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纸上谈兵

2024-05-01

赵括纸上谈兵(精选6篇)

篇1:赵括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主要写了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谈起 胃用兵作战,总是滔滔不绝。在长平之战中,赵王指定善于谈兵的赵括做了主帅,结果赵国大败,白白损失了四十万大军.

今天,我读了司马迁《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 括,此人从小学兵法,谈军事,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但赵奢看出赵括的弱点,却 不加阻止。果然不出所料,在秦赵长平之战时,赵括坑害了四十万赵军,自己也落 ―个乱箭穿身的下场。这就是后人说的“纸上谈兵”。这个古代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而应该把知识联系实际,将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付诸实

只补过实践,我们对书本上说随财能真正领会。比如登山,可以设想,不管别人如何对你说登上高峰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你还是不容易体会的,为你得面只是雕经验,自己缺乏实践体验。再比如一个读书人和一个常年在山上砍柴的 樵夫比登山。读书人由于没有亲身实践,所以一到深山,必然分不清东西南北,满腹知识也都毫无用处。但樵夫就不 同了,因为他经常上山,熟悉山上的一切,所以他登山就好似上山打柴一般轻而易举,不费什么力气。 ‘

在我们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实践也起了很大作用。富兰克林研究雷电就是其中的 一例。他小时候,听父亲说雷电是上帝在惩罚人。于是,小富兰克林便想:上帝在惩 罚哪个可怜的人啊,可为什么只在夏天发怒而冬天不发怒呢?于是他从小立志要揭开 这个秘密。富兰克林长大后,经过实验得知雷电是因摩擦产生的,不是上帝发怒,而 是一种自然现象。请你想想,要不是富兰克林做这个实验,而是抱着书本死读书,他 读到的只是“雷电是上帝发怒”的信条,人类也就会晚些得知雷电的秘密,至今仍在 混沌的世界中,由此可见实践是多么重要。

人们掌握知识从来离不开身体力行的求索,让我们汲取赵括“纸上谈兵”的前 车之鉴,在学习过程中科学使用大脑,成为一个善于实践的人。

篇2:赵括纸上谈兵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主将。

其母阻谏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孝成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战死沙场

篇3:纸上谈兵亦精彩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对于体育训练课,学生们大都不愿意上纯体育理论课。觉得没有用,不如在操场上活动有趣。好动这是学生们都有的特点,我们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以利用。训练课我们可以穿插理论,同样,理论课我们也可以穿插活动。在理论课堂上,把理论与实践实现有效地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当学生兴趣提升后,课堂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比如,我们在讲人体结构时,单纯地讲人有多少块骨头、多少块肌肉、有多少神经,是非常枯燥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做游戏。我们准备好一个橡皮锤,让学生们做膝跳反射活动;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双手握拳,左右手的指关节的第二段两两对齐,然后把两个无名指伸再来对好,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这样的活动非常有趣,学生们印象深刻。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未知欲很强烈,对所学的知识一定要问个为什么,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并没有问我们教师。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这种欲望很好地加以利用。如上面所做的两个游戏,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呢 ? 学生们非常想知道,这时我们把原理告诉他们,他们就会恍然大悟,他们甚至会把这些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来炫耀,此种效果不用说也是非常清楚的。

2 用学科的交叉魅力来打动学生

在当今社会,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我们体育课的理论教学也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引进来,以增加理论课的魅力。比如在上足球课时,我们可以把历史知识引入课堂,讲足球的起源,或者可以让学生提前在网上查相关资料,由学生来讲述。足球其实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蹴鞠,在唐代时非常盛行,近代足球起源于英国。这样的讲述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中国的古代诗词意境优美,用词优雅,能把我们引入到诗的意境中,其中有许多善于运动的我们可以借用。如讲足球理论时,把“蹴鞠当场二月天,香风吹下两蝉娟”这句李渔的诗引入课堂,使学生们体会到运动中的那种优美。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引入,如血液循环理论呀,运动理论呀,都是可以用物理与生物知识来解释的。这样的授课方式,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还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无比的敬仰与信服,觉得老师的博大与精深。当然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我们体育教师由于专业所限,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是不太深入的,在高考时,体育类考生的文化课能上到270分就相当不错了。所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下要恶补文化知识。多思多想,利用一切时间来博览群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教师,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对于体育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也使我们的气质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

3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改的大潮下,许多文化课的教学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这种新颖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集声、光、电、景与一体,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与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体育课也是可以这样做的。如在上理论课时,可以把视频《八段锦》用多媒体播放出来。演示者那一身武侠式的白衣穿着,在风中猎猎飘扬,直欲飞升,伴着优美的音乐他们悠然起舞,学生们一定会着迷的,再加上朗朗上口的口诀,想让学生们不练都难。我们还可以把少林寺武僧的动作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然后我们告诉学生,你知道吗,这些其实都是体育,只要你想,也能达到他们的身手与境界的。体育的目的不在于争强好胜,而是修身养性,强健体魄。比如清末年间的霍元甲,自幼多病,后来通过习武,成为一代大侠,还有海登大师等。以多媒体为手段,我们把多种学科知识实现了综合,既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样,这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付出诸多努力。我们在学习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更要把课件设计的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才能给学生视觉与心理上的冲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达到这样的效果是很不容易的,但正是“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呀。

4 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潮流

篇4:赵括并非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前夕,赵军在廉颇指挥下对抗秦军,两三次主动攻打对方,但次次失败。廉颇毕竟是老将,知道硬打不行,干脆和秦军打消耗战,着力防守。不管秦军如何挑衅,赵军就是不出战。如此一来,可急坏了当时指挥战斗的秦军将领王龁和后方的秦王。于是,聪明绝顶的丞相范雎献上了离间之计。这一计谋不少人用过,王允离间吕布杀了董卓,陈平也给汉王刘邦献了此计,赶走了项羽的第一谋士范增。这不,范雎通过离间廉颇和赵王,让赵王临时换将,换上了赵括。据史料记载,赵括当时在赵国是响当当的军事理论家。当赵王决定换赵括为将时,赵括的母亲冒死进谏,称自己才二十多岁的儿子没有将才之能,请求赵王不要任他为将;若任其为将,就得取消家人连坐之罪。其实,这都是赵括和母亲联手演的好戏,毕竟胜败难料,他们得给自己留条后路:赵括若胜了皆大欢喜,若败了至少也不会灭族。赵王不知是计,同意了赵母不连坐的请求。赵括还在临行前不断向赵王要赏赐,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打消赵王的顾虑。后来,王翦率领秦国60万大军攻打楚国时也学了赵括这一招。

一切准备就绪,赵括带兵上了战场。离间计成功后,秦国就悄悄用白起换了王龁,赵括却不知情。赵括认为若遇上白起,胜负各占一半;若与王龁对战,自己胜数极大。赵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敌人是白起,否则他也不会孤军深入,直捣敌窝。

当时赵军将领大多数是廉颇的手下,他們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很不服。赵括杀了8名廉颇的旧将才算收复了军心。此后,秦军上万军队前来挑衅,赵括亲率大军将其杀得片甲不留。赵括哪里知道,这是白起用的一支敢死队,就是为了吸引赵军主力。打了胜仗的赵括觉得王龁这厮真不行,他到那时都不知道秦军主帅是白起,于是信心满满地亲率45万大军直接杀向秦军,让剩下的5万人由冯亭统领留在后方保护辎重、运输粮食。这时的秦军在白起的指挥下,竟然用50万大军进行全歼包围。这违背了《孙子兵法》的“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与敌军人数相当,白起竟敢采取包围战术,他还用了一计:派两万五千人绕道进攻赵军后方,截断赵军与邯郸大本营的联系;再派五千人马直杀赵括后方粮草大营。如此一来,赵括是有兵无粮,冯亭是有粮无兵,而邯郸赵王是粮少兵少,有心无力。

做好一切准备后,白起率军攻击赵括一军,双方不分胜负。由于白起分了几万人出去,面对赵括的45万大军一时占不到优势,白起开始学习廉颇打起消耗战。赵括无粮只能速战。正当赵括军队筋疲力尽之时,白起突然下令,以饱食之兵勇猛进攻,赵军开始溃败。但是赵括毕竟是军事家,他很快回过神来并披挂上阵和秦军士兵进行肉搏战,许多赵军看主帅上阵纷纷来了勇气。

此次肉搏,赵军死了近二十五万人,而秦军也拼死20万人。正当战斗进行到白热化时,秦昭襄王给各国打招呼,警告他国不要掺和,同时将秦国15岁以上的壮丁都拉来支援白起。他派兵截了邯郸运往长平的粮草,又派司马错全歼冯亭的5万人。此时赵括输的不是自己而是全局,外援丧失,内无粮食,除了死战,别无他法。这个二十多岁的军事天才非常不幸,第一次战斗就遇到了“天下第一名将”白起,怎能不败呢?但赵括不是孬种,他在长平之战中与白起的军队对垒了46天,期间他们没有粮食。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赵括坚持46天最后拼死在了战场上,你能说他真是纸上谈兵吗?

篇5:“周亚夫”“赵括”比较阅读答案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0、甲文作者是(人名),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 家、家和 家。他的传世名作《史记》是一部 通史。(2分)

1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天子为动 父时为将 B、东向而朝军吏 朝廷之臣莫不畏臣

C、已而之细柳军 赵括之母也 D、将以下骑送迎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2分)(1)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3、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2分)答:

14、请写出与乙段文字有关的一个成语:。(2分)

15、如果我们认为乙段文字要表现的人物是赵括,甲段文字要表现的是周亚夫,那么作者都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他们?(3分)

答:

参考答案:

(一)(13分)

10、司马迁,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纪传体;

11、D

12、(1)将军规定 在军营之内不允许驱马驰骋。(2)大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没有把她一起杀死。

13、汉文帝在这一次视察中,认定周亚夫是个信守军规、从严治军的军事人才,所以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14、纸上谈兵

篇6:对赵括的再评价

关键词:长平之战;秦国;赵国;赵括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144—02

赵括是历史上一位颇受非议的人物,后人将其作为无能误国、造成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的罪魁而大加贬斥,“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算是对赵括的盖棺定论。我们应摆脱“成王败寇”之类封建旧史观的束缚,对赵括实事求是的加以评价。

一、赵国上层统治者意见不一、在“战”“和”问题上摇摆不定、朝令夕改、决策不利、用人猜忌才是失败的重要原因

公元前262年,秦取上党,上党郡守冯亭“献上党于赵”,面对主动呈现的土地城邑,赵国决策者内部意见发生了分歧。以赵豹为代表的部分贵族认为“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以平原君赵胜为代表的贵族则认为,“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出于上党的战略地位、坐收不劳之利等各种诱惑,赵王同意了赵胜的意见,尽管接受上党符合赵的战略根本利益,赵孝成王对此并未能自觉地从战略高度看待,而是耽于受益得意,全然忽视了行将降临的强秦倾国来攻的严重局面;既受地,除了派遣廉颇率领一支部队进驻长平防备外,而沉醉于飞来之利,妄作高枕无忧,没有抓住时机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进行全国战前总动员以备秦,这是赵国在此役中之最大失误。

公元前260年,秦军以风驰电掣之势直取上党。面对秦军的强悍攻势“赵军战数不胜,亡一裨将、四尉”[3]对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赵孝成王一时手足无措,妄图与秦国议和,虞卿则清醒的指出,“今制媾者在秦,秦必欲破王之军矣,虽往请媾,秦将不听。不如发使以重宝附楚、魏,楚、魏受之,则秦疑天下之合从,媾乃可成也。”被前线失利吓破胆的赵王在仓皇之中由支持主战派,转向支持议和派,一厢情愿地希望与秦达成和平,秦国热情地接待赵使并到处宣扬,其他诸侯国都知道了赵使在咸阳的消息。赵国等于自绝了后路——连赵国自身的态度都暧昧如此,谁还来助你抗秦?在“战”、“和”问题上的摇摆不定,首鼠两端,就为长平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赵王请和之事未成,在外交斗争中受到秦国的强力打压,“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魏国、楚国、齐国都成了骑墙派在秦赵之间保持中立,赵国丧失掉一切可以争取而重要的外援,只能只有独自扛起抗秦的战旗,胡三省说“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也”在议和无望的情况下,赵王又妄图迅速扭转战局,对战争的持久性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当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起来的时候,后勤物资供应络绎不绝。赵国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地处北方,经济较为落后。战争储备也并不充足,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赵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要低于秦国,赵国国力、人口、农业都比秦薄弱,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可是赵国的政治集群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到了战争末期就出现了赵国后勤供应出现严重危机,“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从后勤保障上的因素考虑,赵国离溃败只有一步之遥了。

赵孝成王派了久经考验的名将廉颇是正确的,但却不能完全委以信任,不能根据战场形势需要组织后援,相反“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赵括接替廉颇成为前线主帅后,其母向赵王进言“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后世认为赵括刚愎自用、贪慕钱财,不是为将之人。实际这是赵括的自保措施,这与王剪倾秦国之军灭楚时采取不断上书秦王要求置办田产、多求财物的避嫌行径是毫无二致的。在任用主将的问题上,赵王不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在无形中也动摇了军心、导致了战局的恶化。

二、没有指挥过一场战役的赵括被推向战争前沿,不仅仅是赵王中离间计的结果,更多的是赵国出于速战速决的战略态势的需要

后人在总结长平之战赵国失利的时候,将赵国临阵易帅,用少壮派的赵括代替老成的廉颇当做重要的原因,“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但实际上赵括被推向战争第一线,并不单单是赵王中了反间计。

后世史家多采用《史记》的记载,“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人们认为任用无实战经验,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的赵括代替廉颇,赵国是中了反间计。然而当时的赵国能臣有平原君赵胜,蔺相如,虞卿,田单,客卿乐毅,民间流言起了多大的作用笔者以为值得商榷,赵孝成王作为一个年轻君王,临阵换将的大事必定与诸臣商议过,蔺相如觉得不妥,“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而赵胜,虞卿,田单皆无异议。临阵换将,显然是情势所逼,赵国君臣都认为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笔者认为流言起了些许推波助澜的作用,却绝非根本原因所在。

克劳塞为茨说过,最好的防御是由一连串进攻的盾牌所组成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消极防御是守不住阵地的。本来用擅场进攻的赵括换下丧失斗志的廉颇,不能不说是一招好棋,可惜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双方的对垒阵式已经完全形成,赵国是必输无疑了,只是输多少和输多大而已了。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赵王能地将举国之兵交与赵括统帅,也从侧面说明赵括也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但在严峻的形势下,赵括上任伊始就“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积极准备与秦军进行战略决战,赵军覆灭的时机完全成熟了,而是这赵国之惨败早在决定任赵括为主将之时从根本上就决定了。

三、赵括绝非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将领,在不利的条件下仍然指挥赵军奋战了46天,给予秦军大量的杀伤

赵括不懂变通之道,这些都是正确的,但失败的责任,却不能单纯由赵括来负。摆在赵括面前的道路只有向前进攻。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后人常叹赵括看不出是秦诱敌之计。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秦国秘密换将的阴险。赵括不知和自己对阵的是战神白起,如果知道的话,赵括还会轻敌吗?笔者以为,赵括熟读兵书,古今战例轻敌而败者不知多少,赵括岂会不知轻敌二字的危害。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极端不利的情况下,赵军居然能坚守46天,没有出现一触即溃的情况,这从侧面也反映了赵括的统军水平。经过了数月的等待后,赵军已经濒于崩溃的边缘。赵括开始组织剩余部队的精锐做最后的突围,“急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 惜墨如金的史料中,这么不经意的一笔也足让人唏嘘:“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赵括死在他一生唯一的一场指挥战中。之前他没有像乐毅那样明哲保身,也没有像廉颇那样“稳健”消磨,英勇顽强指挥赵军同强大的敌人战斗了最后一刻。赵括只是用年轻的锐气、军人的宿命,以及还没有来得及接受实战锤炼的智慧与才华,匆匆殉葬了一场历史的必然。

诚然赵括作为主将,战略上战术上均有重大失误,其历史悲剧,其经验教训,自当深刻总结和检讨。然而,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在“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的情况下,数十万赵军在赵括的指挥下没有出现立刻溃败的迹象,而是与强大的秦军坚决斗争,也使得秦军死伤过半。赵括的失败,不是他不尽力,而是他力所不及。

长平之役后,第一,白起所谓“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显然秦之遭受重创,这是赵括全线突击特别是最后反复强行突围时期所为。第二,正当白起欲乘胜直下邯郸时,却因为“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匮”而不得不休整和补充减员,动邯郸之役亦推迟一年。这都是不易之历史事实。

今日检讨长平之战,应该依据唯物史观,按照歷史固有的样子还赵括以本来面貌。赵括其人,缺乏实战经验而有“纸上谈兵”之癖,却非唯知“纸上谈兵”,赵括指挥了40余万赵军对数倍于己的秦军作了殊死斗争的一代统帅。

参考文献:

[1]刘向.战国策·赵策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司马迁.史记·赵世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3]司马光.资治通鉴·赧王下五十五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5]刘向.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7]韩非.韩非子·显学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8]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上一篇:ie工程师下一篇:综合考核个人反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