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

2024-05-05

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精选8篇)

篇1: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

关于换位思考的三个小故事

生活中很多矛盾,都是没有换位思考所造成的,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丈夫觉得自己一天在外挣钱很累,而妻子在家带娃做家务、不用挣钱没压力很轻松,而妻子就觉得自己日复一日在家做家务带娃很枯燥很累,而出去上班挣钱打拼自己挣钱自己花才不受气,才活得有意思。其实真要换过来,都会发现对方的不容易。所以生活中多些换位思考,多些理解,人与人之间就多些幸福快乐。

今天为大家分享三个换位思考的小故事,让大家从此与人为善。故事一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

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的。”

猪听了回应道:

“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活,也各有各的苦难。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所以很难做到感同身受。

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当你觉得容易的时候,肯定是有人在替你承担着那份不容易,生活经常换位思考,珍惜才配拥有。《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你想要评判别人之前,要知道很多人的处境并不如你。”

因此,对于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要将心比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和关心,才是作为人,最适当的活法。故事二:

一人请一个瞎子朋友吃饭,吃得很晚,瞎子说:很晚了我要回去了。

主人就给他点了一个灯笼,他就很生气地说:“我本来就看不见,你还给我一个灯笼,这不是嘲笑我吗?”

主人说:因为我在乎你才给你点个灯笼,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怕别人撞到你了。瞎子很感动!每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见解不同,结果自然也会不一样。

尝试着理解别人的想法

把视野放宽一些,把烦心事抛得远一些。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

理解别人的无奈,感恩自己的幸运,可能你才会觉得豁然开朗:世界原来如此美丽!换个思路,换种活法,人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生老病死乃是人间常事。在生命存在的过程中,不如意、不顺心常有,心情也容易郁闷和惆怅。

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才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故事三:

有这么一个故事:

闻名于世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某一年需要聘请一位秘书,于是在几家报刊上刊登了招聘广告。结果应聘的信件如雪片般飞来。

但这些信件大多如出一辙,比如第一句话几乎都喜欢这样开头: “我看到您在报纸上的招聘秘书的广告,我希望可以应征到这个职位。我今年某某岁,毕业于某某学校,我如果能荣幸被您选中,一定兢兢业业。” 拿破仑·希尔对此很失望,正琢磨着是否放弃这次招聘计划时,一封信件给了她全新的希冀,认定秘书人选非信主人莫属。她的信是这样写的:

“敬启者:您所刊登的广告一定会引来成百乃至上千封求职信,而我相信您的工作一定特别繁忙,根本没有足够时间来认真阅读。

因此,您只需轻轻拨一下这个电话,我很乐意过来帮助您整理信件,以节省您宝贵的时间。

您丝毫不必怀疑我的工作能力与质量,因为我已经有十五年的秘书工作经验。” 后来,拿破仑·希尔说:

“懂得换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考虑问题,并能切实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 总结:

换位思考,知道却难做到。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为自己谋取利益。

你有一个女儿时,你希望她的婆家多给彩礼; 你有一个儿子时,却嫌弃亲家要的彩礼太多; 你有一个儿媳时,你嫌儿媳太麻烦,不懂事; 你有一个女儿时,你却希望她掌管婆家大权; 你开车时,讨厌行人;你走路时,讨厌车; 你打工时,觉得老板太强势太抠门; 你当老板后,觉得员工太没责任心没执行力; 你是顾客,认为商家太暴利; 你是商人,觉得顾客太挑剔。

——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别人,所得出的,永远都是糟糕的结论。

而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处处考虑对方的感受,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善待别人。

能感受别人的难处,是关怀;能体谅别人的不易,是宽厚;能饶恕别人的错误,是大度。

生命,是一种回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篇2: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

在我做学生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人性的弱点》,里面有一个观点----善于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个观点是一种处事的技巧,我很自然地将它运用到了和孩子相处的点滴中去。

page

1

换位思考

从孩子的角度去聆听、去感知

我有一个感觉,可能许多家长都有。孩子还小的时候都是比较听话的,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很叛逆,甚至和家长的要求背道而驰、引发争执。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小的时候孩子接触的人与事还算有限,几乎都在家长的掌握之中,你完全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影响你的孩子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但长大到某一阶段就不是这样了。很多家长将此归咎于青春期的叛逆,其实我并不认为青春期就是分水岭。

我认为随着孩子接触面的扩大,比如学校里同学的言行,或者网络上的一些言论,等等,向他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很好的从小到大一直持续的连惯的被教育引导环境,就很难去判断和分析生活中和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慢慢地孩子会形成一些自己的认知,有些来自于孩子自己的思考,有些来自于要好同学的影响。久而久之,他原来从家长那里接受的一些理念会慢慢淡化,而家长还是以原先那种简单的教育方式去纠正、去干涉显然是行不通的,只会促其反感。何况,不得不承认,世界很大,我们所知甚少,当下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有时连大人也“招架”不了。

所以当务之急是及时了解孩子当下的所见所闻所想,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和孩子的沟通,让孩子愿意在你面前敞开心扉。这当然不仅仅是一问一答这么简单的问题。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人们只愿意和投缘的人互诉衷肠。要想让孩子觉得与你投缘,就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听、去感知她的想法。

父女阅读

page

2

还是换位思考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影响、去引导

的确,到小孩步入高中,家长能点拨孩子的只剩下一些生活经验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孩子懂得远比我们想象得多。一些进口物品的说明书需要孩子去翻译,做个PPT需要孩子去帮忙,网上查询一样东西也需要孩子出马……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三样:物质上的保证、精神上的鼓励和经验上的指导。当然后者还得建立在孩子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因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谁都喜欢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的经验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给你的孩子决定你要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给她建议,并且是在探讨中建议,让她觉得这个结论是她自己得出的。而不是我是家长我生了你我养了你就一定要听我的,我是家长所以我一定是对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注意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或者去预估孩子在一定时期可能会面对的一些问题,当然这不用刻意地去留意去挖掘,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许多事情完全可以在余光扫过之时就可以明了的。比如:考试失利也好、春风得意也好,我直接通过微信把一篇教育文章发给她,然后晚上一起交流心得,让她明白对待得失的道理。我感到这文章里有许多的道理,可以纠正许多孩子的问题,也可以纠正许多家长的问题,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对这篇文章的心得,在教育孩子这个工程上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母女

page

3

角色互融

和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空间

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能够成功地引导孩子还不够,还要善于享受这个互动的过程,这其实是一个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孩子的成长大家都可以理解,家长的成长就是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且毫不掩饰当着孩子的面加以肯定;就是和孩子共同研究一个难题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且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为了这一点,家长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学长,也可以是粉丝。

篇3:关于语文教学的换位思考

新课程要求改变教学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课程实施仍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 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状况。在新课程改革中,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既是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又是其关键。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响应与配合, 那么再新的理念、再好的教材、再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也只能成为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因此, 在新课程下, 语文教师必须切实做好以下方面。

一、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功能, 给教师功能准确定位

这是语文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实施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从根本上摒弃旧的教学思路和不科学的教学手段, 才能探究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观念来看, 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因此, 教师在角色上应做到如下转变。

1. 思想观念上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的创设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根据自身的需要, 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 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仅仅是“传授和教导”, 而应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自主的, 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2. 交流方式上由“执教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课程标准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 特别要求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自主性应充分体现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研究对象, 教师应是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 对课题目标的实现应负主要责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应该是到位而不越位, 参谋而不代谋, 指导而不指令。当知识与能力不足以给学生提供帮助时, 教师就应该放下架子, 与学生平等地探讨、学习,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

3. 评价学生由成绩的关注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关注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学习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性结果, 也就是分数成绩。而在课程新标准下, 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如: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 而应该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 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 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 作为评价的重点。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成长记录, 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关注者。

二、认真审视教学, 真正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积极倡导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 拓宽学习和适用的领域, 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根据课程标准来重新审视、定位我们的语文教学, 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学习, 机械记忆, 被动模仿”的境地, 促成学生能力思维的发展和人格个性的发展。

我认为创新语文教学理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营造良好的氛围, 创设和谐环境。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阵地, 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也有助于学生开展以自主探究方式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2. 提倡激励教育, 挖掘学生潜力。

朱永新教授在《享受教育》中提到我们应无限制地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就应提倡激励教育。具体表现在:激励质疑问题、激励求异思维、激励丰富想象。

3. 衔接课内课外, 拓宽研究空间。

语文知识是浩瀚无穷的, 而书本知识则是相当有限的。因此, 在教学时, 教师就应该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 丰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 这就有必要将课内、外研究结合起来, 以便节省时间, 追求学习效率的最大化。课堂教学总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的, 一个单元有若干篇课文, 分讲读课文、课外自读课文, 再加上有配套的语文读本, 教师完全可以将重点讲读课文划为“课内研究”, 把单元其他课文、读本知识作为“课外研究”。

4. 创建新型模式, 发挥主体作用。

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呈现一种新型的模式, 应注重开放性和民主性, 重视教和学的沟通、融会、交流, 不能让学生成为教师思想的俘虏;要把单向的静听模式改为多向的、立体的现代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敢于参与其中;大胆冲破迷信权威的思想牢笼, 冲破盲从书本的思想牢笼, 冲破膜拜师长的思想牢笼;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崇高真理的精神, 真正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真知、发现规律。我认为, 一个真正的好教师, 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中, 我一直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 特别注意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5. 发挥媒体技术, 优化教学过程。

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 应努力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 能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 激发灵感, 求得最佳学习状态, 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努力提高自我, 适应课改需要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 而学生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 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技能才能予以解决。况且我们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还以自己本学科的“一桶水”作为自我提高的目标, 就根本无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为研究性课程突破了原有的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框架, 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社会实践性的新型课程、它对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 让一桶狭隘、陈旧、闭塞的“死水”变为一条源源不断地活水流淌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并且, 教师还应遵循教学基本规律, 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发挥优势特长,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积极为学校开设选修课。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学习、思考、实践、扩大知识面, 加强综合技能, 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

总之, 只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多作分析, 勤于换位思考, 就可以让教师多一些成就, 让学生多一点收获。

摘要:要使语文教学真正实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促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主体精神发挥,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换位思考, 转变教学观念, 正确认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功能;认真审视教学, 真正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努力提高自我。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师功能,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0.

[2]王大伟.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湖南教育, 2004.16.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

[4]李子建, 梁振威, 高幕莲.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实践和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篇4:关于“换位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换位教学法 药品用量 师生角色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85

换位教学法是一种打破旧的教学框框,摆脱长期以来人们约定俗成的教学习惯,在诸多环节中不按正常模式实施教与学的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它包括实验教学中实验药品用量的互换、师生“角色”的互换,新授课时授课环节的换位等。实施“换位教学法”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程序、教学环节的换位或翻新以刺激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升“有效教学指数”。以下是我对“换位教学法”的几点实践。

一、 演示实验中药品用量的互换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的特征。传统意义的化学演示

实验教学往往是由教师课堂演示,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忙演示,学生看热闹”的情景,学生的实验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对有些实验进行了改进,以调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糖类 油脂》中的“葡萄糖的检验”实验,该实验只有在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情况下才能做成功,但是无论在做实验时如何强调,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忘记,实验效果很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作了如下设计。

[教师]有些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在其体内代谢不正常,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在病人的尿中能检查出葡萄糖。现在老师就根据图8-5做实验,看看能不能检出葡萄糖。

[学生]充满期待。

[教师]边说边做:在试管中加入4mL 5%的硫酸铜溶液,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4-5滴,混合均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10%的葡萄糖溶液,并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可是随着液体的沸腾,并没有红色沉淀生成,却有黑色沉淀生成。

[学生]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说:“变黑了?书上是变红的。老师失败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教师]失败了?怎么会?为什么?谁能告诉我?请大家仔细阅读书上的实验步骤,看谁能快速地帮助我。

[学生]加的顺序不对,应该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硫酸铜溶液。

[教师]他说的对吗?

[学生]好像加的量也不对,老师加的硫酸铜溶液多,氢氧化钠溶液少,而书上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多,硫酸铜溶液少。

[教师]老师加的量是和书上不一样,但是实验失败的原因真的是这个吗?那就推举一个同学按照书上的用量再来做一遍。其他人监督,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就这样,被推举的学生在同学们的关注下,按照书上的用量做起实验来。学生实验成功。最后引导学生小结:想要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什么?学生们异常兴奋地回答:“氢氧化钠溶液必须过量,也就是在碱性条件下。”这个实验在学生的一片兴奋中轻松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该实验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就按照书本顺序按部就班地做实验的做法。而是有意将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和硫酸铜溶液的用量互换,造成实验失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本找出错误所在,再让学生自己按照书上的正确用量重新做实验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对本实验要点的掌握,效果非常好。

二、 课堂实验中师生“角色”的互换

这种“角色”互换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互换,而是让学生做他们认为本应该由教师做的事情。如平时的课堂实验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由教师提供药品。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在做沪教版九年级下册“自制酸碱指示剂的趣味实验”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下节课我们将做“自制酸碱指示剂”的趣味实验,但是需要你们来收集药品,准备仪器。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学生]一听要自带药品做实验,立刻来了兴趣。

[教师]你们先阅读书本第34页,看看需要哪些药品和仪器,讨论一下以什么形式来做这个实验。

[学生]经过讨论,觉得分组实验较好。

[教师]药品和仪器由谁负责呢?

[学生]

同学们主动承担任务

,有的带花瓣,有的带白酒(代替酒精和水),有的带捣蒜器(代替研钵),有的带纱布。

在这节课中,学生用自己带来的药品和仪器(都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做出了比老师提供的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现象都明显的酸碱指示剂。学生兴奋极了,这可是他们自导自演的实验啊,内心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化学课堂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趣味实验,一般都

是由教师提供药品。时间一长,学生就形成了学习情性,兴趣程度大打折扣。该实验的药品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得到或能找到替代品,且耗时短、见效快,适合让学生来主导实验。互换师生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了化学实验的乐趣,加强了化学来自于生活的理念。

三、 授课中教学环节的互换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二节中介绍“常见的酸”,教材的顺序是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然后又是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浓硫酸的稀释。由于在讲到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时就已经涉及它的吸水性和脱水性,为了能使所教的内容紧凑、完整,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讲此内容时我将授课环节做了如下设计:先讲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以及浓硫酸的稀释,然后再讲酸的化学性质。这样设计使得讲到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等知识点的时候更加自然,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又如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三节中“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教学内容,教材的顺序是先做加热碱式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这两个实验,再到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这门课很陌生,对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基本操作更是不懂,一上来就开始做具体的实验,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迷茫,认为化学很难,不易掌握,这对于化学初学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规避这一点并且能够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在上该内容之前先用三节课的时间以边讲边做实验的方式将实验基本操作详尽地讲解了一遍,然后

再让学生分组做

碱式碳酸铜的实验。实验时,由一个同学操作,组内其他同学监督找错,再改正。这样调换一下教学顺序,不仅能让学生在开始系统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时候更容易掌握,同时也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实验帮助学生把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此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让学生始终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采用教学环节的互换,省力、省时,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好。可见,课堂教学环节不一定要按教材的顺序来设计,恰当地重新整合教材,创造性地用活教材,正是新课程下化学教师必备的素养。

换位教学法改变了知识的传输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彰显学生的学习个性,体现了“平等对话”“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教学思想,注重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的机会和搭建最佳的学习平台,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全体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励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阶段及不同的课型等,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求将会不同。因此,“换位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需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把握,才能使之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髓。

[ 参 考 文 献 ]

[1] 解吉普. “换位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

[2] 肖中荣. 开发教材实验 促进知识生成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

[3] 郭志东.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9

篇5:换位思考的五个小故事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牧人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天,牧人将猪从畜栏里捉了出去,只听猪大声号叫,强烈地反抗。绵羊和奶牛讨厌它的号叫,于是抱怨道:“我们经常被牧人捉去,都没像你这样大呼小叫 的。”猪听了回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分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分我的命啊!”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的。因此,对他人的失意、挫折和伤痛,我们应进行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小故事二 ]

你是你,我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但你把我当成你,我把你当成我,这样就换了位,再思考一下……

一对夫妇坐车去游山,半途中下车。听说后来车上其余的乘客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小山崩塌,结果全部丧命。女人说:咱们真幸运,下车下得及时。男人说:不,是由于咱们的下车,车子停留,耽误了他们的行程。不然,就不会在那个时刻恰巧经过山崩的地点了……

换位思考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任何人都有被冒犯、被误解的时候,如果对此耿耿于怀,心中就会有解不开的疙瘩;如果我们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一般说来,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都是可以谅解的.谅解是一种爱护,一种体贴,一种宽容,一种理解!!

[小故事三 ]

父亲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父亲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我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小故事四 ]

有一对要租房子的夫妻,俩人拖着疲累的身躯挨家挨户的找房子看,但总没有几个中意的。到了下午,奇迹出现了,俩个人共同看上一间他们都满意的房子,急着想付订金,把房子订下来!(因为这房子太好了!客厅像客厅!厕所像厕所!他们不喜欢那种客厅像厕所般太杂乱的房子;也不想要一个厕所像客厅般豪华的房子!)

房东出现了,是位老先生,这老先生说:『租房子,我只有一个限制,那就是我不租给有小孩子的家庭。』这对夫妻面面相觑。

老公:“可是你看我们旁边的小孩是什么?”

老婆抢着说:“是装饰品!”

老公:“老婆!你呆了吗?为了租房子竟然把小孩当做假的!”

老婆:“呜~我真的很喜欢这房子,被这拖油瓶给害了啦!”

俩人正沮丧的要离去时,只见小孩又回头按电铃,叮咚!

龟毛老伯又来开门!老伯笑着说:“啥事啊?装饰品~呵呵呵!”

小孩:“阿伯,我要租房子!”

老伯说:“租房子?我不租给有小孩子的家庭哦!”

小孩:“我知道!我只有爸爸妈妈没有小孩子啊!你可以把房子租给我!”

老伯:“哈哈!真是聪明,OK,就租给你!”

生活中总有许多限制,不论限制是正面或负面的,不加思索的跟随会让人不知其所以然!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呢?一旦工作成了一种习惯,那刻板的逻辑也就随之而来。有时连泡杯咖啡这样的小事都不懂去换个角度思考,这样的工作是很可怕的喔!

[小故事五 ]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

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篇6: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要多为他人着想过举一个例子: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

是的,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某一问题时,如果仅仅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得失出发去考虑,而置别人于不顾,往往就会失之偏颇,甚至伤害他人。凡事设身处地,换一角度为他人着想,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也好,都可能会变得豁然开朗而迎刃而解。为他人着想,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睿智的体现。一个人不要心生嫉妒,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善为本。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从具体角度考虑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是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不妨举个例子,如在商场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找麻烦;做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做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等,这就是因为角色不同人际关系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了交际障碍。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走夜路,手里总是提着一盏照明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一定要替别人着想,替别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替别人着想,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更是一种境界。

哲学家莫尔在《乌托帮》一书里说过,金银远远赶不上铁的用处大,道理很简单,为他人着想的人,即便自己给出的只是铁,于别人来说则会成为金。正所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句真心的话,一个安慰的眼神,也会成为别人成功的动力。为他人着想,其实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点一滴的小事的体现,关心别人,时时为别人着想,在关键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这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学会把爱送给每一个人,并以此为快乐。

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予人”,意思是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而别人,而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也就是要多为别人着想。所以一个人要学会为别人着想,就好比你种了一盆花,经过细心照料,花儿开了,它回报你的不仅是五彩的斑斓和满目的生机,它带给你的,更是一片春天。所以人活在世上,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不要只图自己一时之快,而去伤害别人;不光要有索取,还要有爱心,社会才会变得温馨和美,人与人之间才会显得温暖如春啊!我们应该知道;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别人的理解。学会换位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过换认识立场来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答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或先入为主的种种的偏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或心理定式,已超越自我的态度,客观公允地审视和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客体的真实关系。

篇7:关于换位思考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换位思考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换位思考作文 篇1

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妻子在厨房炒菜,她的丈妇在旁边唠叨个不停:“缓些,警惕!火太大了,赶紧把鱼翻过去,油抬太多了!”妻子有点忍不住了,脱心而出:“我晓得怎么炒菜。”丈妻镇静地问路:“我只是想让你知说,我在启车时,你在旁边唠叨个呶呶不休,我的感到如何?”

故事虽小,寄意却很深,这面点波及到了换位念考的答题,在日常生涯中,良多时候,咱们经常对别人的言替觉得不理结,总感到他人应当这样不应当这样,对别我的行动诸多责备。这是由于尔们大家未经习惯地从本人的角度去察看懂得断定事物,却不想功站在别己的态度上想问题,一句话,这是不理解换位思考!

那么,什么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望问题。便“彼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理解除了从人以外的别人的感触,并从对方的身份跟破场来对待事件,来入走思考,这样很多抵触皆可以迎刃而解。

人取人相处,总不免会发生盾矛,而这些矛盾返去是因为相互不理解而产生的,假如我们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往瞅待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并从其中调剂自己。这样,我们兴许就能从苦楚中摆脱,从恼怒中安静,从冤屈中开朗,从失败中释然。

学会了换位思考,你就不会对路边需要赞助的人不闻不问,相反会伸没你的援手;学会了换位思考,你就不会以为别人对你的辅助是天经地义的,你就会常把“谢谢”挂在嘴边;学会了换位思考骂你就不会对父母为你所干的所有熟视无睹,你会常怀感谢之情;学会了换位思考,就再也不会弃啼扫马路的干净农人,反而对他们多了一份尊敬。

教会换位思考,你会发明世界本来可以如此的漂亮,精力原来能够如此空虚,生活本来可以如斯丰盛。

换位思考不是回避事实,而是踊跃的面对生活。换位思考也不是沉甸甸的四个字学会它须要有广阔的襟怀,要有博大的气宇,要有体贴进微的一颗口。

请多用你的心为别人想一下,将心比心果为这样,即便在生活最艰巨的时刻,你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换位思考作文 篇2

有时候生活让你不得不换换角色,你会体味出心的平和吗?你会觉得这样做很有意义。当我们以这样的平常心去面对生活所给予的一切时,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去感受一切时,我们总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感觉、新体验。我们的心态,让我们敏锐的心更懂得生活。生活在快乐的情绪里。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现实中总有那么些人,自视甚高,习惯拿着放大镜去看自己胸前佩戴鲜花和勋章,回想自己曾经荣耀和自豪而沾沾自喜,一旦鲜花枯萎,勋章黯淡,往日荣光不再,优势荡然无存时,他们便无所适从,整天像掉了魂。我一位邻居,曾是政府机构负责人事官员,前些日子刚从任上退了下来,往日里颐指气使,别人见他是惟惟诺诺,家里门庭若市,往来高朋显贵,可现在一下子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出门连卖菜小贩都不太把他当回事(其实人家一直就是把他当作普通顾客中一员,他自己没感觉到而已),他便觉得受不了了。于是整日里长吁短叹,本是“夕阳无限好”幸福时光,却在这一声声唉叹声中耗费,这到底为了哪般?

我想遇到这样的事,不妨看开一点,做一次换位思考,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变化,你便会有意外的收获。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实只要我们心胸开阔一点,襟怀坦荡,那就会觉得海阔天高,什么事情都能看开,心情自然也就乐观开朗了。所谓看开,不是那种世故,那种超然一切之外的隐者的做法,而是一种对生活的领悟,以阔广的胸怀去容纳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以纳百川的心胸去面对世界。如果这样,我们还会有那些无端的烦恼吗?

换位思考,不是让你妄自菲薄,不是让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是让你瞧不起自己。恰恰相反,是让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这样你便会更好的相信自己,从而去挑战一切,追求生命过程中的卓越和梦想,迎来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大悲大喜吧。现实的一切都要学会适应这样你会天天快乐!

换位思考作文 篇3

有的时候与朋友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自己总觉得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是完美无缺的,而别人做的事情都对不起自己,所有的错误都是别人犯的,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可是等冷静下来换个位置,从朋友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也许在发生矛盾或者别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调换一下位置,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一下整件事情……

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曹植与曹丕兄弟二人为了争夺霸业的继承权打的是天昏地暗,曹植一气之下写下了“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勾心斗角。哎!我想这也不能赖他和曹丕,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谁不希望手中掌握点权力呀,而曹植与曹丕又生活在强大魏国,而且他们的父亲是当时最有军事实力的诸侯,曹植于曹丕二人之间早就有些不愉快的事情传到了曹操耳朵里,曹操本来就有疑心病,在加上一些风言风语他对曹植与曹丕兄弟就产生了疑问,看看谁想夺取继承权,于是乎派心腹去刺探。曹丕比较聪明看出了其中的一些奥妙:一方面跟他的父亲面前表现的很有才能,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排挤曹植,好让自己独自掌握继承大权。

在我看来曹丕有点笨,古人云“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并没有做长远考虑,也没有从大局出发来看待问题,如果他考虑二人共同继承曹操霸业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我想司马氏就不会那么容易夺取曹氏基业吧。而曹植呢,虽然在这些事上表现得很气愤,但是他也没有从曹丕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如果他们二人,中一人敢于牺牲自己眼前利益,作长远打算。那么曹操霸业也就不会那么快落入他人手中了。

我最喜欢郭沫若先生仿拟《七步诗》写成的《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度上珍,灰作田上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曹植用“豆与萁”来比喻手足相残,而郭沫若先生者认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逸过火”,但若是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牺牲精神的表现”。

换位思考,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方法,我们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相信我它真的很管用。

换位思考作文 篇4

换位思考会让我们明白很多我们想不通的事情,很多的事情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从悲观者看问题到乐观者的洒脱。

悲观者认为:跌到就就爬不起来,不如就不爬了。而乐观者却依然向前看,无论什么也阻挡不了他的步伐。我曾看到一个人,他是一个飞行员。在八年的时间里,出了4次意外,六次手术,然而,5年后依然手握操纵杆再一次的飞向了蓝天,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无论怎样都要再一次的飞向天空,然而他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我的朋友,如果你有什么想不开的事,那就请换一个角度看一下问题吧!

从悲观者的角度去看乐观者的想法。

试想一下:一个人,从一个美好的早晨,闹钟一响。这时打住,停,不要在想了。悲观者会这样想:哦!天哪,又到早上了,然后把吵得闹心的闹钟以一个不和谐的方式关掉,这时他或许会起床时碰到脚趾头或是牙刷倒进马桶里等。这将是一个恶性的循环。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乐观者的早上,他会以一个愉悦的心情去对待每一件东西,因为他知道,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影响他的一天,事实也是如此,他也许会收到一份美味的下午茶或是一份美好的祝福……

我的朋友,同样的一天。两种开端,两种情况,你要选哪一个呢!

请记住,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在影响着你的生活,要选择对你有帮助的想法,加油!我的朋友,去开始你的愉快的一天吧!

换位思考作文 篇5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代沟,在青春期的叛逆时期里,这代沟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时,需要我们和家长都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让代沟变小,让隔阂慢慢消失……

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期,每个人都会经历叛逆期,那时的我们太冲动,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用父母太多关心,而父母总觉得我们就是长不大的孩子,怕我们受欺负、吃苦头而有时过分爱护我们。应该是三年前,读初初二的时候,和同学约好了明天要去图书馆写作业,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大概九点半才到家,晚餐在外解决。和父母说了之后,没想到妈妈说必须8点前回到家,不然不准我出去。我当时一下子就憋不住了,和妈妈吵了起来,我大声说道:“我又不是去玩,我去学习也不行吗?九点半也不会太晚……”妈妈嚷着说在家学习也一样,不准我去了。我一气之下,隔天没听妈妈的,从两点去到了九点多才回家,回家就接受妈妈的一顿臭骂,我不说什么了,就关上门,在房间里开着吵闹的音乐,自由的跳舞。之后的几天我和妈妈也不怎么搭理对方。在无意间听到她和爸爸说,8点前让我回来是因为我不懂外面的社会很复杂,怕我被带坏了或者会发生意外……我听完也觉得妈妈说的有些道理,隔天我就和妈妈说我那么做不对,下次会早点回来,也请求了妈妈多体谅我。妈妈答应我了,我也答应妈妈了,就这样,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多容易。

换位思考就是解决代沟、矛盾问题的秘方,不仅适合与父母的争端,也适合朋友之间的冲突等等,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矛盾发生时,我们不要急着发脾气,不要急着面红耳赤,不要急着争吵,而要冷静下来,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也许自己对这件事就会改观了,矛盾也会慢慢解决。

换位思考作文 篇6

每个人都希望和别人相处的和谐友好,而这少不了的就是换位思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不能老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要多多宽容别人,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人们经常会用自己的观点来观看这个世界,没错,人们总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最完美的,而对别人做的事情就能挑出许多毛病,看不惯,认为有许多缺陷,只有你换个角度思考,才会发现:其实对方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

有一次值日,我是值日班长,看着那些值日生不紧不慢地做着值日,我的心里真替他们着急。好不容易做完了值日,他们口口声声说已经扫完了,但我扫视一番教室,墙角的那团废纸却格外显眼,便狠狠地教训了那个值日生。值日生生气了,大叫:“你算什么值日班长,根本不会体谅我们值日生的辛苦!你整天就只会站在讲台上指手画脚,你考虑过我们吗?”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失去了理智,大吼:“好,明天我来做值日,谁怕谁!”

第二天,我一人做起了所有人的活:扫地、擦窗户、摆桌子……但很快,我就发现其实值日生是很辛苦的,我刚想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风一吹,垃圾又飞了。我只得扫操场,干完后我已腰酸背痛。我才发现:我错怪值日生了。从今以后,我们相处的更融洽了。

还有一次,我看过一个故事:在茫茫沙漠之中,有两个人从背包里掏出水来,但都只剩下半瓶水。第一个人伤心极了:“哦,只剩下半瓶水,怎么出沙漠?”另一个人却很高兴:“哇,还有半瓶!”同样半瓶水,两个人却有两种想法,一个高兴,一个伤心,可见换个角度思考是多么重要!

篇8: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

一、换位思考的必备前提和条件

真正的“换位思考”需要以尊重为前提, 尊重学生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责任,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等等.有了这个前提, 你才会真正谦虚地放下身段去看看学生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如果我是学生, 我不会喜欢吼叫着批评我的老师.当学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却还是见不到进步时, 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 我会需要老师再一次的鼓励.当学生遇到挫折而伤心难过时, 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 我希望老师能坐在身边握着我的手给我再一次站起来的力量.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时, 你要对自己说:如果我是学生, 我希望老师分享我的快乐并为我骄傲.换位思考有利于准确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 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在学生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 要洞察其心理, 及时探究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 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当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 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 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 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 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 成为学生的化身, 体察他们的困难, 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二、换位思考在教学中应用的途径和方法

1. 利用“教学换位”充实课堂教学, 丰富换位思考

换位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开放,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际需要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数学教学根本目的不单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 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通过不同的教育目的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大量的、可操作的、可探索的材料.学生借助我们提供的材料大胆地尝试、操作,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换位教学过程中, 学生也会理解教师的辛苦, 共同构建和谐的课堂.

2. 灵活运用教法, 妥善处理细节完善换位思考

材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大量的、可操作的、可探索的材料.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 学生在环境的诱发下产生兴趣, 萌发尝试的愿望.在实践中, 我会采取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 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小班化, 使新课程教学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有了好的教法, 但教学细节处理不当, 必然会浪费时间,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 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具, 妥善处理教学细节, 要求教师备课时考虑到教学的每一细节以及处理方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 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指导学生听课方法, 动耳听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动脑加以分析、归纳, 将知识加以整理以便加强记忆;动手将重点内容做笔记必备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先快后慢, 站在学生的角度, 提高复习的效率.

三、换位思考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1. 换位思考增强学生自信心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在尽职尽责的同时, 我们决不能伤了他们纯洁的心灵.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才能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 对一切充满希望, 充满信心.以往的教学活动, 学生受教师的约束较多, 心理上的叛逆使他们感到“不平等”时时处处存在.如当我们运用换位教学来完成教学活动时, 学生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约束, 完全是靠自己控制自己.因为整个过程中, 学生都要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负责.因此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 是渴望的满足, 对活动的结果有征服感.切实让很多学生增强了自信心.

2. 换位思考更好地完善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换位思考”也就等于对自己工作的一种反思, 换位思考会使我们拥有“知学生之明”, 会使我们走进学生的内心.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 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 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而我们通过换位思考,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更加从心里认识上完善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 更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于教学活动的日常反思绝不是一蹴而就, 对于不同的或者同一个反思对象, 不同的人进行反思, 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产生新的疑问, 再通过“换位思考”, 从不同视角出发, 提出新的答案, 新的问题.教师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样才能聚沙成塔, 让教师的教学产生质的飞跃,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结束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 变教师权威为尊重学生, 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换位思考, 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 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教师既是策划者, 又是指导者, 在课堂上应结合教学情境, 鼓励学生养成一种探究的兴趣和换位思考的习惯,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关于换位思考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关于换位思考的作文04-30

“换位”思考04-14

换位思考范文05-16

教师换位思考05-12

有关换位思考作文04-08

要换位思考范文05-22

换位思考作文范文05-27

换位思考影响范文05-27

谈谈换位思考范文06-01

学会换位思考范文06-02

上一篇:深圳入户手续须知下一篇:浅谈视听技术在经济案件侦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