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2024-05-05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通用10篇)

篇1: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4〃14”玉树强烈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同时也给我们青海消防部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广大官兵用生命和鲜血铸就、青海消防总队精辟概括的“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

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消防局、省公安厅的坚强领导下,一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打响。面对生命的呼唤,省公安消防总队不畏艰险、全力以赴,第一时间集结力量、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开展救援,成为在最危险前线攻坚的主力部队,也是救出幸存者最多、救出被埋者最多的部队。全体参战官兵不辱使命,不怕牺牲,连续奋战12个昼夜,在复杂的废墟下救出埋压群众190人,挖掘遗体208具,疏散被困群众4100人,抢救物资价值9120.41万元,扑救火灾50起。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与死神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以“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职业使命,托起一个个生命的希望;以“心系人民,舍己救生,坚韧不拔,战斗到底”的青海消防抗震精神,铸就了与人民生死与共、共克天灾的时代见证。

消防部队是抗震救灾的尖刀班和突击队,为形成和弘扬抗震救

灾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生命线作用,为抗震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玉树恢复重建工作紧锣密鼓开展的同时,认真回顾抗震救灾斗争实践,深刻领悟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对于紧紧围绕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不断改进创新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彰显了总队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发扬青海消防精神的政治优势,必须扎实打牢高举旗臶、听党指挥的思想政治基础。面对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灾害袭击,全省上下患难与共,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救援,灾区人民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相助,全省各族人民实现空前的团结和凝聚,成功组织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难度最大、灾区海拔最高的抗震救灾斗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青海消防总队各级党委,对省委、省政府和公安厅发出的号令,迅速组织认真学习领会,采取坚决措施狠抓贯彻落实。广大官兵闻令而动,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灾区,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斗争,出色完成抢险救人、防火灭火、排除险情、灾后重建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各级党委领导及广大官兵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政治态度和高度政治觉悟,根源于青海消防部队始终坚持以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武装官兵,坚决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不断打牢“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思想政治基础。

一、抗震救灾的圆满胜利,锻造了一支忠诚可靠、敬业奉献的

公安消防队伍

“4.14”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在部消防局和全国兄弟部队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青海公安消防部队迅速投入抗震救灾战斗,青海消防官兵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第一时间展开了搜救幸存者的战斗。震后不到10分钟,玉树消防第一时间迅速集结支队全体官兵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震后不到一个小时,青海总队增援力量已踏上征程,第一时间携带专业救援设备赶赴灾区,第一时间将补给物资送到了前线,第一时间赶赴震灾现场,尽可能多的营救受灾群众。

地震发生后,玉树消防官兵顶烈日,战酷暑,奋战在海拔3700米的高原上,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害,消防官兵总是第一个冲上去。在战斗的最前线,他们风餐露宿,没有洗一次澡,没有睡一个囫囵觉,连续多日顾不上吃口热饭,饿了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皮肤晒破了,救援服沾满了厚厚的尘土。在灾难面前,官兵们面临随时发生的滑坡、落石和余震频发的危险,没有退缩,迎难而上,不怕疲劳,不怕牺牲,以顽强的意志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是玉树灾区救援现场上最亮的风景线。

二、发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弘扬正气、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人们之所以能形成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伟大合力,就在于中华民族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历史和时代的碰撞交流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正是这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培育和彰显了抗震救灾精神,成为我们攻坚克

难、战胜灾难的不竭动力。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活生生的英雄事迹,铸就了许多英雄形象,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让人回味和觉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身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动性,对于鼓舞灾区群众生产自救的积极性、激发消防官兵战斗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官兵们反映平时的思想教育内容空洞、乏味,通过开展抗震救灾英雄事迹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官兵宗旨观念教育,与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协作,积极拓展宣传阵地,及时有效地向人民群众反映消防官兵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英勇事迹,深入发现和挖掘消防官兵在大灾大难面前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奋勇救灾的感人事迹,以强大的舆论氛围引起更多百姓的关注,以百姓的关注形成强烈的自豪感,以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形成坚强的责任感,以坚强的责任感形成无穷的战斗力。这是拉近警民关系,提升消防部队形象的有效之策,这是进一步弘扬正气,彰显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有利契机。

三、树立大局观念,以“精神建设”促进宣传工作

一是高举旗臶、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始终是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玉树地震发生后,消防部队政治部门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和全局观念,认真按照“救灾工作每推进一步,宣传工作就要及时跟进一步”的要求,深入开展抗震救灾宣传,为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抗震救灾斗争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当前,玉树已进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阶段,灾区人

民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重建美好家园。灾后重建,既是物质世界的建设,也是精神家园的建设。宣传思想战线肩负着精神建设的重要使命,承担着丰富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世界、活跃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生活、增强玉树消防执勤官兵精神力量的艰巨任务。

二是塑造核心价值理念。抗震救灾斗争展现的巨大爱国热情、伟大民族精神、高尚道德情操,极大地丰富了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的时代内涵。正是在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的指引下,消防官兵和灾区人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阶段性胜利。要顺利实现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消防工作的目标,更是离不开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强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玉树消防部队宣传工作一定要以弘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贯穿到新闻宣传工作之中,融入到社科理论的研究之中,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之中,渗透到各执勤点的政治工作之中,真正使胡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内化为人们的价值理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共同努力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而不懈奋斗。

三是创造良好文化条件。玉树强烈地震造成玉树支队文化基础设施的严重损毁,给玉树执勤官兵文化生活带来重创。宣传工作必须把恢复重建文化基础设施作为文化重建的第一位任务抓紧抓好。建好执勤点的政治工作阵地,初步满足玉树执勤官兵基本文化生活

需要。加紧抢修恢复和规划文化设施,及早完善各执勤点的文化服务体系。

四是掀起舆论宣传高潮。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总队宣传人员紧急动员、精心组织各级新闻媒体,迅速打响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攻坚战,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总队宣传人员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最大限度地整合新闻媒体资源,再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舆论宣传高潮。紧紧围绕“弘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加快重建美好新家园”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重点宣传、特色宣传和精品宣传,深情讴歌共产党深厚的爱民情怀,立体展现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纵深报道英雄模范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全景记录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时代壮举,充分反映八方支援友爱互助的精神风貌。通过卓有成效的舆论宣传,进一步激发官兵们战胜灾难的昂扬斗志,进一步坚定官兵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四、创新理念,超前谋划,为玉树消防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安全有序的大消防格局

消防安全是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保障消防安全是灾区消防部队服务灾后重建的重要职责。为进一步更好的服务灾后重建,灾区消防部队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消防安全管理规划臵于灾区未来发展大局,为灾区的跨越式发展构建安全有序的大消防格局。

一是消防规划和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观。地震之后,灾区消防管网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许多消火栓不能使用,防火设施匮乏,消防安全隐患十分突出,这给消防监督带来了巨大困难。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对消防管网和消防通道的规划作科学论证,对重要单位提高防火等级,防止一蹴而就。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消防部门积极履行消防监督职能,提早介入消防设施规划和修建,把灾后消防设施规划和修建纳入未来消防监督的整体部局。

二是灾区城镇消防管网的重建和消防站的布局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玉树经济不发达、地理环境恶劣,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提高灾区发展后劲。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灾区城镇建设一直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就是消防安全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部局不合理,城镇消防设施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消防安全管理滞后于经济的大幅增长,导致监督跟不上。因此,在灾区城镇建设中应优先考虑消防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要深入调查分析灾区城镇现有水资源,科学预测未来灾区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消防管网结构、消防机构等方面优化措施。

三是消防工作要牢固坚持服务至上的执法理念。以人为本是构

建和谐执法环境的前提条件,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消防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灾区稳定是灾后重建工作的大事,灾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给灾区消防管理执法工作带来了难度和挑战,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上升到民族问题。因此,要突出消防工作的服务功能,把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贯穿到消防执法工作中,对灾区群众的一般消防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对因地震灾害造成消防设施损毁的,督促尽快补齐。

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发扬青海消防抗震救灾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部队管理,一手抓消防工作,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以更大的干劲,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重建美好新家园!

作者:总队政治部主任范建超

篇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背景材料

1.2009年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学科知识链接

1.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3.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也有我们的一份。5.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6.正义要求承担责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7.勇敢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1.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2.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中考命题预测

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7.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热点专题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2009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BC A.是为了获得荣誉 B.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D.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BCD A.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B.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C.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D.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

二、分析说明题 3.材料一:2009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材料二:2009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30.72亿元。

材料三:2009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以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③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④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⑤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篇3: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一、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顾名思义, 与人有关与文有关。多数学者认为, 人文精神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寻求人的自由发展与完善的内在力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中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忧患精神。即“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国家兴旺, 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第二, 乐道精神。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第三, 和合精神。即人和而天和, 人乐而天乐的和合精神。第四, 笃行精神。提倡投身社会, 自强不息, 追求理想, 知行统一的精神。这四种精神与我们石油企业相对应, 正合乎中国石油“爱国、敬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因此可以看出“人文精神”与石油企业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人是企业中最积极的因素, 但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只有把不稳定的因素转化成最大的生产力, 才能在采油厂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弘扬人文精神的目的和意义

(一) 增强采油企业的凝聚力。

凝聚力凝聚的是人的力量, 所以, 增强凝聚力的工作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其最主要的内容是了解人、关心人、团结人。前提是了解人, 核心是关心人 (包括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激励人) , 目的是团结人。

(二) 提高企业文化的建设力。

近年来, 国家提倡建设和谐社会, 其精髓就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企业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力提倡科学和人文的结合, 用文化来把握企业员工的心理, 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形势, 来指导员工对时代的认识, 来解决一些思想问题, 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 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 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

(三) 提升员工队伍的学习力。

弘扬人文精神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 便是要有笃行精神。提倡投身社会, 自强不息, 追求理想, 知行统一的精神。一个人、一个组织要想把事情做好、把任务圆满完成, 必定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主动担负所应担的责任, 积极履行对社会、对企业和对家庭的责任。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对提高企业的学习力具有推进作用。

三、弘扬人文精神的具体举措

(一) 目标激励。

激发动机, 强化行为, 使员工把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目标统一起来, 形成目标锁链, 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采油三厂作为油田公司主力生产单位, 义不容辞地肩负起长庆大发展的使命, 用长庆油田公司建设西部大庆的宏伟战略目标和“建设长庆油田标杆采油厂”的要求激励员工, 增强员工自豪感、向心力、凝聚力。

(二) 业绩激励。

着力构建职责明确的责任体系, 明确各层次员工的工作目标、职责范围和行为规范, 促进各项岗位责任的落实到位, 研究制定包括思想政治、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管理控制指标和履职指标考核体系, 加大兑现力度, 真正体现“责、权、利”对等。

(三) 形象激励。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作用。采油三厂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和不同工种 (岗位) 的职业道德规范, 以此来持续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 引导员工明礼诚信。同时, 通过制订《员工礼仪文化手册》、举办礼仪文化培训、企业文化知识大赛, 礼仪文化文艺晚会、礼仪文化格言有奖征集等一系列活动, 使各类文明礼仪规范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陶冶员工情操, 美化员工的自身形象, 进一步凸现一个国有大企业所具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和突出的时代特征。

(四) 典型激励。

培育楷模文化, 提升团队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通过培养、塑造、宣传、讴歌先进, 使先进典型人格化、生动化、感召化, 使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内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动。

(五) 环境激励。

采油三厂点多面广、线长, 大部分井站都分布在梁峁山川、沟壑野岭, 受地貌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员工长期分散在所驻守的井站, 远离文明, 生活单调。加强基层井站文化建设, 用文化抚慰寂寞的心灵用文化装扮荒凉的环境, 用文化调剂刚性的管理, 用文化把高度分散的员工个体力量凝聚为团队的整体力量, 是基层党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通过开展以“文化上山, 温暖下点“文化建站”等, 把特色文化体现在基层工作的细枝末节, 培育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管理先进的班站, 也促进了基层由“硬”管理向“软”约束的转变营造了“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氛围, 使员工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找到情趣感, 获得价值感, 实现成就感。

篇4: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8月4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温州市慈善总会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市汶川地震慈善赈灾捐赠表彰大会》,到会的每一位朋友都怀着经历了鏖战后胜利归来的满腔豪情和阳光般的好心情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这个意义非同寻常的会议。会上,有651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这在温州慈善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大力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表彰大会!是一个歌颂支持慈善光荣、参与慈善高尚的表彰大会!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温州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德康,温州市人大副主任张林出席表彰大会,为抗震赈灾的英雄们颁奖;副市长黄德康在表彰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在这抗震救灾惊心动魄的两个多月里,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指挥下,有着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传统美德的温州人民纷纷涌向各地慈善总会踊跃捐款、捐物,爱在瓯越大地上如潮般涌动着,数以数百万计仁慈善良的人们爱心感天动地!社会各界抗震赈灾的捐赠热情使全市各地慈善总会都成了汹涌澎湃的爱的海洋!各界人士的爱心故事举不胜举,感人的故事天天在涌现,我们慈善工作者也被深深地感动着!被强烈地震撼着!这种爱的感动和震撼令我们终身难忘!这也是全市慈善工作者在不寻常的抗震赈灾战斗中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强大动力!

从5月13日到7月29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市慈善总会共接受了来自温州全市各有关机关、团体、学校、街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及海内外温籍侨胞、侨商、还有在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的救灾款达3.07亿元,这个了不起的数字是温州人民爱心和责任的结晶!其中温州市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7280.2829万元;鹿城区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3260万元;瓯海区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3719.36198万元;龙湾区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1874.278253万元;瑞安市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2750万元;乐清市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6590.8941万元;永嘉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310.35658万元;平阳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1277.57404万元;苍南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2364万元;文成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546.04093万元;泰顺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398.8万元;洞头县慈善总会接受赈灾款330.135553万元。

为了把社会各界向慈善总会的赈灾捐赠款物和慈善总会对赈灾款物的管理和发放情况向全社会作一次公开的、全面的汇报,我们在6月25日召开了《温州市慈善总会接受社会各界对汶川地震赈灾款物情况通报会》,社会各界都反映这个会议开得很好,使大家对抗震救灾款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很明白、很清楚、很放心。目前,温州全市12个慈善总会已拨到灾区的救灾款共有5423.73931万元,有力地支援了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对于全市慈善系统其余的两亿五千多万元赈灾款,温州市慈善总会将在温州市对口援建的清溪镇灾后重建规划中确定一些项目后及时送达到灾区,认真负责地把温州人民关怀灾区同胞的千万颗爱心永远播撒在灾区大地上!

支持慈善光荣,参与慈善高尚。慈善事业是社会事业,她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社会氛围,也就是说,需要有公民慈善意识和社会慈善价值观的支撑。这场抗震赈灾的战役不仅考验和锻炼了温州市各个慈善总会的社会公信度和组织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工作能力,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的慈善意识,社会慈善价值观有了空前的增强。在温州市慈善系统受到表彰的651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正是790万温州人民抗震救灾爱心的代表和缩影,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温州慈善史上千古流芳;而在抗震救灾中为灾区同胞送去关爱和援助的广大温州人民,他们的仁慈爱心和高尚品德也将永远记录在温州慈善史上世代传颂!

慈善总会肩挑着凝聚社会力量,履行扶贫济困、帮孤助残、赈灾救助的社会责任。我们十分珍惜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千千万万个爱心捐赠者和捐赠单位,特别是受到表彰的651个荣获汶川地震慈善赈灾捐赠爱心奖、奉献奖、突出奉献奖、杰出奉献奖以及荣获组织奖、优秀组织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模范作用,他们是发展温州慈善事业的骨干,也是发展温州慈善事业的宝贵资源,更是温州市各地慈善总会开展各项慈善活动的重要力量。温州市慈善总会决定在这次表彰大会上发展、增补了一批慈善会员、团体会员单位、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有了他们的加入,温州慈善事业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仁慈的“爱心温州”慈善品牌一定会赋予温州市无限荣耀和自豪!

经过这场抗震救灾特大暴风雨的磨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经在温州人民心中深深扎根,构筑“爱心温州”慈善品牌正在成为温州人民的自觉行动。温州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慈善总会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积极履行宗旨,快速到位,努力工作所取得的优异赈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高度赞扬了广大温州人民心系灾区、踊跃赈灾捐赠的崇高品德和自觉投身到慈善事业中去的高尚行为。

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汶川特大地震灾难正在逐渐远去,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场举全国之力的抗震救灾鏖战引发的在中国大地上涌动的爱的春潮却永远在人们的心中激荡!我们每一个慈善工作者都愿意做鸣翠的慈善鸟,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四处鸣叫,送去温暖和关爱!

篇5: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面对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军队和武警部队作为主力军和突击队,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承担起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官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以忠实履行使命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实践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中国人民不愧为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人民,人民军队不愧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伟大军队,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英勇壮举感天动地,他们的优秀品格令人敬佩,他们的崇高思想催人奋进。这次表彰的英雄集体和模范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作为时代的先锋、群众的楷模、祖国的骄傲、人民的光荣,这些英雄集体和模范如同一个个窗口,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巨大勇气和精神风貌;如同一面面旗帜,高扬在人们心中,激励亿万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抗震救灾斗争考验了我们国家的力量,也锤炼了我们民族的意志,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支军队要强大,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而且需要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既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又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98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一样,将穿越历史,光照千秋,成为党和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要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搞好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学好胡主席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大力宣扬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和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广泛开展向英模学习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全面回顾总结部队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着眼完成使命任务,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官兵立足本职做贡献的实际行动,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决心,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和改革的巨大力量。全军官兵要以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篇6:如何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摘要: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是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就是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

关键字:抗震救灾万众一心社会和谐实际行动

正文:

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一个懂得弘扬伟大精神的民族,必定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面对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四川汶川、08年雪灾,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见证了中华民族遭遇的重大灾难,也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尤其面对极

为罕见的玉树强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开展了极为艰苦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重大胜利,创造了在高原高寒地带灾难救援史上的奇迹。

抗震救灾过程中,党和国家: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灾后重建。新闻媒体:加强对抗震救灾的舆论宣传,营造团结互助、抗震救灾的社会氛围;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方针政策,鼓舞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公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灾区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中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勇于承担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做自立自强少年;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奉献社会。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升华。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基本内涵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

我觉得在抗震救灾中体现的最明显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心系灾区也是爱国主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支援灾区,大大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大家贡献所能,奉

献所爱。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纷纷慷慨解囊争相捐款,倾其所能,尽其所力,担其所责。人们时刻在心中默默为灾区群众祈福平安,在心中想着我该做点什么。一切为了灾区,为了灾区的一切,展示出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灾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要学习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有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有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有普通农民群众,有人民教师,有医务人员等,为了救治受灾群众、减少灾区损失,他们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冲破重重困难和障碍,冒着余震带来的生命危险顽强战斗在灾区。他们如此理性、坚强,如此具有爱心、如此恪尽职守;他们为了祖国和灾区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奉献,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救助一个个生命、战胜一个个艰难险阻,创造着人间奇迹。“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救灾救人催他们的坚定信念、充满力量;爱国主义是他们顽强战斗的动力,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抗震救灾精神集中凸显了中国人民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团结起来共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与“黄金72小时”以及更长时段的生死大营救相比,它延续的时间更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把政府推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把建设物质家园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用我们的坚忍和奋进,尽快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灾区人民重建一个美好家园。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同样需要彰显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深挚感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灾后重建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面对强震袭向玉树,举国上下同玉树人民“在一起”,前方后方坚信“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四面八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6个民族血脉相通,凝结成患难与共、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们党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向心力,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示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国家力量和民族气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斗,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玉树强震突如其来,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族群众奋力自救和互救。我们的人民军队冲锋在前,以坚强毅力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冲破千难万险为灾区群众送去生命的希望,共同展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在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我们就必定能够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成为共同信念,最大程度搜救了被困群众,最快速度救治了受伤人员,最大力度安置了受灾群众。党中央科学指挥,广大军民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坚持科学救援,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将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篇7: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内涵――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科学理性、开放透明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市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挽救灾区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而同样在玉树地震之后,中华民族人民也同样团结一致,使灾难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突然降临的罕见大地震,让全国人民目睹了袭击人类生命的巨大灾难:地动山摇的瞬间,房屋倒塌、家园被毁,数万生命被吞噬于瓦砾之下。而当我们悲悼同胞死难、痛感灾难无情之时,也看到了一幅幅惊心动魄、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充满英雄壮举的画面。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故事,哪里就有牺牲,哪里就有英雄。他们之中,有解放军指战员、基层干部、学生、记者、抗震救灾志愿者、出租车司机等……面对险情,面对生命的呼唤,他们没有丝毫的迟疑和退缩,用自己最朴素、最无华、最壮烈的行动,将人间大爱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人们的心目中竖起了一座座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时代风采的精神丰碑。

可以说,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中,英雄的身影遍布灾区的各个角落,有的甚至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信息便悄然离去,但他们的英雄壮举、英雄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他们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桩桩件件,可歌可泣,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大灾有大爱、什么叫尊严和勇气、什么叫凝聚和挺立、什么叫无私和无畏。在他们的身上,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示了战胜灾难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最具体、最形象、最博大、最深刻的教科书,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灾难超越了地域与时空,灾难是人类共同的伤痛,在无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爱才是人类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爱才是人类共同抗衡自然灾难的伟大力量!灾害无情人有情!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四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以至全世界人民的情!全国各地正积极行动,关心灾区群众,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参与灾害紧急救助和灾后的重建工作。

每一笔物资、每一笔捐款,都是灾区人民的一份希望!一日的工资,一天的零花钱也许微不足道,但汇聚起来将成为救灾救助不可低估的力量。让我们风雨同舟,为灾区增添一份力量,奉献一份爱心,帮助灾区同胞共渡难关。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民族的意志与毅力,证明我们团结爱国的赤子之心!

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灾难虽然无情地夺去了数万同胞宝贵的生命、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却极大地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力量。在这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面前,中华民族再次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用坚强和团结书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壮丽史诗。这次抗震救灾,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整个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江泽民同志在九八抗洪全国表彰大会上曾讲过,“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祖国荣誉重于泰山,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的形式多种多样,爱国的内涵因时而异。情系故土,小而思乡,大而思国是爱国;“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抗暴御侮、以身许国是爱国;“以国事为己事,以国权为己权,以国耻为己耻,以国荣为己荣”,位卑未敢忘忧国同样是爱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的嘉行懿德广为人民所传颂,忧国忧民的杜甫、抗击倭寇的戚继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等都是忠贞爱国的杰出代表。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无论是写好遗书毅然从五千米高空跳下的空降兵,还是身在异国他乡,仍情牵故土踊跃捐赠的海外华侨;无论是隔海相望心系灾区的台湾同胞,还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在心中为遇难同胞祈祷的普通大众,都真实地流露出拳拳爱国之心,都真挚地表现了质朴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对家国的热爱,对“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加之“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熏陶,使得整个中华民族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亲密。这种民族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凝为一体。这次地震中,所有中华儿女都视灾区同胞为自己的亲人,视灾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不分老幼,不分远近,只要是中国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血浓于水、空前团结的局面,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蒙文系 09双语班

篇8: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本刊讯5月12日,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召开“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大会, 沉痛哀悼在大地震中罹难的同胞, 总结回顾全省一年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主要历程和工作成效, 动员全省电信干部员工, 从抗震救灾的艰苦奋争中汲取前进的精神财富和不竭动力, 进一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 夺取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和企业转型发展新的突破。

省公司领导及本部全体干部员工, 川通服领导和员工代表, 各市、州、县分公司、直属单位、信产、号百等分公司干部员工参加会议。

篇9:弘扬抗震精神

摘 要:本文通过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斗争的日日夜夜的表现,体现了中国人民非凡的勇气、无私的爱心、顽强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践行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展现了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难、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顽强拼搏的抗震精神,再现了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再现了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团结协作的优良民族传统和精神。

关键词:抗震救灾;抗震精神;民族精神

前言

2008年5月12日,当我们在寝室休息时,一场巨大的自然灾害意想不到的袭击了我国,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撼动了神州,震惊了世界。这场自然灾害令千万人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至亲。这场灾害更是牵动着神州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这场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充分体现与张扬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烈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量,坚韧不拔、沉着坚毅、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的意志品格,体现了我国人民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我们的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力量。汶川地震中的抗震精神可歌可泣。

一 抗震救灾精神

(一)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向全国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出现在救灾最前线。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紧急行动起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救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披荆斩棘,强行突破,直奔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10万的纪录;虽然灾情十分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丝毫也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然面对,积极采取措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汇聚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无数个深动画面一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抗震救灾,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难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如果没有昂扬的民族精神支撑,是无法想象的。

[1]

(二)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

温家宝总理在灾区考察时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灾区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也超过了唐山大地震”。[2]而,我们并没有被眼前的灾难所吓倒,相反,我们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民战争。从每天24小时的报道来看,随着拯救行动日以继夜地展开,灾害损失被尽可能降到最低;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决不言放弃”中不断产生,从而浓缩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搏斗的伟大精神。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发出救灾号召,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到各路人马冒着不息的余震救援废墟下的生命,让人看到的是勇敢、是坚强、是沉着、是不避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三)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大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奋力自救,释放出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没有看到埋怨和悲观,而是奋力和积极的抗灾精神,在受灾地区,即使是几岁的孩子都表现了拼搏精神。他们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这些消息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灾区人民不仅能坚强地抚平伤痕,走出灾难,而且一定能在灾后重建中,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四)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如果说半个世纪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为了生存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而救亡图存,那么,经过了民族的解放自强,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的时候,中国就只能会遇难更强。如果说中华民族自古面对困难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就曾使中国多难兴邦、历经多次磨难再度崛起,今天当我们汲取了现代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并与中华传统文明相结合努力创造出更先

[3]进文明的中国,会更高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难和挫折只能使中国愈来愈强,历史上多次历经险境而不断兴旺证明了这一点;这次面对8级地震而不断取得抗震救灾的胜利证明着这一点;今后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同样会用不断的胜利证明这一点。

(五)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

无论在震区,还是祖国各地,人人心系灾情,用出人出力出物的实际行动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人们的心靠得更紧,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同情、和善、友爱等情感特别得到增强。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4]

总结

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抗震精神应只单单体现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上,我们更应把它发扬光大,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备受激励。那几天在电视机荧屏前,收听抗震救灾一线的英模人物讲述的动人事迹,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教育。论是灾区共铸爱的丰碑的师生、震不垮的党的战斗堡垒,还是火速奔赴灾区,用汗水和鲜血抢救群众生命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白衣天使,用手中的笔、话筒、镜头恪尽天职的记者,他们在危难关头所做的生死抉择,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不愧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不愧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一个个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从中我们又一次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凝聚力,又一次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巨大感召力。正是中华儿女在抗震救灾中铸就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在地震废墟上筑起了一座新的长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这场地震让全世界看到,越是在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越发挥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作用;越是在紧要关头,社会主义制度就越发挥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优越性;越是在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就越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灾难,往往发生在一瞬间,而抗震精神却是一种永恒。我们要把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化作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优异成绩上。现在我们该做的是认真学习抗震救灾英雄模范事迹,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要只争朝夕,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大的工作热情、最高的工作标准,完成各项本职工作,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出席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年6月30日。

[2] 温加宝.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讲话 [N].人民日报,2008-5-18.[3] 孟来军.焦明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篇10:大力弘扬抗洪救灾精神

延平区地方税务局

一、1-9月收入总体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区地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区经济运行呈现“总体持续、压力较大、前景向好”的态势下,区地税局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进一步提升征管质效,优化纳税服务,促进了收入的增长。前三季度累计组织各项收入27863万元,同比增收3826万元,增长15.9 %。其中,税收收入17342万元,同比增收2412万元,增长16.2 %,完成年计划的79.6 %。基本养老保险费5296万元,同比增收463万元,增长9.6 %。失业保险费209万元,同比增收17万元,增长8.8%。

(一)区级收入运行总体情况:(含直属局数据)截至9月份,累计入库区级一般预算收入20247万元,同比增收2414万元,增长13.54%,完成政府任务的74.7%。其中,税收收入15759万元,同比增收1991万元,增长14.46%。契税3916万元,同比增收562万元,增长16.7%。教育费附加572万元,同比增收124万元,增长21.7%。

(二)行业增减情况 13个行业中采矿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为负增长以外,其他各行业增收。从增长绝对额上以建筑业、房地产、其他服务位列前三位,三个行业共增收2828万元,拉动税收增长19个百分点,成为今年增收的主要力量。制造业大面积减收,元力活性炭公司、三红电缆、南线电缆三大制造龙头企业共减收870万元。

(三)税种变动情况

营业税继续保持增长,累计入库8091万元,增收1471万元,增长22.2%,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6.6%。营业税的增收主要来自建筑业、房地产业和窗口税收。所得税增长乏力,主要受制造业几大龙头企业所得税减收的拖累。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财产行为各税普遍增收。

(四)重点税源企业变动情况

全区年纳税50万元以上企业51户,累计入库税款5509万元,同比减收1249万元,下降18.5%,占税收收入比重为31.7%,同比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五)收入运行主要特点

1.税收增幅逐步回落。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和6.18洪灾的影响,税收收入累计增幅从年初的49.3%逐步回落至9月份的16.2%。特别是9月份单月税收大幅减收1097万元,同比下降40.4%,9月份税收累计增幅与8月份相比快速下滑了12.5 2 个百分点,收入走势与年初预测的“前高后低”走势基本吻合。

2.房地产业税收增幅回调明显。从年初的142%大幅回落至9月份的35%,由于今年基本没有新楼盘开盘,在8月份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的情况下,仍无力阻止房地产行业税收的下滑。

3.收入增长后续乏力,各项收入指标难达序时进度。从第三季度收入进度上看,市、区两级的各项收入指标只是刚好达到或接近序时进度。

二、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又是闽北大灾之年,完成全年税收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区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及上级局的工作部署,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坚定信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动员部署,确保实现征收目标

虽然前三个季度全区的税收收入仍然保持在二位数的增长,由于受灾情影响,第四季度组织收入工作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是税源结构性矛盾增加了组织收入的困难。我区税收增长主要还是靠房地产、建安等投资性行业,增长动力相对较单一。尽管实体经济税源出现恢复性增长,但也面临部分企业受原料上涨以及企业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压力较大,实体经济税源发展前景尚不容乐观。二是特大洪灾影响增加了组织收入的困难。据统计全区20个乡镇,222家企业遭受不同损失,受此影响税收收入也遭到减收。三是一次性税源的减少增加了组织收入的困难。如09年延期税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入库等。针对不确定因素,我局将坚定信心,取消休假制,大干90天,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召开二层以上人员会议和全局干部动员会,及时传达政府当前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正视组织收入工作的严峻形势,详细分析和探讨12月底前可能的税源和存在的困难,提高全局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大局意识,化压力为动力。二是严格落实收入目标责任。班子成员对基层分局分片挂钩,巡回督导,进一步细化收入任务考核办法,进一步强化责任管理。三是强化重点税源监控。成立重点税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将监控户数由年纳税50万元扩大至年纳税30万元,根据区域税源情况,分局上下人人确定自己收入工作联系点,分片包干,对采集到的数据实行基层分局、业务科室、区局分管领导三级审核,于每月申报期结束后定期召开碰头会议,分析总结并部署管征工作。四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坚决杜绝寅吃卯粮、转引税款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再次重申越是在困难时期、关键时刻,越是要头脑清醒、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五是强化检查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对收入计划制定不及时或执行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挖潜力拓税源,提高征管质效

1.强化行业税收征管。一是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进一步完善货运业税收联合控管机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落实全区货运业税收核定计税营业额新标准,充分发挥“以票控税”功能。邀请代开票企业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座谈,解读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办法,积极争取纳税人的理解和支持。税管员按户填写《运输业企业基本情况表》,详细登记纳税人及车辆的基本信息,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积极与地方财政、交通、交警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开展相关信息和资料比对。二是加强建筑安装业税收管理。积极推广建安税收一体化管理办法,在辖区内从事建筑安装业的纳税人,工程项目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行项目登记,实行双向申报制度,其应缴纳的税款由建设单位和承揽单位同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及时堵住施工单位申报不实的问题。针对农村建筑安装项目村级配套资金存在白条支付款的情况,加强对建设单位的财务检查和宣传辅导。三是加强房地产业税收管理。推行链条式管理,从土地拍卖、商品房预售、二级市场房产转让、房产出租等各环节实行全程管理,确保房地产税收管征不缺档、不断层。对房地产销售环节,对开发商发票金额与申报金额认真审核比对,以票控税。要求房管部门在办证过程中除了要审核契税税票外还要严格审核发票,对两票不齐全的房产不得办理房产证,对办证过程中出现的面积 差额尾款及时补开发票后方可办证。四是加强私房出租税收管理。成立私人房产出租税收专业管理小组,对新增店面进行定额核定纳入规范化管征轨道。五是加强二手房交易税收管理。在坚决执行“先税后证”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地段十楼盘”的双控办法,对契税、营业税等税种征收分房产性质、面积、单价、应纳税额、减免税额等进行详细登记、控管,并实行“一项目一表”管理,着力做到“项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税”。

2.强化单项税种征管。一是抓好土地使用税管理。抓住10月份为土地使用税申报期的时机,发挥清查信息的作用,对一些重点监控的企业特别是园区内的企业进行跟踪管理。加强对各纳税人资料的审核、比对和核实,重点和以前资料比对,提高基础数据真实性。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帮助纳税人准确确定土地征免税性质。二是抓好房产税管理。充分利用房产税税源清查信息,加强房屋租赁业税收管理工作,特别是个体店面租赁税收管理,通过扩面、提基等手段加强沿街店面出租税收管理工作,建立征收管理台帐。三强化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管征。补充、完善税务登记管理系统中股东、股权的信息,通过税务登记管理系统加强股东变更、股权转让的动态信息监控。邀请股权转让价格异常的纳税人进行约谈,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合理价格的,引入中介机构进行评估。与工商部门建立协作关系,要求股东变更、股权转让前,应凭税务机关开具的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或免税、不征税证明到工商部门办理股东、股权变更手续,没有相关证明的工商部门不予办理变更登记。四是做好耕、契两税管理。充分发挥委托代征单位信息及行政管理上的优势,加强税收的源头管控能力,防止税款的流失。

3.规范个体户征管工作。积极利用工商、国税等部门提供的企业信息,开展比对分析,尤其对街道、车站、商场、市场租赁户,写字楼、住宅楼内经营户,房屋出租等薄弱环节和假注销、假停业、假失踪纳税人进行清查,防止漏征漏管。对个体业户发票领用存数量和营业收入的审验,严格执行发票开具超定额补税,及时跟进新版发票启用后的管理工作,强化以票管税,防止代开、虚开问题的发生。依据经营规模、行业标准、地段系数等指标进行科学的定额调整,并通过公告栏、税务网站等平台进行公开。

4.积极清缴欠税欠费。提高催报催缴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陈欠、呆帐、缓缴和新欠数额分别建帐登记并分类实施清缴措施。对内及时在办税服务厅电子显示屏公告欠税情况,形成舆论压力,对外积极与各银行沟通协调,强化资金监控,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形成清欠合力。同时将房地产行业清理欠税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制定清欠计划,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资金紧张的企业制定合理的清欠计划,确认还欠金额。加强和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联系,取得了房地产企业关于土地出让金、土地交易面积等数据;加强和银行、财政局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资金回笼情况,催促具备清欠能力的房地产企业入库税款。

(三)优化纳税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以全省地税窗口建设在南平召开为契机,大力推进纳税服务全局性、系统性、基础性建设。

一是加强办税服务规范化建设。9月,水东分局搬迁新办公楼,以统一规范应用办税服务厅内部标识为契机,调整优化办税服务厅窗口人员配备,建立健全纳税人及社会各界对纳税服务工作的评议评价制度,对纳税服务态度、效率等加强考核监督,强化对纳税服务质量的外部监督。

二是加大对外服务系统推广力度。扩大网上申报覆盖面,拓展纳税人涉税资料的网上报送,逐步减少纸质资料报送。

三是积极推行同城通办业务。在延平区范围内推行同城通办业务流程,方便纳税人。

四是开通“绿色通道”落实受灾企业税收优惠。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对受灾严重的纳税人提供上门服务。成立减免税审批委员会,对符合条件该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及时予以审批减免,对受灾企业恢复生产资金确有困难的,积极办理相关税费的缓缴手续,支持企业度过难关。

五是加强行风效能建设和文明创建。细化内部考核心奖惩机机制,将组织收入与责任考核挂钩,进一步细化、量化各项考核指标,充分调动广大税务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收入增长。补充完善办税公开制度,在窗口设置对外公开网站,同时,积极开展效能监测工作,继续把纳税人评价结果与绩效评估相结合,加大对纳税人满意度网上评议工作的关注度,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分局窗口建立早会点评制度,全局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上一篇:最流行经典励志心情短语下一篇:揭牌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