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

2024-05-06

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精选6篇)

篇1: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

组织工作表态发言稿

座谈会、工作表态发言稿的格式

1.概述

发言搞是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广泛使用的一种会议文体,通俗地讲,就是会议上发言的稿子,组织工作表态发言稿。它是发表人代表本单位、组织或本人发表的与会议有关的意见、看法或经验与情况。

发言稿与讲话搞是同样性质的公文,但有的地方也有些区别:习惯上称本机关或上级机关领导人会上发表的言词为“讲话”,而一般与会人员发表的书面或口头言词为“发言”。

发言稿可以是谈心得体会、介绍经验教训,也可以是汇报情况、陈述建议等。

2.写作要点:

发言稿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

(1)标题

应由发言者、发言会议名称、发言内容和文种类别(发言)“四要素”组成,也有时仅标明发言者、会议名称和文种类别,不在标题中标出具体内容,还有的用括号注明发言时间。

(2)正文

发言稿的正文写作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相当于“前言”或“序”,俗称“开场白”。一般写发言的缘由,引入正题,也有的开头有“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之类的称呼;或者在“序”中以东道主身份对来宾表示欢迎,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部分是发言稿的主体部分,写发言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是结尾,可适当概括、申述一下自己的主要观点,也可写一些要求或者省略这一部分。

(3)落款作者、日期

很多时候这项内容标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前。

发言稿的内容很丰富,很难有统一的要求。一般来讲,做到有的放矢、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语言通俗易懂、少陈词滥调,即是好的发言稿。

3.例文

×××同志关于××市党政机关开展

我市召开2011年“作风建设年”总结暨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总结2011年“作风建设年”工作,安排部署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发言稿《组织工作表态发言稿》。市委书记李佳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以深化创先争优为动力,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以“人人创先争优、共建幸福Xx”为主题,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建工作深度介入加快发展,为加快推进“两个着力”、努力建设幸福Xx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去年4月,我们结合深化创先争优,围绕“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Xx”目标,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加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弘扬新风正气,形成了强大发展动力;二是强化民本观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四是突出实践特色,保持了加快发展良好势头。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主动融入发展全局,立足岗位拼搏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5+2”、“白加黑”、“只有工期、没有假期”的实干精神,看到了“正视、面对、拿下”的负责态度,看到了“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赤诚情怀。我们要认真向先进典型学习,大力弘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满怀激-情投身幸福Xx建设,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央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市委把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以此为载体深化创先争优,全面系统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建工作深度介入加快发展,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Xx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根基在人民,执政基础在基层。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储扩大党的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有力保证。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从推动Xx加快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从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性,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推动加快发展和幸福Xx建设。

篇2: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

一是上级党组织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的实际需要。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一个传统,具有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优秀青年干部成长的重要环节。作为本来就是基层的县、乡镇机关和单位来说,其基层单位也就只有村一级组织了。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锻炼,为区直部门和乡镇的机关干部下基层锻炼提供一个舞台。

二是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现实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优秀人才都纷纷外出打工,入党积极分子很难培养;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低,村里现有的党员缺乏工作热情,有的`村长期不发展党员,党员年龄严重老化,政策法制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适合新形势要求,挑选能够胜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人的难度越来越大,使在“少数老年党员中选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即使没有合适的人选,也要“瘸子里面挑将军”,甚至干脆一人长期担任。这样的村党支部工作几年下来,工作平平,不见起色,农村落后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意见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林区党委决定逐步考虑推行选派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

实行村党支部书记选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新事物,还在探索之中。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上看,这种做法是有利也有弊。

从利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在客观上强化了年轻干部到基层或艰苦复杂环境经受锻炼成长的意识。

第二,能够暂时解决村级组织“有人办事”的问题

从弊的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党支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下派的村党支部书记们一般任期都在二、三年左右,使这些“村支部书记们”在村里呆不长,村里毕竟只是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的暂时“锻炼点”,到期很少继续留任的,导致村党支部书记人员更迭频繁,不利于村里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二,将村党支部书记由选举变成上级党组织选派,有悖于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选派村党支部书记,实际上取消了党员大会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举程序,而党章第条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当然包括村党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第三,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使基层党内民-主落后于社会民-主。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早已实行了村民自治。在村委会主任实行村民直选的情况下,村党支部书记却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可能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之间的民-意支持基础的距离拉大,由此产生的村党支部和村委员会之间矛盾更难解决。通过发展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的设想也就难以实现。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村委会直选为基础,而不是形成“两张皮”。乡镇党组织应当通过实践培养一批扎根于农村和农民群众之中不走的村党支部书记,做农民的“领头雁”。而村党支部书记的产生,还是应该通过“两推一驯的方式,把党组织的意图和农民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党员意愿和群众意愿的统一,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并真正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从上述的利弊分析中,不难看出,选派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过渡办法,但不应成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发展方向。

篇3: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

一、高占位, 树立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社会责任理念

大学必须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 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能够服务社会的, 首先是培养合格人才。人才质量就是服务质量, 就是社会责任心的水平。河北传媒学院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培养能敬业、有专业、有专能的合格人才。几年来, 学院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其次是优秀教学成果对社会的服务。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 学院坚持主旋律, 鼓励师生创作贴近社会生活的作品。经过逐年积累, 学院已经有了一批歌颂改革开放、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歌颂文明和谐社会的声乐、舞蹈、小品、短剧以及摄影、美术作品, 并坚持把这些作品推向社会, 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对社会文明的引领。大学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守卫者。大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推之于社会, 形成社会文明。如我国近代的北京大学所倡导的“爱国、科学、民主、进步”, 就对开启中国近代文明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大学的教师则以“内圣”自守, 独善其身。所以, 以自身创造和拙守的文明引领社会文明, 是大学的社会责任, 也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学院坚持把校园建设成“文明净土”, 为社会做出榜样, 要求师生能够以文明举止示范社会。为此, 学院领导率先垂范, 向全院承诺, 坚持校务公开, 廉洁奉公, 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鼓励师生员工参与管理, 行使监督、批评、建议、举报、申诉等权力;要求教师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为依据, 遵守共同制定的教师文明公约;学院组织学生实行文明自律, 编写了“除陋习、树新风”新三字经, 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收到较好实效。

二、创新教学模式, 以优秀的特殊内涵建设最优社会组织

改革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是大学这个社会组织的特殊内涵。我们认为, 从目前大学教学改革的现状看, 教学内容的改革比较容易, 进展也快。相比之下, 教学模式改革却相当难, 进展也慢。现有的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之间的代代相传, 已经成为“习惯”和“传统”。要打破它, 必须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而从一所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角度看, 其应该有自己的“标识”, 这种标识是这所大学历史上积累起来的特质、优势、独有风貌, 也就是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能够立足于大学之林的依据。学院办学历史短, 缺乏历史积淀, 还没有形成自身稳定、持久的特色。但是, 如果明白了办学特色的意义, 就可以自觉地发掘、总结自己的亮点, 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持续积淀, 使“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逐渐鲜明起来、亮丽起来, 最终成为自己的办学特色。据此, 学院把重视实践教学作为改革教学模式的切入点。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 学院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两个思路:一是校内教学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 以作品的创作和再创作为纽带组织教学, 通过作品把需要学习的知识连接起来;二是“把学生推到舞台上, 把舞台搭在社会上, 让学生德艺双修, 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学习”。这两个改革思路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意义,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音乐舞蹈系是这一改革的先行者, 而且成果突出, 他们以此为题申报并获得了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学院选择上述两点思路出发转变教学模式, 几年来, 学院的办学不仅符合学院实际, 而且富有时代气息, 在办学上取得了成功, 为学院成为最优社会组织奠定了基础。

三、更新教师观念, 培养最优“组织人”

建设最优社会组织首先要培养最优“组织人”。教师 (含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是实施教育的主导力量。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从总体上说存在总量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差和流动性强等缺陷。所以,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尤其是加强专职的师资队伍建设, 是民办院校最迫切的任务。学院高瞻远瞩, 集聚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学院特别注重对在职教师的培训, 特别是注重引导教师更新观念, 鼓励教师不仅要发扬“红烛”精神, 还要像“红萝卜”一样, 通过“细细的根”在实践中通过钻研教学、继续学习, 使自己成长为大师;鼓励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 不仅要做学生的榜样, 还要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不仅要给学生“一勺水”, 为适应教学需要, 自己至少要有“一河水”, 还要带领学生寻找“水源”;鼓励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还要成为做人的楷模, 做学生的人生导师。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学院成为最优社会组织创造了主观条件。

四、养大气, 育校风, 打造最优社会组织的软环境

大学需要大学精神, 这是一种超然于世的独到精神。我们认为, 大学精神还应该具象化, 即形成“大气”或优良校风。在优良校风的建设上, 学院狠抓了“3×4”工程, 即:政风、教风、学风三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有物态 (器) 、制度 (制) 、行为 (行) 、心态 (意) 这4个从低到高的层次。在“三风”建设中, 一般论及校风时, 多指教风、学风, 而实际上, 政风 (行政之风、管理作风) 才是教风和学风的统帅。学校的院校长及领导班子, 有没有正确的办学方向, 先进的教育理念, 高瞻远瞩的办学思路, 民主、包容、合作的气质, 敬业、严谨、廉洁的作风, 高效率的管理方法等等, 往往对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抓校风建设应先从政风抓起, 以优良的政风带动优良教风和优良学风的形成。对于四个层次的理解, 学院认为, 心态层次即是强调理念是行为的先导, 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是校风的灵魂, 为此, 学院领导首先带领师生员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树立校风建设的目标, 统一大家的意志, 提高大家积极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制度层次则重在建章立制, 树立行为规范, 并认真落实, 做到“有章可循, 照章办事, 守章必奖, 违章必究”;行为层次就是把理念和制度变成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这是校风建设的核心内容;物态层次就是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保持整齐、洁净、温馨、清新、和谐和美的状态。由于学院在校风建设上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使学院呈现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气象, 为学院建设最优社会组织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

五、建立专家治校、相关者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

河北传媒学院和其他多数民办学院一样, 在管理体制上采取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但如何具体设置学院机构、设计运行机制, 尚需探讨。考虑到在办学过程中对某些利益相关者关照不够, 学院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举办人、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等, 他们对办学都有自己的诉求, 都有参与管理的冲动。为此, 学院在机构的设置和机制的设计上, 注意给他们预留相应的位置, 保证他们行使相应的权利。学院构造了“专家治校、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学院的决策机构是院长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 院务委员会由院内专家组成, 党委负责人参加;党政联席会议负责执行院务委员会的决议, 并对日常工作做出决策;咨议机构是院长领导下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除院内专家外, 吸收院外专家和用人单位参加, 听取教学工作汇报, 讨论教学指导思想, 指导制订修订教学计划、新专业的申报与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 重要教学管理制度的制订等;督导机构实行党政双重领导, 下设教学督导组和“双代会” (职工代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教学督导组接受集团督导办指导, 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核心任务是检查教务处和各系部的教学管理工作, 听课并对教师进行业务指导, 检查各教学环节, 反馈督导意见, 参与培训教师等;“双代会”邀请教育厅领导、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列席, 主要是听取和讨论学院工作报告、财务报告, 讨论学院发展的重大举措, 接受个人的或联名的提案等;党政联合主持成立申诉办公室, 接受学生、家长、教师以及来自社会的各种申诉、来信、来访。这种设置, 一是保障了专家治校;二是院长能够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 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也有了表达的机会;三是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保证了学院管理上的和谐和力量的凝聚, 从而为打造最优社会组织奠定了体制基础。

参考文献

[1]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 2006-09-20.

[2]尹晓敏.大学的社会责任[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02) .

[3]胡寅生.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01) .

[4]程斯辉.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办学的八大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 2008 (02) .

篇4:社会组织表态发言稿

一、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一)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要求

当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化,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有着日趋多样化的需求,政府在宏观层面维持社会稳定,无法兼顾少数特定群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长此以往,会导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因此,政府需转变职能,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创新管理。

(二)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可弥补市场缺陷

“市场失灵”使得市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略了公共服务需求,社会组织的活动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这些是政府与市场组织难以实现的。社会成员对参与社会生活有着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大众对社会组织的需求加大,同时自身也是社会组织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政府与市场组织的缺陷。

(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符合人民自身发展的需求

由于人民对娱乐、健身的需求加大,体育社会组织涌现出来,但由于其自身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混乱、监督机制不完善等多重原因,要想取得发展,需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同时积极与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合作,提高其公信力,链接社会资源,赢得社会认可。

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

(一)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

信阳市21家体育社会组织在成员参与、组织运行、管理机制、现有资源与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

1.成员参与。部分组织成员参与度不足,活跃成员占比小于20%,参与频次低,活动形式单一。参与人员性别比例失衡,男多女少。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主要是以兴趣为指标组成的同质性小组,但受居住地、个人健身计划、活动举办时间以及季节、心情因素影响,多数是一些有较浓厚兴趣的成员参与;体育社会组织定位明确,针对某一项体育运动开展活动。

2.组织运行。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决策机制不健全。多数受访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人员较少,多为发起人,分工不明确,一人身兼数职,决策权也在少数管理者手中,组织成员在参与决策上很被动。

3.管理机制。规章制度不完善,有的组织缺乏明文管理条例。无内部管理手册,在人力资源、固定资产、档案、印章使用等方面都缺乏管理条例,缺少明确财务管理制度,多数组织无专职财务,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不高,影响组织公信力。

4.现有资源与能力。外部支持不足,资金来源单一,活动经费不足,缺乏甚至无专业指导员、专业设备支持,缺乏固定资产,活动场地较为灵活。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少数品牌赛事,如“信阳市夏季篮球联赛”等有企业赞助,但多数组织对政府依赖性较高,筹备资金能力有限,无市场、企业的资金支持。体育指导员多在组织内部产生,其中包括一些长期坚持运动的成员,长期经验的积累让他们也成为了运动的专家,外聘专职体育指导员较少。

(二)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困难

1.参与制度不健全。在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施行以前,国内条例都是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88年颁布)来设置正式登记、注册标准的,当前信阳市体育社团众多,其中不乏有体育社团由于法律门槛或其他因素而未能实现合法注册,由此就可能被排斥在现行体制之外。除此条例外,无具体行政制度来处理社会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很难有法可依,即便参与了,一旦出现差错,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另外,1988年的条例随着社会发展也无法很好地适应当下现实;体育社会组织在现行条件下拿到真正的社会组织身份的环节与关系复杂,难度较大,活动便无法开展。

2.参与空间有限。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新时期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层面能够扮演的重要角色,信阳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可能在理解社会组织的地位、作用上存在一定偏差,故而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态度不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3.内在动力不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和领导者在社会组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这一方面体现了其他参与者兴趣不足、参与不够,也从侧面说明了组织领袖的存在使其他参与者缺乏参与管理的机会。社会组织需要群众基础,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才能吸引大众参与到社会组织的运作中,才能让公众利益实现在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才算真正的参与了社会治理。

(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困难的原因

1.自身能力不足。信阳市体育社团由民间发起,在政治上缺乏权威性,组织身份有瑕疵。尽管有的社会组织(如信阳市篮球协会)正在开拓市场,试图寻求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但由于我国企业、公民捐赠能力不足、捐赠意识薄弱,较多体育社会组织资金来源单一,较依赖政府,因此经济上缺乏独立性,限制了其指导、提供社会健身服务功能的发挥。调查还发现,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的群众基础较强,负责人及核心成员利用个人资源来推动组织发展,这主要与当地体育局在权力下放时的顾虑、谨慎有关。另外,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的指导员多由本组织内部产生,未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化发展的局面,无专门管理机构,所以仍处于一种自发、封闭、盲目的状态,成效甚微。

2.政府支持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认为其业务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资金扶持、监督管理、业务咨询及协助宣传,如上文所述,当地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一个方式就是举办各项活动与赛事,他们表示,在此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方面的不足。目前体育社会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是会员费,但除了维持组织日常运行,也需要给予会员相应的反馈,组织发展需要承担大型活动、项目来提高影响力,仅会费不足以支持活动开支,多数组织认为资金因素在限制发展方面所占比例最大,“资金不足”成为他们面临的诸多困难之首。信阳市篮球协会在当地某区的篮球场都是组织负责人出资建立,但实际上此类体育场所建设的资金投入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筹集方式。

3.监督不力,管理机制不健全。信阳市体育局负责各种经常性体育活动及单项比赛,根据政策向下级机构提供经费支持和业务指导,履行对当地体育社会组织的监督、评估等职能。但相应的专门体育管理系统仍不太完善,根据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模型,体育社会组织的内部资源提供者(提供支持的政府、捐赠人、成员、志愿者等),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媒体、公众、身为监督主体的政府等),有利益就有责任,一方面体育社会组织有必要对利益相关者担责,另一方面利益相关者也有必要监督体育社会组织。

三、促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思路

(一)健全参与机制

目前我国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层面的法律相当薄弱,《慈善法》自2016年9月1日实施,时间尚短,成效不明显,日后还应根据实际施行情况对法律条例进行增改、删减。但社会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已经有法可依,一旦发生纠纷,在问题的解决上也有制度保障。降低体育社会组织在获取正式社会组织身份上的难度,有助于保证其体育活动的参与,推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

(二)拓宽参与空间

政府处于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的关键时期,需要摒弃“大包大揽”的做法,将部分社会治理的权力让渡给社会组织,逐步转变为提供资源、监督管理的角色,这样,体育社会组织承担一部分的体育公共服务责任,政府也可通过购买体育社会组织的服务来促进体育社会组织作用的发挥,充分认识到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后,应在实践中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对体育社会组织的功能改造,使之成为承接部分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以此帮助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此外,体育社会组织由政府主导,也可以向政府寻求“挂靠”,依附政府的发展模式向政府寻求“保护”,同时充分利用自身运作规律,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拓宽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将自己纳入到体育治理体系中。在此期间,政府需明确自身定位,及时向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合理政策、资源支持和监督管理。

(三)提高参与动力

促进信阳市体育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内外兼修。体育社会组织内部需要调整管理机制,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争取号召更多组织成员参与到社会组织的运作中,以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组织成员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帮助体育社会组织在内部运营上得到提升。另外,体育社会组织应协调好与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以吸收其有效资源,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在外部监督上,利益相关方也应主动扮演好监督的角色,督促体育社会组织更好地履行其使命。

篇5: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表态发言稿

创先争优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去年4月,我们结合深化创先争优,围绕“推动加快发展、建设幸福资阳”目标,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加快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弘扬新风正气,形成了强大发展动力;二是强化民本观念,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坚持严管厚爱,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四是突出实践特色,保持了加快发展良好势头。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主动融入发展全局,立足岗位拼搏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5+2”、“白加黑”、“只有工期、没有假期”的实干精神,看到了“正视、面对、拿下”的负责态度,看到了“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赤诚情怀。我们要认真向先进典型学习,大力弘扬“卧薪尝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满怀激情投身幸福资阳建设,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央提出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按照中央、省委部署,市委把今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以此为载体深化创先争优,全面系统地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党建工作深度介入加快发展,为推进“两个着力”、建设幸福资阳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党的根基在人民,执政基础在基层。加强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执政资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有力保证。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从推动资阳加快发展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要性,从我市基层组织建设现状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性,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推动加快发展和幸福资阳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突出着力重点。要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要求,以“人人创先争优、共建幸福资阳”为主题,扎扎实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根标杆”。一要始终突出建强基层组织这一根本。大力实施“头雁培养”、“扩面提升”、“素质提升”、“先锋示范”、“关爱激励”、“党群共建”六大工程,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二要始终突出创新社会管理这一关键。加强群众信访工作,突出抓好矛盾化解,创新基层服务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努力推动我市社会管理迈上新水平。三要始终突出抓好干部队伍这一保障。对干部既要关心爱护又要严格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学习培训、实践锻炼、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加快资阳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在实效,关键要抓落实。要着眼全市发展大局,高度负责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成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一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思想,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要加强督查指导。进一步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强化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督查重点,做到把严格督导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要务实推动工作。始终以推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活动的成效,坚持在推动工作中建强基层组织,在建强基层组织中更好地推动工作,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推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转变作风相结合,努力建设幸福资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篇6: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表态发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各位领导,同志们: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是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大任务。我们将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农村基层组织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有效开展。

一、抓启动,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宣传,提高认识。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层层动员部署,并采取设置宣传栏、编写工作简报、广播电视报道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深入调研,摸清底数。采取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统计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入村社,深入农户,摸清底子、找准问题,历清类别。要认真研究,制订方案,及时成立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分类制定巩固、推动、整顿方案。

二、抓融合,形成强大合力。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农村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协调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城中村改造及招商引资等重点项目实施,做到“两促进”。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相结合。组织全县6300余名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深入基层开展联系服务群众行动,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思路,制定脱贫计划,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户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致-1-

富路子,提供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变化。要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破解难题相结合。围绕各乡镇、村“十二五”和任务,谋划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活动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三、抓重点,务求取得实效。要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年内对所有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对不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通过从机关选派、大学生村官中选拔、面向社会选聘等方式,及时进行调整;对工作薄弱村,下派得力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帮助整顿后进党组织。要研究谋划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村情实际,突出区位优势,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形成一个富民强村的好思路。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总结创先争优做法和经验,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制度,促进公开承诺、上级点评、群众评议等做法规范化、长效化。认真落实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党内激励关怀帮扶等制度机制,坚持发展党员“五步工作法”,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建好用好活动阵地。抓好已列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续建工作,做好已建活动场所的设施配套。大力推进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不断开发完善阵地功能,重点解决村级活动场所使用不充分、不合理的问题。

上一篇:小学心理咨询室各项规章制度汇总下一篇:我等的是桃子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