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01

2024-05-02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01(精选3篇)

篇1:《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01

中国气象局第31号令《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

中国气象局令 第31号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日中国气象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2016年4月7日

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规范防雷装置检测行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实施对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检测是指对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检测的活动。第三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国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管理和认定工作。

第四条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级。

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第五条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分正本和副本,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印制。资质证有效期为五年。

第六条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认定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便民、高效、信赖保护的原则。第二章 资质申请条件

第七条 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满足防雷装置检测业务需要的经营场所;

(三)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并在其从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人员中,应当有一定数量的与防雷、建筑、电子、电气、气象、通信、电力、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四)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具有与所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防雷装置检测能力和良好信誉;

(六)用于防雷装置检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 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二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六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防雷装置检测工作五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近三年内开展的防雷装置检测项目不少于三百个,且未因检测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防雷装置检测项目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三)具有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见附表1);

(四)取得乙级资质三年以上。

第九条 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办法第七条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一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等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置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具有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见附表1)。第三章 资质申请与受理

第十条 申请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向法人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 满足本办法第七条和第九条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防雷装置检测的乙级资质。申请单位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申请表》(见附表2);

(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正、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专业技术人员简表》(见附表3),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关系证明和《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防雷装置检测质量管理手册;

(五)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

(六)仪器、设备及相关设施清单;

(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复印件。

第十二条 符合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防雷装置检测的甲级资质。申请单位除了提交本办法第十一条所规定的书面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现有资质证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二)《近三年已完成防雷装置检测项目表》(见附表4)和气象主管机构质量考核情况;

(三)近三年二十个以上防雷装置检测项目的相关资料。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第四章 资质审查与评审 第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受理后,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申请单位进行现场核查。

第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受理后,应当委托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查。评审委员会评审时应当以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并提出评审意见。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评审专家库,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应当从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并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十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入许可审查时限,但应当在作出受理决定时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通过认定的,认定机构颁发《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并在作出认定后三十个工作日内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未通过认定的,认定机构在十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及其人员从事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八条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遵循客观、公平、公正、诚信原则,确保其出具的防雷装置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并对防雷装置检测数据、结果负责。

第十九条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不得与其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第二十条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实行报告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次年起,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向资质认定机构报送报告。报告应当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技术标准和规范情况、检测项目表以及统计数据等内容。

资质认定机构对报告内容进行抽查,将抽查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并公示。

第二十一条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资质证有效期满三个月前,向原认定机构提出延续申请。原认定机构根据报告、信用档案及资质申请条件,在有效期满前作出准予延续、降低等级或者注销的决定。逾期未提出延续申请的,资质证到期自动失效。第二十二条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在资质证有效期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法人资格管理部门变更登记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向原资质认定机构申请办理资质证变更手续。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发生合并、分立以及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及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申请核定资质。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单位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等级的资质,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分立的,分立后资质等级根据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重新核定。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注册地的,由新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定资质。第二十三条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禁止无资质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承接防雷装置检测,禁止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单位兼职执业。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资质,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第二十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就有关事项询问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求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防雷装置检测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气象主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第二十七条 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达不到防雷装置检测资质条件的,由原资质认定的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予以降低等级或撤销资质。

第二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将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资质延续、升级的依据。第二十九条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视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防雷装置检测标准适用错误的;

(二)防雷装置检测方法不正确的;

(三)防雷装置检测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或不足以支持防雷装置检测结论的;

(四)防雷装置检测结论不明确、不全面或错误的。

第三十条 鼓励防雷行业组织对防雷装置检测活动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并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政策、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公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对防雷装置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信用信息等情况及时予以公布。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三十四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资质证;被许可单位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五条 防雷装置检测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到期后不予延续;处罚结果纳入全国防雷装置检测单位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示:

(一)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证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转包或者违法分包防雷装置检测项目的;

(四)与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

(五)使用不符合条件的防雷装置检测人员的。

第三十六条 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或者在防雷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的,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电力、通信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国务院电力或者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另行公布。

第三十八条 在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在2017年9月30日前,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核定资质。

第三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2:《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01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雷电防护装臵(以下简称防雷装臵)资质认定工作,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雷电防护装臵检测资质管理办法》、《雷电防护装臵检测资质评审细则》、《雷电防护装臵检测资质信息公开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江苏省境内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申请、初审、评审、延续和变更等事项。

第三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级。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臵的检测。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臵的检测。

第四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分正本和副本,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印制。资质证有效期为五年。

第五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全省范围内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认定工作,并将通过认定的防雷装臵检测资质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辖区内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认定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

第二章 资质申请

第七条 申请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满足防雷装臵检测业务需要的经营场所;

(三)从事防雷装臵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并在其从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的人员中,应当有一定数量的与防雷、建筑、电子、电气、气象、通信、电力、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

(四)具有防雷装臵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技术、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具有与所申请资质等级相适应的防雷装臵检测能力和良好信誉;

(六)用于防雷装臵检测的专用仪器设备应当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第八条 申请防雷装臵检测甲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装臵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二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六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防雷装臵检测工作五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臵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近三年内开展的防雷装臵检测项目不少于三百个,— 2 —

且未因检测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防雷装臵检测项目通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组织的质量考核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三)具有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见附表1);

(四)取得乙级资质三年以上。

第九条 申请防雷装臵检测乙级资质的单位除了符合本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外,还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防雷装臵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一名,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不少于三名;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从事防雷装臵检测等工作三年以上,并具备相应资质等级要求的防雷装臵检测专业知识和能力;

(二)具有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专业设备(见附表1)。第十条 满足本办法第七条和第九条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防雷装臵检测的乙级资质。申请单位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正式的书面申请公函。

(二)《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申请表》(见附表2);

(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国税和地税)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专业技术人员简表》(见附表3),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证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关系证明和《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五)防雷装臵检测质量管理手册;

(六)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

(七)仪器、设备及相关设施清单;

(八)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复印件;

(九)单位法人代表法律责任声明书(附件5)。第十一条

满足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八条相应条件的,可以申请防雷装臵检测的甲级资质。申请单位除了提交本办法第十条所规定的书面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现有资质证正、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二)《近三年已完成防雷装臵检测项目表》(见附表4)和气象主管机构质量考核情况;

(三)近三年二十个以上防雷装臵检测项目的相关资料。第十二条

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应当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按照项目的顺序依次装订成册后加盖骑缝章,提交资质申请的纸质材料和电子文件。申请单位应当承诺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申请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于每年三月和十一月向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的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

第三章 资质初审

第十四条

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申请单位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五条 负责初审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申请单位提

交材料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委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申请单位现场对申报材料进行核查。现场核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照检查所提交复印件的原件。

(二)核查仪器、设备及相关设施清单中所列的实物。

(三)核查办公场所与产权证明或者租赁合同内容是否一致。

(四)核查项目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措施、工作计划、总结、技术标准等档案资料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五)抽查二至三个以上防雷装臵检测的全套技术档案资料(包括检测协议书、检测现场工作计划、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书等)。

(六)考察主要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对有关管理制度、技术规范等的掌握和执行情况。

(七)其他需要现场核查的内容。

工作人员应当将现场核查的各项内容记录在案,由双方签字确认,并保存必要的视听资料,形成现场核查工作报告报本级气象主管机构。

第十六条 负责初审的气象主管机构根据申请单位提交材料和现场核查工作报告,在《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申请表》的“初审意见”栏内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

第十七条 负责初审的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初审符合要求的资质申请材料于每年四月三十日或者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报至江苏省气象主管机构。

初审不合格的,由初审单位出具书面凭证,退回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 资质评审

第十八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收到资质申请材料后,委托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在三个月内完成评审工作。

第十九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评审专家库,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评审专家库成员应当由防雷管理专家和防雷技术专家组成,并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十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评审专家库成员应当为在职人员,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责任心强。

(二)熟悉防雷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三)具有防雷、建筑、电子、电气、气象、通信、电力、计算机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或从事防雷管理工作八年以上。

(四)身体健康,能够承担评审的相关工作。

第二十一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于资质评审前从评审专家库中抽取五名以上奇数专家组成评委会,负责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评审工作。评委会主任委员由评委会成员推选产生。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评委会名单应当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二十二条 评委会成员在资质评审工作中应当客观、公平、公正、敬业、廉洁,并有责任对未经公布的评审过程、结果以及申请单位相关情况进行保密。与申请单位存在利益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评审客观、公平、公正因素的,应当主动提出并予以回避。

第二十三条 评委会评审工作由主任委员主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评委会主任委员宣布评审任务、程序和纪律。

(二)评委会成员审阅申请材料。

(三)评委会听取现场核查情况汇报。

(四)评委会成员陈述个人评审意见。

(五)评委会对相关事项进行讨论。

(六)评委会成员进行记名投票,当场计票,同意票数达到或者超过评委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二的为通过。评委会成员投票不通过的应当说明理由。

(七)评委会主任委员组织编写书面评审意见,签名后报本级气象主管机构。

(八)评审活动现场做好录音录像并存档。

第二十四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评审过程进行监督,对评审结果进行审查认定,对拟通过认定的申请单位在本级气象主管机构的官方网站上公示七日。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省气象主管机构做出许可决定,颁发《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

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应当组织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五条 未通过认定的,由省气象主管机构在决定作出后十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凭证,退回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 资质延续

第二十六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有效期为五年。申请单位应当在资质有效期满三个月前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延续申请,并向原受理机构提交本细则第十条(乙级资质)或第十一条(甲级资质)规定的材料和资质有效期内每年年检意见的书面材料。

资质证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未提出延续申请的单位,其资质证到期自动作废,且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资质。

第二十七条 原受理机构按照本细则第十一至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初审,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上报省气象主管机构,初审时间为二十个工作日。

第二十八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报告、信用档案、初审意见及资质申请条件,在有效期满前作出准予延续、降低等级或者注销的决定。

第二十九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对拟准予延续的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申请单位在本级机构官方网站上公示七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换发《防雷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

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应当认真组织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十条 申请延续的单位不符合资质延续条件的,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作出降级或者注销决定,并于决定作出之日起

十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收回原资质证书。

第六章 资质变更

第三十一条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在资质证有效期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法人资格管理部门变更登记后三十个工作日内,向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申请办理资质证变更手续。

第三十二条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发生合并、分立以及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的,应当按照本细则规定的程序及时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申请核定资质。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合并的,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单位可以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等级的资质,但应当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分立的,分立后资质等级根据实际达到的资质条件重新核定。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注册地的,由新注册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核定资质。

第三十三条 涉及本细则第三十一条规定变更事项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正式的变更申请公函。

(二)编制管理部门出具的变更后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变更核准通知书》原

件及复印件。

(三)变更前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和变更后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正、副本原件。

第三十四条 涉及本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变更事项经核实确认后,原认定机构应当予以变更。申请单位有关事项变更后不符合原资质条件的,认定机构应当作出降低资质等级或者注销决定,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 取得资质的单位发生合并、分立以及工商注册地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三十个工作日内申请核定资质。

第三十六条 合并后存续或者新设立的企业拟单位承继合并前各方中较高等级资质的,应向原较高等级资质受理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正式的变更申请公函。

(二)合并协议和合并决议或者决定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当地的地市级以上综合性报纸上登载企业合并的有关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变更核准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各方企业法人的决定的原件及复印件。

(六)合并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七)原各方企业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副本原件。合并变更事项经核实确认后,原较高等级资质认定机构应当予以变更。

第三十七条 单位分立后申请核定资质的,申请单位应当向原受理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分立决议或者决定书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在当地报纸上登载企业分立公告的有关证明和债务清偿或者担保情况说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变更前后的各相关方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四)本细则第十条(乙级资质)或第十一条(甲级资质)规定的材料。

第三十八条 具有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申请分立的,分立后的企业资质等级不能高于原有资质等级。省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重新核定,并注销原资质。

重新核定资质的,在省气象主管机构官方网站上公示七日,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换发资质证。

公示期间有异议的,应当认真组织调查、核实,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十九条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更企业工商注册地申请核定资质的,应当向企业迁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提交以下材料:

(一)正式的书面申请公函。

(二)变更前的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正、副本原件。

(三)本细则第十条规定的申请材料。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迁出、迁入的相关材料。

(五)变更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复印件和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的原件及复印件。

(六)迁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出具的证明(见附件6)和年检意见。

迁入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迁入企业的资质进行核定,按核定结果,换发资质证。迁出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注销迁出企业的防雷装臵检测资质。

第四十条 取得资质的单位,因遗失、损毁等原因需要补办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书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正式的补办资质证申请公函(包括补办原因、补办资质证类别等)。

(二)事业法人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报纸上刊登的资质证作废声明(报纸原件,作废声明内容应包括企业名称以及资质证名称、等级、编号、总编号、有效期、发证日期等信息)。

资质证书由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核实后补发。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防雷装臵检测单位及其人员从事防雷装臵检测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四十二条 防雷装臵检测单位应当遵循客观、公平、公正、诚信原则,确保其出具的防雷装臵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准确,并对防雷装臵检测数据、结果负责。

第四十三条 防雷装臵检测单位不得与其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四十四条 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管理实行报告制度。防雷装臵检测单位应当从取得资质证后次年起,在每年的第二季度向资质认定机构报送报告。报告应当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技术标准和规范情况、检测项目表以及统计数据等内容。

资质认定机构对报告内容进行抽查,将抽查结果记入信用档案并公示。

第四十五条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应当按照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防雷装臵检测工作。禁止无资质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承接防雷装臵检测,禁止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防雷装臵检测资质单位兼职执业。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不得以欺骗、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资质,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

第四十七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臵检测单位的检测质量进行考核。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

— 13 — 的防雷装臵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进行查询或者复制;

(二)就有关事项询问被检查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求作出说明;

(三)进入有关防雷装臵检测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气象主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九条 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达不到防雷装臵检测资质条件的,由原资质认定的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资质条件的,予以降低等级或撤销资质。

第五十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将防雷装臵检测活动和监督管理等信息纳入信用档案,并作为资质延续、升级的依据。

第五十一条 防雷装臵检测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视情节轻重,责令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防雷装臵检测标准适用错误的;

(二)防雷装臵检测方法不正确的;

(三)防雷装臵检测内容不全面、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或不足以支持防雷装臵检测结论的;

(四)防雷装臵检测结论不明确、不全面或错误的。第五十二条 鼓励防雷行业组织对防雷装臵检测活动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并接受省气象主管机构的政策、业务指导和行

业监管。

第五十三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全省防雷装臵检测单位信用信息、资质等级情况公示制度,定期对防雷装臵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信用信息等情况及时予以公布。

第八章 罚则

第五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五十六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撤销其资质证;被许可单位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防雷装臵检测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到期后不予延续;处罚结果纳入全国和本省防雷装臵检测单位信用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公示:

(一)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装臵检测资质证的;

(二)向监督检查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转包或者违法分包防雷装臵检测项目的;

(四)与检测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以及所使用的防雷产品生产、销售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

(五)使用不符合条件的防雷装臵检测人员的。第五十八条 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防雷装臵检测的,或者在防雷装臵检测中弄虚作假的,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九条 电力、通信等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管理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及国务院电力、通信等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十条 在本细则施行前,已取得省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装臵检测资质的单位,符合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装臵检测资质管理办法》中甲级或乙级资质单位条件的,应当在2017年7月1日前,按照本细则规定重新申请核定资质。

第六十一条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细则中申请单位的申请材料以及资质认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档及相关资料进行存档。

第六十二条 本细则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篇3:《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201

1 海原县雷暴特征和雷击灾害分析

1.1 雷暴分布状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 六盘山西北麓, 地处黄土高原, 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30年平均年雷暴日数24d, 尤其是4—9月, 雷暴比较集中, 且强度大。雷暴初日出现在3月19日, 终日出现在11月3日。

1.2 雷电灾害情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等弱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 雷击事故逐年增加, 雷暴危害越来越大。据1997—2006年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 近年来海原县雷电灾害主要有以下3类:

(1) 通信广播电视设备遭受雷击。2000年海原县城中心地区发生雷击事件, 海原县电信局、110指挥系统、邮电宾馆等单位的计算机和用电设备被烧毁。2002年7月2日14∶00, 海原县马万山发生雷击事故, 直击雷击中通信铁塔, 伴有巨大的雷暴声和火光, 烧坏海原县电信局马万山微波站微波传输设备电源模块3个、海原县广播电视局马万山站的值班室电视机1台、微波电话电源1台, 电话等设备均遭受雷击, 受损严重。

(2) 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雷击。2002年4月2—3日海原县境内连续发生2次雷击, 当场击死2人。2002年6月23日海原县西安乡薛套村村民在屋檐下避雨被雷电击中, 1死1伤。2002年7月23日凌晨, 海原县西安乡发生雷击事件, 1人死亡, 重伤1人。同时, 14只羊被雷电全部击死。2003年8月海原县高台乡武塬村一村民被雷击死。

(3) 静电引起的火灾。2003年2月海原牌路山加油站由于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2 海原县防雷防静电安全技术检测工作

2.1 海原县防雷防静电检测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006年以前, 海原县防雷检测均由市局或区局有关部门代为检测。2006年海原局克服了诸多困难并成立了海原县防雷检测中心。随着业务领域的逐步拓展, 从易燃易爆场所到一般企业, 从一般企业到联通、移动、电力、学校等各行各业均进行了检测。2008年由人大牵头, 气象、安检、消防、城建、法制等部门联合对全县雷电防护工作进行执法检查。同时, 市气象局与市建设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卫市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实施细则>的通知》, 从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范围、程序、安全技术检测、竣工验收、执法检查、处罚等方面规范了雷电防护工作。目前, 海原县气象局雷电防护队伍不断壮大, 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业务领域不断拓展, 防雷的各项业务已经全面开展。

2.2 防雷防静电装置安全检测工作开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高灵敏度、精密电子电气设备逐步进入家庭, 雷电灾害的损失在逐年增长, 同时人们对雷电灾害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并对防雷防静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有关防雷防静电的规范标准, 全国人大和各地人大、政府颁布了法律、法规, 明确要求对防雷防静电装置进行安全检测, 以提高全社会防御雷电的能力, 保护国家财产、人民生命财产少受损失。

2.3 防雷防静电检测工作的依据

(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宁夏雷电防御安全生产操作规范》[2]。

(2) 技术依据。 (1) 国标强制性规范 (GB和GBJ类) ; (2) 国标推荐性规范 (GB/T类) ; (3)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类) 和国际电信联盟标准 (ITU类) ; (4) 各类行业标准; (5) 相关设备技术要求。

2.4 检测工作开展的保障条件

(1) 要建立规范管理的社会环境, 有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依据。

(2) 要有具备专业技术的检测队伍, 并通过管理部门组织的专业考试, 具有防雷检测资格证, 方可上岗开展检测工作。

(3) 检测机构要具备开展检测工作的基本条件, 并具备防雷检测主管机构核发的防雷检测资质证, 方可在规定区域和业务范围内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2.5 防雷检测管理及工作职责

海原县气象局防雷检测主要职责有7项[3]: (1) 组织管理指导全县雷电灾害的防御工作; (2) 负责全县防雷减灾, 并组织督察; (3) 指导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定期检测工作; (4) 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审核、竣工验收和质量监督; (5) 负责组织全县雷电灾害的调查和重大雷击事故的鉴定; (6) 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赋予的其他职责; (7) 雷电灾害收集等工作。

2.6 防雷检测工作的对象

(1)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 (2) 预计雷击次数≥0.012次/年, 且≤0.06次/年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3) 预计雷击次数≥0.06次/年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4) 在平均雷暴日数≥15 d/年的地区, 高度在15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在平均雷暴日≤15 d/年的地区, 高度在20 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5) 易燃易爆场所和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等。

2.7 检测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1) 雷雨天、土壤冻结时不能开展检测。

(2) 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 检测时应严格遵守《宁夏雷电防御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3) 检测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 在有效期内使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要符合检测精度的要求[4]。

(4) 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按照统一要求着装, 穿防静电检测工作服和胶皮底鞋, 不允许穿钉子鞋。

(5) 接地电阻测试仪器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6)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检测时, 严禁携带火种、吸烟、无线电通讯设备, 不能随意敲打金属物, 以免产生火星, 造成火灾事故。

(7) 在配电室、变电所、配电柜和其他带电设备检测时, 要使用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垫等配套装备, 以防触电。

3 结语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防雷检测意识的不断加强, 作为防雷检测行政管理部门, 应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不断更新知识, 加强防雷减灾行政执法体系和队伍的建设, 规范自身防雷检测工作中的行政许可行为, 不断提高自身法律水平、执法能力, 在法律、法规授予的权限范围内, 依照法定的程序行使职权, 履行职责。技术服务部门必须强化服务意识, 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规范管理。以为海原县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通过对海原县雷暴特征和防雷减灾工作进行分析, 提出了海原县防雷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以为海原县防雷检测工作的实施和相关技术的运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宁夏海原

参考文献

[1]张广映.农村的雷电灾害损失为何越来越严重[J].农村电工, 2006 (5) :35.

[2]吴卫东.高层建筑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要点[J].青海气象, 2007 (F6) :53-56, 62.

[3]王润华.新建变电站建筑物雷电防护装置的检测与验收[J].上海电力, 2007 (3) :316-318.

上一篇:油建公司项目组副经理事迹下一篇:军事理论的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