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业务实践报告

2024-05-11

建筑师业务实践报告(精选6篇)

篇1:建筑师业务实践报告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1

前言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是当代大学生步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在以后有助于大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很重要。通过参加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对于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以及增强找工作时的竞争优势都是极有帮助的。而且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本次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同时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渠道。

一、实习目的、任务

通过本次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没有学到的东西,这包括在设计院里专业设计的基本流程、共同合作、专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而这一切对于我以后步入社会适应建筑行业发展要求有着很重要的帮助,而在设计院的实习是对我们这些在校生的一个很好的考验,并且这对于弥补课堂学习,提高综合技能有着很大的帮助以及一定程度的挑战性。

1、实际建筑工程设计。

2、对职业建筑师业务范围和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和体验。

3、了解国家对基本建设方面的有关法律、条令、规定,建立职业建筑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4、基本了解工程设计程序、审批制度、招标、投标规则。

5、了解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

6、基本掌握协调各相关专业工种的工作方法,并具备不同设计阶段所需的表达能力。

7、了解设计前期工作,施工交底与施工验收全部过程的具体内容。

二、实习内容

1.积极学习掌握实习地点的各设计流程、工作程序以及工作方法。

2.了解有关建筑设计的法规、规范、标准。结合实习工作,在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的具体安排下,学习运用计算机绘图,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或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3.指导老师检查指导实习工作。

三、实习时间

20xx年7月28日——20xx年12月31日

四、实习地点、单位

地点:天津中怡建筑设计院

五、参与项目

黎昌尚府

世纪水岸

弘泽建设集团中石油桥项目

六、实习心得、体会

五年的大学时光转瞬即逝,在即将离开大学之前,我积极参加学校给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所精心准备的建筑师业务实践的实习活动。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这不仅可以充分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来完成实习单位所给我们的任务,同时我们还可以不断的充实自己,弥补自己学业中所存在的不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建筑学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建筑学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的建筑学教育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期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领导和指导建筑师求教,认真学习各种建筑理论知识,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建筑理论,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收获:

第一:合作双赢。团结协作是我本次实践实习的最大收获。大学期间的我在完成每次作业的时候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而进了实习地点以后,我逐渐了解到在一些大公司、大企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合作是企业顺利成功进行下去是最好资本。所以不管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还是自己未来的发展合作显得特别的重要。同时这也是在专业素养上的一种严格训练。

第二:原创精神。原创是每个建筑师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虽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但是我们必有自己的思维,我们的确要很好的运用他人的优秀方面,但我们要在他的基础上更好的改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企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第三: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对于我们这些建筑师设计的准则,没有这些标准的话,我们是设计就不会这么顺利。同时规范也是前人的经验而得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可以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为了设计的切实可行,我们也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行事,正所谓只有运用规范,我们的设计才会更趋近完美。

第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半年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指导建筑师的教导,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第五:基本礼仪。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干部礼仪培训当我首次进入社会,才感觉到了这一切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的最起先的认识应该先从礼仪说起了吧,无论着装还是带人接物,都应该礼仪合乎礼仪,这样才能让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第六:自主学习。进入社会,一切都和大学校园里的规矩不一样了,不论是环境还是我们自身而言都有很大的区别。在大学,随不像在高中那样的严格,但是我们仍会受到老师的约束,要求我们掌握本领,为以后的生机打好基础。可进入了社会之后,很多人大多开始为了自己的未来筹谋,这便很少有时间大家来一起学习,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不过这从一个侧面也是有益于我们自身的。这不仅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约束,同时这更是让我们趋于完美的一种手段和措施。

实习方面主要是动手操作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工作以后才发现专业知识多么重要。我们在学校学的都是一些基本基本理论,而这些知识知识知道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其的运用。当我们遇到一些问题是,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我们更要有很好的表现力。中国自古就有一句俗语“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今天只是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做事是远远不够的,你要适时的表现自己,让老板看到你会做什么,又做了些什么。这样你才有发展的可能,同事之间才会认可你,承认你。善于沟通,团结协作一定要牢记这都是一切事半功倍的王牌。

同事我们还应牢记的就是凡事要忍耐,不要意气用事,要让自己磨练得更加坚强。

身在职场中,我们或许会遭遇到不公平的指责,会遭受排挤,会受委屈,会经历太多过去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更要冷静。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遭遇不公平现象的时候,只要不触及到原则问题,能忍则忍,不要冲动,更不要意气用事。如果这样的不公平是常久以来就存在的,就凭借我们的力量想要去改变,那是不太可能的。莽撞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职场自有职场的规矩,新人难免受委屈,受委屈不要紧,就当做是对自己的磨练,在这种磨练中,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强的人。

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别人能做的,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做得到,要勇敢。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不行。这时候,我们需要自己给自己一点信心,如果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我们又怎么能期望别人相信自己呢?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不能呢?只要我们够努力,别人能做到,我们也可以做得到,甚至可能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并不比任何人差!

在工作中,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尽管我们的能力还很弱,但是,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所以,在争取一份工作机会的时候,要勇敢一点,给自己机会证明自己做得到。

当然,如果结果并不如人意,也不要灰心。要知道,一个坏的结果,总比没有结果强。

也许,我们需要的,还有时间。

在实习单位我得到了很多机会,参与设计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容易忽略的细节和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学习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人都知道,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建筑的构筑本身就集合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同时也凝结无数的人类智慧和人类劳动。在文明史上,许多的文化现象都同时伴随着大量标志性建筑的营造。

建筑的构筑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往往滞后于同期科学文化发展的进程。然而在思想上,一个有代表性的建筑往往凝结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科学艺术文化成就。最后它甚至会超越它的形象本身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而穿越千年,世世代代的影响后人。这时的建筑所代表的意义也已超越了一般建筑师所讨论的范畴。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在这半周的时间里,我受益匪浅。我在那里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进一步体会到了做人的原则。公司的宗旨是: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我们脱离了学校的庇护,开始接触社会、了解我们今后工作的性质。不但增长了专业知识,还学习到了不少为人处是的方法。总之,通过本次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我收获颇多,同时也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让我能够很好的体验社会,领悟大社会与小社会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有机会将自己之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这也是我最最高兴的地方!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2

在这个假期,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实习生活,让我从学校里面的学习环境跨越到了社会上的主动学习环境,在这短短的几十天里,我经历了多种多样的心情,学会了很多知识与人生道理,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的生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下面是我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任务:

施工图实习是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了解设计院生产运营的过程,学习项目生产过程的知识,学习如何与设计其他工种相互协调配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1、了解建筑设计从前期准备到施工图绘制各阶段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内容

2、学习科学的调研方法,具有从事建筑学专业的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的能力

3、进一步理解建筑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加强应用能力

4:、体会专业各课程建筑结构、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建筑师业务知识等课程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

5、体会设计全过程中建筑师的`职责,理解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及建筑师的综合协调作用。

二、实习内容:

设计工程的建筑专业的施工图绘制,初步了解及掌握工程施工图的具体绘制方法。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社会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具有良好技术素质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打下基础。熟悉从设计前期工作→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将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运用,增强学生与相关技术专业密切配合的工作能力及相应的法规意识,重点掌握一般施工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日期:

20xx年7月10日-20xx年9月8日。

四、实习地点、单位:

地点:昆明阳光恒邦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五、实习经过:

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

对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绘图。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线--门窗--屋内布置--标注--楼梯。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和,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合,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3

实习是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是我们从理论走向实践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最为关键的一个学期。

建筑师的最基本素养也就来自于对建筑造型的控制,在从业初期,我们都应该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美学素养,一方面积累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期能够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做到控制好建筑外立面为最终目的,成熟的建筑师要有掌控全局的魄力,能够从功能控制建筑外形,从造型控制室内,从室内控制室外景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是一个和环境有关的产品,我们的作品才能够最终在我们自己的控制下去最终实现我们的创作意图。

关于建筑设计,我们应该在思想和认识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设计师来讲,建筑设计的四个环节中的方案设计环节是最重要的,这一环节也是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提高多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宏观上去把握建筑设计,再整体上去控制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毕竟,建筑不单单是房子,它还具有其所拥有的社会属性。

对于专业的学习,随着自己阅历和认识的提高,我们都会在自己的工作道路上不断地去成长自己,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思想,成熟自己的设计手法。

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大致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物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

一般而言,开始到具体方案设计时,建筑师除了阅读项目委托方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都会到基地去调研。有时基地本身很有意思,具有明显的的特征,对设计有极强的启发性。这时主观感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具体到某些方案可能我们到基地现场的机会很少,我们也应该多参考基地的资料,锻炼自己对基地的理解。

每一个场地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去努力寻找它的隐性特征,并强化这一点。从基地到空间、形式,往往是由外向内做设计。努力之后如果还是无法找到它的隐性特征,我们需要更多考虑人的行为这个根本问题。现实中,内和外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的过程也往往是相互包含的。面对复杂的关系,用更为理性客观的态度和方法成为必然的结果。总之,基地内的一些直观的因素可能直接生成设计理念,同时它也有可能直接成为方案的入手点。

建筑从图纸到施工为一个实体,其过程难免会对我们的设计构思有所修改,有所变更,这就要求我们以后从业中不仅要去努力拓展自己的建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和了解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的指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造型设计的时候不至于和结构发生太大的冲突以至于我们的构思仅仅停留在图纸与空想,我们的构思可以天马行空,但我们是建筑师,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想法实现,我们不要做建不成的建筑设计。大凡杰出的建筑师在结构和设备等相关专业的素养都很高,也鉴于此,他们才能够在造型的冲撞中找到合理的实现方式,我们从业之初不期于达到大师的高度,然我们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就越发显得重要,那些是我们奇妙构思得以实现的基石,建筑的优势更多地就在于对外立面的控制,在这里,要求我们的构思必需得以实现,其实建筑师最基本的素质也应该至少能够控制建筑的外立面,以此来达到对自己设计构思的实现的理解。我们应该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注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和材料商的沟通和交流,对建筑外立面控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当前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用涂料的时候要考虑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玻璃要考虑好单片玻璃颜色和建筑完成后玻璃面的颜色,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能够做到去通过材料来控制我们所做建筑的外立面效果。

工作不同于读书,员工不同于学生,老板同样不同于老师。工作后,也许大家都会怀念大学读书期间的生活,那是纯粹的求知与学习的拼搏与努力。然而工作和学习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实习同样雷同于工作,不要仅仅把自己看成实习生,骨子里不要就一本地认为自己还是学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态度。在实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好定位,就是要明白自己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在选择实习单位之前是很重要的。一类是我们只想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一类是想通过实习去获取一定的知识;还有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实习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单位等等,不管怎样的心态,也无非就是这么几种想法;不同的想法当然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我希望通过实习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单位。

目前的设计单位无非也就是国营设计院、民营设计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三大类,一般来讲,国营设计院有自己单独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人计划和标准,通过实习一般很难留下来,尤其是一些比较好的国营设计单位,所以我们如果是奔着工作的话,国营设计院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这样子留给我们的就是民营设计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了,所以,我们如果是通过实习找工作,目标就最好是这些单位,同时可以关注一下国营设计院的招人考试时间和具体环节,达到运筹帷幄的目的。

实习和学习是两回事,学习好工作未必就能很好,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要谦虚、认真,懂得去看去想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实习中找到我们的社会定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

通过在实际工程的参与过程并同老员工的工作配合中,我们能确获得很多,也能学会很多除了专业之外的东西。建筑设计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建筑需要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单单依靠个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对相关专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配合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从业路上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所要遇到的问题。

在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需要看到自己又是多么的幸运,我们还可以在实习遇到困难时和老师交流,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专业课老师给我们提出应对困难的办法。我们最终还是要去面对社会的选择,去接受行业的竞争,实习,发现自己的不足;返校,弄清我们努力的方向。以后的时间,我们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仅有的剩下的大学时间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按照老师的建议,充实自己专业知识,以迎接工作后更大的挑战。眨眼间,又要踏上工作或考研的道路,有了这半年的积累,有了老师们那谆谆善诱的教导,我觉得眼前一片光明,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换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4

实习是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师业务实践课程是我们从理论走向实践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最为关键的一个学期。

建筑师的最基本素养也就来自于对建筑造型的控制,在从业初期,我们都应该一方面培养自己的美学素养,一方面积累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期能够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做到控制好建筑外立面为最终目的,成熟的建筑师要有掌控全局的魄力,能够从功能控制建筑外形,从造型控制室内,从室内控制室外景观,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是一个和环境有关的产品,我们的作品才能够最终在我们自己的控制下去最终实现我们的创作意图。

关于建筑设计,我们应该在思想和认识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设计师来讲,建筑设计的四个环节中的方案设计环节是最重要的,这一环节也是很难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提高多少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宏观上去把握建筑设计,再整体上去控制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毕竟,建筑不单单是房子,它还具有其所拥有的社会属性。

对于专业的学习,随着自己阅历和认识的提高,我们都会在自己的工作道路上不断地去成长自己,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思想,成熟自己的设计手法。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大致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物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

一般而言,开始到具体方案设计时,建筑师除了阅读项目委托方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都会到基地去调研。有时基地本身很有意思,具有明显的的特征,对设计有极强的启发性。这时主观感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具体到某些方案可能我们到基地现场的机会很少,我们也应该多参考基地的资料,锻炼自己对基地的理解。

每一个场地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需要去努力寻找它的隐性特征,并强化这一点。从基地到空间、形式,往往是由外向内做设计。努力之后如果还是无法找到它的隐性特征,我们需要更多考虑人的行为这个根本问题。现实中,内和外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由外向内与由内向外的过程也往往是相互包含的`。面对复杂的关系,用更为理性客观的态度和方法成为必然的结果。总之,基地内的一些直观的因素可能直接生成设计理念,同时它也有可能直接成为方案的入手点。

建筑从图纸到施工为一个实体,其过程难免会对我们的设计构思有所修改,有所变更,这就要求我们以后从业中不仅要去努力拓展自己的建筑专业知识,还要熟悉和了解结构、设备等相关专业的指示,这样我们才能够在造型设计的时候不至于和结构发生太大的冲突以至于我们的构思仅仅停留在图纸与空想,我们的构思可以天马行空,但我们是建筑师,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想法实现,我们不要做建不成的建筑设计。大凡杰出的建筑师在结构和设备等相关专业的素养都很高,也鉴于此,他们才能够在造型的冲撞中找到合理的实现方式,我们从业之初不期于达到大师的高度,然我们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就越发显得重要,那些是我们奇妙构思得以实现的基石,建筑的优势更多地就在于对外立面的控制,在这里,要求我们的构思必需得以实现,其实建筑师最基本的素质也应该至少能够控制建筑的外立面,以此来达到对自己设计构思的实现的理解。我们应该在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注重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和材料商的沟通和交流,对建筑外立面控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掌握当前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用涂料的时候要考虑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使用玻璃要考虑好单片玻璃颜色和建筑完成后玻璃面的颜色,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能够做到去通过材料来控制我们所做建筑的外立面效果。

工作不同于读书,员工不同于学生,老板同样不同于老师。工作后,也许大家都会怀念大学读书期间的生活,那是纯粹的求知与学习的拼搏与努力。然而工作和学习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实习同样雷同于工作,不要仅仅把自己看成实习生,骨子里不要就一本地认为自己还是学生,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态度。在实习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好定位,就是要明白自己来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在选择实习单位之前是很重要的。一类是我们只想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一类是想通过实习去获取一定的知识;还有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实习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单位等等,不管怎样的心态,也无非就是这么几种想法;不同的想法当然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我希望通过实习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单位。

目前的设计单位无非也就是国营设计院、民营设计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三大类,一般来讲,国营设计院有自己单独的人事管理制度、进人计划和标准,通过实习一般很难留下来,尤其是一些比较好的国营设计单位,所以我们如果是奔着工作的话,国营设计院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这样子留给我们的就是民营设计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了,所以,我们如果是通过实习找工作,目标就最好是这些单位,同时可以关注一下国营设计院的招人考试时间和具体环节,达到运筹帷幄的目的。

实习和学习是两回事,学习好工作未必就能很好,这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要谦虚、认真,懂得去看去想去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在实习中找到我们的社会定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

通过在实际工程的参与过程并同老员工的工作配合中,我们能确获得很多,也能学会很多除了专业之外的东西。建筑设计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建筑需要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单单依靠个人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注重对相关专业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配合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从业路上所要面临的困难和所要遇到的问题。

在面临各种困难和压力的同时,我们需要看到自己又是多么的幸运,我们还可以在实习遇到困难时和老师交流,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专业课老师给我们提出应对困难的办法。我们最终还是要去面对社会的选择,去接受行业的竞争,实习,发现自己的不足;返校,弄清我们努力的方向。以后的时间,我们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仅有的剩下的大学时间里,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按照老师的建议,充实自己专业知识,以迎接工作后更大的挑战。眨眼间,又要踏上工作或考研的道路,有了这半年的积累,有了老师们那谆谆善诱的教导,我觉得眼前一片光明,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换来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篇2:建筑师业务实践报告

班级:建筑学091

姓名:XXX

学号:2009014074

日期:2013年4月19日

建筑师业务实践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概况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建设局位于鹤溪镇建设路3号,主要职责包括: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和风景名胜事业、测绘事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实施细则。

(二)根据全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研究制订我县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和体制改革的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指导全县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城市勘察和市政工程测量工作;承担推进城市化的组织协调工作;管理城市建设档案

(四)组织制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方法、经济参数、建设标准、建设工程定额、建设用地指标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与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组织制订建设行业的地方性标准和行业规范;监督指导各类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的实施。

(五)负责组织县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调整、修订和报批工作;指导全县城市、村镇规划工作;负责全县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负责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负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审查、报批和保护监督工作;指导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规划管理;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的审查。

(六)负责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含控制性详细规划);负责重要详细规划的审报及其详细规划的审批工作;负责指导、审查城市规划区内的村镇规划工作。

(七)负责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负责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包括临时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及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20条。

二、实习过程及实习成果

实习的第一天,我早早就到单位了,有独立的办公桌和电脑。可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后来张师傅简单的讲了些软件的工具再加上在学校里的一些cad上机课,基本还是能够做些简单的东西。他让我用cad软件画一个住宅楼单元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终于有事情做了,于是我就乖乖的做起了图。说实话我以前在学校的时候经常画图,觉得这对我来说没多大的难度,可是当我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后,张师傅指出了很多规范上的不足,然后他就耐心地告诉我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首先,是对建筑的整个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资商投资--国家审核批准--设计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标--设计院进行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电,供暖的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交工--装潢公司进行装修--交工--由投资商和房产公司进行买卖。整个过程中,建筑的设计部分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设计的时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规定,每一步都要谨慎。设计时也有它的过程:做建筑方案(必须符合结构要求)--进行平面设计(设计的同时,由结构师就行调整,平面做法应符合结构要求,调整的同时,结构师进行结构设计,两者属于同步进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设计--水电,供暖,电梯设计。对这一些方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绘图。绘图所用程序为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具有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建筑物平.立.剖面的二维绘制。绘图,要先对功能进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个工具的用法。绘图的时候也有步骤:轴线--墙体--门窗--楼梯--屋内布置--标注。还要一边绘制一边修改。刚开始画一些简单的房屋平面图,学着用快捷键做图。在绘制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如弧线与直线的交接,图形的闭合,楼梯的绘制,在做这些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影响下一步的操作。在这些操作中,就需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去修改。接下来的几天,师傅让我做一个住宅楼的设计施工图,这是我是第一次离开学校,在专业的设计单位做施工图,他们的时间要求紧迫,周期短,我要跟上他们的进度(每个项目都有进度表)。一开始以为会很顺利,因为我把它想象的太简单了,结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后来在方案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地方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由于住宅的面积已经在总图中确定,所以导致后面功能分区的修改很受限制。因此我领悟到,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将规范弄得非常熟悉,要不然就会使后面的施工图难以进行下去。几乎花了一周的时间,还是没做出多少东西来,由于这个工程急用,经理就接受亲自做了,很可惜。由于真正施工图的详图深度比较深,有许多规范都不知道,所以感觉很沮丧,所以需要虚心学习,查看更多资料。随着施工图的进一步深入,该练习画详图了,这可是我的弱项,因为在学校基础不牢,真正标准的详图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有些做法我也根本见都没见过,所以搞清楚花了很多的时间,压力很大阿,师傅为了让我们进步都快些,下班后就加班加点的让我们练习熟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了我的问题:一方面是绘图不规范,再就是有些做法不符合现实。更改过这些之后,就到计算保温节能方面了,比如,窗墙比,遮阳系数等,这些都要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写到的。等这些都做好之后,就是出图,这样一套施工图算是做完了。来这之后我获得了巨大的收获,让我感到很满足。在学习过程中,师

傅和同事们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教会我怎样用快捷键,作图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几个小技巧,确实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我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之后的日子我又接触到了天正规划与景观的软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也是第一次做规划,这个没有功底,全部是从头开始学习,这个的难度更大,只能是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做规划,这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又是一次工作的飞跃。我会继续努力的。

由于还要赶回学校做毕业设计,所以总共才实习了半个月多一点的时间,时间实在是短了点。至于实习成果也就只有可怜的一套还不是很成熟的小区住宅单元楼的施工图。

三、实习的感受

第一次到建设局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

通过这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师傅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的设计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短短半个月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感谢前辈们对我的教诲。

篇3: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

编者按:

2011年1月7日, 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幕。大会围绕建筑学专业“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这一主题, 以主题报告的方式交流各院校经验, 共同探讨当前形势下能够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期开篇论坛精选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主题报告内容, 约请演讲者整理出更为精炼的短文与广大读者交流, 虽然大部分内容可在已经出版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有更详细了解, 但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本期杂志, 让更多从业者了解到各院校的努力和探索, 也希望本期论坛成为《城市建筑》探讨“建筑教育”的一个开始……

从实验到实践—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思考

■吕品晶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院长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如果说一所建筑学院不培养建筑师, 那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 如果以培养建筑师为唯一目标, 则不免有些狭隘。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成立时, 确立了“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的建筑师”的办学目标, 这个目标的设定既包含建筑师培养的诉求, 也潜藏着更宽泛灵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教学在思想上不以职业前景为唯一导向, 方法上摈弃从实践到实践的简单化训练, 也不死守从理论到实践的传统教条, 而是从实验性的教学出发, 逐步引导学生向实践转化。这个过程强调职业意识的养成, 而不是业务实践知识的灌输和堆砌:一方面, 这些实务知识会在他们真正接触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鲜活的积累, 另一方面, 这些知识的传授理应大部分涵盖在设计机构所应具有的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中。大学建筑教育机构并不擅长具体实务的教学, 而且学生更多方面的能力培养需要教学时空 (图1) 。

要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需要让学生了解建筑师的素质内涵。从职业的角度说, 建筑师素质构成包含“观念—表达—实施”三个环节, 任何环节的缺失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师的素质结构。广义而言, 任何创意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上述三个环节的教育和实践。正是从同构性的实验教学环节出发, 才使得建筑教育培养目标除了“建筑师”还跨越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领域。

基于强调“艺术家素质”的目标追求, 我们主张职业性内容的教学在适当的知识积累基础上, 更多地从宏观体系上去介绍建筑的建造方法和系统, 调动活泼生动的感性认知力, 发挥技术层面的直觉判断力;力求通过生活感知和实际参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为职业建筑师所要掌握的那些核心知识, 形成必要的职业意识, 使学生能够对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无穷可能性有较充分的把握 (图2) 。这种强调职业意识的教学方式与侧重综合性、概念性的艺术思维颇为吻合, 非常适合美术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一般思维方式。所以,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在教学上比较多地采用实验性的训练手段, 通过实际动手体验及制作, 了解材料性能、构造与结构;通过实地教学、参观和感知, 了解实际的建造场所与施工过程;通过与建筑设计专业机构的合作教学, 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流程和工作状况。在这方面, 我们有一个很实际的举措—“一对一拜师”, 即从三年级开始, 我们聘请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位主任建筑师来带一位学生, 一直带到学生毕业为止。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真正地拜建筑师为师并和他交朋友, 从师傅那里切身感受建筑师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工作状态, 藉人格影响突出建筑师职业意识培养的社会人文取向。

对于美术院校来说, 需要根据当代建筑发展取向和人才要求, 建立适合自身特点和特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实务教学结构, 抓住建筑师素质教育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使之与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就像建筑师在思考实际项目时综合考虑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那样, 教学的实验性应该强调课程间的互动与支撑关系, 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 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根本切合各方面要求或规则的直觉判断能力, 使之能够较充分地把握建筑由设计到建造过程中的各种规定性和可能性。为此, 在职业实践教学上进行种种实验性教学探索, 并最终导向设计实践, 由此构成我们在办学方向上既坚持建筑学本质又强调教学特色的关键。

作为建筑师业务实践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阶段, 毕业环节教学是由实验转向实践的最后阶段。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毕业环节教学包含职业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教学两部分, 由导师工作室组织完成。

职业实践指导教学包括设计机构实习、再设计—作品集制作、快速设计等规定的教学要求。导师根据学生特点安排不同的职业实习环境, 实习内容以了解建筑师的执业环境、工作内容与流程为主, 并在建筑师的指导下, 完成方案或施工图等的设计工作, 在学生完成实习回到校园后, 工作室导师需要组织设计机构实习成果总结, 让同学相互交流, 了解各自实习状况, 指出问题, 并对实习效果做出评判;在导师指导下, 学生需要将过去四年来的学习成果进行总体梳理, 对那些现在看来不够成熟的设计作业进行深化设计和完善, 制作出个人作品集, 由于学生毕业后志向不同, 导师将会有针对性地指导个人作品集的设计和制作;快速设计既是快速构思和表达能力的集中训练, 也是作为职业建筑师必须加强和提高的能力要求, 而更加直接的效益是设计院入院和研究生选拔的考试成绩。

作为毕业设计教学的前奏, 工作室还将进行一些专题教学, 目前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专题设计、案例研究、资料集成、社会实践、读书研讨、学生竞赛等, 这些教学内容与毕业设计前期研究及开题报告相结合, 为毕业设计选定方向, 以促进毕业设计成果的深入和未来职业方向的明确。当然, 毕业设计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积极参加到8校毕业设计联合教学活动中, 这个联合教学平台集合了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 提供给学生们一个更高、更大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从过去几年来看,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毕业设计作品呈现了问题研究的多样性和问题解决的深度化, 一方面解决问题以指向现实, 另一方面提出问题以指向未来。近年来的毕业设计教学中, 建筑学导师工作室的教学方向和成果呈现出丰富的面貌, 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将设计概念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基于专业本体的设计研究;形态生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研究;从人的行为与空间体验角度切入的建筑设计研究;基于空间形态发展策略的城市设计研究;建造层面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研究。

以上五个方面的毕业设计教学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导师工作室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各自的重点和特色, 这些特色因为工作室独立的教学运行系统获得不断强化, 又通过严谨的教学监督管理程序获得质量保障。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保证了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 较好地适应了毕业生未来工作和多种职业方向的发展可能。

建筑师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仅靠个别课程的灌输教学就能体现的, 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实际上是把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大学教育的始终。虽然我们并不强调甚至反对职业化的培养方式, 但是, 对学生职业意识的建立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实验性教学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培养, 希望使学生们在未来的建筑实践过程中保持探索、求新精神, 不至于因强调实践性的训练而约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也希望可以摆脱由纷繁复杂的理论教条带来的的思想羁绊。

从大学教育角度来说, 学会思考和判断比仅仅学习技法和知识更加重要, 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保持职业成长和事业发展动力, 坚守自己的职业理想。我们希望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毕业生能够用学到的建筑知识、建筑观念、思考方法去进行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创造, 在建筑事业中或在那些需要高度审美创造力的建设工作中脱颖而出。

营建者的践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探索

■姜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宋晔皓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

■王丽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张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建筑师业务实践, 原来被称为设计院实习或施工图实习,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实习的内容和学习的全面成果而改称为建筑师业务实践。这是培养职业建筑师的重要一环, 也是国际建协UIA推荐的“讲授+实习”教育模式的一个支点。

1. 全面体验, 全程参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实习内容和设计院的反馈, 将原先设计院的施工图实习扩展为面向建筑师全程设计服务环节、全面体验建筑师工作的“建筑师业务实践”, 强调全面参与建筑师的职业活动, 培养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严密组织, 全程跟踪

与国内兄弟建筑院校的毕业设计和自发就职试用式实习不同, 为了保证这一实践环节的学习质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全程的跟踪指导, 并在1992年、1998年、2004年历次教学评估中获得极高的评价, 并影响了东南大学等一批学校的转变。具体做法是:

第一, 由学院院长和教学主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 由有实际设计经验、负责任的教师队伍组成教学小组, 共同严格精选建筑师及设计机构, 保证实习内容的丰富;

第二, 全程跟踪的教师精选预约实习单位, 提供实习大纲和要求, 每月教师走访、实习内容评估、中期考核, 最终建筑师评分, “教师+建筑师”联合评图;

第三, 学生两人以上一组, 每人均须提交完整的实习周记、汇报总结、专业报告和施工图蓝图;

第四, 教学团队由建筑学院的实习教学小组教师与设计院的指导建筑师 (与学生数量相等) 组成, 采取纵横结合的教学方式:实习教学小组教师根据实习点分组进行横向教学, 每位教师负责若干组学生的实习组织和教学管理, 包括每周联系实习点, 了解和掌握学生实习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协助指导建筑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业务带培, 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 组织实习答辩、实习总结、实习成绩评定;设计院指定的指导建筑师负责实习学生的纵向教学。学生作为建筑师的助手 (类似于传统手工作坊里的学徒制) , 尽可能多地了解和参与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 参加实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和绘制, 下工地学习, 了解实践环节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实习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完成一定数额的建筑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制;作为指导建筑师的助手, 完成具体工地部分工程问题的处理;完成每篇不少于500字的实习周记, 记录心得体会, 积累资料;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总结和实习专题报告;完成由部分设计院指导教师和学院实习教学小组教师共同组织的答辩。

3.系统讲授, 科研结合

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针对职业教育的“建筑师职业基础知识”必修课程, 以面向实践、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 系统地介绍建筑师职业的历史、国际著名建筑师职业体系的比较、建筑设计过程与质量控制、建筑设计行政管理和法规、设计机构的运营管理、中国职业建筑师实践案例分析等内容, 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建筑师职业的全貌和国际通行的设计服务体系。同时, 还邀请实践建筑师进行讲座和交流, 加入建筑师业务实践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精神培养环节, 提倡学生走向设计实践的最前线, 在国内外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此领域的多年研究和教学实践也结出了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在国内首创编写了本课程的教材和参考书, 并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学院老师除参与住建部组织的相关政策研究撰写报告、提出建议, 还在2010年完成由全国勘察设计协会委托编写的中国第一部职业建筑师业务手册, 为中国建筑师设计服务的程序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工作范本, 并被建筑师执业注册中心列为全国建筑师继续教育的必修教材, 为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作出了贡献 (图3) 。

4.基地化建设, 国际视野

为了满足教学要求, 清华大学建筑学始终坚持设计实习的单位由学校出面联系, 筛选单位的原则完全根据最终教学效果来考虑, 要求单位对学生们严格要求、自身管理正规, 同时承诺学生们一定参加部分施工图绘制工作。很多大院和有实力、有特点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我们的首选, 可以确保学生受到严格、全面的职业教育。经过学校与设计单位的长期合作, 学院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等城市, 均已形成了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同时, 国内的实习基地建设也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相结合, 向东北、中西部地区有意识地“输出”德才兼备的高端人才, 为这些地区的建设培养后备中坚力量。

另一方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正与国外一些较好的设计单位进行接触, 已经完成与新加坡、澳大利亚两家国际设计公司的签约工作, 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国外完成建筑师业务实践环节。

5.思考

如何提高以建筑师业务实践作为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加强系统化、精细化管理, 是当前各建筑院系建筑学专业教学中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通过多年的实践, 总结了上述经验与同行们分享, 同时也有下述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

建筑师职业化教育的目标是职业建筑师, 而非艺术家和明星建筑师, 因此建筑师培养应注重职业要求, 以及作为建筑师应当如何行事、如何尽职尽责地为客户服务。但建筑系学生往往希望成为大师而非工程师和咨询专家, 希望在国外深造而非踏踏实实地走向设计工作的第一线。学生普遍缺乏人际关系能力和面对困难、挫折的能力。如何培养认真严谨、永不言败的工作精神, 如何防止国内设计“主战场”的校友人数、作品和影响力的下降, 这是一个如何培养学生面向实践、面向社会的设计观、职业观的重要课题, 需要教学、学生工作、就职指导等多方协作探讨的重要课题。

同时, 实践过程中的离校实习也会带来监控的困难, 特别是可能与学生的出国深造准备、考研、就职活动发生冲突。积极建立“过程管理”体系, 进一步规范学院与实践基地之间的反馈机制, 通过同学们的教学成果及反馈意见对教学方式、实践基地、指导建筑师、教师、学生进行动态评估, 保障教学体系与设计行业的国家战略、市场状况、人才状况紧密互动。这也是我们一直探讨的课题。

高年级设计教学应强调能力深化与整合知识相结合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 教授

全国高校建筑学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建筑学高年级设计教学, 首先是建筑教育体系的问题, 其次才是结合学院的特色寻求具体措施。本文通过与国际通行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的对比, 引出我院试行教学模式改良的原因。

1. 现状:不合时宜的建筑教育模式

回想自己读本科的20世纪80年代,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方式比较灵活, 除建筑设计题目外, 还有城市设计和历史建筑调研题目, 其中历史建筑调研允许以论文方式毕业。在没有职业学位评估压力下的毕业设计模式, 兼顾了研究和设计的不同取向, 现在看来并无不妥。20世纪90年代实行建筑教育评估要求后, 毕业设计内容及方式却成为了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多年以来, 我们建筑设计教学的核心模式并无转变, 无力回应职业学位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要求。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里从建筑设计教学的具体措施上作些对比分析。

在设计课程执行上, 国内大部分院校实行每学期两个设计题目, 强调类型训练和训练量。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设计教学, 则是每学期一个设计题目, 更强调设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工作深度。将国内现行的主要课程内容与国际通行方式进行对比, 可见教学理念上的差异 (表1) 。

从国际通行的教学模式可以看到, 在相关课程中进行设计训练, 解决了类型建筑设计教学问题;设计题目少而精, 不按类型建筑训练, 重点关注问题分析、设计方法及深度设计, 较长的教学时间保证了通过设计工作整合知识和深化能力的可能;合作设计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 也保证了学生更全面分析、讨论问题及完成深度设计成果;行业设计机构良好地履行其社会教育功能, 见习工作既符合学生的能力情况也符合事务所的用人条件;毕业设计则是专业能力的检验环节, 毕业即意味成才, 体现了职业教育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国内当前对课程类型和教学方式的划分依然具有强烈的“计划”色彩, 按讲授课、实验课、设计课、实习等进行划分, 对师资资源、教学条件及考核方式等皆作具体框定。专业知识分类讲授, 设计训练集中于设计课。讲授课中师生比悬殊, 很难进行案例教学和设计训练;设计课中, 则需穷尽各类型设计问题, 孰先孰后、孰难孰易、孰重孰轻一番下来, 皆是“浅尝辄止”, 仅仅解决了概念方案能力。由于缺乏设计深度的过程训练, 方案设计创意华而不实、花拳绣腿, 往往不能真正从问题中激发创意;寄望实习设计机构履行教学任务并不现实, 学生缺乏深度设计能力训练, 无法适应实习机构要求。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被“条块分割”, 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段教授, 未能通过设计课程有效地整合训练, 最终学生得靠各自天分“悟道”。

2. 探索:“专门化”教学与“导师制”模式

基于国情与体制因素, 建筑学教育体系的改良有赖于各方面的努力。建筑学高年级学生需要整合知识和深化能力, 从而具备深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激发创造力。由于建筑学科的专业分化, 更容易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薄而削弱综合分析能力;同时, 高年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开始出现分化, 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点和专业关注力。我们以高年级设计教学的调整为契机, 调整师资组织, 纵向整合课程, 强调知识整合, 提升深化能力。现阶段的具体措施体现为高年级的“专门化”教学和五年级“导师制”教学模式的结合。

当今我们学院依然实施“3+2”模式, 即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3个专业, 头三年设计教学采用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公共平台, 后两年根据各专业进行深化。三年建筑设计基础对城市规划专业和景观建筑专业的培养是有意义的, 而建筑学专业后两年的深化内容和目标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高年级教学在长期执行的教学内容基础上, 提出“专门化”教学模式。2000年开始, 从四年级实施“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 进行系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能力的训练, 并与国际联合工作坊取得良好对接;2008年开始实施“历史建筑与保护”专门化教学;现正在推行“建筑技术”及“数字建筑设计”专门化教学。通过“专门化”教学, 建立专项教学团队, 并延伸至五年级设计教学阶段。

五年级设计教学是这样的:上学期开始实行“施工图训练周”;三周的集中训练包括简单建筑的方案设计并深入完成施工图设计, 要求学生理解设计全过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其后业务实习中不再强制要求施工图成果。

五年级“导师制”设计教学模式具体做法为:学生从业务实习到毕业设计, 参与到具有专项研究重点的“导师制”的工作室及导师组中, 学生可以较长时间深入认识研究专项, 系统训练工作能力, 掌握工作方法, 完成深度设计训练过程。“导师制”主体为校内设计工作室及研究室, 导师组包括相关教师、建筑师及相关专业专家。按照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主题设置的导师制教学小组, 允许学生的跨专业参与, 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展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从近两年实施情况看, 建筑学专业参加“导师制”的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30%以上 (表2) 。

在传统建筑设计题目基础上, 开设跨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板块。从2008年开始, 设置“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古建筑保护与更新”三个板块, 与“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共同构成学院毕业设计的五个板块。其中“城市设计”与“古建保护与更新”允许跨专业学生申请, 并与“专门化”教学相呼应。设计题目既强调学生的跨专业合作, 又强调学生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的设计表达, 同时根据不同板块设定相应的毕业设计成果要求。

3.结语

现有建筑学教育模式的改进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工作, 这里仅以高年级设计教学的探讨, 表达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认识。高年级建筑设计“专门化”教学的推进, 为五年级实施“导师制”、“实践+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导师制”模式作为国外教授负责制教学模式的一种移植, 对我们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专门化”与“导师制”的结合, 从实施情况看, 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专业问题及系统训练设计能力的条件, 有利于推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整合与能力深化。我们也以此为起点, 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方式, 完善师资组织, 构建专项“教学组”, 调配教学资源, 推进教学质量的高水平发展。

建构“两院一体化”模式下的“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

■孙澄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建筑师业务实践是在整个建筑学专业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它配合理论教学, 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 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素养、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 一般安排在建筑学专业学习的第五学年上学期。在以往的建筑师业、务实践中多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分散进行的“放羊式”实习形式, 存在学生学习目的和方法不明确、缺少对于实践项目的全程参与、缺乏科学评价体系和与考研准备冲突等弊端, 使得业务实践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为克服以上弊端的出现, 我们提出了“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将业务实践的目标定位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在设计机构的实践工作, 对建筑师的工作进行全过程参与;熟悉执业建筑师的工作程序与过程, 学习设计工作方法;了解、掌握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 达到专业素质的全方位提高。通过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实施分阶段、系统化和精细化的管理, 使得业务实践实习目标明确、内容充实、进度合理, 达到“阶段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 (图4) 。

在具体安排上, 将整个业务实践教学划分为“进阶式”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的建筑师业务实践培训;第二阶段是到指定实习基地的规定实习;第三阶段是到其他设计机构的自选实习,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定京、津、沪等地符合要求的实习单位 (表3) 。在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中, 规定实习阶段作为整个实践环节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的实践学习循序渐进地实现顺畅过渡和对于应有训练环节的全程参与。这一阶段在执行过程中难度较大, 能够顺利实施得益于哈工大建筑学院与建筑设计研究院两院院长合一的“两院一体化”办学模式。设计院建筑师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计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不重视学生实习效果的弊端。同时施行“双导师制”, 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考核出勤率, 两位老师通力合作, 按照教学大纲组织各环节实践教学。

同时, 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文件, 对于业务实践过程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切实规范各种教学行为, 指导各项教学活动, 对教学质量的最终达标具有保证作用;设立业务实践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建立信息反馈制度, 收集实习企业、学生和指导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及意见, 并认真分析, 对后续实践教学提出改进措施 (表4) 。

从反馈信息来看, 通过“进阶式”业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和实施, 基本达到了培养计划中所要求的“阶段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仍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 如在建筑师业务实践考核中, 如何对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有待制定更加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与办法;另外, 教师队伍中非常缺乏既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 (教师+建筑师) 优秀教师, 也是制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毛泽东曾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以实践教学的改革作为切入点, 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建筑学专业建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教师培养、制度建设、体系保障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推进业务实践教学改革, 弥补这一当前建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短板”, 实现建筑学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是高等院校建筑教育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探索毕业设计中理论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

■张兴国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职业教育的关键教学环节, 是对专业教育的成果检验, 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针对建筑学专业评估和职业建筑师培养的要求, 毕业设计课题宜接近实际工程条件。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既能充分展现创造性思维, 又能锻炼从事实际工程的综合能力, 找到理论创作与实际运用的结合点, 是我们在教学管理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1.阶段目标教学管理体系

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类型, 建筑的功能也日趋复杂。依照传统的建筑类型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各种类型建筑设计完全不可能。根据建筑学专业的规律和特点, 我们围绕设计主干课制定、实施了阶段目标教学体系管理方法, 即以设计课为主干, 相关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围绕设计主干课开展;每个阶段的课程设计, 围绕循序渐进的阶段目标, 各有不同的设计创作侧重点。按照这个教学体系, 我们制定了“建立基础—初步训练—提高能力—综合掌握—实践应用”的阶段目标教学管理体系, 希望达到对学生全面、系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训练。探索实践应用阶段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是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重要课题。

2. 毕业设计前的实践教学环节

依循职业建筑师的培养教育目标, 我们在阶段目标教学体系中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一年级的建筑抄绘实习、二年级的写生实习、三年级的古建筑测绘实习、四年级或五年级的设计院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 能够逐步加强学生对建筑应用性工程的理解和认识。

设计院实习, 是评估标准的必要教学环节。其目标是强化学生对设计全过程的了解, 重点加强学生对技术设计的训练。在我国建设大发展时期, 这种训练目标往往和设计院的短期用人需求发生冲突, 加之学生就业探路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设计训练目标的达成。

为达到较好的设计院实习目标训练效果, 我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管理措施:一是加强设计院定点合作和双导师指导, 如以西南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设计院、重庆市建筑设计院等签订合作培养协议, 并聘请高级建筑师为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 以加强建筑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其二是规定学生在定点实习单位的相对稳定实习时间, 以保证实习目标要求的合理周期;其三是实习成果检验措施, 学生回校后实习作业由学校指导教师组织专门答辩, 以保证学生实习成果的真实性。这样的措施, 为学生良好的设计院实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 毕业设计题目和规模的基本要求

其一, 设计项目的规模控制, 是保证毕业设计深度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不同课题设计方向的项目规模都应有相应的控制要求, 避免盲目追求大项目带来的设计深度矛盾。其二, 毕业设计应选择接近真实项目的选题, 即真题假做和假题真做, 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既能树立真实项目的工程和实际环境意识, 又不受实际项目的人为限制和设计周期的时间局限,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其三, 对于毕业设计成果的深度要求, 除了毕业设计选题报告、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毕业设计的系列深度要求外, 还要求图纸的表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 并有相应的构造节点和结构选型等设计图纸, 这已成为毕业设计深度的规定性要求。

4. 实际运用能力训练要求的侧重点

首先是强调对场地和环境的理解认识。不论真题假作还是假题真作, 均要求设计题目的地形图是真实的, 并有提供学生现场踏勘的机会,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创作与场地和环境的关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以山地城镇规划、山地建筑创作为专业教育特色, 设计过程中对地形地貌的了解和认识就更加重要, 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建筑尺度、更好地处理建筑风格风貌的环境协调。

其二是把握空间形态创造与技术的关联。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掌握空间形态与结构、设备、声光热等技术要求的关系, 并根据不同的设计题目绘制相应的技术关系图、结构平面布置图、视线分析图、声学分析图等。让学生在研究空间形态的同时, 又有建筑技术要求的空间意识, 使建筑设计作品更接近工程项目的真实性。

其三是注重协调配合能力的培养。一个建筑项目的完成, 涉及多项专业的结合, 建筑师应具备总体把握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除了训练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外, 还强调学生与各工种的协调配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除建筑专业指导教师外, 还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配备结构、水电、空调等专业教师, 既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5.毕业设计的成果检验措施

毕业设计强调学生的设计创作过程, 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并通过阶段答辩把握质量。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阶段, 尽可能聘请设计研究机构的建筑师、规划师评审答辩, 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信息反馈, 又起到联系用人单位和教学单位的联系纽带作用, 使我们不断完善毕业设计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以上仅是毕业设计中如何解决设计创作与实际运用结合点管理层面的应用探索。具体的课程设计, 有专门的毕业设计教学课题组, 对教学方法有专门的研究。在教学管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注重发挥教学课题组和设计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 制定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课题, 鼓励学生的创作探索精神, 才能凸显各具特色的毕业设计成果。

重在过程——浅观建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

■刘晖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系副主任, 副教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是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的最后一课。毕业设计质量如同建筑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一面镜子, 折射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成为全面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标志。然而学生规模扩大、重实际轻研究的指导模式以及设计中诸多因素, 直接导致了前些年毕业设计深度差强人意、学生“混”多、老师不满意、师生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等现象, 这些现象源于他们思想上的困惑。

1.现状与困惑

困惑一, 从学生角度:“毕业设计要求”与“社会需求”间落差是否过大?一些工作有着落的学生提不起做毕业设计的热情, 一些经过四年级下学期建筑师业务实践的学生甚至认为毕业设计的收获还赶不上设计院的实习成果。

困惑二, 从教师角度:毕业设计的“实践性”与“研究性”间关系如何平衡?“研究的开创性”与“实际项目过于务实”间的冲突导致一些有科研积累的教师认为毕业设计科研含量少, 因此尽量回避指导以实战演习为目的的毕业设计。

为消除困惑, 自2008年起, 华中科技大学建规学院建筑学系以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提出的毕业设计目标为基础, 将毕业设计定位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实现设计作品可行性与创新性的过程, 细化、深化毕业设计选题与课程指导、增加设计教学互动、严格控制毕业设计管理程序, 成效显著。

2.科学选题与课程指导

首先, 从学科发展方向和高度确立选题方向, 以建筑学为核心, 结合学院二级学科的设置, 开辟了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居住建筑环境研究、历史建筑及环境更新和利用、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城市设计和计算机数字技术运用六个设计选题方向。同时, 通过由课题的学科渗透程度、与在研课题结合程度和是否反映社会热点和焦点组成过滤器, 筛选设计课题, 使选题目标集中, 避免选题过泛、过大。选题尽量要求真题实做, 避免真题真做的时间仓促和市场要求的过度干扰, 也坚决杜绝不科学的假题假作。

其次, 结合学生建筑师业务实践答辩中的反馈信息和查缺补漏要求, 对历年 (近5年) 设计选题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是否和教师研究方向匹配, 课题结构是否合理, 能否涵盖选题大部分方向, 选题相近时教师资源是否可以共享, 历年相似选题的研究如何深入和改进……以期达到科学选题的目标。

3.互动的“Studio式”教学组织

“Studio式”教学组织是增加教学过程中多层面互动, 以毕业设计目标为导向的工作室式团队工作和学习方式。

工作室里, 研究生、毕业设计本科生的互动, 使学生受益匪浅。研究生的理性调研能力, 促进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发现;教师团队的多元化观点, 激发了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中外联合设计也拓宽了本科生的视野, 而研究生不受毕业设计教学计划限制的实际投标项目也让学生耳濡目染了设计的真实流程, 极大地锻炼了其团队协作能力。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 互相学习, 不同阶段任务明确, 使本科生在工作室团队氛围里发展和演绎建筑衍生要素, 增进设计技能。教师同每个学生一样, 讨论设计构想和既往研究成果, 利用小组的分工协作, 从循序渐进的分析中提取设计研究积累。笔者同事的studio中, 有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省建设厅科研项目“海南近代建筑研究”, 有的来源于“历史建筑研究中心”教师团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建筑概念和建筑技术获得融合发展, 需要同时从几个学科来汲取养分, 建筑设计过程变得比以往更复杂, 在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毕业设计中更显突出。设计过程中, 不同专业技术背景的专家和工程师定期参与分组指导, 结果体现在最终对设计互动成果要求的考评。场地勘测与分析、不同阶段模型的讨论、剖面与细部大样、软件模拟等在互动过程中不断被提出、训练和表达, 经历设计过程中师生真正的互动后, 最终毕业设计成果图纸的数量和质量才真正“联姻”了。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 在交图前一个星期为达到图纸数量而苦恼的“凑图”已经成为了过去, 许多过程分析顺理成章地占据了成果图纸的主版面 (图5) 。

4.毕业设计管理程序

如果说科学选题和教学互动是开放和民主的过程控制举措, 那么绝对严格的毕业设计管理程序是举措能否实现的保障。为此, 借鉴国内外著名院系经验, 结合自身院系特点, 我们制定了一份内容详实的毕业设计工作手册, 看似不够简单, 却相当实用。从2008年起试行后, 每年进行少部分的修订和补充, 从选题、进度控制、课程指导、设计任务指导、阶段目标、成果要求到评价标准等, 具体详尽, 方便自查和指导。其中, 前期师生动员大会、一周中期检查、正式答辩前一周的预答辩、全院公开答辩以及答辩后外请专家的座谈讨论, 都已成为建筑学系独具特色并形成良好惯例的教学规范。这个办法实施以来, 毕业设计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获奖也呈现连年上升趋势。

5.后续问题和思考

篇4:浅谈建筑会计工程运营核算业务

【关键词】建筑会计;工程运营业务的核算

工程运营业务的核算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分析:

一、工程投标

1.投标的概述

投标是指具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投标条件,以投票报价形式争取获得工程任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2.投标过程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1)支付投标保证金时,增加应收账款,减少银行存款;发生标书设计费、制作费等各项费用时,增加管理费用——投标费用,减少银行存款。(2)中标要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工程施工——投标费用),减少管理费用。(3)未中标不作账务处理。

二、工程施工

建筑企业中标后,签订建造合同,进入工程施工阶段。

1.建造合同成本定义

建造合同成本是指建造某项合同而发生的相关费用,合同成本包括从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为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2.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划分方法

(1)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应该以每一个单位工程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2)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一个单位工程由几个施工单位共同施工时,各施工单位都应以同一单位为成本核算对象,各自核算自行完成的部分;(3)规模大工期长的工程,可以将工程分为若干部分,以分部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4)改建、扩建的零星工程,可以将开竣工时间相接近、属于同一建设项目的各个单位工程,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5)其他划分方法。

3.工程成本项目分类

分为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4.工程成本核算体制

(1)三级核算体制是指总公司、分公司(工程处、工区)、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三级分别进行工程成本核算的一种管理体制。总公司汇总企业的生产成本,分公司计算工程成本。(2)两级核算体制是指由公司和项目经理部两级分别进行工程成本核算的一种管理体制。公司进行全面的成本核算工作,汇总核算全部实际成本。

5.工程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期、根据成本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成本明细账。

6.工程成本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本期发生或支出的各项直接费用,应按费用的用途和地点归集到有关生产费用账户中;月末,将归集在“辅助生产”账户的辅助生产费用,按照各受益对象的受益数量,分配记入“工程施工”等账户中;月末,按照各个工程使用自有施工机械的记录,核算与分配机械使用费,从“机械作业”账户的贷方转入“工程施工”账户的借方;月末,将归集在“工程施工——间接费用”账户借方的施工管理费,按一定方法分摊转入“工程施工”账户;确定在产品(未完工程)的成本;结转竣工工程(或本月已完工程)的实际成本,从“工程施工”的贷方结转到“工程结算成本”的借方。

三、机械作业

1.机械作业的概述

施工机械是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重要劳动手段,也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承包工程机械作业成本的分配,可采用以下方法:机械台班分配法、完成产量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机械使用费预算成本分配法。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核算,节约机械作业成本,促进工程成本的降低。

2.机械作业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机械作业”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及其内部独立核算的施工单位、机械站和运输队使用自有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和运输作业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成本项目一般分为人工费、燃料费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

四、工程物资

1.工程物资概述

企业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材料不能作为企业的存货,而应作为工程物资进行核算。

2.工程物资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一般核算,购入工程物资时增加工程物资(专用材料、专用设备科目),减少相关科目;领用工程物资时增加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科目),减少工程物资;盘盈工程物资时,增加工程物资科目,减少在建工程科目;盘亏时做相反处理。

五、应付职工薪酬

1.职工薪酬的概述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

2.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企业应付职工的薪酬,不论当月是否支付,都应在月终按人员类别和薪酬的用途做分录,增加相关成本费用。

六、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的概述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劳动保险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2.管理费用的核算及账务处理

发生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账户核算,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期末,应将本账户借方归集的管理费用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

七、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的概述、核算及账务处理。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运输费等。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应通过“销售费用”账户进行核算。

篇5:建筑师业务实践周记4

第四周实习周记

这一周我们继续负责XX城市花园这个项目的方案,带我们的X工把我们2个转到了何其芳Y工手下,他自己去做泛珠广场—一个高层写字楼的项目了。住宅部分基本就剩下剖面部分了,Y工在准备设计说明还有做一些总平的细调整还包括小区商业部分的一个酒店,小卢做小区里的幼儿园部分,我还继续我的所有栋楼的剖面。Y工见我画的速度比较慢,就教我一些窍门,首先他叫我仔细观察所有户型的差异在哪里,是否有相通之处这样子有的剖面可以利用起来,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就行,上一周画的剖面已经有横向的了,Y工建议我剩下的剖面全用纵剖,而且剖的位置也都一样,这样不仅我画的也快,而且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不同的栋主要区别在哪里。我仔细看了一下户型,然后给他们归了类,我发现有的就是交通盒尺寸不一样,有的是层数不一样,有的是下面的商铺层高不一样或者南北临街的住宅商铺掉了个方向,因为剖的地方一样,基本上看到的东西都差不多,小调整就可以,比较难得是有的剖到的房间的功能变了,尺寸也全变了,调整也相应大点。不过速度果然比上个星期的快了很多。然而在我以为一帆风顺的时候,却有出现意想不到的事。Y工叫我把这些剖面都打印到A3纸上让他看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问题出现在了字体上,字体大小不统一,标注的数字大小和标楼层多少多少F,还有功能空间名称的文字都不一样。不仅是同一张纸上的图有区别,有个和其他纸上的图也有区别。Y工说同一张图上同样字体同样字高的字有的是不一样高的,因为有cad和天正之分,叫我把它们拉到一起对比一下,改成差不多一样高的,也就是说看着一样高的其实对应的属性显示是不一样的高。不同图纸之间造成不一样主要是原来的图框大小就不一样,因为我画的这些剖面层数是不一样的,低的有18层最高有到32+1层(32层的跃层),所以插入的图框也不尽相同,但是打的纸却是都一样的,所以需要换算一下字体大小。还有一点错误,Y工说这个错误显得很不专业,整张图纸要显得饱满,两道尺寸线的距离和外部标高的距离应该是差不多的,甚至包括尺寸界线的长度也要显得美观一点。0标高是在门厅位置,另外,剖面也要画轴线,竖向轴线就是剖到的外墙轴线,横向轴线是在每一层的楼板面位置,标上标高,这样整张剖面图该表达的标高尤其是一层门厅处室内外的标高关系、檐口或者女儿墙标高、层数、楼板位置、高度、屋面形态等才表达清楚。没办法,改改改,然而噩梦才刚开始,我又犯了之前犯过的低级错误。在改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图层又是混乱的,那些字体跟其他东西在一个图层,在我以为要一个个改的而士气低落的时候,Y工教了我一个命令,用右键通用选择,再点击一个字,然后框选所有字,在到ctrl+1里改字体和字高。

还是老样子,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是,连基本的软件都用不好。

篇6:建筑业务实践实习总结

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之外,还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接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我带着期盼与兴奋的心情,展开了我学生生涯中重要的实习之旅。刚去的时候公司给我们安排了个指导老师,很高兴地是郭老师和公司里的同事都很热心,对我的叨扰他们并不感到烦,教了我好多知识。

在实习的过程中×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给我讲解设计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种类的设计规范要求。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包括建筑部内部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包括建筑部跟其他部门的合作。我所在的公司方案设计过程和施工图设计过程是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刚开始郭工给我们介绍了下公司设计的分工情况。公司分了4个建筑设计小组,每个小组里面有两名负责施工图设计。但最近公司的新规定是负责施工图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参与到方案设计中来,同时方案设计人员也要参与到施工图的绘制中去。相互学习,相互渗透。除了组内部的分工合作外,建筑部跟景观部,结构部,设备部,暖通部,电器部也有密切的合作。跟景观部的合作主要是方案阶段建筑设计的场地绿化景观设计部分。有时方案催的`急,这部分工作就交给景观人员去做了。这样的结果也有收效很好的,也有没有效果的,有的时候景观部设计的绿化场地拿过来还得经过建筑部改,或者干脆弃用,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跟其他部门的合作也非常密切,一个成熟的项目不仅仅包括建筑设计,而且包含了其他的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电器设计等等。这些设计有时候会给设计带来约束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在实习期间,我经常看到结构部的人过来跟建筑部的人沟通,调整建筑设计方案。还有指导老师还给我们提了个醒,业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让我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在设计方面能够精钻一方面,以便以后工作中能够独当一面。

在设计方法上,在实习当中我也受益匪浅。郭工刚开始就跟我们说让我们牢牢记住,“建筑师就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桥梁,我们需要解决的却不仅是业主和住户之间的问题。” 建筑学学生课程作业和实际建筑设计工作有很多的不同,而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际,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的成图上的每一个东西都得有理有据,都得让甲方心服口服。一名“专业”建筑师有处理各种复杂设计问题的能力。当然对于一个从学校刚出去的本科大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建筑设计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个建筑设计人员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的人生阅历都会对建筑设计产生影响,都会体现到建筑设计当中来。每一个建筑设计人员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方法,都有一套自己的建筑设计节奏。一个专业的建筑师所面临的就是平衡这些约束之间的关系。这里,设计师是指我们自己,以专业眼光来看待的建筑师自己。客户一般是甲方,投资方,不一定最终住到房子(建筑)里面去。而用户呢,是最终享受房子(建筑)的人。

上一篇:苏科版七年级下册证明下一篇:教学成绩量化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