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2024-05-21

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共8篇)

篇1: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解读

——识字写字教学

青西小学 成晓丽

亲爱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受学校领导的安排,对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我主要就识字写字教学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写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300 个常用字(在课后以双横线标示),会写其中的100 个字(在课后以田字格标示)。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

一、识字、写字的教材特点

1.识字写字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在“我上学了”之后,安排了2个识字单元、2个汉语拼音单元、4个课文单元、4个口语交际、8个语文园地和1个快乐读书吧,全册要求认识的300个常用字和要求会写其中的100个字分散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中,识字写字贯穿语文学习全过程。

2.先认常用字,再学习拼音

部编本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采用了先学汉字后学拼音的编排顺序。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符合他们的学习心理。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作用,帮助学生根据汉字的读音有效突破拼读难点,使拼音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突出字理,渗透汉字文化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其中象形、会意和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

(课件图)《日月水火》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学习8个象形字,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受到那汉字就像一幅幅画,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汉字的趣味性。

(课件图)《日月明》是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琅琅上口的短句,不仅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还能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他们更大的识字热情。

(课件图)8个《语文园地》安排了两次“我的发现”栏目,以学习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很多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很多女字旁的字都和女性有关”,引导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为他们理解形声字打下基础。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

4.识字方法多,提高识字效率

教材在编写时有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除上文提到的象形、会意、形声等字理识字外,还安排了多种识字方法:《口耳目》以儿童最常用的看图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借助熟识的人体学习“口、耳、目、手、足”等人体器官名称,通过图文对照识记字形,在联系生活经验中理解字义;《对韵歌》将中国传统蒙学蕴含在韵语歌中,赋予识字吟诵的意境;《大小多少》利用反义词识字,《小书包》按照事物归类识字……10课集中识字课,精心编排,有机穿插多种识字方法。此外在《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和“展示台”栏目中,特别鼓励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与成果,努力提高识字效率。

5.写字有序列,注重习惯养成 一上教材要求写的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构字能力或构词能力强的独体字,也适当选择特别常用的合体字,大体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笔画笔顺教学一直是一年级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但近年来这方面常被忽视。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时关注到了这个问题,在每课要写的生字旁都明确标注了新出现的笔画,在每个要写的生字上方标注了跟随式笔顺,使笔画笔顺教学有了明确、科学的依据,使学生自学与复习有了凭借,非常方便。《语文园地》还安排了新栏目“书写提示”,以“学习小伙伴”的形式,在第1、第5、第8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分三次出现汉字书写起始阶段非常重要的六条笔顺规则,《书写提示》栏目的安排,循序渐进地渗透了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同时,在《语文园地一》的提示中,教科书还特别强调了写字时要“坐端正,握好笔”,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识字写字的教学建议

1.借助听读,纠正读音,克服惯性思维

识字单元

(一)安排在拼音学习之前,教材编排突破了传统的借助拼音识字的模式。这个单元中要认识的35个字,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关联。学生在入学前很可能从不同的渠道接触过这些字,也会认识其中的几个字,也有可能存在发音不够准确的情况。由于学生还未学习拼音,无法借助拼音这项工具读准字音,教师要克服惯性思维,将听读作为这个阶段学生最基本的识字方式。如教学《金木水火土》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着课文听老师朗读,再跟着老师朗读,然后集体诵读、同桌互相读,在多种形式的听读中,学生就能慢慢认识生字,读准字音了。

教师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互教互学,相互交流,让课外习得较多的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带动、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识字。教学时要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另外,还要结合入学教育中的“讲故事”“听故事”和本单元后的“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和大人一起读故事,体验识字的价值。

2.联系生活,整体识记,激发识字兴趣

联系生活情形,加深汉字印象: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如,看懂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品、认识同学名字协助老师发放作业本、去超市认商标、走在马路上看路名与商店名、乘坐公共汽车时听报站语音看站牌名、读菜谱、翻手机等。

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学时可以进行必要的字形分析,以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果新学的汉字中某一部分是已经认过的独体字,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识记。但是,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对每个字都进行分析,尤其要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件、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其实在小学生眼中,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他们更喜欢从整体上记忆一个汉字,特别是学生识字量还处于很少的阶段。如,《天地人》,要求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可以充分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在看图说话中引出“天、地、人”3个字,“地”可以出示“沙地、绿地、田地”的图片和词语,换一个语境复现“地”;可以通过师生对话引出“你、我、他”3个字,把识字和日常表达结合起来,充分借助日常用语进行听读、正音。

3.突出字理,感悟方法,形成识字能力

一上教材集中编排了2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教学时应充分体现教材的编写特点,发挥教材的编写优势。有的学生记不住生字,其实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如,老师问:“谁能记住‘庞’字?”一名学生答:“广州有一条龙。”另一名学生答:“恐龙太大了,把厂房顶出了一个洞,‘庞’的上面有一点。”这样的记字方法虽然能帮助学生短时间内记住,但缺乏科学性,没有体现汉字的文化内涵。突出汉字的字理,要对一些典型汉字进行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如《小书包》要认识“包”,教师可以呈现“包”字不同书体的变化,让学生形象感知“包”字的字形和字义,再读一组词语“书包、钱包、包子、面包”,读准音、记住形。学了《日月水火》,学生感受了象形文字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看图猜读”,进一步体会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学生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可以让学生“看图猜猜连连”,在实践中巩固会意字的特点。

当然,并非每个汉字都要讲解字理。有些汉字适合渗透字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字的演变过程,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汉字,有效减少学生书写中的错别字。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4.学习朗读,及时巩固,结合语境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三个学段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目标: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三个学段都非常重视朗读,不只笼统地提出“朗读课文”,还针对文本个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秋天》课后题“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雨点儿》课后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青蛙写诗》课后题“青蛙写的诗句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这些朗读要求非常明确,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其实在学习朗读中,学生就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除了课文,识字教材也是学生学习朗读的好素材。如识字第5课《对韵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可以让学生反复听读,看图想象画面,理解字词的意思,及时巩固生字。又如,识字第8课《小书包》,由6个词语和一首轻快、活泼的儿歌组成,6个词语可以作为指导学生读出词语连接、停顿,注意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和轻声的读好词语的素材。如此,在反复诵读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语感,也巩固了生字。

部编本的识字教材,在吸取多种识字方法的前提下,较多地采用了随课文分散识字。因此,识字教学宜采用随文识字方式,倡导在语境中识字,不过早要求单个生字认读。如课文第1课《秋天》要认识10个生字,其中“气、了、树、叶、片”5个字就集中在课文的第一段“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一边理解意思,一边结合语境认识生字。

5.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巩固 需要辞旧迎新,更要温故知新; 需要向前种树,更要回头浇树; 需要“练习同步”,更要隔天巩固。

6.活用识字方法,应对课堂倦怠;留住学习兴趣,提高识记效果。学习不要太累,根据6岁儿童有效注意力时间调节课堂(听动感音乐、轻音乐;徒手操;小睡一分钟等等);写字不要超过六遍;作业避免机械重复;拒绝拖堂,拒绝大作业量!用呼喊,鼓掌;比赛、拍手读儿歌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7.指导写字,展开过程,提高写字效率

因为孩子们的手部力量不够,精细动作没有发育完善,之前学过写字的小朋友也不多。开学几天后,一下子就要进入握笔写字状态,虽然写的是最简单的字,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有难度的。横难平,竖不直,很多小朋友写字像画画,还不如后面的拼音写得好。”

针对这个新难题,教师要充分展开写字指导的全过程,“入学准备”要认识42个字,但只认不写,在此阶段,教材编写意图是扎实练好“横、竖、点、撇、捺、提”。建议教师在教学第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时,随机增加笔画的练习,让学生描一描、写一写,找到写笔画的手感,为顺利写字打下基础。这个训练可以利用语文课的零散时间,每天坚持练习,可持续至第一学期学习结束。因为学生把字写好的关键是笔画写到位、结构能摆稳。

8.嘴里说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

如: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的?”(——你说我说大家说)“嘴上说字” 很充足,笔下写字“没时间”,落实10分钟写字时间!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留足七八分钟让学生写字,结果往往是教师指导写字的时间占了大比例,留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很少。其实学生能把字写好,主要依赖多练习。因此,教师要提高指导写字的效率,指导既要针对每个字书写的难点、重点,也要基于学生的书写起点,不要每个字都要讲横平竖直、撇捺舒展、笔画的穿插与谦让。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每个年级指导的侧重点不一样,一般可以这样安排:一上册一笔一笔地教,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一下册一部分一部分地教,关注部件、偏旁的变化。中年级一组一组地教,按结构分组指导即可。高年级有选择性地教,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要加强写字指导,打好写字基础。教师要具体指导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一边指导,一边示范。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严格要求,切实保证写字质量,使每个学生不但能把字写正确,而且尽量把字写得美观。

三、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

(一)互助互学,加快识字

学习是个互助的过程,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互助互学。首先,将同桌的孩子作为一个最小的互助学习组,在学习中,他们可以互相讨论、互相检阅等。这样既教育了孩子应该互相帮助,也潜移默化地教会了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其次,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如孩子有不认识或遗忘的字词,既可问同桌,又可下位请教同学或老师。只要学会生字,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能得到称赞。这一做法既加快了全班的识字过程,又让孩子们学到了初识字的一种好方法:多向别人请教。

(二)用做游戏识字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得学生愉快识字。

(1)开火车。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这个游戏很适合课堂上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2)摘果子。所认读的字词在果子的反面。老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两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

(3)大转盘。转盘周围用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4)大风车。教师先制作一个大风车,在纸板上写上生字。教师先转动风车,请学生读字音并请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一字开花”(扩词)。讲得又对又多的组为优胜。

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还有“换衣服”、“送信”、“找朋友”、“火眼金睛”等。游戏使用的时机以及时间的长短可以随便控制,在游戏中,枯燥乏味的汉字很容易记住。

(三)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它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一旦记住便终生难忘。教学形声字“睛、晴、请、情、蜻”时,可先复习基本字“青”,然后出示根据几个字的字义相关的几幅图片。每幅图片的下面编了一首儿歌:“加上什么水清清,加上什么表心情,加上什么说声请,加上什么天气晴”,让学生看图、看字、想问题。最后学生回答出:“加上‘氵’水清清,加上‘忄’表心情,加上‘讠’说声请,加上‘日’天气晴”,并编成了这样的儿歌:“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渴”和“喝”。教学时,把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出示,让他们进行对比。学生通过细心比较后得出结论: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部件相同。据此编首儿歌:“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主动识字愿望得到了提升,课堂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四)读记笔画法

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名称。如:“方“字的笔画顺序为:点-横-横折钩-撇。

(五)部件分解法

以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如:听=口+斤;池=氵+也。

(六)字形分析法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全包围的字:国、圆、回;半包围结构的字:远、运、逃、近;上下结构的字:草、落、泉、花。

(七)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八)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

(九)偏旁识字法

在学生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此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筋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识字。如“滚”,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很快想出了识记办法:“滚”的右边,是把“衣”拆开,放进去一个“公”,不过,“公”的捺要改成点。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

学生在开始识字写字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笔顺笔划。学生学习的特点往往先入为主,第一次笔顺笔划写错,以后很难纠正,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此种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逐笔书写效果并用反复闪烁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解决识字中的重点和难点。

(十)制作“识字袋”,巩固识字成果

孩子识字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用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卡片上,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篇2: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首先,要利用好教材,打好坚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识字方面,一年级下册开始接触大量合体字,其中很多是形声字,教材通过识字课、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比如,语文园地五,安排了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3组字,都与身体某个部位有关;语文园地八,安排了反犬旁、鸟字旁、虫字旁的3组字,都与动物有关,旁边都有泡泡提示,引导学生去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这样就使识字的过程同时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新偏旁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材把每课新学的偏旁在生字条上呈现出来,一课不超过3个。由于偏旁的构字能力有差异,而今后学生查字典时部首是个基础,所以一年级呈现的新偏旁都是构字性强的常见偏旁,且同时是字典中的部首。书后还附有常用偏旁名称表,列举了本册新学的28个常用偏旁,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识记。

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一下教材还安排了学习音序查字法。这一安排也是前有铺垫,后有巩固。语文园地一中,通过大小写字母对照呈现,让学生学习并熟记大写字母;语文园地二中,通过打乱字母顺序,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连线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大写字母的识记,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语文园地三中,通过三个步骤学习音序查字法;语文园地五中,用比赛查字典的方式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也希望传递一个理念:任何知识和方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渗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利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生字。

写字方面,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专门的“书写提示”栏目,每一次学习一种汉字笔顺书写规则,比如语文园地一,学习全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笔顺,是“先外后内再封口”;语文园地四中,学习有点的字的书写笔顺,“点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写点”“点在右上方时,后写点”;语文园地七中,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书写笔顺,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凭借。

另外,要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材中安排了7次“识字加油站”(介绍),每一次“识字加油站”的安排,都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各种媒体、身边生活、甚至我们自身,处处都是识字的资源。两次“展示台”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识字,比如,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中识字,从食品包装上识字。通过在生活中识字,不但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课内的识字任务,还可以促使学生突破教材要求识读的字数限制,认识400个字以外的生字,增加学生的识字数量。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乃至义务教育阶段。

篇3: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一、见面要“勤”一点

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记忆能力强, 理解能力差, 他们的认知具有“非一次性领会”的特点, 牢固识记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对于课文中要求“会认”的生字, 教师可以采取“反复跟学生见面”的方法, 促进学生无意注意强化识字的效果。

如:教学时, 我安排学生在预习时先与生字“见面”, 借助拼音读准哪些是翘舌音, 哪些是平舌音, 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 哪些是后鼻音, 哪些是要提醒同学, 注意容易读错的, 就在生字的下面画个三角形。上课时“再见面”, 我运用生字卡片, 采用多种形式认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个别抽查读等。练习时“还见面”,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加以巩固生字, 并渗透直观、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活动,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玩中学, 学中玩。课后时“乐见面”, 激发学生多从商店标语、广告牌、报纸、电视、课外书中认识生字, 在每星期一的“识字擂台赛”中, 尽显身手, 比比谁认的字最多, 并授予“识字小明星”, 上墙粘贴。这样一来, 同学们每天都兴致勃勃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认识新的汉字, 这项作业, 渐渐成了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

实践证明, 这种让学生频繁地跟生字“见面”, 大大提高了学生认识生字的效率, 就如你去接一个曾经与你有过一面之缘的人, 未见到人时, 怎么也想不起他的面孔, 可车一到站, 你立马就能从人群中辨认出来, 就是这个道理。

二、形式要“多”一点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 字词教学也占有很重的分量, 教学时, 首先要让学生扫除生字的障碍, 才能达到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且有感情。有老师认为, 识字最简单, 不需要精心设计。结果, 学生机械地识字, 呆板地读字, 木然地写字, 枯燥无味地记字, 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实, 识字教学也需要精心设计, 老师要对文中的生字细心研读, 哪些字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难以理解; 哪些字是关键字, 都要胸中有数, 再根据需要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如:找朋友、剪纸拼字、看图识字、比画动作、画简笔画等形式, 让学生自始至终都能快乐主动地识字。

如:我在教学“雄鹰翱翔”的“鹰”和“翱翔”三个字时, 先让学生正确读好“雄鹰翱翔”的音, 再出示“雄鹰”的图片, 让学生看图说说雄鹰长得怎样?它正在干什么?雄鹰是属于什么动物? (属于鸟类) 从哪个字可以知道? (“鹰”字的偏旁是鸟字旁) 老师和学生一起伸开双臂模仿飞的动作, 让学生初步理解“翱翔”一词, 学生很快就发现“翱翔”两个字都有“羽”字旁, 跟翅膀有关, 明白动物要飞就要靠翅膀这一科学知识。

再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中的“沿”字时, 我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画了一口井和一只鸟, 让学生上台指一下“井沿”在哪里? 老师再让学生摸摸课桌的边沿在哪里?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沿”的意思就是指物体的边沿, 也就记下了“沿”这个生字。

通过以上浅显而又不失乐趣的教学活动, 学生兴趣盎然地跨越了一道道“门槛”, 从而逐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 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三、指导要“精”一点

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字的结构特点, 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并能热爱汉字,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生写字时, 应讲关键部分, 讲容易写错、写不好的部分; 讲独体字的笔画、笔顺, 主笔的占位;讲合体字的间架结构, 也就是要“精讲”, 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

如:教学“丢”字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字形, 它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哪一笔在竖中线上?自学笔画, 说第三笔是什么?共有几笔?老师再用红粉笔勾勒出重点笔画第三笔“竖”, 让学生记住关键笔画第三笔是“竖”, 而不是“撇”, 最后才让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并在书上描红练写。

又如:“飞”字的教学, 先让学生跟着老师书写, 边讲解:“飞”字占田字格的中间, 它的“横斜钩”要一笔写成, “钩”要写尖些, 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最后两笔要靠紧“横斜钩”, 就像小鸟的翅膀, 这样整个字才有“飞”的感觉, 不然就“飞”不起来了。再写出“九”字, 让学生对比一下它们的不同点。

四、练习要“长”一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每个学段, 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老师的指导下, 随堂练习, 做到天天练,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研究练习效果。

字是靠长时间练出来的,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课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练习写字, 不贪快, 要耐心, 除了要在量上完成, 还要在质上达标。学生在练写时, 可以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乐曲, 如:《春江花月夜》等, 让学生在乐曲的伴奏声中, 愉悦静心地写字, 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写字也可与识字同步进行, 在识字之后, 安排学生写字, 这时的学生精力集中, 马上动手写刚刚识记的生字, 可起到强化识字效果的作用。另外, 也可以在上课前几分钟进行听写生字的训练, 发现错误当场订正,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练字, 又可以让老师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有个底, 并随之采取弥补措施。

篇4:浙教版小学语文的识字写字教材

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重新审视20世纪末的这套浙教版语文教材时,发现还是有不少经验和教训值得在以后的教材编写和教学中汲取。

一、字量、字种和分布

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总计识字量2660个,略高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2500个。其中一、二年级识字1128个,占总识字量的42.4%。

从上图可以看出,识字量的高峰在二年级,总识字量二年级最高。每篇课文的平均识字量最高在第五册,这是因为进入三年级每册课本的课文数量比一、二年级减少的缘故。

每篇课文平均识字8.58个。单篇课文识字数量最少的在第一册的“汉语拼音·识字”阶段,第一课只有“一、五”2个生字,第一册总识字量只有170个,每篇课文生字不超过5个,学生负担比较轻。单篇课文识字量最多的为15个,出现在三年级上册。

字种方面,这套教材的生字数量为2660个,理想状态应该是2500个常用字全部进入小学语文教材,而余下的160个应该在《次常用字表》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二年级要认的字没有超出2500个常用字表的范围。但到了中高年级,超出《常用字表》的字甚至超出《次常用字表》的字为数不少。现以六年级教材的生字为例。

我们看到,这个年级所识的292个字只有106个在《常用字表》内,60%以上的字都不在《常用字表》里。有63个字在《常用字表》和《次常用字表》以外。

表面上看,学生认了这些非常用字并没有什么不好。但由于《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小学阶段识字2500个左右,如果有些非常用字要求识记,那么这些非常用字会挤占常用字的位置,导致部分常用字未能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今后的教材编写需要按《语文课程标准》检索字种,属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以外的字可以随文认读,不需要学生识记;而《字表一》列出的2500个字如果没有出现的,要想办法教学。课文里出现不了的,可以在集中识字、单元练习、综合性学习中出现,避免高频字没有学而学了低频字的情况发生。

二、生字编排方式

这套教材的识字,采用集中识字和随课文识字两种方式编排。集中识字只安排在一年级。

这套教材的一个特点是拼音和识字穿插。这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反映,拼音是学一套新的符号系统,连续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很累。而一年级初入学的儿童,耳濡目染,多少接触过一些汉字。一年级拼音和汉字穿插教学,既可以减轻师生的教学负担,也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了就有用,家长也可以适当进行辅导。具体编排是,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拼音教学阶段安排了17节识字课。在单韵母和声母、复韵母、鼻韵母教学后,各安排几节识字课,在汉语拼音全部教完后再安排一次集中识字。这17课的形式主要是看图拼音识字。这种编排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不同,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这些“认一认”类的集中识字教材,突出了识字方法。像“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体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同声旁 认一认” “同形旁 认一认”突出了形声字的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有利于多识字,快识字。“比一比 认一认”则在学生认字渐多的时候,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

跟同一时期的其他教材相比,在拼音教学中穿插识字是一种新的尝试,事实说明效果是好的。但这套教材集中识字的课数偏少,形式也比较单一,在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识字与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方面存在着不足。

三、识字写字的要求

这套教材一、二年级的课文全部是必学课文。三年级以上分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各年级课文都是生字注音,没有全文注音课文。

一、二年级生字在课文后用田字格呈现,标注新的笔画和部首,笔顺比较特殊的字有笔顺分解。三年级以上每课后都集中呈现生字。各册都有生字表。

这套教材是识写一致的,即要认的字就要求会写。必学课文都有识字要求。但实际编排中,除了要认要写的字,还有一些生字只要求在课文中能认读,被称为“带读字”。如第一册《小小的船》,注音的生字共11个,课后标明要识记和写的字是8个,“弯、闪、兰”3字有注音但不要求识记和书写。所以,实际上课文中的生字分成了“认读字”和“带读字”两种。不过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尽量使一篇课文中带读字的比例不要过高。如果带读字太多,编者会对课文进行改写。如第三册《动物过冬》,注音的生字为15个,要求识写的生字12个,“带读字” 只有3个。带读字的比重不是很大。

总体上说,浙教版教材把2500个常用汉字的识字任务分散到各个年级,识写同步,低年级识字量不是很大,一年级拼音和识字穿插教学,突出识字方法的教学等,都受到师生的欢迎,对以后的教材编写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篇5:识字写字教材梳理

在编写“识字与写字”时,采用了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做法,确立了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定位:

要让学生尽快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字和识字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能按书写规则用硬笔写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识字与写字的编写体例。

1、“认一认”的编写体例与特点。

“认一认”每一课中的每一个字分三部分呈现: 最上面是一幅这个字的实物图画(图像),中间是标示该字读音的音节(声音),下面是与图、音节相对应的汉字(符号)。

这样编排的三大优势:

第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孩子们揭示了符号(即文字)与对应实物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前期经验”,为学习较为抽象的文字符号铺平了道路。学生只要能将图画与文字挂起钩来,凭借日常生活对这些事物的先期认识,就能轻而易举地读出这个字的读音并把握它的意思;

第三,将声音、图像、语义、符号巧妙地整合为一体。这种策划与安排正与儿童大脑语言中枢在神经、生理、信息处理过程中那种整合功能和规律保持了高度的和谐与一致,为儿童主动学习汉字,实现“无师自通”提供了可能。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大脑拥有对韵文、韵语善于记忆的特性。课本将这部分生字依照押韵合辙的格局,编成了四字韵语,而韵语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因此,本枯燥无味的“识字”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2、关于写字教学的价值和实施策略。(1)写字教学的价值。

① 写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② 写字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2)写字教学的实施策略与成功经验。

① 明确学习方式。识写结合,描仿入手;顺序是描红→仿影→临摹;描红时强调: 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② 从抓坐姿入手。

强调: 练字先练姿;做到: 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③ 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要注意避免烦琐分析,低年级起步阶段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3)写字教学的基本步骤。① 读帖。② 看笔顺。

③ 做坐姿操。,身正肩要平,臂开两足安。④ 学生练写。⑤ 巡辅激励。

个人课堂素质分析

东街学校 权君君

学科素养培训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是我却在培训学习中,受益匪浅。

一、课堂现状分析:

1、要求不明确:

课堂中,我经常存在的问题就是:孩子们的课堂任务完不成,要拖到课下去完成。学习完以后,我明白了,主要是自己在学习新课之前,没有深入的去研究教学材料,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不能保证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清楚学习的重点。也就是说我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任务布置的不是很明确。

2、气氛不是融洽。

3、手段单一:

我再组织课堂教学中,虽然也采取了讲解、提问、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但是对借用教学材料及多媒体等各种工具来开展教学做的却不是很好。

二、学习课程改进:

三、个人努力方向:

1.设计新颖有趣的开场

在众多对“高效课堂”的研究中,很少有人重视课堂开场的作用。我们大多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总是例行公事般地说:“同学们请把书翻到多少页,我们今天讲„„”,这种开场白显得非常程序化,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和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课堂的开场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通过营造一定的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都调动起来,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如果能够以讲故事、猜谜语、组织辩论等形式引出知识点的话,其效果往往非常好。

2.组织轻松有效的过程

(1)提炼教材,巧设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课文和材料的自我总结和提炼的能力不足,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提炼教材的知识点,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很快地把精力和思想都集中在要掌握的内容上,在完全理解掌握之后再进行知识扩展与发散,从而使学生清楚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内容。

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不能够单调地采用讲述的方法,教师应该巧妙地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趣味性、挑战性以及延展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生动讲解,辅以媒介。在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后,教师的讲解是学生理解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上面板书密密麻麻,下面脑子空空如也。为避免这种现象

出现,教师应该力求精讲,讲解时既要保证简明扼要,又要注意生动活泼。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介,比如挂图、录音、视频材料等来辅助讲解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若有条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用PPT的动画方式和艺术字体来代替板书。这样,既能使教师的讲解轻松,又能让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

3.组织讨论、注重互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倡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存在。但由于受时间、学生水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很多老师不愿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这固然是实施互动讨论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这种方法,事实上,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大胆放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更能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的愉快和学习的高效。为避免时间不足、水平不等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把讨论分为两个阶段:

(1)师生互动。对于那些比较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通过与全班的互动来进行讨论,以此快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全班学习的积极性。

(2)组员互动。对于比较复杂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在提出问题后,会让学生组成小组(有意识地按高、中、低层次组织,但要注意避免让学生觉得自己属于低层次群体,从而伤害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各小组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大家就问题开展讨论,保证每名组员都要发言。最后由教师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并加以点评。这样,教师既保证了教学进度,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进行概括的、鼓舞的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不仅包括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概括,还应包括对本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进行回顾。我发现,总结时若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不仅能深化他们对本堂课的记忆,还会使他们对下一次课充满期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环节,不要草草收场,要精心梳理整堂课的知识点,力求达到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对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不然他们会觉得自己整堂课的积极和努力都白费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师生共同学习的中心舞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与坏、效益的高与低,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还将直接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

篇6: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教材解读: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词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四组词语都配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插图,课文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图文对照中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温、暖、准”生字,认识“眺、晾”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初步认识“目、日”和“冫氵”所表示意义的不同。

3、通过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词语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温、暖、准”生字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几个和植物有关的偏旁,其实我们的汉字的偏旁还有很多呢,今天我一起再去认识几个偏旁。

二、学习一、二行词串

1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一幅偏旁演变图(图1)

2、看到这两个偏旁你发现了什么?(生:长得有点像……)3这两个偏旁和他的朋友组成了很多词语,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出示图2)

4请小朋友们借助词语头上的拼音帽自由地认认真真地读一读这两行词串。看谁认得准,学得快!(生:自由读词串)((将后鼻音点红)读读红色的拼音,你有什么发现?(你观察的真仔细。)

对了,这些都是后鼻音,我们再次读后鼻音。5指名读词串,师及时纠正读错的同学。

6、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7、小组比赛读。

8、图上有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语描绘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看图说话)

9、谁来表演“眺望”“瞄准”?先请个别同学表演,再全体表演读。(请学生在表演中领会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过渡:小朋友们读得不错,如果把拼音帽去掉你还能正确的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

10、去掉拼音请同学们用多种方式再读词语。

过渡:你们已经认识了这些词语宝宝,可是有写词语宝宝我们不但要认识他们,还要记住他们,接下来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他们?

11、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二)学习三、四两行词串。

过渡: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了温暖的阳光,接下来我们去遥远的南极看看冰天雪地的情景!

1、学生自由读词串。(出示图片4)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3、学生看图练习说话,弄清词语和画面之间的联系。

4、多种方法认读词串。

5、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哪些以前学过的词语词语?(生试说:地冻天寒,冰天雪地,…….)6同学们记性可真好,看到画面马上想到以前学过的词语,真是温故而知新呀!

7、那我们一起看看黄河,长江(出示黄河、长江图)

8、谁来说说黄河、长江、东海的样子?(生看图说话)

9、请同学们用我们学习第一组词串的方法来把这些词串认清读准吗?

(学习词串方法同上)

10、仔细观察这两行词串中加红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生找共同点师适时指引:第一行加点字偏旁都是 “冫”

第二行加点的字都是“氵

”)

11、这两个偏旁是怎样变化来的?(出示偏旁演变图)让学生了解偏旁变化的过程。

12、正确流利读词串。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图片。

2、请学生观察“温、暖、准、”的结构,并说说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3、师在田字格里范写“温、暖、准、”,重点指导学生把握字的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4、下发准备好的描红纸,生描红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评讲部分习字,指出优点和不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在试教过程中,我运用直观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通过仔细观察图画了解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2、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识字,学生学得快记得牢。

3、在习字过程中,学生对字结构的把握还不到位。

篇7: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

与写字

识字写字编排及主要特点

1.识字写字编制的基本原则。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有着心理学上的依据:识字写字能力和技术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基本无关,有时甚至由于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使其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而且,从认字写字与阅读的关系来看,“多认少写”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之下,提前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

2.识字的位置与数量。

本册教材的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分,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识字课和课文中,一课之内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最少的有8个,最多的有14个。每个“识字加油站”识字7-8个。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

3.集中识字形式多样。

教材安排了两个专门的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栏目“识字加油站”,采用丰富多彩的样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

教材中的识字课内容尽管不同,但大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编排而成,文辞优美、韵律和谐,易于朗读、背诵。且蕴含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文字学上有“六书”之说。其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较容易为学生理解,教材对此作了相应的安排。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一年级下册主要以呈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为主,如《小青蛙》《动物儿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小青蛙》和“包字族”识字通过母体字“青”“包”与不同形旁的搭配,构成不同意义的字,让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动物儿歌》通过展示各种有“虫字旁”的动物名称,使学生继续体会这一规律。

此外,像《姓氏歌》、“识字加油站”中的“加一加与减一减”,都体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点。

同类事物列举识字。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学生可以有效地激发起想象和联想,在同类事物之间、记录同类事物的汉字之间的相互关联中,学习生字,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和效果。如《操场上》和“识字加油站”中的“身体器官”。以“操场上”为例,这篇识字课文,首先列举了六项体育运动——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记录这六项体育运动的主要动词,其字形有着共同之处,“打、拔、拍”为“扌”,“跳、跑、踢”为“足”,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一方面可以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之处,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方面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以趣味性知识和丰富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春夏秋冬》《猜字谜》。

传统蒙学的识字方法。如:三字经、对韵歌。通过这类识字课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悠久的中华文化与文明,为学生传承中华文明搭建了一个适宜的平台,同时为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确立了一个很好的支点。

4.打好坚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识字方面,一年级下册开始接触大量合体字,其中很多是形声字,教材通过识字课、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使识字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新偏旁的掌握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此教材把每课新学的偏旁在生字条上呈现出来,一课不超过3个。由于偏旁的构字能力有差异,而日后学生查字典时部首是个基础,所以一年级呈现的新偏旁都是构字性强的常见偏旁,且同时是字典中的部首。书后还附有常用偏旁名称表,列举了本册新学的28个常用偏旁,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识记。

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一下教材还安排了学习音序查字法。这一安排也是前有铺垫,后有巩固。语文园地一中,通过大小写字母对照呈现,让学生学习并熟记大写字母;语文园地二中,通过打乱字母顺序,让学生将大小写字母连线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大写字母的识记,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语文园地三中,学习音序查字法;语文园地五中,用比赛查字典的方式复习、巩固音序查字法。教材通过这样的编排,也希望传递一个理念:任何知识和方法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渗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利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生字。

写字方面,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专门的“书写提示”栏目,每一次学习一种汉字笔顺书写规则,为学生打好写字基础提供凭借。

5.开拓多种识字渠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篇8:识字写字教学的“三味书屋”

一、识字写字教学散发文化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师:说起“重阳节”, 你知道哪些有关它的知识?

先学生自主交流, 然后教师课件出示有关重阳节的知识:1我国古代把六叫做“阴”数, 把九叫做“阳”数。2农历九月初九, 两个九相重, 都是阳数, 称为“重阳”。3九月初九就是“九九”, 谐音是“久久”, 因此有长久之意, 也称敬老节。42013年10月13日的重阳节, 也是全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5重阳节的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师:“重” (chóng) 还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它还有一个读音zhòng。下面我们一起来书写一下这个字, 谁能告诉老师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讲述“重”字书写要领, 教师范写,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

师:有关这个“重”字呀,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同学们想听吗?

讲述字理 (仓颉jié造字的故事)

仓颉造了字, 人人夸他, 他得意忘形之下造的字也马虎起来。当它造好了“重、出”后, 有一位老人问他:“仓颉啊, 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 可我人老眼花, 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 你肯不肯再教教我?”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 是说有千里之远, 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 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 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 本该为重量的‘重’字, 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 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 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 但这些字已经传遍了天下, 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 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以后一定不再骄傲自大!从此以后, 仓颉每造一个字, 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 将字形与字义相结合, 再也不敢粗心马虎了。最后这些字逐渐流传了下来, 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汉字。

【案例评析】

“重”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一个生字, 在教学时, 这位教师首先从课文“重阳节”这个词语导入, 给学生拓展了五个有关重阳节的小知识;接着教师重点对学生进行了“重”字的书写指导, 让学生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个“重”字, 同时学生还知道了“重”字是一个多音字;最精彩的是, 这位教师最后还引入了一则“仓颉造字的故事”, 让学生更加深刻、形象地记住了“重”字。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字, 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触摸并感悟, 慢慢地烙上了文字所特有的文化味, 不但让学生知晓了重阳节的知识, 而且知道了有关“重”字造字的趣事, 今后这个“重”字, 一定会烙入学生们的记忆。

二、识字写字教学散发书法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七册《黄鹤楼送别》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 这小节中“暮”是生字, 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的?

生1:暮指日落时, 傍晚的意思。我是利用查字典的方法。

生2:我是利用看字形的方法, 你看“暮”字下面是个日字, 有太阳的意思, 而且这个日字又在莫的下面, 说明这太阳快要落山了。

师:说得真好! (教师课件出示“暮”字书法作品展示)

原来“莫” (1) 就是“暮”的本字, 这样写, 上下的叉叉代表的是草丛, 意思就是太阳隐没在丛林之中, 快要下山了。后来, 在晚期的篆文中, 在“莫”字下方又加了一个“日”, 变成了“暮” (2) , 古人称日升而天地分明为“旦”, 称日落而天地不分为“暮”。我们看“暮” (3) 是隶书, “暮” (4) 是楷书, “暮” (5) 是行书, 而“暮” (6) 则是毛泽东写的草书……

【案例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因此, 在这节课的识字写字环节, 教师让学生在研究“暮”字含义的同时, 还适当地渗透了书法教育, 让学生们从欣赏的角度感悟汉字所特有的书法美感, 隶书的“暮”书写流畅, 蚕头燕尾;楷书的“暮”工工整整, 一提一顿, 左右能详;行书的“暮”有轻有重, 无比奔放……让学生们在书法线条的轻舞飞扬中体悟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识字写字教学散发生活味

【案例点击】苏教版第五册《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课文第三小节)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 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 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 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 不能相会……此时此刻, 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 西望长安, 思念着我呢。

师:今天的早晨, 王维一起床, 不由地思绪万千—— (引读课件)

中午, 窗外不时传来他人和友人的吟歌声, 王维不由想—— (再次引读)

夜晚, 夜深人静, 王维辗转反侧, 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再次引读)

师:时时想起, 今又想起, 我们把这样的“想”叫做——“念”, “念”是本课的一个生字, “念”由心生, “今”又想起, 所以上面是一个“今”字, 下面是个“心”, 不能写成“令”。观察一下, 这个“念”字在书写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在某个特殊时候“思念”过某些人、某些事呢? (学生自由表达)

【案例评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材解读识字写字教学】相关文章:

部编教材识字与写字08-02

三上教材解读06-04

英语教材解读06-06

解读单元教材06-08

白鹅教材解读资料06-22

动物儿歌教材解读06-27

课文穷人教材解读07-08

孔子拜师教材解读07-08

深度学习教材解读07-14

刘春娟教材解读04-21

上一篇:2010年材料专业参观实习报告下一篇:仓库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