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认识其政治意义,正确处理其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切实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作为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学校实

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周密部署,深入排查,严格整治,确保取得实效。要确定一名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切实做到责任到人。

(二)落实责任,密切协作。各中小学积极行动,抓好落实,要着眼大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整治好校园周边环境,狠抓落实,不留死角。决不允许敷衍塞责,推委扯皮。

(三)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要主动出击,把整治与防范、管理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各学校要加强与当地派出所、司法所、保健站、卫生院等部门的联系,主动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使整治工作的各项措施切实落到实处。

(四)要建立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要在一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不得瞒报、漏报和迟报。学校重大活动要事先报告有关部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

(五)广泛宣传、群防群治。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深入宣传这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他们全面细致地查找问题,积极主动地参加整治行动。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力度。

(六)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要认真进行总结,同时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及时总结上报好经验、好办法,着力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最大限度地整改校园周边环境,切实保护学校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为新华乡教育事业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篇6: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为了配合“四城同创”,净化育人环境,着力提升校园环境质量,建设安全文明生态学校,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我校进行了专项整治取得实效,现将检查及治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等为指导,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展现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进一步巩固我校环境卫生成果,建设卫生校园、文明校园,美化校园。同时,增强我校师生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习惯。

二、目标任务

围绕“四化一确保”(即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优美化和确保不发生大疫情)目标要求开展工作,开展好专项活动,实现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生素质“三个提升”。

三、建章立制

校园环境卫生是我校长期坚持狠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我校人多地窄,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校需要进一步坚持进经常化的检查督导,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和督促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从根本上做好我校的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同时成立了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

长:盛

副组长:张志虎

韦桂芳

组员:

韩善明

王畴金

王其涛

四、主要工作:

1、动员思想到位。学校班子思想统一,把抓环境卫生整治,当成抓教学质量、抓学校安全一样的高度,负责组织好、实施好。动员全校师生,细化各种措施,从我做起,从小抓起,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为净化美化校园做出努力。

2、宣传教育到位。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板报、广播),教育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 卫生习惯;学校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宣传,使全体师生提高文明素养。

3、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和防疫工作。一是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健康教育,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学校建立健康教育制度,按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并做到有教学计划、有教师、有教案,课时保证。让学校师生掌握基本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衣服勤洗澡,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喝生水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二是加强学校饮用水、仪器的管理,确保安全。三是加强“疾病预防”工作,积极主动做好人畜流行病和传染病预防工作。

4、落实责任到位。环境卫生治理实施“责任区、责任人、责任追究”的“三责任”制度。各班班主任分别为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连带责任人,实行“三扫”制度。即天天打扫、周周清扫、大节假日大扫。对环境卫生整治不力,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实行责任追究。做到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是全体师生共同一致的目标。

5、开展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活动。由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牵头,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天对各清洁责任区进行检查,量化评分。每周评比,在周一升旗仪式后通报各班得分情况,小结上周卫生工作情况。每月进行大评比一次,排名前三位的班级要通报表扬,评选“文明班集体”。

6、保持了良好校园秩序。校内无乱摆摊点现象,坚决杜绝流动摊点在校园周边向学生出售商品。坚持好安全保卫制度和校园周边巡逻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顿、治理,清理学校周边无证无照经营、流动摊点等场所设施,大力净化学校周边环境。

7、开展了“清洁社区我在行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到校园周边、社区去,开展以“拾起地上的垃圾、扶起踩倒的花草、擦去墙上的乱涂乱画”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养成了在各种场所都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7: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推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治理学校及周边环境,结合县局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乡周边环境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安宁、卫生、清洁校园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主体防范,确保安全为指导方针,以全局意识,安全意识,忧患意识统揽学校工作全局,确保在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面不出问题。

二、成立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

组长:杨洪宇

副组长:叶天武

成员:罗佳云阮友富杨德康张明礼何仕平闵令才 刘兴品余鳌朱绪甫熊英兰 王荣禄裕怀李朝贵阮友举陈晋杨美文彭洪韩品顾光亮李晓吴松王传利程开伦

中心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明确职责。将学校及周边环境治理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做到一把手校长总负责亲自抓,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形成校领导、教师、学生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加大宣传力度

1、宣传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

2、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意义及部署工作任务。

3、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具体措施到位

1、在学校操场集中全校学生,讲解进行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校园环境整治提出要求。

2、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对环境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3、全校师生对校园内部及周边清洁卫生彻底整治。

4、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及检查,让学生学习《中学生行为规范》,并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行自查、自纠。

5、加强检查和督促,学校成立学生行为检查组、清洁卫生检查组,不定时的对学生行为习惯、班级卫生状况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马上整改。

6、在校门外两侧划定区域,挂牌警示,要求家长不得在该区域内停车、等候接送小孩。

7、主动联系就近派出所、工商所,整治校门口摊点,禁设流动摊点。

8、加强上学、放学时间段校门口交通秩序的维护管理工作,值日行政及值日教师提前到岗负责迎接学生上学,放学后到校门口送学生离校引导学生和家长合理分流。

9、教育学生养成文明习惯,排队出校门;不购买摊点食物,不带零食进校园,不随手乱扔果皮纸屑。

五、定期开展校园安全、环境卫生大检查。落实信息沟通与报告

制度,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

学校每期至少进行两次全面的安全、环境卫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卫生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完善警校共建机制,警校联动,将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制度健全,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优化。

1、学校建立安全管理、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按上级有关安全教育管理、环境整治、卫生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校园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领导责任制,学校校长亲自抓,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分管部门和班主任是具体责任人。实行学校安全教育、环境整治、卫生管理责任追究制。

2、学校落实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做到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安全工作、环境整治工作、学生行为规范检查有记录、隐患有整改措施。

3、学校经常开展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

学校积极引导教职工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经常性开展对学生的法制、纪律教育活动,将校园安全隐患、环境卫生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调动多方力量齐抓共管,持之以恒,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

姑开乡中心学校

篇8: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中生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学生对校外环境的偏好给校园周边的饮食市场提供了重要商机, 但是由于校园周边的饮食店多为小店, 且小商小贩较多, 同时顾客流动性大, 所以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学校周边饮食环境调查

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餐馆是高中生们就餐的两大场所。学校的食堂价格相对较低, 饮食环境较好, 同时食品大多数都有质量保证, 学生们可以放心饮用, 并且学校食堂中的消毒以及管理方面相当规范, 且管理严格。但是, 由于学生们下课高峰期的问题经常造成食堂拥挤, 他们需要在食堂中排很长的队等候, 极大地浪费时间。校园周边的饮食店虽然价格高一些, 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不用排队,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多样化的食物。另外, 由于校园周边饮食店的服务态度相对较好, 学生们相对而言比较喜欢去学校周边的饮食店吃饭。据调查统计, 学生们在学校周边的食品店多是选择一些食堂中没有的菜式, 比如:鸡蛋饼、煎饼、锅贴、凉米粉等, 这些食物受到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青睐。但是, 学校周边的饮食店也存在着流动性很强的小摊小贩, 这些小摊贩缺乏完整的经营资质, 并且环境不干净, 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学校周边食品店有着很多的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品, 比如:麻辣烫、烤面筋等, 虽然这些食品能够满足学生口味上的需求, 但是这些食品没有营养, 甚至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存在威胁。

学校周边安全饮食对策思考

学校及家长加强管理教育

让学生不吃学校周边食品点的不健康食品, 需要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加强管理。首先,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的管理, 扩充食堂里的菜式、菜品, 实现学校菜饭种类多样化, 满足学生的需求, 另外, 学校要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 学校中经常存在着因为食堂工作人员素质不佳克扣饭菜或服务态度不佳造成的争吵, 这样会极大影响高中生的情绪, 使其无法安心学习。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校在招聘时需要招聘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食堂服务人员, 能够真正关爱高中生, 稳定学生的情绪。其次, 为了解决食堂中人比较多的问题, 学校可以合理设置学生们的下课时间, 在早中晚吃饭的时间, 学校可以错开不同年级的吃饭时间, 比如:在中午, 高三的学生在11:45 下课, 高二的学生在11:55 下课, 高一的学生们在12:05 下课,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相对地错过食堂高峰期, 不会导致因为过度拥挤或排很长的队浪费时间。最后, 学校对于食堂的管理还可以体现在适当增加食堂的窗口, 增设一些特色菜品,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食堂中的拥挤问题, 还可以吸引学生们在食堂中就餐。除了需要学校做出相应的措施外, 还需要学生们家长的配合, 部分学生家长会宠溺学生,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但是学生选择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食物是不健康的食物。部分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学校周边食品店的食物比学校食堂的食物安全, 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家长应教育孩子多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食品, 另外, 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控制学生生活费的方法使学生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

学生自觉选择健康食品

杜绝学校周边不健康的事物, 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食物。学生需要理性选择自己的食物。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食堂中的食物是平价健康而且有安全保证的, 学校周边的食品店中很多缺乏相关的营业执照或手续等, 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高中生功课很多, 学生的课业压力大, 需要在吃饭时适当补充自己的营养, 这样才能有很好的体力和精神在课堂中积极表现自己, 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 笔者建议学生根据食堂的情况为自己构建一份健康食谱, 根据食谱在食堂中吃饭, 这样会有较高的情绪。另外, 食堂中人比较多, 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在课间时写下单词本放在兜里, 在排队时背一些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 合理地利用时间。最后, 高中生应理性控制自己的需求, 在学校食堂吃饭, 虽然会有一些瑕疵, 但是在食堂中吃饭可以有很好的质量保证。而在学校周边食品店吃饭, 则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甚至对学生的身体安全造成威胁,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

篇9: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篇10:学校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进一步扎实做好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学校及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育人的环境,确保学校周边环境和谐稳定,构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根据文件精神及沙湾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局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对学校及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为确保整治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 “平安校园”为目标,大力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治安案件和破坏校园治安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进一步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有效排除校园及周边各种安全隐患,扎实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完善健全校园及周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为学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工作重点

1、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环境。重点整治非法、违章经营的网吧、录像厅、台球室、电子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和音像制品店,对学校200米范围内的娱乐场所坚决予以取缔;严禁学校学生进入网吧、游戏机室,净化学校及周边文化环境。

2、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以及“三无”(无牌无证无照)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3、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重点整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活动各校园周边存在的流氓团伙等其它各类安全隐患。加强学校治安、消防等工作的检查力度。

4、学校及周边食品卫生环境。重点整治学校食堂卫生、校内外小商店、食品摊点和各类非法经营无牌无证摊点。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严禁学校及周边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5、学校周边教学环境。重点整治学校周边乱搭滥建,侵占学校面积、排污、居民随意进出校园等问题。督促做好防护设施,设置隔离带,明确责任,确保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三、工作部署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摸底调查

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等时机对此项治理行动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学生及家长的积极参与。同时,结合实际制订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实施方案,并指定专人分块负责,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摸底调查,按照上述重点工作任务,逐条进行详细的排查,建立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隐患台帐。

第二阶段:整体联动、集中整治

根据摸底调查的情况,学校请示上级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对全校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解决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阶段:认真总结、夯实巩固

总结专项整治经验,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长效机制。汇报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及排查摸底的有关问题,整改措施及完善制度情况。

四、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具体措施

为加强整治和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经会议决定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长:束国君

副组长:路过生曾照武

成员:唐新民侯炳军范劲草

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和教职工队伍整顿,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有关要求:

1、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要从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出发,本着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认真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整治方案,加强领导,层层负责,明确责任,确保排查深入细致,隐患治理扎实有效。

2、广泛宣传,增强责任意识。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既要教育和管理好学生,又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既要对校园周边出现的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不和谐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积极配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3、加强教育,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防电、防水、防火、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4、协调关系、确保治理效果。学校应尽全力协调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争取他们多方面支持;主动联合派出所、防疫、综合执法队等执法部门严厉打击破坏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育人氛围。

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大力宣传市局有关文件、法律法规精神,做到生生皆知。

2、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处室领导直接抓,分关把口,各负其责,班组有人管,层层落实到人头,形成整治网络。

3、加强学习。促进思想再提高。充分利用(班)队、晨会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杜绝学生进入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相厅、歌舞厅和参与的黄赌毒等行为。

4、严厉打击盗窃、敲诈、抢劫师生财物,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及周边存在的流氓集体团伙,一旦发现,及时与公安干警联系。

5、加强对校园周围的监督管理,监督岗对校门口的小商小贩进行彻底清除,保持校门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教育学生禁止买不卫生的食品。

6、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负责校内及门前周围的卫生,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交通法规和普法知识的教育,期末聘请公安干警上法制安全课,使全校师生增强法制观念,知法、懂法、守法,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7、增强法制安全观念。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由专人负责做好节、假日“四防”工作,做好交接,做好记录,做到24小时不离岗,对外来人员做好盘查,保证校产万无一失。

8、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促进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9、加强学校的卫生及秩序管理,保证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和师生秩序,少先队加强检查。

以上是此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通过整治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有明显改观,师生安全感得到明显增强。

安集海镇中心学校

篇11:3校园及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进一步加大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防范和打击学校及周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学校及周边治安稳定,为迎接创卫复审,根据天综办[2008]7号文件精神,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决定近日在城区集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一、存在问题

1、无证、占道、流动等摊点存在校园周边马路市场依然存在,无证摊点、占道摊点、流动摊点屡禁不止,严重影响校园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流动摊点的不洁食品、劣质油的使用等有损学生身体健康;此类现象城区各校基本存在,尤其以实验中学和赤城中学最为严重,天台小学、恩美幼儿园(每天离园时4:30—5:00时段)次之,城关三小、四小旁均有4、5个流动摊点。

实验中学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学校有食堂和天天新连锁店,但仍有学生受街上摊点的诱惑在外就餐、购零食,据调查情况如下:

①学生在外吃零食人数约320人左右;

②校外副食店13间,在外就餐人数约600人;

③占道经营(无证)等,羊肉串摊2摊、油泡串摊2摊、南瓜饼摊及其它食品3摊,占道冰柜5只。

赤城中学有在校生2300余人,校食堂可容纳就餐人数约为700个,一到中午、下午放学时,将近有1000名学生在外就餐;买零食约350人;流动摊点约有13个,经营类型与实验中学校外大同小异。这些油炸摊点,大多使用劣质油、不洁食材,今年已有发生一起5人以上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职业中专大门直对,福溪路与始丰路交叉路上有三家夜点心排档摊,从校门口出来方向,左边2家,右边1家,经营夜宵小炒,晚上5点多开始摆摊,由于摊位设置雨篷,学生从学校出来,视觉上就形成了盲点,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在晚自修8点放学时,还有一段时间形成交通堵塞。

2、交通拥挤堵塞

城区学校放学时,普遍存在校门口道路堵塞拥挤现象,存在着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实验小学,县后巷步行街道路狭窄,学校也已采取措施,放学时分年级、分时间交错放学,并安排值班人员,但旁边商铺林立,车辆乱停,放学时还有部分家长不听指挥,自行车、摩托车等驶入,使得路面更为狭窄,严重时可通行路面仅1.5米左右,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撤离都很困难;

天台小学大门口前路况好,易造成车速过快,又因工人路和金盘路交叉口没设红绿灯,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放学时,常发生车子相撞刮擦事件,今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5余起,其中9月份以来已有4起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不但给当事人造成身心和财产损失,更为在校的学生和家长增加思想负担;

机关幼儿园两条主要通道,一条劳动路入口,宽约6米,实际可用约为2米(城关医院东侧街道两边各摆有2只冷柜、1个烟摊、2只儿童摇马玩具),一条为工人路入口,宽约4米,实际可用约2.5米,路两旁一边为固定摊,有2张餐桌摆放,一边为绿化带,空隙处经常有自行车、摩托车等停放,使得交通极为不便;

恩美幼儿园园外人行道上市日时有摆摊、卖米的,造成道路拥挤,每天离园时,校门口大街上乱停车现象较严重,家长接送时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实验中学大门两侧百米内经常性交通堵塞,学校也已采取措施,做法有些类似实验小学,但效果不大,尤其碰到大型车辆,如卡马斯、挂斗车等过路,更会造成相当一段时间堵塞;

赤城三小西十字巷路口中午时停着许多黄包车(数量不定,随黄包车主的生意而改变),使得教师、学生出行较为困难。

3、流氓人员挑衅滋事

实验中学、赤城中学等学校下午、晚上放学时,校园周边时有不法青年骚扰、敲诈现象,挑衅滋事防不胜防,学校动尽脑筋,采取措施,所获效果微乎其微。

其中赤城中学对门的弄堂里,经常有学生被敲诈,开学至今已有5起报案、10多起未报案件发生,还有许多女生受到骚扰。

实验中学校外常有不法青年滋事,学校虽然加强巡视,但还是一星期大约有2至3次有学生被要求为他们买些东西方可离开。

4、敞开式宿舍安全系数低

赤城中学新宿舍与老校园有一定距离,由于宿舍刚建好,还没围墙保护,学校也已聘请2名保卫人员,进行24小时巡逻,但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5、“黑家教”现象

各种名目的家教鳞次栉比,尤其是实验小学家教一条街已达白热化程度,实验小学大门西侧民主路上短短不到70米的路程,就有15家家教,许多家长有从众心理,盲目的给孩子填报家教补习班,有些孩子疲于应付;“黑家教”大都是一些没有资质的教师承教,地点设在低矮陋的房屋内,而且有些屋子为木结构,存在着严重的消防隐患,他们还办有食堂,没有卫生许可,部分家教贪心黑,使用劣质油、购买低质食用材料,卫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6、垃圾污染较为严重

城关二小校门口靠天俯大酒店一侧,附

近村民把它当成垃圾堆放场,有时垃圾堆放达1.5米高,刮风时纸屑、塑料袋等容易飘浮,污染环境;实验中学、赤城中学等校园周边饮食摊点特多,他们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一次性用品,使得白色污染日益加剧;临近节假日,促销海报、家教宣传单等发放,造成地面到处是纸屑传单。

7、货车停放操场不雅观

赤城三小校外的小操场,经常停放着一辆用来

装载肉猪的货车,既影响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又影响市容。

8、非法出版物诱惑学生

盗版书籍和影像制品误导学生知识储备,更有不健康书籍、不健康音像材料及口袋书的出租,这些出租图书大部分是非法盗版书籍,涉及诱导青少年反社会道德、暴力、魔幻甚至淫秽等方面内容,偶有学生猎奇观看,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9、三室一厅危害严重

城区大部分网吧、游戏厅时常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超时经营及传播有害信息等违法行为,有些网吧、游戏厅转入地下状态,部分学生不听劝告,放弃休息时间,在中午或晚上偷偷跑去上网,休息时间严重短缺,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职业中专校外始丰路上有两家游戏机室,一家台球室,对职业中专在校学生影响较大。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使城区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交通秩序井然有序,不良现象得到遏制,文化环境得到净化,违法现象得到治理,卫生死角得到清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市容环境整洁优美,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安全。

三、职责部门及整治内容

㈠县综治办:将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安排,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的牵头协调工作。

㈡县工商局:取缔机关幼儿园、恩美幼儿园、实验小学、天台小学、实验中学、赤城中学、赤城三小、赤城四小等校园周边无证摊点,严格把关各类经营场所的市场准入、开业申请、证照核实和日常监督管理。重点做好赤城中学、实验中学校外(中午11:20-12:00,下午4:50-5:30)的无证摊点、流动摊点的取缔工作,天台小学、恩美幼儿园次之;同时能在恩美幼儿园旁专辟一个农产品销售市场,供农民出售农产品,避免影响交通。

㈢县公安局:

①在下午4:30-5:30、晚上8:00-8:50时,加强对实验中学校园周边巡逻、赤城中学对面弄堂里的巡逻,打击不良社会青年在放学及夜自修时挑衅滋事,加强赤城中学后山宿舍(晚8:00-10:00)的治安保护;

②实行对实验小学、天台小学、赤城二小、赤城三小、实验中学、赤城中学等学校上、放学时的交通管制,设立警示牌(上、放学时离校门口50米内禁止停车),特别是实验小学放学(11:00-11:30 15:50-16:30)需安排交警进行交通指挥,其次在工人路和金盘路交叉口增设红绿灯,恩美幼儿园门口立一块禁止停车警示牌,禁止黄包车在西十字巷三小门口出路处停车,还请合理规划设置校园周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等交通安全设施;

③加大实验小学周边特别是民主路一段的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整治力度;

④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校园周边网吧、歌舞厅、出租屋等场所的清理、登记、取缔和安全管理;继续向学校选派法制副校长,指导做好学校平安创建工作。

㈣县城管局:

①清理学校门口的垃圾,重点是清理赤城二小门口的垃圾堆,远离校门口增建一座垃圾房供周边居民使用;

②清理恩美幼儿园、实验小学、天台小学、实验中学、赤城中学赤城三小、赤城四小等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占道摊点、无证摊点,规范校园周边马路市场 ;重点做好赤城中学、实验中学周边流动摊点的清理工作;督促职业中专旁福溪路与始丰路交叉口上夜宵摊点的摊位往里移,以不影响视线、交通为标准。

③查处机关幼儿园、实验中学、赤城中学等校园周边的违法乱建、乱摆乱占、乱贴乱画等问题;

④规劝经营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等影响环境的物品。

⑤督促三小操场上的货车司机,开走货车。

㈤县卫生局:加强对城区学校周边的食品、药店、医疗门诊、保健品营销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和规范管理工作,防止假冒伪劣、过期、失效、变质食品流入校园,加强对实验小学家教一条街里各家庭式食堂的检查,加强对饮食从事人员健康证的检查,坚决取缔校园周边地区无证经营的饮食、食品、生活日用品摊点。

㈥县文广新局:加强城区各网吧、歌舞厅和游戏厅的规范经营,查处接收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不规范的经营户;清理、整治校园周边的出版物市场和音像制品放映、出租、零售等场所;加强综合整治的舆论宣传。

㈦县教育局:加强对实验小学周边家教市场整治,会同执法部门查处黑家教;抓好学校的思想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护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四、方法途径及时间

前期整治采取“整规并举,堵疏结合,分类实施”的方法,以疏为主,注重源头治理;在联合整治的同时,采取“举报监督”并举的措施,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以求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同时建议县政府出台相关规定或通告,以利于各执法部门行动时有章可依。

初定于11月4日至5日为集中专项整治,重点以整治城区学校流动摊点、占道摊点、无证摊点为主,加强交通管制,以各校上、放学前后为重点时间段。

五、工作要求

(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校园及周边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由综治部门牵头,各有关单位发挥自身职能,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各有关单位应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专项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二)综合治理,长抓不懈。各有关单位要共同研究建立预防打击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的综合措施和长效机制,依法履行行业管理职责。综治办牵头建立综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单位要通过制作社会公益广告、印制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横幅,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曝光典型案例,揭露各类违法行为,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的法律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主动参与宣传推动工作,对各项宣传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专项整治行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四)做好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情况通报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信息收集上报工作。专项整治行动期间,重大情况和紧急问题要及时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上一篇:公安部门自查自纠报告下一篇: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