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2024-04-08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精选9篇)

篇1: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以及改善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加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立法工作和执法力度,实现补偿标准明确化和差异化,促进补偿方式多样化,确保补偿主体明确化,提升补偿管理规范化和市场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是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重点所在.

作 者:刘洁 LIU Jie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1(4) 分类号:X22 关键词:农业   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补偿主体   补偿管理  

 

篇2: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结合办理代表建议继续推进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文件起草工作浏览字号:小 中 大日期: 2013-02-20【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图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就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相关工作听取代表意见。

中国人大网讯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牵头追踪办理。

其中,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问题,201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起草工作小组会议,认真讨论修改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初稿。2011年3月,分别组织召开了西、中、东三个片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省(区、市)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4月,组织召开咨询专家座谈会,征求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等资深专家的意见;2011年5月后,多次书面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目前,《意见》已经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国务院。

关于制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了《生态补偿条例》基本框架和思路,并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2010年10月,会同亚洲开发银行在四川省雅安市召开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2011年11月,在江西省九江市组织召开生态补偿立法与湿地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针对《条例》起草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结合代表们在建议中提出的相关意见,又组织相关部门同志和专家学者分成九个调研组,分赴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逐一解决相关问题。目前,《条例》草稿已经形成。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相关工作,争取《意见》和《条例》早日颁布实施,确保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落实到位。(简仪初)

篇3: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探析

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是国家加强对“三农”支持的顶层设计, 能为其提供最为切实有效的理论制度安排。具体到学术界,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研究仍然处于零散、不成体系和探索阶段。具体来讲, 农业生态补偿的研究范围大多集中于特定区域而展开, 研究角度呈现宏观整体的探讨和微观局部的分析两极分化:一是结合地理气候的差异性, 具体到某一地区来研究, 这也恰恰说明具体的农业生态补偿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研究;二是在宏观层面上探索, 研究领域多集中于补偿类型、补偿模式、补偿标准、运行机制等方面。目前学界在补偿的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客体, 资金来源及方式、补偿标准等方面基本形成一致的成熟的观点。但还存在着缺乏生态补偿专门立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内容不明确等问题。

2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农业生态补偿作为生态补偿制度在农业领域的延伸,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设, 将为当前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资源污染问题, 提供一个有效的现实解决路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层层推进, 我国在实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初步建立了农业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其中, 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重要内容。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 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明确提出建立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制度。随后, 区域性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也相继建立。2015年7月15日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 表明农业生态补偿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既定决策。目前,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但相较于农业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 在立法层面、具体区域的补偿制度和实际运作等环节都存在问题, 具体如下:

2.1 相关法规政策缺乏系统性

农业生态补偿是一项内容庞大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据, 从宏观上来看, 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一部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相关内容仅散布于多个法律政策文件中, 缺乏统一性和完整性。构建统一、完整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不仅要求在宏观层面上保持系统性和完整性, 还要求在内容方面具体性和灵活性。在内容方面, 全国性立法中只有少量且零散分布的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原则性规定, 且以红头文件的政策多于法律法规, 过于抽象的补偿机制使得政策很难得到有效地贯彻实施。在农业补偿制度方面存在内容空洞、与区域实际相互脱节的问题, 同时也缺乏具体实施的配套细则, 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2.2 现行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农业生态补偿涉及到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因此, 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具备法律的权威性和实践运行的可操作性。在立法层面应当明确具体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②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客体;③导致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的法律事实;④农业生态补偿标准;⑤补偿实施细则;⑥监管机制和救济机制等。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在中央层面多为一些原则性规定, 对农业生态补偿具有导向性作用, 但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同时, 地方立法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收效甚微。由于农业生态补偿的政策化取向和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性, 导致许多基层行政机关对农业生态补偿认识不足, 产生了农业生态补偿可随意自行支配等错误认识, 并由此为腐败和权力寻租等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2.3 补偿方式过于单一

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中尽管规定了资金补偿、实物补偿和政策补偿三种补偿方式, 但在实际补偿工作中, 大部分省市多采用资金补偿的方式。资金补偿的主要功能在于对农民在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支付的成本和劳力进行补贴, 提高农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具有很强的输血功能。但农业生态补偿过程中不只面临资金的问题, 事实上在许多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更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比如山西省晋北地区在防沙治沙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形、气候环境等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政府需要对治理者提供有关的技术支持才能更好地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4 补偿标准不科学

补偿标准是决定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能否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 发挥其最大效用的关键因素。农业生态标准一般具有多因性、动态性、多维性特征, 因此我们不能以恒定静态标准进行核定, 必须进行综合考量。通过上文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分析, 我们发现农业生态补偿作为区域性因素较为明显的补偿制度, 制定符合地域特点的科学补偿标准是保障农业生态补偿制度贯彻落实的关键。在部分地区出台的地方法规中, 有关农业生态补偿实施过程的具体规定, 可供下级政府部门参考的补偿标准明显缺乏。这样的立法缺陷一方面间接地扩大了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空间, 从而难以保障受偿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造成行政机关权力责任的界限模糊, 不利于对行政机关补偿行为的监督以及不当补偿行为的追责。

3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3.1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

20世纪20年代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美国农业遭受重创, 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在危机过后, 政府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农业生态保护也随之被列入议事日程, 并相继出台了诸多法案鼓励农民调整农业生产模式, 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等。如:1956年实施的《美国农业法》制定了“土壤银行计划”;1985年美国政府制定了“耕地保护性储备计划”;《2002年农场安全与农村投资法案》授权农业部实施“保护性储备计划”、“湿地保护计划”和“环境质量激励计划”等措施。

欧盟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受环境限制较大地区进行补偿。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 政府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二是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补贴。欧盟鼓励农民采取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 并由欧盟的共同农业基金保障部为此提供资金补贴。欧盟向各成员国提供专项拨款, 各成员国可以制定具体的补贴规则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补偿金。

日本政府通过提供各种农业补贴、税收优惠以及贷款等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环保型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环境保护型农业给予资金支持;二是对促进自然循环功能事业项目的农民提供补贴;三是为家畜排泄物管理适当化的配套项目提供低利息的融资帮助;四是对旱作农业中使用绿肥和堆肥进行土壤改良的项目提供资助。五是对家畜排泄物等有机资源再生利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2 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3.2.1 强化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的系统性。

从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整体环境来看, 对相关强制性法律法规和政策还较为缺乏。因此, 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制定相关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的有效实施机制。现阶段, 我国制定的关于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过于散乱, 不利于制度的宏观构建和政策的具体贯彻落实, 必须加强农业生态补偿立法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国家立法层面应以公平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以及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原则为指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对生态补偿的目的、范围、具体措施和救济方式等内容做明确规定, 最终形成一部关于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专门性单行法。就地方立法层面而言, 在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补偿机制的情况下, 地方立法机关应在职权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在中央政策的框架下结合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地方性立法。

3.2.2 制定农业生态补偿的具体实施细则。

明确补偿的标准。农业生态补偿的关键同时也是农业生态补偿的根本难题就是补偿的标准问题。生态补偿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应当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补偿标准进行动态评估以及核定。我国南北跨度较大, 各省市间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 需要在不同区域实行适应各地实际需求的差别补偿标准。而目前生态补偿标准差别的划分过于粗糙, 已无法适应当前生态补偿工作的需求。如山西省将退耕还林工程简单地划分为晋北、晋南、晋中三个地区, 且这三大区域各自的面积非常广阔, 东西方向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这种粗略的划分方式并不符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因此, 地方层面应当根据差别对待原则适当细化生态补偿标准, 具体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农业生态保护成本因素、机会成本损失因素以及财政支付能力, 保证使资金的利用发挥到最大的环境效益。

完善补偿的方式。一般而言, 农业生态补偿常用的补偿方式有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技术补偿和政策补偿等方式, 我国目前的补偿机制侧重于资金补偿, 即使如此, 在资金补偿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外在相关方面采取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比如欧盟设立了农业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对农民的生态治理活动提供补贴, 并将补贴标准与农业产量脱钩, 提高了生态补偿的市场参与等。美国规定了对农场主经济补贴的具体标准, 要求退耕或休耕的土地面积须达到一定比例才可以获得补贴。这些举措增强了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现实可操作性, 使得生态补偿不再是一句泛泛而谈的空口号, 而是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其他补偿方式同样也应不断完善, 以达到增强补偿措施的灵活性、实用性的目的。实物补偿可以为受补偿的农民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如粮食补助、种苗补助等。技术补偿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可以为治理者提供相关方面的技术支持, 政府应以技术扶持的方式对农业生态环境的防治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如免费提供技术培训等。同时引导农民采用环保的生产方式, 严格农产品安全标准,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 加强对农业生态补偿的资金支持、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者提供税收优惠、贷款优惠等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开展生态治理工作。

3.2.3 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

行政机关进一步加强执法, 完善农业生态补偿的监督机制是相关机制、政策能否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以及农民权益保护的重要前提。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以及权力范围, 对农业生态补偿资金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支付并对全过程进行监管, 防止资金被贪腐或挪用;二是大力推广环境友好的替代技术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应用, 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指导、监管, 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三是对农户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有关项目的落实情况和生态治理实际效果展开评估, 对治理工作成效突出的农户给予适当奖励, 对虚报治理成果或未达到补贴标准的农户取消其获得补贴的资格。

农业生态补偿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综合工程, 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以法治的方式推进其全面落实的重要方式。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激发农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调节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进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推动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青军.论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8) :8-9.

[2]章娇, 凌龙.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展望及现状[J].知识经济, 2014 (7) :62-63.

[3]王有强, 董红.德国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 (9) :141-144.

[4]张燕, 庞标丹, 马越.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67-72.

篇4: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一、横向生态补偿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概念起源于生态学理论,最初专指自然生态补偿的范畴。1991年版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将自然生态补偿(Natur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定义为生物有机体、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所表现出来的缓和干扰、调节自身状态使生存得以维持的能力,或者可以看作生态负荷的还原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补偿被引入社会经济领域,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刺激手段。在国家政府文件中,首先提出生态补偿概念的是1997年11月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李文华、井村秀文等(2006)通过专项研究较为系统地指出,生态补偿就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广义的生态补偿既包括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所获得效益的奖励或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所造成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造成环境污染者的收费;而狭义的生态补偿则主要是指前者,即对人类行为产生的生态环境正外部性所给予的补偿。国外一般将生态补偿称作生态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logical/Environmental Services,PES),这主要是由于国外有着相对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以及健全的市场体系,生态服务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市场交易,即使用生态产品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二)横向生态补偿的内涵

横向生态补偿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也缺乏权威的统一表述,只是在一些地方开展了具有横向生态补偿特点的实践。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四部分专门就“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了具体的安排,其中在关于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制度建设方面,首次明确要求“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随后,在201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这是我国从中央层面最早对横向生态补偿提出要求。在学术研究中,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横向生态补偿的系统研究,但是在有关生态补偿的研究中,有时会涉及到横向生态补偿的内容。李文华和王金南(2006)等学者认为,横向生态补偿(Horizont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HEC)是生态补偿(Ecological Compensation,EC)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有效调节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受益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促进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本研究认为,横向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目的,通过采用公共政策或市场化手段将生态保护的外部性内部化,调节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

(三)横向生态补偿的特点

1、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横向生态补偿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开展生态补偿。在具体实践中,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受益区之间既可以是平行关系,比如省与省之间、地级市与地级市之间、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也可以是斜向的关系,比如省与地市之间、地市与乡镇之间等,只要是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在行政管理上不具有隶属关系,就属于横向生态补偿的范畴。

2、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利益关系明确

之所以能够开展横向生态补偿,就是因为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生态受益主体非常明确。生态受益区能够非常明确的感受到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所产生的经济外部性,比如河流的下游地区与河流的上游地区之间,调水工程的受水区与送水区之间,饮用水源区与毗邻的水源涵养区之间等。生态受益区对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保护具有强烈的需求,而且生态受益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高于生态保护区的发展水平,具备开展横向生态补偿的财力。

3、主要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与纵向生态补偿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等手段不同的是,横向生态补偿一般是采取市场化手段。因为横向生态补偿主要在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受益区之间利益关系非常明确的区域之间开展,生态保护经济外部性比较容易通过市场化手段内部化。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可以通过自愿协商,以双方都可以接受的额度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既可以为生态保护区开拓生态保护资金来源渠道,也可以为生态受益区持续稳定地享受生态产品提供保障。

4、参与主体相对较少

横向生态补偿的范围主要在生态利益关系明确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受益区之间,区域范围相对较小,参与主体也相对较少。参与主体少有利于生态受益区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就生态补偿额度、生态补偿方式开展协商,减少协商成本。如果参与主体过多,则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明确,相互之间协商的成本会大幅提高,而且难度也相应提高。

二、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一)公共产品理论是明确补偿主体的理论基础

制度学派认为政府提供的公共利益通常被称作公共产品,那些没有购买公共产品的人不能排除在对这种产品的消费之外。学者们普遍认为生态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在消费的时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基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大特征,生态保护普遍存在着“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等现象,致使生态产品面临供给不足和过度使用等问题。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将享受生态产品的生态受益区作为补偿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生态产品非排他性特征的不足。生态受益区通过实施横向生态补偿,与生态保护区之间形成一种“俱乐部经济”,减少或避免生态保护中的“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现象,使生态受益区和生态保护区在提供生态产品方面形成合力。

(二)产权理论是明确补偿对象的法理基础

我国在生态环境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产权残缺”,致使生态产品难以转变为商品,存在“生态无价”的现象,人们可以近乎无偿地使用生态产品。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理论就是要将自然资源作为资产,并且要清晰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形成“四权分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体系需要明确自然资源资产的“主人”,进而明确生态产品的“主人”,这是明确补偿对象的法理基础。我国横向生态补偿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态产品的产权不明晰,通过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可以为明确补偿对象提供法理支撑。

(三)生态产品价值理论是确定补偿标准的依据

生态产品价值理论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创新。人类需求既包括对农产品、工业品和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这些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是具有市场价值的,享用生态产品与享用其他产品一样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保护和扩大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过程也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活动也是发展。横向生态补偿就是需要享用生态产品的地区为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提供补偿,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购买生态产品,分担生态产品的部分生产成本。生态产品的价值主要参考生态产品提供区在生产生态产品时的生态环境投入成本和丧失的发展机会成本。生态产品价值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重要性程度,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确定横向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生态产品价值既有自然形成的成分,也有人工投入的成分,因此,横向生态补偿并不能严格按照生态产品的价值进行补偿,而应该按照生态产品价值的变化情况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即根据生态产品提供区按照补偿方的要求提供更好或更多的生态产品而额外增加的成本确定补偿标准。

(四)外部性理论是选择补偿方式的主要依据

生态保护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为,实施过程中会引发两种矛盾:一是较低的边际社会成本与较高的边际私人成本之间的矛盾,二是较高的边际社会收益与较低的边际私人收益之间的矛盾。在这两种矛盾的作用下,生态保护往往以牺牲部分人的当前利益来获取社会大范围的长远利益。针对如何解决外部性这一问题,经验研究表明要么依靠政府干预,要么依靠市场行为,两种解决思路也被称之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庇古手段强调政府的作用,主要通过税收等相关的公共政策手段(比如财政补贴)实现生态保护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受益区之间利益关系不明确、生态产权不明晰、谈判成本很高的情况下。科斯手段强调市场的作用,认为在生态产品产权明晰而且交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生态保护区与生态受益区之间的协商,通过开展水权交易、碳汇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将生态保护的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五)法治理论是构建补偿监管评估体系的主要依据

法治强调一个国家具备完善的法制体系并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法治理论强调一个国家要有完善的法制体系以及有相应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监督等机构保障,使相关的法制内容得到普遍接受和自觉遵守。法治理论注重公共权力行使的法定范围、法定程序和滥权的责任追究,注重公民权益的保障、依法办事、行政公开和司法公正。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要按照法治理论依法推进,构建公平公正的监管评估体系,确保横向生态补偿有法(规)可依、有法(规)必依、违法(规)必究、执法(规)必严。首先要推进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化,并适时实现横向生态补偿法制化,其次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估体系,通过违法(规)必究和执法(规)必严,确保补偿方和受偿方普遍接受并自觉遵守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要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实施横向生态补偿构建监督主体多元化、监督内容明确化、责任追究严肃化、自我监督和独立第三方监督有机结合的监管评估体系。

三、推进与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

(一)推进现行财政体制改革

自1994年我国进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显著下降,与其支出责任不相匹配,致使生态保护区的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生态建设资金。为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在生态补偿项目中的主观能动性,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收支关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使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在此基础上,可以积极探索具有横向生态补偿特点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建立纵横交错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体系。

(二)建立由上级政府牵头的横向转移支付机构

从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现有实践情况看,能够突破地方行政辖区限制开展跨省生态补偿的区域通常都有中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牵头或组织,比如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上级政府在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组织、引导协调作用。因此,若要建立起突破地方行政区域限制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必须有一个负责日常事务的组织机构,由上级政府相关部门的代表及各地方政府派出的代表共同组成。上级政府负责组织牵头地方政府之间的谈判、协商并对达成生态补偿意向的转移支付资金进行监督,将我国现有的横向生态补偿纳入到常规的转移支付制度之中。

(三)完善政绩考核标准

要体现生态价值,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绿色GDP”制度能够更确切地说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对应关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区域环保意识。要完善现有的政绩考核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区域不同层面的重要性来建立不同的政绩考核制度。例如,流域上游地区最为关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当以环境质量的改善为主要考核指标,下游的经济发达地区则以GDP、单位GDP资源消耗为指标考察区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实施生态优先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对其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弱化其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的考核。

(本文为宏观院2014年度重点课题“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阶段性成果)

篇5: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57 号),进一步健全我市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发挥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作用,将我市生态保护补偿与西部大开发、环北部湾经济区等重大战略有机结合,资源集约与绿色生态相结合,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港城联动、产业强市、生态惠民”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促进钦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原则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害、谁修复”的原则,科学界定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推进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和沟通协调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将试点先行与逐步推广、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有机结合,统筹兼顾,稳步推进不同领域、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逐步提高重点生态功能

区等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其转型绿色发展,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成效。

三、主要目标

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生态资源,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到 2020 年,基本实现森林、湿地、海洋、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补偿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生态补偿试点示范取得明显进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符合我市市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

四、分领域重点任务

(一)森林。结合全市国土空间功能布局和生态目标要求,进一步修编我市公益林区划规划,增强公益林区划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建立市、县区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在依法界定公益林的基础上,根据公益林状况、受益对象研究制定分类和分级补偿标准,充分体现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补偿和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严格实施分类补偿;建立健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公益林管护机制,推进管护成效评价,完善分级管护制度;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探索推进停止集体和个人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工作,配合自治区林业厅要求实施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补助奖励资金政策,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补助奖励资金;争取国家、自治区层面将我市天然林全部纳入公益林规划建

设和保护范围。(牵头单位: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二)湿地。科学区划湿地,研究启动退耕还湿工作,争取自治区在我市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点范围。加大沿河、沿湖、采矿沉陷区的湿地恢复治理和崩岸治理力度,开展钦江、茅岭江、大风江等重要入海河流治理,探索率先在国家重要湿地、自治区重要湿地开展补偿试点,推动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府湿地生态补偿投入机制,建立健全茅尾海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体系。重点做好沿海红树林湿地和沿江、水源地湿地保护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红树林湿地的违法行为,争取提高红树林生态补偿标准;配合开展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和坚心围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推动重要海洋湿地特别是红树林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牵头单位: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局)

(三)海洋。继续完善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补助政策,提高转产转业补助标准。继续执行海洋伏季休渔渔民低保制度。健全增殖放流和生态损害渔业补偿机制。研究建立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牵头单位:市林业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海洋局)

(四)水流。按照自治区部署,在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要河流敏感河段和水生态修复治理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大江大河重要蓄滞洪区以及具有

重要饮用水源或重要生态功能的水库,全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适当提高补偿标准。有序推进现有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研究在钦江干流以及重要支流开展市内地表水跨界断面生态补偿。加大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力度。(牵头单位:市水利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市政管理局)

(五)耕地。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落实自治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生态治理补贴制度,对在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资金补助。进一步落实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自发开展“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以奖代补”政策。探索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激励机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管护、改良和建设永久基本农田进行补贴。努力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规模,争取国家层面同意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中 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调出基本农田的 25 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 15-25 度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外 25 度以上实际陡坡耕地、25 度以上非基本农田梯田梯地、易地扶贫搬迁、库区移民搬迁后腾退的非基本农田耕地以及严重污染耕地纳入国家、自治区退耕还林补助范围。落实国家、自治区鼓励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料和低毒生物农药的补助政策。(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

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六)加大生态保护补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逐步加大对我市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及中央、自治区预算内投资对我市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予以倾斜。加大对市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按照中央、自治区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展到各种自然生态空间,支持相关收入用于开展相关领域生态保护补偿。(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市政管理局、市海洋局,市地税局)

(七)加强重点生态区域补偿。积极推进我市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统筹各类补偿资金,探索综合性补偿办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蓄滞行洪区、重要水源地等各类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保护,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补偿政策支持。将市内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的重点区域。(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八)推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开展推动钦江、茅岭江、大风江等跨县区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积极探讨建立完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受益县区与保护生态县区、流域下游与上游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关系。鼓励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受

各种污染危害或威胁严重的地区探索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海洋局)

(九)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制定和完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加强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探索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及生态状况监测信息统一采集与发布、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统一的确权登记系统和权责明确的产权体系。积极培育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机构,强化科技支撑,开展我市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服务价值等专项课题研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分级责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市海洋局)

(十)创新政策协同机制。探讨我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政策方案、评估方法和实施机制,稳妥有序地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加快制定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形成损害生态者赔偿的运行机制。健全生态保护市场体系,探索研究我市各级自然保护区内部原有人工林、用材林补偿,建立自然资源开发使用成本评估机制,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将资源所有者权益和生态环境损害等纳入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确保保护者通过生态产品的交易获得收益。合理界定和分配水权,探索市内流域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用水户之间等水权交易方式,完善水权交易平台。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排污权交易,加快排污权有偿

使用和交易试点。加紧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主动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定我市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组织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完善落实对绿色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配送、购买使用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府采购等政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质监局、市物价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十一)实现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生态保护补偿资金、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资金,向我市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加大对我市的投入力度,扩大实施范围。开展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对在贫困地区新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补偿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局;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

(十二)推进政策法规建设。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生态保护补偿法律法规。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生态保护补偿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推进我市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法制办;配合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委、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市海洋局,市地税局)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三)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的局际协调机制,成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协调工作小组,加强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指导协调,组织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解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各项任务的统筹推进和落实。各县区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补偿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的奖惩制度。加强试点情况分析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十四)狠抓督促落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各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最新政策动向,争取政策资金向我市倾斜。继续积极参与国家、自治区各类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示范建设,着力在市内各有关领域有序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探索。各县区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文件。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对落实本意见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适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各级审计、监察部门要依法加强审计和监察。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督察行动和结果要同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有机结合。对生态保护补偿工作落实不力的,启动追责机制。

(十五)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各县区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解读和宣传教育,充分

篇6:农业生态补偿财政的金融支持论文

关键词:财政支持;农业生态;融资;补偿制度

1引言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到它必须达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率的要求,完善补偿机制对于耕地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水域、森林和草地资源和物种资源的保护有着良好的作用,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得到改善,展览容量继续增加。当往耕地中喷洒农药时,药物中含有很多有害的化学成分,此时应该利用可再生资源对其降解,并且科学有效的回收材料,这样一来,可以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绿色、安全,它的生产过程具有正外部性的特点。因此,本文试图从视角使金融体系的`金融和金融机构的一项研究。

2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

篇7: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探讨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制度探讨

摘要:从完善我国环境损害赔偿体系的角度出发.以我国环境损害赔偿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环境损害补偿基金在保护受害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和国内实践经验的分析.对该制度在适用范围和资金来源方面提出了建议.作 者:杨萍 YANG Ping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法系,江苏,南京,210037期 刊:江苏环境科技 ISTIC Journal: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1(z1)分类号:X2关键词:民事赔偿 环境责任保险 环境损害补偿基金

篇8: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黑龙江是林业大省, 拥有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后备森林资源基地;是防御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内蒙古风沙侵袭的天然屏障, 维系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呼盟大草原农牧业的稳产高产;是全省水系、湖泊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生态作用十分重要。全省林业经营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3;全省林业用地面积约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1/8, 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活立木总蓄积约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的1/7, 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森林覆被率43.6%, 居全国第六位。黑龙江省也是湿地资源大省, 仅天然湿地面积就达434万公顷, 为全省国土面积的9.18%, 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1/6, 位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历经5个阶段:

从1989年正式提出生态效益补偿的政策思路开始, 到1995年写入《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为第一阶段;

1995-1997年财政部和林业部以财综字[1996]132号向国务院正式呈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征收管理暂行办法》为第二阶段;

1997-1998年将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正式写入《森林法》 (第8条第6款规定:“建立林业基金制度。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 为建立补偿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为第三阶段;

1998-2000年3月期间, 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以财综字[1998]178号文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第二次呈报国务院, 提出关于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关问题的报告, 并正式提出了“议定意见"为第四阶段;

2000年后, 李岚清、朱基两位总理批示, 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将此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为第五阶段。

按照《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 将区位极为重要地段的生态公益林, 如大江大河源头、大江大河两岸, 湖泊、水库, 边境国防, 风沙干旱, 高山陡坡, 公路、铁路两侧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全部划为国家公益林。全省共划出国家公益林341.2万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5.2%;划定地方公益林面积393.6万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40.66%;划定商品林233.1万公顷, 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08%。

2004年国家正式批准黑龙江省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目前, 国家补偿面积达4 038.12万亩, 补偿资金1.9958亿元;省级补偿面积达3 591.64万亩, 补偿资金2 000万元。

2001年开始试点, 全省共34个县 (市、区) 43个单位, 面积2 500万亩, 占总试点面积的48.8%, 占全国试点面积的l2.5%, 补偿资金1.25亿元, 占全国试点资金的12.5%。

补偿对象:中央财政试点补偿资金的补偿对象是承担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保护和管理的单位, 包括国有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和乡镇集体等单位。

补偿范围:中央财政只对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保护管理给予补偿, 具体包括管护人员、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源监测管理及林区道路维护等费用支出。

补偿标准: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保护和管理, 年每亩5元的标准进行补偿。用于管护人员的补偿支出不低于70%;其余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资源监督和林区道路维护支出。管护人员工资为每年10 500元, 管护面积为3 000亩。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保护奠定了政策基础和资金保障。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和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标志着长期无偿使用森林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 开始步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崭新阶段。同时, 也是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里程碑, 必将对黑龙江省林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生态文明。还应当看到, 全省森林资源的长期有效保护, 不仅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林业大省向林业强省转变目标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且对实现农业和畜牧业稳产高产, 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做法和经验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前提。

从加强宣传开始, 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地提高认识。各市、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张贴大幅标语、制作宣传牌等形式进行宣传, 做到了“电视有影、电台有声、报纸有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统计, 全省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县, 平均每年进行宣传报道达50余次, 散发宣传单万余份;还通过设置宣传牌、管护牌、公示碑为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赢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

从省到市、县成立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 林业厅、财政厅参与的生态效益补偿领导小组, 设立工作办公室。省每年召开生态补偿工作部署会议, 与各市 (地) 政府签订责任状, 将保护国家重点公益林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 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经过省林业厅的大力争取, 建立了省级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制度, 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出资2 000万元, 用于地方重点公益林的保护。

2.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和制度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基础。

(1) 合理确定管护任务和补偿标准。根据国家规定, 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实际确定管护标准。一是对面积大、易于管护的, 确定管护责任区面积为4 200亩, 每亩管护费2.5元;二是对管护难度大、责任重的, 确定管护责任区面积为2 625亩, 每亩管护费4.0元;三是其它管护责任区面积为3 000亩, 每亩管护费3.5元。

(2) 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管护经营形式。一是对浅山区、地块零散、林分与村屯交错分布、不易管护的地块, 采取职工个人管护经营、家庭管护经营;二是对浅山区村屯较少, 林分相对集中的地块, 采取以职工自愿联合的管护经营形式;三是对深山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然原始林等重点区域, 林分集中易于管护经营的林分, 则采取林场工段和林场专业护林队形式进行管护经营。

(3) 借鉴农村联产承包经验, 落实管护责任制。国有林场的管护经营责任人为林场职工, 乡镇的管护经营责任人为林权所有者或村民。管护经营责任人确定后, 单位法人与管护经营责任人签订管护经营合同, 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 把管护经营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一地块。

(4) 实施“两书两簿两证"的管理制度。“两书"管理是县 (市) 林业局给实施单位发放《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授权证书》, 实施单位与责任人签订《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合同书》。“两簿"管理是对实施单位实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簿》, 管护经营责任人实行《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责任区管护簿》。“两证"管理是对管护责任人发放《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证》, 《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经营检查验收证》。

(5) 制定制度办法, 规范实施。先后制定了《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暂行)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工程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办法和规定。

3.加强森林保护和培育、提高森林质量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关键。

(1) 调减木材产量。将实施生态补偿试点区木材产量由118.8万m3调减到87万m3, 减少31.8万m3, 下降了26%, 一些地方已停止森林采伐。

(2) 加强补偿区人员管理, 清除非法入山人员和非法采金、采矿人员。

(3) 整顿木材加工企业, 关闭重点公益林区内木材加工厂或转产山野菜加工项目。

(4) 开展管护经营工作。利用现有的检查站、营林站、主要道口、沟口建设管护房, 设置管护站。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 还注重培育。许多单位在管护的基础上, 模拟自然规律, 对低价、低产、低效的林分采取补植、补播、冠下更新、栽针保阔的方式, 进行培育经营, 提高林分质量。黑河市要求管护人员每人每年在管护区内自选地块, 义务造林15亩。全省现已完成国家重点公益林区造林155万亩, 提高了林分质量。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区经济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保障。

实施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后, 由于木材产量的调减, 林业收入减少9 200万元, 有1.1万名职工下岗。针对实际, 利用林区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 安置富余人员, 发展林区经济。

(1) 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绿色食品产业。

利用林地发展粮豆、蔬菜、水果;利用山水、草场养畜、禽、鱼、蛙等。

(2) 发展药材产业。

养鹿、林蛙、蜂等动物性药业和人参、西洋参、刺五加等药用植物。宾县以哈药厂、吉华制药厂为依托种植了五味子、串地龙等药材, 安置富余人员500余人。

(3) 发展森林旅游业。

利用森林、草原、冰雪等北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森林旅游业。鹤岗市开展了细鳞河漂流, 建设了民族风情园、生态旅游渡假村、滑雪场, 安排下岗职工180人。据统计, 全省采取各种措施已安置下岗职工9 610人, 占应安置人数的83%。

5.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是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保证。

(1) 由林业与财政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组织落实资金的拨付、发放和使用管理。在林业部门单独设账, 专户存储, 专户核算, 实行报账制。

(2) 加强设备物资管理。由省林业厅、财政厅制定规划, 统筹分配, 实行省级政府采购。

(3) 加强补偿资金使用的检查稽查, 查处违法违纪问题, 及时整改。

三、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成效

1.加大了森林保护和培育力度。

据统计, 全省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县 (市) 、单位, 参与管护的由3 000余人增加到11 000多人, 增加3.6倍。由于增加了管护人员, 落实管护责任, 实行死看死守和加大宣传、打击力度, 使重点公益林森林火灾、林政案件和病虫害明显减少。还加强了国家重点公益林区的资源培育, 在疏林、空地进行植树造林。

2.减少木材产量, 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

全省生态补偿区内木材产量已调减到现在的87万m3, 调减了26.8%。同时, 对国家重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停止了一切商业性采伐。目前, 黑河市已有40多个林场停止了天然林采伐, 宾县停止了一切采伐, 鸡东县木材产量下调了60%以上。

3.促进了森林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通过物资设备补偿支出, 各补偿单位配备了微机、GPS卫星定位仪、摄像机、扫描仪、绘图仪、野外数据采集器等仪器设备。现在, 森林采伐、更新造林、封山育林等经营活动, 均用GPS定点、测量面积, 林相图、分类区划界定图、管护经营责任区分布图已全部微机成图。

4.增加职工收入, 创造就业机会。

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后, 国家投入了管护经费, 增加护林人员, 创造就业机会。全省国有林场安排管护人员8 600多人, 新就业人员占60%, 人均年收入在6 000~10 500元。大多数管护人员在管护责任区内, 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增加收入。

四、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议

1.巩固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的大好形势和社会氛围, 争取各级政府更强有力的领导。在林业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努力和全社会的支持、参与下, 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 使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不断地开创新局面。

2.深化和扩大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施的成果, 为争取更大的资金投入创造优势。从3年试点到全面铺开, 获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和国家好评, 于2004年被国家批准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实现了国家100%的补偿面积覆盖和补偿资金投入。笔者认为,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补偿政策、措施和制度, 并下大力气执行好, 特别是在补偿资金的使用上不出任何问题, 以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增加投入创造条件。同时, 积极争取增加省级生态补偿资金投入。

篇9: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初探

关键词:于桥水库;污染;饮用水安全;生态环境补偿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4.012

Research on Compens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in Rural Area around Yuqiao Reservoir

ZHANG Yang,DA Zhi-xiang,ZHANG Dong

(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 of Tianjin,Tianjin 300074,China)

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ens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ecology was introduced. Som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example, encouraging farmers to product green food and organic food, investing in livestock breeding dirt harmless treatment facilities, controlling of the exposed ground, attaching the importance to nurturing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forest, were suggested to reduce the water pollution and protect drinking water safety.

Key words: Yuqiao reservoir;pollution;drinking water safety;ecological compensation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于桥水库之于天津,类似密云水库之于北京。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库周边农田和果木等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禽畜养殖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以及周边村落的污水、水土流失等一直是污染水库的重要来源,严重威胁着于桥水库的水质。由于资金和技术等问题,目前还无法实行库区村落农业人口大规模的生态搬迁,因此,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技术上的支持来减少库区受上述点、面源污染。实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正是减少库区水质污染,保护饮用水安全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1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必然趋势

我国有关生态补偿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态效益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范围、补偿办法等方面,并于2001年l1月开始在我国一些省份和自然保护区开展试点工作,这些理论的研究和政策的实践探索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意义非常重大。生态补偿是指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行为进行收费或收税(或补偿),提高其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来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生态补偿原则是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即以市场和经济手段调节相结合,形成污染者付费、保护者得到补偿的局面。

为保护水源地的水质,政府对水源地保护区的污染进行了严格控制。然而,目前对于水源地保护区内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还要做出更严格的规范。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也正在研究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天津市也在积极开展和筹备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工作。

健全和实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加强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制度安排。《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要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的方针,处理好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决定》同时明确指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绿箱政策。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稳定的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明确补偿环节、补偿主体、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2于桥水库周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2.1发展有机和绿色食品

于桥水库周边分布着128个行政村、10多万人口、6 667 hm2耕地果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是由传统的农业方式向对环境无污染的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的转变。有机食品包括粮食、蔬菜和作物,其生产过程中要求不得使用任何对环境有污染和残留的农药、化肥,主要使用农家肥,其对农药、除草剂、化肥的使用要求比绿色食品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其农产品产量相对较低。如果在于桥水库周边生产有机和绿色食品,则区域农产品的产量和经济收入会有一定程度减少,这在一定时期势必会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一定影响。在目前社会对有机和绿色食品尚缺乏认识的情况下,农民还没有认识到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意义和前景,加上产量低、收入低等原因而不受欢迎。

为了保护水源地水质,调动水库保护区内农民的积极性,应当对于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内的农业生产实施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政策给农民适当的经济补偿,鼓励和扶持他们进行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的自觉性,落实好相关政策,可以大幅度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2.2投资新建禽畜养殖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

畜禽养殖污物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我国猪禽年产粪8.3亿t,年排放污水近80亿t。按粪便排泄量计算,1头猪和1只鸡的排粪量分别相当于2个人和0.1个人的排粪量,按BOD5(5 d生化需要量)的排泄量计算,则1头猪和1只鸡的排泄量分别相当于13个人和0.68个人的排粪量。再加上牛、羊、马、兔和鹅、鸭等的排泄量,数量之巨大不可想象。这样巨大的畜禽养殖废弃污物在未经无害化处理而随意堆弃、排放,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从畜禽养殖业的特点来看,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逐渐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畜禽养殖废弃污物对环境的污染日趋加剧,控制和消除畜禽养殖废弃污物对环境的污染已刻不容缓。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引进先进技术,建设污物的无害化处理设施,如目前比较成熟的沼气池、湿地生物技术处理法、污水处理设备等。

2.3控制地面裸露

在无保护、干燥、松散的土壤上,当风速大时,一般的风蚀会发展为尘暴或尘霾。风蚀破坏地表,使土地“沙化”,成为沙尘暴的重要物质来源,给国民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极严重的损害。于桥水库周边在冬春季节,由于降雨少,易干旱,裸露的地面在风力的作用下,易产生风力侵蚀。大面积的耕地冬春季裸露,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形成的风力侵蚀还导致土壤养分的流失。

控制地面裸露,防止扬尘污染和风蚀。合理利用土地,营造农田和牧场防护林;冬季造林种草,种植各种饲草、果树;推广冬春播保护技术;实行保护性耕作,也叫免耕法,它从根本上取消了铧式犁翻耕,把作物秸秆留在地里并覆盖地层表面,任其腐烂,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在保留地表覆盖的前提下免耕播种。而且,秸秆留在地里变成有机肥,增加了土壤肥力,这种做法不仅保水、保墒,同时也减少了冬、春季的农田扬尘污染,保护了环境。

2.4发挥生态林功能

生态林就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林分。于桥水库周边的生态林主要有水土保持林和库岸带生态保护林。研究结果表明,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和多树种的混交林分生态效益最为显著,因此在制度建设时,应该在封禁治理政策和生态林的种植养护技术上加以确定,发挥其生态作用。

为培育和保护于桥水库周边区域内林木灌草资源,提高生态林质量,发挥生态林的功能,增强人们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管护意识和责任,保护于桥水库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应由蓟县水务局和有关乡镇政府统一划定封禁区,采取建碑、书写标语、订立乡规民约、设围栏等形式设置醒目标志,明确界限,组织管护人员专门负责管护。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林的管理,从制度上和资金上给予保障。

3建 议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作为一种综合生态、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适应性的管理制度,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并越来越多地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所重视,但其具体内容和理论方法尚存在许多争议。在制度的制定和实行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几点:

(1)可行性研究。为了保证于桥水库周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建立,必须要对其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现状、产业结构和有关政策进行研究。

(2)参与式。制度的建立和实行是为广大农民谋利益,让农民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科学发展。任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我们要根据时空差异,针对具体情况,适时补充和完善。

(4)技术支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是一种新的制度,科技支持不可或缺,我们可以借鉴正在逐步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补偿制度和其他成熟的补偿制度。

上一篇:四份教学反思下一篇:党支部换届请示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