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小游戏

2024-05-14

开会小游戏(共7篇)

篇1:开会小游戏

XXXX有限公司

关于今晚开会事宜的通知:

会议时间:今天晚上(2012年08月23日

周三)20:15 会议地点:一楼办公室

会议人员:生产部领班和品质部人员

会议内容:

一、关于刀具、工具管理制度

二、关于近期时间不良品返工及投拆

三、关于工作台整理、地面清洁

注意事项:请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议地点。到时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及建议。

日期: 2012年8月23日

审核:

篇2:国外企业如何开会

对于公司那次会议的效果不感意外的人大概只有一位, 那就是欧文先生。他本来是圣公会牧师, 曾在政府里担任过若干职务, 十五年前改行当了机构管理顾问。多年来, 他经常听人谈论, 在事先安排的会议之外开的会议效果更好, 口碑极佳, 因此他就推出了“开放式会议”这个概念:把与会的人临时分成若干小组, 他们认为该讨论什么就讨论什么。

欧文先生十分严肃地说:“似乎只有在工间休息喝咖啡的时候大家才能畅所欲言。所以我就创造出一种类似工间喝咖啡的会议形式, 只是时间长些。”

开放式会议与常规会议不同之处就在于没有事先安排的演讲人, 也没有事先定下的议题。开放式会议也不同于行政人员的私下碰头会, 因为后者通常是一种事先安排好议题的会议。

只要有一间面积足够的房间, 就可以召开开放式会议。开放式会议行之有效, 有两条根本的理由:一是讨论问题的最佳人选是愿意讨论的人, 而不是被迫讨论的人;二是愿意讨论问题的人, 很可能就是能改进现状的人。

开放式会议没有议程, 其组织工作必须细心掌握。首要的一点是椅子一定要摆成一个圆圈。这个概念是欧文先生在非洲传教时学来的, 非洲农村开会时总是坐成一个圆圈的。

他说:“有谁听说过一家人坐成方阵, 朋友聚会坐成长方队形?坐成圆圈才是沟通信息最自然的方式。”

欧文先生承认, 开放式会议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他说:“如果管理部门事先有了具体方案, 这种会议可就不灵了。开放式会议是个收集倡议的好制度, 但是靠它来落实倡议就糟了。”如果提出倡议的雇员后来又失去了热情, 或是管理部门没有为贯彻落实提供支持, 开放式会议也没法保证倡议不被打入冷宫。

开放式会议只要用之得当, 就会取得令人吃惊的成效。波音翱腾航训公司的开放式会议开始刚刚几分钟, 雇员们便争先恐后写下了议题。有人写道:公司的头头是些什么人?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另一个问道:为什么总部的健身计划比分销中心的优越……

不到30分钟事件里, 已经有100多张签了名的议题纸挂到墙上。临时小组一个个成立起来, 由带头写下议题的人确定开会时间并担任小组组长。

然后, 小组组长把各组开会得来的建议输入电脑。开完会回到工作岗位以后, 许多小组组长当上了委员会里的积极分子, 带头监督建议的贯彻落实。

波音翱腾航训公司本来有举行非正式会议和私下碰头会的传统, 所以搞开放式会议可以说是顺乎自然的发展。官僚机构总是把下级工作人员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 开放式会议这样的形式对它来说实在是太激进了。

设在科罗拉多州的从事办公设备分销的艾克斯普莱斯公司, 也采取了开放式会议的方式。

这家公司收购了汉森办公设备公司, 其实这个原先的竞争对手, 规模比现在的母公司还大。艾克斯普莱斯公司举行了一个为期3天的开放式会议, 即把今天的同事引导到一致的方向上来。

把两家大不相同的公司合并起来所遇到的问题——诸如电脑问题、补偿问题等等, 都在会上作了讨论, 并找到了临时解决办法。加里·冈萨夫斯原任汉森公司的经理, 现在是艾克斯普莱斯公司南加州分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裁, 他回忆道:“汉森公司的人说, 我们不会把我们的名字改成你们的名字, 除此以外一切都秉公办理。”

艾克斯普莱斯公司派了十位行政人员到欧文先生处接受培训, 冈萨夫斯先生说:“刚开始, 大家也挺烦躁, 可是过了一会儿, 就有39个问题写到墙上了。”

会议的结果初步拟定了一套降低安装费的制度, 办法是要销售代表和安装工人一起前往客户的工作场地;另外还把三处分支机构的优点结合起来, 拟定了一套实际可行的新补偿费制度。冈萨夫斯先生还认为, 有些问题尚未列入建议簿便得到了解决。

篇3:讽刺诗集《开会迷》

是的,这本集子里收集的,是马雅可夫斯基1920年至1930年间写的一部分讽刺诗。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大诗人,生于1893年,卒于1930年,最著名的作品有长诗《列宁》、《好!》等,在我国也有很大影响。讽刺诗在马雅可夫斯基的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列宁很赞赏他的政治讽刺诗《开会迷》,列宁说:“昨天我偶然在《消息报》上读了马雅可夫斯基的一首政治题材的诗。我不是他的诗才的崇拜者。虽然我完全承认自己在这方面外行,但是从政治和行政的观点来看,我很久没有感到这样愉快了。他在这首诗里尖刻地嘲笑了会议,讥讽了老是开会和不断开会的共产党员。诗写得怎样,我不知道,然而在政治方面,我敢担保这是完全正确的。”(《列宁全集》第33卷第194页)马雅可夫斯基逝世后,斯大林高度评价他“过去是,而且现在还是我们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

1920年底,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把弗兰格尔赶下了海,胜利地结束了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反对白卫军的战争,转向了和平建设的轨道。1920年至1930年间,她度过了艰苦的经济恢复时期,走上了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的道路。在这个百废待举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事业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发展,新人新事不断涌现;同时,在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旧社会的残余影响也无时不在阻挠人民执行自己的历史使命。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批判剥削阶级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成为人民的强烈要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非常敏锐、迅速地对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愿望作出了反映。他一方面写了大量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和人民领袖的壮丽诗篇;一方面又扬起“文字的皮鞭”,写了许多讽刺诗来清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

在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中,《开会迷》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知;但其他讽刺诗在我国翻译介绍的还比较少。这本诗集,从《马雅可夫斯基全集》十三卷中精选了五十首,其中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译成中文。虽然这在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中,仅仅是一部分,但有代表性的主要作品均已收入,各种题材、各种形式也选得比较全面,从中足以看到马雅可夫斯基关于人民内部问题的讽刺诗的一个概貌。我感到,出版这样一种译本,是十分有必要的。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题材广泛得很:从拍马屁到走后门,从官僚主义到压制民主,从袜子的质量到冰淇淋的运输,从青年服装到交通秩序,都写进了诗中,而且都写得直言不讳,小中见大,含意深长,充满着强烈的革命热情。为什么诗人事事都管,笔下无禁区呢?我觉得,根本原因是诗人把革命看作自己的事业。他称十月革命为“我的革命”,他把人民的痛苦和欢乐都装在自己的心里。由于诗人对人民对革命高度负责,哪怕某些不良风气已经风行一时,人们对此习以为常,诗人也要认真思索,揭示其不正常的实质。哪怕某些丑恶的东西装扮得道貌岸然,诗人也要戳穿其假象,使他丑态毕露。哪怕某些人有权势为后盾,为所欲为,诗人也敢在他们头上动土,用正义的笑作为强大的武器,打击他们。总之,人家视而不见他不能视而不见,人家容忍他不容忍,他象一名目光炯炯的哨兵,日夜警惕着资产阶级思想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的干扰和侵袭。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大量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的封建势力、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和种种问题,这会不会使人感到是专写消极面呢?会不会使人感到是吹冷风呢?会不会在客观上造成副作用呢?我的感受与此恰好相反。尽管诗中对消极面的描写占了主要的篇幅,但是占统治地位的却是诗人凛然的革命正气,它以磅礴之势压倒歪风邪气,显示了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威力。虽然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大量问题,但诗人毫不怀疑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战胜阴暗面的力量。正如马雅可夫斯基所说的:“我们号召大家面对面,别退让,用批评把肮脏扫荡。这才能最有力地证明我们的纯洁和力量。”(《台柱子》)如果说讽刺诗中出现的多是反面人物,看不到正面人物,我认为讽刺诗对反面人物的批判和嘲笑,可以说就是讽刺诗中的“正面人物”。从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不论是歌颂还是讽刺,不论是“旗帜”还是“炸弹”,不论是“抚爱”还是“皮鞭”,都是社会主义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都能以其不同的作用推进革命事业。鲁迅先生说得好:“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因为诗人是为捍卫人民的利益而作讽刺诗的,所以他的诗爱憎强烈,态度鲜明。当写到利用权势收贿赂的人时,马雅可夫斯基写出了这样义愤的词句:“我的手,也许可以向白匪伸出,握握手,不怕把手玷污。我只冷然一笑:‘我们的队伍把你们收拾得也够苦!’……可是如果这只接受卢布的手胆敢把我的手碰一碰,我洗了手还不成,还得用砖头把玷污了的皮肤磨掉一层”。(《贪污受贿分子》)这是何等强烈的感情啊!但是,在疾恶如仇、不留情面地揭发批判的同时,诗人对沾染恶习或犯有错误的人,却总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例如对于深陷文牍主义泥潭中的干部,诗人得出的结论是:“揪住他的领花皮,把趴在文件堆上的他一把提起,好叫这些签了歪歪斜斜的名字的纸张不要挡住双眼,遮没了共产主义。”(《官僚制造厂》)特别是对有缺点错误的青年和工人,诗人在批评之后,常常满腔热情,语重心长地提出劝告。对“世故的青年”的讽刺不可谓不辛辣,但他针对他们那种“世故”,鲜明地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做一个共产党员,意味着思考、愿望、奋勇、果敢”。从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嘲笑,而是一颗热诚的心。

马雅可夫斯基的讽刺诗,既继承了果戈理、萨尔蒂柯夫·谢德林等人讽刺文学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大胆创新。例如马雅可夫斯基在《共青团真理报》工作期间,经常收到大量揭发批评坏人坏事的读者来信。诗人根据读者来信提供的材料,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写了许多讽刺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体讽刺小品的形式。这种诗新鲜泼辣,迅速及时,很有战斗力。如《国营公司和猫小议》是根据制冰工人扎尔巴托夫反映的情况,用儿歌形式写的讽刺诗,扎尔巴托夫本人也被写进了诗里。《官老爷》写的是中央执委会委员阿洪多夫飞扬跋扈,仗势欺人,在火车上打旅客耳光的事件。诗人就用这种“新闻性”的诗,及时干预生活,捍卫人民利益。

讽刺的意义,在于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用正义的笑声把它们摧毁,帮助人们比较愉快地与旧事物告别。这笑声本身就代表着真善美对假恶丑的批判与否定。为了给予假的、恶的、丑的事物以有力的鞭挞和深刻的批判,为了使人们发出正义的笑声,马雅可夫斯基采用了种种匠心独运的艺术手段,这里仅择其要者作一点分析:

其一,马雅可夫斯基的夸张是著名的,他常创造一些奇特的夸张的形象,来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把事物的可笑之处呈现在放大镜下。例如《开会迷》一诗中,由于会议太多,与会者不得不把身体切开,上半身参加一个会议,下半身参加另一个会议。这种夸张当然荒诞之极,但恰恰是这个荒诞的形象,显示了官僚主义者以开会为能事这种习以为常的现象之中的荒诞性。我想,使列宁感到如此愉快的,不正是诗人这种犀利的笔法吗?又如《舔功》中描写的保达拾金:“舌头一伸好几丈长,随时随地能紧跟首长,滑溜溜的舌头满是肥皂泡,刮胡子再不用肥皂刷子来帮忙。”这种描写虽然很夸张,却充分表现了事物的本质,把善舔之徒的丑态刻划得唯妙唯肖。

其二,比喻。这本是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但马雅可夫斯基的比喻也颇有独到之处,他善于准确地捕捉各类社会典型的本质特征,找到巧妙的比喻。例如,他抓住官僚主义者忽视人民的利益,不关心人民的命运,把工作变成刻板程式的特征,成功地创造了“机器人”的形象。在这种机器人里面“只有一部打官腔的留声机”,它放送着一套不解决任何问题,因此又能对付任何问题的陈腐官腔,读起来确有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诗人给善舔之徒选取的比喻则是“象肉冻似的并无定形”,也就是说,这种人能根据讨好上级的需要而随时变换自己的形状,没有一根骨头,最能“适应环境”。这个比喻也是一针见血的。

其三,为了深入揭示被讽刺的人物灵魂深处的脏东西,诗人运用了人物内心独白的形式。《懦夫》中那个日夜颤抖不止的胆小鬼心里想的是:“最好躲在这命令后面,……最好躲在这通告后面……”;“可千万不要找我负责,可千万不要唯我是问!”他毫无原则,意见随着风转:“丢掉我的意见怕什么,只要不丢掉财产。”这些心里话把这种人的灵魂活活勾划出来了。

其四,诗人也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在《看见你佩戴着中央执委会证章》中,描写了戴证章和不戴证章所遭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不用再加解释,这个鲜明对比的本身就是绝妙的讽刺,由此直接得出了极为幽默的结论:“一切怀疑都不再存在。为了使官僚们不能悠哉游哉,必须给每个官僚主义者一个巴掌,或者给每个公民一枚红旗证章!”《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中的对比也给人深刻的印象:富饶美丽的大地,管理却是一团糟。结尾时诗人感慨道:“啊,我们所有的是如此之多,而我们所会的是如此之少!”使人产生强烈共鸣,余音久久不绝。

马雅可夫斯基认为写诗时“应该经常在眼前有听众,这首诗是念给他们听的”。他的讽刺诗和其他诗作一样,都是用群众的口语写成的,他用词力避风雅(除非是用于讥讽),而不避俚俗。他的诗节奏鲜明强烈,韵律严谨,几乎无一行无韵,尤其是在韵脚上下了苦功。他说:“我总是把最突出的词放在一行诗的末尾,并且无论如何也要押上韵。结果我的韵差不多永远都是不寻常的,起码在我以前没有人用过,在韵书里也是没有的。”(《怎样作诗》)马雅可夫斯基这样做,是为了用韵的音乐效果来突出诗句的主要含义。这些特点在翻译成中文时是很难体现的,但汪飞白同志的译文却做到了大众化、口语化,既有马雅可夫斯基的粗犷风格,又很注意节奏和韵律,能够上口朗诵。有些地方用韵深合马雅可夫斯基用韵的精神,试举《舔功》一诗中的一小节为例:

他赞美一切,

狂热非凡,

他的颂扬

达到了

想象的边缘:

您的资格、

您的官衔、

您的气管炎。

您的英勇、

您的豪爽、

您的鸡眼。

译文和原文的语法、词序,虽然大不相同,但原文的节奏和用韵的特色(把最突出的词押上韵以加强其效果)却体现出来了。此外,马雅可夫斯基押的韵多半是谐音词,这既有强调作用,也有幽默作用,从译文中举例,如“必有其子女——也不次于”,“智利——吃力”,“高尔察克——皮夹克”,“弗兰格尔——肥头大耳”,“善舔之徒——等级制度”等等,就颇有马雅可夫斯基押韵的风味。

我热烈欢迎讽刺诗集《开会迷》的出版,并且相信马雅可夫斯基大无畏的革命战斗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一定会在我国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可能有些人会在这本诗集中照见自己,如果从而治好了病,那将是这本诗集的重大收获。如果暴跳如雷,迁怒于这本诗集,那就瞧吧,最后是你倒下去,还是这本诗集完蛋?

篇4:开会啦!

本期问题:在学舞之路上谁是给你帮助最人的人?

夏天即将到来,为了展示美好的身姿,你有瘦身的小秘诀吗?

篇5:机器人开会

外表像个信筒

日前,惠普实验室加州帕罗奥托总部展示了他们正在研制中的"开会机器人",让人们大开眼界。这个"开会机器人"的外壳由紫蓝色塑料制成,大约5英尺8英寸(1.72米)高,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是个信筒。它的底座是目前比较流行的银白色,底座内部不仅有电源接口和复杂电路,还安着轱辘,可以随意滑行。至于机器人的头呢,是一个电脑监视器,上面可以显示出控制者的头像。

"开会机器人"没有胳膊。惠普公司的丘皮说,他们原先设计的几种样品是有胳膊的,可以按电钮,自己坐电梯,甚至可以准确地把篮球投进篮筐!但有些人不太喜欢这样。惠普公司说未来他们计划去掉"开会机器人"体内复杂的电路线圈,以一枚无线芯片取而代之。此外,"开会机器人"身上还将安装多个传感器,这样它就不会傻乎乎地一头撞到墙上去。

效果非常逼真

丘皮强调:"准确地说,它只是一个'开会代理人',把远程控制者的形象和声音传达到会场。所以,它还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机器人。"他解释道:"机器人可以自己决定他们想要做什么。但是'开会代理人'呢,打个比方说……就好像你的小汽车一样,怎么行动全得由你亲自控制,而且是遥控。"

控制者必须坐在一个四周都是屏幕和放映机的控制间里,用操纵杆控制机器人的每一举动。机器人的头部周围装有多支微型麦克风,这样在开会的时候,控制者就可以清晰地听到四周每个与会者的发言,而且还是环绕立体声的,甚至可以让机器人把头转向发言的人,和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控制间创造出的虚拟会议空间极为逼真。惠普实验室的研究员斯莱登女士最近刚刚对这个控制间进行了测试,并成功地把自己的头像显示在另一房间中的机器人屏幕上,向众人点头致意。她说:"效果实在太棒了,有时候我太投入,竟然会忘记门在哪儿!"

缺点也很明显

丘皮承认,与传统视频会议方式一样,他研制的"代理人"也有一个致命缺点--从周围人说话到机器人做出反应,会有大约1秒的时间延迟。另一个麻烦之处在于,如果有哪家公司真的想要使用这项技术,则必须为每名员工配备一个专门的远程控制间。

所以,视频会议技术专家分析,就算可以省下一大笔差旅费,许多公司恐怕依然对这种技术不会太感兴趣。

因为,公司可能得花更多的钱用于购买"开会代理人"和安装控制间。微软下属的Place Ware公司专门帮大企业解决网络会议的问题。该公司发言人卡蓬不解地说:"我们只需利用办公室里现有的配置设计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就OK了,何必再劳神买那么一大堆硬件回来呢?"

要普及会很难

同样地,"分布式工作研究学会"的高级研究员特鲁斯科对惠普公司的"开会机器人"并不怎么看好。他表示,尽管这一构想颇有新意,但想要真正普及,恐怕会很难。

特鲁斯科说,英国政府在2003年4月初通过立法,使得孩子年龄在6周岁以下的父母有更多的机会成为"SOHO一族",这表明远程办公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目前的视频会议技术足以让员工呆在家里也能参加公司会议,所需装备仅仅是一根电话线和一台能上网的电脑而已。

"但如果要换成高级的'开会机器人'的话,那么就非得在专门的控制间里进行,实在太不方便了!"他说,"除非哪天这种控制间满大街到处都是,一出门就可以找到,'开会机器人'才能真正推广开来!"特鲁斯科说。

篇6:开会,拒绝一切干扰

韵澄启动智能情景模式(下载地址:http://goo.gl/OWQBJ),选择“会议”模式,会议就成了当前模式,显示在顶部,默认的设置对韵澄并不完全合适,有些地方需要设置一下,进入右侧的“编辑”。

要防止铃声干扰,需要手机静音,韵澄把屏幕向上滑,直到出现声音的选项,关闭声音,其他选项如GPS、蓝牙、WIFI、屏幕亮度和震动等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模式类型默认是“手动”,因为韵澄每到周一的八点就要开例会而且每个月一次的项目进展报告会也是利用周一例会的时间,因此最好预先设置好,免得总是需要手动设置,如果忘记了手机铃声又该大闹起来,将“类型”修改为“定时”。

时间设置为08:00,右侧的滚动条拖到“打开”,让模式生效,“重复”项勾选“星期一”,然后保存。于是每到周一的8点,韵澄的手机就会自动进入会议模式,也就是说自动静音。这样韵澄再不会出现功亏一篑的情况了。

使用技巧

1. 软件自带了很多模式,有些模式并不需要,最好删掉吧,在主界面处选择不需要的模式,再选择“删除”即可。

2. 每周一的例会虽说是雷打不动的,但是也会有临时改期的时候,那就不需要进入静音状态了,免得耽误事情。把“开关”选项的默认打开状态修改成“关闭”状态。

职场手机铃声的设置

手机铃声设置已经如职场人的着装及职场礼仪一样,渐渐成为职场人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细节。在办公室日常的手机铃声使用中要注意以下细节:

1. 声音是否过于宏亮、高亢,以至于整个办公室都能听到,需要掩耳;

2. 铃声是否在开始时就过于高潮或者摇滚,以至于在不经意间听到的人会受到惊吓。

3. 内容是否过于搞笑或是不雅,让领导、同事听到会认为你轻浮;

篇7:开会不超时

韵澄每次开会前都会把会议流程发给每一个参与者,而且对发言时间做了严格的限制,开会前利用会议定时器,韵澄设置好铃声、警告时间、参与者的人数以及会议的长度,并勾选了铃声和设置警告时间,可以起到提醒发言者的作用。像韵澄组织这样的会,一般要开一个下午,就需要勾选“长度可变的会议”,再输入会议的实际时间。

韵澄刚刚开始用计时器的时候,需要逐一设置开会的部门,在“设置—团队”里逐一“新增”公司所有需要开会的部门,建立后以后开会就可以直接从列表中选择了。

比如如果部门开个小会5个人要开20分钟的会,于是参加者的数量输入5,会议的长度选择“20分钟”,团队选择“业务”。

开会

项目报告会开始的时间到了,第一个同事上台开始发言,韵澄点击“开始”,会议计时开始,总共5个人,从第一个同事时间开始倒计时。

第一个同事发言结束,下一个同事就接着发言,于是韵澄按下“下一个”按钮,屏幕上显示出了这位发言者的次序(“2/5”,5人中第2位发言),当前发言者余下的时间“3:34”,以及整个会议的剩余时间19:09,显示得一清二楚,再加上提醒铃声,想超时都不太可能了。

开会如何控制好时间

守时是开好会议的一个主要因素,会议组织者在开会前应该把制定的详细的会议流程发送给所有参会的相关人员,会议流程要精确到分,要明确标示出给每个发言人的发言时间,以便发言者组织讲话内容,会议流程中要预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以便针对参会者在开会过程中遇到或想到的问题,有充分的讨论时间。

开会时,主持人首先要明确会议主题“今天我们就××××项目的进展进行汇报和沟通,会议预计在6:00结束。”这样每个参会者就能够明确会议的主题,所有的议题和讨论都会围绕这个主题,避免跑题现象的产生。

上一篇:母亲,您辛苦了下一篇:考研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