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2024-05-26

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精选2篇)

篇1: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后,全国掀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潮,各族人民对党和政府寄予更大的希望。县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贴得很近,处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党政“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其决策与权力行使对整个县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与支配作用,其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所以,加强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将对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包装民主,以书记(县长)办公会作铺垫定格常委(常务)会

作为县级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议事机构的书记(县长)办公会,其会议主题和重点应当是研究县级发展的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初步意见形成议题,提交常委、委员或政府组成人员及相关部门调查研究后再提交常委(常务)会研究,科学、民主决策。然而,这一议事机构却被部分“一把手”们作为实现个人目的的决策机构予以滥用。时下,一些党政“一把手”为实现其个人目的既要主观武断又要体现“民主”,于是利用书记(县长)办公会和常委(常务)会作文章,将议事机构充当决策机构加之滥用。首先,通过书记(县长)办公会将个人主张强加于少数几个圈内人员之中,形成所谓的“共识”,之后拿到常委(常务)会上去进行民主包装。如在宁波原市委常委兼鄞县县委书记和县政协主席范文浩的一手把持下,县委常委班子中制度松散、民主尽失,特别是在投资立项等重大经济决策和用人问题上,多以书记办公会定调后在常委会上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拍板通过,后期的常委会基本上由范一人布置、大家执行。又如吉林省靖宇原县委书记李铁成,几年间利用书记办公会的特权直接插手干部调动数百次,想升官的要向他送钱,想换个“好位置”的要向他送钱,即使是不想升官也不想换“好位置”的人,也得向他送钱,否则位置就被送钱的人顶掉了。以至到了年节,有的乡镇正副职之间还好心地互相提醒:“该去给李书记表示表示了。”在他家门口送钱的人甚至排起队来,成为一道“风景线”。尽管这是个别地方的现象,但对当地老百姓来说,这种由不廉洁的“一把手”引发的大面积的不廉洁,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形象的损害极大。

(二)暗箱操作,绕开民主

县级“一把手”们掌握着支配本地区公共资源的大权,开发商、经销商为分享公共资源一杯羹,使尽浑身解数攀附“一把手”这棵大树,少数“一把手”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低下其高贵的头颅,甘当开发商、经销商手中的棋子,官商勾结,为其奔走呼号、暗箱操作,插手矿产资源开发、土地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致使公共资源领域民主尽失。

(三)疲劳战术,草率决策

部分县级党政“一把手”在召开常委(常务)会时,往往采取疲劳战术和突然袭击的手段,对本地区的重大事项,为达到个人说了算的目的,会前不打招呼、不通气、不让班子其他成员知道。会上,首先将一些无关紧要的议题放在前面进行,安排大家反复讨论或审议,东拉西扯拖延会议时间。在参会人员身心十分疲惫的情况下,才将早已盘算好但必须“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的议题抛出来,昏昏愕愕中疲惫不堪的班子成员们一时拿不出建设性意见,又想急于休息,大家便唯唯诺诺,顺着“一把手”意图草率决策。

二、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不顺、监督乏力

我国现阶段的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全面的,有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但监督力度和效果却不够理想。首先,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属于同体监督,这种监督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上级监督不着。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最为有力的监督。但因人力、时空等原因,其监督形式大多数是以听汇报了解情况为主,辅以巡视、检查、届中届末考核。这种监督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很难深入其本质。群众戏称为“管得着的看不见”。二是同级不愿监督。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最直接有效的监督。然而,同为一个班子成员,在“班长”面前,谁愿给“班长”提不同意见。谁提了,谁就有可能被扣上拆台、闹不团结的帽子谁就会受到打击和排挤。于是呼,对“一把手”的所作所为,班子成员只好看在眼里、封在心里,不愿履行监督职责。三是下级不敢监督。作为同体监督机构的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审计部门,其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干部任免、供给关系均在地方,且为下级部门,级别低微,对涉及“一把手”的问题,谁敢过问?群众戏称为“看得见的管不着”。其次,人大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虽属异体监督,但

篇2:浅谈对县级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及其监督问题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加强对“一把手”监督是从严治党,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关键环节,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一、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意义

1、加强对“一把手”权

力运行监督是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在运用权力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然而由于对“一把手”的权力运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致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屡禁不止,甚至出现一些震惊全国的“一把手”腐败大案,如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等。据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中,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案例反映和暴露出当前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新形势下的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就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

2、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一把手”,在班子中应起到政治方向的领航作用,科学决策的中心作用,协调团结的凝聚作用,勤政廉政的表率作用,推进工作的动力作用。然而,有的班子由于“一把手”品行不端,导致上行下效,致使整个班子成为腐败团伙,全部烂掉。如震惊朝野的沈阳慕马大案,涉及到17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和100多名领导干部,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是防止和消除吏治腐败的迫切要求。权力的运用本是从公众产生并约束公众以维系社会发展和运转的。但由于权力的巨大物质性,一些“一把手”视权力为财富、职业,而出现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现象,严重地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事业。江泽民同志曾经尖锐的指出:“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一些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者治党不严,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切实防止和消除吏治腐败现象。

二、客观分析“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现状

1、从监督主体看,存在着“监督不到”、“监督不了”、“无法监督”的现象。一是上级组织管得着、看不见,监督不到。由于监督对象多、监督内容广、空间上的分割及不正之风的干扰,影响了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效果。特别是一些上级组织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的责任意识淡化,认为下级“一把手”是经过群众推荐、层层选拔、组织考察、会议研究的,素质已经很高了,监督不监督无所谓;有的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监督下级“一把手”会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开拓创新精神;有的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下级“一把手”出现一些问题是小事、小节,不必深究,只要完成任务,就是好干部。因此,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总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班子成员看得见、管不着,监督不了。有的认为自己是协助“一把手”工作的副职,给“一把手”提意见,会得罪领导,给自己“穿小鞋”,或被上级组织当成“闹不团结”而影响自己的前程;有的怕被“一把手”误解为自己有“野心”、“想篡权”;有的甚至居心不良,对“一把手”的错误苗头故意不闻不问,等待“一把手”栽跟头,扫除自己向上爬的障碍。这样,往往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一团和气的不良现象。三是基层干部群众知情甚少,无法监督。由于工作性质和地位的不同,权力运用透明度不高,导致基层干部群众对领导活动了解不多,对“一把手”的“事”知之甚少,有的根本不了解,也就谈不上什么监督。在领导班子考核中,有民主评议这一项,这是群众监督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好形式,但由于群众对“一把手”好像“雾里看花”,评议起来就有很大的盲目性,反映不出真实的情况,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2、从监督客体看,存在着不愿被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淡薄的现象。“一把手”位高权重,致使一些“一把手”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常常以“老大”自居,出现权力独断的“家长制”现象。有的自以为素质高,行得端,坐得正,不需监督;有的认为自己有功劳,有成绩,对自己的监督是“小题大作”,是“偏离”中心工作;有的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组织对自己的不信任,来自班子成员的监督是与自己不合作,来自党员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的不支持等。

3、从监督机制看,存在着监督制度“粗线条”、“原则”多的问题。现行的监督制度中,有的显得相对滞后,漏洞较多,给心术不正者留下可乘之机;有的不够规范、全面、系统,过于原则和笼统,存在着“牛栏里关猫”的弊端,如“原则上应该”、“原则上不得”等条文,实际操作过程

中不容易把握,有较大的“弹性空间”。这些监督制度权宜性的多,长期性的少;分散性的多,整体配套的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正向规范的多,逆向处罚的少。

三、从实际出发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的监督

1、加强制度建设,用严格的制度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制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制定出

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部监督制度,使干部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坚持了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一把手”本人及配偶、子女、亲属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如个人建造装修住房、配偶及子女就业或经商、婚丧嫁娶等,都作为个人重大事项及时向隶属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对无故不及时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党委组织部门要视情节轻重做出必要的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二是坚持谈话诫勉制度。党委组织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检查、联系通报过程中发现的“一把手”滥用权力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对查证属实的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程序,进行警示谈话,及时进行教育和诫勉,情节严重,构成违纪违法的,要移送有关部门。三是坚持干部选任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和完善干部选任责任追究制度,是对“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手段。对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一把手”决策失误的,分清主观和客观原因,根据造成影响的大小,给予“一把手”党纪、政纪处分,对情节较轻不够给予纪律处分的,要将决策失误的情况和责任记入“一把手”的个人档案,对决策失误次数较多的,要予以必要的调整或撤换。四是坚持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一把手”的经济责任审计,要由党委组织部门出具审计委托书,由审计部门依法实施审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审计中发现的案件线索进行调查处理及审计过程的监督。要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政绩档案,作为干部任免的重要参考依据。xx省xx县把坚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作为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了《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xx年已对x名科级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查出各类违纪金额x亿元,根据审计结果,对x个单位进行了书面警告,对“一把手”权力运行起到了有效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2、贯彻民主集中制,用科学的决策程序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现代领导制度要求党政领导层要改变绝对集权的管理体制,建立各司其职、相对分权的权力制衡机制。一是领导班子内部分权。在重大问题决策上,要认真贯彻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十六字方针”,坚决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班子成员要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大胆负责地开展工作。二是上下分权。遇有重大问题决策,应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形成自上而下的权力制衡机制。三是平行分权。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把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离开来,采取多种有效的权力分解形式,加强权力横向制衡。

3、完善监督体系,用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机制规范“一把手”的用权行为。一是强化党内监督。上级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切实增强对下级“一把手”的监督意识。可采用重大事项报告、下基层走访座谈、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等方式,及时了解下级班子“一把手”在政治思想、领导活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特别是在“重要时期”、“重要事件”中的权力运行过程作为检查、考核、追究的重点,使“一把手”在上级组织的调控下正确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要加强同级组织监督。班子成员要增强党性观念,充分发挥班子内部的监督制约作用。班子成员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大胆地对“一把手”进行监督。可建立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监督的责任追究制,对“一把手”违法违纪行为知情不报的,要追究其责任,作出必要的组织处理。要加强下级组织监督。重点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好双重民主生活会。作为“一把手”,不仅要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还要参加所在支部、小组的组织生活会,以及借鉴“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参加干部联系点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按照生活会的要求,“一把手”要积极参加学习讨论,如实汇报思想情况,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二是强化社会监督。建立“一把手”事务公开制度,减少“暗箱操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严守组织机密的前提下,对群众和社会关注的人、财、物、案等“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这“三重一大”的情况,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要激励群众监督。搞好群众监督关键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配套的人民民主监督机制。xx省xx县切实加强了群众监督工作,通过聘任干部监督员、设立干部监督信箱、开通干部监督电话等多种形式,逐步健全群众监督网络,畅通了群众监督渠道。今年以来,通过广泛的群众监督渠道,收集干部违法违纪信息x条,已查证属实的x条,对涉及的x名党员干部进行了组织处理,其中有x名单位“一把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要加强舆论监督。新闻舆论是加强“一把手”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形式。许多弄权渎职的“一把手”往往“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因此,可选择那些违规违纪的典型案例,适当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有效发挥其激浊扬清的监督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

4、加强教育管理,用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筑牢“一把手”正确运用权力的思想防线。加强对“一把手”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免疫力,减少“一把手”犯错误的机会,促使他们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自我约束和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要使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相结合,与“一把手”权力运行特点相结合,积极探索能体现时代特色的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把宣传教育的优势、作用、效果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除了继续搞好先进典型的正面学习教育外,还要努力开展好各类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实践证明,警示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针对性强,震撼力大,效果明显,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xx省xx县在加强对“一把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将教育延伸到“一把手”的妻子、丈夫,xx以来已举办“廉内助”培训班xx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上一篇:开业主大会物业发言下一篇:2011年末盘点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