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制度环境发展低碳农业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力从低碳农业的内涵、特点、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与传统农业的比较找出差异,从而提出几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阐释了若干个低碳农业创新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优化制度环境发展低碳农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化制度环境发展低碳农业论文 篇1:

基于低碳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摘要】 本文在低碳农业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指出了低碳农业是有机农业的发展,并建构了促进低碳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分析了此模式各要素的内外联系,提出了基于衡阳低碳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对策。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碳交易市场 外部性 政策建议

一、低碳农业是有机农业的发展

低碳农业,是指在保障社会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政策、管理等措施节约资源、降低投入、减少排放、控制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与转化效率、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碳汇能力,实现生产全过程直接、间接排放温室气体最小化的农业生产系统。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新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与服务,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的高效率与清洁的能源结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低碳农业具有经济性、技术性与目标性三大特征。有机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绿色消费观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高效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联系为主要发展方式,把高效农业与生态(有机)农业结合起来的现代农业发展形态。

低碳农业注重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更注重生产过程的环境节约与保护;有机农业涉及食品安全的范畴,低碳农业则未涉及相关内容;有机农业在相关产品方面有一定的质量检验标准,低碳农业的低碳产品则无固定检验标准;有机农业相比于低碳农业更依赖政府的支持。其相同点主要在于都提及能源节约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农业生产的高效率,生产环节的某些具体做法类似,都需要较高的农业科技支持。从以上可以看出,低碳农业相比于有机农业其定义更加科学,内涵更加丰富,政府在这其中干预更少,对科技发展水平的要求更贴近现实,在金融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社会福利水平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会提高,在实际可操作方面低碳农业更强,因此低碳农业在现实中将获得更多的支持。

二、农业低碳化模式的机制构建

1、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低碳化的辩证关系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通过改变组织方式、市场环境和政府政策,进而削弱农业自给性,加强商品性与市场性的发展过程。低碳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来发展低碳农业。以产业化形式来实现低碳化有利于资源的节约与利用,有利于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化中实现低碳化主要表现在: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稳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收益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新的农业引致的需求将会促进地区经济部门升级换代;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帮助地方吸纳人才,缓解甚至扭转我国基层空心化的局面;有利于改善地方财政状况,活跃当地经济。

另一方面,农业低碳化也需要农业产业化相配套。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提供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规模经济,才能大规模应用先进技术;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开拓出低碳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相对广阔的市场;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只有农业产业化,才能在减排方面取得更大成效,避免不必要的无谓损失。

因此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农业低碳化,农业低碳化也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二者辩证统一。只有在明晰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低碳农业。

2、农业低碳化模式

低碳农业产业化要实现最快最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方面因素的支持,而且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在低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各因素在不损害任何其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还存在优化的可能,就还存在着帕累托改进。而这里的改进主要是指政府履行其经济建设与公共服务职能,用法律、政策、信息公布和引导的手段影响土地、劳动力、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假定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一个竞争性很强且不同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其参与者数量众多,每个参与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产品基本无差异,但进出市场是有门槛的,市场信息也是不完全的。该模式可概括为政府—要素—市场模式,即以生产者为市场主体,政府通过改善要素与市场条件来影响生产者与消费者,并最终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结果的模式。政府—要素—市场模式比较直观地介绍了低碳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与要素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要素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均揭示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割裂开来看待,但政府政策会影响着市场与要素的配置状况。

3、农业低碳化模式的构建要素

(1)低碳金融和碳税的内外联系。在该模式中,低碳金融是低碳农业产业化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行为主体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损失,即负外部性,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该行为主体享受不到的福利,即正外部性,个人边际收益低于社会边际收益。第一种情况会使社会总福利减少,第二种情况由于该行为主体得不到额外的补偿,所以其实际发生的行为低于社会所期望的行为,社会总福利也未实现最大化。在低碳经济中,有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排碳数量较多,为此使全球温室气体量过多,让全球人的福利状况变坏,但并未为之付出排碳的代价;有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和改良生产环节,使排碳量低于平均水平,为社会带来额外的福利,但社会并未因其减排而给出额外的补偿。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依靠市场是解决不了这种损害的,即所谓“市场失灵”,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庇古认为,通过征税和补贴来解决,科斯则认为可通过产权交易的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农业碳排放限额和征收碳税等办法把这些成本内部化,借此对农民的生产决策实施影响。通过征税,提高高碳产品价格,加重高碳生产者和高碳消费者的负担,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在保证物品质量高的情况下,迫使市场优势向低碳化生产和低碳消费转移。通过制定碳排放限额,鼓励农民以团体的形式加入碳交易,规范碳交易程序,依靠碳交易市场这个平台,使交易成本减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农业科技与经营人才的内外联系。低碳农业产业化具有高技术含量、专业性和集约化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在低碳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懂技术、善策划、会经营并熟悉本地情况的农业技术人才的加盟。而现实中,由于农业技术工作收入低、工作辛苦、生活质量不高、工作地点偏僻等原因,导致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农业技术的普及难度大,低碳经济难以发展。农业技术人才带来的不仅是低碳减排技术,更带来了经营理念、经济市场信息和社会关注的目光。唯有拥有较高的技术和众多的农业科技人才,企业才能在低碳经济产业化上跨出从理论到现实的重要一步。

(3)小城镇建设的内外联系。小城镇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城镇建设的问题,它还涉及了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与流动、资源集聚、经济产业布局、政治资源分割等一系列问题。小城镇建设化自然村为建制镇,促使人口集中与土地流转,避免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分散的情况。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小城镇建设唯有资源集中才能实现低碳农业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社会稳定。

(4)农村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低碳农业的产业化离不开农村合作组织的服务,通过这一组织可以有效保护农民和农业工人的利益,促进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现代农业是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农业,小农经济不再是世界的主流,低碳农业产业化追逐的就是规模经济和更高的经济效益,单个生产者在市场中未免势单力薄,由农村合作组织来提供信息与服务,是必要的。

三、衡阳低碳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1、衡阳低碳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总体而言,当前衡阳农业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公司型农业企业的发展势头不错,但与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差距还很大。尤其是其大多农业产业化企业没有体现出低碳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农药喷洒与化肥施用不科学,基本上以经验为主;传统锄草等低碳农业方式逐渐被喷洒锄草剂取代;山塘、水库年久失修继而逐渐被灌溉取代;薄膜大量使用改变了植物的自然生长周期。总而言之,衡阳低碳农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2、衡阳低碳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

(1)破除体制障碍以促进衡阳涉农学校规范有序发展。对现有农业技术学校和涉农专业进行规范,使其发展更为有序,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从而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对现有农业技术人力资源进行综合,将地方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技站和农经委的资源合五为一,使其在扶持低碳农业产业化方面技术力量更雄厚,科研水平更高。

(2)规划并逐步推进衡阳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各方主体长期投资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政府应该对全国农业资源、农业人口分布、地区农业技术水平、农业资源利用的条件和农业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普查,建立较为完善的农业资源与发展信息系统,进而推进小城镇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小城镇建设是衡阳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衡阳是一个农业与人口大市,小城镇建设涉及多边利益,唯有谨慎规划才能维护农业、农村的稳定。

(3)规范衡阳碳交易市场。衡阳当前需要对农业生产方式碳排量进行调研、规范与标准界定,根据农业资源所有与使用情况,在将来条件成熟时发放可交易的排碳许可证,依靠碳交易市场来调控农业碳排量水平,使采用了先进技术和科学生产的农业生产者获得额外的补偿,使高碳生产者与消费者受到惩罚,以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设置低碳交易专项基金,吸纳社会资金,增加低碳农业投资,帮助低碳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扩张。

(4)加强对衡阳低碳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引导。衡阳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制定低碳农业产业规划,对低碳农业产业化实现方向引导,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无谓损失;通过碳税实现价格调控,价格作为市场信息也会反馈给消费者;通过公布市场价格水平、其他地区低碳农业产业扩张水平、市场供给与需求价格预期,帮助生产者规避市场风险;对消费者在消费方向上实现全方位影响,教育、公益广告、标语、讲座、报纸、网络都是有效方式。

(注: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项目(编号:CX1114)及衡阳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1B(F)03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琼瑶:低碳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

[2] 柳翠菊: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途径探析[J].中国产业经济,2010(7).

[3] 邓子基:低碳经济与公共财政[J].当代财经,2010(4).

[4] 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7).

[5] 马晓春、宋莉莉、李先德:韩国农业补贴政策及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2010(7).

[6] 周健:我国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综述[J].财政科学,2010(5).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周镕基 刘翔鹏

优化制度环境发展低碳农业论文 篇2:

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生态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

摘 要 本文力从低碳农业的内涵、特点、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发展低碳农业的意义,与传统农业的比较找出差异,从而提出几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阐释了若干个低碳农业创新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创新 发展模式

一、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的阐释

(一)低碳农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1.低碳农业内涵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增强土壤固碳能力等实现农业发展方式从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 以达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是一种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型农业。

2.低碳农业特征

低碳农业为健全我国农业生产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诠释,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低消耗性;二是高效高优性;三是可持续性。

(二)新时期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不足,难以跨越技术难关,其面临的问题有:生产规模偏小,产业组织化水平偏低。低碳农业发展内容具有局限性。发展低碳农业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投入不足;二是农业生产环境恶化;三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体制。

(三)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关系

低碳农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其目的是促成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协调发展,核心是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是一种以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消耗更少自然资源、造成更低环境污染、排放更少含碳量和促成更多劳动力就业为目标的先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遵循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环境友好方式实现污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详见表1低碳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异同对比。

二、创新低碳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农业重点是要解决原来传统农业的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的问题,以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因地制宜的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现提出几种创新型的发展模式。

(一)立体种养的节地、节水、节能模式

立体种养,从狭义上讲就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养模式;从广义上说,也可以理解成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等多方面种植、养殖条件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典型的离子应该就是中国传统的“桑集鱼塘”的农业模型,即基面养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能量的循环系统。

(二)三品基地模式

“三品”是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总称,是农产品生产的三个不同级别的质量安全标准认证,是对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或食品的标识和称谓。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有助于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地产业带,发展产业化经营,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地区集聚。

目前在全国各个省市均已开始建立自己的基地,如安徽蚌埠已建成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在内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近200万亩;建成25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获证企业基地检测总面积为167.4万亩,认证总产量32万吨;无公害产品产地总面积30.3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产量17.8万吨,加上禾泉农庄220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该市农业“三品”基地建设格局已搭建完成。素有“中国菜篮子”之称的农业大市山东寿光,2008年菜蔬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冬暖式大棚发展到40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有128个,会员总数达到3.90万人,辐射带动40%的村,约17万户。通过这种规模化的种植、经营,万亩西红柿、万亩胡萝卜、万亩绿椒、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脱颖而出,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

(三)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农业模式

区域产业循环模式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生物产业四个子系统纳入到整个循环农业体系的闭合路径中来,通过由生产到消费的外循环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内循环两条循环流程的物质流动,实现区域内不同产业系统的物流与价值流的共生耦合及相互依存,最大化延伸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

(四)农业休闲观光模式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农业资源为基础,将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休闲活动。休闲农业不仅让游客通过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品尝乡村美食获得愉悦的娱乐和审美体验,更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用,丰富了农业内涵,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低碳农业创新发展策略和措施

(一)创新策略

1.农业生产力的创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农业的生产力,首先要对农业劳动主体进行创新。2)农业劳动资料的创新。3)农业劳动对象的创新。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调整劳动对象的组成结构,尽量选择清洁的耗能小的能源。

2.农业生产路径的创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循环生产路径。2)有机生产路径。使农业的生产过程保持持续和稳定。

3.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创新

该创新首先表现在机制的创新上,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实现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制定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规定约束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使低碳生产有强大的政策的保证,同时也使低碳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得到了保证。宣传的创新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措施,可以有效地利用报纸、网络、新闻媒体等对低碳农业进行大力的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低碳经济环境。另外还要注意教育的创新,通过设立相关的教育内容,对农业主体进行大力的引导、培训,使低碳农业真正的落实。

(二)低碳农业的创新发展措施

发展低碳农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任务,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近期来看,应着力加强的工作包括: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构建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低碳农业的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广泛传播低碳农业的发展理念,宣传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广大农村地区形成推进低碳农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研究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

低碳农业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地建设低碳农业示范基地。要在广泛综合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的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状况,根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确定低碳农业的适宜发展区域、次适宜发展区域及范围,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推进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低碳农业强调既要保证农业生产具有较高的产量、优质的品质,同时又要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是安全的,并改善生态环境。这对农业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应紧紧围绕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关键点开展科技攻关。因此,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同时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4.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这就需要充分运用和发展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明确规定农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具体补偿标准和严格的管理办法,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应适当安排地毯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效益补偿,以鼓励农民主动采用低碳农业技术、企业积极开发和生产低碳农业所需的技术和设备。

参考文献:

[1]陶良虎.中国低碳经济面向未来的绿色产业革命[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2]徐国保著:绿色经济的崛起—破解世纪三大难题的中国时间与思考[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曲福田,孙若梅主编.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衡阳市社科规划重点课题组,基于低碳模式的农业产业化及其实现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12第11期

作者:刘京

优化制度环境发展低碳农业论文 篇3:

低碳农业补偿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 随着低碳农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低碳农业的外部性及其补偿机制问题就成为低碳农业研究的重要突破口和立足点,但现有的研究不够深入也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文章梳理检讨了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的探索与研究,分析提出在原有的农业政策基础上建立一个全面的、层次分明的种植业低碳补偿机制。

关键词 低碳农业 补偿机制 外部性

一、引言

全球变暖日益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2014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肯定地指出人为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IPCC的报告还显示,2010年49(±4.5)总吨(gross ton)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来源于农林业的排放当量占到了24%(其中直接碳排放占23%,间接碳排放占0.87%),仅次于工业(31%),但却大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能源供应部门的碳排放当量,因此农林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低碳耕作方式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土地固碳效果明显,据估计低碳耕作的土地含碳量比传统耕作高20%,年均减排CO2 0.61~1.27吨/公顷。虽然低碳农业对改善生态环境贡献巨大,但农业生产者更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加之低碳农业存在外部性,激励机制缺乏会导致低碳农业难以持续发展,因此建立低碳农业补偿机制就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必然要求。本文选取低碳农业外部性这一全新切入点,讨论我国低碳农业补偿机制的构建,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思路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一项研究,2030年我国农业部门技术上可行的减排潜力达6.4×108吨CO2当量,占我国总减排潜力的近10%。陈泮勤根据经验模型推算,我国施用化肥、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免耕措施对农田固碳的贡献分别为4051×104 tC/a、2389×104 tC/a、3583×104 tC/a、117×104 tC/a,如果这些措施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其固碳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总固碳能力能达到1.821×108 tC,占2008年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的9.7%。①李迎春采用GAINS模型,模拟了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施肥、使用消化抑制剂和精准农业四种减排措施的农田N2O减排潜力。根据他的测算,到2030年,通过减少施肥可减排N2O约85kt,通过施用缓释肥、长效肥可减排70kt,通过使用消化抑制剂可减排320kt,通过精准农业可减排140kt的N2O。李迎春:《中国农业氧化亚氮排放及减排潜力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87页。

低碳农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在国际上通常使用生态补偿来激励农户实践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张诚谦在我国最早提出生态补偿的概念,认为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物质、能量投入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并进一步根据这一特点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方法。张诚谦:《论可更新资源的有偿使用》,《农业现代化研究》1987年第5期。在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研究方面,郑海霞提出环境外部性理论、生态资产理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是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郑海霞:《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方面,曹明德站在环境法学的角度提出,生态补偿是环境资源的受益人、国家、社会组织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遭受损失个人或组织支付的一定的经济补偿。曹明德:《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简论》,《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章家恩论述了生态系统服务的表现形式,指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必须同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统一起来。章家恩:《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生态学杂志》2004年第4期。可见,国内研究多从宏观政策角度分析问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的补偿研究,鉴于此,本文尝试从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角度来构建低碳农业补偿机制的整体框架。

三、低碳农业的外部性

1.低碳农业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又称外部成本或溢出效益,它包括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从产生领域划分,外部性包括生产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导致低碳农业外部性的产生,因此低碳农业的外部性属于生产外部性。从影响效果来看,低碳农业的外部效益属于正外部效应,低碳农业的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的碳排放量,减缓了温室效应,给整个社会带来福利,从中并未获得补偿。从产生的时空角度来看,外部性分为代内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低碳农业不仅对当代社会产生有益影响,同时这种有益影响向未来延伸,属代际外部性。

2.低碳农业外部性的表现

(1)农业收益外溢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贡献包括四个方面: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外汇贡献。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其中要素贡献最重要,即通过工农产品间的价格“剪刀差”为工业提供资本以及大量廉价劳动力。这种贡献真实存在却无法计量,也就没有相应的补偿。就此而言,我国农业存在明显的收益外溢现象。

(2)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偿“提供”生态环境

采取低碳耕作的方式能有效避免传统生产方式带来的土壤肥力下降、侵蚀酸化严重、土壤微生物数量下降等诸多危害,从而间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生态环境属于公共物品,不论湿地、林地或者耕地等都具有净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作用,社会公众也从中无偿受益。

(3)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粮食安全

低碳农业促进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以及农药使用量的降低都会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推动绿色农产品的发展。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威胁着农产品的供给,而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保护现有耕地资源,有利于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四、现有补贴机制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制约

1.现有的粮食补贴机制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属于外部性问题,其解决途径有两种:庇古机制或科斯机制。庇古机制通过征税或补贴使外部性内部化处理,科斯机制是通过界定产权并允许产权交易来解决外部性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较为灵活的庇古机制,采取征税和补贴的方式来提高农业正外部效益。

补贴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直接补贴、投入补贴和产出补贴。李扬:《财政补贴经济分析》,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第34页。直接补贴是指不经过市场等中间环节,政府直接将补贴款支付给农民。这种补贴既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还能限制农产品的生产。投入补贴是政府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环节进行补贴。一般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对降低内部成本进行补贴,例如农机购买补贴、良种补贴等;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手段降低外部成本,例如提高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产出补贴,即政府对农业产品的价格给予补贴。产出补贴能有效提升农产品供给量,增加农民收入。

2.粮食补贴机制存在不足

农业显著的外部性决定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现有粮食补贴机制。当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无法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外部经济行为无法获得经济补偿时,经济主体会采取外部不经济行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等后果。因此,使外部性内部化处理,激励外部经济行为成为问题化解的关键。

现有粮食补贴政策只考虑到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并未考虑到农民生产行为对粮食的影响。既要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要最大限度调动低碳农业发展的主动性,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强制征税变为适当补贴,降低农业成本,激励低碳农业生产行为。

五、低碳农业补偿制度的构建

1.低碳补偿的内涵

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和能力存在矛盾。李猛:《中国模式与中国低碳经济困难》,《人文杂志》2011年第1期。解决矛盾的关键点就是低碳农业补偿机制,它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根本目的,根据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结果,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对那些因为保护生态环境而使自身利益遭受损失的主体进行补偿的一种将环境外部效应内部化的经济手段。建立健全低碳补偿机制,就是要将低碳农业产生的正外部效益进行内部消化,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良性机制,确保各环节中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

2.低碳补偿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差异较大。地区间差异决定了低碳补偿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地方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提出相适应的补偿措施、补偿目标和补偿方式。

(2)谁贡献、谁受益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我们应该以预防为主,从源头上减缓温室气体污染,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当集体或个人用低碳方式从事农业活动,对低碳环保做出贡献时,环境获益者应对其进行资金、技术上的补偿,政府也应给予其政策优惠。

3.低碳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低碳补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低碳补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根据产生依据和执行职能可以分为补偿主体、受偿主体和实施主体。补偿主体即低碳补偿的供给方,具体指从他方促进碳减排的生产生活行为中获益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其界定和执行的基本原则为:国家为主、补偿能力优先、谁受益谁补偿;曹明德:《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简论》,《政法论坛》2005年第1期。受偿主体即低碳补偿的接受主体,具体指低碳生产建设过程中因为个体行为而给他方带来利益或致使自身应得利益受损的一方;实施主体,是指实现低碳补偿供给和接受的中间操作者。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加之补偿参与主体众多、生态受益和经济受损不易定量化,导致补偿直接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过大、操作性较差,因此需要引入中间环节的实际操作者,最佳实施主体就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

低碳补偿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低碳补偿法律关系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应包括两类:一是物,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二是行为,即农业生产活动中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削减碳排放的行为。

4.种植业低碳补偿的范围

种植业低碳补偿的范围是指因主体采取低碳生产方式对环境的修复、保护作用以及对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和推广而应给予补偿的活动总称。这主要包括:(1)经济主体因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而产生的实际费用;(2)因保护生态环境而承受损失的主体;(3)他人依法使用生态环境权利却没有向权利人提供报酬补偿的部分;(4)低碳补偿主体间按照合同约定所需支付的补偿金额;(5)低碳农业的科研与推广投入费用;(6)对农户使用节能减排技术或采取低碳生产行为应当给予的奖励。

5.种植业低碳补偿的方式

国际通用的补偿方式主要包括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我国现阶段主要以政府补偿为主,这种方式在补偿实施的初始阶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成熟,可逐步引入市场补偿方式。

政府补偿包括:(1)货币补偿。这是最直接的补偿方式,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这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中前者是我国目前生态补偿和低碳补偿的主要手段。(2)政策补偿。政府在其职权范围内给予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待遇,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3)技术补偿。补偿主体向受偿主体免费提供技术上的指导,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市场补偿是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它包括:(1)征收生态环境税费,通过向生态环境的享用者和受益者征收附加税,补贴低碳生产行为的群体或个人,刺激农户降低农业生产污染,改善生态环境。(2)打造农业碳汇交易市场。利用国际碳市场,改变传统的农业组织形态,发展农林混合作业,达到双赢的局面,从而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3)绿色产品标识。对使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所生产的产品加以权威第三方认证的绿色产品标识,且将此类产品的定价标高于市场上的普通产品,而消费者在购买时实际已经支付了所享受到的生态服务费用。

六、种植业低碳补偿的现实路径

1.在原有补贴机制中纳入低碳生产的考量

农业生产中无法避免碳排放,对于生产过程中正常的碳排放应当予以免责。对运用低碳生产方式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农户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采取滴灌、免耕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合理补贴。对种植蔬菜、瓜果与花卉的农户来讲,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对自然环境的碳排放影响也大不相同。鉴于此,建议政府采取征税和补贴双管齐下的调节手段,在制定化石能源投入标准后,对于超过标准的适当征税,对低于标准的进行补贴,但补贴的强度不宜太大,可以采取技术指导等方式。

2.大力开展低碳补偿试点工作

从2011年开始,我国设定了各省的具体减排目标并通过建立碳交易试点来承担减排责任,并大力推动各省的低碳工作试点的发展工作。冯宗宪:《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中国出口减排重点部门选择和减排途径研究》,《人文杂志》2013年第8期。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并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就实际来看,对于低碳补偿的研究以理论探讨、基础共性问题研究居多,而对不同地区、不同流域等具体区域的差异性研究不足,尤其是差异性基础之上的低碳补偿技术和低碳补偿政策的研究极为缺乏,这导致目前低碳补偿机制的相关研究存在着可操作性、可推广性不足的弊端。因此,有必要在共性的基础理论构建之上,进一步在低碳补偿的重点领域,开展以建立系统性、全方位的低碳补偿机制为目标的试点工作。

3.种植业低碳补偿法制化

农业低碳补偿制度是环境经济政策的法律化,是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以激励经济主体采取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其实质是补偿主体通过征税或补贴的方式,使环境资源外部性内部化,维护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

在低碳环保的时代背景下,低碳农业补偿机制作为一项环境资源领域新兴的重要制度,它旨在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流域、不同产业、不同阶层以及不同国家间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再分配,促进各方博弈主体友好协作、利益共享与成本共担。从本质上说,低碳农业补偿机制就是对环境不均衡的一种矫正。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法仍然存在较多缺陷,对低碳补偿机制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立法上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尹海员、刘妍:《“后京都”时代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层次设计研究》,《人文杂志》2014年第7期。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应该尽快将低碳补偿机制的原则、范围、方式、标准等内容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予以明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作者:古南正皓 李世平

上一篇:工程造价全程控制电力工程论文下一篇:内部控制有色冶金企业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