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

2024-05-03

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精选14篇)

篇1: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

抒情类作文评语最新

1、抒情恳切,一气呵成 用词切当,意境不俗。

2、文章很有说服力,也发人深思.从写作上来说,情节生动,文章有波澜,读起来深受教益.

3、快乐之状,耀然纸上。

4、主题凝炼,集中,议论深刻,有力,震撼人心.

5、本文很好体现了…的特点,深刻的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得益彰.

6、笔灵心慧,极富诗意。

7、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力丰富,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使生动活泼,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8、…要求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一种哲理.

9、文句生涩,未能达意。 草率成偏,殊少意义。

10、流利贴切,描写佳妙。

11、本文用词准确,严密,语言平实自然,而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更使文章锦上添花.

12、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13、词句生硬,文意不明 拖泥带水,语不明析。

14、措辞婉约,面面俱到。

15、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人物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16、炫丽清新,颇有韵味。

17、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18、选词失当,譬喻不切 认识错误,不切题意。

19、淋漓尽致,颇切题意。

20、文笔练达,意亦周到。

21、你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文笔间渗透了情感.

22、文辞生硬,未能达意。 含意空虚,句亦欠顺。

23、情感丰富,事件趣卓。

24、辞藻瑰丽,清娩可喜。

25、尽情发抒,言词无碍 明畅开朗,气势壮丽。

26、结构完整,清新隽永

27、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

28、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开头自我介绍,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29、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30、文约意广,境界清真。

31、轻松有趣,颇具题意。

32、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特色.

33、文畅情达,雄深雅见。

34、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35、叙事抒情,均颇贴切。

36、这是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构思巧妙,语言朴实自然.

37、愤慨之情,流於翰墨。()

篇2: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

文笔练达,意亦周到。

抒情恳切,一气呵成 用词切当,意境不俗。

情感丰富,事件趣卓。

真情流露,感人肺腑。

文畅情达,雄深雅见。

词句生硬,文意不明 拖泥带水,语不明析。

文句生涩,未能达意。

草率成偏,殊少意义。

快乐之状,耀然纸上。

选词失当,譬喻不切 认识错误,不切题意。

文辞生硬,未能达意。

篇3: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

一、审清题意,突出文眼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形式,至今仍存有特殊的价值,具有客观性、统一性和限制性等特点。大千世界精彩纷呈,写景作文取材广泛。教师应指导学生审题时要紧扣题意,抓住重点词语;写作时突出习作重点,确定写作中心,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写《早晨》,四季的早晨、城市和乡村的早晨各具特色。又如写《美丽富饶的家乡》,就要突出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也可以写党的富民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只有根据题意确立写作中心,才能使文章立意深远、主题鲜明。

二、贴近生活,慧眼捕捉

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观察是生活的前提,是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洞察人生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常见的观察方法有:定点观察法、移位观察法和移步观察法。观察自然景物时,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可以以位置的移动或空间的变换为序,也可以以时间为序。其次,根据时间、地点、季节的变化重点观察,突出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的统一,彰显地方特色。另外,要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细致观察,求新觅奇,发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写作就是将收集到的素材加工提炼,进而抒发真情实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写作前积累材料。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不能一一罗列、简单堆砌,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线安排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根据游览路线、观察顺序、时间推移、季节变换或景物类别来合理安排材料;还要根据景物特征和中心思想安排段落层次,对那些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景物进行重点描写。好的开头和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文章的开头可以直接点题,结尾要直抒胸臆、自然流畅,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也可以开头总述全文,然后按照“总—分—总”的形式自然结尾,令文章一气呵成,如《桂林山水》;还可以开头巧设悬念,结尾照应开头,自然点题、意味深长,如《迷人的张家界》;等等。

四、生动描绘,借景抒情

好的写景作文不仅是一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更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精美图画。写景文章不仅要语言美,更要意境美。因此,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精练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使作文妙趣横生、如诗如画。在表情达意上,还应多运用比拟、比喻、联想等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此外,写景作文还要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文质兼美、形神俱备。

五、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文章不厌百回改。贾岛“推敲”的故事留下了千古佳话,许多“一字师”美名远扬。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文章态度严谨、文风务实,值得学生学习。写作时,学生应在布局谋篇后不断推敲,可以采用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改、旧文新作等形式,不仅从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立意构思、材料选择、主次详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修改,还要从标点符号、表现手法、情感抒发上反复推敲,力争使文章精练简洁、情真意切、独具匠心。

篇4:关于论说类作文评语

1、这篇议论文以理取胜,观点辩证,语言灵活多变,富有自由灵动的色彩。文章开头摆出看法: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接着阐述我们为什么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文章语言简练,重点突出;恰当的引用更使中心得到突出;文末的问句发人深省。本文题目若能改成《相信自己,相信他人》,效果会更好。

2、这篇议论文开篇点题,论证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文章多次运用反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激发人们思考,结尾更是蕴含哲理:有舍才有得,舍弃也是一种美!

3、乘坐闷热的列车,却有打动我心扉的城市,雨中释怀的温馨,团队的和谐将我拥入惬意的港湾,我在这样为了感恩,为了怀念,为了梦想在努力着氛围中,看到了美好的明天!文章语句如行云流水,滴滴扣人心弦,荡涤着读者的每根神经。

4、激昂慷慨,扣人心弦。

5、面面俱到,论断正确。

6、开篇即点明了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很有分量。接下来作者说历史,说现在,此为面的交代;又写香港回归的这件事,是点的突破。这样写来,点面结合,更易把道理讲得清楚。

7、文从字顺,言简意赅。

8、识见不高,文句生涩。

9、细心求证,丝毫不苟。

10、析论不明,语多欠详。

11、内容杂乱,词句欠通

12、笔致轻松,理畅辞达 豪放雄奇,不落俗套。

13、本文是一篇规范的并列式结构的议论文。全文由三个分论点组成:“信念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信念是火,点燃希望的灯”、“信念是灯,照亮前方的路”,比喻形象,表述精炼。首尾照应扣题,使得全文浑然一体。

14、说理是议论文的根本。这篇文章注重“摆事实,讲道理”,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敬畏生命,别让蝉声鸟鸣鱼越以后只存在于我们的诗句中,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的观点,入情入理,让人信服。语言朴实无华,给人以简洁、晓畅、率真的审美感受。

15、选词失当,意不明朗

16、措辞得体,立论公正。

17、“争出胜利”,就是用争气的心态不断超越取得成功。作者运用童第周、詹天佑、海伦・凯勒、刘翔等正面事例和刘禅、清末皇帝的反面事例论证了人要争气的观点。语言精炼生动,富有感染力。

18、本篇议论文是一篇非常少见的驳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一些人口口相传的观点,再通过自己独特的审视问题的角度并加以丰富的事实论据进行辩驳。“播种加耕耘不等于收获”小作者更加强调了根基的重要性。论述有理、有力、有节,是一篇极其难得的佳作!

19、文句生涩,意不明畅。

20、脉络分明,有条不紊。 徒多费词,毫无精义。

21、笔力劲健,见解不凡

22、用词欠妥,语气不贯。

23、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有序。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信手拈来,足见其深厚的阅读功底和文化底蕴。尾段更是巧用排句,暗含史实,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24、结构松散,文句欠佳。

25、诠释明确,措辞顺当。

26、本篇议论文的话题非常有时代气息,围绕最近困扰大众的“老人倒地扶不扶”这一观点进行了冷静而全面的综合分析,考虑的角度也很周详,最终从自身以及社会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法。笔调深刻,论证有力。是难得的佳作。

27、本篇议论文,精彩之处在于,立意角度新颖,“我们可能永远也赶不上我们崇拜、羡慕的人,但是我们可以不断超越自己,做一个最棒的自己。”论证过程中引用了丰富的事例。

28、和谐是一首歌,优美动听;和谐是一首诗,深沉平静;和谐启发自然,和谐铸就世界;自然需要和谐,世界需要和谐;和谐是一种魅力,自然的魅力,人文的魅力……

29、语多重复,文欠调畅。

30、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富有丰富的意蕴:留些真诚给自己取暖吧!本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明朗。论述语言有理有据、有力、富有文采、形象生动具体。排比句的大量使用增添了语言的感染力。

31、文气充沛,段落分明 思想敏捷,眼光远大。

32、见解脱俗,理顺意明。

33、入情入里,甚见精纯。

34、说理调畅,议论允当。

35、繁简适当,层次分明。 句句有力,字字精辟。

36、本文论友谊,语言典雅、娓娓道来,富有丰富的意蕴。本文对于友谊的论述层层深入,从寻觅朋友到维系朋友,列举典型事例、引用至理名言,处处展现逻辑的魅力。

37、用词妥切,议论精当。()

38、本篇议论文论点新颖独特,独辟蹊径,从“学会绕道而行”这一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困难面前的另一种智慧。立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中论据的引用更是恰到好处的提供了丰富佐证,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是一篇难得的议论佳作!

39、题记“今日欢呼诚信在,只缘妖雾又重来”,揭示了本文的创作意图――针对现实中缺乏诚信的现象进行鞭挞,呼吁诚信。 全文用文言写成,既显古朴典雅之风,又彰针砭时弊之志。

篇5:抒情作文加评语

青春无价。它重时如一座金矿,金光闪闪,充满诱惑;轻时如一根鸿毛,风一吹,便轻轻飘走了。但它是轻是重,还是在于你是否去珍惜它,你若珍惜,它就价值连城;你若荒废,它就一文不值。

青春无期。它象一棵正在长大的果树,你若珍惜它,每天浇水、施肥,那么你的青春果树就会越长越茁壮。总有一天它会结出又大有甜的果实。相反,如果你不爱惜它,每天只知道索取那小而又小的果子,那么果树会早早地枯萎,死去。

若问什么样的青春最美?我会说: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青春最美。古往今来,有多少有作为的仁人志士都是在青春之时立下远大志向,进行了不懈地努力,所以他们的青春是美丽的。

枷利略十八岁发现钟摆原理;普希金十八岁写成《自由颂》;爱迪生二十一岁时第一项发明成功;曹禺二十三岁著《雷雨》;牛顿二十三岁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周恩来二十九岁领导南昌起义;爱因斯坦二十六岁提出相对论。

我们正处在人生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分一秒。抓住青春的人便会拥有理想的人生,珍惜青春的人就会得到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的青春象一团燃烧的火,一轮滚烫的太阳,为祖国和人民发出最大的光和热!!!

篇6:小学生叙事抒情作文评语

2. 可以说你的文章充满了真情实感。人嘛,失败在所难免,有勇气能面对失败就更加难能可贵。我相信是金子,总会有闪光之时。希望你尽快调整心态,你将会发现天空更加湛蓝。

3.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4. 文章选材新颖,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5. 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6. 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7. 全文几句俗语的引用恰到好处,以怀旧为线索。这正体现了你的思想意识。

8. 你的文章很有创意——用几何证明题的形式来完成构思。全文文学色彩很浓!

9. ,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10. 结尾处集中表达情感,既照应开头又总结全文。首尾连贯,一气呵成。

11. 对细节传神的刻画,恰恰相反到好处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12. 文章以…为结尾,言简意赅,其味无穷。

13. 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14. 结尾令人饱含期待与热情,言已尽,意犹未了。

篇7:高考抒情类文章的写作

何谓抒情文?顾名思义, 是以情感的抒写作为主要写作目的的文章, 是散文重要的形式之一。一种文体是否是抒情文以抒情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比例而定。一篇文章可以兼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等 文章基本表达方式, 但如果抒情所占的比重最大, 所表达的感情充分、鲜明、强烈, 甚至通篇充满抒情即可视其为抒情文。需要注意的是, 抒情文与记叙和议论类的文章的分类是相对的。写作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要把它与具体的记叙、描写以及议论结合起来, 或者说抒情常常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为基础。否则“假话, 套话, 空话泛滥, 胡编乱造甚行。或虚情假意, 矫揉造作, 或陈旧呆板, 或机械模仿, 情感失真, 或衰退颓废, 表露偏执……” (何永康语) 反而降低了文章的感染力, 令人反感。

那么, 怎样才能写好抒情文呢?

一.寻找动感源, 情真意切写情。“作诗不可以无我”是古人一贯的主张。抒情, 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 是作者自己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独特的感情, 是作者自己对生活现象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感受, 因此, 最忌鹦鹉学舌, 人云亦云。例如, 面对同样的枫叶,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的眼里, 是“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在唐代诗人杜牧的眼里, 是“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胸怀大志的毛泽东眼里, 是“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是革命的热情把枫叶都染红了。郁达夫说: “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叶花说人情。”只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 深入体验生活, 一定会陷入情不自禁的境界之中, 便会使文章具有感人的艺术力度。如2006年湖北考生写的这篇满分的抒情文:

三生有幸遇上你

前生, 今生, 后世, 这三生我所有的幸运都只是能够遇上你。

———题记

佛说, 因果有缘, 千百年的轮回皆由缘而起。我想, 上辈子也就是前生, 我一定是千万次的回眸, 亿万次的寻觅, 才能在滚滚人流中遇到了你, 惟一的你!

我是一个受命运诅咒的孩子。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 上天就带走了我的妈妈……一个熟悉的身影, 眨眼间消失了, 那种感觉, 那种心痛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从此, 我变得敏感多疑, 寡言少语, 心灵封闭, 没有安全感, 缺少人情味儿。

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与空虚相伴, 与孤独同眠。然而, 三生有幸, 我遇见了你……

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 是在那个微凉的晚秋, 枯黄的叶子漫天飞舞的时候。你作为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出现在我的视线里:微胖, 短发, 一身黑色衣服, 笑时给人温暖, 不笑时给人一种严肃。那时, 我已习惯于独守自己的心灵世界, 不容外人涉足, 那是伪装到最后的坚强, 也是不容任何人去打破的宁静, 对你也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

奇怪的是, 你并未因我的冷漠而忽视我, 还让我当了学习委员, 掌管班上大小事务。一有机会, 便表扬我, 一有时间, 便找我谈心, 鼓励我多与人交往, 不断地教我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你心疼我, 我知道, 可是, 我心里的冰块是那么牢固, 那么寒冷……

时光在你的关心和我的冷漠中如白驹过隙, 一晃三年过去了, 我离开了你, 升上了重点初中, 与你的联系少了许多, 但是, 你始终没放弃过对我的感化与疼爱。

几年如一日, 你对我关爱有加, 问寒问暖, 情浓如水。

中考前的那个下午, 我记忆犹新。你托人送给我一封信, 看到信封上的熟悉笔迹, 我感受到世界上最美的亲情:加油, 好好考, 我始终相信, 你是最棒的!我的眼泪潸然而下, 心里有股暖流在涌动, 我仿佛听见了自己心里的冰层开始破碎的声音, 我不禁笑了, 这是妈妈“走”后, 我第一次幸福而快乐的微笑。

考入县城重点高中后, 我们学校与你家的距离更远了, 但我们的心更近了。你时常拎着水果来看我, 给了我全部的母爱。

你的信笺和电话成了我温暖的源泉, 你的看望和谈心成了我愉悦的家园, 你的汇款和米菜成了我幸福的粮仓, 在我渴望的时候, 你是春天般的及时雨。

高考临近, 你发短信来说: “孩子, 亲爱的:你要认真复习啊, 好好考试, 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优秀的孩子!”老师, 你不知道啊, 我又一次落泪了, 你老是惹我哭, 惹得我激动地哭, 惹得我高兴地哭……

今天是六月七日, 高考的第一天第一科。此时, 我想, 你肯定捧着保温盒站在考场外, 因为你说过, 离这儿再远也一定来送考。今天不知为什么你来晚了, 是拎的东西多了, 还是堵车了?是节约车费步行艰难, 还是走错了路?……如果你现在已经从百里之外赶到了这儿, 我真的很想跑到考场外, 拥抱你, 亲吻你, 对你说一声:“我想叫你一声妈, 老师!”

妈, 我三生有幸遇见了你, 虽然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妈妈, 但你满足了我对母爱所有的希望, 妈, 我爱你!是你教我懂得爱, 懂得生活, 懂得追求。上帝是公平的, 它带走了一个亲妈, 却还给我一个伟大的母爱!

三生有幸遇见你, 希望我还有下一个“三生”, 再下一个, 生生世世, 永远有幸与你相见!

妈妈, 你听见了吗?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 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

我爱你, 妈妈!

本文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材, 写出了对一直关心“我”的老师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文中对老师的肖像描写、对老师在场外送考的想象, 都写得真切动人。文章从“题记”入手, 扣上命题的要求, 结尾时, 又进一步照应“三生有幸”, 首尾圆合。特别是“但愿生我之身的妈妈升入天堂, 爱我之身的妈妈永驻人间”一句, 更把文章的感情推向高潮, 读来令人动容。

二.选好动情点, 于细微处见情。写作抒情文的目的是为了感染读者。歌德曾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一首诗, 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生活是琐碎的, 写真情实感不能理解为照搬生活的本来面目, 要进行艺术的选择与加工, 要找准能够打动读者或者阅卷老师的动情点, 也就是要选择能抓住人心的事情。在生活中, 人们遇到了某种悲哀的事情, 往往会独自伤心饮泣或嚎啕大哭, 这是一种自我宣泄, 其目的是排解心中的痛苦, 其宣泄的对象往往是静默的遗像、无言的小河, 寂寥的夜空等。如果把这种痛苦写成文章, 其交流的对象就成了读者, 读者能受到感染, 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一个人用自己的动作、声音表达蓬勃的朝气、果敢的精神, 或相反地, 表达忧伤或平静的心境, ———这种心情就传达给别人, 一个人受苦, 用呻吟和痉挛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这种痛苦就传达给别人;一个人表达出自己对某些事物、某些人物或某些现象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 ———其他人受了感染, 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人物或同样的现象也会感到同样的喜爱、崇拜、恐怖或尊敬。”好的抒情文就应该有这样的 效果。

如2002年全国卷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的结尾部分:

放飞心灵, 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钞票, 不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也不需要冥思苦想, 你就可以独倚在窗边, 尽情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 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 在“月明星自稀, 日出月亦微”的境界中咀嚼“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这时的你没有俗事的纷扰, 不必为俗事所累, 这一刻相信你的心灵早已展翅飞翔在那梦的天空!

黄沙吹落了岁月的沧桑, 驼铃依旧响在游子的心头。但吹落的是泪的苦涩, 是心的犹豫, 而驼铃荡出的是涤净的心灵气息!

经典的画面与深沉的情感, 激起我们最大的共鸣。

在选材时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①真实原则。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也是艺术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 一位农夫见画后, 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 “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在吃草时, 必须把眼睛闭上, 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 准是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 强调真实, 一篇文章, 如果材料失真, 又谈何抒写真情, 使人感动呢?尤其是记叙类抒情文, 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 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 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 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 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之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 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 许多同学总觉得生活很平淡, 没有什么可写的素材。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情才感人, 只要认真体会, 用心感悟, 生活中到处都有极好的题材。

②细微原则。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 能够人人久久品读的生动画面, 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清代诗画家郑板桥诗“我生三岁我母无, 叮咛难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 不知母殁还相呼”, 这是何等的撼人心魄!四句诗, 三句写了逼真的细节, 母亲临死前“叮咛难割襁中孤”;只有三岁的“我”由于饥饿, 拼命地抱母索乳;母亲逝去了, 不懂事的“我”还在为索乳呼叫。诗句感情强大的震撼力, 都从逼真细节中爆发出来。

三 . 运用动情 法 , 竭尽所能 煽情。江苏高考作文权威专家何永康先生曾多次对考生坦言, 要“善于‘煽’情”!何老师用一“煽”字, 表明他对“真情”的渴盼至切。

这“煽情”是有技巧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技巧, 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一般来说, 直接抒情多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结合使用, 在这些写作的基础上, 画龙点睛或是点明题意。直接抒情还经常用于作者感受最深刻、感情最强烈的地方, 以精练的语言表达浓郁的感情和强烈的感染力。间接抒情因其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含蓄, 运用也比直接抒情要广泛。但在大多情况下, 两者是结合使用的, 在间接抒情的基础上, 以直接抒情点题或升华情感, 效果往往不错。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种方法

①“点染”突出法。“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在叙述、抒情性问题中, 作者通过有意点明自己主旨的句子和语句抒发对文中人、事、物、景的强烈感情。情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难以 言表的心理感受, 仅仅用“唉”“啊”等感叹词来抒发感情, 是不可能感染读者的。所以, 写作抒情文的时候, 往往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 化无形为有形, 使人们在“情化的自然”中去体味人物的情感。正如T·S·艾略特所说:“要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感, 惟一的办法是设法寻找客观应和的事象, 换言之, 即是能够直接成为某种特别情感公式的一组事物, 一个情景, 或一连串事故。”

如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忧与爱》中间有一段:

路旁的玉槐树在秋风中簌簌作响, 像是彼此在诉说着什么。路灯已经亮起来了, 白光柔和, 却又是那么的无力。

几句写景, 让文章弥漫着浓郁的感伤氛围和悲情色彩, 让我们产生这们的预感:一个感人的故事马上就会产生。

②“你”字倾诉法。为倾吐内心难以抑制的感情, 用“你”作为倾诉的对象, 拉近作者与读者及作品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距离, 这个不同于“他”的“你”与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作者所热爱、所怀念的人或物, 通过与“你”的矛盾冲突和情感交流, 比较容易抒写作者的真情实感。难以抑制的不吐不快的情感在“你”的疏导下就显得格外蕴藉而富有魅力。如刘思齐 《泪中的怀念》:

夜深了, 你 (毛岸英, 编者注) 走了, 我穿上医院的长大衣送你到病房大楼的入口处。秋夜的风已经是冷飕飕的了。你劝我回病房, 我坚持要目送你走出医院的大门。你拗不过我, 无奈而留恋地向大门的方向走了几步后又突然转过身来, 向着我深深地、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当时我吃惊得呆住了。你慢慢地伸直腰, 倒退了几步, 几次欲言又止, 两眼痴痴地望了我一会儿, 然后急切地转过身走出了大门, 再也没有回头。

我呆呆地、呆呆地站在楼门口……

不经意的一次分手竟成了她与心上人的永诀, 也正是在这不经意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心上人今天有些“特别”令她吃惊: 你显得“无奈而留恋”, 你“向我深深地弯下腰鞠了一躬”, 你“欲言又止”, 你“两眼痴痴地”……领袖之子毛岸英作为一个国际战士的伟大情怀, 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行云流水般的倾诉有利于抒发真情实感, 有利于使文章在真实的基础上生发出无限的文字魅力。

③技巧强化法。由于作者常常要把情感蕴含在具体的形象中, 所以在写作抒情文的时候, 常常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写作技巧, 如拟人、比喻、对比、象征、衬托、联想、夸张等等, 并以此来强化情感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所以, 比起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来, 抒情文往往有更多的修饰, 看起来也显得“花哨”一些。如2013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叩问心灵》:

当“干露露”们唯财是举, 当“郭美美”们哗众炫富, 仍有一些人在自己的人生道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歼—15”号总设计师罗阳在飞机制造完成之瞬间, 累倒在了甲板上最终不幸去世, 他没有太多的钱财, 他也不渴求过多的名利, 只想把一生的精力奉献在追求上, 他做到了, 他是幸福的, 相信他在倒下的那一刻, 内心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一声“我愿意”从他内心发出, 感动了无数国人。“才道霓虹君已去, 英雄长存海天间”!

作者运用对比、排比、比喻、联想、引用等多种艺术手法, 让美丽与丑恶对现, 抒发了自己对“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拼搏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提升了自己也造福了社会”者的浓情大爱。

篇8:抒情类课本作文素材

2沉默呵,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我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

5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7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9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0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11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12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3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1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5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情无计可消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8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2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8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其他的作文写作材料推荐参考:

描写生命的经典语句

宽容的作文写作事例

篇9:初中优秀抒情类作文:浪漫

只是我还是时时刻刻想念着他。 今年我生日那晚,打开尘封了很久的电脑登陆qq,却看见他也在线,我欣喜若狂,就像找到了救星似的扑在他身上,“呵呵,你难得上一次啊!”“嗯,闲得无聊就上来的,你不也是,祝你生日快乐!”“你还记得啊!好吧,只好将刚才吃的东西分一半给你咯!”“没有事,快乐给我一半就好。”他还是这样,装的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似的,每当我要和他分吃的时候,他总是说,快乐分一半就好,那时还不懂,只认为他不快乐。“还记得当初我们干的损事吗?”他话锋一转,谈起往事:“嗯,当然记得!”

记得第一次与他出来鬼混是在邻居家的庄家地里,去偷白萝卜吃,话说当时还没摘到就被邻居家的狗发现了,于是一番折腾:终于甩掉了那只可恶的狗,并顺手牵羊带了两个萝卜,也就是在那时,他说出了那一句话,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还是和我吃了那来之不易的萝卜,也理所当然地和我共享了一顿臭骂,那一刻,仿佛领悟了“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还有你,还有我。” 不由得将这感触深深发出,他也很“鸡冻”,“我们永远是一对哥们,损友到时候可别忘了我啊!”那时,在这个城市,这个省,这个国家,乃至这个宇宙,都是我和他共有的。

篇10:想象类作文评语

2、景物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恰似一幅生动传情的写生画。

3、想像奇妙,既源于生活,不失生活的真实,又高于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充满了艺术魅力。

4、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5、外貌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容颜逼真穿着恰当合体,宛如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真是所谓“相由人生”。

6、环境描写客观真实,环境为人物的性格服务,更好地解释了人物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来龙去脉。

7、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寥寥数语,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勾勒得一览无遗,人物的言谈举止具有了鲜明独特的个性。

8、前后内容关联不够紧密,部分内容过于孤立,与文章主体联系不够密切。

9、叙述简略粗糙,唯有框架式结构,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10、详略安排不当,主次不够分明。

11、内容多为线条式勾勒,缺乏点式的细描。与时代气息不符,内容过于陈旧老化。

12、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立意鲜明。

13、观点明确,好恶立场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14、主题直接凸现于内容之中,明了扼要,毫无赘意。

15、主题严肃,思想高尚,进取心较强。

16、中心不够明确,立意不够清晰。

17、主题含混晦涩,文意渺茫含糊,写作目的不清。

18、虽有中心主题,但表达不够充分有力,言而不实,空而无力。

19、主题不够严肃,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20、情节曲折,叙事过程有一定的起伏感,体现了情节的曲线美,引人入胜。

想象类作文评语2

1、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材,充分体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丰满。

3、语言简朴,感情平淡,情意不够深切。

4、感情过于浓烈,不似有感而发,反倒是搔首弄姿,自作多情。

5、情感缺乏深度,未能以景传情,未能由事生情,感情虽潜藏于文中,但未能深入挖掘。

6、心理刻画不够生动具体,未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态度,好恶观。事理:反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强调作者的观点,说理充分透彻,立意鲜明。

7、引用名人名言经典事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更能有力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8、论据充分有力,分析透彻合理,哲理性较强。

9、例证丰富,选材得当,描述详略得当,较具说服力。

10、感情浓烈,如火山喷发,汩汩而出,能深深打动读者。

11、感情真挚,情意浓浓,似香醇美酒,令人不饮而醉。

12、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13、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14、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15、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16、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17、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18、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19、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20、行为描写用词讲究,准确到位,系列动词逼真地凸现了人物的心理状态,点明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想象类作文评语3

1、情节波折性较强,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读者的注意。

2、情节变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悬念骤生,波澜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构思。

3、情节发展较平缓,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4、情节变化平淡无奇,缺乏新意。

5、情节平直,毫无悬念,平铺直叙似记流水账。

6、过程详细,结尾却简略不全。结构不合理,给人以虎头蛇尾之感。

7、构思不合常理,内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实。

8、情节大起大落,转换太快,不够连贯自然。

9、比喻生动形象贴切,本体与喻体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与说服力都大大增强了。

10、适当地运用对比比较等手法,通过事物相互间的悬殊与差异,有力地佐证文章的中心。

11、不失时机地运用排比的手法,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语势,又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2、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13、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14、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15、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16、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17、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18、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19、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篇11:关于抒情类作文评语

一、作文评语要准确客观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要记叙生活中的事, 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 要写出心理话, 不要写空话。只有这样, 作文才能反映学生的心声, 老师才能在作文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对老师如何评价自己充满着期待, 希望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 与新课程理相比, 压抑了学生的个性, 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 使学生写作积极性受到挫伤, 老师也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成长需要, 指导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那么, 作为语文老师, 在进行作文评语时就要考虑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具有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因此, 评价必须做到准确客观。在准确的同时, 教师的评语还要有具体性, 文章好在什么地方, 不好在什么地方。比如, 教师发现学生的作文层次不够清晰时, 不能只提出层次不清, 而应具体指出改进方法, 如提示学生可以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 这样学生就有了修改方向, 也学会了作文技巧。

二、作文评语要力求激励

新课程理念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小学儿童有很强的成就动机,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他们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作文批阅中, 他们对激励性评语更有热情, 激励性语言不仅能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 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因此, 在给学生进行作文评语时, 老师要善于运用心理学中的期望理论, 用欣赏和期待的眼光走进学生的心灵, 去鼓励他们勇敢前行。如果学生用词优美, 不妨告诉学生“你的语言优美, 一定是你勤于积累的结果,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加油!”老师的鼓励, 犹如一股暖流, 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 让希望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

三、作文评语要体现情感

人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相应的情感体验。适度的情感可以使人集中注意, 提高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做出最佳成绩。学生作文写生活中的事, 有着自己的态度体验和情感, 老师批阅学生的作文, 实现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期待老师的批阅, 不仅是想得到老师的技巧指导, 更想得到老师情感的关注。因此作为一名老师, 对待学生的作文, 就象对待生活中的学生, 不仅要关注他的言行趾, 还要体验他的喜怒哀乐, 并能指导学生的情感。知之深, 则爱之切。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知, 引导学生学会求知, 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向更高一层发展。另外, 老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不良情感, 有效的调控学生的情绪, 让学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 提高小学儿童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

四、作文评语要富有启迪性

作文评语要客观准确, 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启迪意识。也就是说让学生从评语中不仅知道了对错, 学会了技巧, 还留下了思考。有的是知识的思考, 有的是道理的思考, 还有的是人生的思考。如在学朱自清的《背影》时, 我给学生布置了读书笔记, 在批阅时, 我重在启迪学生, 有的评语写道“如果你是作者, 心理会怎么想”, “学完课文, 你如何再理解感恩”“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种什么精神”等等。通过启迪性的语言,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也给学生留下子成长的空间。

五、作文评语要提出建议

教师写作文评语, 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对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最好用建设性、商讨性的语气来实现。如:《龟兔赛跑》读书笔记你写得很工整, 也很完整, 但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写一写, 做一做, 你也会成功!还有“文章写得很好, 字再漂亮些更好了!”老师用这样的口吻提出建议时, 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很亲切, 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 学生尊重的需要得到的满足, 他们会欣然接受老师的指导, 并乐在其中。

在新课程理念下, 老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要要多元化, 作为语文老师要利用作文评语, 走进学生心理, 与学生进行真情交流, 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 学生作文能力综合地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给学生作文的评语, 要体现客观准确, 还要坚持以人为本。我在批阅时讲求作文评语的策略,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12:话题类作文评语

2. 借景抒情,托物咏志,很有特色。

3. 文章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和生动描述,演绎出一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4. 巧用伏笔是文章的一大特点。文章第一段就为全篇故事的发展做了极好的铺垫。这种构思非常巧妙,可以借鉴。

5. 作品的构思是巧妙的,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

6. 想象力较丰富,极具新意。开头自我介绍,引入下文,另外,文章语言简明扼要,风格幽默误诙谐。

7. 文章不长,但过程叙述得很清楚,人物的活动描述得也具体,真实可信,生动有趣,全文结构紧凑,完整,文笔也较流畅。

8. 情节生动有趣,叙述清楚完整,也表现出作者的聪明,机智,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文笔流利活泼。

9. 你很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绘,展示了„,文笔间渗透了情感。

篇13:作文评语 论说类

写作者头脑清晰,观点分明地论述自己的论点和见解,而评论者则要带着一种全局性的.理性去看待评论文章。言要对意,所以切不能一词多意。下面是一些通用的论述评语可借鉴。

用词妥切,议论精当。激昂慷慨,扣人心弦。见解脱俗,理顺意明。细心求证,丝毫不苟。

笔力劲健,见解不凡。措辞得体,立论公正,

繁简适当,层次分明。句句有力,字字精辟。

入情入里,甚见精纯。笔致轻松,理畅辞达。豪放雄奇,不落俗套。面面俱到,论断正确。

诠释明确,措辞顺当。说理调畅,议论允当。文气充沛,段落分明。思想敏捷,眼光远大。

脉络分明,有条不紊。徒多费词,毫无精义。文从字顺,言简意赅。内容杂乱,词句欠通。

文句生涩,意不明畅。析论不明,语多欠详。结构松散,文句欠佳。语多重复,文欠调畅。

选词失当,意不明朗。用词欠妥,语气不贯。析论不明,语多欠详。识见不高,文句生涩。

更多评语请点击:

篇14:诗歌类作文带评语

那将凋零的花瓣

萦绕不绝的香气

比绽放的茉莉芬芳

蝶儿不该忧扰紫罗兰

那株将死的花

靛紫色的花瓣

比娇红的玫瑰妖艳

奈何紫罗兰的灵魂

却被深锁在过往的回忆里

封闭了自我

那段嗜血蚀心的过去

让她不敢再为谁动心

上一篇:装修项目经理年终总结下一篇:【指标公式源码下载】大智慧超赢分时主图指标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