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实践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建筑工程实践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构建建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实践情况,讨论了改革的实施效果、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建筑工程专业;改革方案;实施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第一篇:建筑工程实践论文

“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实践教学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仪器和利用仪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测量实践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实训室

作者简介:张彬(1974-),男,辽宁锦县人,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教研室主任,讲师。(辽宁盘锦124010)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生应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践并重,且更加突出技能培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训两部分。课内实践教学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熟悉仪器的构造,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测量工作的程序。综合实训是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利用所学的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训练,以巩固课程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内容。[1]综合实训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深入,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方式。[2]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重中之重。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曾说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甚至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重要。”[3]这句话对高职学生同样适用。因此,“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适合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资力量不足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自建筑类专业开办以来专业教师就严重不足。经过几年的发展,学生人数在逐步增加,而教师数量的增加很有限。每名教师都至少身兼两门课程。笔者在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同时,还担负着“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任务。而学校又没有安排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因此,笔者必须同时承担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工作。有时还需合班上课,这就给实践教学安排带来很大的麻烦。

2.学生数量多,仪器设备少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专业学生逐年增加,但是测量仪器数量有限,这就出现了两种问题:一是合班上课时,往往十几名甚至更多学生操作一台仪器,学生亲手操作仪器的时间很少,甚至有的学生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根本不能接触到仪器。二是学生人数多,分组也就多,一名教师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指导也就不充分,不能及时、全面地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很不理想。

3.实践教学课时不足

由于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的是“2+1”教学模式,即两年的校内实习(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所有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都在两年内完成,这期间,学生还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资格证书等考试。这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的课程数较多,各门课程的课时较紧。目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课时为72学时,在这72学时里,既要完成理论部分的教学,也要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与操作练习。尤其是现在新仪器、新技术越来越多,测量课程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如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GPS认识与使用等都必须加入到教学中来,使得测量课时显得更加不足,实践课的课时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因为没有专职实训教师和测量仪器数量的不足,致使教学中不能安排平行课,这也限制了实践课时的增加。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1.实训室的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仪器设备。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分组率达到最小化,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动手参与,真正做到在实践中学习。

自2009年笔者担任建筑教研室主任以来,针对测量仪器设备较少的情况,几次向院方申请,并详细地阐述论证了购置新仪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取得了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购进了J2型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垂准仪等设备。虽然还不足以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但也增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2012年9月,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将正式搬入辽滨新校区。在新校区实训室建设期间,笔者积极参与了210平方米的测量实训室的规划设计。在原有的仪器基础上将增加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垂准仪、水准仪等仪器设备的数量。届时,可使建筑实训教学开出率达到95﹪以上,实训分组率最小化,力争达到每一名学生都能动手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筑测量实训室的建成将极大地增强开展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仪器和利用仪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尽量多创造实地教学或亲自动手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对于测量教学是很重要的。比如,讲解经纬仪的构造和操作这一部分内容时,如果能人手一台仪器,就比看书或挂图形象得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照练习,相信每名学生都能迅速地掌握该部分内容。又比如,讲解施工放线时,完全可以在操场或空地上给出施工图纸,让学生进行模拟放样,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与环节,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

2005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筑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比例。上不上实践课、上多少实践课完全由任课教师决定。2008年笔者开始讲授“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时,根据当时具备的实践教学条件对课程教学计划作了适当修改,明确了“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必须开设的实践教学内容,如水准仪的认识和操作练习、经纬仪的认识和操作练习等。但是由于实验仪器数量较少以及没有专门的测量实训场所的限制,只安排了不到10课时的实践课,并没有安排综合实训。随着专业发展的需要,经过几次调整,将实践课时比例逐渐增加到24课时。删除了部分陈旧、与工程实际相脱节的理论内容,将这部分课时安排给实践教学内容。确定了课内实践教学的基本项目:水准仪认识与操作、经纬仪认识与操作、全站仪认识与操作;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距离丈量、高差测量、角度测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了施工放线部分,如抄平、轴线投测等实践操作内容,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2012年9月,搬入辽滨新校区后,有了专门的测量实训室,将继续加大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把综合实训正式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来。比如,安排学生做一个实地的建筑物定位与放线,在地面标定出建筑物轴线,设置定位桩。

3.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传统的测量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决定,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建筑工程测量”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又缺乏工程经验,有些内容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并不能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就谈不上教学效果了。因此,就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1)实物演示教学。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是测量实践教学中一个较好的教学手段。通过对实物的讲解和操作演示,学生可以较为直观地熟悉仪器的构造,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流程。但是由于仪器数量有限,教学时间也有限,多数时间都是教师在操作,只能有少数学生参与。因此并不能保证每名学生都能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虽然,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操作的时间和机会也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2)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在实物演示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实例视频课件把抽象的课本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建筑工程测量过程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更加明确、清晰地了解仪器操作的要求与步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自主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了解教学的计划、目标、方法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管理。[4]笔者在一次学习中了解到自主式学习在测量教学中的应用后,也大胆地尝试使用了这种方法,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台仪器,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然后对照仪器参考课本的理论,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发挥了学生各自的专长,使他们取长补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它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需要学院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并加以完善。以上只是笔者在几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探索与实践,今后将继续加强“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技术型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陆玉芬,李运成,开明.关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88-89.

[2]于银霞.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

2010,9(26):86-94.

[3]唐冬梅,刘明星.土木类专业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54-155.

[4]王旭华.工程测量自主式学习应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

(3):151-153.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张彬

第二篇: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在构建建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实践情况,讨论了改革的实施效果、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建筑工程专业;改革方案;实施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这些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一、改革方案与实践情况

1.重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达到“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重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该实践教学体系总体设计为“一体、两翼、三层次”的模式。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两翼: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实践教学体系。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本专业基本能力层,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第二层为技术人员专业层,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及课程设计,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其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力;第三层为系统综合创新层,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科技竞赛、职业技能培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

图1建筑工程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2.建设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教学软硬件平台。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改革极其重要的一环,在已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开展建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设,搭建多样化的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1)建设建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提供创新能力培养条件。建筑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包括建筑工程实验中心和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培养学生综合设计与创新能力,建筑工程实验中心下设建筑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CAD培训中心,给排水系统安装,材料检测中心,钢筋工、砌筑工、木工、架子工实训车间,建筑施工综合实训场等。自实验室建设以来,学院以实践教学改革立项的方式,投资二百多万元用于开发实验项目、扩充和更新实验仪器和教学设备,使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在硬件上确保了与课程相配套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完成。

校内建成的土建类实验实训基地,是建设部建筑行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财政奖励支持衡阳市综合实训基地中建筑工程类专业实训基地。基地模拟了生产实际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完成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建筑工程训练。为了更好地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重视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项目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联合进行毕业设计、在企业完成生产实习、“准就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2)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增大学生创新学习机会。实践教学中心实行院、系两级管理,各实验室、实习基地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打破了原按课程设立的独立实验室的条条框框,实现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实现了面向全系学生在时间、地点和项目上全开放,学生可通过申请或网络预约进入实验室、实习基地完成实验、实习,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营造了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软环境,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实验室自开放以来,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参与实验、课外制作和各类竞赛活动二百余人次;实验室、实习基地采用网络化管理,在校园网上建设精品课程和实践教学网站,学生可在网上递交实验报告、下载实验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报告、布置作业;同时将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

(3)建设实践教学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支具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保障培养应用性人才目标的关键因素。我们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调动青年实验技术人员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作贡献的积极性与创新性,采取鼓励攻读学位、组织参与教改项目等培养机制,不断提高教师质量,改善师资结构,稳定教师队伍。并聘请了多名校外实习兼职教师,建立了一支能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导师制”教师队伍。目前实践教学人员整体素质较高,队伍稳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

3.构建多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就必须推进教学内容调整、整合,构建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多层次、具有弹性结构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将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认知过程分为工程认识阶段(专业基础层)、基本训练阶段(技术员基本训练层)、综合训练阶段和创新阶段(系统综合和创新训练层)四个递进式阶段(三个层次)。同时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验类、实习类、课程设计类、实训类、毕业设计类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六个横向结构和人文社科系列实践、自然科学系列实践、学科基础必修系列实践、学科基础选修系列实践、专业必修系列实践、专业方向系列实践六个纵向系列。上述六个横向结构和六个纵向系列,相互交叉与融合,形成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

4.实施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特定教学环境下为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共同选择的、具有一定典型意义或标准价值的教学形式。建筑工程专业课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是教学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构建了多元化的课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

(1)实施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学长制”协助完成各项实验教学,“学长制”是选拔一批素质高、理论基础好、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在实验教师带领下协助指导实验教学和实验设备制作、维护,通过“学长制”的助教活动,实验室开放运行效果良好。

(2)大力开展二课活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成立创新设计与制作协会,大力开展二课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发明活动和教师的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另外,要加强多层次职业能力的培训,坚持产学研合作促教学。

二、改革实施效果与主要成果

1.形成了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计划。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下,制定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筑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并在本专业2007级以后的学生中实施。

2.建立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基地。为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开发出一系列设计性、综合型作品。

3.学生创新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提升了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学生还在衡阳市科技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测量竞赛中多次获奖。其中2008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获得高职高专组一等奖。2010年,我院组织建工系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斯维尔杯“BIM”建筑建模大赛,取得本科、专科队中的第一名,荣获冠军奖;学院获得了本次大赛组织二等奖。

(4)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初显成效。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和精品专业建设,建筑工程专业被湖南省确定为精品专业,建筑工程、建筑装饰课被定为精品课程。

(5)教师的教研及科研水平大大提高。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主持了省级教改课题六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一项,发表教改论文一百五十余篇,发表科研论文二百余篇。

三、改革的创新点

1.构建并实施了“一体、两翼、三层次”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在该体系下,制定了完善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了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的“三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创新设计与综合应用能力。

2.以优秀实训基地建设为契机,创建了多元化实践教学运行模式。开展分层次、分阶段的设计竞赛活动,实施“学长制”助教,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3.以实验室开放和网络化管理为依托,突出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实验室实现时间、地点、项目和设备全开放运行及网络化管理,学生在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实验过程由“被动验证”转变为“主动设计研究”,使学生找到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4.开展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方式推行“准就业”顶岗实习。通过建立校外产学实习基地和“准就业”实习基地,实行“准就业”顶岗实习,加强了学生工程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蒋铮.把创新体现在实训基地建设上[N].中国教育报,2006-03-07.

[2]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5]8号文件.

作者:柏翠云 赵宏旭

第三篇: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本文就如何提高课程教学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以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唐山学院建筑工程估价课程组以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在教学方式、教材建设、结课考核等方面所做的改革与实践工作。实践证明,通过合理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够提升课程教学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课程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建筑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一般由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支撑,但一般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环节,而课程教学环节相对弱化。如何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环节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此,唐山学院建筑工程估价课程组以建筑工程估价课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工作。

一、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是众多院校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及部分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准确进行工程量计算,灵活使用各类计价依据编制相关工程造价文件的能力。该课程涉及工程图学、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施工与组织等多门课程知识,具有专业知识综合性强、实践操作性高、政策法规更新快等特点。在唐山学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建筑工程估价课程均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开设。课程组通过对以往该课程的教学过程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课程后反馈的信息以及与其他院校相关课程任课教师的交流,认为目前该课程所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材使用、结课考核方式等对学生工程造价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支撑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的教学还是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思考,主动运用知识去动手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机会较少。

2.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所选用的工程案例一般属于独立的,专门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而单独设置,由此割裂了工程项目的整体性,也割裂了工程项目各分部工程造价之间的关联性。

3.在教材选用方面,由于现阶段全国各个地区使用的计价依据之间的差异,相关的工程量计算方法、计价取费标准以及计价方式等均有较大不同。以河北省为例,目前尚无与河北省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相统一的本科教学用建筑工程估价教材,给教学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同时,对于现有的一些出版教材,由于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更新调整的速度较快,而多数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也使得已有教材的适用性大幅度降低。

4.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仍以闭卷考试为主,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弱化了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类计价依据和工具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唐山学院建筑工程估价课程组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创新,编制了适合我校《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教学讲义,进行考试方式改革。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过去课堂授课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讲课方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一个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到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教师仅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做简要的分析讲述,其余时间由学生按照相应的计价依据针对引入的实际工程自己进行工程量计算和计价。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是碰到的难点随时进行跟踪指导,在某个环节结束后,再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和点评。将过去课堂授课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讲课方式,转变为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随时跟踪指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引入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改变以往独立而不关联的案例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整体的工程造价思维意识。同时,通过反复阅读整套的工程施工图纸,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识图能力。

2.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除运用PPT等传统教学手段外,同时使用行业工程造价专业软件,如广联达BIM钢筋算量软件(GGJ2013)、广联达BIM土建算量软件(GCL2013)和计价专业软件(GBQ4.0)预先建立了案例工程的三维算量与计价模型,将平面图纸变成三维立体空间(包括钢筋三维),通过课堂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工程设计意图和工程构造,更加直观的理解工程算量规则、工程计价过程和方法。

3.为解决目前各地区由于计价依据的差异性而导致的《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没合适的相配套教材的问题,课程组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着手编制了符合河北省的应用型本科类教学的《建筑工程估价》教学讲义。教学讲义以河北省的工程计价依据为基础,结合国家最新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量计算规范,以一个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进行编制,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保证了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模式,对以往的传统课程结课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以往的120分钟闭卷考试形式改为180分钟的两阶段考试形式。第一阶段,在考试的前40分钟,仍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题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等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计价基礎知识的掌握。第二阶段,在完成第一阶段闭卷考试后的140分钟,以开卷考试形式进行,考试过程中允许学生携带与工程计量计价相关的规范、图集、工具书等进入考场。考试内容以工程量计算、费用计取、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灵活使用各类计价依据和工具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此类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在考查学生对工程计价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灵活使用各类工程计价依据和工具解决工程造价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更贴近工程造价工作实践,也更好地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結语

为验证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课程组选取工程管理专业进行了试点。建筑工程估价课程是唐山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专业核心课程群重点建设的骨干课程,经过两轮的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此次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造价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实践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多次的省级、国家级工程造价技能大赛中,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印证了此次课程改革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芸,许长青.《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04):9-11.

[2]曲华明.工程管理专业《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J].高等教育,2015,(27):14-15.

[3]张美花,魏燕.基于实践模式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6):20-21.

Key words:curriculum teaching;practical ability;teaching reform

作者:王勇华 徐慧莹 于涛 张冰 刘大江

上一篇:土木建筑毕业论文下一篇:土木工程隧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