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美劳教案

2024-04-14

大上美劳教案(通用1篇)

篇1:大上美劳教案

手工活动:长城长

活动目标:

1、2、根据长城的外形特征进行线描装饰。

利用点、线、面进行基础装饰,学习运用明暗关系进行整体装饰。

3、知道10月1日是国庆节,抒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集体合作完成大型作品长城长。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线描画基础,能够对图形进行分割,并用各种线条、点和图形进行装饰。材料准备:

材料包、勾线笔、范例作品,柔美的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创作的兴趣。

师:你们看见过长城吗?爬过长城吗?你看到过的长城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长城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长城范例作品,复习点、线、面的运用。

师:我这有一张长城的线描画,请你观察一下,这幅线描画都运用了哪些装饰手法呢?你想怎么用线描画的方法装饰长城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4、教师重点讲解明暗装饰技法。

幼儿自由进行线描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出示特殊线条和图案供幼儿参考。

(2)指导幼儿把明暗装饰放在点线面装饰完成后进行以免过早破坏画面。

5、集体合作制作长城长大型作品并进行节日装饰。

绘画活动:秋天来了

活动目标:

1、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秋天来了后周围环境的变化,体会初秋独特的美丽风景。

2、3、大胆构思作品内容,尝试运用点、线、面进行画面细节装饰。感受刮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其神奇的色彩效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使用过刮画纸进行绘画的经验,有创作线描画的经验。材料准备:材料包,秋天景色的视频或图片、音乐《小树叶》。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小树叶》,感受活动氛围。

师: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秋天是什么样的呢?(鼓励幼儿迁移已有经验并表述。)

2、通过欣赏图片,体会初秋独特的美丽风景并规划各自心中的初秋景象。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创作内容。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构思的创作。

师:你想画一幅什么样的“秋天来了”?和你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吧。(2)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回忆刮画的画法。

4、幼儿进行刮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对画面布局、形象主次等进行整体构思后再动笔创作。

(2)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规划的内容。

(3)鼓励幼儿运用线描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刮画作品的装饰性更强。

5、欣赏与评价。

(1)鼓励幼儿大胆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2)同伴间相互评价。

师:你喜欢谁的作品?你在他的画里发现了什么样的有趣故事?

手工活动:弹簧娃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小组讨论及动手尝试中,探索用纸条折出弹簧的方法。

2、能用正确的方法折出长方体纸盒和弹簧状纸条,粘贴组装成弹簧娃娃。

3、能耐心、细致地折纸,体会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有制作长方形纸盒的经验。活动准备:

材料包、色笔、胶棒。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弹簧娃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你们瞧,这是谁?它是由什么组成的?你们也想做一个这样的弹簧娃娃吗?

2、简单讲解纸盒的做法,唤起幼儿制作长方形的经验。(1)请幼儿观察纸盒展开图,回忆纸盒的做法。(2)教师帮助幼儿总结经验。(3)探索娃娃四肢的折法。(4)幼儿交流找出折叠弹簧的方法。(5)教师示范,提出折叠弹簧的细节和要求。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提供帮助。

(1)提醒幼儿沿着虚线折。

(2)黏贴时,引导幼儿将纸盒的每一条边都黏贴好。(3)提醒幼儿注意折的方向和平整。

4、欣赏与评价。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合影。

(2)展示用生活制作的弹簧娃娃,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

手工活动:魔法玉米树

活动目标:

1、认识新型材料“魔法玉米”的特性,了解树的基本结构。

2、学会正确连接魔法玉米的方法,在观察,小组讨论及动手尝试中,探索立体果树的制作方法。

3、感受特殊材料的独特表现形式,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活动准备:

1、有玩过平面黏贴魔法玉米粒的经验。

2、各种不同造型的 树图片,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都见过哪些树呢?你见过的树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各种树图片,了解树的基本结构。(1)出示树图片并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名称。(2)观察树的基本结构。

3、出示魔法玉米制作的树的范例作品,引导幼儿尝试连接魔法玉米。

(1)出示立体的魔法玉米树,共同探讨连接方法。(2)引导幼儿尝试连接魔法玉米。

4、幼儿制作立体树,教师巡回指导。(1)提醒幼儿按照树的结构进行拼接制作。(2)提醒幼儿在蘸水的时候要控制水量。

(3)提醒幼儿合理规划魔法玉米的数量,以免作品太大或太小。

5、师幼共同合作来布置大型树林。

绘画活动:多彩面具

活动目标:

1、了解农历的重阳节,指导重阳节的意义。

2、利用不同的纹样,色彩描绘对称图案。

3、欣赏和感受京剧脸谱的特殊纹样及色彩独特的形式美。活动准备:

1、看见过京剧脸谱或听过京剧、知道什么是对称图案、知道什么是重阳节。

2、材料包,色笔、水粉刷,水粉颜料等。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听着音乐模仿京剧里的人物动作进场,引导幼儿感受情境氛围。

2、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农历的重阳节,知道重阳节的意义,再引导幼儿感受情境氛围。

3、欣赏京剧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基本特征。(1)观察各个脸谱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观察脸谱图案的对称性和色彩的多样性。

4、引导幼儿构思脸谱上的纹样和色彩。

5、幼儿自由创作,装饰面具,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提供帮助。

(1)引导幼儿先用色笔勾画出纹样再涂色。(2)提醒幼儿在装饰的时候要注意两边脸对称。

(3)鼓励自己大胆运用鲜艳、对比强烈的色彩描绘纹样。

6、展示自己的面具,相互欣赏。

手工活动:冰箱贴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纸黏土结合多种技能自由地进行平面、立体的泥工创作,制作冰箱贴,能根据已有材料和自己的设计将纸黏土合理分配,制作大小适宜的冰箱贴。

2、知道什么是冰箱贴及其用途。活动准备:

材料包、磁铁、白胶。活动过程:

1、出示冰箱贴实物,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2、欣赏各种各样的冰箱贴图片或实物,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3、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4、探索讨论合理分泥的方法。

5、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冰箱贴。

(2)根据幼儿的能力层次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引导幼儿正确分泥和连接。

(3)建议幼儿在制作中可运用不同颜色的纸黏土大胆地进行色彩搭配。

6、评价与欣赏。

(1)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大胆向大家介绍。

(2)游戏:“冰箱小剧场”。幼儿自由结伴,运用自己和同伴的冰箱贴作品创编、表演童话故事。

手工活动:捏面人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泥塑图片,讨论、尝试等方法学习镶嵌连接的方法并尝试用连接的方法塑造立体面人造型。

2、体会制作立体泥工的乐趣。活动准备:

材料包、面人制作步骤图。活动过程:

1、欣赏面人工艺品,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讨论,激发幼儿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

2、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捏面人这一传统民间工艺。

3、欣赏教师自制作品,讨论面人的制作方法。(1)出示自制成品,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展示面人制作步骤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制作面人的方法。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面人身体各部分是怎样连接组合的,帮助幼儿了解面人是怎样站在木棒上的。

4、介绍操作材料,尝试捏面人,巩固连接的方法。

5、幼儿自由进行立体泥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引导幼儿根据面人身体各部分的大小,进行分泥。(2)提醒幼儿不要将面人的四肢搓的过于细长,并能尝试比较出适合的连接方法。

(3)在进行造型时,建议幼儿将面人的四肢摆出各种姿态。

6、欣赏与评价。

(1)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面人,给面人起名字并说说它在做什么。

(2)欣赏同伴的面人,用自己的面人和同伴的面人一起创编故事。

上一篇:公司3到5年规划方案下一篇:母爱是阳光作文