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答辩问题总汇

2024-05-07

土木工程答辩问题总汇(精选6篇)

篇1:土木工程答辩问题总汇

1.框架结构按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说明优缺点。2.框架体系的优点是什么?说明它的应用范围。3.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4.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5.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6.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7.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8.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9.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10.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11.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双向板?试述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3.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4.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5.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6.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7.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8、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9、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1、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23、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24、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25、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26、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27、你设计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装修了吗?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一种类型?

28、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29、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30、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31、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32、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33、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34、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35、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36、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37、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38、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39、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40、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41、结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42、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4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44、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45、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46、绘出肋形结构中梁、板的计算简图?

4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48、塔吊的服务范围是什么?

49、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50、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解决哪些问题?

51、如何评价施工方案的优势?

52、选择施工方法时应着重关注哪些项目?

53、如何确定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的总时差为“0”吗?

54、施工中缺少设计图中要求的钢筋品种或规格时可按哪些原则代换?

55、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项?

56、设计施工总体布置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7、工地风、水、电以及住房等用量如何计算?

58、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59、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有哪些?任务是什么? 60、结合本工程说明如何降低施工成本?

61、结合毕业设计说明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步骤? 62、结合工程说明质量保证措施有哪些? 63、结合工程阐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有哪些? 64、施工准备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65、梁中钢筋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66、柱中的钢筋如何选择和确定?

67、你所设计的建筑主要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68、单向板肋形结构的计算单元是如何确定的? 69、肋形结构中连续梁的配筋计算步骤是什么? 70、什么是分布钢筋?它起什么作用?

71、肋形结构内力计算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征? 72、建筑物有哪些主要构造?简述其作用。73、结构的极限状态有哪几种?写出其表达式。74、梁的正截面计算有哪几种类型?

75、柱的正截面计算按什么构件进行配筋计算?为什么? 76、肋形结构中连续板的配筋有几种方式? 77、简述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步骤。78、如何控制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 79、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力钢筋如何确定? 80、桩有哪些种类?各有哪些特点?

建筑设计思考题 .什么叫构件的耐火极限 ?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 ? 2 .建筑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设计内容 ? 3 .针对毕业设计,建筑设计的程序有哪些内容 ? 4 .简述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什么是方案设计的“立意构思” ? 6 .建筑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 7 .民用建筑平面由哪几部分组成 ? .如何确定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 ? 9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内容 ? .如何确定楼梯的数量、宽度和选择楼梯的形式 ? .如何确定走道的宽度和长度 ? 试说明走道的类型、特点及适用范围。.说明门厅的作用及设计要求 ? 如何确定门厅的大小及布置形式 ? 门厅导向设计有几种处理手法 ? 13 .建筑平面组合有几种形式 ? 说明各种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建筑剖面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 .确定房屋的层高和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 ? 试举例说明。.住宅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17 .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 .什么是建筑立面的“虚 " 和“实”,虚实设计的手法有哪些 ? 19 .什么是清水砖墙 ? 什么是混水墙 ? .建筑立面的构图规律有哪些 ? 说明比例尺度的含义。.建筑立面设计的具体处理手法有哪些 ? 22 .墙体在设计上应有哪些要求 ? .窗台构造设计应考虑什么问题 ? 构造做法有几种 ? 24 .勒脚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 .墙身水平防潮层有几种构造做法 ? 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什么地方 ? 26 .在什么情况下需设置垂直防潮层 ? 27 .何谓变形缝 ? 画出屋面变形缝构造。.叙述圈梁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及其设置位置。.构造柱与圈梁在建筑物中起什么作用 ? 构造柱与墙如何连接 ? 30 .现代建筑中,常用的外装修有哪些类型 ? 各适用在什么类型建筑中? 31 .隔墙、隔断有什么区别 ? 试述其各自的类型及其特点 ? 用图表示隔墙在楼板上的搁置构造。

.楼地层由哪些部分组成 ? 各起哪些作用 ? 试说明你毕业设计楼板的类型及楼面做法。

.结合你毕业设计的内容,说明雨篷的构造 ? 与墙体的防水处理方法;

.简述自己毕业设计楼梯的类型及其楼梯构造设计的步骤。

.绘制建筑施工图中,平面图应注意哪些问题 ? 你在毕业设计的平面图中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 36 .屋顶施工图设计应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 简述屋面排水设计的内容。

.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有哪些具体措施 ? 简述你的毕业设计屋顶构造的依据,为什么采用你图纸中的构造做法 ?

.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如何处理 ? 毕业设计中,你选用的门窗是如何与墙体连接的 ? 39 .简述建筑剖面施工图的设计要点。

.你认为建筑总平面图在施工中有哪些作用 ?

.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应用建筑构造标准图集的 ? 你选用了几种标准构造 ? 42 .毕业设计中,你是如何进行平面组合设计的 ? 画出你所设计建筑物的功能分区图。

.通过毕业设计,在建筑设计方面你有哪些收获 ?

.确定建筑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 ? 你设计中是怎样考虑的 ? 45 .楼梯设置有何重要性 ? 应满足哪些要求 ?

.建筑防火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 设置防火分区有何作用 ? 47 .建筑设计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 ? 怎样计算 ?

.电梯布置有哪些要求 ? 对结构方案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 49 .判别建筑方案优劣应考虑哪些因素 ?

.建筑平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 ? 分为几个基本部分 ? 51 .水平交通和竖向交通有何不同特征,设计中怎样考虑 ? 52 .电梯井道尺寸如何确定 ?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 有何主要作用 ? 54 .剖面设计应考虑哪些要求 ? 与平面设计有何关系 ? 55 .建筑物理设计包括哪些方面 ? 应注意哪些问题 ?

.怎样体现建筑节能环保要求 ? 建筑材料选用时怎样考虑地区差别的影响 ? 57 .房屋排水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方案设计有何主要区别 ? 59 .建筑方案设计时如何兼顾结构设计和其他工种设计 ? 60 .楼地面与屋面构造各有何特点 ? 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

结构设计思考题 .砌体中砂浆按其组成分为哪几类 ? 相同强度等级的块材与砂浆砌筑的砌体,为什么采用水泥砂浆时其砌体强度较低 ? 采用水泥砂浆时如何确定其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所用的砂浆最低强度等级有什么要求 ? .砖混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分为哪几类 ? 一般多层砖混结构住宅、中小型旅馆常用什么承重体系 ? 4,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分哪几类 ? 如何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 ;一般多层砖混结构住宅通常为哪种静力计算方案 ? 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应满足哪些要求 ? 6 .为什么要验算墙柱的高厚比 ? 当高厚比验算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 7 .为什么单层砖混结构礼堂、食堂常将其纵墙设计成带壁柱墙 ? 8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的承重横墙的计算单元与计算简图如何确定 ?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的承重纵墙的计算单元、计算简图、验算截面如何确定 ?,.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满足什么要求时,可忽略风载的影响 ? 如不满足时,如何计算风载引起的内力 ? .墙体受压承载力验算及基础设计时,现浇双向板传来荷载及楼面梁传来的集中力如何处理 ? 12 .墙体受压承载力不足时怎么办 ? .圈梁在砌体结构房屋中的作用是什么 ? 圈梁分哪几种 ? .圈梁的设置有哪些规定 ? 当圈梁被洞口切断不能封闭时怎么处理 ? 15。钢筋混凝土圈梁截面尺寸、配筋、混凝土等级、钢筋搭接等有什么规定 ? 16。当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如何设计 ? 17。过梁上的墙体荷载及梁板传来荷载如何取值 ? 18。过梁的分类 ? 过梁的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 19,钢筋混凝土板式雨篷的破坏形式有哪三种 ? .钢筋混凝土雨篷设计时,雨篷板上作用的荷载有哪些 ? 如何组合 ? 21 .弯、剪、扭构件纵筋、箍筋如何计算,有哪些特殊构造要求 ? 22 .如何验算雨篷的抗倾覆 ? .砌体结构房屋中挑梁的抗倾覆如何验算 ? 挑梁有哪些构造要求 ? 24.屋面檐沟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 如何保证檐沟的抗倾覆 ? 25 .地震区或非地震区预制板的搁置长度有什么规定 ? .一般情况下支撑于砌体的大梁,当其跨度多大的情况下宜加设垫块 ? 梁的垫块有哪几种 ? 跨度较大的梁宜选择哪种梁垫 ? 设置梁垫后如何验算其局部受压 ? 刚性梁垫应满足哪些构造要求 ? 27 .支撑于一砖墙上的楼面大梁,当其跨度大于 6m 时,宜采取哪些措施对墙体予以加强 ? 28 .砖混结构房屋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布置墙体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 29 .简述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墙体抗震承载力计算的步骤 ? .什么情况下多层砌体房屋可采用基底剪力法求地震剪力 ? 荷载效应如何计算 ?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意义何在 ? 如何取值 ?

.怎样求墙体的抗侧刚度 D,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 开有洞口的墙体的抗侧移刚度怎样求 ? 什么情况下可以简化 ?

.什么是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 ? 其设置原则、构造要求有什么不同 ? 34 .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平面和立面 ? 35 .如何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与基础 ?

.《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重要性程度分为哪几类 ? 你设计的房屋属于哪一类 ? 主要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

.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确定、纵横墙布置、楼梯间设置有哪些规定 ? 38 .地震区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总层数、最大高宽比的限值及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值有什么规定 ? 39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部位、构造要求有哪些规定?

.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中圈梁对抗震起什么作用 ?

.地震区楼(屋)盖构件与墙体及圈梁的连接、纵横墙的连接有哪些主要构造措施 ? 42 .如何进行预应力圆孔板的排列与选型 ? 预制板楼(屋)盖如何加强其整体性 ? 43 .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如何进行最不利荷载的布置 ? 44 .如何查表求等跨(或接近等跨)梁、板的内力 ? 45 .外伸梁、不等跨连续梁的最大内力如何求解 ?

.梁的纵向受力筋的最小直径、净距、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搭接接头、支座构造负筋的构造要求有何规定 ?

.连续梁支座负筋的切断位置有什么规定(包括等跨梁、跨差≤ 20 %时及跨度差 >20 %的不等跨梁、主梁等)?

.弯起筋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 鸭筋的作用 ? 鸭筋与吊筋有什么区别 ? 49 .梁的箍筋的设置、配箍率、间距、肢数等有哪些构造规定 ? 50 .工程上为什么不能出现超筋梁和少筋梁 ?

.梁控制 ρ sv > ρ svmin 及 V ≤ 0.25f c bh 0 的目的是什么 ?

.梁侧构造筋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如何设置 ? 它与受扭构件的纵向受扭筋有什么不同 ?

.附加横向钢筋的作用是什么 ? 何谓间接加载 ? 附加横向钢筋数量如何确定 ? 设置位置如何规定 ?

.当楼层层高较低,选用花篮梁或十字形梁支撑圆孔,板有什么优点 ? 其截面配筋形式如何 ? 55 .单向板与双向板如何判别 ? 现浇板的厚度如何确定 ? 56 .如何查表计算多跨连续双向板的弯矩值 ?

.双向板板底钢筋,两个方向的上下位置如何 ? 如何确定其有效高度 h。? 58 .现浇板中受力钢筋间距有什么规定 ? 59 .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如何考虑 ? 60 .现浇板的板面构造负筋的数量、切断位置有什么规定 ?

6L 板的配筋方式有哪两种 ? 各有什么优缺点 ? 分离式配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单跨板、多跨连续板(等跨、跨差≤ 20 %及 >20 %的不等跨板)支座钢筋的切断位置如何确定 ?

.外伸板的配筋构造如何处理 ? 64 .板上开洞时钢筋的设置与加固 ?

.双向板传给支撑梁(或墙)的荷载如何计算 ?

.常用现浇楼梯有哪几种形式,各自的受力特点与适用范围如何 ?

.板式楼梯的斜板、平台板、平台粱的荷载及内力如何计算 ? 斜板的配筋构造如何 ? 68 .简述梁式楼梯的踏步板计算方法、配筋构造,平台梁的计算简图、配筋构造 ? 69 .如何进行折线形楼梯的内力计算 ? 受拉区内折角如何处理 ? 70 .框架结构的类型按施工方法及按承重体系分哪几种衣各有什么特点 ? 71 .框架结构房屋轴线位置如何确定 ? 梁、柱布置有什么要求 ? 72 .如何确定多层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 73 .如何初定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 ?

.如何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 ?

.反弯点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 适用范围是什么 ? 求得柱端弯矩后,如何求出梁端弯矩 ? 76 . D 值法与反弯点法有什么不同点 ?D 值法计算内力时反弯点高度如何确定 ? 77 .弯矩两次分配法与弯矩分配法比较有什么不同 ? 如何用弯矩两次分配法求杆端弯矩 ?

.分层法计算框架竖向荷载下内力时,如何进行分层 ? 柱线刚度如何折减 ? 传递系数为多少 ? 柱端弯矩如何叠加 ? 最后节点处弯矩不平衡怎么办 ?

.如何用迭代法计算无侧移框架竖向荷载下的杆端弯矩 ?

.求得竖向荷载下的杆端弯矩后,如何求出梁柱的剪力、梁的跨中弯矩(极值点处)及柱子的轴力 ?

.如何计算框架连系梁传来的节点力和节点力矩 ? 当连系梁受扭矩时,框架节点力矩如何计算 ? 内力计算时节点力矩如何处理 ? 82 .框架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在哪里 ? 最不利内力是什么 ?,83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位置在哪里 ? 最不利内力有几种组合 ? 84。如何挑选框架柱的最不利内力组 ?

.框架柱承载力计算时,如何确定柱子的计算长度 l 0 ?

.对于框架竖向活载的布置,工程上一般有哪几种处理方法 ? 哪种方法适宜于手算 ? 其适用范围如何 ? 误差怎样调整 ?

.如何进行竖向荷载下框架梁端负弯矩的调幅的 ? 调幅后跨中弯矩如何计算 ? 支座负筋的配筋率有什么要求 ?

.进行框架结构内力组合时;对地震区和司非地震区其最不利内力各应取哪几种荷载效应组合 ? 荷载效应组合时跨中弯矩如何处理 ?

.非地震区框架柱的纵筋配筋率、直径、根数、间距、搭接位置√插筋数量有哪些构造规定 ? 箍筋直径、间距、形式各有什么规定 ?

.非地震区框架梁支座负筋切断位置如何确定 ?

.非地震区框架角节点、边节点、中间节点构造如何处理 ? 92 .地震区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高度与宽高比限值如何规定 ? 93 .如何确定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 ?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其配置的受力钢筋的锚固和接头、箍筋末端做法应满足哪些要求 ?

.地震区框架梁、柱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

.地震区框架梁端、柱端、节点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构造要求有何规定 ?

97。地震区框架柱的轴压比;纵筋最小配筋率、箍筋加密区外的箍筋数量有什么规定 ? 98 .地震区框架边节点、角节点、中间节点纵向钢筋的构造如何处理 ? 99 .地震区如何加强框架与填充墙的拉结 ? 100 .地震区关于规则结构应符合哪些要求 ?

.多层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采用基底剪力法的条件是什么 ?

10Z .地震作用计算时,建筑物的重力代表值如何确定 ? 如何用顶点位移法计算基本周期 ? 103 .如何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于突出屋面的小塔楼地震作用及其作用效应如何计算 ? 104 .如何通过梁柱截面设计及节点抗震验算,保证框架结构房屋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节点最强 ? 105 .如何验算地震作用下框架韵水平位移 ?

.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时,如、何进行梁柱的内力组合 ? 107.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岩》,工程上分为哪几类 ?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般由哪几部分内容组成 ? 如何根据工程地质报告确定基础类型、持力层位置及施工方案 ?

.天然地基浅基础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类 ? 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 110 .基础的埋置深度如何确定 ? 111 .如何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 112 .刚性基础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

.试述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步骤、计算要点和主要构造措施 ? 什么情况下采用带肋的条形基础 ? 墙下条形基础的梁肋配筋如何确定 ?

114。如何确定现浇柱下独立基础的基础高度 ? 底板配筋如何计算 ? 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 115。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 其梁高一般如何确定 ? 116 .如何用倒粱法求基础梁的内力 ? 其适用范围如何限制 ?

.筏板基础的设计要点与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 如何防止筏板基础房屋的不均匀沉降 ? 118 .如何加强独立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的整体性 ?

.对于横向框架承重体系主要受力基础梁应如何设置 ? 基础梁伸出边柱一定距离时,对基础梁内力有什么影响 ?

.我国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将桩分成哪几类 ? 灌注桩、预制桩的主要配筋构造要求有哪些 ?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如何确定 ? 基桩与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如何确定 ?

.桩端进人持力层的深度有何规定,桩的有效长度与施工长度如何确定 ? 桩的最小中心距有何限制 ? 如何进行桩的排列 ?

.桩顶荷载效应如何计算,如何验算桩基的竖向承载力 ? 123 .承台的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 124 .简述板式承台的计算要点 ?

.简述柱下条形承台梁及墙下条形承台梁的计算方法 ? 126.确定结构方案应考虑哪些因素 ? 有何重要作用 ? 127.确定计算模型应考虑哪些因素 ? 你的模型有何特点 ?

128.选择内力变形计算方法时应考虑哪些要求 ? 你选用了哪几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 129.结构概念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 有何重要作用 ? 怎样进行 ? 130.结构布置的作用是什么 ? 对结构性能有何影响 ? 怎样进行 ? 131.抗震概念设计有哪些基本原则 ? 怎样体现 ? 132.钢筋混凝土柱为何要控制轴压比 ? 怎样控制 ? 133.地震作用怎样计算 ? 应注意哪些问题 ?

134.框架剪力墙结构有何结构特点 ? 框架与剪力墙怎样共同工作 ? 怎样计算 ? 135.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代表什么物理概念 ? 怎样确定 ?

136.框架抗震设计为什么要遵循强柱弱梁、墙剪弱弯的原则 ? 怎样实现 ? 137.延性系数的物理概念是什么 ? 怎样计算 ? 138.荷载组合的目的是什么 ? 怎样选择最不利组合 ? 139.荷载折减的作用是什么 ? 按什么规律折减 ? 140.楼梯梁板配筋有何特点 ?

141.钢柱是否需要控制轴压比 ? 为什么 ? 142.柱脚构造设计怎样保证实现计算模型的假定 ? 143.钢结构节点设计有何特点 ? 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 144.基础方案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 怎样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 ? 145.怎样保证结构整体性能 ? 整体与局部有何辩证关系 ?

篇2:土木工程答辩问题总汇

答:控制轴压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柱子小偏心受压而发生脆性破坏。

计算轴压比时的N是竖向荷载与地震组合得到的轴力。轴压比太大,结构延性差,容易脆性破坏,轴压比不满足的时候,要加大柱截面,或者提高混凝土等级。轴压比本质上是混凝土受压强度发挥的程度。(2)结构设计中的“强”“弱”原则,以及实现手段

答:强柱弱梁。目的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破坏的时候坍塌,尤其是在地震作用的时候,希望梁端的塑性绞吸收大部分能量,从而保护建筑不至于坍塌。它是指在节点初柱端弯矩之和比梁端弯矩之和大,具体体现在钢筋配筋上。实现手段:1.梁端弯矩调幅,2.根据抗震等级不同,将柱端弯矩增大10%左右。3.梁的受压区高度小于0.35Ho 强剪弱弯。目的是尽量保证在发生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而前者是延(塑)性破坏。实现手段:节点加密箍。

强墙弱连梁。(剪力墙结构中的说法,意思是说,剪力墙要墙,剪力墙之间的连梁弱),参考墙柱弱梁原则,希望连梁吸收地震能量,从而保护建筑不至于坍塌。

强节点,强锚固。抗震结构要求构件之间右更长的锚固长度。(3)超筋、适筋和少筋梁破坏的特征(为什么要控制配筋率)

答:超筋和少筋都是脆性破坏,适筋是延(塑)性破坏。超筋破坏是受拉钢筋还没有屈服时,受压区混凝土已经被压碎,崩裂,在破坏之前梁没有明显的挠度和裂缝,因此没有预兆,破坏呈脆性;少筋破坏是受拉钢筋过少,使得受拉区域混凝土一旦开裂,钢筋就很快屈服,甚至被拉断,使梁丧失承载能力,也表现为脆性破坏。

(4)梁斜截面的破坏形式有哪些?

答:a.斜压破坏,多发生在剪跨比较小,或者腹筋配置过多的时候,多发生在剪力大,弯矩小的区段内,危险性大。类似于弯曲破坏中的超筋破坏。

b.斜拉破坏,多发生在剪跨比较大,无腹筋或者腹筋配置过少的时候,危险性大。类似于弯曲破坏中的少筋破坏。c.剪压破坏,发生在腹筋配置适合的时候,无腹筋梁剪跨比合适时候也可能发生剪压破坏,弯矩小的区段内。类似于弯曲破坏中的适筋破坏。

三种破坏形式都是脆性破坏,但是我们希望的破坏形式是剪压破坏(通俗的说,这种破坏形式是最接近于塑性破坏的)。一般通过剪跨比和配置腹筋来控制。

(5)工程中遇到短柱怎么处理?是什么原理?

答:设计中要尽量避免出现短柱,短柱易出现受剪破坏,表现为脆性,如果出现短柱则要箍筋要全长加密。

(6)为什么在框架结构设计中要求受压区高度不得大于0.35Ho? 答:超过后受压区高度太大,难以出现塑性绞,不符合塑性设计要求。二.关于抗震方面的问题见下

(1)为什么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一个地震力调整系数?(梁端调幅)

答:a.地震是突发的作用,时间短,变化快。将这种动力作用转换为等效静力作用进行设计时,构件在地震中实际承载力比按照静力进行设计时承载力要高,为了反映承载力的这一差异,抗震设计中引入了调整系数。

b.地震中允许结构出现塑性绞,吸收地震能量,但是承载力不降低。

c.构件类别不同,调整系数也不同,比如梁是0.75、柱一般为0.8、受剪节点为0.85。调整系数的差异,也体现了强柱弱梁,节点最强原则。(2)为什么抗弯的时候那个系数为0.75,抗剪力的时候为0.85? 答:强剪弱弯原则。

(3)为什么抗震设计中要先算水平作用,再算竖向荷载?

答:要先验算水平位移,满足后继续算竖向,如果水平位移不满足的话,要调整结构布置了,那如果你先计算的竖向力就白费了。(4)抗震设防原则,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

答:抗震设防要计算地震作用,还要考虑构造措施;6度以下不验算地震作用;

3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两个阶段是指:a.设计阶段,包括计算截面,配筋;b.验算阶段。

设计时我们采用的标准是所谓的“中震”例如在7度区设计时候,计算选用的参数是5.5~6度的参数,如果用7度的参数,相当与验算的是474年一遇的地震,如果用超过7度(大震)的参数,相当于验算1600~2500年一遇的地震。抗震等级要求是根据结构类型,烈度和建筑物高度确定的。在设计中一般的丙类建筑采用基本烈度计算。(5)影响地震作用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答:a.结构本身自重(影响地震惯性力)b.地震烈度c.结构刚度,自振周期 d.场地条件

(6)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

答:节点加强,受压区高度,要设置梁面钢筋。(7)一般为什么不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答:把结构简单看作一个悬臂构件,竖向地震作用相当于一个轴向力的作用,对于普通结构,地震产生的惯性力很少会达到拉压极限,而水平地震作用相当于一个很大剪力,在建筑底部产生一个很大的弯矩,不可忽视。(8)什么情况下我们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答:新规范规定,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以及8度以上设防时应当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8.5度和9度时分别取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15%和20%:新高规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8度抗震设计时转换构件应考虑竖向地震影响。

(9)什么条件下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

答:40米以下、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变化均匀的建筑可以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三.其他方面的问题见下(1)塑性铰出现在什么位置?简支梁呢? 答:塑性铰出现在受力最不利的位置,简支梁出现在弯矩最大的地方。

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结构本身的随机性,实际工程中塑性铰的出现位置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在理论上塑性铰的出现位置应该是”实际受力情况/理论承载能力“最大的地方,也就是受力最不利的地方。塑性铰外移法就是所谓的“狗骨式”节点,也就是故意让某部分(甲)削弱或加强另一部分(乙),使甲部分受力不利,使其出现塑性铰。具体可参见《结构工程》杂志等资料。a.就是能承受一定弯矩而且还有一定的转动能力的部分。

b.塑性铰不是一个点,而是有一段长度。

c.塑性铰的出现是由于某部分达到屈服强度后刚度下降,导致力向刚度大的部分发生转移。

d.塑性铰部分由于刚度下降,但还能没达到极限强度,因此还能承受弯矩。

e.要保证塑性铰的出现,必须注意相应的构造,一保证该部分的延性。(2)出现塑性铰是一种内力重分布还是应力重分布? 答:塑性铰的出现是内力重分布,应力重分布是在一个截面内,内力是在一个构件或者一个结构的。

(3)框架结构侧向变形主要是什么类型的? 剪切变形和弯曲型变形有和不同? 答:框架结构侧向变形主要是剪切变形,剪切变形是下部层间位移大,上部小,弯曲刚好相反,这个是现象,实质是剪切型是由梁柱弯曲产生的变形,弯曲型是由柱子轴向变形产生的。

(4)D值法和反弯点法的区别?D值法梁的反弯点在中间吗?

答:D值法考虑了柱所在楼层的位置,考虑上下柱和梁线刚度影响,还有上下楼层层高的变化。D值法梁的反弯点在中间,但是柱子的就不在中间。因为D值法同一层内各个柱转角一样。

(5)为什么底部剪力法要考虑顶层附加力? 答:考虑高阶震型的影响。

(6)设计图纸上使用的是C30混凝土现场只有 C25 怎么办?

答:加大截面,如果建筑上不能增加,则增大配筋,对于梁增大梁的受压区钢筋,即设置双筋截面梁。

(7)在什么情况下要设置双筋截面梁?

答:a.在设置成单筋截面时超筋,而建筑有不允许增大梁截面并且混凝土等级不宜再提高的情况下。

b.截面在不同荷载组合下产生弯矩变号,为了承受正负弯矩分别作用时候截面出现的拉应力时

c.有些梁由于构造要求在受压区有了钢筋,为了节省受拉钢筋,也可以采用双筋截面的计算方法。

(8)配筋率是用受拉钢筋算的,还是所有的受力筋? 答:受拉钢筋。

(9)组合中为什么不组合恒+活+风+地震? 答:高层结构在小于60m的时候 和地震组合不用考虑风,因为这个时候地震作用不是很大,同时考虑比较保守,这个高度范围内的房子,还是竖向荷载起控制作用。

(10)影响柱子截面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柱子的承载力,结构的侧移大小,柱子的轴压比。(11)关于箍筋的问题。

答:箍筋作用是约束砼,以增大塑性,没有抗震要求时,验算面积配筋率,有抗震要求的时候,还要验算体积配筋率。(12)做完毕业设计候的要求:

答:要清楚你设计的结构侧移是不是满足要求,你配置的梁柱是否超筋,电算的自振周期,位移,和框架,板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13)悬臂梁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答:通过梁的弯矩包络图找到弯矩为0点,得到一个la,然后再向后延伸一个la,得到最后的锚固长度。

(14)在框架梁跨中弯矩的计算中,如何确定跨中最大弯矩?

答:首先计算处剪力为0点的弯矩,还要计算处有集中力作用处的弯矩。

(15)如果有一个跨度5m的悬臂梁,该如何做?

答:这个长度的悬臂梁首先要变截面,悬挑端截面小于固定端,如果必要,可以施加预应力,以保证其安全。

(16)如果计算中发现有一根柱子剪力过大,超筋,那么单纯增大这条柱截面是否一定能够使之满足条件?

答:不一定,因为柱子的剪力是按照刚度分配的,而刚度是与 有关的,单纯增加b和h的话,可能会使截面刚度增加的更大,从而分担更多的剪力,更加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单纯加大这根柱子有时无法达到要求。(17)抗扭钢筋的设置

答:抗扭箍筋必须闭合,抗扭纵向钢筋必须对称布置。

四.基本概念(1)结构可靠度

答: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2)荷载的代表值(三种)

答:a.荷载标准值,是指结构在使用期间,在正常情况下,出现的最大荷载值。b.荷载准永久值,是指在结构上经常作用的可变荷载(活载)值。活载准永久值表示形式是以活载的标准值乘以活载准永久值系数(小于1)得到。c.荷载组合值,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可变荷载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时,考虑它们不可能同时以最大值出现,而引入荷载组合值的概念,活载组合值等于活载标准值乘以组合系数。(3)荷载分项系数

答:为了使结构构件达到所要求的失效概率或相应的可靠指标,采用荷载分项系数,使荷载进一步增大,以此计算荷载效应。同时采用材料分项系数或者抗力分项系数,使材料强度进一步降低,即“设计强度”,以此计算结构抗力。(4)剪力墙和柱的区别

答:柱的长宽比不大于4,当长宽比大于4的时候,就算剪力墙。

3.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是什么?

4.怎样确定柱网尺寸?

5.怎样确定框架梁、柱截面尺寸?

6.怎样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和侧移? 7.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计算要点是什么? 8.怎样计算在重力荷载下的框架内力? 9.弯矩二次分配法的计算要点是什么?

10.什么是梁、柱的控制截面,怎样确定控制截面的内力不利组合? 11.简述什么是单向板?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双向板?试述其受力与配筋构造特点是什么?。

13.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有何区别?你设计的建筑属于哪种类型的楼梯? 14.板式楼梯与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的计算与构造有何不同?

15.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特征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防止少筋梁和超筋梁?

16.在受弯构件中,斜截面有哪几种破坏形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17.什么是腰筋?它的作用是什么?

18、为什么箍筋和弯起钢筋间距S要满足一定要求?

19、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1、民用建筑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

23、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是什么?

24、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分哪几类?你所设计的建筑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25、何谓基础的埋置深度?你设计的建筑物基础埋深是多少?

26、为什么沿外墙四周要设置散水或明沟?你做的是哪种类型?怎样做的?

27、你设计的建筑物墙面进行装修了吗?装修的目的是什么?你选择的是哪一种类型?

28、墙体中为什么要设水平防潮层?你选择的是哪种构造类型?设在什么位置?

29、板在构造上需满足哪些要求?

30、你设计的楼梯梯段宽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

31、你选择屋面的排水方式是哪种?怎样设计的?

32、你设计的楼梯坡度是多少?怎样确定的?最适宜的坡度是多少?

33、在设计中,你选择的砌筑墙体材料是哪种?墙体有什么用?

34、在进行地基和基础设计中,应满足哪些要?

35、单向、双向板怎样区分

36、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37、建筑抗震设计的标准、步骤是什么?

38、场地类别如何确定?

39、地震作用计算采用什么方法?

40、除底剪外,还有哪些计算地震作用方法?

41、结构自振周期如何确定?

42、水平荷载作用下,需要对结构进行什么变形验算?

4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是什么?

44、什么是弯矩调幅,目的是什么?

45、什么是短柱,短柱的缺点,如何处理?

46、绘出肋形结构中梁、板的计算简图?

4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48、塔吊的服务范围是什么?

49、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是什么? 50、选择施工方案时应解决哪些问题?

51、如何评价施工方案的优势?

52、选择施工方法时应着重关注哪些项目?

53、如何确定网络图的关键线路?关键工作的总时差为“0”吗?

54、施工中缺少设计图中要求的钢筋品种或规格时可按哪些原则代换?

55、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哪些项?

56、设计施工总体布置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7、工地风、水、电以及住房等用量如何计算?

58、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是什么?

59、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有哪些?任务是什么? 60、结合本工程说明如何降低施工成本?

61、结合毕业设计说明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步骤? 62、结合工程说明质量保证措施有哪些? 63、结合工程阐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有哪些? 64、施工准备工作包含哪些内容? 65、梁中钢筋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66、柱中的钢筋如何选择和确定?

67、你所设计的建筑主要应满足哪些功能要求? 68、单向板肋形结构的计算单元是如何确定的? 69、肋形结构中连续梁的配筋计算步骤是什么? 70、什么是分布钢筋?它起什么作用?

篇3:对技术总结答辩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技术总结答辩的考评标准

技术总结答辩考评, 是对考生理论指导实践效果的验证, 是对其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核。技术总结答辩由“技术总结”和“技术答辩”两部分组成, 各占考评标准成绩的50%。“技术总结”成绩主要根据考生撰写的技术总结来评定, 具体分成“理论知识”、“关键技术”、“业务特长”和“总结格式”四个项目, 每个项目按照各自的技术地位在技术总结答辩中分别占不同的权重。“技术答辩”成绩则主要根据“技术总结答辩”考题和“专业知识答辩”考题的实际答辩情况评定。技术答辩总结考题一般设置两题, 不分权重, 均从考生撰写的技术总结中出题, 即考查考生对本专业理论及技术的掌握程度, 以及对与技术总结撰写相关问题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专业知识答辩考题也以两题的题量设置, 同样不作权重区分, 在技师考评相关的专业题库中随机抽取, 以对考生的临场处置能力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查。

二、目前技术总结答辩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总结答辩问题同时存在于应试者与考评员两方面。就应试者而言, 主要表现为应试能力较差, 答辩成绩不理想。对考生的应试能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其问题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技术总结的撰写问题。二是技术总结答辩准备工作的问题。

三、提高应试、考评能力的措施

考生为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 参照技术总结答辩的考评标准, 有针对性地撰写技术总结

技术总结可以围绕申报者本人的业务能力、特殊技能、关键技术、技术革新、组织管理、学习培训以及帮教指导等方面进行撰写, 确保内容真实, 且具有科学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而言, 技术总结应该是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技术的总结呈现;可以展示自己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的解决之道, 着重运用技术理论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 说明解决的效果如何;也应该如实反映自己是否具有本工种相应等级的绝招技术或技术特长, 这些绝招、特长得到何种层级的认可。

(二) 根据技术总结答辩的考评标准, 有针对性地做好答辩准备

第一, 提前做好材料准备。梳理技术总结的主要观点、论述结构和技术关键;掌握技术总结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符号、公式、曲线的确切含义;反复推敲技术总结中是否有论述不清、自相矛盾或逻辑不当的问题, 及时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第二, 掌握临场技巧, 沉着应考。考生应考时, 要充分利用答题前的思考时间, 做一些简短的笔录, 简要列出答题思路或提纲,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给考评员以清晰流畅的回答。

“专业知识答辩”的知识覆盖面广, 考题随机性强, 与撰写的技术总结并没有必然联系, 考生一般较难事先准备, 在答辩前应特别重视复习掌握与本职业工种相关相近的业务知识, 拓展知识面;认真梳理本工种职业技能涉及的知识点, 将知识理论的综合运用作为重点, 进行应考预演。

考评员评价能力的提高, 则有赖于自身业务素质与考评标准的统一。也可从几方面着手:

(1) 认真研读技术总结, 参照考评标准, 对考生总结的经验、解决技术问题所运用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处理方法进行评价, 并在对其真实性 (可信度) 、科学性、应用性及可操作性客观认定的基础上给定分值。

(2) 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对技术总结所述问题进行技术等级的判断。具体而言, 考评员应就考生技术总结表述的“技术难题”、“绝招技术”及其能力与本工种技术等级的知识、技能要求是否有对应关系;考生所阐述的技术难题和技术绝招是否恰如其分而非夸大其词等问题进行甄别。

(3参照但不拘泥于常用应用文写作的文本格式, 判断考生的技术总结写作水平, 并评定考核分。虽然考评标准对技术总结有规范要求, 但文无定式, 格式并不是评定写作水平的核心标准。考评员应据实给定考生成绩。

(4科学规范出题。考评员出题原则是以考生的技术总结为依据。出题范围可适当考虑技术总结中涉及的相关相近的业务技术问题, 但应以本工种等级可以或者应该达到、掌握的知识技能与业务能力为主;对技术总结显示基础较好的考生也可以抽取总结中涉及的经验、技术难题、处理方法及效果等有关内容编制难度适当的答辩题, 引发其思考, 更起到授人以渔的作用。

(5) 营造宽松的答辩环境, 消除考生紧张心理。如遇考生精神过度紧张时应适当延长答辩时间;如考生对技术关键问题的答辩有不同意见, 应给予适当时间说明解释等。

篇4:土木工程答辩问题总汇

摘 要结业论文答辩是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也是培训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亟待加强并改进。从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角度看,结业论文答辩应成为反思校长专业发展的平台,分享办学实践智慧的展台,研习论文写作规范的讲台。提升论文答辩质量的主要对策是,提前介入写作指导以放好论文的“样子”,认真评阅结业论文以选好答辩的“种子”,着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以搭好互动的“台子”。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 校长专业化 任职资格培训 结业论文 论文答辩

中小学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如何提升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切实加强并改进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其在校长职业生涯初期促进专业发展的催化剂作用,值得培训机构及培训者探究。

一、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之现状分析

结业论文通常作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总作业”布置给参培学员,而论文答辩亦随之成为整个培训阶段的“最后一课”。作为具有阶段性培训成果鲜明显示度的重要环节,结业论文答辩之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尚存较大的质量提升空间。

首先,从论文形成的过程看,基本处于“自发生长”状态。结业论文从选题到定稿均由校长个体完成,既缺少与导师的沟通,亦缺乏与同伴的交流。培训机构直到接收参培校长提交的论文,方才得知各位校长在本次培训中学习研究的关注点所在,更遑论在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等环节予以指导与监督。究其原因,固然与成人学习、干部培训的特点相关,亦与培训机构的重视程度、指导力量不无关系。

其次,从论文写作的质量看,总体情况并不那么令人乐观。虽然结业论文中不乏选题新颖、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严谨的优秀之作,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五失”。一曰:失之于思考不足。有文无论既是一大通病,也是一大顽症。虽然一些论文也不乏“器”的精巧与美丽,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缺少“道”的深邃与广博。有叙事没研究、有案例欠分析、有做法缺依据、有经验少提炼的现象并不鲜见。二曰:失之于层次不清。有的一级标题之间相互有交叉,有的二级标题与上面的一级标题不对应。三曰:失之于表达不准。例如对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未予定义者有之,未选取权威定义者有之,甚至援引学界普遍认为错误定义者亦有之。四曰:失之于格式不对。虽说不能苛求结业论文完全达到科研论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但出现题名下缺失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后缺失参考文献这样的低级错误,委实不应该。五曰:失之于学术不端。通过“复制+粘贴”方式抄袭而来的论文虽属极其个别,但为了“赶结业班车”而拼凑论文的现象亦并非个别。

再次,从论文答辩的安排看,大多采用示范性答辩模式。提交结业论文是参培校长人人必做的“规定动作”,然而由于培训课程多且课时紧、培训机构人手不足等原因,论文答辩并非人人必过的结业“门槛”,而只是其中优秀代表被培训机构指定的动作。笔者通过网上调研发现,不少培训机构将示范性论文答辩与结业典礼在时间安排上紧相衔接,使之成为上下两个半场。但由于上下两场活动性质与氛围基调截然不同,培训机构与培训学员的目标指向和心理期待也不尽相同,加之时间局促,很难确保结业论文答辩的示范性到位,“最后一课”亦难免沦为草草走过场的一课。

二、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之功能定位

笔者认为,准确定位校长培训论文答辩之功能是提升论文答辩质量的内在诉求。而准确定位的逻辑起点,则是对校长专业化及其实现方式的科学认识。

校长专业化有两层含义,既指校长职业群体的专业化,亦指校长个体的专业化。后者意义上的专业化通常又称“校长专业发展”,是指“校长在逐步深化对教育意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与专业精神、不断提升道德与伦理追求、不断提高学校领导专业技能与能力的过程”[1]。它既需要校长个人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行岗位实践与反思、理论学习与研究等自我修炼,也需要培训机构提供“以提高校长素质和能力,改进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支持性服务”[2],而结业论文答辩恰是二者“零距离”对接的接口。

教育部近年来陆续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和幼儿园等四个校(园)长专业标准,是广大中小学校长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的行动指南。校长要扮演好《标准》所要求的领导者、教育者、管理者三大角色,履行好《标准》所赋予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大职责,必须首先突破理性视角缺乏、理论思维薄弱这个专业发展的“瓶颈”,前述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即是不证之证。“一个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的校长不可能成为学校变革的领头人,一个缺乏理论思维的校长群体绝不是一个专业性强的职业群体。”[3]校长专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经由培训机构一次或N次带有“充电”、“加油”性质的培训、研修一蹴而就;提升校长的理论思维水平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大功告成。但努力提升校长培训结业论文答辩质量,无疑是培训机构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性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

基于此,笔者将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论文答辩的基本功能定位于“三台”,即:反思校长专业发展的平台,分享办学实践智慧的展台,研习论文写作规范的讲台。

自我反思是校长专业发展过程的良性伴侣。“反思是一种批判性地思考经验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人们结合已有知识和从经验中获得知识,以调整自己的行为。”[4]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多为校长在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在自身岗位实践的基础上,在与实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的产物。对作者而言,论文答辩是一个再学习、再反思、再提升的过程。其对论文内容的自我陈述,既包括对自己教育管理思想的审视和教育管理实践的追问,也包括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谋划。对观摩者而言,论文答辩则是一个以人为镜、学习如何自我反思的过程,可以从中获取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等多方面的启迪。

智慧共享是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任何行业的成长都有赖于它的参与者分享经验和进行诚实的对话。”[5]结业论文公开答辩恰似一个“相观而善”的展台,作者基于自己所在学校及所分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植根校本实践创新的亮点做法与成功经验及其相应的理论阐述在此分享。其基于学校并努力发展学校的教育理想令人感动,直面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出路的探索精神令人尊重,锲而不舍地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成果令人钦佩。即便作者分享的是困难、困境与困惑等“成长的烦恼”,亦令人深思,对促进校长群体专业成长不无裨益。

论文写作是提升校长专业水准的重要举措。它有助于中小学校长藉此积累并提炼教育管理经验,体认并发展教育管理理论,砥砺并提高教育管理能力,探索并开辟教学管理新路。对于以新任校长为主体的任职资格培训班来说,结业论文中出现不够准确、严谨之笔,有待充实、完善之处等问题在所难免。通过公开答辩这种更具现场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将作者在论文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及其表达方式昭示于人,而且可以使全体学员在观摩作者与同伴、与专家的对话过程中,在聆听专家点评的过程中,重新考量该论文的选题价值,进一步认识该论文在确立主旨、论证观点、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优劣得失,进而加深理解教育管理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

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角度看,论文答辩的“三台”定位是一个有机整体,大体可与古人所谓“三不朽”之说相对应:反思的平台是校长“立德”的推手,由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反思行为等构成的反思人格直接指向如何做人;分享的展台是校长“立功”的帮手,校长个体分享的鲜活实践性知识和经验,对校长群体专业化而言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研习的讲台是校长“立言”的助手,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写论文,方能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自觉,进而实现从管理者到研究者的跨越。

三、提升校长培训结业论文答辩质量之对策建议

1.放好“样子”:提前介入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答辩质量的基础在于结业论文本身的质量。惟有“关口”不断前移,从源头上提高结业论文写作质量,方能实现论文答辩质量之提升。

(1)发布论文选题指南。确定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指南对于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具有定向、定位、定点等指导作用,应在学员报到之初与办班计划、学员手册等同步发布。由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周期较短,结业论文选题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像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指南那样包罗万象。其编制时基本遵循的原则有三。一是目的性原则。所谓目的性,即指南所设定的选题范围应与任职资格班的培训目标相呼应。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以新提任的中小学副职校级领导为主体,他们多由一线优秀教师、中层管理骨干走上现工作岗位,正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原始积累”时期,恰恰需要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交流教育管理经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拓宽教育管理视野,提升教育管理能力,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二是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即指南所涉及的选题内容与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现阶段在学校改革发展和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相贴近,如此,方可促进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校长所在学校发展、校长个体专业成长的互动共赢。三是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即指南应充分考虑学员所在学校的类型差异以及学员自身不同的学科背景、工作经历、岗位需要、研究志趣等因素,以保证人人有题可选,有文可写。

(2)开设系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是达成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之重要载体,应贯穿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全过程。其对于校长培训结业论文写作的作用有二。一曰“启思”。培训机构应以助推学员加速实现从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向合格的学校领导者、管理者角色转变为中心来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所开设的每一个专题讲座都要凸显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专家引领作用,都可视为结业论文的“先修课程”,都有义务为结业论文这门自然延伸的“后续课程”服务,都要有意识地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为结业论文写作从确立选题、深入研究、借鉴成果等方面开启思路。二曰“导写”。培训机构还应针对论文写作及与之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开设带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专题讲座。

(3)提供答辩陈词范本。答辩陈词范本宜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前、结业论文草成之后发给学员,要求他们参照范本格式给自己的论文写一篇答辩陈词,与结业论文一并提交。此举目的在于促使参训校长将准备答辩的压力转化为修改论文的动力,“倒逼”自己认真审读、推敲论文草稿,从中查找并弥补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的逻辑漏洞,进而将自己的基本观点建立在比较充分的理论思考基础之上并自圆其说,将自己的基本经验建立在比较系统的实践反思基础之上并提炼升华,从而避免言之乏理的平平之作、东拼西凑的敷衍之作、甚至是复制+粘贴的抄袭之作“出笼”。

2.选好“种子”:精心遴选参与答辩人选

对于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来说,如果条件许可,人人参加论文答辩是再好不过的一种制度安排。倘若受制于各方面因素,挑出部分优秀论文进行示范性答辩,也不失为一种策略选择。笔者认为,选好答辩种子选手是最大限度发挥论文答辩示范效应的必要前提。

(1)认真审读论文。这是遴选“种子”的基础。每一期任职资格培训班结业前,干训中心都要聘请2~3位专家,认真审读每一位校长提交的结业论文,以全面了解学员学习、研究与写作的态度和水平,从中发现适合公开答辩的“种子”。

(2)确立入选标准。这是选好“种子”的关键。我们可以确立“基本”+“附加”的入选标准。基本标准是“四性”,即:选题的价值性,能回应当今时代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与校长专业发展的诉求;观点的正确性,能旗帜鲜明地亮出对“问题”的发现及研究的结论;材料的丰富性,能在相关理论的关照下展示学校教育管理实践创新的生态多样性;表达的逻辑性,能完整地、有层次地、语言流畅地、用词比较准确地展开论证,前后观点没有矛盾。附加标准是“三度”:一是信度,指结业论文为作者本人真题实做的原创作品,与作者平时工作、研究领域以及曾主持、承担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密切相关,经系统查重检测不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二是效度,指论文选题切中不同层次、类型的中小学亟待解决的共性矛盾和突出问题,不仅能在答辩中引发学员参与共同话题的讨论,而且能在答辩后为学员所在学校某一方面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提供参考、借鉴;三是“不饱和度”,指论文本身在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实践创新、理论思考、文章结构、文字表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存在一定的探讨空间,可以通过答辩明确深化研究或修改论文的思路,并使之更加深入推进或更臻于严谨、完美。

(3)明确答辩要求。这是发挥“种子”功能的必要准备。干训中心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联系拟作示范性答辩的论文作者,明确要求他们从为什么选择研究这个课题、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个课题、如何解释所发现的问题、课题研究有什么创新、研究过程遇到哪些困难、还有哪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等方面做好答辩准备。

3.搭好“台子”:着力营造学术民主氛围

论文答辩作为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最后一课”,是一种以多元对话取代单向独白的特别课程,是一个从学习资源到学习方式都带有开放性的特殊课堂。确保“最后一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培训机构与培训学员、论文作者与答辩专家共同致力于打造以学术民主为核心,求真、向善、立美的课堂文化。所谓求真,是指籍答辩过程中的观点交锋激发捕捉现实问题的灵感,激活多向思维的灵性,激励追求教育管理研究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的心志;所谓向善,是指答辩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来汲取人格力量,从中感悟论文作者勤于理论学习、勇于实践创新、收获生命成长的幸福与快乐;所谓立美,是指籍答辩过程中的审美体验来提升审美品质,从中领略优秀论文内蕴的思维缜密之美、内容翔实之美、结构严谨之美以及语言顺畅之美。论文答辩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起始环节——“答”。这个环节的主角是论文作者本人,主要任务是阐述论文的基本观点以引发对于论文的审读讨论。为了避免作者自陈时述无巨细、照本宣科,可采取“一发”、“二限”的措施加以控制。“一发”就是提前将参加答辩的论文复印好并发放给与会者,人手一份,这样既可方便与会人员了解论文全貌,又可免除论文作者全文宣读之累。“二限”就是限定答辩人自述时间与自述内容。时间上,一般要求控制在10分钟之内完成;内容上,要求简述论文选题的缘起、研究的方法、主要的观点、创新与不足之处等。

(2)中间环节——“辩”。这个环节没有绝对主角,人人皆可参与。答辩专家与论文作者的对话自然不可缺少,给其他学员提供与论文作者对话的机会亦很重要。在此环节中,作者须凭借自己平时的积累沉着应答专家的质疑问难,即便不能对答如流,这场对话对答辩人及观摩者来说,都具有挑起认知矛盾、激发深度思考的助力作用。观摩者也不等于旁听或旁观者,他们可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身份在答辩中发出自己的“好声音”。无论是谦逊的“悟”——提纲挈领地概述自己在阅读论文、聆听答辩过程中得到的收获,还是友善的“补”——以个人的实践经验或体会补充作者论文中的疏漏之处,抑或是率真的“刁难”——直截了当地提出异见请作者解答,同窗之间这种参与式、分享式的互动研讨,皆可收到助益校长专业发展之效。当然,“好声音”也是需要练习的。答辩会召开之前,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已经确定进行示范性答辩的论文名单,挑出结业论文选题范围与答辩人相同或相近的论文作者,提前通知他们一对一地阅读准备进行答辩的论文,写出点评意见,这是答辩会现场观摩者发出“好声音”必要的“开声”“练嗓”活动。

(3)最后环节——“评”。这个环节的主角是答辩专家。专家组成员以2~3人为宜,最好能实现理论专家与实践专家“共舞”。答辩专家的主要任务是在听取现场答辩的基础上,对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及其所撰写的论文作出点评。点评内容既包括“栽花”,也包括“栽刺”,且“花”要“栽”在闪光点、“刺”要“栽”在破绽处。点评方式可以由一人主评,其他人补评。不同专家的点评见仁见智,哪怕意见相左、没有共识也无妨,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如此更有利于拓宽校长们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视野。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结业论文答辩,是一种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策略。其有效性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培训机构的精心组织、培训过程的扎实高效、培训学员的认真准备,三者缺一不可。只要培训机构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不断创新,结业论文答辩质量不断提升并非不可期。

参考文献

[1] 陈玉琨.校长专业化问题研究[J].上海教育,2004(3B).

[2] 雷振海.校长专业化需要培训专业化[N].中国教师报,2013-10-9(1).

[3] 褚宏启.对校长专业化的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4] 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D.Brookfield).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帕克·帕尔默(ParkerJ.Palmer).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吴国珍,余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5:土木答辩问题修改版

答:(1)塌孔——探明塌孔位置,将砂和粘土的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1~2cm,如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缩孔——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3)斜孔——在偏斜处吊放钻头,上下反复扫孔,直至孔径校直;或在偏移处回填砂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2、桥梁施工过程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哪四个方面?

答:其一,开挖基坑时由于护壁处理不到位,造成基坑坍塌,孔内爆破未采用电引起爆施工,裸露药包且没有打眼放炮,在孔深大于12m时没有检测有毒气体含量等;在清孔排水时未注意保持孔内水头而造成内外压力差过大,从而导致护筒坍塌,井口周围缺少围护设施和安全标示;其二,由于架桥设备或支架承载能力以及安全宽度不够,导致墩柱施工过程中坍塌或坠落现象,构建运输过程速度超过3km/h;其三,在需要放置安全网和防坠网的施工位置,没有按照规定实行梁体制安,导致人员和机械设备坠落事故;最后,由于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出现未配备安保设备,不文明生产等现象,如10m以上作业时未加设安全网,导致附属设施施工出现一系列安全事故。

3、试述墩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常见危害及处理方法?

答:墩台是大体积圬工,为避免水化热过高致混凝土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裂缝 措施:(1)用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合材料与外加剂,掺入片石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2)采用C3A、C3S含量小,水化热低的水泥,如大坝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低强度水泥等;(3)减小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4)混凝土用料应避免日光暴晒,以降低初始温度;(5)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4、如何防治和处理钻孔灌注桩发生偏斜?

答:预防和处理措施:第一,在施工中要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办事;第二,对钻机要进行严格的险查。安置钻机前要夯实支撑点地基,钻机安平后要严格校对钻孔中心轴线;第三,对地质变化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如缩孔或不规则扩孔主要出现在地层变化处。如发生上述现象,应及时调整进钻速度,泥浆稠度;并应上下扫孔使钻机逐渐正位。第四,弯孔较严重时,如用旋转钻机,可提吊起钻机在弯孔处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特别严重时,应回填砂黏土,冲击钻孔应回填砂黏土夹砂卵石或小片石至弯孔以上0.5m,待沉积或用低冲程冲击密实后,再钻进;第五,不得用冲击钻直接修孔,以免卡钻。

5、当梁体采用悬臂现浇法施工时,模板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答:施工挂篮底模与模板的配置不当造成施工操作困难,箱梁逐节变化的底板接缝不平顺,底模架变形,侧模接缝不平整,梁体纵向线形不顺,挠度或顶面高程超出允许误差。

6、如何避免砼浇筑过程中发生过振或漏振?

答:1)对振捣工人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将振捣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要选择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的工人专门进行振捣。

2)浇筑砼时,一般应采用振捣振实,避免人工捣实。大型构件宜用附着式振动器在侧模和底模上振动,用插入式振捣器辅助,中小型构件宜在振动台上振动。钢筋密集部位宜用插入式振捣棒捣实。

3)砼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振捣,上下层砼的振捣应叠,厚度一般不超过30cm。

4)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一部位振捣完成后应边振边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5)使用平板振动器时,移位间距,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为宜。

6)附着式振器的布置距离,应根据构造物形状及振动器性能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7)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的砼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8)砼浇筑过程中发生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并充分注意前后浇筑砼的连结密实。若间断时间直超出规定时间,一般按工作缝处理。

篇6: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问题

1、什么是单位工程,什么是分部分项工程,请联系实际工程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和具体作用(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

3、一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4、编写施工方案中主要应说明哪些内容?

5、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之间的关系?

6、组织流水施工时,一般主要应提前考虑哪些主要参数?

7、一般工程的施工顺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图回答)?

8、按你毕业设计图纸上基础满堂开挖要注意哪些问题?

9、现场道路、水管走向及电路布置如何合理安排?

10、按你毕业设计图纸的内容,施工要选用哪几种机械?用在何处,位置放在何处较合理?

11、施工的技术措施主要指哪些方面?

12、工程的质量措施主要指哪些方面?

13、施工安全主要从那几大方面考虑?

14、文明施工一般主要看哪几方面?如何看待现场文明施工问题?

15、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中,为什么还要计算工程量,工程量主要用在哪几方面?

16、施工进度计划都表现在一张横道图上,一般横道图应标出那些内容?

17、评价一个施工方案指标有几个?

18、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19、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

20、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21、如何确定施工流向?

22、多层民用混合结构一般分为那几个施工阶段?

23、什么是“开敞式”施工?什么是“封闭式”施工?各有何特点?

24、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25、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26、施工平面图的内容有哪些?

27、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

28、拟定施工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29、横道图的内容?

30、什么是最小劳动力组合、最小工作面?它们对组织施工的班组人数有什么影响?

31、从哪几方面检查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32、做好施工指标工作应注意什么?

33、什么是施工程序?

34、什么是施工顺序?

35、施工平面图中主要应考虑哪些施工机械的布置?

36、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37、怎样制定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38、施工进度计划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形式?

39、横道图和网络图表示的施工进度计划各有什么特点?

40、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计算的节点时间参数和工作时间参数各有哪些?

41、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虚工作的是怎么表示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42、在网络计划技术中,单代号网络图的是怎么样表示的?

43、网络计划的优化主要有那几方面?

44、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怎样根据时间参数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

上一篇:发展网络教育共享资源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下一篇:医院护理工作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