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2024-04-19

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精选9篇)

篇1: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有限公司简介

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由北京金沛世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兴建,计划投资2.6亿元,目前已投资9612万元。

基地建有标准化羊舍65000平方米,大型饲料库9600平方米,青贮窖5200立方米,饲料加工车间4800立方米,农机库1200平方米,地窖1000平方米和10千伏电力工程建设。目前存栏羊2053只。2011年共种植优质牧草8200亩,经济作物1300亩,储备了丰富的饲草料。

公司依托内蒙古家畜改良站的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打造自治区级羊品种改良试验示范基地。累计投入资金70多万元,新引进纯种杜泊种公羊7只,种母羊50只,已完成羊胚胎移植200只,做同期发情和人工授精的600只。同时公司计划投资1亿,建设占地345亩的肉食品加工厂。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500万元,屠宰车间和冷库主体工程已完工,水井及电力等配套设施也已完成。

经过两年建设,已建成年出栏肉羊8万只的养殖基地和1万亩饲草料的种植基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包头市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包头市肉羊养殖科技示范基地。

篇2: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据监测, 2013年全市山地草甸类牧草平均高度为21 cm, 盖度为100%, 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1 cm和4个百分点。温性荒漠草场类牧草平均高度16.23 cm, 盖度为18.37%, 比2011年分别提高了2.71 cm和2.24个百分点。

2013年, 全市牛、羊存栏分别达到58.95万头、338.20万只, 同比增长7.63%、11.66%;出栏分别为24.01万头、184.45万只, 同比增长15.21%、20.90%;肉、奶产量分别达到15.15万t、1.1万t。“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使全市草原生态治理和设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双赢。

篇3: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1. 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1劳动力转移有限 在新疆的社会发展中,缺乏丰富的劳动力生产形式,大多数新疆的牧民只能从事传统的畜牧业工作。在此背景下,经济发展主要受到畜牧产业发展的制约,畜牧产业的发展与牧民的放牧效率又有着重要联系,导致畜牧产业的发展速度一直不高。

1.2牧民以分散经营为主 新疆草原畜牧业主要是牧民们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利于畜牧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因为分散经营,部分重要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所有牧民的需求,降低了牧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阻碍了畜牧产业的发展。

1.3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在对动物的养殖过程中,牧民往往希望在能力范围内多养殖一些动物,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却没有考虑到过度放牧对草场产生了更大的压力,对草场造成了不可逆性的损害,当草叶吃完了,动物只能吃草根,这样草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草场只能逐步退化,这就加剧了草场沙漠化的进程。

1.4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新疆作为我国第二大牧区,其草场几乎是全年放牧,但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对畜牧产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因为新疆主要是分散为主的放牧模式,没有稳定的抗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作为保障,对养殖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5季节性影响 在寒冷的季节,牧民养殖的动物因为草场饲料不足,存在严重的掉膘现象,每年因为掉膘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人民币,而草场又由于过度放牧的情况逐年都在退化,使饲料的供应更为紧张,牧民为了增加收益又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对畜牧产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2.对促进新疆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2.1提升牧民实际经济效益 由于新疆劳动力转移有限,提升畜牧产业的质量才是牧民实际收益提升的重点。直接经济效益的提升,主要在于政府对牧民的扶持力度,通过对牧民进行技术知识指导,实施相关补贴政策,才能充分实现畜牧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直接提升牧民的实际经济效益。

2.2牧民实现组织化放牧 传统的分散式经营模式对牧民的放牧效果有着不利影响,牧民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形成放牧群体,这样政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使新疆的草原畜牧产业能够得到保障,也能对牧民的经济收益有所提升。

2.3合理放牧 政府部门需要对牧民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与教育工作,让牧民充分了解过度放牧对子孙后代造成的不利影响。实施以草定畜、以畜定人的标准,不在草场的复壮期进行放牧,保证放牧的规模不会对草场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2.4提升畜牧产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自然灾害具有突然性与较强的冲击性,对畜牧产业的发展有着负面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实现牧民定居、集体化经营之后,通过对牧民定居地放牧草场进行相关设施的建设,才能提升畜牧产业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实现新疆草原畜牧产业的发展。

2.5降低季节性负面影响 冬春两季对畜牧业的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饲料不足导致动物掉膘。政府需要逐年加大对于冬春两季牧民的补贴,保证充足的饲料供应。因此,计算好合适的补贴金额,会对新疆畜牧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结语

篇4: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1. 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建国之初, 由于刚经历长期战乱, 广大草原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家畜匮乏、畜禽疫病流行、科技水平落后, 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力十分低下。1949年, 全国大牲畜存栏比历史最高的1935年还减少了1 149万头, 羊的存栏数量减少32.3%;全国肉类总产量只有220万t (人均4.1 kg) , 其中牛羊肉产量则更低。新中国成立以后,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政策措施, 生产不断恢复和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草原畜牧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2008年, 全国牛肉613.2万t、羊肉380.3万t、奶类产量3781.5万t (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人均28.5 kg) , 大大高于1949年的产量, 分别是1978年的27倍、17倍、29倍。2008年, 六大草原牧区牛羊肉总产量达到327.5万t, 奶类产量1244.5万t, 均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全国266个牧业及半牧业县 (旗) 人口约占全国的3.6%, 但生产的肉类占到全国的8.5%、奶类20%、羊毛52%、羊绒58.8%。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超过3 000万头, 为全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60年来, 在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 生产结构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从品种结构看, 一大批国外优良的草食家畜品种, 如:波尔山羊、萨福克羊、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和荷斯坦牛等被引进和推广, 一大批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使我国草原畜牧业良种化程度较建国初期大大提高, 家畜品种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也显著提升。从产品结构看, 全国畜产品中的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8年的52.9%, 而奶类比重则由1978年的8.2%提高到2008年的27.5%。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草食家畜的肉类及绒、毛等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 产生了一批知名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从区域发展看, 农区草原畜牧业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活力, 例如:2008年, 河南省的牛肉、羊肉产量已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四位。1979年, 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农区省份的牛肉、羊肉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5%、29%, 到2008年已分别占到全国的46%和34%。

3. 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

新中国的建立, 使广大农牧民当家作主, 真正成为了草原的主人。解放初期, 经过农区土地改革和牧区的民主改革, 广大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草原畜牧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草原地区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 实行“牲畜归户, 私有私养, 自主经营, 长期不变”和“草场公有, 承包到户, 自主经营, 长期不变”的政策, 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责、权、利, 实现了“草有其主”, 草原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目前, 全国草原承包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为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 随着《草原法》的完善和施行, 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等科学利用制度不断推行, 草原围栏、人工种草、草原改良等配套措施不断加强。截至2008年, 全国草原围栏面积达到6 200万hm2、禁牧休牧面积9 867万hm2, 累计人工种草保留面积2 867万hm2。与此同时, 草原畜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的游牧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到2008年末, 全国肉牛、羊、奶牛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分别达到了38.0%、44.6%、36.1%。一大批草原畜牧业养殖大户和专业牧场逐步成长, 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

4. 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巩固

为夯实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 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为恢复草原植被, 实现永续利用, 国家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为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 促进产业化发展, 国家实施了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工程;为加强草原管理, 促进草原合理利用, 国家实施了草原围栏建设工程;为支撑草原保护建设, 提高草原生产能力, 国家实施了牧草种子基地、草种繁育基地、草原病虫害防治、草原防火体系建设等项目;为促进草原畜牧业优质高效, 国家实施了畜牧业良种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仅2000年以来, 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 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

5. 草原畜牧业对统筹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国60年的实践证明, 草原畜牧业是兼顾生态保护与草原地区生产发展、生活进步的难以替代的基础产业。作为畜牧业基础的草原, 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的保护和建设, 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此同时, 草原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内蒙古为例, 1954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8.55元, 到2008年, 人均纯收入已经攀升到4 656.20元, 增长将近50倍, 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8年六大草原牧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6倍。草原畜牧业也是农牧民就业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 目前, 266个牧业及半牧业县 (旗) 的2 306万劳动力中, 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超过1 783万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77.3%, 是1978年的4.14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 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一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的严重制约。草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 但当前草原退化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扭转, 全国草原家畜超载率还在30%以上, 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矛盾还十分尖锐;二是受我国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的制约。生猪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绝对主体, 生猪安全已经与粮食安全问题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比之下, 社会对草食畜产品生产及市场供应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三是受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制约。由于草原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 在短期内依靠自身实力来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还有很大困难, 且由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 吸引外来资本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篇5: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一、明确发展战略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积极学习借鉴市场经济体制同家特别是成熟的现代草原畜牧业国家地区的发展经验,科学确定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模式,与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相对应,走一条具有呼伦贝尔草原特色的“新型畜牧业”道路。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兼顾各个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型草原畜牧业应当以新型工业化的畜牧业加工业为龙头,以标准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畜牧业为基地,以契约或合同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规则、法律为监管手段,实现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效益最佳生产方式。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是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基础。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必由之路,科技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科技是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不竭动力,人才是科技的载体,环境是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舞台环境需要政府来营造和监管。因此,促进呼伦贝尔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社会各种资源合理配置,统一协调进行。

二、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和保护

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研究是确立呼伦贝尔草原的基本功能定位的前提,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各级政府制定政策、规范市场的重要依据。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陈耀春多次呼吁:“中国面临严重的草原‘生态赤字’”。呼伦贝尔地区是由草原、森林、湿地、水系、农田等有机组合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对呼伦贝尔自身的气候调节、水分涵养、防沙固沙、水土保持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作用,而且成为嫩江水系、额尔古纳水系汛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根治松辽流域洪涝灾害的生命线。更重要的是构筑形成了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确保华北地区免受风沙侵袭的安全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临近省区生态安全线的起始点。因此,保护和建设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更是呼伦贝尔乃至中国生态安全的要求。

呼伦贝尔草原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没有形成对国家政策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成果和依据。加上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产业缺乏系统的经验加以应用和指导,呼伦贝尔草原的退化程度只有感官的印象却缺乏系统的资料的说明,所以虽然得到了同家甚至世界高层次宽领域的关注,但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很难到位,或者即使在有政策的条件下也很难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建议国家在关注呼伦贝尔草原时,应当组织各方面力量对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机理、经济社会发展特点进行科学的研究。提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成果,给予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科学定位。从而对呼伦贝尔草原区域的发展给予系统地考虑,促进呼伦贝尔草原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应当是解决呼伦贝尔草原系统各种症结的基础工作和根本出路,要比一时一事甚至盲目地争取资金和建设项目要科学、重要的多。

三、提高草原畜牧业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地区发展的系统性

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欠缺体现在:划区轮牧或禁牧的草原围栏、牧区安全饮水、牲畜棚圈、交通,通信等方面。这方面不足的原因除了有投入不足之外还包括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使得国家的同一政策在不同地区表现效果不同。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差也是导致政策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同类政府建设的项目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实施,各部门的项目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统筹协作的机制,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项目的部门化的利益,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目前在呼伦贝尔草原区域实施的政府投入较大的项目主要有: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牧区节水灌溉工程、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等。这三类项目部分别山畜牧、水利、林业等部门实施,同时由各级农业综合开发办实施的类似以上三类项目的综合。然而在建设的区域、项目的管理各不相同,为了让国债资金的使用高有成效,还特别提出要清晰界定各个项目的建设地点内容。这样各个项目在实施中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互不干扰,自行其事,使同类项目的建设呈现了部门化的特点,很难形成建设的合力。

四、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疫病防控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是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安全线,同时也足人民健康生活的基本保证,足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并已成为“开发名优产品,打造健康品牌”的重要保障。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极其薄弱:一是疾病防控的手段落后,疫情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控制;二是市场监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区域市场之间监管协作不力,使得牲畜疫情在周边地区蔓延;有的部门和地区还出现制售假疫苗假兽药的现象。

建立健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是涉及整个区域(包括国家、地区、甚至是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区域)的宏观大局问题,同时也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贸易的通用规则以及我国食品安全的迫切需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发展要依托全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的保护和监管。这既是民生的根本也是贸易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呼伦贝尔草原接壤的俄罗斯、蒙古国,是“口蹄疫”等疾病的疫区,稍一疏忽就可能危及呼伦贝尔及至我国言产品的安全。畜产品安全体系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危险,要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反应机制,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畜产品生产有严格的质量监控、安全检查措施。畜产品市场要有系统严密的食品安全的防控网络和快速灵活的反应机制。政府应当加强国家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亩产品安全体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公共安全体系的合作,因地制宜地构建国际间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五、促进产业化发展

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是分阶段的,并不是所有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地区都“五脏”俱全,这是一个区域经济的范畴。根据不同区域的条件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最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产业化经营。

首先是鼓励牧民建立合作组织,在技术、贸易、维权等方面进行合作。呼伦贝尔的畜牧业生产足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基本上处于小群体、粗放经营的传统畜牧业阶段。这样的生产经营方式的生产单位与现代市场对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风险,诸如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规模不大、市场地位低等。如果引导和帮助牧民从草场建设与保护开始,组建自己的协会等行业组织,就能实现技术、信息、贸易地位等资源共享,并实现规模效应,充分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利

用市场机制发展经纪人等中介组织,作为牧民生产与销售的必要环节和纽带,进一步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其次,要鼓励企业建立长远大局观念。企业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是联系基地和市场的纽带,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定位、品牌的培育、市场的开拓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着龙头作用。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龙头企业要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特别是在发展目标和方向上要体现出呼伦贝尔草原畜产品在全国、全世界畜牧业产品市场的独特的魅力。呼伦贝尔羊作为呼伦贝尔草原上孕育的晶种已经在畜牧行业、科技领域予以确立,它的生理上的特点已基本定位,而从市场方面对它的定位还不明确,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模式尚待建立和完善,饲养模式、市场产品还有待于深度的开发。

目前呼伦贝尔牧区的现货交易方式受时空的局限性很大,这种单一的交货方式也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等限制而使得卖方经常处于弱势地位,承担额外的生产交易成本,蒙受经济损失。在社会中介协会等组织未有效发挥作用时,政府应当积极搭建各种形式的畜牧业产品的交易平台,培养多种形式的市场交易,特别是网上变易、期货交易等,同时政府要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努力构筑公平交易的安全体系,保护牧民通过诚实劳动的收获。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与基地的联接作用,避免政府主观或人为的过度干预。市场机制是产业化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政府应当注意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净化市场环境,不能为扶持产业化的发展而造成行业的垄断。

六、开展技术推广,合理利用草原

草原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基本结束,但草原“双权”制度的落实并未使承包的草场建设与保护有所改善,单靠产权制度并未完全实现对草原的使用和保护。保护只能局限在为我所用的目的,却不能真正实现合理使用。

呼伦贝尔草场依靠资源型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发展草原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提高呼伦贝尔草场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包括发挥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效益,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场,使草场得到休养生息的同时提高呼伦贝尔草原的承载力;以科技为基础加快呼伦贝尔畜牧业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其单产能力和品质水平;加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科学研究和科技培训,普及呼伦贝尔畜牧业的科学饲养管理模式,协调好牲畜出栏时间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培育出禀承呼伦贝尔草原南牧业历史,又能适合呼伦贝尔特点和未来消费需求的畜产品品种。

七、创立和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

对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树立大品牌,谋求长远发展,通过塑造品牌争取获得超额利润,这是取之不尽的利润源泉。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企业本身就可以实现,还有赖于市场的发育,产业的提升和政府引导。鉴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地位、科研方面的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实行品牌经营、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以其优良的原料品质、产品档次、以及精深加工水平来实现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树立“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品牌的意义有如下方面:一是可以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呼伦贝尔草原系统的和谐。二是呼伦贝尔草原在世界范围享有良好的声誉,畜牧业的发展依托呼伦贝尔草原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也是呼伦贝尔草原在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上体现。三是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促进产业升级。

首先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入手,培育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原产地绿色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应当依托呼伦贝尔天然草原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原生草原的营养价值等来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潜力,把呼伦贝尔天然草原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大品牌,适应21世纪人类食品消费取向,注册“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产品的品牌,进一步规范畜牧业生产标准、提高品质。届时,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不仅仅足以载畜、产畜、卖畜等单一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以旅游休闲等为模式的呼伦贝尔草原旅游观光畜牧业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为此保护和建设好呼伦贝尔这片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净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竞争潜力。把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实行科学养畜,转变畜牧业的增长方式。科学规范养畜是树立畜产品品牌和合理使用草场的重要方面。粗放式发展的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最终是死路一条。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粗放式发展草原畜牧业必然造成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畜牧业产业的衰竭。

实行草原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在目前呼伦贝尔畜牧业以小群体,大规模、低效益、低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下,政府应当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对资源的整合,恰当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引导推进呼伦贝尔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八、建立科学的公共资源使用后果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制

有效的公共管理评估与责任追究制度是确保制度实施和完善的必要手段。

首先是与草原有直接与间接关系的政策的评估与责任追究。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行为。政策计估对于改进政策制定系统,克服政策运行中的弊端和障碍,增强政策的活力和效率,提高政策水平,合理配置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的政策评估工作“刚刚起步,问题重重”的现状,我们应当下功夫从思想、组织、制度和手段等方面推进政策评估事业,使其向纵深发展、日益成熟。

其次是对与草原有关的具体的行,向后果进行的评估与责任追究。在以往草原使用和建设中,从决策到使用开发都缺少科学的论证,给草原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于类似的政府行为往往是客观原因分析为主,而对主观的评估经常是轻描淡写,特别是没有形成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机制。这里面主要是政府决策机制的缺陷给人为操作的随意性提供了可能。目前各级政府对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仍有很大的主导权,亟待健全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弥补政府的决策制度缺陷和杜绝政府人为的过失行为。

九、抗灾保青工作应当理性思考

大灾减畜是自然规律,应当因势利导,借助灾年帮助牧民大最减畜,以解决草场长期超载的根本问题,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逐渐向畜牧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向转变。救灾中更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保畜也只能在草原能承载的范围内保住必要的基础母畜,做到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应当把抗灾救灾重点放在提高畜牧业的抗灾能力上,加大对草原建设的投入,把救灾资金转变为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切实提高畜牧业抗灾能力。

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能力,建立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各级政府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牧业经济造成的损失。

篇6:草原畜牧业现状及绿色发展模式

1 草原畜牧业现状

内蒙古天然草原面积7 493.33万hm2, 约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 其中可利用草原6 400万hm2。受草原“三化”的影响, 天然草原超载过牧, 饲草料供不应求, 致使草原的生态、生产和农牧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其中草牧场生产创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新成果推广力度不足是影响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并合理利用草牧场不仅可以提高草地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 而且可满足家畜对饲草料的营养需求, 提高草原抗灾保畜的能力, 同时也成为农牧民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进入“十二五”以后, 草牧场在生产、生态、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1,2]。建设和利用好草牧场, 首先需要一个稳定优惠的政策环境和成熟的产业结构。其次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优良牧草品种。再次是需要有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技术。最后是需要一套针对家畜能量转换和营养需要的草产业、草牧场发展模式。

针对目前的草原退化、畜牧业与生态恢复协调发展等问题, 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生产手段, 科学管理草原, 合理利用草原。因此, 采用合理先进的技术措施持续不断地加大人工牧场建设力度、高效生产足量的优质牧草, 增加草原单位产草量, 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

草牧场的建设和保护, 可缓解天然草地放牧压力、促进生态恢复、维护经济发展与农牧民生计的关系, 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肉、蛋、奶, 在建立生态型畜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和谐社会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为实行中国梦增色添彩[3,4]。

2 传统养殖的缺陷

随着游牧时代的结束, 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由于现代交通信息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 市场对优质畜牧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有限的草原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草原超载过牧, 饲草料供不应求, 致使草原生态、生产和农牧民生活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和提高, 近几年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行了禁牧、季节性休牧、以草定畜等政策。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补贴农牧民, 可是有些地区仍然存在严重的偷牧现象, 偷牧者经常与草原执法部门打游击战:你查我养, 你走我放, 你白天来, 我晚上放。最终的结果是偷牧人提心吊胆, 昼伏夜出, 也没增加多少收入, 而且破坏了自家草场, 执法员东巡西查, 工作量大, 加油换胎, 不见得有多大效果, 还浪费了国家资源。导致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羊多草少, 舍饲养殖成本太高, 牧民只顾眼前利益, 不考虑生态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 舍饲养殖的不足

舍饲养殖虽然可以快速提高牛羊肉的产量, 提高单位养殖规模, 有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 但前提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消耗大量的粮食和有限的农副产品为代价, 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及各种添加剂, 生产出口感不好但又不得不吃的奶肉食品, 导致现在很多人宁愿长途驾车到农家及牧区高价购买散养的肉蛋奶及天然状态下生长的食品, 也不愿在市场购买。特别是舍饲养殖根本无法系统管理, 不确定因素相当多。牛羊容易发生疫情, 生产的母畜及幼畜成活率不高, 稍有不慎带来的损失将是致命的, 尤其是舍饲养羊违背了羊的生长规律, 改变了羊的生物特性, 产出的羊肉自然品质不高。

4 草原畜牧业绿色发展模式

鉴于以上传统放养的缺陷和舍饲养殖的不足, 政府部门目前投入大量资金项目给农牧民建筑羊舍, 开发部分饲草料基地等大量的农牧业基础建设。但要想生产更多的有机食品, 进行规模化养殖, 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饲草问题、改变饲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多的绿色有机食品, 让人们吃到放心肉。而这需要在合适的、符合开发条件的草原和部分沙化半沙化的草场上配套水利设施, 种植各种牧草, 以最大的限度提高单位产草量, 用科学的方式, 利用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和牧草的生长特点、生长规律, 选择多年生、耐践踏、再生力强的牧草 (如柠条、苜蓿、无芒雀麦、羊草、鸭茅、高燕麦草等) 分段、分片、分季节循环放牧, 建立永久的牧草地, 放牧还能促进草地植物, 具有超补偿性生长。并结合放牧对象 (比如牛吃高草, 羊吃矮草, 鸡吃虫子等) 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节能环保、循环利用又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既可生产出绿色有机食品, 有利于消费者健康并带动农牧民致富, 而且经营者又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并且种植牧草除了能作为家畜的主要饲料外, 对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维护土壤肥力、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绿化环境和调节气候也有重要作用[5]。

由于牧草具有高效率利用光能的特点, 因而发展牧草生产有利于建立稳产高产的农牧业生产体系、维护生态平衡, 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有利于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并且市场潜力较大, 辐射带动能力强, 预期效益好;资源优势突出, 区域特色明显;产品科技含量较高, 竞争优势比较明显;还可有效治理污染;废弃物能得到有效利用;总体投资较舍饲养殖少得多, 可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成倍增加。但是要想使规模化养殖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单靠个人或企业是无法达到的, 只有得到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并获得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才可实现种草养畜, 自然放牧, 生产有机食品;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产品走向世界。

5 结语

要想依靠有限的草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畜牧产品, 只有不断加大对有限草原的投资建设, 采用以科学自然的放牧方式为主, 以舍饲养殖为辅 (特殊情况下、下雪下雨、母羊产羔等个别养殖) 的方式, 生产出天然有机可追溯的品牌畜牧产品, 让千千万万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把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真正建设成天蓝草绿环境美、风吹草底现牛羊的美丽生态草原。

参考文献

[1]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S1) :35-37.

[2]刘加文.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J].草业科学, 2010 (4) :5-7.

[3]李金泉, 续维国.内蒙古农业大学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的办学实践 (二)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8-10.

[4]金海.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5 (3) :26-29.

篇7:包头市草原百盈农牧业发展

关键词:气象;干旱草原农业

干旱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面也很广,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干旱作为一种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一、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有时伴有干风。在这种环境下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增加。即使土壤并不干旱,但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使得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受害;土壤干旱主要是土壤含水量少,水势低,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去补偿消耗,致使植物体内水分状况不良而受害;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造成植株体内缺水而受害。

二、北方草原干旱化研究背景及干旱的划分标准

北方草原地区与海洋地区距离较远,气候干燥、多风少雨,给该类型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有关资料显示,建国六十多年以来,内蒙古地区发生轻度干旱的频率超过百分之80,有三分之一的年份发生大旱。虽然国家对该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蓄水抗旱设施,抵御旱灾的能力也大大提升,但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极端的自然环境下,抗旱资金的投入和抗旱工程的建设依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由此而带来的生态恶化,区域性的气象条件变得日益恶劣,尤其是降雨的减少和土壤的沙化,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情况,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和土地沙化,国家对干旱的研究治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干旱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势下了很大的力气进行研究,别且初步的掌握了干旱的发生的规律和危害程度,建立起了相应的干旱预警机制,强化了各级各部门对干旱灾害的认识和防御能力,以便在发生干旱时能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

1 无旱牧草正常返青,植株生长健壮牧草能正常生长发育,长势良好牧草返青和生长发育正常,牧草地上生物量正常或偏高。

2 轻旱牧草返青率80%~90%,但返青速度缓慢,植株不整齐仅牧草基部叶片卷曲,生长发育略有迟缓,长势基本正常牧草地上生物量为牧草正常返青和生长发育年份的80—90%。

3 中旱因水分亏缺,牧草返青率在50%~80% 30%~50%牧草叶片中午时萎蔫卷曲,生长中后期中下部叶片早衰变黄,灌浆受阻,秕粒较多牧草地上生物量仅是牧草正常返青和生长发育年份的60—80%。

4 重旱因水分亏缺,牧草返青率在20%~50% 50%~80%牧草叶片萎蔫卷曲,叶色发灰,叶片干枯易脱落,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籽粒不能正常灌浆,大部分为秕粒牧草地上生物量仅是牧草正常返青和生长发育年份的40—60%。

5 特旱因水分亏缺,牧草返青率低于20% 80%以上牧草叶片干枯、茎杆矮小,甚至生长发育停止,籽粒正常灌浆率低于10% 牧草地上生物量不足正常年份的40%。

三、干旱化应对措施

1. 确定分析干旱指数 。根据北方草原地区的地理、地形以及气候等特点,把内蒙古的农业区大体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区域,并根据作物在不同季节所需水量的不同,把干旱分为春旱及夏秋旱两类,着重构建本体系的干旱评估体系。

2.进行农牧业干旱诊断 。要结合北方草原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干旱信号进行判别和评价,同时,要结合地域特点,对重点农牧业生产区域的水利设施进行维修、整治,确保在发生旱灾时能够及时应对。同时加强技术服务,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服务力量,成立草原旱灾应急专家组,加强对防灾抗灾工作的技术指导服务。要及时深入灾区一线,提出切实可行的抗灾减灾措施方案。 [3]

3.对区域内干旱发生的频率、程度等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分析,掌握干旱发生的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干旱灾害进行预测,及早的采取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干旱的影响。

4.致力于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以及预警服务系统 。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系统的气候监测和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生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和典型生态系统监测评估、生态气候适应性评价等生态气象业务服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草原生态气象、遥感等模型对草原产草量进行综合估算,牧草减产年可提醒牧民加大饲草储备、合理减畜等,牧草长势偏好时加大防火力度,避免火灾造成损失。[2]

5.增强抗旱监测评估及预警预报的能力。包括天地一体化监测与多源数据的快速同化能力。旱情及其影响客观表征与快速评估能力,又准又快的旱情预警预报及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干旱预报。应急调度管理能力(工程措施+调度技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的硬件支撑能力,编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水源建设,实行多水源联合应急调度,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四、结语

干旱时影响农业、畜牧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给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且随着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因此,在干旱地区,尤其是在北方草原地区,为了抵御干旱带来的灾害,将干旱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就必须要全面、充分的对干旱造成的危害进行认识,建立全面、有效地应对措施,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生产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素华, 张化, 侯琼, 乌兰巴特尔. 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7,(12).

[2] 王晓娜.干旱对苏尼特右旗草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08)

篇8:炉霍县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思考

1 炉霍县草原畜牧业基本情况

1.1 概况炉霍县是典型的半

农半牧区, 工业经济不发达, 畜牧业是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天然草原是构成县域生态系统的主体。全县有天然草原面积436.9万亩 (1亩=667平方米, 下同) , 占幅员面积的62.4%。其中, 可利用草原面积415.1万亩。

1.2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草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长期以来, 由于超载放牧、乱挖滥垦, 以及各种自然灾害 (雪灾、雹灾、洪灾) , 使得天然草地普遍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当前, 草地板结、鼠虫危害、毒害草泛滥成为草原生态恶化的主要问题, 草地生产力逐步降低。

1.2.2 畜牧业效益低下。

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 导致牲畜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长期处于“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恶性循环。炉霍县以牦牛、黄牛、绵羊等畜种为主, 长期的畜种繁殖区域局限性, 导致畜群品质降低, 生产周期延长, 年产奶量仅为优质奶牛的5%, 出栏周期长达6~7年。畜牧业产、加、销脱节, 农牧民商品经济观念淡薄, 市场化程度低, 经济效益不高, 导致畜草矛盾加剧, 群众增收困难。1.2.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炉霍县地处高原, 自然环境恶劣, 草地生产力脆弱, 群众增收方式仍以牲畜数量增加和对草地的无尽利用为主, 牲畜越冬度春死亡率高, 牧民抗灾保畜能力低下, 经济损失巨大。“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打贮草基地建设、暖棚建设等基础设施薄弱。牧区交通、文化、卫生、教育等设施的落后, 更是严重影响到牧民的生存发展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取得的成效

2.1 做法与经验

2.1.1 积极推行新的放牧模式。

炉霍县于2007年以组为单位进行“草畜平衡”试点, 2008年进行全县推广。通过推行天然草地划区轮放制度, 积极改变传统放牧方式。结合项目区的自然地貌, 在充分尊重农牧民放牧习惯的基础上, 确定了“5+3”轮牧模式, 即将该组冷季草场划成5个区 (ABC三个放牧区+卧圈种草区+割草放牧区) , 暖季草场划成3个区 (夏季草场1个区———F区, 秋季草场2个区———E区、D区) 。通过轮牧, 草地生产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1.2 突出优良牧草种植推广。

2009年, 炉霍县开始试点种植优良牧草16 030亩, 通过草地围栏封育、施肥、补播、除杂等措施, 改善草地植被状况, 遏制天然草地退化, 维护了生态平衡。通过项目的实施, 增强了牧民种草、贮草的积极性, 大大提高了抗灾减灾的能力, 增加了畜牧业产值和牧民收入, 促进了牧区社会稳定和发展。

2.1.3 加强机械化治理草原。

针对牧区海拔高、地广人稀、项目实施效率低的现状, 近年来大力推进草原机械化生产建设。草原补播实现了以大型拖拉机带动免耕补播机一次性完成耕作、种植、施肥的过程。牧草收割实现了背负式割草机代替镰刀的传统劳作方式, 部分地区的牧草贮备实现了人工干燥和青贮。草原鼠虫害治理实现了以大型喷雾机、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代替了手动喷雾器。

2.1.4 积极引进优良品种。

近年来, 通过试验示范和大力宣传, 畜种改良已逐步步入正轨, 群众已接受和喜爱畜种改良工作。自2009年以来, 建成九龙牦牛繁育场一个, 引进宣汉西黄牛10头、昌台牦牛30头、九龙牦牛30头, 进行杂交改良。相继建成冷配试验点三个, 在每年牦牛发情期, 炉霍县农牧和科技局都要联合甘孜州畜牧站的技术人员深入牧区开展冷配工作。

2.1.5 努力实现畜产品深加工。

炉霍县着力构建畜产品加工和流通系统, 以县肉联厂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内企业, 利用高原牦牛这一绿色资源, 大力开发绿色肉、奶等系列产品。既解决了群众所饲养的牲畜的销路问题, 也实现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

2.2 主要成效

2.2.1 草原生态改善效果明显。

与2009年相比, 2012年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35个百分点, 产草量每亩提高65千克以上, 牲畜超载率下降35个百分点, 草原鼠虫危害面积下降25%。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和改善, 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2.2.2 牧业生产质量稳步提升。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增加了11.8%, 肉类总产量达到5 000吨, 增长0.4%。牧业产值达18 247万元。

2.2.3 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

通过现代畜牧业试点, 牧民出栏牲畜积极性被逐渐调动起来, 养殖效益提高, 农牧民收入增加。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 226元, 其中牧业收入2 825元, 较2011年增加970元, 增长率30%。

3 推进现代草原畜牧业的对策建议

3.1 强化生态保护建设

必须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 围绕“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目标, 积极利用“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等项目, 加快建设标准化示范草场。将牧草补播工作落到实处, 增加草地的可食牧草量, 从而遏制有毒有害植物的繁衍生长。大力开展优良牧草围栏封育工程, 改善草地结构, 引导草地良性发展, 提高草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大草原鼠虫害治理, 将鼠虫危害控制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范围内, 减少牧草损失。

3.2 强化合理利用草原

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 进一步落实、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充分调动农牧民保护草原、建设草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宣传《草原法》、《草畜平衡制度》等法律法规, 强化草原保护意识。制订减畜优惠政策, 鼓励群众积极出栏, 缓解草地载畜压力。以村为单位, 严格落实草原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 积极推行草畜平衡模式, 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3.3 强化饲草基地建设

抓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机遇, 因地制宜, 大力建设高产、优质的饲草基地, 调整饲养方式, 促进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 推动农牧结合, 形成牧区繁殖、半牧区和农区肥育的生产格局。着力改善饲养条件, 推进标准化生产和适度规模经营, 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水平。结合“放牧+补饲”和“放牧+暖棚+补饲”的冷暖季放牧技术, 尽快恢复牦牛体膘, 缩短饲养周期, 达到提前出栏的目的。

3.4 优化畜群结构, 推进畜种改良

一是加强就引进的优良畜种 (九龙牦牛) 的饲养管理、繁育等方面的技术向饲养户进行培训, 加大跟踪调查力度。二是采取异地换公, 引进种公牛进行杂交改良, 改变生产性能低下的状况。三是动员牧民出栏大龄公杂畜, 淘汰本地公牛。四是加强疾病防控, 积极推广高产优质配套技术。通过以上有效措施, 提高能繁母畜比例和牲畜性能, 使整个畜群结构趋于合理。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高原牧区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 应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用科学的、现代化的物质条件装备炉霍县畜牧业, 重点搞好牲畜暖棚、贮草棚 (架) 、打贮草基地、人畜引水工程、牧民定居工程、草地划区围栏、交通、生产工具等设施建设, 改善牧业生产条件, 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及防灾抗灾能力。

3.6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进驻炉霍, 开展畜产品加工和生产, 创立特色品牌, 建立“市场+公司+牧户”的产销一条龙模式, 这将为炉霍县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炉霍县牧民增收提供长期渠道。

3.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篇9:浓厚的草原农牧文化

本刊记者 崔建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美丽的草原悠远恬静,伟大的草原孕育出厚重的草原文化。在展厅入口左侧,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便是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内蒙古展区。展区内精心布置了内蒙古本土的休闲农业精品项目。

独具特色的展区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内容各异的小展台,展台内布置着具有浓厚民族风情的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和首饰等,此外,通过用原汁原味的蒙古草原上的特色原材料编制的手工艺品也格外引人注目。在展会现场,蒙古袍吸引了大批的市民前来驻足拍照,由于这些只是展品,很多想要购买的市民都只能过过眼瘾。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基地。在展会现场,展台上摆放了很多用动物骨头做的各种日用品和装饰品,一位颧骨较高、脸庞宽厚、身材魁梧的典型蒙古族汉子站在展台前面,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这些骨头物品。“这是用骆驼骨做的笔筒,这是用各种动物骨头做的蒙古马鞍,这是……”在这些物品中,有一件名为传奇马头琴的工艺品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把马头琴大约半米长,是以蒙古民族马头琴来历为题材而制作的,琴架上刻有八骏全图,琴匣子以整块马头骨做成,表现了马匹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独具特色的蒙古靴也是展会的一大亮点。一双用羊毛做的、非常精致的小靴子显得非常稀罕。“这是小孩穿的蒙古靴。”旁边的工作人员介绍道,这双用羊毛做的小靴子售价90元。

除此之外,展会上还陈列着各种用白桦木制作的手工艺品,有的是传统的手推车,有的是田间耕地模型,精雕细琢的技艺,使物品显得生动活现。

上一篇:法务岗位面试的自我介绍下一篇:最新十八岁生日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